Transcript
Page 1: 香港新聞 社團新聞 600閩潮青返鄉尋根築「中國夢」pdf.wenweipo.com/2014/07/18/a26-0718.pdf · a26 香港新聞社團新聞 責任編輯:李暢熹 2014 Í7 @18

A26 香港新聞社團新聞 ■責任編輯:李暢熹 2014年7月18日(星期五)

九龍總商會「行管精英培訓計劃」結業

灣仔文康會文藝匯演慶回歸

600閩潮青返鄉尋根築「中國夢」林武任榮譽顧問 吳良好陳幼南任團長 團員簽名反「佔中」

訪問團所到之處,均獲4地領導高度重視及熱烈歡迎。通過參觀及走訪廈門環島路、古田

會址、集美學村、汕頭大學、潮州古城等地,以及舉行古田論壇等活動,令是次尋根之旅別具意義:加深青年對家鄉社會經濟最新狀況的認識,促進了兩大愛國社團青年力量的聯合。閩潮青年人期望今後更好地發揮他們在香港各項社會事務中的作用。

王蒙徽:首站選廈門感榮幸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王蒙徽,對訪問

團此行首站選擇廈門感到榮幸。他指廈門這些年發展離不開閩潮鄉親大力支持。廈門正面臨城市和產業轉型,將通過加快新機場、地鐵等建設,更好地實現島內外一體化發展。他表示,兩大社團是香港最有影響力的愛國愛

港社團之一,肯定及稱讚其為家鄉建設和香港繁榮穩定作出的貢獻。

吳良好:閩潮自古一家人吳良好說:「閩潮兩地同根同源,自古就是一家人,刻苦耐勞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愛拚才會贏是我們的共同信念。今後我們將繼續加強交往與合作,共創下一輪合作共贏新篇章。此行有助更好團結閩潮年輕人,加深他們對家鄉了解和認識,攜手為家鄉建設和香港繁榮穩定添磚加瓦,貢獻青春力量。」

陳幼南盼增團結合作陳幼南指,此行是繼2006年閩潮一家親海峽西岸行後又一成功嘗試。自古閩潮一家親,兩地在語言、風俗、文化上很相似。他希望香港的年輕人多到祖國、了解祖國發展和變化。他表示,兩社團在香港都很有影響力,宗旨和

理念相近,期望通過此行加強團結合作,擁有更強大的正能量,面對香港目前複雜的政治情況。林武表示,閩潮鄉親一向在維護國家利益等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立場鮮明、一馬當先。他指香港閩潮團體有兩個重要特徵,一、團結、勤奮、敢拚敢贏的精神;二、秉承愛國愛港的鮮明立場,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作出貢獻。他強調,反對派正在製造事端,衝擊香港穩定

和民主發展。在這個關鍵時刻,兩大社團吸納年輕力量,通過尋根探祖活動,增加他們的愛國情感,具有相當正面的意義。

古田論壇上,特邀6位香港傑出青年代表,與大家分享對香港目前複雜政治環境的看法。隨後,更通過「手牽手 心連心 愛祖國 愛香港」倡議書,團員紛紛簽名,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表明自己堅定的立場及態度。600多名團員穿黄色制服,整齊劃一,在35℃

高溫下,愛國熱情分外高漲。青年紛紛表示,這幾年來家鄉變化很大,通過這次行程,有助大家加深了解家鄉發展和歷史、更客觀地看待目前香港出現的問題。他們透露,返港後會把所見所聞與朋友分享。

林廣兆劉宗明林銘森等隨團訪問團成員還包括榮譽團長林廣兆、劉宗明、

林銘森、蔡衍濤、盧溫勝、許學之,常務副團長兼秘書長周安達源,常務副團長張成雄,副團長黃楚恒、楊育城,顧問李新樂、黎寶忠、陳旭斌、王小靈、謝錦文、張守開、楊東成、吳換炎、黃朝陽、王亞南、黃若虹、林積燦、劉與量、王少華、林明海、許奇鋒、林平基、劉達泉、張志猛、江孝燈、丁炳華,秘書長鄭敬凱等。

雷春美鍾興國黃菱黃曉炎等會見負責會見訪問團的閩潮兩地領導尚包括:福建

省統戰部部長雷春美,廈門市委副書記鍾興國,廈門市統戰部部長黃菱,龍岩市委書記黃曉炎、市長池秋娜,汕頭市委副書記孫光輝,汕頭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逸麗,潮州市統戰部部長徐和、副市長盧淳傑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晨)由香港福

建社團聯會和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合辦的

「凝聚正能量,共築中國夢—閩潮一家

親青年專列故鄉行」,於7月 13日出

發。600閩潮青年4天走訪廈門、古田、

汕頭、潮州4地。訪問團特邀香港中聯

辦副主任林武擔任榮譽顧問,福建社團

聯會主席吳良好、潮屬社團總會主席陳

幼南擔任團長。此行更發出「手牽手 心

連心 愛祖國 愛香港」倡議書,全體團

員即場在支持政改、推普選、反「佔

中」倡議書上簽名。

■閩潮青年專列故鄉行訪問團,在古田會議紀念館門前合照。 黃晨 攝

■陳幼南、林武、吳良好跟團友打招呼。 黃晨 攝

■訪問團首長與團友合影。 黃晨 攝

■烈日高照,團員熱情洋溢。 黃晨 攝

珠海市委副書記感謝本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解玲)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17周年,灣仔區文娛康樂體育會與灣仔民政事務處合辦「活力.愛@慶回歸」文藝綜合大匯演,7月16日假中環香港大會堂隆重上演。10多個地區團體及學校的表演隊伍,為逾千坊衆及親友獻藝。

