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学学 学学 安安 安安安安安安安安安 安安安

学校体育学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张万祥. 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 体育是人类进步史中最为古老的文化之一。在原始人的生存活动中,就包含了一些具有体育雏形特征的内容。但是,作为体育之一部分的学校体育却出现得较晚。. 在原始社会,由于 受当时社会经济条件 的制约,还不可能形 成学校那样专门进行 教育的机构,也还没 有出现像教师等专门 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员。.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学校体育学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张万祥

• 第一篇学校体育总论•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

• 体育是人类进步史中最为古老的文化之一。在原始人的生存活动中,就包含了一些具有体育雏形特征的内容。但是,作为体育之一部分的学校体育却出现得较晚。

• 随着人类历史脚步的不断前进,几大文明古国开始形成,人类从蒙昧的原始社会逐步进入奴隶社会,同时,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开始出现,从而为学校体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性条件。

二、国外学校体育的发展• ( 一 ) 从希腊化时期到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

的学校体育。• 从公元前 334 年亚历山大开始东侵,到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兼并东部地中海地区为止的这一时期,称为希腊化时期。

• ( 二 ) 从文艺复兴时期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学校体育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 14 世纪开始,到十五六世纪乃至 17 世纪初期已达到高潮。文艺复兴运动给人们带来新的世界观。

• 在文艺复兴运动处于高潮的时期, 欧洲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 自罗马时代就一直作为封建制度 的政治中心与精神支柱的天主教教会,分为新

教和旧教 ( 耶稣会派 ) 两派。• 新教派提出了文化知识与身体并重的教育主

张,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 “ 耶稣会派”,开办耶稣会学校。适应时代的

风尚,在教学中“也重视体育的实施”。

• 宗教改革时期,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继承和发扬了人文主义者、宗教改革者和耶稣会关于教育、体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提出了“适应自然”的教育原则。

• 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 (1632-1704 年 )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体育、智育做了明确的区分,并着眼于实际的锻炼。他在其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中写到: “有健康的身体才有

健全的精神,这是对于幸 福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 的描绘。”

( 三 )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来的学校体育

• 18 世纪末期,在近代体育理论体系逐步

形成的基础上,体育实践首先从德国的学校开始实施, 19 世纪初逐步在欧美一些国家普及,学校体育体制开始确立。

• 1774 年,受夸美纽斯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德国博爱派教育实践家巴泽多(1723~1790 年 ) 在德绍创建了第一所博爱学校。他把体育列为正式课程,

第二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

•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简况•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 文化教育历史,古代• 学校从奴隶社会就开• 始出现,据史料记载,• 夏代已有称为“校”、• “序”、“庠”等不同名• 称的学校。

• 商代又出现了“大学”和“庠”两级施教的学校教育。

• 西周时,学校又有发展,• 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 教育内容是礼、乐、射、• 御、书、数,称为“六艺”。• 射、御是军事技能的训练,也具有体育的性质。• “乐”中的舞蹈,也含有体育的意义。• 西周时学校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系统。

• 东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由原来的“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兴起私人讲学、办学之风。

• 从西汉到清朝末年,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学校的教育内容,是以儒家的“五经”、“四书”为主,偏重德育、智育,教育思想是重文而轻武。 唐代实行文举、武举分开的科制度,

• 宋朝开始兴办武学,文武教育于是截然分途。明、清用“八股文”的科举取士方法,学校教育更只是埋头读书、背书、写字、做八股文章。

• 到清朝末年,学习日本和欧美各国,开办了近代式的学校,在这些学校中才开始有了体操 (相当于体育 ) 的教育内容,社会上也才开始有了西方式的体育活动。

• 纵观我国古代学校体育,绵延未断,几经起落,步履蹒跚。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

• 按历史分期,是以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作为我国近代历史时期。但就体育而言,以清朝末年才开始引进西方近代体育。所以,我国体育界采取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作为我国近代体育时期。

