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承办大赛 承办大赛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实训课堂 实训课堂 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高质量创新发展纪实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高质量创新发展纪实 张宏伟 张宏伟 19 年,物换星移; 19 年,勇毅前行。 2019年1月30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吉林建 筑大学城建学院转设成功,更名为吉林建筑科技学 院,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从 千禧之年的历史节点上诞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号 角中继往开来,更名对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而言, 这是一个开始,更是一种延续。 不忘初心:以责任为重 从2000年到2019年,新世纪的中国已整整走 过19 个春秋。19 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呱呱坠地 到长大成人的过程; 19 年,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也 是不断转型重塑、涅槃重生的历程。 2000年6月,吉林省国土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 司和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携手创办了“吉林建筑工程 学院城建学院”; 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 为独立学院; 2008年,经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3 年,学院更名为吉林建筑 大学城建学院; 2015 年被确定为吉林省地方本科 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 点单位; 2017 年被批准为吉林省硕士学位点立项 建设单位; 2018 年通过全国高校设置委员会关于 高校转设评审。 紧随时代,革故鼎新。今天的吉林建筑科技学 院,拥有学建大路和迎宾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 80 余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45 万平方米,校园气势宏 伟、功能齐备、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设施完善。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管理 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 13 个教学院部,开设了 分布于工、管、艺、文四大学科门类的39个本科专业, 在校学生万余人,毕业生的全年就业率保持在93% 以上。学校秉持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立校、 科研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办校”的办学理念,已成为 一所面向全国招生,为城乡建设、运行与管理等领域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民办本科普通高等院校。 办学环境在变,吉林建科人的初心不变。学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和思想政治工作,先后被吉林省教育工委评为先进 基层党组织,被省公务员局、省教育厅授予“毕业生 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被长春市委评为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被长春市人民政府授予“高校毕业生就业 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吉林省高校毕业 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建校以来,吉 林建科培养出的3 万余名毕业生在祖国各地立足基 层、扎根行业,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栋梁。 海纳百川,行者无疆。吉林建科立足国内,放 眼国际,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美国蒙赛罗大学、 英国提赛德大学、英国博尔顿大学、韩国水原大学 等十几所国外院校开展交流合作, 2018 年,该校与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作共建了全国民办高校首家 自动化与控制联合示范中心。 聚力同心:以育人为本 “我很幸运地同时拥有两个母校,接受两所学 校老师的谆谆教诲。”2018 年12 月27 日,建筑与土 木工程专业的研三学生蒋忠良在吉林建科首届联 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仪式上动情地说。吉林 建科获批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以来,在控制科学 与工程、电气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学科领域,积 极实施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和打造学校研究 生教育队伍。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吉林 建科通过大量调查研究,主动提出:以职业需求为 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 平台,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形成“一主多样”人才培养 模式。 他们探索了“学历证书+专业能力证书”“本专 业证书+辅修专业证书”的模式,主动将行业新技术 嵌入课程体系;他们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探索 建立了“12468”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把创新 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他们以“学分银行”的 理念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学分认定 与转换,建设覆盖全部本科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 科研创新训练基地 100 个。 “工程训练中心” 为学生打造与实际工程 建设一致的训练环境,面向全校土建类及相关28 个专业,实施专业技能训练,真正做到“动静结合、 显隐结合、看做结合、学研结合”; “GE自动化&控制联合示范中心” 在专业 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嵌入了当今世界最先进 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软件应用系统,实现 了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需要、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 需要、教学过程与实践能力需要的“三对接”。 “城建-达内智慧创新学习工场” 探索“学 校为主,企业辅助,面向职场,联合培养”的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降低了学生向企业职工过度的时间 成本,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的 目标。 “BIM 教育培训中心” 是省内率先把 BIM、 VR、 AR 等建筑信息化先进技术融入建筑类专业本 科教育的教学科研基地。成功组织吉林省 BIMVR 虚拟建造极限任务挑战赛等赛事,并在第四届全国 高校 BIM 毕业设计大赛中荣获特等奖。 2018 年,吉林建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被吉林省 教育厅确认为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基 地。近年来,全校大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和数学建模结构设计、 BIM 设计等竞赛中获得国家 级奖项30余项,省级奖项880余项。 秉承匠心:以学术为魂 2019年2月,国家教育部公布2018年第二批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吉林建科6个项目榜上 有名。 2019 年 3 月,吉林省教育厅公布 2018 年吉林 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评价结果,吉林建科的电子 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评价为A类,居全省民办高校 之首。 这些成果,是吉林建科深化学校教学改革、 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一 个缩影。他们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 布局 ,加强内涵建设 ,构建了“布局合理 、根植 地方 、服务行业 、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 ,并在 专业建设中融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凸显 “专业+智能”的全新格局,形成了“土木与建筑、 路桥与交通、能源与环境、信息与测控、管理与 服 务”五 大 专 业 集 群 。 学 校 90% 的 专 业 对 应 吉 林省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吉林建科建 有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2 个,设有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 业1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教育部产学合作 协同育人项目 13 项,省级应用型专业(群)产学 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教科 研课题218项,公开出版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教材 128 部,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省级大学 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优秀课程、省级精 品课程等70多个。 2015 年,吉林建科结合新校区建设,在全国率 先建成 34 万平方米的校园电清洁能源供暖示范工 程,投入运行四年来,年均节约供暖成本近 500 万 元,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出了突出贡献。该项 目还发挥了教科研效益,与企业合作开发出10个 实践性教学课程和20 余项“双创”项目,使3 个学院 的10个专业师生受益。2017年,省能源局和省教 育厅联合在该校召开电清洁能源供暖现场会,国家 行业协会也在该校召开电能清洁供暖技术应用交 流会,目前,学校“电采暖控制系统研究中心”研发 的新一代电采暖智能控制系统已经进入工程化中 试阶段,吉林建科在清洁能源应用领域发挥了示范 引领作用。 科研强校,术业专攻。吉林建科坚持科研“应 用为主、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的定位,注重科学研 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科研成果数量、质量逐年提 升。近年来,全校教师发表省级以上科研学术论文 千余篇,科研课题137项,申请专利200余项,授权专 利62 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成果奖94 项。学 校现有6 个省级“产学研”一体化科研平台。工程训 练中心及超低能耗建筑研发中心被确立为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是我省唯一 获批的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并在该校举办了 全国公众日活动。 坚守恒心:以学者为要 2019 年 3 月,国家首批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 级建筑技术科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任乃鑫教授;省优 秀科技工作者、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津贴专家、博 士生导师赵俭斌二级教授;沈阳建筑大学博士后合 作导师组负责人、辽宁省交通运输学科带头人张敏 江教授,同时走上吉林建科的讲台,担任教学学院 主要领导及学科学术带头人,成为学校转型发展的 中坚力量。至此,该校近3 年累计引进具有高职称、 高学历的人才 25 人,具有工程企业背景的“双师双 能型”人才 11 人。 如果说校领导三顾茅庐,到同类高校及企业事 业单位揽人才,表现出学校的远见卓识,那么他们 近年来实施的“人才强校战略”,则同样表现出了他 们的胆识和决心。 他们坚持把师德放在首位,发挥教师发展中心 作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不断加大对师资队 伍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立足内 部培养,全力为现有人才提供发展的自由空间、干 事的广阔舞台和成才的优良环境。 一系列新举措激活人才建设一池春水。 他们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度, 75 名青年教师 与老教师形成“一对一”传帮带;他们安排中青年教 师到企业、院、所一线定岗实践锻炼, 62 名教师通 过了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考核;他们组织开展了“教 学与学术能力提升系列讲座”“高等学校教师岗前 培训”“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培训”“BIM知识教师培 训会”等各类培训、进修及讲座 70 余次,培训教师 1000 余人次。