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策組 《家在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2014 年 3 月 14 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策組 《家在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 6.2 傳統家庭觀念有助於建立緊密和滿意的家庭、親屬關係。家庭觀念比較傳統的香

  • Upload
    others

  • View
    1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策組

    《家在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2014 年 3 月 14 日

  • 《家在香港》

    期末報告

    呈交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中央政策組

    計劃負責人

    趙永佳、丁國輝、尹寶珊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二零一四年三月十四日

  • ii

    目錄

    摘要 ....................................................................................................................................... iii

    1. 導言:蛻變中的香港家庭

    丁國輝、趙永佳 .............................................................................................................1

    2. 過去與現在的家庭形態走向

    尹寶珊、羅榮健 ...........................................................................................................11

    3. 個人主義對婚姻質量的影響

    丁國輝、曹可怡 ..........................................................................................................33

    4. 社會變遷與親子關係的發展

    丁國輝、李家文 ...........................................................................................................48

    5. 成年子女與父母的關顧和互動

    馬麗莊、尹寳珊 ...........................................................................................................64

    6. 無手足一代的成長問題

    鄭宏泰 ...........................................................................................................................89

    7. 傳統價值取向與家庭變遷

    陳效能 .........................................................................................................................114

    8. 失衡的工作與家庭關係

    趙永佳、尹寶珊 .........................................................................................................134

    9. 個人與家庭生活的主觀評價

    尹寶珊、羅榮健 .........................................................................................................151

    10. 貧窮家庭應對逆境的模式

    葉仲茵 .........................................................................................................................172

    11. 總結:從傳統到現代的家庭變遷

    趙永佳、丁國輝 ........................................................................................................192

    附錄:作者簡介 ...................................................................................................................202

  • iii

    家在香港:摘要

    背景

    1.1 本書旨在介紹香港家庭從傳統形態的演變過程,以淺白的分析語言與公眾溝通,

    特別是讓年輕一代瞭解他們身處的環境,通過對家庭變遷的認識來掌握中華文化

    與現代生活的關係,增強他們對文化演變的觸覺。

    1.2 高中課程的通識教育科有兩個主題跟本書的討論有關,其一是傳統習俗與中國現

    代社會的相容性問題,其二是以家庭觀念的變遷展示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關

    係,因而對全面檢視香港家庭生活的研究成果需求甚殷,本書嘗試填補這方面的

    知識缺口。

    1.3 本書的討論範圍包括家庭結構的變遷、家人關係的演變、家庭價值的變化和經濟

    領域對家庭的影響。採用的資料來自中央政策組的「家人之間關係」調查。由於

    調查由政府統計處執行,受訪者的回應率很高,增強樣本的代表性。同時,調查

    的範圍廣泛,超越一般家庭研究所及。

    傳統與現代家庭

    2.1 文集以家庭結構為起點,嘗試對香港家庭作一個整體的素描。

    2.2 第二章利用過去 25 年的人口普查數據,勾劃香港家庭形態的變遷,藉此點出一

    些重要的趨勢,包括小家庭化、核心家庭化、少子化、單人住戶增長、單親家庭

    上升和獨居長者增加,家庭結構轉趨多元化。中國傳統觀念重視家庭的完整性,

    但在今天的香港,「非傳統」家庭赫然已成主流之一。

    2.3 家庭關係同樣在變動之中。第三章以婚姻關係為分析對象,探討婚姻基礎的變

    化。傳統婚姻強調夫妻的角色功能,現代婚姻則以夫妻感情為基礎,然而,感情

    的本質是主觀的,不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當夫妻都把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

    婚姻的一體性有可能變得脆弱,增加婚姻破裂的風險。

  • iv

    2.4 第四章從「親子」的觀念展開討論。親子關係強調父母要主動與子女溝通,努力

    培養雙方感情。要做到這一點,父母必須放下絕對權威,跟子女處於一個較對等

    的位置。這些變化使近年的家庭生活多以子女為軸心,跟傳統家庭以成人為中心

    的取向截然不同。

    2.5 第五章旨在探討奉養父母的傳承與轉變。成年子女雖漸少與父母同住,但仍承擔

    照顧父母的責任;不少父母亦會提供經濟和家務支援。成年子女與父母的雙向互

    動不限於物質上的支持,情感交流同樣重要。

    2.6 第六章探討現代獨生子女衍生出來的問題。沒有兄弟姊妹的一代是上世紀九十年

    代才開始出現的現象,是少子化的產物。研究發現,獨生子女利用親屬網絡和承

    受風險的能力的確不如非獨生子女。

    2.7 第七章從家庭價值觀考察現代家庭跟傳統家庭的差異。香港人保留了不少傳統的

    家庭價值,年輕一輩並沒有因為時代變遷而改變這核心價值。但是,傳統的價值

    觀不是沒有改變,愈來愈多香港人接受同居生活,大部份香港人都支持夫妻平

    權,反對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

    家庭變遷的動力

    3.1 經濟發展跟家庭的變遷有密切關係。過去半個世紀的經濟發展對香港社會在都市

    化、教育、就業、競爭力和價值取向等的影響非常廣泛和深遠,這些變化對家庭

    的結構、關係、價值有重大影響。

    3.2 香港地少人多,居住空間狹小,不利於傳統的主幹家庭(stem family)發展,核

    心家庭遂成為現今主流。為了增加生活的空間和自主性,年輕一代婚後傾向與父

    母分開居住,三代同堂愈來愈少,年輕人離家獨居的情況也有增加的趨勢。

    3.3 年輕一代女性逐漸趕上男性的學歷,婚後多繼續工作,打破「男主外,女主內」

    的傳統分工模式,女性的經濟角色和兩性的家庭關係從此發生變化。工作與家庭

    的關係可以有正面和負面的互動。經濟活動減少父母跟子女相處、溝通的時間;

    不過,低生育使父母把家庭生活的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同時出現孩子獨自成長

    經歷。

    3.4 教育發展除了改變女性的家庭角色,還打破了傳統家庭的長輩權威。兩代的學歷

    差距改變了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在很多事情上,父母不能不聆聽子女的意見。在

  • v

    西方教育的熏陶下,新一代的父母多願意放下絕對權威,主動與孩子建立親子關

    係。

    3.5 人口結構對家庭生活的影響不容忽視。充裕的物質、衛生條件使壽命得以延長,

    加上低生育率,香港跟其他發達地區一樣,漸漸踏入人口老化階段。香港面對的

    處境是成年人口愈來愈少,但需要供養的長者卻愈來愈多,家人照顧長輩的能力

    明顯減弱。

    變遷的挑戰

    4.1 家庭形態的變遷為家庭生活帶來壓力,影響資源分配與功能表現。

    4.2 家庭規模縮小和核心化,令支援家庭照顧、緩衝家庭衝突的成員減少,如果缺乏

    社會服務填補這些缺口,勢必衍生各種各樣的家庭問題。

    4.3 核心家庭成為主流,成年子女婚後多不跟父母同住,再加上平均壽命延長,長者

    照顧遂成社會問題,單單依靠傳統的孝道規範和家人的力量未必能夠解決問題。

    4.4 過份強調個人的快樂、幸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婚姻的黏合作用。傳統婚姻夫妻

    角色明確;現代婚姻的性別角色相對模糊,家庭角色變得富彈性和缺乏規範指

    引,容易引起爭端,如何穩定婚姻關係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

    4.5 社會變遷的速度愈快,父母與子女的生活經驗差異愈大,溝通愈見困難。此外,

    香港的工時特別長,父母常常缺乏時間和精力發展親子關係。父母對子女有過高

    期望,亦往往會因為子女的學業問題而產生磨擦。

    4.6 少生子女製造沒兄弟姊妹的一代,他們跟大家庭的孩子經歷不一樣,獨生子女的

    成長令人擔憂。

    4.7 香港缺乏家庭友善政策,加深工作與家庭的矛盾。部份香港人會選擇晚婚、晚育、

    少育,甚至不婚、不育,使人口結構失衡。

    4.8 香港雖然是一個相對富裕的城市,但還有不少家庭在貧窮的環境生活,長者與兒

    童的貧窮比例尤其偏高。

    家庭發展的前景

    5.1 家庭變遷帶來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挑戰,社會人士、學者、社團、政府對此的

    觀點各走極端:悲觀者認為整個家庭制度正處於危機之中、崩潰邊緣;樂觀者卻

  • vi

    認為家庭靈活善變,透過適當的調整,它有能力反彈(resilience)並回復它的社

    會職能。

    5.2 整體上香港人覺得生活快樂,對個人生活的評價相當正面,對家庭生活的滿意度

    是一樣的高,顯示家庭生活並非每況愈下。

    5.3 香港人在夫妻關係、代際關係、兄弟姊妹關係都有很高的滿意度。個人主義抬頭

    沒有摧毀現代的婚姻關係,核心家庭的趨勢沒有減弱成年子女與父母的關係,獨

    生與非獨生子女的成長沒有很大的差異,這些例子表明,家庭是一個適應力非常

    強的組織,有能力應對社會變遷帶來的衝擊。

    5.4 香港社會早已意識到工作與家庭之間的矛盾和失衡,但在市場主導的環境下,政

    府並沒有提出有效的紓緩措施,如仍未制訂工時法例,法定的有薪休假權利遠低

    於國際標準。工作對雙職家庭的影響尤其明顯,在缺乏家庭友善的就業環境下,

    在職女性的角色衝突特別嚴重。

    5.5 貧窮家庭仍然是一個亟待改善的問題。如果沒有外來資源的幫助,貧窮家庭多無

    法自行克服困難,照顧家中弱小遂成問題。

    總結

    6.1 香港人的家庭觀念還是相當傳統(在 1 至 5 分的尺度中,「傳統家庭觀念」指數

    的平均值為 3.85 分),尤其是女性、年紀較大、已婚和學歷較低人士。

    6.2 傳統家庭觀念有助於建立緊密和滿意的家庭、親屬關係。家庭觀念比較傳統的香

    港人對個人生活、婚姻生活、家庭生活,以及與子女、父母、配偶父母、配偶兄

    弟姊妹和其他親人的關係,都有較高的滿意度,反映傳統觀念不一定跟現代生活

    格格不入。

    6.3 本書的實證數據,讓我們更深入、具體的瞭解傳統家庭觀念在當代華人社會的作

    用,對探討通識教育科的課題有啟發作用。

    6.4 本書的數據來自一個橫斷面的調查(cross-sectional survey),不可能對變遷進行更

    詳盡的剖析,只能夠以其他輔助資料作對比分析。

    6.5 調查數據雖然指出香港人在家庭的不同範疇都感到滿意,但這並非表示香港家庭

    沒有問題和矛盾,我們需要通過更仔細的研究把問題呈現出來。

  • vii

    Hong Kong Families: Summary

    Background

    1.1 The aim of this book is to provid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Hong Kong

    families from the traditional form, using plain analytical language. The particular hope

    is th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will understand their environment by comprehending the

    changes that have occurred in the family, thereby grasp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modern life and enhancing their awareness of cultural evolution.

