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天主教 喇沙會 張振興伉儷書院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Conducted by the De La Salle Brothers) 學校周年報告 2 2 2 0 0 0 1 1 1 6 6 6 - - - 2 2 2 0 0 0 1 1 1 7 7 7 12 Cheung Man Road, Chai Wan, HK Tel: 25566081 Fax: 28984494 http://www.cghc.edu.hk [email protected]

Cover 2016-17 web - CGHC · (截至2017 08 21) 。 1.5各科組老師向學生講解學習各科及參加課外活動的目標及其意義,並突出和生涯 規劃的連繫。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天主教 喇沙會

    張振興伉儷書院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Conducted by the De La Salle Brothers)

    學校周年報告 222000111666 --- 222000111777

    12 Cheung Man Road, Chai Wan, HK Tel: 25566081 Fax: 28984494

    http://www.cghc.edu.hk [email protected]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i

    CONTENTS Our School

    1.1 School Information, Mission, Vision, Spirit and Motto ........................................................................ 1 - 3

    1.2 School Management ......................................................................................................................................................... 4

    1.3 School Physical Environment ................................................................................................................................... 4

    1.4 Curriculum ............................................................................................................................................................................... 5

    1.5 Class Structure and Enrolment ................................................................................................................................. 6

    Achievements and Reflection on Major Concerns 2.1 Major Concern 1 - To help students design and enact career and life plans .................... 7 - 12

    2.2 Major Concern 2 - To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by conducting highly effective lessons

    ....................................................................................................................................................................................................... 13 - 21

    Our Teachers

    3.1 Teachers’ Qualification ................................................................................................................................................... 22

    3.2 Teachers’ Experience ....................................................................................................................................................... 23

    3.3 Language Proficiency Requirement ..................................................................................................................... 24

    3.4 Professional-trained teachers ..................................................................................................................................... 25

    3.5 Subject-trained teachers ................................................................................................................................................. 36

    3.6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Principal ............................................... 27 - 28

    3.7 Average Expenditure per teaching staff on CPD ........................................................................................ 29

    3.8 Staff Turnover Rate ........................................................................................................................................................... 30

    3.9 Staff Development.............................................................................................................................................................. 31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ii

    Our Learning and Teaching

    4.1 Reading to Learn ................................................................................................................................................................. 32

    4.2 IT Development ................................................................................................................................................................... 33 - 44

    4.3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 45 - 50

    4.4 Peer Coaching ........................................................................................................................................................................ 51 - 54

    Support for Student Development

    5.1 Learning Support Team .................................................................................................................................................. 55 - 56

    5.2 Healthy Campus ................................................................................................................................................................... 57 - 86

    5.3 Pastoral Care ........................................................................................................................................................................... 87 - 98

    5.4 Community Links ............................................................................................................................................................... 99 - 102

    5.5 Student Union, Alumni Association and PTA .............................................................................................. 102 - 104

    5.6 Reports on the use of CEG ........................................................................................... 104 - 105

    Student Performance

    6.1 Destination of exit students ......................................................................................................................................... 106

    6.2 Students’ physical development .............................................................................................................................. 106

    6.3 Students’ reading habit .................................................................................................................................................... 107 - 110

    6.4 School Awards, Brenden Shield, Sze-Chai Shield, Golden Crest Award ................................ 111 - 125

    6.5 Letters of appreciation .................................................................................................................................................... 126

    Appendix

    7.1 Review of the Deployment Plan of Extra Manpower ............................................................................ 127 - 129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1

    Our School 1.1 School Information

    School Type : Government aided secondary Whole-day Boys’ school Established in 1971

    Sponsoring Body : The Director in Hong Kong of Saint Joseph’s College

    Address : 12 Cheung Man Road, Chaiwan, H.K.

    Telephone & Fax : Tel: 2556 6081 Fax : 2898 4494

    Website & email address

    : http://www.cghc.edu.hk e-mail: [email protected]

    Medium of Instruction

    : Chinese (except English language, Math and I.S. /Science subjects for F.1A, F.2D and F.3D; some optional electives in F.4 – F.6 using MOI in English)

    SScchhooooll MMiissssiioonn((辦辦學學使使命命))

    To impart a Human and Christian Education to those entrusted to our care. To help our students to learn how to learn,

    to develop themselves fully as persons of integrity, and to learn to live as brothers and sisters.

    本校的使命是向學生傳授人文和基督教育,

    幫助他們學會學習,並與人和睦相處,

    更培育他們成為正直不阿的善人。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2

    SScchhooooll VViissiioonn ((辦辦學學理理念念))

    Based on our Christian belief and the Lasallian Spirit “Faith and Zeal” rendered to us by our forefather St. John Baptist De La Salle, our vision is to provide a human and Christian education. With the motto “Labore et Virtute”, we intend to cultivate on our campus an ambience of sincerity, openness and enthusiasm; instill in students a sense of loyalty and integrity; and most of a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otential, while fostering the five virtues: ethics, intellect, physique, social skills and aesthetics. We want our students to be able to excel in their pursuit of work and studies, serve the community and create a world of peace and justice.

    本校以信德熱誠為辦學宗旨,本著基督及會祖聖若翰

    喇沙的仁愛精神,推行人文和基督教育,

    以「行健自強」為訓,建立真誠、開放、積極的

    校園文化,勗勉學生在學習及工作上追求卓越,

    培育學生忠誠、廉潔的德行,並推動學生發展五育及

    開拓個人潛能,服務社會,建立和平與正義的世界。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3

    TThhee LLaassaalllliiaann SSppiirriitt

    喇沙精神

    TThhee SScchhooooll MMoottttoo

    校訓

    LABORE ET VIRTUTE

    行健自強

    FFaaiitthh aanndd ZZeeaall 信德熱誠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4

    1.2 School Management

    Composition of Stakeholders in IMC

    Managers Sponsoring Body

    Principal Parent Teacher Alumni Association

    Independent Manager

    2016-17+ 7 1 2 2 1 1 1.3 School Physical Environment School Facilities: The area of school premises is about 4,700 square metres. The “School Improvement Programme” was

    completed in September 2005. The school was well-equipped and well-maintained with a rich greenery of

    grass and trees.

    The School has altogether 27 classrooms, three subject special rooms, namely Geography, Music and D&T

    rooms and four laboratories. All classrooms are air-conditioned with sufficient natural lighting. They are also

    well equipped with IT facilities. In addition, there are two computer rooms, a multi-media learning centre

    and a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room to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part from these, there are a

    Careers room, a Conference room, a Prefects’ room, a PTA room, an Alumni room, a Social Worker’s room,

    a Canteen, two Changing rooms, a Fitness training room, a Library, a covered playground and a multi-

    purpose playground suitable for different ball games and training. Moreover, the Lecture Theatre and School

    Hall can be used for interclass and interschool activities, such as dramas, debates, film shows, talks and other

    competitions.

    In the new annex, there are two interview rooms, a Visual Arts room, a Multi-purpose room, a Guidance

    room, a Language Room, three supportive education rooms and a Student Activity Centre.

    Improvement of facilities: Major Repairs (2016-17) 1. Installing covers to the electric cables at LG1

    2. Repairs to joints between buildings at roof top

    3. Replacement of concrete drainage covers of the drainage ditch near the Hall

    4. Repairs and repaint ceiling and wall of the common room and dining room at 6/F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5

    1.4 Curriculum CGHC offers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to cater for the varying interest and abilities of its students. The curriculum is under constant review from time to time so that students can keep abreast with the modern trend and meet the demands of an ever-changing society. The 2016-17 curriculum was as follows: (The number in each box represents the number of periods per 10-day cycle; Opt = Optional, X = electives in NSS) Subjects F.1 F.2 F.3 NSS1 NSS2 NSS3 Chinese Language 13 13 13 14 14 14 Chinese History 3 3 3 10 (X) 11 (X) 11 (X)

    Putonghua 2 2 2 - - - English Language 15 15 15 14 14 14 Mathematics 11 11 12 12 12 13 Geography - - - 10 (X) 11 (X) 11 (X)

    Economics - - - 10 (X) 11 (X) 11 (X)

    BAFS - - - 10 (X) 11 (X) 11 (X)

    Liberal Studies 8 8 8 11 11 11 Integrated Science 8 8 - - - - Physics - - 4 10 (X) 11 (X) 11 (X)

    Chemistry - - 4 10 (X) 11 (X) 11 (X)

    Biology - - 4 10 (X) 11 (X) 11 (X)

    ICT - - - 10 (X) 11 (X) 11 (X)

    Computer Literacy 3 3 - - - - Computer & Media art - - 4 - - - Religious Studies 3 2 2 2 1 1 Moral & Civic Education 2 2 2 Moral & Civic Education (with OLE)

    2 2 2

    Music 4 2 - - - - Visual Arts 2 4 - 10 (X) 11 (X) 11 (X) Physical Education 3 4 4 4 3 3 Physical Education (HKDSE) - - - 10 (X) 11 (X) 11 (X)

    Design & Technology 3 3 3 - - - AESD - - - 1 1 - Math Mod 1 - - - 6 (opt) 6 (opt) 6 (opt) Math Mod 2 - - - 6 (opt) 6 (opt) 6 (opt)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6

