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第九讲:中观应成派 宗义

第九讲:中成派Ÿ³频/北塔法师讲法音频... · 月称的主要著 • 《入中论》(Madhyamakāvatāra / དབུ་མ་ལ་འཇུག་པ་) • 《中论明句释》(Prasannapadā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第九讲:中观应成派

    宗义

  • 小乘宗义 毗婆沙宗

    经部宗

    大乘宗义 唯识宗

    中观宗 中观自续派

    中观应成派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 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 名言中亦不许自相有之中观师,为中观

    应成师之相。例如佛护、月称、至尊宗

    喀巴大师。

    (《一切宗义摄要》)

  • 主要人物

    • 佛护(Buddhapālita / སློབ་དཔློན་སངས་རྒྱས་སྐྱངས)

  • 主要人物

    • 佛护(Buddhapālita / སློབ་དཔློན་སངས་རྒྱས་སྐྱངས)

    • 月称(Candrakīrti / དཔལ་ལྡན་ཟླ་བ་གྲགས་པ་)

  • 主要人物

    • 佛护(Buddhapālita / སློབ་དཔློན་སངས་རྒྱས་སྐྱངས)

    • 月称(Candrakīrti / དཔལ་ལྡན་ཟླ་བ་གྲགས་པ་)

    • 寂天(Śāntideva / སློབ་དཔློན་ཞི་བ་ལྷ་)

  • 主要人物

    • 佛护(Buddhapālita / སློབ་དཔློན་སངས་རྒྱས་སྐྱངས)

    • 月称(Candrakīrti / དཔལ་ལྡན་ཟླ་བ་གྲགས་པ་)

    • 寂天(śāntideva / སློབ་དཔློན་ཞི་བ་ལྷ་)

    • 慧源觉(Prajñākaramati / ཤེས་རབ་འབྱུང་གནས་བློ་གྲློས་)*

  • 主要人物

    • 佛护(Buddhapālita / སློབ་དཔློན་སངས་རྒྱས་སྐྱངས)

    • 月称(Candrakīrti / དཔལ་ལྡན་ཟླ་བ་གྲགས་པ་)

    • 寂天(śāntideva / སློབ་དཔློན་ཞི་བ་ལྷ་)

    • 慧源觉(Prajñākaramati / ཤེས་རབ་འབྱུང་གནས་བློ་གྲློས་)*

    • 阿底峡(Atiśa / ཇློ་བློ་རེ་དཔལ་ལྡན་ཨ་ཏི་ཤ་)

  • 佛护的主要著作

    • 《中论释》

    (Buddhapālitamūlamadhyamakavṛtti / དབུ་མ་རྩ་

    བའི་འགྲེལ་པ་བུདྡྷ་པཱ་ལི་ཏ་)

  • 月称的主要著作

    • 《入中论》(Madhyamakāvatāra / དབུ་མ་ལ་འཇུག་པ་)

    • 《中论明句释》(Prasannapadā / དབུ་མ་རྩ་བའི་འགྲེལ་པ་ཚིག་གསལ་བ་)

    • 《七十空性论释》(Śūnyatāsaptativṛtti / སློང་ཉིད་བདུན་ཅུ་པའི་འགྲེལ་པ་)

    • 《六十正理论释》(Yuktiṣaṣṭhikavṛtti / རིགས་པ་དྲུག་ཅུ་པའི་འགྲེལ་པ་)

    • 《四百论广释》(Bodhisattvayogācāracatuḥśatakaṭīkā / བྱང་ཆུབ་

    སེམས་དཔའི་རྣལ་འབྱློར་སློད་པ་བཞི་བརྒྱ་པའི་རྒྱ་ཆེར་འགྲེལ་པ་)

    • 《归依七十颂》(Triśaraṇagamanasaptati / གསུམ་ལ་སྐྱབས་སུ་འགྲློ་བ་

    བདུན་པ་)

    • *《中观五蕴论》(Pañcaskandhaprakaraṇa / ཕུང་པློ་ལྔའི་རབ་ཏུ་བྱེད་པ་)