•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推出了一次所谓“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他们主张学西方,兴办西学,把西方体育引进到这些学堂中,把体操规定为学堂的学习课程,内容主要是瑞典式、

• 德国式、日本式的普通体操,• 兵式体操和游戏等。使中国• 学校教育首次出现了体育课• 程和体育活动。

• 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失败,继起的是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积极提倡西学,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教育等知识。特别包括西方资产阶级全面发展教育学说,首次提出了在学校中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思想。认为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重视体育、卫生和儿童少年身体的发育与健康。

• 清朝政府推行“新政”进行改革。其中对教育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并于 1903 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都设立体操科。

• 小学堂每周 3 学时,中学堂每周 2 学时,高等学堂每周 3 学时,这一新学制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至此,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初见端倪。

• 辛亥革命后,新成立的民国政府对学校教育也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许多学校则在课外开展球类和田径为主的活动和竞赛,比较注意活泼、愉快、机智的运动。由于课内和课外两种明显不同的体系,形成了学校体育的“双轨现象”,这种现象直至 1922 年学制改革后才逐渐消除。

• “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而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在这场运动的推动下,我国学校体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 五四”时期,教育思想空前活跃。• 最杰出、最具代表性的论述体育的理论文献,即

为毛泽东同志 1917 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

• 这篇文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我国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的现状作了深刻的分析和尖锐的批评;并对体育的意义、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强调了学校教育必须德、智、体三育并重,这对促进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除此之外,恽代英的《学校体育之研究》也极具代表性。

• 1922 年《壬戌学制》的出台标志着军国主义在我国的没落。《壬戌学制》是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参照美国“六三三制”的形式并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制定的,它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成果。

• 1923 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废除了原来的兵式体操,改为以球类、田径、游泳、普通体操等近代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并纳入了生理卫生和保健知识。这是我国学校体育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的重大改革,对体育教学规律和方法的探索及研究也受到了体育教师的重视。当时较为流行的即为“三段教学法”、“单元教学法”、“分类教学法”等等。对学校体育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 这个时期女子体育也有了很大发展,并逐步重视了对师资的培养。当时最为典型的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这两所学校。

• 1927 年国民党背叛革命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出现了两种政权,两个区域,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处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发展很不平衡。

• 在国民党统治区,• 1940 年 3月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学校体育实施方案。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苏区和解放区内• 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

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并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运动竞赛和运动会。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土法自制,缓解了场地器材的不足,根据地的体育活动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新气象。

• 1941 年创建的延安大学体育系,为解放区培养了一批体育干部。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 1949 年 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

•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一 ) 初创阶段 (1949—1957)• 1950 年和 1951 年毛泽东曾两次作出“健康第一”的指示。

• 1951 年 7月中华全国学生第 15届代表大会的决议中也提出要“积极开展学校中的体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努力改进全国同学的健康状况,要使每一个同学都具有强劲的体魄,能够胜任紧张的学习和繁重的工作。为了适应祖国国防建设的需要,应该注意提倡军事体育活动”。

• 1951 年 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

• 1953 年毛泽东同志又将“身体好”作为三好学生的第一条,更强调了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性,对纠正轻视学校体育,忽视学生健康的状况起了重要作用。

• 195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开始设立体育处,国家体委也设有群众体育司学校体育处。

• 1953 年相继在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体育机构,使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了组织保证。

• 1952 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其中明确指出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的开展有了明确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1952 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 2学时。

• 1953 年 5月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学体育成绩暂时考查办法的通知》,又指出体育课是中学课程的一科,其成绩与其他各科成绩相同,按一门学科计算。

• 1956 年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并于 1957 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从而使体育教学工作有了统一的规范要求。

• 国家体委于 1954 年在参照苏联模式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制定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 (简称《劳卫制》,并要求初中毕业生达到《劳卫制》少年级标准,高中毕业生达到《劳卫制》一级标准。

