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介绍及导师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介绍及导师简介202.38.194.145/Master/M_Coach/resource/851740177609e71f79348705… · 曾幸 荣、赵建青 ... 明、马志军、彭诚、钱奇、王慧、王歆、吴笑梅、谢平波、张同生、赵娜如、钟

  • Upload
    buikhue

  • View
    746

  • Download
    8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招生介绍及导师简介

学 院 简 介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在原华南工学院相关传统优势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历史

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52年开设全国第一家橡胶专业和全国最早的硅酸盐专业;1958年开

设属于全国第一批的高分子化工和化学纤维专业;1959年开设全国第一家电子陶瓷专业。1995年华南

理工大学整合上述专业优势资源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年初,原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技

术研究所并入学院,成立金属系;2012年,原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并入学院,形成了

学科更完整、综合实力更强的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学院所支撑的我校材料学科ESI全球排名

进入前千分之一(2017年5月0.79‰);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一

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第五,排名进入全国前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直秉承优良学术传统,开拓进取,脚踏实地,努力为全院师生营造良好工作

环境和学习氛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已为国家培养

了上万名材料专业人才。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为建设“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材料领域教育与研

究机构”而不断努力,必将为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学进步与产业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材料

科学

与工

程学

材料

科学

与工

程学

学 院 招 生 专 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材料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型硕士

学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级学科国家重

点学科,2012年全国排名第五,材料学科ESI全球排名进入前千分之一;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高分子

化学与物理(理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2个工程硕士领域:材料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

学术型博士硕士

材料

科学

与工

程学

学 院 招 生 导 师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丁恩勇、刘平、马於光(长江学者、杰青)、彭晓宏、任碧野、张广照(长江学者、杰青)、赵俊鹏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曹镛(院士)、洪良智、黄皓浩、李文波、刘芳、刘述梅、马文石、任碧野、吴水珠、曾钫、曾幸荣、赵建青

材料

科学

与工

程学

学 院 招 生 导 师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曹镛(院士)、陈江山、邓文礼、季小红、孔纲、马东阁(杰青)、宁洪龙、彭俊彪、王坚、

吴宏滨(长江学者、杰青)、叶轩立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车淳山、龚湘君、何志才、兰林锋、苗新蕊、覃东欢、乔现峰、王磊、文尚胜、吴为敬、姚日晖、

杨德志、於黄忠、张辉

学科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

科学

与工

程学

学 院 招 生 导 师

曹镛(院士)、陈军武(杰青)、黄飞(长江学者、杰青)、解增旗、马於光(长江学者、杰青)、

彭小彬、秦安军(杰青)、苏仕健(杰青)、唐本忠(院士)、赵祖金、朱旭辉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胡蓉蓉、刘琳琳、莫越奇、王志明、应磊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方向:光电材料

材料

科学

与工

程学

学 院 招 生 导 师

曹晓东、曹镛(院士)、陈中华、董华、郭宝春、何慧、李光吉、刘芳、刘岚、刘平、刘述梅、马文石

彭晓宏、任碧野、任力、王朝阳、吴水珠(杰青)、张安强、张广照(长江学者、杰青)、曾钫、

曾幸荣、赵建青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陈朝晖、丁剑平、古菊、郭建华、贾永光、贾志欣、赖学军、李红强、林晓丹、刘卅、刘维锦、卢珣、

马春风、邱志明、苏志锋、孙尉翔、汤栋霖、唐征海、王涛、王小萍、吴刚、吴叔青、薛锋、严玉蓉

袁彦超、朱立新(专业学位)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方向: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材料

科学

与工

程学

学 院 招 生 导 师

陈晓峰、董国平、杜昶、李国强、卢振亚、宁成云、彭明营、饶平根、施雪涛、税安泽、王燕民、

王迎军(院士)、韦江雄、杨中民(长江学者、杰青)、叶建东、叶柿、殷素红、余其俊、张志杰、

张勤远(长江学者、杰青)、周博、周时凤、周曦亚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陈东丹(专业学位)、陈志武、程小苏、褚衍辉、邓春林、符小艺、甘久林、胡捷、黄浩良、李方贤、

刘平安、吕明、马志军、彭诚、钱奇、王慧、王歆、吴笑梅、谢平波、张同生、赵娜如、钟明峰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

材料

科学

与工

程学

学 院 招 生 导 师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戴洪斌、杜军、高岩、李文芳、刘军、刘仲武、欧阳柳章、邱万奇、王辉、王平(杰青)、袁斌、

张新平、曾德长、朱敏(长江学者、杰青)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曹姗姗、车晓舟、傅年庆、胡仁宗、康青、匡同春、刘江文、马骁、穆松林、彭继华、王刚、杨黎春、

余红雅、曾美琴、张果戈、钟喜春、郑志刚(专业学位)

学科方向: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材料

科学

与工

程学

学 院 招 生 导 师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程正迪、董学会、李良彬、王林格、殷盼超、岳衎、张维

招生导师介绍另见: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及研究生导师简介

博士生导师

学科方向:软物质材料

材料

科学

与工

程学

学 院 招 生 导 师

080903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李国强、凌志远、卢振亚、徐善辉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陈志武、何新华、胡星、李屹

材料

科学

与工

程学

学 院 招 生 导 师

077700 生物医学工程

曹晓东、陈晓峰、邓春林、董华、杜昶、宁成云、任力、施雪涛、唐本忠(院士)、王朝阳、

王迎军(院士)、叶建东、曾钫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付晓玲、方立明、黄岳山、杭飞、刘卅、王琳、吴刚、赵娜如

材料

科学

与工

程学

学 院 招 生 导 师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硕士生导师

郭圣文、王聪、吴凯、熊冬生、杨荣骞、姜涛(专业学位)

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简介(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学术博士: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方向)

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工程硕士: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医学材料工程)

Tel: 18675966509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先后主持参加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

在Angew Chem Int Ed、AFM、Small等

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

他引3000余次;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件,授权5件;

参与编著《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及应用》

和《生物质化工与生物质材料》。

曹晓东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秘书长

1995.09-1999.06 武汉大学 学士学位

2000.09-2005.06 武汉大学 博士学位

2005.10-2006.09 加拿大联邦政府农业和农业

食品部Saskatoon研究中心 博士后

2006.09-2008.0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博士后

2008.05-2010.05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 博士后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主要业绩

研究方向

骨、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与开发;

血液灌流用天然凝胶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生物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学术博士: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材料、组织工程)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材料、组织工程)工程硕士: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材料)

Tel: 13924193905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1)具有骨、齿、皮肤创面再生修复特性的新型生物

医用材料;(2)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及其复合材料;(3)新型

组织工程支架分子设计及多级结构构建;(4)支架化学组成及微

量添加元素对于介导干(祖)细胞定向分化及增殖作用机制研究。

主要业绩:长期从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主持研制的医用可切削生

物活性微晶玻璃人工椎板、生物活性玻璃多孔骨修复体以及生物

活性皮肤创面修复产品经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在生物医

学材料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2部。授权国家

发明专利20余件。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

学一等奖、广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奖励5项。

研究资助: 承担国家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863项目课题1项,国

家支撑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5项,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1项,广东省自

然科学基金1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

陈 晓 峰

教授 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2 西北轻工业学院 材料学 学士

1990 西北轻工业学院 材料学 硕士

1995-1998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访问学者

2003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2003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社会兼职

国际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联合会Fellow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生物材料学会副主任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常务理事,生物陶瓷分会副主任

国家卫计委医管中心3D打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6 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2012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6 德国洪堡奖学金2006 中科院宝洁优秀博士研究生奖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Tel: (20) 22237061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有机/无机杂化光电材料、器件与物理

研究特色: 以可溶液加工的有机小分子、量子点和钙钛矿光

电材料为基础,开展有机/量子点和有机/钙钛矿杂化电致发

光器件与物理研究,探索有机/无机杂化光电材料与器件的

新特性、新机理和新应用

主要业绩: 在Mater. Today、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J. Mater. Chem.和Org. Electron.等SCI期刊杂志

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40

余篇,两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申

请中国发明专利2项

研究资助: 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基金委

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和面上项目等9项;作为合作单

位负责人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和基

金委重点项目各1项目;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成员

2001 湖南大学 化学 学士

2006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2017.5-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2008.12-2017.4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副研究员

2015.6-2016.6 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

2006.8-2008.12 德国马普所胶体与界面研究所,博士后

工作经历

陈江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德国洪堡学者(2006)、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2016)

器件制备平台 光电测试平台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光电材料与器件)

Tel: (020) 2223709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开展有机光电子新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制备、结构

与性能表征,以获得高发光效率、宽太阳光谱吸收、高迁移率

有机半导体新材料,以及具有化学传感器特性的新材料,面向

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薄膜晶体管器件开发,

将应用于新一代大型平板显示器和清洁能源开发。

主要业绩: 在包括Acc. Chem. Res.、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等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

100余篇,获SCI他人引用4000余次;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

学术成绩包括:(1) 发展了多种亲水共轭或非共轭聚合物用作发

光器件和光伏器件的阴极界面修饰层及其相配合的光伏给体聚

合物,获得了大幅提高的能量转换效率;通过强链间聚集构筑

高迁移率共轭聚合物给体材料,实现了高效率厚膜器件以匹配

卷对卷加工;面向卷对卷加工的新型绿色溶剂、相区调控溶剂

添加剂。(2) 揭示聚集诱导发光(AIE)这一新发光现象的机制-

---转动受限(restricted intromolecular rotation)激活强固

态荧光,有力推动AIE科学的发展。(3) 系统地开展了含silole聚

合物的研究,实现了绿光、红光、三基色白光OLED发射、光伏

电池、TFT性质。2010年为WILEY-VCH和John Wiley & Sons

出版的两本英文专著中撰写各一章节。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973课题、

NSFC-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十余项。

陈 军 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989 原成都科技大学 高分子化工 学士

1992 原成都科技大学 化学纤维 硕士

1998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 博士(在职)

2000-2002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 博士后

1992-1995 华南理工大学 轻化系 助教

1995-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历任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2011-至今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200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2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13 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成员

2008 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0、2015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人才计划&获奖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Tel: 020–39380585

1562216377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纳米新能源材料研究,包括:储氢/制氢材料、纳米催化材料和电池电极材料。

主要业绩: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800余次,其中2篇为ESI高引用论文,申请/授权专利8项,参编科学出版社专著1部;已培养毕业的研究生有5人次荣获过“国家奖学金”、“贝尔卡特奖学金”等荣誉。

研究资助: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课题和863课题等国家或省部级项目10余项。

戴洪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3:东北大学,应用化学硕士;2007: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学博士。

1993年加入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从事化工设备防腐管理和防腐产品开发;2007年加入中科院金属所,任职副研究员;2014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院,金属系,任职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1) Y.Y. Jiang, Q. Kang, J.J. Zhang, H.B. Dai*, P. Wang*. High-performance nickel-platinum nanocatalyst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alumina for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hydrous hydrazine. J. Power Sources , 2015, 273, 554–560.

(2) H.B. Dai, G.L. Ma, H.J. Xia, P. Wang*. Reaction of aluminum with alkaline sodium stannate solution as a controlled source of hydrogen. Energy Environ. Sci. , 2011, 4, 2206–2212.

(3) H.B. Dai, Y. Liang, P. Wang*, H.M. Cheng. Amorphous cobalt–boron/nickel foam as an effective catalyst for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alkaline sodium borohydride solution. J. Power Sources , 2008, 177, 17–23.

代表性论文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邓春林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再生医用材料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Tel: 13798150773

Email:[email protected]

学术博士:生物医学工程

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2004年 四川大学 工学博士

2005-2007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

2008年~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研究方向:生物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生物材料表面仿生矿

化、生物材料与蛋白质及细胞相互作用,以及体外动态模

拟和矿化模型建立

主要业绩:已发表SCI论文40余篇。发表刊物Ceramic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Biomaterials,

Journal of Porous Med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ificial

Organs。

研究资助:主持国家 “86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参加 国家“973”项目、广东

省、教育部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等多项

已毕业研究生中, 2人获国家奖学金,一人获企业奖学金,3人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

2011 科学中国人(2010)年度人物

学术型博士生: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学术型硕士生: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Tel: 020-22236708

1371907719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分子组装构筑与结构调控、攀沿植物粘附作用与仿生

纳米制造、单分子的化学物理性能。

主要业绩: 在Chem. Commun., Nanoscale, J. Phys. Chem.

B/C, J. Chem. Phys.等国际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另外,

在科学决策、科学研究月刊等发表教学、教研和人才培养评论

文章8篇;出版专著1本。培养硕、博士30余人。

研究资助: 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主任基金、面上项目、重大

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教育部、

广东省和广州市等各类基金项目16项。

邓文礼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2004.6-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02.8-2004.5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化学系,高级研究员

1998.9-2002.5 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6.1-1998.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后

1993.2-1995.12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材料工程学院,博士生

1989,9-1992.7 四川大学化学系,硕士生

1984,9-1989.7 四川省云阳县江口中学,教师

1981.9-1984.7 四川省万县师专化学科,学生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 22237097

15360822917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1)具有宽带可调谐荧光的量子点掺杂玻璃光纤材料

与器件;(2)低维光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学特性研究;

(3)新型光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等。

主要业绩: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影响因子3以上的60余篇,

论文被引用超过2500余次,H因子30。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授权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10余次。截止目前,

课题组已毕业6名研究生均获得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研究资助: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

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科技部创新人才推

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等团队项目。

董国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14)

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2014);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4)

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玻璃陶瓷分会理事

2007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本—硕连读 学士

2010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博士

2010 华南理工大学 助理研究员

2011 华南理工大学 副教授

2014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定研究人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 & 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2015 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自然科学)(排名第4)

2014 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

2014 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

2014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2014 全国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2012/2013/2015 本科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

2010 中科院院长优秀奖

2009 上海应用材料奖学金

我们是一个努力科研

并快乐着的团队!

欢迎您的加入!

学术博士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方向)学术硕士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方向)专业硕士 材料工程(生物医学材料工程)

Tel: 18620565822

Email address: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1)生物微加工即生物医用材料微纳米加工;(2)

生物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3)微流控生物芯片;(4)仿生

水凝胶;

主要业绩: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 Analytical Chemistry,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Lab on a Chip, 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B等杂

志上发表SCI文章50多篇,目前文章他引已达1700余次,参与编写

英 文 专 著 1 部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biosensors and thei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Elsevier, 2008), 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批

5项。

研究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广东省自

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州市科研专项及企业横向课题十余项。

董 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

1999-2004 博士,武汉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专业1995-1999 本科,武汉大学化学人才基地班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2014- 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2012-2014 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12)

华南理工大学优秀青年学者(2012)

2010-2012 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学院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

2008-2010 博士后,美国北卡和北卡州立大学

2006-2008 留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2004-2006 博士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Tel: (20) 87113597

1300514666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1、新型金属基(铝/镁)复合材料开发; 2、镁合金

组织控制与强韧化;3、再生铝合金组织控制与高品质化;4、轻合金(铝/镁)表面改性

主要业绩:发表各类论文8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论文40余篇,参编材料手册1部;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7件,授权专利10件;

研究资助:承担或参与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专项及企业横向等课题十余项。

杜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属材料强化与表面改性”学术团队

1993.9-1997.7 吉林工业大学 铸造 学士

1997.9-2000.3 吉林工业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硕士

2000.4-2003.3 吉林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

2006.2-2006.9 东北师范大学 留日预备校 日语培训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毕业生去向

通讯行业(华为、TCL)

汽车行业(大众、泛亚)

制造业(美的、富士康、格力等)

教育理念

以生为本 坦诚相待

诚恳守信 踏实勤奋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出师宴

2003.4-2006.12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学院 讲师

2006.10-2008.9 日本 名古屋大学 博士后

2007.1-2012.8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副教授 硕导

2012.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教授

2015.3-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教授 博导

职业经历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学术博士: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材料)

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材料)

Tel: (20) 22236062

Email: duchang

@scut.edu.cn

研究方向: 生物矿化,仿生型组织修复材料,组织工程。

主要业绩: 建立釉原蛋白分级自组装模型,揭示牙釉生

物矿化机理,第一作者论文发表在Science,并被其

“学科展望”栏目进行了专题评论。致力于硬组织和

软组织修复的仿生材料研究,在生物材料领域发表论

文60余篇,授权/受理发明专利7项,参与编写专著3部。

获2010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

学一等奖,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2013

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有突出贡献的陶瓷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重大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广东省

高层次人才项目,参与承担国家973计划、教育部和国

家外专局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项目

杜 昶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94 清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士

1999 清华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博士(直博)

2002 荷兰莱顿大学 Doctor of Medicine

2003-2005 美国南加州大学牙科学院 博士后

2006-2008 美国南加州大学牙科学院 研究助理

2009 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社会兼职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智能仿生材料分会主任

CFDA医疗器械分类技术委员会专业组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疗器械分会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Tel: (20)-87114219(o)

1382612703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不锈钢/钛合金纳米化,金属腐蚀电化学,

大气腐蚀,多孔形状记忆合金、金属失效分析。

主要业绩: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

中多篇发表在Corrosion Science,Materials and

Design,Applied Surface Science,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

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2005年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12获得广东省

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四)。培养了

硕、博研究生近40 名。

研究资助: 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省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攻关项目2项,南方电网公司

和广东省电网公司的项目6项,美的集团生活电器事

业部项目2项,及多个其他企业项目。

高 岩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85.06 大连理工大学 金属材料 学士

1987.12 大连理工大学 金属材料 硕士

2005.06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社会兼职

教育经历

1987.12-1995.5 大连理工大学 助教/讲师

1997.5-8 葡萄牙焊接质量研究所 访问学者

1995.6-2006.11 华南理工大学 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6.12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委员

《表面技术》杂志编委

广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特种设备事故鉴定中心特聘专家

2010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 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5年 中国橡胶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青年突出贡献奖2016年 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科技青年奖

学术博士:材料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学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

Tel: 13602728018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橡胶网络结构设计、橡胶复合材料制备和构效关系

主 要 业 绩 : 至 今 以 第 一 / 通 讯 作 者 在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Macromolecule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10余篇,

他引2300多次,h因子35;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项。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课题等20余项国家

级和省部级项目。

郭宝春 教授、博导/硕导

国家优青(2012);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6)

1996 西北工业大学 高分子材料 学士

2001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2001.07-2004.03 华南理工大学,讲师

2001.10-2002.04 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助理

2004.04-2009.12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2009.12-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2010.6-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13724003234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环保型木塑(塑木)复合材料、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

料、塑料的增韧增强及功能化改性、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等。

主要业绩: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件,出

版专著2本,编制行业和地方标准4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佛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与企业具有良好

的产学研合作背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培养硕、博研究生

40 余名,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多次获得课外科研竞赛奖项。

研究资助: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广东省科技计

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及多项企业委托项目。

何 慧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塑协塑木制品专委会副主任及专家组长,广东省塑木型材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改性塑料分会委员

1986-1990 四川大学 塑料工程 学士

1990-1993 四川大学 塑料工程 硕士

1995-1998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系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1993-1995 广东工业大学 机械系 助教

1998-2001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讲师

2001-2009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副教授

200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教授

从事塑料成型加工、高分子改性与复合材料、高

分子材料循环再利用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Tel: 020-2223706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 能源高分子材料有机聚合物太阳电池(OPVs)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 (OLEDs)生物化学传感器(Bio/Chemo Sensor)

主要业绩:多年来一直以高效聚合物光电材料的研究为核心,面

向聚合物光电器件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开展研究,获得了系列

创新的研究成果,发表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SCI论文200余篇,被SCI他人引用超过7000次,H

因子52,入选2016年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受邀为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出版社主编聚合物光伏相关专著一部。申

请四十余项中国专利(十二项已授权),申请四项PCT国际发明

专利和四项美国专利(两项已授权)。先后获得2011年中国化学

会青年化学奖、2014年美国化学会Arthur K. Doolittle Award、

2015年首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科学奖,并

先后两次参与获得2010年及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

青年基金项目(结题评估优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等10余项。

黄飞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副秘书长

1996-2000年 北京大学,化学, 学士

2000-2005年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博士

2005-2009年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后

200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11-至今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Tel: (20)8711014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研究;宽禁带半导