  • 寂天的主要著作

    • 《入菩萨行论》(Bodhisattvacaryāvatāra / བྱང་

    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སློད་པ་ལ་འཇུག་པ་)

    慧源觉著《入菩萨行论释难》

    • 《大乘集菩萨学论》(Śikṣāsamuccaya / བསློབ་པ་

    ཀུན་ལས་བཏུས་པ)

  • 阿底峡的主要著作

    • 《菩提道灯论》

    (Bodhipathapradīpa / བྱང་ཆུབ་ལམ་གི་སློན་མ་)

    • 《菩提道灯论释难》

    (Bodhimārgapradīpapañjikā /

    བྱང་ཆུབ་ལམ་གི་སློན་མའི་དཀའ་འགྲེལ་)

    • 《入二谛论》

    (Satyadvayāvatāra / བདེན་པ་གཉིས་ལ་འཇུག་པ་)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 “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 依应成论式(=归谬论证式),即可于对

    辩者相续生起通达所立之比量,如是承许

    之中观师,名“中观应成师”。

    (《一切宗义摄要》)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1.二谛 2.特有观点 3.量论

    4.补特伽罗 5.粗细无我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1.二谛 2.特有观点 3.量论

    4.补特伽罗 5.粗细无我

  • 二谛

    • 所知分为二谛,及现事(pratyakṣa)、不现

    事(parokṣa)等。

    (《一切宗义摄要》)

    • 理智所得=胜义谛,名言量所得=世俗谛

    • 由于诸法见真妄,故得诸法二种体。

    说见真境即真谛,所见虚妄名俗谛。(《入中论》)

  • 二谛

    • 胜义谛与空性同义,分类如前。所相如苗

    芽无自性。

    • 世俗谛虽不分正世俗与倒世俗,然若观待

    世间认知,亦可分为正、倒世俗。如观待

    世间,脸面为正世俗,镜中脸之影像则为

    倒世俗。

    (《一切宗义摄要》)

  • 二谛

    • 若摄此义,现错乱因所未损害根及其境,

    待此认知,为正世俗;为此所损六根及境,

    待此认知,为倒世俗。如见白海螺为白色

    之根及其境,及见白海螺为黄色之根及其

    境。

    (《一切宗义摄要》)

  • 关于应成派二谛的两个常见误解

    • 【误解一】世俗谛是谛实执无明所立

    • 错解《入中论》71颂:

    痴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现为谛,

    能仁说名世俗谛,所有假法唯世俗。

    • 根源:这是世俗谛的词义,不是定义!

    世俗 saṃvṛti 障蔽、覆盖(ཀུན་རློབ)

    saṃvṛti < √vṛ saṃvṛtti < √vṛt

  • 关于应成派二谛的两个常见误解

    • 【误解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世俗谛实际上根本不存在

    • 错解根源:

    “不为理智所得”不等于“为理智所破”!

  • 关于应成派二谛的两个常见误解

    • 【误解二】胜义谛不可见、不可知

    • 1.错解佛经中所说,胜义谛:

    “以无见为见。”“不可知,不可见。”

    • 根源:“以无见为见”指的是“不见谛实有,

    即见诸法实相”,而不是什么都没见到!

    不见诸色不见受,想无可见不见思,

    若心意识都无见,如来说此己见法。 (《般若摄颂》)

  • 关于应成派二谛的两个常见误解

    • 【误解二】胜义谛不可见、不可知

    • 1.错解佛经中所说,胜义谛:

    “以无见为见。”“不可知,不可见。”

    • 根源:“以无见为见”指的是“不见谛实有,

    即见诸法实相”,而不是什么都没见到!

    有情自言见虚空,观彼虚空如何见,

    佛说见法亦如是,非见余喻所能说。 (《般若摄颂》)

  • 关于应成派二谛的两个常见误解

    • 【误解二】胜义谛不可见、不可知

    • 2.错解佛经中所说,胜义谛: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 根源:“心行处灭”在此指“没有分别行”,

    不是说什么心都没有!