目前,学校专任教师 577 人,具有硕 士以上学位的430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63 人,“双师双能”型教师 109 人。拥有国务院特 贴等知名专家8 人,省级教学名师4 人,优秀教学团 队6个,名师工作室1个,省“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 培训基地 1 个。 壮志雄心:以学生为根 “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优美的歌声 从浓浓的夜色里溢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合唱 比赛就这样开演。无伴奏合唱、国内经典歌曲联唱、 军旅歌曲轮唱,环环相扣,曲曲精彩。 让大学生演自己、唱自己,把日常生活变成艺 术,不仅实现了学生自我价值的升华,而且展示了 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美和自信心。吉林建科投入数 千万元资金,建成了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体育馆、 游泳馆、体育场等承载校园文化活动的阵地和平台, 投入上百万元,建设了以教学院部为主体的12条 “文化长廊”和校史馆,成为新生入学“知校、爱国、 奋斗”的第一课堂。 他们探索培育具有建筑类大学特色的“建科· 莘思享”传统文化育人体系,通过开展“文化魅力” 社会调研、“我爱国防”主题演讲、“感动校园建科学 子”等活动,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磨碎研细”。他们大力推 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引进京剧、昆剧等国家、地方经 典节目面向师生展演。他们成立学生国旗护卫队、 学生军乐团、学生合唱团,每年自编、自导、自演晚 会 20 余场。 漫步在初春的吉林建科校园,未来城市主题雕 塑随即映入眼帘,人工湖畔、山石亭阁、曲径回廊掩 映在碧树繁花间。高低错落、中西合璧的各类建筑 荡漾着一种优美的韵律。 一草一木暗香浮动,一字一画德育无声。 吉林建科以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体育文 化节、读书节、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载体, 通过“德美品质+健全人格+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的 培养,使学生“同中显优、同中显特、同中显强”。15 年来,吉林建科 4.7 万余名注册志愿者,累计服务 时间410 万余小时,志愿帮扶5.8 万人。近五年来, 该校先后荣获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全 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吉林省志愿服 务优秀项目,吉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等省 级以上集体奖 150 余项。 春华秋实,砥砺奋进。伴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之路,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承载着新 的梦想,吉林建科人用奋斗追逐梦想赢得明天,向 着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百年民办大学的宏伟蓝 图,扬帆起航! (本版摄影:张宏伟付威威) 走在校园里,看到初入大学校门的“00 后”大学 生们那一张张尚显稚嫩又充满激情的脸庞,我仿佛 又回到了自己求学的那段岁月。从“70 后”“80 后” 到“90 后”,每一代人走过来时 ,总有人质疑他们的 历史担当。走过去才发现,其实每一个年轻人的胸 膛里,不仅跳跃着诗一般的梦想,也奔腾着火一般的 奋斗激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 30 次提到“奋 斗”。回顾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奋斗”无疑是一个极 为重要的关键词。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惟有 奋斗能留下深深的印记,惟有奋斗者能永葆青春的 朝气。 这批“00 后”恰好与学校同龄,时间是最客观 的见证者。19年前,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进程和国内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历史潮流,在美丽 富饶的松辽平原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应势而生了 一所新制二级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19年后,根据国家教育部批复,学校更名为吉林 建筑科技学院。这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一次历 史飞跃,是全体师生员工勤奋严谨、砺志创新、共 同奋斗的辉煌业绩,也是新时代留给我们的一份 神圣责任。 从建校时旧厂房改造的一栋教学楼到占地80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两个校区,从 第一批入学学生不足500人到发展成万人高校,从 个位数的学科专业到 13 个二级教学机构、 39 个本科 专业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根植吉林大地,始终与 时代同频共振。一代代吉林建科人,始终以“逢山开 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以“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 劲,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魄力,以“气可鼓而不 可泄”的坚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创造 一个又一个奇迹。 你在窗口看世界,世界也在窗外看着你。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光荣,永远属于具有崇高 理想、坚定信念的奋斗者! (作者系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董事长桃李纷芳 桃李纷芳 04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编辑 李达 耿华彬 专刊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721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编辑 李达 耿华彬 光荣与梦想 ...jlrbszb.cnjiwang.com/pc/paper/att/201905/15/ed0e4910-c...校企合作 承办大赛 志愿服务 实训课堂 光荣与梦想

