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曾曾曾曾 曾曾曾曾曾

人生的收穫

  • Upload
    cwbook

  • View
    3.667

  • Download
    2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人生的收穫

曾野綾子人生の収穫

Page 2: 人生的收穫

序 我的人生,有許多收穫第一章 人生,無一日相同第二章 「恰如其分」,是人生至高 的藝術第三章 「繞遠路」的人生,才有趣第四章 沒有冒險的人生,很無趣第五章 人生,什麼事都可能發生第六章 老後人生,更燦爛

人生的收穫:從閱讀本書開始

Page 3: 人生的收穫

作者簡介

一九三一年出生於東京,聖心女子大學英文畢業。一九七九年,獲頒梵諦岡聖十字勳章;一九八七年,以《湖水誕生》獲土木學會著作獎;一九九三年,獲恩賜獎.日本藝術學會獎;一九九五年,獲日本廣播協會廣播文化獎。 一九九七年,以海外日本人傳教活動援助後援會代表的身分,獲得吉川英治獎以及讀賣國際協助獎;二○○三年,獲選文化功勞者;一九九五年至二○○五年,擔任日本財團董事長一職。

曾野綾子

Page 4: 人生的收穫

我的人生,有許多收穫• 任何事,我都感到有趣,無論好事、壞事

或不解知識,透過思考就能發展出無限的想像。

• 知識,就是人生的收穫。• 為了獲得「人生的收穫」,在多數的時候,

即使違背一般世間的常識也無妨,只要能擁有自己的價值觀,就好。因為,那畢竟是生活中,能夠獲得的微小自由。

Page 5: 人生的收穫

人生,無一日相同。邂逅的人,也不同。如此想的話,就會珍視每一天。等候邂逅者,是一種「珍視趣事」的個性使然。

第一章 人生,無一日相同

Page 6: 人生的收穫

即使顯得笨拙,也要忠於自我• 我有一種化解壓力的方法,及早就已實行。

方法是,從一開始就別奢望獲得過高的評價(事實上,不是「別」,而是根本「得不到」。另外,過於嚴謹,通常也是起因)。

• 還是活得自我一點吧!就算顯得笨拙,也無妨。人之所以產生壓力,往往皆因遵照他人的意願生活所致。

Page 7: 人生的收穫

交朋友的才能• 曾在巴西度過漫長歲月的日本籍女性,告

訴過我:「巴西人對人很友善親切。在公車上,你只不過跟鄰座的人聊些天氣或購物之類的話題,對方就可能會告訴你自己的私事,像家人啦,或者被戀人拋棄的痛苦,一股腦兒地全都吐露出來。

• 人因分享痛苦而從中獲得療癒,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相處之道。

Page 8: 人生的收穫

第二章 「恰如其分」,是人生至高的藝術

我曾是個欲望極強、重視物質的人。但是,現在卻認為最美的,不外是擁有自己所需要的量,以及行事端正。

Page 9: 人生的收穫

樸素的智慧—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

• 消費者針對運用低價銷售的物品,也要有所警惕,因為可能是陷阱。例如,豬肉、牛肉可能是其他肉類魚目混珠,或者生產地不明等等。

• 我們的母親那一代,未必每個人都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但是,身為女兒的我,倒從母親那裡學到一個很實在的智慧:「便宜沒好貨」。

Page 10: 人生的收穫

只要不利用人脈,就能創造人脈• 我因不擅長與人交往,所以,成了小說家。

從事社交性的交流,容易讓人感到疲倦,而一個人單獨寫小說,就算性格乖僻,也不算是缺點。

• 若能在私底下繼續維持著信賴,而且不去利用這層知己的關係,我相信,這種溫馨的人脈關係必能持久。

Page 11: 人生的收穫

第三章 「繞遠路」的人生,才有趣

人的世界,比所預想的更好。若沒有我的失敗,這個戲劇化的事實,就無法獲得實證的機會。

Page 12: 人生的收穫

三十秒、三十分、三十小時 • 日本的國家鐵路 JR ,若延遲三十秒就算遲

到一次。居住巴黎的朋友笑說,在法國,三十分鐘以內的遲到,還算準時。但在非洲這種地方,就算延遲了三十個小時,都算正常。

• 在非洲,生存的基本規則是,必須忍受凡事無法照預定進行的現實。反正就是等候。對非洲而言,我有種深刻的感受,決定計畫的或許是人以外之物。也許正因如此,所以,他們不像日本人那麼傲慢……

