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 年 1 月 30 日 责任编辑/马作辉 美术编辑/郭子亮 08 现场 “整体质量的提升,需要打 破校际壁垒,让优质的师资流 动起来。”省政协委员、正定中 学校长周庆提出建议,推进义 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和教师 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交流轮 岗,促进骨干教师和优秀学校 管理人才合理向农村学校和 薄弱学校流动。“要将中小学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与县管校 聘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义务教 育学段教师农村学校服务期 制度。” 对此,他建议,我省应积极 探索通过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 学、学校联盟、教育信息化等方 式,通过“以强带弱”,加大对薄 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扶持力 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 而有质量的教育。 “择校从一个侧面来看,也 是家庭和社会重视教育的表 现。”对此,周庆委员认为,这种 择校从客观上讲,会使受教育 者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 提高,但更应让家长和学生明 确的是,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 的教育。对此,周庆委员建议, 在“扩容”“提质”的同时,还应 大力宣传“适合的教育才是最 好的教育”这一理念,并提倡让 学生选择就近入学。 本报记者 蔡洪坡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 告指出,“推进大运河文化 带建设,抓好文物保护利用 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而 《诗 经》作 为 中 国 诗 歌 的 原 点,沧州又是《诗经》传世唯 一版本“毛诗”的发祥地,是 《诗经》的故乡,关于《诗经》 的文化遗存极其丰富。对 此,石磊代表建议,结合大 运河文化带建设,统筹打造 沧州“诗经文化”群落,使其 成为国家重点文化项目、世 界级“文化现象”。 石磊代表介绍,沧州“诗 经文化”的资源极其丰厚。 《诗经》的主要采集者、书中 唯一既是一首诗歌中的主人 公又是其他几首诗的作者的 西周名臣尹吉甫,是沧州南 皮人,其墓地在南皮,乾隆皇 帝曾经派官员前去祭奠,并 亲自写诗纪念,至今诗碑尚 存;据历史记载,西汉今文经 学“三家诗”韩诗学派创始人 韩婴是沧州任丘人。特别是 西汉河间王刘德“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搜求古书,封毛 苌为“诗经博士”,建立日华 宫进行学术研究,从而形成 了古文经学的“毛诗”学派, 令《诗经》流传后世。围绕这 一重大历史史实,今天的献 (献王刘德陵墓所在) 、河 间、沧县、泊头等地有大量文 化遗迹留存。千载以来,沧 州研究《诗经》成绩卓著的学 者代不乏人,和《诗经》相关 的文字、古物颇多。 “近年来,沧州市委、市 政府围绕弘扬‘诗经文化’, 也做了大量工作。为了加快 诗经文化的开发、创新,使其 更具有影响力和震撼力,建 议由省级层面进行指导和扶 持,集中智力、财力,统筹打 造沧州‘诗经文化’群落。”石 磊代表说。 具体来说,石磊代表认 为, “沧州诗经文化群落”应以 打造“沧州诗经文化园”为中 心,通过建造一些景观,展现 诗经中诗意的场景,如“蒹葭 苍苍” “桃之夭夭”等。园中的 “草木之名”凡是涉及《诗经》 的,均可引用《诗经》中诗句说 明之。将《诗经》中若干成语 以篆刻印章的形式制成雕塑 点缀在园内;在园中建造一些 与《诗经》以及《诗经》在沧州 的传承相关的建筑物如“日华 宫” “毛公书院”等等。 另外,石磊代表介绍, 沧州目前一些诗经文化遗 迹如献王纪念园等已经初 具规模,可供游览。但是有 些还过于简陋,需要建造修 葺,可以借此机会,整合“诗 经文化”资源,推出“诗经文 化旅游”专线,让游人在游 览中学知识,在游览中增强 文化自信。 石磊代表: 结合大运河 文化带建设, 打造沧州 “诗经文化”群落 代表、委员热议: 如何为“择校热”降温, 给“大班额”瘦身? 本报记者 李春炜 文/图 在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里,坐着近70名学生,后排学生背靠着墙,前排学生几乎和讲台挨在一起。学生出 出进进经过过道时,一不小心就会碰到两旁桌子……近年来,随着城区人口不断增长,城区学校的压力越来越大,在 一些小学和初中学校“大班额”的现象日益普遍。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 ‘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促进城乡义务教 育一体化发展。”