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层次人才投融资对接会: “硬科技”成最热关键词 本报讯 (记者 杨帆 通讯员 夏金燕) 昨日,世 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 高层次人才硬科技创新创业投 融资对接会在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园举行。现场, 共有 43 个硬科技项目参会, 27 个项目进行了路演, 吸引了来自上海、江苏、杭州、厦门等地近 100 家创 投机构和 20 余家知名企业代表出席。生命健康、人 工智能、物联网、新材料、高端装备等“硬科技”热词 成为探讨的关键。 活动执行单位、青科孵化器负责人介绍,投融资 对接会是孵化器“四大”赋能活动之一,通过投融资 对接会活动进一步推动项目与资本对接、技术与企 业对接、产品与市场对接,除投融资对接会之外,青 科孵化器还有“私享会” “商务周” “成长营”等系列赋 能活动。据悉,青科孵化器目前已经与 16 所科研机 构、 12 家银行、 17 家上市公司、 80 多家各地温州商 会、 500 多家创投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就科技成 果转化、投贷联动、股权投资、商务合作建立长效的 信息交流机制,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营造良好 的创业生态环境。 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 思想与智慧的科技盛宴 本报讯 (记者 卢秀铨) 昨日, 2020 世界青年 科学家峰会—温州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国际研 讨会在浙南云谷召开。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外 青年科学家在内,近 200 位激光与光电智能研究领 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激荡思想的火花,分享最 新的科技。 当天的研讨会上, 12 个具有代表性的人才智力 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签约的项目分别涉及生产在 线检测智能控制系统软件开发、把手自动装袋机研 制、多轴伺服电机驱控一体软件开发等。其中,温 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分别与松山湖 材料实验室光子中心团队和厦门嵘拓物联科技有 限公司签署了“超快激光创新实验室”和“智能工厂 物联网创新中心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助推温州 激光光电产业的内涵式建设和跨越式发展。 随后的主旨报告中, 7 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 表分享了自己专业领域的研究心得,为激光与光电 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温州人不仅能赚钱,温州 也是一个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大响是我国航空动力工程专家,也是我国航空动 力界的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与现场嘉宾分 享了题为《通用航空与应急救援体系安国利民的重 大战略举措》报告。 “温州鞋业迈向新制造转型”对话会: 川大温州鞋革产业 研究院落户鹿城 本报讯 (记者 柯哲人) 2020 世界青年科学 家峰会召开之际,昨天下午,“温州鞋业迈向新制造 转型”对话会在鹿城鞋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举行, 由鹿城区与四川大学共建的鞋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 体平台—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同步揭牌。该研究 院将以四川大学轻工学科领域的科研力量,助推鹿 城以及温州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发展,为“中国鞋 都”迈向“世界鞋都”的跨越式发展助力。 接下来,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将致力于实现鞋 革产业创新要素、科技要素和高端产业人才的集聚, 实现鞋革产业企业在新材料应用、信息化和数字化 转型、智能制造模式上的创新与进步,进一步推动高 新产业发展和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提 升鞋革产业的科技和创新竞争力,打造示范型、引领 型的新型研发机构,为温州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 区贡献力量。 当天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温州鞋业迈向新制造 转型”论坛。 性别平等,保护环境,珍爱健康,国际青年女科学家发出“她声音” 关注环境健康 共建美好家园 女科学家的视角 环境与健康是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威 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今年新冠肺炎疫 情全球蔓延,给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带来巨大威胁。当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受到 威胁,广大女性医务人员和女科技工作者 挺身而出,用奉献和担当换来山河无恙。 在捍卫人类健康领域,巾帼不让须 眉。本次论坛讲台上,美国地球物理联合 会( AGU )主席 Robin Bell、浙江大学影像医 学与核医学教授田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 眼视光医院教授吕帆,分别作了“科学应对 环境挑战性别平等至关重要”“新冠肺炎 诊断的挑战:医学影像的作用及思考”“疫 情之后的眼健康问题研究”等主旨报告,一 起探讨人类健康新威胁的全球防治方法和 途径。 