    分别即是心行,由离彼故,说真实性无有

    分别。(月称《中论明句释》)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1.二谛 2.特有观点 3.量论

    4.补特伽罗 5.粗细无我

  • 应成派的特有观点

    • 此派所许复有多种:

    • 1.由见性空为缘起之义,不许自相有;

    • 2.如是亦不许自续、自证分、阿赖耶识、

    末那识、无方分极微等;

    • 3.许唯名假立之外境;立谛实执为烦恼障;

    (《一切宗义摄要》)

  • 应成派的特有观点

    • 此派所许复有多种:

    • 4.二种无我(补特伽罗无我、法无我)不分粗细;

    • 5.许灭谛为胜义谛;

    • 6.圣者周遍通达空性;

    • 7.异生认知皆是错乱;

    • 8.灭是有为等。 (《一切宗义摄要》)

  • 中观应成八大难点

    • 【事位】3

    • 1.不许阿赖耶。

    • 2.虽于名言,亦不许自相 。

    • 3.许外境。 (《中观八难笔记备忘》)

  • 中观应成八大难点

    • 【道位】4

    • 4.不许自续[因]为通达真实之方便。

    • 5.不许自证。

    • 6.二障安立理趣。

    • 7.许声闻独觉通达法无自性之理。

    • 【果位】1

    • 8.佛如所有智之理。 (《中观八难笔记备忘》)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1.二谛 2.特有观点 3.量论

    4.补特伽罗 5.粗细无我

  • 应成派的量论

    • 量的定义:对于作为自执式境之所量不欺诳之知。

    (pramāṇa) (《中观千座》)

    • 【对比】

    • 自续派以下量的定义:新、无欺诳之知。

  • 应成派的量论

    • 量的定义:对于作为自执式境之所量不欺诳之知。

    • 若谓:若尔,则与称一切世俗为“欺诳之有法”,

    岂不相违?

    • 如佛经所说,虚诳妄取相,诸行妄取故,是名为虚诳。

    欺诳法则妄,世尊如是说。诸行欺诳法,故彼等虚妄。

    (《中论》第13品)

  • 应成派的量论

    • 量的定义:对于作为自执式境之所量不欺诳之知。

    • 若谓:若尔,则与称一切世俗为“欺诳之有法”,

    岂不相违?

    • 答曰:对以之为境之知而言,此[量]是不符安住理

    之欺诳有法,然所量如此[量]所决了而有、由此之

    门[此量]于所量不欺诳,二者不相违故,无过。

    (《中观千座》)

  • 应成派的量论

    • 色于(凡夫及八地以下圣者的)眼识,既现为色,亦现

    为自相有,然[眼识]称量色为色,非称量色为自相

    有。

    • 彼虽于色、色之显现、色自相有之显现三者成量,

    然不须于色自相有成量。

    (《中观千座》)

  • 应成派的量论

    • 量有四种:现量、比量、教量、喻量。

    • 1.现量:不观待因、于作为自执式境之现事所量

    不欺诳之知。(不一定无分别!)

    2.比量:依因,于作为自执式境之不现事所量

    不欺诳之知。

    (《中观千座》)

  • 应成派的量论

    • 量有四种:现量、比量、教量、喻量。

    • 3.教量:称量极不现之信解比量。

    • 4.喻量:观待喻,比度不现所量之量。

    • 此二摄入比量。

    (《中观千座》)

  • 应成派的量论

    • 现量分三: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

    • (1)根现量:由从自增上缘有色根亲生之门,于作

    为执式境之现事所量不欺诳之识,如眼识。

    • (2)意现量:由自不共增上缘意根所亲生,不依三

    摩地,于作为自执式境之现事所量不欺诳之识。

    如取青眼识之后所生忆青识。

    (《中观千座》)

  • 应成派的量论

    • 现量分三: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

    • (3)瑜伽现量:由自不共增上缘止观双运三摩地所

    亲生,由现见自执式境——[四]谛相或粗细无我

    随一之门,不欺诳、离分别识。

    (《中观千座》)