• 1952 年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育学院——华东体育学院 (1956 年改为上海体育学院 ) 。此全国先后在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办起了 6所体育学院,创办了 11所体育学校和中等体育专科学校,并在 38所高等师范院校设立了体育系科,

• ( 二 )曲折发展阶段 (1958—1965)• 1958 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教育战线

也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 1960 年起的三年经济• 困难,学校体育课和课• 外体育活动被迫减少或• 停止,学生体质普遍下降。

• 1961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人力物力及时编辑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材。第一次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应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的指导思想。

• 1963 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 (局 ) 体育干部座谈会。会议讨论了

• 中小学如何搞好体育、卫生工作;• 重点试用中小学体育教材;• 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和运动竞赛;• 以及提高在职教师的业务水平。

• ( 三 )严重破坏阶段 (1966—1976)• “ 文化大革命”使教育蒙受了巨大损失,

学校体育也遭到极大的破坏。• 1971 年学校体育开始出现了转机,周恩来

总理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 17 年体育工作的成绩,使全国体育教师备受鼓舞。

• 1972 年全国召开了业余体校工作会议,使部分学校开始了业余训练。

• 1973 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召开,更对学校体育逐步走上正轨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正当学校体育出现了较好的势态时,

• 1974 年的“批林批孔”使刚刚复苏的学校体育再次受到冲击。

• 在“十年动乱”期间,我国学校体育基本处于混乱和停滞状态。

• (四 ) 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 (1977 年至今 )

• 1976 年 10月,长达 10 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动乱终于结束。

•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之后党和政府拨乱反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学校体育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学校体育的管理机构逐渐恢复并得到加强。

• 1 .改革开放后,国家首先加强了体育的法规制度建设,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学校体育的法规制度。

• 1977 年教育部设立了体育司,国家体委恢复了学校体育处,各省、市、县、教育厅 (局 ) 也相应设立体育卫生处 (科 ) ,并设有专门研究体育教学的体育教研室。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的管理体系也逐步健全。

• 1979 年 5月在扬州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始进入科学管理阶段。同年 10月,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 (试行草案 ) 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 (试行草案 ) 。

• 1990 年 3月 12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国家教委还分别制定了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 1992 年起在全国 9省市试行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在此基础上, 1998 年在全国试行。

• 2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得到重视,学术气氛空前活跃。

•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得到重视,学术气氛空前活跃。

• 我国相继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以及十几个学校体育科研机构,并创办了《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学刊》等杂志,出版了一批专著和教材。

• 1983 年在苏州召开了首届全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学术气氛十分活跃。

• 为了研究和掌握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状况,于 1979 年对 16个省市 20多万学生进行体质调查研究, 1985 年再次对 28个省、市、自治区的 50多万 7—22岁学生进行了体质和健康的调查研究。

• 1990 年和 1995 年都分别进行了大规模的体质测试。

•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

• 1978 年国家重新制定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

• 1987 年进行了修定,并在此基础上于 1993年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

• 1997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试验 ) 也在部分省、市高级中学试行,并拟于 2000 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 3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

• 4 .学校课外运动训练工作不断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 全国普通高校也颁发了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全国近 20个省、市、自治区还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编写了体育课本和参考书。

• 学校课外运动训练工作不断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条龙”的学校课外运动训练体制。目前全国已有 26 000多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在270多所中学进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 50多所高等学校试行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同时在部分高校筹建中国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 5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较快。为了加强对体育师资的培养,从根本上

• 解决我国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状况,党和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 6 .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备建设有所加强。体育场馆器材设备是保证体育

• 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 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较快。在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建立体育系、科,同时扩大现有体育系、科的招生名额。在中等师范学校增设体育班,并举办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函授班、进修班等,加快对体育师资的培养,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 我国还培养了一批体育硕士生和博士生来充实高校师资队伍

• 1980 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评选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活动,

• 1990 年又举办了全国农村千名优秀体育教师的评选活动。通过两次评选活动不仅树立了先进典型 和学习榜样,而且使全国人民增加了对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的了解,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 1997 年 7月 1日我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1985 年和 1986 年先后颁布了《小学体育课程纲要》和《中学体育课程纲要》 ( 初稿 ) 。

