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2009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 年年年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代小强. 一、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命题方向. 1 .向形式要方向。 从前到后的延续性不可能有太大的突破和创新。从命题的风格、试题的组题类型等来看,四川卷所独有的风格一定会有所延续,尤其是被各地高考专家所赞赏的部分将会更发扬光大。. ( 1 )选择题.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备 考 策 略

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代小强

Page 2: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一、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命题方向

1 .向形式要方向。 从前到后的延续性不可能有太大的

突破和创新。从命题的风格、试题的组题类型等来看,四川卷所独有的风格一定会有所延续,尤其是被各地高考专家所赞赏的部分将会更发扬光大。

Page 3: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1 )选择题• 延续:各种题型的搭配:正向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推断式选择题、材料式选择题(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组合式选择、因果型选择、概念型选择题、方法型选择题 等,各种题型仍然会兼顾。 ( 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条件下,更能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考查学生探究学科问题的能力。2007 年四川卷共有图片 17 幅,图表 2 个,图片既有课本中的插图、课本封面的彩图(图 4 ,图 7 ,图 14 ,图 15 ),也有课本外的(如图 5 )。材料既有史学著作,也有文学作品( 19 题)和民谣( 22 题)。这对提高考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有效区分他们的学习能力,作用明显。 )

• 加强:材料式选择题(尤其是图表材料,体现计量史学的功能)可能更突出;新方法类选择题可能更突出;组题与单题相结合是一个大趋势。

Page 4: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2 )非选择题• 延续:第 37 题,古今中外关联以扩大考查

知识面;材料的综合性、多样性以及与之对应的能力多样性的考查仍会坚持;新史学观的渗透和立意仍会体现得淋漓尽致。

• 发展:热点问题的渗透和呈现方式可能更加巧妙,在考查热点的深度可能加强;第 39题,在区域文明方面可能会更明显。

Page 5: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2 .向考纲要方向• 我们现在没有 09 年考纲,但是可以暂时依据 08 年的考纲

来组织复习。 • 2008 年高考的考试范围有一定的调整 , 其中有一部分是不

必要重点突出的 , 是否重要 , 主要看与主干知识、与专题、与热点话题衔接的程度。

• 但是有一类知识,要重点关注——社会生活板块的内容。从史学理论的角度看,社会生活史范式在全国和四川卷中有增长的趋势,也是可以避免与以往高考题重复,更能体现新课标内容的特色,同时,还是命题人显示命题技艺的重要载体。(如,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生活的变化、隋唐时期的社会生活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商业、城市、人口和生活中的表现和变化都可能切入考查历史知识。)

• 明年新大纲出来后,可集中精力用专门突破新增内容。

Page 6: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1 ) 2008 年《考试大纲》新增部分 《中国古代史》:井田制,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刺

史制度;两汉时期与越南的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隋朝时期广设仓库和修筑驰道;隋唐府兵制和募兵制;庆历新政;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京变乱和重建领导核心;甲午中日战争的平壤战役;戊戌变法的背景;冯玉祥与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与国民会议运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全面夺权”和二月抗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在徘徊中前进;建设现代化的国防。

• 《世界近代现代史》: 19 世纪晚期欧美的工人运动;第二国际;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国际裁军的进程和地区缓和;知识经济的兴起。

Page 7: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2 )教材列为阅读内容(即不做考试要求的)而《考试大纲》中有的内容,三年高考也不时展现。

• 《中国古代史》部分:均田制;元朝的灭亡;明朝时期华侨与开发南洋。 《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工人运动的高潮;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07 年);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意大利的统一;苏联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主要是新经济政策 ) 。

Page 8: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3 ) . 教材上没有介绍且考纲中也没有的内容

•《中国古代史》部分:谥号、庙号、年号等常识。

• 说明: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关键,应加强学生的史学素养。  

Page 9: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3.向考过的高考题要方向• 研读考题,掌握动态。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展示了命题人的立意角度和涉及的知识范围,它是师生了解考试的窗口。考前要整理至少近 3 年的高考试题(主要是文科综合中的历史试题),熟悉其结构和特点。抓高考信息的采集与筛选,增强复习针对性。这是对我们每一个高三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

Page 10: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认真研究试题,抓好复习的载体。• ① 历年高考文综试题:综合研究,找特征。• ② 近三年文综高考题:重点研究,找趋势。•③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④不同区域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⑤当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值得一提 :北京卷 06.07.08 三个 37 题 ,广东卷、天津卷也很出彩。

Page 11: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北京三题——一脉相承

• 06年: 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四个图片展;

• 07 年:史学方法——史料研习、理论指导、社会调查、问题讨论。

• 08年:话说改革——四个主题发言。

Page 12: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1 )老题新考,推陈出新。

• 例 1 : 2007 年和 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历史试题 • 1.( 2007 上海历史 37 )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 21 世纪始于中国的 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右侧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问题: (10分 )(1)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分 )(2)为什么中国的 1978年会被视为 21 世纪开始的标志 ?(6 分 )(3)你如何评价图片所体现的主题 ?(3 分 )

Page 13: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参 考 答 案•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可从三方面展开。从中国的视角来看,如: 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等;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如: 1978年后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融人世界,加入WTO等。从 21 世纪的视角来看,如: 21 世纪全球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中国成为 21 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影响国际格局变化以及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源于 1978年的历史性转折等。注:标答仅供参考,答案不必全部符合标答。考生也可从个体的视角梳理、综合、分析后,进行回答。(3)本题答案开放。能提炼出与图片所提供的信息相关的主题,作出评价并言之有理即给分。

