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探探探探探探探探探探探探探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Page 2: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测验是教学结果的反映,而现行的小学语文测验起不到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学业的作用,在有些方面甚至与现行的培养目标相抵触。

Page 3: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测验弊端

Page 4: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Page 5: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一次规范的小学语文测验过程,应包括决定1.测验目的2.制定测验大纲3.编制双向细目表4.编拟试题5.组合试卷6.试测7.评分8.分析测验结果9.解释分数从而最终满足测验目的等步骤。

Page 6: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 但是目前学校组织的单元测验、期中期末测验,或是区统一命题,或有题库组合成卷的升学测验,都是临时组织教师凭经验命题。

Page 7: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既无双向细目表,题库中的题目也不经试测、校正就直接施用,对测验结果也不做质量分析。

在内容、深浅程度、题型、要求等方面无法提供稳定的尺度,难以使考试对教学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对一些基本的问题也不能做出科学的回答,如:测验是否有效(有效性 /效度)?考试是否可靠(可靠性 /信度)?考试能否区分考生的能力(鉴别力 /区分度)?考试是否切实能信?

Page 8: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2)测验内容不全面

Page 9: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目前小学语文测验试卷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基础知识、阅读分析及作文。

这种结构的试卷无法反映学生听、说的能力,也不能体现现代社会对人际交往之高要求。

评定学生一学期的成绩,往往只进行一次考试,而考试往往只有几道题,试题抽样缺乏科学性。

因此,考试覆盖面窄,使学生产生侥幸的心理。再加上作文题无法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能力,临场套题、考前背题大有人在,使语文测验的可靠性下降。

Page 10: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3)测验考编技术不规范

Page 11: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小学语文测验试卷中常有语法性、知识性错误,导语不明确,各类题型的编制不符合题型要求。

如判断题本身蕴含暗示性词汇;选择题的选择形式不一致或少于三项;填充题的语境不完整等,干扰学生正确答题。

于是,一方面学生不努力学习,考试猜题,投机取巧,一方面一些主考部门出些偏题、怪题,搞“题海战术”。

Page 12: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4)评分和分数解释缺乏客观性

Page 13: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现行小学语文测验评分标准有误时有发生。例如:在一张二年级的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选择题:“天空是: A. 蓝蓝的 B. 灰灰的 C. 青青的 D. 白白的”

标准答案为“蓝蓝的”。但是,天空为什么不会是“灰灰的”呢?

因此,这样考死的语言,语文测验岂不是走进了一个狭隘的死胡同。

Page 14: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另外,论文式试题的评分标准可以是明确的,但每个评阅者不可能有一致的理解和把握。

即使从主观上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判分,也仍然会有误差。

因此,论文式试题不仅不同人评分会得出不同结果,即使同一评阅者在不同时间里评分,也会得出高低悬殊的成绩。

学生所得分数与其说是学生自己学业和能力的反映,还不如说是评分者的兴趣和个性的表现。

Page 15: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总结

• 1.评分和分数解释缺乏客观性–现行小学的评分和分数解释缺乏客观性。无可否认,现行小学教师在批改测验时,仍然以主观态度面读,尤其是发表意见式的题目,如作文,简答题等,一个人的主观批改很难确定测验的效果,也很难断定教学是否已经成功达到其目标,所以可以所评分和分数解释缺乏客观性。

Page 16: 探讨现行小学华文测验的弊端

• 2.范围广,难以集中–根据测验内容综合性这一个特点,学生为了应付测验可能会面对范围广,难以集中这一项难题。学生需要掌握好听说读写每一方面的语言运用,才能达到测验最佳的效果。学生在学习时各有长项,所以不是每一方面都能够平均的发展,而学生与学生的掌握能力又因人而异,测验是不能断定一个人各个方面的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