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安海的妙廟文化—正德堂、聚宋宮的傳統風景 /蔡名彥、林于靖、蔡易峰、林志威、陳富展、劉誌杰、呂明杰、王泓珽 一、安海港簡介 1. 地理位置: 安海港為五條港中位置最南的河道,東邊係由松仔腳港、外新港與番薯港等 三小港道匯集而成,而西側分別亦有五條港的重要港道如南河港、北勢港、佛頭 港等注入本河道。河道大致上位今民生路以南,直至南河港、北勢港、佛頭港等 注入本河道後,河道才穿越民生路,沿西北向注入舊運河。 2. 安海港商業行為: 安海港為糖郊的大本營,因此此區域有許多與「糖」相關的古地名。 (1)牛磨後:今神興宮一帶,古時候這便設有製糖所,以牛拖著石磨壓榨甘蔗汁製 糖,因而得名。 (2)大糖埕:古時候蔗糖製成後,輸出前都在此地包裝,因而得名。 3. 五條港的沒落: (1)安平開港後外國洋行的進駐。19 世紀中葉,安平開港後,資金雄厚的外國洋 行陸續進駐,使郊商的經營面臨挑戰。 (2)日資引進台灣,日治時期日本人切斷台灣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將日資引進台灣, 使五條港區商業行為難以進行,郊商面臨外商強勢的商業競爭,經營上雪上 加霜。 於正德堂前與「吳朝天」主委合影

安海的妙廟文化—正德堂、聚宋宮的傳統風景œ‹見臺南/5/安海的妙廟文化... · (6)廟宇內部則有許多年代久遠的精緻木雕,有的甚至鍍金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安海的妙廟文化—正德堂、聚宋宮的傳統風景 圖/文 蔡名彥、林于靖、蔡易峰、林志威、陳富展、劉誌杰、呂明杰、王泓珽

    一、安海港簡介

    1. 地理位置:

    安海港為五條港中位置最南的河道,東邊係由松仔腳港、外新港與番薯港等

    三小港道匯集而成,而西側分別亦有五條港的重要港道如南河港、北勢港、佛頭

    港等注入本河道。河道大致上位今民生路以南,直至南河港、北勢港、佛頭港等

    注入本河道後,河道才穿越民生路,沿西北向注入舊運河。

    2. 安海港商業行為:

    安海港為糖郊的大本營,因此此區域有許多與「糖」相關的古地名。

    (1)牛磨後:今神興宮一帶,古時候這便設有製糖所,以牛拖著石磨壓榨甘蔗汁製

    糖,因而得名。

    (2)大糖埕:古時候蔗糖製成後,輸出前都在此地包裝,因而得名。

    3. 五條港的沒落:

    (1)安平開港後外國洋行的進駐。19 世紀中葉,安平開港後,資金雄厚的外國洋

    行陸續進駐,使郊商的經營面臨挑戰。

    (2)日資引進台灣,日治時期日本人切斷台灣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將日資引進台灣,

    使五條港區商業行為難以進行,郊商面臨外商強勢的商業競爭,經營上雪上

    加霜。

    於正德堂前與「吳朝天」主委合影

  • (3)五條港河道的淤塞,郊商花費龐大的資金疏濬五條港逐漸淤塞的港道,但淤

    積日益嚴重,最後被迫結束營運。

    (4)新運河的開闢,日本人輕鐵的設立及新運河的開拓,於日治末期三郊解散,

    五條港區的繁榮就此成為歷史。

    二、正德堂(台南市中西區正德街 38號)

    正德堂香爐 :現任廟方主委吳朝天先生的名字

    有刻在正德堂的香爐上。這趟正德堂巡禮中非常感

    謝吳主委以及其他幾名熱心的委員接受我們的訪

    問,及為我們詳盡的解說。

    1、 沿革與修建:

    正德堂發源於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主要奉祀達摩祖師、水仙尊王、中壇元

    帥。清初,將香火分割至澎湖,到了 1926 年才由信徒從澎湖請遷至台南市,於

    1957 年興建廟宇至今,經過 30 年的歲月後,有些地方已經破損不堪,管理委為

    會決議重修,於 1988 年 2 月完工。

    2、 特色:

    (1) 一樓奉祀的神明

    正德堂一樓奉祀神明位置圖

    主祀 達摩祖師、

    水仙尊王、中壇元帥。

    陪祀奉靜夫人(陳靖姑)、

    泰興一典(哪吒的師傅)

