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1 犧犧犧犧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I 為為 為為為為 為為為 ----- NWA 255 ( 犧犧犧犧犧 ) 為 1987 為 8 為 6 為 , 為為為為 西 255 為為為(MD -82 為為為 Saginaw MI 為為 Santa Ana CA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為為為為為為為 Phoenix, AZ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1200 – 1500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35 為為為為 為為為 。,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為為為 為為 為為為 。,。,體 AVIS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I-94 為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 為為為為為為 為為為為 為 ,體 6000 為為為為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 為為為為為 為為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為為為為為 ,一, (Dan and Jim) 為為為為為為為 為為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為 。一。。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1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 I )為兒女犧牲的愛(我的兒女)

----- NWA 255 ( 捨己的保護 )

於 1987 年 8 月 6 日 , 西北航空第 255 號班機(MD -82 )預定由Saginaw MI 飛往 Santa Ana CA 並依照飛行路線於底特律著陸。當她再啟航飛往 Phoenix, AZ 時,在跑道盡頭的機身離地高度只有 1200 – 1500

呎。 而她的左右翼也在來回約 35 度的搖擺。接著,非常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飛機的左翼撞到了機場導航用照明燈的柱子,造成左翼嚴重毀損。接著,機體撞到了 AVIS 租車公司屋頂的照明燈柱子,使得整個飛機墜毀在 I-94 上,並有三輛車同時被壓在下面。巨大的衝擊力量造成殘骸散佈各處,加上機體中 6000 磅的汽油,造成碎片及殘骸在各處燃燒。

在幾分鐘內,第一輛消防車到達事現場,兩位消防員 (Dan and Jim) 立刻開始搜尋生還者。他們聽到扭曲變形的殘骸中有一個微小的呻吟聲。他們便循著那微小的聲音在破碎的殘骸中四處找尋。

Page 2: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2

當他們抬起一個機艙座椅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個小女孩的手正在動 ; 在如此重大衝擊力量之下,居然有生還者。他們立刻呼叫鄰近的救護人員 (Pam) ,P am 先給予她適當的醫療,再立刻送她到鄰近的醫院做進一步的治療。經過查證,她是坐在第十二排的乘客 Cecelia Cichan 。她是跟隨她的媽媽與哥哥去探望她祖母,不幸在回程時遭此意外。她全身有 30% 的灼傷,腿部骨折以及呼吸困難。她歷經四次的殖皮  (at U of M Burning Center)

並於該年十月份出院。她總共收到 2200 個 stuffed animals , 30000張卡片,以及 $150,000 的善心捐款。 Cecelia 由她的阿姨接著扶養並於數年前大學畢業,獲得心理輔導 (學士 )學位。

由當時救護人員 (Pam) 的斷定:“Cecelia  的存活,完全應歸功於母親的填充( padding )”

唯有母親才會在自己承受如此大的衝擊與疼痛之下,仍能全心護衛她的小孩,而她唯一的目的就是“她孩子的存活”

Page 3: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3

----- 王曉民 (毫無保留的付出)

王曉民( 1946 年 5 月 13日- 2010 年 3月),是二戰後台灣第一個受社會廣泛注目的植物人。 1963年,王曉民在台灣省立台北第二女中(今台北市立中山女高)擔任管樂隊指揮,於同年 9月17日時騎腳踏車經過今台北市八德路敦化南路口附近,遭計程車追撞而成為植物人,直到逝世都未清醒。1963年9月17日,王曉民偕另一位男同學騎腳踏車沿今八德路欲前往松山,經過今敦化南路口附近,因計程車司機車速過快,未保持安全距離,且無減速或轉向狀況下直接撞擊,王曉民被撞至空中後摔落,頭部撞碎計程車擋風玻璃,擋風玻璃及儀表版全毀。王曉民頭部嚴重受傷,前額底骨折斷,腦幹部和左側眼神經受損,成為植物人,肇事駕駛後因過失重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七月。

Page 4: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4

由於王曉民是明星學校的高材生,而且只有十七歲,此事件引起台灣各界的廣泛關注。但因為當時台灣社會鮮少植物人病例,當年媒體甚至以「活屍」、「活死人」來形容。王曉民父親王雲雷與母親趙錫念堅持不放棄王曉民,王家值錢的財物因醫療費用而典盡當光,兩個妹妹也因無錢讀書而輟學,在家幫忙父母照願昏迷的姐姐。 1967年,在各界善心人士捐款與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

(應是台灣司令部 )、美軍13航空隊的協助下,王家終於有機會赴美求醫,不過根據美國紐約聖文生天主教醫療中心( Saint Vincent‘s Catholic Medical