• 1991 年首次举行中学体育会考,从而大大推动了香港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

• 澳门地区的体育法令,对学校体育教学没有制定具体的规定,由各校自行安排。体育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安排,每周两节,教学内容因地制宜。由于受场地器材限制,多数学校不安排早操,但比较重视运动队的训练。

• 台湾地区的学校体育有较完善的体育法规和充裕的经费保证。小学每周 5个学时体育活动,约占周总课时的 1/ 4 ,体育课大多由班主任执教。而中学每周体育活动不得少于 5 学时,约占周总课时的 1/ 6 ,体育课由专职教师执教。

• 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学校体育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在学校体育改革的长途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还要深入研究,使学校体育有更大的发展。

第三节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

• 一、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启蒙•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启蒙于清王朝末年的资

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

• 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欲图通过改良的办法,使中国富强自立。

• 他们努力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在教育上主张“废八股、兴西学”,提出对学生要进行“德教、体教、智教:’的全面教育观点,认为“体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之物”。

• “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继改良主义运动以来对我国封建传统思想与文化击最大的一次运动。

• 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恽代英、徐一冰等为代表的新文化战士高举反帝反封建以及“民主”“科学”的旗帜,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步思想文化。

• 从改良主义运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思潮中,对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得到加强,为我国近代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从思想上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也宣告了几千年来中国思想史中几乎无学校体育思想的历史结束。

二、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移植与借鉴

• ( 一 )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 1 .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 (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立论基础。

• (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

• (3) 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2 .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

• 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兴起,虽然受到了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的影响,但在中国则被赋予了爱国保家、捍卫主权的进步内容,反映了中国人民振奋民族精神、自强于世界之林的强烈愿望。

( 二 ) 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传人及其影响

• 1· 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1)强调体育育人的教育目的。 • (2)强调体育融于生活。 • (3) 推崇自然活动作为体育的重要手段

• ( 三 ) 前苏联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引入及其影响

• 1 .前苏联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1)强调学校体育的“阶级性”和“工具性”。

• (2)强调学校体育管理制度的统一性。• (3)强调学校体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手段。

• (4) 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技能技巧的传授。

2 .前苏联社会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

•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 10 年,我国学校体育几乎是在照搬苏联模式下发展起来的。

三、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初步形成

• 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文革”初期,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在移植与借鉴的道路中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 1957-1965 年期间,我国学校体育界曾结合中国学校体育实际,将“苏联模式”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以期探索出更适合中国特殊环境下的学校体育发展道路。

• 在 1958 年“大跃进”的影• 响下, “左”的思想非常• 严重,在社会中难以形• 成宽松的学术环境,再• 加上对西方学校体育思• 想的全盘否定,所以在• 本土化的过程中也存在• 较为严重的“简单化”和• 公式化”现象。

•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 中国学校体育思想自“军国民”思想引进以来;在近一个世纪的坎坷沉浮中,于 20世纪 80 年代前期以“体质教育”思想的建立为标志,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

• 自“体质教育”思想之后,在“三维体育观”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潮等的影响下,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出现了多种思想相生共存的局面。

• 形成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就有• “ 技术教育” (“ 三基”教育 )思想、• “快乐体育”思想、• “全面教育”思想、• “终身体育”思想等。

四、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

• ( 一 )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必然伴随着思想观念上的更新。

• 1 .在时空观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

• 首先,增强未来意识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观念。

• 2 .在学生观层面,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 3 。在活动观层面,对“体育运动”将有更深刻的理解“运动”对人的作用不仅有显性的、直接的、即时的,还有隐性的、间接的和长期的。

( 二 ) 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

• 学校体育的最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传递文化。

• 按传统的理解是以课程方式编制的教学内容,传递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

• 然而,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运动,它绝不是超然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的简单的肢体运动,不能只限于知识、技能的传递,而必须肩负起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体育文化使命。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 21 世纪科技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将使我

