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RIDAY, DECEMBER 1, 2017 投稿邮箱:newchinesejournal@gmail.com 04 科州人文 NEW CHINESE JOURNAL 科州 人文 1 7英里是美国西海岸著名的风景区,是旧金山到洛杉 矶半路上的一个私人半岛,她的路长是17英里,因 此该景点叫:17英里。因为是半岛,所以进口和出口都是一 个,正好绕半岛一周。收费:9.5美元。 17英里的海岸风光漪旎,就像一幅幅精彩的风景画, 白沙、岩石、大海、松林、豪宅、海鸥、梅花鹿……美不胜 收。不管是蓝天白云还是绵绵细雨,17英里都有不同的迷人 风貌,怎么看都赏心悦目。 舅黄松根于2017年11月13日过世, 享年92岁。与父亲出生同年的大 舅,历史和地缘却与父亲是南辕北辙。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朝割让台湾给日 本,隔年五月,也就是明治28年(清光绪21 年),日本正式治理台湾。大正四年(民国 15年,也是西元1926年)大舅在台湾宜兰市出生,父亲在河 南省潢川县呱呱落地,同年,中国国民党蒋介石总司令领导 的国民革命军,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向北洋军阀发动政变之 内战,战场横贯中国北方与南方,故称『北伐战争』,战争 胜利后,中华民国正式统一中国,也是当时成为中国在国际 上唯一代表的政府;之后国共决裂,导至第一次的国共内 战。 台湾在被日本统治的25年(西元1920)后是年轻知识份 子社运团体萌芽发展的时期,如「新文协」、「台湾地方自 治联盟」、「台湾农民组合」,「台湾共产党」,直到1930 年代初期,随着日本当局的高压手段,这些社团才纷纷势 微。我的大舅出生在「台湾皇民化」的时期,所以我从小到 大就只瞧见他手捧日文书阅读。 1945年日本战败后无条件归 还台湾予中华民国,大舅已是日文高校毕业,母亲也马上从 日校二年级的日文转成开始重新学习国文。听父亲讲述,去 宜兰提亲时,外婆一家9口人,除了日语和闽南语会讲,只有 母亲和四舅懂得国语站出来翻译。 大舅在日治时代从学徒做起,在铁路局工作,中年就当 上火车正驾驶,一大家子就靠他养活糊口。母亲小学毕业, 为了继续升学,大舅私下塞些钱给母亲作学费,不足的余 款,外公每早做好一盒的花生粉糖麻吉(日本糯米甜食)给 母亲,不善言语的母亲下课后拿出饼干盒把麻吉卖给同学。 大舅的国语讲得不是很流畅,用简单的言词偶尔逗逗我,和 外婆家人讨论正事就是闽南语了。外婆家神坛的观音画像和 三国志中的孔明,张飞和关公都是出于他的水墨之笔。大舅 带父亲出海,父亲第一次目睹湛蓝的大海上跳跃的旗鱼,黑 海豚,青山绿水的宝岛台湾和中原的河南家乡完全是两样。 大舅和父亲的沟通刚开始很吃力,随着时光流逝,两人的国 语词汇愈用愈多。 大舅会讲一些中国通俗历史小说的故事给我听,当然 这些都是地方戏曲的歌仔戏中都能耳濡目染的;但是我的父 亲对中国历史改朝换代有更深层的了解。读到小妹念慈在脸 书信息留言: 92岁的大舅寿终正寝,当夜我竟彻夜难眠,半 世纪的历史和已逝去的亲人在我脑海一一浮现,仿佛昨日。 日语,国语,闽南语在我脑中打转,原来人生是这么短暂, 谁又能记得或在乎这半世纪前的变化呢?大舅在人间消逝, 台湾「皇民化」的遗孤也将画上句点。 100多年过去了,台 湾又是另一种多元的变化,我的回忆也渐渐溶入历史的洪流 中,一去不复返.....朱雀桥边野花草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 宝玉的“浑沌”,从哲学上 说,乃是对“目的”的浑 沌,对“结果”的浑沌,对争名夺利的 浑沌。