  • Upload
    others

  • View
    4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编辑 李达 耿华彬 光荣与梦想 ...jlrbszb.cnjiwang.com/pc/paper/att/201905/15/ed0e4910-c...校企合作 承办大赛 志愿服务 实训课堂 光荣与梦想

校企合作校企合作 承办大赛承办大赛 志愿服务志愿服务 实训课堂实训课堂

光 荣 与 梦 想光 荣 与 梦 想———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高质量创新发展纪实—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高质量创新发展纪实

张宏伟张宏伟

19年,物换星移;19年,勇毅前行。

2019年1月30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吉林建

筑大学城建学院转设成功,更名为吉林建筑科技学

院,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从

千禧之年的历史节点上诞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号

角中继往开来,更名对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而言,

这是一个开始,更是一种延续。

不忘初心:以责任为重

从2000年到2019年,新世纪的中国已整整走

过19个春秋。19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呱呱坠地

到长大成人的过程;19年,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也

是不断转型重塑、涅槃重生的历程。

2000年6月,吉林省国土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

司和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携手创办了“吉林建筑工程

学院城建学院”;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

为独立学院;2008年,经吉林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学院更名为吉林建筑

大学城建学院;2015年被确定为吉林省地方本科

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

点单位;2017年被批准为吉林省硕士学位点立项

建设单位;2018年通过全国高校设置委员会关于

高校转设评审。

紧随时代,革故鼎新。今天的吉林建筑科技学

院,拥有学建大路和迎宾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0

余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校园气势宏

伟、功能齐备、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设施完善。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管理

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13个教学院部,开设了

分布于工、管、艺、文四大学科门类的39个本科专业,

在校学生万余人,毕业生的全年就业率保持在93%

以上。学校秉持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立校、

科研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办校”的办学理念,已成为

一所面向全国招生,为城乡建设、运行与管理等领域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民办本科普通高等院校。

办学环境在变,吉林建科人的初心不变。学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和思想政治工作,先后被吉林省教育工委评为先进

基层党组织,被省公务员局、省教育厅授予“毕业生

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被长春市委评为文明单位、

文明校园,被长春市人民政府授予“高校毕业生就业

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在吉林省高校毕业

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建校以来,吉

林建科培养出的3万余名毕业生在祖国各地立足基

层、扎根行业,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的栋梁。

海纳百川,行者无疆。吉林建科立足国内,放

眼国际,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美国蒙赛罗大学、

英国提赛德大学、英国博尔顿大学、韩国水原大学

等十几所国外院校开展交流合作,2018年,该校与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作共建了全国民办高校首家

自动化与控制联合示范中心。

聚力同心:以育人为本

“我很幸运地同时拥有两个母校,接受两所学

校老师的谆谆教诲。”2018年12月27日,建筑与土

木工程专业的研三学生蒋忠良在吉林建科首届联

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仪式上动情地说。吉林

建科获批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以来,在控制科学

与工程、电气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学科领域,积

极实施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和打造学校研究

生教育队伍。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吉林

建科通过大量调查研究,主动提出:以职业需求为

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

平台,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形成“一主多样”人才培养

模式。

他们探索了“学历证书+专业能力证书”“本专

业证书+辅修专业证书”的模式,主动将行业新技术

嵌入课程体系;他们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探索

建立了“12468”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把创新

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他们以“学分银行”的

理念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学分认定

与转换,建设覆盖全部本科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

科研创新训练基地100个。

“工程训练中心”——为学生打造与实际工程

建设一致的训练环境,面向全校土建类及相关28

个专业,实施专业技能训练,真正做到“动静结合、

显隐结合、看做结合、学研结合”;

“GE自动化&控制联合示范中心”——在专业

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嵌入了当今世界最先进

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软件应用系统,实现

了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需要、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

需要、教学过程与实践能力需要的“三对接”。

“城建-达内智慧创新学习工场”——探索“学

校为主,企业辅助,面向职场,联合培养”的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降低了学生向企业职工过度的时间

