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 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 SSC1011C-01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中華文化與非中華文化的接觸:以「中國身份」及「全球化」

為例

中華文化與認同SSC1011C-01

Page 2: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概念澄清(一)

1. 我愛中國?我愛哪一個中國?• 政治中國

• 大陸人:愛中華人民共和國?/愛中國共產黨• 台灣人:愛中華民國?〔愛台灣?〕• 香港人:愛香港〔香港是我家〕?愛中國〔祖國好,香港

好〕?• 文化中國(中國歷史、傳統文化及風俗習慣、飲食或/及

共同的思想信仰:儒家)• 經濟中國(大中華經濟圈:商機?機遇?消費娛樂?)• 地理中國(江山如此多紛?)• 體育中國(李寧、劉翔、中國女排〔 20 世紀 80 年代〕)• 科技中國(神州X號)?

Page 3: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概念澄清(二)2. 在香港,自問我是不是中國人? 香港人? 中國人? 香港中國人? 中國香港人? 廣州人/中山人/上海人/北京人/南海人? 英國人?(文化及價值觀上) 地球人?(由全球化帶出地球村的觀念) 有哪些因素決定個人對國族觀念的認同?

Page 4: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概念澄清(三)決定個人對國族觀念的認同的因素1. 個人;家庭、學校、工作單位的教育及

個人經歷;2. 社會:傳媒、政府及政治團體(例如:

政黨)的宣傳;3. 政治文化:對過去歷史、政府(機關)、

政治領袖、政治團體的認知、態度及評價。

Page 5: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中國名稱的由來(一)

在不同時代和場合有不同含義• 在古代基本上是一地域和文的文化的概念• 19 世紀中葉以後才成為我國全部領土的專稱,成為

近代國家概念的專稱。 遠古時代的國家,規模得很小,人口聚集的

邑就構成了國,中心邑稱為都,餘稱為鄙,鄙的耕種地稱郊,郊之外之大未開墾地稱野。

如國與國相鄰,則對歸的利用權,加以劃定,國界就包括歸在內,所以古時國很多。

Page 6: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由來(二) 後來出現一些中心國家,如三代,秦後出

現了統一的國家。這些國家都有自己的國號,直到清朝。 19 世紀中葉中華民族已經形成,疆域也早已奠定,由於西方的入侵,此和古代與「蠻夷戎狄」的鬥爭不同。具有近代國家意義的概念-中國-就自然開始用了。

Page 7: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由來(三) 在古代「中國」的狹義可作京師解:「惠此中國,

以綏四方」≪詩經≫。 「中國」的廣義,泛指黃河中下游文明中心地區,

與中原、中土、中州、中夏、中華等含義相同。 有時「中國」也被引伸為中原地區的王朝,諸葛亮對孫權言:「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

因此,中原地區和中原王朝被稱為中國,不僅由於地域亦由文化傳統,因為中原王朝建立之時間較早,經濟與文化具有較高水平,是所謂禮義之邦的華夏文化。一直居於四夷之上。

Page 8: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由來(四)

由於“中國”主要是地理和文化概念所以和民族的關係甚小。• 夏商周三代無不出自 “蠻夷戎狄”,華夏族便是夷夏不斷融和的產物。

• 五代時吳越王錢鏐臨終時要子孫 “善事中國”,此“中國”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後唐。

Page 9: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由來(五) 五代有三代 ( 後唐、後晉、後漢 ) 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新舊 <<五代史 >> 都把他們視為正統,而把南方漢人政權放在次要地位,只稱梁、唐、晉、漢、周為中國,卻不稱南方立國的各漢族政權為中國,歐陽修在 <<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 >>言“十國非中國之有也”

南宋時,女真控制中原地區,陳亮在上孝宗疏中說,不能“置中國于度外”要經營荊襄“爭衡于中國” ( 前者指中原地區,後者指占據中原的金國 ) 因此中國不僅是漢族的中國,也是各族人民的中國。

Page 10: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由來(六) 在西方帝國主義入侵下,“中國”這個字眼被賦於神聖的意味與深摯的感情,固而後的中華民國(於 1950 年以後撤退至台灣)或於 1949 年後取得中國大陸統治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法定的地位。

Page 11: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歷史上中國身份的變化

1. 古典中國: 1300 B.C. ~ 383 AD

2. 變化中國: 383 AD ~ 1839 AD

3. 整合的中國( 1839 AD 至今)

Page 12: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古典中國: 1300 B.C. ~ 383 AD

1. 封建時代: 1300 B.C. ~ 771 B.C.

2. 春秋時代: 770 B.C. ~ 473 B.C.

3. 戰國時代: 473 B.C. ~ 221 B.C.

4. 帝國時代: 221 B.C. ~ 88 AD

5. 帝國衰亡與古典文化沒落時代: 88 AD ~ 383 AD

Page 13: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古典中國特徵

1. 華夏族的形成:華夏民族漢族2. 中央集權的確立:秦建立中央集權政制3. 華夏文化與大一統思想的形成:分久必合

4. 夷夏之防的理念:文化及種族上漢人與非漢人之分

總之,政治中國漸漸成熟

Page 14: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變化中國: 383 AD ~ 1839 AD

1. 南北朝隋唐五代: 383 AD ~ 960 AD

2. 宋代: 960 AD ~ 1279 AD

3. 元明: 1279 AD ~ 1528 AD

4. 晚明盛清: 1528 AD ~ 1839 AD

Page 15: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變化中國特徵1. 漢族的形成:版圖擴大及中華文化進一步發展2. 少數民族的漢化