    1.5 Class Structure & Enrollment as at 31-8-2017

    Level No. of Classes Approved of Enrolment Enrollment Boys

    S.1 3 96 46 S.2 4 96 73 S.3 4 99 70 S.4 4 136 106 S.5 4 144 98 S.6 4 144 114

    Total : 23 715 507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7

    Reflection on Major Concerns

    2.1 關注事項一

    生涯規劃組工作計劃 2016/2017 — 評估報告

    生涯規劃組協助同學加深對自己的認識,以便他們適當地評估自我的興趣和能力,為自己未來升學和就業及人生作出反省及規劃。生涯規劃組著重協助學生按其學習能

    力、學業成績、個人興趣及前途選擇適合的學科及升學路向,好好規劃人生。

    政府生涯規劃津貼及校方支持,有效提升教師團隊的能量,加強學生的升就輔導服務及生涯規劃教育,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服務。現先分別就 6 大目標,評估去年的工

    作成效,最後再作出整體評估。

    目標 1 學生知悉及意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策略及工作細節 成功準則 *70% 以上持份者認同策略

    的理念及工作成效 評估方法

    檢討內容

    1.1 本組透過初中及高中簡介會、早會短講、講座、上課、網頁、壁報、學生閱讀計

    劃、校園電視台、頒獎禮及《連繫》等途徑向師生宣傳生涯規劃的理念及實務工

    作,並表場勇於實踐理想的學生。

    * 老師觀察及師

    生問卷

    學生在簡介會、講座等場合,專心聽講,積極發問。

    本組去年投稿《連繫》,簡介生涯規劃的理念。

    1.2 一次壁報設計比賽,分數將計入思齊盾,設冠軍及亞軍。主題為「規劃人生,知

    行合一」,壁報主題可包括但不限於「我的志願」、「新學年的目標」、「生涯規

    劃,追風逐夢」、「本港中學生升學及就業出路」、「從學校到職場」、「職場攻

    略」、「行行出狀元」等,截止日期 14/10。

    70%班別認真完

    成壁報,並意識

    到生涯規劃的重

    要性。

    老師觀察及評

    分表

    師生問卷

    約 75%班別認真完成壁報,有助學生意識到生涯規劃

    的重要性。各班平均得分合格。部份班別在比賽結束

    後,仍主動不時更新壁報生涯規劃相關內容。

    1.3 增加圖書館「生涯規劃角」的館藏,並推介好書給學生。 * 師生問卷及借

    書紀錄

    更新圖書館生涯規劃閣資料,新增約 50 本與生涯規劃

    相關書籍或小冊子。

    1.4 IT 元素:籍智能手機及電腦開展新服務,傳送有趣而實用的升輔資訊及提供輔

    導。此外,亦會進一步加強本校生涯規劃網的內容。

    * 工作紀錄

    師生問卷

    本校生涯規劃組資訊網,最新總瀏覽量為 19,665 人次

    (截至 2017 08 21) 。

    1.5 各科組老師向學生講解學習各科及參加課外活動的目標及其意義,並突出和生涯

    規劃的連繫。

    *及各科組各自制

    訂的成功準則

    師生問卷及各

    科組報告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加入適切的生涯規劃教育元素,

    讓學生獲得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各科組老師及活動導師在活動舉行前的簡介會及事後

    檢討,經常向學生說明活動的目標及其意義,學生反

    應正面。詳見各科組報告。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8

    目標 2 知己:學生認識自我,知己知彼後制訂初步的目標,自我發展。 策略及工作細節 成功準則 * 評估方法 檢討內容

    2.1 配合範式轉移,透過晨讀課、中一至中三 Day3 第九堂及 M&O 課等時段,進行性格及特質

    測試、學習能力評估,協助學生訂立目標及定期檢討學習計劃,並實踐及反思成效。各級全年

    重點略有不同。

    * 師生問卷 透過「霍蘭德(John Holland) 的職業性向測評量表

    課,協助學生了解因應自身的職業性向而對特

    定的工作性質和環境產生認同,從而透過工作

    獲取滿足感。

    2.2 各科組協助學生了解及檢視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傾向,以便於全面認識自我。知己是個人生涯

    發展成功與否的首要重點所在。本組將會在財政上資助和各科組協辦的項目。

    *及各科組各

    自制訂的成功

    準則

    師生問卷及

    各科組報告

    80%以上各科組老師按自己專長,有效協助認識

    自我。(詳見各科組報告)

    目標 3 知彼:協助學生積極考慮會影響升學就業決定的各項外在因素,並將有關影響與本身的抱負互相對照。學生能夠探索升學及職業的選

    擇(機會與限制)。 策略及工作細節 成功準則 * 評估方法 檢討內容

    3.1 經常收集、更新及發放各類升學就業資訊,使能在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服務上,

    支援學生、家長、教師和學校領導。

    透過 CLP 課程、活動及輔導,協助學生識別及運用不同來源的升學就業資訊,認識就業趨勢及

    相關的進修機會,特別是資歷架構,並時刻留意各種升學選擇可會帶來的機遇和限制。

    * 師生問卷及

    各次活動檢

    討紀錄

    能有效支援學生、家長、教師和學校領導,例如

    分析近年中六畢業生人數日降大專生態及政府的

    大專教育資助新政策,指導學生掌握機遇。

    3.2 班主任加強班級經營,並透過訓練科長、班長、班會主席及幹事,培養學生工作所需的一般

    技能、能力及態度。

    *及服務生百

    分比按年上升

    師生問卷

    學生 OLE 反

    思表及服務

    單位紀錄

    大部份班別除設有科長、班長外,亦常設多個其

    他職位,有效培養學生工作所需的一般技能、能

    力及態度,各學生皆能夠履行職務。

    3.3 各科組老師教導學生將從其他學習經歷、工作體驗相關的活動或學習所得的成果與升學、培

    訓及工作選擇互相結合。

    又透過課外活動/ 服務學習,特別是班級經營及其他各項活動,鼓勵學生多參與課外活動,經培

    訓後擔當不同的職務,初步獲得與工作有關的經歷及知悉相關升就機會。

    假若某項課外活動中生涯規劃元素較重,例如義工服務,該項課外活動負責人填寫一份簡單表

    格,略述活動內含什麼生涯規劃元素,交回本組後,由本組負責該項課外活動全部或部份費

    用。

    *及參加的學

    生及服務生百

    分比按年上升

    師生問卷

    學生 OLE 反

    思表、ECA

    紀錄

    學生積極參予課外活動,並已掌握籌辦各類活動

    的能力。

    生涯規劃組亦資助各項內含生涯規劃元素的課外

    活動,例如中一迎新營部份活動及通識科部份課

    外活動。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9

    進行生涯規劃與管理,包括目標 4-6,即 PIE 模式。

    目標 4:提升學生的技巧、能力及培養正面的態度,並協助他們訂立目標,作充份知情的選擇,制訂計劃及訂立行動方案。 策略及工作細節 成功準則 * 評估方法 檢討內容

    4.1 與學校的課程聯繫,建立生涯規劃及事業輔導的校本的綜合課程。

    透過早會、晨讀、M&O 課、Day 3 第九堂課、F4-F6 代課堂、午間、課後及假日進行,協助學生

    認識自我、生涯角色及本地經濟趨勢、職業操守及工作的意義等範疇。

    協助學生設定進修及職訓目標,作出決定、定好優先次序,制訂計畫,並付諸實行。教導學生

    認識、選擇及運用合適的決策技巧,尤其是在逆境時,執行預設的應變計劃。

    * 工作紀錄

    師生問卷

    進一步優化生涯規劃及事業輔導的校本綜合課程。

    中三至中四以《尋找生命的色彩》及《生涯地圖》

    作為升學及就業課的課程大綱,並配合每級的主題

    活動,讓學生可以透過課程及活動,掌握更明確的

    方向。

    4.11 中一至中三 Day 3 第九堂課生涯規劃課 * 師生問卷 任教老師,特別是中一級老師在檢討會議時表示課

    程切合學生興趣和需要,全年運作亦暢順。

    4.12 M & O 課:中三畢業生出路講座、中四、五師友計劃、中四生涯地圖及 OLE & SLP 課、中

    五 OLE & SLP 課 1 & 2、中六生涯規劃、JUPAS 及大專講座。

    * 師生問卷 M & O 課老師反映學生投入上課,大體上能達致每

    個教學主題的預期效果,但部份學生所填的反思表

    內容較粗疏。

    4.13 中四至中六單堂代課老師播放與生涯規劃相關視訊檔,並和學生討論內容。 * 師生問卷

    老師評分

    大部份學生專心觀看視訊檔,但由於校方實施專科

    專代,加上大部份老師已預早交帶代堂功課,所以

    播片量較預期小。

    4.2 各科組除了將生涯規劃教育元素融入課程 /活動外,生涯規劃組亦將聯同其他科組,提升學

    生學習、應試及就業技巧、能力,培養學生品備積極態度,成為樂善勇敢的新一代,例如為初

    中安排數學補習班。

    此外各科組亦可分析各科目與就業選擇的聯繫及科目的學習和就業機會。

    本組將會在財政上資助和各科組協辦的項目。

    *及各科配

    合建議

    師生問卷

    各科組紀錄

    及報告

    已分階段在本校各科融入生涯規劃及事業教育,透

    過各科,讓學生獲得所需的知識、技能及培養正面

    的態度及價值觀,此外本組亦支援各科組,分析各

    科目與就業選擇的聯繫及科目的學習和就業機會。

    詳見各科組紀錄及報告。

    4.21 和關注事項二組協作,在學生階段,學業是極重要一環,本組將會和關注事項二組協作,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力。

    * *及工作紀錄

    本組向關注事項二組別提供學習方法參考教材,共

    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力。

    4.22 家校合作,推動生涯規劃教育:歡迎家長参加本校其他大部份供學生參予的生涯規劃活動。講座包括中三家長生涯規劃及 334 學制講座、中六級畢業生「多元出路」家長講座、中六家長 DSE 預備放榜講座。

