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阳网 www.zyrb.com.cn 官方微博 新浪@资阳日报 广告热线 028—26655858 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 编辑 李荣 版式 任成 新闻热线 028-26656119 06 天下 物联网新应用加快诞生 戴上 VR 眼镜,踏上能左右摇摆的滑 板,人仿佛一下子跳出了嘈杂的展厅,进 入到一片冰雪世界。“太刺激了!”在本届 物博会上,玩过 VR 滑雪的人多有这样的 感叹。在江苏移动产品经理胡悦看来, 未来还会有更好的体验。“5G 直播传回 的现场图像,能让人有更强的沉浸感,足 不出户就能游遍全球。” 不只是让“虚拟的”更加真实, 5G 在让“真实的”更加虚拟。 远远一看以为是在玩开车游戏,走 近一看竟然在操作千里之外的真汽车。 “整套系统的延时只有 8 10 毫秒,我们 实测都开到每小时 60 公里,这在 4G 时代 根本不敢想象。”江苏电信负责人说。 同样“不敢想象”的还有未来的远程 医疗。“我们用 4G 网络已经可以实现远 程会诊等应用,如果有 5G 的支持,操作 机械手臂进行远程手术有望变成现实。” 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信息技术部与商 业创新负责人徐晶说。 从看似不可能到可能,这在我国物 联网前一个十年发展中已经成真。如 今,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物联网与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共 同擘画着未来生产生活的场景。 “未来 5G 的应用究竟会什么样,现 在谁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对 我们生活的影响将更加深刻。”无锡物联 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说。 新的商业模式加快形成 改造传统的洗衣机,让它能“识别” 衣服,并根据它们的特点自动选择洗衣 模式,不仅方便消费者,也能将衣服新旧 状态等信息反馈给制衣企业等,指导他 们改进技术和设计。这是海尔集团无锡 物联生态网基地推出的衣联网项目。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跨行业平台,让 传统的产业链延展重铸。”海尔数字科技 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超说。 随着 5G 时代物联网新应用的产生, 新的商业模式也在加快形成。“不同于消 费互联网‘赢者通吃’, 5G 的泛在化特点 让接入的设备更多,商业模式更加多 元。”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说。 这种多元化除了打破传统行业界 限,也在于进一步细化分工。 “过去搞云计算多是‘堆’服务器,现 在我们聚焦如何用软件提升硬件使用效 率。”华云数据集团有限公司联席总裁谭 瑞忠说。该公司研发的云操作系统,可以 将“云”根据不同场景“捏”成不同大小,满 5G、窄带通讯等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 “未来 5G 应用的 80%将是物联网。” 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说, 5G 通信、边缘 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加速迭代和演 进,将推动物联网迎来规模化发展的窗 口期和新一轮生态布局的机遇期。 制造业将成为物联网发展“主战场”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对着机械设备 “拍个照”,你就能看到设备内部结构和 电压、温度等运行数据。这是爱立信利 5G 技术打造的无线工厂一景。“未来, 人类将更多从事于智慧生产而不是体力 劳作。” 在大带宽、低延时、高可靠性的 5G 术支持下,机器视觉识别、远程操控等应 用场景正变得更加普及。日益聪明的生 产线,让更多个性化定制服务走进现实。 在智能试衣镜前一站,身高臂长等 信息就会传到工厂里的设备,自动生产 定制化服装。“物联网大幅提升生产效 率,也融入我们的智能产品,更好地服务 消费者。”深圳红豆穿戴智能科技有限公 司经理黄展说。 不只是改变传统制造,物联网更在 催生新的模式和业态。 “要实现无人驾驶,现在的成本太 高了。”江苏科创交通安全产业研究院 院长刘干说。该院研发的车路协同系 统,依托区块链技术,实时汇总道路拥 堵状况、车辆行驶时间等信息,不仅在 路标上做出提示,还会控制红绿灯引导 车流。“从辅助驾驶到最终实现无人驾 驶,车联网所催生的万亿级产业未来充 满想象空间。”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接入设备已 经超过 70 亿,产业规模也将跃入“万亿 级”。“制造业将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 域,可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强 大助力。”刘海涛说。 新华社南京9月9日电 2019 年 6 月 6 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 5G商用牌照,中国进入5G商用元年。 得益于 5G 网络,一批“未来感”十足的物联网应用正从概念变成现实,在孕育庞 大市场的同时,也酝酿着物联网产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同时,“5G+”智慧健康养老 的运用,将给养老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随着5G技术的广泛普及和运用,互联网+ 医疗健康的落地,将切实解决百姓看病就医的痛点和堵点。 越来越多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养老产 业中,衍生出了智慧养老产业。“5G+”智 慧健康养老,将给养老产业带来革命性 变化。 日前,“5G 时代智慧健康养老产业 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市黄埔区举 行。在论坛现场,“中国智慧家庭生态联 盟智慧健康养老创新中心”“全国智慧健 康养老标准化工作组大湾区工作站”正 式揭牌。 紧急呼叫智慧救援、生命雷达全天 候监护……近年来, 5G、人工智能、物联 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养老产业转 型升级注入了发展动力。越来 越多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养老产 业中,衍生出了智慧养老产 业,物联网和智能化设备将 家庭养老、旅居疗养、机 构养老等结合起来,可 以为老人提供全天 候、高效便捷的养老 服务。 5G 时代,最终 将打通家庭、工作、 娱乐、出行等多个场 景,用户需求可得到 即时反馈和响应。”在中国电子技术标 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波看来,“5G+”智慧 健康养老,将通过改变信息交流方式、 强化资源配置整合力度、提升服务管理 效率等手段,破解现有养老服务模式存 在的各种“痛点”,给养老产业带来革命 性变化。 据预测,到 2030 年,我国养老产业 规模有望达 22 万亿元。