Page 13: 人生的收穫

繁花盛開的森林逐漸遠去• 人,無法同時走兩條路。與其選擇大自然與原

始,人類選擇了文明。人類對於讓文明更趨複雜,花費不少心力。為何人類較珍視文明?理由很簡單,因為不想辛苦汲水,也厭惡忍受寒冷,喜用溫水清洗身體,比起步行,更喜歡搭汽車。

• 繁花盛開的森林已遠離人所居住的世界。因此,人們竊喜:方便舒服較務實,放棄繁花盛開的森林吧。但是,殊不知因此於辭世前,都無法體嘗證明真正活過的那份愛。

Page 14: 人生的收穫

第四章 沒有冒險的人生,很無趣

人生之有趣在於,必需付出同樣比例的犧牲與危險。簡單地說,沒有冒險的人生,很無趣。

Page 15: 人生的收穫

盡了該盡的義務,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 做想做的事,是人的自由。最近,有這種想法的年輕人增加了。但是,我認為那是不諳人情世故的孩子所做的判斷。「做想做的事,並非真正的自由。做身為人必做的事,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這是一位印度籍神父曾說過的話。

• 做了應盡之事的人,不會忘記對別人致上深刻的謝意。另一方面,做了應做之事者,也會淡然地表示:「這是應該的。」這種態度,讓我感受到無以言喻的美。

Page 16: 人生的收穫

食物若沒吃對,頭腦會變糟• 我最擅長的特技是只要瞄一眼冰箱,就靈

感泉湧,能很快地利用剩菜做料理。由於食品的種類繁多,吃起來健康。只要由我負責管理,冰箱內的食物變得十分精簡,可以一眼望盡。

• 壞食物會影響人的頭腦。這真的是既單純又冷酷的事實。

Page 17: 人生的收穫

第五章 人生,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我的看法是,與其執著於過去,不如先阻止不希望發生的那些正在進行中的事。

Page 18: 人生的收穫

自由過剩的不幸 • 我曾想過,今後再也不敢領教大家庭生活了。但是換個角度想,習慣過小家庭生活的人,很難理解大家庭那種深厚、強韌的人際關係、相互扶持的安心感。在太過自由的生活中,恐怕反而難以體會自由的甘甜吧!

• 人,往往僅去理解手上沒有的東西的價值。真是一種諷刺。

Page 19: 人生的收穫

不讓孩子體驗榮譽感的父母• 家庭與社會不讓孩子體會生活的艱苦。從前的孩子們要做許多家事、幫忙帶孩子、清掃自己的房間、購物、燒柴火準備熱水澡,甚至還得到田裡勞動,至於幫家裡顧店,更是理所當然。

• 讓孩子一逕地接受別人的服務,卻不讓其體驗榮譽感的父母,其實是很殘酷的。所以,粗暴的孩子利用幼稚的舉止,對雙親進行報復的行為。

Page 20: 人生的收穫

第六章 老後人生,更燦爛

我深刻地感受到老年的好處。如短篇小說般,記憶了人生許多的片段,但是,每一個片段都閃爍著銀色的光輝。

Page 21: 人生的收穫

手做料理的重要• 與我們夫婦一起生活了二十二、三年的貓波特,十月中旬在家中死去了。波特是隻雜種貓,尾巴肥圓,像顆山竽,身上那黑色與白色的斑紋毫不對稱,狀似沒有生養好的熊貓。

• 我家的貓,之所以長壽,一定是因為我在料理生食時會特別處理,而且不加鹽的關係。由此可見,孩子的健康,也仰賴母親的手做料理。波特沒吃到的柴魚所做成的魚鬆,做為餐桌上的貴重料理,完成了最後的任務。

Page 22: 人生的收穫

光輝的每一天—直到人生的最後,都要維持日常性

• 我有個愛好音樂的友人,罹患了癌症。體力雖然衰退,卻堅持要去參加音樂會。我鼓勵她:「去吧!」但她只要止痛藥稍微奏效就容易恍神,為此,她感到很不安。然而,不如乾脆帶著「想睡就睡」的平常心度日吧。萬一在聆賞音樂時,上了天國,也是至高的幸福。

• 人在臨近死亡的瞬間,如果仍能維持日常的風格,相信是一種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