    * 家長問卷及工作紀錄

    出席本年中三家長生涯規劃及 334 學制講座的家長踴躍發問,95%問卷回應為正面評價,有四位家長甚至要求加長講座時間。

    提供家長小組或個別咨詢服務,例如跟進在中一至中六班主任和家長面談後所轉介個案。籌辦

    各類參觀活動,例如 IVE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柴灣) 。 * 工作紀錄 本組在家長日接獲多位家長轉介查詢,已在查詢後

    三天內回覆,迅速解決家長及學生的疑難。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10

    4.23 和舊生會協作加強師友計劃:更有系統和生涯規劃服務機構及舊生會協作,通常以講座、個別或小組形式進行。透過校友學生的互動,幫助學生建立積極正面的人生觀,擴闊學生視

    野,並引導學生認清目標,實踐豐盛人生。

    * *及工作紀錄

    透過師友計劃,校友和學生互動,幫助學生建立積

    極正面的價值觀,擴闊學生視野,並引導學生認清

    目標,實踐豐盛人生。

    4.31 協助學生個人規劃,幫助學生反思各項學習體驗,加深對自我的認識,聯繫及發展其個人

    計畫及事業目標,以協助他們適應從學校到工作的過渡。

    *及完成SLP,並反

    思,最終完

    成學生生涯

    規劃。

    SLP 質素及

    師生問卷

    已順利完成 SLP,並引導學生反思,進而提升學生

    規劃升就前途的能力,但部份學生要多加指導後,

    才能完成,來年需加強監察。

    4.32 引入升學輔導機構提供的面試技巧課程及 JA Success Skills,供學生報名。 掌握面試及

    編寫履歷技

    工作紀錄及

    學生問卷

    大學面試訓練班問卷顯示 95%學生滿意導師和課程

    的質素。

    4.33 中四至中六模擬放榜輔導。 *及模擬等

    級的準繩度

    師生問卷

    紀錄

    各科模擬等級的準繩度提升了,中六模擬放榜的學

    生出路分佈亦貼近本校近年畢業生出路。

    4.4 在探討不同學生的需要後,以「 百貨應百客」的策略,透過本校網頁、WhatsApp 群組、電

    話及面談等方式,提供個別、小組輔導及諮詢。重點輔導中六學生,按能力及取向分組,提供

    個別咨詢服務。

    * 工作紀錄及

    師生問卷

    在文憑試放榜期間,按不同出路,提供專人跟進個

    別及小組輔導,有效協助約 70 位學生及家長,在

    課室進行輔導的人數減小了約 10 位,因為加強了

    WhatsApp 群組輔導。

    4.41 DSE 放榜前後個別輔導及面試訓練及 On Call 36 小時電話輔導及 WhatsApp 輔導等暑假期間

    咨詢服務。

    學生得到即

    時及適切的

    服務

    工作紀錄

    老師問卷

    透過 6AB 及 6CD 兩個 WhatsApp 群組、電話及面接

    等方式,實時提供支援。

    4.42 畢業生出路調查。 調查回覆率

    達 90%以上

    工作紀錄 調查回覆率達 95%以上。

    4.43 畢業生及其家長升學及就業輔導,包括面談、透過電話、WhatsApp 群組及電郵回覆。 即時回覆,

    如需查核資

    料,3 天內

    回覆。

    工作紀錄 做到即時回覆,如需查核資料,3 天內回覆的承

    諾。

    4.44 各科組,特別是和學生輔導關係密切的功能組別,就學生家庭、人際關係及心靈等範疇,

    提供個別、小組輔導及諮詢。

    * 各科組紀錄

    及報告

    各科組能有效提供個別、小組輔導及諮詢,其中

    SEN 組社工的表現尤見突出。詳見各科組紀錄及報

    告。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11

    目標 5 實踐行動方案,積極申請報讀課程及求職 策略及工作細節 成功準則 * 評估方法 檢討內容

    協助學生申請報讀課程及求職

    與不同的夥伴 / 持分者密切溝通 / 建立穩固的合作關係,當中包括家長、教師、學校管理人員、

    學校其他人員(如學校社工)、僱主、升學機構及社區組織等,協助學生。

    學生順利申請

    報讀課程及求

    工作紀錄

    師生問卷

    按不同學生的志趣和能力,建議各類學生申請報

    讀適切的課程,學生亦大體上能夠按多元的智

    能,尋找多元化的出路,本年文憑試放榜後,沒

    有學生因報讀了未註冊課程而向本組要求緊急支

    援。

    5.1 和英文科合作,在校內舉行 VTC 職業英語課程考試,測試學生英語。 學生認真完成

    考試

    工作紀錄

    師生問卷

    由於 VTC 不再整體承認職業英語課程 (VEP) 合格

    等同 DSE 英文 Level 2,只有個別學系承認,在放

    榜前亦未能提供承認 VEP 課程的學系名單,所以

    本組已停止推薦希望有等同 DSE 英文 Level 2 的學

    生報名,改為主力宣傳 TOEIC。

    5.2 青年學院面試工作坊 *及面試工作

    坊出席人數達

    報名人數 70%

    以上

    工作紀錄

    師生問卷

    生涯規劃組除了輔導學生報讀外,亦派員隨同約

    十位學生及家長到葵涌青年學院,提供即時輔

    導。

    5.3 大學入學及選科的輔導計劃 * 工作紀錄

    師生問卷

    LKL 在十二月 JUPAS 截止申請前提供個別輔導,

    LKL 及 CM 在放榜後亦協助學生調動科目組合。

    JUPAS:申請報讀程序,跟進資料及輔導、JUPAS:校長推薦計劃申請報讀程序及輔導 *及順利完成

    程序

    工作紀錄

    師生問卷

    順利完成各類申請報讀程序。

    除本地升學外,本校這幾年亦積極開拓台灣及中

    國升學的途徑,LKL, NWP 舉辦台灣聯招自傳寫作

    訓練課程,又提供台灣聯招報讀及選校程序輔

    助。

    學校邀得外間旅行團帶領部分中四及中五同學參

    加台灣遊學團,同學參觀了多所大學,亦有到當

    地名勝參觀。參與同學均表示滿意活動安排,有

    助學生將來到台灣升學。

    5.4 VTC 申請報讀程序及輔導

    5.5 E-APP 申請報讀程序及輔導

    5.6 內地高校免試聯招宣傳、申請程序、輔導及校長推薦計劃、保送階段內地其他高校報名宣

    傳、申請報讀程序及輔導

    放榜後暨南華僑大學申請程序及輔導、放榜後內地升學學生家長簡介會

    台灣大學個人申請報名宣傳、申請報讀程序及輔導、台灣大學聯合分發報名宣傳、申請報讀程

    序及輔導、台灣升學學生家長互助支援計劃、個別中五同學轉讀台灣大學僑先班輔導

    中、台交流團

    5.7 為學生撰寫推薦信 7 個工作天內

    完成

    工作紀錄 WPS 平均於 3 個工作天內完成,CM 亦撰寫部份

    推薦信,特別是放榜期向。

    5.8 模擬入學面試、求職活動或求職工作坊 *參加學生人

    數百分比按年

    上升

    工作紀錄

    師生問卷

    中六放榜前舉行模擬入學面試,參加者十多人,

    其餘學生從旁觀察,再聽檢討分析,問卷顯示滿

    意率達 85%以上。

    放榜前夕邀請 Edvenue® Limited 舉辦兩場模擬面

    試,首場供全體同學觀摩,第二場供希望進一步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12

    接受訓練同學練習,每場皆分為中文及英文面試

    兩部份。

    5.9 和本校 SEN 組協作,為合適的中四學生,包括 SEN 學生報讀應用學習課程,提供校本課程以外的多元化學習平台,並與學生的職業導向緊密關連。

    * 工作紀錄 與 Vicky 合作,舉行兩輪面試,甄選合適學生報讀課程,亦加強輔導有志報讀應用學習課程的學

    生。

    目標 6:學生透過各類學習活動,養成反思習慣,不斷評估自己的學習經歷及個人發展。 策略及工作細節 成功準則 * 評估方法 檢討內容

    學生透過各類學習活動,養成反思習慣,例如完成各式工作紙內的練習及反思問題,並在全年

    填寫 2-3 次 CLP 生涯規劃反思表。

    學生學習概覽旨在彰顯和確認學生的全人發展,並讓他們在經驗過程中反思及建立目標。學生

    的反思活動由初中持續發展成為自省自律的行為,學生到高中的頭兩年累積反思經驗及記錄,

    每年檢視成果,學校逐步協助學生在高中第三年完成「學生學習概覽」。學生必須經常自我評

    估自己的學習經歷及個人發展。

    各科目學習反思及持績性評估,以致各科組活動後的述職( Debriefing) 環節,亦是讓學生反思及回饋的好機會。

    * 反思表質素

    老師觀察

    師生問卷

    學生已完成各式工作紙內的練習及反思問題,

    初步養成反思習慣。

    此外,中一至中五學生全年填寫 3 次 CLP 生涯

    規劃反思表,中六兩次,有規律地審視自己的

    發展進度。

    教育局表明進一步簡化學生學習概覽,因此,

    本校已重新設定「學生學習概覽」的內容。

    乙 對生涯規劃組的整體評估 1 各級學生在全份問卷極同意及同意的百分比為 76.4%,九條問卷問題的滿意度皆高於 70%,全部達標。老師極同意及同意的百分比為 92.5%。,九條問卷問題的滿