体薄膜、低维材料结构制备与表征;二维材料合成技术

主要业绩:在Carbon, Appl Phys Lett,Prog Solid State Ch,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

应邀参编英文专著一部。

研究资助: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

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

启动基金项目等项目。

季小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

2001 上海大学 硕士学位

1994 桂林理工大学 学士学位

2006-2008 同济大学 博士后

2005-200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博士后研究员

1994-2001 上海大学 助教、讲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微信: xiezengqi-scut

手机:1501329020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有机共轭分子聚集结构调

控,电子转移与能量转移过程调控;研究光电器件中的界面材料、

稳定的阴离子材料、高迁移高电导率材料等。

主要业绩:

在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Mater. Horizon., Chem. Mater.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被SCI他引1800余次,H因子23;国际专利授权1项,中国发明专利

授权1项、申请5项。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973分课题(2

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

解增旗 教授、博士生导师

青年千人

1998-2002,吉林大学,学士

2002-2007,吉林大学,博士

2007-2009,首尔国立大学,博士后

2009-2011,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洪堡学者

2012-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或者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其它自选信息

与德国、日本等多个研究组进行合作研究,推荐优秀学生到国外进行联合培养、参加会议、博士后工作等。往届毕业生去向多为高等院校、大型企业从事科研工作。欢迎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uminesc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22236119

13710333313

Email: konggang

@scut.edu.cn

研究方向:基于金属材料表面腐蚀防护的应用型研究,主要从

事(1)表界面仿生微纳结构及功能化构筑;(2)石墨烯在锌

基涂料及钝化中的应用;(3)先进功能性涂镀层钢筋及其腐蚀

机理;(4)绿色热浸锌工艺技术及装备制造。

主要业绩:将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技术与传统金属表面防护工

业有机结合,率先对高耐蚀锌合金镀层技术、锌层超疏水或石

墨烯增强耐蚀化学转化膜技术、锌合金镀层+环氧涂层复合钢筋

等进行了研究及开发,并注重与新技术应用相关的绿色环保装

备技术的设计研发。研究成果得到学术同行及领域龙头企业的

高度关注及认可,成功在大型桥梁、高速铁路、特高压输电及

太阳能光伏等国家项目中获得了较好运用。已协助国际锌协会

主办国际热浸锌大会3届,并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培养硕士和博士20多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

篇,其中SCI、EI收录5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

6件;编著专业著作1部;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6项。

研究资助: 主持或参与了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及面上项目3项、国

际合作项目5项、省部级基金及产学研项目3项、各类企业科研

项目20多项,其中企业资助项目经费超过150万元10多项。

孔 纲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际锌协会顾问;中国表面工程协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副秘书长;广东省腐蚀防护与表面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州市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

1993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士

1996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加工程,硕士

2004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

2002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学院,讲师

2006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学院,副研究员

2011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学院,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专业、专注、专心、敬业的职业精神,强的执行力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央企与外

私企

高校及科

研机构

政府与金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20) 8711394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兴趣

功能高分子的研究

自修复高强度水凝胶

新型抗粘附界面材料

天然/合成高分子的功能化

仿生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仿生抗生物粘附表面涂层

仿生粘合剂

仿生减阻表面的构建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

隔热/导热高分子材料

太阳电池封装用胶膜

棉纤维基的新型复合材料

主要业绩: 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EI收录30余篇;

申请发明专利41项,已授权28项;作为主要译者翻译出版专著1本;

作为第二获奖者曾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

生40多名。

研究资助: 先后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实

验室的研究项目;近年来,主持并圆满地完成了教育部、广东省和广

州市的纵向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

李光吉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82 华南理工大学 橡塑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

1985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专业 工学硕士

1995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专业 工学博士

1999-2000 美国Massachusetts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研修经历

科研工作

实验室团队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

Tel:

1867586216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1)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2)高性能LED外延材

料与芯片;(3)高效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4)新能源材料与

器件

主要业绩:

致力于高性能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生长及器件制备。在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Surface Science Report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余

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7篇,高水平特邀综述6篇;被国际半导体工

业界著名杂志Semiconductor Today专题报道9次;授权发明专利38

项;申请国际PCT专利8项;入选国家优青、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广

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人才计划。获广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五)、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等省部级以上

奖励6项。做国际特邀报告30余次。

是国家材料与能源领域主题专家。

研究资助: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防973计划项目、国

防预研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

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李国强

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优青、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与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电子信息发展基金会评专家

1995.09-2004.05 西北工业大学 学士、硕士、博士

2004.05-2005.05 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 高级研发科学家

2005.05-2007.04 东京大学 JSPS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

特别研究员 (博士后)

2007.04-2010.02 牛津大学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 (博士后)

2010.02-今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学习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教学成果丰硕

培养学生屡获学术嘉奖

国家级奖项12人次

省部级奖项10人次

其他奖项17人次

研究团队朝气蓬勃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高分子材料的复合与改性;阻燃聚合物材料;水性聚合物材料的

合成;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主要业绩:

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50篇,申请国家发

明专利2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15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项、三等奖2项,部分成果转移给相关企业实施产业化。培养了

硕、博研究生30 多名。

研究资助:

先后承担或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省市级及企业横向等科研项目20

余项。

刘 芳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5 江西师范大学 理学学士

1988 武汉大学 理学硕士

2003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或者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Tel: 13602872076

Email: mcfliu

@scut.edu.cn

2017年 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

2015年 华南理工大学“杰出人才与团队引进人才计划”获得者

2013年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2012年 辽宁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 Alfred Deakin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ships

2009年 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13560128520

020-3938058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金

属空气电池等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光催化材料。

主要业绩 : 授权中国发明 专利4项;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Nano Lett., Energy &

Environ. Sci., Adv. Energy Mater.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ESI高被引论文10篇,论文总被引用3000余次;参与编写译著1

部,中文教材1部,英文书籍章节2章;培养省优秀硕士1名。

研究资助: 主持或参与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项目、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项目等国家级、

省市级及企业横向等8个项目。

刘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学者入选者

2010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

2005 湘潭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2015-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13-2015 德国马普学会固体研究所,博士后

2012-2013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博士后

2011-2012 湘潭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

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

程)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page:

http://www2.scut.edu.cn/223

family/

研究方向: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应用,

包括功能化橡胶或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柔性电子功能材料与

电子可穿戴材料、复合材料填料网络的设计及表面与界面。

主要业绩:培养硕士、博士30多名;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

80多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0多项,其中

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

科研项目:主持过国基青年项目和国基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

计划项目、广东高校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等项目;并作为主要骨

干参与了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联合基金、国基重点项目、广东省战略性新型产业核心

技术攻关项目及广州市的科技计划项目等研究工作。

刘 岚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年7月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

2002年7月-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任教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代表性论文Multiscale Wrinkled Microstructures for Piezoresistive Fibers. Adv.Funct. Mater. 2016, 26, 5078–5085.Flexible piezoresistive sensors based on “dynamic bridging effect” ofsilver nanowires toward graphene. Carbon, 2017, 113: 395-403.Graphene−Elastomer Composites with Segregated NanostructuredNetwork for Liquid and Strain Sensing Application, Acs Applied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6, 8, 24143-24151.

实验室风采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

程)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

工程)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2223696

15920895122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稀土永磁材料工艺与性能优化;软磁材料与器件;磁

学与新型磁性材料;功能薄膜与纳米功能材料;高温合金与粉末

冶金;金属材料与加工。

主要业绩: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培养硕士20多名、博士10余名、博士后2名;申请国家专利

40余件,获授权20余件;发表论文270余篇,SCI、EI收录190

篇;著有专著1部,参编著作1部。

研究资助:近10年主持国防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

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企业合作项目10几项。

刘仲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先进金属与电磁材料研究团队负责人

1989.09-1993.07 中南工业大学 金属材料 学士1993.09-1996.04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材料 硕士1996.04-2001.07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助工/工程师2001.07-2005.01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工程材料 博士

2005.03-2007.02 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 博士后

2007.03-2008.01 南洋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员

2008.01-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 华南理工大学“中集”奖教金、“拓璞” 奖教金获得者;

• 华南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

“优秀本科生指导老师”、“材料创新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优秀留学生指导老师”。

• 获首届华南理工大学“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称号。

教学与学生培养荣誉

Smiling while research

• 与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西班牙、捷克、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开展学术合作。

• 3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赴美国、法国、西班牙联合培养或公费留学。

• 研究团队国际化,培养多名来华国际留学生(硕士和博士)和国际交流生(捷克、新加坡、英国)。

国际合作

研究与应用领域研究团队:www2.scut.edu.cn/ammm/

照片

学术博士:材料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专业硕士: 材料工程

Tel: 02022236818

1361140056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1)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和热固性树脂

改性(2)阻燃、增韧、扩链、热稳定等功能助剂的

制备

主要业绩:在通用塑料的功能化、工程塑料及其合金

的改性,特种工程塑料聚酰亚胺等的高性能化和低成

本化改性,有机硅增韧剂、磷氮阻燃剂、PVC热稳定

剂等高分子加工助剂的合成与制备方面获授权专利63

件,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60多篇。

研究资助: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SFC)-广东省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广东省战略新型产业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及多个企业合作开发项目。

刘述梅 教授、

博导/硕导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电子/电气用高性能化聚碳酸酯工程塑料改性

技术”获201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

二等奖

1986-1990 湘潭大学 理学学士

2000- 2003 湘潭大学 理学硕士

2003-2006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博士

2015.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2006.7-2015.8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

1990.7-2000.8 湖南岳阳市氮肥厂,工程师

工作经历

获奖

欢迎你加盟!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凝聚态物理

Tel: (20) 22237022

1357877203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有机光电子学与有机自旋电子学,1)有机发光二极

管与应用;2)有机光电探测器与应用;3)有机磁场效应与自旋

电子器件;4)有机半导体电输运与异质结理论。

主要业绩:多年从事有机光电器件与物理及其应用的研究。主要

创新性工作包括:1)发明了有机半导体异质结大电荷注入技术,

实现了OLED注入原理的突破;2)首次提出了有机半导体异质结

电荷产生层的全新概念,解决了通常电荷产生层无法提高叠层

OLED功率效率的国际难题;3)发展了高效白光OLED的物理方

法和器件结构,实现了100%的激子利用,制备出了荧光灯效率

的白光OLED。

研究资助:承担和参与“863”、“973”、科技部重点研发计

划、国家基金委重大、重点、面上以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

目、省市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20余项。

马东阁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汤森路透材料学科高倍引用科学家

1985-1989 辽宁大学 学士学位1989-1992 吉林大学 硕士学位1992-1995 吉林大学 博士学位1995-1997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博士后

1997-1998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副研究员

1998-2000 巴西Parana联邦大学 访问教授

2000-2001 英国Durham和St Andrews大学 高级研究员

2001-2016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2016- 现在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作为通讯作者在Mater. Sci. Eng. R、Chem. Soc. Rev. 、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ppl. Phys. Lett.等国际SCI著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他人引用12000余次,H指数(h index)53。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

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

中科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1项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Tel: (20) 22237036

Email: [email protected]

长期从事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基础科学问题、新机制及新结构的

研究,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材料,探索提高器件综合性

能的新途径,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国际上首次报道利用磷光材

料提高电致发光器件效率的新原理,提出“热激子”机理和杂化电

荷转移态(HLCT)材料结构设计新原则。

发表相关论文400余篇,SCI他引近7000次。曾获得教育部优秀

科技成果一等奖(2001年、2008年),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

等奖(第一完成人)。在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7次,作为带头人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资助。培养博士研究生55人,11人在

985高校和科学院研究所任教授、研究员,2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

马於光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南粤百杰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1 吉林大学 物理化学 学士

1985 吉林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硕士

1988 吉林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博士

1991 吉林大学电子系 博士后

1996 香港大学化学系 访问学者

1999 剑桥大学化学系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研修经历

科研工作

宁洪龙 ( 닝홍롱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成员、华南理工大学 “杰出人才与团队引进计划”成员、广州市科技专家,广东省科技专家、广东省应急管理专家、SID北京分会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光电材料与器件)

Tel: (20) 87114525

13822105869

Fax: (20) 8711060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新型信息显示材料、器件及系统集成

主要业绩: 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包括:Light Sci.Appl, Adv. Funct.

Mater, Sci.Rep和Appl.Phys.Lett等),其中被SCI、EI和ISTP检索60余

篇,第一或通讯作者50多篇,已申请或授权发明近100项;担任ACS

Appl. Mat. Interfaces、J. Mater. Chem. C、ADV OPT

MATER、 IEEE ELECTR DEV 、IEEE T ELECTRON DEV、Ceram.Int、

Soc. Inf. Display、EJAM、发光学报和液晶与显示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研究资助: 近4年内,主持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和广东省重大专项在

内的11项科研项目;参与了国家973和广东省创新团队等14项。

2013 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员

2004 韩国三星电子 首席工程师

1999 清华大学 工学博士

1996 中南工业大学 工学硕士

1993 天津铝合金厂 助理工程师

1989 中南工业大学 工学学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曾任韩国三星显示知识产权专利审查专家组委员,韩国三星6σ

体系绿带认证导师;13年回国加入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

室,主要从事薄膜晶体管与新型显示器件研究。目前承担固体物

理和薄膜晶体管技术与应用的本科课程教学,主要研究领域集中

于显示材料开发、TFT单元和阵列结构设计、柔性显示器件制备、

印刷显示器件制备和器件性能优化,在材料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

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 06年合作开发三星显示的纯铝电极

量产LCD; 2. 07年主持开发世界第一台化学镀Cu栅极15英寸LCD;

3. 08年合作开发了世界第一台2微米Cu电极LCD; 4. 09年主持开发

世界第一台负感光有机物平坦化厚Cu电极的15英寸LCD, 合作开发

了DPSS行驱动集成LTPS窄边框14.1英寸量产LCD; 5. 10年主持开

发了世界第一台印刷碳纳米管柔性像素电极17英寸 LCD。

工程博士:能源与环保领域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87114253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储氢材料和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水解制

氢及再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主要业绩: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专利30多

件,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18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

余篇,其中SCI收录173篇;主要参编著作2部;培养了硕、博研

究生20 多名 。

研究资助:先后主持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项。

欧阳柳章 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机械学会材料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委员,广东省热处理学会理事长

1990.09-1994.07 燕山大学 学士学位1994.08-1997.03 华南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1998.09-2001.06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2009.12-2010.12 北卡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2002.07-2003.06 悉尼大学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2017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2015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五)2014年获聘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度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二)2010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0年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

奖(排名第三)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代表性论文:

Enhancing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 of consumed NaBH4 for hydrogen storage, Adv.

Energy Mater. 2017, 1700299 (IF=16.721)

Hydrogen generation via hydrolysis of Magnesium with seawater using Mo, MoO2,

MoO3 and MoS2 as catalysts, J. Mater. Chem. A, 5(2017) 8566 - 8575(IF:8.867)

Reversible hydrogen storage in yttrium aluminum hydride, J. Mater. Chem. A,

5(2017) 6042-6046 (IF:8.867)

Air-stable hydrogen generation materials and enhanced hydrolysis performance ofMgH2-LiNH2 composite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359 (2017) 427-434 (IF:6.395)

3,3'-(ethylenedioxy) dipropiononitrile (EDPN) as an electrolyte additive for 4.5 VLiNi1/3Co1/3Mn1/3O2/Graphite Cell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9(2017)9630−9639(IF:7.145)

A ZnGeP2/C anode for lithium -ion and sodium-ion batteries,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77 (2017) 85-88(IF:4.396)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光电材料与器件)

Tel: 13570098191

Email: psjbpeng

@scut.edu.cn

微信:

pengjunbiao1962

研究方向:围绕有机/高分子发光与显示领域,重点研究(1)

有机发光器件与显示(OLED);(2)印刷有机/高分子薄膜

工艺;(3)OLED器件物理;(4)薄膜晶体管(TFT)器件

与阵列驱动。

主要业绩:研制出了国际上第一个全印刷彩色OLED发光显示

屏,包括金属阴极的印刷;发明了稀土掺杂的新型氧化物TFT

半导体高迁移率材料,突破了高性能TFT阵列背板关键技术,

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稀土掺杂氧化物TFT技术率

先实现了全彩色、透明、触控的AMOLED显示屏,以及高性

能彩色柔性AMOLED显示屏。在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与器件

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1项,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文章被他人引超过3000余次,

申请(授权)中国专利100余件(包括5件国际PCT专利),

其中授权专利50余件。

研究资助: 国家973项目、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

彭俊彪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特聘教授(珠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

材料学院院长、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材料学部专家委员会委员

1980 吉林大学,物理, 学士

1984 中科院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硕士

1993 中科院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

1994-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有机光电,博士后

1996

1998- 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有机光电,高级访问学者

2001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实验室成员的职业发展

主要培养平板显示领域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培养与有机/高分子发光(OLED)器件、物理相关的研究能力,实验室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主要在与光电(如照明、传感、探测等)、显示技术有关的企业和相关专业的高校等就业。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光电材料与器件)

Tel: (20) 22237068

Email: [email protected]

彭小彬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博士

京都大学博士后

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后

京都大学研究员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代表性论文:1. Solution-Processed Organic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Power Efficiencies >12%, NaturePhotonics, 2017, 11, 85-90. (影响因子:37.85)2. Multilength Scale Morphologies Driven by Mixed Additives in Porphyrin-Based OrganicPhotovoltaics, Adv. Mater., 2016, 28 (23), 4727-4733. (影响因子:19.79)3. Deep Absorbing Porphyrin Small Molecule for High-Performance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VeryLow Energy Losses, J. Am. Chem. Soc. 2015, 137, 7282−7285. (影响因子:13.85)4. Solution-processed bulk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based on a porphyrin small molecule with7%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Energy Environ. Sci., 2014, 7, 1397-1401. (影响因子:29.51)5. Optically activ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7, 2, 361-365. (影响因子:38.98)6. A Dodecameric Porphyrin Wheel, J. Am. Chem. Soc. 2004, 126, 4468-4469. (影响因子:13.85)

研究方向:有机/高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有机/高分子

生物传感器和手性传感器研究、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主要业绩: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在Nature Photonics、

Nature Nanotechnology、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J.

Am. Chem. Soc.和Adv. Mater.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70余篇。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

和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多项;参与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

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广东省杰青、国家优青、广东特支计划

“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教育部创新团队

发展计划;获得浙江省/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十一届中国硅酸

盐学会青年科技奖;曾任Opt. Mater.等4个期刊客座编辑,现为RSC

Adv.、Chin. Opt. Lett.等期刊Associate/Topical Editor

学术硕士/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物理学、光学、凝聚态物理(兼岗)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13794378758

Email:[email protected]

1. 面向新型光纤放大器、激光器,开发铋/稀土掺杂激光材料(玻璃、光纤与晶体),应用于激光通信、精密测量等领域

2. 面向白光照明、绿色农业,着力发现与开发三基色发光材料,应用于高效节能LED、转光膜等领域

3. 面向医疗保健、建筑物结构监测,发现新型光功能晶体,应用于生物成像、肿瘤治疗、结构失效等领域

彭明营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教育部创新团队“新型玻璃光纤材料与器件”带头人

RSC Adv.、Chin. Opt. Lett.等学术期刊Associate/Topical Editor

1996-2000 山东师范大学 化学 学士

2000-2003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 无机化学 硕士

2003-2006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材料学 博士

2006-2008 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光学、信息

与光子学研究所(现马普光学所)

Research Associate

2008-2010 德国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玻璃与陶瓷

研究所、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Group Leader

2010-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2011-今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

验室 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荣誉与学术兼职

是国际上最早开展铋掺杂激光材料研究的学者之一。迄今在Opt. Lett.,Chem. Mater.等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论文被俄罗斯科学院Dianov院士等同行引用4000余次,H因子38;获授权发明专利19项;13篇论文入选ESI高引论文;在第十九届国际发光大会、第二十四届国际玻璃大会等做大会/邀请报告32次,分会主席23次,以大会主席、共同主席等组织国际会议11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项目20多项。

研究成果

学术博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13668961588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1)二烯类共聚物橡胶催化氢化改性;(2)聚氨酯

类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3)新型水性聚合物的合成及

应用;(4)高阻隔聚偏氯乙烯共聚物树脂的制备及产业化。

主要业绩: 授权发明专利10件;发表研究论文100 余篇;培养硕

/博研究生30 余名;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三等

奖各1项;指导学生获“京博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高分子创新

创业大赛一等奖。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省市级科技项目、企

业横向项目等四十余项。

彭晓宏

教授 博士生导师新型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应用团队负责人

1993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 硕士

1996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 博士

1996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

2000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研究员

2008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2006-2007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代表性论文

(1) Haoming Ou, Yang Wang, Wei Zhou, Xiaohong Peng*. Kinetics Investigation on the Hydrogenation of Acrylonitrile-Butadiene Rubber Latex by Using New Catalytic Reaction System.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2016, 84:183-187;

(2) Jianjun Li, Wen Zheng, Wenbo Zeng, Dongqiao Zhang, Xiaohong Peng*.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a Novel Low-Glossed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4, 307:255-262;

(3) Xiaohong Peng, Qinmin Pan, Garry L Rempel. Bimetallic Dendrimer-Encapsulated Nanoparticles as Catalyst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Advance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08, 37(8):1619-1628.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Tel: 15867123025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基于三键的高分子合成化学;

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

主要业绩:

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他引5400余次,h指数46;

共同编著Wiley出版社英文专著2本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5余场;

获授权中、美等国发明专利13件。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

题、科技部“973计划”项目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

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等10余项。

秦安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1995.09-1999.06 山西大学 学士学位1999.09-2004.06 中科院化学所 博士学位2004.07-2004.12 中科院化学所 助研2005.01-2007.01 香港科技大学 博士后

2007.01-2008.12 浙江大学 博士后

2008.12-2013.09 浙江大学 副研究员、副教授

2013.0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1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2

Tel:

(020)22236233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高性能陶瓷

主要业绩: 已在《J. Euro. Ceram. Soc.》、《J. Am. Ceram.