环境污染是她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 围绕着“环境污染与治理修复”这一主题, 美国马里兰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教授、美国 科学促进会( AAAS )会 士 PATRICIA M. GLIBERT,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美国地 质学会( GSA )会士郑焰,自然资源部第二 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韩喜球等分别作“有害 藻华:对世界水域的威胁”“全球地下水砷 暴露:沉默的公共健康危机”“探索海洋,保 护海洋,共建宜居和可持续的地球家园”的 主旨报告,探讨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对人 类健康的潜在威胁与科学应对的措施和建 议。 六位嘉宾精彩分享后,论坛发布了国际 青年女科学家论坛倡议,希望在全球环境与 健康问题的应对和治理方面,能汇聚共识,共 同推进建设人类健康和命运共同体。 女科学家的探讨 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如何“共赢” 昨天下午,女科学家和女企业家代表 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话探讨“地球健 康与人类健康”。她们分享科研经验,与现 场观众互动答疑,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寻 求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共赢”之策。 现在可以接种疫苗吗?互联网人工智 能怎样发挥正面作用?在参会嘉宾简短的 观点介绍后,现场互动环节掀起了高潮。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 究所的鲍琳琳介绍了她所在的研究所在抗 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的成效。她还现场 回答了观众最关心的疫苗研发进展。对于 互联网人工智能怎样发挥正面作用,来自 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副总裁孟红现场给出了 答案。她说,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带来很 多好处,包括对疫情的控制,面对疾病和对 健康的预测。但也有很多未成年人面对虚 拟世界,使用手机和电脑时无法自控,因而 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而未来科技的发展 就是要把技术向着正能量去引导,这也是 她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还有不少女科学家将目光投向海洋环 境。同样关注海洋环保的中国科学院南海 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唐丹玲和上海交通大学 海洋学院副教授曹玲,都不约而同讲到了 海洋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女科学家精准、专业的对话,引发会场 内参会人员的共鸣。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 工程学院教授张彤听完她们的讨论并结合 自己的研究领域,称环境保护是高度交叉 的学科,她所做的研究是通过实验的手段 认识自然、发现问题,但想要真正改造自然 解决问题,更多是需要技术手段,会后她将 与曹玲教授再做进一步的探讨。 女科学家的脚步 扎实坚韧以科学报国 2020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期间,女科 学家们还走进校园,分别与温州医科大学、 瓯海中学的学生们亲切对话,深入交流。 昨天下午 2 点,在温州医科大学“院士 林”前,科学“女神”们迎面走来,笑容满 面。她们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长卷上郑 重签名,在“院士林”中和同学们一起植树 培土,微笑着合影留念。 随后,女科学家们开始了专题报告 会。报告会以“恪守学术道德,永葆诚信本 色”为主题。海军军医大学国家肝癌科学 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中国科 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CAS-JIC 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曹 晓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 司总工程师梁建英,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 秦川等知名学者,分别以《弘扬科学家精 神,努力攻克医学难题》《揭秘跳跃基因的 功能》《与中国速度同行》《实验动物科技与 传染病防控》为题,分享了学术成果和她们 个人求学、从业的亲身经历。 女科学家们用自己的科研经历,向在 座同学们传达着一份信念:作为医学科学 家,每走一步都扎扎实实,大医精诚,创新 坚韧。 另悉,在 2020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期 间,女科学家还赴龙湾区部分企业参观调 研。 3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主编/芒芒 美编/蔡晖 组版/文婕 聚焦 聚焦 青科会系列卫星活动持续在我市各地开展招引科创青年 共建“重要窗口” 龙湾区 打造青科会产业落地新平台 昨天,温州龙湾青科城项目举行新闻 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该项目将以产 业带动发展、以生态引领生活,打造成科技 创新企业成长发展的新平台。 该项目划分为浙南科技城、文昌创客 小镇、富春未来社区三个板块。其中,创 客小镇作为启动区将率先启动建设,用地 101 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 123 万平方 米,内容包括会议展览、产业孵化、产业 制造、总部办公、科学家社区、科创服 务、生活配套等。 为切实推进青科城建设,龙湾正在不 断强化产业支持,抓紧项目不放,精准招商 引资,加快平台集成、产业集中、人才集 聚。目前,浙南科技城板块已集聚多家高 能级科研平台。该区还落实对人才的政策 保障、服务保障、住房保障、金融保障组合 拳落地,致力解决青年科学家和创业者的 后顾之忧。 瓯海区 专场决赛推动创新项目落地 2020 温州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生命 健康行业赛生物医药专场总决赛,于昨日 在瓯海区开赛。