    意度皆高於 80%,亦全部達標。來年可以繼續舉辦多元活動,照顧各級學生及其多樣性。

    2 生涯規劃組有三位老師完成中學升學就業輔導證書課程(100 小時) 及參加其他相關講座及課程,亦鼓勵其他老師多進修,以便強化專業發展文化。生涯規劃組的

    架構及各小組成員的分工比前年更清晰,各組員均能盡責,有效地執行相關的職務,體現良好的團隊及合作精神。

    3 生涯規劃組與學校其他組別協調工作,例如與其他學習經歷組,共同優化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資助其他科組舉辦生涯規劃活動,又與教學支援組、輔導組及社工

    協調,向個別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個人和小組的輔導及支援。又例如本組支援有興趣師生參予年宵營商活動,十多位學生助手盡心盡力,營運两個年宵攤位,學以致

    用,亦從中學習真實世界營商之道,吸取實際工作經驗。

    4 政府生涯規劃津貼及其他配套舉措帶來充足的資源,有效協助推展生涯規劃教育與升學及就業輔導服務。本校除購買外間機構的服務

    外,又從不同機構﹙包括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教育局轄下的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及勞工處、各大專院校及其他私人機構等﹚獲得充足的資源以協助推行不同的活動。藉着

    外間機構的專業支援,豐富同學的生涯規劃知識,從活動中學會及反思有效的生涯規劃。

    5 本組和數間友校合辦台灣升學考察團,前往台中及台南,有助有興趣往台灣升學的學生及早準備,亦有助建立跨校的協作模式。

    6 本組管理本校生涯規劃組資訊網,最新總瀏覽量為 19,665 人次 (截至 2017 08 21)。總瀏覽量比預期多,極可能有大量非本校學生瀏覽,除有助本校學生規劃前途

    外,亦可以更廣泛推廣生涯規劃教育。

    7 高中文憑試雖運作多年,但各大學和大專院校的收生準則及學生學習概覽資料要求仍時有變化,本校師生仍需多加留意新發展,不斷地作出調適和優化,以強化

    本校的生涯規劃教育,以便學生有能力作出就學習、事業目標和其他生活範疇作出知情和負責的選擇。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13

    2.2 關注事項二

    2016-2017 年度學校關注事項(二): 共建高效能課室,提昇學生學習表現

    I. 全年工作計劃檢討報告 (分項)

    (一) 加強學生學習能力

    策略 /工作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檢討內容

    1.1 培養預習習慣 約 9 成科組認同實施策略能有效加強學生預習習慣及學生在預習後上課能提升本

    科課堂的學習效能,與去年相若

    只有 7 成半老師認為同學生於培養預習習慣上有所進步,可能是因為去年已開始

    實行,學生預習習慣與去年相差不遠

    仍有不少於 8 成老師認同上課時更能因應學生表現,調適教學策略,照顧學生學

    習需要,及預習後上課能提升課堂的學習效能

    超過 7 成學生同意各科目實施有關預習的策略和學習活動,能有效加強他們的預

    習習慣。其中中一及中三學生同意率超過 80%,但中四及中五學生則少於 66%

    各科策略大致包括預習工作紙、搜集資料、課前小測、預習課,讓學生了解單元

    重點等

    a. 由各科組訂立該科在學生預習上的要求,包括種類、頻次及評分

    準則 1. 80%科組認同實施策略能有效加強學生預習

    習慣 2. 80%老師認同學生於培養預習習慣上有所進

    步 3. 70%學生認同學校實施的策略能加強學生預

    習習慣

    1. 科組檢討

    2. 老師問卷調查

    3. 學生問卷調查

    b. 實施方面,預習種類可包括重溫已有知識、預習工作紙、預先觀

    看/搜集網上資源等

    c. 評估方面,可透過評改、小測、提問以檢視學生預習表現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14

    策略 /工作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檢討內容

    1.2 提升學習技能 超過 8 成科組及老師認同實施策略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技能;大約 7 成學生同意各科目推行有關培養學習/自學策略上的技能的活動,能提升他們的學習技

    能,當中初中學生同意率約 8 成較高中學生的 6 成為高 接近 9 成老師認為學校建議階段性重點培養學生不同共通能力(中一自管、資訊

    科技;中二協作、溝通;中三創造力、解決問題;中四批判性思考)為整體發展

    學習策略及技能的共同目標,能方便各科組按科本情況有效配合 接近 7 成學生及 8 成半老師認同在晨讀課中提供有關培養學習/自學策略上的技

    能如記憶法、思考方法,如何摘錄筆記等的閱讀材料,能讓學生加深了解如何提

    升學習技能 各科策略大致包括進行科學探究、實驗、教授溫習方法、教授連貫事件之間的相

    同之處,將難記的資料編成口訣、在高中合適課題教授前,讓學生預習並提供初

    中相關題目作重溫,配合前測了解學生程度作教學調整,亦會在考試卷中加入初

    中課題題目讓學生重視初中知識

    a. 各科組訂立該科在學生每學習階

    段在學習/自學策略上的技能需

    要,如記憶法、思考方法,如何

    摘錄筆記等

    1. 80%科組認同實施策略能有效提升學習技能

    2. 80%老師認同學生在學習技能上有所提升 3. 70%學生認同學校實施的策略能提升學生學

    習技能 1. 科組檢討

    2. 老師問卷調查

    3. 學生問卷調查

    b. 各科組按以上需要設計為教導/

    加強學生在學習/自學策略上的

    課程內容

    c. 透過檢視首年各科計劃及報告,

    制定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有關學

    習策略及技能的共同目標

    (二) 維持課堂良好學習氣氛

    策略 /工作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檢討內容

    2.1 協助老師得到合適的環境進行教學 不少於 9 成老師同意訓導處對上學年被識別為擾亂課堂學習氣氛的

    學生,以簽簿及重犯留堂的措施加以處理,能提醒學生保持課堂學

    習氣氛,而亦有超過 8 成老師同意此舉對提高課堂效能有幫助

    a. 篩選破壞課堂氣氛的學生,加以

    處理氛

    70%老師認為有關安排能對教師提高課堂效能有幫助 教師問卷調查

    2.2 教育學生保持良好課室環境 不少於 8 成的老師同意由各班主任與學生訂立維持課室的各項安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15

    a. 由各班主任與學生訂立維持課室

    的各項安排,包括課室整潔、一

    般日常課堂規定及獎懲制度、班

    務處理方法等,並於課室當眼位

    置張貼,時刻提醒學生遵守

    1. 9 月中開始每班能於課室當眼位置張貼維持課室的各項安排

    2. 70%學生認同有關安排能令學生較易緊記遵守班規

    3. 70%老師認同有關安排能改善學生守規情況

    4. 70%老師認為課室情況能提高課堂效能

    1. 課室觀察紀錄

    2. 學生及教師問卷

    調查

    排,並於課室當眼位置張貼,提醒學生遵守,能改善學生守規情

    況,亦能提高課堂效能,情況較去年有所進步。部份原因可能與今

    年提早至 9 月完成工作有關,令老師及學生都能有較多時間適應

    在學生方面,接近 8 成學生亦同意此舉能令他們較易緊記遵守班

    規,比去年略高 5%

    2.3 協助學生建立學習常規

    絕大部份科組均成功訂立學生在學習上應有的日常規範,以便跟

    進;而所有科組、超過 9 成老師及 8 成學生同意在執行後,能令學生

    在本科上課學習時更有效率

    各科訂立的日常規範包括在小組學習的討論及自學常規、分組上課

    指引,每課有規律進程、定期進行課堂考問及小測驗,讓他們恆常

    地溫習課文內容

    a. 由各科組訂立該科在學生學習上

    應有的日常規範

    各科成功訂立學生在學習上應有的日

    常規範,以便跟進 各科會議記錄/文件

    b. 各科任老師按已訂立的科本要求

    進行課堂

    70%老師認為普遍學生能跟隨規定上課

    教師問卷調查

    策略 /工作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檢討內容

    2.4 加強教師課室管理技巧及經驗

    超過 8 成老師同意校方提供的課室管理技巧的材料供老師參考足

    夠,並能對老師處理課室管理問題方面有幫助,較去年微升

    超過 9 成老師同意成立 Whatsapp 群組,互通班內學生最新的問題

    及消息,能有效幫助老師及早認識及處理個別學生問題。本年內

    a. 提供有關課室管理技巧的材料供教師參考

    如有關課室管理技巧的參考書、常見課室

    管理問題 Q&A、校本處理學生違規指引等

    70%老師認為有關資料能對處理

    課室管理方面有幫助

    教師問卷調查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16

    b. 各班科任老師成立 Whatsapp 群組,互通班

    內學生最新的問題及消息

    70%老師認為是項安排能有效幫助老師處理學生問題

    教師問卷調查 在通知各級老師有關學生資訊上亦見有所增加

    接近 8 成老師同意由副校長和老師共同跟進個別學生或課堂管理

    問題,能有效幫助老師解決問題。其中安排老師和學生與副校長

    一起進行調解,共同商討解決方法,效果較顯著 c. 由副校長和相關老師共同跟進課堂管理的

    問題

    80%有關老師認為是項安排能有效幫助老師處理學生問題

    教師問卷調查

    (三) 提倡多元學習策略,提昇學生學習動機

    策略 /工作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檢討內容

    3.1 提升學生自學動機 大約 7 成科組曾經有策略地應用「反轉教室」的理念來設計教學,並於課堂中實

    踐,但只有約 6 成科組認同此舉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學動機及 6 成半老師認同能

