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傳播研究與實踐.第 7 2 期.頁 1-32017 7 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導言:分流、匯流、媒介史: 基德勒的媒介思想鉤沉 唐士哲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1990 年代中期以來,「匯流」成了描繪網際網路科技與產業型態的專屬 名詞。透過光纖網路的數位化傳輸,整合傳統大眾傳播與個人通訊成為單機、多 工、行動化的資訊環境,匯流拆掉了傳統傳播媒介的門戶,模糊虛擬與真實世界 的心理認知界線(想想「擴充實境」!),造成大眾媒體失效、自媒體當道。在 慶賀聲與哀號聲齊鳴的當下,匯流的效應,也正將傳播研究中的「媒介」由隱晦 的背景推向前臺。 匯流為果,必有分流為前因。技術先行,如果電腦、光纖網路等數據運算技 術是匯流發生的前提,那麼人類傳播史中曾發生的媒介分流呢?可以回溯到多遠 以前?涉及的媒介屬性、範圍有多廣?透過技術的視野或語彙來談媒介歷史的分 流與匯流,人、社會、文化過程乃至物種如何各安其位?更甚者,繞過人的主體 性或互為主體性、社會整合、權力、文化意涵等宏旨,一個「純」媒介理論有可 能嗎? 這些皺了不少眉頭的問題意識,是德國媒介史學者弗里德里希.基德勒 Friedrich Kittler, 1943 ~ 2011)的理論化動因;在他辭世後數年間,也正快速累 積其作為思想遺產的影響力。作為上世紀末德國最重要的媒介理論學者,基德勒 是出櫃的技術決定論者。他承繼了由加拿大多倫多學派的尹尼斯與麥克魯漢所領 銜的封號、物質論歸因,以及學術「折衷主義」(eclecticism)的雜食、混搭性格, 但以更大的跨步,他意圖超越傳播/溝通研究的人本思維、社會文化決定論。基 德勒以技術的媒介史作為理論化的原料,凸顯「所謂的人」、其所思所想、記憶、 夢境、幻覺等,無一不取決於特定的媒介條件。他筆下的「媒介」不是報紙、電 視、電影、網際網路或 iPad,而是這些形式背後匯集的技術過程—資訊的製/解 DOI: 10.6123/JCRP.2017.012 * Email: [email protected]

7 2 1-3 2017 7 DOI: 10.6123/JCRP.2017.012 導言:分流、匯流、 …csw.shu.edu.tw/File/Download/edmitems/7-1.pdf · 自1990 年代中期以來,「匯流」成了描繪網際網路科技與產業型態的專屬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7 2 1-3 2017 7 DOI: 10.6123/JCRP.2017.012 導言:分流、匯流、 …csw.shu.edu.tw/File/Download/edmitems/7-1.pdf · 自1990 年代中期以來,「匯流」成了描繪網際網路科技與產業型態的專屬

傳播研究與實踐.第 7卷 第 2期.頁 1-3.2017年 7月

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導言:分流、匯流、媒介史: 基德勒的媒介思想鉤沉

唐士哲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自 1990 年代中期以來,「匯流」成了描繪網際網路科技與產業型態的專屬

名詞。透過光纖網路的數位化傳輸,整合傳統大眾傳播與個人通訊成為單機、多

工、行動化的資訊環境,匯流拆掉了傳統傳播媒介的門戶,模糊虛擬與真實世界

的心理認知界線(想想「擴充實境」!),造成大眾媒體失效、自媒體當道。在

慶賀聲與哀號聲齊鳴的當下,匯流的效應,也正將傳播研究中的「媒介」由隱晦

的背景推向前臺。

匯流為果,必有分流為前因。技術先行,如果電腦、光纖網路等數據運算技

術是匯流發生的前提,那麼人類傳播史中曾發生的媒介分流呢?可以回溯到多遠

以前?涉及的媒介屬性、範圍有多廣?透過技術的視野或語彙來談媒介歷史的分

流與匯流,人、社會、文化過程乃至物種如何各安其位?更甚者,繞過人的主體

性或互為主體性、社會整合、權力、文化意涵等宏旨,一個「純」媒介理論有可

能嗎?