经过前期角度筛选, 20 项目入围此次决赛。 比如,人工智能可穿戴式诊疗设备及 远程医疗诊断分析平台项目,可实现对用 户健康的日常监测,提高诊疗效率。亿耳 人工智能助听耳机项目,借助互联网技术、 大数据分析,为听障人群提供高性价比的 助听产品。人工器官新材料项目,是全球 首次使用人工胶原制作血管等人体组织器 官,填补了国际空白。 下一步,这些项目将最终决出前三名, 获得最高 30 万元奖金。这些项目如果在大 赛结束后一年内落地转化,可申请市级领 军型人才创业项目,最高可获得 600 万元资 助,并享受场租减免等优惠。特别重大的 项目,还将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重点扶 持。 洞头区 为生命健康岛建平台引项目 “大健康 · 新未来”洞头生命健康院士 研讨会暨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院 校联盟学术年会,于昨日在洞头区举行。 此次活动,通过院士专家与高校、企业 的对接,落地了校际、校地及政企之间研究 中心共建和相关合作项目签署。中国全科 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温州红树林北移 研究中心、慢性病大数据研究中心也分别 举行了成立仪式。温州红树林蓝碳研究基 地共建合作项目、羊栖菜代谢性疾病研发 合作项目、基于纳米透皮技术生命大健康 系列产品共同开发战略合作项目等 3 个协 议进行签约。 研讨会上,大健康领域权威专家还为 洞头进一步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 教育,加快医学教育创新,推动生命健康产 业发展提供了思路。助力该区加快编制十 四五规划,谋划落实以生命健康岛为重要 一环的海上花园建设。 瑞安市 启动卡脖子技术攻关全球征集 昨天,瑞安云江科创大会开幕。该市 在会上启动产业创新卡脖子技术全球揭榜 挂帅活动,推出首批技术需求榜单。揭榜 人攻克难题后,最高可拿到 200 万元赏金。 首批技术需求榜单有 30 条,总投资额 12 亿元,设赏金 2000 多万元。其中,浙江 创富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布的针对新能源 车用锂电池软包装材料的一项技术攻关征 集令,赏金为 200 万元;温州瑞明工业股份 有限公司,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电 机壳体技术攻关征集令,赏金为 200 万元; 华峰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一项树脂技术 攻关征集令,赏金为 100 万元。瑞安则通过 科技项目立项的方式,对企业发布的技术 攻关赏金给予一定补贴。 大会还举行 26 个重大项目现场集中签 约,涵盖产业创新、科创平台、产业基金、总 部经济、人才团队等领域。比如,深圳市东 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瑞安市国 投集团、温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 司,三方签约合作成立总规模 10 亿元的东 方富海智能制造产业基金,重点投向智能 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该基金将通过资 产运营并购整合一批项目,引进先进企业 管理理念,助力中小型企业开拓市场,助推 本地智能制造发展。 永嘉县 借力青科会平台壮大泵阀业 昨天, 2020 年全国阀门标准工作会议、 泵阀产业研讨会分别在永嘉县举行。借助 这些载体,该县致力推动当地传统优势产 业持续发展壮大。 在全国阀门标准工作会议上,来自全 国业内专家权威共同评审阀门行业标准, 为该县企业学习借鉴全国经验提供平台。 与会的该县企业表示,此次会议将指导当 地企业主动地参与全国甚至全球行业标准 制定当中。通过这种方式,为企业开拓更 大市场奠定基础。 在泵阀产业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英 才围绕永嘉相关产业开展技术对接。此次 活动汇聚了业内顶级专家和人才,代表着 行业研究最前沿的发展方向,为该县制造 业带来新理念。研讨会现场,还为当地企 业建立数字化复合材料泵阀产业创新示范 基地进行授牌。 文成县 签约新平台促农业成果转化 文成生态农业产业研讨会于昨天举 行。此次活动以“聚焦绿色发展助力生态 农业”为主题,邀请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学 者、该县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参加,探讨 当地杨梅、糯米山药、中华土蜂蜜等产业发 展。 研讨会上,文成和全国老龄委健康科 技研究所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将在该县共 同建设乡村振兴科创研究院。文成每年安 排不少于 100 万元用于研究院基地建设,全 国老龄委健康科技研究所将在人才培训、 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人才支撑等领 域,助推该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活动期间,与会专家还围绕杨梅保鲜 及农产品萃取技术应用、杨梅绿色高效栽 培技术、山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文成糯 米山药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展开探 讨,力争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文成生态农业 产业健康发展的理论支撑。 平阳县 邀请业界专家破解生产难题 塑编塑包产业技术对接会,于昨日在 平阳县举行。国内业界院士专家和该县企 业代表,共商当前产业面临挑战和未来企 业转型升级的趋势。该县尤其注重通过此 次活动,邀请专家为企业在生产实际中遇 到的成本控制、产量提升、转型升级等实质 性问题答疑解惑。 比如,来自中采实业的企业代表毛振 永,向专家寻求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渠道。 来自汇川科技的企业代表高树叶,向专家 咨询了以玉米为原料的可再生生物降解材 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难题。来自塑包协会的 成员,针对限塑令新规就可降解材料的强 度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探讨。这些专家学者 纷纷给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指导企业破 解难题。 