那么该如何为人挤人的“大班额”瘦身减肥?在省两会上代表、委员积极建言。 按规定容纳 45 个学生的班 级,挤进去60多个孩子;学生 多,却因为操场小,不得不错时 做课间操……近年来,随着城 区人口不断增长,城区学校的 压力越来越大,这种“超班额” 现象日益普遍。 去年,国家教育督导检查 组对我省34个县 (市、区) 督导 检查时指出,“大班额”是我省 突出的共性问题。“5 所城区学 校平均班额超过60人,其中1 所学校三年级以上平均90人, 最大班额 99 人。” 在拥挤的教室里,孩子们 学习受影响、安全有隐患、成长 烦恼多。“一个班六七十个孩 子,课桌之间的空间非常小,不 光孩子活动不方便,安排座位 也是个问题。”一位小学生的家 长说,他家孩子个子不小,但视 力不好,坐在后面看不见,坐在 前面又挡着别的孩子,他曾为 此找过老师协调,但学生太多, 老师也不好调整,只能通过定 期轮换座位暂时性地解决问 题。 不少家长还担心学生太 多,老师的教学质量难以保 证。“六七十名学生,一节课下 来,只有几个学生有提问或回 答问题的机会。”一位家长说。 班额过大,也让任课老师 苦恼。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告诉 记者,每天除了备课、上课以 外,还得批改大量的学生作 业。她每天批改 70 本作业要花 3 个多小时。一位青年教师坦 言:“实在太累了!一个班七十 多个孩子,大事小事都要来找 你,每次课间休息都成了‘法官 断案’时间,疲于应付。” “大班额”苦了孩子累了老师 建议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 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加之各 地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不够,造 成办学条件不足,不可避免地 产生‘大班额’。”对此,省政协 委员、枣强县副县长王静认为, “大班额”“超大班额”的出现, 说明我省中小学布局没有完全 适应城镇化发展。 对此,王静委员建议,设立 专项资金,实施“大班容消解专 项行动”。“以在县城新建标准 化、规范化学校为重点,契合当 前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特 点,转变零敲碎打改造农村薄 弱学校的模式。”她说。 “盖校舍、购买仪器设备、学 校运转需要源源不断的投入。”同 时,她建议,各级政府要足额征收 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 不得截留、挪用,在规定使用范围 内大力支持城镇中小学建设;另 一方面,省财政统筹义务教育相 关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 持各地新建中小学。 王静委员建议,对已建或在 建住宅区存在的配套教育设施 应建未建、挪作他用、建成未交、 规避配建等遗留问题,要进行专 项整治,确保配套建设工作依 规、有序开展并尽快投入使用。 王静委员表示,针对此类问题, 相关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 同时,省人大代表、石家庄 市正定县第六中学王海燕认 为,解决“大班额”,教育资源除 了“扩容”,更要“提质”。 “近年来,我省教育均衡发 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城乡 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均衡的问 题。”她说,尤其县城区中小学教 育质量高于乡村,这就促使乡村 家庭条件好的中小学生进城上 学,导致城区学校班容量超大, 农村中小学班容量却严重不足。 王海燕代表认为,促进城 乡教育均衡发展,就要加大改 善乡村教学条件力度。因此, 她建议,加大城乡之间校长、教 师交流力度,根据乡村学校需 求,制订每年交流计划,让优秀 的校长、教师到乡村支教,带动 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王海燕代表建议,建 立健全补充机制,不断充实和 壮大教师队伍。本着教育优先 发展原则,建立健全教师长效 补充机制。每年核定学校编 制,足额配备教师。根据学校 布局调整、生源情况及学校规 模建立动态编制管理机制,保 证各校教师队伍平衡,保障各 科教师配备齐全。 省人大代表、石家庄市教育 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也建 议,应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 “实施好五年一周期 360 学时的 全员免费培训,加强乡村省级骨 干教师和学科名师培养。” 以强带弱,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问题 补齐短板,改善乡村教学条件 设专项资金,实施“大班容消解” 王海燕代表 张惠英代表 王静委员 周庆委员

