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Page 2: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Page 3: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 1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執行長的工作中,我深刻瞭解到癌症病人的需求,對於病人

有時不只是在考量「治療效果」的單一面向,必須兼顧病人

在生理、心理、精神上的多項需求,甚至是家屬們的輔導,

而這卻常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其實這些面向都直接或間接影

響著病友們的治療預後。尤其近期癌症病人的「生活品質」

議題逐步受到重視,也提醒著我們重視生命最基本的存在本

質。當新的課題不斷地刺激我們學習,也不斷地催促著我們

幫助病人,邁向更有尊嚴的生命旅程,也是身為醫師的我,

一輩子都需要持續學習的功課。

很多癌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常因為腫瘤的侵蝕或是用

藥的關係,造成許多的副作用,除了生理上的疼痛、噁心嘔

吐或掉髮之外,還常常伴隨著一種長時間體力、精神與認知

上的精疲力竭,無法透過睡眠或休息來緩解。過去病人及家

屬習慣將這種「疲憊」視為理所當然,而不知道如何改善,

甚至認為無法改善,而任憑疲憊侵蝕著他們的身心靈。事實

上,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這種癌因性身心疲憊(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 列入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之統計當中,足

見「癌因性疲憊」在癌症治療過程中的不可忽視性。本期特

別刊載張正雄醫師所執筆的「癌因性疲憊」一文,揭示一個

癌症治療上的新思維,將過去被認為是癌症治療過程中無可

避免的「疲憊」,藉著營養、運動、飲食的幫助,甚至是藥

物治療,而做到積極的改善。

此外,隨著癌症治療藥物的進步,病人的存活率已明顯

提升,然而仍有一些病人敵不過病魔,面對死亡,病人及

家屬該用什麼樣的心境或態度,讓病人可以走得安祥自在而

有尊嚴。在近日討論得沸沸揚揚的臨終話題裡,本期也特別

推出「安寧療護知多少?」的專題報導,邀請到對於臨終照

護與悲傷輔導著力甚深的安寧照護基金會及黃勝堅與翁益強

醫師,從臨床個案中讓讀者對安寧照護有進一步的認識與瞭

解,以期病人及家屬沒有遺憾,這也是醫護人員責無旁貸的

責任。

《愛.Care》正視癌症病人的生活品質問題

台灣癌症基金會會訊發行人 : 王金平

總編輯 : 彭汪嘉康

主編 : 賴基銘、蔡麗娟

編輯 : 馬吟津、孫佳伶

發行所 :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中華郵政台北雜字第302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地址 : 台北市105南京東路5段16號5樓之2

電話 : 02-8787-9907

傳真 : 02-8787-9222

劃撥帳號 : 1909-6916

戶名 :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排版設計 : 喜來登實業有限公司 02-2751-1400

製作印刷 : 喜來登實業有限公司 02-2751-1400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創刊

w w w . c a n c e r a w a y . o r g . t w

02

04

20

生命不可以被放棄 邀請全民樂捐100用愛心點亮癌友的第二個家文/孫佳伶

一個鼓勵˙愛的希望40名癌症家庭子女獲頒獎助學金文/汪居安

2011 iROO 女性關懷運動 從心出發郭靜邀請你 作愛心 享健康 變美麗文/閔芳駒

特別報導

06

08

10

11

12

影響癌症治療預後與生活品質不能忽視癌因性疲憊文/張正雄

旅途中的休息站 暸解安寧療護文/安寧照顧基金會

臨終醫療自主權文/翁益強

我如何看待安寧療護一位醫生對生死的態度文/黃勝堅

我在安寧的病房的難忘回憶一個護理師的安寧照護經驗文/魏怡珊

主題專欄

14

16

18

舒緩癌症治療後的不適 在家按摩DIY文/簡岑因

新年過後 還我體重不復胖文/賴怡君

減肥佳果 蓮霧文/賴怡君

健康園區

13 復發˙轉移 的正向思考 文/丘漢平

心靈園地

262729

癌友關懷教育中心 100年課程表

捐款芳名錄/劃撥捐款單/信用卡捐款單

出版品介紹

服務專區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

醫師

Page 4: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2 台灣癌症基金會

文/孫佳伶 台灣癌症基金會專案企劃組專員

邀請全民樂捐100

用愛心點亮癌友的第二個家

元大銀行邀請你「讓愛動起來」

台灣已經有40多萬癌症病友,而每年新診斷罹癌

人數已經超過75,000人;其中,南部是全台癌症發

生率最高的地區,發生率比全台平均高出一成,不

過醫療支持系統卻相對不足,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

長賴基銘醫師表示:「癌症治療成功的因素,除了

罹癌期別與是否接受正規而完整的治療外,療程結

束後之心理調適,飲食及生活習慣的調整,對預後

有直接而明顯的幫助,因此十分需要病友關懷力量

的介入。」

因此,在台灣癌症基金會北部癌友關懷教育中心

成立3年之際,特別在元大銀行及元大文教基金會支

持下,發起「讓愛動起來」勸募計

畫,募款目標300萬元,邀請社會

大眾加入捐款行列,支持南部癌友

關懷教育中心的成立!

亞運銀牌花式溜冰選手陳立昕,擔任勸募大使挺癌友!

年僅27歲的亞運花式溜冰銀牌

得主陳立昕,於參加亞運賽前發

現罹患睪丸癌,展開繁複檢查的同

時,參賽資格也遭取消!眼見兩年

努力成泡影,頓時陷入陰霾!然而

在媽媽、朋友、醫護人員的鼓勵

生命不可以被放棄

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放棄自己、放棄夢想」年僅27歲的亞運花式溜冰銀牌得主陳立昕,

以過來人的經驗讓全國民眾知道週邊支持愛很大,因為大家的支持力量,讓他從檢查出癌症到

比賽完成這期間,可以努力追夢,勇奪亞運花式溜冰銀牌。而手術後首度現身擔任勸募大使,希望大家

和他一起為南部癌友盡一份心力,並以癌友身份呼籲民眾一同加入捐款行列,樂捐100,為南部癌友守護

下一個100年的健康願景!

Page 5: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3台灣癌症基金會

支持下,加上滑輪溜冰協會的奔走協助,終於赴賽

前一天取回資格,更力拼下亞運銀牌,深深體認周

邊支持力量的重要性,他指出,當一個人獨處的時

候,就容易胡思亂想,所以來自周遭正面的鼓勵很

重要!「當你哀聲嘆氣的時候,旁邊會有很多人不

斷的鼓勵你說:『可以的!你一定可以堅持下去,打

敗癌症也完成夢想。』」,因此他奪牌回國後即刻

主動聯繫基金會表達願幫助癌友的心願,並以癌友

身份呼籲民眾一同加入捐款行列,幫助更多癌友在

生活中挺進!

讓愛動起來,抗癌全民總動員、企業獻愛心!

募款開跑記者會中,台灣癌症

基金會王金平董事長、賴基銘執

行長、元大銀行金家琳總經理、

元大文教基金會楊荊蓀執行長、

露天拍賣陳勇全副總經理以及勸

募大使陳立昕,加上現場5位癌

友代表,一同按下滑鼠,啟動了

「讓愛動起來」愛心勸募計畫,

宣告南部癌友關懷中心籌設計劃

正式開跑,而贊助單位「元大文

教基金會」也率先拋磚引玉,捐

贈45萬元,希望藉此號召全民一

同用愛心,來幫忙構築南部癌友

關懷教育中心!

這次讓愛動起來的代言人-大聯

盟道奇隊選手郭泓志,因為遠在

美國為國爭光,但也特別提供10

顆簽名球做為此次活動的義賣,

於露天拍賣開放競標,另外在露

天拍賣平台上,民眾也可以透過

認購虛擬「愛心磚瓦」的方式來

捐款,露天拍賣陳勇全副總經理

也表示:「藉由網路無遠弗屆的

力量,不僅讓愛動起來,更要讓

愛傳出去,透過露天拍賣的平

台,民眾也可以認購愛心商品捐款,一同加入關懷

癌友的行列!」

用愛心點亮癌友的第二個家,邀請全民啟動「讓愛動起來」勸募計劃

本次募款活動即日起至民國100年3月31日,民

眾可透過台灣癌症基金會網站了解各項捐款方式,

或者在網站上百元認捐虛擬「愛心磚瓦」(http://

www.canceraway.org.tw/icare/)與競標郭泓志簽名

球,也可直接透過元大銀行臨櫃捐款,或撥打台灣

癌症基金會專線02-8787-3881捐款。

活動報導特別報導

Page 6: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44

文/汪居安 台灣癌症基金會專案企劃組專員

在冷冽的寒冬中,台灣癌症基金會與遠雄人壽共

同舉辦「一個鼓勵.愛的希望-遠雄人壽癌症家庭

獎助學金」活動,為這群在癌症家庭中仍積極向上

的大專及高中職同學寒冬送暖,頒發1萬元獎助學金

勉勵他們逆境向上、勤學不倦!

此次獲頒獎助學金的學生們有些本身罹癌卻不向

命運低頭仍努力向上;有些則是因家人罹癌而陷入

家庭經濟窘困,但仍然善盡學生本份堅持向學,並

且更多了一份貼心與關心來伴陪癌症家人渡過抗癌

歷程。在頒獎典禮中得獎同學感性地分享自身或身

為癌症病友家屬的心情。其中金門高職的梁聖翊同

學,本身就讀餐飲管理科系,是一位廚藝高手,常

常代表學校比賽,也獲得無數的榮耀與獎項,1年多

前父親在健康檢查中發現罹患了第四期肺腺癌,每

個月必須到台灣接受治療,除了經濟上的壓力,更

是體力上的考驗,因此,特別為父親設計烹煮「水

梨鮮雞養氣湯」,希望為父親增強體力、增加營

養,可以好好的面對治療!

從桃園來的邱顯雅同學,在母親罹患肺癌後,為

了分擔家中經濟選擇半工半讀方式賺取自己的生活

費,目前因腫瘤已轉移到腦部且壓迫到視覺和聽覺

神經,所以母親現在聽不到也看不到,顯雅說,今

一個鼓勵‧愛的希望40名癌症家庭子女獲頒獎助學金

症」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根據資料統計顯示,罹癌年齡層最高為70歲至79歲17,264人,緊接在

後的即是50歲至59歲16,578人,由於50歲至59歲之間多為家庭經濟之中流砥柱,一旦罹患重大疾

病,龐大的醫療費用支出,不僅增加經濟的負擔,甚至有可能中斷收入,影響就學子女的求學之路…

台灣癌症基金會

Page 7: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 5

天她獲得到這筆獎助學金,最想和母親分享,所以

她為母親畫了一幅肖像畫,畫中是母親清醒前最後

一次的生日,她永遠記得母親那時的笑容,也是她

心目中最美麗的媽媽!