Page 14: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2 .( 2008上海历史 38)“中国的 1978”

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的学者说,这是中国的重新出发,一个国家的重新开始。历史为什么选择了 1978年,这既是那个时代一批人面对中国与世界的过去和未来的集体思考,也和一代伟人邓小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今天,经过 30 年的发展,中国已为世界所瞩目。站在 30 年后的今天,以“中国的 1978”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也可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等展开论述。( 30分)注意:

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 2.论点应由材料支持 3.论述要层次分明 4. 叙述要通顺流畅

Page 15: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参考答案•本题每卷至少应由两人评阅,各人独立打分,以所得平均分为最终得分(有小数出现则 4舍 5入);如果两人给出的分值之差等于或大于阈值,应由中心组重新评阅。

( 1 )主题:能够依据题目要求。( 2)观点:观点突出。( 3)史实:所引史实典型而充分。( 4)论述:论据与论证充分。( 5)叙述:文字通顺流畅。

Page 16: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07 年重庆卷) 37 .( 32 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师友以成就之,此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王安石《临川集》)

• 材料三: 19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初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自强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其间还有 150 多人被派赴美、英、法等国留学。

• 材料四: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施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

• ( 1 )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 2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4 分)

•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 2 分)。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 6分)

• (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教育变革的历史背景,( 4 分)并对此变革加以评价。( 4 分)

• (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 4 分)说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目的。( 4 分)

• ( 5 )结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2 分)

Page 17: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答案要点:• ( 1 )“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 ( 2)当时的教育不利于培养人才;舆论不利于变法。注重改革教育内容;培养实用性人才;扩大选官途径。

• ( 3)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培养了一批翻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改变教育制度。

• ( 4)教育立法,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培养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人才;为了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

• ( 5)略。

Page 18: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08年天津卷) 37.(31分 ) 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 ) 。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4 分 )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 (4 分 )• 材料二: 19 世纪 60 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

文、测算、军械、行军面阵等课程。• (3)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 (2 分 )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3 分 )• 材料三: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合计课时 5451936111120884310180

• (4) 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 (4 分 )你怎样评价? (2 分 )• 材料四: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 1409 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 (语言 ) 、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 19 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 19 世纪末的奇迹。

• (5)依据材料四归纳 15 至 19 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4 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 19 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6 分 )

• (6) 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 分 )

Page 19: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参考答案• ( 1 )儒家学说 (四书五经 ) 。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 (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 。

• ( 2)内容专取四书五经,文体采用八股文。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加强了专制主义 (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 。

• ( 3)洋务派。适应了洋务运动需要,培养了翻译、军事和科技等实用性人才。

• ( 4)添设西学课程,科目设置全面,经学仍占据重要地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 ( 5)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 ( 理性主义的影响增强 ) 。德国科技高度发展,如电磁波、 X 射线、发电机、内燃机等;出现许多新兴工业,如汽车制造、电力、化工等;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工业产值居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 ( 6)要加快社会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Page 20: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天津卷与重庆卷的进步

• ( 1 )材料更加多样化,文字加表格材料。• ( 2)涉及的知识点更广泛。• ( 3)考查的能力更全面。• ( 4)更注重对阶段特征的考查。• ( 5)立意更明确,史学范式的运用更突出。

Page 21: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全国卷一) 3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初试 二试 三试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宫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 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 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 1870 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摘编自净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中》等

• ( 1 )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6 分)(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10分)(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6 分)(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10分)

Page 22: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试题分析• 从考查内容看,充分体现了文明史的视角和

关注现实的导向。从文明史的视角,科举制度中国制度文明的重大成果,被孙中山赞赏,也受到伏尔泰的赞赏,它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建立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全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起了重要作用;从关注现实的角度看,当前社会公平越来越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诉求,而公务员考试的逐年升温又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这些现实问题都可以从科举制和英国文官考试制度中寻求历史启迪。

Page 23: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 从考查目标看,既有多样性,又有层次感。第( 1 )

( 3)小题主要考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 2)( 4)小题主要考查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但是,( 1 )( 3)也有不同,第( 1 )题着重考查学生提炼信息和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分析进士科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优势;第( 3)小题则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英国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社会背景。在能力考查中自然地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2)( 4)两题同是比较,但也有不同,两个比较的设问设计较为巧妙,前一个是找寻两者的区别,后一个要求概括两者的共同之处,而且赋分均为各 10分。前一个比较只有在正确解读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准确作答,后一个则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正确作答。

Page 24: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从命题角度看, 一为唐代的科举制度特点,唐科举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

主,其中尤以进士科为重,这是教材所强调的。为进一步说明问题,试题又以表格形式列出两科考试的内容。关于唐代科举制度,教师肯定作为重点讲述,但估计绝大多数教师讲述时会介绍科举制度对封建统治的作用,如果一些教师有意识地结合新课程的话,教育作为民生的问题之一,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与缓和社会各阶层矛盾方面有重大促进作用,这样的强调可能有利于帮助学生回答第四问。但估计许多教师与学生不太会注意到为什么进士科尤盛的原因,因为这一句话在教材中虽有说明,但仅一句话而已,而且是一种结论性表述,教师可能很少会对此进行深入的挖掘或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所以设问以此为突破口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可能一下子就会把学生给问住了。