Soc.》、《Scripta Materialia》、《无机材料学报》等国内外

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了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50多篇论文被SCI

或EI收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引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7件。

研究资助: 参与和主持了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

家基金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目前承担了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

结合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等;有5项成果通过国家教委鉴定或广

东省科技厅鉴定。

饶平根

1981.09-1985.07 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 技术陶瓷专业 学士学位1985.07-1988.03 天津大学材料系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硕士学位1991.09-1995.05 华南理工大学 无机系非金属材料专业 博士学位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代表论文

2005.12-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1997.9-2005.11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

2000.12-2002.12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关西中心

,博士后研究员(STA Fellow)

1998.12-1999.12 日本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博士后

研究员(ITIT Fellow)

1998.1-1998.7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1990.12-1997.8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研究所,讲师

1988.4-1990.11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研究所,助教

工作经历

W. Zhao, P.G. Rao*, Z. Y. Ling,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ultra-sharp V-notches to measure fracture toughness in ceramics. J. Euro. Ceram. Soc., 34[12]4059-4062 (2014)

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科生课程:材料物理化学研究生课程:结构与性能;陶瓷材料的高性能化与功能化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20) 87112708

1866502007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1)高分子可控自组装;(2)树脂合成与应用.

科研理念: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相结合.

主要业绩:在JACS, ACS Nano, Macromolecules等主流期刊

发表SCI论文70余篇,SCI他引1000余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13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多名.

研究资助: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各类项目及企业横向等课题20余项.

任碧野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5)

1987 华中师范大学 化学本科

1992 重庆大学 理学硕士(物理化学)

1999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博士(高分子材料)

1992-1996 湖南理工学院 化工系

1999-2001 广东通用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 科研部

2001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获广东省、东莞市、江门市等各类科技奖励4项

社会兼职

广东省表面工程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涂料涂装专委会委员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涂料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专委会常委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硕士: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医学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生物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主要从事(1)组织修

复材料表面性质及其与生物活性分子相互作用机理;(2)生物

活性抗感染组织修复材料的可控构建;(3)生物活性功能化构

建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

主要业绩:在Biomaterials、Smal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J. Mater. Chem.、Nanoscale、Acta Bio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70

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9件,授权16件,授权PCT专利1件,转

让专利3件;注重科研成果产业化,研发产品用于临床,减少伤

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造福社会!

研究资助:近五年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和广东省战略新兴项目等10余项,研究经费达三千多万。

任力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千百十”国家级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副院长,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副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 副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Tel: 020-22236528

Email: [email protected] 2008年度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0年温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获奖情况

1990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化工, 学士

1994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 硕士

2002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教育&工作经历

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020-8711029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特种陶瓷、传统陶瓷、粉体合成、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利用技术等。

主要业绩: 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论文近

10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受

理发明专利10项。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省部

产学研专项等各类项目30余项。

税安泽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分会理事,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制备与处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1997年 日本 Nagaok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学士

1999年 日本 Nagaok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硕士

2002年 日本 Nagaok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2002年至2005年 日本旭硝子株式会社

2005年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工作经历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工程博士: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专业硕士:材料工程(光电材料与器件)

地址: 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

园1号楼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

重点实验室606

Tel: 020-22237098

Fax: 020-8711060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有机电致发光(OLED)材料与器件

主要业绩:近5年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全部论文近5年SCI他引

6000余次;出版译著1部,参编英文专著3部;申请中国发明专

利50余件,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

研究资助: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国家“863”计划、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国家、省部级

项目和企事业委托项目十余项。

苏仕健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

1993 西安交通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士

1996 西安交通大学 高分子材料 硕士

2002 日本国立山形大学 生体感应机能工学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毕业生去向

高校:东京大学、海德堡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企业:华为、华星光电、京东方、宝洁……

1996/7-1998/7 四川大学 助教

2002/4-2004/3 日本学术振兴会 博士后

2004/4-2007/3 日本光产业技术振兴协会 研究员

2007/4-2009/1 日本国立山形大学 研究助理

2009/1-2009/8 日本国立山梨大学 助理教授

2009/9-现在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工作经历

学术博士: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

Tel: 1552104655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生物医用材料、细胞治疗、

生物微流体、药物控释、生物三维打印

主要业绩:近年来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iotechnology Advances、

Biomaterials、Small、Lab on a Chip、Acta Biomaterialia、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等国际顶尖或知名期刊共发表SCI收录论文70篇(其

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33篇研究成果被Nature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Biomaterials等国际顶尖或知名期刊引

用(1200次(Google Scholar);影响因子大于8的文章11篇

)。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肯定。应邀为

日本科学书籍出版商NTS和英国化学会撰写2个重要书籍章节。

研究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

施雪涛 教授、博导(硕导)

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青年珠江学者

2005 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

2010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2010 日本东北大学, 博士后研究员

2012 日本东北大学, 助理教授

获奖情况

欧洲药学会年度最佳论文奖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

药学研究杂志最佳审稿人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研究成果一等奖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生物医学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生物医学工程

Tel: (20)22237065(助

手)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基于三键单体的聚合反应和方法;

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机理和应用研究。

主要业绩:“聚集诱导发光” 概念的提出者和研究的引领者;

发表学术论文950余篇,其中AIE论文他引2万余次,h-指数105;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300余场;

获授权中、美等国和地区发明专利48件。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

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等10余

项,累计获资助经费近亿元。

唐本忠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2 华南理工大学 学士学位1988 日本京都大学 硕士、博士学位1994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博士后研究1994至今 香港科技大学 张鉴泉理学教授

2012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双聘院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兼职与荣誉: 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

中国化学会(CCS)理事

CCS和RSC联合期刊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

主编;RSC 《高分子化学》系列丛书主编;

2014-2016年化学和材料双领域高被引科学家

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香港裘槎高级研究成就

奖、Science China Chemistry杰出贡献奖、美国化

学会Macro2012讲座奖、Khwarizmi国际奖、广州

市荣誉市民等。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王朝阳

教授 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

1995 华中科技大学 化学应用 学士

1998 长春应化所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硕士

2001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2001- 华南理工大学讲师、副研究员、教授

2004 香港理工大学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电极胶粘剂、固态电解质、水凝

胶、Pickering乳液聚合技术等。技术应用

领域:锂离子电池、生物材料、环境材料。

主 要 业 绩 : 在 Macromolecules 、 ACS

Macro Letter 、 J Mater Chem 、 Green

Chem、Chem Commun等国际著名杂志

发表SCI论文150余篇,他引2000余次。申

请专利32项,授权10项。

研究资助: 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73项目、863项目等各类项目20余项。

科研工作

开拓创新的研究团队,欢迎你的加入!Tel:

13660604695

Email:

[email protected]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电话: (20)87114525

Email:

[email protected]

招生专业与类型

1990-1995,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

1995-1997,Iowa State University,硕士;

1997-200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师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lan J. Heeger教授,物理系,博士;

2006-,就职华南理工大学;

教育经历

研究方向:

1. 溶液加工型有机光电器件设计与制备

2. 有机光电器件界面工程调控与机理研究

3. 超疏水表面制备与观测

主要业绩:

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影响

因子大于9的论文14篇,论文被引用3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率

200余次,H因子33。申请美国专利29项,已获11项授权。

研究资助:

承担教育部、科技部多项项目,已获超过一千万经费的资助。

科研工作

代表性成果

王坚

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王坚教授课题组,注重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

1. 导电高分子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

a) 获得了目前为止世界上饱和蓝光高分子发光器件的最高效率;b) 成功开发出1.5寸全彩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和4寸高分子白

光照明板;c) 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应用全打印技术制备有机发光显示屏(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d)

在世界上率先开展新型非富勒烯类受体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其发表成果入选2016年高引用率论文。

2. 有机纳米材料和器件的研究与应用

a) 首次将不同形貌的纳米花应用于TNT炸药的探测;b) 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超疏水液固界面中空气的形貌,解决了1944年科学提

出的难题;c) 突破性地将有机纳米线应用于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d) 创造了世界上有机纳米线光导器件的最高增益记录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研究方向:氢能源材料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具体方向包括

(1)化学储氢材料与储制氢一体化技术;(2)电催化水分解制

氢;(3)化学氢化物直接燃料电池。

主要业绩:已在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等国际知名学

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被SCI他引3000余次;作为第一发

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

人才培养:培养毕业1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人次获得国

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

优秀博士生奖学金、贝尔卡特奖学金等奖励荣誉。

研究资助:主持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973课题、863课题、中国科学

院知识创新工程前沿方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

目等10余项。

王 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

1988-1992 东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学士

1992-1995 东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硕士

1998-2001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学,博士

2001-2002 日本广岛大学综合科学部,博士后

2002.9-11 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博士后

2002-2004 美国夏威夷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2004-201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2015-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实验室成员的职业发展

Tel: (20) 3938 0583

13802538500

E-mail: mspwang

@scut.edu.cn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020)87114883

Email: [email protected]

王燕民 教授、博士生导师

纳米材料与先进制备技术

1991.9:瑞典Lulea大学工学副博士

1993.10: 瑞典Lulea大学哲学博士

1995-2006:瑞典Lulea工业大学助教,副教授,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2002-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1、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by magnetic nanofluids,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3, 21, p 548–561 SCI 一区2、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rTiO3-Ag/AgCl hybrid composite with promoted plasmonic visible light excited photocatalysi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4 June 2017,SCI 二区

3、Effect of mechanical activation on solid-state synthesis process of

neodymium disilicate ceramic pigment,Dyes and Pigments, v 145,

p 160-167, 2017,SCI 二区

4、Wear resistance enhancement of electroless nanocomposite

coatings via incorporation of alumina nanoparticles prepared by

milling, Materials and Design, 2013, 47, p 443–448,SCI 二区

研究方向: 纳米无机功能材料(如稀土光环境色料、光催化材

料、磁性润滑剂、磁性流体、环境自修复材料等),颗粒技术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主要业绩: 发表研究SCI和EI收录论文1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

专利4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广东省“南粤优秀

教师”称号,优秀留学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中国颗粒学

会常务理事,中国颗粒制备与处理委员会副主委。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部

级项目等20余项;转让专利5项。代表性论文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生物医学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生物医学工程

Tel: (20)8711216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生物医学材料、医疗器械与智能制造

主要业绩: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发表三大索引论文200

余篇,授权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48项。撰写专著《生物医用

陶瓷材料》入选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

版工程-科学技术类奖。培养博士58名,其中联合培养12名;硕

士40名,其中联合培养8名;博士后11名。。

研究资助:先后主持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

家)、863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

五”重点支撑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61项。

王迎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带头人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78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学士学历

1981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硕士学位

1997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学位

1993 日本姬路工业大学 客座教授

1998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世界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院FELLOW

2015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201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 第十届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2012 广州市珠江新星2011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功能性建筑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材料

计算与模拟、混凝土结构的检测与修复、。

主要业绩: 近5年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7项,获省部级科

技进步奖励2项。

研究资助: 主持或参与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三.五”

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英合作)、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30多项。

韦江雄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硅酸盐学报第七届编委,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广东省硅酸盐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建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1998 武汉理工大学 硅酸盐工程 学士

2001 武汉理工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 硕士

2004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材料学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2011.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15.6-2016.6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访问学者

2007.1-2011.8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4.8-2016.12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

工作经历

Tel: (20)87114137

Email: [email protected]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20)22236262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功能材料尤其是光学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传感/检测/

成像、诊断与治疗体系的研究开发,以及上述材料在环境监测、

食品安全监控、生物检测、疾病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主要业绩:相关研究结果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Biomaterials, Small, Chem. Commun.等国际著名刊物

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同时也注重基础与应用研究的结合,近年

来在相关领域已获得多项授权发明专利。

研究资助: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分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

技计划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

吴水珠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986.09-1990.07 天津大学 学士学位1990.09-1993.03 天津大学 硕士学位1994.03-1997.03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2007年获聘广东省特聘教授(珠江学者)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005.0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2000.09-2005.08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

1997.04-2000.08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讲师

工作经历

学术博士: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

学术硕士:物理电子学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8711427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光纤激光技术与器件

主要业绩: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多

件(授权专利18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

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百件优秀专利。

研究资助: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国家“863”项目和JP项目等1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

徐善辉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1998 华南理工大学 应用物理 学士

1998-2001 华南理工大学 光学 硕士

2001-2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研发工程师

2006-2009 华南师范大学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博士

2003 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教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及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单频激光种子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1.5μm单频光纤激光器内部噪声机理研究

空间单频激光器相频控制方法与技术研究

超稳单频光纤激光光源的噪声极限机理及其抑制机制研究

863计划:高性能大功率单频光纤激光器

省应用专项:面向透明材料3D打印及高精细加工装备中共性

关键技术-高重频微焦级飞秒光纤激光光源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物理电子学(光纤激光与传感)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光学

工程博士:电子与信息

Tel: (20)87114204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玻璃光纤、光纤激光与光纤传感

主要业绩: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

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百件

优秀专利1项,中国光学重要成果1项;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30

多名;申请国家专利100多件;发表SCI论文170余篇,论文SCI他引

1100余次。

研究资助: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等20余项。

杨中民 教授 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广东省光纤激光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

1991.09-1995.06 武汉理工大学 学士

1997.09-1999.06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

1999.09-2002.06 武汉理工大学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杨中民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特支计划

杰出人才、入选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和教育

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

术创新奖、南粤创新奖、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其

带领的研究团队于2014年获广东省“千百十工

程”优秀团队、2015年获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学术博士: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材料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生物医学工程

Tel: (20) 22236283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生物医学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主要涉及骨修复材

料、牙科修复材料、结构陶瓷等研究领域。

主要业绩: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被SCI

收录的论文近100篇。参编专著1 部、教材1部。获授权中国发

明专利11项、西班牙发明专利1项。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

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

术奖二等奖1项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1项。培

养了硕、博研究生34名。

研究资助: 目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

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

广州市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经费充裕。

叶建东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1978-1982 华南理工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士

1982-1985 华南理工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 硕士

1994-1997 华南理工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博士

1992-1994 西班牙Sevilla大学 访问学者

2001~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社会兼职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与临床应用专

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代表性论文

J.H. Ke, , J.D. Ye*. ACS Appl Mater Interf, 2017, 9 : 16015.

J. Zhang, , J. D. Ye*. J Mater Chem B, 2015, 3 : 8749.

F.P. He, , J.D. Ye*. J Biomed Mater Res A. 2015, 103: 1312.

X.P. Qi, J.D. Ye*. Acta Biomater, 2008, 4: 1837.

X.P. Wang, J.D. Ye*. J Amer Ceram Soc. 2007, 90: 962.

2016 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2015 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4 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011 中国稀土学会发光分会“稀土之光”青年科

技奖二等奖2011 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2002 “君政学者”(秦惠君∙李政道基金资助)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主要开展稀土/过渡金属发光材料及其器件化、多功能

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以多角度、多尺度研究材料结构-性能之

间的构效关系。应用领域包括光纤激光器、白光LED、无机多功

能耦合光电器件等

主要业绩: 在Mater. Sci. Eng. R、Adv. Sci.、Adv. Opt. Mater.、

J. Mater. Chem.(C)、Appl. Phys. Lett.等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

被引2000余次(google学术统计),单篇最高被引用900余次,

为ESI高频引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授权3项(以上数据

截止2017.6)。

研究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

金等7项目。

叶 柿 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2004 兰州大学 材料化学 学士

2009 北京大学 无机化学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2016.07-2016.08 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2015.08-2015.09 荷兰Utrecht University, 访问学者2012.08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2011.09-2012.07 华南理工大学 副研究员2009.09-2011.08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

工作经历

要善于发现科研的乐趣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Tel: (020) 2223701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有机光伏技术: 包括新材料开发、界面修饰、新型电极开发,器

件物理及制作工艺改进;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发光器件

主要业绩:

工作主要包括:(一)研究适合印刷制备的大面积有机太阳电池

的关键材料、加工工艺及器件结构,(二)发展新型叠层结构以

实现有机太阳电池的效率突破,(三)开发高效、稳定及适合印

刷 制 备 的 钙 钛 矿 太 阳 电 池 及 发 光 器 件 。 在 Nature, Nature

Photonics, Adv. Mater., JAC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 Energy Mater. 等期刊发表SCI研究论文130余

篇,工作引起众多国内及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引用,论文被引

用10000余次,H-指数为60, 发表论文中的25篇入选ESI高被引

论文,并连续于2014、2015及2016年度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

被引科学家”(材料学科)。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中德合作研究

项目、面上、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广州市科

技计划、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创新中等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及科技部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

总经费>3500万。

叶轩立 教授、博士生导师

青年千人

1998-2001,香港中文大学材料科学系,学士

2001-2003,香港中文大学材料科学系,硕士

2003-2008,美国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

2008-2013,美国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

2010-2013,美国SOLUXRA公司,创办人及科技总监

2013-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或者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代表性论文

• Yip et al, Dual Interfacial Modifications Enable High Performance

Semitranspar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Large Open Circuit

Voltage and Fill Factor, Adv. Energy Mater., 2017, 7, 1602333.

• Yip et al, High Performance Color-Tunable Perovskite Light

Emitting Devices through Structural Modulation from Bulk to

Layered Film, Adv. Mater., 2017, 29, 1603157.

• Yip et al,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 Tandem Solar Cells

Employing New n-type Conjugated Polymer as Interconnecting

Layer, Adv. Mater., 2016, 28, 4817-4823.