    達摩祖師、水仙尊王、中壇元帥神像

  • (2)二樓祭祀的「惠能祖師」,達摩祖師的第六代傳人。

    (3)正德堂內彩繪,門將繪的是唐太宗的部將-

    惠能祖師神像 肉身照片

    正德堂內隨處可見的彩繪,包含右圖的門神彩繪皆由台灣知名

    廟宇畫師家潘麗水所繪。

    潘麗水(1914 年-1995年 4月 8日),台南市人,是第一位

    獲得教育部「民族藝師薪傳獎」的民間彩繪師。

    秦叔寶、尉遲恭。(潘麗水繪)

  • 3

    (4)正德堂前的八卦八角亭

    八卦八角亭(耗資二十餘萬)為潘岳雄所繪,上頭所彩繪的主要是三國時期的

    故事,受訪人表示廟宇必須擁有相當程度的等級才會擁有此八角亭。而潘岳雄先

    生是潘麗水的長子, 1943 年生於臺南,從小對繪畫興趣濃厚,求學課餘協助父

    親廟畫工作。

    (5)外牆雕刻為潘春源的作品,於左下角有潘麗水的題字

    潘春源是知名民俗畫師,為潘麗水的父親。潘麗水從小受父親薰陶,而後也

    成為畫師。

  • 4

    (6)廟宇內部則有許多年代久遠的精緻木雕,有的甚至鍍金

    (7)三十六天官圖

    面向門外左手邊的牆壁上有著龍吟的雕刻,其中門上所畫的是十八天官圖;

    面向門外右手邊的牆壁上則有著虎嘯的雕刻,門上同樣也畫著十八天官圖,與左

    邊的十八天官圖合起來總共為三十六天官,受訪人也表示廟宇必須到達相當級數

    才會擁有此三十六天官圖。

  • 5

    (8)正德堂照片重製電繪 (圖/王泓珽)

    三、聚宋宮(台南市中西區正興街 148 號)

    蕭先生為廟方管理委員會主委,小時

    後即居住在附近,對台灣歷史及廟宇富有

    濃厚興趣,做了許多的研究,他在附近開

    了一間冰店,蕭先生表示非常歡迎大家和

    他一起認識台灣廟宇文化。非常感謝他為

    我們做深入的介紹並參與採訪。

    使用軟體:Painter,正德堂內部的雕飾非常精美,因而採用以比較簡約的風格將雕刻印象化,描繪其外表、浮雕以及其與民宅的相對位置。

    組長蔡名彥與蕭主委的合照

    聚宋宮外觀

  • 6

    1、創建與沿革:

    清朝嘉慶十四年(1809),大陸與台灣通商後,從福建恭請紀府大千歲金身來

    台,以護航往返兩岸的大陸船隻,並祈求航程平安順利;到了咸豐十年(1860),

    台灣商人希望其能留在台灣永遠供信眾奉祀,而大陸商人允諾若能夠擲聖筊 13

    次,則表示其願意留在台灣。陳番婆先生真的擲了聖筊十三次,將紀王爺留在台

    灣。成為安海港一帶居民遇災厄病痛尋求幫助之處。故於 1910 年,信眾成立了

    「福心堂」(海安路

    239 巷 4 號),即聚宋

    宮之前身,期間因康

    府千歲、馬府千歲常

    降駕輔助紀府大千

    歲,因而於 1958 年

    在海安路 225 巷 31

    號創建新廟,大門面

    向正興街,主祀紀府

    千歲、康府千歲、馬

    府千歲。1968 年將堂

    號改為聚宋宮。

    2、特色:

    (1)奉祀神明

    主祀:紀府千歲、康府千歲、馬府千歲;

    陪祀:紀府夫人、馬府夫人、白府將軍、福德正神、中壇元帥及五營官將

    等。

    ※紀府夫人及馬府夫人並不是紀、馬千歲的妻子,他們是在民間被奉祀的

    神,後來被收奉於此。

    供桌上寫著福心堂,是聚宋宮的前身,上面還寫著民國丁酉年(1957),可見其歷史近六十年。

    聚宋宮中奉祀的神像 三位王爺的神像

    「忠澤佑民」為市長賴清德所題

  • 7

    紀府千歲即紀王爺:

    紀王爺本名叫做紀信,字成,是秦朝時期隴西成紀人,在劉邦與項羽鴻門宴

    時,紀信便已在劉邦的軍營裡,與樊噲、夏侯嬰、靳疆齊名。在與漢王劉邦軍據

    守滎陽時,西楚霸王項羽大舉進攻,兵臨滎陽城下,兩軍對壘許久。後來項羽採

    納范增的建議,派兵數次侵奪漢甬道,導致漢軍缺乏糧食,於是劉邦要求議和,

    將滎陽以西割讓,但項羽不願意。紀信聽了此事之後提議以自己作為誘餌詐騙楚

    軍,讓劉邦能夠趁機逃跑;當晚紀信便將自己打扮成劉邦的樣子乘著黃車,車傅

    左纛,出城之後大喊城內絕食,願意投降楚軍,楚軍聽到後都聚集了過來,於是

    劉邦便趁著這個時候逃出。項羽看到紀信後便問他劉邦在哪裡? 紀信回答,劉邦

    已經離開城了,項羽聽到大怒下令燒死紀信,紀信因此而亡。後來劉邦當上了皇

    帝之後想起了紀信的功勞,便對滿朝文武大臣說:「紀信功高德重,沒有他獻計

    獻策,怎能有我劉邦的今天?我封他為督城隍,把他的家鄉改名為我先前的封

    號——漢王,把他的骨灰送家鄉安葬,並建廟塑像,永遠享受香火。」後來還下

    令全國各縣城建城隍廟。

    牆上的畫為紀王爺扮演成劉邦的樣子作為誘餌,讓劉邦成功逃出城外的故事。

  • 8

    (2)門釘是帝王等級廟宇的象徵

    ※受訪的蕭主委表示只有王爺等級的廟才會有門釘,通常門釘的數量為 9 的倍數,

    兩側的門上有 36 顆;中間的門則有 72 顆門釘。

    門釘及示意圖

  • 9

    (3)九龍柱

    聚宋宮的九龍柱上面有一條龍,一隻半龍鯉以及

    七隻鯉魚,因為鯉魚躍龍門即為龍,以此象徵有九條

    龍,以簡化九龍柱的雕刻。

    (4)黑令旗

    使用桃木製成,黑令旗除了遶境開路

    掃路鎮邪除煞外,也可用於收驚、淨宅、

    祭改、淨壇,插在廟宇外可以避免惡鬼進

    入。

    (5)大駕(又稱無頭轎)

    在過去主要關好兄弟之用,隨著時代和需求的改變,變成是神明救世的工具

    之一,神明可以乘轎去災,濟世消災。

  • 10

    3、照片重製電繪 (圖/王泓珽)

    ※說明:取材自組員照片,可以看出整個聚宋宮的外表十分莊嚴且古色古香,不

    只宮前樑柱,就連宮頂的雕刻都非常的精雕細琢,而用了電繪加上修飾軟體的方

    式讓畫面以不一樣的方式呈現。

    聚宋宮 Logo(圖/ 王泓珽)

    使用軟體:PhotoShop、illustrator、Painter

    ※設計理念:以跟聚宋宮一樣的雙層屋頂為基礎做設計,並在屋頂上加上一條龍做為代表雕刻,整體代表著聚宋宮簡潔而不失莊嚴的廟宇形像。

  • 11

    四、後記

    安海港有許多古色古香的街道、廟宇和特色小吃,我們認為這些都可

    以繪製成電子地圖,並且加入歷史介紹的導覽語音,方便觀光客做更深度

    的旅遊。再者,透過老房子的保存及推廣還有販售文創商品之外,亦可以

    辦一些相關的藝文創作比賽,讓更多人認識此地的文化。

    多次的實地參訪讓我們在安海港這個範圍進行更深入的探索,透過幾

    次的拜訪讓我們遇見好幾位熱心且專精於廟宇文化的長輩,與他們的訪談

    中得知許多先人的故事和民間信仰所代表的意義,也開啟我們以更大的眼

    界去尊敬、欣賞廟宇之美。

    五、參考資料:

    1、〈五條港水系〉, 《雲海龍吟》,

    http://blog.yam.com/TN87504033/article/28213878 , 2016年 5月檢索。

    2 、 〈 台 南 正 德 堂 〉 , 《 全 國 廟 宇 網 》 ,

    http://www.vrbyby.com.tw/tw/scenery_view.php?tbname=scenerys&serno=781 ,

    2016年 5月檢索。

    3、《協進國小&附設幼稚園五條港文化園區知性之旅小小解說員培訓實施計畫》,

    http://120.115.16.6/project/country/D3/narrator/98/98plan.pdf ,

    2016年 5月檢索。

    4、〈紀信代死的故事簡介 歷史上真的有紀信這個人嗎 ?〉,《時光網》,

    http://www.timetw.com/56.html ,2016年 5月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