启发: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需要我们从新角度突破教材;对教材结论性的语言来重点分析。

Page 25: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二为英国文官制度产生的背景与进程介绍。由于这一内容教材没有涉及到,所以试题以较大篇幅介绍其背景。英国近代文官产生及文官制度确立,与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有很大关系,革命使文官产生,原因是因为官员不再如以往那样由贵族垄断与世袭,但到 18世纪末,英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文官制度,“无常规可据”。直到工业革命爆发,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主要是公平竞争的规则进入官员的选拔程序之中,而公平竞争莫过于考试,考试的内容又必须适合于工业革命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关于工业革命的影响问题,许多教师往往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强调,尤其在前两个方面,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已挖掘得较为深入与全面,但对文化方面,则实在显得过于宽广了,因而有更多的文章可以作,以往也有这方面的试题,如工业革命对家庭观念、就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这次又有了一种新的内容——考查工业革命对文官制度形成的促进作用。这一事例其实告诉我们重点知识永远是重点,但如何在体现重点?从何切入方面等等?真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 启发:主干始终是主干,高考始终会考,但形式和链接不尽相同;要善于从新的视角分析理解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表述,突破思维定势。

Page 26: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参考答案• 37.( 32 分)

( 1 )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6 分)。( 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 5 分);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5 分)。( 3)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6 分)。( 4)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10分)。

Page 27: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又如,广东卷• 第 30 题,大家都认为 2007 年高考已考了苏联史,很多人认为今年大概不考了吧,可是继续考,在去年的基础上变化角度重新考查,而且站在全球史观的角度上进行考查,增加了考查的广度。

Page 28: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2)史学范式,各地重视。• 全国卷明显,紧扣主干内容,基本近代化和现代化成为了

主角。• 全国一卷 :以文明史范式、整体范式和现代化范式设计试题。如全国卷一第 13、 20 题考查精神文明史;第 17 、 18、19 题考查政治文明史;第 21 题考查整体史观;第 14、 15、 19 题考查物质文明史;第 37 题考查制度文明史。

• 全国二卷,全国二卷的选择题就是中国近代化的问题,中国整体社会进步的问题。从 13题到 17 题,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不同的阶级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当中,他们的思想和实践从一个不同的侧面反应出来,比如太平天国运动,它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影响。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涉及到了辛亥革命,后来一直考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变化主要体现的一个角度就是城市化。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的进程实际上就是我们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考,所以近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

Page 29: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07 年四川卷为例• 全卷以文明史观和整体史观等史观为指导命制 : • 选择题 12—14题从制度文明下的整顿吏治构思,涉及今天反腐倡廉这一热点。从机构设置(政体)、立法严惩两方面组题,选取了从秦朝御史大夫到新中国初期的三反五反运动的历史主干知识,古今关联,各有侧重又串成一体。

• 主观题 37 题从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构思,涉及今天文明交流

史学研究热点。该题从物质文明交流、制度文明交流、精神文明交流三个层面组题,选取了交通和信息科技进步、东学西渐、启蒙思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等相关历史基础知识,中外关联,古今关联紧密一体。

• 主观题 39 题从中苏关系构思,涉及今天中俄关系热点。该题从苏联对中

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援、中国 50 年代经济特点两个方面组题,选取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帮助、建国初期中苏友好关系、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等历史基础知识,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考查了中苏关系,知识衔接自然一体。既含整体史观,又有文明史观。

Page 30: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具体操作•我们可从文明史角度学习中国古代史,包括物质文明(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重农抑商政策等);制度文明(尤指政治制度,譬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精神文明(古代主流思想中提示我们对各时期的儒家思想应重新认识;古代的科技文学艺术成就不能忽视);从现代化角度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从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全球化角度学习世界史。

Page 31: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3)题料多元,更加综合。

• 08年各套试题,以题料为主的选择题型比较多,材料多样化趋势更明显,这些材料一般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尽管试卷命题视野很开阔,厚重含蓄质朴,但是从呈现来看也不失活泼,并不很凝重。

Page 32: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以全国Ⅰ卷为例• 12 个历史选择题,至少有 9 题是要求考生对引用的材料(文字或图片)

进行解读理解后才能正确解答。同时,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并不“直白”,或是外文翻译成的中文,或是近代的半文半白的文字,或是有一定倾向性的言论,这样,使得理解材料并不十分直接了。未直接引用材料的其它几个选择题,也同样需要正确理解试题提供的信息。

• 非选择题 37 题和 39 题都提供了大量的需要阅读和分析的材料,包括文字、表格等,且内容庞杂,同时,试题在各小题中没有提出“根据材料……”“根据材料 X,结合所学知识……”等的指向要求,且都是要求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后才能解答,几乎没有能够“引用材料”回答的内容。从这方面看, 2008年高考历史学科的“难度”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上。

• 最主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归二新三观”:“一归”指回归历史学科本质的导向,“二新”指特别注重利用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三观”指考查内容非常重视历史科学的新理念: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全球化)史观,关注的是人类文明演进进程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Page 33: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以广东卷为例

• 在 25道选择题中,共有 14道题目提供了全新的材料或设置了独特的情境,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地提取材料的信息或解答新情境下所出现的问题。