借助此次对接会,平阳推动塑编塑包 产业和学术科研相结合,利用大数据和互 联网技术,引进智能制造设备,助力企业走 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之路。 泰顺县 推动生态产业合作项目签约 “青年π·in 泰顺”生态产业发展研讨会 于昨日举行。吸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 领域专家以及泰商、该县企业参与其中。 活动现场,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院士 团队、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工艺美 术学会,分别和该县签订相关产业合作协 议。泰顺亿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康 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和上海中医药 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 研究所签订相关研究协议。 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还 作了题为《中国茶业现状与泰顺茶产业高 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从业态创新、营销 创新等方面,深入分析该县茶叶高质量发 展路径。刘院士一方面认为,泰顺出产的 是好绿茶。但同时也建议,泰顺茶还要进 一步强化品牌传播、市场网络体系建设,推 动茶香飘向更远的地方。 龙港市 助力企业储备未来发展技术 龙港市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龙港市 科研成果推介会暨企业合作项目签约仪 式,分别于昨天举行。 研讨会上,针对印刷包装这一该市支 柱产业,专家学者纷纷对如何从传统模式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路径建言献策。 他们建议,龙港应当立足这一传统产业,走 规模化融合之路,努力推动全产业链发 展。同时,企业应当加大创新力度、做专做 精,以个性化的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推介会上,该市一批企业和北京印刷 学院等高校签订 10 个项目合作协议。比 如,浙江世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借助 高校科研人才在产品转型升级、竞争力提 升等方面开展合作。温州格洛博电子有限 公司,将借助新合作项目,改善产品在绿色 可降解方面的表现,并为公司未来发展储 备相关技术。浙江中域科技有限公司,则 希望通过此次合作使自身产品在工艺技术 上得到更新提升,从而在深耕该领域 10 年的基础上,让自己的市场份额能更上一 层楼。 本报记者 夏婕妤 张琳 通讯员 张玉梅 女性与科学是国际科技界的热 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女性科学家走入 科学领域的世界前沿,尤其在医学、 生物、化学领域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 学交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 昨天,国际青年女科学家论坛暨 第十二届中国女科学家论坛在温州 医科大学举行。论坛采用国际连线、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了20 多位国内外杰出女科学家和女企业 家以及国际机构,以“环境与健康”为 主题,探讨人类社会居住的环境和人 类自身的健康安全。 本报记者 张睿 陈蜜 县级融媒协作体 昨日,我市各地持续借助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这一世界级平台,开展系列 卫星活动。各县(市、区)纷纷抢抓各行各业权威专家、青年学者、创业团队来温的难 得机遇,以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一方面邀请他们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一方面组织 本地行业企业向这些英才了解业界新动向、对接新项目。 通过系列活动,一批为未来发展提供动能的产业项目、服务平台、科技人才,正加 速落户各地,为我市打造“重要窗口”提供支撑。 女科学家在“院士林”和同学们一起植树培土。夏婕妤 张琳 摄 科学分享会: 以艺术的形式发问科学 本报讯 (记者 卓扬) “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 手,在山顶上会合。”昨天晚上,“天问:世界观的对 话”之“智能 · 艺术”科学分享会在温州肯恩大学举 行。活动邀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艺术 RAQS 媒体小组、后院大脑神经科学实验室创始 人蒂姆 · 马祖洛、华为河图总工程师罗巍等涉足自然 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文化领域的 10 位学者参 与。他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与温肯学生一道, 以艺术的形式发问科学,从科学的角度解读艺术,开 启一段围绕人工智能和艺术智性的跨领域对话。 论坛现场,各位学者就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 telligence )和艺术智性( Artistic Intelligence )的“两个 AI 的协同进化”为主题展开对话。为什么我们今天 更需要艺术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首先 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孙周兴介绍,如今,在技术人类 生活世界里出现了包括装置艺术、实验音乐、新媒体 艺术、 VR 虚拟现实等“科技艺术”。人工智能技术把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极端化了,它一方面把人类思维 高度同一化,构成一个“数据集中营”,另一方面打开 了无边的虚拟想象空间。 “无论是为了抵抗同质化和 普遍化、保卫个体自由,还是为了技术人类的创造性 活动,我们今天都更需要艺术了。 科学和艺术的合作不应限于工具性的整合,而 是要互为参照、互为启蒙,这样跨界沙龙引起了现场 诸多共鸣。活动的最后,学者与温肯学生进行了热 烈的互动交流。