彭秋雲何伯陶鍾樹根等主禮當晚,中聯辦港島工作部副部長彭秋雲,灣仔民

政事務專員陸綺華,灣仔區文娛康樂體育會兼大會主席蒲鳳屏、首席會長何伯陶,灣仔區議會主席孫啓昌,立法會議員鍾樹根等,共同為活動主持亮燈

儀式。

蒲鳳屏陸綺華孫啟昌致辭蒲鳳屏致辭時表示,體育會為響應今年慶祝回歸

活動主題「活力.愛」,精心準備了連串節目,希望與大家共慶佳節。她指體育會每年均舉辦多項不同類型的文娛活動及大型節日慶祝活動,豐富灣仔區居民的文娛生活,並提供機會讓灣仔區居民聚首一堂,共度愉快時光。每年7月,該會都會舉辦大型綜合匯演慶回歸。陸綺華及孫啟昌分別致辭,讚揚該會勞心勞力,

多年致力為區內服務,令灣仔區充滿文藝氣息。兩人又指,香港回歸祖國17年,對香港政治、經濟、社會事務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意義,期望透過活動為地區帶來活力和正能量,更鼓勵大家繼續充滿活力與愛,凝結共識,以包容心態推動香港向前走。孫啟昌並呼籲,大家關心自己生活之餘,亦應多

關注香港政制議題,依法推動2017年普選。大匯演由灣仔文康會合唱團一首《龍的傳人》揭幕,多間幼稚園、學校和地區團體紛紛獻上舞蹈、舞獅表演、樂器演奏、粵劇選段等。全場在歡快的氣氛中,共度難忘的夜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芳、李望賢深圳報道)珠海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衍詩,日前會見香港文匯報社長助理、廣東分社社長羅愛文。王衍詩感謝香港文匯報對珠海的報道,並指珠海毗鄰港澳,地理位置特殊,其發展對促進港澳繁榮穩定,加強港澳與內地交流有獨特作用。隨着橫琴新區開發提速,以及港珠澳大橋將於2016年通車,珠海和港澳地區將實現高度融合,經濟文化各方面相互影響將更深入。未來,珠海將接受香港更多產業的輻射。

系列報道加大報道珠海力度香港文匯報是中國在海外的最大平面媒體之一,是連接兩岸四地乃至全球華人的紐帶。羅愛文感謝珠海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給予香港文匯報的大力支持。他介紹了香港文匯報基本情況、幾大平台和每年舉辦的大型活動。他表示,香港文匯報最近策劃推出一系列報道,將加大對珠海的報道力度,讓更多粵港澳同胞和海外華人了解珠海、走近珠海,帶動珠海市經濟社會的提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邵萬寬、陳熙)由九龍總商會主辦,香港中文大學和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協辦的「新紀元行政管理精英培訓計劃2014」結業禮,前晚假九龍

總商會禮堂舉行。

李光華廖舒力吳培基陳榮隆等頒證書

九龍總商會理事長李光華、中國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長廖舒力、中文大學協理副校長吳培基、天主教輔仁大學行政副校長陳榮隆等,向來自兩岸四地38所大學的102名同學頒發結業證書。李光華致辭時說,九龍總商會一直以來擔當兩岸四地文

化交流重要橋樑,致力培養兩岸四地青年。為期10天的「新紀元行政管理精英培訓計劃」,包括主題研討會、專題講座、機構及企業參訪、城市考察、領袖訓練項目等,透過探討、分析及交流,加深學員對當前形勢的認識。培訓計劃同時安排學員與新紀元舊生互動交流、分享經驗,希望藉此令「新紀元行政管理精英培訓計劃」延伸,推動青年為祖國和平統一努力。

劉志偉喜見獲中大及教育部支持據九龍總商會永遠會長兼理事劉志偉介紹,「新紀元

行政管理精英培訓計劃」成立初衷,是為了消除香港和內地青年的誤解,推動兩地青年文化交流。計劃得到香

港中文大學和國家教育部支持,16年來為兩岸四地培訓學員逾2,000人,總投入經費超過2,000萬。廖舒力致辭時表示,感謝九龍總商會對兩岸四地作出

的努力,16年來,「新紀元行政管理精英培訓計劃」成為兩岸四地青年重要的溝通橋樑,對祖國作出極大貢獻。他最後指出,說中國話、寫中國字、有共同的「中國夢」,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是兩岸四地共同目標。

何志明勉學員拓全球化視野中聯辦台務部副部長何志明鼓勵學員要有全球化視

野,在學校裡好好學習,儲備知識,並掌握學習技能,終身學習,為兩岸四地共同發展而努力。此外,吳培基、陳榮隆分別代表協辦機構致辭。典禮上,來自兩岸四地的新舊生代表發表結業感想,並獻上精彩節目表演,全場歡聲笑語,充滿活力。出席的九龍總商會首長還有該會永遠副會長李福基、

伍江,副理事長鄭寶和、劉志剛、李廣林、王柏源、梁華勝、鍾田,監事長黃熾雄,副監事長戴焯南、何樹坤、譚姜美珠、陳達科,各部主任劉南琴、李豐年、楊智強等。

■兩岸四地38間學校代表與主辦機構代表及嘉賓合影。 邵萬寬 攝

■王衍詩(右)會見羅愛文(左)。李望賢 攝

■蒲鳳屏(左)向彭秋雲致送紀念品。黃偉邦 攝 ■賓主與表演團體合影留念。 黃偉邦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