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责任编辑 陈建东 热线电话2121110 文字信箱[email protected] 丽水文史 LI SHUI WEN SHI 3 2019 7 29 星期一 本版由丽水市政协文史委和丽水日报社共同主办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 但是也有很多例 如范仲淹家族万斯同家族吕祖谦家族 其秘籍就是厚德载物 书礼传家 正是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本文谈谈吕祖 谦与我们处州吕氏家族的耕读传家故事吕祖谦(1137-1181) 字伯恭世称东莱 先生 ”, 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 亦有 小东 莱先生 之称 是浙东学派的最重要人物之 吕祖谦是金华人为什么说是浙东”? 为古代的浙东与现代说法有异那时人们通 常以钱塘江为界江北为浙西江南为浙东 所以这个浙东 不仅包括了宁绍温台 也包 括金衢丽所以,“ 浙东学派既包括浙中以 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 以陈亮为代表 永康学派”, 也包括浙南叶适为代表的 永嘉学派”。 当然狭义浙东学派”,仅指明 末清初活跃在宁波绍兴一带以黄宗羲万斯 全祖望等为代表的经史学派吕祖谦出身官宦世家从九世祖吕梦奇 到五世祖吕公著 出了四个宰相 从高祖吕 希哲到父亲吕大器等全是朝廷命官建炎 年间(1127-1130) 其曾祖父吕好问携全家避 难南迁到杭州其祖父吕弸中开始在婺州定 吕家还是学术世家吕希哲是程颐的第 一个弟子据全祖望核计宋元学案吕氏家族有七世十七人登学案”, 确实是一 个让人景仰的家族吕祖谦曾写了一道方斋行以明志世皆尚圆君独方富贵可取君不忙闭门读书声琅琅旧书重叠堆在床点勘同异分边旁运精竭思心力强十年足不离僧房荒山野路秋水长客虽欲至嫌路妨幽兰无人为君芳采菊落英充餱粮客即不来有余香此诗写的是吕祖谦做学问时的心境板凳十年兴元年(1163) 十七 的吕祖谦 先中 宏词科 进士 南外宗学 教授后参与重宗实》, 编纂刊行朝文》, 为一个文人科考路已经到终点业上瞩目生活击却接二连26 原配夫所生夭折30 到婺州 守丧35 二任妻又去 所生女儿又夭折 36 父亲 是三年 守丧 创办 教授 子为42 的时第三个又去 自己疾病缠给他四十五年短暂光阴与其人一起埋县武阳镇吕祖谦世时仅 一子系芮氏所生年仅 3 古之大器者必这难也是一种平衡屡屡精神打击吕祖谦坚持讲与写自己的居门前两口水又取自中之象辞:“子以朋友讲习。”一时文 称为婺州 邹鲁 ”, 朱熹都将儿 朱塾送到这里来读书编印吕祖 谦全16 册共 900 多万字当年和朱熹 起编撰近思录》, 那是必备关于吕祖谦的学术特点清代学全祖 望在 校补 宋元学案 进行 精辟 :“ 学派 分而 为三 学也 吕学也学也三家同时甚合致知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 以中 统润色 门庭径路虽 要其归宿于圣一也。” 所以时人 金华吕祖谦与 武夷山 朱熹 岳麓 张栻并 东南三 ”。 