关注环境健康 共建美好家园img.wzrb.com.cn/epaperfile/20201020/...4 hours ago  · 项目入围此次决赛。比如,人工智能可穿戴式诊疗设备及 远程医疗诊断分析平台项目,可实现对用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高层次人才投融资对接会:

    “硬科技”成最热关键词

    本报讯(记者 杨帆 通讯员 夏金燕)昨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高层次人才硬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对接会在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园举行。现场,共有 43个硬科技项目参会,27个项目进行了路演,吸引了来自上海、江苏、杭州、厦门等地近 100家创投机构和20余家知名企业代表出席。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材料、高端装备等“硬科技”热词成为探讨的关键。

    活动执行单位、青科孵化器负责人介绍,投融资对接会是孵化器“四大”赋能活动之一,通过投融资对接会活动进一步推动项目与资本对接、技术与企业对接、产品与市场对接,除投融资对接会之外,青科孵化器还有“私享会”“商务周”“成长营”等系列赋能活动。据悉,青科孵化器目前已经与16所科研机构、12家银行、17家上市公司、80多家各地温州商会、500多家创投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就科技成果转化、投贷联动、股权投资、商务合作建立长效的信息交流机制,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

    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

    思想与智慧的科技盛宴

    本报讯(记者 卢秀铨)昨日,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温州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在浙南云谷召开。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外青年科学家在内,近 200位激光与光电智能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激荡思想的火花,分享最新的科技。

    当天的研讨会上,12个具有代表性的人才智力合作项目现场签约。签约的项目分别涉及生产在线检测智能控制系统软件开发、把手自动装袋机研制、多轴伺服电机驱控一体软件开发等。其中,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分别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光子中心团队和厦门嵘拓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超快激光创新实验室”和“智能工厂物联网创新中心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助推温州激光光电产业的内涵式建设和跨越式发展。

    随后的主旨报告中,7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分享了自己专业领域的研究心得,为激光与光电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温州人不仅能赚钱,温州也是一个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是我国航空动力工程专家,也是我国航空动力界的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与现场嘉宾分享了题为《通用航空与应急救援体系安国利民的重大战略举措》报告。

    “温州鞋业迈向新制造转型”对话会:

    川大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落户鹿城

    本报讯(记者 柯哲人)在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召开之际,昨天下午,“温州鞋业迈向新制造转型”对话会在鹿城鞋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举行,由鹿城区与四川大学共建的鞋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平台——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同步揭牌。该研究院将以四川大学轻工学科领域的科研力量,助推鹿城以及温州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发展,为“中国鞋都”迈向“世界鞋都”的跨越式发展助力。

    接下来,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将致力于实现鞋革产业创新要素、科技要素和高端产业人才的集聚,实现鞋革产业企业在新材料应用、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模式上的创新与进步,进一步推动高新产业发展和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提升鞋革产业的科技和创新竞争力,打造示范型、引领型的新型研发机构,为温州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贡献力量。

    当天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温州鞋业迈向新制造转型”论坛。

    性别平等,保护环境,珍爱健康,国际青年女科学家发出“她声音”

    关注环境健康 共建美好家园

    女科学家的视角环境与健康是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给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当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受到威胁,广大女性医务人员和女科技工作者挺身而出,用奉献和担当换来山河无恙。

