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人 · 香港新界沙田亞公角山路33號 突破青年村 電話:(852) 2632 0000...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如閣下不欲收到《突破人》,請聯絡 2632 0117 。 If you do not want to receive this newsletter, please call 26320117.

「突破」需要您的參與,與青少年同行﹗您的參與

捐款支持香港支持者● 直接存入「突破」銀行戶口: 恆生銀行279-037360-002 匯豐銀行165-302381-001● 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抬頭請寫「突破有限公司」

或"BreakthroughLtd."。捐款支票及收據請寄往沙田亞公角山路33號

突破青年村突破機構外事部收

美國支持者如欲取得免稅收據,捐款請寄往(支票抬頭”TheD.M.StearnsMissionaryFund,Inc”):TheD.M.StearnsMissionaryFund,Inc.P.O.Box,1578,NorthWalesPA19454,U.S.A.

加拿大支持者如欲取得免稅收據,捐款請寄往 (支票抬頭"BreakthroughOverseasMissions, Inc.",請於支票背面註明捐款予香港突破機構及其用途。)BreakthroughOverseasMissions,Inc.160GibsonDrive,Unit1,Markham,Ontario,Canada,L3R,3K1.

澳洲支持者捐款直接寄往香港突破機構外事部 (支票抬頭"BreakthroughLtd"):BreakthroughLtd.BreakthroughYouthVillage,No.33AKungKokShanRoad,ShaTin,HongKong

捐款詳情可瀏覽http://www.breakthrough.org.hk/donation.xhtml

如欲了解更多「突破」事工,請瀏覽「突破」網頁:www.breakthrough.org.hk 或致電 (852)2632-0117查詢

出版:突破外事部 編輯委員:蔡元雲、李碧心 執行編輯:林凱恩、何嘉雯 美術設計:設計部

誠邀具事奉心志及專業知識的基督徒,與我們一起承擔服侍青少年的使命。● 更新園程序幹事 ● 書誌編輯 ● 助理美術設計師● 書廊店務員 ● 營地助理 / 行政助理

職位詳情請瀏覽:http://www.breakthrough.org.hk/career.xhtml

禱告支持● 新一年,求主為我們的城市賜下平安和喜樂;賜褔並

擴張青年生命的境界,突破生命和學習的綑鎖。● 求主帥領「突破」同工在新一年抱持謙卑的心,以生命

與青年同行,啟導他們,實踐關愛。

成為義工 ● 加入義工隊伍,身體力行地參與青少年工作。

二○一一年董事 主席:梁錦波博士 副主席:張國偉教授 義務秘書:趙宗義律師 義務司庫:黃啟民先生董事:陳耀鵬牧師 鍾尚昕先生 李石玉如校長 潘維信先生 黃淑芬女士 胡燕青女士 嚴志成校長 楊詠嫦博士 楊綺貞女士

成為會員 ● 突破框框﹕12-24歲的年輕人,可享突破書廊優惠

及參與多元文化活動。● 突破ServeClub:支持青少年工作的人士,透過

通訊和活動,裝備自己關懷新一代。

服務支持 ● 租用突破青年村和突破中心,進行各項戶外和戶

內的活動;● 親臨突破書廊,選購書籍和禮品

突破招聘

請於捐款支票背面註明捐款予香港突破機構及用途

突破產品

突破機構產品詳情請瀏覽:http://www.btproduct.com

突破財務

如欲了解更多「突破」事工,請瀏覽「突破」網頁:www.breakthrough.org.hk 或致電 (852)2632-0117查詢

出版及編輯:突破外事部     執行編輯:林凱恩、何嘉雯     美術設計:設計部

二○一一年董事 主席:梁錦波博士 副主席:張國偉教授 義務秘書:趙宗義律師 義務司庫:黃啟民先生董事:陳耀鵬牧師 鍾尚昕先生 李石玉如校長 潘維信先生 黃淑芬女士 胡燕青女士 嚴志成校長 楊詠嫦博士 楊綺貞女士

註﹕1)加入專款撥數 HK$1,562,268 及扣除折舊支出 HK$1,671,522 2011年7月-2011年10月盈餘 HK$2,367,033 2)截至2011年10月止累積不敷 HK$9,443,191

產品及服務HK$12,721,886

總數:HK$28,686,456 總數:HK$26,210,168

租務及餐務HK$7,404,756

捐獻HK$4,219,453

項目贊助HK$4,340,361

收入

2011年7月-2011年10月份收支報告(本機構財政年度為每年7月1日至翌年之6月30日)

26﹪

16﹪

2﹪

事工製作費HK$6,713,289

營運及行政費HK$4,317,926市場及財務費用HK$517,149

支出

薪酬津貼HK$14,661,80456﹪

15﹪

44﹪

突破活動●「我.愛.家.緣」—個人成長篇●「與你同行」家長訓練小組

活動詳情請瀏覽:http://www.breakthrough.org.hk/events.xhtml#youthWorker

26﹪

梁柏堅青年媒體總監/《Breakazine!》總編輯

15﹪

www.breakthrough.org.hk

點破.點睇

突破人 www.breakthrough.org.hk2012年01月 第274期 優惠級

Economy

香港新界沙田亞公角山路33號突破青年村電話:(852) 2632 0000圖文傳真:(852) 2632 0388機構網站:www.breakthrough.org.hk

Breakthrough Youth Village,33, A Kung Kok Shan Road, Shatin, N.T., Hong KongTel: (852) 2632 0000Fax: (852) 2632 0388 Corporate Website: www.breakthrough.org.hk

突破專題

2012年01月 第274期 201 2你抵抗什麼?

守護什麼?火柴人暖笠笠 售價:$55

《突破書誌Breakazine!》017顛覆分子 售價:$29

火柴人陶瓷杯 售價:$78

禮品速遞

新書速遞

龍應台剛於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典禮上,以「香港華人

西醫學堂」的創辦人、熱帶醫學之父萬巴德爵士(Sir Patr ick

Manson)和第一屆畢業生孫逸仙的事跡,勉勵即將畢業的醫

科學生說:「萬巴德抵抗無知,堅持科學實證的知識學習;孫

逸仙抵抗腐敗,堅持清明合理的管理制度。你是否想過:在你

的時代裏,在你的社會裏,你會抵抗些什麼,堅持些什麼?」

抵抗什麼、堅持什麼,來自我們的信念,來自對所經歷的

人生故事作出怎樣的解說。故事,是一種設定。誰是主角、誰

是配角,誰能脫險、誰要遭難,這些角色的命運,一早已被寫

進劇本裏去。故事的主導權在誰的手,故事的面貌可以變得完

全不同。所以說,故事由誰去編寫,本身就是一場權力爭奪。

重寫香港故事當今天官方的香港故事被描繪成有錢才是成功,讀不成大

學就前途盡毀的時候,只要這故事的劇本不變,誰做主人、誰

做奴隸,就只會被這樣的故事牢牢限定;那邊廂,我們大部分

人都被迫放下自己美好的一面,被迫以自己的不足來和別人比

併,然後在落敗中更深信自己是無用和無價值的一羣。

《突破書誌Breakazine!》自3年前創刊至今,走訪超過

1,800位青年朋友,聆聽各人在具體處境中,如何被各種強勢的

「一定一定一定」、「必然必然必然」弄得死去活來。我們不斷

被游說,把自由市場經濟的價值無限放大,說服我們認命,放

下人性尊嚴,接受各種不合理不公義的安排。難怪電視劇的一

句獨白「Thiscityisdying,youknow?」(這城市垂死中,你知

道嗎?),在社交網絡上瘋傳。

如果城市真的快要死了,你還乖乖坐着什麼也不做嗎?