• Yip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Solution-Processed Interfacial

Materials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Polymer Solar Cells, Energy

Environ. Sci., 2012, 5, 5994-6011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 22236037

13922773286

Email:

[email protected]

殷素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中国水利学会化学灌浆分会委员、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兼无机非金属材料分会秘书长、广东省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1993 华南理工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士

1996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硕士

2004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荷国际合作项目“废弃物碱激发材料的凝

胶结构形成与调控机制及其制备高附加值建筑材料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炉钢渣RO相形成的抑制、铁的还原

及提高胶凝活性的基础研究”;

广东省高科技发展专项计划资金项目“废石屑制砂及用人工砂

生产混凝土的关键技术”;

广东省水利研究院科研项目“输水工程中以淡水壳菜为主的污

损体系对混凝土的生物侵蚀及其防护”等。

部分在研课题

研究方向: 围绕绿色、低碳、材料制备新理论、新技术,主要从事

水泥混凝土材料及耐久性、碱激发胶凝材料、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

用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业绩: 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

技术二等奖1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1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

重要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三大索引收录30余篇;主编

专著1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研究资助: 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重大科

技专项在内的60余项科研项目,在研课题10余项。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工程博士:高性能工程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工程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87114233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绿色高性能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环境影响与评价、

资源综合利用、水泥混凝土及结构的耐久性。

主要业绩: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30

多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

多篇;申请国家专利30余件,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20件;

研究资助: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十三五”重

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面上基金等国家及省

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等40余项。

余其俊 教授、博士生导师

校党委副书记,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高性能建筑材料团队负责人,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78.09-1983.06 山东建材学院 学士学位1983.09-1993.06 武汉工业大学 硕士、博士学位1993.12-1995.04 武汉工业大学 副教授1995.04-1999.05 日本八户工业大学客座研究员

1999.09-2001.08 日本新泻大学 助理研究员、日本

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研究员

2001.09-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2004年 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奖;

2010年 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1年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奖情况

(1) Gao P, Zhang TS, Luo RF, Wei JX, Yu QJ*. Improvement of autogenous shrinkage measurement for cement

paste at very early age: Corrugated tube method using non-contact sensor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v 55, p 57-62, 2014. (SCI, IF=3.17)

(2) Zhang TS, Gao P, Luo RF, Wei JX, Yu QJ*. Volumetric deformation of gap-graded blended cement pastes with

large amount of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v 54, p 339-347,

15, 2014. (SCI, IF=3.17)

(3) Zhang TS Liu XY Wei JX, Yu QJ*. Influence of preparation method on the performance of ternary blended

cements.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v 52, p 18-26, 2014. (SCI, IF=4.27)

代表性论文

2013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一等奖201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 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8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

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

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020-87113091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目前主要从事纳米功能材料、多孔功能金属材料,锂

离子电池材料以及医用金属材料方面的研究。

主要业绩:发表期刊论文近5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30篇;申

请中国发明专利18件,其中授权7件;参与编著专著1章;获得

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4项、企业横

向等其它项目5项,并参与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群体项

目和重点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国家和

省部级项目10余项。已培养了硕士研究生7名,1人获国家奖学

金。

袁斌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

1999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学士

2004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2012-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11-2012 美国西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访问学者

2007-2012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5-2007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后

2002-2004 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系 , 研究助理

工作经历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

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

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1350003486

Email: mcfzeng

@scut.edu.cn

研究方向:融合材料学、光学和生物学的相关领域,从事(1)高分子

光学及纳米材料的设计及制备;(2)光学成像新技术的应用;(3)生

物成像、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业绩:相关工作发表于Biomaterials、Small、Adv. Sci. 等杂志,

获得近三千次引用。近年在高分子荧光及光-声材料的设计、生物诊断

及成像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活体多模成像等方面发展了一些原创性的方

法,并取得了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为提高活体成像深度这一难题提供了

新思路。曾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一等奖、南

粤优秀教师奖、广东省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等表彰。

研究资助: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才项目、广东省及广州市科技

计划项目、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等。

曾钫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0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

1993 天津大学,高分子材料,硕士

1998 华南理工大学/大阪大学,高分子材料,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实验室成员的职业发展

在科研活动中专注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外企、高校、大型民企、科研部门等。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We focus on an amazing field where materials, optics and biology meet.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 87111278

QQ/微信:62353636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网址:

http://www2.scut.edu.cn/

mmff

http://www.gentec-gd.cn

研究方向: 磁性材料及器件、材料表面工程与薄膜技术、金属材

料及其加工、材料安全与失效分析等。

主要业绩: 发现了中、高碳钢高温淬火组织主要是精细片状马氏

体,组织组成相相互平行或呈等边三角形(六角形)或呈簇状

是所有共格相变产物的共同特性;发现ThMn12型Co基化合物

中Co亚晶格的易磁化方向为c轴,稀土亚晶格的各向异性由正的

二级晶场系数(A20>0)决定;发现在R2(T,M)17型稀土-过渡金属

间化合物中掺入Si等类金属后存在高温自旋再取向,且Co亚晶

格的各向异性可由易面转变为易轴。先后在Nano Lett.、Acta

Materialia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参编

著《功能材料》、《新型材料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卷)》;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近60件,其中40多件已获授权。

基于现有基础研究工作,积极推动高校与企业间的产学研

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荷兰、韩国、新加坡等国的相关高

校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创立了广东正德材料

表面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山正德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取得了一批

重要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相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中国-荷兰科研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计划、广东省重点基金、广东省科技

计划、地方政府及企业专项等40多项研究开发项目。

曾德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磁性材料与功能薄膜团队负责人、亚太材料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分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兼失效分析分会常务理事

1980-1984 湘潭大学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学士

1987-1990 湘潭大学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硕士

1990-199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博士

1993.1-12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 凝聚态物理 博士生

1984-1987 湖南省郴州柴油机厂 技术员

1994-199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96-2008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副教授/教授/所长

2008-2016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副院长

2016-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实验室成员的职业发展

专注职业精神和与磁性材料及功能薄膜相关的研究能力培养,主要培养磁性材料及器件、现代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实验室毕业生主要在与相关新材料技术的企业和高校等单位就业,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020-87112466133 1881 8895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1)功能大分子(大分子甜菜碱与大分子季铵盐)的设

计及其在植物保护等领域的应用;(2)超分子弹性体:交联网

络结构及其在医用领域的应用研究;(3)橡胶复合材料。

主要业绩:近5年共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SCI/EI论文20余篇;主编出

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3部;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0余件,已授权

专利2件.

研究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

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

张安强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 华南理工大学,橡塑工程,学士

2000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硕士

2003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博士

2006 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兼职

《弹性体》杂志编委;

中国数学会均匀设计分会第四、五届理事会理事;

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9/SC3)委员。

教学&科研奖励

中国橡胶科技创新奖(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 (2016)

华南理工大学“万力轮胎奖教金” (2016)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教师“南光奖”(2015)

华南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本科课堂教学竞赛 一等奖(2016)

更多详细信息,欢迎访问本研究组网站:

www2.scut.edu.cn/zaq/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工程博士:能源、环境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20)22236373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海洋防污材料;岩土工程材料;大分子的构象与相互作用

主要业绩:(1) 高分子物理化学方面,较系统地研究了高分子的单链构

象变化及氢键、疏水作用等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在国际上最早将

QCM-D技术用于高分子构象与溶剂化研究,确立了相关物理参数在高

分子体系中的意义; 发展了微量量热技术, 建立了浓度和扫描速率外推

求取平衡态热力学参数的方法 (被日本学者称为Method of Zhang)

(2)高分子合成方面,发现了一类新的聚合反应:乙烯基单体和环状单

体的阴离子共聚,即杂化共聚 (Hybrid Copolymerization)。

(3)在国际上最早研制成功生物降解高分子基海洋防污材料,开辟了海

洋防污的新路径。

(4)发展了高性能环氧和聚氨酯基岩土工程材料,并成功应用于高速公

路、地铁、桥梁、水电大坝等工程的加固、防水、防渗。

在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RL, JACS,

Macromolecules, J. Phys. Chem., Langmuir, 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

文24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

科研项目10余项。

张广照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副主任,广东省化学会高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1983.09-1987.07 四川大学 工学学士1987.08-1990.07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理学硕士1995.09-1998.12 复旦大学 理学博士1999.01-2001.07 香港中文大学 博士后

2001.08-2002.08 麻省大学(埃默斯特) 博士后

2002.08-2010.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 教授

2010.06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曾获冯新德高分子奖(2011),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创新论文奖 (2009),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CAIA奖 )科学技术二等奖(2009和2011), 安徽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奖(2009)等。

先后担任Macromolecules (2012-2014), ACS Macro Letters

(2012-2014), 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编委。

获奖与兼职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Tel: 1371080858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稀土光学功能材料玻璃光纤与器件玻璃科学与技术

研究资助: 承担与参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

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

主要从事稀土光功能材料、玻璃光纤与器件研究。研究工作在Prog.Mater. Sci.、Mater. Sci. Eng. R: Reports、Adv. Sci.、Appl. Phys.Lett.等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SCI他引5000余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1完成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3完成人)等奖励。

2009年获首届华南理工大学"我最喜爱的导师"。现在读博士生

7人、在读硕士生4人,已毕业博士生10人、已毕业硕士生16人,其

中10余人通过国家公派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在新加坡南洋理工

大学、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德国耶拿大学、荷兰乌德勒支大

学、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

学等联合培养学习1-2年。

张勤远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92 桂林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 学士

1998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博士

1998 同济大学 物理系 讲师

2000 同济大学 物理系 副教授

2000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电子工程系 访问学者

2003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教授

2008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电子工程系 访问教授

2011 日本国立材料所(NIMS)访问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研修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招生方向:电子封装材料与工程、智能合金及复合材料、先进材料连接、计算材料学及材料加工模拟

联系方式:Tel: (20) 2223639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组主页:http://www2.scut.edu.cn/smep/index.html

研究方向: 电子封装材料与工程及可靠性、智能合金及复合材料、先进

材料连接与界面、计算材料学及材料加工模拟与仿真。

主要业绩: 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英文论文200余

篇), 出版学术著作1部(26万字/合著), 撰写著作章节16万字, 申请发明

专利28项(20项已授权)。培养毕业硕士40余名、博士14名, 博士后6名;

近3年指导研究生5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杰出论文奖并获美元奖金。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含联合项目)、澳大

利亚国家研究基金1项、德国洪堡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2项、

广东省基金和科技计划7项、各类省市级及企业科研项目30余项。

国际交流: 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德国鲁尔-波鸿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等有长期合作和人员交流。

曾任西安交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1994年正式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96年7月获德

国洪堡基金后赴柏林工业大学任洪堡研究员两年; 1998.08-2004.08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高

级研究员兼研究小组负责人; 2004年7月由华南理工大学引进并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创

建了”机敏材料与电子封装”研究组; 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6年6月

再获洪堡基金赴德合作研究和访问; 曾任悉尼大学名誉研究员(2004.09-)、德国鲁尔-波鸿

大学客座教授(2006.07-10)、中山大学兼职教授(2007.01-)。近年来50余次应邀做国际会

议邀请报告、任国际会议咨询委员会委员和会场主席及在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做报告。

张新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

机敏材料与电子封装团队负责人、广东省电子封装材料与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86 西安交通大学 工学学士

1989 西安交通大学 工学硕士

1993 西安交通大学 工学博士

1989- 1996 西安交通大学 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6-1998 柏林工业大学 洪堡学者/研究员

1998-2004 悉尼大学 高级研究员/研究小组组长

2004-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至今 多次客访悉尼大学、德国波鸿大学等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张志杰 教授、博士生导师

Tel: 13922790509

Email:

[email protected]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1991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士

1996 浙江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 硕士

2003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博士

1996.3-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1.7-1993.8 国营4404厂 助理工程师

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生态环境材料、陶瓷材料

主要业绩: 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项;主编出版教材2本;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广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环境科学与技术二等奖。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

部产学研结合重大专项、广东省应用型科技专

项、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等国家级、

省市级及企业横向等项目20多项。

学术博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学术硕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赵俊鹏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01-20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学士

2005-20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博士

2007-2009 希腊国家研究院 联合培养

2011-2012 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 博士后

2012-2014 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博士后

2015-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高分子合成方法学(有机小分子催化聚合、离

子聚合、绿色高分子化学、利用可再生资源进行高分子

合成),功能化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性质与应用。

主要业绩: 在Macromolecules, ACS Macro Letter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化学及高分子重要专业

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著作章节2篇。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校级基金3项。

研究生成就:2016-2017年,获优博创新基金和国家级

奖学金4人次,CSC公派联合培养1人次。

科研工作

Tel:

(20) 22236534

Email:

[email protected]

Group Website:

http://www2.scut.edu.cn/pim/&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Tel: 020-2223706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聚集诱导发光,单分子导线,生物成像

主要业绩: 1、建立了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的构效关系,提出了分子内扭曲振动受阻的新AIE机理。2、建立了利用AIE分子制备高效率固态发光材料的新方法,以此实现了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高分辨生物荧光成像。3、开发了空间共轭新体系,首次提出了具有空间共轭通道和价健共轭通道的多通道单分子导线新概念。已公开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160余篇,包括Angew. Chem. Int.Ed.、Adv. Mater.、Adv. Funct. Mater.、Chem. Sci.、Chem. Mater.、Small等高影响杂志,论文他引3000余次,h-Index = 34。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

研究资助: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1项,参与“973”项目等多项。

赵祖金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1) L. Chen, Y.-H. Wang, B. He, H. Nie, R. Hu, F. Huang, A. Qin, X.-S. Zhou,* Z. Zhao,* B. Z. Tang,*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4231;(2) F. Bu, R. Duan, Y. Xie, Y. Yi, Q. Peng,* R. Hu, A. Qin, Z. Zhao,* B. Z. Tang,*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14492;(3) S. M. A. Fateminia, Z. Wang, C. C. Goh, P. N. Manghnani, W. Wu, D. Mao, L. G. Ng, Z. Zhao,* B. Z. Tang,* B. Liu*, Adv. Mater. 2017, 29, 1604100;(4) Z. Zhao, J. W. Y. Lam, C. Y. K. Chan, S. Chen, J. Liu, P. Lu, M. Rodriguez, J. Maldonado, G. Ramos-Ortiz, H. H. Y. Sung, I. D. Williams, H. Su, K. S. Wong, Y. Ma, H. S. Kwok, H. Qiu, B.

Z. Tang,* Adv. Mate., 2011, 23, 5430;(5) J. Guo, X.-L. Li, H. Nie, W. Luo, S. Gan, S. Hu, R. Hu, A. Qin, Z. Zhao,* S.-J. Su,* B. Z. Tang*, Adv. Funct. Mater., 2017, 27, 1606458;(6) G. Lin, P. N. Manghnani, D. Mao, C. The, Y. Li, Z. Zhao,* B. Liu,* B. Z. Tang,* Adv. Funct. Mater., 2017, 27, 170148;(7) B. Liu, H. Nie, X. Zhou, S. Hu, D. Luo, D. Gao, J. Zou,* M. Xu, L. Wang, Z. Zhao,* A. Qin, J. Peng, H. Ning,* Y. Cao, B. Z. Tang, *, Adv. Funct. Mater., 2016, 26, 776;(8) L. Chen, Y. Jiang, H. Nie, P. Lu, H. H. Y. Sung, I. D. Williams, H. S. Kwok, F. Huang, A. Qin, Z. Zhao,* B. Z. Tang,* Adv. Funct. Mater., 2014, 24, 3621.

代表性论文

1999-2003,浙江大学,学士

2003-2008,浙江大学,博士

2008-2010,香港科技大学,博士

2013-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20)8711357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改性与成型加工。

具体工作:“普通塑料及工程塑料高性能化”、“特种工程塑料

低成本化”,“有机无卤阻燃不饱和树脂、环氧树脂”、“高性

能聚酰亚胺分子设计与合成”,尤其在聚合物改性加工中广泛使

用的各类助剂分子设计与合成,如“耐高温相容剂”、“熔融加

工流动改性剂”、“有机无卤阻燃剂”、“熔融加工扩链剂”等

进行研究开发工作,与企业长期合作,多项成果已转化为生产。

主要业绩: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

专利91件,已获授权69件,培养博士后16名,其中已出站14名;

培养博士生31名,其中26名已获博士学位;培养硕士生78名,其

中65名已获硕士学位。

研究资助:先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经

贸委技改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粤港技术创新招标项目、广州市科

技攻关项目及企业合作项目。

赵建青 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

1980.09-1984.07 浙江大学化工系 学士学位1984.08-1989.06 浙江大学化工系 博士学位1998.02-1998.11 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毕业生去向

高校与科研院所(20%)

企业(75%)

出国(5%)

Tel: (20) 2223 7097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1) 上转换、量子剪裁等稀土光谱调控与发光机理研究及应用

(2) 光增益玻璃材料与光纤光波导器件

(3) 新型光功能材料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主要业绩:

迄今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

Advanced Materials, Angew. Chem. Int. Ed., 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 IEEE Photonic Technology Letters 等材料科

学和光学领域顶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获得香港城市大

学卓越科研表现奖以及Chow Yei Ching School of Graduate

Studies Scholarship 奖学金等荣誉奖励。长期担任多个国际著

名期刊审稿人及国际学术会议特邀评审人。

研究资助:

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启动经费

兴华学者启动经费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

周 博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http://www.skllmd.com/zhoubo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2016-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2015-2016 香港理工大学 研究员

2013-2015 新加坡科技局 研究科学家

2011-2013 香港理工大学 副研究员

2008-2011 香港城市大学 博士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欢迎具有物理、化学、光学(光学工程)、材料学等

背景的有志青年加盟;表现优异者可推荐新加坡、香港、

美国、欧洲、澳洲等著名高校联合培养。

***********

个人主页:http://www.skllmd.com/zhoubo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020-8711364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光功能材料与器件

主要业绩:在Adv. Mater.、J. Am. Chem. Soc.、Adv. Funct.

Mater. 等 国 际 学 术 期 刊 发 表 论 文 100 多 篇 , 成 果 被 Materials

Today(今日材料)、ACerS(美国陶瓷协会)、Discovery(探

索频道)、OSA(美国光学协会)、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等

知名科技媒体专稿报道,多次受邀在国际光电子及光通讯会议、国

际玻璃大会、国际光子学会议等国际会议作特邀报告。获得或入选

日本陶瓷协会仓田元治奖、国家“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

才支持计划”、广东省“杰青”。现任国际玻璃协会( ICG)

Crystallization & GCs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理事。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面上和青基、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广东省杰青和日本学术振兴会等项目

周时凤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国际玻璃协会(ICG) Crystallization&GCs 委员

1999-2003:郑州大学,学士学位

2003-2008:浙江大学,博士学位

2007-2008: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助理

2008-2009: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后

2009-2011: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

2011-2013:浙江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NPG Asia Mater. 8, e318 (2016).

Adv. Mater. 26(47), 7966-7972 (2014).

J. Photochem. Photobio. C 17, 50-68 (2013).

Adv. Funct. Mater. 23(43), 5436-5443 (2013).

J. Am. Chem. Soc. 132(50), 17945-17952 (2010).

Adv. Funct. Mater. 19(13), 2081-2088 (2009).

Adv. Funct. Mater. 18(9), 1407-1413 (2008).

代表性论文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 87113924

Email: memzhu

@scut.edu.cn

研究方向:储氢材料、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机械合金化与纳

米材料、合金相变与形状记忆合金等领域。

学术成果:在Nature Commun.、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Energy @ Environ Sci.、Angew. Chemie Int. Ed.、Nano Lett.、Nano Energy、Acta Mater.、J. Mater. Chem、J. Alloys & Compd.、Scr. Mater.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拥有发明专利20余件,PCT专利3件。在国际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30余次。

主编和参编了《先进储氢材料导论》、《Advanced Materials for Clean Energy》、《功能材料》、《新型材料科学与技术》、《新材料概论》等著作。《机械工程材料》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学术兼职:担任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稀土学会稀土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金属学报》、《Rare Metals》、《J.Energy Chemistry》《储能科学与技术》等刊物编委等学术兼职。参与组织了多个国际会议,是Metal- Hydrogen、Hydrogen & Energy等系列国际会议执委会委员。

研究课题: 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项目,教育部长

江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

群体项目、重点项目等课题30余项。

朱敏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973首席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2, 1985,1988,大连理工大学,学士,硕士,博士

1990-1995,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系, 副教授

1993-1995, 香港城市大学 Crousher 学者,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 洪堡学者

1995-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主要研究工作经历

科研与教学工作

获奖情况

2016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2012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 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一等

奖;2010 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 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05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

等奖 等

学术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Tel: (20) 22237069

13760800325

Email: xuhuizhu

@scut.edu.cn

http://www.skllmd.com/

zhuxuhui

https://www.researchgate

.net/profile/Xu-hui_Zhu

研究方向: (1)有机光电材料设计合成与器件表征;注重环境友好制

备与应用;(2)有机显示、照明与光伏;(3)有机光电材料应用

近期主要业绩:(1)发展了一类高Tg菲咯啉基有机光电材料,系列研

究结果已发表在Adv. Funct. Mater., Adv. Electron. Mater.,Org.

