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健康关注 · 健康 12 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编辑 白云 美编 热娜古丽 校对 张晶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糖 是一件非常令人心累的事情。 而一个不小心,还容易造成低 血糖。糖尿病患者,除了防并 发症,还要防低血糖。 由于糖尿病本身的特殊性, 低血糖带来的危险,要比非糖尿 病的人更大。一般来说,血糖低 2.8mmol/L,则诊断为低血 糖。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 3.9mmol/L,就已经是低血糖了。 低血糖发作,如果不够重 视,会造成严重危害,所以最好 能够在发生的初期,立刻补充 糖分缓解。轻度低血糖时,往 往会出现饥饿感,面色苍白,头 昏眼前发黑,冒冷汗等等情 况。而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 意识恍惚,认知障碍,甚至昏迷 休克。老年人如果出现低血 糖,还会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等症状。低血糖如果没有及时 处理,是会有死亡可能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随 身常备零食,一旦出现类似症 状,也方便及时处理缓解。但 是有些人在低血糖发生时,却 没有明显症状。对于这一类人 群,无法靠症状来分辨,那么则 需要加强血糖的监测。 要注意,饥饿、过度运动、 空腹喝酒、降糖药用量过大等 等,都可能导致低血糖。另外, 如果短时间内血糖下降过快, 即使血糖水平仍高于标准值, 但也可能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所以,降糖必须严格按照治疗 方案进行,不要“急于求成”。 (据 39 健康网) 冬季是脑中风发病的高发 时期,尤其在北方,昼夜及室内 外温差变化大,该病的发病率明 显高于其他季节。那么寒冷天 气,如何预防脑中风? 控制血压 专家介绍,高血压是导致脑 中风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控制 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 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坚持服 用降压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最 好每日测 1 次血压。每日可适 当服用中药代茶饮,有助于预防 血管痉挛引发血压阶段性升 高。日常可尝试中药代茶饮,如 天麻 6 克,三七花 3 克,葛根 6 克,决明子 6 克,菊花 3 克。 戒烟限酒 吸烟能使血管内皮损伤,引 起血脂增高,血黏度增大,使动 脉狭窄提前发生,硬化加快。如 今,吸烟已成为引起脑梗塞的重 要危险因素。少量喝酒能改善 血液循环,但不可大量喝酒,每 天喝酒以不超过 50 克为宜。有 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等 基础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饮 酒。因为饮酒之后,在酒精的作 用下,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 收缩,压力增大,易导致血管壁 破裂而引发脑出血。 合理饮食 饮食不当也是导致高血压、 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常 饮食应力求多样化,清淡、少盐、 少脂肪,多吃应季蔬菜水果。同 时也要摄入适当的蛋白质,如 奶、豆制品、鱼、肉、蛋。禁止大 吃大喝,暴饮暴食,控制好体 重。冬季干燥,宜多喝水。 心态平和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控制 好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减少紧 张、焦虑,保持平和的心态。日 常可用疏肝理气、养心安神的中 药调理,如菊花、百合、荷叶、玫 瑰花代茶饮。 生活规律 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 惯,注意安排好生活起居,定时 作息,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状 态。要养成每天 30 分钟的锻炼 习惯,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和 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 样硬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 供血。值得注意的是,冬季上 10 ~ 下午 3 时才是冬季户 外锻炼的黄金时段。运动贵在 坚持,但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 进行适度的锻炼。 避免感冒 感冒可以诱发或者加重心 脑血管疾病病情,因此冬季要特 别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室 内相对暖和,应适当减少衣服。 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并要保持 一定的湿度,定时开窗通气。 