Page 34: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应对策略• 文字阅读能力是文科通用的能力。阅读历史材料,纯古代史材料并不可怕,因为难以理解,在考试时往往会有注解说明,而近代的材料、从外文翻译来的文字(尤其是近代翻译的)、文化界出现变革或潮流(比如新文化运动等等)时期的文字才是真正比较难以理解的,命题者引用这方面的材料,一方面考查对材料本身的解读,更重要的是考查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和认识,脱离一定的历史背景,许多材料的内涵是很难准确理解的。

• • 因此,提炼有效信息是关键。提炼有效信息和信息价值

是和历史学科的“四史”——史观、史实、史法和史识——紧密相关的,历史意识的养成是提炼信息和信息价值能力的本源。 (见第部分的第八点。)

Page 35: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4)知识运用,综合性强。• 历史试题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强调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主观性试题,包括客观性试题上。

• A、对知识的概括性要求的增强。 • B、在题干当中以理论概括的方式出现,在答案当中考察学生对这个理论的理解。

• C、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 D、对知识考察的综合性强。今年就算是死记硬

背的知识也出现了思维式考察,哪怕是一个选择题,里面会有好几个弯。

Page 36: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5)体现课改,注重方法。

• 新课程的体现已经单纯从理念转向了具体的内容、步骤以及操作。比如说对方法的考察、对方法模拟的考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实际上这个题当中已经都体现出来了。

Page 37: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以 2007 年川题为例 2007 年四川卷在史料方面对史学方法的考查比较突出,如 37 题第( 3)小题,“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实际就是站在西方学者立场上选取材料二中的史料,“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实际就是回答站在西方学者立场上他们对中国文化相应史料的解释、叙述和评价。这考查了同学们区分史料和史论的史学方法。四川卷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最突出的表现应该是 37 题第( 5)小题,“另拟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标题”。小论文首次在我省高考中亮相,虽只 2 分,但命题形式重大变化,反映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开放命题的深入。其意义重大。

Page 38: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又如, 2007 年北京卷 37题

• 史料研习、理论指导、社会调查和问题讨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外社会政治经济的演变。完成下列各题。

( 1 )史料研习……( 2)理论指导……( 3)社会调查……( 4)问题讨论……

Page 39: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6)关注热点,更重深度。

• 关注热点的目的不是说你把热点答出来 ,而是要关注热点相关的史实的本质问题。关注热点会降低文综试卷载体的陌生感,从而降低对文综试题的难度感觉,实际上,卷面的载体熟悉度和陌生感往往会影响考生对试题的判断和发挥。

Page 40: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A、同是奥运热点,但考查呈现不同

• 2007 年全国卷 40 题结合北京奥运的热点,考察女真族迁都的历史。这道题考查北京作为都城的由来,是热点问题,但它不是从现实角度出发命题,而是从金迁都北京考起,巧妙地把社会热点问题与历史问题结合起来。

• 2008年北京卷,以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 ,考查中国革命史中中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

Page 41: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B、 2008年的北京卷• 北京卷对热点有所体现,体现最明显的一个是

党的十七大与民生问题。 北京题 37 题体现的是十七大报告当中笔墨最重的民生问题,而且涉及到了十七大报道当中民生问题的基本方面,就业、增收、教育。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古代的、世界的、中国的是如何对我们现在的这种教育、增收、教育有哪些教育作用,成功和失败都是财富。所以历史学科从发展趋势上来看还是要关注热点,只不过是体现了学科价值和学科特点。

Page 42: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37.( 36 分)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话说改革·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主题发言一:王安石变法与民生• 发言引用了《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 ( 1 )上引材料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 , 。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 4 分)

• 解析:从材料“各令出钱雇人充役”,可以看出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募役法”;“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方田均税法”。结合教材内容,可知推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

• ( 1 )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实行募役法是为了减轻农民劳役负担,不误农时。实行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Page 43: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主题发言二: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变革

• 发言引用了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 ( 2)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兴人才、开学校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4分)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4 分)

• 解析:结合教材,可知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近代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派遣第一批 30多名留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些措施对于近代科学和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 2)开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可从新式人才、新式学校等方面举例阐述其作用。如:詹天佑留学归国,

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促进了近代交通工具发展。戊戌变法时开办京师大学堂,促进近代文化教育发展。

Page 44: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主题发言三:罗斯福新政与社会救济• 下面是主题发言的片断: 1929 年 10 月,一片繁荣的美国爆发

经济危机,股价狂跌,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但政府没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胡佛总统的名字成了贫困的同义词。 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的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雇佣了数百万人,使中下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 ( 3)请结合上述发言概括罗斯福新政社会救济政策的特点并加以评价( 8 分)

• 解析: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社会救济措施是“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以及政府对经济采取国家干预的宏观调控措施,而这些措施对于恢复社会生产,促进美国经济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 ( 3)特点:社会救济与提供就业相结合;政府干预。• 评价: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负担,稳定了社会秩序;刺激了消费和生产,促进了经济复苏。

Page 45: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主题发言四:世纪伟人邓小平• 发言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 4 个精辟论断:• ①“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

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④“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

是争取世界和平。”• ( 4)请解读上引②、③、④论断,完成主题发言稿。( 12 分)• (提示:下列划线文字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题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

上。每个论断的解读都可以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鉴定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 • 关于新时期的外交, • 总结:

Page 46: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是关于“文革”结束后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②是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方针政策。③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而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是新时期我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 4)答案要点举例:(从内容或作用角度作答,观点正确,内容具体,即可得分)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 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

• 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这种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既符合于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Page 47: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3) 2008年广东卷• 27.(16 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个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 ,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民俗为合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必久安。

• ———据当克吕耶《论十七、十七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 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与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 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 ———Western Concepts of Chioo tand the Chinese, 1840-1876,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 [材料三 ]1958年美国入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 (18世纪 ) ,②轻视时期 (1840-1905). ③取善好施时期 (1905-1937). ④赞赏时期( 1937-1944),⑤清醒时期( 1944-1949 ),⑥敌对时期( 1949-)。

•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

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 4 分)• (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5 分)• (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和⑥两个阶段“中国形象”形成的政治背景。

( 4 分)• ( 4)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 分)

Page 48: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参考答案• 29. (16 分 )• (1)“以德治国”。以此抨击法国的君主专制、宗教愚昧,倡导理性。

• (2)抽鸦片的国家。 希望扩大对中国鸦片贸易;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西方的舆论宣传;大量鸦片输入中国;很多中国人吸食鸦片;中西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 (3) 第④阶段:中美同属世界反法西斯阵营。• 第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奉行

“一边倒”外交方针;美国实行冷战政策;朝鲜战争。

• (4)增强国力;加强交流;理性对待。

Page 49: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点评:

• ( 1 )跨度非常大,凸现“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特点,从十七、十八世纪到 1958 年外国人对“中国形象”的看法。 

• ( 2 )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辉煌成效。反思三十的改革,为什么“中国制造”、“中国形象”等问题都引起了世界关注呢?充分体现了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本题既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考查,同时又发人深思,尤其是第( 4 )问题,“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的确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Page 50: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7 )阅读量大,更重思维。• 以全国 I 为例:• 2007 年文综卷全国卷 I文字阅读达到 9965 字之多,还有 9张图片要分析。每分钟要阅读和书写的文字量达 66 字。材料选择题有第 13、 15、18、 19 、 21 、 23题,占整个选择题的一半 。

• 2008年全国一卷宗,有 11个选择题都是属于材料型选择题。

• 说明:对考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阐释材料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Page 51: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8) 地方特色 , 个性鲜明• 2007 年考查四川的内容有三道选择题 17 、 22、 23题。• ( 1 )川史是全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历史的缩影。名为考四川历史,实际考全国历史。 17 题提供了两幅与四川有关的图片,四川省布票和四川省粮票,但反映的是全国范围内带共性的现象:计划经济。说明四川历史和全国历史的同一性。——由小见大的手法

• ( 2)四川为全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22题以四川民歌的形式反映了我省男儿奔赴武汉抗战前线的情况,说明了抗战期间四川是战略大后方和基地。——大中见小的手法

• ( 3)四川历史悠久。 23题从民俗文化遗产的角度考查,属于新课程选修内容(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目前川史研究的热点。说明了四川历史悠久,民俗文化遗产较多(如三星堆、金沙遗址)。——社会生活史相联

• 以上所选极具代表性的三个题目,既反映了四川与全国的相互关系,又代表了四川的文化特色和底蕴,可以说是 07 年四川卷一个主要的亮点,也为我们学习四川史指明了方向。

Page 52: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9 )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A试题形式上• 借鉴了上海、北京等地区高考出现模式。近几年高

考试题命制形式上出现了相互交融的趋势。自从上海高考试题形式上发生变化以后,无论是分省命题,还是全国卷命题,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这些形式。如 2007 年第 19 题。图 5是北京某街道老路牌照片 ,路牌外文是“ RUE HART”,RUE是街道的意思 ,HART指担任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 .此路牌设立的时间应该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八国联军占领时期 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答案: C此题考察形式上既有图片,又有文字叙述,同时还出现了英文。它综合了其它地区高考命题的形式。

Page 53: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B试题的主题选择上• 一是不同地区主题选择的借鉴,如, 20

07 年重庆考查教育, 2008年天津卷再考教育。

• 二是同一地区重复考查同一主题。•启发:既要研究本地高考题,又要研究

全国各地高考题的精华。

Page 54: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二、复习策略与方法例谈

Page 55: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第一、处理好教材。• 我们学习有纲有本,它是获取我们考试范围的最主要的途径。处理好教材,要按照考题对知识的要求进行学习,达到其要求的高度和深度。对于历史科来讲一个是记忆一个是储存,记忆要加入的思维理解,单纯的背诵对于学生知识的利用水平的提高没有直接的帮助,只能说明你知道。而题目对知识的这种利用要求更多的是在深度和广度上,但是这个深度和广度是一种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包括你对知识的基本理解和理解的综合。我们教材实际上是陈述概念,强调历史的完整性。而考试的时候,考的是历史概念的本质,历史事件的本质,也就是说考试的时候是直奔主题。我们学生如果按照教材去背的话就和考试要求脱节了,在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主题的基础上再作题就更有效果。

Page 56: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1 )重视教材的时间空间定位• 高考历史科目的考察一直以课本为基础,而识记基本史实作为回答和分析历史问题的立足点也是每年历史必考的内容。