Electron.(3篇), JMC A 及JMC C等期刊; 被同行跟进;积极推进

其实际应用(2)发展调控有机光伏器件电子给体材料分子结构与活性

层形貌, 提升光电转化效率的新方法,系列研究结果已发表在AJOC,

Dyes Pigm (2篇),JMC C 及Solar RRL等。

研究资助:目前主持NSF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014-2017),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专项课题(2016-

2020),企业合作项目(2017-2019,有机显示与照明);作为骨干,

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专项项目(有机光伏,2017-2022)。

朱旭辉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6)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4 安徽大学 应用化学 学士

1997 安徽大学 无机化学 硕士

2000 南京大学 无机化学 博士

2000- 德国Martin-Luther University、法国

2004 University of Angers、复旦大学博士后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毕业生

博士10人 (高校:6;上海和辉光电:3)

硕士9人(广东立白;虎门Henkel;上海和辉光电:2;

合肥京东方:2;出国攻博)

2004-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教授

工作经历

注重国内外交流合作,促进科研深入开展

硕士生导师简介(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照片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曹姗姗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07.01–2010.12: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University of

Antwerp), 物理学,博士

2005.09–2006.09: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University of

Antwerp), 纳米物理, 硕士

2001.09–2005.06: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研究方向:

• 形状记忆合金及其复合材料

• 金属材料固态相变

• 先进材料的显微结构与性能表征

• 材料三维重构及体视学

主要业绩:

• 在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

Journal of Microscopy、Materials Letter和

Journal Alloys and Compounds等材料科学和

电子显微表征相关领域的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0

余篇

• 2011年10月参加由第十三届国际体视学大会

(ICS13)举办的青年体视学家竞赛(Young

Stereologist Competition),获一等奖

研究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企业合作项目

科研工作

Tel: (20) 22236393

Email:

[email protected]

工作经历

2014.09–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5.09–2006.09: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照片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陈朝晖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94 华南理工大学 橡塑工程 学士

1997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 硕士

2004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

2000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

2005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与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橡塑制品的配方设计、成型加工以及橡

塑助剂功能材料的合成、改性等方面的科研与技术

开发工作。

主要业绩: 在SCI和核心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

篇,参编著作三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八项,研制

开发的橡胶功能助剂在轮胎和橡胶制品企业中实施

产业化应用。

研究资助: 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产学研科技项目及企业

委托开发技术项目二十余项。

科研工作

Tel: (20) 87111417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13751850498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光功能材料; 特种光纤与光纤器件

主要业绩:

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Mater. Chem.

Phys..和Mater. Express等期刊发表多篇。2011年获得 “广东省

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类)一等奖(排名第六)。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军工配套项目等国家级、省部

级项目6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联合项目、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科

技计划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陈东丹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5-1999,华南理工大学,学士

1999-2002,华南理工大学,硕士

2005-2010,华南理工大学,博士

2002-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依托科研平台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光纤激光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学术硕士: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 (电子材料工程)

Tel: 13710860956,020-39380620

Email: [email protected]

代表性论文:

Zhiwu Chen*, Hong Jiang, Wuliang Jin, Chunkai Shi.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ver Bi4Ti3O12 nanosheets with controllable size and exposed {0 0 1 facets for

Rhodamine B degradation.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2016, 180: 698-706.(SCI影响因子9.446, ESI 高被引论文)

Zhiwu Chen*, Xunyang Jiang, Chengbing Zhu, Chunkai Shi. Chromium-modified Bi4Ti3O12 photocatalyst: Application for hydrogen evolution and pollutant degradation.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2016, 199: 241-251.(SCI影响因子9.446)

Jianqiang Hu, Ying Yu, Huang Guo, Zhiwu Chen, Aiqing Li, Xiumei Feng, Baomin Xi, Guanqi Hu. Sol–ge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enhanced biosensing properties of

nanoplated lanthanum-substituted bismuth titanate microspher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1, 21(14):5352-5359. .(SCI影响因子6.626)

陈志武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材料学院电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

1997 西南交通大学 材料学 学士

2000 西南交通大学 材料学 硕士

2003 厦门大学 无机化学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新

能源材料

主要业绩: 目前已在Appl. Catal. B-Environ.,J. Mater. Chem.,

Biosens. Bioelectron., J. Am. Ceram. Soc., J. Phys. D Appl. Phys.,

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在J. Phys. D Appl. Phys上发表的文章

被Nature China选为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突出科学研究成果

之一,作为研究亮点加以介绍。获第六届中国硅酸盐学会优秀

论文奖。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广东省联合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

学研结合项目等20余项。指导的研究生共3人次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次获“华

南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

指导学生

照片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020-87114617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高性能陶瓷、窑炉和热工理论、节能减排相关技术

主要业绩:近5年已发表论文15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

表SCI和EI论文9篇),获授权申请专利5项。

研究资助: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企业横向项目3项,参与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及其他项目十多项。

程小苏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8.7-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助教、讲

师、副教授

2001/09-2006/06,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博士

1985/09-1988/06,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硕士

1981/09-1985/06,华南理工大学无机系本科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Tel: (20) 8228399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及其相关的纳米材料; 陶瓷材料中固相反应

和固态相变原位定量测试表征与分析; 超高温传感器研发。

主要业绩:

发表SCI学术论文46篇,已被引用690余次,H因子为19,其中以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arbon、Corrosion Scienc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Scientific Reports、

Crystal Growth & Design等权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3篇,平

均影响影子3.8,已被他人引用2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

作为主编编著英文专著一部;担任国际学术期刊Computational

Physics的Review Editor;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邀请或口头报告5

次,其中包括2次优秀青年科学家(学者)邀请报告。

研究资助:

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以

及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等3个课题,先后参与国防基础科研

项目、武器装备重点基金、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群体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10余项课题。

2005-2009,济南大学,材料物理,工学学士

2009-2011,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工学硕士

2011-2016,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工学博士

2014-2015,美国哈佛大学,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

2016-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其它自选信息

目前,课题组已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伦斯特理工学院(RPI)、布朗大学(Brown)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欢迎英语功底好、有志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报考。

首届C-MRS材料学科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褚衍辉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照片

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付晓玲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01-2005 南开大学 生物技术 学士

2005-2008 南开大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硕士

2008-2013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生物医学工程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研究方向:

•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皮肤、骨)

• 纳米材料对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

科研工作

Tel: 18578664737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主要业绩:

近年来在包括Biomaterials、J Materials Chemistry B、

Tissue Engineering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十余篇。

在研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402108),新型介

孔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基符合创面修复材料的构建及作用机制

研究,2015/01-2017/12

2. 广东省公益基金(2015A020212003),基于同轴电纺纳米

纤维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人工皮肤的构建及研究, 2016/01-

2018/12

3. 广州市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面向慢性难愈合创面的负载

DMOG纳米纤维基创面修复材料的构建及研究,2018/04-

2020/04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1501245),面向难愈合骨

缺损高效修复的新型微纳米生物活性材料基础与应用研究,

2016/01-2019/12真皮层

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生物医学材料工程)

微信: iamflm

Email: [email protected]

手机: 13928906931

研究方向:

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高分子材料加工;抗菌材料;纳米复合材

料;计算材料学等

主要业绩:

已在Biomaterials、 eXPRESS Polymer Letters、Composites

Part B等生物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领域重要期刊

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他人引用累计近600次。申请发明专利3

项。培养或联合培养研究生8人。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

点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企业项目

等10余项。参与973、教育部创新团队等重大项目。目前在研项

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具有抗菌功能金属植入体的制

备及其抗菌机制研究”,主要研究抗感染金属植入材料的制备及

抗菌机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组织诱导性

骨和软骨修复材料研制”,主要研究骨/软骨修复材料的高通量制

备。

方立明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97-2001,重庆大学,学士

2001-2006,香港科技大学,硕士、博士

2006-2007,香港科技大学,Research Associate

2007-2012,华南理工大学,讲师、助理研究员

2012-2017,华南理工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16-2017,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020)8711014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 节能材料;电子化学品;固体表面修饰

主要业绩:

已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申请专利十余项,已获授权8项。已

培养毕业硕士生4人。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单孔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多功能

靶向蛋白/基因载体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自组装的仿生超疏水薄膜的研究)、参与广东省科技重

大专项(多功能智能型建筑隔热涂料的研发)、省科技计划项

目(结晶铜粉的液相化学制备)以及横向项目等十余项。

符小艺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95年 北京师范大学 理学学士

1998年 北京大学 硕士

2002年 北京大学 博士

2007.1-2009.6 北京大学 博士后

2002.7迄今 华南理工大学工作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加工工程

Tel: 13711094898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1、半导体纳米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2、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与制备。

主要业绩: 近5年在ACS Nano,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J. Mater. Chem. 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7篇,其中以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影响因子大于6分的SCI一区论文8

篇;授权专利1项。

研究资助: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面上基金、

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项目4项。

代表性论文:High-Performance Plastic Platinized Counter Electrode via Photoplatinization Technique for Flexible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ACS Nano, 2012, 6 (11), 9596–9605(SCI一区,

影响因子13.9)Facile Preparation of Hierarchical TiO2 Nanowire–Nanoparticlenanotube Architecture for Highly Efficient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5, 3, 20366–20374.(SCI一区,影响因子8.9)Organic-free Anatase TiO2 Paste for Efficient Plastic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and Low Temperature Proces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5, 7, 19431−19438 .(SCI一区,影响因子7.5)

傅年庆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2004-2008 湘潭大学 材料化学 学士

2008-201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物理化学 博士

2013-2015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

2013-2015 香港理工大学 访问学者

2015-2016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助理研究员

2016-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光功能材料

柔性电池器件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Tel: 1500200969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从研制核心功能发光材料出发,发展高精密光学测

量技术,针对大型基础设施的健康监测需求,开展分布式光纤

传感技术和高灵敏度光学微腔传感技术的应用研究。

主要业绩:已在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等期刊上发表光纤

激光器和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等方面的SCI收录论文20多篇,申请

专利和授权10多项发明专利,入选2015年广东省“特支计划”

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研究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863计

划子课题、广东省科技装备动员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项目。

甘久林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

2002.9-2006.6 华中科技大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士

2006.9-2011.7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学工程 博士

2011.7-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研制先进测量装备

开拓创新的研究团队,欢迎加入!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Tel:

(020) 22236372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主要业绩: 承担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基金项目,并承担其他项目三项。发表SCI学术论文20余篇。

在研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高分子界面的三维粘弹性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数字全息显微镜的搭建及其在高分子界面粘附行为中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典型有机污染物的界面传输特征及其调控机制”

中央高校 “细菌在材料界面粘附过程中的动态研究”

研究兴趣为设计基于光学、电磁学的高精度实时表征工具

用于研究生物和材料界面附近的化学物理及生物物理现

象。

具体包括:

(1) 发展基于三维实时追踪的高精度光学表征技术;

(2) 微生物在近界面的粘附行为和运动策略;

(3) 生物分子和环境污染分子在各类自然界面的动态行为;

(4) 生物和材料界面的相互作用表征和研究;

龚 湘 君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0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学士

2011 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 博士

2013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 博士后

2014 华南理工大学 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工作简介

研究方向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20) 87114857

Email: [email protected]

古菊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代表性论文:

Influence of 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Natural Rubber/Silica Composites. Polymer Composites, 2015, 36(5): 861-868 (SCI)Exploring 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 as a green alternative of carbon black in natural rubber/butadiene rubber/styrene-butadiene rubber blends, Express Polymer Letters, 2014,8(9): 659-668 ( SCI)Effects of partial replacement of Carbon Black with 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 on properties of natural rubber nanocomposites. Journal of Polymer Engineering, 2017,( SCI)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主要研

究课题:“纳米微晶纤维素及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基于废弃生物质的纤维素纳米晶替代炭黑补强轮胎用橡胶的基础研

究”;“高性能轮胎用橡胶/淀粉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等。

主要业绩: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授权6项。

研究资助: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基金团队项目,

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13622828342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陶瓷化聚合物材料;自修复高分子材料;有机硅和有机

氟纳米复合材料;高性能特种橡胶材料。

主要业绩:发表各类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20多篇;申请发明专

利10项,授权4项;《弹性体》杂志编委,广东省橡胶学会会员,

美国塑料工程师协会(SPE)会员,多个国际材料期刊的审稿人。

研究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省部产

学研项目、惠州市科技攻关项目、企业横向项目20余项。

郭建华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5-1999 华南理工大学 橡塑工程 学士

1999-2002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硕士

2005-2009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解惑

授业

传道

• 和谐的师生关系

• 和睦的同学情谊

• 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

• 良好的就业前景

• 系统的课题跟踪讨论

• 扎实的实验技能培训

2005-2010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10-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4-2015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材料学院 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Tel: (20) 39354036

1893390037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1) 重大脑病(老年认知障碍、癫痫、抑郁症等)的影像分

析与辅助精确诊治;(2) 心血管病变的影像 (超声微泡分子成像、血管

内超声影像) 分析与精确诊治;(3)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大数据挖

掘;(4) 医学电子仪器设计

主要业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

参编英文专著1部;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0件,授权国内发明专利2件.

研发了医学影像三维可视化、多模态医学影像配准与融合、基于内容

的医学影像搜索及老年认知障碍评估与转化风险预测等软件。

研究资助: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广东省科技重大专项、广州市产学研重大专项及企业委托课题10余项。

郭圣文 教授、硕士生导师

医学影像与医学仪器团队 负责人

2000- 2004 东南大学 博士

2004-2007 华南理工大学 讲师、副教授

2008-2009 美国凯思西储大学 博士后

2010-2015 华南理工大学 副教授、教授

2015- 2016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访问学者

2016-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锐意进取、勤奋务实、追求创新、精诚团结的团队

学术硕士: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电子材料工程)

Tel: (20)8711014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固体电介质及应用电子技术,主

要包括(1)电介质和磁性材料工艺和性能研究;(2)压电铁电

陶瓷制备及表征;(3)无机功能化薄膜材料设计及形貌调控;

(4)粉体的改性和湿化学法制备。

主要业绩: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有5项研究成果通过了

国家科技部委托信息产业部组织的鉴定;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

SCI、EI收录论文70多篇;获发明专利授权7项;主要参编著作1

部。

研究资助: 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

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

何新华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1 华南理工大学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学士

1994 华南理工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硕士

1998 华南理工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博士

1998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01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3-美国斯坦福大学 访问学者

2004

2010-香港城市大学 访问学者

2012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照片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Tel: 13824474081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有机光电器件

主要业绩:近年来在高效聚合物太阳电池器件结构设计和器件

工作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若干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

包括《Nature Photonics 》、《Advanced Material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20余篇,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

总SCI他引3600多次(单篇论文最高他引2300多次)。

科研奖项: 获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2015年教育部高

等学校优秀研究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 项;相关研究成

果先后入选2011年、2012年和2015 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

术论文” 和 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研究资助: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何志才 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8年 华南理工大学 理学学士

2013年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

2013年 华南理工大学 副教授

2016年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国家优青,广东省杰青,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学术硕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20) 2223620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高分子合成;功能高分子;表面接枝与改性

主要业绩:

已在Macromolecule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Langmuir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论文2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

讯作者发表10篇。申请专利2项。已培养毕业硕士生4人。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华南理工大学

启动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面上项目等5个项目;参与一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洪良智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6-2000,兰州大学,学士

2000-2003,中山大学,硕士

2003-2007,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2007-2008,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

2008-2010,加拿大女皇大学,博士后

2010-2011,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助理教授

2011-现在,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2014 省“千百十工程”校级青年学术骨干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Tel: 020-87114137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1、钢筋混凝土腐蚀及其防护;2、混凝土耐久性;3、碱激发胶凝材料

主要业绩:在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Corrosion

Science,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

表SCI论文2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2篇),论文被引

用4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授权2项。

研究资助:国家863项目;国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东

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代表性论文:Zhu YY, Ma YW, Yu QJ, Wei JX, Hu J* (2017) Preparation of pH-sensitive core-shell organic corrosion inhibitor and itsrelease behavior in simulated concrete pore solutions. Materials and Design, 119, 254-262.(SCI, IF=4.36)Zhu YY, Hu J*, Ma YW, Xie HB, Guo WH, Wei JX, Yu QJ (2017). The effect of micelles with random pH-sensitive/hydrophobic structure on the workability, hydration process and microstructure of cement paste. RSC Advances, 7: 17085‐17094.(SCI, IF=3.11)Ma YW, Ye G, Hu J* (2017). Micr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kali-activated fly ash evaluated by nanoindentation.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147: 407‐416.(SCI, IF=3.17)

胡 捷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4)

1999-2003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学士

2003-2009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博士

2007-2008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2012-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才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核壳型有机纳米阻锈剂功能性多孔轻骨料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39380576

15360863654

Email: msrenzonghu

@scut.edu.cn

研究方向:锂离子电池、纳米功能薄膜材料、机械合金化

主要业绩:重点关注金属基电极材料可逆嵌锂-脱锂反应过程的

结构演变与性能调控。迄今在Adv. Mater, Acta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Adv. Energy Mater, Nano Energy, J. Mater.

Chem.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已获授权发明专

利5项。2012年获得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参与获得广

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目前担任欣旺达电子股份公司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

(2015-2018);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第八届青年工作委

员会副秘书长(2016-2020).

研究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

目课题、广东省特支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

胡仁宗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2005年 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系 本科

2011年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博士

2011.07-2013.02,华南理工大学 讲师

2013.03-2016.08,华南理工大学 副教授 (破格)

2014.10-2015.11,佐治亚理工学院 访问学者

2016.09-至今,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破格)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 Sn buffered by shape memory effect of NiTi alloys as high-performance

anod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Acta Mater. 2012. 60, 4695.

• Dramatically enhanced reversibility of Li2O in SnO2-based electrodes:

the effect of nanostructure on reversible capacity, Energy & Environ.

Sci. 2016, 9,595.

• Stabilizing nanostrucutre of SnO2 anodes by transition metals: a route to

achieve high 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 and stable capacities for lithium

storage, Adv. Mater. 2017,29,1605006.