在國小四年級罹患第三期惡性小腦腫瘤的張友

綸,因為腦癌喪失雙眼視力及造成右側肢體行動不

便,在唸書過程中總是比一般的孩子辛苦許多,但

他總不以此為藉口而怠惰學業,反而更用心在課業

上,友綸說,求學路上有幸遇到許多好老師的幫助

與鼓勵,讓他可以有機會到一般高中就讀,也希望

政府可以正視視障朋友的需求並提供相關幫助,讓

他們可以和一般的學子一樣,能夠接受正規的學習

與教育。

對於學校總是又愛又怕的昆聯,因為父親罹患鼻

咽癌末期,而決定再次回到學校完成大學學歷。因

為聽障的關係,曾被誤解為是不理人又驕傲的人,

而導致人際關係不佳,因此對於校園生活總是多為

排斥。昆聯說,期待他完成大學學歷是爸爸最大的

願望,因此,在學校他總是努力唸書,想讓爸爸安

心養病,這次得到了獎助學金的鼓勵,但爸爸卻來

不及聽到這個好消息,昆聯很想和爸爸說,是您讓

我決定重拾課本、重回學校,把這榮耀與天上的爸

爸分享。

這次頒獎典禮充滿了感性、感動與感恩,以及伴

隨著心疼、淚水與歡笑而圓滿完成。台灣癌症基金

會副董事長 彭汪嘉康院士表示,癌症多半發生於

中、高年齡層,但對於中年齡層之癌症高發生率的

情形,這是絕對必須要正視的問題。而本身也是癌

友的遠雄人壽董事長屠仲生說,他最能夠深刻體會

癌症家庭的醫療費用與經濟負擔,因此藉由活動的

舉辦,不僅要呼籲大眾對癌症的重視之外,更要注

重健康保險的規劃,同時也期盼遠雄人可以從中學

習到助人最樂的這一課。這次獎助學金之評選,是

依據在校操行成績80分以上、學習課業平均分數達

75分或特殊優異表現,以及家庭之經濟狀況等進行

多項評核,並從高中(職)組及大學(專)組各選出20

名,希望藉由獎助學金的提供可以幫助更多癌症家

庭之就學子女完成學業,以及提升大家對癌症防治

的觀念,而本會對於高風險之罹癌家庭,也將不定

期的進行關懷與追蹤,教導「蔬果彩虹579」飲食

防癌觀念,降低可能的罹癌風險,落實為全民守護

健康。

「一個鼓勵.愛的希望-遠雄人壽癌症家庭獎助

學金」入選名單,可上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查詢。

台灣癌症基金會

特別報導

▲高中職組獲獎之梁聖翊同學特別烹煮「元氣大補湯」,要為最愛的爸爸增強體力、加油打氣!

▲ 邱顯雅同學用畫筆繪出心目中最美麗的媽媽。

Page 8: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6

影響癌症治療預後與生活品質

癌因性疲憊(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顧名思

義即為因為癌症治療所引起之身心疲憊症。隨著新

診斷癌症患者、治療方法與癌症治癒率的增加,國

人罹癌存活者的總數逐年提高,從健保的統計資料

可以發現臨床照護量的相對增加,而醫師與護理人

員也面對隨之而來越來越多的副作用處理。癌症相

關身心疲憊症(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是其中一

項嚴重影響患者或其家人生活品質的症狀。根據文

獻指出,「約有75-80%的癌症病患有身心疲憊症的

問題,為所有治療副作用的首位,於80%的化療及

90%放療患者,甚至治癒後都還會有CRF。身心疲憊

症帶來的影響甚至比疼痛、噁心或掉髮更常令癌症

患者困擾,而且會與其他副作用並存或互相影響如

焦慮、憂鬱、貧血與睡眠障礙,造成診斷與治療上

的困難。」身心疲憊症的致病機制目前還不是完全

被釐清,因此跟其他癌症治療相關副作用(如疼痛、

厭食、感染等)相比,可以說治療成效不彰。過去更

因被病患與醫療人員忽視或認為是無可避免且是需

要忍受的不適,所以常未被好好處置,因此有文獻

指出CRF是最常見未達治療標準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

常見的癌症相關身心疲憊症,程度上跟一般疲

憊症不同,而是一長時間體力、精神與認知上的精

疲力竭,無法透過睡眠或休息來緩解。多半在治療

結束後仍會持續,嚴重程度會依癌症種類、治療方

式或疾病進程而不同。由於癌症患者生活品質照顧

文/張正雄 彰化基督教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不能忽視癌因性疲憊有75-80%的癌症病患有身心疲憊症的問題,為所有治療副作用的首位。身心疲憊症帶來的影響甚至比

疼痛、噁心或掉髮更常令癌症患者困擾,而且會與其他副作用並存或互相影響,造成診斷與治療上的

困難。

Page 9: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 7

主題專欄

不能忽視癌因性疲憊

的重要性逐漸被重視,因此CRF在美國國家整合癌

症資訊網(NCCN)就已被規範出來,世界衛生組織

(WHO)也把CRF列在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之統計

第十版中(ICD-10),顯示癌症相關身心疲憊症已是無

可忽視的病症。

癌因性疲憊的病理機轉

目前CRF的病理機轉還不盡明確,最被廣為探討

的假說可能是因為一種造成發炎的訊號促炎細胞激

素(pro-inflammatory cytokine)造成以下三種反應:

1)透過內分泌中的重要系統下視丘-腦下腺-腎上

腺皮質軸(HPA axis)抑制了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

分泌;2)造血細胞受到影響而產生貧血;3)神經傳

導物質(5-HT)的代謝改變所造成。但目前還沒有

合適的生理檢驗或檢查指標可以代表CRF的嚴重程

度。現行CRF的臨床評估是以主觀問卷進行分類,

最被廣為使用的問卷為簡明疲憊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 BFI ),其以主觀方式的評量感受與對生

活的影響程度進行評分,再依BFI分數<3分定為輕

度、4~7分為中度、>7分為重度,臨床上是以4分以

上必須介入處置為原則。

癌因性疲憊對病友的影響

由於兼顧患者生活的質與量開始受到重視,

“cure and care”的概念被廣泛的推廣,其目標是

病友的身心靈能被同時照顧。而癌症相關身心疲憊

症於患者生活品質的影響,統計顯示一開始可能是

會影響患者遠程活動及步行的距離;隨著嚴重度增

加,患者漸漸沒有力氣持續處理工作,可能被迫要

改變職涯目標;甚至是影響日常事務或家務的進

行,有部分患者會因此需要聘僱他人來處理家務;

更嚴重的疲憊使得病友連進食或咀嚼都沒有體力,

而嚴重影響營養攝取及治療預後。因此,一旦患者

有了癌症相關身心疲憊症的症狀或感受,如何藉生

活習慣改變、運動、飲食甚至是藥物去治療,就應

積極的進行以求改善。

如何改善癌因性疲憊

以下是您可以用來對抗癌症帶來的疲憊之方

法:

【營養】

1. 攝取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

幫助您身體的修復,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攝取高

熱量及營養密度的食物,請向營養師諮詢您的熱

量及蛋白質需求。

2. 攝取足夠的水份:一天至少要攝取超過1公升的水

份,盡量避免咖啡因的攝取。若您有腹瀉或嘔吐

的症狀,則需要更多的水分攝取。

3. 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各種維生素在您的身體扮演

重要的角色,維生素補充劑可以在營養師或醫師

建議下使用,但不建議取代正常飲食攝取。

【運動】

長時間輕度到中度的運動有助於減少疲憊及其他

副作用,能改善人際關係與生活品質,您需要照顧

者的一同參與陪伴,一起設計與進行安全且有益身

心的運動種類及計畫,並持之以恆。

【藥物】

目前針對癌症相關身心疲憊症的藥物分成下列幾

種:

1. 植物新藥:能促進免疫功能及造血機制,如成分

為黃耆多糖的懷特血寶注射劑((PG2 injection

500 mg)。

2. 治療貧血藥物:主要針對因為貧血造成的疲憊,

如紅血球生成素(EPO)。

3. 精神類藥物:用於沮喪或憂鬱造成的疲憊,如

Fluoxetine(百憂解)。

4. 神經傳導藥物: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運作,如

Methylphenidate類藥物(如:利他能)。

以上處理原則必須與您的主治醫師及照顧者一同

討論,選擇最適當的處置。

癌症相關身心疲憊症並非必然存在,癌症治療更

不意味需要忍受無止盡的不適,病友的生活品質是

我們共同重視的,衷心希望每一位病友都能充滿元

氣的戰勝病魔。

Page 10: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8 台灣癌症基金會8

文/安寧照顧基金會

安寧療護瞭解

旅途中的休息站

寧療護的發展源自英國,原文Hospice意指「旅途中的休息站」,引申為照顧末期病人的地方。我們常

說生命就像一段旅程,而在我們面對疾病末期時,就如同人生走到了一個階段,需要短暫休息,等待

另外一段旅程的開啟!

旅途中的休息站在人生旅途的休息站,給予病患與家人的,是

不同於一般的醫療照顧,如果站在死亡是人生不

可避免的結果的前提下,我們應該要清楚的認

識,安寧可以讓我們在面對生命末期時會有什麼

不同,我們也才能在需要時為自己或家人做最佳

的選擇。而安寧照顧有幾個我們應該知道認識的

部份:

1. 安寧療護是尊重生命的:在生命的末期,仍堅

持給我們有品質的生活,因為知道每個生命都

是值得的。

2. 提供全人照顧:提供我們身體、心理、社會、

靈性之全人照顧,陪伴走過臨終的旅程,協助

完成未竟之心願。

3. 給予專業的醫療團隊照顧:包含醫師、護理人

員、社工師、宗教師、志工、甚至芳香治療

師、藝術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心理師等,安

寧照顧不只是著重疾病的治療;還有靈性關懷

師協助面對「為什麼是我?」、「不放心」…

等靈性的困惑與不安;社工或心理師給予家人

悲傷的陪伴,並協助喪親後哀慟期間的調適。

4. 重視症狀的緩解:重視病患疼痛與其他末期不

適症狀的緩解,讓病患能減輕每天面對的病

痛。

5. 有健保給付:安寧療護是在全民健保給付範圍

內,不會加重家人的經濟負擔。

6. 提供像家一樣的地方:一般我們走進安寧病房

會發現,他的空間安排與一般病房不太一樣,

往往有一個像家一樣的客廳,有的有佛堂或教

堂、戶外花園等等,雖然不如自己家般溫暖舒

適,但盡量營造像家一樣的人性空間。

「壽終正寢」是台灣文化對臨終較正面的意

象,其實這與安寧照顧的理念是相同的,安寧療

護不加速死亡(即不贊成安樂死),也不延後死

亡的到來,而是在近期內面臨死亡已屬無可避免

Page 11: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9台灣癌症基金會 9

「安樂死」是使用外力方式致人於死,如藥物注射

等,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安寧療護經常被誤認為是對治療的放棄,實際上

安寧並非放棄不作為,安寧應該是一種選擇的權

利,面對末期病人及家屬有所為、而有所不為,而

在為與不為之間,是以病人之生命品質與尊嚴為前

提,針對治療已無法避免近期死亡的到來,卻可能

增加死亡過程痛苦的無效醫療,選擇不作為。所以

選擇安寧,並非選擇放棄,而是選擇尊嚴與安詳,

讓安寧的專業陪伴我們愛的人,協助盡可能走一條

沒有痛苦、及安詳的回家路。

預立醫療自主計劃Advance Care Planning

根據安寧照顧基金會於民國九十八年進行的全國

性調查,台灣有84.3%的成年人,願意接受安寧療

護,有71%年長者不想要進行臨終急救,但是台

灣每年實際接受安寧療護的末期病人比例約為三分

之一,且簽立「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的民

眾,至民國九十九年為止約有五萬一千多人於IC健

保卡註記。這表示許多人的末期醫療處置,是與其

意願有落差、甚至相左。而以台灣的醫病文化,醫

師與家屬往往是主要醫療決策者,所以病人的意願

有可能不被了解或尊重,因此健康時與家人有良好

溝通,是我們的意願被尊重的基礎。而且如果缺乏

溝通可能會造成兩個結果;第一是無法按照自己意

願走過臨終過程,第二是如果家人呈現意見不同

時,可能引發家人間的衝突、爭執與分裂,且以臨

床經驗讓家人以希望的方式走過臨終的歷程,對家

屬走過悲傷會有正面的助益。

面對疾病的十字路口,決定的人是那樣的徬徨、

恐懼與擔憂。家人間如果事前沒有充分的溝通,往

往不清楚病人的意願為何,只能主觀的猜測,在家

屬萬般不捨的情況下,更深怕任何一個決定,帶來

無法承受的後果,這樣的煎熬我們捨得家人經歷

嗎?我們知道在台灣的文化氛圍下,死亡是個難以

開口的禁忌話題,但只要我們願意跨出那一步,在

未來有一天,才能給予走在臨終的家人全心的陪

伴,而與家人的回憶最終留下的可以是寬慰,而不

是遺憾、或是「早知道」。

的情況下,給予病人最佳的生活品質,包含控制

因疾病帶來的疼痛、緩解不舒服的症狀、鼓勵家

人道別、道愛、道謝、道歉等,讓生者與死者都

能學習面對死亡,雖然不能免除親人過世帶來的

悲傷,卻能陪伴面對死亡過程的不安恐懼、與減

緩失落引發的悲傷情緒。

安寧照顧服務誰?在哪裡提供?