    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能。部份原因為老師普遍對反轉教室的概念仍未夠清晰,

    所以不敢胡亂嘗試

    不少於 7 成學生同意增加自學元素,並於課堂中增加學生參與互動學習的機會,

    體現「反轉教室」的理念,能令他們的自學動機有所提升,與去年相若,其中初

    中學生對增加參與互動學習的機會,體現「反轉教室」的理念,能令自學動機有

    所提升能令你的自學動機有所提升

    部份特式策略包括:媒介探究、以網上短片或 ETV 作反轉教室、多設高階思考

    題,讓學生多從多媒體尋找教資料

    a. 應用「反轉教室」的理念來設計

    教學,並於課堂中實踐,從而增

    加學生自學,並於課堂中參與互

    動學習的機會

    70%老師認為應用「反

    轉教室」概念的教學設

    計,有助提升學生的自

    學動機

    70%學生認為「反轉教

    室」的教學設計,有助

    提升他們的自學動機

    老師觀察

    老師及學生問卷調查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17

    3.2 透過電子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吳華彪老師曾在 MMLC 安排有關利用學習平台進行互動課堂的工作坊,讓教師嘗

    試電子學習的便利及加強教師們對課堂形式的不同可能性提供參考,超過 9 成老

    師同意有助增強推行電子教學的技巧

    全部老師已交回電子學習教學紀錄表

    所有科組在本年來均有實施電子學習策略,大約 9 成科組同意在課堂上讓學生利

    用電子學習策略上課,能提升學生學習本科內容的興趣及提高本科老師上課的教

    學效能

    76%學生及超過 85% 老師同意利用電子學習策略增加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能提

    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其中初中學生同意率更超過 8 成

    部份特式策略包括:利用板腦進行搶答遊戲、作資料搜集工作工具、透過輸入法

    的遊戲 App 令學習結合娛樂、學生即時繪畫幾何圖形,觀察當中變化等

    a. 按「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劃」的

    推行時間表,於 16-17 學年,所

    有老師均有參與電子學習教學

    80%老師交回電子學習教學紀錄表 70%老師及 70%學生認同利用電子學習策略能

    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電子學習教學紀錄表

    老師及學生問卷調查

    策略 /工作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檢討內容

    3.3 利用不同的學與教策略,提昇學生課

    堂學習表現及投入程度

    所有科組在本年來均有按科本需要訂立及實施多元化學與教策略的實施計劃。當

    中除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亦同意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能及學生課堂學習表現 超過 85% 老師同意推行科組訂立的多元化學與教策略,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提

    高課堂的教學效能 超過 8 成學生同意各科老師在課堂中利用多元化的學與教策略,能提升他們對學

    習的興趣。其中初中學生比高中學生的同意率高出超過 1 成,而整體同意率亦較去年微升 3%

    部份特式策略包括:外出參觀考察、卡牌遊戲、實物示範抽象概念、利用電子學習設施即時展示學習成果,互相觀摩

    a. 各科組按科本需要訂立/修訂多

    元化學與教策略的實施計劃

    70%老師及 70%學生認同利用不同學與教策略

    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80%的科組在其全年工作計劃檢討報告,認同

    利用不同的學與教策

    略,能提昇學生課堂學

    習表現

    老師及學生問卷調查

    各科全年工作計劃檢

    討報告,包括輔導/

    增潤班出席情況、欠

    交家課記錄、學生成

    績進步表現等 b. 科組定期檢視及跟進有關計劃的

    實施情況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18

    (四) 透過引入校外支援及外出接受專業培訓,開拓教師視野,提昇課堂學習效能

    策略 /工作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檢討內容

    4.1 加強教師專業交流 除有些一人科目未能進行專業分享外,超過 7 成科組能達到成功準則的標準。部份科組雖未進行會面形式的專業知識交流,但亦有制定科

    本有關學與教策略的專業培訓措施,包括科內專業分享機制、培訓資

    料的分享方式等 專業分享形式包括分級共同備課,引入校本支援,對外開放課堂、每

    次科會議均會請外出進修的同事作分享、參加外界提供的公開示範

    課,採長補短、透過預備課題加強同級老師協作及培養教師改善教學

    策略的習慣

    a. 各科組每年按科本需要制定本科有關學與教策略的專業培訓計劃

    b. 各科訂定外出培訓後的科內專業分享機制

    c. 各科組完善外出培訓資料的分享方式

    1. 超過 80% 的科組能完成 4.1.a-c

    三項策略

    2. 所有科組均於年內最少進行一

    次專業知識交流

    3. 超過 80% 的科組成員認同專業

    交流有助提昇其學與教水平

    1. 科組報告

    2. 老師問卷

    d. 各科確切執行組內專業知識交流分享 所有科組均於年內最少進行一次

    專業知識交流

    4.2 藉教育局提供的支援計劃,加強教師專

    業發展、提昇課堂學習效能

    中二級科學:透過 15 次到校開會,進行 4 次課堂觀摩活動以及出席 6次科學學習社群研究會,在學與教的過程不斷創新優化,照顧學生的

    學習需要;並獲教育局邀請開放 F2D 科學課堂作示範課 中五級數學:開會 15 次及有校內觀課 1 次,支援人員樂意提供教具及

    與本校老師共同商討老師自行製作的教材,就個別課題進行研究,及

    在課堂學習研究計劃中,與本校老師分享及討論,亦有就高中課程統

    整上提供意見互相交流 校本支援計劃的詳細檢討可參閱上述科目的有關檢討報告。 超過 9 成老師同意在參加教育局提供支援學與教計劃中,能提昇教學

    技巧及在推行其中有關的校本支援措施能有效提昇學生學習表現 約 8 成半老師反映參加教育局提供支援學與教計劃中,感到工作量大

    增,反映老師對提升學生表現落力付出,而效果亦滿意

    a. 數學科(中五級)及科學科(中二級)參加教育局提供支援學與教計劃

    1. 教育局同工認同學校在實施支

    援後提昇學與教效能

    2. 80% 參與同工認同校本支援措

    施有效提昇學生學習

    1. 教育局支援同工

    回饋

    2. 參與老師回饋

    3. 科組檢討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19

    策略 /工作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負責人

    4.3 增加在教與學方面與外界交流的機會 超過 9 成老師同意在教師培訓日中有關課堂學習研究的講座及老師經驗分享,能對

    有關課堂學習研究相關課題加深認識,及明白課堂研究的實施情況。 a. 安排教師進行有關課堂學習研究的

    培訓

    (教師培訓日)

    80%老師認同有關培

    訓能增加其對課堂學

    習研究的了解並提昇

    學與教效能

    老師問卷

    b. 進行課堂學習研究 i. 於 2016 – 2017 學年,將先由

    中、英、數、通、物理、化學、

    生物、經濟及電腦科進行。實施

    課堂學習研究的級別、推行時間

    及由科組內甚麼老師先行三方面

    均交由科組自行決定。 ii. 計劃的作業要求為一個教學套

    件,確切為科組建立教學資源作

    將來之用。

    1. 於 16-17 及 17-18 年

    度中,90%老師能夠

    在參與課堂學習研究

    過程中授課最少一

    次,並由所述科目先

    2. 80%老師認同課堂

    學習研究能提昇學與

    教效能

    3. 收集所有課堂學習

    研究組別製作的教學

    套件

    老師問卷

    教學套件檢討

    本年度共有 27 位老師參與,分為 10 個課堂學習研究小組,相關工作已全部完成,

    學生的反應亦正面。約 8 成學生同意當中推行的策略能改善在前測中的不足之處,

    上課學習時更認真投入及更容易明白老師所教授的內容,加強學習該課題內容的信

    心。

    接近 9 成曾接受前測及後測訪談的學生亦表示訪談中有機會向老師更清楚表達在前

    測/後測中,對課堂所學的不明白之處,而在之後的課堂教學中,能加強認識曾提

    出不明白的概念/內容。

    超過 95%參與老師表示校方安排專人跟進各組別的學習研究開展工作,對小組籌備

    當中的工作有所幫助。

    超過 85%參與老師同意在前測及訪談所得到的資料能更有效改善學生在學習上的不

    足,而後測後的學生訪談能幫助小組了解實施策略能否幫助改善學生的學習。

    整體而言,超過 95%參與老師同意進行課堂學習研究能提昇學與教效能。

    在實施策略的時間上,有接近兩成老師感到有困難;而接近 15% 老師認為對正常

    教學進度有某程度的阻礙。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20

    4.4 結合不同形式的觀課安排,教師透過說

    課議課進行反思,從而改善教學

    觀課及授課的要求達標。

    超過 95%老師(26 位)在同儕互助觀課問卷調查中認同觀課能建立高效能課堂,提升

    學生學習表現;而接近 9 成老師(27 位)認同進行課堂學習研究觀課活動能有助提升

    課堂學習效能。

    超過 95% 老師同意觀課前進行說課/共同備課能幫助教師改善課堂設計及教學技

    巧,建設高效能課堂,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表現。

    超過 9 成老師同意觀課後進行議課能幫助教師反思課堂,有助改善教師課堂設計及

    教學技巧,建設高效能課堂,從而提升學生學習表現。

    a. 配合課堂研究,進行觀課 1. 全年 85% 老師最少完成 1 次觀課及授課1 次

    2. 75% 老師認同觀課

    有助提升課堂學習效

    觀課紀錄表 問卷 統計和分析數據

    II. 全年工作計劃檢討報告(整體)

    成就

    1. 在推動「電子學習」方面,老師能配合規定實施相關策略,而普遍師生認同利用電子學習策略增強學生主動學習,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2. 數學科及綜合科學科繼續參加教育局提供支援學與教計劃,從實踐、分享、協作中提昇學與教成效。