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现代社会凸现出经济发展可持续化、资产投入无形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学习化社会与教育终身化、人口急剧老龄化和生活休闲化的特点。基于数字化信息革命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正在把进入 21 世纪的人类社会带人高科技经济时代。

• 基于现代社会凸现的特征,使得现代社会对现代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 5 个方面:

• (1)良好的健康素质。• (2)终身学习的意识。• (3) 高超的智力。• (4)乐观创新的心态和丰富的情感。• (5) 高尚的道德情操。

• 作为学校教育重• 要内容的学校体育肩负着新的使命与责任。• (1) 学校体育要坚定地按照“健康第一”的思路开展工

作,倡导终身体育思想,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把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作为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有机地将学校体育的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协调起来;

• (2) 重视在学校体育实践中体现学生主体性,关注情感智力 (情商 EQ) 的培养,使学生的 IQ 与 EQ协调发展;加强学生个性教育,培养学生竞争、拼搏、协作的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3)注重体育过程教育,以发展性的、过程性的体育学习评价引导学校体育的各方面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

第一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是指在社区居民的居住区内开展

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社区的一般概念为地区社会或生活共同体,在城市为街道、居委会、居住小区等,在农村则为乡、镇、村等。很显然,社区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明显的区别。

• 主要表现在: • (1) 社会体育反映体育的宏观方面,而社区

体育反映体育的微观方面;• (2) 社会体育是整体的、抽象的、不可操作

的;• (3) 社区体育则是局部的、具体的、可操作

的,因为社区是人们生活的空间。

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区别 • ( 一 ) 概念不同• 学校体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

的的教育过程,它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社区体育是指以街道办事处、居季拿牵头,以若干个相邻的企事业单位为轴心,与周围各界、各单位组成地区譬尊育组织,为增强居民体质,活跃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就近开展地区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体制与活动形式。

• ( 二 )对象不同• 学校体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社区体育是指针对广大群众所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社区体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为广大民众服务,即体育对象的大众化。

• ( 三 ) 活动的时空、组织不同• 学校体育局限于有限的时空,有一定的限制性。而社区体育是一种以地缘关系为特征的体育组织形式,因此它打破行业单位的界限,以社区体育组织为依托开展活动,

• (四 )管理体制不同• 学校体育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他们正处在长身体、增心智的发展过程中。

二、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联系• (一)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 ( 二 ) 社区体育带动学校体育的改革1 .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社区体育出现了以下 3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1)以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为根本目标,培养社区居民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培养社区居民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发展社区体育的一个根本性的对策。

• (2) 构建民间主导型的社区体育管理模式• (3)倡导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2 .社区体育促使学校体育进行相应改革

– 1)现代学校体育要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为根本目标

– (2) 学校体育在内容、手段、方法的改革上,要体现主体多元化的要求,不要千篇一律,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倡个性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区体育主体多样化的需求。

– (3) 学校体育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第二节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 一、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 往往存在两种倾向:• 一是把二者看成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事物,不主张学校体育引进竞技运动。

• 第二种倾向是认为学校体育要尽量多地采用竞技运动技术,甚至认为学校体改革要以竞技运动为导向,把学校搞成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

• 实践证明,普及性、群众性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 主要表现在:• (1) 把先进的竞技运动文化• 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 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 高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 (2) 以部分竞技运动手段作• 为学校体育内容,可以有• 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增• 进学生健康;

• (3)通过体育教学掌握各种竞技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体育文化素质,并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 (4)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不仅巩固了体育课所学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和陶冶情操。

二、学校体育如何发挥竞技运动的作用

• ( 一 ) 就学校体育而言,如何利用竞技运动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不能无视学校教育的目标和条件以及学生的年龄、身心状况而直接照搬竞技运动,而应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竞技运动作“教材化”的处理。