代表性论文:

2016 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2015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4 华南理工大学杰出青年

学术硕士:材料学

Tel: 15521324488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开发新型炔烃多组分聚合反应;探索新型功能高分子

材料的合成与应用;设计合成新型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并研究它

们的化学传感和生物检测等相关应用。

主要业绩: 发表SCI收录的论文100余篇,含8篇ESI高被引论文;

共被引用3000余次,h因子为25;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撰写

英文专著章节3章。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等项目。

胡蓉蓉 教授、硕导

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2007 北京大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学士

2011 香港科技大学 化学系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项目情况

2016.4-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14.3-2016.4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工作经历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方向:

水泥基材料裂缝智能修复及环境激励; 先进水泥基复合材料研

究;水泥基材料性能多尺度模拟;混凝土结构高耐久加固技术。

主要业绩:

已发表SCI论文近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水泥混凝土领域最权

威国际期刊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和Cement &

Concrete Composites发表多篇;已发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0余

篇,在国际学术会议做报告10余次;近2年,被引次数200余次;

至2017年,H-index为9。

研究资助:

黄浩良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兴华启航学者

2002-2006,武汉理工大学,学士

2006-2009,武汉理工大学,硕士

2009-2014,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

2014-2016,东南大学,讲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其它自选信息

Tel: (20) 87110290

Email: huanghaoliang

@scut.edu.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捕捉侵蚀性介质的自修复水泥基材

料制备及作用机理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海洋复杂环境对混凝土

裂缝自愈合影响机理及针对海洋环境的自愈合混凝土制备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针对海洋严酷环

境的新型自修复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

现为国际材料与结构实验研究联合会(RILEM) - 自

修复混凝土技术委员会(Committee 221-SHC)委

员;为Cement, Concrete & Composit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等SCI国际期刊审稿人;与荷兰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英国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比利时Ghent University, 美国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等国际知名大

学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学术硕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功能高分子;

能源材料与电极材料;

材料基因学及计算机模拟;

胶体科学与生物物理

主要业绩:

近年来在J. Phys. Chem. Lett., Green Chemistry, Langmuir,

Adv. Colloid Interface Sci. 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多项专利获得授权。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广东省及企业合作等多项科研

项目。

黄皓浩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7-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2006-2007 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2001-2006 美国SUNY-Buffalo大学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广州市天河区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联系地址

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Tel: 15975580953

Email: [email protected]

从事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主要方向有纳米靶向药物载体研究,纳米超声微泡研究,纳米分子探针研究。

研究资助: 先后参与或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委课题研究。

主要成果:注重科研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获得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黄岳山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0: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学学士;1995: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硕士;1998: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博士;2003:清华大学材料系材料物理化,博士后;

1998: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生培养

先后培养了30多位硕士研究生。

主要去向:

高校与科研院所(30%)

高新科技企业(50%)

出国(20%)

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方向)

Tel: 18610077695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以生物多级结构研究为基础:(1)硬组织微纳米生

物力学;(2)仿生结构研究与构建;(3)生物医学3D打印。

研究兴趣:(1)生物矿化组织的微纳米力学,尤其是韧化机理

研究,着重研究细胞外基质基本结构单元在多级结构中的力学贡

献,率先提出了骨骼在纳米尺度上的新型韧化机理‘非均一性形

变’;(2)仿生生物材料研究,尤其是对组织修复用仿生材料

的微纳结构设计与制备,及其生物适配的研究;(3)利用3D打

印等先进技术构建生物材料多级结构。

科研产出:

• J. Royal Society Interface,Langmuir,Nanotechnology等第

一/通讯作者论文10余篇。多次被New Scientist,NanoTech

等杂志或媒体报道;

• 申请发明专利4件。

在研项目: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自然科学基金

、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6项;

• 参加: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与单位PI),国家自然基金

联合基金项目等。

2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学 工学学士

2007 伦敦大学女王学院 生物材料 理学硕士(一等荣誉)

2010 伦敦大学IRC实验室 材料研究 博士

2011 伦敦大学纳米中心 生物材料 博士后

2012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 研究科学家

2012-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杭飞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科研兼职

英国皇家显微学会(RMS)理事

Frontiers in Materials 编委(Editor)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13392453395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高性能轮胎、多功能橡胶助剂、聚合物基纳米复

合材料、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超疏水材料、可再

生资源循环利用等研究工作。

主要业绩:相关论文在材料领域权威刊物Polym. Degrad. Stabil.,

Compos. Sci. Technol., Composites Part A等上发表。近五年来作为项目

负责人主持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研究重大专项项目子

课题、广东省产学研项目等研究,并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与了国家973

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战

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大专项、广东省应用型科技重大专项等

研究工作。近5年来,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

EI收录38篇,获得授权专利7项,申请专利1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

贾志欣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2003 广州大学, 本科

2003-2008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

2009-2010 华南理工大学 讲师

2010-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电话: 1503758393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基于天然产物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如软组织修复材料,药物控释

载体等;用于组织修复的3D打印材料,如骨修复材料,具有自修

复和形状记忆功能的材料等。

主要业绩:

以高分子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结合为手段来开发新材料, 例如在

自修复水凝胶,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复杂超分子组装体等方面

做出了国内外同行认可的成果。到目前,在Angew. Chem. Int.

Ed.、 Chem. Mater.、Macromolecules、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7篇,其中第一作者10篇,以

及国际国内会议收录论文10余篇,并在多个国际国内会议做报告。

研究资助:

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Canada NSERC以及Quebec

FQRNT等多个项目。目前主持和参与华南理工大学兴华学者启动

基金和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

贾永光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兴华启航学者

2002-2006,河南师范大学,理学学士

2006-2012,南开大学,理学博士

2010-2011,蒙特利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2012-2016,蒙特利尔大学博士后

2017-今, 华南理工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代表性论著

1. Yong-Guang Jia, Cedric Malveau, et al,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11979.2. Yong-Guang Jia and X. X. Zhu*,Chem. Mater. 2015, 27, 387.3. Yong-Guang Jia and X. X. Zhu*,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24649.

基于天然超分子的

可降解分子项链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Tel: 020-39380582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电催化、光催化和纳米材料。

主要业绩:首次发现了插层IA族离子影响二维层状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建立了材料结构间距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联性。开发了一套全新CO2光还原系统,该系统甲烷的产率比以往的报道提高了10倍。首次以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成功合成了对可见光有吸收信号的二氧化钛材料。为探索新材料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这些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J.Am. Chem. Soc. 、 Angew. Chem. Int. Ed. 、 Chem.Commun.、J. Mater. Chem. A等国际知名期刊上。迄今发表SCI论文25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11篇(一区9篇,二区2篇),论文被引用1000余次。

研究资助: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五项。

康青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6:湖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理学学士;2011:湖南大学,分析化学,理学博士;

2011年加入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加入美国天普大学,任职研究助理教授;2016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职副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1. Qing Kang, Loranne Vernisse, Richard C. Remsing, Akila C. Thenuwara, Samantha L. Shumlas, Ian G. McKendry, Michael L. Klein, Eric Borguet, Michael J. Zdilla, Daniel R. Strongin*, Effect of interlayer spacing on the activity of layered manganese oxide bilayer catalysts for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J. Am. Chem. Soc., 2017( 139 ) 1863-1870

2. Qing Kang, Tao Wang, Peng Li, Lequan Liu, Kun Chang, Mu Li, Jinhua Ye*,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by hydrous hydrazine over Au-Cu Alloy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SrTiO3/TiO2 Coaxial Nanotube Arrays,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841-845

3. Qing Kang, Junyu Cao, Yuanjian Zhang, Lequan Liu, Hua Xu, Jinhua Ye*, Reduced TiO2 nanotube arrays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J. Mater. Chem. A 2013 (1) 5766-5774

代表性论文

学术型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型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13808877546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先进PVD涂层技术;硬质合金刀具表面纳米工程;碳纳米材料制

备与表征;CVD金刚石涂层工模具。

主要业绩:

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专利20多件;发表学术论文120

余篇;主要参编著作2部;参与制定国家及地方标准4项。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0项。

匡同春 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X射线衍射学会委员;广东省理化检验学会委员;《硬质合金》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

会失效分析专家;广东省刀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委;广东省真空学会常务理事。

1982.09-1986.07 中国矿业大学 学士学位1986.09-1989.06 华南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1994.03-1998.06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特色研发领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硬质合金表面改性原位生成纳

米晶外层新技术”(No.50171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硬质合金表面改性生成CNTs增

强金刚石膜基结合力研究”(No.50971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双重高离化处理增强硬质合金上纳

米WN膜附着性机理的研究”(No.51471071)

2017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6 第十二届中国橡胶基础研讨会“最佳青年报告奖”2016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二等奖2016 华南理工大学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奖2015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2014 广东省第四届大学材料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3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1348023860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高性能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改性、新

型环保高效阻燃剂的制备与应用,无卤阻燃聚合物新方法和新机

理研究。

主要业绩: 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49篇,申请国家发明

专利43项,已获授权20项,多项已在企业实现技术成果转化。

研究资助: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

术创新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

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项目、广州市产学

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等10多项。

赖学军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7)

2006 四川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士

2009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硕士

2012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2015.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2.7-2015.8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

工作经历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Tel: (20) 87114525

Email: lanlinfeng

@scut.edu.cn

研究方向: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信息显示、柔性电子、印刷电

子、有机电子、薄膜晶体管等。

主要业绩:从事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柔

性显示、印刷显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薄膜晶体管(TFT)的

半导体材料开发、TFT器件结构、TFT稳定性、界面修饰以及阵

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发现了稀土掺

杂对氧化物半导体的氧空位减少及电子轨道交叠增强的作用,

并开发出高迁移率、高稳定性的稀土掺杂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

(Ln-IZO),阵列器件的迁移率高达40cm2/Vs; 此后Ln-IZO

成功应用于国内首块氧化物TFT驱动的彩色AMOLED显示、国

内首块透明显示和国内首块柔性显示等样机上,展现出良好的

可靠性和再现性。发表SCI论文100多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

发表SCI论文5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30多件,已授权16件。参

与编写论著3部。

研究资助:承担国家“863”子任务、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任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省/市科技计划及企业合作

项目等10多项。

兰林锋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2005 华南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应用 学士

2010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社会兼职

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北京分会:技术委员会委员

ACS Adv. Mater. & Interfaces (IF: 7.5): 客座编辑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 22236072

13145737682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1)水泥基材料纳米改性;(2)建筑保温隔热材

料;(3)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主要业绩: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0多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

余项,已获授权7项;已培养毕业硕士生4人。

研究资助: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

技计划项目及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十余项。

李方贤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1999 郑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士

2003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学 硕士

2006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2009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

2012 华南理工大学 副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解惑

授业

传道

• 和谐的师生关系

• 和睦的同学情谊

• 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

• 良好的就业前景

• 系统的课题跟踪讨论

• 扎实的实验技能培训

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团队,欢迎你的加入!

Xiaojing Su, Hongqiang Li*, Xuejun Lai, Lin Zhang, Tao Liang, Yuchun Feng, and Xingrong Zeng*. Polydimethylsiloxane-based superhydrophobicsurfaces on steel substrate: Fabrication, reversibly extreme wettability and oil-water separation.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7, 9(3): 3131-3141(一区,IF=7.5)

Lin Zhang, Hongqiang Li*, Xuejun Lai, Xiaojing Su, Tao Liang, Xingrong Zeng*. Thiolated graphene-based superhydrophobic sponges for oil-waterseparation. Chem. Eng. J., 2017, 316: 736-743(一区,IF=6.2)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20) 87114628

15920122671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超疏水/超亲水材料的构建、功能化及应用;新型橡

胶助剂的结构设计与制备;丙烯酸酯橡胶的合成及性能。

主要业绩: 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3件;在ACS Appl Mater &

Interfaces、Chem Eng J、Polym Chem、Appl Surf Sci等期

刊上发表SCI论文80多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和专著各1

部。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

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博士后

基金等纵向项目及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十余项。

李红强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8-2002 郑州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士

2003-2005 郑州大学 材料学 硕士

2005-2008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2015-2016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化学系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代表性论文

学术硕士: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Tel: 1382600502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高分子基本物理问题的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

性能、高分子环保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主要业绩:在Polymer、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等国际

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

奖。

研究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企业技术

开发等10余项

李文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95年 华南理工大学 学士

1999年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

2006年 南京大学 博士后

2009年 华南理工大学 副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照片

学术硕士: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李屹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2004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学士

2009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博士

2011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

2017 加拿大UBC大学 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或者教育与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微尺度(纳米、亚微米和微米)功能材

料与器件、敏感电子材料与传感器、介孔功能膜的

制备与应用。技术应用领域:医用生物传感器、电

子与光学传感器、遥感与检测。

主要业绩: 在Chem Commun、JMC、科学通报等

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授权国家

发明专利4项。

研究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

基金,教育部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

科研工作

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研究团队,Li’s Group欢迎你的加入!

Tel: (20) 87111224

Email: [email protected]

2015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号:2013-化-2-04-R04 )。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13538794568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导热、阻燃等功能化研究。

2012年提出了基于氧盾屏自组装的阻燃机理,为高效阻燃材料设

计提供了依据。

培养一名工程硕士成为“第三届“工程硕士实习 实践优秀成果获

得者 ” (工程教指委[2016]25号) 。

研究资助: 近年来,承担省/市产学研科技项目及企业项目多项。

林晓丹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80-1987 华南理工大学 学士、硕士

1995-1999 香港大学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1987-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工作经历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工程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87111317,

15217703921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利用电子显微学方法研究储能材料的微纳尺度结构与

材料的储氢/锂宏观性能间关系及规律。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金

属基储氢材料、锂离子电池电极负极材料、薄膜制备、以及材料

微观组织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主要业绩:培养硕士20名;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学术期刊

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研究资助: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

目,参加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等10余项。

刘江文 教授、硕士生导师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金属系,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19830.09-1987.07 上海交通大学 学士学位1987.09-1990.03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1995.09-1998.07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2010.09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2003.04-2010.8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304-2013.05 法国南特综合理工学院 访问教授

2005.09-2006.09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 访问学者

2004.01-2004.05 香港理工大学 Research Associate

工作经历

照片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刘琳琳

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03 吉林大学 化学 学士

2008 吉林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博士

2009-2011 德国维尔兹堡大学 博士后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有机共轭分子光电器件制备与表征、分子

超分子结构与光电功能的关系及谱学表征、金属纳

米粒子对有机共轭分子光电性能的提升。主要业绩: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第一作者或联系作者文章20篇,被他引700余次,H-index15。研究资助: 近五年来, 主持包括基金委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973项目骨干在内的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

科研工作

Tel: (20) 22237093

15013157376

Email: [email protected]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Tel: 1392215063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

高性能无机材料及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主要业绩:近年主要负责或参与的研究课题有“XXX系列材料的工程化”(国防配套项目)、国家及多项省/市科技计划重点/重大及企业合作项目等多项,与多家知名企业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七十多篇,出版专著一本,参编专著两本。申请及受理发明专利十五项。

刘平安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93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系 材料科学学士

1996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 凝聚态物理硕士

1996.7-2000.4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助理研究员

2000.4--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社会兼职

广东省X射线衍射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学术秘书

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

Tel: (20)22236528

1365070812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基于高分子材料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背景,主要从事

功能性仿生润滑、组织工程支架、高分子材料表面仿生改性、高

分子材料3D制造技术及其在骨、软骨、角膜修复材料以及血液净

化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医用胶原提取及胶原基相关产品研发

等 。

主要业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项,其中已获授权15项,发表学

术论文70余篇。参加编写出版教材2部、译著1部。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等项目10余项 。

刘卅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1986.09-1990.07 河北大学 化学学士1994.09-1997.06 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高分子化

学与物理硕士1997.09-2000.06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博士2007.10-2010.09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不患位之不尊

而患德之不崇

不耻禄之不伙

而耻智之不博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13610219762

Email:[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功能化、功能性助剂、塑料改性及

低成本化、动力锂电池隔膜、纤维材料表面改性及环保染色。

主要业绩:近年来,以应用研究为主。在高分子材料改性助剂,

包括阳离子改性剂、无卤阻燃剂、抗菌剂、抗紫外剂、拒水拒油

剂等展开研究和开发工作。同时还开展塑料改性及低成本化、聚

氨酯自修复材料、聚氨酯混炼胶、聚氨酯涂饰材料、动力锂电池

隔膜、纤维材料表面改性及环保染色等方向的应用研究工作。与

企业有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研究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应用,获得

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项科技成果通过省市科技成果鉴

定。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一项、 三等奖一

项。申请发明专利15件,已授权10件。

研究资助:先后承担省/市科技计划项目9项及多项企业委托研发

项目。

刘维锦 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84年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学士

1991年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硕士

1999年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1366051120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高分子功能材料与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功能性热塑性弹性体的应用研究、高分子材料合成、改

性、成型与应用。

当前科研内容与兴趣: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先进3D打

印材料,高性能和功能性弹性体材料。

主要业绩: 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和

EI收录2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已获得国家授权

发明专利9项,参编专业论著一部,所培养研究生近5年

3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研究资助: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军工项目1项,主

持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一项,主持粤港澳合作项目和广东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共主持各

类科研及技术攻关项目20项,并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并

完成国家级军工科研项目4项、粤港澳重大科技合作项

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卢珣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6.09-1990.06 兰州大学 学士学位

1995.09-1998.06 兰州大学 硕士学位

1998.09-2001.06 中山大学 博士学位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1) 环境友好海洋防污材料;(2) 海洋防腐涂料;(3)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4) 高性能聚氨酯材料。

主要业绩: 围绕“环境友好海洋防污材料”这一与国家重大战略

需求相关的课题开展了系列工作。(1) 提出“降解防污”的新路

径, 发展了一系列生物降解高分子基防污材料并最早在海洋实验

中 获 得 成 功 。 有 关 “ 降 解 防 污 ” 的 思 路 2 次 被 欧 洲 涂 料

(European Coatings)作亮点报道。(2) 在国际上首次制备了主

链降解型自抛光聚合物,发展了革新传统自抛光材料的有效途

径, 为实现满足低航速的舰船、潜艇的防污要求,解决了此类材

料长期被国外垄断的现状打下基础。(3) 通过生物降解高分子构

筑了防污剂控释体系,尤其是基于天然防污剂防污体系。已在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Mater. Chem. 等权威期刊发

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2项(授权12项)、申请美

国专利1项、PCT国际专利1项。多次受邀参加海洋腐蚀与污损

会议并作报告。尤其是,于2015年受邀在法国举办的“18届国

际海洋防腐防污大会”和美国海军研究室组织的“泛太平洋高

分子会议”作有关海洋防污材料的邀请报告。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

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海军装备预研项目等5项。

马春风 教授、硕士生导师

全国香江学者(2014)、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2016)、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6)

2002.9-2006.7 安徽大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士

2006.9-2011.6 中国科技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2011.7-2013.8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13.9-2016.8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4.12-2016.12 香港科技大学,海岸海洋实验室,博士后

2016.9-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工作经历

Tel: (20) 22236372

15521210257

Email: [email protected]

2016 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2016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

2015“香江学者奖”(香港学者协会)

2014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014)

•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3)

• 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012)

• 日本晶界与相界国际会议“优秀青年科学家”奖(2010)

•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020-22236393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形状记忆合金及复合材料、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电子封装材料与可靠性评价、无铅焊料与助焊剂

主要业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

研究资助: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7项及企业界合作研发横向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到校经费200余万元

部分主持在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富Ti含量Ti-Ni合金负热膨胀本质机理及与马氏体相变的内在规律性研究,2016-2019

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近零膨胀TiNi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2016-2017

广东省东莞市产学研项目:低成本高性能低温无铅锡膏的研制与开发,2014-2017

所在研究组简介: “机敏材料与电子封装研究组”及以研究组为核心依托组建的“广东省电子封装材料与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拥有完备的材料制备、结构表征、性能评价和仿真模拟等各方面的研究条件,设备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科研场地面积达1120平方米;研究组以基础研究为引导,面向工程实际解决电子工业、航空和航天、机械工程、生物医学领域以材料为主的关键应用基础和技术问题。

机敏材料与电子封装研究组主页:http://www2.scut.edu.cn/smep/index.html

马 骁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敏材料与电子封装研究组

广东省电子封装材料与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1997-2001 广东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学学士

• 2001-2002 英国利物浦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工学硕士

• 2002-2007 英国利物浦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工学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 2007-2010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 2016-2017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

• 2010- 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工作经历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Tel: (20)22237097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特种功能复合光纤;高性能可穿戴光电功能材料。

主要业绩:在 ACS Appl. Mater. Inter.,Chem. Eur. J. 等国际权

威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论文他引9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9

项,其中授权3项。在相关领域会议作特邀报告2次。

研究资助: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特别资助等6项科研

项目,参与了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创新团队等重大科研项目。

马志军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1.09-2005.07 武汉理工大学 学士学位2005.09-2008.06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2008.08-2011.11 浙江大学 博士学位2011.11-2014.04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

2017.01-现在 香港理工大学 香江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马志军副研究员于2016年获评“珠江科技新星”,同年获得“香江学者”称号赴香港理工大学开展访问研究。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招收物理化学、有机化学、量子化学等专业的学生

Tel: 020-22236708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功能有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分子自组装结构与调控;扫描隧道显微学。

主要业绩:发表SCI论文50余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J.