随着年轻人社会压力越来 越大,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 化,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生活 中若感到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 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就医。 (据《中国中医药报》) 据新华社消息 一项新研 究发现,一种抗寄生虫药硝唑 尼特具有抑制和减少乙肝病毒 的效果,研究人员认为它有望 成为治疗乙肝的候选药物。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 起的肝脏疾病,患者死于肝硬 化和肝癌的风险很高。现有药 物虽能抑制乙肝病毒增殖,但 难以去除病毒。 东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 发现,乙肝病毒的增殖从病毒 的蛋白质和肝脏细胞的蛋白 质相结合开始,于是就测试了 800 种药物,寻找能够妨碍 这种结合的物质,结果发现抗 寄生虫药硝唑尼特不仅能抑 制乙肝病毒增殖,还能减少乙 肝病毒。 研究人员说,硝唑尼特有 潜力成为新的乙肝治疗药物, 未来将研究使这种药物效果最 大化的方法,然后再寻找实际 应用的可能性。 天冷易发脑中风 预防 法宝有哪些 研究发现一种抗寄生虫药能减少乙肝病毒 研究发现一种抗寄生虫药能减少乙肝病毒 低血糖很危险降糖治疗不能“急” 据新华社消息 美国临床 营养学会旗下《营养研究进展》 期刊最新一期刊载的一项研究 结果说,与早睡早起者比,晚睡 晚起型“夜猫子”罹患心脏病和 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研究人员发现,“夜猫子” 的饮食往往较不健康,摄入更 多酒精、糖、含咖啡因饮料和高 热量快餐,摄入谷物和蔬菜较 少,且进食时间不规律,经常错 过早餐,进食次数少而量大。 与之相反的是,早睡早起者通 常摄入更多水果和蔬菜。这可 能部分解释为什么“夜猫子”罹 患慢性病风险较高。研究人员 还发现,进食时间晚关联糖尿病风险增加。 夜猫子 夜猫子或易得心脏病与糖尿病 或易得心脏病与糖尿病 起床后。早晨是人体生理 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 性增加,加之睡了一夜的觉,排 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均 使不少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 增高。起床后饮水有助于降低 血黏度,从而降低血栓风险,温 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选择。 晨练前后。 不少人都习 惯晨练后喝水,晨练前就应少 量饮水,这能降低运动引起的 脱水、血液黏稠的风险,从而有 助预防血栓。 饭后半小时 。饭后不要 立刻喝水,否则会冲淡、稀释 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 减弱,影响消化吸收。建议饭 后半小时再饮水, 200 毫升左 右,有助于缓解餐后的血黏度 升高。 下班前。上班族常常会因 忙碌的八小时工作而忽略了饮 水,从而给血栓的侵袭提供了 可乘之机,建议养成下班前喝 几口水的习惯,别喝太多。 睡觉前。睡前应抿两口水 再睡觉。因为当人熟睡时,体 内水分会丢失,造成血液中的 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 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 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 的风险。 (据《健康时报》) 五个时刻喝水防血栓 色泽红润、酸甜可口的番 茄,搭配上金灿灿的鸡蛋,这道 红配黄的家常菜是老百姓餐桌 上的常住客,番茄也是一年四 季不可或缺的健康守护者。 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胡萝卜素,以及钙、钾等矿物 质。番茄红素是成熟番茄的 主要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 性,是目前植物中被发现的最 强氧化剂之一,能降低心血管 疾病风险,降低坏胆固醇,也 能避免血小板聚集形成血 栓。也有研究表明,常吃番茄 可以预防前列腺癌,男性平时 可以多吃。 一般而言,番茄的成熟度 越高,番茄红素含量越高,而且 主要分布在番茄的水不溶性部 分和皮中,占番茄中总番茄红 素含量的 72%~92%。生番茄中 番茄红素含量较低,还含有龙 葵素,吃太多容易食物中毒。 即使是成熟番茄,番茄红素也 只有熟吃才更易吸收, 吃番茄 时,最好洗净烹饪后带皮食用。 若想达到预防疾病的功 效,每天要吃 18 毫克的番茄红 素,大约 400 克的成熟番茄才 能发挥保护心血管、预防癌症 等健康功效。 摄入番茄红素对健康有 益,但也并非多多益善。我国 人群番茄红素的可耐受最高摄 入量为 70 毫克/天,超过范围, 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饮 食多样化才是健康的保证。 (据《生命时报》) 秋冬吃熟番茄 秋冬吃熟番茄 保护心血管 保护心血管 12 月 2 日,医护服务队的队员王晓( 右一)为王合兰老人进行B超检查。 2018年5月,依托街道财政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上门医疗服务 队,为辖区内困难家庭的失能、失智人员提供巡诊、体检、健康咨询评估等免费的基础医疗服务,为困难 家庭送温暖。 新华社 发(张进刚 摄) 开展上门医疗服务 开展上门医疗服务 为困难家庭送温暖 为困难家庭送温暖