  • 应成派的量论

    • 现量分三: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

    • 中观自续、经部及唯识宗中,现证无常等[四]谛十

    六行相之识必是圣者智,修不净三摩地时现有骨鏁

    满地之识等非量。总道时明现法性义总之智等,是

    取声义之分别,故非现量,因此,许异生相续中不

    容有瑜伽现量。

    (《中观千座》)

  • 应成派的量论

    • 现量分三: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

    • 此宗(中观应成派)之中,则如上述,未能以正理抉

    择二种究竟细无我之前,无常等四谛十六行相、唯

    遮断补特伽罗独立实物有之补特伽罗无我、能所取

    异物之空性等,能以正理抉择而修。若不离串习此

    等之支分而修习,亦能明了现见彼等义,然如是之

    智非圣者智,而是瑜伽现量,故许异生相续中有瑜

    伽现量。 (《中观千座》)

  • 应成派的量论

    • 其余认知安立,多同自续,然许:

    • 1.已决知是量,【而且是现量】

    • 2.意现量与分别有共依。

    (《一切宗义摄要》)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1.二谛 2.特有观点 3.量论

    4.补特伽罗 5.粗细无我

  • 应成派对“补特伽罗”的安立

    • 不许补特伽罗实有,以许若是存在周遍假有故。

    • 比较:自续派以下,补特伽罗的所相必是实有。

    • 虽许事而不许自相,以不许自相有故。

    • 虽不许自相有,然于唯名假立,能所建立如理而立,

    故许依蕴假立之“唯我”是补特伽罗之所相。

    (《一切宗义摄要》)

  • 应成派对“补特伽罗”的安立

    • 比较:

    • 【毗婆沙师】五蕴是补特伽罗的所相。

    • 【随教行经部师】五蕴是补特伽罗的所相。

    • 【随理行经部师】意识是补特伽罗的所相。

    • 【唯识师】阿赖耶识是补特伽罗的所相。

    • 【中观自续派】意识是补特伽罗的所相。

    • 【中观应成派】“唯我”是补特伽罗的所相。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1.二谛 2.特有观点 3.量论

    4.补特伽罗 5.粗细无我

  • 应成派的粗细无我

    • 补特伽罗无自性是细分补特伽罗无我,蕴无自性是

    细分法无我。

    • 不许补特伽罗能独立实有空为细分补特伽罗无我,

    以是粗分补特伽罗无我故。

    (《一切宗义摄要》)

  • 应成派的粗细无我

    • 补特伽罗无自性是细分补特伽罗无我,蕴无自性是

    细分法无我。

    • 不许补特伽罗能独立实有空为细分补特伽罗无我,

    以是粗分补特伽罗无我故。

    (《一切宗义摄要》)

  • 比较:毗婆沙宗、经部宗的粗细无我

    • 粗分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常一自在空

    • 细分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能独立实有空

    • 法无我:不承认

  • 比较:唯识宗的粗细无我

    • 粗分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常一自在空

    • 细分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能独立实有空

    • 细分法无我:二取异体空

    • ———————————

    • 一切法谛实空:不承认

  • 比较:经部行中观自续派的粗细无我

    • 粗分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常一自在空

    • 细分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能独立实有空

    • 细分法无我:一切法谛实空

    • ————————————

    • 二取异体空:不承认

  • 比较:瑜伽行中观自续派的粗细无我

    • 粗分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常一自在空

    • 细分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能独立实有空

    • 粗分法无我:二取异体空

    • 细分法无我:一切法谛实空

  • 比较:应成派的粗细无我

    • 粗分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能独立实有空

    • 细分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自性空

    • 细分法无我:一切法自性空

    • ————————————

    • 二取异体空:不承认

  • 应成派的粗细无我

    • 此处此等差别当略说之。此中分二:

    • 一、无自性之义;

    • 二、能独立实有空之义。 (《一切宗义摄要》)

  • 应成派的粗细无我

    • 一、无自性之义

    • 自续师不能唯由假名或分别安立补特伽罗等法,

    故由无损觉中所现而立。此复意指能立补特伽

    罗之无损觉所安立之补特伽罗,不待此觉,最

    初即从自方而有。

    • 如是有者,虽是补特伽罗“从自方而有”或

    “自性有”之义,然不许为“谛实有”之义。

    (《一切宗义摄要》)