(1) 政治因素(2) 文字因素(3) 族群數因素(4) 土地因素

• 少數民族與漢族的共治:南北朝及五代十國• 文化與血統的融和:北方游牧民族南移及漢族南移• 宗教的移入與中國化:佛教華化、儒教彈化 總之,政治中國的建立加速文化中國的形成(過往

不同民族的界線慢慢消失)

Page 16: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整合的中國( 1839 AD 至今) 特徵: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中國文化的

調(整)適(應)1.船堅砲利的推展:西方強大帝國的入侵2.政治制度的更易:君主專政共和政體極權政

體(內地) 對 民主政體(台灣)3.西方思潮的倡議:民主、科學、社會主義4.傳統文化的再出擊:強調傳統禮教 對 儒教再

改良(新儒家:傳統儒教結合西方思想的宗教:個人的重新定位)

政治及文化中國受外來挑戰,並作不同形式回應(學習適應 或 抗拒排斥)

Page 17: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整合的中國( 1839 AD 至今)1949 年後: 中國大陸:由於經歷一連串政治運動及對

非馬列毛思想的否定及批判,文化中國的形象不復存在,直至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才重建文化中國的形象,為政治宣傳而服務(即文化中國為政治中國服務)。

台灣及香港:仍能保留傳統文化形態(文化與政治可分開,故文化中國的形象能夠保持)。

Page 18: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的認同(一)一、促成全球化的因素1. 政治因素:蘇聯的解體,冷戰結束。2. 經濟因素:西域經濟的整合,自由經濟的普遍化,以及

新的全球經濟組織的形成,如: WTO 、 IMF 。3. 全球生態意識的形成:生物多樣性,及公害防治。4. 全球民俗的形成:媒體的傳播(如新聞影視、網路與視

訊)。5. 思想的世界化(價值觀漸趨一致,特別是大眾文化)

Page 19: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的認同(二)

二、全球化下的文化認同1. 全球化下的文化發展,一方面是多樣性被同質化而趨於弱勢,另一方面是因新的文化涵化而出現另一種形式的多樣化,也就是文化的普同化增強的同時,文化特異性依然存在,此從經濟全球化下的商業傳播明顯呈現出普同性與特異性。

Page 20: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的認同(三)2. 全球化並非全世界都同質化了,對自身文化的

認同依然存在。此種認同並非所謂「基本教義派」式的本土化認同,而是基於國家發展與現代化的認同,是一種文化涵化整合式的認同,諸如歐盟( EU )在文化活動方面一方面強調歐洲文化遺產之維護,尤其是在建築方面,一方面協助文化工作者使其享有較好的社會保障。歐洲少數語言作品享有優先翻譯權等。猶如瑞士,有四種語言同時存在,但英語成為各族普遍的傳達工具。

Page 21: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的認同(四)3. 全球化下的政治,一方面是趨於整合,另一方面是在走上分裂。如歐盟走向整合但是內部亦有分裂的因子,如西班牙之巴斯克,法國之科西嘉,英國之北愛爾蘭,比利時之南北岐異,義大利之南北差異。其他如南聯盟及蘇聯解體而帶來組合困難。最近的又如回教與基督教的衝突,其因素:

Page 22: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的認同(五)

1)每個人都有多重定位,可能因血緣關係,職業、文化、制度、領土、教育、黨派、意識型態等因素而彼此競爭和強化。

2) 文化認同越來越突顯,尤其文化基本教義派的疏離感。

3)任何層次的認同,不管是個人的、部族的、種族的、文明的,都只是解決和「另一個」個人部落、種族或文明之間的關係來界定。

Page 23: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的認同(六)4) 不同文明的國家和團體之間的衝突,包括人

民、土地、財富和資源的控制,以即可以一方的價值觀,文化和制度強加於對方。

5) 人類的衝突是無所不在。

Page 24: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的認同(七)三、在全球化下,文化必須走上重組,再重組的進程之中,必然普同化走上加強,而特異化依然存在,也就是在文化的走向,如何保存自身文化的特異性,次易看各國在政治上的角力,在經濟上的競爭,在社會上的整合的進程之中,如何發揮本身文化的特質。有史以來許多文明消失了,但中國文化依然存續下來,其根基就在涵化整合過程之中,保存了文化特異性,如佛教的中國化、近代基督教的中國化,其與儒家思想的不斷整合而產生的結果,其他在硬體方面,諸如寺中國建築特色的發揚等。

Page 25: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總結(一)中華文化的未來取決於以下因素:1. 回應外來的變化,從事中華文化研究的人士以開放的心態,不斷反思、討論、辯論和整合,從而不斷進化;

• 和諧與衝突• 家族/團體與個人• 關係/面子與公平競爭/唯才是用/據理力爭• 容忍和欣賞不同文化/價值觀

2. 以開放和欣賞的視野,繼續吸收外來文化以求適應全球化下不斷變化的環境;

3. 中華文化的非政治化(文化不是用作政治宣傳和鞏固權力的工具,否則文化因統治者不斷歪曲而無法保留原狀)。

Page 26: Chinese Culture & Identities: Lecture Handout

總結(二)4. 中國大陸:重建中華文化的道德價值觀 1949-79 的政治運動把傳統價值觀破壞(爹親娘親不及毛主席親)

1979- 現在的改革開放,物質消費和功利主義把不少的中國人變得自私自利(在中國,有什麼東西是最真?)

能否在中國大陸重建沒有政治成分的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