现代社会使人愈来愈聪明,但太 聪明乃至太精明之后,便是对“目的” 格外开窍,事事有动机,样样求报酬, 对功利与荣耀格外敏锐与执着,因此运 动场就变成战场搏斗场,学术场也变成 名利场。在“目的”刺激下,战场与名 利场上便充满权术、心术、手段、策略和血腥的较量。原来 应有的快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味企图压倒对方、独占 天下的“机关算尽”。 康德关于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命题,不断被 阐释,如果我们通过贾宝玉的心性去理解,则会顿开茅塞。 贾宝玉的写诗正是无目的、超功利的审美创造,不管是失败 或者胜利,也都高兴,而不在乎“结果”的快乐恰恰又符合 “实现生命价值”这一总目的。 贾宝玉人生中的快乐有两种源泉:一是写诗;二是恋 17英里的头号观景点--地标16--Lone Cypress(孤 柏)--独自生长在太平洋岩石上的一棵200多岁的柏树。这 棵古老的苍柏,傲然伫立于海崖之际,没有土壤却深深植根 于石缝之中,面向茫茫大海,坚忍不拔,屹然不动的生长200 多年。孤柏不仅有专人看护、有保险,还有注册商标,所有 关于这棵树的图像全归17英里的管理公司所有,严禁未经授 权的商业用途使用。 爱。如果说,他是为诗而诗,那么也可以说,他是为爱而 爱。欢乐全在写诗与恋爱的过程中,并无“得奖”与“结 婚”等世俗目的。除了与林黛玉热恋之外,他和袭人、宝 钗、麝月、鸳鸯、香菱等,也有恋情,属于“泛爱者”而这 些恋爱,他都没有“占有”的目的即没有功利的目的,对所 有对象都止于欣赏,止于倾慕。他不仅自己为恋爱而恋爱, 扬弃“占有”或婚姻目的,而且希望少女们也如此,因此, 他才发出女子一旦嫁人就会变成“鱼目”、“死珠子”的惊 人之论。在他的潜意识里,显然认为女子嫁给男人从而踏进 男人的功利污浊世界是个致命的错误。 贾府中有两个“富贵闲人”,老的是贾母,少的是宝 玉。如上所言,所谓闲,乃是“无心于事,无事于心”。那 么,宝玉真的可称为“闲”了,因为他凡事都不求其目的, 而贾母则闲而不闲,因为,她心中有事而且事事有目的,例 如她往寺庙烧香拜佛,并不是像宝玉那样去游玩,而是在 富、贵、闲三字之外,还求一个“寿”字。求“寿”是她的 目的,存此目的,她这个闲人便不得闲心,终于不及宝玉的 得大自在。 定风波 · 乘风归 历历平川傍矮峦, 初冬不冷小阳春。 越野罡风薄云里, 吹起, 青衫长发舞翩翩。 自在苍鹰随浩浩, 盘绕, 心头戚戚意阑珊。 乘借长风回首处, 归去, 也曾沧海也桑田。 美国一号公路之 17 英里风景区的“孤柏” 阳光加州系列 刘再复:论贾宝玉 (21) ◆文:刘再复(福建泉州南安人,中国当代著名人文学者、思想家、文学家、红学家、自由主义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文 学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荣誉教授。1989年出国后,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院校分别担任 过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名誉教授与访问学者。目前居住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 《笑画美利坚》 ◆编辑:Tina Ye / 速写:唐亮 ◆作者:雨潇 思亲 (二) ◆文:吴纪珍 (科州餐饮协会供稿)

