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4.23 星期四 主编:卢齐平 责编:卫民 E-mail[email protected] 时事 06 世卫组织发言人批驳实验室人为制造谬论 现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动物 新华社日内瓦 4 21 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 21 日表示,当前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些有关新冠 病毒起源的谬论和阴谋论。世卫组织认为,就现有证据来 看,这一病毒起源自动物而非实验室人为制造。 世卫组织发言人法德拉·沙伊卜在联合国日内瓦 办事处例行记者会上说,该组织目前正与两种“大流 行” 斗争, 分别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虚假信息大流 行”。针对近期在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流传的一些有关新 冠病毒起源的谬论,她表示,所有已知证据都表明新冠 病毒源自动物, 而不是经实验室人工干预或制造而来 的。 她说, 目前来看蝙蝠最有可能是这类病毒在自然 界中的宿主。 至于新冠病毒如何从蝙蝠传给人类,目前 还不得而知。 肯定存在中间宿主,也就是说由另一种动 物将这种病毒从蝙蝠传给人类。 世卫组织欢迎各国科 研人员努力寻找新冠病毒来源, 目前已有多个团队正 开展这一工作,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团队。 法德拉·沙伊卜强调,当前各方的共同焦点应该是 事实而非恐惧。找到新冠病毒起源和来源非常关键,世 卫组织正以科学为依据, 参与众多专家就此展开的调 查工作。 为什么“新冠病毒人造论”站不住脚 近期, 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又流传着有关新冠病毒 起源的一些猜测,诸如“新冠病毒人造论” “新冠病毒起 源于实验室”等。 然而,国际权威机构及多数病毒学、免疫学领域学 者均表示,这些猜测缺乏科学支迄今所有证据 都表新冠病毒非人为制造。 首先, 现有科学证据已表新冠病毒的特征是人 作不到的,能是自然进化物。克里普斯所等机构参与的国际团队 3 17 日在 自然· 》杂志报告说,他们析比对包冠病毒在内的多种冠病毒基因组数据认为, 新冠病 刺突蛋白结合域与人体细胞的“ 血管紧张素 转化酶 2 ACE2 结合效率之高,是人类基因到的。此,新冠病毒有的分子架构也除了它是实验室合成能, 为人找不到一个类 的已知病毒分子架构来构这种新病毒。 ,新冠病毒进化特征并有,科研人员 在自然界可以找到相似进化,也持了它 起源于自然的论。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所等机 构研人员 3 的一印本说,新冠病毒 刺突蛋白两蛋白质亚基 S1 S2 之间裂解位有多个氨基酸插入他们云南蝙蝠体内所毒毒S1 S2 亚基之间也存在类似插入,这表自然界完全可现此类插入第三, 科学已在野生动物体内找到与新冠病 近的冠病毒毒,表这类病毒存在自然 宿主。 迄今已知的与新冠病毒亲缘最近的冠病毒是从云南蝙蝠体内分RaTG13 ,与新冠 病毒基因序列致性达 96%有研究显示,穿 山甲携带的冠病毒与新冠病毒亲缘比较相 近, 其是在帮助病毒入侵细胞刺突蛋白受结合 域上与新冠病毒相似度高达 97.4%,表明穿山甲可参与新冠病毒的进化与传,认为新冠病毒源于实验室的由也很牵强。 法国发展研热带病毒学专家埃里克 · 勒鲁瓦说,法 国病毒学诺贝尔奖得主吕克 · 蒙塔尼耶等人认为新 冠病毒源于实验室的由是, 新冠病毒基因组的片段艾滋病病毒基因组的片段实际上病毒与其病毒有同微小基因片段很基因组非常大。勒鲁介绍他们通过特法对 新冠病毒与其病毒的基因发现, 如所关基因片段越微小,就会发现新冠病毒与关系很远 的病毒相似片段也强调,要警惕 “新冠病毒人造论”“新冠 病毒起源于实验室”等谬论背后政治目的。 法国免疫学、 新冠疫情科学员会负责- 弗朗索瓦·德尔弗雷西表示,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的假 是“一种不正科学范畴的阴点”。 利亚乐卓博大学流行病学副教授哈桑 ·瓦利指出,有些 政治目的利用有关言。 