    3. 與新界喇沙中學的聯校教師培訓日活動中,本組老師向友校教師分享本校在設計關於學與教的關注事項過程,如何由「學習圈」到「課堂學習研究」及從「教師專

    業團隊發展」著手「提升學生學習表現」。友校教師反應積極正面,亦有彼此互相交流意見。此外,本組成員亦分享本校在過去一年在提倡多元學習策略,提昇學

    生學習動機方面的成果,當中包括科本如何提升學生自學動機,以及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劃,及本校如何落實推行校本課堂學習研究,友校教師反應良好。

    4. 科學科在校本支援計劃下,設計科學探究活動及運用電子學習方面,喜獲教育局邀請開放科學課堂作示範課,吸引約 20 名教育界同工參與議課及說課活動,作專業

    學與教的交流,獲得學界同工讚賞。來年,吳華彪老師獲邀到教育局校本支援組擔任借調老師一職,期望把我校的經驗,與其他中學分享。

    5. 本年度首次使用晨讀課時段,嘗試從閱讀材料方面協助學生提升學習技能及讀書習慣,反應正面。

    6. 本年度開始進行的課堂學習研究普遍獲得師生認同其成效,而在收集的報告中亦反應課堂效能有所提高,學生的確能從中提升學習表現。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21

    反思

    1. 本年初歸納出學校縱向提升學生學習技能的共同目標,在科組配合上較難觀察。 2. 實施「反轉教室」的資訊仍有不足,部份老師仍未有信心嘗試。 3. 晨讀課推廣學習技能方面仍有改善空間,可從形式上作其他嘗試。

    回饋及跟進

    1. 提醒各科組訂立科本計劃時,策略及重點提升能力需清楚顯示,亦應同時議定檢討成效的客觀標準,藉此協助反思教學質素,改善課堂效能。 2. 下學年再次整理有關「反轉教室」的資料供老師參考。可安排示範課的視像供老師參考。宜以科組作單位按科本情況試行及檢討。 3. 「課堂學習研究」的推行反應正面,下學年推行可發展成科本恆常計劃,各科可按科本需要針對學生學習難點進行,解決課堂學習問題。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22

    Our Teachers

    3.1 Teachers’ Qualification

    Year Master or above (%) Degree (%) Tertiary non-degree (%)

    2014-15 35.09 59.65 5.26

    2015-16 36.84 57.90 5.26

    2016-17 40.74 53.70 5.56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23

    3.2 Teachers’ Experience

    Years 0-5 yr (%) 6-10 yrs (%) Over 10 yrs (%)

    2014-15 19.3 24.56 56.14

    2015-16 14.04 28.07 57.89

    2016-17 1.85 29.63 68.52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24

    3.3 Language Proficiency Requirement

    Language Year English (%) Putonghua (%)

    2014-15 100 100

    2015-16 100 100

    2016-17 100 1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English Putonghua

    Teachers' language proficiency requirements

    2014‐15

    2015‐16

    2016‐17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25

    3.4 Professional trained teachers

    Year 2014-15 (%) 2015-16 (%) 2016-17 (%)

    100 100 100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26

    3.5 Subject-trained teachers

    Language Year

    Chinese Teachers (%) English Teachers (%) Mathematics Teachers (%)

    2014-15 90.9 100 100

    2015-16 90.9 100 100

    2016-17 90.9 100 100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27

    3.6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Principal Year Staff Teachers (hrs) Principal (hrs)

    2014-15 84.0 92.5

    2015-16 74.5 104

    2016-17 80.5 131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28

    3.61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grouped by domains)

    Domains Year

    Teaching and Learning

    (hrs)

    Student Development

    (hrs)

    School Development

    (hrs)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 and

    Services (hrs)

    Pers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rs)

    Others (hrs)

    2014-15 42.1 13.5 21.8 4.7 5.6 1.5

    2015-16 33.5 12.1 20.7 5.7 1.9 1.8

    2016-17 36.6 10.5 19.4 8.5 3.5 2.1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29

    3.7 Average Expenditure per teaching staff on CPD Expenditure per teacher Year Budgeted expenditure ($) Actual expenditure ($)

    2014-15 264.93 735.52

    2015-16 265.92 699.40

    2016-17 116.94 269.36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30

    3.8 Staff Turnover Rate

    Year 2014-15(%) 2015-16 2016-17

    3.51 5.26 7.41

  • CHONG GENE HANG COLLEGE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31

    3.9 Staff Development An INSET Committee was formed in 1993 to take care of matters concerning new teachers. A systematic New Teacher Induction Handbook was compiled and mentors were assigned to help new teachers. Teachers are encouraged to attend in-service courses organized by the Education Bureau and other tertiary Institutions. Staff Development Days There were 3 staff development days conducted in the year 2016-2017. They were as follow: 1st staff development was held on 4/10/2016 from 8:45 a.m. to 1:00p.m. The topic was “Learning Study & Lasallian Formation”. The teacher-in-charge of the study, Mr Chu Wing Kei conducted the workshop to present the concept, the philosophy, the process of the experiment to prepare the staff of the launch of the study between October 2016 and May 2017. The running of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and the stage of the P. I. E. was explained and introduced with details. Staff members were actively involved in understanding the operation and learnt how the learning study could be conducted effectively in various subjects. The subjects included Chinese, English, Mathematics, Liberal Studies,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Economics, and Computer Literacy. Teachers are inspired by the ideas and ways.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rying all these new techniques and ideas in our teaching. 2nd staff development was held on 9/12/2016 from 2:30 p.m.-5:00p.m. It is honored to have our brother school, De La Salle Secondary School, NT to pay a school visit to us. Teachers of the two schools shared and exchanged ideas on teaching, learning and caring of students. Our school shared the theme on major concern 2: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colleagues of De la Salle Secondary School were very enthusiastic in knowing the theory, the concepts, the procedures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learning circle and learning study. They showed great interest in this area of concern. Hope the sharing can inspire the colleagues of our buddy school in enhancing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teaching staff shared to us a lot invaluable experience on taking care of students. We gained a lot of insight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pastoral care work. The day was ended with an enjoyable school tour to our various functional rooms and facilities for the guests from our brother school. 3rd staff development was held on 24/3/2017 from 1:30p.m. - 4:00p.m. It was a Health Workshop conducted by a physio-therapist. We enjoyed very much from the free workshop offered by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Education Workers. We learnt the stretching exercises and the skills to relieve stress and pain we may encounter in daily life. Hope the staff could lead a happy and healthy life with more exercise! The staff members benefited a lot from all these training workshops and showed enthusiasm in getting improvement in one’s teaching profession.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32

    Learning and Teaching 4.1 2016-17 年度「學生學習 — 閱讀計畫」報告

    「學生學習 — 閱讀計畫」是本校在中、英文廣泛閱讀計畫、「初中親子閱讀計畫」以外推行的全校性閱讀計

    劃,透過不同活動,藉此建立全校參與的閱讀文化,加強師生重視從閱讀中學習的理念,使同學在耳濡目染

    下,養成自動閱讀的習慣,並發展他們的語文能力、理解力及思維組織能力。此外,亦希望同學培養出閱讀興

    趣,一生受用,從而提升個人生活質素。

    為培養同學閱讀的習慣,本年度校方仍保留「晨讀」課,於 DAY2,4,7,9 早會時段進行,由本小組編定閱讀時間

    表,分別閱讀中文/英文課外書或科組提供閱讀資料工作紙,學生須完成「閱讀心得」或資料工作紙。由不同

    科目及組別例如「生涯規劃組」、「德育及公民教育組」等提供不同書刋資料給同學閱讀,並由班主任擔任導

    師,與同學深入討論、交流,分享閱讀心得,成效令人滿意,再回應外評報告建議,本年度已於「晨讀」課多

    安排同學閱讀自選書籍及英文圖書。另外,為配合學校關注事項:(1)「規劃人生,知行合一」(2)「共建高效能

    課堂,提昇學生學習表現」,本小組分別上下學期安排數次「晨讀」課閱讀相關資料。

    為擴闊同學的視野,委員會每年均舉辦講座,邀請不同範疇講者到校演講。本年度就舉辦了兩次講座,首先於

    2017 年 3 月邀請了作家鄭政恆為中一至中三級同學主講,講題為「透過閱讀學習」,鄭政恆先生說話幽默風

    趣,同學感到內容有趣吸引,反應踴躍。另一方面,亦於 5 月邀請了何永業先生為中四至中五級同學主講,講

    題為「閱讀與寫作」,令高中學生獲益良多。此外,根據 (ReadingTo Learn) 問卷調查結果,同學對安排有關閱

    讀課題的講座反應正面,本委員會亦會於日後可多舉辦同類活動,讓同學深化課堂所學。

    本委員會亦與通識科合辦「最佳時事評論員比賽」,本活動主要目的為升同時事觸覺及閱報興趣,加強他

    們的表達能力。參賽同學須參考通識科於晨讀課安排的時事閱讀材料擬寫一篇評論文章,完成後交回通識科

    科任老師。 中一至中五級同學各班均須參加,同學反應熱烈投入。

    為推廣閱讀風氣,本委員會更協助各班成立圖書閣,將舊生已捐贈千多本圖書整理後,並將圖書分給各班,亦

    派發相關「指引」及「借書紀錄表」給各班主任。為增加同學的時事觸覺,吸受多元化知識,本委員會亦不定

    期安排中一至中六級同學於「閱讀課」閱讀雜誌及英文報章。校方亦設立「好書推介」展板,定期把老師推薦

    的課外讀物及讀後感張貼在操場的壁報板上,推廣閱讀風氣,並同時於學校網頁上發布,讓同學、家長透過分

    享,學習接納不同觀點、價值觀與文化。

    過去多年,本本委員會與圖書館協作邀請不同書商,在上、下學期舉行兩次書展,以推廣閱讀風氣,同學們均

    積極參與。此外,為令同學養成自動閱讀的習慣,並發展他們的語文能力、理解力及思維組織能力,本委員會

    鼓勵不同「學習領域」(中、英除外)協調安排同學於課堂內往圖書館借閱相關圖書,以便拓展本科知識。

    為使閱讀計畫更臻完善,閱讀計畫委員會每於學期終向全校同學進行問卷調查,搜集意見,冀以檢討計劃的成

    效,並作出改善。

    總括而言,本年度的活動效果不俗。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33

    4.2 IT Development 4.2.1 ITDC The ITDC evaluated the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functions carried out during the past school year by a yearly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shown in the following pages.