科州人文 FRIDAY, DECEMBER 1, 2017 NEW CHINESE …04 科州人文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FRIDAY, DECEMBER 1, 2017 NEW CHINESE JOURNAL 科州 人文 17英里是美国西海岸著名的风景区,是旧金山到洛杉

  • Upload
    others

  • View
    3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科州人文 FRIDAY, DECEMBER 1, 2017 NEW CHINESE …04 科州人文 投稿邮箱:newchinesejournal@gmail.com FRIDAY, DECEMBER 1, 2017 NEW CHINESE JOURNAL 科州 人文 17英里是美国西海岸著名的风景区,是旧金山到洛杉

FRIDAY, DECEMBER 1, 2017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科州人文NEW CHINESE JOURNAL

科州人文

17英里是美国西海岸著名的风景区,是旧金山到洛杉

矶半路上的一个私人半岛,她的路长是17英里,因

此该景点叫:17英里。因为是半岛,所以进口和出口都是一

个,正好绕半岛一周。收费:9.5美元。

17英里的海岸风光漪旎,就像一幅幅精彩的风景画,

白沙、岩石、大海、松林、豪宅、海鸥、梅花鹿……美不胜

收。不管是蓝天白云还是绵绵细雨,17英里都有不同的迷人

风貌,怎么看都赏心悦目。

大舅黄松根于2017年11月13日过世,

享年92岁。与父亲出生同年的大

舅,历史和地缘却与父亲是南辕北辙。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朝割让台湾给日

本,隔年五月,也就是明治28年(清光绪21

年),日本正式治理台湾。大正四年(民国

15年,也是西元1926年)大舅在台湾宜兰市出生,父亲在河

南省潢川县呱呱落地,同年,中国国民党蒋介石总司令领导

的国民革命军,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向北洋军阀发动政变之

内战,战场横贯中国北方与南方,故称『北伐战争』,战争

胜利后,中华民国正式统一中国,也是当时成为中国在国际

上唯一代表的政府;之后国共决裂,导至第一次的国共内

战。

台湾在被日本统治的25年(西元1920)后是年轻知识份

子社运团体萌芽发展的时期,如「新文协」、「台湾地方自

治联盟」、「台湾农民组合」,「台湾共产党」,直到1930

年代初期,随着日本当局的高压手段,这些社团才纷纷势

微。我的大舅出生在「台湾皇民化」的时期,所以我从小到

大就只瞧见他手捧日文书阅读。 1945年日本战败后无条件归

还台湾予中华民国,大舅已是日文高校毕业,母亲也马上从

日校二年级的日文转成开始重新学习国文。听父亲讲述,去

宜兰提亲时,外婆一家9口人,除了日语和闽南语会讲,只有

母亲和四舅懂得国语站出来翻译。

大舅在日治时代从学徒做起,在铁路局工作,中年就当

上火车正驾驶,一大家子就靠他养活糊口。母亲小学毕业,

为了继续升学,大舅私下塞些钱给母亲作学费,不足的余

款,外公每早做好一盒的花生粉糖麻吉(日本糯米甜食)给

母亲,不善言语的母亲下课后拿出饼干盒把麻吉卖给同学。

大舅的国语讲得不是很流畅,用简单的言词偶尔逗逗我,和

外婆家人讨论正事就是闽南语了。外婆家神坛的观音画像和

三国志中的孔明,张飞和关公都是出于他的水墨之笔。大舅

带父亲出海,父亲第一次目睹湛蓝的大海上跳跃的旗鱼,黑

海豚,青山绿水的宝岛台湾和中原的河南家乡完全是两样。

大舅和父亲的沟通刚开始很吃力,随着时光流逝,两人的国

语词汇愈用愈多。

大舅会讲一些中国通俗历史小说的故事给我听,当然

这些都是地方戏曲的歌仔戏中都能耳濡目染的;但是我的父

亲对中国历史改朝换代有更深层的了解。读到小妹念慈在脸

书信息留言: 92岁的大舅寿终正寝,当夜我竟彻夜难眠,半

世纪的历史和已逝去的亲人在我脑海一一浮现,仿佛昨日。

日语,国语,闽南语在我脑中打转,原来人生是这么短暂,

谁又能记得或在乎这半世纪前的变化呢?大舅在人间消逝,

台湾「皇民化」的遗孤也将画上句点。 100多年过去了,台

湾又是另一种多元的变化,我的回忆也渐渐溶入历史的洪流

中,一去不复返.....。

朱雀桥边野花草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

贾宝玉的“浑沌”,从哲学上

说 , 乃 是 对 “ 目 的 ” 的 浑

沌,对“结果”的浑沌,对争名夺利的

浑沌。现代社会使人愈来愈聪明,但太

聪明乃至太精明之后,便是对“目的”