Center)的檢查結果,發現王曉民的大腦受損得非常厲害,任何大腦手術,都將無濟於事,注定了王曉民植物人的命運。

王曉民父母後半生全力擔起了照顧王曉民的責任,對愛女照顧得無微不至,除了與看護輪班為其抽痰、按摩,還定期帶她出去曬太陽,有時王曉民晚上氣喘、盜汗,王曉民的父母因徹夜照顧,體力負擔極大,甚至有 26 小時未曾闔眼的情況。父母兩人經常因此累倒。臥床數十年間,王曉民曾多次因突發狀況,緊急送到高雄長庚與榮總治療,醫護人員都為王曉民長期臥床卻不長褥瘡、皮膚細嫩感到訝異。趙錫念於 1996年因為胃癌去世, 1999年,父親王雲雷也因癌症過世,王曉民改由妹妹們委託專業機構看護,於 2010年3月逝世。父母對兒女的愛莫勝於此。

Page 5: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5

文天祥

文天祥 (1236 年 6 月 6 日– 1283 年 1 月 9 日 )是南宋末年吉州盧陵 ( 今江西省吉安縣 )人,初名「雲孫」,字「天祥」。宋理宗保佑四年 (1256 年 ),文天祥應考殿試,以「天地與道同一不息,鑑往知來」之義,申論如何「重視民生、革新政治、禦侮圖強」等政策。宋理宗批閱其試卷後,評為「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並欽賜狀元及第。他因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故亦號「文山」。

宋恭帝德祐元年 (1275 年 ),蒙古軍將「賈似道」率領的十三萬南宋大軍消滅,南宋朝廷再無可用之兵。當時宋恭帝在位,年僅四歲,太皇太后謝氏臨朝聽政,國勢日危,急忙發出《哀痛詔》,號召天下四方迅速舉兵「勤王」。文天祥當時正擔任「贛州知府」,他「捧詔涕泣」,並立即行動,在兩三月內便組織了第一支近萬人的「勤王」隊伍,幾經波折,趕赴臨安。然而在成千上萬大小地方官吏中,領兵勤王的竟祇不過「宋亡三傑—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南宋末期政權的嚴重腐敗,可見一斑。

(II) 為國家民族犧牲的愛(我的國家,我的民族)

Page 6: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6

1277 年,元軍主力進攻文天祥興國大營,宋軍寡不敵眾,敗退到廬陵、河州(今福建長汀),損失慘重,文天祥的妻兒也被元軍擄走。宋帝昺祥興元年 (1278 年 ) 夏天,南宋行朝移駐「崖山」,文天祥率軍退守「潮陽縣」。同年冬天,元軍大舉來攻,文天祥再敗,率部向「海豐」撤退,途中遭遇張弘範的攻擊。

文天祥兵敗被俘。張弘範迫令文天祥修書招降張世傑,文天祥卻寫詩一首《過零丁洋》回應,傳誦古今,其詩云: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Page 7: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7

元世祖忽必烈愛才,親自勸降。文天祥堅貞不屈,答曰:「一死之外,無可為者。」次日,文天祥被押赴刑場 ,從容就義,享年 47歲。忽必烈惋惜說:「好男子,不為吾用,殺之誠可惜也。」文天祥的妻子歐陽氏於收殮其遺體時,在衣帶中發現其絕筆,書云:「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北京文天祥祠外貌

Page 8: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8

文天祥的《正氣歌》

[A]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B]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C]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Page 9: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9

----- 正氣歌 [B]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當國家太平的時候,正氣和諧地表露在政事修明的朝廷裏。國家危難之際,氣節便表現了出來。董狐筆;太史董狐在史冊上寫道:“趙盾弑其君”。張良椎:張良在博浪沙 (今河南新鄉縣南 )伏擊出巡的秦始皇,未擊中。蘇武節: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匈奴人要他投降,他堅決拒絕,被流放到北海邊牧羊十九年,始終賢貞不屈,後來終於回到漢朝。嚴將軍:嚴顏在劉璋手下做將軍,鎮守巴郡,被張飛捉住,要他投降,他回答說; “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張飛見其威武不屈,把他釋放了。嵇侍中:嵇紹,嵇康之子,晉惠帝時做侍中,皇室內亂,惠帝的侍衛都被打垮了,嵇紹用自己的身體遮住惠帝,被殺死,血濺到惠帝的衣服上。

Page 10: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10

張睢陽:即唐朝的張巡。:安祿山叛亂,張巡固守睢陽 (今河南商丘 ) ,每次上陣督戰,大聲呼喊,牙齒都咬碎了。城破被俘,拒不投降。顏常山:即唐朝的顏杲卿,任常山太守。安祿山叛亂時,他起兵討伐,後城破被俘,當面大罵安祿山,被鉤斷舌頭,仍不屈,被殺死。遼東帽:東漢末年的管甯有高節,是在野的名士,避亂居遼東一再拒絕朝廷的徵召,他常戴一頂黑色帽子,安貧講學,名聞於世。出師表:諸葛亮出師伐魏之前,上表給蜀後主劉禪,表明自己為統一事業奮鬥到底的決心。表文中有“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名言。渡江楫:東晉愛國志士祖逖率兵北伐,渡長江時,敲著船槳發誓北定中原,後來終於收復黃河以南失地。擊賊笏:唐德宗時,朱蟊謀反,召段秀實議事,段不肯同流合污,以笏猛擊朱眥的頭,大罵:“狂賊,吾恨不斬汝萬段,豈從汝反耶 ?”