俄罗斯联邦帕斯捷 ”流行病与微生物学科研所长亚历山大· 认为,有些人声称新冠病毒源自人工制造“是为其卫生系能或抵御疫情方”,这类说 法实际上欲盖弥彰(据新华社北京 4 22 日电) 国家税务总局表示—— 受疫情影响逾期缴税不影响企业信用 新华社北京 4 22 日电 疫情或者缴税不会影响企业22 日,国税务总局出明确答复—— 不会。 “为应对疫情,纳税人的资金压力,税务总局已经4 长了纳税申且允许困难企业依法向税务申请缴纳税款。”国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一级巡视22 日在国院联机制新会上 说,据统计2 以来,国共为 12.1 万户纳税人办理了,为 5.1 万户纳税人办理了缴纳税款表示, 对于疫情影响或者资料纳税人,记录也不纳税评价荣补充道按照纳税评价1 月之后纳税人发 记录2021 年才对其纳税产生影响。“也 就是说,2020 以来发记录影响 2020 年纳税别。 ” 说,疫情税务机关会主动提醒广纳税人,对自身纳 记录实,有问题以及。如纳税人在 2021 新的评价结果前,有及时核实调,还以在年年底向税务机关纳税复评申请而有除因为疫情防控身纳税影响直面挑战 加速转型 打造中国产业链竞争新优势 据新华社北京 4 22 日电 4 20 2020 16 瞭望 闻周刊刊造中国业链竞争新优势 下: 日前,关于一些国将补贴企业从中国“ 回迁”的道引市场讨论和担忧期来,这行得首先不起。 经此一疫,济遭重创,在此景下,对多 企业而言,如何缩减开支等大事。类搬迁量投资的行为, 企业决策的日表。 有机构查,疫情前一些公司打在中国以投资,目前这些意向 纷纷暂停不得。 疫情致全球需求幅萎缩市场愈源。 疫情发以来,中国不断释放积极扩大内以预,中国的内需市场必将迎来一大行情。 企业市场近,自 容易从中获益此,这个时候大多数企业都不愿意开中 国这个规模巨且仍在不断增消费市场者,。 当前疫情蔓延,而中国已经开率率先复苏。 这一点,从国际货币组织日前 今明两各国经济增的预测中。对企业而言,业链 在一个加速复苏迅速反弹的经体中,至一个 仍遭疫情折磨低迷的经体中更加合理不开。近来,在改革战略,中国业链断跃迁其是当前中国正在加速发展以 5G、数据中等为表的新。在投资的同更将业链价值攀升此,来中国 业链竞优势不会被削弱而会强。 这种情企业选择开中国,往往意味着自我淘汰今全业链, 或者说中国在业链中的,是的经济规律使然。 期内,各个经开自业链而另起炉灶,不现实。 长远,此疫情是一机,化进程然会冲击业链必将现调。 于中国自而言,动力环保求提因素影响,中国制造有的优势正在,一些动力密集型来也南亚转的现。针 对这一局面,中国抓住加速,不断创新的业链竞 优势全球战“疫”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中国为全球抗疫提供医疗和物资支持 综合新华社电 中国4 21 日在盟秘书处大东盟秘书捐赠疫物东盟 秘书林玉辉捐赠仪式中方表示高度东盟与中国在共同抗击新冠疫情方作。 中国府赴伯抗4 21 日以线形式在沙中机构人员、华侨华生介绍新冠疫情防控斯斯梅洛娃 4 20 日说,中 抗击新冠疫情成效显中国对吉抗击疫情提供 大支帮助。伊梅洛娃什凯中国赴吉联合工作组,欢迎工作组到来。 中国驻智使徐4 21 利政中国府援智抗疫物,包口罩等。 津巴总统夫克西利· 4 21 日对中资企业向捐赠抗疫物表示由衷感表示友谊在新冠病毒阻击据新华社香港 4 22 日电 道: 连日来, 中国、团体通过捐赠抗疫物等方积极帮助柬埔寨老挝等国抗击新冠疫情。 4 21 日, 中国上市向柬埔寨捐赠抗仪式边举行。 上作为友好城捐赠括医用口罩N95 口罩等。 此前, 广西壮族柬埔寨捐赠批抗疫物 ,其中包口罩试剂、体 自动取仪等。 老挝琅勃中国会、中国建南江电站 目、 老挝东泰集4 14 琅勃府捐 ,包括普通口罩N95 口罩喷雾器护眼罩额温枪等。 ,中尼联合投资喜马雅航空4 12 “新冠病毒防控以支持尼政府抗击新冠疫情。 江城“归来”不负韶华 —— 武汉“解封”半月记 4 月 8 日, “封闭” 76天的武汉“解封”。 4月18日,武汉,这个先前国内疫情的“风暴眼”,疫 情风险等级评估整体已降为低风险。 4 月 22 日,武汉在院治疗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不足 百人,其中重症、危重症仅剩十余例。 武汉“重启”半月。浩荡的长江水,见证着这座英雄的 城市,正从疫情伤痛中站起来。 当江汉关大楼的钟声再度与过江轮渡的汽笛声交 织,当黄鹤楼旁又闻市井的喧闹,武汉正吹响新的号角, 向着更美好的明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有序复苏,武汉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回归” 4 22 日,武汉 一个“ 离观期”的 这个一度因疫情“ 暂停”的,在防反 的前提下,正以一种科学谨慎的方式逐渐复苏22 日起, 武汉市公交、 线网运 行。 