早期,台灣安寧療護主要照顧癌末病人,於

2009年9月健保局將八大非癌末期疾病也納入健保

給付範圍,也就是說健保給付對象,已包含絕大

多數末期病症,包含:癌症、漸凍人、失智症、

腦部病變、心臟、呼吸道、肺、肝、腎衰竭等末

期病人。

而安寧也提供不同照顧模式,以滿足不同需

求:

1. 安寧病房:專門照顧末期病人的病房,由安寧

團隊進行特別照顧。

2. 安寧共照:病患可以留在原專科病房,由原照

顧團隊會診安寧團隊進行安寧共同照護。

3. 安寧居家:每星期1-2次,由安寧專業人員至病

患家中訪視,協助家屬照顧、換藥等。

選擇安寧,並非選擇放棄2011年1月10日立法院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

例」的二次修法工作,明定未來「末期病人」,

若於意識清楚時,未曾簽署接受安寧緩和醫療意

願書。之後,在意識不清的情形下若已接受呼吸

器急救或使用,但呼吸器治療效益不彰的情形

下,經配偶、父母、子女或孫子女等最近親屬共

同簽署「終止心肺復甦術同意書」,再由醫學倫

理委員會認可後,醫師可進行拔管。媒體開始使

用「安寧死」一詞,來代表此一修法之意涵,先

不論此一用辭是否恰當,但此法條修正引起各方

的討論意見,反對意見最主要是將其視為一種

「安樂死」,這不但是最大誤解也是錯誤的觀

念。國外安寧相關的法條一般稱為「自然死法

案」(Natural Death Act),然因台灣文化對死

亡之忌諱,故早期在訂定法條時,避開自然死的

字彙,使用「安寧緩和醫療」。也就是說安寧療

護是一種強調「自然死」,尊重生命與生死之必

然,不去刻意阻止自然死亡的發生,但是所謂

9

Page 12: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10

文/翁益強 署立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當立法院修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三讀通過後,

安寧緩和醫療的發展又往前跨了一步。只是身為安

寧緩和醫療臨床工作一份子,除了持續與相關醫療

人員溝通與辦理教育外,如何與社會大眾對話,讓

民眾對安寧緩和醫療有正確認識,更是刻不容緩的

事。在此謝謝台灣癌症基金會讓我有機會說明安寧

緩和醫療相關議題。

首先必須澄清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只是安寧緩和醫

療中的一小部分,所謂安寧緩和醫療是一種醫療模

式的選擇,希望此醫療模式能獲得專業的醫療照護

與好的生活品質,並最終能善終。所以當病人在病

情惡化且侵入性治療效果不彰時,則可以考慮選擇

安寧緩和醫療,醫院會有一組安寧療護專業團隊來

協助,並與原來醫療團隊一起幫助病人與家屬面對

此醫療困境。

但是否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決定權應該是歸給

病人自己,由病人在充分了解相關醫療資訊後才決

定,且不管病人如何決定所有醫療團隊都會盡力照

護病人。通常是否選擇安寧緩和醫療與其選擇安寧

緩和醫療的內容,是與病人當時對自己生命意義的

看法與身處之生活社會環境有密切關係。因此每一

位病人的醫療需求都不會一樣,即使是願意接受安

寧緩和醫療之病人,對於選擇安寧緩和醫療內容也

可能會有不同,例如:是否接受嗎啡?是否一定要

輸血?是否要放鼻胃管?是否要打點滴?…等等都

是可以選擇的;當然病人呼吸喘時是否要插管?也

是安寧緩和醫療中一種醫療抉擇。只是插不插管與

是否善終非等號,因為有些病人選擇插管是為了要

器捐,完成病人器捐心願應該算是善終。

因此安寧緩和醫療並非一定不做心肺復甦術,最

重要是在與病人之病情溝通,先同理病人醫療過程

的辛苦與想法,與對未來的擔心,再了解選擇安寧

緩和醫療之意願,並配合安寧療護專業團隊的症狀

控制與舒適護理來提升醫療照護品質。進而與病人

有親善關係後,協助病人面對威脅生命疾病之壓力

處置與四道人生(註一)的完成。最後在適當時機

了解病人臨終處置的選擇,包括臨終場所的選擇與

是否選擇心肺復甦術等。以上內容正是新安寧療護

運動中提倡的臨終醫療自主權概念,其終極目標是

追求善終。

事實上不是生病之人才需要考慮安寧緩和醫療的

醫療抉擇,因為任何人若不是生慢性重病,有時只

是遭逢意外或一些急性病症都可能發生生命危險的

情況,若無事先規劃與事前臨終醫療意願的表達,

一旦在無意識下面對臨終醫療時,可能會受苦於無

效醫療的折磨,較難獲得善終。

為了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安寧緩和醫療之真諦,於

是新安寧療護運動推出在健康時就可以主張臨終醫

療自主權,其內容包括臨終前止痛藥如何使用、鼻

胃管是否使用、是否插管(是否做心肺復甦術)、

是否使用呼吸器、是否洗腎等等,並表達希望往生

地點的選擇,與是否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可參

考安寧照顧基金會預立醫療自主計劃指引)

從事安寧緩和醫療超過十五年,除了幫助上千

癌症末期病人獲得善終之外,也讓自己能以同理心

幫助正在接受癌症治療之病人能保握當下積極過日

子,進而身體力行幫助自己親友,甚至讓自己越來

越能接受死亡。於是近年來在癌友團體聚會時也常

以學習安寧療護心得為題,讓癌友與家屬學習同理

心的溝通、學習尊重病人醫療自主權、鼓勵追求人

生意義、與為善終做準備等,而這些正是安寧緩和

醫療帶給社會大眾最大的幫助。

•註一: 完成四道人生:道謝、道歉、道別、道

愛,是追求善終之重要程序,安寧緩和醫

療團隊會盡力協助末期病人與家屬完成。

臨終醫療自主權否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決定權應該是歸給病人自己,由病人充分了解相關醫療

資訊後才決定,無論病人的決定為何,醫療團隊也都將盡力照護。是

Page 13: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 11

文/黃勝堅 臺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10年前接觸了安寧療護,讓我能勇敢的面對死

亡。在我的心目中的安寧療護是:以病人及家屬為

中心的醫學、預防受苦及消除苦痛的醫學、溝通良

好的醫學、決策完美的醫學、是全人全方位的醫

學,是標準的個人化的醫學、更是「大愛」的醫

學。

我的好朋友柯文哲醫師常問學生:「甚麼是

醫師最大的敵人?是病人的死亡?還是病人的痛

苦?」。

如果「醫師最大的敵人是病人的死亡」:一旦

面對醫療極限,那勢必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因為

「尊重生命,永不放棄」,因此,那怕是病人無法

善終,也要不計一切代價奮戰到底。有的醫師都覺

得,病人的死亡就代表自己的失敗,因此寧可運用

高科技醫療器材及藥物維持著一些器官的運作,這

樣的操作,不僅是延長死亡的過程,病人及家屬會

走的更辛苦,我們可稱之為「無效醫療」。

如果「醫師最大的敵人是病人的痛苦」:當面

對有機會「求生」時,則必須想辦法搶救生命,且

讓病人痛苦降低到最少。一旦面對醫療極限,照護

目標自然會從「治癒」轉移成「舒適」,讓病人有

機會善終。很明顯的,身為一個長期得面對生死的

重症醫師,除了擁有高深的救命知識及技術之外,

還必須有正確的生死態度,醫師能夠面對死亡,病

人及家屬才能坦然面對死亡,生命也才會有機會昇

華。何時應該選擇「救命」?何時應該選擇「放

手」?每位醫師心中自有一把尺、一條線。面對生

死,絕對沒有「放棄」兩字,有機會「拼救命」,

沒機會「拼舒適、拼尊嚴、拼善終」。除此之外,

醫師對「舒適照護」必須非常熟悉,不論是藥物的

使用,或者是決策過程,尤其是不予或者是撤除的

決定,一定要考慮家屬「知」的權利與感受。

「醫學」就是照顧病人及家屬的科學加上社會

學,尤其對於即將步入人生終點的病人,醫療團隊

要「多出一張嘴」:讓病人及家屬得到正確、清楚

及對等的訊息,「多出一個耳朵」:傾聽病人及家

屬的心聲、了解並評估他們的需求;更重要的「要

有一顆心」:要願意花時間照顧「死亡」,確定決

策過程完美,要將照護擴大到病人家屬的情緒、生

活實務,甚至靈性的支持。生命末期安寧療護,強

調的不是高科技、冷冰冰的機器,而是用「心」照

護。侵入性、痛苦的治療的確減少了,照護不打折

卻更用心。

生命末期照護,如果不加思索,無限上綱,常常

會落入所謂「無效醫療」的困境,花冤枉錢事小,

排擠效應才是大家該擔心的。台灣加護病房平均住

院約5-6天左右;如果利用加護病房資源持續拖延

死亡過程,平均每拖延5-6天,就等於剝奪了另一個

加護病房外的病人求生的機會。到底醫療資源應該

拿來延長死亡過程,還是讓該活的人活下來,社會

應有共識。很可惜,台灣社會不論醫師還是病人或

家屬,對於死亡總不願多談;這樣的觀念,讓許多

人在臨死前措手不及,不僅自己的心理無法面對,

身後事也無法妥善處理,甚至造成子女們的紛爭不

休。尤其在台灣健保經濟拮据的現在,如何以最少

的社會資源救最多的生命,不正是大愛的表現嗎!

每一個死亡的病人後面都還有一群家屬親友,一

堆故事!心臟停了!生命結束了!故事還沒結束!