    1.2 The senior secondary Liberal Studies curriculum contains two topics that relate to the

    discussion in this book. The first is about the issue of compatibility between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he second is about demonstrating through

    changes in family valu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life.

    There is therefore a huge unmet demand for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family life

    in Hong Kong. This book is an attempt to fill this gap to a certain extent.

    1.3 The scope of the discussion in this book includes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the evolution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changes in family values, and the economic impact

    on families. The data used in this book were drawn from the Central Policy Unit’s

    survey on “Relations between Family Members”. Because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by

    the government’s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the response rate was very high,

    enhancing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the sample. Moreover, the scope of the survey was

    broad, going beyond that of the average study on families.

    Traditional and Modern Families

    2.1 With family structur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 attempt is made to present an overall

    sketch of Hong Kong families.

    2.2 In Chapter 2, using census data from the past 25 years, changes in family patterns are

    outlined, so as to point out some important trends. These include the following: smaller

    families, nuclear families, fewer children, an increase in single-person households, a rise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and a

  • viii

    greater diversity of family structures. In Chinese tradition an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integrity of the family, but in Hong Kong today, “non-traditional” families have become

    part of the mainstream.

    2.3 Family relations are, likewise, undergoing changes. In Chapter 3, changes to the basis

    of marriage are discussed, with marital relations as the object of analysis. In a

    traditional marriage, the emphasis is on the roles and functions of the husband and

    wife. Modern marriages, however, are based on affection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However, feelings are by nature subjective; they are not a stable mental state. When a

    couple prioritizes their feelings, the unity of their marriage can crumble, increasing the

    risk of marital breakdown.

    2.4 In Chapter 4, the discussion unfolds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he emphasis i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on parents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striving to cultivate mutual feelings of affection.

    To achieve this, parents must abandon the idea of wielding absolute authority over

    their children, instead placing them in a position of greater equality. These changes to

    family life in recent years have led to children becoming the axis of the family —

    utterly unlike the adult-centred orien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family.

    2.5 Continuities and changes in the tradition of caring for one’s parents are discussed in

    Chapter 5. Although fewer adult children are living with their parents, they are still

    assum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caring for them. Many parents will also support their

    children financially and by doing domestic chores for the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dult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is not limited to material support; emotional exchanges

    are just as important.

    2.6 In Chapter 6,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having only one child are discussed. The

    no-sibling generation is a phenomenon that only began to appear in the 1990s, the

    product of a declining birth rate.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only children are indeed not as

    adept at using kinship networks and tolerating risk as children who have siblings.

    2.7 In Chapter 7,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rn and traditional families in terms of family

    values are discussed. Hong Kong people retain many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The

    younger generation have not changed their core family values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ing times. However,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raditional values have not changed.

    More and more Hong Kong people accept the idea of co-habitation, and the majority

  • ix

    support equal rights for husband and wife, and oppos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male

    superiority.

    Forces Behind the Changes to the Family

    3.1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amily change. The

    economic expansion of the past half century has had a very broad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Hong Kong in the areas of urbanization, education,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value orientation, and so on.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greatly affected

    family structures, relationships, and values.

    3.2 Hong Kong is a densely populated place. Living spaces are small and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em families. Nuclear families have thus become the norm today.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ir living space and autonomy, after marriage, young people tend to

    live separately from their parents. It is increasingly rare for three generations to be living

    under one roof. There is also an increasing trend for young people to leave home and live

    alone.

    3.3 Educationally,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women is gradually catching up with men.

    After marriage, more are continuing to work, shattering the tradi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of “men outside and women inside [the home]”. This has led to changes to the economic

    role of women and to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genders within the family. There can b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Engaging in economic activities reduces the amount of time that parents have to spend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m. However, the low birth rate has caused

    parents to shift the focus of family life to their children; at the same time, the

    phenomenon of children growing up alone has emerged.

    3.4 The expansion of education has not only changed the role of women in the family, but

    has also broken the authority that elders traditionally wielded in the family. The gap in

    education between the two generations has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On many matters, parents are compelled to listen to the views of their

    childr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education, the new generation of parents are

    increasingly willing to relinquish the mantle of absolute authority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in establishing a new kind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 x

    3.5 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on family life cannot be ignored. An abundant

    material life and improvements in hygiene have resulted in longer lifespans. Coupled

    with a low fertility rate, Hong Kong, like other developed regions, is gradually

    becoming an ageing society. The situation that Hong Kong faces is that of a decline in

    the adult population, but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dependent elderly people,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ability of family members to care for the elderly.

    The Challenges of Change

    4.1 Changes in family patterns are putting pressure on family life, affect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performance of functions.

    4.2 The trend towards smaller families and nuclear families has led to fewer family

    caregivers and mediators. If social services are lacking to fill these gaps, then all kinds of

    family problems are certain to arise.

    4.3 Nuclear families have become the norm. After marriage, most adult children do not live

    with their parents. Added to this is the increase in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making

    caring for the elderly a problem for society. The problem may not be solved by relying

    solely on the traditional norms of filial piety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family.

    4.4 Over-emphasizing personal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has to a certain extent weakened

    the bonds of marriage. In traditional marriages, the roles of husband and wife were clear;

    in modern marriages, gender roles are somewhat blurred. Family roles have become

    flexible and lacking in guidelines. This can easily lead to disputes, making it no easy

    task to bring stability to a marriage.

    4.5 The faster the speed of social change, the greater the differences in experiences between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and the more difficult it is for them to communicate. In

    addition, working hours are particularly long in Hong Kong, so that parents frequently

    lack the time and energy to develop a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children. Parents have

    overly high expectations of their children, and friction will often arise because their

    child is having problems with his or her schoolwork.

    4.6 Giving birth to fewer children has led to a generation of children without brothers and

    sisters. Their experiences are not the same as those who grew up in large families. The

    raising of only children is a concern.

  • xi

    4.7 Hong Kong’s lack of family-friendly policies is deepen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A portion of the Hong Kong population will choose to delay marriage and

    childbirth, to have fewer children, or even to not marry and not have children, leading to

    demographic imbalances.

    4.8 Although Hong Kong is a relatively wealthy city, there are many families living in

    poverty. The proportion of elderly people and children among the poor is especially

    high.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5.1 Changes to the family are giving rise to different types and degrees of challenges.

    Members of the public, academics, social groups, and the government hold a range of

    views on the subject. Pessimists believe that the entire family system is facing a crisis

    and is on the brink of collapse. Optimists, on the other hand, believe that the family

    remains vibrant and adaptable. Through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it will have the

    resilience to respond to social requirements.

    5.2 On the whole, Hong Kong people feel happy with their lives. They give a very positive

    evaluation of their personal life and express an equally high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family life, showing that family life has not declined.

    5.3 Hong Kong people have a high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marital relationship,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and sibling relationships. The rise of individualism has

    not destroyed modern marriages. The trend toward nuclear families has not weake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ult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There is not a great deal of

    difference in the way only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siblings grow up. These examples

    show that the family is a very resilient organization that has the ability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of social change.

    5.4 Hong Kong society has long been aware of the conflicts and imbalances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But in a market-driven environment, the government has not proposed any

    effective mitigation measures. If work legislation is not drawn up, the statutory right to

    paid leave will remain far below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impact of work on

    dual-career families will be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the absence of a family-friendly

    employment environment, the role conflicts faced by working women will be

    particularly serious.

  • xii

    5.5 Impoverished families are a problem that urgently awaits resolution. Without the help of

    external resources, most poor families would be unable to overcome their difficulties on

    their own. Taking care of the young and weak members of the family would then

    become a problem.

    Concluding Remarks

    6.1 The family values of Hong Kong people are still quite traditional (the mean value of the

    5-point scale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index was 3.85 points). This is particularly the

    case among women, older people, married people, and the less educated.

    6.2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help to build close and satisfactory relationships among family

    members and relatives. Those Hong Kong people with more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expressed relatively high levels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personal life, marital life, and

    family life, and with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children, parents, parents-in-law, other

    in-laws, and other relatives. This indicates that traditional values are not necessarily

    inconsistent with modern life in every respect.

    6.3 The empirical data in this book allows us to understand in greater depth and detail the

    role that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pla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providing

    stimulating topics for discussion in the Liberal Studies curriculum.

    6.4 The data in this book were drawn from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t was not possible to

    carry out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of change. It was only possible to carry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using supporting material.

    6.5 Although the survey data indicate that Hong Kong people are satisfied with various

    domains of their family life,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Hong Kong families do not have

    problems or conflicts. More careful studies are needed to bring the problems to light.