正因为吕祖谦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学 门户宽广胸怀组织鹅湖 定了基础淳熙二 (1175) 吕祖谦在 和朱 熹完成 近思录 一书的 编辑后 返回 为了调和朱熹和陆心学间的 理论分歧 是出 面邀请陆 六月 鹅湖 前来 熹见面双方的学术开了激烈 各抒己见不相让氏不但未被 朱熹 略占 上风 这就是 想史鹅湖”。 举首院会讲之先令后羡慕吕祖谦 被封谥 ”, 若干 改谥 ”, 若干享孔庙”, 这是一个 文人最高的荣誉鹅湖 院已 得找吕祖谦之坟墓据载 吕祖谦 在明 招寺旁 就先 导航 到明招寺到了明招寺堆放了不巨木来又大兴土木里面 五十多 的中年 上前位师傅我们到了块石碑刻文物保护单位吕祖谦家族”。 :“ 里进去就不”。 朱熹淳熙九年1182十七朱熹到明哭祭吕祖谦在明招寺数日间永康陈亮前来访并陪游侍沿坑洼泥土路进去处就 有一干涸的小后面就是吕祖 然有三 级坟坛 显赫 也不 比地方地位人物的坟墓并显豪 上面 宋吕东莱先生之 ”, 据说 朱熹先生手笔是据说了因为有一小字,“一九九年十”。 获赠郑 古四 》, 他对 的吕氏家族墓葬群过全对近 百座坟墓进行辨认标记1992 年吕祖 认错新坟墓位置离坟墓距百米写了一吕祖谦的 肖像》。 草丛中的蟋蟀们开始低吟浅唱来去匆匆荫蔽香灰尚深怕惊扰了长的先吕祖谦的 嫡传 缙云 西 年生长子叫似之曾永嘉先迁到缙云定居吕伯在元代从新建迁西岸村那一七十多林田地西岸村的族人掌管年清明也与金华地方官一起前往扫墓到西岸村随便找一个人问正是吕 我说明立即找看管吕氏 钥匙的人开那扇沉重的大厚重 沧桑感扑面而来门后下厅悬挂学世家和上东莱世 ”, 了祖 的一 奸侫忠良无非榜样嬉笑怒骂是文”。 的宗重建清末不过现为文物保护单位垂垂老矣感觉年的之的有一湖镇。《吕氏宗吕祖谦 吕明教山 宗元 1295阳县 五年 的元大德 子年1300),吕明流勇退。“退居吕阳象镇上), 栝苍 见采 侨寓焉居通即今),肥美为子。” 生四子一德龙泉建等三德 有迁居缙云美化院山吕氏家族的好学家。《定吕氏宗:“有子弟必延可淑穷可淑。”“发奋上达实为 祖宗宫花赴闱乡试发盘费肆千念千发盘费 念肆千 。” 在祖宗的褒奖耕读朝为官教授或商吕氏 代有人数百年间们不仅在缙云为望族枝散迁居到江 广各方经不可胜 —— 记日侵犯时我家的遭遇 1942 6 24 8 28 第一 次日 寇侵犯敌机轰炸飞机场 边村到处淫烧杀抢劫掠夺烧毁 我家 幢屋 七十年代 哥哥翠火)。 当时我 3 姐姐翠珠 11 难到 乡罗岗杨维 二儿 杨增鸿 杨尔 一家 6 我们一家祖父 姐姐 7 罗岗 我们罗岗杨尔 姐白 山上我父亲领杨弟到我父亲 撸稻谷 被日寇发敢割稻稻桶整夜用布 袋装来回 50 里山路 罗岗 亮了来回撸稻谷 几次 每次 回去 晒干 臼舂 拌薯丝 烧番薯丝饭 或番薯丝粥吃据我 亲说 我祖父陈 璋琳 1885 - 1948 有文 民国 相当 粮食 专管 前没 自行 汽车 便 天来 祖父为人正派 积极 排忧解 村民 爱戴 寇撤退 我祖父就 6 当年就有 吃番薯干 家很 爷爷 的小 杨尔 忠今 90 加抗美援 过大 现在全家人过 小康生活 侵犯 1944 8 27 9 16 在我家门口姐照顾沿河 乘竹排 现在 岭脚 这个 村地 处大 达此 我的镯抢我父亲挑担了一我父亲 父亲 机逃次日 寇侵犯 水都给 毁灭性 我家烧毁房屋三间塌糊涂部八仙桌桌脚截50 用餐 本人的生活 破坏回来打了不记得 我父亲还修理了好几次本人的难书陈金火 缙云西岸村的吕氏宗祠吕祖谦墓