這些歷史英雄都是於危難之秋,對自己的國家民族付出了犧牲的愛。

Page 11: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11

(III) 為世人犧牲的愛(各宗教中犧牲的愛)

用”愛” ; 許多宗教中的愛可以使社會變成更加祥和 :

慈濟所提倡的”大愛” ,在台灣甚至於世界上,對於人在這方面的缺乏,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彌補效用。不論災難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發生,慈濟人總是第一個到達現場 , 為難民提供幫助 ; 無私的幫助,非常值得我們的稱讚以及做為我個人借鏡的。

楊牧谷牧師在他的著作 ”做個有用人” 之中提省我們基督徒應該 ”對人生百態有菩提心” (pp 27-28) 。書中提到 :”台灣大地震時,一小時三十分,慈濟會的義工,就已經將素飯抬上街頭去幫助災民 ; 而我們基督徒要第二天的下午才有基督徒在街上來做輔導…” ,慈濟功德會的義工對世人的需要具有極靈敏的愛心,是非常可貴的,也是我們基督徒應當學習與警惕的。

但如此的愛最終還是拘泥在”人的愛”的層面。而所謂的”積功德”或多或少地包含了 ”為自我” 的心態在裡面。

-----  佛教慈濟的“大愛”

Page 12: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12

----- 由神而來的愛 : 特蕾莎修女 (Mother Teresa); 願意分享那 耶稣基督 ( 為我們 ) 受難的苦杯

特蕾莎修女, 1910 年 8 月 27 日— 1997 年 9 月 5日,又称做德兰修女、特里莎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因其一生奉献给解除贫困,而于 1979 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并被教皇约翰 ·保罗二世在 2003 年 10 月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Beatification 。

Page 13: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13

“Teresa told her nuns that physical poverty ensured empathy in "giving themselves" to the suffering poor and established a stronger bond with Christ's redemptive agony. She wrote in 1951 that the Passion was the only aspect of Jesus' life that she was interested in sharing: "I want to ... drink ONLY [her emphasis] from His chalice of pain." ( 只饮用他的苦杯 [ 她强调 ]) And so she did, although by all indications not in a way she had expected. “上述信息 ; 來自 :Mother Teresa's Crisis of Faith; TIME By David Van Biema Thursday, Aug. 23, 2007

Page 14: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14

基督的愛

這個 “願意為人犧牲 , 無私的愛” 來自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Page 15: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15

讓我們再回到正氣歌 [A] ;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孟子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

於聖經中“氣 (breathe)” 與“(神的)靈 (spirit)” 是同一個古字 (Hebrew) ,而所謂的 ”正氣” 正是神的正直 ( 義 ; Righteousness) 的表現。在神創造天地萬物之時,神的靈就已經充塞並運行於天地萬物之間了。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孟子對這浩然之氣的論述彷彿是在描述基督徒聖靈的內住 ; 我們基督徒如果凡事都能尋求聖靈的帶領,我們對於聖靈的引領會越來越敏銳,自然能與那充塞於天地萬物之間的 (神的 )靈相連結。若是我們行事為人無法遵循聖靈的帶領,聖靈對我們的感動將會逐漸的隱藏與消失。而這種聖靈的充滿是無法由別人 (或別處 )所借或竊取的 ; 就有如在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五個愚拙的童女要借燈油一樣。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從基督教的眼光來看下面這幾句對”正氣”描述的話 :

Page 16: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16

正氣歌 [C]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希 伯 來 書1:3   他 是   神 榮 耀 所 發 的 光 輝 、 是   神 本 體 的 真 像 、 常 用 他 權 能 的 命 令 托 住 萬 有…

在這裡,他就是主耶穌。而於聖經中也有對於天柱與地柱的描述。天地之所以得以維繫,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倫理得以維持以及世上道義的根本,都是靠著主耶穌的大能所托住的。

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在這裡讓我看到宣教士們由於被聖靈所感動 (充滿 ) ,義無反顧的為神的福音獻上他們的生命,毫不退怯 。