30 日起,网约租车运营当交复苏动在各个 角落—— 8 日起东湖听涛东湖绿武汉,大东湖畔,又行的人春光20 日, 武汉文化旅游—— 昙华林文化核心区恢街边各种品琳琅 目,各种茶香空气疫情但解不等于武汉点,健康 绿码”, 行体与实乘坐共交也是如此,实现 和同人员信息的追溯;进出防控依然严格隐秘感染者,防控重点。 14 日上武汉居民新冠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江夏区启动, 市将调查 13 个行1.1 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发规律等情科学有筋骨熟悉武汉正在日—— 拥抱武汉运输局统计4 8 日至 4 20 日,通过铁路航空返汉离汉人员总计 109.86 ,日均 8.45 共交1300 晨早又开,这让无武汉。“ 上交七八武汉正在来的样子”开程先生说。 蓄足后劲,重回发展大舞台 21 日,武汉人社组织2020 年复招聘会, 个分会场提供个就7000 多人冒雨3528 人现达成业意向寒冬武汉园区现机这个这是复苏—— 总值39.2%,疫情最武汉,经数据 未公影响而知。 这是众志成的“疫”—— 从中方,一 武汉社会发展、 民营和中台。 社会发展 30 ”“ 武汉企业发展 21 ……和信息厅厅 王祺扬说,力通过系列政企业缓口气”。 4 8 日,武汉2020 动, 69 总金2451 亿元10 日,以线的方100 中开工, 总投资1865.7 亿元…… 通产业链,就通了命脉武汉广税务门跨作, 积极打汽配业链,已对接两汽配企业 433 效带业企业 7707 正常生产日来, 播带武汉济复苏 的“ ”。 黑鸭莲藕龙虾……电商平台使数为武汉带疫情防控多新。 以科众多投资者“ ”到新的机4 20 日,公司市场中国式落武汉 “中国”,在此前还法人实体公司,这是 2020 武汉成公司的世 500 企业追赶时间,书写新的未来 力以者。 这是一个个铭刻的日—— 4 15 日上2 个多武汉雷山医院休舱2011 人,其中千余 人,出院 1900 同一担重的主力—— 北京协医院180 离汉, 这也是最离武汉的国家医完成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泰康妇幼保健诊患,到 4 16 日,队支援湖队已离武汉…… 上至 108 人,出生30 婴儿率达94%从最者,到 两位数,武汉例划条令欣慰线,是中国在这疫斗争中“ 至上”的起,在中前行。 这着在武汉一个人。 “来武汉 10 深深到这非常。”武汉 大学士赛义德组织 5 名埃。“ 武汉贡献。” 者”“共”“中国……夜幕降 横跨七座桥梁以及沿为主体的 25 ”上,每晚准,是武汉国各者的殊礼物。 难总数的汇聚强大的中国力。 大疫过后必将新的来。 (据新华社武汉 4 22 日电) 分析 4 月 22 日,中国援 缅甸抗疫医 疗专家组结 束在缅为期 两周的工作 乘机回国。 图为缅甸卫 生和体育部 医学研究司 司长佐丹吞 (前右)在机 场向专家组 颁发证书。 (新华社发) 美在华百亿投资项目“云开工” 见证中国经济韧性 据新华社广州 4 22 日电 总投资 100 亿埃克惠州乙烯22 日正动工。 这是企业建设目。 这是期的一开工仪式。 中国北京惠州5G 线开工”。 在埃克中国 限公司来, 投资规模大、加值,对公司 战略,对方是的。”一期建设达产后实现390 亿元目一期预2023 建成,包160 吨乙烯装置和中聚乙烯端聚丙烯生产装置工制将广于工和个人消费领域。 一期建设动。 为开市场埃克孚锁定中国。坐落惠州开发壳牌、科莱恩学、学等一大业巨头发展和改革员会念修说, 目着挥双优势化要素配置,不中国化产域经发展,也有埃克孚把握中国发展机大的发展是中国互惠作共的开发展体现。“中国化产出了实和的一,这也分表中国开的大大。 ”念修说。 疫情举措线通相益彰,当用远程受理制办理;防控期,工人缺,通过增加给、内调工人,工团队把耽误的工期补回来。 期,目的开工对国际经投资作,价暴市场埃克4 初宣削减百亿元投资决定和生产动,但它对中国投资还在埃克公司席执官伍线说,和中国将引。“ 重视与中国的 伙伴友谊年加强。 ” 来,从投资法的广交会的筹备,从入负压缩到国际联合疫的……中国大开的信 续释放南美3 报告显示, 访企业未再投资意愿依然强,近企业计2020 再投资。“ 中国,服务中国依然是大多数在华营运企业首要策略。”南美 会会长哈利 · 说。