丽 水 文 史 3 - Lsnews.com.cnpaper.lsnews.com.cn/lsrb/pc/attachment/201907/29/...吕祖谦 死后被封谥为“成”,又过若干年改谥为“忠 亮”,又过若干年钦定“配享孔庙”,这是一个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丽 水 文 史 3 - Lsnews.com.cnpaper.lsnews.com.cn/lsrb/pc/attachment/201907/29/...吕祖谦 死后被封谥为“成”,又过若干年改谥为“忠 亮”,又过若干年钦定“配享孔庙”,这是一个

责任编辑 陈建东■热线电话:2121110 ■文字信箱:[email protected]

丽 水 文 史LI SHUI WEN SHI 32019 年 7 月 29 日 星期一

本版由丽水市政协文史委和丽水日报社共同主办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也有很多例外,如范仲淹家族、万斯同家族、吕祖谦家族等,其秘籍就是厚德载物、书礼传家。 正是“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本文谈谈吕祖谦与我们处州吕氏家族的耕读传家故事。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是浙东学派的最重要人物之一。吕祖谦是金华人,为什么说是“浙东”?因为古代的浙东与现代说法有异,那时人们通常以钱塘江为界,江北为浙西,江南为浙东,所以这个浙东,不仅包括了宁绍温台 ,也包括金衢丽。 所以,“浙东学派”既包括浙中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陈亮为代表的 “永康学派”, 也包括浙南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 当然,狭义“浙东学派”,仅指明末清初活跃在宁波绍兴一带以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等为代表的经史学派。

吕祖谦出身官宦世家,从九世祖吕梦奇到五世祖吕公著,出了四个宰相;从高祖吕希哲到父亲吕大器等,全是朝廷命官。 建炎年间(1127-1130),其曾祖父吕好问携全家避难南迁到杭州,其祖父吕弸中开始在婺州定居。 吕家还是学术世家,吕希哲是程颐的第一个弟子。 据全祖望核计,在《宋元学案》中,吕氏家族有“七世十七人登学案”,确实是一个让人景仰的家族。

吕祖谦曾写了一道《方斋行》以明志:世皆尚圆君独方,富贵可取君不忙。闭门读书声琅琅,旧书重叠堆在床。点勘同异分边旁,运精竭思心力强。十年足不离僧房,荒山野路秋水长。客虽欲至嫌路妨,幽兰无人为君芳。采菊落英充餱粮,客即不来有余香。此诗写的是吕祖谦做学问时的心境,大

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宋隆兴元年 (1163),二十七岁的吕祖谦

先中博学宏词科,复登进士第,调南外宗学教授,后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 作为一个文人科考之路已经到达终点了。

学业上的成就令人瞩目,而生活上的打击却接二连三:26 岁时,原配夫人韩氏去世,所生儿子夭折;30 岁时,母亲去世,回到婺州为母亲守丧;35 岁时, 第二任妻子韩氏又去世,所生女儿又夭折;36 岁时,父亲去世,又是三年守丧,期间创办丽泽书院,以教授学子为业;42 岁的时候, 第三个妻子芮氏又去世。 此时自己也已是疾病缠身,天不假年,只给他四十五年短暂的光阴,去世后与其他族人一起埋在武义县武阳镇。 吕祖谦去世时仅遗一子延年,系芮氏所生,年仅 3 岁。 古之成大器者必多磨难,这难道也是一种平衡?

在屡屡的精神打击中,吕祖谦坚持讲学与写作。 他以自己的居住处办丽泽书堂,因门前有两口水塘,又取自《易》中之“丽卦”的象辞:“丽泽,兑。 君子以朋友讲习。 ”一时文风大盛,被称为婺州“小邹鲁”,朱熹都将儿子朱塾送到这里来读书。 近年编印的《吕祖谦全集》16 册共 900 多万字。 他当年和朱熹一起编撰的《近思录》,那是“高考”必备的宝典。

关于吕祖谦的学术特点,清代学者全祖望在校补 《宋元学案 》时 ,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 三家同时,皆不甚合。 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 。 门庭径路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 ”

