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913 星期三 责编/永霞 美编/劭华 校对/银葵 04 市三小是广东省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实验研 究学校, 2009 5 月学校承担了广 东省德育重点科研课题《阅读引领 成长: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研 究》的研究工作。在专家教授的指 导下,学校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实践 与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 预期研究目标。叶兴增认为,儿童 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比较旺盛,但 性格没有固定下来,自我控制能力 较差,要求他们看一阵子书不难, 难的是长期坚持下去。 因此,市三小对学生的阅读 非常重视。学校专门开设了“好 书推荐橱窗”,定期向师生推荐优 秀课外读物;利用板报,展示学生 读书日志和课外阅读经验介绍, 展示“读书之星”读书事迹和图 片;在学校走廊,张贴有关读书的 格言警句;在各班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面墙壁开辟“读书专栏”,展 示学生读书成效。如读书名言、 好书简介、读书卡和读后感等,激 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营造浓郁的 读书氛围。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 文化中阅读中华经典,传承民族 文化,真正与文化结缘,时时刻刻 呼吸着文化的空气,从书中得到 人生的启迪。 学校建了 3 个图书阅览室,配 有专职图书管理员,配备师生阅读 的各种图书 5 万余册。学校每天 对全校师生开放阅览室,师生可以 随时到图书室借书阅览。其次,各 班建立图书角,孩子们将自己喜爱 的书带到学校,放到图书角供同学 们共同阅读。现在,有的班级图书 角的书籍储存量多则达 700 多本, 少则 100 本左右。同时为了使有 限的图书发挥最大的作用,各班级 还定期在班级内、年级间进行“图 书漂流”,让其他同学分享书籍的 乐趣,感受读书的快乐。 学校为使学生的阅读习惯养 成更具实效性,为学生良好阅读习 惯的养成提供平台,市三小长期开 展“七个一”阅读系列活动。即清 晨一读,激发阅读兴趣;午间一看, 培养自主阅读;晚间一记,获得更 多感悟;每周一课,分享阅读快乐; 每天一播,欣赏经典美文;每班一 角,增添班级书香气息;每年一节, 提供交流平台。 学校开办至今先后荣获了“国 家级绿色学校”“全国‘双合格’优 秀( 示范 )家长学校”“全国足球特 色学校”“全国红旗大队”“广东省 美丽校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 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小公 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广东省义 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东省书香 校园”“广东省首批德育示范校”等 荣誉称号。 成绩代表过去,奋斗铸就未 来。市三小始终秉承“以德立校,依 法治教,科研兴校,环境育人”的办 学理念,以饱满的热情,不断推进 文明校园建设,会聚文明的力量, 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进。 细微之处见真章 点滴之中显文明 市三小获评第一届“广东省文明校园” 9 月的河源市第三小学(以下简称市三小)校 园,初秋的空气里飘荡着学子们的琅琅读书声, 处处能感受到有序的学习节奏、文明的相处氛 围。在这里,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候,学生之间互 相帮助,上下楼梯慢步有序……细微之处看真 章,点滴之中见文明。在市三小校园里,文明与 和谐深深扎根。 根据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省文明委的工作 部署,广东省开展了第一届省文明校园评选活 动。按照文明校园评选表彰工作程序,在自愿申 报、择优推荐、审核测评、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省评 选表彰委员会审定后,日前确定了10所高校、20 所中学和30所小学为省文明校园,其中市三小成 功上榜。 市三小创建于1998年,校园占地面积1.36万 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9 个,学生 3947 人,教职工 222 人。学校教学设施 完善,育人环境优美。69个教室全部配有多媒体 教学平台,有科技、舞蹈、美术、书法等 30 多个功 能场室;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设施齐全;学校 规划设置了国学、艺术、德育等富有教育意义的专题 文化橱窗及文化长廊,校园绿化覆盖率达100%。 作为我市唯一一所获评第一届“广东省 文明校园”的小学,她有何秘诀? 2017 9 1 日,开学首日,市 三小迎来了一批一年级新生,学校为 新生举行了简洁而富有意义的“入学 礼”。 “欢迎同学们!”戴着红领巾的校 领导、德育处干部和学生代表亲切 的问候犹如春风拂面,暖人心扉。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入学的孩子 们纷纷回礼,文明礼仪显现整个校 园,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随 后他们大手拉小手,高年级的学生 带领低年级的学生走进教室,引领他 们有序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开学当天,学校举行了升国旗 仪式。在庄严的国旗下,市三小校 长叶兴增与全校师生一起重温了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行 为规范、习惯养成、仪容仪表、言行 举止、安全防范等方面对同学们提 出了要求,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生 活和学习中,自觉地培养良好的行 为和学习习惯,做一个文明有礼、 健康向上的好少年。而这种“国旗 下”的讲话,早已成为市三小的常 态。每周一早上,学校都会举行全 校性的升国旗仪式,校领导、老师、 学生都会围绕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等主题发表讲话。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有一句 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市三小 校园干净整洁、文化氛围浓厚,校风 校训、名言警句、教育理念、家训、 “十德”、国学等一个个彩色文化长 廊引人注目。市三小德育工作长期 以来坚持采取“低起点、小坡度、按 阶段、分层次”的 研 究 原 则 ,探 索 “自主 · 创造 · 体验”型活动模式,编 写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小学生良好 行为习惯培养目标分解训导达标 要求”“市三小一日常规三字歌” “校歌”等资料。