    在捍卫人类健康领域,巾帼不让须眉。本次论坛讲台上,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主席Robin Bell、浙江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授田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教授吕帆,分别作了“科学应对环境挑战 性别平等至关重要”“新冠肺炎诊断的挑战:医学影像的作用及思考”“疫情之后的眼健康问题研究”等主旨报告,一起探讨人类健康新威胁的全球防治方法和途径。

    环境污染是她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围绕着“环境污染与治理修复”这一主题,

    美国马里兰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教授、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 PATRICIA M.GLIBERT,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美国地质学会(GSA)会士郑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韩喜球等分别作“有害藻华:对世界水域的威胁”“全球地下水砷暴露:沉默的公共健康危机”“探索海洋,保护海洋,共建宜居和可持续的地球家园”的主旨报告,探讨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与科学应对的措施和建议。

    六位嘉宾精彩分享后,论坛发布了国际青年女科学家论坛倡议,希望在全球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应对和治理方面,能汇聚共识,共同推进建设人类健康和命运共同体。

    女科学家的探讨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如何“共赢”

    昨天下午,女科学家和女企业家代表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话探讨“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她们分享科研经验,与现

    场观众互动答疑,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寻求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共赢”之策。

    现在可以接种疫苗吗?互联网人工智能怎样发挥正面作用?在参会嘉宾简短的观点介绍后,现场互动环节掀起了高潮。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的鲍琳琳介绍了她所在的研究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的成效。她还现场回答了观众最关心的疫苗研发进展。对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怎样发挥正面作用,来自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副总裁孟红现场给出了答案。她说,人工智能技术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包括对疫情的控制,面对疾病和对健康的预测。但也有很多未成年人面对虚拟世界,使用手机和电脑时无法自控,因而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而未来科技的发展就是要把技术向着正能量去引导,这也是她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还有不少女科学家将目光投向海洋环境。同样关注海洋环保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唐丹玲和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曹玲,都不约而同讲到了

    海洋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女科学家精准、专业的对话,引发会场

    内参会人员的共鸣。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彤听完她们的讨论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称环境保护是高度交叉的学科,她所做的研究是通过实验的手段认识自然、发现问题,但想要真正改造自然解决问题,更多是需要技术手段,会后她将与曹玲教授再做进一步的探讨。

    女科学家的脚步扎实坚韧以科学报国

    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期间,女科学家们还走进校园,分别与温州医科大学、瓯海中学的学生们亲切对话,深入交流。

    昨天下午 2点,在温州医科大学“院士林”前,科学“女神”们迎面走来,笑容满面。她们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长卷上郑重签名,在“院士林”中和同学们一起植树培土,微笑着合影留念。

    随后,女科学家们开始了专题报告会。报告会以“恪守学术道德,永葆诚信本色”为主题。海军军医大学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CAS-JIC联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梁建英,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秦川等知名学者,分别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努力攻克医学难题》《揭秘跳跃基因的功能》《与中国速度同行》《实验动物科技与传染病防控》为题,分享了学术成果和她们个人求学、从业的亲身经历。

    女科学家们用自己的科研经历,向在座同学们传达着一份信念:作为医学科学家,每走一步都扎扎实实,大医精诚,创新坚韧。

    另悉,在 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期间,女科学家还赴龙湾区部分企业参观调研。

    3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主编/芒芒美编/蔡晖组版/文婕

    【【聚焦聚焦】】

    青科会系列卫星活动持续在我市各地开展——

    招引科创青年 共建“重要窗口”龙湾区

    打造青科会产业落地新平台

    昨天,温州龙湾青科城项目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该项目将以产业带动发展、以生态引领生活,打造成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发展的新平台。

    该项目划分为浙南科技城、文昌创客小镇、富春未来社区三个板块。其中,创客小镇作为启动区将率先启动建设,用地101 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 123 万平方米,内容包括会议展览、产业孵化、产业制造、总部办公、科学家社区、科创服务、生活配套等。

    为切实推进青科城建设,龙湾正在不断强化产业支持,抓紧项目不放,精准招商引资,加快平台集成、产业集中、人才集聚。目前,浙南科技城板块已集聚多家高能级科研平台。该区还落实对人才的政策保障、服务保障、住房保障、金融保障组合拳落地,致力解决青年科学家和创业者的后顾之忧。

    瓯海区专场决赛推动创新项目落地

    2020温州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生命健康行业赛生物医药专场总决赛,于昨日在瓯海区开赛。经过前期角度筛选,20个项目入围此次决赛。