    IT Questionnaire Report 2016-17

    1. Overall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34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35

    2. MMLC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36

    3. Eclass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37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38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39

    4. WebSAMS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40

    5. Classroom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41

    6. 校內資訊交流系統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42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was up to standard and expectation. We would continue striving to do our best to provide quality,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service to all staff.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43

    4.2.2 Multi-media Learning Centre (MMLC) A. The usage of MMLC in each month (Table 1) was recorded as follows: Table 1:

    Month No. of times in

    2016-17**

    No. of times in 2015-16#

    No. of times in 2014-15

    No. of times in 2013-14

    No. of times in 2012-13

    Difference

    (compared this year

    2016-17** with

    last year 2015-16#)

    September 81 13 32 10 0 +68

    October 88 89 77 30 0 -1

    November 102 124 70 56 2 -22

    December 60 87 62 43 18 -27

    January 64 110 68 45 27 -46

    February 85 64 47 43 14 +21

    March 105 139 97 61 37 -34

    April 57 122 54 59 62 -65

    May 103 128 79 58 87 -25

    June 111 26 49 71 44 +85

    July 16 3 0 6 6 +13

    Total 872 905 635 482 305 -33

    The usage of the MMLC decreased slightly to 872 this academic year from 905 of last year and 635 of 2 years before. It is a large demand for MMLC. E-Learning has been implementing by all subjects in this school year and the hardware was continually upgraded and replaced. Moreover, many teachers tend to use MMLC to do e-learning.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44

    B. Opening for students during lunch time and after school MMLC was open for students during the lunch time on every Tuesday and Thursday from October 2016 to May 2017. MMLC was open for students after school from October 2016 to June 2017 under teachers’ approval and supervisio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entering MMLC during lunch time decreased by 110 students. Most of the students using the MMLC are F.2 and F.3 students and their main purpose was to surf for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nd finish their assignments. However, some students using the MMLC to work on their group projects and search for information. 4.2.3 eClass 學校內聯網 School Intranet (eClass) has established for more than 10 years in school. Both the e-class Teacher’s App and Parent App was launched lately. Over 50 % of parents are frequent users and using the App as a communication tools with school. Moreover, over 60% of teachers start using the teacher’s App and over 86% of the teachers agree that the Teacher’s App is convenient way to access to the eClass platform. In this school year, there were 50 iClassroom (網上教室) and 11 e-homework (家課日誌) in use. Other functions, such as e-notice (學校宣報) and i-Classroom (網上教室) are frequently updated. In addition, 175 events are recorded by the function of Student Learning Profile (SLP); but less than 5 % of the upper form students have used the Student Learning Profile Module (SLP) to record their awards and performances outside the school.

  • 45

    4.3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德育及公民教育組 2016-2017

    週年工作檢討 德育及公民教育課/活動

    範疇 策略及工作 對象 日期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成效 跟進

    負責

    老師

    個人 目標︰培養學生建立「行健自強」的態度。

    1. 宣誓及簽署「我的行動承諾 愛與關懷•由自己出發」 (教育局)

    a) 於早會簡介及一同宣誓 b) 簽署承諾宣言 c) 班主任恆常鼓勵同學活出承諾

    全校 10 月 全部同學在早會同聲宣誓

    多於 90%同學簽回承諾宣言

    老師觀察 統計數據

    全部同學在早會同聲宣誓 約 90%同學簽回承諾宣言 部份班別用承諾宣言設計壁佈

    配合教育局每年的行諾行動

    來年可繼續此活動

    SC

    2. 生命教育講座 (M&O 課) a) 尊重生命「愛挑戰」講座 教導學生以正面積極的態度迎接

    挑戰

    中一

    中三

    上學期 不少於 70%同學認真聆聽

    老師觀察 由於去年講者已離職,是次講員稍欠演說的感染力,約 50%

    同學認真聆聽

    來年可轉換機構及主題如情緒管

    SC

    b) 尊重生命「愛壓力」講座(M&O課)

    教導學生簡單的減壓方法,讓他們明白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中五 下學期 不少於 70%同學認真聆聽

    老師觀察 約 70%同學認真聆聽 來年可轉換機構及主題如情緒管

    SC

    3. 多媒體習作 (跨科組︰RS 及 ICT課)

    利用習作讓學生檢視自己在正行為態度上的成長

    中三 下學期 多於 80%能完成課業

    老師批改 超過 90% 完成習作 課業

    來年可繼續相關習作

    SC

    4. 正面價值教育話劇(M&O 課) (與

    PTA 合作) 中一至

    中三

    一月 不少於 70%同學認真聆聽

    老師觀察 70%同學能興話劇人員互動,反應良好。

    來年沒有此項 資助

    SC

    5. 誠信教育活動 a) ICAC 廉政互動話劇 (3/22/2016)

    中四 全年 不少於 70%投入學習活動

    老師觀察 統計數據

    已揀選 10 位中四同學成為 i-Teen 領袖生,他們亦參加廉署

    來年可繼續此活動

    KLM

  • 46

    b) 招募最多 10 位 i-Teen 領袖生 c) ICAC 廉政行動組電視劇播放(午

    間)

    d) 展版資料+問答比賽 e) 參觀 ICAC f) 其他

    i-Teen 領袖生在校最少推行 2 項活動

    舉辦的培訓工作坊

    ICAC 廉政話劇: 90%同學投入活動

    因時間未能配合,所以沒有進行其他 ICAC 廉政的相關活動

    10 位 i-Teen 領袖生均獲得「高中 iTeen 領袖計劃」銅獎

    6. 推廣普通話話劇 (與普通話組合作)

    裝備自己面對未來

    中一至

    中五 試後活動

    不少於 70%同學投入活動

    老師觀察 統計數據

    超過 90%同學表示話劇生動有趣,十分投入,反應熱烈。

    G.A.S. 劇團表演生動有趣, 能清

    楚表達主題, 來

    年可繼續。

    SC

    學校 目標︰教導學生包容與體諒,建立共融校園。 (與社工合作)

    1. 舉辦共融活動以推廣校園共融文化

    中一至

    中三

    下學期 不少於 70%同學積極投入活動

    老師觀察 由於預訂講座未成功,此部份活動未能進行

    來年與 SEN 組合作,暫定由組

    內同事各負責一

    班的共融活動,

    在公民教育課節

    進行

    TWP

    2. 設計攤位遊戲於公民教育週推廣校園共融文化

    全校 下學期 不少於 50 人參與活動

    老師觀察 由於預訂攤位未成功,此部份活動未能進行

    來年與 SEN 組合作,暫定由組

    內同事各負責一

    班的共融活動,

    在公民教育課節

    進行

    TWP

    3. 選出班中「關愛之星」以營造班內關愛氣氛

    全校 下學期 不少於 70%同學積極投入活動

    班主任及任教老師觀察

    選舉於三月進行,各班由班主任及任教老師挑選該月份禮貌

    表現較佳的同學為得獎者,所

    有班別均選出了一位同學得獎

    來年可繼續此活動,並可與輔導

    組在更多品得範

    疇合作

    TWP

    4. 生命教育講座 (M&O 課) a) 尊重生命「愛成長」講座 教導學生不要在言行上欺凌他

    人,學會接納及包容別人

    中一至

    中二

    上學期 不少於 70%同學認真聆聽

    老師觀察 超過 70%同學認真聆聽 來年可轉換機構及主題如情緒管

    SC

    家庭 目標︰鼓勵學生對家人表達欣賞及關愛,加強彼此溝通。

    1. 心意卡設計 同學與親人多溝通,學習欣賞家

    中一至 一月 不少於 80%的學生完成設計及填寫心

    班主任查收 統計數據

    中一至中三同學們在班主任課內將心意卡完成並透過班主任

    班主任認同同學生能夠透過這活

    LYY

  • 47

    人的付出,並懷有感恩的心

    真心誠意填寫心意卡後交班主任,班主任從中

    可於家長日送到家人手上。

    中三 意卡 在家長日將心意卡送上。 動學懂感恩, 對

    家人作出關心。

    並能夠令不善詞

    令的同學將心聲

    寫出,與家人溝

    通。 社群 目標︰透過義工講座/活動使學生於知識和技能上裝備自己,學習如何實踐關愛社群。(與社工合作)

    1. 社關講座 (M&O 課) 中二 上學期 80%同學積極投入

    活動

    老師觀察 問卷調查

    90%以上中二同學均留心聆聽講者分享。

    邀請義工發展局資深義工來校作講座

    來年值得繼續舉辦相關活動

    HF

    2. 義工服務 (M&O 課)