我們應該及早介入生命末期照護,如此,病人與家

屬朋友之間有機會「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在有限的時間裡,讓病人活的好一點,面對死亡時

死的好一點,病人往生後,要活著的親人活得更好

沒有遺憾!如此才有可能「生死兩相安」。

我如何看待安寧療護一位醫生對生死的態度

是一位神經外科醫師,專攻神經重症。在加護病房中,即要顧「生」也要顧「死」;面對生死決策,常常天人交戰,陷入困境而不知所措,最後最常選擇的是「逃避」…

Page 14: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12

文/魏怡珊 前馬偕醫院安寧病房護理師(現為門診護理師)

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志銘哥是在一個周末的早晨,

在和大夜班護理人員交完班沒多後,就聽到護送阿

姨說:3210B有新病人到!我帶著簡單的評估工具

及記錄單就到病房去迎接我的新病人。志銘哥三十

多歲,個頭很高壯,是一位頰癌合併有腦轉移的病

人,他手術過,也做過很多次的放射線及化學治

療,第一次與志銘哥接觸的時候發現他話不多,一

直皺著眉頭,右臉頰的部位覆蓋著一塊已經濕透且

發出臭味的棉墊,他總是用手托住著傷口,看起來

很痛、很不舒服的樣子。在做完簡單的評估並與醫

師討論後決定先給予一個低劑量的止痛藥,然後

再協助傷口的處理。志銘哥的傷口是很典型的腫

瘤性潰瘍傷口,範圍由右眼下方一直延伸至下巴的

部位,傷口外觀有明顯的黃黑色壞死組織,周圍還

不停地滲血,掀開棉墊後惡臭味更是漫延了整個病

房。

志銘哥告訴我右臉頰的傷口整天不停的抽痛,讓

他更本沒辦法好好休息,傷口的分泌物很多、很臭

讓他根本不敢出門,小孩子也不願意親近他,他說

得了癌症讓家中所有的人生活大亂,太太為了照顧

他也沒有工作,五歲的小女兒也只能先請婆婆幫忙

照顧,剛開始他其實很排斥來安寧病房,當醫師建

議他來住這裡的時候他覺得醫師要放棄他了,要不

是真的痛到受不了了他才不會來這裡。

志銘哥的太太說她的壓力很大,家裡現在沒有收

入,房貸、醫療費錢都不知道從哪裡來?每天在家

傷口濕了又換、換了又濕可是一直都沒比較好,只

要志銘哥ㄧ不舒服就對她發脾氣,她也總是默默承

受。

瞭解志銘哥的狀況,和醫師、社工、牧師、義工

等團隊人員討論後,決定先解決他的疼痛及傷口問

題,再請社工評估其經濟上的需求,尋求牧師及義

工的資源,能多關心病人及太太心裡上的壓力,多

予陪伴及會談。

後來團隊花了幾天的時間用PCA pump(病人自控

止痛機器)來調整志銘哥的止痛劑量,找到合適的

傷口換藥方式、溶液及敷料,志銘哥能明顯感受到

來到安寧病房後身體不適的改善,他也開始願意偶

爾踏出病房門到護理站大廳的窗台旁曬曬太陽,和

其他病友一起拼圖。太太也在團隊的鼓勵下在假日

的時候帶女兒央央來醫院看看爸爸,志銘哥身體舒

服了,比較願意去抱央央,當央央說:爸爸沒有臭

臭!那ㄧ刻~大家都笑了!

與志銘哥建立好了關係,我們也逐漸讓他明白之

後有可能會面臨到的問題,例如:腫瘤性潰瘍傷口

的逐漸擴大、出血等,甚至是有那麼一天當生命進

入到末期、臨終階段,它需要對生活上及後事的事

先做準備。

一段時間後我們也開始著手準備志銘哥的出院

事宜,團隊考量後幫他轉介安寧居家服務,醫院的

醫師、居家護理師、義工等不定期的到志銘哥家探

訪,出院前護理人員也教導太太在家中的換藥方

式、PCA pump alarm時的處理方法,並請太太在醫

院回覆示範實際操作換藥方式,提供病人及家屬在

家可以隨時與醫院聯絡的方法。之後志銘哥出院

了,離開醫院的那天我記得他是揮著手、微笑地和

我們道別,和他剛進來安寧的模樣是截然不同的。

許多人對於安寧病房的第一印象是:沒有治療、

沒有希望的地方,來到這裡就像是被醫師宣判了死

刑,只能等待死亡。對我來說來到安寧病房的病人

是幸福的!在這裡他們能得到最適當的緩和醫療照

護,讓病人及家屬心靈得到滿足,使病人在末期、

臨終的生活能更有品質、更有尊嚴 。

我在安寧病房的難忘回憶

一個護理師的安寧照護經驗開安寧病房有二年的時間了,那八年來在病房中照顧的每一位病人、每一

個故事都是我這ㄧ輩子最美的經驗、最難忘的回憶…離

Page 15: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 13

心靈園地

文/丘漢平 台灣癌症基金會志工.癌友關懷教育中心學員

去年9月,經證實為癌症復發及轉移,聽到此消

息,心情先是愣了一會兒,漸由驚訝轉為平靜,而

腦海中也浮現這三年多來在台灣癌症基金會看到癌

友面對復發的情境-胡大姊發現時判定為第一期肺

腺癌,但手術後半年即發現移轉至腦部,直接盪為

第四期。還記得發現轉移時她在電話中哭訴著:

「我的兒子、女兒再過一年就要大學畢業了,我只

求老天爺能讓我參加他們的畢業典禮,為何老天爺

對我這麼殘忍…」。我在電話的另一端深受感動,

流著淚安慰她:「老天爺會聽到您的聲音,只要我們

不放棄希望,這個夢想一定會達成…」。同樣為人

父母的我,在三年前不是也曾向老天爺請求:「讓

我三歲多的兒子在記憶中能有父親的身影,這樣我

就心滿意足了!」如今胡大姐的心境也是如此。雖

然上天讓我們二位都完成心願,但是我深信,只要

是為人父母,其一生最牽掛的仍是自己的子女。

身為台灣癌症基金會的志工,復發的第一個念

頭即是上天要我取得完整的「學經歷」,而復發與

轉移是癌友們即將或已遭受的重要課題,也是現代

醫學或社工較少著墨的一塊。或許老天爺要我身歷

其境,感同身受,以協助更多的癌友走出內心的陰

霾。其次,父親也是第四年直腸癌復發轉移,為人

子的我透過罹病治療的過程,點點滴滴重拾當時父

親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我而言,何嘗不是一種榮

幸。而基金會每月的「癌友話療」或「肺腑之癌」

聚會,也是我轉念的重要依據,因為醫學上所謂的

第四期,在台灣癌症基金癌友聚會中,永遠只能算

是「小咖」,癌友中不乏醫生宣佈放棄治療或多種

器官轉移者,目前仍到處趴趴走,對於復發轉移的

「新生」我而言,也是一種莫大的鼓舞。

其次從研究的觀點而言,每一位復發轉移的癌友

可以再一次審視自己的身、心、靈是否需要調整的空

間;身體的飲食、作息與運動是否符合健康均衡的標

準,心靈是否常保持愉悅的心情,不生氣、執著於世

間事物的種種;醫生既然對於復發與轉移的原因無法

給予明確的答案,自我了解、自我省思、最後達自我

療癒,相信是所有癌症患者應作的功課與追求的目

標。由另一角度思考,倘若罹癌的結果是讓我們離開

世間,這無非是上天對我們的恩澤,因為死亡是我們

人類不可避免的共同終點,但是自古以來唯有大修行

者才能預知死亡的期限,而當醫生向癌友宣佈罹癌的

同時,就彷彿預知生命終點的來臨,癌友們個個不是

成為現代的大修行者嗎!?若再與因意外死亡或猝死

的人相比,我們可以幸運的預留遺囑及聲影,為自己

的人生劃下美麗的句點。

記憶中:宜蘭的廖大哥在肝癌栓塞失敗後選擇安

寧照顧;乳癌控制十幾年的盧大姐,在骨髓復發而治

療效果不佳後,選擇安寧療護,他們最後走得瀟灑;

而我敬愛的商伯伯,在晚年發現胰臟癌末期,也因近

九十歲的高齡而放棄一切治療,採取子女的臨終照

顧,最後也走得安詳而自在。中國有所謂的五福臨門

(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其善終是人生

一大福氣,更是將人生終點的主控權由旁人回歸到自

己的手上,若能因此而畫下人生完美的終點,人生又

夫復何求呢!

罹癌是人生的大事,復發、轉移更是不可改變的事

實,但是心念的轉變,卻可將二者成為粹鍊生命的磐

石,一思一得、一轉一智,不管上天恩賜我們一年、

一月、一週或一日,我們也能將生命的光輝發揮得淋

漓盡致。

復發 轉移的正向思考

一次的追蹤、回診、看報告,對於癌症患者有如聆

聽法院宣判,是「發監執行」亦或「緩刑」,沒有

一位患者或醫生能預知癌症是否會復發或轉移。

Page 16: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

談及按摩,大家的腦海中可能馬上浮現幫人抓

肩膀的動作,其實按摩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一般

人在不知不覺中早已學會許多按摩的方式。近幾年

來,醫學及科學界也指出,按摩和飲食、運動一樣

重要,且是健康生活方式重要的一環。

每當我們身體感到不適時,手很自然的就會去按

摩不舒服的地方,如肚子痛時就會去揉揉肚子,頭

痛時會按按頭部,久而久之,就會發現更有效治療

病痛的穴道與反射區。而人的手與手指都具備了可

舒緩疲倦和疼痛的能力,特別是手指,是人類感覺

器官中最發達的部位,因此用手來按摩,具備良好

的治癒力。

按摩雖然簡單易行、安全性高,但有些時候不適

合做按摩,相對的,有些時候特別適合按摩,若能

加上一些按摩的小器具或潤滑劑,一定能達到事半

功倍之效果。那甚麼時候不適合按摩呢?