成本,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的

目标。

“BIM教育培训中心”——是省内率先把BIM、

VR、AR等建筑信息化先进技术融入建筑类专业本

科教育的教学科研基地。成功组织吉林省BIMVR

虚拟建造极限任务挑战赛等赛事,并在第四届全国

高校BIM毕业设计大赛中荣获特等奖。

2018年,吉林建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被吉林省

教育厅确认为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基

地。近年来,全校大学生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和数学建模结构设计、BIM设计等竞赛中获得国家

级奖项30余项,省级奖项880余项。

秉承匠心:以学术为魂

2019年2月,国家教育部公布2018年第二批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吉林建科 6个项目榜上

有名。

2019年3月,吉林省教育厅公布2018年吉林

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评价结果,吉林建科的电子

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评价为A类,居全省民办高校

之首。

这些成果,是吉林建科深化学校教学改革、

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一

个缩影。他们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

布局,加强内涵建设,构建了“布局合理、根植

地方、服务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并在

专业建设中融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凸显

“专业+智能”的全新格局,形成了“土木与建筑、

路桥与交通、能源与环境、信息与测控、管理与

服务”五大专业集群。学校90%的专业对应吉

林省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吉林建科建

有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2

个,设有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

业1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教育部产学合作

协同育人项目13项,省级应用型专业(群)产学

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项,获省部级及以上教科

研课题218项,公开出版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教材128部,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省级大学

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优秀课程、省级精

品课程等70多个。

2015年,吉林建科结合新校区建设,在全国率

先建成34万平方米的校园电清洁能源供暖示范工

程,投入运行四年来,年均节约供暖成本近500万

元,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出了突出贡献。该项

目还发挥了教科研效益,与企业合作开发出10个

实践性教学课程和20余项“双创”项目,使3个学院

的10个专业师生受益。2017年,省能源局和省教

育厅联合在该校召开电清洁能源供暖现场会,国家

行业协会也在该校召开电能清洁供暖技术应用交

流会,目前,学校“电采暖控制系统研究中心”研发

的新一代电采暖智能控制系统已经进入工程化中

试阶段,吉林建科在清洁能源应用领域发挥了示范

引领作用。

科研强校,术业专攻。吉林建科坚持科研“应

用为主、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的定位,注重科学研

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科研成果数量、质量逐年提

升。近年来,全校教师发表省级以上科研学术论文

千余篇,科研课题137项,申请专利200余项,授权专

利62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成果奖94项。学

校现有6个省级“产学研”一体化科研平台。工程训

练中心及超低能耗建筑研发中心被确立为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是我省唯一

获批的国家级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并在该校举办了

全国公众日活动。

坚守恒心:以学者为要

2019年3月,国家首批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

级建筑技术科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任乃鑫教授;省优

秀科技工作者、省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津贴专家、博

士生导师赵俭斌二级教授;沈阳建筑大学博士后合

作导师组负责人、辽宁省交通运输学科带头人张敏

江教授,同时走上吉林建科的讲台,担任教学学院

主要领导及学科学术带头人,成为学校转型发展的

中坚力量。至此,该校近3年累计引进具有高职称、

高学历的人才25人,具有工程企业背景的“双师双

能型”人才11人。

如果说校领导三顾茅庐,到同类高校及企业事

业单位揽人才,表现出学校的远见卓识,那么他们

近年来实施的“人才强校战略”,则同样表现出了他

们的胆识和决心。

他们坚持把师德放在首位,发挥教师发展中心

作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不断加大对师资队

伍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立足内

部培养,全力为现有人才提供发展的自由空间、干

事的广阔舞台和成才的优良环境。

一系列新举措激活人才建设一池春水。

他们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度,75名青年教师

与老教师形成“一对一”传帮带;他们安排中青年教

师到企业、院、所一线定岗实践锻炼,62名教师通

过了工程实践能力提升考核;他们组织开展了“教

学与学术能力提升系列讲座”“高等学校教师岗前

培训”“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培训”“BIM知识教师培

训会”等各类培训、进修及讲座70余次,培训教师

1000余人次。目前,学校专任教师577人,具有硕

士以上学位的430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63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09人。拥有国务院特

