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 ——作者:www.mcuzone.com by 小果(hdapple_2000) 随着 CCC 强制标准实施后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进行 EMC 测试了,作为电 子行业业者不管是做项目还是做产品都应该有电磁兼容这个概念,因为随着和国 际接轨,如果一个电子产品要出口就需要通过 ULCE 等认证,而一般这些认 证都包含了一个电磁兼容测试;估计再过一段日子国内的电子产品在电磁兼容这 方面也将控制得越来越严格。 所谓 EMC 就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 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EMC 测试包括两大方面内容:对其 向外界发送的电磁骚扰强度进行测试,以便确认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限制值 要求;对其在规定电磁骚扰强度的电磁环境条件下进行敏感度测试,以便确认是 否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抗扰度要求。对于从事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 员来说,掌握一定的 EMC 测试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EMC 是电磁兼容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它包括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 性(EMS)两部分。由于电器产品在使用时对其它电器有电磁干扰,或受到其它 电器的电磁干扰,它不仅关系到产品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可能影响其它电 器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安全危险。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 EMC 的定义和标准,我们从一个实际的单片机的最小系 统的电磁兼容问题出发分析其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下面先看一下我们的被测样品,图 1 为本人自行设计的一块 S52 学习板,板 子的资源和其它具体资料可以到 www.mcuzone.com 查询。在本测试中使用到了 板子上的如下资源:通过板载的 MAX7219 驱动 8 7 LED 进行时钟显示, 时钟来自于板载的 DS1302,时钟显示格式为:小时+BLANK+分钟+BLANK +秒,其中小时和分钟以及秒均为两位显示,中间以空位隔开。 采用的 Adaptor 是一个 220V~ 50Hz 输入,9V 200mA DC 输出。 考虑到 Adaptor 本身也是一个干扰源故先通过一个电阻模拟负载来模拟单片 机最小系统的功耗,以进行对比。 加了模拟负载的 Adaptor 的测试曲线如图 2 所示,采用 GB4343 家电标准, 其中蓝色的斜线为 EMC 准峰值限值,红色的斜线为 EMC 平均值限值,蓝色和 绿色的曲线为实测曲线。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第九步,改单片机为ds89c420 并关闭其ale,效果如图11 所示: 图11,ds89c420,关闭ale 第十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如图12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第九步,改单片机为ds89c420 并关闭其ale,效果如图11 所示: 图11,ds89c420,关闭ale 第十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如图12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 ——作者:www.mcuzone.com by 小果(hdapple_2000)

随着 CCC 强制标准实施后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进行 EMC 测试了,作为电

子行业业者不管是做项目还是做产品都应该有电磁兼容这个概念,因为随着和国

际接轨,如果一个电子产品要出口就需要通过 UL,CE 等认证,而一般这些认

证都包含了一个电磁兼容测试;估计再过一段日子国内的电子产品在电磁兼容这

方面也将控制得越来越严格。 所谓 EMC 就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

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EMC 测试包括两大方面内容:对其

向外界发送的电磁骚扰强度进行测试,以便确认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限制值

要求;对其在规定电磁骚扰强度的电磁环境条件下进行敏感度测试,以便确认是

否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抗扰度要求。对于从事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

员来说,掌握一定的 EMC 测试技术是十分必要的。EMC 是电磁兼容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它包括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

性(EMS)两部分。由于电器产品在使用时对其它电器有电磁干扰,或受到其它

电器的电磁干扰,它不仅关系到产品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可能影响其它电

器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安全危险。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 EMC 的定义和标准,我们从一个实际的单片机的最小系

统的电磁兼容问题出发分析其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下面先看一下我们的被测样品,图 1 为本人自行设计的一块 S52 学习板,板

子的资源和其它具体资料可以到 www.mcuzone.com 查询。在本测试中使用到了

板子上的如下资源:通过板载的 MAX7219 驱动 8 位 7 段 LED 进行时钟显示,

时钟来自于板载的 DS1302,时钟显示格式为:小时+BLANK+分钟+BLANK+秒,其中小时和分钟以及秒均为两位显示,中间以空位隔开。

采用的 Adaptor 是一个 220V~ 50Hz 输入,9V 200mA DC 输出。 考虑到Adaptor本身也是一个干扰源故先通过一个电阻模拟负载来模拟单片

机最小系统的功耗,以进行对比。 加了模拟负载的 Adaptor 的测试曲线如图 2 所示,采用 GB4343 家电标准,

其中蓝色的斜线为 EMC 准峰值限值,红色的斜线为 EMC 平均值限值,蓝色和

绿色的曲线为实测曲线。

Page 2: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第九步,改单片机为ds89c420 并关闭其ale,效果如图11 所示: 图11,ds89c420,关闭ale 第十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如图12

图 1,被测样品,S52 学习板

图 2,在模拟负载下的测试曲线

第一步,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前的 EMC 测试曲线(连去耦电容也先行拆除),

如图 3 所示:

Page 3: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第九步,改单片机为ds89c420 并关闭其ale,效果如图11 所示: 图11,ds89c420,关闭ale 第十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如图12