格外开窍,事事有动机,样样求报酬,

对功利与荣耀格外敏锐与执着,因此运

动场就变成战场搏斗场,学术场也变成

名利场。在“目的”刺激下,战场与名

利场上便充满权术、心术、手段、策略和血腥的较量。原来

应有的快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味企图压倒对方、独占

天下的“机关算尽”。

康德关于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命题,不断被

阐释,如果我们通过贾宝玉的心性去理解,则会顿开茅塞。

贾宝玉的写诗正是无目的、超功利的审美创造,不管是失败

或者胜利,也都高兴,而不在乎“结果”的快乐恰恰又符合

“实现生命价值”这一总目的。

贾宝玉人生中的快乐有两种源泉:一是写诗;二是恋

17英里的头号观景点--地标16--Lone Cypress(孤

柏)--独自生长在太平洋岩石上的一棵200多岁的柏树。这

棵古老的苍柏,傲然伫立于海崖之际,没有土壤却深深植根

于石缝之中,面向茫茫大海,坚忍不拔,屹然不动的生长200

多年。孤柏不仅有专人看护、有保险,还有注册商标,所有

关于这棵树的图像全归17英里的管理公司所有,严禁未经授

权的商业用途使用。

爱。如果说,他是为诗而诗,那么也可以说,他是为爱而

爱。欢乐全在写诗与恋爱的过程中,并无“得奖”与“结

婚”等世俗目的。除了与林黛玉热恋之外,他和袭人、宝

钗、麝月、鸳鸯、香菱等,也有恋情,属于“泛爱者”而这

些恋爱,他都没有“占有”的目的即没有功利的目的,对所

有对象都止于欣赏,止于倾慕。他不仅自己为恋爱而恋爱,

扬弃“占有”或婚姻目的,而且希望少女们也如此,因此,

他才发出女子一旦嫁人就会变成“鱼目”、“死珠子”的惊

人之论。在他的潜意识里,显然认为女子嫁给男人从而踏进

男人的功利污浊世界是个致命的错误。

贾府中有两个“富贵闲人”,老的是贾母,少的是宝

玉。如上所言,所谓闲,乃是“无心于事,无事于心”。那

么,宝玉真的可称为“闲”了,因为他凡事都不求其目的,

而贾母则闲而不闲,因为,她心中有事而且事事有目的,例

如她往寺庙烧香拜佛,并不是像宝玉那样去游玩,而是在

富、贵、闲三字之外,还求一个“寿”字。求“寿”是她的

目的,存此目的,她这个闲人便不得闲心,终于不及宝玉的

得大自在。

定风波 · 乘风归

历历平川傍矮峦,

初冬不冷小阳春。

越野罡风薄云里,

吹起,

青衫长发舞翩翩。

自在苍鹰随浩浩,

盘绕,

心头戚戚意阑珊。

乘借长风回首处,

归去,

也曾沧海也桑田。

美国一号公路之 17 英里风景区的“孤柏”

阳光加州系列

刘再复:论贾宝玉(21)

◆文:刘再复(福建泉州南安人,中国当代著名人文学者、思想家、文学家、红学家、自由主义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文

学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荣誉教授。1989年出国后,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院校分别担任

过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名誉教授与访问学者。目前居住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

《笑画美利坚》

◆编辑:Tina Ye / 速写:唐亮

◆作者:雨潇

思亲(二)◆文:吴纪珍 (科州餐饮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