你的新年立願是什麼?

我在非洲看見世界的未來

禱告中的學習洪麗晶

文化及影音媒體助理編導

皓喬(左二)與同伴走過崎嶇山路後獲頒嘉許証書。

「郭一葦中學」參加者籌備一年,再度體現「在乎同行,在乎堅持」的精神。

總幹事的話

突破羣體

突破專題

突破觸動

突破前線 十年‧逆旅

有說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座山!「逆

旅先鋒」就是歷屆「師徒創路學堂」同

學會(MAP)的那座山。他們約定一年一

度在亞公角山重聚,每次的逆境旅程,

正好檢視大家畢業時攜帶下山的抗逆錦

囊中的效能感、歸屬感及樂觀感變成怎

麼樣了。

效能感面對人生逆境,我們需要裝備個人

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學習好好處理情緒

及懂得尋找外在資源。今年「逆旅先

鋒」,我看見大家成熟了:沒有在疲倦的

時候發脾氣,願意伸出結了水泡的腳給我

們治療,在迷路時仍冷靜面對,直到回歸

正途。

歸屬感正如「逆旅先鋒」口號:在乎同行,

在乎堅持!雖然參與「逆旅」的兩隊隊

員,來自不同的MAP,師兄姐隊選擇放

棄以小隊所擁有的速度去追趕名次,與

跑得較慢的師弟妹隊一起,整個羣體同

心同行。無論師弟妹們抽筋多少次,師兄

姐們都停下腳步等候和協助,決意由起

步開始,同行到終點。「要贏人,先要贏

自己!」同伴比個人榮譽更寶貴,這一仗

MAP的青年人贏得多漂亮!

樂觀感MAP終於在逆旅十周年裏創下新紀

錄,就是所有MAP參加隊伍行「不」全

程!我欣賞青年人不「為完成而完成」。

深刻的一幕在我們一班同工、導師及支援

隊接近30人分享的時候,聆聽大家為着

接二連三受傷的同伴敢於選擇停下來,沒

有為着小小挫折全盤否定自己,因為彼此

堅信,目標不止於眼前的30公里。

親愛的MAP,讓我們好好記住山上

的經歷,在山下的未來10年、20年、30

年,甚至40年,仍在乎同行、在乎堅持、

跨過逆境、一同相見、一同歡笑、一同傷

心、一同擁抱、一起想當年,並一起發屬

於我們的夢!縱使不在山上見,約定在我

的墓前相見也無妨!

一年前,同工借了《雅比斯的禱告》

給我,我就開始向神求:「甚願祢賜福與

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

不遭患難,不受艱苦。」(歷代志上4章10

節)我希望神「賜福」給我,因為我害怕

在事業上比同輩落後;我向神求擴張我

的境界和視野,因為我發現越是與青年

人接觸,越感到自己在生命的歷練上和

知識上不足,未能作出適切的引導。近年

開始修讀有關文化研究的課程,更是看

到自己視野狹隘。

一年後,神應允了我的禱告!神讓我

踏足非洲加納,這個印象中只是一片乾旱

土地的國家。我們拜訪了在加納服侍20多

年的蕭聯生牧師、師母,並參觀他們所創

辦的幼稚園、小學及電腦學校。不少青年

在那裏學電腦,亦有穆斯林小孩來上學。

牧師夫婦過着簡單生活,早上跑到學校裏

教書,與當地人一起動手興建新校舍。在

他們身上,我想起聖經中的耶穌就是這樣

走進人羣,先滿足別人的需要。我看見傳

福音的第一步,是關心別人的需要!

加納的市場,行人如鯽,男男女女都

穿紅戴綠;即使加納人活在貧窮,也會預

備一套莊重的衣服到教會及重要場合。

我們跟一對五月才到Tamale的香港宣教

士夫婦,一起參與教會的崇拜聚會。其中

一個小女孩穿着花裙,白色的花邊小襪子

及黑皮鞋;另一位女士穿着一套端莊的

加納裙套裝,手拿着一個金色的小手袋,

戴着金項鍊,打扮高貴。縱使來聚會的信

眾並不是很富足,他們卻對自己有一份自

信及莊重,亦重視與神相遇的一天。

「突破」與我之前工作的電視台不

同之處,在於對文化及信仰的探討深度。

之前的工作也常要出埠拍外景,一班工

作人員在現場拍罷便到下一個地點再拍

攝,根本就沒有好好去了解當地的人和

事。相反,這次行程,花上了不少時間與

當地人傾談,令我更立體和深刻了解香

港與當地的文化差異。

加入「突破」前,拍攝工作是工廠式運

作,沒有要求內容深度。然而,在「突破」

卻不同,我的視野擴闊了,這裏讓我有更多

空間思考及製作,作品亦嘗試以多角度思

考。我估計在未來的創作上,將會有多一

點香港之外的作品;同時,對於內容上的

進深,亦期望自己不再局限於香港議題。

「逆旅先鋒2011」籌備委員會

洪麗晶(圖左)與同工、義工進入加納現場,更了解當地的人和事。

在乎同行,在乎堅持!