E-mail [email protected] 江城“归来” 不负韶华...2020.4.23星期四 主编:卢齐平 责编:卫民 E-mail:[email protected] 06 时事 世卫组织发言人批驳实验室人为制造谬论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E-mail hbrbshishi@163.com 江城“归来” 不负韶华...2020.4.23星期四 主编:卢齐平 责编:卫民 E-mail:hbrbshishi@163.com 06 时事 世卫组织发言人批驳实验室人为制造谬论

2020.4.23�星期四主编:卢齐平 责编:卫民 E-mail:[email protected]

时事06

世卫组织发言人批驳实验室人为制造谬论

现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动物新华社日内瓦 4月 21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

21日表示,当前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些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谬论和阴谋论。世卫组织认为,就现有证据来看,这一病毒起源自动物而非实验室人为制造。

世卫组织发言人法德拉·沙伊卜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例行记者会上说, 该组织目前正与两种“大流行” 斗争, 分别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虚假信息大流行”。针对近期在媒体和社交平台上流传的一些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谬论,她表示,所有已知证据都表明新冠病毒源自动物, 而不是经实验室人工干预或制造而来的。

她说, 目前来看蝙蝠最有可能是这类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宿主。至于新冠病毒如何从蝙蝠传给人类,目前还不得而知。肯定存在中间宿主,也就是说由另一种动物将这种病毒从蝙蝠传给人类。 世卫组织欢迎各国科研人员努力寻找新冠病毒来源, 目前已有多个团队正

开展这一工作,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团队。法德拉·沙伊卜强调,当前各方的共同焦点应该是

事实而非恐惧。找到新冠病毒起源和来源非常关键,世卫组织正以科学为依据, 参与众多专家就此展开的调查工作。

为什么“新冠病毒人造论”站不住脚近期, 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又流传着有关新冠病毒

起源的一些猜测,诸如“新冠病毒人造论”“新冠病毒起源于实验室”等。

然而,国际权威机构及多数病毒学、免疫学领域学者均表示,这些猜测缺乏科学支持,迄今为止所有证据都表明新冠病毒并非人为制造。

首先, 现有科学证据已表明新冠病毒的特征是人为操作不可能达到的,只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机构参与的国际团队 3 月 17 日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分析比对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多种冠状病毒基因组数据认为,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与人体细胞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ACE2)”受体结合效率之高,是人类基因工程所无法达到的。此外,新冠病毒独有的分子架构也排除了它是实验室合成的可能, 因为人们找不到一个类似的已知病毒分子架构来构建这种新病毒。