Page 17: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17

(IV) 為罪人犧牲的愛

-----  死於義和團之亂的宣教士們:殉道者 189 人

Page 18: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18

Page 19: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19

Page 20: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20

Page 21: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21

Page 22: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22

----- 那犧牲,饒恕與尋回的愛( The End of the Spear )

哥 林 多 後 書5:18 一 切 都 是 出 於   神, 他 藉 著 基 督 使 我 們 與 他 和 好, 又 將 勸 人 與 他 和 好 的 職 分 賜 給 我 們。5:19 這 就 是   神 在 基 督 裡, 叫 世 人 與 自 己 和 好, 不 將 他 們 的 過 犯 歸 到 他 們 身 上。 並 且 將 這 和 好 的 道 理 託 付 了 我 們 。

Jim Elliot , Nate Saint 以及其他三位宣教士他們深深地知道  神的福音是要萬民與祂和好。當他們在非洲厄瓜多爾宣教時,當地有一個叫 Acura 的土人部落。這個部落完全與外隔絕,是以暴力與殺戮出名。當地人稱他們為 “拯救” 。 Jim , Nate 以及其他三位宣教士決定要學習 Acura 的語言,並計劃用 Acura的文字來翻譯聖經,將福音傳給他們。為了要取得 Acura土人的友誼與信認, Jim 他們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定時的用小型飛機飛越 Acura 部落的上空,空投日常用品以及禮物給 Acura 的土人。於 1956 年 1 月 3 日, Jim 他們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決定擇地與部落土人有所接觸。五個人選擇在位於部落外四哩的海灘上安營, Jim 他們並飛越 Acura 的部落上空以邀請部落土人來與宣教士們見面。在星期五的早晨,一對夫妻與他們十歲的女兒成了 Jim 他們的第一也是最後一對訪客。星期六全天, Jim 他們的通訊完全斷絕,稍後被發現,五個人全部被矛刺死。

Page 23: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23

可是對 Acura傳福音的努力並沒有因此而終止 ; 由於受到這五個人的激勵, Jim 的太太 , Elizabeth, 以及 Nate 的妹妹, Rachel, 分別的遷入 Acura

附近的部落並分別的與 Acura (因內戰而逃出)的婦女見建立了友誼。 Elizabeth 並帶著她的女兒一同前往。在取得 Acura 部落的信認之後,於1958 年 Elizabeth , Rachel 以及家人們被邀請在 Acura 部落中定居。她們與部落的人同吃同住,親身體驗了 Acura 人的生活起居習慣以及精通了他們的語言文字,並於九年之後( 1964 年)第一部翻譯成 Acura文字的馬太福音正式出版。而該部落的牧師( Kimo ) ;原是殺害五名宣教士的兇手之一,為 Nate 的兩個孩子 ;Steve 與 Kathy,分別施洗,歸入基督。神使用了這兩位姐妹,由於她們對神愛的真實體認 ; 犧牲,饒恕與尋回,使Acura 部落能夠與神和好。

為什麼這兩位姐妹能夠饒恕那些殺害她們親人的兇手呢 ?

因為她們體認到了那些兇手對她們親人(主的使者)的殺害是出於 “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矛的那一端流出的是血,但這血卻是含著那犧牲,饒恕與尋回的愛 ,

這份犧牲,饒恕與尋回的愛是來自我們主耶穌基督。

Page 24: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24

----- 主耶穌的愛 ; 為罪人死

羅 馬 書5:7 為 義 人 死 、 是 少 有 的 、 為 仁 人 死 、 或 者 有 敢 作 的 。5:8惟 有 基 督 在 我 們 還 作 罪 人 的 時 候 為 我 們 死 、   神 的 愛 就 在 此 向 我 們 顯 明 了 。

主為了我 們的罪被釘十架

Page 25: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25

約 翰 福 音19:34 惟 有 一 個 兵 拿 槍 扎 他 的 肋 旁 、 隨 即 有 血 和 水 流 出 來 。

Page 26: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26

路 加 福 音23:34 當 下 耶 穌 說 、 父 阿 、 赦 免 他 們 . 因 為 他 們 所 作 的 、 他 們 不 曉 得…

Page 27: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27

矛的那一端流出的是血,但這血卻是含著那犧牲,饒恕與尋回的愛。

哥 林 多 後 書5:18 一 切 都 是 出 於   神, 他 藉 著 基 督 使 我 們 與 他 和 好…

主耶穌捨命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能有機會與神和好,回到神造人時的人神關係。

[哦,主耶穌你深長的愛 ]

願意把握這次與神和好的機會嗎?請作以下的禱告 :

Page 28: 犧牲的愛 (At the End of the Spear)

28

天父上帝,感謝祢賜下主耶穌,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能與祢和好。我願接受主耶穌為我的救主,請賜下聖靈引領我以後的道路。禱告奉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