  • 1

    1 導言:蛻變中的香港家庭 丁國輝、趙永佳

    前言

    家庭是香港人的安樂窩、心靈避難所。當大社會變動得愈快,社會制度愈趨冷漠

    無情的時候,家裏那份溫馨、安穩的感覺就愈見重要。中國人對家的觀念尤為執着,

    傳統的倫理道德思想都是從家庭關係衍生起來的。家是一切社會生活的起點,沒有家

    就沒有身份,就沒有依靠。所以,家的興衰比個人的榮辱重要。所謂「家和萬事

    興」,團結和睦是家庭生活的最高理想,傳統的觀念相信,只有和諧的家庭才能發揮

    最大的效用,保護家裏的每一個成員。這種以家為本的觀念可稱之為「家本主義」

    (familism)。香港人對家的觀念,源於中國深厚的家本主義思想,Salaff(1981)以

    「向心式家本主義」(centripetal familism)來概括 1970 年代香港家庭的形態。根據她

    的觀察,香港人都是以整體家庭利益為大前提,女性在這方面的貢獻尤為突出。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現代化,香港家庭在近半個世紀經歷巨大的變遷,傳統

    的觀念備受挑戰。其中,不斷攀升的離婚率最具象徵意義,它反映個人的需要漸漸凌

    駕於和諧家庭之上。除了高離婚率以外,單親家庭、晚婚或不婚、少生育或不生育、

    子女不與年邁父母同住等趨勢,在在惹人關注。對個人而言,家庭是私人生活的空

    間,抒發情感和表達愛意的樂土,外人不應打擾。但是,家庭還有它的公共責任,好

    像繁衍後代、照顧弱小、教養孩子、分享資源,這些都是社會平穩發展的先決條件。

    如果家庭生活弄得不好,社會一定會出現問題。家庭的這兩個面向,用 Cherlin

    (2012)的說法,可區分為「私人家庭」(private family)與「公共家庭」(public

    family)。近年家庭的變遷有重前者輕後者的傾向,使人懷疑家庭能否繼續發揮它的社

    會功能。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家庭結構和家庭關係發生變化是尋常不過的事情。從西方

    先進國家的經驗,我們早該知道香港家庭的一些必然發展趨向,沒有值得驚奇的地

  • 2

    方。然而,它的變遷速度使香港的經驗非常獨特,套用 Chang(1999)的概念,我們

    經歷的是一個極度「壓縮的現代化」(compressed modernity)過程。以香港的生育趨

    勢為例,1961 年的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達 5.2 個嬰孩,遠高於英(2.8)、

    美(3.6)、法(2.9)、德(2.5)等先進國家。然而,在短短的 25 年間,香港的總和

    生育率在 1986 年已下跌至 1.4,低於上述國家(World Bank, 2013)。香港在 2011 年

    的總和生育率僅為 1.2,遠遠低於人口更替的水平,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地區之一

    (政府統計處, 2012b:31)。生育率下降的影響甚為深遠,例如女性的家庭角色、親子

    關係、孝道責任等等。換句話說,香港人要在很短的時間面對和適應一系列的家庭變

    遷。

    社會對變遷的回應

    社會變遷使既有的行為規範失去指導作用,容易令人無所適從;社會改變的步伐

    愈快,失範(anomie)的感覺愈強烈。面對急速的家庭變遷,輿論的反應不一,有時

    候甚至各走極端。香港政府在 2009 年提出第二次《家庭暴力條例》修訂,企圖把法例

    的保障範圍伸延至同性同居者,結果引來各方對「家庭」定義的強烈爭議,鬧得滿城

    風雨。怎樣才算是「家庭」的辯論,不單單涉及一個操作定義,它還反映各方持份者

    對家庭的期望相當分歧。同居、同性關係能否納入家庭範疇之內,牽涉到法律條文、

    公共政策(資源分配)與社會價值的問題,不是短時間能夠解決的爭議。與此同時,

    傳統的家庭模式也在發生變化:婚姻不一定是恆久的關係,婚姻可以與生育割離關

    係,新一代的孩子多在沒兄弟姊妹的環境成長,母親跟父親都要在外工作,個人需要

    漸漸比家庭考慮來得重要。這些不過是部份例子,說明現代的家庭生活跟傳統的概念

    有很大差距。

    變遷的步伐愈快,人們要跟上就愈困難,緬懷過去是常見的反應,香港和西方社

    會在這方面的經驗是一致的。當人們覺得家庭生活在走下坡的時候,他們自然會認為

    過去的家庭生活比現在的美好(Coontz, 1992)。這種想法認為,以往的家庭注重和

    諧,家庭成員互相關顧,並願意為家庭作出無私奉獻。相比之下,現代的家庭缺乏凝

    聚力,個人主義色彩濃厚。由此引申下去,走回頭路似是解決家庭問題的良策。在曾

    蔭權管治時代,他的《二零零五至零六年施政報告》明確指出,香港需要推動家庭價

    值,重新建立它在社會的核心位置。曾氏更鼓勵女性生育三個孩子,以逆轉長期以來

  • 3

    低迷的生育率。任內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二零一二年進度報告書》又提出「以孝

    養老」,強調弘揚傳統孝道才是解決人口老化的根本方法。

    家庭學者指出,人們常常把過去的家庭生活想像得太浪漫,很多歷史「記憶」並

    不真確地存在(Coontz, 1992; Gillis, 1996)。隨着家庭規模縮小,生活環境改善,夫妻

    和親子關係得到更多的互動空間、更佳的關愛條件,回到從前不一定會使家庭生活變

    得更美滿。更重要的是,眷戀過去容易令我們忽略推動變遷的背後力量。舉例說,遲

    婚、離婚、少生育都跟女性參與勞動有直接關係,女性增加參與勞動的趨勢又跟她們

    的教育機會掛鈎。在 15 歲及以上的女性人口,擁有大學學歷的比例從 1981 年的 2.0%

    飆升至 2011 年的 16.4%,漸漸逼近男性的學歷水平(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1993:73; 政府統計處, 2012a:92)。偶爾社會上有呼籲女性回歸家庭的聲音,但我們真

    的能夠把歷史洪流逆轉過來嗎?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往往有一段距離,如果沒有好好

    認識家庭變遷的根源,我們就不可能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案。

    社會變遷與家庭

    從傳統到現代是一個過程,所謂「傳統」也是相對的。家庭從來都不是一個靜止

    不動的文化產物,在悠長的中國歷史,「傳統家庭」不是沒有經歷變遷的。舉例說,

    明、清以前女子改嫁並不是甚麼一回事情,後來對婦女守節就極為重視。不過,近百

    年中國社會的變化,較諸之前的演變不可同日而語。劉創楚和楊慶堃(2001)把這段

    歷史形容為「從不變到巨變」,突出變遷是中國近代社會的特徵。香港是華人社會發

    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它從一個寂寂無名的輕工業城市,在半個世紀迅速晉升為國際金

    融中心、世界級大都會。以 2005 年不變價美元計算,香港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從 1966 年的 4,763 美元上升至 2011 年的 32,636 美元,實質增長近六倍

    (World Bank, 2013)。根據美國標普道瓊斯指數等公司編制的《新華–道瓊斯國際金

    融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13)》,香港排名第三,僅居紐約和倫敦之後(新華指數有

    限公司、標普道瓊斯指數有限公司, 2013:4)。世界經濟論壇的《2013-2014 年全球競

    爭力報告》亦把香港排列在第七位,比日本、英國的位置還要高(World Economic

    Forum, 2013:15)。香港發展速度之快,堪稱經濟奇迹。

    持續的經濟增長不單提高生活質素,同時提升香港人的知識水平和開拓視野。可

    以肯定地說,這些變化對香港的生活方式有巨大的影響。但是,傳統的價值觀念與行

    為模式並沒有因此而消失;香港人重視家庭觀念,和諧、長幼秩序、孝道都是香港社

  • 4

    會的基本價值,是「中國人」身份的主要象徵。然而,King(1996)認為香港人並不

    盲從傳統,他們多從實際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和實踐傳統價值,這種取態可概括為「理

    性的傳統主義」(rationalistic traditionalism)。Lau(1982)提出的「功利家本主義」

    (utilitarianistic familism)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劉氏的研究發現,上世紀七十年代的

    香港人,仍然對家庭保持傳統的那份忠誠,把集體利益放置於個人之上。但是,這種

    集體意識多以物質互助為基礎,功利味道甚濃,與當時殖民地社會的生活狀況息息相

    關。八十年代開始,香港社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市場、政府取締了很多傳統家庭的

    功能。這些變化使個人對家庭的依賴性減低,父母的權威減弱,女性的話語權提高,

    對傳統的家庭生活造成衝擊。同時,香港的離婚率也開始飆升,反映傳統的家本位觀

    念正在改變之中。

    觀念的發展雖然有它的自主性,但很多時候它跟社會其他環節緊緊相扣。值得注

    意的是發展對人口特徵造成的變化,這些變化足以改變家庭的結構與生活方式,影響

    深遠。經濟發展使生活條件改善,直接促使死亡率大幅下降,一方面提高嬰兒的生存

    機會,另一方面延長成人的壽命。香港嬰兒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以每千名

    活產嬰兒為基數,從 1961 年的 37.7 人下降至 2011 年的 1.4 人,低於美國(6.0 人)、

    英國(4.3 人)、日本(2.3 人)、瑞典(2.1 人)等先進國家(政府統計處, 2013:FB3,

    FB13-FB14)。嬰兒活存的機會倍增,減低了香港人多生孩子的意欲,總和生育率在半

    個世紀的時間(1961 至 2011 年)從 5.2 個嬰孩下降至 1.2 個嬰孩,徹底打破多子多福

    的傳統觀念(政府統計處, 2012b:31; World Bank, 2013)。孩子數量減少令家庭的規模

    縮小,讓父母有更多機會跟孩子溝通,更集中投放資源在他們身上(Skolnick,

    1991)。

    與此同時,香港人的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從 1961 年的 67.6 歲延長至 2011 年的