天冷易发脑中风 预防 - bk.loulannews.combk.loulannews.com/Img/2018/12/p20181206460df9584b... · 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常 饮食应力求多样化,清淡、少盐、

  • Upload
    others

  • View
    3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健康关注·

健康12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编辑 白云 美编 热娜古丽 校对 张晶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糖是一件非常令人心累的事情。而一个不小心,还容易造成低血糖。糖尿病患者,除了防并发症,还要防低血糖。

由于糖尿病本身的特殊性,低血糖带来的危险,要比非糖尿病的人更大。一般来说,血糖低于 2.8mmol/L,则诊断为低血糖 。 糖 尿 病 患 者 血 糖 低 于3.9mmol/L,就已经是低血糖了。

低血糖发作,如果不够重视,会造成严重危害,所以最好

能够在发生的初期,立刻补充糖分缓解。轻度低血糖时,往往会出现饥饿感,面色苍白,头昏眼前发黑,冒冷汗等等情况。而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意识恍惚,认知障碍,甚至昏迷休克。老年人如果出现低血糖,还会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低血糖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是会有死亡可能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随身常备零食,一旦出现类似症状,也方便及时处理缓解。但

是有些人在低血糖发生时,却没有明显症状。对于这一类人群,无法靠症状来分辨,那么则需要加强血糖的监测。

要注意,饥饿、过度运动、空腹喝酒、降糖药用量过大等等,都可能导致低血糖。另外,如果短时间内血糖下降过快,即使血糖水平仍高于标准值,但也可能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所以,降糖必须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不要“急于求成”。

(据39健康网)

冬季是脑中风发病的高发时期,尤其在北方,昼夜及室内外温差变化大,该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那么寒冷天气,如何预防脑中风?

控制血压

专家介绍,高血压是导致脑中风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最好每日测 1 次血压。每日可适当服用中药代茶饮,有助于预防血管痉挛引发血压阶段性升高。日常可尝试中药代茶饮,如

天麻 6 克,三七花 3 克,葛根 6克,决明子6克,菊花3克。

戒烟限酒

吸烟能使血管内皮损伤,引起血脂增高,血黏度增大,使动脉狭窄提前发生,硬化加快。如今,吸烟已成为引起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少量喝酒能改善血液循环,但不可大量喝酒,每天喝酒以不超过 50克为宜。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饮酒。因为饮酒之后,在酒精的作用下,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压力增大,易导致血管壁

破裂而引发脑出血。

合理饮食

饮食不当也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常饮食应力求多样化,清淡、少盐、少脂肪,多吃应季蔬菜水果。同时也要摄入适当的蛋白质,如奶、豆制品、鱼、肉、蛋。禁止大吃大喝,暴饮暴食,控制好体重。冬季干燥,宜多喝水。

心态平和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控制好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减少紧张、焦虑,保持平和的心态。日

常可用疏肝理气、养心安神的中药调理,如菊花、百合、荷叶、玫瑰花代茶饮。

生活规律

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安排好生活起居,定时作 息 ,避 免 长 期 处 于 紧 张 状态。要养成每天 30分钟的锻炼习惯,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值得注意的是,冬季上午 10 时~下午 3 时才是冬季户外锻炼的黄金时段。运动贵在坚持,但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

进行适度的锻炼。

避免感冒

感冒可以诱发或者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病情,因此冬季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室内相对暖和,应适当减少衣服。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并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定时开窗通气。

随着年轻人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当前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生活中若感到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就医。

(据《中国中医药报》)

据新华社消息 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抗寄生虫药硝唑尼特具有抑制和减少乙肝病毒的效果,研究人员认为它有望成为治疗乙肝的候选药物。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患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很高。现有药