中国老龄产业 协会科技委员会主任王永春指出,老龄 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与需求 之间的配置错位。“虽然老龄产业参与者 众多,投入不断增加。但是,行业有效产 出不足,盈利困难重重,客户需求不能得 到充分满足。”王永春说。 智慧养老、信息化养老等“科技养 老”新模式将迎来“风口”。中国移动通 信有限公司研究院物联网技术研究所产 品经理罗达介绍, 5G 技术发展为智慧养 老安全、便捷、舒适等方面需求提供了更 多产品和更广泛服务,如“智慧园区+老”“机器人+养老”“新零售+养老”等, 5G 远程手术、 5G 医疗监控等也将逐渐 普及。 据介绍,此次揭牌的中国智慧家庭 生态联盟智慧健康养老创新中心,开发 了以“智能+”为核心,“5G+”连接家庭及 各种康养场景的七大类服务解决方案。 该中心将联合移动运营商,将相关智能 居家看护、监护及救援服务试点推广到 千家万户,还将拓展智能交互陪伴、老年 互助时间银行、社区智慧生活等一站式 适老化服务。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战略高地 和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主战场,广州 市黄埔区早在 2017 年就率先启动了广 东省首个面向 5G 技术的物联网和智慧 城市示范区建设。截至目前,该区聚集 了京信通信、海格通信、风华芯电等 88 5G 产业相关企业,已建成 5G 基站 730 座,预计 2019 年底全区 5G 基站将达到 5500 座。 “黄埔区将发挥 5G 先导优势,构建 智慧康养全产业链生态融合创新体系, 打造共生互补的产业集群。”广州市黄埔 区副区长毛松柏表示,该区将以智慧康 养创新中心为创新引擎,深度发掘 5G 术内生需求、产业数字化赋能需求、传统 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智慧社会发展需求, 加快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和健康 养老服务领域的智慧建设。 据《中国青年报》 “飞一般”的 给物联网带来什么? 相隔千里,也能“代驾”;戴上 VR眼镜,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 着电视,唱着歌,无人驾驶送我去远 方……在无锡举行的2019世界物联 网博览会上记者看到,得益于5G网 络,一批“未来感”十足的物联网应用 正从概念变成现实,在孕育庞大市场 的同时,也酝酿着物联网产业的一场 深刻变革。 新华社记者 朱程 新华社北京 9 月 4 日电(记者 高亢) 4 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 导下,由中日友好医院、国家远程 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和国家基 层远程医疗发展指导中心牵头, 全国 30 余家省部级医院、中国医 学装备协会、三大运营商和华为 公司在中日友好医院联合启动了 《基于 5G 技术的医院网络建设标 准》制定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 康司司长聂春雷表示,互联网+疗在基层医疗的发展,需要有良 好的顶层设计,出台标准后逐步 往下推进。此次《标准》的制定将 依托前期积累的成功应用经验, 融合医疗和通信两个领域专家的 智慧,把 5G 和医院信息网络相结 合。《标准》出台后, 5G 作为基层 医疗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将加速 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提升基层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百姓就 医体验。 “在 5G 与各行业的融合过程 中,应用场景最多、对 5G 需求最 旺盛的就是医疗行业。”中国电信 集团政企部总经理刘颖表示,中 国电信将在相关部门领导下与行 业专家、合作伙伴携手合作,助力 推进 5G+医疗的标准制定。 据华为公司战略部总裁张文 林介绍,华为联合产业合作伙伴, 基于 5G 室内解决方案,已构建了 上百家 5G+医疗的示范点,如远 程会诊、门诊、影像诊断、心电诊 断、培训等远程医疗业务已可落 地商用。此次《标准》的制定将加 快医疗健康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也将为更多的 5G 垂直行业在标 准化方面提供借鉴。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 信息化司副司长刘文先说,在现 阶段,《标准》的出台将解决当前 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普适于中国 医疗体系的网络建设标准,将帮 助各大省市医院快速完成互联 +医疗健康的落地,促进解决百 姓看病就医的痛点和堵点。 提供全天服务 5G 破解 养老产业“痛点” 我国启动医院 5G 网络建设标准制定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 魏玉坤) 记者 9 日从交通运输 部获悉,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网络平台道路 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首个物流新业态管理暂 行办法,将于 2020 1 1 日起施行,有效期 2 年。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货运与物流管理处处长余兴源在当 日召开的网络货运发展座谈会上介绍,目前,网络货运平台已整 183 万辆货车,占市场上营运货车的 13%。网络货运发展带动 了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降本增效,但目前针对物流新业态发 展的法规制度不健全,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 余兴源表示,办法以培育壮大物流新业态、新动能为目标,坚 持鼓励发展、包容审慎、问题导向、创新监管的原则,构建了网络 货运经营监督管理的制度体系。 余兴源称,办法将“无车承运”更名为“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 输经营”,并对其定义和法律地位作了明确界定。同时,对网络货 运经营者有关承运车辆及驾驶员资质审核、货物装载及运输过程 管控,货车司机及货主权益保护、投诉举报,服务质量及评价管理 等作了系统规定,合理界定了平台责任,规范平台经营行为。 余兴源表示,办法建立在系统总结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基础 上。从 2020 年起,试点企业可按照办法规定要求,申请经营范围 为“网络货运”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县级负有道路运输监督管理 职责的机构应按照办法,对符合相关条件要求的试点企业,换发道 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未纳入交通运输部无车承运人试点范围的经 营者,可按照办法申请经营许可,依法依规从事网络货运经营。 