    83.4 歲,高於美國(78.6 歲)、英國(80.8 歲)、日本(82.6 歲)、瑞典(81.8 歲)等

    國家(World Bank, 2013)。與一般的印象相反,近代的家庭生活比從前穩定。

    Uhlenberg(1980)指出,高死亡率增加孩子在成長過程經歷父母雙亡的風險,令他們

    成為孤兒;長壽革命(longevity revolution)使絕大多數的孩子都能夠在父母陪伴下成

    長,讓他們享受平穩的童年。長壽同時意味着夫妻可以共度更長的時間,從時間的角

    度考慮,現今的「一生一世」跟從前的「一生一世」可不是同一回事情。怎樣維繫漫

    長的婚姻關係成為一個新問題,也許這是現代婚姻強調感情的原因。可是,感情是從

    感覺出發的,不是一種很穩定狀態,反而會增加婚姻破裂的風險(Bellah et al.,

  • 5

    1985)。長壽的另一含義是把衰老期拉長,使更多的老人需要長期照顧,傳統的孝道

    價值能否應付大量的老齡人口是一個疑問。香港長期處於低生育率的狀態,將會加劇

    照顧老齡人口的困難。

    經濟發展的另一結果是勞動市場擴張,增加對勞動力與勞動質素的需求。香港從

    1961 到 2011 年的 50 年間,15 歲及以上的勞動人口(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從 119 萬

    人增加至 347 萬人(政府統計處, 2012a:121)。長期以來,香港的勞動力不足使女性成

    為吸納的對象。1961 年女性佔香港勞動人口的 28.2%,2011 年上升至 44.6%(政府統

    計處, 2012a:121)。女性婚後繼續工作的情況也愈來愈普遍,以 25 至 34 歲的已婚女性

    為例,她們的勞動參與率在近 30 間(1981 至 2011 年)從 45.4%攀升至 73.4%(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1993:90; 政府統計處, 2012a:126),「男主外,女主內」的傳

    統家庭分工不再是社會的主流模式。女性不單成為勞動力的一部份,並在職場佔據不

    少專業、管理職位。據 2006 年人口普查數字估算,女性在雙職家庭的貢獻佔夫婦總入

    息的 43.9%;雖然她們的平均收入略低於配偶,但對家庭的開銷仍然十分重要(丁國

    輝、林靜雯, 2013:147)。女性在勞動市場的活動,不單改變了她們的家庭角色,還增

    加了她們在家裏的影響力。

    上面的例子說明社會變遷環環相扣,經濟發展推動一系列的轉變,使家庭形態與

    生活方式產生變化。社會人士對家庭的前景抱着各種各樣的臆測。持悲觀論調的認為

    家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家庭制度將不可能維持下去;樂觀者則相信家庭是富彈

    性的組織,有能力應對變遷帶來的挑戰(Amato, 2004)。怎樣去應對家庭變遷,兩者

    的立場各異,鼓吹的政策方針截然不同。無論我們站在爭論的哪一方,首要的事情是

    掌握事實,令分析、判斷有據可尋。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盲目要求家庭生活回復到

    從前的「黃金時代」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我們的思維必須把家庭和社會的其他環節

    納入考量。

    多元發展

    近年的研究都意識到多元發展(diversity)是家庭的未來趨向。著名的權威學報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在千禧年來臨前進行了廣泛的諮詢,最後決定從

    2000 年開始把刊物易名為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把 the family 改為 family 看

    來並不顯眼,但意義重大。這改動意在表明,所謂「主流家庭」,常常指雙親與子女

    同住的核心家庭,不是唯一的家庭形式,異於主流的家庭模式也可以是理想、合理的

  • 6

    安排。這種多元的觀點,一方面鼓勵我們以開放的態度看待不同形態的家庭,同時要

    求人們理解不同類型家庭所面對的獨特處境。

    西方對多元發展的討論,多着眼於同居、同性關係(Skolnick and Skolnick,

    2013)。香港家庭的變遷趨勢與西方的發展不盡相同,同居、同性關係並不普遍。根

    據政府統計處的調查數據估算,香港住戶的同居比例只有 1.7%(中央政策組 ,

    2012:25),算不上是一個顯眼的另類關係。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2012)的青少年調

    查顯示,雖然愈來愈多年輕人有先同居後結婚的打算,但選擇永久同居的比例在過去

    20 年(1991 至 2011 年)並沒有明顯的變化,長期保持在 2%左右。同性關係在香港沒

    有法律地位,民政事務局(2006)的一項調查指出,香港人對同性關係的態度分歧,

    49.1%的受訪者認為同性關係與家庭價值不相容,41.2%持相反意見。簡單的說,香港

    人對「家庭」的概念並不如西方的寬鬆。

    儘管如此,家庭結構和成員角色的轉變令家庭形態轉趨多樣化。以女性的經濟活

    動為例,她們婚後是否繼續工作,對家庭生活有不同的影響。按 2011 年的人口普查資

    料,雙職家庭與單職家庭的比例各為 51.7%與 48.3%(丁國輝, 2013:5),兩種家庭模

    式同樣重要。家庭周期(family life cycle)也是造成多元生活經歷的重要因素。愈來愈

    多夫妻在婚後拖延生育,甚至不生育,使部份家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子女,這些

    家庭跟需要照顧子女的家庭相比,兩者在生活安排上存在很大的差異。離婚對家庭生

    活有很大的衝擊,遺留下來的問題也多,單親家庭是其中之一。單親家庭多是母親跟

    孩子生活,因為要照顧孩子,母親很難全職投入工作。這類家庭很容易出現經濟困

    難,因而產生所謂「貧窮女性化」(feminization of poverty)的趨向。離婚後不少人選

    擇再婚,1981 年的註冊結婚宗數當中,只有 4.3%涉及再婚人士,2011 年的數字則大幅

    上升至 31.3%(政府統計處, 2012b:70)。再婚人士跟初婚人士的婚前經歷不一樣,婚

    後亦有可能需要處理複雜的繼父、繼母關係,使再婚家庭面對更大的挑戰。

    討論範圍

    我們希望藉《家在香港》一書,讓讀者更清楚瞭解香港家庭的狀況,消除因爭論

    帶來的種種困惑。為此,書中的文章都以一項大型調查作討論的依據。我們還希望透

    過《家在香港》的討論,鼓勵公眾人士參與家庭政策的對話。由於這本書的讀者不限

    於學者和研究員,我們盡可能以簡易的分析方法,討論社會變遷與家庭的關係。我們

    也會盡可能在主題分析以外附加一些原始資料,讓讀者建構自己的想法。《家在香

  • 7

    港》共有十一章,除導言與總結兩章外,內容環繞着九個專題展開討論。雖然每章都

    有自己專注的家庭領域,但變遷與多元發展是作者共同關心的議題,在不同程度上觸

    及三個相關的核心問題:第一,香港現在的家庭形態和生活方式跟傳統中國家庭的差

    異有多大?傳統的家庭價值、規範還管用嗎?第二,香港有沒有主流的家庭模式?換

    句話說,香港有沒有一個大家都接受的家庭模式,讓每個人都可以按着既定的規範

    走?第三,香港家庭在走下坡嗎?它的未來將會是何去何從?