同时,还编写了 《养成教育读本》,形成了“自主德 育”系列品牌,即学生自主养成( 主管理、自主活动);教师自主发 展;家长自主参与学校活动,促进 学生、教师、家长共同成长。 9 5 日上午 10 点半,一、二、 三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 走进了相关功能的场室上课。当 天上午,三年级学生廖乐茹正在硬 笔书法室练习书法,二年级的时 候,她就在兴趣班上过书法课。因 为对硬笔书法的喜爱,这个学期廖 乐茹又参加了硬笔书法兴趣班。 据悉,为了发展学生兴趣,培 养学生个性特长,市三小多年前就 开设了“第二课堂”,当时只有音 乐、体育、美术等班级。2013 年,学 校在政府、热心教育事业的爱心人 士支持下,投入一大笔资金完善了 国画室、民乐室、书法室、舞蹈室、 电脑室、多功能演播厅等 20 个功 能室的设施。截至今年,学校已形 成了围棋、陶艺、手工制作、书画、 舞蹈、民乐等 36 个不同类别的兴 趣班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报 名参加学习。市三小教务处副主 任谢明兰介绍,一、二、三年级学生 在每周二上午最后一节课上第二 课堂,四、五、六年级学生则在每周 三上午最后一节课上第二课堂,课 50 分钟,一次课能满足 1000 名不同兴趣的学生同时上课。上 课老师一部分来源于学校具有一 定兴趣特长的老师,另一部分是聘 用校外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老师。 “学生们学习热情很高,一到 ‘第二课堂’上课时间,都很高兴。” 谢明兰说,许多学生参加“第二课 堂”后,兴趣得到了鼓励,特长得到 了辅导,学得十分起劲。今年小学 毕业的张同学,以前在老师眼里很 调皮,学生成绩也不理想。在一次 足球兴趣班课堂上,体育老师发现 他在足球方面有一定天赋,便鼓励 他往足球方面发展,叫他参加了校 足球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张 同学的足球特长渐渐发挥出来,后 来成为了校足球队主力。与此同 时,他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自信, 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因为在足球 方面有天赋,今年小学毕业,他被 国内一流的少年足球学校—广 州富力足球学校录取。 “没有平台锻炼,孩子们的能 力发展就很有限,所以我们就充分 创造各种平台给孩子们锻炼,从而 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成长得更 优秀。”叶兴增说。 通过参加“第二课堂”,这几年 学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学校 民乐队的器乐作品《采茶灯》荣获 全市器乐大赛第一名,并获得省第 二届中小学生器乐比赛小学组二 等奖;合唱队获得河源市第二届中 小学生合唱比赛二等奖;在“中华 · 2011 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 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 2 名学生获 小学组硬笔类三等奖;在第五届广 东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 2 名学生获一等奖, 4 名学生获二等 奖;“第二课堂”不断发展壮大,学 校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自身实 际、富有山区特色的第二课堂“和 乐教育模式”。以体艺课堂为主的 第二课堂已然成为学校的一个特 色品牌,深受师生欢迎,得到了政 府、广大家长、兄弟学校的赞誉。 “我自己包的饺子特别好吃, 包饺子也特别好玩。”说起上学期 参加学校“开心食堂”包饺子的活 动,六年级学生江胤颖十分兴奋。 江胤颖说,全班同学在一起包饺子 特别好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 务,当时她包了 10 多个饺子。第 一次独自包饺子,江胤颖觉得新 奇,同时她也体会到父母平时在家 做饭的辛苦,“从那以后,爸妈做饭 的时候我就帮他们洗菜、切菜。” 在教学楼顶楼,有一个偌大的 食堂,里面有电磁炉等烹饪工具。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 力,市三小常态化开展班级烹饪活 动。班级的烹饪活动所需食材、调 料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内 进行分工,商讨小组菜单,在家长 志愿者的带领下,同学之间相互配 合,完成一道道工序,接着全班以 “自助餐”的形式品尝菜肴。老师、 家长志愿者组成的评委根据菜肴 的色、香、味及卫生、创意和工艺等 方面进行评选,选出“最佳创意小 组”“班级小厨师”,让学生在富有 趣味的活动中感知生活、培养友 谊、陶冶情操。通过这样的烹饪体 验活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 提高,掌握生活技能的同时又增强 了饮食安全意识。 此外,学校利用传统节日,组 织学生在“开心食堂”学做传统美 食。如中秋节学做冰皮月饼、端午 节学包粽子、元宵节学做汤圆、冬 至学做艾等,同学们看着自己亲 手制作的客家美食,喜悦之情溢于 言表。实操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 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 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习俗,对 祖国传统佳节及传统文化有了更 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也使中华传 统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传承。 学校还在顶楼建立了“开心农 场”,农场就像一个大菜园,每个班 均有一个“种菜基地”,里面种有白 菜、西红柿、辣椒、荷兰豆、红薯等 蔬菜,学校组织学生定期到“开心 农场”开展锄草、松土、施肥、浇水 等活动。同时学生到菜地观察菜 的生长变化,并做好记录,学生种 的菜也会作为“开心食堂”食材。 学校每个月开展“家务小能手”评 选活动,表彰在做家务方面表现突 出的学生。此外,市三小还定期组 织学生到户外拓展基地开展活动, 参观恐龙博物馆,开阔了学生的视 野,提升了素质能力,培养了学生 的团队合作能力。 构建自主德育管理模式 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 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营造书香校园 让阅读引领学生成长 专题采写/摄影:本报记者吴雪 见习记者张平 通讯员叶茂勇(署名除外) 9月1日开学首日,值日校领导在校门口迎接学生,老师和学生 互相问候问好。 课间时间,学生们在图书阅览室里阅读。 学生们定期到学校的“开心农场”锄草、松土、施肥、浇水并观察 菜的生长变化。同时,学生们种的菜也会作为“开心食堂”的食材。 学校艺术成果展演,学生们在表演民乐合奏。 市三小全景图 本报记者 肖斌 摄