• ( 二 ) 竞技运动教材化要遵循的原则

第三节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中最有影响的理念或思想是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愉快教育,以下从 3个方面来论述现代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与要求:一、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 一 )素质教育的特征及其• 对学校体育的要求

•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特征。

• 1.全体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基

本素质,使每个人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教育。

• 2.全面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全面贯彻

教育方针最有利的教育模• 式。• 3.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4.基础性

三、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 中小学教育就属于基础教育,它必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三方面的基础:

• 第一 ,是打好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 第二,是打好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

习的基础;• 第三,是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好

基础。

四、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 素质教育的这一特征,要求学校体育:• (1) 在为学生打好体质基础的同时,从小培养学生

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为学生打好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

• (2) 要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与健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

• (3) 要使学生掌握好体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学会健体,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 二 ) 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反映

•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应试教育是一种面向少数学生的英才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以升学率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依据。

• 2.应试教育只用应付考试的一种模式来教育学生,忽视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甚至压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特长的发展。

• 3.应试教育搞的是智育至上,知识中心。在智育中为了应付考试又只强调知识的记忆和死背,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而影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影响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 三 ) 学校体育贯彻素质教育的对策

• 应采取以下的对策。• 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 2 .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3 .加强体育课程与教材建设• 4 .注重体育能力的培养

二、学校体育与终身教育• ( 一 )终身教育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终身教育,就是一个人一生都必须接受教• 育。它包括婴幼儿、青• 少年、中老年的正规和• 非正规的教育和训练,• 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 教育等教育的一切方面。

二、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 教育的终身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 终身教育思想是 196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郎格朗在《终身教育导论》中提出的。

• 他认为,教育应贯穿于人的生命过程的始终,学校教育只是一部分,只占一个人一生的 10% ~20%, 80%的教育是在学校以外得到的。

( 二 )终身教育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 1 .终身体育正在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 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 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 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 想。

• 2 .立足长远与落实“健康第一”密切结合

• 3 .确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体系

• 4 .注重过程与结果、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

第四节学校体育与大众传播

• 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的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 (如报纸、广播等等 ) ,向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又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的内容。传播媒介是指用于传播信息的载体,是沟通传播者同受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努力实现。

四、实况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要求

• 一、大众传播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正面影响• ( 一 ) 学生媒介接触内容与学生体育价值观• ( 二 ) 大众传媒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 二、大众传播对学校体育发展的负面影响

• ( 一 ) 体育知识方面• ( 二 )对体育的认识方面• ( 三 ) 体育暴力方面• (四 ) 体育道德方面• ( 五 )偶像崇拜方面

三、学校体育与媒介教育• ( 一 ) 学校体育中开展媒介教育的目标• 其一,积极利用大众传媒手段,树立媒介教育思想。

• 其二,帮助学生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

• 其三,培养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 其四,提高对负面信息的醒觉能力。 •

• ( 二 ) 学校体育中开展媒介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媒介教育内容可概括为两个重要的方面:• 一是了解媒介,• 二是了解自己对媒介的需要。

• ( 三 ) 学校体育中开展媒介教育的要求• 1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处理好体

育教学与课外大众传媒教育的关系

2 .在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中。对接受体育信息的渠道和内容加以选择和规范

首先要注意把握时机。其次是注意选择内容。

• 3 .注意提高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 最主要的是要不断通过自律引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训

练,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信息选择能力。• 包括:• 知道何时需要信息的能力;• 确定解决特定问题需要何种信息的能力;• 找到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正确判断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恪守信息道德规范的能力;• 敢于怀疑和批判一切错误信息的能力等。

复习思考题

• 1.现代社会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 ?它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什么要求 ?

• 2.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之间是什么关系 ?结合你的体育教学实践,谈谈对“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看法。

• 3.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什么负面影响 ?你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

推荐阅读书目

•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 2.奈斯比特.大趋势 ( 中译本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 3.罗执廷、高海容、琚新生.观念大冲撞:知识经济呼唤教育革命.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隆重庆祝第 23 个教师节

座 谈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