Phys. Chem. Lett,Nanoscale,Chem. Commun., J. Phys. Chem. C

等国际刊物发表影响因子>3的学术论文20余篇。培养和协助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余名。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共5项,参与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项。

苗 新 蕊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千百十”校 级培养对象(2014)

2003:河北师范大学,理学学士;2006:河北师范大学,理学硕士;2009: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2009-2011: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2011-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1) Bao Zha, Meiqiu Dong, Xinrui Miao*, Kai Miao, Yi Hu, Yican Wu, Li Xu and Wenli Deng*. Controllable orientation of ester-group-induced intermolecular halogen bonding in a 2D Self-assembly. J. Phys. Chem. Lett.2016, 7, 3164–3170.(SCI影响因子9.353)(2) Bao Zha, Meiqiu Dong, Xinrui Miao*, Shan Peng, Yican Wu, Kai Miao, Yi Hu and Wenli Deng*.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halogen bonding and van der Waals forces in supramolecular engineering at the aliphatic hydrocarbon/graphite interface: position and number of bromine group effects. Nanoscale, 2017, 9, 237–250. (SCI影响因子7.367)

代表性论文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15322257563

Email: pomoy@

scut.edu.cn

研究方向: 设计、合成新结构的聚合物材料。主要包括:1. 聚

合物光电材料,主要包括OLED用高性能红绿蓝材料。空穴传输

材料和聚合物太阳能材料。2.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主要为透明

聚酰亚胺工程塑料(柔性显示基材),锂电池用高分子粘合剂

等。

主要业绩: 申请发明专利11项;发表研究论文55 余篇;培养研

究生十余名。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项目、企业横向

项目等十余项。

风格: 开发有用的新材料。

代表性成果:

1. 为863项目提供PPV型高性能发光材料。

2. 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蓝光材料,文章发表在

Macromolecules和JMCC上,被选为内封面文章。

莫越奇

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3 浙江大学化学系 学士

1999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2002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副研究员

2013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18620058272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1)金属材料加工工序间保护与清洗;(2)

金属非金属材料表面电镀与化学镀;(3)化学镀Ni-P、铝

合金、镁合金、锌、铜等表面的无铬转化处理研究。

主要业绩:近几年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企

业横向项目8项。研发出可投入产业化的技术3项。在国内

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近30篇,申请金属表面处理相关

专利8项。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96-2000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士

2003-2005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催化,硕士

2006-20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博士

2010-2014 华南理工大学,金属材料系,讲师

2014-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金属材料系,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重要研究论文

Mu S. L., Li N., Li D.Y., Zou Z.L. Investigation of a transparent chromate (III) passive film on electroless Ni-P coating by XPS and electrochemical methods[J]. Electrochimica Acta, 2009, 54(26): 6718-6724. Mu S. L.*, Li W. F., Du J. Composition and formation analysis of an ultra-thin antitarnish passive film on electroless Ni-P coating [J]. Electrochimica Acta, 2014(125): 580-585.Mu S. L. , Du J. ,Jiang H., Li W. F.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a Mo-Ce conversion coating on AZ91 magnesium alloy[J].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014, 254: 364-370.

真正的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放弃努力!

穆松林

Fig. 5 Schematic drawing for the forming process of passive film on Ni-P coating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13535585192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陶

瓷功能化。近年来主要研究了光催化材料的高温应用、包裹黑

色色料的制备、高抗热震性日用微晶陶瓷的研发等课题。

主要业绩:先后在Chemical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Ceramics International, 无机材料学报等期

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

一等奖1项,排名第2。

研究资助: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东省应用型科

技研发专项资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

程及企业合作项目等十余项课题。

彭诚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2015.01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副教授

2009.07-2015.01 华南理工大学 讲师

2004.09-2009.07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 博士

2000.09-2004.07 华南理工大学 学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工作经历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13423634338

(20) 8711271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气相沉积技术及其应用;表面工程;高性能轻金属材料。

气相沉积碳基薄膜涂层、硬质涂层、光电涂层及其在先进制造、光电器

件和高端装饰件领域应用。

主要业绩: 发表论文70余篇;申报专利20余项。相关技术广泛产业化应

用于精密加工、3C产业、高端运动器材和钟表等行业。

研究资助: 高效高精高强度机械加工涂层刀具开发与产业化(广东省应

用科技基金); 高性能齿轮加工用先进表面气相沉积处理技术与装备

的开发及应用(广州市产学研科技项目)、先进碳基薄膜材料制备技术

及产业化应用(广州市科技项目)等政府、企业项目10余项。

2006-,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

2001-2005,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副研究员

2002,法国原子能委员会Saclay中心访问学者

2003/4,德国kassel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1991-1994,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工程师

中国真空学会薄膜专家委员会委员

彭继华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88 重庆大学 工学学士

199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学硕士

1998 北京科技大学 工学博士

1998- 2000 西南交通大学 博士后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Tel: (20)87114204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稀土掺杂玻璃、激光玻璃、光功能玻璃、有

源激光玻璃 光纤和复合光纤研究。

主要业绩:201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年度高等学校

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已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60多名;申请

国家专利14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5篇,其中SCI、EI

收录61篇。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863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5项。

钱奇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光纤激光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1991.09-1994.07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2004.08-2008.06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2008.09-2010.04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Tel: 020-22237061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主要业绩:发表文章37篇,他引600多次,专利1项。先后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项。

在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575195,有机非线性光电过程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64万元,主持;

2.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400703,大面积照明器件关键技术研究, 50万元,主持;

3. 广州市科技局项目,新原理有机发光二极管研究,20万元主持;

4.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51527804,多功能有机半导体自旋特性和磁场效应综合测试仪, 735.84万元,参与;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重大项目,11661131001,柔性OLED半导体照明中的材料与器件研究,300万,参与;

乔现锋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16 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研究员;

2014-2016: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0-2014: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2005-2010: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

2001-2005:中国地质大学,材化学院,理学学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成果

(1) Qiao Xianfeng, Yuan Peisen, Saad M. Alshehri, Ahamad Tansir, Ma Dongge*, Electrical pumped energy up-conversion: A non-linearelectroluminescence process mediated by 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 organic electronics 2017, 46, 1-6.;

(2) Qiao Xianfeng*, Zhao Chen, Chen Bingbing, “Trap-induced photoconductivity in singlet fission pentacene diode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14, 105, 033303.(3) Qiao Xianfeng, Luan Lin, Hu Bin*, “Inter-triplet spin-spin interaction effects on inter-conversion between different spin states in intermediate triplet-triplet pairs towards

singlet fission”, organic electronics 2014, 15, 2168-2172.(4) Qiao Xianfeng, Zhao Chen, Hu Bin*, “In situ investigation of interfacial effects on charge accumulation and extraction in organic solar cells based on transient photocurrent

studies”, organic electronics 2014, 15, 1624–1630.

代表性论文

研究方向

有机光电器件物理,有机自旋光电子学,OLEDs,界面,激

发态动力学,磁场效应。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Tel: (20) 8711434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纳米晶合成;光电应用;量子点发光及太阳电池

主要业绩: 发表论文50多篇,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JMC、

Nanotechnology、Nano-Micro Letter、CPL、 APA 等著名

国内外学术期刊之中。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0多名。

研究资助: 先后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重点、

面上) 、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毕业生去向:珠三角光电知名企业、专利局、高新技术企业

覃东欢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1997 兰州大学物理系 理学学士

2004 兰州大学化工学院 理学博士

2004-2006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

2006.12-2007.8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代表性论文:Ya Xie, Qiongxuan Tan, Zhitao Zhang, Kuankuan Lu, Miaozi Li, Wei Xu, Donghuan Qin*, Yangdong Zhang, Lintao Hou*and Hongbin Wu,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CdTe/CdSe nanocrystals solar cells by using bulk nano-heterojunction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16,4, 6419-6676.Han Liu, Yiyao Tian, Yijie Zhang, Donghuan Qin*, et al, “Solution processed CdTe/CdSe nanocrystals solar cells with more than 5.5% efficiency by using an inverted device structur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2015, 3, 4227-4234.(SCI 5.26)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J (

mA

/cm

2)

V (V)

Device N

Si-TPA 1000rpm

Si-TPA 1500rpm

Si-TPA 2000rpm

Si-TPA 2500rpm

Highest PCE=7.51%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苏志锋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94,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学士;

1994-1996, 中石化集团公司茂名石化分公司, 设备

员;

1997-2000, 日本国立金泽大学,物质与化工专业,

工学硕士;

2000-2001, 日本国立金泽大学,助教;

2001-2004, 日本国立金泽大学,创新材料专业,

工学博士;

2004-2005, 日本国立金泽大学,博士后;

2005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

子系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 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结构与

性能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1 天然甲壳素、壳聚糖、海藻酸钠等的结构、性能

及功能化改性研究; 2 可生物降解的医药用材料及

改性载药微球的理论及应用研究;3 治疗预防口腔

溃疡及牙龈出血等口腔问题的新型口腔清洁剂的应

用研究等。

研究资助:主持或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专项

和科技支撑等各类项目20余项。

科研工作

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研究团队,欢迎你的加入!

Email:

[email protected]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Email:

[email protected]

学术主页:

www.andrewsun.net

研究方向:

软凝聚态物理、高分子与胶体物理、流变学

研究业绩:

至2017年:

• SCI论文32篇,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9篇。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实

验室开放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启动和面上项目

• 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重大科学

仪器研制项目

• 搭建大幅振荡剪切、粒子示踪微流变和主动式多粒子磁镊等软、

硬件集成系统

孙尉翔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1-2005 暨南大学 学士

2005-2008 华南理工大学 硕士

2008-2011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

2012-2015 华南理工大学 讲师/助理研究员

2015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副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或者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其它自选信息

特色研究手段:正交叠加(OSP)振荡、大幅振荡剪切(LAOS)、粒子示踪微流变(particle tracking microrheology)、主动式多粒子磁镊等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Tel: 020-22236372

Email: [email protected]

Group Web:

http://www2.scut.edu.cn/pim

研究方向: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尿素的吸附分离与利用;

金属吸附材料;纳米催化剂。

主要业绩:

一直从事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首次开发出无定形聚酯用于合成

生物基可降解聚氨酯弹性体;成功开发出一类新型的具有高熔点的生

物降解聚合物——聚脲酯;首次开发出新型的纳米酸催化剂,用于

聚酯和聚氨酯的合成。已发表SCI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2项。。

研究资助:

在研: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和青年基金)、广东省

科技厅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制浆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等

5个项目;

结题:先后参与美国NSF(Center for Sustainable Polymers)项

目、BASF(美国)项目、荷兰Dutch Polymer Institute项目等。

汤栋霖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5 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2014-2015,华南理工大学,讲师

2012-2014,University of Minnesota,博士后

2007-2011,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博士

2004-2007,南开大学,硕士

2000-2004,北京师范大学,学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讲授课程

本科生:高分子设计;文献检索;高分子物理实验

研究生:Advanced Polymer Chemistry(全英课程);

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进展

2016 “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2015 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2 教育部学术新人奖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15915801494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针对橡胶材料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的重大需求,集中在

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构建、弹性网络改造、填料网络构筑、

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理性指导橡胶材料的制

备。

主要业绩: 在Macromolecule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他

引 648 次。获中国发明专利 4 项,申请 PCT 1 项,撰写英文专

著 3 章。十余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邀请/口头报告。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等 9 项;参与

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

唐征海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2009 湖北大学, 高分子, 学士

2014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

2014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

2016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获奖情况

教育与工作经历

(1) Tang ZH, Huang J, Guo BC*, Zhang LQ*, Liu F, Bioinspired engineering of sacrificial metal-ligand bonds into elastomers with supra mechanicalperformance and adaptive recovery, Macromolecules, 2016, 49(5), 1781-1789.(2) Tang ZH, Zhang LQ, Feng WJ, Guo BC*, Liu F, Jia DM, Rational design of graphene surface chemistry for high-performance rubber/graphenecomposites, Macromolecules, 2014, 47 (24), 8663-8673.(3) Tang ZH, Kang HL, Shen ZL, Guo BC,* Zhang LQ,* Jia DM, Grafting of polyester onto graphene for electrically and thermally conductive composites,Macromolecules, 2012, 45(8), 3444-3451.

代表性论文

学术硕士:材料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

Tel: (20) 87114547

Email: yuhongya

@scut.edu.cn

研究方向: 磁性材料及器件、材料安全与失效分析、腐蚀与防护

主要业绩: 发表论文8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7 项,授权实用新型

专利2项,参与编写出版著作4本 。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4名。

研究资助: 主持了包括国家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在内的10多

项纵向科研项目和20多项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

余红雅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失效分析专家

1991-1995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学士

1995-1998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硕士

2002-2007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在永磁材料、软磁材料、磁性薄膜和磁制冷等方面均主

持或参与完成过国家或省市科技项目及企业单位委托项目。

主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华南理工大学失效分析

网点和中国应急分析平台华南理工大学分平台,从事机械装

备及零部件的失效分析与诊断、预警预防和寿命评估的研究

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Tel: (020) 87114547

WeChat: 30231905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金属材料计算与模拟、稀土永磁材料、高温结构材料、

热喷涂技术应用。

主要业绩:在Acta Materialia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

SCI论文近2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件(已授权3件),国家实

用新型专利1件(已授权)。

研究资助: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

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产

学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十多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

平台”专项项目:航空用先进钛基合金集成计算设

计与制备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真空铜模铸造永磁体的

组织与性能关系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

直接铸造NdFeB基永磁体组织性能关系的多尺度耦

合模拟研究

王 刚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第八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1998-2002 中南大学 工学学士

2002-2008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工学博士

2005-2007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2008-2009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10-2012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2012-2013 华南理工大学 副研究员

2013-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在研课题

研究生团队

热忱欢迎有志青年加入我们这个朝气蓬勃的研究团队!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13302299922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1、无机非金属纳米粉体合成及性能研究,包括微波合

成纳米红外辐射粉体材料等;

2、绿色多孔陶瓷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包括二氧化硅气

凝胶多孔材料,石墨烯多孔材料等。

主要业绩: 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发表SCI、EI论文

20多篇;专著4部。

研究资助: 主持或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粤港招标项目、广

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及企业横向等项目20多项。

王 慧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8 山东轻工业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学士

2001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硕士

2010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博士

2010-2014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

2015-2016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解惑

授业

传道

• 和谐的师生关系

• 和睦的同学情谊

• 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

• 良好的就业前景

• 系统的课题跟踪讨论

• 扎实的实验技能培训

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Tel: 1552112272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抗菌硬组织植入体、血液净化材料、分子动力学模

拟。

主要业绩:发表SCI收录论文34篇,其中JCR分区I区论文14篇;

申请发明专利9项,授权2项;参编专著1部。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

金、香江学者基金、华南理工大学面上基金等多个项目,参与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973项目、美国NIH等多个项目。

王琳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香江学者,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

2003.09-2007.07 山东大学 学士学位

2007.09-2012.09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

2010.09-2011.10 美国休斯顿大学 国家公派留学

2014.12- 华南理工大学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16.02- 香港科技大学 香江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其它自选信息

在研课题,例如多肽抗菌植入体、全血灌流高选择性吸

附装置、多肽构象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远期将有助于人类疾

病治疗和缺损组织的功能修复。学生可以进行表面分子自组

装、点击反应、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分子动力学

模拟等方面的研究。与香港科技大学、美国休斯顿大学、新

加坡眼科中心等著名院校开展了合作研究。

Live bacteria

Dead bacteria

分子动力学模拟材料表面多肽构象

抗菌材料杀菌效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020) 87112886 转 605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智能软物质材料:

1. 刺激-响应型形状记忆水凝胶、自修复水凝胶等

2. 仿生软物质驱动器

主要业绩:

已 发 表 SCI 论 文 30 多 篇 ,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发 表 于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Macromolecule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arbon,

Soft Matter等本领域著名国内外学术期刊;授权发明

专利3项 。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广州

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及

面上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等多项课

题。

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

课题。

王涛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7)

2002~2006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士

2006~2011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

2011~2014 华南理工大学 轻工与食品学院 博士后

2014~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或者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智能水凝胶仿生手臂 双向驱动水凝胶仿生捕蝇草

Bio-inspired Smart Soft Matter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15302201736

Email: wangxp

@scut.edu.cn

研究方向: (1)高性能橡塑材料的制备与改性;(2)智能型

自愈合弹性体的研究;(3)废旧橡塑资源再利用;(4)生物

降解塑料的研究.

主要业绩:近5年已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在

MATERIALS & DESIGN等期刊发表多篇;参编专著2部;申请

专利十余项,获授权6项。

研究资助: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科

技专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专项及企业横向等课题十

余项。

王小萍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橡胶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广州市橡胶协会副秘书长

1991 华南理工大学 橡塑工程 学士

1994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 硕士

2005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2012-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访问学者

2013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

评。往年去向如右图。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独立研发能力

团队合作精神

做事严谨、认真

央企与外企

政府与高校

民企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团队!

照片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电子材料工程)

Tel: 1307679086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电子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研究

主要业绩: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近40

篇被SCI/EI收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研究资助: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项目、地方科技项目、高

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等10余项。

王歆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96 华南理工大学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工学学士

2001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专业 工学博士

2001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

2006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6-2017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电话: 18741918520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主要业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和面上项目、

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辽宁省优秀人才项目、广东

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和特别资助、

深圳市基础研究类项目等16项;2016年12月,加入

唐本忠院士团队开展有机芳杂环类光电功能材料及

生物探针应用领域研究。现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

共被SCI他引1700次,h因子为20;申请中国发明专

利9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国际专利2项。

个人奖励:2017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杰出青年”,“兴华人才

计划启航学者”;2015年度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5年度 “辽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2014年 “

沈阳工业大学青年英才”及辽宁省教育厅优秀人才。

王志明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兴华人才启航学者,华南理工大学杰出青年

2016.12 – 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研究员

2011.09 – 2016.12

沈阳工业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讲师,副教授

2014.03 - 2016.04

博士后,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2006.09 - 2011.07

博士 吉林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直博)

2002.09 - 2006.07

学士 吉林大学 应用化学专业(推免研究生)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或者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成绩

科研方向

基于芳基杂环高效率深蓝光材料的设计及其激发态控制

新型AIE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传感与成像中的应用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生物医学材料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Tel: 13570280261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1、理论研究:1)生物活性高分子结构原理;2)材料表面蛋白结构与其生物活性;3)生物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机理;4)生物活性材料表面结构设计。2、应用研究:1)医用材料成型加工及其助剂;2)医用弹性体3D打印技术;3)医用导管表面改性技术;4)医用弹性体合成技术。

主要业绩: 发表论文30多篇,主要研究成果在JMCB、MSEC、JBMR

A等国际高水平杂志,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 项。

研究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生物活性可降解高分子,组织再

生层区结构控制,骨软骨结构支架原理);973课题分项目(组织再

生诱导原理),广东省重点项目1项目(3D打印高活性医用高分子材

料);其他省市及企业项目12项项目(材料成型加工,材料机构设

计、表面设计与改性,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等)近5年总经费300余万

元。

代表性论文:1.Shi D, Xiao J, Gu R, Wu G*, Liao H*. Polyurethane conjugating TGF-β on surface impacts local inflammation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 skeletal muscle. J Biomed Mater Res A. 2017;105(4):1156-1165.2. Y. Ke, X.Y. Zhanga, S. Ramakrishna, L.M. He, G. Wu*, Reactive blends based on polyhydroxyalkanoat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2017, 70(2) 1107–11193. Jiangwei Xiao, Cao Huang, Dandan Shi, Rong Zhu,a RuicaiGu, Huan Wang, Gang Wu* , Hua Liao*, Inflammatory and immuno-reactivity in mice induced by intramuscular implants of HSNGLPLpeptide grafted-polyurethane, J. Mater. Chem. B, 2016, 4, 1898--1907.

吴 刚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95 四川大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士

2000 四川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硕士

2007 西班牙Vigo大学 访问学者

2009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2016 日本国立材料研究院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3D打印生物活性可降解支架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20) 87114804

Email: wushuqing

@scut.edu.cn

研究方向:

特种橡塑材料及制品的开发及其在军民应用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

极限条件下橡胶阻尼减振材料的开发、特种电线电缆材料的研发、

新型导热(导电)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硅橡胶医用材料

的研制与开发等。

主要业绩: 申请专利8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SCI论文10多篇;培养了硕士研究生10 多名。

研究资助: 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及企业横向等项

目十余项。 广州市民生科技重大专项:促进受损皮肤修复的亲

水型有机硅凝胶医用敷料的研制

企业横向项目: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材料的研制

与开发;船舶用阻尼减振材料及器件的研制与开发

等。

吴叔青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特种橡塑材料与制品团队

1995 湖南大学 学士

2002 湖南大学 硕士

2006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博士

2007 美国 Texas Tech University 博士后

2008 美国 Oklahoma University 博士后

2010 华南理工大学 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研修经历

科研工作

在研课题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光电材料与器件)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薄膜晶体管(TFT)集成电路及其应用,薄膜晶体管器件物理,柔性电子学。

主要业绩:长期从事薄膜晶体管器件物理(载流子输运,器件建模,可靠性,参数提取)、薄膜晶体管集成电路(AMOLED像素电路,行驱动电路,模拟电路)等研究, 在 I E E E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IEEE Electron DeviceLetter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申请PCT专利2项。 2016年被选为SID北京分会显示电子(Display Electronics)技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资助: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于金属氧化物TFT技术的射频识别(RFID)标签集成研究: 61574062)、青年项目(基于ZnO 基TFT 的AMOLED 像素电路研究:61204089),广东省重大项目(高迁移率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及TFT背板关键技术研究: 2016B090906002)。

吴为敬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IEEE 会员,SID会员

2003: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微电子;2008: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微电子;

2008年7月加入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担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器件)(国家特色专业)讲师,博士学位论文《多晶硅薄膜晶体管准二维模型的研究》被评为2009年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晋升为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1) W.J.Wu,L.R. Zhang, Z. P. Xu, L. Zhou, H. Tao, J.H. Zou, L. Wang, J.B. Peng . A High-Reliability Gate Driver Integrated in Flexible AMOLED Display by IZO TFTs.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64(5): 1991-1996, 2017.