细微之处见真章 点滴之中显文明 - epaper.heyuan.cnepaper.heyuan.cn/resfile/2017-09-13/04/04.pdf · 2017/9/13 星期三 责编/永霞 美编/劭华 校对/银葵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细微之处见真章 点滴之中显文明 - epaper.heyuan.cnepaper.heyuan.cn/resfile/2017-09-13/04/04.pdf · 2017/9/13 星期三 责编/永霞 美编/劭华 校对/银葵

○2017/9/13 星期三

○责编/永霞 美编/劭华 校对/银葵

04

市三小是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实验研究学校,2009年5月学校承担了广东省德育重点科研课题《阅读引领成长: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研究》的研究工作。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学校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叶兴增认为,儿童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比较旺盛,但性格没有固定下来,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要求他们看一阵子书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下去。

因此,市三小对学生的阅读非常重视。学校专门开设了“好书推荐橱窗”,定期向师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利用板报,展示学生读书日志和课外阅读经验介绍,展示“读书之星”读书事迹和图片;在学校走廊,张贴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在各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开辟“读书专栏”,展示学生读书成效。如读书名言、好书简介、读书卡和读后感等,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中华经典,传承民族文化,真正与文化结缘,时时刻刻呼吸着文化的空气,从书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学校建了3个图书阅览室,配有专职图书管理员,配备师生阅读的各种图书 5万余册。学校每天对全校师生开放阅览室,师生可以随时到图书室借书阅览。其次,各