    中四 下學期 80%同學積極投入活動

    老師觀察 問卷調查

    服務對象是老人及視障長者 老師今年更放手讓義工團同學作主導,他們有更大發揮機

    會。

    超過 80%同學積極投入活動

    視障人者對於同學的要求及準確

    較多,故不適合

    他們。

    問卷中,同學表示較喜愛兒童作

    服務對象。

    要清晰告知班主任服務對象的特

    性,以方便同學

    作預準。

    HF

    3. 義工組

    中三至

    中五

    全年 70%同學積極投入活動

    80%同學最少參與一次外出義工服務

    老師觀察及記錄

    約 60%同學積極投入活動 超過 90%同學最少參與一次外出義工服務

    本年度服務小數族裔,曾舉辨兩個服務給她們。選取服務對

    象及活動策劃主要由同學負

    責。

    詳情可參閱附頁。

    部分同學因負責多個組別,故影

    響到他們投入參

    與的積極性。

    來年值得繼續舉辦相關小組

    HF

    香港/

    國家 目標︰加強國民及國情教育,提升學生對國家的文化、歷史傳統、發展狀況的關心和認識,從而培養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1. 基本法網上問答比賽 a) 早會宣傳/短講

    中一至

    中三

    2016 年

    10 月

    2017 年

    2 月

    每班有最少 5 人曾上網參加比賽

    不少於 70%同學在早會認真聆聽

    老師觀察 統計數據

    各班均有最少 5 位學生參與比賽。

    共有 22 位同學獲 主辦單位頒發證書。

    早會的宣傳及講解清晰有趣,

    來年值得繼續舉辦相關活動

    LC

  • 48

    多於 70%的同學認真聆聽。

    b) 午間資訊播放

    全校 2016 年

    10 月

    2017 年

    2 月

    多於 50 人曾觀看資訊播放

    老師觀察 統計數據

    共 3 次在午膳時間利用小食部的電視機播放有關機基本法的

    影片, 超過 100 人曾經觀看影

    片。

    雖然受制於電視機螢幕和音響的大小, 同學未必能夠深入理

    解影片的內容, 但是影片能夠

    有效地引起同學對基本法的注

    意。

    來年值得繼續舉辦相關活動

    LC

    c) 認識《基本法》——實踐一國兩制」善德基金會全港中學校際問

    答比賽 2017

    中四 下學期 能招募 10 位同學組隊參加比賽

    參加出賽 共訓練 12 位同學參加比賽 最後獲得小組第二名

    下年與通識科繼續参加此活動

    SC &

    WK

    2. 國情/地理/文化相關問答比賽

    全校 下學期 多於 100 位同學參

    加比賽

    統計數據

    與人文學科問答比賽相同。 中一至中三共有 27 人作為班代表出賽, 如計算現場觀眾在

    內,大約有 90 人參與了問答比

    賽。

    題目可以加入更多有關國情的內

    容。

    LC

    3. 國內遊學團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香

    港青少年紅色之旅福建行(2017)

    全校 7/22 至

    8/5

    能夠成團 不少於 85%同學積極投入學習活動及

    完成指定課業

    老師觀察 統計數據

    17 位同學參加是次旅行團

    (8 月回來填) LC

    世界 目標︰引發學生思考個人對世界的角色與責任,協助學生對國際發展議題作仔細觀察及分析,以及身體力行,做個負責任的世界公民。

    1.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參觀 (M&O課)

    (因天氣惡劣,取消了參觀獅子會自然中心, 以「全球增溫課堂活動」取代了參觀。)

    中二 10 月

    不少於 70%同學積極投入活動

    老師觀察 透過課堂活動,同學明白了全球增溫的原因及其對欠發達國

    家的影響。

    透過工作紙、影片欣賞和討論,同學明白全球增溫是一個

    主要由發達國家造成災害,可

    是不幸的它帶來的禍害卻往往

    由欠發達國家來承擔。

    同學大致明白全球增溫的道德責

    任,我們需要繼

    續推廣環保教

    育,以改善學生

    的行為,幫助同

    學在日常生活中

    實踐保護環境。

    LC

    2. 貧富宴 教導學生珍惜所有,使他們明白

    世界上有很多資源貧乏的國家

    全校 下學期 不少於 70 位同學參與

    統計數據

    本次活動有 80 名同學報名參與,為世界宣明會籌得$4300。

    參與的同學藉著活動明白世界

    上有不少人過著缺乏資源的生

    活,並反思自己的生活,作出

    改變。

    由於本校訓練捐獻助貧活動頗

    多,故不會每年

    舉辦此類活動

    TW

  • 49

    3. 國外遊學團 (可與其他科組合作) 澳洲之旅

    全校 下學期 能夠成團 不少於 85%同學積極投入學習活動及

    完成指定課業

    老師觀察 統計數據

    三位同學因遊記優異,獲香港航空獎勵參加澳洲之旅,唯一

    位因健康理由最後未能同行。

    最後參與的兩位同學表示在遊

    學團中見識了很多新事物。

    來年可思考籌辦其他交流團

    SC

    4. 「愛爾蘭領事館」學生大使 (新増)

    認識愛爾蘭文化 加強世界觀 增加練習聽/說英語的機會

    中二至

    中三

    3 月 最少 5 位同學參加活動

    統計數據

    共有 9 人參加不同項目, 在活動中同學増加不少不同的學習

    經歷

    1. Presentation night 2. City Hunt 3. Debate & open speech 4. Closing ceremony

    來年可與通識/英文組合作繼續

    參加活動

    SC

    5. Go Green in English(新増) 加強環保觀 增加練習聽/說英語的機會

    中一至

    中三

    2月至

    3月

    最少 15 位同學參加活動

    統計數據

    共有 21 人參加 6 個不同活動及課節, 當中同學増加不少不同

    的學習經歷

    此計劃只於今年舉行,來年不能

    繼續

    SC

    關注事項(一):「規劃人生,知行合一」

    範疇 策略及工作 對象 日期

    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成效 跟進

    負責

    老師

    個人 目標: 提升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制訂初步的人生目標,追求自我發展 (與生涯規劃組合作)

    1. 生命線 幫助他回顧自己的人生重大事件

    和意義,覺察過往經驗如何影響

    現在的自己,以及自己對未來的

    展望。

    中一 八月下

    旬 學生投入活動 生命線作品質素良好

    老師觀察 分析學生作品

    教導中一新生畫生命線。透過老師觀察及檢查學生的堂課,

    學生專心投入活動。

    將進一步協助他們了解各種職業

    的要求、工作範

    疇、待遇等,並

    尋找夢想的職

    業,計劃人生,

    裝備自己,迎接

    未來。

    CM

    2. 性格及特質測試 透過晨讀課、中一至中三 Day3

    第九堂及各級 M&O 課等提升學

    生對自己的認識和了解,協助他

    們訂立目標。

    中一至

    中五

    全年 70%以上持份者認同策略的理念及工作

    成效

    工作紙內及練習內容充實

    師生問卷 分析學生作品

    根據師生問卷調查結果,80%學生及 94%老師覺得測試能有

    效協助他低了解及檢視自己的

    性格和能力,更全面認識自

    我。

    學生應進一步檢視自己在各科及

    班內的表現,找

    出問題及解決困

    難的方法,更有

    決心和動力去執

    行自己的計劃。

    CM

  • 50

    3. 新城知訊台「你最 Special – 踏上青雲」校園巡遊 (新增)

    透過藝人、歌手及茶師傅個人經歷輕鬆帶出生涯規劃的重要

    中一至

    中五

    7/7 超過 80%學生投入活動

    老師觀察

    根據老師生觀察現場反應,超過 80%學生投入活動

    來年可安排相似活動

    SC

    關注事項(二):「共建高效能課堂,提昇學生學習表現」

    範疇 策略及工作 對象 日期

    (月份)成功準則 評估方法 成效 跟進

    負責

    老師

    個人 目標: 教導學生做筆記的重點及技巧,透過實踐,提昇學生學習表現

    1. 我會做筆記 (跨學科: 中文、數學、通識、地理)

    利用 M&O 課堂(2 節)教授做筆記的重點及技考

    學生在班主任任教科目中實踐所學

    中四 全年 學生利用所學技巧製

    作筆記最少上、下學

    期學生利用所學技巧

    製作筆記上、下學期

    最少各一次

    4A:

    不少於 75% 同學完成

    4B,4C, &4D:

    不少於 60%同學完成

    班主任/地理科老

    師檢查

    原來學生對做筆記的技巧認識不多,亦無此習慣,所以有些

    同學很認真聆聽此課教授的技

    巧。

    每班優異筆記(2 份)送出文具禮劵以示獎勵。

    邀交筆記記錄 4A: 100%

    4B: 80%

    4C: 60%

    4D: 50%

    由於提昇學習表現仍是下年度關

    注事項,所以來

    年可繼續相關課

    堂及活動

    SC &

    TWP

  • Annual School Report 2016-17 51

    4.4 Peer Coaching

    同儕互助觀課計劃周年報告 (2016-2017)

    本校自 2002-2003 首次進行「同儕互助觀課計劃」至今,已步進第十五年了。此計劃草創初期旨在引入一項全

    新的機制,讓教師分享良好的教學方法,並為教師的表現提供迅速和有建設性的的回饋。本年度為配合學校關

    注事項—共建高效能課堂,提升學生學習表現,全體教師參與課室學習研究的觀課或同儕互助觀課計劃。

    (一) 目的:

    (1) 配合 2015-2018 學校關注事項—共建高效能課堂,提升學生學習表現。

    (2) 進行獨立於考績的觀課,可除卻考績的壓力,加強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教學效能。

    (3) 觀課者與授課者,雙方建立夥伴關係,在平等及互相支持的基礎上一同探討教學問題。

    (4) 提升課堂管理技巧。

    (5) 照顧同學在課堂學習上的個別差異。

    (二) 推行情況:

    (1) 籌備階段

    本組組員於 2016 年 9 月根據同事在 2016-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