非洲給人的印象,也許就是西方媒

體所塑造的畫像:貧窮、飢餓、戰亂、種

族矛盾、難民等負面資訊。

我與同工曾育彪一行五人往他長大

的國家—加納,作文化探索之旅。發現

全球的電子廢料、有毒垃圾、膠袋、車

胎,各處充斥。原來當世界都在拼命「發

展」、「城市化」和「現代化」,把這些發

展的副產品廢料賣到非洲。哀哉,無論

是香港的將軍澳堆填區或是美國的垃圾

山,至終都會填滿。人類將在充滿廢氣

和有毒食物的廢料之中過活,像活在人

間地獄。

加納人卻是人類未來的希望,他們

在赤貧之中過着有尊嚴的生活:女士們

身穿彩衣,姿態高貴,孩童快樂地上學

和唱歌,孤兒院學童盡興地遊玩,村民

彼此照應守望,青年則將廢料變成有用

的工藝品和日用品。他們將黑暗化為光

明、將絕境化為希望之地,在看似地獄

中建立天堂。

將來,也許由非洲人教我們怎樣生

活,怎樣在赤貧之中展現生存的能力,在

匱乏之中有尊嚴地活下去。

中國是苦難的民族,四川地震之後

青年學生生出苦難的抗體;日本福島地

震及幅射影響後正邁向康復;美國底特

律在汽車廢堆中重建;菲律賓的貧民窟

少年積極地生活;這些人羣對未來世界

都存着啓示。

但願中國崛起不是追求「現代化」和

「城市化」,而是從苦難、適度科技及以

小為美,作為崛起的模式。

但願香港人重新思考生活的形態,

重新過簡樸的生活,珍惜人際關係。在

這方面,非洲加納,將會是我們的榜樣。

梁永泰總幹事

李潔卿創路坊程序主任

另一種可能許多曾承諾為我們帶來拯救的激昂,最終證明只是口號。

這些年來的改革,雖然沒有帶來更有盼望的出路,卻以各種

實驗告訴我們什麼是行不通的。既然行不通,我們就更需要

重新反思路向,從根本處尋找另一種可能。

當快要踏入《突破書誌 Breakazine!》的第 4個年頭,

我們深深感受到,一個新的香港故事需要及早撰寫,於是

我們再次走訪100 位青年人,重塑影響這一代的決斷時刻

(def iningmoment),再深入訪談 6 位流着革命血液的顛

覆分子,細聽他們那或溫柔、或激昂、或佻皮、或沉實的語調,

重新發現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改革力量,追求另一種人生

價值,預備重建更具盼望的未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走訪100 位青年人對香港改革的期望,迎面而來的首先

是一連串的憤怒、不滿和抗議,觸及教育、環境保育、政治、

經濟、消費文化、弱勢社羣等各方面。而當談到如果他們要

未逢逆旅「我想體驗逆境,因為我覺得自己未試過辛苦,身在褔中

不知褔。」只有13歲的皓喬,是一名血癌康復者。「其實我去年

曾打算報名參加挑戰,無奈15公里對於我的體力和技術要求

甚高。」今年大會新增8公里組別時,初信主的皓喬幾經思量,

開始在教會尋找團友組隊,希望與同伴一起經歷。

初行「逆旅」,皓喬認為這與他的人生經歷相似,不同的

是,他與教會的青年導師和年紀相若的同伴一起同行,體驗山

路的高低起伏,不再獨自面對。「在行山的過程,有高有低,好

像早前患病時面對的情況。而今次是團隊體驗,在路上有拍擋

一起走過黑暗,最開心是與同伴到終點『重見光明』。明年會

繼續參與,繼續努力﹗」

堅持‧鼓勵‧突破「可以突破自己的記錄,多謝同伴﹗最多謝唐 sir ﹗」晚

上 10 時 50 分,4 位中六學生是 30 公里的第一隊到終點。

他們憶述:「去年的『逆旅』特別難走,因雨後路上充滿

泥濘,且有一位隊員受傷,但我們抱着與隊友同行的堅

持,慢慢的走,差不多天亮才回到終點。」

花了一年時間準備,今年他們捲土重來,希望突破去年

的自己。「在路上,我們與其他參加者分享我們去年的故事,

大家本來互不相識,也互相鼓勵;他們都為我們打氣,過程

感動。」到達終點,幾位大男孩雀躍地與對他們不離不棄且

不斷給予鼓勵的學校教練唐 sir 分享在路上的經歷及學習:

堅持同行、堅持認真和堅持參與。

「逆旅先鋒」已於11月26至27日順利完成,今年是第十屆舉辦,共有150隊超過600多人參與,其中100隊是學生,隊數為歷年

之冠,整個活動連同義工及支援隊超逾1,000人參與。這些年來,不少青年人因着不同的原因參加「逆旅」,卻不約而同地與隊友一

起經歷「在乎同行,在乎堅持」……

「OnFookMagicIn3」參加者 「郭一葦中學」參加者

改變這個局面可以做什麼時,我們看見青年人帶給我們的希望:

「我不會到大機構旗下商店購物!」

「我會做番自己,不為五斗米折腰。」

「帶大家參觀垃圾堆填區,反對物質浪費主義。」

「從身邊朋友家人、同學開始,提醒他們生活的原意並非不停

賺錢。」

「積極參與遊行、示威,直到社會留意到問題所在。」

「我會讀好歷史科,將來做文物復修,好好保留上一代留給我

們的東西。」

這100人中,29人希望搞一些創新的活動來引起社會關

注;27人說會由自己做起,確切實行自己的生活革命;10人

會嘗試影響身邊家人和朋友;10人會利用媒體及網絡宣揚

理念;10人會上街;9人會游說政府;4人會學習面對不公

義時要發聲;2 人會參政……

你呢?2012來了,你的新年立願是什麼?

我在非洲看見世界的未來

禱告中的學習洪麗晶

文化及影音媒體助理編導

皓喬(左二)與同伴走過崎嶇山路後獲頒嘉許証書。

「郭一葦中學」參加者籌備一年,再度體現「在乎同行,在乎堅持」的精神。

總幹事的話

突破羣體

突破專題

突破觸動

突破前線 十年‧逆旅

有說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座山!「逆

旅先鋒」就是歷屆「師徒創路學堂」同

學會(MAP)的那座山。他們約定一年一

度在亞公角山重聚,每次的逆境旅程,

正好檢視大家畢業時攜帶下山的抗逆錦

囊中的效能感、歸屬感及樂觀感變成怎

麼樣了。

效能感面對人生逆境,我們需要裝備個人

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學習好好處理情緒

及懂得尋找外在資源。今年「逆旅先

鋒」,我看見大家成熟了:沒有在疲倦的

時候發脾氣,願意伸出結了水泡的腳給我

們治療,在迷路時仍冷靜面對,直到回歸

正途。

歸屬感正如「逆旅先鋒」口號:在乎同行,

在乎堅持!雖然參與「逆旅」的兩隊隊

員,來自不同的MAP,師兄姐隊選擇放

棄以小隊所擁有的速度去追趕名次,與

跑得較慢的師弟妹隊一起,整個羣體同

心同行。無論師弟妹們抽筋多少次,師兄

姐們都停下腳步等候和協助,決意由起

步開始,同行到終點。「要贏人,先要贏

自己!」同伴比個人榮譽更寶貴,這一仗

MAP的青年人贏得多漂亮!

樂觀感MAP終於在逆旅十周年裏創下新紀

錄,就是所有MAP參加隊伍行「不」全

程!我欣賞青年人不「為完成而完成」。

深刻的一幕在我們一班同工、導師及支援

隊接近30人分享的時候,聆聽大家為着

接二連三受傷的同伴敢於選擇停下來,沒

有為着小小挫折全盤否定自己,因為彼此

堅信,目標不止於眼前的30公里。

親愛的MAP,讓我們好好記住山上

的經歷,在山下的未來10年、20年、30

年,甚至40年,仍在乎同行、在乎堅持、

跨過逆境、一同相見、一同歡笑、一同傷

心、一同擁抱、一起想當年,並一起發屬

於我們的夢!縱使不在山上見,約定在我

的墓前相見也無妨!