新华社北京 9 月 9 日电(记者 叶昊鸣) 社会发展离不开技能 人才,这需要形成有利于他们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记 9 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将根据不同类型技能人才的 工作特点,实行差别化技能评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 评价制度的意见》中提出,在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框架基础上, 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评价,要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关键生 产技术难题要求,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方 面的要求;对知识技能型人才的评价,要围绕高新技术发展需 要,突出掌握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开展工作要 求;对复合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 发展,突出掌握多项技能、从事多工种多岗位复杂工作要求。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坚持把品德作 为技能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全面考察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职 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强化社会责任。 这位负责人表示,要建立并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符合条件 的用人单位可结合实际面向本单位职工自主开展,并可按规定面 向本单位以外人员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符合条件的社会 培训评价组织可根据市场和就业需要,面向全体劳动者开展。 在深化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方面,这位负责人说,对 准入类职业资格,继续保留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对关系公 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 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要依法依规转为准入类职业资格。对与 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关系不密切的水 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要逐步调整退出目录,对其中社会通用性 强、专业性强、技术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工种),可根据经济社会 发展需要,实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这位负责人要求,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市场、用人单位、社会 组织等在人才评价中的职能定位;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市场机构 以及企业、院校等作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提供技能评价服务。 句话新闻 我国首个物流新业态管理 暂行办法出台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不同类型技能人才 将实行差别化技能评价 1953 10 27 日,新建成的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的汽 笛一声鸣响,我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轧制出来了。这标志着我国 在向工业国转变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无法生产这类 工业产品。1952 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现代工业在我国工农业 总产值中的比重也只有 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 35.5%。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就是要优先发展 重工业,争取早日实现工业化。 1954 年,中苏双方最终确定了“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 156 重点工程,涉及钢铁、有色冶金、煤矿、石油炼油、重型机械、汽车、 拖拉机制造、化工、电力等方面。1955 7 月,一届人大二次会议 审议通过《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内国家用 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达 766.4 亿元,折合黄金 7 亿多两, 这样巨大的建设投资,是旧中国历届政府都无法企及的。 “一五”计划极大地调动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在新 中国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诸多工业产品被制造出来: 1954 7 月,“初教 5”飞机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阶段 跨入了制造阶段; 1956 7 月,载重量为 4 吨的解放牌卡车试制 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独立掌握汽车生产技术; 1956 9 月,国产 B2-34 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 历史…… 1957 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一大批 旧中国没有的现代工业骨干部门建立起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 大幅度提高,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向工业国的目标迈进 》聚焦“智能+”2019中国计算机大会将于10月在苏州举行 》未来5年人社部等将为西藏培养600名少数民族专技人才 》南京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与开放应用 》山东出台“利奇马”台风灾后重建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助政策 》上海浦东机场将启用全球最大单体卫星厅 》“最宽长江大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均据新华社