• 今年文综历史科目则立足于书本,侧重于对时空概念的考察如 08北京卷的 12、 13题分别考察了空间和时间的定位问题。其中 13题考察古代对外交通的状况更是把书本中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原图 (古代史书 P80) 经过一定的删减直接放在了试卷上,而北京卷的 19 题就考察了 1958年和 1980 年两个时间点的历史事实的定位。纵观各类文综卷,通过时间和空间来定位历史事实的题目比比皆是。

• 启示:我们在复习整理历史课本的时候要时刻注意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定位。往往在考试的时候,时间扮演着桥梁和标尺的作用,桥梁的作用指的是把题目给出的材料通过时间同书本知识连接起来;标尺的作用指的是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往往可以以时间为标尺,排除一些时间上超前或者滞后的选项;所以关注书本中的时间标志词是复习整理书本的前提,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历史书本中的地图,尤其是古代史的地图近几年的高考,直接采用书本上的地图作为考试的材料也是命题者常见的作法之一

Page 57: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2)重视教材的图片和材料• 如, 2008年四川卷非延考区的第 37 题:• • 材料四:从遥远的古代直到 19世纪最初 10年,无论印度过去在政治上变化多么大,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曾经造就无数训练有素的纺工和织工的手织机和手纺车,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枢纽……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结果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前所未闻的最大的、老实说也是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

Page 58: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3)重视挖掘教材重点知识A、挖掘课本的隐性知识,如注释和与之匹配

的图片表格等,了解各章节的重点,通篇把握历史背景,做到主干知识逐个击破;注重掌握重点、难点 。B、用史学范式引领,重新组织教材,从新视角理解教材重要知识点。(如,从文明史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重点知识的挖掘应该有新的角度,对一些经常考到的重点知识更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与分析,以使重点知识焕发新的生机。

Page 59: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C、克服思维定势,多角度思考问题

• 材料题既然要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其设问角度就可能与教材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做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势。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史学观念、史学知识必须有一个新的提升,如果依然以老生常谈的方式炒冷饭,那绝对是没有希望的。

• (听课时,比较强调教师对教材的重新整合和处理,及详略与重点、前后的联系与拓展等——非常关注新视角)

Page 60: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例 :汉武帝时在四川西南,云南设置郡县

• 对中古史中的这则史实,一般情况下,学生就会把这则史实定格在处理民族关系这方面的问题,然而老师如能对此加以拓展,问题将会大变样,就这则史实来看,可以说明五个方面的问题得出五个结论:其一,这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具体措施和汉武帝时大一统局面形成的表现。其二。这是封建时代促进民族融合、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发展的重要成果。其三。这是封建政府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的重要举措。其四。这是汉武帝所以彪柄史册的重要政绩之一。其五。这也可以作为区域史来处理,显然这是古代史上对西南地区进行开发的重要史实。可见史实和结论并非一一对应。这样让学生慢慢的养成一种思维习惯,进而形成一种知识迁移能力。

Page 61: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D、突出新观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如, 2007 年广东卷第 8题“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第 10 题“蒋介石是一位民族主义者”的观点;第 26题“西汉是否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等。

教学中可以用反证法、观点迁移法、思维迁移法等对教材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思维的突破与创新。

( 08年川卷非延考 37题,要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来分析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Page 62: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4)落实基础 ,稳打稳扎• 高考的基本功能没有改变,高考的基本原则也没有改

变;变化在于新课程理念的内容体现,适应新课程变化的科目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尤其是作为高考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丝毫不能动摇,要以不变应万变。基础知识作为载体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基础。基本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都属于基础知识。教师引导学生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所学教材为依托落实基础知识。

• 历史学科的魅力在于拥有浩瀚的史料,不掌握历史史实,基础知识不扎实,做历史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Page 63: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5)抓主干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复习时不要刻意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考核

的覆盖面,不用面面俱到,只要重点掌握学科的主干知识即可。所谓学科主干知识是指该学科最基础、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它是构成学科知识体系的“纲”和“目”,最具学科特色,如: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发展过程等。

• (以到绵阳中学听课为例)

Page 64: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主干知识• 高三历史复习中应注重学科内主干知识

的梳理,把握主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并使知识系统化,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依据近三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运用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和整体历史观,选择适当的问题和历史情景,形成历史主干知识。

Page 65: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政治史部分 1 、中国古代史,仍然要关注以下知识点:和谐社会、选官制度、行政制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边疆地区的开发、清明盛世。区域历史重点突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对这些地区的历史知识按政治、经济、民族、文化进行整合。 2、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和政治民主化进程、法律与法制、人权与安全、政党政治、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侵略与反侵略、国共合作与统一战线、台湾问题、新中国的外交事业。 3、世界近现代史:近代化问题、民主与法治、欧美议会制度确立、大国关系与世界近代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战争与和平、国际组织、民族解放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美国对外政策变化、中非关系、中印关系。

Page 66: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经济史部分• 1 、中国古代史:三农问题、生产工具、粮食与棉花、赋税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发展、商业发展、民族交往、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长江流域文明发展、中部地区文明发展。

• 2、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工业化起步与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近现代 土地政策与制度、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和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 3、世界近现代史: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三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欧美国家土地政策、环境与能源。

Page 67: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思想文化史部分

• 1 、中国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不同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原因、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文物与著作、教育与文学、艺术。

• 2、中国近现代史:与时俱进的思想解放潮流。• 3、世界近现代史: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史、马克

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及其社会主义运动实践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

Page 68: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第二 ,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要以学会学习为中心,优化复习过程与课堂教学结构,改

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复习效率。

学会学习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高三复习阶段尤为重要。要加强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不良行为与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实质上,是要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何落实?