一年前,同工借了《雅比斯的禱告》

給我,我就開始向神求:「甚願祢賜福與

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

不遭患難,不受艱苦。」(歷代志上4章10

節)我希望神「賜福」給我,因為我害怕

在事業上比同輩落後;我向神求擴張我

的境界和視野,因為我發現越是與青年

人接觸,越感到自己在生命的歷練上和

知識上不足,未能作出適切的引導。近年

開始修讀有關文化研究的課程,更是看

到自己視野狹隘。

一年後,神應允了我的禱告!神讓我

踏足非洲加納,這個印象中只是一片乾旱

土地的國家。我們拜訪了在加納服侍20多

年的蕭聯生牧師、師母,並參觀他們所創

辦的幼稚園、小學及電腦學校。不少青年

在那裏學電腦,亦有穆斯林小孩來上學。

牧師夫婦過着簡單生活,早上跑到學校裏

教書,與當地人一起動手興建新校舍。在

他們身上,我想起聖經中的耶穌就是這樣

走進人羣,先滿足別人的需要。我看見傳

福音的第一步,是關心別人的需要!

加納的市場,行人如鯽,男男女女都

穿紅戴綠;即使加納人活在貧窮,也會預

備一套莊重的衣服到教會及重要場合。

我們跟一對五月才到Tamale的香港宣教

士夫婦,一起參與教會的崇拜聚會。其中

一個小女孩穿着花裙,白色的花邊小襪子

及黑皮鞋;另一位女士穿着一套端莊的

加納裙套裝,手拿着一個金色的小手袋,

戴着金項鍊,打扮高貴。縱使來聚會的信

眾並不是很富足,他們卻對自己有一份自

信及莊重,亦重視與神相遇的一天。

「突破」與我之前工作的電視台不

同之處,在於對文化及信仰的探討深度。

之前的工作也常要出埠拍外景,一班工

作人員在現場拍罷便到下一個地點再拍

攝,根本就沒有好好去了解當地的人和

事。相反,這次行程,花上了不少時間與

當地人傾談,令我更立體和深刻了解香

港與當地的文化差異。

加入「突破」前,拍攝工作是工廠式運

作,沒有要求內容深度。然而,在「突破」

卻不同,我的視野擴闊了,這裏讓我有更多

空間思考及製作,作品亦嘗試以多角度思

考。我估計在未來的創作上,將會有多一

點香港之外的作品;同時,對於內容上的

進深,亦期望自己不再局限於香港議題。

「逆旅先鋒2011」籌備委員會

洪麗晶(圖左)與同工、義工進入加納現場,更了解當地的人和事。

在乎同行,在乎堅持!

非洲給人的印象,也許就是西方媒

體所塑造的畫像:貧窮、飢餓、戰亂、種

族矛盾、難民等負面資訊。

我與同工曾育彪一行五人往他長大

的國家—加納,作文化探索之旅。發現

全球的電子廢料、有毒垃圾、膠袋、車

胎,各處充斥。原來當世界都在拼命「發

展」、「城市化」和「現代化」,把這些發

展的副產品廢料賣到非洲。哀哉,無論

是香港的將軍澳堆填區或是美國的垃圾

山,至終都會填滿。人類將在充滿廢氣

和有毒食物的廢料之中過活,像活在人

間地獄。

加納人卻是人類未來的希望,他們

在赤貧之中過着有尊嚴的生活:女士們

身穿彩衣,姿態高貴,孩童快樂地上學

和唱歌,孤兒院學童盡興地遊玩,村民

彼此照應守望,青年則將廢料變成有用

的工藝品和日用品。他們將黑暗化為光

明、將絕境化為希望之地,在看似地獄

中建立天堂。

將來,也許由非洲人教我們怎樣生

活,怎樣在赤貧之中展現生存的能力,在

匱乏之中有尊嚴地活下去。

中國是苦難的民族,四川地震之後

青年學生生出苦難的抗體;日本福島地

震及幅射影響後正邁向康復;美國底特

律在汽車廢堆中重建;菲律賓的貧民窟

少年積極地生活;這些人羣對未來世界

都存着啓示。

但願中國崛起不是追求「現代化」和

「城市化」,而是從苦難、適度科技及以

小為美,作為崛起的模式。

但願香港人重新思考生活的形態,

重新過簡樸的生活,珍惜人際關係。在

這方面,非洲加納,將會是我們的榜樣。

梁永泰總幹事

李潔卿創路坊程序主任

另一種可能許多曾承諾為我們帶來拯救的激昂,最終證明只是口號。

這些年來的改革,雖然沒有帶來更有盼望的出路,卻以各種

實驗告訴我們什麼是行不通的。既然行不通,我們就更需要

重新反思路向,從根本處尋找另一種可能。

當快要踏入《突破書誌 Breakazine!》的第 4個年頭,

我們深深感受到,一個新的香港故事需要及早撰寫,於是

我們再次走訪100 位青年人,重塑影響這一代的決斷時刻

(def iningmoment),再深入訪談 6 位流着革命血液的顛

覆分子,細聽他們那或溫柔、或激昂、或佻皮、或沉實的語調,

重新發現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改革力量,追求另一種人生

價值,預備重建更具盼望的未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走訪100 位青年人對香港改革的期望,迎面而來的首先

是一連串的憤怒、不滿和抗議,觸及教育、環境保育、政治、

經濟、消費文化、弱勢社羣等各方面。而當談到如果他們要

未逢逆旅「我想體驗逆境,因為我覺得自己未試過辛苦,身在褔中

不知褔。」只有13歲的皓喬,是一名血癌康復者。「其實我去年

曾打算報名參加挑戰,無奈15公里對於我的體力和技術要求

甚高。」今年大會新增8公里組別時,初信主的皓喬幾經思量,

開始在教會尋找團友組隊,希望與同伴一起經歷。

初行「逆旅」,皓喬認為這與他的人生經歷相似,不同的

是,他與教會的青年導師和年紀相若的同伴一起同行,體驗山

路的高低起伏,不再獨自面對。「在行山的過程,有高有低,好

像早前患病時面對的情況。而今次是團隊體驗,在路上有拍擋

一起走過黑暗,最開心是與同伴到終點『重見光明』。明年會

繼續參與,繼續努力﹗」

堅持‧鼓勵‧突破「可以突破自己的記錄,多謝同伴﹗最多謝唐 sir ﹗」晚

上 10 時 50 分,4 位中六學生是 30 公里的第一隊到終點。

他們憶述:「去年的『逆旅』特別難走,因雨後路上充滿

泥濘,且有一位隊員受傷,但我們抱着與隊友同行的堅

持,慢慢的走,差不多天亮才回到終點。」

花了一年時間準備,今年他們捲土重來,希望突破去年

的自己。「在路上,我們與其他參加者分享我們去年的故事,

大家本來互不相識,也互相鼓勵;他們都為我們打氣,過程

感動。」到達終點,幾位大男孩雀躍地與對他們不離不棄且

不斷給予鼓勵的學校教練唐 sir 分享在路上的經歷及學習:

