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视察驻晋部队某基地时强调 全面提高遂行发射和试验...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时事新闻 4E-mail:shishibianjishi@hotmail.com

责任编辑:王王 坤坤((04510451--8465510984655109))执行编辑:赵艳玲(04510451-84657915)

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本报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号 邮编:150010 总编室:(0451)84616715 广告部:(0451)84655043 发行部:(0451)84671553 定价每月40元 零售每份1.5元 广告许可证:2300004000004 黑龙江龙江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印刷

新华社太原6月24日电(记者李宣良 李国利)6月 22日,正在山西省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驻晋部队某基地视察调研,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基地组建 50周年致以热烈的祝贺,向老一辈创业者、广大基地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他强调,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全面提高遂行发射和试验任务能力,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仲夏时节,晋西北大地草木葱绿、生机盎然。上午9时许,习近平驱车来到基地军史馆。该基地创建于上世纪 60年代,是我国首个自主设计建造的重点国防工程试验场,创造了一年组建、两年试验、首战告捷的优异成绩。在一幅幅照

片、一件件实物前,习近平不时停下脚步,了解基地建设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他指出,50 年来,基地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出色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为提升我国战略能力和国防实力作出了突出贡献,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家山沟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土豆白菜下干粮。”这句流传至今的顺口溜,生动反映了老一辈基地人白手起家、战天斗地的场景。习近平对这种精气神表示赞许。他叮嘱各级要关心基地、关爱官兵,满腔热情为官兵排忧解难。

离开军史馆,习近平来到一处技术厂房。基地的同志向习近平介绍产品测试流程和任务情况,他一边听一边询问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应用前景。习近平要求基地再接再厉,加大科

研攻关力度,加紧在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长空旷野下,一座现代化的火箭发射塔架巍然矗立。习近平来到发射场坪,了解发射工位的布局、结构和功能,得知这个塔架能满足多型运载火箭的测试发射需求,多次成功完成卫星发射任务,他很高兴,勉励基地发射更多“争光星”,努力创造我国航天事业新纪录。

10时许,习近平前往基地文体中心,接见基地副团职以上干部,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习近平同大家亲切握手、合影留念。

随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胸怀航天强国梦想,强化使命担当,加强技术创新和实践创造,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要着力推进部队转型发展,加速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加快融入全军联合作战体系,做到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深化军民融合

发展,抓住党中央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契机,加快探索实践脚步,在技术、产业、设施、人才等方面走开深度融合路子,努力使太空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全军前列。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弘扬优良传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干劲,保持创新超越、勇攀高峰的事业追求,保持严慎细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2日上午,习近平还在太原接见驻晋部队师以上领导干部和建制团单位主官,同大家合影留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等参加有关活动。

习近平在视察驻晋部队某基地时强调

全面提高遂行发射和试验任务能力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唱得好不好?”“好!”“舞台”上,艺术家们引吭高歌、激情

洋溢;“舞台”下,观众们掌声雷动、聚精会神。这是中央歌剧院的歌唱家们来到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才溪镇,在“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群”前的一片空地上,为当地农民群众奉献的一场“文化盛宴”,让老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准的艺术表演。

“不能富了口袋、贫了脑袋”,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受群众欢迎。

五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统筹农村文化服务设施阵地建设,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

务供给,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面开花、多姿多彩。

——“短板”补起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有的地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文化惠民项目与农民实际需求相结合,优先安排建设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文化设施。有的地方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综合利用、共建共享,在扩大覆盖面、提高使用率上全力“出实招”。一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吸引文化资源、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持续推进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为农村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更好条件。

——“平台”搭起来,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多样。

广泛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顺应了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热切期盼。大力培养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和业余文化队伍等举措,使得文化不仅被“送”到乡间,更被“种”进地里。

——“家底”传下来,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编制相关规划对民间手工艺和古村落、古建筑等进行保护,在传统节日组织灯会、庙会、歌会、赛龙舟等传统民俗活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各地积极探索途径办法,赋予传统文化、乡土文化以“时代内涵”和“大众味道”,真正让农村留住乡韵、记住乡愁。

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形成全面展开、梯次推进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国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的占比分别为28%和 56%。放眼神州大地,一个个美丽乡村正让繁衍生息于此的农民群众,享有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的幸福时光。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

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末全国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达到 50%以上。各地正不断加强对文明村镇创建的统筹规划和制度设计,加大组织动员力度、政策支持力度、财政投入力度,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持续开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让“文明之花”在广袤农村竞相绽放。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送”“种”结合 文化生活美起来

用文明之花扮靓美丽乡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中之重,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科学论断。这些论断,饱含对农村和农民的深情,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五年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目标,不断推动农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进发,用美丽乡村建设的显著成效为美丽中国增光添彩。