    在第二章,尹寶珊、羅榮健從家庭結構的變化與多元化展開討論,探討家庭功

    能、資源調配,以及家人關係的變遷。丁國輝、曹可怡在第三章比較傳統與現代婚姻

    的差異,並分析這兩種婚姻取向對婚姻質量的影響,以此窺探香港婚姻的前景。親子

    關係是第四章的重點,丁國輝、李家文以時代變遷的角度,檢視代際關係面對的挑

    戰,並從家庭形態分析親子關係的質量,以此推測親子關係的發展路向。在第五章,

    馬麗莊、尹寶珊探討奉養父母的文化傳承與轉變,揭示兩代之間的互動與關係,進而

    闡釋當今長者照顧的問題。鄭宏泰在第六章指出,兄弟姊妹眾多是傳統家庭生活的特

    色,跟個人成長息息相關,並從這出發點看現代獨生子女的問題。在第七章,陳效能

    從角色、生育、孝道等家庭價值出發,評估現時的家庭觀念與傳統觀念的落差,藉此

    瞭解家庭行為的改變。隨着愈來愈多的現代家庭偏離「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分工

    模式,趙永佳、尹寶珊在第八章探討工作環境對雙職家庭的影響,並從工作與家庭生

    活的失衡問題,預示香港家庭面臨的挑戰。尹寶珊、羅榮健在第九章以主觀福祉作指

    標,反映個人對家庭生活的感受,說明家庭對個人的意義。在第十章,葉仲茵從資源

    的角度探討貧窮家庭面對的困境,並從這些家庭應對貧窮的方式瞭解它們的前景。

    調查數據

    家庭是近年社會關注的議題,不少社會調查都以家庭生活為主題。其中,由中央

    政策組推動的「家人之間關係」研究最具代表性。是項調查經由政府統計處的「主題

    性住戶調查」系列展開,在全港住戶抽取隨機樣本作調查對象。在政府統計處監督

    下,訪問工作由私營市場調查公司執行。調查從 2008 年 12 月開始,至 2009 年 2 月結

    束,期間共訪問了 8,044 個住戶,回應率(response rate)達 75%。訪問對象為全港 18

    歲及以上人士,但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訪問員成功進入合適住戶後,以隨機抽樣方

    法選取其中一名 18 歲及以上成員做訪問,並根據受訪者現存的親屬網絡,追問他們跟

    父母、兄弟姊妹和子女的互動狀況與關係質量。完成這部份訪問後,訪問員會再以隨

  • 8

    機抽樣的方法,在住戶抽選一位 18 歲及以上的已婚人士作調查對象,以自填問卷的方

    式搜集夫妻關係的資料。因此,住戶可以有兩位受訪者。

    「家人之間關係」提供非常珍貴的調查數據。第一,這項調查的樣本規模是空前

    的,民間團體和學術界的家庭調查樣本,能有一、二千個完成樣本已算是「大型」調

    查,調查資源絕對不能與政府統計處比較。大樣本讓我們能夠更精確地估算香港家庭

    的特點,減低誤差幅度,同時又容許我們進行仔細的群組分析。以往的香港家庭研

    究,如欲使用大型調查數據作討論,只能以人口普查的結果為基礎。但是,人口普查

    以「住戶」(household),而非「家庭」(family)為調查單位,未能全面反映香港人

    的總體家庭經驗。舉例說,如成年人不與父母同住,人口普查就不會記錄任何受訪者

    父母的資料。再者,人口普查不會搜集家庭互動資料,也不會探究受訪者的家庭價值

    觀和主觀感受。

    第二,近年香港學術界進行的住戶調查愈見困難,主要是新型私人屋苑的保安制

    度增加上門調查的難度,大部份屋苑管理公司慣性拒絕進入住戶進行調查的申請,直

    接降低調查的回應率。低回應率可以令樣本失去代表性,在估算的時候引起偏差。目

    前只有政府的住戶調查有能力達到高水平的回應率。政府統計處更因應樣本的特點,

    提供相關的樣本加權值(sample weights),讓分析的結果能夠有效代表全港家庭的狀

    況。

    第三,「家人之間關係」的調查範圍廣泛,包括住戶及家庭結構、成員活動狀

    態、家庭活動與關係、家庭角色及責任、親屬網絡等等。問卷設有專屬部份調查受訪

    者與父母的關係、與兄弟姊妹的關係、與子女的關係、與配偶 / 同居伴侶的關係,對瞭

    解他們的互動和關係質量有很大的幫助。調查還包括一些社會極為關注的議題,例如

    個人對家庭生活的態度及價值觀、工作與家庭的平衡。這樣深入和廣泛的家庭調查在

    香港是非常罕見的。

    完成調查後,政府統計處在 2010 年出版《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四十四號報告

    書》,摘取「家人之間關係」調查的主要結果向公眾發布。然而,由於篇幅所限,報

    告書未能就調查數據作充份開發,讓公眾對香港家庭有更深入、全面的認識。為此,

    我們主動接觸中央政策組,得到他們的支持和資助展開撰寫工作。

    不過,這次調查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令數據分析受到限制。因為調查沒有包括受

    訪者的出生地,我們無法瞭解新來港人士或少數族裔的家庭經驗。我們有理由相信,

    這些社群的家庭生活和香港的主流經驗未必相同,日後的家庭研究必須填補這方面的

  • 9

    空白。同時,問卷的設計並沒有時序的資料,例如初婚和第一次生育的年齡,使我們

    無法討論香港家庭的形成過程。嚴格來說,只有縱貫研究(longitudinal study)才能回

    答變遷的問題。可是,縱貫資料甚為罕見,我們使用的調查亦沒有提供追蹤性質的資

    料。一個折衷方案是跟「傳統家庭」作比較,不少研究指出,香港家庭早年還是保留

    很多傳統特性,例如父權中心、性別角色分工、父母權威、孝道觀念等等(Choi and

    Ting, 2009)。以傳統家庭為基準,推論現代家庭的變化,是比較常見、可行的方法。

    參考書目

    丁國輝。2013。「香港婚姻制度的前景」。《紫荊論壇》,總第 8 期,頁 2-11。 丁國輝、林靜雯。2013。「女性的經濟角色對家庭生活的影響」,載蔡玉萍、張妙清

    編,《她者:香港女性的現況與挑戰》。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頁 140-55。 中央政策組。2012。「有關家庭及就業事項的主題性統計調查(香港家庭主題):

    報 告 摘 要 」。 http://www.cpu.gov.hk/doc/tc/research_reports/3rd%20Round%20of% 20Thematic%20Household%20Survey_2008_c.pdf。

    民政事務局。2006。《市民對同性戀者看法的意見調查報告》。香港:民政事務局。 政府統計處。2010。《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四十四號報告書》。香港:政府統計

    處。 ———。2012a。《2011 年人口普查:主要報告 — 第一冊》。香港:政府統計處。 ———。2012b。《香港人口趨勢 1981-2011》。香港:政府統計處。 ———。2013。「1951 年至 2011 年香港嬰兒死亡趨勢」,載《香港統計月刊:2013

    年 2 月》。香港:政府統計處,頁 FB1-FB14。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2012。「2011 年青少年與性研究:18-27 歲青年調查」。

    http://www.famplan.org.hk/fpahk/zh/press/press/20120626-press-chi.ppt。 曾蔭權。2005。《二零零五至零六年施政報告》。http://www.policyaddress.gov.hk/05-

    06/chi/pdf/speech.pdf。 新華指數有限公司、標普道瓊斯指數有限公司。2013。《新華–道瓊斯國際金融中心發

    展指數報告( 2013)》。 http://www.sh.xinhuanet.com/shstatics/images2013/IFCD 2013_Ch.pdf。

    劉創楚、楊慶堃。2001。《中國社會:從不變到巨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Amato, Paul R. 2004. “Tension between Institutional and Individual Views of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4): 959-65. Bellah, Robert N., Richard Madsen, William M. Sullivan, Ann Swidler, and Steven M. Tipton.

    1985. Habits of the Heart: 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1993. Hong Kong 1991 Population Census: Main Report. Hong Kong: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Chang, Kyung-Sup. 1999. “Compressed Modernity and its Discontents: South Korean Society in Transi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28 (1): 30-55.

  • 10

    Cherlin, Andrew. 2012. Public and Private Families: An Introduction, 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Choi, Susanne Y. P., and K. F. Ting. 2009. “A Gendered Perspective on Families in Hong Kong.” Pp. 159-79 in Mainstreaming Gender in Hong Kong Society, edited by Fanny M. Cheung and Eleanor Holroyd.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Coontz, Stephanie. 1992. The Way We Never Were: American Families and the Nostalgia Trap. New York: Basic Books.

    Gillis, John R. 1996. A World of Their Own Making: Myth, Ritual, and the Quest for Family Valu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ing, Ambrose Y. C. 1996.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the Post-Confucian Era: The Emergence of Rationalistic Traditionalism in Hong Kong.” Pp. 265-76 in Confucian Traditions in East Asian Modernity: Moral Education and Economic Culture in Japan and the Four Mini-dragons, edited by Wei-ming Tu.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au, Siu-kai. 1982.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Salaff, Janet W. 1981. Working Daughters of Hong Kong: Filial Piety or Power in the Famil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lnick, Arlene. 1991. Embattled Paradise: The American Family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 New York: Basic Books.

    Skolnick, Arlene S., and Jerome H. Skolnick. 2013. Family in Transition, 17th ed. Boston: Pearson Allyn and Bacon.

    Uhlenberg, Peter. 1980. “Death and the Family.” Journal of Family History 5 (3): 313-20. World Bank. 2013.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3.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3-2014.

    http://www.weforum.org/reports/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3-2014.

  • 11

    2 過去與現在的家庭形態走向 尹寶珊、羅榮健

    前言

    家庭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其結構、組織形態和功能會隨着社會環境和價值

    觀念的變遷而有所轉變。按中國人的傳統,「之子于歸,宜其室家」,結婚便成家,家的

    目標是團結和諧、延續與擴展,其特性表現於對父子關係、家庭利益、大家庭組織、祖

    先崇拜和家產共有的重視,主要功能包括生殖、偶伴、經濟生產和消費、傳授技術和道

    德價值、控制成員的社會行為、執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照顧成員的福利(文祟一等,

    1989:1-2; 李沛良, 1991:131; 黃暉明, 1992:134)。然而,如費孝通(1948:24, 42)所言,

    傳統中國的「家是一個事業組織,家的大小是依着事業的大小而決定……這個『家』字

    可以說最能伸縮自如……天下可成一家。」

    現代社會的家庭形態以強調個人權益的核心家庭為主流,中國人的父系原則、系譜

    觀念和家族制度已成為歷史。在二十世紀中,婚姻亦不再是家庭構成的必要條件。

    Murdock(1949)研究 250 個不同文化的社會後,把家庭定義為:共同居住、經濟合作

    和繁衍生命的社會群體,它包括異性成人,其中至少兩人維持社會認可的性關係,生育

    或收養一個及以上的孩子。如歐洲人權公約(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便

    運用「家庭生活」(family life),而非血緣、婚姻和共同生活來定義家庭(Van Bueren,

    1995:733-35)。

    時至今日,家庭的核心成員甚至不限於異性成人,同性伴侶也可組成家庭。1 傳統

    家庭的特性,包括夫妻關係、共同生活、共同的經濟、傳宗接代等,俱日益消減。因此,

    1 由 2001 年起,15 個國家包括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加拿大、南非、挪威、瑞典、葡萄

    牙、冰島、阿根廷、丹麥、烏拉圭、紐西蘭、法國和巴西,已相繼認可同性婚姻的合法性。

    此外,不少國家如荷蘭、南非、瑞典、英國、安道爾、西班牙、比利時、冰島、挪威、烏

    拉圭和法國等,亦允許同性家庭合法領養子女。

  • 12

    有些國際公約將家庭的定義轉為立足於「家庭環境」(family environment),2 重視家庭

    的核心功能和角色,包括提供情感和經濟支援、對子女的照顧和教化等(Van Bueren,

    1995:739),3 而不是家庭的法律地位和形態。

    「家庭」雖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其內涵隨着社經文化的發展而不斷轉變,但大體而

    言,家庭仍是基於婚姻、血緣或/和領養關係而組成的社會單位,基本上包括夫妻關係、

    親子關係和手足關係。然而,由於缺乏明確的定義,官方統計及實徵調查一般以「家庭

    住戶」(domestic household)或簡稱住戶此概念,替代「家庭」作為蒐集數據的單位(United

    Nations, 2003),各地政府統計部門對住戶的定義雖不盡相同,但大都建基於共同生活的

    安排。香港政府統計處(2013b)對住戶的定義為:「一群住在一起及分享生活所需的人

    士,他們之間不一定有親戚關係。自己單獨安排生活所需的個別人士亦當為一戶,即『單

    人住戶』。」4 換言之,一個住戶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一個家庭。本書徵引的調查亦以