  • 应成派的粗细无我

    • 一、无自性之义

    • 应成师者,补特伽罗不待能量自身之量,初则

    未有;补特伽罗与能量补特伽罗之量,二者互

    相观待而有。因此,能立之名言或分别所立之

    外,若有无可观待、从自方有者,即立为“自

    性有补特伽罗”及“从自方有补特伽罗”。许

    此无有为细分补特伽罗无我。如是余法亦合此

    理:蕴及瓶等无自性,即是细分法无我。

  • 难点:应成派安立某法的三条规则

    • 1.共许

    • 2.不为他量所害

    • 3.不为胜义理智所遮破

  • 应成派的粗细无我

    • 二、能独立实有空之义

    • 佛教犊子部许补特伽罗常、一、自在三特性空

    为细分补特伽罗无我;其余多数毗婆沙师,及

    经部师、唯识师、自续师,皆许能独立实有空

    为细分补特伽罗无我。

  • 应成派的粗细无我

    • 二、能独立实有空之义

    • “补特伽罗能独立实有”之执理及有理:

    • 基于执自性成立,执补特伽罗并不依赖自蕴,

    犹如治人之主;诸蕴依赖补特伽罗,犹如所治

    之仆。此即补特伽罗能独立实有之执理。

    • 若如此所执而有,即立为“能独立实有之有”。

  • 应成派的粗细无我

    • 二、能独立实有空之义

    • 此复不观待蕴,独自而有,即“能独立”;

    • 能否独立,系约补特伽罗自遮回(定义),非

    约事遮回(所相),以许意识为补特伽罗者许

    此为实有故。

    (《一切宗义摄要》)

  • 四种“实有”(据《章嘉宗义》)

    • 总体而言,实有(རས་ཡློད)、假有(བཏགས་ཡློད)之名言,

    大教典中多有出现。

    • 1.总唯以有为实有,如称:“若是有者,皆唯

    实有。”反方假有,譬如二我,谓虽由分别亦

    不取为有者。

    • 2.能作义之实有,谓诸事。其对立方假有,谓

    诸共相。

  • 四种“实有”(据《章嘉宗义》)

    • 总体而言,实有(རས་ཡློད)、假有(བཏགས་ཡློད)之名言,

    大教典中多有出现。

    • 3.常恒不变之实有,谓虚空无为、择灭、非择

    灭。反方假有,谓诸无常者。

    • 4.能独立之实有,谓作为根知所取之色,及自

    立之知。反方假有,谓不相应行及遍计之法。

  • 四种“实有”(据《章嘉宗义》)

    • 然则,后者是具相之实有假有,前者是异门之

    实有假有。后者之实有,义谓:某法自身现为

    觉境,不观待异自余法之行相现为觉境,而是

    自在显现之自立者;假有,义谓:某法自身现

    为觉境,决定必待异自余法之行相现为觉境。

    二者如其次第,如《摄抉择分》说:“若诸法

    不待所余、不依所余施设自相,应知略说是实

    有相。若有诸法待于所余、依于所余施设自相,

    应知略说是假有相,非实物有。 ”。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1.道之所断 2.正建立道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1.道之所断 2.正建立道

  • 二种障

    • 1.烦恼障:主要障碍解脱。

    • 2.所知障:主要障碍获得一切相智。

    • 【注意】

    • “烦恼障”:持业释,“烦恼”就是“障”

    • “所知障”:依主释,对“所知”的“障”

    所知不是障!