這些皺了不少眉頭的問題意識,是德國媒介史學者弗里德里希.基德勒

(Friedrich Kittler, 1943 ~ 2011)的理論化動因;在他辭世後數年間,也正快速累

積其作為思想遺產的影響力。作為上世紀末德國最重要的媒介理論學者,基德勒

是出櫃的技術決定論者。他承繼了由加拿大多倫多學派的尹尼斯與麥克魯漢所領

銜的封號、物質論歸因,以及學術「折衷主義」(eclecticism)的雜食、混搭性格,

但以更大的跨步,他意圖超越傳播/溝通研究的人本思維、社會文化決定論。基

德勒以技術的媒介史作為理論化的原料,凸顯「所謂的人」、其所思所想、記憶、

夢境、幻覺等,無一不取決於特定的媒介條件。他筆下的「媒介」不是報紙、電

視、電影、網際網路或 iPad,而是這些形式背後匯集的技術過程—資訊的製/解

DOI: 10.6123/JCRP.2017.012

* Email: [email protected]

Page 2: 7 2 1-3 2017 7 DOI: 10.6123/JCRP.2017.012 導言:分流、匯流、 …csw.shu.edu.tw/File/Download/edmitems/7-1.pdf · 自1990 年代中期以來,「匯流」成了描繪網際網路科技與產業型態的專屬

JCRP, 7(2), July 20172

碼、傳遞的渠道、資料儲存與轉換的型態、對於雜訊的控制,以及開啟的意識狀

態。媒介是軟體與硬體,它們的「功能」是儲存、處理與傳遞資料。媒介不僅是

人的延伸,媒介「設定」(program)了人,「決定了我們的情境」。

本專題以基德勒的媒介史與媒介思想為討論重點,收錄的四篇論文涵蓋基德

勒學術論著的介紹、闡述,以及思想比較。我的論文將基德勒的媒介理論置於德

國近年來興起的文化技術研究脈絡裡,除了引介基德勒的思想在三個不同階段發

展,文中的討論也凸顯媒介文化研究的物質論思維,是如何有別於過往的詮釋學

為宗的文本化分析取向,而基德勒顯然是箇中最重要的代表者。

電腦出現以後,這個「運算機器」與人的關係,展現在一連串人的主控性失

手的過程中。林思平的論文關切的,正是當資訊機器不需要它們的發明者或使用

者時,人類面臨失控的倫理困境。電腦軟、硬體有別的煙幕彈,使得我們早已忘

了它只是不斷複寫上去的數據運算機器。林思平舉基德勒討論的英特爾(intel)