班建立图书角,孩子们将自己喜爱的书带到学校,放到图书角供同学们共同阅读。现在,有的班级图书角的书籍储存量多则达700多本,少则 100本左右。同时为了使有限的图书发挥最大的作用,各班级还定期在班级内、年级间进行“图书漂流”,让其他同学分享书籍的乐趣,感受读书的快乐。

学校为使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更具实效性,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提供平台,市三小长期开展“七个一”阅读系列活动。即清晨一读,激发阅读兴趣;午间一看,培养自主阅读;晚间一记,获得更多感悟;每周一课,分享阅读快乐;每天一播,欣赏经典美文;每班一角,增添班级书香气息;每年一节,提供交流平台。

学校开办至今先后荣获了“国家级绿色学校”“全国‘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红旗大队”“广东省美丽校园”“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基地”“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首批德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成绩代表过去,奋斗铸就未来。市三小始终秉承“以德立校,依法治教,科研兴校,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以饱满的热情,不断推进文明校园建设,会聚文明的力量,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进。

细微之处见真章 点滴之中显文明市三小获评第一届“广东省文明校园”

9月的河源市第三小学(以下简称市三小)校园,初秋的空气里飘荡着学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处处能感受到有序的学习节奏、文明的相处氛围。在这里,学生主动向老师问候,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上下楼梯慢步有序……细微之处看真章,点滴之中见文明。在市三小校园里,文明与和谐深深扎根。

根据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和省文明委的工作部署,广东省开展了第一届省文明校园评选活动。按照文明校园评选表彰工作程序,在自愿申报、择优推荐、审核测评、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省评选表彰委员会审定后,日前确定了10所高校、20所中学和30所小学为省文明校园,其中市三小成功上榜。

市三小创建于1998年,校园占地面积1.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69个,学生3947人,教职工222人。学校教学设施完善,育人环境优美。69个教室全部配有多媒体教学平台,有科技、舞蹈、美术、书法等30多个功能场室;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设施齐全;学校规划设置了国学、艺术、德育等富有教育意义的专题文化橱窗及文化长廊,校园绿化覆盖率达100%。作为我市唯一一所获评第一届“广东省文明校园”的小学,她有何秘诀?

2017年9月1日,开学首日,市三小迎来了一批一年级新生,学校为新生举行了简洁而富有意义的“入学礼”。“欢迎同学们!”戴着红领巾的校领导、德育处干部和学生代表亲切的问候犹如春风拂面,暖人心扉。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入学的孩子们纷纷回礼,文明礼仪显现整个校园,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随后他们大手拉小手,高年级的学生带领低年级的学生走进教室,引领他们有序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开学当天,学校举行了升国旗仪式。在庄严的国旗下,市三小校长叶兴增与全校师生一起重温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行为规范、习惯养成、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安全防范等方面对同学们提出了要求,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地培养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做一个文明有礼、健康向上的好少年。而这种“国旗下”的讲话,早已成为市三小的常

态。每周一早上,学校都会举行全校性的升国旗仪式,校领导、老师、学生都会围绕文明礼仪、行为规范等主题发表讲话。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市三小校园干净整洁、文化氛围浓厚,校风校训、名言警句、教育理念、家训、

“十德”、国学等一个个彩色文化长廊引人注目。市三小德育工作长期以来坚持采取“低起点、小坡度、按阶段、分层次”的研究原则,探索

“自主·创造·体验”型活动模式,编写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目标分解训导达标要求”“市三小一日常规三字歌”

“校歌”等资料。同时,还编写了《养成教育读本》,形成了“自主德育”系列品牌,即学生自主养成(自主管理、自主活动);教师自主发展;家长自主参与学校活动,促进学生、教师、家长共同成长。

9月 5日上午 10点半,一、二、三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走进了相关功能的场室上课。当天上午,三年级学生廖乐茹正在硬笔书法室练习书法,二年级的时候,她就在兴趣班上过书法课。因为对硬笔书法的喜爱,这个学期廖乐茹又参加了硬笔书法兴趣班。

据悉,为了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市三小多年前就开设了“第二课堂”,当时只有音乐、体育、美术等班级。2013年,学校在政府、热心教育事业的爱心人士支持下,投入一大笔资金完善了国画室、民乐室、书法室、舞蹈室、电脑室、多功能演播厅等 20 个功能室的设施。截至今年,学校已形成了围棋、陶艺、手工制作、书画、舞蹈、民乐等 36 个不同类别的兴趣班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报名参加学习。市三小教务处副主任谢明兰介绍,一、二、三年级学生在每周二上午最后一节课上第二课堂,四、五、六年级学生则在每周三上午最后一节课上第二课堂,课时 50分钟,一次课能满足 1000多名不同兴趣的学生同时上课。上课老师一部分来源于学校具有一定兴趣特长的老师,另一部分是聘用校外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老师。