其次,新冠病毒某些进化特征并非独有,科研人员

在自然界可以找到相似进化事件, 也进一步支持了它起源于自然的结论。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机构研究人员 3 月发布的一篇预印本论文说,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两个蛋白质亚基 S1 和 S2 之间的裂解位点有多个氨基酸插入, 他们从云南蝙蝠体内所获冠状病毒毒株的 S1 和 S2 亚基之间也存在类似插入,这表明自然界完全可能出现此类插入。

第三, 科学家已在野生动物体内找到了与新冠病毒十分接近的冠状病毒毒株, 表明这类病毒存在自然界宿主。 迄今已知的与新冠病毒亲缘关系最近的冠状病毒是从云南蝙蝠体内分离的 RaTG13 毒株,与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一致性达 96%; 此外有研究显示,穿山甲携带的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亲缘关系也比较相近, 尤其是在帮助病毒入侵细胞的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上与新冠病毒相似度高达 97.4%, 表明穿山甲可能参与了新冠病毒的进化与传播。

此外,认为新冠病毒源于实验室的理由也很牵强。

法国发展研究所热带病毒学专家埃里克·勒鲁瓦说,法国病毒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吕克·蒙塔尼耶等人认为新冠病毒源于实验室的理由是, 新冠病毒基因组的某些片段与艾滋病病毒基因组的片段一样, 但实际上某种病毒与其他病毒携有同样的微小基因片段很常见,因为基因组非常庞大。勒鲁瓦介绍,他们通过特定算法对比新冠病毒与其他病毒的基因组后发现, 如果所关注的基因片段越微小, 就越会发现新冠病毒与关系很远的病毒携有相似的片段。

多名专家也强调,要警惕“新冠病毒人造论”“新冠病毒起源于实验室”等谬论背后的政治目的。

法国免疫学家、 新冠疫情科学委员会负责人让 -弗朗索瓦·德尔弗雷西表示,新冠病毒源自实验室的假设是“一种不属于真正科学范畴的阴谋论观点”。 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流行病学副教授哈桑·瓦利指出,有些人出于政治目的利用有关谣言。 俄罗斯联邦“帕斯捷尔”流行病与微生物学科研所副所长亚历山大·谢苗诺夫认为,有些人声称新冠病毒源自人工制造“是为了掩盖其卫生系统的无能或抵御疫情方面的过错”,这类说法实际上欲盖弥彰。

(据新华社北京 4 月 22日电)

国家税务总局表示———

受疫情影响逾期缴税不影响企业信用

新华社北京 4 月 22日电 疫情之下,逾期申报或者逾期缴税会不会影响企业信用? 22 日,国家税务总局给出明确答复———不会。

“为了有效应对疫情,缓解纳税人的资金压力,税务总局已经连续 4 次延长了纳税申报期限, 并且允许有困难的企业依法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韩国荣 22 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据统计,今年 2 月以来,全国共为 12.1 万户纳税人办理了延期申报,为 5.1 万户纳税人办理了延期缴纳税款。

他表示, 对于受疫情影响而逾期申报或者逾期报送相关资料的纳税人,可免予行政处罚,相关记录也不纳入纳税信用评价。

韩国荣补充道,按照纳税信用评价制度,今年 1 月之后纳税人发生的逾期申报记录,要到 2021年才对其纳税信用级别产生影响。“也就是说,2020年以来发生的记录不影响 2020年纳税信用级别。 ”

他说,疫情结束后,税务机关会主动提醒广大纳税人,对自身纳税信用记录进行核实,有问题的可以及时调整。 如果纳税人在 2021年发布新的评价结果前,没有及时核实调整,还可以在明年年底前向税务机关提出纳税信用复评申请,进而有效消除因为疫情防控对自身纳税信用的影响。

直面挑战 加速转型

打造中国产业链竞争新优势

据新华社北京 4 月 22日电 4 月 20 日出版的 2020 年第 16 期《瞭望》新闻周刊刊发文章《打造中国产业链竞争新优势》。 摘要如下:

日前,关于一些国家将补贴本国企业从中国“回迁”的报道引发市场讨论和担忧。

至少从短期来看,这很难行得通。首先,搬不起。 经此一疫,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在此背景下,对多

数企业而言,如何缩减开支渡过危机才是头等大事。类似于搬迁这样需要大量投资的行为, 很难排上企业决策的日程表。 有机构做过调查,疫情前原本一些公司打算在中国以外投资设新厂,目前这些意向已纷纷暂停。

其次,舍不得。 疫情导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缩,市场愈发成为稀缺资源。 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不断释放出积极扩大内需的政策信号。 可以预见,中国的内需市场必将迎来一大波行情。 企业离市场越近,自然越容易从中获益。因此,这个时候恐怕大多数企业都不愿意离开中国这个规模巨大且仍在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

再者,回不去。 当前欧美疫情仍在蔓延,而中国已经开始大范围复工复产,并将大概率率先复苏。 这一点,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对今明两年各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中可见一斑。对企业而言,将产业链放在一个加速复苏,并有可能迅速反弹的经济体中,显然比移至一个仍遭受疫情折磨,低迷的经济体中更加合理。

最后,离不开。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战略等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产业链不断跃迁。

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在加速发展以 5G、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在拉动投资的同时,更将有助于产业链价值攀升。因此,未来中国的产业链竞争优势不但不会被削弱, 反而会进一步增强。 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选择离开中国,往往意味着自我淘汰。

当今全球的产业链布局, 或者说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客观的经济规律使然。 短期内,让各个经济体抛开自身受益多年的产业链体系而另起炉灶,不太现实。

从长远来看,此次疫情是一场全球性危机,全球化进程必然会受到冲击,全球产业链也必将出现调整。 于中国自身而言,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提高等因素影响,中国制造原有的竞争优势正在弱化,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近年来也出现了向东南亚转移的现象。针对这一局面,中国要抓住机遇,加速转型,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链竞争优势。

全球战“疫”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中国为全球抗疫提供医疗和物资支持综合新华社电 中国政府 4 月 21 日在雅加达东

盟秘书处大楼向东盟秘书处捐赠一批防疫物资。 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在捐赠仪式上向中方表示感谢, 高度肯定东盟与中国在共同抗击新冠疫情方面的合作。

中国政府赴沙特阿拉伯抗疫医疗专家组 4 月 21日以视频连线的形式,向在沙中资机构人员、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介绍新冠疫情防控知识。

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伊斯梅洛娃 4 月 20日说,中国抗击新冠疫情成效显著, 感谢中国对吉抗击疫情提供巨大支持和帮助。 伊斯梅洛娃当天在吉首都比什凯克会见中国赴吉联合工作组,并代表吉政府欢迎工作组到来。

中国驻智利大使徐步 4 月 21日向智利政府移交了一批中国政府援智抗疫物资,包括口罩、防护服等。

津巴布韦总统夫人奥克西利娅·姆南加古瓦 4 月21日对中资企业向津方捐赠抗疫物资表示由衷感谢,并表示坚信津中友谊将在新冠病毒阻击战中进一步深化。

据新华社香港 4 月 22 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亚太地区记者报道: 连日来, 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团体通过捐赠抗疫物资等方式,积极帮助柬埔寨、老挝、尼泊尔等国抗击新冠疫情。

4月 21日, 中国上海市向柬埔寨金边市捐赠抗疫物资交接仪式在金边举行。 上海作为金边的友好城市,此次捐赠物资包括医用口罩、N95口罩、防护服等。

此前, 广西壮族自治区向柬埔寨捐赠一批抗疫物资,其中包括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核酸检测试剂、体温计、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等。

在老挝,琅勃拉邦中国商会、中国电建南欧江电站项目、 老挝东泰集团 4 月 14 日向琅勃拉邦省政府捐

赠了一批物资,包括普通口罩、N95 口罩、消毒液、消毒喷雾器、防护服、防护眼罩、额温枪等。

在尼泊尔, 中尼联合投资成立的喜马拉雅航空公司 4 月 12 日向尼泊尔“新冠病毒防控和治疗基金”捐款以支持尼政府抗击新冠疫情。

江城“归来” 不负韶华———武汉“解封”半月记

4 月 8 日,“封闭”76 天的武汉“解封”。4 月 18 日,武汉,这个先前国内疫情的“风暴眼”,疫

情风险等级评估整体已降为低风险。4月 22 日,武汉在院治疗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不足