● 用餐後三十分鐘內勿按,以免消化不良。

● 飢餓或太疲勞時,體內血糖偏低,此時按摩反

而會耗損能量。

● 發燒時。

● 子午時(中午11時~13時此時氣血最旺,晚上

23時~1時氣血最低)。

● 腫瘤患處,未癒合的傷口。

● 血友病及淋巴癌的患者請勿做全身性的按摩。

按摩的最佳時機

1. 早上剛起床,氣血最平穩。

2. 洗完澡後,身體血液循環良好。

3. 睡前準備休息,心情較能放鬆,可幫助睡眠。

按摩前應先洗淨雙手,戒指拿下,避免傷害肌

膚,接下來把雙手搓熱,如此可提高效果。儘量採

取舒適的姿勢,可減少因不良姿勢所引起的痠麻反

應。力道宜平穩,不可忽快忽慢,按摩後記得喝500

㏄的溫開水,可促進新陳代謝,絕不可立即用冷水

洗手、洗腳,一定要注意保暖。

透過按摩來刺激穴道及反射區,輕則會出現酸、

脹、麻的感覺,重則會發生軟、痛的感覺,這都是

透過按摩,作用於相對應的經絡、血管與神經,所

發生的綜合反應,因此形成一般人「痛則不通,通

則不痛」的治療印象。按摩時應避免用力過度,否

則易造成微血管破裂腫脹、筋膜發炎;不當的重覆按

壓或過度刺激穴道,也會造成皮膚纖維化及發炎,

耳下有連接腦的頸動脈,按摩頸部時必須特別注

意。

按摩有助於癌症患者舒緩治療後造成的不適與焦

慮,同時也可增加血液循環,提升自身的免疫力。

癌症患者不管是化療或放療都會在身上留下毒素,

全身氣血循環不好毒素就不易排出體外。治療期間

極為脆弱,具體的身體症狀也不盡相同,因此必須

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可直接在腫瘤上或疑似癌

症原發部位進行按摩。這是為了避免因不正確的按

摩方式造成淋巴系統的不當流動。一般患者家屬則

是可以在特定的部位進行簡易的按摩,例如手、腳

部、肩頸、頭部等…這都會使患者感到非常舒服,

14

在家按摩DIY

文/簡岑因 癌友關懷教育中心按摩舒壓老師

摩其實不難,一般人在不知不覺中早已學會許多按摩的方

式。 醫學及科學界近年也相繼指出,按摩和飲食、運動

一樣重要,且是健康生活方式重要的一環。

舒緩癌症治療後的不適

Page 17: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

健康園區

結束後鼓勵患者多喝一些水,幫助身體新陳代謝。

對於因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骼、腰椎等部位,而導

致全身疼痛不適者,按摩手法必須輕柔,避免患者

骨折,此時需要找專業人員,才能保護癌症患者在

不受到傷害的前提之下,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手術治療後一般經常能看到患者被疼痛、噁心、

焦慮和疲勞所折磨,內關、足三里等穴位可緩解噁

心、嘔吐等消化反應;按摩內關、中脘、足三里三個

穴位,每次3~5分,一日三次,可有助於減輕胃脘

部疼痛。

經常按摩四肢關節和肌肉,可使身體放鬆,舒緩

情緒,避免焦慮。每天用木梳、角梳或用手指,梳

頭100下。頭部是最容易緊張與蓄積壓力的地方,每

天以梳頭的方式進行按摩,可以很方便地獲得輕鬆

感。

長期處於焦慮失眠的患者,按摩前先深呼吸,讓

緊張的情緒緩和下來,以平靜、從容的心態接受按

摩或自我按摩。重點按摩容易緊張的頭部與肩部,

對自己感覺緊張或痠痛的地方也可以重點加以搓

揉、按揉。

(湧泉穴) (三陰交)

(內關穴) (中脘穴) (足三里)

癌病患者在接受化療期間,因免疫系統也同時被

化療藥物破壞,身體變得十分虛弱,因而常出現手

(風池穴) (肩井穴)

(委中穴) (合谷交)

腳冰冷或腳抽筋(可按委中穴)的狀況,足部反射

按摩有效促進血液及淋巴系統循環,在按摩之前,

可先進行足浴,先用熱水泡腳,水溫以舒適為宜,

水量要能蓋過腳踝,邊泡邊加熱水以保持水溫,一

次約15分鐘。出盆後用毛巾用乾毛巾輕快的搓擦按

摩腳趾與腳掌。

皮膚較乾燥者可加上按摩油來進行,若能搭配

芳香療法,相信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患者的

肌膚比一般人敏感,在選擇基底油或精油方面應選

用較天然的材料,避免氣味太強烈的精油,使用前

必須先周詳地考量患者的健康狀況適時調整,按摩

本身已經可以幫助身心鬆弛,但如果按摩再加上溫

和且氣味好聞的精油,可以喚起潛意識深處對於陽

光、花園、假日…等愉快的記憶,這些心理、情

緒、精神狀態方面的影響,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尤其

重要。

我們都知道「預防勝於治療」!平常就應常常觀

察身體的變化並加以保養,並具備簡易的養生按摩

保健療法,每天按壓養生穴數次,例如:內關穴、

足三里、三陰交、合谷穴等…隨時隨地做自己的醫

生,免疫力增強了,就有體力對抗疾病。

15

在家按摩DIY

Page 18: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16 台灣癌症基金會

糖尿病患也可以開心吃月餅

還我體重不復胖新年過後

文/賴怡君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

減重並不是只要吃的少就夠了,攝取熱量過低並

不會增加減重速度,極低熱量飲食(800大卡之內)

會造成低血壓、怕冷、皮膚乾、便秘、情緒不穩

等,不但容易造成復胖,更會造成復胖後再次減重

困難。提供以下減重正確觀念:

一、一天只吃三餐:每天定時吃早餐、午餐及晚

餐,每餐只吃八分飽,三餐總熱量在1200~

1500大卡之間,總熱量不宜過低並維持基礎

代謝。三餐飲食方式要遵循「早餐吃的像國

王,晚餐吃得像鄉野農夫」。也就是說白天的

食物盡可能豐富,且六大類食物(包含五穀根

莖類、蔬菜、水果、豆蛋魚禽畜、奶類、油脂

類)均衡,而晚餐時蔬果的比例要比白天多。

這樣的模式可以確保維持營養的品質,同時也

可以促進代謝。

二、天天蔬果彩虹579,增加膳食纖維,腸道蠕

動,促進脂肪及膽固醇的代謝。多選用纖維質

豐富食物,如:豆類、糙米、全榖類、全麥製

品、蕃薯等根莖類食品,以改善便秘,亦可以

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降低血膽固醇及有助於

預防心血管疾病。

三、減少用油量:利用蒸、煮、燙、燉、烤、滷、

涼拌等不用額外加油的方法製作菜餚;多多利

用平底鍋、微波爐、烤箱等鍋具,且避免油

煎、油炸的食品。

四、兩個星期內避開酒類:酒類裡含有許多看不到

的熱量,每1公克酒精在體內的燃燒熱及氧化

後可產生7.1大卡的熱量。任何酒類,其純酒精

含量12~15公克,就會提供80~100大卡的熱

量,相當於2茶匙烹調油的熱量。

五、加工食品不要碰: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為了保存

食物或是增加風味,會加入一些化學物質,其

中最容易影響體重的添加物莫過於「鈉」。過

多的鈉含量會造成腎臟的負擔,形成水腫的現

象,導致水分滯留也會使得體重暫時性的增

加。

六、身體要保濕:您需要多少水,用體重算就知

道。以目前體重(公斤)×30(毫升),就是一天所

需要的水分(包含食物、湯、飲料)。水分除了

可以調節體溫、調節酸鹼平衡,也參與體內的

酵素水解反應,增加新陳代謝,並且可將多餘

的熱量帶走。白開水最好,其他飲料可選擇不

含糖、奶精的飲料,例如無糖的茶。

不意外?!經過一個過年假期,體重又變重了!可怕的並不是現在磅秤上的數字,而是後頭若是沒有把握黃金減重時期,這些多餘的脂肪將可能永遠囤積在身上。意

Page 19: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 17

七、選擇幫助增強心肺功能的運動:選擇讓心跳變

快且運動到大肌肉的運動,例如慢跑、健走、

飛輪有氧、腳踏車…等。運動對於骨骼肌肉系

統有增強的作用,可提升關節活動度、肌肉靈

敏度之外,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維持基礎代

謝率。運動計劃必須符合下列條件才能顯現效

果:

1. 每週至少運動3次(運動頻率的要求)

2. 每次心跳率達最大心跳率的60~90%,且每

次持續30分鐘(持久度與強度的要求)

3. 選擇大肌群的運動項目,持久而有節奏的有

氧運動。

運動時維持的心跳數/每分鐘 目的

(220-實際年齡) × 50~60 % 保持健康

(220-實際年齡) × 60~70 % 體重控制

(220-實際年齡) × 70~80 % 有氧訓練

(220-實際年齡) × 80~100 % 競賽訓練

最大心跳率:一般以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提出的【

220-實際年齡】作為一個人每分鐘心跳數的限

制,一個人的心跳率若超過此數值則被認為對

身體的害處將大於好處,且可能造成危險,這

個數值是運動計劃的重要指標。

八、適度舒壓:「吃」在心理學上,確實可以緩解

焦慮。有些人面臨焦慮也會以吃來發洩。因

此,體重過重有時其實是壓力過大,或是情

緒障礙時合併出現的一個現象。此外,年後上

工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面對執行新計畫的壓

力,當長期有壓力的狀況下,人會產生一種壓

力賀爾蒙cortisol(腎上腺皮質醇),容易讓脂

肪囤積不利減重。

年後控制體重小撇步:

1. 早上起床先喝一杯150~200cc的溫開水,啟動一

天的代謝,讓腸道提早運作。

2. 早餐與午餐正常食量,晚餐吃綜合蔬菜湯加上半

碗糙米飯,不僅熱量低且有飽足感。持續3~4天

如果體重沒有回升,就可以回到正常飲食模式。

3. 早餐豐富,午餐及晚餐則增加蔬菜量,避免大塊

肉的主菜,選擇半葷半素的搭配,再加一顆蛋或

豆腐以維持蛋白質攝取品質。

4. 補充維生素B群,幫助能量代謝。

5. 通勤族提早2個站牌下車,以快步走的方式到達

目的地,增加心肺功能,促進代謝。

減重小叮嚀:

◎ 進食的順序:

水果>湯>蔬菜>飯>最後肉(飯跟肉要小口的

吃要細嚼慢嚥),如果有胃疾患者,建議水果須

飯後吃。

◎ 減重期間應該避免吃太辣、太酸、太油(炸、燒

烤)、太甜、太鹹,尤其是吃宵夜。

◎ 一定要吃早餐

如果早上不吃早餐,造成空腹情況,血糖容易降

低且一整天都會沒精神昏昏欲睡,也容易產生飢餓

感。早餐選擇應避開危險食物例如奶茶、炸物,以

五穀雜糧為主、適當蛋白攝取如選擇奶類、豆漿、

蛋等。範例:田園三明治(含麵包、鮮蔬、蛋)加

一杯豆漿,這樣既清淡又不失營養。

一日低卡飲食範例男性 1500~1600 大卡

餐 別 範   例

早 餐 蔬菜蛋餅、水果1份、豆漿240cc

午 餐五穀飯8分滿碗、燙青菜1碗、烤鮭魚1.5兩、海帶味增湯

午 點水果燕麥內容:燕麥30g、葡萄乾20g   草莓10顆

晚 餐榨菜肉絲麵、燙青菜1碗、涼拌豆腐、水果1份

女性 1200~1300 大卡

餐 別 範   例

早 餐燕麥吐司1片、陽光沙拉(和風醬)、綜合堅果20g、水果1份

午 餐五穀飯5分滿碗燙青菜1碗蔬菜炒肉片8分滿碗紫菜蛋花湯

午 點 水果優格1杯

晚 餐乾拌麵1碗、燙青菜1碗、滷豆腐1份、水果1份

水果1份=蓮霧2粒=香蕉1/2根=綠棗子2顆=

奇異果1顆半=富士蘋果1顆=櫻桃13顆

健康園區

Page 20: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18

淺談胃癌

減肥佳果

前全國最大的產地就在屏東縣,而這種產地集中的

現象,在各種果菜產品中是獨一無二的。

◎營養小尖兵蓮霧果皮色澤深紅,果肉青脆透明且汁多,味道

甘甜帶點淡薄蘋果香味,不需去皮就可食用,非常

台灣產的水果以盛產期的品質最好,水果本身也

因盛產期出名,但是蓮霧就比較特別了。冬季的蓮

霧風味好,吸引消費者的喜愛,許多人誤以為冬季

才是蓮霧的產期,其實並不然! 蓮霧的主要產期是每

年的春季3~ 4月間,雖然台灣到處可以栽培,但其

習性喜歡溼熱,因此以南部生長情形最為理想,目

文/賴怡君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

的原產地在馬來半島,栽培最多的地方是印尼。台灣所栽種的蓮霧則是三百年前由荷蘭人自印

尼帶來的,台語的「蓮霧」就是直譯印尼話「JAM- BU」而來。話說康熙皇帝遊台灣時,也曾

為它提過詩,名為「香果」,以 “但有繁鬚開爛漫,曾無輕片見摧殘。海天春色誰拘管,封奏東皇蠟一丸”