“飞一般”的 给物联网带来什么?cnepaper.com/zyrb/resfile/2019-09-10/06/06.pdf · 大市场的同时,也酝酿着物联网产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同时,“5g+”智慧健康养老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飞一般”的 给物联网带来什么?cnepaper.com/zyrb/resfile/2019-09-10/06/06.pdf · 大市场的同时,也酝酿着物联网产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同时,“5g+”智慧健康养老

资阳网 www.zyrb.com.cn 官方微博 新浪@资阳日报 广告热线 028—26655858

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 编辑 李荣 版式 任成新闻热线 028-2665611906 天下

物联网新应用加快诞生

戴上VR眼镜,踏上能左右摇摆的滑板,人仿佛一下子跳出了嘈杂的展厅,进入到一片冰雪世界。“太刺激了!”在本届物博会上,玩过VR滑雪的人多有这样的感叹。在江苏移动产品经理胡悦看来,未来还会有更好的体验。“5G 直播传回的现场图像,能让人有更强的沉浸感,足不出户就能游遍全球。”

不只是让“虚拟的”更加真实,5G 也在让“真实的”更加虚拟。

远远一看以为是在玩开车游戏,走近一看竟然在操作千里之外的真汽车。

“整套系统的延时只有 8到 10毫秒,我们实测都开到每小时 60公里,这在 4G时代根本不敢想象。”江苏电信负责人说。

同样“不敢想象”的还有未来的远程医疗。“我们用 4G 网络已经可以实现远程会诊等应用,如果有 5G 的支持,操作机械手臂进行远程手术有望变成现实。”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信息技术部与商业创新负责人徐晶说。

从看似不可能到可能,这在我国物联网前一个十年发展中已经成真。如今,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物联网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共同擘画着未来生产生活的场景。

“未来 5G 的应用究竟会什么样,现在谁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将更加深刻。”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说。

新的商业模式加快形成

改造传统的洗衣机,让它能“识别”衣服,并根据它们的特点自动选择洗衣模式,不仅方便消费者,也能将衣服新旧状态等信息反馈给制衣企业等,指导他们改进技术和设计。这是海尔集团无锡物联生态网基地推出的衣联网项目。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跨行业平台,让

传统的产业链延展重铸。”海尔数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超说。

随着 5G时代物联网新应用的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也在加快形成。“不同于消费互联网‘赢者通吃’,5G的泛在化特点让接入的设备更多,商业模式更加多元。”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说。

这种多元化除了打破传统行业界限,也在于进一步细化分工。

“过去搞云计算多是‘堆’服务器,现在我们聚焦如何用软件提升硬件使用效率。”华云数据集团有限公司联席总裁谭瑞忠说。该公司研发的云操作系统,可以将“云”根据不同场景“捏”成不同大小,满足5G、窄带通讯等不同应用场景的需要。

“未来 5G 应用的 80%将是物联网。”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说,5G 通信、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加速迭代和演进,将推动物联网迎来规模化发展的窗口期和新一轮生态布局的机遇期。

制造业将成为物联网发展“主战场”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对着机械设备“拍个照”,你就能看到设备内部结构和电压、温度等运行数据。这是爱立信利用 5G技术打造的无线工厂一景。“未来,人类将更多从事于智慧生产而不是体力

劳作。”在大带宽、低延时、高可靠性的5G技

术支持下,机器视觉识别、远程操控等应用场景正变得更加普及。日益聪明的生产线,让更多个性化定制服务走进现实。

在智能试衣镜前一站,身高臂长等信息就会传到工厂里的设备,自动生产定制化服装。“物联网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也融入我们的智能产品,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深圳红豆穿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黄展说。