堅持同行、堅持認真和堅持參與。

「逆旅先鋒」已於11月26至27日順利完成,今年是第十屆舉辦,共有150隊超過600多人參與,其中100隊是學生,隊數為歷年

之冠,整個活動連同義工及支援隊超逾1,000人參與。這些年來,不少青年人因着不同的原因參加「逆旅」,卻不約而同地與隊友一

起經歷「在乎同行,在乎堅持」……

「OnFookMagicIn3」參加者 「郭一葦中學」參加者

改變這個局面可以做什麼時,我們看見青年人帶給我們的希望:

「我不會到大機構旗下商店購物!」

「我會做番自己,不為五斗米折腰。」

「帶大家參觀垃圾堆填區,反對物質浪費主義。」

「從身邊朋友家人、同學開始,提醒他們生活的原意並非不停

賺錢。」

「積極參與遊行、示威,直到社會留意到問題所在。」

「我會讀好歷史科,將來做文物復修,好好保留上一代留給我

們的東西。」

這100人中,29人希望搞一些創新的活動來引起社會關

注;27人說會由自己做起,確切實行自己的生活革命;10人

會嘗試影響身邊家人和朋友;10人會利用媒體及網絡宣揚

理念;10人會上街;9人會游說政府;4人會學習面對不公

義時要發聲;2 人會參政……

你呢?2012來了,你的新年立願是什麼?

我在非洲看見世界的未來

禱告中的學習洪麗晶

文化及影音媒體助理編導

皓喬(左二)與同伴走過崎嶇山路後獲頒嘉許証書。

「郭一葦中學」參加者籌備一年,再度體現「在乎同行,在乎堅持」的精神。

總幹事的話

突破羣體

突破專題

突破觸動

突破前線 十年‧逆旅

有說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座山!「逆

旅先鋒」就是歷屆「師徒創路學堂」同

學會(MAP)的那座山。他們約定一年一

度在亞公角山重聚,每次的逆境旅程,

正好檢視大家畢業時攜帶下山的抗逆錦

囊中的效能感、歸屬感及樂觀感變成怎

麼樣了。

效能感面對人生逆境,我們需要裝備個人

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學習好好處理情緒

及懂得尋找外在資源。今年「逆旅先

鋒」,我看見大家成熟了:沒有在疲倦的

時候發脾氣,願意伸出結了水泡的腳給我

們治療,在迷路時仍冷靜面對,直到回歸

正途。

歸屬感正如「逆旅先鋒」口號:在乎同行,

在乎堅持!雖然參與「逆旅」的兩隊隊

員,來自不同的MAP,師兄姐隊選擇放

棄以小隊所擁有的速度去追趕名次,與

跑得較慢的師弟妹隊一起,整個羣體同

心同行。無論師弟妹們抽筋多少次,師兄

姐們都停下腳步等候和協助,決意由起

步開始,同行到終點。「要贏人,先要贏

自己!」同伴比個人榮譽更寶貴,這一仗

MAP的青年人贏得多漂亮!

樂觀感MAP終於在逆旅十周年裏創下新紀

錄,就是所有MAP參加隊伍行「不」全

程!我欣賞青年人不「為完成而完成」。

深刻的一幕在我們一班同工、導師及支援

隊接近30人分享的時候,聆聽大家為着

接二連三受傷的同伴敢於選擇停下來,沒

有為着小小挫折全盤否定自己,因為彼此

堅信,目標不止於眼前的30公里。

親愛的MAP,讓我們好好記住山上

的經歷,在山下的未來10年、20年、30

年,甚至40年,仍在乎同行、在乎堅持、

跨過逆境、一同相見、一同歡笑、一同傷

心、一同擁抱、一起想當年,並一起發屬

於我們的夢!縱使不在山上見,約定在我

的墓前相見也無妨!

一年前,同工借了《雅比斯的禱告》

給我,我就開始向神求:「甚願祢賜福與

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

不遭患難,不受艱苦。」(歷代志上4章10

節)我希望神「賜福」給我,因為我害怕

在事業上比同輩落後;我向神求擴張我

的境界和視野,因為我發現越是與青年

人接觸,越感到自己在生命的歷練上和

知識上不足,未能作出適切的引導。近年

開始修讀有關文化研究的課程,更是看

到自己視野狹隘。

一年後,神應允了我的禱告!神讓我

踏足非洲加納,這個印象中只是一片乾旱

土地的國家。我們拜訪了在加納服侍20多

年的蕭聯生牧師、師母,並參觀他們所創

辦的幼稚園、小學及電腦學校。不少青年

在那裏學電腦,亦有穆斯林小孩來上學。

牧師夫婦過着簡單生活,早上跑到學校裏

教書,與當地人一起動手興建新校舍。在

他們身上,我想起聖經中的耶穌就是這樣

走進人羣,先滿足別人的需要。我看見傳

福音的第一步,是關心別人的需要!

加納的市場,行人如鯽,男男女女都

穿紅戴綠;即使加納人活在貧窮,也會預

備一套莊重的衣服到教會及重要場合。

我們跟一對五月才到Tamale的香港宣教

士夫婦,一起參與教會的崇拜聚會。其中

一個小女孩穿着花裙,白色的花邊小襪子

及黑皮鞋;另一位女士穿着一套端莊的

加納裙套裝,手拿着一個金色的小手袋,

戴着金項鍊,打扮高貴。縱使來聚會的信

眾並不是很富足,他們卻對自己有一份自

信及莊重,亦重視與神相遇的一天。

「突破」與我之前工作的電視台不

同之處,在於對文化及信仰的探討深度。

之前的工作也常要出埠拍外景,一班工

作人員在現場拍罷便到下一個地點再拍

攝,根本就沒有好好去了解當地的人和

事。相反,這次行程,花上了不少時間與

當地人傾談,令我更立體和深刻了解香

港與當地的文化差異。

加入「突破」前,拍攝工作是工廠式運

作,沒有要求內容深度。然而,在「突破」

卻不同,我的視野擴闊了,這裏讓我有更多

空間思考及製作,作品亦嘗試以多角度思

考。我估計在未來的創作上,將會有多一

點香港之外的作品;同時,對於內容上的

進深,亦期望自己不再局限於香港議題。

「逆旅先鋒2011」籌備委員會

洪麗晶(圖左)與同工、義工進入加納現場,更了解當地的人和事。

在乎同行,在乎堅持!