處理器為例,說明電腦作業系統的「保護模式」,使得其使用者無法看透其運作,

藉以隔絕人的理解、參與。在運算功能足以自行設計下一代電腦的前提下,電腦

已不是工具,而使用者的主體性早已被遮蔽。這種沿襲自戰爭狀態下、軍事/工

業領域邏輯,成了當前科技產業壟斷的禁臠,其權力基礎,正來自操縱資訊過程

的不透明性。

但解方為何?林思平提醒,抗拒的可能性,仍舊在於有省思能力的人類社

群。在人工智慧、人/機共處幾已無從迴避的前提下,資訊的開放、免費自由的

資訊流通,是倡議運動社群得以對抗軍事/工業邏輯的籌碼。實踐而非存在,仍

是面對人與機器逆反的關係無從迴避的倫理。

同而存異,基德勒最容易被識別的思想血脈近親雖然是麥克魯漢,但兩者絕

非傳承關係。黃順星的論文以一個傳播史斷代對照視野,將基德勒與麥克魯漢並

置,凸顯差異。即便麥克魯漢的「媒介即訊息」或基德勒的「媒介決定我們的處

境」能夠很輕易的被畫入技術先行的決定論陣營裡,但就「媒介如何決定」與「決

定什麼」這兩個面向上,仍可見兩者思考理路的根本差異。當麥克魯漢由身體官

能的解剖出發,來談論媒介如何延伸人類感知,以及相應的心理與社會效應,基

德勒則略過人身構成的主體,以「網絡」串連起人、技術、制度所共構的論述關

係。在「人本思維」的命題上,黃順星凸顯兩者辯證的正反面。

同樣在並置、比較的基礎上,蔡博方的論文則異中求同,探究基德勒的媒介

理論與社會理論的交互參照後,可能碰撞出的火花。蔡博方抽離過往以媒介文化

史理解基德勒的格局,由技術媒介功能性的社會演化入手,提煉基德勒的媒介理

Page 3: 7 2 1-3 2017 7 DOI: 10.6123/JCRP.2017.012 導言:分流、匯流、 …csw.shu.edu.tw/File/Download/edmitems/7-1.pdf · 自1990 年代中期以來,「匯流」成了描繪網際網路科技與產業型態的專屬

傳播研究與實踐.第 7卷 第 2期.2017年 7月 3

論。蔡文的策略,是將基德勒與社會學家魯曼(Niklas Luhmann)的理論相互參

照,探討彼此接軌的可能性。魯曼與基德勒的共通點,都是將「媒介」去規範化,

從更開放的溝通與演化歷程、而非已然建制化的「媒體」,作為探問的起點。蔡

博方透過魯曼的溝通理論中,關於由「傳散媒介」到「成功媒介」的介質與形式

轉變討論,賦予基德勒的媒介演化觀點(由未分化的「傳統媒介」到分化的「技

術媒介」,至去分化的「數位媒介」),一個更具社會系統格局的解讀。他並進

而提出三個媒介理論與社會理論可以相互參照的反思,包括:溝通的功能性論題、

二元符碼「媒介」的演化定位,以及透過「媒介」概念的重構,逐步建立起兩者

的交流。

本專題的緣起,遠因來自兩個讀書會:成露茜教授生前成立世新大學舍我紀

念館,並帶領「新聞史」讀書會撒了種;學刊主編翁秀琪教授的「傳播生態」讀

書會持續灌溉,紀念館成員黃順星、蕭旭智多方探索,皆是籌備本專題過程中,

得以招兵買馬的機緣。近因則是中華傳播學會 2016 年年會的「Kittler 的媒介理

論」專題座談,本專題收錄的兩篇論文曾於該場座談中首次宣讀。最終成軍的四

篇論文,均分別由二至三位審查者匿名、經歷二至三輪的審查通過後收錄。在極

為壓縮的時間內完成審查,僅向所有參與審查的學者同好致上敬意與歉意。

德國於 1972 年出現第一個以「媒介研究」為名的科系,目前已有超過 50 個

大學科系授予學位(此非產業實務導向的傳播、新聞或廣告系,而是媒介系)。

「德國的」媒介研究方興未艾,但內涵為何?該維持跨領域的模糊或者自成一

家?仍舊多方爭辯不休。即便妾身未明,但「熵」質頗高的論辯更顯其激盪出多

元發展的可能,因此格外令人期待。本專題雖然聚焦在單一學術人的思想論著,

但套句基德勒會說的話:「學術人」只是一個資料儲存、傳輸與處理的軟體,透

過學刊這個硬體,能否導引出或驅動什麼樣論述的網絡,或許才是本專題策劃的

重點。基於此,本專題的論文著重思想的引介、闡述、比較。即便只有文獻初探,

顛覆了社會科學論文寫作講究「實證」的有憑有據,但舊理論、新局閾限之際,

新思潮平行輸入總帶有「看看這會怎樣?」的試探心態,如果因此撩動些許水波

紋,也算達陣。

專題主編 唐士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