代表、委员热议: 如何为“择校热”降温 ...yzdsb.hebnews.cn/pc/paper/att/201801/30/6c9188c9-404b-4c9a-ab3… · 给“大班额”瘦身? 本报记者 李春炜

  • Upload
    others

  • View
    2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2018年1月30日 责任编辑/马作辉 美术编辑/郭子亮 08现场

“整体质量的提升,需要打

破校际壁垒,让优质的师资流

动起来。”省政协委员、正定中

学校长周庆提出建议,推进义

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和教师

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交流轮

岗,促进骨干教师和优秀学校

管理人才合理向农村学校和

薄弱学校流动。“要将中小学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与县管校

聘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义务教

育学段教师农村学校服务期

制度。”

对此,他建议,我省应积极

探索通过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

学、学校联盟、教育信息化等方

式,通过“以强带弱”,加大对薄

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扶持力

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

而有质量的教育。

“择校从一个侧面来看,也

是家庭和社会重视教育的表

现。”对此,周庆委员认为,这种

择校从客观上讲,会使受教育

者的教育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

提高,但更应让家长和学生明

确的是,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

的教育。对此,周庆委员建议,

在“扩容”“提质”的同时,还应

大力宣传“适合的教育才是最

好的教育”这一理念,并提倡让

学生选择就近入学。

本报记者 蔡洪坡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

告指出,“推进大运河文化

带建设,抓好文物保护利用

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而

《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原

点,沧州又是《诗经》传世唯

一版本“毛诗”的发祥地,是

《诗经》的故乡,关于《诗经》

的文化遗存极其丰富。对

此,石磊代表建议,结合大

运河文化带建设,统筹打造

沧州“诗经文化”群落,使其

成为国家重点文化项目、世

界级“文化现象”。

石磊代表介绍,沧州“诗

经文化”的资源极其丰厚。

《诗经》的主要采集者、书中

唯一既是一首诗歌中的主人

公又是其他几首诗的作者的

西周名臣尹吉甫,是沧州南

皮人,其墓地在南皮,乾隆皇

帝曾经派官员前去祭奠,并

亲自写诗纪念,至今诗碑尚

存;据历史记载,西汉今文经

学“三家诗”韩诗学派创始人

韩婴是沧州任丘人。特别是

西汉河间王刘德“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搜求古书,封毛

苌为“诗经博士”,建立日华

宫进行学术研究,从而形成

了古文经学的“毛诗”学派,

令《诗经》流传后世。围绕这

一重大历史史实,今天的献

县(献王刘德陵墓所在)、河

间、沧县、泊头等地有大量文

化遗迹留存。千载以来,沧

州研究《诗经》成绩卓著的学

者代不乏人,和《诗经》相关

的文字、古物颇多。

“近年来,沧州市委、市

政府围绕弘扬‘诗经文化’,

也做了大量工作。为了加快

诗经文化的开发、创新,使其

更具有影响力和震撼力,建

议由省级层面进行指导和扶

持,集中智力、财力,统筹打

造沧州‘诗经文化’群落。”石

磊代表说。

具体来说,石磊代表认

为,“沧州诗经文化群落”应以

打造“沧州诗经文化园”为中

心,通过建造一些景观,展现

诗经中诗意的场景,如“蒹葭

苍苍”“桃之夭夭”等。园中的

“草木之名”凡是涉及《诗经》

的,均可引用《诗经》中诗句说

明之。将《诗经》中若干成语

以篆刻印章的形式制成雕塑

点缀在园内;在园中建造一些

与《诗经》以及《诗经》在沧州

的传承相关的建筑物如“日华

宫”“毛公书院”等等。

另外,石磊代表介绍,

沧州目前一些诗经文化遗

迹如献王纪念园等已经初

具规模,可供游览。但是有

些还过于简陋,需要建造修

葺,可以借此机会,整合“诗

经文化”资源,推出“诗经文

化旅游”专线,让游人在游

览中学知识,在游览中增强

文化自信。

石磊代表:

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沧州“诗经文化”群落

代表、委员热议:

如何为“择校热”降温,给“大班额”瘦身?