    住戶作為蒐集數據的基本單位(不包括同住的家庭傭工、公共機構和社團院舍的住院人

    口,以及水上居民),但個別調查題目會涉及受訪者與非同住親屬的關係。必須留意的

    是,以「住戶」替代「家庭」乃權宜之法,住戶資料實際上無法反映受訪者與非同住家

    庭成員的關係。

    本章首先利用香港政府的統計數據,展示在過去 25 年香港家庭形態的主要變化,

    繼而根據 2009 年的調查所得,勾勒不同形態家庭及其成員的人口社經輪廓和特徵。

    2 如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和《非洲兒童權利及福

    利憲章》(African Charter on the Rights and Welfare of the Child)。

    3 早在 1930 年代,Ogburn(1938)已宣稱傳統的家庭功能(如經濟生產、地位賦予、教育、宗教、娛樂和保護)大都被其他社會制度(如國家、企業和學校)取代,只有情感一項除

    外。

    4 在 2006 年中期人口統計及 2011 年人口普查,成員只有流動居民的住戶不包括在家庭住戶內。

  • 13

    香港家庭形態的變化

    在工業化、現代化,以及全球化的洪流下,香港家庭的形態亦展現了急劇的轉變,

    過去 25 年間的主要發展趨勢包括:

    一、小家庭化:在 1986 至 2011 年間,香港人口由 5,495,488 人增至 7,071,576 人,

    增幅為 28.7%;住戶數目由 1,452,576 戶增至 2,368,796 戶,增幅高達 63.1%。住戶數目

    的增加速度倍高於人口增長,住戶成員平均人數亦由 3.7 人降至 2.9 人,家庭規模不斷

    縮小。變化最大的是六人及以上的住戶,其比例由 16.0%大幅下滑至 3.3%;單人和兩人

    住戶則各由 14.8%和 16.3%增至 17.1%和 25.2%(表 1)。

    表 1:家庭規模的變化,1986-201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2011 人口總數 (人) 5495488 5674114 6217556 6708389 6864346 7071576

    住戶總數 (戶) 1452576 1582215 1855553 2053412 2226546 2368796

    住戶人數 (%)

    1 人 14.8 14.3 14.9 15.7 16.5 17.1

    2 人 16.3 18.4 19.2 21.8 24.1 25.2

    3 人 17.3 19.4 20.1 21.3 23.2 24.3

    4 人 20.6 22.7 24.0 23.4 22.7 21.2

    5 人 15.0 14.3 13.5 11.9 9.6 9.0

    6 人及以上 16.0 10.9 8.2 5.8 3.9 3.3

    住戶平均人數 (人) 3.7 3.4 3.3 3.1 3.0 2.9

    資料來源: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1997:47);政府統計處(2012a:50-51, 64)。

    二、核心家庭化:住戶結構一般根據住戶成員間的關係區分,其形態對私領域的家

    事分工和奉養父母方式,以及公領域的住宅、公共服務和福利需求等,都有重大的影響。

    香港人口普查按家庭核心來劃分住戶結構,5 如表 2 和表 3 所示,核心家庭住戶是住戶

    5 住戶結構是根據住戶內各人與戶主的關係,以及他們之間的配偶、父母、子女關係的資料

    而得出。在 2011 年之前,住戶結構按如下分類:(一)單人住戶;(二)未擴展的單核心住戶:由一個家庭核心而無其他親屬組成;(三)垂直擴展的單核心住戶:由一個家庭核

    心及一名或以上不同代的親屬組成,可包括或不包括其他屬同一代的親屬;(四)平向擴

    展的單核心住戶:由一個家庭核心及一名或以上同一代親屬組成,沒有其他屬另一代的親

    屬;(五)多個核心住戶:由兩個或以上家庭核心組成,其成員可以有或沒有親屬關係;

  • 14

    結構的主流。在 1986 至 2011 年間,核心家庭住戶愈趨普遍,其比例由 1986 年的 59.2%

    增至 2011 年的 66.3%,然而,值得留意的是,其中由夫婦及未婚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

    住戶實際呈下降趨勢:由 2001 年的 43.1%減至 2011 年的 39.4%;而僅由夫婦組成者則

    由 13.2%增至 15.0%,由父或母親及其未婚子女組成者亦由 9.9%增至 11.9%。

    在過去 25 年間,親屬關係住戶的比例則由 25.0%減少至 14.5%,6 反映了婚後與父

    母或兄弟姊妹同住者均日益減少。同期間,單人住戶由 12.9%急增至 17.1%,目前的比

    例不僅超過由夫婦組成的核心家庭住戶,亦高於所有類型的親屬關係住戶。

    表 2:住戶結構的變化,1986-2006(%)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未擴展的單核心住戶 59.2 61.6 63.6 66.2 67.0

    垂直擴展的單核心住戶 11.9 10.7 9.9 8.5 7.4

    平向擴展的單核心住戶 2.1 1.8 1.2 0.9 0.7

    多個核心住戶 6.2 4.8 4.8 3.9 3.1

    有親屬關係人士的非核心住戶 4.8 4.3 3.5 3.2 3.0

    單人住戶 12.9 14.8 14.9 15.6 16.5

    無親屬關係人士住戶 2.1 2.0 2.0 1.7 2.2

    資料來源: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1997:49);政府統計處(2007b:60)。

    注:1986 年另有 0.8%屬於平時沒有住戶成員居住的住戶。

    (六)有親屬關係人士的非核心住戶:由一群有親屬關係但未能形成一個家庭核心的人士

    組成,可包括或不包括沒有親屬關係的成員;(七)無親屬關係人士住戶:由一群無親屬

    關係人士組成(政府統計處, 2002a:319)。

    2011 年起,住戶結構分類更改為:(一)由夫婦所組成的核心家庭住戶:由一對已婚夫婦而無其他親屬組成;(二)由夫婦及未婚子女所組成的核心家庭住戶:由一對夫婦及其未

    婚子女而無其他親屬組成;(三)由父或母親及未婚子女所組成的核心家庭住戶:由父/

    母一方及其未婚子女而無其他親屬組成;(四)由夫婦及其中至少一個父或母親所組成的

    親屬關係住戶:由一對夫婦及其至少一個父或母親(包括夫婦雙方的父母親)而無其他親

    屬所組成;(五)由夫婦、其中至少一個父或母親及其未婚子女所組成的親屬關係住戶:

    由一對夫婦、至少一個父或母親(包括夫婦雙方的父母親)及其未婚子女而無其他親屬所

    組成的住戶;(六)由其他親屬關係組合所組成的親屬關係住戶:由一群有親屬關係人士

    所組成但未能歸入以上類別的住戶;(七)單人住戶;(八)非親屬關係住戶:由一群無

    親屬關係人士所組成的住戶。 第一至六類住戶均可包括或不包括其他無親屬關係的同住人士,例如家庭傭工(政府統計處, 2012a:251)。

    6 包括舊分類法的垂直擴展和平向擴展的單核心住戶、多個核心住戶,以及有親屬關係人士的非核心住戶。

  • 15

    表 3:住戶結構的變化,2001-2011(%)

    2001 2006 2011 核心家庭住戶

    由夫婦組成 13.2 14.1 15.0

    由夫婦及未婚子女組成 43.1 41.3 39.4

    由父或母親及未婚子女組成 9.9 11.5 11.9

    小計 66.2 66.9 66.3

    親屬關係住戶

    由夫婦及其中至少一個父或母親組成 1.1 1.1 1.1

    由夫婦、其中至少一個父或母親及其未婚子女組成 4.6 4.0 3.7

    由其他親屬關係組合組成 10.8 9.3 9.6

    小計 16.5 14.3 14.5

    其他住戶

    單人住戶 15.6 16.5 17.1

    非親屬關係住戶 1.7 2.2 2.1

    小計 17.3 18.7 19.2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2012a:66)。

    三、不婚率上升:在 1986 至 2011 年間,粗結婚率由男性的 13.2‰、女性的 14.0‰,

    先各下降至 2001 年的 9.9‰和 9.5‰,7 其後因再婚率顯著上升而增加了登記結婚數目,8

    2011 年的男性和女性粗結婚率各是 17.6‰和 15.5‰。然而,兩性達適婚年齡而未婚的比

    例均顯著增加,如年齡介乎 30 至 34 歲的未婚女性比例,由 1986 年的 14.5%激增至 2011

    年的 37.7%;35-39 歲、40-44 歲組別的相關比例依次達到 7.4%和 22.0%、3.8%和 17.1%

    (表 4);與此同時,從未結婚的男性和女性數目亦各自上升 15.5%和 60.8%(政府統計

    處, 2012d:29)。

    7 粗結婚率指按每千名人口計算的登記結婚數目。

    8 其中一方或雙方屬再婚的結婚數目由 1986 年的 3,333 宗上升至 2011 年的 18,268 宗,各佔當年登記結婚總數的 7.7%和 31.3%(政府統計處, 2012d:30)。

  • 16

    表 4:結婚及離婚狀況的變化,1986-201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2011 粗結婚率 (‰)

    男性 13.2 13.6 11.0 9.9 15.4 17.6

    女性 14.0 14.1 11.0 9.5 14.0 15.5

    從未結婚的人口比例 (%)

    男性

    30-34 歲 29.5 33.1 38.3 44.1 49.5 50.0

    35-39 歲 14.2 16.0 18.2 23.2 29.2 28.8

    40-44 歲 8.6 9.9 10.1 11.7 18.2 20.9

    女性

    30-34 歲 14.5 19.8 26.5 31.2 35.0 37.7

    35-39 歲 7.4 10.4 14.6 18.8 22.6 22.0

    40-44 歲 3.8 6.8 9.0 12.2 16.5 17.1

    離婚判令數目 (宗) 4257 6295 9473 13425 17424 19597

    資料來源: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1997:33);政府統計處(2012a:42, 2012d:42, 44)。