贴等知名专家8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优秀教学团

队6个,名师工作室1个,省“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

培训基地1个。

壮志雄心:以学生为根

“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优美的歌声

从浓浓的夜色里溢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合唱

比赛就这样开演。无伴奏合唱、国内经典歌曲联唱、

军旅歌曲轮唱,环环相扣,曲曲精彩。

让大学生演自己、唱自己,把日常生活变成艺

术,不仅实现了学生自我价值的升华,而且展示了

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美和自信心。吉林建科投入数

千万元资金,建成了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体育馆、

游泳馆、体育场等承载校园文化活动的阵地和平台,

投入上百万元,建设了以教学院部为主体的12条

“文化长廊”和校史馆,成为新生入学“知校、爱国、

奋斗”的第一课堂。

他们探索培育具有建筑类大学特色的“建科·

莘思享”传统文化育人体系,通过开展“文化魅力”

社会调研、“我爱国防”主题演讲、“感动校园建科学

子”等活动,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磨碎研细”。他们大力推

动高雅艺术进校园,引进京剧、昆剧等国家、地方经

典节目面向师生展演。他们成立学生国旗护卫队、

学生军乐团、学生合唱团,每年自编、自导、自演晚

会20余场。

漫步在初春的吉林建科校园,未来城市主题雕

塑随即映入眼帘,人工湖畔、山石亭阁、曲径回廊掩

映在碧树繁花间。高低错落、中西合璧的各类建筑

荡漾着一种优美的韵律。

一草一木暗香浮动,一字一画德育无声。

吉林建科以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体育文

化节、读书节、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载体,

通过“德美品质+健全人格+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的

培养,使学生“同中显优、同中显特、同中显强”。15

年来,吉林建科4.7万余名注册志愿者,累计服务

时间410万余小时,志愿帮扶5.8万人。近五年来,

该校先后荣获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全

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吉林省志愿服

务优秀项目,吉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奖等省

级以上集体奖150余项。

春华秋实,砥砺奋进。伴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之路,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承载着新

的梦想,吉林建科人用奋斗追逐梦想赢得明天,向

着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百年民办大学的宏伟蓝

图,扬帆起航!

(本版摄影:张宏伟 付威威)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光荣属于时代奋斗者

陈怡天

走在校园里,看到初入大学校门的“00后”大学

生们那一张张尚显稚嫩又充满激情的脸庞,我仿佛

又回到了自己求学的那段岁月。从“70后”“80后”

到“90后”,每一代人走过来时,总有人质疑他们的

历史担当。走过去才发现,其实每一个年轻人的胸

膛里,不仅跳跃着诗一般的梦想,也奔腾着火一般的

奋斗激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30次提到“奋

斗”。回顾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奋斗”无疑是一个极

为重要的关键词。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惟有

奋斗能留下深深的印记,惟有奋斗者能永葆青春的

朝气。

这批“00后”恰好与学校同龄,时间是最客观

的见证者。19年前,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进程和国内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历史潮流,在美丽

富饶的松辽平原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应势而生了

一所新制二级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19年后,根据国家教育部批复,学校更名为吉林

建筑科技学院。这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一次历

史飞跃,是全体师生员工勤奋严谨、砺志创新、共

同奋斗的辉煌业绩,也是新时代留给我们的一份

神圣责任。

从建校时旧厂房改造的一栋教学楼到占地80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两个校区,从

第一批入学学生不足500人到发展成万人高校,从

个位数的学科专业到13个二级教学机构、39个本科

专业——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根植吉林大地,始终与

时代同频共振。一代代吉林建科人,始终以“逢山开

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以“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

劲,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魄力,以“气可鼓而不

可泄”的坚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创造

一个又一个奇迹。

你在窗口看世界,世界也在窗外看着你。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光荣,永远属于具有崇高

理想、坚定信念的奋斗者!

(作者系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董事长)桃李纷芳桃李纷芳

04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编辑 李达 耿华彬专刊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721

校园风光校园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