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2019年4月19日 星期五专 题和平的薪火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责编:张靖 美编:职文胜 版式:朱彬 责校:正杰 和平的薪火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责编:张靖 美编:职文胜 版式:朱彬 责校:正杰14 15

女排姑娘扶起倒地的对手

军运赛场上,是对手更是朋友

20 日,军运会女子佩剑个人赛比赛中,俄罗斯选手叶戈里亚诺和中国姑娘钱佳睿在决赛中对决。

俄罗斯姑娘不时吼叫,声震全场。钱佳睿也不甘示弱,多次得分后大吼,为自己鼓劲加油。

最终,钱佳睿惜败。赛后,两名“女剑客”在领奖台上,热络地用英语交流,比赛中的火药味烟消云散。她们拥抱、挽手、畅谈、大笑,叶戈里亚诺还喊话钱佳睿,希望她带自己尝尝武汉的美食。

体育与和平,有着历史的、天然的联系。在武汉军运会的赛场上,各国军人携手传递和平友谊的场景随处可见。

19 日下午,军运会男篮首日比赛,德国队先赢后输,最终以 61 比89 被希腊队翻盘。比赛中,德国队的球衣引人注目。球衣经过了精心设计——球衣背后在球员名字上面印着两个繁体汉字“德国”。

“我们来到武汉,受到了最热情和最精心的接待。所以我们想

用这种方式向中国观众致敬,留下一个值得回忆的印象。”德国运动员 Winterhalter Bastian 解释,这款球衣是德国球队的领队特意设计的,向武汉致谢,向世界传递友谊信号。

20 日,中国八一女排对阵加拿大女排。第二局局末,杨艺一次势大力沉的扣球,排球结结实实砸在了加拿大一名队员的头部后弹地。

八一女排队员没有庆祝得分,全队站在网前关切地看向对面,杨艺更是弯腰钻到对方半场询问对方的身体状况。对方状况还好,杨艺这才放心,她拉起对手,和对手来了一个拥抱。

海军五项赛场上,德国选手互换医疗队为波兰选手查看伤情;射击赛场上,选手们赛后放下枪支互相握手问好;游泳赛场上,紧张比赛结束,互换泳帽留作纪念……

比赛场上是对手,比赛结束后是朋友。10 天来,这样的场面在军运赛场上不断出现。

“和平友谊”签名墙上写满祝福

军运村里,国际大家庭其乐融融

在军运村里,长江日报记者见证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国际大家庭。

10月 24日,军运村里的篮球场上,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运动员们组队,打起了4对4的友谊赛。

不远处的“和平友谊”签名墙上,数百张留言便签密密麻麻,各国军人运动员用各种语言写满了祝愿,“爱”与“和平”是高频词汇——有汉语写下的“欢迎来到中国武汉”,有英语写下的“我爱中国”、葡萄牙语写成的“世界和平”……

“来自各国的军人就像一个大家庭,军运村让人很温暖很亲切,这种 体 验 很 好 。”德 国 代 表 团 团 长Christian Luetzendorf 说,他和他的队员们会永远铭记这份温暖。

从军运村开村起,友谊的交流就没有停息。

军运村在文化广场上组织了 9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各国运动员集聚一堂,共同观赏、相互交流。

商业街上,一家茶叶商店内,各国运动员共同品茗。“我喜欢喝红茶,你呢?”“你们的服装有什么特殊

含义吗?”语言不通从来不是障碍,各代表团成员的交流不时发出笑声。

茶叶店旁,位于军运村商业街的“汉字造梦”文创商店内,不少外国运动员用毛笔手书的“武汉”贴满整整一面墙。

10 天来,中国传统文化技艺汉绣、广州玉雕、武汉面塑、武汉剪纸等 28 个非遗项目在军运村内相继展示,邀请各国运动员参与其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为各国运动员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

军运村中,参加水上救生项目比赛的巴西队员塔米和普雷西拉为了军运会专门学过中文,还抓紧机会向志愿者请教汉语。

军运会期间,军运村为每一位过生日的运动员送上小礼物并举办简单而温馨的生日会。截至 26日,16个国家 117名运动员在军运会上过生日,1345人次参加生日聚会。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军运村里,各国运动员们交流互动的点点滴滴,将这句话展现得淋漓尽致。

俄罗斯代表团解放公园敬献花圈

两江四岸,友谊乐章频频奏响

10 个日日夜夜,赛场内外、城市之中,处处奏响交流互鉴的友谊乐章。

18 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当天,来自俄罗斯代表团的军人运动员前往解放公园,为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敬献花圈。

