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知識份子與社會 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 ISBN9789573273585 Jason Chen

知識份子與社會 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知識份子與社會 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

知識份子與社會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

ISBN:9789573273585

Jason Chen

Page 2: 知識份子與社會 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

薪資議題

富人越富,貧者越貧?

Page 3: 知識份子與社會 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

實際上

但從「真人」來看,一個新鮮人的薪資會隨著時間、經驗、工作技能而成長,一個富人的薪水也會變化而掉出富豪榜;至於在「統計分類級別」上,薪水最少的一群人則會永遠存在。

  →1996年時美國薪資等級在最後 20%的人,到了2005年他們的薪資成長了91%  →1996年時美國薪資等級在最前 20%的人,到了2005年他們的薪資只成長10%  →同一個時間區段,無論是薪資排名最前 1%或最前5%的人,薪資都是衰退的

  →1975年薪資等級位於最後20%的人,到了1991年有75%的人薪資躍居前40%  →1975年薪資等級位於最後20%的人,到了1991年有29%的人薪資躍居前20%  →1996年薪資為全體前1%的前1%者(最有錢的人),2005年時有75%的人已跌出榜外

  →1992到2000年間,薪資最高的前400人排行榜,有75%的人留榜時間不到一年; 87%的人留榜時間不到兩年

Page 4: 知識份子與社會 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

小結

追逐學術領域的邊界,不如思考如何讓資訊清楚傳達

統計的級別存在,不代表跨越階級的可能性為零

標題殺人當閱讀統計資訊,需要了解其座標

社會階層流動性的存在

Page 5: 知識份子與社會 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

槍枝議題

槍枝管控鬆散,將導致殺人犯罪率增加?

Page 6: 知識份子與社會 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

實際上

→巴西、俄羅斯的槍枝管控比美國更嚴格,殺人犯罪率也比美國更高

→德國、比利時、法國不禁槍,殺人犯罪率卻低於禁槍的盧森堡

→墨西哥人民擁槍率低於美國,殺人犯罪率遠高於美國

→20世紀初英國不禁槍,二戰後開始管控槍枝,殺人犯罪率於 1963年躍升為20世紀初的2倍→1960、1970年代美國殺人犯罪率持續竄高, 1990年代大幅下降。同一時間區段內,私人擁槍率一直成

→可見槍枝管制與殺人犯罪率之間沒有關連

Page 7: 知識份子與社會 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

小結

犯罪發生有其結構性成因

社會問題皆待有複雜療傷過程

簡單的將原因歸咎於槍枝管制鬆散,一次性的抵消,並非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