□新华社记者 黄小希 萧海川

夏日的达蓬山草木葱郁,窖湖水波光粼粼,湖光山色中的慈溪市全国文明村——徐福村,秀丽风光与文明风尚交相辉映。“从这里沿路行走 14公里,不仅步步是风景,更处处有‘文明’。”每当向外地游客介绍时,村民们的自豪之情都溢于言表。

浙江省慈溪市以南部沿山精品线为纽带,将沿线文明村串联起来,打造出一条集文明文化、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文明建设共同体——“溪上慈风”文明示范线,在体现“景美、人美、生活美”农村新风貌的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让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提升文明素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价值是行为的

标准。近年来,各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灵魂,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农村陋习,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培育优良家风、培育新乡贤文化。

村规民约“约”出好风气:广泛发动村民讨论修订的村规民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伙看得见、听得懂的

“土规定”“土口号”,形成百姓能明白、愿遵守的约定俗成。一条条关于勤劳致富、保护山林资源、维护社会治安、爱护环境卫生、抵制奢侈浪费等内容的村规民约,不仅涵养了文明乡风,也对扫除不良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发挥了积极作用。

宣传教育“育”出新农民:各地深入

浅出开展思想道德宣传和科学文化教育,把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讲清楚,把提高农民群众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的实用技术说明白。在推进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的进程中,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应运而生。

创建评选“选”出美家庭:在广西,“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营造了“家家争星创星,户户认星护星”的良好氛围;在福建,上杭县客家族谱馆等一批展馆向人们展示积极向上的家庭观、文化观和社会观;在贵州,“家庭美德进万家”活动传播家和万事兴、忠厚传家久等观念,让勤俭、孝敬等美德在农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身边的榜样,最具有说服力。为充分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示范引领作用,各地组织群众从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的道德模范、乡村能人、身边好人中,评选出受到他们认可、有威望的新乡贤。

这些新乡贤,有的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有的用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福建泉州组织新乡贤开展“百侨助百村——共建美丽乡村”活动,连续5年、每年捐助 5000 万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蕴含爱国爱乡、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正能量的乡贤文化,润物无声、成风化人,“点燃”广大农民群众奔向好日子的内生动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好民风、好家风、好乡风正引领人们阔步行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征程上,真切感受着齐心向上、清风净流带来的美好生活。

“立”“破”并举 乡风民风美起来

“以前,我可不敢让小孩在村里玩太久,生怕一回来就成了‘土猴’。”山东省阳谷县阎楼镇胡马村村民赵雪梅说,那时候道路两侧都是各家各户的秸秆堆、瓦块堆,站在路东口就望不见路西头。

2014年,山东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突破口,确定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和标准要求。胡马村全体党员带头、村民参与,动用推

土机、挖掘机,花了近十天时间,把村里堆积的 100余方生活垃圾、500余方建筑垃圾一扫而空。如今,村里摆上了垃圾桶,配备了保洁员。村民们笑着说,过去是

“走路一身土”,如今是“走路一阵风”。文明不文明,首先看环境。近年来,

各地下大力气破除农村环境痼疾,通过出台生态文明建设规范性文件,健全生态环境监管等制度,划定生态环境“红线”,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如果说“治”解决了表面上的“脏乱差”问题,“建”则要着力解决“底子薄”问题,通过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农民群众感受“稳稳的幸福”。

人居环境美起来,规划蓝图不可或缺。一些地方在乡村规划上因地制宜,突出自然、人文、产业、建筑、风俗等方面的个性特点,让田园风光、农家情趣永驻乡间,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农村。

人居环境美起来,要聚合资源提升效率。一些地方聚焦农村基建提升工作,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资源力量,

迅速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人居环境美起来,项目牵引担当“龙

头”。有的地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就积极争取多方面优惠政策、项目扶持和资金投入,努力使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在短期内大幅改观,实现“弯道超车”。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农村人居环境的提档升级,正发挥着点“绿”成

“金”的“魔力”。有的基层干部不无感慨地说,以前绿水青山是工业落后、经济欠发达的“代名词”,现在的绿水青山却是一个地方的靓丽名片,是帮助人民群众编织梦想的“金山银山”。

“治”“建”同步 人居环境美起来

茂县山体垮塌事件

据新华社成都6月24日电 记者24日从四川省委宣传部获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山体垮塌灾害发生后,四川省要求立即调动救援力量,千方百计抢救人员生命,同时注意防范次生灾害。相关救援救治工作正紧张有序推进,重型搜救队、医疗救护队等约500余人赶赴现场。

灾害发生后,茂县县委、县政府紧急启动Ⅰ级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成立一线应急救援抢险指挥部,组织力量赶赴现场救援。目前,茂县多方救援力量约 400余人在现场救援,已投入救护车 6辆、抢险机具 10余台进行现场救援。

四川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也启动了一级应急响应。目前,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驻茂县地质灾害督导组已就地开展地质灾害勘查并协助当地政府抢险救灾;由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等单位15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和四川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正在赶赴灾区的途中。