  • 首要的烦恼障、所知障

    • 【经部行中观自续派】

    • 烦恼障:补特伽罗我执及其种子

    • 所知障:法我执(谛实执)及其种子

  • 首要的烦恼障、所知障

    • 【经部行中观自续派】

    • 烦恼障:补特伽罗我执及其种子

    • 所知障:法我执(谛实执)及其种子

    • 【瑜伽行中观自续派】

    • 烦恼障:补特伽罗我执及其种子

    • 粗分所知障:粗分法我执(二取异体执) 及其种子

    • 细分所知障:细分法我执(谛实执)及其种子

  • 首要的烦恼障、所知障

    • 【应成派】

    • 烦恼障:一切谛实执及其种子

    • 所知障:谛实执的习气(“残气”)

  • 首要的烦恼障、所知障

    • 【应成派】

    • 烦恼障:一切谛实执及其种子

    • 所知障:谛实执的习气(“残气”)

    • 【重要区别】

    • 据自续派,谛实执(法我执)全部都是所知障

    • 据应成派,谛实执(法我执)全部都是烦恼障, 它的习气才是所知障。

  • 首要的烦恼障、所知障

    • 许执事为谛实之谛实执及其种子为烦恼障,大

    小乘一切阿罗汉皆应断之。

    • 如自续师,诸谛实执皆所知障,如《现观庄严

    论》“对治九地中,上上等诸垢,谓由下下等,

    诸道能清净”所说,上中下九品谛实执由大乘

    九品修道无间道次第断除。如是安立,应成不

    许。(《一切宗义摄要》)

  • 第十地

    第九地

    第八地

    第七地

    第六地

    第五地

    第四地

    第三地

    第二地

    初地

    自续派 应成派

  • 第十地

    第九地

    第八地

    第七地

    第六地

    第五地

    第四地

    第三地

    第二地

    初地

    断下下品俱生所知障

    断下中品俱生所知障

    断下上品俱生所知障

    断中下品俱生所知障

    断中中品俱生所知障

    断中上品俱生所知障

    断上下品俱生所知障

    断上中品俱生所知障

    断上上品俱生所知障

    断分别所知障

    自续派 应成派

    ————

  • 第十地

    第九地

    第八地

    第七地

    第六地

    第五地

    第四地

    第三地

    第二地

    初地

    断下下品俱生所知障

    断下中品俱生所知障

    断下上品俱生所知障

    断中下品俱生所知障

    断中中品俱生所知障

    断中上品俱生所知障

    断上下品俱生所知障

    断上中品俱生所知障

    断上上品俱生所知障

    断分别所知障

    断下品所知障

    断中品所知障

    断上品所知障

    断下下品俱生烦恼障

    断下上品俱生烦恼障

    断中下品俱生烦恼障

    断中上品俱生烦恼障

    断上下品俱生烦恼障

    断上上品俱生烦恼障

    断分别所知障

    自续派 应成派

    ————

    ——

  • 首要的烦恼障、所知障

    • 又,小乘阿罗汉通达先行,小乘道时断一切谛

    实执等烦恼障;然初即大乘定姓之菩萨,断此

    与得第八地同时。所知障者为烦恼习气或二相

    错乱之习气,断此与成佛同时。(《一切宗义摄

    要》)

  • 首要的烦恼障、所知障

    • 自续师等许所知障之说佛教宗义者,许烦恼障

    有分别、俱生二种,如是所知障亦复二种。然

    应成师,许分别、俱生烦恼障有见所断及修所

    断,而所知障无有分别或见所断,必是俱生或

    修所断。

    • 分别、俱生之差别:不待宗义转变心意,自然

    出生,即为俱生;依赖宗义转意而生,即是分

    别。(《一切宗义摄要》)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1.道之所断 2.正建立道

    (1)总说 (2)别说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1.道之所断 2.正建立道

    (1)总说 (2)别说

  • 总说三乘五道

    • 声闻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

    五道,如是独觉、大乘亦各有五道,共十五道。

    • 证道之理:初证资粮道,后证加行道、见道,

    其后修道,其后无学道,次第决定。资粮道中,

    次第证得下、中、上三品;加行道中,次第证

    得暖、顶、忍、世第一法四位,次第决定。

    (《一切宗义摄要》)

  • 总说三乘五道

    • 见道有十六刹那智忍,即八智八忍。八智者,

    苦法智、苦类智,如是一一配合集、灭、道,

    即配四谛。八忍者,苦法忍、苦类忍,如是亦

    配合集、灭、道。(《一切宗义摄要》)