    四、離婚率急增:相對於西方社會,香港的離婚率依然偏低,但其增加趨勢相當顯

    著,增幅以倍數計:離婚判令數目由 1986 年的 4,257 宗急增至 2011 年的 19,597 宗(表

    4)。喪偶、離婚及分居的女性數目一般是男性的三倍半,2011 年的數目各是 481,900 人

    和 139,700 人,主因是女性的平均壽命較男性長,以及離婚或分居男性的再婚率較女性

    高(政府統計處, 2012d:30, 36)。

    五、少子化:出生率反映民眾的生育意願,加上初婚年齡及不婚率的上升,9 香港

    的粗出生率由 1961 年的 35.0‰,不斷下降至 1971 年的 19.7‰、1981 年的 16.8‰、1991

    年的 12.0‰和 2001 年的 7.2‰,其後雖輾轉回升至 2011 年的 13.5‰(政府統計處,

    2013c),但仍遠低於人口置換水平(replacement level)。10

    9 男性及女性的初婚年齡中位數各由 1986 年的 28.0 歲和 25.3 歲,持續後延至 2011 年的 31.2

    歲和 28.9 歲。同期的女性首次生育年齡中位數亦由 26.6 歲提高至 30.0 歲(政府統計處, 2012d:44)。

    10 低於人口置換水平意指總和生育率低於 2.1,亦即平均每位女性一生中生育少於 2.1 個小孩。香港於 1971、1981、1991、2001 和 2011 年的總和生育率依次是 3.459、1.933、1.281、0.931 和 1.204(政府統計處, 2013c)。

  • 17

    六、單親家庭數目增加:單親人士指從未結婚、已喪偶、離婚或分居,並與 18 歲

    以下子女同住的母親或父親;有些住戶有兩名及以上單親人士共住。離婚率上升令單親

    人士數目不斷增加 — 由 1991 年的 34,538 人,急升至 2011 年的 81,705 人。單親人士

    的性別比例愈來愈不平衡,男女比例由 1991 年的 1:2.01,擴大至 2011 年的 1:3.63。

    無論是男性或女性單親人士,其年齡中位數均有所提高,就業比率則呈下降趨勢,在 1991

    至 2011 年間,女性單親人士由 64.1%減至 55.1%,男性的相應數字是 86.5%和 70.2%。

    單親人士的住戶月收入中位數較全港低,女性尤甚,而且差距愈益擴大:在 1991、2001

    和 2011 年,其住戶收入依次只有全港住戶收入中位數的 77.8%、56.8%和 49.5%;11 而

    單親人士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簡稱綜援)的個案亦由 1991-92 年的 4,325 宗,

    上升至 2011-12 年的 32,579 宗,各佔該年度綜援個案總數的 5.9%和 11.8%(表 5; 政府

    統計處, 2001:304, 2012f:394)。

    七、單人住戶和獨居長者增加:在過去 25 年間,單人住戶的比例由 12.9%增至

    17.1%,增幅高逾三成(表 2、表 3)。獨居者的年齡構成也出現顯著的變化:其一,因

    香港男女愈來愈遲婚,青少年佔獨居者的比例亦隨之持續下降(由 19.5%減至 8.0%)。

    其二,因不婚和離婚愈趨普遍,在單人住戶中,30 至 64 歲人士的升幅(由 55.1%升至

    62.4%)顯著高於青少年和長者。其三,香港人口不斷老化,12 隨着老齡人口增加,以

    及家庭形態朝小規模和核心化發展,長者獨居的現象日益普遍(由 25.4%增至 29.5%),

    其中以女性的比例居多(表 6)。長者的照顧問題,尤其是如何協助愈來愈多的獨居長者

    原居安老,乃安老服務的成敗關鍵。

    11 1991、2001 及 2011 年的全港住戶收入中位數依次為 9,964、18,500 和 20,200 港元(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1997:54;政府統計處, 2012c:8)。

    12 65 歲及以上的長者人口比例由 1986 年的 7.6%,持續上升至 2011 年的 13.3%(表 6)。

  • 18

    表 5:單親人士數目和背景的變化,1991-2011

    1991 1996 2001 2006 2011 單親人士 (人) 34538 42309 61431 76423 81705

    男性 11479 11907 14216 15748 17665

    女性 23059 30402 47215 60675 64040

    年齡中位數 (歲)

    男性 43.0 42.0 42.9 44.9 47.4

    女性 41.0 40.0 41.1 42.3 42.5

    經濟活動身份 (%)

    男性

    工作人士 86.5 83.6 71.2 71.0 70.2

    非工作人士 13.5 16.4 28.8 29.0 29.8

    女性

    工作人士 64.1 60.0 52.8 54.2 55.1

    非工作人士 35.9 40.0 47.2 45.8 44.9

    住戶月收入中位數 (港元)

    男性 8600 15000 14000 12500 13410

    女性 7750 11500 10500 9500 10000

    領取綜援個案 (宗) 4325 13303 29534 38278 32579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2001:304, 2002b:17, 29, 41, 47, 2012f:394, 2013a:14, 16, 29, 39, 46)。

    表 6:單人住戶年齡和獨居長者性別的變化,1986-201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2011 全港 65 歲及以上人士比例 7.6 8.8 10.1 11.1 12.4 13.3

    單人住戶

    0-29 歲 19.5 16.6 15.8 12.5 10.3 8.0

    30-64 歲 55.1 57.8 58.2 58.2 62.9 62.4

    65 歲及以上 25.4 25.6 26.0 29.3 26.9 29.5

    65 歲及以上單人住戶

    男性 40.7 42.0 42.9 42.5 40.4 38.0

    女性 59.3 58.0 57.1 57.5 59.6 62.0

    資料來源: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1988:19, 103, 1994:50-51, 181);政府統計處(1997:36-37, 175, 2002a:15, 177, 2007a:10, 175, 2012a:32, 2012b:表 D108)。

  • 19

    不同形態家庭的社經輪廓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 2009 年「家人之間關係」調查,受訪者的住戶結構與 2011 年人

    口普查所得基本相若:核心家庭住戶的比例達到六成七(40.8%由夫婦及未婚子女組成,

    14.8%由夫婦組成,11.8%由父或母親及未婚子女組成);單人住戶高佔 17.1%,三代同

    堂的家庭只有 2.7%;13 由其他親屬關係組合組成者佔 10.6%;非親屬關係住戶的比例

    更低,僅 2.2%(圖 1)。

    圖 1:住戶結構,2009(%)

    上述官方統計的家庭結構是根據家庭的核心(即夫婦連同或不連同其未婚子女,或

    父或母親連同其未婚子女)而訂定。中國向被視為一個以家庭為中心的社會(Osborne,

    1948),學者如費孝通(1991:3-4)為兼顧夫婦核心這現代中國家庭基礎,以及親子關係

    這傳統中國家庭主軸,把家庭結構分為四個類型:(一)殘缺家庭,即核心家庭原有配

    偶中有一方死亡或離去,或父母雙亡的未婚子女;(二)核心家庭,即夫婦及其未婚子

    女;(三)主幹家庭,即兩代重疊的多核心家庭;(四)聯合家庭,即同胞多核心家庭。

    李明堃(1991:168)則提出,若視核心家庭和擴大式家庭為一個延續體的兩端,香港的

    家庭結構大概處於中間位置,可名為「折衷的擴大式家庭」(簡稱折衷擴大家庭),即組

    13 僅包括由祖父/母、兒/女及其配偶,加上至少一個未婚孫兒/女組成的住戶。

  • 20

    織形式以核心家庭為主,但核心家庭之間維持着緊密的親戚關係網絡,重視親子之間的

    義務承擔和互相幫忙。

    香港的家庭結構日趨多元,鑒於家庭結構對家庭的資源、功能,以及成員關係均構

    成重大的影響,下文將利用政府統計處的 2009 年調查數據,勾勒具不同組成結構和經

    濟特徵之家庭的人口社經輪廓。必須指出,家庭形態的分類並非互相排斥,其準則簡列

    於表 7。14

    表 7:家庭形態的分類準則

    家庭形態 定義

    單人家庭 由一個人組成

    夫婦家庭 由一對已婚夫婦組成

    雙親家庭 由一對已婚夫婦,以及其未婚子女組成

    主幹家庭 由一對已婚夫婦、其父母,以及其未婚子女,或一對已婚夫婦、其父母,以及其 祖父母組成

    擴大家庭 由一個主幹家庭,以及其他旁系親屬組成

    聯合家庭 由兩對及以上旁系親屬已婚夫婦(連同或不連同其親屬)組成

    折衷擴大家庭 由一對已婚、其父母居於 15 分鐘步行距離內的夫婦(連同或不連同其未婚子女)組成

    分隔家庭 由一對已婚但不同住的夫婦(連同或不連同其親屬)組成

    單親家庭 由父親或母親,以及其未婚子女組成

    離異家庭 由一位及以上離婚或分居人士(連同或不連同其親屬)組成

    同居家庭 由一對及以上未婚同居男女(連同或不連同其親屬)組成

    跨代家庭 由祖父母,及其孫子女(連同或不連同其親屬)組成

    雙職家庭 由一對已婚、皆有全職或兼職工作的夫婦(連同或不連同其親屬)組成

    單職家庭 由一對已婚、其中一人有全職或兼職工作的夫婦(連同或不連同其親屬)組成

    單薪家庭 只有一個住戶成員有全職或兼職工作

    貧窮家庭 住戶收入少於香港住戶收入中位數的一半(即每月不足一萬港元)

