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 三年级备考指南(共三大部分,六十题) 传统文化常识(25 题)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是描绘的什么节日?(除夕) 2、 在清明节前后有一种特有的汉族食物,那种食物是什么?(清明果/清团) 3、 端午节有着吃什么事物的习俗?(粽子) 4、 牛郎织女的传说家喻户晓,那么他们相会正好是我们的什么节日(七夕节) 5、 有着拜月赏月吃月饼习俗的是那个节日(中秋节) 6、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绘的是什么节日?(重阳节) 7、 根据中国古代的历法,我们有多少个节气?(二十四) 8、 知天命指多少岁?(五十岁) 9、 汉字六书是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0、 西岳是指那座山?(陕西华山) 11、 东岳是指那座山?(山东泰山) 12、 北岳是指那座山?(山西恒山) 13、 南越是指那座山?(湖南衡山) 14、 有着中国瓷都之称的是那里?(景德镇) 15、 武当山位于哪里?(湖北十堰) 16、 中国八大菜系分别是?(鲁、川、苏、粤、闽、浙、徽、湘) 17、我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18、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19、 巾帼不让须眉中的须眉是指?(男性) 20、 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流域) 2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九月九日指的是什么节日:重阳节 22、 古代那个节日有登高的风俗:重阳节 23、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的作用是什么:避灾克邪 2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为何称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呢?:诗人的家乡在华山东面。 25、 “桃李”指代的是?(学生)

三年级备考指南(共三大部分,六十题)€¦ · 1 三年级备考指南(共三大部分,六十题) 传统文化常识(25题)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是描绘的什么节日?(除夕)

  • Upload
    others

  • View
    1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1

三年级备考指南(共三大部分,六十题)

传统文化常识(25题)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是描绘的什么节日?(除夕)

2、 在清明节前后有一种特有的汉族食物,那种食物是什么?(清明果/清团)

3、 端午节有着吃什么事物的习俗?(粽子)

4、 牛郎织女的传说家喻户晓,那么他们相会正好是我们的什么节日(七夕节)

5、 有着拜月赏月吃月饼习俗的是那个节日(中秋节)

6、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绘的是什么节日?(重阳节)

7、 根据中国古代的历法,我们有多少个节气?(二十四)

8、 知天命指多少岁?(五十岁)

9、 汉字六书是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0、 西岳是指那座山?(陕西华山)

11、 东岳是指那座山?(山东泰山)

12、 北岳是指那座山?(山西恒山)

13、 南越是指那座山?(湖南衡山)

14、 有着中国瓷都之称的是那里?(景德镇)

15、 武当山位于哪里?(湖北十堰)

16、 中国八大菜系分别是?(鲁、川、苏、粤、闽、浙、徽、湘)

17、 我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18、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19、 巾帼不让须眉中的须眉是指?(男性)

20、 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流域)

2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九月九日指的是什么节日:重阳节

22、 古代那个节日有登高的风俗:重阳节

23、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的作用是什么:避灾克邪

2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为何称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呢?:诗人的家乡在华山东面。

25、 “桃李”指代的是?(学生)

2

文学常识(25 题)

1、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2、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湖的景色?:西湖

4、《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西子指的是谁?他是那个时代的人物?:西施,春秋时代越国

有名的美女。

5、苏轼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其父亲和弟弟的名字是?:父:苏洵 弟:苏辙

6、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他是哪个地方的人呢?:处州龙泉人。

7、《诗经》分为哪三个部分?(风、雅、颂)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

10、《春秋》是哪一国的史书?(鲁国)

11、请问“东施效颦”中的“东施”想要模仿哪位美人?(西施)

12、请问和“草船借箭”这一成语相关的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哪位人物(诸葛亮)

13、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代表是?(陶渊明)

14、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搜神记》)

15、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6、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

17、王孟指的是?(王维、孟浩然)

18、被称为“诗狂”的诗人是?(贺知章)

19、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作者是?(李白)

20、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杜甫)

21、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作者是?(王维)

22、被称为“诗豪”的诗人是?(刘禹锡)

23、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作者是?(白居易)

24、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

谁?(李广)

25、北宋文坛四大家指?(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3

古诗词(10 首)

(一)夜书所见

[ 宋 ] 叶绍翁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

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4

【注释】

(1)见:古同“现”,出现,显露。

(2)萧萧:风声。

(3)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4)挑:挑弄、引动。

(5)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6)篱落:篱笆。

【作者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

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

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

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

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

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

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

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

《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

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 ] 王维

5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2)忆:想念。

(3)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佳节:美好的节日。

(7)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8)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作者简介】

王维(701 年-761 年,一说 699 年—761 年),唐

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

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 年),

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

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

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

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

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

中有诗。”存诗 400 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

《画学秘诀》。

6

(三)望天门山

[唐] 李白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

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

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

(6)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7)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8)出:突出,出现。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7

【作者简介】

李白(701 年—762 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

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

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

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

《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

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

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四)饮湖上初晴后雨

[ 宋 ] 苏轼

【译文】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

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

质和迷人神韵。

8

【注释】

(1)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2)方好:正显得美。

(3)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

(4)亦:也。

(5)奇:奇妙。

(6)欲:可以;如果。

(7)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8)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作者简介】

苏轼(1037 年 1 月 8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

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

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

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

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

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

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

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五)咏柳

[ 唐 ] 贺知章

9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

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作者简介】

贺知章(约 659 年- 约 744 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

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

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 年)

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

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

"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

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

融并称"吴中四士"。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

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

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 19 首。

10

(六)春日

[宋] 朱熹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sì)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bīn):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景物。

(7)等闲:随意。“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11

(七)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

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

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2)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3)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

清澈。

(4)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

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作者简介】

朱熹(农历 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

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

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

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

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

12

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

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

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

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

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八)乞巧

[唐] 林杰

【译文】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

(1)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2)碧霄(xiāo):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3)几万条:比喻多。

【作者简介】

13

林杰(831-847)字智周,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

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六 。《全

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

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

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

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

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

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

习俗唐宋最盛。

(九)嫦娥

[ 唐 ] 李商隐

【译文】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

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zhú)影和屏

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xiǎo)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14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

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 813 年-约 858 年),晚唐著名诗人,字

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

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 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

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

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

858 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

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

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

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

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

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十)早梅

[唐] 张谓

【译文】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条。

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

人们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开放,

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注释】

15

(1)迥(jiǒng):远。

(2)傍:靠近。

(3)发(fā):开放。

(4)经冬:经过冬天。

(5)销:通“消”,融化。这里指冰雪融化。

【作者简介】

张谓(生卒年不详),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市)

人,唐朝诗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天宝

二年登进士第,约十三、四载,入安西节度副大使封常清

幕,参预谋划有功。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尚书郎,出使

夏口,与故友李白相遇。代宗永泰初,在淮南田神功幕中

任军职。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二、三年任潭州刺史,与

诗人元结有交往,后入朝为太子左庶子,六年(771)冬,

任礼部侍郎,典七、八、九年贡举,时人称其能"妙选彦

才",复知东都举。生平散见《唐诗纪事》卷二五、《唐

才子传》卷四。谓工诗。"格度严密,语致精深,多击节

之音"(《唐才子传》卷四。《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其诗

集 1 卷,大历十二年尚在。有《张谓诗》一卷。《全唐诗》编其诗一卷,间条有他人之作。。

今人陈文华有《张谓诗注》。《全唐诗》存诗 1 卷,《全唐诗逸》补诗 1首,《全唐诗续拾》

补断句 2 句。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

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