非洲給人的印象,也許就是西方媒

體所塑造的畫像:貧窮、飢餓、戰亂、種

族矛盾、難民等負面資訊。

我與同工曾育彪一行五人往他長大

的國家—加納,作文化探索之旅。發現

全球的電子廢料、有毒垃圾、膠袋、車

胎,各處充斥。原來當世界都在拼命「發

展」、「城市化」和「現代化」,把這些發

展的副產品廢料賣到非洲。哀哉,無論

是香港的將軍澳堆填區或是美國的垃圾

山,至終都會填滿。人類將在充滿廢氣

和有毒食物的廢料之中過活,像活在人

間地獄。

加納人卻是人類未來的希望,他們

在赤貧之中過着有尊嚴的生活:女士們

身穿彩衣,姿態高貴,孩童快樂地上學

和唱歌,孤兒院學童盡興地遊玩,村民

彼此照應守望,青年則將廢料變成有用

的工藝品和日用品。他們將黑暗化為光

明、將絕境化為希望之地,在看似地獄

中建立天堂。

將來,也許由非洲人教我們怎樣生

活,怎樣在赤貧之中展現生存的能力,在

匱乏之中有尊嚴地活下去。

中國是苦難的民族,四川地震之後

青年學生生出苦難的抗體;日本福島地

震及幅射影響後正邁向康復;美國底特

律在汽車廢堆中重建;菲律賓的貧民窟

少年積極地生活;這些人羣對未來世界

都存着啓示。

但願中國崛起不是追求「現代化」和

「城市化」,而是從苦難、適度科技及以

小為美,作為崛起的模式。

但願香港人重新思考生活的形態,

重新過簡樸的生活,珍惜人際關係。在

這方面,非洲加納,將會是我們的榜樣。

梁永泰總幹事

李潔卿創路坊程序主任

另一種可能許多曾承諾為我們帶來拯救的激昂,最終證明只是口號。

這些年來的改革,雖然沒有帶來更有盼望的出路,卻以各種

實驗告訴我們什麼是行不通的。既然行不通,我們就更需要

重新反思路向,從根本處尋找另一種可能。

當快要踏入《突破書誌 Breakazine!》的第 4個年頭,

我們深深感受到,一個新的香港故事需要及早撰寫,於是

我們再次走訪100 位青年人,重塑影響這一代的決斷時刻

(def iningmoment),再深入訪談 6 位流着革命血液的顛

覆分子,細聽他們那或溫柔、或激昂、或佻皮、或沉實的語調,

重新發現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改革力量,追求另一種人生

價值,預備重建更具盼望的未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走訪100 位青年人對香港改革的期望,迎面而來的首先

是一連串的憤怒、不滿和抗議,觸及教育、環境保育、政治、

經濟、消費文化、弱勢社羣等各方面。而當談到如果他們要

未逢逆旅「我想體驗逆境,因為我覺得自己未試過辛苦,身在褔中

不知褔。」只有13歲的皓喬,是一名血癌康復者。「其實我去年

曾打算報名參加挑戰,無奈15公里對於我的體力和技術要求

甚高。」今年大會新增8公里組別時,初信主的皓喬幾經思量,

開始在教會尋找團友組隊,希望與同伴一起經歷。

初行「逆旅」,皓喬認為這與他的人生經歷相似,不同的

是,他與教會的青年導師和年紀相若的同伴一起同行,體驗山

路的高低起伏,不再獨自面對。「在行山的過程,有高有低,好

像早前患病時面對的情況。而今次是團隊體驗,在路上有拍擋

一起走過黑暗,最開心是與同伴到終點『重見光明』。明年會

繼續參與,繼續努力﹗」

堅持‧鼓勵‧突破「可以突破自己的記錄,多謝同伴﹗最多謝唐 sir ﹗」晚

上 10 時 50 分,4 位中六學生是 30 公里的第一隊到終點。

他們憶述:「去年的『逆旅』特別難走,因雨後路上充滿

泥濘,且有一位隊員受傷,但我們抱着與隊友同行的堅

持,慢慢的走,差不多天亮才回到終點。」

花了一年時間準備,今年他們捲土重來,希望突破去年

的自己。「在路上,我們與其他參加者分享我們去年的故事,

大家本來互不相識,也互相鼓勵;他們都為我們打氣,過程

感動。」到達終點,幾位大男孩雀躍地與對他們不離不棄且

不斷給予鼓勵的學校教練唐 sir 分享在路上的經歷及學習:

堅持同行、堅持認真和堅持參與。

「逆旅先鋒」已於11月26至27日順利完成,今年是第十屆舉辦,共有150隊超過600多人參與,其中100隊是學生,隊數為歷年

之冠,整個活動連同義工及支援隊超逾1,000人參與。這些年來,不少青年人因着不同的原因參加「逆旅」,卻不約而同地與隊友一

起經歷「在乎同行,在乎堅持」……

「OnFookMagicIn3」參加者 「郭一葦中學」參加者

改變這個局面可以做什麼時,我們看見青年人帶給我們的希望:

「我不會到大機構旗下商店購物!」

「我會做番自己,不為五斗米折腰。」

「帶大家參觀垃圾堆填區,反對物質浪費主義。」

「從身邊朋友家人、同學開始,提醒他們生活的原意並非不停

賺錢。」

「積極參與遊行、示威,直到社會留意到問題所在。」

「我會讀好歷史科,將來做文物復修,好好保留上一代留給我

們的東西。」

這100人中,29人希望搞一些創新的活動來引起社會關

注;27人說會由自己做起,確切實行自己的生活革命;10人

會嘗試影響身邊家人和朋友;10人會利用媒體及網絡宣揚

理念;10人會上街;9人會游說政府;4人會學習面對不公

義時要發聲;2 人會參政……

你呢?2012來了,你的新年立願是什麼?

如閣下不欲收到《突破人》,請聯絡 2632 0117 。 If you do not want to receive this newsletter, please call 26320117.

「突破」需要您的參與,與青少年同行﹗您的參與

捐款支持香港支持者● 直接存入「突破」銀行戶口: 恆生銀行279-037360-002 匯豐銀行165-302381-001● 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抬頭請寫「突破有限公司」

或"BreakthroughLtd."。捐款支票及收據請寄往沙田亞公角山路33號

突破青年村突破機構外事部收

美國支持者如欲取得免稅收據,捐款請寄往(支票抬頭”TheD.M.StearnsMissionaryFund,Inc”):TheD.M.StearnsMissionaryFund,Inc.P.O.Box,1578,NorthWalesPA19454,U.S.A.

加拿大支持者如欲取得免稅收據,捐款請寄往 (支票抬頭"BreakthroughOverseasMissions, Inc.",請於支票背面註明捐款予香港突破機構及其用途。)BreakthroughOverseasMissions,Inc.160GibsonDrive,Unit1,Markham,Ontario,Canada,L3R,3K1.