“学生们学习热情很高,一到‘第二课堂’上课时间,都很高兴。”谢明兰说,许多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后,兴趣得到了鼓励,特长得到了辅导,学得十分起劲。今年小学毕业的张同学,以前在老师眼里很

调皮,学生成绩也不理想。在一次足球兴趣班课堂上,体育老师发现他在足球方面有一定天赋,便鼓励他往足球方面发展,叫他参加了校足球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张同学的足球特长渐渐发挥出来,后来成为了校足球队主力。与此同时,他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自信,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因为在足球方面有天赋,今年小学毕业,他被国内一流的少年足球学校——广州富力足球学校录取。

“没有平台锻炼,孩子们的能力发展就很有限,所以我们就充分创造各种平台给孩子们锻炼,从而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成长得更优秀。”叶兴增说。

通过参加“第二课堂”,这几年学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学校民乐队的器乐作品《采茶灯》荣获全市器乐大赛第一名,并获得省第二届中小学生器乐比赛小学组二等奖;合唱队获得河源市第二届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二等奖;在“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2名学生获小学组硬笔类三等奖;在第五届广东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2名学生获一等奖,4名学生获二等奖;“第二课堂”不断发展壮大,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自身实际、富有山区特色的第二课堂“和乐教育模式”。以体艺课堂为主的第二课堂已然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品牌,深受师生欢迎,得到了政府、广大家长、兄弟学校的赞誉。

“我自己包的饺子特别好吃,包饺子也特别好玩。”说起上学期参加学校“开心食堂”包饺子的活动,六年级学生江胤颖十分兴奋。江胤颖说,全班同学在一起包饺子特别好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当时她包了 10多个饺子。第一次独自包饺子,江胤颖觉得新奇,同时她也体会到父母平时在家做饭的辛苦,“从那以后,爸妈做饭的时候我就帮他们洗菜、切菜。”

在教学楼顶楼,有一个偌大的食堂,里面有电磁炉等烹饪工具。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市三小常态化开展班级烹饪活动。班级的烹饪活动所需食材、调料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内进行分工,商讨小组菜单,在家长志愿者的带领下,同学之间相互配合,完成一道道工序,接着全班以

“自助餐”的形式品尝菜肴。老师、家长志愿者组成的评委根据菜肴的色、香、味及卫生、创意和工艺等方面进行评选,选出“最佳创意小组”“班级小厨师”,让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感知生活、培养友谊、陶冶情操。通过这样的烹饪体验活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掌握生活技能的同时又增强

了饮食安全意识。此外,学校利用传统节日,组

织学生在“开心食堂”学做传统美食。如中秋节学做冰皮月饼、端午节学包粽子、元宵节学做汤圆、冬至学做艾粄等,同学们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客家美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实操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习俗,对祖国传统佳节及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也使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传承。

学校还在顶楼建立了“开心农场”,农场就像一个大菜园,每个班均有一个“种菜基地”,里面种有白菜、西红柿、辣椒、荷兰豆、红薯等蔬菜,学校组织学生定期到“开心农场”开展锄草、松土、施肥、浇水等活动。同时学生到菜地观察菜的生长变化,并做好记录,学生种的菜也会作为“开心食堂”食材。学校每个月开展“家务小能手”评选活动,表彰在做家务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此外,市三小还定期组织学生到户外拓展基地开展活动,参观恐龙博物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素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构建自主德育管理模式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

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营造书香校园让阅读引领学生成长

专题采写/摄影:本报记者吴雪 见习记者张平 通讯员叶茂勇(署名除外)

9月1日开学首日,值日校领导在校门口迎接学生,老师和学生互相问候问好。

课间时间,学生们在图书阅览室里阅读。

学生们定期到学校的“开心农场”锄草、松土、施肥、浇水并观察菜的生长变化。同时,学生们种的菜也会作为“开心食堂”的食材。

学校艺术成果展演,学生们在表演民乐合奏。

市三小全景图 本报记者 肖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