    比如,人工智能可穿戴式诊疗设备及远程医疗诊断分析平台项目,可实现对用户健康的日常监测,提高诊疗效率。亿耳人工智能助听耳机项目,借助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为听障人群提供高性价比的助听产品。人工器官新材料项目,是全球首次使用人工胶原制作血管等人体组织器官,填补了国际空白。

    下一步,这些项目将最终决出前三名,获得最高30万元奖金。这些项目如果在大赛结束后一年内落地转化,可申请市级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最高可获得600万元资助,并享受场租减免等优惠。特别重大的项目,还将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重点扶持。

    洞头区为生命健康岛建平台引项目

    “大健康·新未来”洞头生命健康院士研讨会暨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院校联盟学术年会,于昨日在洞头区举行。

    此次活动,通过院士专家与高校、企业的对接,落地了校际、校地及政企之间研究中心共建和相关合作项目签署。中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温州红树林北移研究中心、慢性病大数据研究中心也分别举行了成立仪式。温州红树林蓝碳研究基

    地共建合作项目、羊栖菜代谢性疾病研发合作项目、基于纳米透皮技术生命大健康系列产品共同开发战略合作项目等 3个协议进行签约。

    研讨会上,大健康领域权威专家还为洞头进一步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加快医学教育创新,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思路。助力该区加快编制十四五规划,谋划落实以生命健康岛为重要一环的海上花园建设。

    瑞安市启动卡脖子技术攻关全球征集

    昨天,瑞安云江科创大会开幕。该市在会上启动产业创新卡脖子技术全球揭榜挂帅活动,推出首批技术需求榜单。揭榜人攻克难题后,最高可拿到200万元赏金。

    首批技术需求榜单有 30条,总投资额12亿元,设赏金 2000多万元。其中,浙江创富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布的针对新能源车用锂电池软包装材料的一项技术攻关征集令,赏金为 200万元;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电机壳体技术攻关征集令,赏金为 200万元;华峰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一项树脂技术攻关征集令,赏金为100万元。瑞安则通过科技项目立项的方式,对企业发布的技术攻关赏金给予一定补贴。

    大会还举行26个重大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涵盖产业创新、科创平台、产业基金、总部经济、人才团队等领域。比如,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瑞安市国投集团、温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三方签约合作成立总规模 10亿元的东方富海智能制造产业基金,重点投向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该基金将通过资产运营并购整合一批项目,引进先进企业管理理念,助力中小型企业开拓市场,助推本地智能制造发展。

    永嘉县借力青科会平台壮大泵阀业

    昨天,2020年全国阀门标准工作会议、泵阀产业研讨会分别在永嘉县举行。借助这些载体,该县致力推动当地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在全国阀门标准工作会议上,来自全

    国业内专家权威共同评审阀门行业标准,为该县企业学习借鉴全国经验提供平台。与会的该县企业表示,此次会议将指导当地企业主动地参与全国甚至全球行业标准制定当中。通过这种方式,为企业开拓更大市场奠定基础。

    在泵阀产业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英才围绕永嘉相关产业开展技术对接。此次活动汇聚了业内顶级专家和人才,代表着行业研究最前沿的发展方向,为该县制造业带来新理念。研讨会现场,还为当地企业建立数字化复合材料泵阀产业创新示范基地进行授牌。

    文成县签约新平台促农业成果转化

    文成生态农业产业研讨会于昨天举行。此次活动以“聚焦绿色发展助力生态农业”为主题,邀请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该县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参加,探讨当地杨梅、糯米山药、中华土蜂蜜等产业发展。

    研讨会上,文成和全国老龄委健康科技研究所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将在该县共同建设乡村振兴科创研究院。文成每年安排不少于100万元用于研究院基地建设,全国老龄委健康科技研究所将在人才培训、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人才支撑等领域,助推该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活动期间,与会专家还围绕杨梅保鲜及农产品萃取技术应用、杨梅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山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文成糯米山药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展开探讨,力争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文成生态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理论支撑。

    平阳县邀请业界专家破解生产难题

    塑编塑包产业技术对接会,于昨日在平阳县举行。国内业界院士专家和该县企业代表,共商当前产业面临挑战和未来企业转型升级的趋势。该县尤其注重通过此次活动,邀请专家为企业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成本控制、产量提升、转型升级等实质性问题答疑解惑。