物虽能抑制乙肝病毒增殖,但难以去除病毒。

东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乙肝病毒的增殖从病毒的蛋白质和肝脏细胞的蛋白质相结合开始,于是就测试了约 800 种药物,寻找能够妨碍这种结合的物质,结果发现抗

寄生虫药硝唑尼特不仅能抑制乙肝病毒增殖,还能减少乙肝病毒。

研究人员说,硝唑尼特有潜力成为新的乙肝治疗药物,未来将研究使这种药物效果最大化的方法,然后再寻找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天冷易发脑中风 预防“法宝”有哪些

研究发现一种抗寄生虫药能减少乙肝病毒研究发现一种抗寄生虫药能减少乙肝病毒

低血糖很危险 降糖治疗不能“急”

据新华社消息 美国临床营养学会旗下《营养研究进展》期刊最新一期刊载的一项研究结果说,与早睡早起者比,晚睡晚起型“夜猫子”罹患心脏病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研究人员发现,“夜猫子”的饮食往往较不健康,摄入更多酒精、糖、含咖啡因饮料和高

热量快餐,摄入谷物和蔬菜较少,且进食时间不规律,经常错过早餐,进食次数少而量大。与之相反的是,早睡早起者通常摄入更多水果和蔬菜。这可能部分解释为什么“夜猫子”罹患慢性病风险较高。研究人员还发现,进食时间晚关联Ⅱ型糖尿病风险增加。

““夜猫子夜猫子””或易得心脏病与糖尿病或易得心脏病与糖尿病

起床后。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加之睡了一夜的觉,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高。起床后饮水有助于降低血黏度,从而降低血栓风险,温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选择。

晨练前后。不少人都习惯晨练后喝水,晨练前就应少量饮水,这能降低运动引起的脱水、血液黏稠的风险,从而有助预防血栓。

饭后半小时。饭后不要立刻喝水,否则会冲淡、稀释唾液和胃液,使蛋白酶的活性

减弱,影响消化吸收。建议饭后半小时再饮水,200 毫升左右,有助于缓解餐后的血黏度升高。

下班前。上班族常常会因忙碌的八小时工作而忽略了饮水,从而给血栓的侵袭提供了可乘之机,建议养成下班前喝几口水的习惯,别喝太多。

睡觉前。睡前应抿两口水再睡觉。因为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会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 (据《健康时报》)

五个时刻喝水防血栓

色泽红润、酸甜可口的番茄,搭配上金灿灿的鸡蛋,这道红配黄的家常菜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住客,番茄也是一年四季不可或缺的健康守护者。

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以及钙、钾等矿物质。番茄红素是成熟番茄的主要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是目前植物中被发现的最强氧化剂之一,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坏胆固醇,也能 避 免 血 小 板 聚 集 形 成 血栓。也有研究表明,常吃番茄可以预防前列腺癌,男性平时可以多吃。

一般而言,番茄的成熟度越高,番茄红素含量越高,而且主要分布在番茄的水不溶性部

分和皮中,占番茄中总番茄红素含量的72%~92%。生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较低,还含有龙葵素,吃太多容易食物中毒。即使是成熟番茄,番茄红素也只有熟吃才更易吸收,吃番茄时,最好洗净烹饪后带皮食用。

若想达到预防疾病的功效,每天要吃 18 毫克的番茄红素,大约 400 克的成熟番茄才能发挥保护心血管、预防癌症等健康功效。

摄入番茄红素对健康有益,但也并非多多益善。我国人群番茄红素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 70 毫克/天,超过范围,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饮食多样化才是健康的保证。

(据《生命时报》)

秋冬吃熟番茄秋冬吃熟番茄 保护心血管保护心血管

12月2日,医护服务队的队员王晓(右一)为王合兰老人进行B超检查。2018年5月,依托街道财政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红石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上门医疗服务

队,为辖区内困难家庭的失能、失智人员提供巡诊、体检、健康咨询评估等免费的基础医疗服务,为困难家庭送温暖。 新华社 发(张进刚 摄)

开展上门医疗服务开展上门医疗服务 为困难家庭送温暖为困难家庭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