Page 69: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第三,能力立意,贯穿始终•今年高考的一个趋势是能够直接从课本中找出答案的题目越来越少,更多的题目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如 08北京卷 14题考察水利工程需要我们动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题干中获取到蜀相诸葛亮中的蜀字,从而定位到四川,定位到都江堰又如 08北京卷的 19 题则完全考察了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

Page 70: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

和探讨问题”

• 在课堂教学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我们要没有有意识地进行四种能力的培养,而是把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四种能力培养相脱离。课堂教学是我们备考复习的主阵地,教材是我们复习的主要资源,我们要明确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和要求为纲的意识,在课堂教学、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中具体体现。

Page 71: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第四,渗透热点,有的放矢。•热点包括三层含义:• 1.时事热点。 如北京卷 37 题实际考察了时

事改革开放 30 周年后的书本知识点;• 2.知识热点。 有些知识点的考频相对较高如对于不平等条约的考察一直是热点问题之一 今年的全国一卷考察了不平等条约中治外法权的废除问题;

• 3.课改热点。 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北京卷在非选择题的形式上就采取了小组研习,主题会议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考题形式。

Page 72: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第五 ,加强练习、注重落实 今年的备考要特别重视材料性图文信息题的训练,做到讲练结合,充分利用引文材料,设计思考题,通过合理的思考训练,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当然在编题目时一定要注重题目质量,尽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组合编写题目,做到精编,切忌题海战术。力争做到每练必改,每练必评,评必到位。努力做到每练必过关,解决问题不隔天。

Page 73: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第六,注重讲评,提炼方法A讲评的目的是研究高考的方向,总结命题规律,总结做题技巧和要求。B在讲评时,尤其注意不能拘泥于参考答案,只要学生按照合理的思路来组织答案,都应该加以鼓励。C在讲评时,要帮助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思维模式和同类试题的解题技巧。D讲评过程中偶尔遇到的偏题、怪题要果断的舍弃,直接告诉学生高考是一定不会考的,省得学生钻牛角尖,浪费时间 。

Page 74: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E重视学法及考法的点拨与总结。注重讲评课,既包括有关课本知识把握的方法,也涉及有关审题、解题方法的归纳与总结最终掌握如何“渔”。如在试卷评讲中,尤其是材料题,学生在准确地把握材料内容、材料信息的同时,还应遵循“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原则,并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反思。还必须从设问的问题着手分析,在思路的整理和文字表述能力以及答案组织、规范等方面加以培养,作答时要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等。

Page 75: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F、减少学生过失性失分。• 学生失分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失分,一

是知识失分。技术失分主要有:答题位置不规范;卷面错别字太多;答案缺乏条理性;语言表述不规范等。知识失分主要有:对题意理解不够导致答案要点不全面;用语不当或用语语义含混。

Page 76: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第七,处理好 5 个关系• ①正确处理课文正文部分和阅读部分的关系• 趋向:试题经常把阅读部分纳入命题视野。• ②正确处理课本基础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关系• 趋向:命题往往以周年或次周年热点问题为载体。• ③正确处理现行课本体系与新课程标准的关系• 趋向:增加对中学创新思维教育的考查力度。• ④正确处理学科内容与跨学科知识的关系• 趋向:试题情景载体形式日益丰富多彩。• ⑤正确处理试题答案的限定性和开放性的关系。• 趋向:试题中反映研究性学习成果呈增加趋势。

Page 77: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第八、突破试题解读能力,提升答题有效性

(一)必要性:

1 .试题解读能力是一种基本素质。 试题解读能力不仅是一种应试技巧,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应试也是一种能力。

2 .试题解读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 试题解读能力不是简单的文字阅读,更不是无聊的文字游戏。它应该是心理、习惯、能力的综合体现。

3 .试题解读能力是文科综合考试的瓶颈。 学生看得懂试题,却无法有效的组织答案,出现少答、漏答的现象;学生能基本明了试题的意思,却无法有效地找准试题的导向,出现答不对题、答非所问的情况,

Page 78: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二)基本内涵

1 .全面的阅读习惯

理论阐释:全面的阅读习惯是指学生通过复杂的、主动的心理活动,有

目的地获取书面信息(含文字、图表等),并根据自己的已有信息、已有

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形成新的认识。阅读时

绝对不能先入为主,或断章取义,要全面、仔细地了解试题的内涵。

试题举例: 2006年文科综合试卷第 13 题“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

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

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 D.