來描繪「香果」的樣子,因此蓮霧有個別稱叫做蠟蘋果( Wax Apple )。而光緒年間來台治事的福建輔佐王

凱泰,對台灣印象寫詩云:“南無知否是菩提 一例稱名佛在西 不染雲霧偏染霧 慈航欲度世人迷”,作者在

詩內自註菩提即菩提果,俗名染霧,也就是描寫台灣的特產— 蓮霧。

5 a day

蓮霧蓮霧

Page 21: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 19

材料:

做法:

蓮霧鮮蔬菩提捲蓮霧鮮蔬菩提捲

小黃瓜、苜蓿芽、蓮霧、海苔片、美乃滋

1. 蓮霧洗淨去蒂頭,切長條片狀,厚度隨個人喜好調整。

2. 小黃瓜洗淨切條狀備用。

3. 將海苔片裁成適量大小,攤開後將蓮霧條、小黃瓜條及苜蓿

芽放上,淋上適量美乃滋,做成手捲即可。

參考資料:人間福報

營養分析熱量:465大卡 脂肪:24.6克

蛋白質:47.4克 醣類:12.9克

方便。其富含膳食纖維、醣類、維生素C、鉀等營養

素。含有鉀,有助於維持細胞健康、平衡體內電解

質與酸鹼值。蓮霧還有潤肺、止咳、除痰、開胃、

幫助消化的作用。

● 每 100 公克的蓮霧僅有34 大卡熱量,水分含量

又高,既可滿足口腹之慾,是減重者的最佳水果

良方之ㄧ。

● 每 100公克的蓮霧含有91公克水分、8.6公克碳水

化合物、1公克膳食纖維、17毫克維生素C、70毫

克鉀等豐富營養素。具利尿作用,頻尿者不宜多

食。

● 在台灣民間有“吃蓮霧清肺火之說”,是消暑解

渴的佳果,可用蓮霧煮冰糖治乾咳無痰或痰難咳

出的症狀。

● 蓮霧每次的食用量,以1~2顆為宜。蓮霧含有大量

的水分和粗纖維,可以使胃部產生飽足感,在飯

前空腹食用,使進餐時吃得少,同時也有助於減

少膽固醇與動物性脂肪的吸收。

注意事項:雖然蓮霧是解渴良方,但以中醫論點屬

性偏涼,建議體質偏寒者少量食用,尤

其是當生理期來時會產生疼痛現象的女

性們,應注意食用量。另外若有胃潰瘍

者避免空腹食用。

◎選購與儲存●選購:挑選蓮霧有句口訣「黑透紅,肚臍開、皮

幼幼、粒頭飽」,意思是說蓮霧的外觀一

定要果色深紅、潔淨,沒有斑點及粉狀

物。

●儲存:由於蓮霧缺乏堅硬的果皮保護,且皮薄易

脫水,容易碰傷而不耐久藏,包上報紙和

塑膠袋,放冰箱冷藏可達一週不會壞;然

而室溫下僅能存放一週,若因碰傷使果

皮破壞,更易加速腐爛,故需輕放避免碰

傷。可剖半食用較方便,但整顆一起吃才

能充分享受爽脆口感,從蒂頭開始,才能

越吃越甜。

“癌症”改變了

健康園區

Page 22: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20 台灣癌症基金會

4/24 加油抽好禮 闖關拿獎品愛波舞后初賽日期:高雄初賽100年3月19日(六)下午2:00至5:00         台中初賽100年3月27日(日)下午2:00至5:00由初賽中選出入選隊伍進入總決賽,歡迎報名參賽!詳情請洽(02)8787-9907分機220

總決賽時間:100年4月24日(日)下午2:00至5:00 地點:台北新光三越香堤廣場(A9/A11館之間)

郭靜邀請你

作愛心 享健康 變美麗

2011 iROO女性關懷運動 從心出發

文/閔芳駒 台灣癌症基金會企劃組主任

自2007年3月開始,一個秉持「取之於婦女、用之於婦女」

理念的企業-iROO服飾,總在春暖花開的月份裏,以「女性關懷

月」為出發點,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合作推動「iROO女性關懷運

動」,即希望結合本會癌症防治宣導業務的推廣與企業的愛心,一同呼

籲全國女性朋友重視美麗、更要關心健康。

目前國民健康局積極推動四大癌症篩檢(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

腔癌),而子宮頸癌即為推展重點之一。已邁入第5年的「iROO女性關懷運

動」,長期以來即致力於「子宮頸癌」防治宣導,於每年3月固定舉辦愛心

T-SHIRT義賣活動,同時進行宣導工作的推廣,包括拍攝子宮頸癌宣導短片、

製作 子宮頸癌防治衛教手冊、提供子宮頸癌諮詢服務,以及關懷子宮頸癌病友…等。

雖然目前子宮頸癌發生率已有下降的趨勢,但是全國仍有一半的婦女朋友,未能定期

接受篩檢,再加上子宮頸癌多半是藉由性行為感染所致,隨著社會性觀念的開放,性

行為發生年齡更是提早,因此,為了加強女性族群對子宮頸癌防護觀念,更以「疫苗

+抹片,給妳雙重防護」的口號,來提醒所有女性朋友對自身健康的關心與保護。

今年,「iROO女性關懷運動」特別以「從心出發」作為主題,設計了2款限量愛心

T-SHIRT,於全國iROO門市進行限時義賣,將匯集大眾滿滿的愛心、iROO企業的善

心、以及本會推廣的用心,持續推展子宮頸癌防治宣導工作,一同關懷女性朋友的

健康,讓健康成為美的一切。

限量「從心出發」愛心T-SHIRT義賣

出發時間:即日起至3月31日止

出發地點:全國iROO門市

出發方式:購買「愛心T-SHIRT」680元/件

洽詢專線:(02)8787-9907分機220

愛波舞后爭霸總決賽暨園遊會2011粉紅運動-Care HER

Page 23: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21台灣癌症基金會 21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午

氣功養生 1 (09:00∼11:00)

心靈成長(10:00∼12:00)

音樂治療(10:00∼12:00)

按摩舒壓(14:00∼16:00)

亮采煥顏(14:00∼16:00)

氣功養生 2 (09:00∼11:00)

編織關懷(10:00∼12:00)

中午

瑜伽健身(A班) (12:15∼13:25)

瑜伽健身(A班)(12:15∼13:25)

下午

園藝治療 (14:00∼16:00)

笑癌逐開社 (14:00∼16:00)

癌友營養講座 (14:00∼16:00)

生活繪本(14:00∼16:00)

晚上

悅聲合唱團 (19:30∼21:30)

瑜伽健身(B班)

2.(18:40∼20:10)1.(18:00∼19:10)

3.(20:15∼21:15) 2.(18:40∼20:10)

1.(18:00∼19:10)瑜伽健身(B班)

● 對 象: 癌症病友及家屬(瑜伽課、編織關懷

及悅聲合唱團歡迎一般民眾參加)。● 報名時間: 週一至週五上午9:00至下午18:00,

即日起至名額額滿為止。● 上課地點: 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16號5樓之2● 課程洽詢: 需了解或報名課程,請洽8787-9907

(分機207陳小姐、218游小姐)或上

基金會網站 http://www.canceraway.org.tw查詢及報名。

諮詢服務(為確保諮詢服務品質,敬請來電預約會談)

諮詢專線:8787-3881

※每週一至週五 上午9:00至下午5:00

★癌症相關諮詢: 台灣癌症基金會護理師 游懿群※每週三 上午9:00至11:00 肝癌諮詢

★營養保健諮詢: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 賴怡君※每週一 按摩舒壓與亮采煥顏課程輪流開課※每週二 心靈成長與音樂治療課程輪流開課

100年課程表台灣癌症基金會癌友關懷教育中心

諮詢專線:(02)8787-3881諮詢專線:(02)8787-3881

支持計劃

Page 24: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

Page 25: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

捐款芳名錄99.10 99.11 99.12

24,000 張衍爐20,000 李武靖劉若鐸10,000 郭新宜黃振國8,500 紀明昇8,170 波特貿易有限公司7,200 環球商務法律事務所7,000 周徐英5,000 陳佾容朱莉娜洽泰企業有限公司高水龍張琇珍許政郎郭俊開黃陳美華楊敏盛賴基銘4,000 褚宗偉3,600 川源股份有限公司吳錦妮鍾美淑3,235 林立文3,200 王順民3,000 吳金州林富美郭智信陳絲 賴慧君2,200 廖珮如2,000 劉思駿孔令燕王國新朱美玲林碧雲洪子涵洪秀真張粟妹 陳貞利黃光銘黃佩君葉淑鈴蔣愛蓮謝碧鳳鍾秀媚蘇意雯1,900 劉小玲1,800 邱玓崢1,600 徐惠娟陳宛瑩陳貞佩楊香治1,500 白秋紅吳致遠李世仰

908,100 柯珀汝750,000 劉本謙 100,000 武秀珍 50,000 呂玉韻24,700 林妙惠13,000 久源投資有限公司 11,000 吳彭素玲10,000 邱月琴 呂月娥 孫桂寶 黃仁群 劉德裕 鞠治蕙 8,000 劉惠寧-悅聲 6,000 江岳陽 陳淑敏 5,975 許雅淳5,300 曾世榮5,050 王邱彩雲 李清園 楊張昭枝5,000 林芳儀 劉鶴如 王招治 王陳秀玉 何金良 邢智田 林俊銘 洪崔玲 許政郎 郭翠鈴 黃麗惠 簡健三 4,700 吳憲融 李玉梅 張銀雪 陳怡雯 曾春 4,350 王綺蓮 江茂村 吳連菊 周心瑋 林玉雪 林忠 柯素蘭 徐錫麟 張春杏 莊賴孟珍 程淑芬4,300 張秀蘭4,200 姚雅芬4,000 于桂蘭 王寶米 吳玉盆 吳如珊 呂素珍 呂素卿

100,000 興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祥和工程有限公司50,000 林梅珠 陳春塗30,900 蔣淑慧30,000 劉家瑞27,198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00 黃曉慧謝碧梨14,650 翁立賢12,000 楊志成10,000 洪嘉隆吳五珍孟麗君喻至瑋黃裕彬鄭佳玟盧玉蜜8,000 鍾震翰6,100 湯家安王黃幸珠6,000 辛佩珍5,000 王碧鶯周玉萍洪俊隆汪仁川卓志杰周政慧高咪咪許政郎郭俊開陳麗凰辜郁純黃振東楊元易劉烟雲劉晉宏薛天琦蘇龍華4,064 波特貿易有限公司4,030 白麗琴4,000 江清木林純綾洪煒翔褚宗偉3,000 范伊婷常利飛陳佩宜陳勝家董慧華蔡幸妙蔡幸梅賴皓嬪鐘東林2,500 蔡宗翰蔡宜璇2,200 王又慶2,000 洪慧芬劉思駿元入資翔王秀鶴王雨薇

