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愛愛愛愛 7 愛愛愛愛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愛自己的 7 堂必修課

Page 2: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生命中有太多更有意義的事情等著我們去探索而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接受自己、喜歡自己、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對自己的不了解,是讓自己痛苦的主要原因

想要與別人有良好的關係,不是去揣摩別人的心意,也不是要增加溝通的技巧而是開始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每個人必須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Page 3: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看看為什麼遇到某些事情,自己就會特別地不舒服?

為什麼聽到某些話語,就會感覺受到傷害?要認真地追隨著自己的情緒,去探索潛意識的秘密花園把自己當成是這個世界上最有趣的一件事情來研究慢慢地,你才會對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

Page 4: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一個人本來的面目,就是他的「實然」

每個人必須接受實然的自己,並且深愛自己存在的本質也就是說,每個人生來都必須喜歡他自己、成為自己並且發展自己獨有的特質與潛能

Page 5: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自己心中愈不想擁有事物,反而讓那件事物擁有他。信念創造實相,你的想法以及你所專注的事情,會創造出你的經驗與你的命運。所以,只要是我們想逃避和討厭的事情,經由潛意識的安排,會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Page 6: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從今天開始,不要再以為自己是受到命運擺佈的。要知道,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是應自己的召喚而來想要不同的生活,就要學會運用信念,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就會充滿罪惡感而當你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情感時,你就會大聲地告訴自己

Page 7: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這就是我,我贊成自己這麼做,我這麼做是對的。」當你全力地支持自己時,你就會發現,自己真的就是對的因為當你贊成自己時,整個世界也都將會同意你。

Page 8: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世間所有的事情,皆由人們自己解讀其中的含義。罪惡感是不必要的,因為世間並沒有真正的對與錯。佛曰:「萬法唯心造。」賽斯說:「你的信念創造你自己的實相。」 所有開悟的心靈導師們都說明白了,「心」就是一切的依歸你認為是對的,就是對的,而你認為是錯的,也就是錯的。

Page 9: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不愛自己的人,無法付出真愛

★ 不管你想做的是什麼事情,其背後的動機都是來自於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快樂

 這就是所謂的「快樂原理」

Page 10: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利他」是分享而不是犧牲

「分享」的意義在於,當我們的內在覺得豐富了

覺得自己擁有的足夠了、豐富的溢出來了

於是很自然地,就會想要別人也能擁有同樣的感覺

所以「利他」是來自豐富的分享,而不應該是犧牲或奉獻

Page 11: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賽斯在《個人實相的本質》中直言:

「自我犧牲不是美德。自我犧牲是指把你自己這個「負擔」丟到別人的身上而使它變成他們的責任。」

★ 學習慈悲與愛是此生重要的修行,但修行的重點應該是自己而非別人在一切萬有的神性與愛裡,每個實習神明都是重要的

所以愛自己,也就是愛眾生

Page 12: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每個人都必須先為自己著想,要能坦然接受自己可以自私還不能付出時,就不要付出,如果勉強給了出去,心中還是會有罣礙的★ 自由代表責任,而恐懼讓人失去了自由要相信自己有行動的自主權

★ 只有當你準備好、想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時,你才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Page 13: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強者與弱者,都是心懷恐懼的人

強者以操控別人來滿足自己的權利,而弱者則以屈服順從來避免可能的衝突要改變這種不對等的關係,需要從克服恐懼做起

只有當恐懼完全消失時,強者就不需要再控制別人,而弱者也才能勇敢的做自己★恐懼代表愛的匱乏,只要給足了愛,恐懼自然就會消失

Page 14: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頓悟」雖然時常發生,但只有持績地「漸修」,才能讓心中的明燈不致熄滅。

所謂「漸修」,就是要在自己的身上下功夫要能長時間地、持續地在自己的生活中做覺察

★ 每個人帶著各自的課題前來世上挑戰,每個人也為自己安排了當下的人際關係為了這世的挑戰及靈魂的進展,我們應該感謝帶給自己困境的人因為,他們是自己此生修行不可或缺的素材

Page 15: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遭逢挫折時,用不同的態度面對,將造就出不同的命運★ 「覺知」是現在新人類最重要的功課,只有在充分的覺知之下才能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

每個人都已經被賦予了創造自己命運的工具,只要善於運用自己的信念生命美麗的花朵,將能把這世界的每一天妝扮成豐富的慶典

所以,盡情為自己跳舞吧!歡唱吧!

