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關關關關關關關關關關 關關關 關關關關關關關 ()

彭揚凱 關於里長的思考與想像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彭揚凱 關於里長的思考與想像

關於里長的思考與想像

彭揚凱(都市改革組織)

Page 2: 彭揚凱 關於里長的思考與想像

問題意識:里長是什麼?• 是民意代表嗎?• 是公務員嗎?• 比較合理的說法「一個經民選產生的公務

執行人員」• 但在真實的運作經驗上,里長是什麼呢?

Page 3: 彭揚凱 關於里長的思考與想像

思考 1:為什麼需要里長? 都市化社會,民眾教育程度高,資訊管道

充足,意見管道多樣,那麼: • 有什麼樣的理由非得要有里長不可?• 假使明天醒來台北市沒有里長了,這個城

市就會停擺嗎?• 更深刻的問,台灣獨有的里長制度是否體

現了較好的公共服務與草根民主?

Page 4: 彭揚凱 關於里長的思考與想像

思考 2:為什麼還有里長?• 對政府(治理)來說:政策傳達(落實)、

意見蒐集(徵詢)、利益調節(分配)的(非最重要且可以不要)制度性輔助機制。

• 對政治人物(選票)來說:地方經營、議題組織、選舉動員的(重要且最好能要)策略性結盟對象。

• 因此,里長制度乃政治需求高於政府需求的產物,也要由此來理解與里長所有相關制度規範設計。

Page 5: 彭揚凱 關於里長的思考與想像

思考 3:即將面對的轉變• 因應三合一選舉結構性改變了里長選舉生

態,是否也要重新思考能里長角色(地方經營)的模式?

• 過去: 30%的傳統網絡關係(直接服務、人際網絡)

• 未來: 70%的都會群眾關連(其中 40%為過去傳統經營所能對話接觸)

Page 6: 彭揚凱 關於里長的思考與想像

你的群眾在哪裡?

40-45%

30-35%基本性、直接性的里民服務

地區議題與公共意見的代理

Page 7: 彭揚凱 關於里長的思考與想像

幾個可能的想像

在制度內極大化里長在里民服務、地方議題與公共意見的介入代理:

• 新類型資訊通路與整合• 熟悉公共議題之觀念與操作• 議題(資源)的遊說與談判• 引入民間專業力量連結合作• 超出黨派與地域的里長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