所以时人对金华吕祖谦与福建武夷山的朱熹、湖南岳麓书院的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正因为吕祖谦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学识,没有门户之见的宽广胸怀,为组织“鹅湖之会”奠定了基础。

淳熙二年 (1175)春 ,吕祖谦在福建和朱熹完成了 《近思录 》一书的编辑后 ,返回浙江。 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 、陆九渊兄弟,六月初来到上饶鹅湖寺,前来与朱熹见面,双方就各自的学术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各抒己见、互不相让,陆氏不但未被朱熹说服,反而在辩论中略占上风,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此举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令后人羡慕不已。 吕祖谦死后被封谥为“成”,又过若干年改谥为 “忠亮”,又过若干年钦定“配享孔庙”,这是一个文人最高的荣誉了。

今天,鹅湖书院尚在 ,丽泽书院已不见遗迹,只得找一找吕祖谦之坟墓。

据载,吕祖谦墓在明招寺旁 ,就先导航到明招寺。 到了明招寺,院落里堆放了不少黄色的巨木,看来又准备大兴土木了。 走到里面,走来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我忙上前问路。 这位师傅很热心,带我们到了路口,有块石碑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吕祖谦及家族墓”。 他说:“这里进去就不远了”。

据《朱熹年谱长编》载:淳熙九年(1182)正月十七日, 朱熹到明招山哭祭吕祖谦墓,并在明招寺讲学数日,期间永康陈亮前来拜访,并陪游侍讲。

沿坑洼不平的泥土小路进去,不远处就有一口几近干涸的小水塘,塘后面就是吕祖谦墓了,虽然有三级坟坛,但并不显赫也不古朴,比地方上稍有地位人物的坟墓并不更显豪华,上面有“宋吕东莱先生之墓”,据说

是朱熹先生手笔,也只能是据说了,因为下面还有一行小字,“一九九二年十二月重修”。

去年获赠郑嘉励的《考古四记》,他对明招山的吕氏家族墓葬群曾作过全面的调查, 对近百座坟墓进行了辨认标记,他认为 1992 年吕祖谦墓重修时认错了地点, 新坟墓位置离原实际坟墓相距百米之遥,还专门写了一篇《吕祖谦的肖像》。

时近黄昏,草丛中的蟋蟀们开始低吟浅唱。来去匆匆,只得在荫蔽如盖、香灰尚遗的墓前揖别,深怕惊扰了长眠的先贤。

吕祖谦的嫡传后裔在缙云县新建镇西岸村。吕延年生二子,长子叫似之,次子叫守之。吕似之曾任永嘉县尉,先迁到缙云县城定居。六世孙吕伯良在元代从新建迁入西岸村。 一直到民国, 明招山那一块一百七十多亩山林田地都属于西岸村的族人掌管,每年清明也与金华、武义的地方官一起前往扫墓。

到西岸村,街上随便找一个人问路,正是吕氏后裔。 我说明来意后,他立即去找看管“吕氏宗祠”钥匙的人。 当打开那扇沉重的大门,厚重的沧桑感扑面而来。大门后是戏台,下厅悬挂的“理学世家”和上厅的“东莱世胄”,表达了祖上的无上荣光。 戏台两边的柱子上的一副对联:“奸侫忠良无非榜样,嬉笑怒骂尽是文章”。现存的宗祠重建于清末,只不过百余年历史,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已有垂垂老矣的感觉。

吕延年的次子守之的后裔, 有一支在今莲都区碧湖镇保定村。《宝溪吕氏宗谱》载:吕祖谦六世孙吕明伦,字圣学,号教山,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由举人授松阳县尉,五年后的元大德庚子年(1300),吕明伦激流勇退。“退居吕潭(今松阳象溪镇上游),往来栝苍间,见采溪地近通衢,因侨寓焉。 继复卜居通济里之宝溪(即今之保定村),以此间田肥美,俗醇厚,为子孙久远计也。” 明伦生四子:忠一德教,居保定岗上市,后裔迁龙泉、福建等地;忠二德信,居保定;忠三德音,分派采溪及白河,又有迁居碧湖、青田;忠四德言,居宝溪下市,曾任缙云县美化书院山长。