李曉青周靜儀林花定莊麗秋郭炳宏游禮安1,310 黃聖芳1,200 石昕諭吳敏甄李維珍胡媜媜穎冠汽車材料有限公司賴佳妙1,100 陳耿良1,000 吳盈慧李淑惠姚孟涵曾智宏蔡振國蘇秋文大樹王盈中吳碧芬呂怡珍李孟芳李渲嬥杜玉珍林君立林倖蕙林麗琴洪鋕鏠茅夷芬張媖貴張王足張芳茹張得興張維敏張薰文莊錦珠許振宗許微芊陳月玲陳秀蓮陳秀蘭陳建平陳昱均陳重志陳振隆陳國鍾陳淑雅陳駿豪傅毓芬彭梅順黃妤涵黃柏叡黃清雪黃隨楊榮華葉滿梅廖子毅劉俊君劉貴春劉運芝歐陽媛蔡錦富鄭梅芳鄭嘉文簡瓔津蘇淑珍980 何小君975 台大醫院

李文才 李志惃 李京容 李芳仁 李經武 林唐樟 邱文國 洪秀真 孫貴寶 高正人 張若翎 張栗妹 張蓁蓁 許惠貽 郭幸蕙 郭婷揚 陳素芳 陳脈寬 黃鳳凰 楊秋美 楊蘭鳳 董明芬 雷秀惠 蕭傳和 顧正培 3,936 林美玲 3,700 林詠雪3,500 邱雲景/劉慧文 幸鳳娟 劉詠凰3,340 張光謠 蔡順輝3,300 無名氏3,000 陳慶民 台南安平威鎮堂管理委員會 李阡庭 林謝彩雲 姜雅馨 范美娟 康景琅 許美金 陳香 傅毓芬 詹鳳英 鄭智仁 鄭雲霞 盧崇義2,850 程素梅 2,300 鄭惠萍2,250 莊千慧 2,000 王瑜琳 劉思駿 毛秀娥 王彥文 李光輝 李素華 林玫汝 郝世明 張盟宗 許松崑 陳彩 黃光銘 劉囿汝 蔡湯瓊 1,700

林月嬌胡孟倫高菁穗張吳玉指張陳麗吟張寶月許明仁郭時容陳周麗美陳貞利陳維純曾文慶黃可人黃光銘楊建東葉珍瑜劉小玲穎冠汽車材料有限公司謝碧鳳羅巧鈴嚴志成1,800 林秀珠1,600 朱美玲周靜儀洪秀真徐惠娟張栗妹蘇意雯1,500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江吳勉吳致遠李曉青林花定郭炳宏陳信喆陳福昌蔡柯秀桃蔡祝仁1,330 楊明麗1,300 無名氏楊秀治1,200 白秋紅李碧雪蔣愛蓮1,100 鄭文欽1,070 游文德1,030 陳芯瑤劉乃菁1,000 吳盈慧李淑惠李雅玲林瑩琇曾智宏楊詠麟蔡振國羅右然蘇秋文毛春霖王知一王盈中王萱鎮王韻恩王韻萍王韻瑄何怡樺吳碧芬呂怡珍呂璧珠宋柔曄李孟芳杜明豪林君立林其鋒林明珊

雲林分院900 凌玲趙怡君880 林美智830 柳燕雪楊淑敏800 張家瑜許瀞韡黃麗惠750 蓮合婦產科診所600 黃帥豪王喬韻何玉琴杜方瑜郭家瑋陳秋如陳珮妤蔡美裳優婆塞580 黃景政500 曾鳳櫻黃進成黃慧君黃麗文蘇蓓雯楊凱淇/洪秀卿孔繁梓 陳幸卿方王金枝王天琪王沛然王秀鳳王慧雯王鎧美王麗霞王耀德白秋月朱琇娟江錫麒何文君何怡樺吳炘怡吳素華呂雪鳳李小姐李玉芬李玉雁李依樺李周秀吟李淑梅周麗琍尚柯秀娥林凡喧林素秋林暐旼林漢秋洪彩月徐照程殷瑞敏高信昭張台貞張秀卿張淑怡莊清雲許鈴昭許耀仁陳秀雯 陳宜琪陳怡方

劉小蘋1,517 慈悲喜捨1,500 吳致遠 林花定 林義雯 郭炳宏1,380 李淑樺 1,350 黃敏賢 黃瑞華 劉秀美 蔡青倫 1,270 徐惠萍 黃美霞 1,200 丁筱芎 孫安杰 孫安霖 蕭翠鳳 1,020 蔡洆波 1,000 吳盈慧 李淑惠 李雅玲 姚明慎 曾智宏 蔡振國 蘇秋文 王盈中 包玉潔 呂怡珍 宋美蓉 李全揚 李孟芳 李素娥 沈佳慧 沈俊宏 林天送 林秀珠 林其鋒 林芷嫺 林麗琴 邱瑞秀 姚承君 施華源 洪鈺雯 洪鋕鏠 胡敏雄 馬逸萍 高稚婷 張芳茹 張碧鳳 莊葡萄 許振宗 許素秋 許乾益 許微芊 陳秀蘭 陳國鍾 陳淑華 陳淑雅 陳駿豪 彭梅順 童美霞 黃永隆 黃玉美 黃妤涵 黃柏叡 葉淑玲 趙明華 劉秀蘭 劉瑞珍 劉運芝

林麗琴邵建輔姜日雲施素卿洪鋕鏠唐惠蒂高隽探張媖貴張芳茹張春月張秋貴張淑蓉張榮棗許振宗許素秋許微芊郭淑華陳月玲陳秀蘭陳明德陳東順陳威全陳振國陳國鍾陳淑英陳淑華陳惠民陳膺安陳駿豪陳麗珍陳懿玫喬曼君彭梅順游禮安善德功德會黃永隆黃成鶊黃妤涵黃柏叡黃淑芳筌壹企業股份公司劉運芝歐陽媛蔡玉斌蔡家昌蔡馨慧鄭夙芳鄭嘉文簡瓔津羅淑芳800 許瀞韡黃麗惠700 連若君600 黃帥豪李維珍陳秋如陳清源劉育鑫蔡美裳550 陳詠榆530 童辰鳳500 王子中陳姵穎黃慧君黃麗文劉建宏蕭慧欣戴春蘭簡靖珊蘇蓓雯/洪秀卿丁紫輝孔繁梓 陳幸卿王沛然王秀婷王秀鳳王治平王鎧美

陳榮祥馮山海黃千華黃石城黃敏雄黃陳阿月黃群陽楊志文楊清輝葦萁萊福生技公司詹鴻蓮劉春珍劉省郎劉陳雅旭劉瑗芳蔡柏鋒蔡素真鄭宇洵鄭美慧盧立卿蕭英賴巧筑賴忠源謝淑芬鍾婉惠顏培如王蘇淑貞490 王秋芳400 何福祥李惠月鍾文鈴380 邱桂瀾361 陳彥竹300 丁明芬 周錦旺張淑梅曾耀泰游忠豪楊淑如葉翊甄王怡靜王細霞王薇婷何泰慶余艾真余燕萍吳文珠吳信穎吳姝蓉吳淑女吳菊英吳楊碧娥吳錦章李致儀李萬庸李燦宗李蘇幸沈玲玉沈紋妮卓威呈 周彥汝林丕揚林玉蓮林芳如林眉君林香君林素鳳林瑜臻林瓊玉邱緁伶柯淑華柯麗華徐明玉

歐陽媛 鄭嘉文 鄭穎雅 蕭令鸞 謝美枝 簡瓔津 800 許瀞韡700 林美滿 葉金仁 葛令鸞 630 張文音600 黃帥豪 陳秋如 鄭有振 優婆塞530 黃輝煌 500 王仁民 黃慧君 黃麗文 蕭慧欣 蘇蓓雯 楊凱淇 /洪秀卿 孔繁梓陳幸卿 王沛然 王秀鳳 王美雅 王慧雯 王鎧美 王麗霞 白秋月 石承右 朱琇娟 何文君 吳天賜 吳炘怡 呂雪鳳 李世仰 李玉芬 李玉雁 李旺水 李秋冬 李淑梅 周麗琍 尚柯秀娥 延允中 林素秋 林裕娟 林暐旼 邱千芳 洪彩月 孫敏瑛 殷瑞敏 翁淑英 高信昭 張秀卿 張淑怡 莊春萍 許鈴昭 陳秀雯 陳怡方 陳盈瑜 黃千華 黃明章 黃敏雄 黃群陽 楊志文 楊明仁 義達貿易有限公司 葦萁萊福生

王麗霞王耀燦丘月蘭白秋月朱偉瑩朱琇娟何文君何佩華吳炘怡吳俞臻吳夏珍呂雪鳳李世仰李玉芬李玉雁李佩君 李和謙李秋冬李素霞李淑梅杜美秀周任中周麗琍底波拉林彥伶林素秋林暐旼邱素珍施煌洪秋芝洪彩月洪勤敏殷瑞敏高江平高信昭高春霞國際檢驗所張秀卿張淑怡張婷姍張麗玉梁麗娟許鈴昭許瓊方陳月珠陳甘霧陳秀雯陳宜琪陳怡方陳振其陳淑雅陳淑鳳陳麗凰曾久芳曾吳寶說馮德玲黃千華黃月香黃月霞黃正智黃敏雄黃群陽楊志文楊雅芬義達貿易有限公司詹鴻蓮鄒上元劉春珍劉省郎蔡柏鋒蔡素真蔡鴻育鄭宇洵鄭美麗鄭博文鄭曉萍蕭英賴巧筑賴孟玲謝秀琴簡妙顏培如蘇淑真王蘇淑貞無名氏

徐婉玲康曉雯張秀蘭張佳文張保盛張淑榕張順珠張蔚瑩梁綿綿 莊卿雲許陳金盆許筱韻許麗明郭立雯郭虹蘭陳奕彰陳春吟陳詩穎陳瓊妮陶小姐黃子熒黃怜瑩黃振彥黃薰誼黃蘇阿蕉甯湘鳳楊宜鑫劉如玉劉明賢劉慧雯歐昊昌蔡楚湘盧羿帆蕭華宏賴淑惠謝佳妤羅琳珠張羅秋妹280 史珮甄呂北250 宋函倚李秋冬200 湯雅玲黃慈均王麗英何琬雯吳玉雲吳美麗呂竹華呂宜樺呂怡潔李宏定李侑儒李懷萍林咏潔林伶君林泗水林知伶林姿君林雅蕙施 筑胡怡君袁秋枝馬俊清馬清吉張守銍張瀛榮莊洪士許書豪陳永玲陳淑媛陳貴子彭美棻彭肇蘭游素貞無名氏

技公司 詹鴻蓮 蒲冠君 劉春珍 劉省郎 劉基富 蔡再傳 蔡柏鋒 蔡素真 鄭宇洵 蕭英 蕭黃素卿 賴巧筑 顏培如 關素蓉 王蘇淑貞 480 黃允良 450 林芯如400 李惠月 李瑜娟 陳淑惠 350 陳聰輝 戴金治300 丁明芬 周錦旺 張淑梅 游忠豪 黃進成 楊淑如 葉翊甄 王怡靜 王細霞 王薇婷 余艾真 余燕萍 吳文珠 吳信穎 吳姝蓉 吳淑女 吳菊英 吳楊碧娥 吳錦章 李心怡 李俊屏 李致儀 李萬庸 李蘇幸 沈玲玉 沈紋妮 汪純傑 卓威呈 周正熙 周彥汝 林丕揚 林玉蓮 林芳如 林眉君 林茂男 林香君 林素鳳 林瑜臻 林瓊玉 邱鳳娥 邱緁伶 柯淑華 柯麗華 洪文宗 徐明玉 徐婉玲 高郁婷 康曉雯 張佳文 張保盛