四川省民政厅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已部署加强值班,随时准备启动救灾物资应急调运预案。

截至目前,通往叠溪镇新磨村灾区的G213汶川至茂县路段全线通畅,山体垮塌处掩埋路段应急抢险便道推进300米。

救援救治工作紧张有序推进

综合新华社成都6月24日电 24日早晨 6 时许,四川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高位山体垮塌事件。记者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政府在茂县山体垮塌现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经过进一步确认,截至目前,已造成 46 户农房被掩埋,有 120 余人被掩埋,河道堵塞 2公里,松叠路 1600余米被掩埋。经专家现场踏勘初步分析,这是一起降雨诱发的高位远程崩滑碎屑流灾害。

参与搜救的地质专家介绍,在山体高位垮塌被掩埋的人员生还概率非常小,特别是现场搜救作业面狭窄,大规模救援力量难以展开,为避免塌方体进

一步垮塌引发次生灾害,搜救中也不能大面积深度挖掘。

事件发生后,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秘书长王铭辉第一时间带队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当地正积极组织抢险机具、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截至目前,四川已启动四川省自然灾害Ⅰ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救援队赶赴现场紧急救援,对通往灾区的道路实施交通管制,开辟生命通道。

图为6月24日舶拍的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垮塌现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摄

46户农房120余人被掩埋

(上接第一版)国务院要派工作组前往指导抢险救援,慰问受灾群众。目前,已进入主汛期,多地出现较大降雨,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灾害防范,排查各种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全力组织搜救,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并抓紧排查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尽快转移受威胁群众,防止发生次生灾害。要查清垮塌原

因,妥为善后处置。国家减灾委要督促各地切实加强各类灾害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

根据习近平指示和李克强要求,国务院即派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

援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紧急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四川省、阿坝州已启动地质灾害Ⅰ级应急响应。目前,抢险救援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要求全力组织搜救被埋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上接第一版)二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深入研究工作领域所涉及的各类知识,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素养和专业化水平;坚持求真务实,工作要能较真,数据要能叫准,对国家政策研判要细致严谨,制定政策措施要务实可行,对工作成效结果要密切跟踪。三要做到廉洁高效兼顾,符合审批条件的项目抓紧批,条件有欠缺的项目立即辅导

完善,不断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增强行政工作效能;以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意识。四要做到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主动担当,有所作为。五要严守“六项纪律”,深入拓展巩固“四风”整治成果,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九项规定、省发展改革委十项规定。

改进作风实现“五个”要做到

(上接第一版)截至目前,林口、东京城局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以及铁力、大海林、方正局森林沟系经营试点取得新进展。建设了森林资源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一张图”管理。探索了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管理模式,翠峦林业局碳汇交易项目、林口林业局碳汇造林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2016年,查办林政案件 4404起,查处率 100%。开展了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清理非法占用林地项目151 个、查处非法占用林地面积 257.07公顷。

今年,省森工总局将营林产业确定为全系统 8大产业之一。对此,省森工总局局长王敬先表示,森工将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力求突破,让营林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对于森工林区人来说,防火成为常态,常抓不懈。五年来,森工系统秉承

“小题大做”理念,春秋两季防火期,努力在“防”上下功夫,在“早”上搞突破,在

“实”上谋创新,在“严”上抓惩处。副处级以上干部逐级落实森林防火包片责任制,层层传导,落实责任;在农林交错区域实行“五户一包、十户联防”机制;广泛

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加强指导野外生产用火、从严管控生活用火、全面整治农事用火。2017年,森工提出坚持抓森林防火与打造“两座金山银山”经济相结合,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国有重点林区改革相结合,与产业转型发展相结合,与林政资源管理相结合,与发展林下经济相结合,与森林管护经营承包相结合,与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与有偿扑救林火相结合的“九个结合”。做到宣传教育、组织领导、责任落实、人员管理、火源控制、防范预警、能力建设、监督检查、应急处置、处罚问责到位的“十个到位”。

护林、停伐、生态移民、全面绿化,让森工林区愈发绿意盎然;野生动物从“游客”变“邻居”,生态保护区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2013年,在绥阳林业局施业区拍摄到黑龙江省境内历史上首段东北豹活体高清晰视频影像;2014年,东北虎现身林口林业局辖区。双鸭山、桦南、大海林、苇河、东京城、穆棱、东方红……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森工所属林业局发现了虎踪、豹迹。2016年末,涉及森工绥阳、穆棱、东京城 3个林业局,38.5万公顷施业区面积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审议通过,森工人正在开启野生动物保护的新篇章。

森工 筑起龙江新的绿色长城

据新华社成都6月24日电(记者萧永航)6月 24日,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山体垮塌事件后,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共调派 133辆各型

救援车辆、739人救援队伍赶赴现场。截至18时30分,已通过搜救犬、生命探测仪等多种探测方式进行全力救援,共搜救出6具遇难者遗体。

消防部门已搜救出6具遇难者遗体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