吕氏家族的好学家风一直流传。《东平郡保定吕氏宗谱》 有规定:“凡有子弟, 务必延师教训,达可淑世,穷可淑身。”“子孙发奋上达,实为祖宗增光。入泮者,给宫花钱二千文;补廪者,倍之;赴闱乡试者,发盘费钱肆千文;贡举者,给旗匾钱念千文;归京会试者,发盘费钱念肆千文;武一体。 ”

在祖宗的示范和族规的褒奖下, 或耕读传家,或入朝为官,或从教授徒,或商游四方,吕氏代有人才出。数百年间他们不仅在缙云、莲都均成为望族, 其后裔已开枝散叶, 部分迁居到江苏、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各方人才已经不可胜数了。

逃 难———记日寇两次侵犯丽水时我家的遭遇

1942 年 6 月 24 日—8 月 28 日,第一次日寇侵犯丽水,日本敌机轰炸关下、社后,飞机场周边村庄。日寇到处奸淫烧杀,抢劫掠夺,无恶不作,烧毁我家上幢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给我哥哥陈翠火新建)。当时我 3 岁,姐姐陈翠珠11 岁, 背我从后铺村圳古自然村逃难到水东乡罗岗村杨德林家,杨夫人、大儿子杨维献、杨姐、二儿子杨增鸿 、三儿子杨尔忠一家 6 人热心接待,我们一家祖父母 、父母 、姐姐 、兄和我7 人住了两个月。 因罗岗村山高路远,日寇没到达。 我们牛也牵到罗岗,杨尔忠和我姐白天在山上放牛。夜里我父亲带领杨家兄弟到圳古村我父亲种的田里撸稻谷 ,手都撸出血 ,因怕被日寇发现,没敢割稻,用打稻桶打。整夜用布袋装好背回, 来回 50 里山路赶回罗岗村时天

将亮了。 这样来回撸稻谷十几次,每次拿回去晒干 ,用石臼舂出米 ,拌薯丝一起烧番薯丝饭吃,或番薯丝粥吃,渡过灾难。

据 我 母 亲 说 , 我 祖 父 陈 璋 琳 (1885 -1948)有文化 ,民国时期是管钱粮的 ,相当于粮食专管员 。 以前没有自行车 、汽车 ,只能步行 ,一只脚因伤不便 ,从丽水到碧湖一天来回工作 。 祖父为人正派 ,工作积极 ,为乡民服务 ,写证明 、写担保书 ,为民排忧解难 ,深受村民爱戴 。 日寇撤退后 , 我祖父就邀杨家 6人搬到圳古村帮忙讨田租种 。 当年就有余粮 ,省得过整年吃番薯干的日子 ,杨家很感激我爷爷 。 杨德林的小儿子杨尔忠今年 90岁 ,参加抗美援朝立过大功 ,现在全家人过上幸福小康生活 。

日寇第二次侵犯丽水是 1944 年 8 月 27 日—9月 16 日。 在我家门口, 我姐照顾我沿河乘竹排避难 ,至现在秋塘岭脚 ,进入犁坑自然村 ,住余日明亲戚家。 这个村地处大路边,日寇到达此村 ,进屋将我的手镯抢去。 将我父亲拉去挑担,挑了一段路后,幸好日寇叫我父亲拿水壶去装水,父亲得以趁机逃回。

两次日寇侵犯丽水都给丽水人民留下毁灭性灾难。 我家烧毁房屋三间, 家具都烧得一塌糊涂,全部八仙桌桌脚截到离桌面 50 公分, 因坐在地面铺一席就地用餐是日本人的生活习惯,门窗 、门板遭破坏,逃难回来打扫卫生花了不少工夫。 我记得解放后, 我父亲还请做木老师修理了好几次家具,日本人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陈金火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吕祖谦和处州吕氏

■卢朝升

缙云西岸村的“吕氏宗祠”

吕祖谦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