不只是改变传统制造,物联网更在催生新的模式和业态。

“要实现无人驾驶,现在的成本太高了。”江苏科创交通安全产业研究院院长刘干说。该院研发的车路协同系统,依托区块链技术,实时汇总道路拥堵状况、车辆行驶时间等信息,不仅在路标上做出提示,还会控制红绿灯引导车流。“从辅助驾驶到最终实现无人驾驶,车联网所催生的万亿级产业未来充满想象空间。”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接入设备已经超过 70 亿,产业规模也将跃入“万亿级”。“制造业将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可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助力。”刘海涛说。

新华社南京9月9日电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进入5G商用元年。

得益于5G网络,一批“未来感”十足的物联网应用正从概念变成现实,在孕育庞大市场的同时,也酝酿着物联网产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同时,“5G+”智慧健康养老的运用,将给养老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随着5G技术的广泛普及和运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落地,将切实解决百姓看病就医的痛点和堵点。

越来越多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养老产业中,衍生出了智慧养老产业。“5G+”智慧健康养老,将给养老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日前,“5G 时代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在论坛现场,“中国智慧家庭生态联盟智慧健康养老创新中心”“全国智慧健康养老标准化工作组大湾区工作站”正式揭牌。

紧急呼叫智慧救援、生命雷达全天候监护……近年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养老产业转

型升级注入了发展动力。越来越多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养老产

业中,衍生出了智慧养老产业,物联网和智能化设备将

家庭养老、旅居疗养、机构养老等结合起来,可

以为老人提供全天候、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

“5G 时代,最终将打通家庭、工作、娱乐、出行等多个场景,用户需求可得到

即时反馈和响应。”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赵波看来,“5G+”智慧健康养老,将通过改变信息交流方式、强化资源配置整合力度、提升服务管理效率等手段,破解现有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各种“痛点”,给养老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据预测,到 2030 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 22 万亿元。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科技委员会主任王永春指出,老龄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配置错位。“虽然老龄产业参与者众多,投入不断增加。但是,行业有效产出不足,盈利困难重重,客户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王永春说。

智慧养老、信息化养老等“科技养老”新模式将迎来“风口”。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物联网技术研究所产品经理罗达介绍,5G技术发展为智慧养老安全、便捷、舒适等方面需求提供了更多产品和更广泛服务,如“智慧园区+养老”“机器人+养老”“新零售+养老”等,5G 远程手术、5G 医疗监控等也将逐渐普及。

据介绍,此次揭牌的中国智慧家庭生态联盟智慧健康养老创新中心,开发

了以“智能+”为核心,“5G+”连接家庭及各种康养场景的七大类服务解决方案。该中心将联合移动运营商,将相关智能居家看护、监护及救援服务试点推广到千家万户,还将拓展智能交互陪伴、老年互助时间银行、社区智慧生活等一站式适老化服务。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战略高地和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主战场,广州市黄埔区早在 2017 年就率先启动了广东省首个面向 5G 技术的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示范区建设。截至目前,该区聚集了京信通信、海格通信、风华芯电等 88家 5G产业相关企业,已建成 5G基站 730座,预计 2019 年底全区 5G 基站将达到5500座。

“黄埔区将发挥 5G 先导优势,构建智慧康养全产业链生态融合创新体系,打造共生互补的产业集群。”广州市黄埔区副区长毛松柏表示,该区将以智慧康养创新中心为创新引擎,深度发掘 5G技术内生需求、产业数字化赋能需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智慧社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和健康养老服务领域的智慧建设。

据《中国青年报》

“飞一般”的 给物联网带来什么?相 隔 千 里 ,也 能“ 代 驾 ”;戴 上

VR 眼镜,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看着电视,唱着歌,无人驾驶送我去远方……在无锡举行的 2019 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记者看到,得益于 5G 网络,一批“未来感”十足的物联网应用正从概念变成现实,在孕育庞大市场的同时,也酝酿着物联网产业的一场深刻变革。

□ 新华社记者 朱程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记者高亢)4 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由中日友好医院、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和国家基层远程医疗发展指导中心牵头,全国 30 余家省部级医院、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三大运营商和华为公司在中日友好医院联合启动了

《基于 5G技术的医院网络建设标准》制定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表示,互联网+医疗在基层医疗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顶层设计,出台标准后逐步往下推进。此次《标准》的制定将依托前期积累的成功应用经验,融合医疗和通信两个领域专家的智慧,把 5G和医院信息网络相结合。《标准》出台后,5G 作为基层

医疗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将加速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百姓就医体验。