图 3,无任何措施的 EMC 测试曲线

第二步,加上 102、104 独石和 10uF 钽电解电容后的测试曲线,如图 4 所示:

图 4,102 独石+104 独石+10uF 钽电解电容

Page 4: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第九步,改单片机为ds89c420 并关闭其ale,效果如图11 所示: 图11,ds89c420,关闭ale 第十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如图12

第三步,在加了以上电容的基础上再把晶振外壳接地,如图 5 所示:

图 5,晶振外壳接地

第四步,考虑到 S52 的 ALE 脚输出的方波可能会有影响,通过一个 475 独

石连接到地,效果如图 6 所示:

图 6,ALE 上连接一个 475 独石到地

Page 5: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第九步,改单片机为ds89c420 并关闭其ale,效果如图11 所示: 图11,ds89c420,关闭ale 第十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如图12

第五步,475 独石和 1K 电阻串联后跨接在 ALE 和地之间,如图 7 所示:

图 7,475 串 1K 跨接在 ALE 和地之间

第六步,在第六步的基础上在跨接一个 102 独石到 ALE 和地之间,如图 8:

图 8,在图 7 的基础上再并接一个 102 独石到 ALE 和地之间

Page 6: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第九步,改单片机为ds89c420 并关闭其ale,效果如图11 所示: 图11,ds89c420,关闭ale 第十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如图12

第七步,去除 ALE 上的 RC 后,在晶振的两脚各串入 100 欧姆的电阻,并

将外壳接地,如图 9 所示:

图 9,去除 ALE 上 RC 后在晶振两脚各串入 100 欧姆电阻,外壳接地 第八步,在第七步的基础上将晶振改为 6M,(先前为 11.0592M),如图 10:

图 10,改晶振为 6M

Page 7: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第九步,改单片机为ds89c420 并关闭其ale,效果如图11 所示: 图11,ds89c420,关闭ale 第十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如图12

第九步,改单片机为 DS89C420 并关闭其 ALE,效果如图 11 所示:

图 11,DS89C420,关闭 ALE

第十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如图 12 所示:

图 12,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

Page 8: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第九步,改单片机为ds89c420 并关闭其ale,效果如图11 所示: 图11,ds89c420,关闭ale 第十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如图12

第十一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进入 Sleep 模式,如图 13:

图 13,Sleep 模式

第十二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进入掉电模式,如图 14:

图 14,Power Down 模式

Page 9: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第九步,改单片机为ds89c420 并关闭其ale,效果如图11 所示: 图11,ds89c420,关闭ale 第十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如图12

分析: 1,通过分析频谱可以发现,在 30M-250M 之间的尖峰的频率间隔基本为晶

振频率,所以该干扰源可以认为主要来自于晶振的高频耦合。 2,当单片机工作在 Sleep 模式下的时候可以看到尖峰明显减少,并且幅值降

低,而当单片机工作在 Power down 模式下的时候基本可以认为是一个纯电阻负

载,所以通过优化软件设计,让 CPU 在空闲的时候进入 sleep 甚至 power down的模式将大大有利于减少 EMI。

Page 10: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第九步,改单片机为ds89c420 并关闭其ale,效果如图11 所示: 图11,ds89c420,关闭ale 第十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如图12

结论: 1,极大部分单片机系统采用外部晶振,而晶振是整个系统中的最大的电磁

兼容干扰源。目前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在单片机的供电电源上加上去耦电容,并

在晶振上串接电阻,并把晶振外壳接地,但是在本人利用本实验室的 EMI 接收

机所做的测试中发现该处理方法并没有带来很理想的效果,几乎可以讲微乎其

微。(I 类器具和 II 类器具由于接地方式不一样测试结果也有很大不同!)

2,更换单片机,现在很多单片机都可以采用内部 RC 晶振,这类单片机能很

大程度的降低由于外置晶振引起的电磁干扰,而且现在很多较新的单片机都无

ALE 脚或者 ALE 可以关断,限值 ALE 上的高频时钟输出的确也可以降低一定的

电磁干扰。

3,软件处理方法,如果单片机始终处于全速运行状态,则晶振的干扰时钟

存在,而且功耗要大很多,如果讲单片机设置成中断工作方式就能很好的降低功

耗,功耗低了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 EMI 的减低。

欢迎大家讨论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本人负责测试验证,^_^。 EMC 对国内的电子行业的确是一个竞争和机会,现在电子产品如果要出国,

(有部分甚至在国内上市都需要),都要经过 EMC 测试,而现在并不是每个公

司,每个开发工程师都有这个机会和成本来进行 EMC 研究和测试,希望大家能

够提出一些共性的解决方案和注意事项,大家一同提供,如果有需要本人也可以

给大家做一些测试(当然,是不出报告的,^_^),或者验证一下大家建议的处

理方法。

Page 11: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讨论之 1第九步,改单片机为ds89c420 并关闭其ale,效果如图11 所示: 图11,ds89c420,关闭ale 第十步,保留去耦电容,晶振外壳接地,软件原地踏步,如图12

Powered by xiaoguo’s publishing studio QQ:820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