澳洲支持者捐款直接寄往香港突破機構外事部 (支票抬頭"BreakthroughLtd"):BreakthroughLtd.BreakthroughYouthVillage,No.33AKungKokShanRoad,ShaTin,HongKong

捐款詳情可瀏覽http://www.breakthrough.org.hk/donation.xhtml

如欲了解更多「突破」事工,請瀏覽「突破」網頁:www.breakthrough.org.hk 或致電 (852)2632-0117查詢

出版:突破外事部 編輯委員:蔡元雲、李碧心 執行編輯:林凱恩、何嘉雯 美術設計:設計部

誠邀具事奉心志及專業知識的基督徒,與我們一起承擔服侍青少年的使命。● 更新園程序幹事 ● 書誌編輯 ● 助理美術設計師● 書廊店務員 ● 營地助理 / 行政助理

職位詳情請瀏覽:http://www.breakthrough.org.hk/career.xhtml

禱告支持● 新一年,求主為我們的城市賜下平安和喜樂;賜褔並

擴張青年生命的境界,突破生命和學習的綑鎖。● 求主帥領「突破」同工在新一年抱持謙卑的心,以生命

與青年同行,啟導他們,實踐關愛。

成為義工 ● 加入義工隊伍,身體力行地參與青少年工作。

二○一一年董事 主席:梁錦波博士 副主席:張國偉教授 義務秘書:趙宗義律師 義務司庫:黃啟民先生董事:陳耀鵬牧師 鍾尚昕先生 李石玉如校長 潘維信先生 黃淑芬女士 胡燕青女士 嚴志成校長 楊詠嫦博士 楊綺貞女士

成為會員 ● 突破框框﹕12-24歲的年輕人,可享突破書廊優惠

及參與多元文化活動。● 突破ServeClub:支持青少年工作的人士,透過

通訊和活動,裝備自己關懷新一代。

服務支持 ● 租用突破青年村和突破中心,進行各項戶外和戶

內的活動;● 親臨突破書廊,選購書籍和禮品

突破招聘

請於捐款支票背面註明捐款予香港突破機構及用途

突破產品

突破機構產品詳情請瀏覽:http://www.btproduct.com

突破財務

如欲了解更多「突破」事工,請瀏覽「突破」網頁:www.breakthrough.org.hk 或致電 (852)2632-0117查詢

出版及編輯:突破外事部     執行編輯:林凱恩、何嘉雯     美術設計:設計部

二○一一年董事 主席:梁錦波博士 副主席:張國偉教授 義務秘書:趙宗義律師 義務司庫:黃啟民先生董事:陳耀鵬牧師 鍾尚昕先生 李石玉如校長 潘維信先生 黃淑芬女士 胡燕青女士 嚴志成校長 楊詠嫦博士 楊綺貞女士

註﹕1)加入專款撥數 HK$1,562,268 及扣除折舊支出 HK$1,671,522 2011年7月-2011年10月盈餘 HK$2,367,033 2)截至2011年10月止累積不敷 HK$9,443,191

產品及服務HK$12,721,886

總數:HK$28,686,456 總數:HK$26,210,168

租務及餐務HK$7,404,756

捐獻HK$4,219,453

項目贊助HK$4,340,361

收入

2011年7月-2011年10月份收支報告(本機構財政年度為每年7月1日至翌年之6月30日)

26﹪

16﹪

2﹪

事工製作費HK$6,713,289

營運及行政費HK$4,317,926市場及財務費用HK$517,149

支出

薪酬津貼HK$14,661,80456﹪

15﹪

44﹪

突破活動●「我.愛.家.緣」—個人成長篇●「與你同行」家長訓練小組

活動詳情請瀏覽:http://www.breakthrough.org.hk/events.xhtml#youthWorker

26﹪

梁柏堅青年媒體總監/《Breakazine!》總編輯

15﹪

www.breakthrough.org.hk

點破.點睇

突破人 www.breakthrough.org.hk2012年01月 第274期 優惠級

Economy

香港新界沙田亞公角山路33號突破青年村電話:(852) 2632 0000圖文傳真:(852) 2632 0388機構網站:www.breakthrough.org.hk

Breakthrough Youth Village,33, A Kung Kok Shan Road, Shatin, N.T., Hong KongTel: (852) 2632 0000Fax: (852) 2632 0388 Corporate Website: www.breakthrough.org.hk

突破專題

2012年01月 第274期 201 2你抵抗什麼?

守護什麼?火柴人暖笠笠 售價:$55

《突破書誌Breakazine!》017顛覆分子 售價:$29

火柴人陶瓷杯 售價:$78

禮品速遞

新書速遞

龍應台剛於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典禮上,以「香港華人

西醫學堂」的創辦人、熱帶醫學之父萬巴德爵士(Sir Patr ick

Manson)和第一屆畢業生孫逸仙的事跡,勉勵即將畢業的醫

科學生說:「萬巴德抵抗無知,堅持科學實證的知識學習;孫

逸仙抵抗腐敗,堅持清明合理的管理制度。你是否想過:在你

的時代裏,在你的社會裏,你會抵抗些什麼,堅持些什麼?」

抵抗什麼、堅持什麼,來自我們的信念,來自對所經歷的

人生故事作出怎樣的解說。故事,是一種設定。誰是主角、誰

是配角,誰能脫險、誰要遭難,這些角色的命運,一早已被寫

進劇本裏去。故事的主導權在誰的手,故事的面貌可以變得完

全不同。所以說,故事由誰去編寫,本身就是一場權力爭奪。

重寫香港故事當今天官方的香港故事被描繪成有錢才是成功,讀不成大

學就前途盡毀的時候,只要這故事的劇本不變,誰做主人、誰

做奴隸,就只會被這樣的故事牢牢限定;那邊廂,我們大部分

人都被迫放下自己美好的一面,被迫以自己的不足來和別人比

併,然後在落敗中更深信自己是無用和無價值的一羣。

《突破書誌Breakazine!》自3年前創刊至今,走訪超過

1,800位青年朋友,聆聽各人在具體處境中,如何被各種強勢的

「一定一定一定」、「必然必然必然」弄得死去活來。我們不斷

被游說,把自由市場經濟的價值無限放大,說服我們認命,放

下人性尊嚴,接受各種不合理不公義的安排。難怪電視劇的一

句獨白「Thiscityisdying,youknow?」(這城市垂死中,你知

道嗎?),在社交網絡上瘋傳。

如果城市真的快要死了,你還乖乖坐着什麼也不做嗎?

你的新年立願是什麼?

如閣下不欲收到《突破人》,請聯絡 2632 0117 。 If you do not want to receive this newsletter, please call 26320117.

「突破」需要您的參與,與青少年同行﹗「突破」需要您的參與參與,與青少年同行同行﹗您的參與

捐款支持香港支持者● 直接存入「突破」銀行戶口: 恆生銀行279-037360-002 匯豐銀行165-302381-001● 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抬頭請寫「突破有限公司」

或"BreakthroughLtd."。捐款支票及收據請寄往沙田亞公角山路33號

突破青年村突破機構外事部收

美國支持者如欲取得免稅收據,捐款請寄往(支票抬頭”TheD.M.StearnsMissionaryFund,Inc”):TheD.M.StearnsMissionaryFund,Inc.P.O.Box,1578,NorthWalesPA19454,U.S.A.