    困難家庭 有一個及以上住戶成員領取綜援

    有家傭家庭 聘用一個及以上全職或兼職家庭傭工

    14 囿於數據不足,一些常見的家庭形態(如跨文化家庭、再婚家庭、繼親家庭、新移民家庭、

    少數族裔家庭、跨境生活家庭等)均無法劃分。

  • 21

    圖 2 展示了各類家庭形態佔所有受訪住戶的百分比,值得關注的地方有四:

    一、中外社會多強調家庭結構完整的重要性,在香港,結構較完整的雙親家庭雖是

    最常見的家庭形態,但只佔 40.8%,夫婦家庭則有 14.8%。可歸類為費孝通所稱的殘缺

    家庭的比例不低,包括單親家庭 11.8%、離異家庭 9.3%、分隔家庭 5.7%、跨代家庭 1.0%,

    若再算進 1.2%的同居家庭和 17.1%的單人家庭,比例更高。一般相信,「非完整」家庭

    的結構比較脆弱,較常面對經濟、身心調適、角色負荷過重、子女教養等問題的困擾,

    因而需要較多的外在資源協助。

    二、傳統中國社會崇尚的三代同堂家庭(即主幹家庭)和大家庭(包括擴大家庭和

    聯合家庭)依次只有 5.4%、0.9%和 0.1%,折衷擴大家庭亦僅佔 5.6%,顯示已婚子女與

    父母同住或住在鄰近的居住安排均非常態,長者的居住安排和照顧無疑是香港社會面對

    人口老化挑戰的重要議題。

    三、雙職家庭和單職家庭各佔全港已婚、夫婦同住家庭的 38.0%和 39.4%,顯示「男

    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分工模式已非主流;單薪家庭在全港家庭的比例則為 36.9%。

    雙職和單職家庭各有優劣,如雙職家庭能增加經濟收入和提升成員獨立性,但較難兼顧

    工作與家庭平衡;單職和單薪家庭的家事工作可能較周全,卻較難達到家務分工,如經

    濟支柱由女方承擔,更易影響家庭關係。家庭傭工可減輕家事料理和照顧家人的壓力,

    但聘有家庭傭工的家庭比例不高,只有 11.7%。15

    四、貧窮家庭的比例相當高,達 31.3%;符合居港規定,以及通過入息和資產審查

    而依靠福利救濟的困難家庭亦佔 6.1%。16 香港的貧富不均程度和惡化速度向來嚴重,17

    政府須重新分配社會的資源和機會,規範和干預過於依賴市場而引發的社會矛盾或風

    險,以免社會兩極化衝擊整體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15 香港的家庭傭工以外籍家庭傭工為主,人數由 1991 年的 77,000 人,增至 2001 年的 227,000

    人和 2011 年的 292,000 人(政府統計處, 2012e:FA6, FA8)。 16 根據樂施會(2012:7, 16-17)的分析,在 2003 至 2012 年間,香港在職貧窮問題持續惡化,

    貧窮住戶數目由 403,800 增至 451,000。2012 年第 2 季,每月收入低於相應人數住戶之平均綜援金額的在職貧窮住戶高達 58.5%,其中有申領綜援的比例僅佔 9.8%。

    17 以堅尼係數為例,它在 1986、1991、1996、2001、2006 及 2011 年的數值依次為 0.453、0.476、0.518、0.525、0.533 及 0.537(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1997:57; 政府統計處, 2012c:84)。

  • 22

    17.114.8

    40.8

    5.4

    0.9 0.1

    5.6 5.7

    11.89.3

    1.2 1.0

    38.0 39.4 36.9

    31.3

    6.1

    11.7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單人家庭

    夫婦家庭

    雙親家庭

    主幹家庭

    擴大家庭

    聯合家庭

    折衷擴大家庭

    分隔家庭

    單親家庭

    離異家庭

    同居家庭

    跨代家庭

    雙職家庭

    單職家庭

    單薪家庭

    貧窮家庭

    困難家庭

    有家傭家庭

    圖 2:家庭的形態,2009(%)

    注:雙職家庭和單職家庭的基數為已婚、夫婦同住的家庭,其他形態家庭的基數為全港家庭。

    圖 3 以住戶為基數,勾勒了不同形態家庭的人口組成,以及收入和住房背景。就戶

    主的年齡而言,30 歲以下的年輕戶主僅佔 6.7%;30-49 歲者佔 41.4%;50 歲及以上的較

    年長戶主則佔 51.8%。同居家庭的年輕戶主比例明顯偏高,18 其餘依次是單親和單人家

    庭;而較年長戶主比例最高者是跨代家庭,比例偏高者還包括困難、貧窮、擴大、夫婦、

    聯合、單人和分隔家庭。

    如把夫婦二人均不足 65 歲稱為年輕夫婦,最少一人是 65 歲及以上稱為年長夫婦,

    年輕與年長夫婦的比例是 79.7%:20.3%。年輕夫婦比例偏高的家庭形態包括:同居、

    折衷擴大、雙職、單職、雙親和有家傭家庭;年長夫婦比例偏高者則包括:困難、貧窮、

    跨代、離異、夫婦、分隔、擴大和聯合家庭。

    家庭成員中有未成年和老齡人士的住戶各佔 32.4%和 31.4%。家有未成年人士且比

    例偏高的家庭形態依次是:擴大、主幹、折衷擴大、跨代、有家傭、雙親、雙職、單職

    和單薪家庭;家有老齡人士且比例偏高者則包括:主幹、跨代、擴大、困難、貧窮、聯

    合、夫婦、分隔、單人和單親家庭。

    受訪住戶的住戶平均人數及平均工作成員人數各是 2.9 人和 1.3 人。如不計算單人

    家庭,兩者平均人數都偏高的家庭形態包括:擴大、聯合、主幹、雙親、單職、雙職、

    18 指與香港整體的相關數字相差 5%及以上,下同。

  • 23

    折衷擴大和有家傭家庭,此外,跨代家庭的住戶平均人數和同居家庭的平均工作成員人

    數也比較高;兩者平均人數都偏低的家庭形態包括:夫婦、貧窮、困難、離異、分隔、

    單親和單薪家庭,而同居家庭的住戶平均人數和跨代家庭的平均工作成員人數也比較

    低。

    就住戶月收入而言,低收入住戶(20,000 元以下)佔 57.3%,中等收入住戶

    (20,000-39,999 元)有 27.2%,高收入住戶(40,000 元及以上)只有 15.6%。如剔除單

    人家庭,以及定義上已屬低收入的貧窮和困難家庭,低收入者比例偏高的家庭形態包

    括:跨代、離異、單薪、單親、分隔、聯合和夫婦家庭;高收入者比例偏高的家庭形態

    則包括:有家傭、雙職、折衷擴大、雙親、同居、夫婦和主幹家庭。

    就房屋類型和權屬而言,居於自置物業的住戶超過五成半(40.4%是私人自置房屋,

    15.8%是政府資助的出售單位),租住公營房屋和私人房屋者各佔 31.2%和 12.6%。居於

    私人自置房屋且比例偏高的家庭形態依次是:有家傭、聯合、折衷擴大、夫婦、雙職和

    主幹家庭;居於資助出售單位且比例偏高者包括:擴大、跨代、雙職、主幹、雙親和單

    職家庭;租住公營房屋且比例偏高者包括:困難、貧窮、單親、離異、跨代、分隔、擴

    大和單職家庭;而租住私人房屋且比例偏高者則包括:同居、單人、分隔、單薪、離異

    和貧窮家庭。

  • 24

    86.6

    13.4

    79.759.1

    88.6 81.370.0 75.0

    98.5

    62.4 56.8

    100.0

    55.6

    96.4 92.183.2

    50.2 42.8

    20.340.9

    11.4 18.730.0 25.0

    1.5

    37.6 43.2 44.4

    3.6 7.916.8

    49.8 57.2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整體

    夫婦家庭

    雙親家庭

    主幹家庭

    擴大家庭

    聯合家庭

    折衷擴大家庭

    分隔家庭

    離異家庭

    同居家庭

    跨代家庭

    雙職家庭

    單職家庭

    單薪家庭

    貧窮家庭

    困難家庭

    有家傭家庭

     年輕夫婦  年長夫婦

    56.750.4

    58.7

    29.122.7

    32.4

    55.6

    79.8

    91.8

    25.0

    74.7

    27.5 28.933.5

    7.4

    68.4

    53.9 51.8

    37.832.7

    31.438.8 40.9

    13.4

    82.2

    58.950.0

    1.5

    40.333.6

    23.7

    6.5

    73.4

    13.3 14.6

    24.9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整體

    單人家庭

    夫婦家庭

    雙親家庭

    主幹家庭

    擴大家庭

    聯合家庭

    折衷擴大家庭

    分隔家庭

    單親家庭

    離異家庭

    同居家庭

    跨代家庭

    雙職家庭

    單職家庭

    單薪家庭

    貧窮家庭

    困難家庭

    有家傭家庭

     有未成年家庭成員 有老齡家庭成員

    5.3

    23.5

    57.5

    51.8 60.7 62.946.4 49.0

    69.9 62.5

    18.2

    56.646.3 47.0

    11.732.6

    49.2 43.0

    71.2 76.4

    40.5

    6.26.14.81.3

    29.8

    6.79.04.43.02.75.35.82.48.46.7 2.8 2.0

    50.844.662.6

    10.0

    58.5

    46.344.639.1

    78.8

    37.527.4

    45.747.834.631.0

    41.4

    20.8

    88.8

    0.0

    20.0

    40.0

    60.0

    80.0

    100.0

    整體

    單人家庭

    夫婦家庭

    雙親家庭

    主幹家庭

    擴大家庭

    聯合家庭

    折衷擴大家庭

    分隔家庭

    單親家庭

    離異家庭

    同居家庭

    跨代家庭

    雙職家庭

    單職家庭

    單薪家庭

    貧窮家庭

    困難家庭

    有家傭家庭

    29歲及以下 30-49歲 50歲及以上

    圖 3:不同形態家庭的人口組成、收入及住房背景,2009

    按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