实行责任内阁制。

分析举证:题眼——“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Page 79: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2 .细致的思维特点 理论阐释: 指考生能用独立的、实证的意识来阅读试题,能合理、妥帖地运用史实并能结合认知规律和相关理论去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科学分析来完成答题任务。 由于文科综合考试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与迁移,缺乏细致思维特点的考生就很容易混淆历史题与政治题的界线,造成历史题缺乏史实论证,政治题没有鲜明的理论观点的现象。 试题举例:如 2004 年文科综合试卷第 37 题第( 4 )问:材料三:“对于冷战结束后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有人予以肯定,也有人持否定态度。” 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2006年文科综合试卷第 39 题第( 1 )问“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就明显的体现出史、地之间的结合。 分析举证:强调事实(含史实)的重要性,做到史论结合,以史带论,很好地完成答题任务。

Page 80: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3 . 理性的分析能力 理论阐释:高考试题是对高中教学内容的高度提炼与概括,它要求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来表达宏大的历史表象与复杂的社会现象。

Page 81: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4 .到位的迁移意识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需要通过不多的试题把具有真才实学的考生筛选出来。文科综合考试不强调知识的深度和难度,但却强调知识的广度与综合度。知识的铺垫与思路的迁移是关键。

Page 82: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三)培养策略

1 .切实领会情境,把握试题主旨 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方式,通过情境的设置,问题的阐发,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心社会——情境反映了试题的主旨,试题是对情境的高度提升与概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领悟情境内涵,解读试题的基本精神。

Page 83: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2 .准确判断导向,明确试题思路

命题思路:试题概括性、综合性强,涵盖面广,内容丰富。没有明确试题

导向,就不可能找准解题思路,更不可能有效答题。

试题举例: 2006年文科综合试卷第 39 题引题: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被迫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图 9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自 20世纪 7

0 年代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

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图 9略)

解题导向:对外开放。

解题思路:鸦片战争后——被迫——迎合——卷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主动——融入

Page 84: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3 .科学理解题干,确定解题方向 题干是试题灵魂,它通常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的语句指出解题的方向。 ( 1 )找准试题迁移的方向。 试题举例: 2006年文科综合试卷第 37 题第( 1 )问:“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制》记载,光武帝称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迁移方向: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各行其是——逐步同化——总结出由分到合的变化趋势。而试题的后半部分则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结论:试题由简单的提炼、概括,发展到后半部分的分析、思考,明显超出了材料所能提供的信息要求,这就需要考生要把有关春秋时期的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做一梳理,了解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以及巩固统一措施对民族融合的积极作用,这就是试题的迁移方向。

Page 85: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2 )明确试题的关键词。 前提:关键词是试题的核心,对关键词的把握影响着解题的成败。 举例: 2006年文科综合卷第 39 题第( 2 )问“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结论:关键词有两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双重影响”。凡是遇到需要结合所学知识的题目,肯定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教材和教师讲述的内容,对材料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不能就材料论材料。同时,问题要求考生回答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势必要求考生从正、反两方面组织答案,这样,回答问题就会完整。可见,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审题不清势必造成解题不明。 1999 年高考历史试卷中有过这么一道试题“得人者昌,失贤者亡——分析唐朝前期的用人制度对唐朝历史的影响”,该题的关键词在“唐前期”,可是不少考生理解为“唐以前” 真是惨痛的教训。

Page 86: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4 .有效组织答案,完善答题规范 高考试题具有高度提升与概括性,每一个用词都赋予深刻的内涵。 ( 1 )概括类试题,答题必须言简意赅,有所提升 理论阐释:概括是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指将历史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如 2006年文科综合试卷第 37 题 4 个小问中,多次出现“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初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等,说明概括类试题的重要性。注意:概括≠罗列:罗列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单展现,它缺乏提炼与归纳,所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概括。概括要求在认知基础上归纳共性。 培养策略:构建知识体系——把知识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形成一个知识整体,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 立足教材,夯实双基,在拓展深化教材的同时,要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归纳概括、准确表达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总之,概括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要经常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和提炼。

Page 87: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2 )比较类试题,答题必须方向明确,史实充分 理论阐释:比较是归纳、概括、比较能力的综合体现,它的能力要求更高。 比较题的审题与构思在这一题型的解答过程中非常关键。 解题思路:首先,要正确选取比较项——考生根据题意,自己去开启思路,从事件的全过程和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去寻找可供比较的项目。比较项的误选或错选,都会影响答题的质量。 其次,要注重史实的支撑。比较题的解答是建立在考生史实清晰、观点明确的基础上的,缺乏扎实的史实基础,不可能有明确的解题思路。如( 95年全国高考历史卷)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的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比较及论证。命题从司马光对秦皇、汉武的评论入手,要求考生对二者有关方面进行评价和比较,其角度相当新颖,不落俗套,有使人耳目一新之感,该题设问有两层次,一是比较类似之处,考生只要细心审题即可答出;二是“类似之处”导致的不同结果,这是难点,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把两个历史人物放他们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然后结合具体的史实来说明论证,切忌空发议论。

Page 88: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 3 )分析评价类试题,答题必须论点鲜明、条理清楚 理论阐释:属历史科考试能力要求中的历史阐释能力,往往最直接、最集中地考查学生的历史理论水平和灵活运用理论的水平。学生在答题时首先要从历史事件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考察原因、过程、结果、等各种因素,综合分析,不带主观意愿和偏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符合历史本来面貌。其次,要注意评价是分析的升华,是掌握判断历史事件优劣的标准。在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事件后,要进行评价。它是认识历史事件高层次的表现,从中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揭示历史发展规律。 试题举例:如 2006年文科综合试卷第 37 题第( 3 )问“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分析出契丹族与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的道理,这实际上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征服先进文明的地区,但最终他们也必然会被先进文明地区所征服”理论的最好阐释。这种分析评论能力是培养学生良好理论意识的最佳途径。

Page 89: 2009  年 高 三 历 史 备 考 策 略

谢谢

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