Page 16: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愛自己」與「自戀」,大大的不同

愛自己的定義,就是「完全地接受當下的自己,不批判、不譴責。」

Page 17: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愛自己的人是充滿了自信、真正快樂的人,而一個自戀的人卻永遠在缺乏安全感與失意中打轉。★ 人為什麼一定要是完美的呢?不完美有何不可呢?學習開始喜歡自己,接受自己所有的一切,不批評自己,不譴責自己。★ 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完美」。所有的完美都只是一種人為的評論,完美的標準其實反而侷限了個人的創造力。

Page 18: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只要你喜歡自己、完全接納自己,你就有可能在每一個當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完美」,而這種獨特的完美純然是一種主觀的感受,將完全不在意任何客觀的標準。★辛苦向外尋找愛的人,注定要失望。

開始愛自己,才能開始讓自己接收到這個世界的愛。

Page 19: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你必須放下所有關於完美的概念,放掉別人告訴你該怎麼做的制約,

勇敢地做你自己、愛你自己,然後,宇宙的祝福會自動地降臨到你的身上。祝福你,親愛的好朋友。

★ 賽斯向我們保證:「所有事件的發生都是好的,所有因緣也都是經過我們所同意的,

只是你們還無法意識到這多次元空間的連作方式而已。

Page 20: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當一個人覺得恐懼與無助時,就會亂了陣腳,往往會迷失方向。★迷信是去相信一個「外來的力量」、一個「權威」

而真正的相信,卻是要從「信任自己」開始

★ 想要知道神,要了解什麼是神性,就要先從了解自己開始。當你體會到自己內在的力量時,自然就明白什麼是神性了。★ 賽斯心法,讓我們領悟到,生命既不是由神明決定,也不為命運所擺佈。

Page 21: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賽斯說:「你的經驗像一匹布,這匹布是你透過了你自己的信念與期盼織出來的。」

★ 真正的宗教是一種內在的宗教。這個內在的宗教,讓你發現你就是神,你自己就擁有神聖的能量。你是受恩寵的,你是被祝福的,你是永生的,你就是一切,你就是世界,你就是宇宙。★ 我們必須完全的接受自己,

無論是正面的、負面的、好的、壞的、神聖的或是邪惡的

Page 22: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我們都得承認,那就是我們的一部分。想要成為聖潔的,就必須成為整體。而整體就是完整的自己,是一個可以包容善與惡的自己。當你不再批判、不再譴責邪惡時,就會發現邪惡根本就不存在。★ 世界,就是我們的鏡子

這個世界就是一面大鏡子,我們所看見的每一個人,對他所產生的任何感覺,都透露出我們對自己的感覺。

Page 23: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由於我們的眼睛看不見自己,因此,當我們向外看時,便將自己的感覺投射到了對方身上。

★ 對別人的行為生氣,代表對自己的生氣。自己不敢逾越的事情,卻發現有人居然可以毫無顧忌地做出來,

就會非常的氣憤與不諒解。

★ 當你越是否定別人,越是看別人不順眼,只表示你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問題。

Page 24: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如果用心去覺察了自己的起心動念、所言所行,便不難明白,雖然天使代表著光明與善良,魔鬼代表著黑暗與邪惡,但天使與魔鬼,就是我們人性裡最黑暗的面向,兩者都該被我們接受,對任何一個部份的排斥,都會讓自己失之偏頗,無法成為完整的自己。

Page 25: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 有的時候,有些事情的發生,會逼得你不得不開始學習過另一種生活,這也許是你一輩子都不曾嘗試過的冒險,你終於走出了自己的小天地,開始過不一樣的生活,這正是你為自己所設計的一齣戲劇,因為,「萬法唯心造」啊!

★ 每逢遇到疑難雜症,我就會到夢中去尋求解答。方法很簡單:

在晚上睡覺前,先安靜下來,花上幾分鐘把自己的問題好好地想上一遍

Page 26: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然後對自己說:「我非常信任你,我想要知道你的看法。」這個「你」,指的是誰呢?當然就是我的「潛意識」了。

潛意識是無所不知的,它有著大容量的料庫,可以提供我們所有想知道的訊與答案。

★ 我喜歡我自己,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我是受到祝福的

Page 27: 愛自己的7堂必修課

文章重點截取自「愛自己的 7 堂必修課」一書 作者:張鴻玉

摘自:http://blog.xuite.net/ppshow88/999999/452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