    比如,来自中采实业的企业代表毛振永,向专家寻求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渠道。

    来自汇川科技的企业代表高树叶,向专家咨询了以玉米为原料的可再生生物降解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难题。来自塑包协会的成员,针对限塑令新规就可降解材料的强度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探讨。这些专家学者纷纷给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指导企业破解难题。

    借助此次对接会,平阳推动塑编塑包产业和学术科研相结合,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引进智能制造设备,助力企业走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之路。

    泰顺县推动生态产业合作项目签约

    “青年π·in泰顺”生态产业发展研讨会于昨日举行。吸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领域专家以及泰商、该县企业参与其中。

    活动现场,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院士团队、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分别和该县签订相关产业合作协议。泰顺亿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康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签订相关研究协议。

    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还作了题为《中国茶业现状与泰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从业态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深入分析该县茶叶高质量发展路径。刘院士一方面认为,泰顺出产的是好绿茶。但同时也建议,泰顺茶还要进一步强化品牌传播、市场网络体系建设,推动茶香飘向更远的地方。

    龙港市助力企业储备未来发展技术

    龙港市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龙港市科研成果推介会暨企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分别于昨天举行。

    研讨会上,针对印刷包装这一该市支柱产业,专家学者纷纷对如何从传统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路径建言献策。他们建议,龙港应当立足这一传统产业,走规模化融合之路,努力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同时,企业应当加大创新力度、做专做精,以个性化的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推介会上,该市一批企业和北京印刷学院等高校签订 10个项目合作协议。比如,浙江世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借助高校科研人才在产品转型升级、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合作。温州格洛博电子有限公司,将借助新合作项目,改善产品在绿色可降解方面的表现,并为公司未来发展储备相关技术。浙江中域科技有限公司,则希望通过此次合作使自身产品在工艺技术上得到更新提升,从而在深耕该领域 10多年的基础上,让自己的市场份额能更上一层楼。

    本报记者 夏婕妤 张琳通讯员 张玉梅

    女性与科学是国际科技界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女性科学家走入科学领域的世界前沿,尤其在医学、生物、化学领域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

    昨天,国际青年女科学家论坛暨第十二届中国女科学家论坛在温州医科大学举行。论坛采用国际连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了 20多位国内外杰出女科学家和女企业家以及国际机构,以“环境与健康”为主题,探讨人类社会居住的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健康安全。

    本报记者 张睿 陈蜜 县级融媒协作体

    昨日,我市各地持续借助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这一世界级平台,开展系列卫星活动。各县(市、区)纷纷抢抓各行各业权威专家、青年学者、创业团队来温的难得机遇,以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一方面邀请他们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一方面组织本地行业企业向这些英才了解业界新动向、对接新项目。

    通过系列活动,一批为未来发展提供动能的产业项目、服务平台、科技人才,正加速落户各地,为我市打造“重要窗口”提供支撑。

    女科学家在“院士林”和同学们一起植树培土。夏婕妤 张琳 摄

    科学分享会:

    以艺术的形式发问科学

    本报讯(记者 卓扬)“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昨天晚上,“天问:世界观的对话”之“智能·艺术”科学分享会在温州肯恩大学举行。活动邀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艺术家RAQS媒体小组、后院大脑神经科学实验室创始人蒂姆·马祖洛、华为河图总工程师罗巍等涉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文化领域的 10位学者参与。他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与温肯学生一道,以艺术的形式发问科学,从科学的角度解读艺术,开启一段围绕人工智能和艺术智性的跨领域对话。

    论坛现场,各位学者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艺术智性(Artistic Intelligence)的“两个AI的协同进化”为主题展开对话。为什么我们今天更需要艺术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首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孙周兴介绍,如今,在技术人类生活世界里出现了包括装置艺术、实验音乐、新媒体艺术、VR虚拟现实等“科技艺术”。人工智能技术把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极端化了,它一方面把人类思维高度同一化,构成一个“数据集中营”,另一方面打开了无边的虚拟想象空间。“无论是为了抵抗同质化和普遍化、保卫个体自由,还是为了技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我们今天都更需要艺术了。

    科学和艺术的合作不应限于工具性的整合,而是要互为参照、互为启蒙,这样跨界沙龙引起了现场诸多共鸣。活动的最后,学者与温肯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