抗日战争时期,2000 多名苏联空军志愿队战士来华支援抗战,在保卫武汉的多场空战中,中国空军与苏联空军志愿队一道,鹰击长空,血洒蓝天。

淡青色的花岗岩墓壁上,刻着援华抗战牺牲的 29 名苏军烈士的姓名,他们牺牲时最大的 33 岁,最小的24岁。

俄罗斯代表团的军人运动员来

到这里,既为缅怀,也为祝愿世界和平。

21 日,长江南岸的武汉体育学院,观看完紧张刺激的拳击比赛,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一年级的习梓洋向泰国代表团联络官洛本送上鲜花和带有黄鹤楼图案的汉绣。

19 日观看拳击比赛时,习梓洋与洛本相邻而坐,他们热络互动。临走前,洛本把自己胸前佩戴的泰国军运徽章送给了习梓洋,并一起合影留念。礼尚往来,习梓洋特意安排了21日的再次相会。

“你要好好学习,今后欢迎你到泰国来找我。”临别之时,洛本叮嘱习梓洋,眼里满是不舍。

让军人在赛场,而非战场相遇和平友谊之花在武汉绽放

采访中,谈到武汉军运会,从国际军体官员到各国代表团工作人员,再到军人运动员,几乎都提到了

“友谊”。意 大 利 代 表 团 团 长 Roberto

Recchia说,来参加军运会,“不仅是参加比赛,更是培养友谊”。

德国代表团派出约 250名运动员参加武汉军运会。团长 Chris-tian Luetzendorf说:“世界军运会对全球各国的军人运动员都非常重要,举办军运会本身就是在践行国际军体‘体育传友谊’的理念”。

“我会永远铭记军运会,铭记武汉。”坦桑尼亚新闻官 Selemani Se-munyu 说,中国与坦桑尼亚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世代友好,“一带一

路”倡议为坦桑尼亚提供了发展动力与契机,在坦桑尼亚,不少中国援建的项目正在推进中。

Selemani Semunyu 认为,国家与国家如同人和人一样,在交流中了解,在了解中培育感情。武汉军运会为 100 多个国家互相交流、加深联系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在25日的媒体见面会上,国际军体主席赫尔维·皮奇里洛评价,武汉军运会是一场世界级的盛会,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国际军体和军运会的宗旨是体育传播和平,让军人在赛场,而不是战场上相遇,运动员们尽全力取得好成绩,以此来传播和平和友谊的精神。

赛场上扶起倒地对手、军运村成国际大家庭

和平友谊之花在武汉绽放长江日报记者姚传龙

10月24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空军五项比赛结束后,场地中央,来自西班牙、巴西、厄瓜多尔、芬兰、

瑞典等多个国家上百名军人运动员相遇了。他们挽手、揽肩,有人提议拍个合影,运动员或立或坐,定格下欢

乐瞬间。

这只是武汉军运会上各国军人运动员友谊交流的一个缩影。

百国万人在武汉相遇、相聚、相拥,将和平与友谊永久镌刻在军运会历史之中。

22日,空军五项女子击剑在雪莲体育馆举行,中国队和西班牙队包揽前三名。图为赛后运动员互动庆祝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26日,障碍接力赛结束后,身穿红色运动服的丹麦运动员上前关心和安慰一位在比赛中受伤的巴西选手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23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击剑项目,俄罗斯队获得女子佩剑团体冠军,中国获得亚军。图为获奖队员领奖台上合影留念 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26日,汉南通用机场军运会跳伞比赛场地,男子集体定点跳伞最后一轮结束后,德国队获得男子国家团体金牌,各国运动员纷纷过来击掌祝贺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军运村内的“和平友谊”签名墙上写满祝福 长江日报记者黄赤橙 摄

武汉军运会上,各国军人欢快交流的场景随时可见,友谊之花伴着竞技之花到处绽放。

比赛时他们厮杀咆哮,比赛结束后一起跳舞、拥抱、交换礼物;领奖台上收获的不只是奖牌,随时可能会有各国队员一起高声献上的生日祝福;场上的观众为中国运动员加油,也为别国运动员喝彩,为第一名叫好,也为最后一名鼓掌……

体育是人类的通用语言,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架起友谊的桥梁。各国运动员在竞技中拼搏,也在竞技中相互了解。竞争越激烈,友谊越浓烈;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胜利必须全力争取,但彼此间的欣赏、友谊交往的愿望,超越输赢。

军人在和平环境下同场竞争,这是军运会的魅力。世界军人运动会,诞生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50 周年的时刻,天然承载着友谊与和平的愿景。正如一位外国运动员说,在武汉军运会不像是比赛,更像是一场聚会。

军运会更像一场聚会

长江日报评论员

邢帆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