  • 难点:应成派所理解的见道十六刹那智忍

    • 《六十正理论》云:“知此最胜法,获法智无

    边,缘生性可见,是义非无见,此中微妙性,

    非缘生分别。 ”

    • 其释云:“所说之法,缘于无生无灭之缘起,

    见三圣谛缘起体性,是故无生,复见涅槃亦此

    体性,是故现观是一。(《现观庄严论释·金鬘疏》)

  • 应成派所理解的见道十六刹那智忍

    • “问:若如是,如何安立见道十五刹那?

    • “答:有一类不许见道十五刹那,而许一时现

    证,彼等所许与此所说并不相违。许十五刹那

    者,是为利益所化士夫,故于一识体分立为十

    五。 ”(《现观庄严论释·金鬘疏》)

  • 应成派所理解的见道十六刹那智忍

    • 义谓:了知缘起法无生无灭,故通达“苦、集、

    道”自性亦无生灭;而此自性亦即是“灭”自

    性。故同时证悟四谛自性。然法智之后,非以

    不同证悟行相之理而次第证。是故同时现证。

    • 然安立十五或十六刹那,是为利益乐广者而立,

    即许:不畏四谛自性,故谓法忍;如理明了,

    故谓法智;类智时,亦如是不畏而明了,而成

    有力,故谓类忍与类智。(《现观庄严论释·金鬘疏》)

  • 应成派所理解的见道十六刹那智忍

    • 问曰:若尔,十六刹那如何安立?

    • 答曰:此约遮回(返体)而立。盖由遮回(返体),

    约现证此谛,及现证此谛之空性,而分苦智、

    集智等,与苦忍、类忍等。然非不许如是名言,

    以月称论师《中观五蕴论》如是说故。(嘉曹杰

    《六十正理论释》)

  • 应成派所理解的见道十六刹那智忍

    • 声闻藏中有说一刹那者,亦有说为十五刹那者,

    二者并不相违,以唯约相续中生起之次第,及

    于乐广说者,而以种种名言宣说故。(嘉曹杰《六

    十正理论释》)

  • 应成派所理解的见道十六刹那智忍

    • 问曰:若尔,如何又说缘四谛有无常等十六行

    相?

    • 答曰:此等唯是资粮、加行位所修成熟相续之

    道,非解脱道,以解脱道定须通达无自性故。

    (嘉曹杰《六十正理论释》)

  • 总说三乘五道

    • 又,见道分根本智与后得智,根本智又有无间

    道、解脱道二种。八忍与见道无间道同义,八

    智与见道解脱道同义。(《一切宗义摄要》)

    圣智 根本智

    无间道

    解脱道 后得智

  • 总说三乘五道

    • 又,大乘道有十地:初极喜地,二离垢地,三

    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

    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 此中有“以初地为体之见道”及“以初地为体

    之修道”二种。见道如前。许以初地为体之修

    道有无间道,无大异议;以初地为体之修道解

    脱道与修道后得智是有是无,虽有异议,然若

    依《疏》 ,显然是有。(《一切宗义摄要》)

  • 总说三乘五道

    • 十地各有根本、后得。第二地至第十地,解脱

    道与无间道二者为无间所获之智;于第十一普

    光地即佛地,有许、不许解脱道二理。(《一切

    宗义摄要》)

    圣智 根本智

    无间道

    解脱道 后得智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1.道之所断 2.正建立道

    (1)总说 (2)别说

  • 三十七菩提分共同道

    • 大小二乘共同道:

    • [(1)身、受、心、法四念住;]

    • (2)未生恶不令生,已生恶令断除,未生善令生

    起,已生善令增长,是四正断;

    • (3)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是四神

    足;(《一切宗义摄要》)

  • 三十七菩提分共同道

    • 大小二乘共同道:

    • (4)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为五

    根;

    • (5)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为五

    力;(《一切宗义摄要》)

  • 三十七菩提分共同道

    • 大小二乘共同道:

    • (6)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为七

    等觉支;

    • (7)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正念、正定,为八圣道支。

    • 此七者大乘亦有,故为共通。(《一切宗义摄要》)

  • 其余共不共法

    • 又,慈、悲、喜、舍为殊胜四无量;

    • 空、无相、无愿为三解脱门;

    • 初无色处等四无色解脱、有色观色解脱、无色

    观色解脱、净色解脱、灭尽解脱,为八解脱;

    • 四静虑、四无色定、灭尽等至,为九次第定。

    (《一切宗义摄要》)

  • 其余共不共法

    •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

    漏尽通,是六神通;

    •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是为五眼;

    (《一切宗义摄要》)

  • 其余共不共法

    • 又,四谛智等十智,随念天等六随念,施等六

    波罗蜜多,地遍处等十遍处,八胜处,命自在

    等十自在,知处非处力等十力,四无所畏,四

    无碍解,三念住,三不护,十八不共法等,声

    闻、独觉、菩萨,共与不共,随应而有,然若

    别说,恐繁不赘。(《一切宗义摄要》)

  • 大纲

    •一、中观应成派的定义

    •二、“中观应成派”的词义

    •三、中观应成派的宗义

    • (一)事(二)道(三)果

  • 应成派理解的涅槃

    • 声闻亦安立八向住。

    • 涅槃分三:有余、无余、无住涅槃。

    • 有余、无余之义,不同自续所立,而许为“有

    无谛实显现之余”;且二涅槃中,先须证得无

    余涅槃。(《一切宗义摄要》)

  • 佛身

    • 大乘三身所作事业等,不唯此派,即自续师及

    唯识师亦皆承许。

    • 三身:法身、报身、化身。

    • 1.法身有二:断法身、证法身。

    • 初为自性身;次即智法身,一切相智同义。

    (《一切宗义摄要》)

  • 佛身

    • 2.圆满报身有五决定,如:唯住色究竟天之住

    处决定。(1.处决定、2.身决定、3.眷属决定、4.法

    决定、5.时决定)

    • 身决定者,即手足轮相等三十二相,及指甲赤

    铜色等八十随好。语有悦意、柔软等六十四支

    美妙音声;意则遍知一切所知之相,此有百一

    十种,或前所说;以遮回分,则无限量。(《一

    切宗义摄要》)

  • 佛身

    • 3.化身有三:

    • (1)化为技师或琵琶师等之巧化身;

    • (2)化为普通天人、野兽、树木、船桥等之生化

    身,然变化所依,有自身分及他所作二者,故

    须细分;

    • (3)示现十二相成道之胜应身。

    • 后者亦须具足相好,如我等大师。(同上)

  • 佛身

    • 所作事业任运成就,若如意宝、妙瓶、如意树,

    无有分别,不假功用,随欲而现。(同上)

  • 佛身

    • 三身、事业广述者,如《现观庄严论》《经庄

    严论》《宝性论》《宝鬘论》《入中论释》等。

    (同上)

  • 证果之理

    • 证果之理:

    • 事位,了知二谛(世俗谛、胜义谛)建立;

    • 由此,于道位时,双运(福、智)二资粮而修

    持;

    • 后于果位,证得色身、法身双运果位。(同上)

  • 结语

  • • 颂曰:

    • 共通宗义大海中,撷取少分浪花滴,

    犹如孔雀色斑斓,汇聚善品现端严。

    • 过略所诠不圆满,广述文丰钝难知,

    见已而出易解语,随其所宜善宣说。

  • • 此依众多智者说,辨析定解而缀成,

    虽无大过然错失,于圣智前悉忏悔。

    • 善说所得诸善根,若有纵如雪山尖,

    愿除众生心垢暗,回向圆成遍智因。

  • • 《一切宗义摄要•趣入明慧无量宫》,为博通诸

    多显密经论与教授,名为上座坚赞贝桑波者之

    所敦请,并允诺集诸顺缘制版,依此,明了诸

    多宗义差别、名为释迦苾刍扎巴希珠(名称讲

    修)者,于卓尼寺自舍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