450 何福祥周雪芬林美雲蕭培元400 李惠月凌玲楊汶錡廖春蓮350 林心恬陳信宏320 陳慈嫥300 丁明芬 周錦旺張淑梅游忠豪黃進成楊淑如葉翊甄方昭文王怡靜王細霞王薇婷王識欽余春田余燕萍吳文珠吳信穎吳姝蓉吳淑女吳菊英吳楊碧娥吳錦章李俊屏李致儀李萬庸李蘇幸沈玲玉沈傳心汪純傑卓威呈 周彥汝林丕揚林玉蓮林宜蓁林芳如林眉君林香君林素鳳林瑜臻林瓊玉邱緁伶柯淑華柯麗華孫永焜徐明玉徐婉玲高郁婷康曉雯張秀蘭張佳文張保盛張淑榕張進文張順珠張蔚瑩梁綿綿 莊卿雲許陳金盆許筱韻許麗明郭立雯郭虹蘭陳奕彰陳春吟陳家祥陳翎陳瑞美陳詩穎陳瓊妮陶小姐傅秀珍黃子熒

黃李雪芳黃琇琴黃鎮嶽楊圭堃楊碧珠葉國麟葉儒杰廖春蓮廖貞雯廖嘉慧劉韻淇盧冠孛鍾豐智蘇金英100 林欣穎林啟文陳敬如王秀芸王采穎江福星余碧珍呂長信呂建雄李沛玲李宜蓁李治璟李秉樺李姵璇李祐慈李清玉李慶福李錦秀林安琪林鴻斌峰源裕行銷有限公司徐戊平徐薆齡高怡君張秀鈴許秋玲許景維陳秀足陳孟香陳怡伶陳奕蓉陳思伃曾隆昌馮千芬黃世姝黃世鑾黃郁芳黃淑華黃淑鈴楊姝樺廖元嘉劉富貴蔣順興蔡秀媛蔡佩娟蹇啟溶羅弘奇羅裕荃羅慧純90 楊志彬65 潘清秀50 陳彥均

黃怜瑩黃振彥黃薰誼黃蘇阿蕉甯湘鳳楊霞清劉如玉劉慧雯歐昊昌蔡任瑞蔡楚湘蕭華宏賴忠源賴淑惠謝佳妤羅琳珠蘇欽賢張羅秋妹280 李欣儒蔡阿雪250 吳嘉慶林昌翰蔡涵倫215 郭柏均200 林芳旭黃慈均王敏育王麗英朱愛如江福星何啟華何啟鳳何琬雯何靜怡吳玉雲吳宜蓁吳嘉宗吳嘉惠呂竹華呂宜樺呂怡潔李宏定李侑儒李宛蓉李懷萍周艷卿林佳緯林泗水林知伶林美慧林雅蕙邱巧旻邱勇達邱秋香邱家豪施 筑柯柏廷柯逸凡胡怡君夏姜慧袁秋枝張瀛榮莊洪士陳永玲陳秀和陳淑媛陳貴子彭美棻彭肇蘭黃李雪芳黃琇琴黃敬凱黃鎮嶽葉儒杰廖鼎超劉伯位蔡憲琳鄧瑜旻鍾文鈴鍾呈慈簡秀倩蘇金英150

陳又哲陳芃蓁130 陳惠雁蔡香華100 林欣穎林啟文陳敬如王秀芸王采潁王純榜田青彰余碧珍吳宜蓉吳彩珍呂長信李清玉李錦秀林咏潔林安琪林俊呈林韋廷侯婉莉洪長青峰源裕行銷有限公司徐戊平徐韶妏徐薆齡徐麗芬高怡君張秀鈴張淑珍梁哲豪許志豪許秋玲陳生心陳秀足陳秀英陳孟香陳奕蓉陳建昌陳彥竹陳彥均陳思伃陳茂台游昌洋游素貞馮千芬黃郁芳黃淳媚黃琦黃進煌楊姝樺葉亭妧廖子毅廖庭婕劉鳳如蔣順興蔡秀媛蔡佩娟蔡周素蘭蔡欣縈鄭干耀錢世軒謝桂枝韓景燦簡邑安蘇美足90 楊志彬50 張瀅仁梁芷馨梁書萁梁雅鈞30 孫佳伶

張淑榕 張婷姍 張順珠 張蔚瑩 梁綿綿 莊卿雲 許陳金盆 許筱韻 許麗明 郭立雯 郭虹蘭 陳俊一 陳奕彰 陳春吟 陳珮妤 陳詩穎 陳瓊妮 陶小姐 黃子熒 黃怜瑩 黃振彥 黃薰誼 黃蘇阿蕉 甯湘鳳 楊霞清 劉如玉 劉育鑫 劉慧雯 歐昊昌 蕭華宏 賴忠源 賴淑惠 賴寶珍 謝佳妤 謝建興 羅琳珠 譚筱臻 張羅秋妹 255 洪茂添250 吳嘉慶 232 王千玫200 黃慈均 王群雅 王緹婕 王麗英 何琬雯 余永鴻 吳玉雲 呂竹華 呂宜樺 呂怡潔 李侑儒 李懷萍 林知伶 林雅蕙 林黃愛 施 筑 柯秉豪 柯柏廷 柯逸凡 洪忠政 胡怡君 夏右卿 翁昆陽 袁秋枝 馬俊清 張瀛榮 莊洪士 陳永玲 陳淑媛 陳貴子 陳慧芬 彭美棻 彭肇蘭

黃李雪芳 黃琇琴 黃鎮嶽 楊汶錡 葉儒杰 鄧瑜旻 盧羿帆 賴信潁 賴品佛 賴癸木 賴秋 鍾文鈴 鍾呈慈 簡秋鳳 蘇金英 霹靂印刷網路科技150 蔡雅茹 100 林欣穎 林啟文 陳敬如 王秀芸 王采穎 余碧珍 呂長信 李春花 李清玉 李錦秀 林咏潔 林安琪 林鴻斌 邵明瑾 邵修安 洪豐壹 郎紹雄 孫萍蔚 峰源裕行銷(有)徐戊平 徐薆齡 高怡君 張秀鈴 許志豪 許秋玲 郭英男 郭益安 郭素娥 陳秀足 陳孟香 陳怡伶 陳奕蓉 陳建昌 陳彥竹 陳彥均 陳思伃 陳茂台 陳貞君 陳詠榆 曾月琴 馮千芬 黃郁芳 黃淳媚 楊姝樺 楊鈞淯 劉亮鴻 劉鳳如 蔣順興 蔡秀媛 蔡佩娟 謝姿慧90 楊志彬50 蔡玄真

Page 26: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三、購書: □ 轉彎的生命350元

□ 看見.生命300元

□ 蛻變.生命300元

□ 飛越.生命300元

□ 抗癌鬥士故事集(四本合購)1000元

□ 蔬果農藥殘留清洗手冊50元

□ 高纖防癌飲食寶典150元

□ 蔬果防癌飲食寶典150元

□ 聰明飲食輕鬆防癌150元

□ 癌症病人的營養迷思300元

□ 兒童創意故事集 一套三本450元

□ 兒童天天5蔬果VCD100元

□ 蔬果5.7.9健康人人有50元

購書郵資 : 30 元 合計 :       元

(若需本會郵寄書籍至府上者,請另附郵資30元)

取書方式:□郵寄取書 □自行取書 □其他

總計金額: 元

寄書地址:□□□

收據抬頭:

收據地址:□□□

本會開立的捐款收據,可作為您公益的捐贈,依法可抵扣所

得稅。填妥表格後,請放大傳真至(02)8787-9222或郵寄至

台北市105南京東路五段16號5F-2 台灣癌症基金會收。為

了作業方便,請您務必填寫郵遞區號。(本表格可影印重複

使用)

身份證字號/統一編號:

電 話 : 公 ( ) 傳真 ( )

宅 ( )

地 址 : □□□

信用卡別 : □ VISA □ MASTER □ JCB □ 聯合信用卡

信用卡有效日期 : 年 月 日

發卡銀行 : 授權號碼: (勿填)

信用卡號 :

持卡人簽名 :

(須同信用卡簽名)

一、捐款方式 :

1. 定期定額捐款:本人願意從   年   月起

二、愛心關懷品認養:

假髮 3000元/頂 頂

毛帽 100元/頂 頂

頭巾 100元/頂 頂

愛心關懷品認養合計: 元

 □ 月捐1000元 □ 月捐 500元 □ 月捐 300元

 □ 月捐 元 (您若要停止捐款,請來電告知)

2. 不定期捐款方式 : □ 本次捐款 元

台灣癌症基金會財團 法人

Page 27: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

2009年12月出版

2010年9月出版

(20.5×19.5cm)

(20×20cm)

 為了鼓舞更多癌症病友,發揮抗癌的生命力量

,台灣癌基金會將歷屆「抗癌鬥士選拔」所入圍

之抗癌鬥士們奮勇感人的生命故事集結成書。其

中包含罹患各種不同癌症的生命鬥士,他們不向

命運低頭、不放棄任何希望,最後激勵奮發、衝

破黑暗,活出更璀璨的生命。透過他們的事蹟及

勇氣,希望可以鼓勵更多人熱愛生命、迎向陽光

、勇敢對抗癌症。

四本合購:1000元

 本書將坊間癌症病人與家屬最常見的營養迷思

,由營養師以專業觀點一一破解,並輔以正確的

營養觀念,教導病人與家屬在不同治療階段應遵

循的飲食技巧,並擬定一套完善的營養照顧計劃

,最特別的是針對癌症治療可能出現之各種副作

用加入中醫師的飲食建議,幫助病人在這場抗癌

戰役中,掌握致勝關鍵,順利邁向康復之路。

工本費:300元

 「兒童創意故事集」針對國小不同年級層設計

,內容豐富充滿童趣想像力,有孩子將蔬果幻化

成神勇的武士打敗細菌軍團,也有孩子想像了一

座蔬果森林,舉辦歡樂派對;另外,還有將蔬果

變成是年輕美麗的秘方⋯⋯全書加以專業的全彩

插畫編排,足以讓人耳目一新且吸引孩子閱讀,

並可以增加孩子對蔬菜水果的喜愛度,是強化孩

子與父母及老師互動的最佳教材,適合國小各年

級層閱讀,一套三本,可分售。

一本/150元

一套三本/450元

兒童創意故事集

癌症病人的營養迷思

138

4

飛越生命

2004

5

文宣出版品介紹癌症並不可怕,怕的是您不了解它。為建立國人正確的防癌保健醫學知識,本會特邀集專家及權威醫師們,撰寫各類防癌保健醫學出版品,歡迎舊雨新知給予本會支持及鼓勵,同時也歡迎各界人士踴躍贊助、訂閱或助印。

Page 28: 主 編 的 話 - canceraway.org.tw · 主 編 的 話 迎接嶄新的100年,我深知將是個忙碌的一年,對我來說它 不是包袱,而是責任,在身兼腫瘤科醫師與台灣癌症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