“在 5G与各行业的融合过程中,应用场景最多、对 5G 需求最旺盛的就是医疗行业。”中国电信集团政企部总经理刘颖表示,中国电信将在相关部门领导下与行业专家、合作伙伴携手合作,助力推进 5G+医疗的标准制定。

据华为公司战略部总裁张文林介绍,华为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基于 5G室内解决方案,已构建了上百家 5G+医疗的示范点,如远程会诊、门诊、影像诊断、心电诊断、培训等远程医疗业务已可落地商用。此次《标准》的制定将加快医疗健康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也将为更多的 5G 垂直行业在标准化方面提供借鉴。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刘文先说,在现阶段,《标准》的出台将解决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普适于中国医疗体系的网络建设标准,将帮助各大省市医院快速完成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落地,促进解决百姓看病就医的痛点和堵点。

提供全天服务5G破解

养老产业“痛点”

我国启动医院5G网络建设标准制定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 魏玉坤)记者 9 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首个物流新业态管理暂行办法,将于 2020年 1月 1日起施行,有效期 2年。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货运与物流管理处处长余兴源在当日召开的网络货运发展座谈会上介绍,目前,网络货运平台已整合 183万辆货车,占市场上营运货车的 13%。网络货运发展带动了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降本增效,但目前针对物流新业态发展的法规制度不健全,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

余兴源表示,办法以培育壮大物流新业态、新动能为目标,坚持鼓励发展、包容审慎、问题导向、创新监管的原则,构建了网络货运经营监督管理的制度体系。

余兴源称,办法将“无车承运”更名为“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并对其定义和法律地位作了明确界定。同时,对网络货运经营者有关承运车辆及驾驶员资质审核、货物装载及运输过程管控,货车司机及货主权益保护、投诉举报,服务质量及评价管理等作了系统规定,合理界定了平台责任,规范平台经营行为。

余兴源表示,办法建立在系统总结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基础上。从 2020年起,试点企业可按照办法规定要求,申请经营范围为“网络货运”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县级负有道路运输监督管理职责的机构应按照办法,对符合相关条件要求的试点企业,换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未纳入交通运输部无车承运人试点范围的经营者,可按照办法申请经营许可,依法依规从事网络货运经营。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 叶昊鸣)社会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这需要形成有利于他们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记者 9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将根据不同类型技能人才的工作特点,实行差别化技能评价。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中提出,在统一的评价标准体系框架基础上,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评价,要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关键生产技术难题要求,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对知识技能型人才的评价,要围绕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突出掌握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开展工作要求;对复合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发展,突出掌握多项技能、从事多工种多岗位复杂工作要求。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将坚持把品德作为技能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全面考察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强化社会责任。

这位负责人表示,要建立并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可结合实际面向本单位职工自主开展,并可按规定面向本单位以外人员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符合条件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可根据市场和就业需要,面向全体劳动者开展。

在深化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方面,这位负责人说,对准入类职业资格,继续保留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对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要依法依规转为准入类职业资格。对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关系不密切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要逐步调整退出目录,对其中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技术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工种),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这位负责人要求,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市场、用人单位、社会组织等在人才评价中的职能定位;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市场机构以及企业、院校等作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提供技能评价服务。

句话新闻

我国首个物流新业态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不同类型技能人才将实行差别化技能评价

1953年 10月 27日,新建成的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的汽笛一声鸣响,我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轧制出来了。这标志着我国在向工业国转变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无法生产这类工业产品。1952 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现代工业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只有 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 35.5%。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就是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争取早日实现工业化。

1954年,中苏双方最终确定了“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 156项重点工程,涉及钢铁、有色冶金、煤矿、石油炼油、重型机械、汽车、拖拉机制造、化工、电力等方面。1955年 7月,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内国家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达 766.4亿元,折合黄金 7亿多两,这样巨大的建设投资,是旧中国历届政府都无法企及的。

“一五”计划极大地调动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在新中国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诸多工业产品被制造出来:1954年 7月,“初教 5”飞机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阶段跨入了制造阶段;1956 年 7 月,载重量为 4 吨的解放牌卡车试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独立掌握汽车生产技术;1956年 9月,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

到 1957 年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现代工业骨干部门建立起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得到初步改变。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

向工业国的目标迈进

》聚焦“智能+”2019中国计算机大会将于10月在苏州举行

》未来5年人社部等将为西藏培养600名少数民族专技人才

》南京推进政务数据共享与开放应用

》山东出台“利奇马”台风灾后重建贷款贴息和担保补助政策

》上海浦东机场将启用全球最大单体卫星厅

》“最宽长江大桥”武汉青山长江大桥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