百人,其中重症、危重症仅剩十余例。武汉“重启”半月。浩荡的长江水,见证着这座英雄的

城市,正从疫情伤痛中站起来。当江汉关大楼的钟声再度与过江轮渡的汽笛声交

织,当黄鹤楼旁又闻市井的喧闹,武汉正吹响新的号角,向着更美好的明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有序复苏,武汉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回归”

4 月 22 日,武汉“解封”后满第一个“隔离观察期”的日子。

这个一度因疫情“暂停”的城市,在保持毫不放松防反弹的前提下,正以一种科学谨慎有序的方式逐渐复苏。

22 日起, 武汉市城市公交、 轨道交通恢复全线网运行。 30 日起,网约出租车也将恢复运营。

当交通纽带重新连接, 复苏的活力涌动在城市各个角落———

随着 8 日起东湖听涛景区、东湖绿道、武汉植物园等陆续恢复开放,大美东湖畔,又见漫步骑行的人们享受久违的四月春光。

20 日, 武汉的文化旅游地标———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恢复营业, 街边小店各种精致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各种茶香在空气中弥漫。

尽管疫情渐缓,但解封不等于解防。在武汉,游客要想打卡各景点,必须出示健康“绿码”,

进行体温测量与实名登记;乘坐公共交通也是如此,实现乘客和同乘人员信息的可追溯、可查询;进出社区,防控举措依然严格,尤其隐秘的无症状感染者,更是防控重点。

14日上午, 武汉市居民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在江夏区启动, 全市将抽样调查 13个行政区 1.1万人次,旨在探寻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生规律等情况。

科学有序、 舒展筋骨, 那个熟悉的武汉正在日渐回归———

重新拥抱外部世界! 据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统计,4 月8 日至 4 月 20 日,通过铁路、公路、航空返汉离汉复工复产人员总计 109.86 万人次,日均 8.45 万人次,公共交通客流量超过 1300 万人次。

清晨早高峰,部分路段又开始堵车,这让无数武汉市民颇多感慨。“路上交通恢复了七八成,武汉正在回到原来的样子! ”开车上班的市民程先生说。

蓄足后劲,重回发展大舞台

21日,武汉市人社局组织举办了 2020 年复工复产企业首场现场招聘会, 七个分会场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7000多人冒雨求职,3528人现场签约或达成就业意向。

当寒冬过去,武汉的园区厂房重现机器的敲击声,奏响这个春天最美的进行曲。

这是充满挑战的复苏之路———一季度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 39.2%,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市,经济数据尚未公布,但影响可想而知。

这是众志成城的“疫”后重振———从中央到地方,一大批支持湖北及武汉经济社会发展、 帮扶民营和中小企业的政策及时出台。

“湖北省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30 条”“武汉市支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 21 条”……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王祺扬说,力求通过一系列政策“让企业缓过这口气、迈过这道坎”。

4 月 8 日,武汉市举办 2020 年首场“云招商”活动,现场 69 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 2451 亿元;10 日,以视频连线的方式, 全市 100 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达1865.7 亿元……

打通产业链,就打通了经济的命脉。 武汉、广州两地税务部门跨域合作, 积极打通汽配行业产业链的堵点难点,如今已对接两市汽配企业 433 家,并有效带动两市关联行业企业 7707 家恢复正常生产。

连日来, 直播带货俨然成为助益湖北武汉经济复苏的“利器”。 热干面、周黑鸭、洪湖莲藕、潜江小龙虾……众多电商平台使出浑身解数为湖北武汉带货。

此次疫情防控,催生壮大了许多新业态新模式。 以科技

赋能复工复产,更让众多海内外投资者“嗅”到新的机遇。4 月 20 日,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宣告新兴市场中国总

