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台中市區域計畫 在地參與經驗分享 台中城市發展田調團 阮俊達 2016.04.17 @ 國土計畫工作坊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 Upload
    cettw

  • View
    3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台中市區域計畫 在地參與經驗分享� 台中城市發展田調團 阮俊達� 2016.04.17 @ 國土計畫工作坊� �

Page 2: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簡報大綱� !  尋找夥伴�

!  舉辦讀書會�

!  製作懶人包�

!  參與計畫審議�

!  反思規劃侷限�

!  一起打造理想家園�

Page 3: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尋找夥伴� 2014年初,我們因為關注台中市浮濫的重劃議題而聚集,在田野調查過程中,逐漸開始思考重劃背後面臨的都市規劃結構問題。�

1437公頃大範圍市地重劃造成:�

!  市民的居住權受侵害,空屋率卻居高不下�

!  違章工廠向郊區遷移,污染更多農地�

!  重劃區裸露的地表,使空污問題加劇

Page 4: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尋找夥伴� 然後,我們注意到台中市區域計畫領先全台的進度:�

!  2012年:草案開始規劃 �

!  2013年11月:草案完成&公開展覽�

!  2013年12月:台中市區委會開始召開專案小組會議�

!  2014年8月:台中市區委會召開第一次大會�

!  2014年8月:政策環評範疇界定會議

一直到2014年12月,在田調團公開要求下,台中市政府都發局與顧問規劃公司才開始將相關會議資訊上網公開。

Page 5: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舉辦讀書會� !  第一階段:閱讀草案(2014.11-2015.01)

!  第二階段:實地訪調(2015.01-2015.06)

!  第三階段:舉辦工作坊(2015.06-2015.07)

!  第四階段:閱讀新版草案(2015.12-2016.02)

讀書會的重點在於:

邀請市民與不同專業團體的夥伴一起討論草案內容,認識法規脈絡並挑出細節裡的魔鬼;同時更要結合田野調查,詢問在地居民或業者的想法,掌握議題實際情況。

Page 6: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製作懶人包� 濃縮計畫書複雜抽象的內容,試著用相對簡單的方式讓更多市民理解區域計畫的重要性:

!  安排講座或工作坊

!  嘗試製作懶人包

!  摘要計畫重點&會議資料

!  架網站&開粉絲頁,廣傳以上資訊

Facebook粉絲頁名稱:台中城市發展田調團

Page 7: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8: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9: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10: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11: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12: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13: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14: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15: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16: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17: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18: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參與計畫審議� 由於台中市區域計畫草案有諸多缺失,林佳龍上任後要求相關局處及顧問規劃公司根據其政見重新改寫,於2015年5月起重新召開區委會進行審議: !  2015年5月:台中市區委會召開第二次大會 !  2015年8月:台中市區委會召開第三次大會 !  2015年12月:台中市區委會召開第四次大會 田調團提出的訴求: !  程序面:資訊透明公開、落實公民參與、草案重新公展 !  實質面:特別關注城鄉發展、違章工廠、產業園區等議題 �

Page 19: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參與計畫審議� 參與審議的策略: !  串連在地團體:既分工又合作

!  連結全國性環團當做後盾:地球公民&水保聯盟

!  體制內遊說:與市議會和市府局處保持互動

!  體制外施壓:適時召開記者會或發佈聲明稿

"  主動打電話詢問承辦人進度! "  抓住每一次會議發言及溝通的機會!

Page 20: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參與計畫審議� 階段性的進展:

!  會議訊息主動通知公民團體

!  會議前七天,議程與簡報上網公開

!  市政府區委會大會開放公民列席發言

!  市政府區委會大會開放媒體列席採訪

!  舉辦更多場座談會與「公民圓桌會議」

!  市政府相關局處有試著逐一回覆公民提問

Page 21: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22: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23: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24: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25: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Page 26: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參與計畫審議� 仍然存在的限制:

!  資訊公開不夠便利

!  資訊沒有經過轉譯與宣傳

!  公民在會議上的發言無拘束力

!  公聽會或座談會的形式、議程過於僵化

!  公聽會或座談會只在平日上班時間舉辦

以及,如何維持公民團體的參與能量?

Page 27: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反思規劃侷限� 區域計畫或未來的國土計畫,其規劃模式存在以下侷限: !  計畫內容大量外包給顧問規劃公司,品質參差不齊

!  依賴紙上作業,缺少對在地議題的深度理解

!  規劃前期忽略公民參與,程序末端才開放補充瑣碎意見

!  規劃與審議權限下放地方政府,很難避開政治考量

只要技術官僚與顧問公司主導規劃的模式不改變,區域計畫或國土計畫都將難以貼近地方脈絡、不易找出解決爭議問題的有效對策,遑論形成國土治理與空間發展的共同想像。

Page 28: 縣市區域計畫參與經驗分享【台中市】阮俊達

小結:一起打造理想家園� !  從「數字規劃」走向「願景式規劃」 參考荷蘭阿姆斯特丹「維基城市(WikicitY)」等國外經驗,找出適合台灣脈絡的願景式規劃模式,於各縣市國土計畫的規劃前期階段,就存有爭議或影響市民權益重大的部份,充分揭露資訊並進行符合審議民主精神的討論。

透過「釐清議題的在地脈絡」與「讓利益相關人一起坐下來談」而「找出發展願景」,於是形成「比較有意義與成效的規劃方案」?至於具體的操作方法是什麼,我們還有幾年的時間可以一起探索、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