加拿大支持者如欲取得免稅收據,捐款請寄往 (支票抬頭"BreakthroughOverseasMissions, Inc.",請於支票背面註明捐款予香港突破機構及其用途。)BreakthroughOverseasMissions,Inc.160GibsonDrive,Unit1,Markham,Ontario,Canada,L3R,3K1.

澳洲支持者捐款直接寄往香港突破機構外事部 (支票抬頭"BreakthroughLtd"):BreakthroughLtd.BreakthroughYouthVillage,No.33AKungKokShanRoad,ShaTin,HongKong

捐款詳情可瀏覽http://www.breakthrough.org.hk/donation.xhtml

如欲了解更多「突破」事工,請瀏覽「突破」網頁:www.breakthrough.org.hk 或致電 (852)2632-0117查詢

出版:突破外事部 編輯委員:蔡元雲、李碧心 執行編輯:林凱恩、何嘉雯 美術設計:設計部

誠邀具事奉心志及專業知識的基督徒,與我們一起承擔服侍青少年的使命。● 更新園程序幹事 ● 書誌編輯 ● 助理美術設計師● 書廊店務員 ● 營地助理 / 行政助理

職位詳情請瀏覽:http://www.breakthrough.org.hk/career.xhtml

禱告支持● 新一年,求主為我們的城市賜下平安和喜樂;賜褔並

擴張青年生命的境界,突破生命和學習的綑鎖。● 求主帥領「突破」同工在新一年抱持謙卑的心,以生命

與青年同行,啟導他們,實踐關愛。

成為義工 ● 加入義工隊伍,身體力行地參與青少年工作。

二○一一年董事 主席:梁錦波博士 副主席:張國偉教授 義務秘書:趙宗義律師 義務司庫:黃啟民先生董事:陳耀鵬牧師 鍾尚昕先生 李石玉如校長 潘維信先生 黃淑芬女士 胡燕青女士 嚴志成校長 楊詠嫦博士 楊綺貞女士

成為會員 ● 突破框框﹕12-24歲的年輕人,可享突破書廊優惠

及參與多元文化活動。● 突破ServeClub:支持青少年工作的人士,透過

通訊和活動,裝備自己關懷新一代。

服務支持 ● 租用突破青年村和突破中心,進行各項戶外和戶

內的活動;● 親臨突破書廊,選購書籍和禮品

突破招聘

請於捐款支票背面註明捐款予香港突破機構及用途

突破產品

突破機構產品詳情請瀏覽:http://www.btproduct.com

突破財務

如欲了解更多「突破」事工,請瀏覽「突破」網頁:www.breakthrough.org.hk 或致電 (852)2632-0117查詢

出版及編輯:突破外事部     執行編輯:林凱恩、何嘉雯     美術設計:設計部

二○一一年董事 主席:梁錦波博士 副主席:張國偉教授 義務秘書:趙宗義律師 義務司庫:黃啟民先生董事:陳耀鵬牧師 鍾尚昕先生 李石玉如校長 潘維信先生 黃淑芬女士 胡燕青女士 嚴志成校長 楊詠嫦博士 楊綺貞女士

註﹕1)加入專款撥數 HK$1,562,268 及扣除折舊支出 HK$1,671,522 2011年7月-2011年10月盈餘 HK$2,367,033 2)截至2011年10月止累積不敷 HK$9,443,191

產品及服務HK$12,721,886

總數:HK$28,686,456 總數:HK$26,210,168

租務及餐務HK$7,404,756

捐獻HK$4,219,453

項目贊助HK$4,340,361

收入

2011年7月-2011年10月份收支報告(本機構財政年度為每年7月1日至翌年之6月30日)

26﹪

16﹪

2﹪

事工製作費HK$6,713,289

營運及行政費HK$4,317,926市場及財務費用HK$517,149

支出

薪酬津貼HK$14,661,80456﹪

15﹪

44﹪

突破活動●「我.愛.家.緣」—個人成長篇●「與你同行」家長訓練小組

活動詳情請瀏覽:http://www.breakthrough.org.hk/events.xhtml#youthWorker

26﹪

梁柏堅青年媒體總監/《Breakazine!》總編輯

15﹪

www.breakthrough.org.hk

點破.點睇

突破人 www.breakthrough.org.hk2012年01月 第274期 優惠級

Economy

香港新界沙田亞公角山路33號突破青年村電話:(852) 2632 0000圖文傳真:(852) 2632 0388機構網站:www.breakthrough.org.hk

Breakthrough Youth Village,33, A Kung Kok Shan Road, Shatin, N.T., Hong KongTel: (852) 2632 0000Fax: (852) 2632 0388 Corporate Website: www.breakthrough.org.hk

突破專題

2012年01月 第274期 201 2你抵抗什麼?

守護什麼?火柴人暖笠笠 售價:$55

《突破書誌Breakazine!》017顛覆分子 售價:$29

火柴人陶瓷杯 售價:$78

禮品速遞

新書速遞

龍應台剛於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典禮上,以「香港華人

西醫學堂」的創辦人、熱帶醫學之父萬巴德爵士(Sir Patr ick

Manson)和第一屆畢業生孫逸仙的事跡,勉勵即將畢業的醫

科學生說:「萬巴德抵抗無知,堅持科學實證的知識學習;孫

逸仙抵抗腐敗,堅持清明合理的管理制度。你是否想過:在你

的時代裏,在你的社會裏,你會抵抗些什麼,堅持些什麼?」

抵抗什麼、堅持什麼,來自我們的信念,來自對所經歷的

人生故事作出怎樣的解說。故事,是一種設定。誰是主角、誰

是配角,誰能脫險、誰要遭難,這些角色的命運,一早已被寫

進劇本裏去。故事的主導權在誰的手,故事的面貌可以變得完

全不同。所以說,故事由誰去編寫,本身就是一場權力爭奪。

重寫香港故事當今天官方的香港故事被描繪成有錢才是成功,讀不成大

學就前途盡毀的時候,只要這故事的劇本不變,誰做主人、誰

做奴隸,就只會被這樣的故事牢牢限定;那邊廂,我們大部分

人都被迫放下自己美好的一面,被迫以自己的不足來和別人比

併,然後在落敗中更深信自己是無用和無價值的一羣。

《突破書誌Breakazine!》自3年前創刊至今,走訪超過

1,800位青年朋友,聆聽各人在具體處境中,如何被各種強勢的

「一定一定一定」、「必然必然必然」弄得死去活來。我們不斷

被游說,把自由市場經濟的價值無限放大,說服我們認命,放

下人性尊嚴,接受各種不合理不公義的安排。難怪電視劇的一

句獨白「Thiscityisdying,youknow?」(這城市垂死中,你知

道嗎?),在社交網絡上瘋傳。

如果城市真的快要死了,你還乖乖坐着什麼也不做嗎?

你的新年立願是什麼?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