部正式落户武汉“中国光谷”,在此之前还注册成立独立法人实体公司,这是 2020 年第一家在武汉成立公司的世界 500 强企业。

追赶时间,书写新的未来

慎终如始、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患者。这是一个个值得铭刻的日子———4 月 15 日上午,运行 2 个多月的武汉雷神山医院正

式休舱! 这里累计收治患者 2011 人,其中重症患者千余人,康复出院 1900 余人;

同一天, 承担重症救治的主力军之一———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约 180 人离汉返程, 这也是最后一批撤离武汉的国家医疗队;

圆满完成承担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确诊患者医疗救治任务后,到 4月 16日,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已撤离武汉……

上至 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 30个小时的婴儿,总体治愈率达到 94%; 从最高峰时近万例在院重症患者,到如今降至两位数,武汉重症病例划出一条令人欣慰的下行曲线,是中国在这场抗疫斗争中“生命至上”的生动写照。

在灾难中奋起,在铭记中前行。 这座城市的坚守,激励着在武汉的每一个人。

“来武汉 10年,我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 看到这座城市生病了,我非常难过,总想着做些什么。 ”武汉“解封”第一天,华中农业大学埃及籍博士赛义德组织 5 名埃及留学生义务献血。“我们希望为武汉战疫贡献力量。 ”

“致敬援助者”“共克时艰”“中国加油” ……夜幕降临,横跨长江、汉江的七座桥梁,龟山、蛇山以及沿江的千栋建筑为主体的 25 公里“长江巨屏”上,每晚准时上演的灯光秀,是武汉献给全国各地驰援者的特殊礼物。

灾难总会过去,生活终将走向光明。无数的微光汇聚成强大的中国力量。 大疫过后的武

汉,必将在追赶时间中书写新的未来。(据新华社武汉 4 月 22日电)

分析

4 月 22日,中国援缅甸抗疫医疗专家组结束在缅为期两周的工作乘机回国。图为缅甸卫生和体育部医学研究司司长佐丹吞(前右)在机场向专家组颁发证书。(新华社发)

美在华百亿投资项目“云开工”见证中国经济韧性

据新华社广州 4 月 22 日电 总投资 100 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 22 日正式动工。 这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

这是特殊时期的一场特殊开工仪式。 中国北京、惠州,美国达拉斯,三地以 5G视频连线方式宣布“云开工”。 在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立帆看来,“项目投资规模大、附加值高,对公司有战略性意义,对双方是互利共赢的。”一期项目建设达产后,每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390 亿元。

项目一期预计 2023 年建成, 包括 160 万吨乙烯装置和中下游茂金属聚乙烯、高端聚丙烯等生产装置,化工制品将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个人消费品领域。 一期竣工投产时,二期建设也将启动。

为开拓亚太市场,埃克森美孚锁定中国。项目坐落的惠州大亚湾开发区,聚集了壳牌、巴斯夫、科莱恩、三菱化学、乐金化学等一大批石化行业巨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说, 项目着眼发挥双方比较优势, 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不仅有利于推进中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埃克森美孚把握中国发展机遇,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这无疑是中国践行互利互惠、 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中国石化产业对外开放又迈出了坚实和重要的一步,这也充分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将会越开越大。 ”林念修说。

疫情之下,政府的创新举措让坚守底线与灵活变通相得益彰。涉及审批事项,当地采用远程办公、容缺受理、承诺制办理;防控关键期,工人紧缺,则通过延长施工时间、增加物资配给、省内调集或重招工人,施工团队把耽误的工期补回来。

特殊时期,项目的开工对促进国际经贸投资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

面对油价暴跌、市场低迷,埃克森美孚 4 月初宣布削减百亿元开支并推迟部分投资决定和生产活动,但它对中国投资还在继续。

远在达拉斯, 埃克森美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伍德伦在视频连线时说,相信亚太地区和中国将引领增长。“我们重视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和友谊并期待未来几年加强。 ”

近年来,从外商投资法的颁布到首创网上广交会的筹备,从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压缩到国际联合抗疫的携手……中国扩大开放的信号持续释放。

华南美国商会 3 月底发布的报告显示, 受访企业未来三年在华再投资意愿依然强烈,近七成企业计划 2020 年在华再投资。“‘立足中国,服务中国’依然是绝大多数在华营运企业的首要策略。”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