(2) L.R. Zhang, C.Y.Huang, G.M.Li, L.Zhou, W.J.Wu*, M. Xu, L.Wang, H.L.Ning, R.H.Yao, J.B.Peng. A Low-Power High-Stability Flexible Scan Driver Integrated by IZO TFTs.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63(4): 1779-1782, 2016.

(3) W.J.Wu, X.H. Xia, G.M. Li, L.Zhou, L.R. Zhang, R.H. Yao, J.B.Peng. High-Speed Voltage-Programmed Pixel Circuit for AMOLED Displays Employing Threshold Voltage One-Time Detection Method.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34(9):1148-1150 ,2013.

代表性论文

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Tel: 020-29887854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神经影像、医学大数据及人工智能、

智能医疗器械、移动医疗等。

主要业绩: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发表SCI论文总

影响因子超过100,Google引用超过750次,SCI

引用超过350次,Google-H指数为15,单篇论文

最高引用108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多次,做

口头报告6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0多次,其中邀

请报告9次;申请发明专利16项(授权6项),实

用新型专利15项(授权13项)。

研究资助: 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广

州市科技计划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国家及广

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主持及参与广东省、广

州市、企业委托项目等项目13项。

吴 凯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理事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青年学术分会主委广州健康医疗产业先进制造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1997.09-2001.07 中国农业大学 工学学士2001.09-2004.07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硕士2008.04-2011.03 日本东北大学 医学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科研团队及合作单位

在研课题

1. 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方向)-重大科技专项,“老年痴呆预防及康复移动医疗服务平台的开发与示范”,2016.1-2018.12。2. 广州市科技计划-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精神分裂症精准诊断技术研发与临床示范”,2017.5-2020.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的人脑复杂网络特征与认知功能异常研究”,2015.1-2017.12。4. 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方向)-重大疾病防治相关支撑关键技术项目,“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影像及认知功能数据库构建”,2016.1-2018.12。

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市脑科医院

日本东北大学日本东北药科大学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1892275100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水泥与混凝土化学及工艺;高性能水泥基建筑材料;

建筑节能功能材料;化学建材

主要业绩: (1)水泥工艺方面,着重研究矿物组成,烧成工

艺,粉磨工艺对节能减排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水泥窑协同处

置固废的工艺,环境及产品安全性研究。(2)混凝土方面侧重

于流变性,耐久性,体积稳定性,掺合料的研究。(3)新材料

方面注重于新型化学建材(减水剂/助磨剂)的开发研究,功能

型建筑颜料(隔热,透明纳米颜料)的研究。课题组研究方向

紧密围绕社会及企业需求,偏工程应用领域。研究成果获授权

专利10件,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近20篇,编写

行业管理规程1份,部分成果正在相关企业实施产业化。培养及

协助指导了硕、博研究生30 多名。

研究资助: 近5年来,承担或参与省/市科技计划重点及企业合

作重大项目等10多项,到校研究经费600万元以上。

吴笑梅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91-1995 华南理工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士

1995-1998 华南理工大学 硅酸盐材料 硕士

2000-2004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1998-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 任讲师,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社会兼职

广东省硅酸盐学会水泥与混凝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广东省水泥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广东省建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广东省水泥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学生就业去向

大型水泥,建材设计院

建筑,建材研究院

中交,中铁建筑系统

大型企业研发部门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

Tel: (20) 87114857

13897799

Email: psfxue

@scut.edu.cn

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无卤阻燃高分子、高

分子解聚及共聚、通用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等。

主要业绩: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专利6项,参编教材1本,

部分上述研究成果在相关企业产业化应用。

研究资助:参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发展专

项、校企产学研科技项目等。

薛锋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4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化工 学士

1997 华南理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 硕士

2007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1997-今 华南理工大学 助教、讲师、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一直从事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改性、结构、

性能、工程化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

参与了各级项目研究。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微信: 78231315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新型电化学储能/转化系统

主要业绩:

在Adv. Mater.、J. Mater. Chem. A、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Carbon、J. Power Source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

论文他引总次数超过2000次,5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参与

Springer、Woodhead publishing、Wiley-Scrivener publishing、化学

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四本专著中储能材料章节的编写。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

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共5个纵向项目,2个横向项目。并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是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

团队核心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成员。

杨黎春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

2001-2005,复旦大学,化学专业,学士

2005-2010,复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

2010-2012,德国莱布尼茨固态与材料研究所(IFW,

Dresden),助理研究员

2012-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Tel: 15002020271

Email: rqyang

@scut.edu.cn

研究方向:(1) 医学电子仪器设计。生理参数检测仪器、物理治

疗仪器、手术导航系统、手术机器人系统等的研究与设计。

(2) 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研究各种生理信号的检测方法及其处

理算法。如基于生理信号的抑郁症诊断方法研究、基于营养大数

据的孕期代谢性疾病研究等。

(3) 医学图像处理。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医学图像分割、三维

可视化等算法研究和软件实现。

主要业绩:负责研发多个医疗器械产品,部分产品如妇产康复治

疗仪、分娩镇痛仪、超声波治疗仪、胃肠动力电子胶囊等均取得

注册证并成功上市。还有部分产品,如围产期抑郁症分析仪、产

程导航与分娩监护仪等正在进入产品注册阶段。

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PCT专利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项,

其中授权10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1项、外观设计专利11项、

软件版权7项。

2014年入选“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6年获“科学中国人

年度人物”奖。

研究资助:主持项目16项,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

东省科技计划项目4项、广州市珠江新星项目1项、深圳市技术开

发项目2项、中央高校基金面上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和滚动项

目1项、横向项目3项。

杨荣骞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理事

1997-2001 南昌航空大学 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 学士

2002-2005 暨南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硕士

2005-2009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Tel: (20) 22237061

Email: msdzyang

@scut.edu.c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基于叠层有机发光二

极管的高效有机上转换器件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光电倍增型宽光

谱响应有机光电探测器件的研究

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倍增型宽光谱有机光电

探测器的联合研发

研究方向: 有机光电探测器、有机上转换器件。

主要业绩: 发表SCI学术论文40 多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6篇;

申请专利1项。

研究资助: 承担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项目,

目前正在负责项目三项。

杨德志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2003 吉林大学 学士

2007 中国科学院大学 硕博连读

2013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16 华南理工大学 副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研修经历

科研工作

在研课题

1. Dezhi Yang, Dongge Ma,1,1-Bis (di-4-tolylamino)phenyl cyclohexane for fast response organic photodetectors with high external efficiency and low leakage current,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1 (2013) 2054 2. Dezhi Yang, Kai Xu, Xiaokang Zhou, Yanping Wang, Dongge Ma,Comprehensive studies of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photodetectors based on rubrene and C-60,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15 (2014) 1525 3. Dezhi Yang, Xiaokang Zhou, Dongge Ma,Fast response organic photodetectors with high detectivity based on rubrene and C60, Organic Electronics 14 (2013) 3019 4. Dezhi Yang, Xiaokang Zhou, Yanping Wang, Agafonov Vadim, Saad M. Alshehri, Tansir Ahamad, Dongge Ma,Deep ultraviolet-to-NIR broad spectral response organic photodetectors with large gain,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4 (2016) 2160

代表论文:

姚日晖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三批粤东西北引进创新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光电材料与器件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广东省光电技术协会副秘书长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光电材料与器件)

Tel: 15915759347

Fax: (20) 87110606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光电材料与器件、新型显示技术等

主要业绩: 已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检索30余篇,

第一或通讯作者20多篇,已申请或授权发明超过20项;担任

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Chinese Physics Letters、物

理学报、光学学报和发光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研究资助: 近5年内,主持了包括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参与了国家

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广东省重大科技计划等7项。

2013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08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

1993 中山大学 光学工程 博士

1989 中山大学 物理学 学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或者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200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就

职于华南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

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光电材料与器件、新型显示器件等

方面的研究。目前承担《光电技术》、《光电显示技术》、《半

导体照明技术》等本科课程教学,担任光电材料与器件国家级虚

拟仿真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2014年获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

奖(高等教育)二等奖, 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学术型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材料)

专业型硕士:材料工程(光电材料与器件)

Tel-1: 020-22237099-8614

Tel-2: +86-13763317682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1、高迁移率窄带隙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用于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的合成与器件性能研究,以及聚合

物太阳电池光活性层薄膜形貌调控;3、新型共轭聚合物发光材

料的合成与光电性能。

主要业绩: 近五年在Nat. Commun.、 Energy Environ. Sci.、

Adv. Mater.、Adv. Funct. Mater.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文

章5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4件,中国

发明专利3件,曾应邀担任英国物理学会期刊Nanotechnology

关于“Focus on Organic LED”专刊的客座编辑。

研究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柔性可拉伸聚合物太

阳电池给体材料及器件研究,2017);广州市科技计划珠江科

技新星(新型聚合物太阳电池材料的合成及形貌调控,2017);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印刷显示关键材料与技术

子课题,2016);科技部“863计划”项目 (AMOLED关键材

料产业化技术,2015)。

(1) L. Ying, F. Huang, G. C. Bazan. Nat. Commun. 2017, 8, 14047.(SCI一区Top,影响因子12.124)

(2) B. Fan, L. Ying*, Z. Wang, B. He, X.-F. Jiang, F. Huang*, Y. Cao . Energy Environ. Sci. 2017,10, 1243-1251.( SCI一区Top,影响因子29.518 )

(3) B. Fan, K. Zhang, X. F. Jiang, L. Ying*, F. Huang*, Y. Cao, Adv. Mater. 2017, 29,1606396. (SCI一区Top,影响因子19.791)

(4) Y. Jin, Z. Chen, S. Dong, N. Zheng, L. Ying*, X.-F. Jiang, F. Liu, F. Huang*, Y. Cao, Adv. Mater.2016, 28, 9811–9818. (SCI一区Top,影响因子19.791)

(5) J. Wang, K. Lin, K. Zhang, X.-F. Jiang, K. Mahmood, L. Ying*, F. Huang*, Y. Cao, Adv. EnergyMater. 2016, 6, 1502563. (SCI一区Top,影响因子16.721)

应 磊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2017)、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7)

2013年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09-2012年 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化学系 博士后

2009年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

2006年 华侨大学 硕士

2003年 华侨大学 学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代表性高水平论文

共轭聚合物分子设计 薄膜制备工艺

分子链聚集态特性器件性能

姓名:於黄忠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最后学历: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

於黄忠,汉族,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性能有机叠层太阳电池的研究,2012.1-2015.12》,完成省级项目多项。

现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无机纳米阵列的表面修饰对聚合物/无机纳米阵列太阳电池性能影响及物理机理的

研究,2015.1-2018.12 》。已在国外重要刊物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Electrochimica Acta、Organic

Electronics、RSC Advances、Nanotechnology、Synthetic Metals等发表SCI科研论文30余篇。目前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纳

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石墨烯的制备及应用,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及模拟。目前在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

生,物理电子学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欢迎具有材料、物理、化学基础的学生报考。

联系方式:Tel:13660498746; Email: [email protected]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

程)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87112762

13503028036

Email: mezengmq

@scut.edu.cn

研究方向:材料的机械合金化、纳米金属材料、高性能轴瓦材

料及 硬质合金

主要业绩: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负责“飞亚达-华工大材料技术联合实验室”及“普瑞赛思-华

工大材料技术联合实验室“的材料性能分析检测工作。

作为主要骨干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高新

区发展引导专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教育部

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项目、省部产学研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十多

项,并主持深圳飞亚达公司等企业横向项目多项,在材料的组

织结构分析方面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目前担任全国钟表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手表材料及外观件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

利2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曾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

然科学奖二等奖(2005年1月,排名第四);广东省科学技术

奖一等奖(2013年2月,排名第六);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排名第二)。

曾美琴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材料学院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副系主任

1986年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学士

1989年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硕士

1989-2002年,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系助教、讲师

2003-2008年,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副教授

2008年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13926201940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纳米储能材料,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

主要业绩:在有色金属的阳极氧化处理研究中,率先提出“自生成模板法”制备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并通过溶液及电参数的精确调控制备出多级纳米结构的NiO薄膜,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知名期刊如 Adv. Func. Mater.,

Nanoscale及J.Mater. Chem. A等。

在Honeywell(全球100 强企业)新加坡研发中心任职期间,解决了以往相变传热材料中高填充率与良好浸润性难于兼得的问题,所研发的产品经过Intel 实验室在实际应用中的测试表明,这一材料的性能比上一代至少提高20%

以上,得到Honeywell 美国电子材料研发中心主管Devesh

Mathur 的高度评价,“两个月的时间解决了过去两年多未能解决的问题”,并因此获得Bravo 银奖。同年,参与开发的可印刷相变复 合材料 PCM45SP 被“ Advanced

packaging”杂志评为年度最佳散热产品。

张果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993: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1996:华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200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学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1) Y. Liu, N. Fu, G. Zhang, M. Xu, W. Lu, L. Zhou, H. Huang, Design of Hierarchical NiCo@NiCo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ore-Shell Structured Nanotube Array for High-Performance Flexible All-Solid-State Battery-Type Supercapacitors, Adv. Funct. Mater. 2017, 27, 1605307. IF: 12.124

(2) G. Zhang, L. Wang, Y. Liu, W. Li, F. Yu, W. Lu, H. Huang, Cracks bring robustness: a pre-cracked NiO nanosponge electrode with greatly enhanced cycle stability and rate performance, J. Mater. Chem. A 2016, 4, 8211. IF: 8.867

(3) G. Zhang, W. Li, K. Xie, F. Yu, H. Huang, A One-Step and Binder-Free Method to Fabricate Hierarchical Nickel-Based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Adv. Funct. Mater. 2013, 23, 3675. IF: 12.124 .

代表性论文

教育经历

2008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2006~2008:香港理工大学,Research associate2004~2006 Honeywell(全球100强)新加坡研发中心,高级研发工程师2003~2004,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1996~1999,华南理工大学,助教,讲师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磁性材料; 铁电材料;

主要业绩:

已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国

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研究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项。

张辉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1997-2001,北京科技大学,学士

2001-2004,北京科技大学,硕士

2004-2008,北京科技大学,博士

2008-2010,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

2010-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教师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或者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18998365385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1、理论研究:1)复合水泥与混凝土;2)固体废弃物建筑材料资源化;3)功能水泥基材料;4)水泥工业环境影响;2、应用研究:1)透水、净水混凝土;2)水泥窑烟气脱硫、脱硝技术;3)危险废弃物处置。

主要业绩: 在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Powder Technology等本

行业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收录30余篇),获授权

发明专利4项,论文累计被引500余次,H因子10,研究动态被国内

外学术团队追踪。

研究资助: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10余

项。

代表性论文:Zhang TS, Yu QJ*, Wei JX, Gao P, Chen PX, Hu J. Micro-structural development of gap-graded blended cement paste containing high amount of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12, 34(9): 1024–1032. Zhang TS, Yu QJ*, Wei JX, Zhang PP.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s to produce sustainable blended cement.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 2012, 34(5): 692–699.

张同生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

2005 济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士

2008 济南大学 材料学 硕士

2012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2014 华南理工大学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17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水泥窑烟气复合脱硫技术高性能级配复合水泥

照片

学术硕士:生物医学工程

赵娜如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1998 景德镇陶瓷学院 硅酸盐工程 学士

2001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硕士

2011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学 博士

2001 开始 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工作经历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生物活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

三钙、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仿生合成,生物活性陶

瓷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三维打印精确制造,骨缺

损再生精确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业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发表论文36篇,

获得广东省科技奖励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

奖1项。

研究资助:主持和参加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及其它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

科研工作

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研究团队,欢迎你的加入!

Tel: (20) 87114645

Email:

[email protected]

3D打印的骨修复材料 细胞在骨修复材料上的黏附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 87114269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 软磁材料、磁制冷材料、磁制冷样机以及相关领域的

理论与应用研究。

主要业绩: 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

40 多篇、SCI论文30多篇;参编专著1 部。搭建了室温磁制冷

样机和绝热温变测量系统。

研究资助:先后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技计划

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横向等项目十多项。

郑 志 刚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1995-1999 太原理工大学 学士

2002-2005 广西大学 硕士

2005-2008 华南理工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

2009-2011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后

2011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3个月的短期访学

2016-2017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研修经历

科研工作

学术团队

所在的团队为磁性材料与功能薄膜学术团队,在软磁、磁制

冷材料和样机等方面承担了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及企业委托项

目。团队拥有PPMS、高真空磁控溅射仪、手套箱、熔炼炉、

甩带机等一批先进的制样设备和分析仪器,提供了良好的研发

环境。研究课题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学习技能的同时充

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研究团队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

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著名院校开展了合作研究。

踏实勤奋的研究团队,欢迎你的加入!

学术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Tel: (20) 87111774

Email: mfzhong

@scut.edu.cn

研究方向: 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废水处理材料等环境材料及固体

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主要业绩: 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广东省环保科技

进步奖二等奖1次。近年发表了三十几篇科技论文,申请发明专

利15项,已授权8项,参编高等学校专业教材2部。

研究资助: 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市级及企

业横向等项目二十多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复合有机酸高效活化硅酸盐的

机制及其在陶瓷生产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重点项目:石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新型气凝胶技能建筑材料的低成本制

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资源型产业低碳技术集成及应用

示范区建设

广东省省部产学研结合重大项目:资源节约型自强化青花瓷

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钟 明 峰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1998 华南理工大学 学士

2001 华南理工大学 硕士

2005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与研修经历

科研工作

在研课题 研究生团队

学术硕士:材料加工工程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

Tel: (20)87111312

Email:

[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材料的表面功能涂层及表面强化技术、磁性功能材料。

主要业绩:在J Alloys Compd, J Appl Phys, Mater Lett等国内

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篇,其中SCI、EI收录60多篇;申请国内

发明专利10件,授权专利6件;培养硕士研究生10 余名,其中4

名硕士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名硕士生获得企业奖学金;多次获

得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

研究资助: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及省部级科

研项目等10余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多项。

钟喜春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992.09-1996.07 湘潭大学 学士学位

1997.09-2000.03 华南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

2000.09-2003.06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学位

2007.11-2008.11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

科研工作

社会兼职

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热处理协会副秘书长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秘书长

专业硕士:材料工程(高分子)

Tel:

(020)87113968

13802520903

Email:

[email protected]

n

研究方向:橡胶材料的高性能化;硅橡胶改性

;橡胶助剂设计合成。

主要业绩:长期从事应用型橡胶材料的研究与

开发,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有多项发明

专利,拥有一家生产智能化硅橡胶产品的高新

技术企业。

研究资助:承担过多项不同类别的横向项目及

国家科研项目。

朱立新 副研究员

兼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高性能橡胶材料中心负责人,某高新技术孵化企业负责人,广东省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1985.09-1989.07 合肥工业大学 高分子材料本科1989.07-1997.09 蚌埠橡胶厂 工程师1997.09-2002.07 中山大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博士2002.07-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副研究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教育经历&工作经历

科研工作

每年参与组织橡胶制品实用技术交流会,与广东珠三角两百多家橡胶制品的上下游企业有广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