本报记者 李春炜 文/图

在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里,坐着近70名学生,后排学生背靠着墙,前排学生几乎和讲台挨在一起。学生出

出进进经过过道时,一不小心就会碰到两旁桌子……近年来,随着城区人口不断增长,城区学校的压力越来越大,在

一些小学和初中学校“大班额”的现象日益普遍。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促进城乡义务教

育一体化发展。”那么该如何为人挤人的“大班额”瘦身减肥?在省两会上代表、委员积极建言。

按规定容纳45个学生的班

级,挤进去 60 多个孩子;学生

多,却因为操场小,不得不错时

做课间操……近年来,随着城

区人口不断增长,城区学校的

压力越来越大,这种“超班额”

现象日益普遍。

去年,国家教育督导检查

组对我省 34 个县(市、区)督导

检查时指出,“大班额”是我省

突出的共性问题。“5 所城区学

校平均班额超过 60 人,其中 1

所学校三年级以上平均 90 人,

最大班额99人。”

在拥挤的教室里,孩子们

学习受影响、安全有隐患、成长

烦恼多。“一个班六七十个孩

子,课桌之间的空间非常小,不

光孩子活动不方便,安排座位

也是个问题。”一位小学生的家

长说,他家孩子个子不小,但视

力不好,坐在后面看不见,坐在

前面又挡着别的孩子,他曾为

此找过老师协调,但学生太多,

老师也不好调整,只能通过定

期轮换座位暂时性地解决问

题。

不少家长还担心学生太

多,老师的教学质量难以保

证。“六七十名学生,一节课下

来,只有几个学生有提问或回

答问题的机会。”一位家长说。

班额过大,也让任课老师

苦恼。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告诉

记者,每天除了备课、上课以

外,还得批改大量的学生作

业。她每天批改70本作业要花

3 个多小时。一位青年教师坦

言:“实在太累了!一个班七十

多个孩子,大事小事都要来找

你,每次课间休息都成了‘法官

断案’时间,疲于应付。”

“大班额”苦了孩子累了老师

建议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

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加之各

地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不够,造

成办学条件不足,不可避免地

产生‘大班额’。”对此,省政协

委员、枣强县副县长王静认为,

“大班额”“超大班额”的出现,

说明我省中小学布局没有完全

适应城镇化发展。

对此,王静委员建议,设立

专项资金,实施“大班容消解专

项行动”。“以在县城新建标准

化、规范化学校为重点,契合当

前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特

点,转变零敲碎打改造农村薄

弱学校的模式。”她说。

“盖校舍、购买仪器设备、学

校运转需要源源不断的投入。”同

时,她建议,各级政府要足额征收

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

不得截留、挪用,在规定使用范围

内大力支持城镇中小学建设;另

一方面,省财政统筹义务教育相

关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

持各地新建中小学。

王静委员建议,对已建或在

建住宅区存在的配套教育设施

应建未建、挪作他用、建成未交、

规避配建等遗留问题,要进行专

项整治,确保配套建设工作依

规、有序开展并尽快投入使用。

王静委员表示,针对此类问题,

相关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

同时,省人大代表、石家庄

市正定县第六中学王海燕认

为,解决“大班额”,教育资源除

了“扩容”,更要“提质”。

“近年来,我省教育均衡发

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城乡

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均衡的问

题。”她说,尤其县城区中小学教

育质量高于乡村,这就促使乡村

家庭条件好的中小学生进城上

学,导致城区学校班容量超大,

农村中小学班容量却严重不足。

王海燕代表认为,促进城

乡教育均衡发展,就要加大改

善乡村教学条件力度。因此,

她建议,加大城乡之间校长、教

师交流力度,根据乡村学校需

求,制订每年交流计划,让优秀

的校长、教师到乡村支教,带动

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王海燕代表建议,建

立健全补充机制,不断充实和

壮大教师队伍。本着教育优先

发展原则,建立健全教师长效

补充机制。每年核定学校编

制,足额配备教师。根据学校

布局调整、生源情况及学校规

模建立动态编制管理机制,保

证各校教师队伍平衡,保障各

科教师配备齐全。

省人大代表、石家庄市教育

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惠英也建

议,应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

“实施好五年一周期360学时的

全员免费培训,加强乡村省级骨

干教师和学科名师培养。”

以强带弱,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问题

补齐短板,改善乡村教学条件

设专项资金,实施“大班容消解”

王海燕代表

张惠英代表

王静委员

周庆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