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014 輔仁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論文研究成果發表會 一次側控制返馳式 LED 驅動器線性調節率之改善 Improvement for Line Regulation of Primary-Side Controlled Flyback LED Drivers 楊恭祥 1 杜弘隆 2 輔仁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1 [email protected], 2 [email protected] 摘要 一次側控制方法常應用於返馳式 LED 驅動器裡,藉 由利用第三輔助繞組便可偵測輸出電流變化。然而、因 為實際電路中有延遲控制效應,以致在全電壓操作下之 一次側控制返馳式轉換器有較差的線性調節率。本篇針 對固定導通時間控制之返馳式轉換器架構,提出一個新 穎的輸出電流補償機制來改善線性調節率。基於現有的 返馳式架構裡,8 瓦返馳式 LED 驅動器已經實現。經量 測結果證明,所提出的機制可以改善線性調節率於 1.55%內。 關鍵詞:發光二極體驅動器,返馳式轉換器,一次側控 制,線性調節率。 Abstract A primary-side controlled method is commonly used in flyback LED driver to regulate output current by employing an auxiliary winding. However, owing to intrinsic propagation delay in real-world circuits, a primary-side controlled flyback converter with universal line input experiences a worse line-regul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output curren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o improve line-regulation for constant on-time control. Based on the current flyback topology, a 8W prototype of proposed flyback LED driver has been fabricate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results validate that the proposed mechanism can improve the line-regulation within 1.55%. Keywords: LED Driver, flyback converter, primary-side controlled, line-regulation. 1. 前言 據國際能源署(IEA)估計,全球消耗的電能中有 19% 是用於照明。因此,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致力於以更 高效能的方案來替代低效能的白熾燈(incandescent lamps) 光源。隨著全球節能減碳的要求趨勢,LED 照明已成為 各國政府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中重點發展項目之一。 作為發光二極體燈具的核心,LED 驅動晶片扮演著越來 越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功用在於提供 LED 穩定電流 [1]-[3]一般而言、LED 驅動電路設計有下列幾個考量點: 體積大小、使用壽命、成本與可靠度[4],[5]LED 驅動 電路為了滿足「能源之星」規範,功率因數(Power Factor, PF) 必須高於 0.7 [6] 。功率因數修正 (Power Factor Corrector, PFC) 主要的目的就是將電源系統從電源端看 來有如一個純電阻,如此供電系統所有的功率傳輸均為 有效功率,同時也不會產生造成電源波形失真的低頻電 流諧波,故設計高功率因數(PF>0.95)LED 驅動電路不但 有利於輕鬆符合固態照明(Soild State Light, SSL)燈具的 商用照明要求,也使輸入電流波形看上去像是電阻型載 的波形。綜觀上述並兼具成本考量,目前一次側控制單 級返馳式轉換器既可以達到高功因同時又可以控制輸出 電流,因此近幾年廣泛地被採用於 LED 驅動電路 [7]-[12]在一次側控制方式下,光耦合器將不再被需要,故 成本大幅降低,體積也會縮小。雖然一次側控制方式有 成本上的優勢,然而此方式的輸出電流卻受電路延遲控 制現象影響,而此現象將使線性調節率特性變差 [13]-[18]。本篇將針對一次側控制方式單級返馳式 LED 驅動器,提出一個新穎的輸出電流補償機制來改善線性 調節率。 2. 一次側控制單級返馳式轉換器之工作原理 概述 一次側單級返馳式 LED 驅動電路架構及控制晶片 內部功能區塊圖如圖 1 所示,變壓器在此電路架構中的 功能為隔離(isolation)與儲存能量。依照圖 1 所示,變壓 器一次側與二次側匝數比為 NP:NS。此處以操作於邊界 導通模式(Boundary Conduction Mode, BCM)及固定導通 時間控制(constant on-time control) 情況下來說明返馳式 轉換器之運作方式,其中 MOSFET 開關切換週期為 Ts為方便分析與推導、假設輸入交流電壓 Vin 表示為式(1) t V t V L m in sin ) ( (1) 其中、Vm 為交流輸入峰值電壓絕對值,L 為輸入交流電 壓之角頻率。 針對一次側控制方式,一次側及二次側繞組上的電 流與 MOSFET 開關變化,如圖 2 所示。其中,ip 為一次 側繞組上的電流,ip_pk 為一次側繞組上峰值電流,ip_av 一次側繞組上平均電流,is 為二次側繞組上的電流,is_pk 為二次側繞組上峰值電流,is_av 為二次側繞組上平均電 流,Ton MOSFET 開關導通時間,Toff MOSFET 關截止時間。

一次側控制返馳式 LED 驅動器線性調節率之改善 Improvement …¥Š恭祥(ok)-0516.pdf一次側控制返馳式轉換器有較差的線性調節率。 ... primary-side

  • Upload
    others

  • View
    8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一次側控制返馳式 LED 驅動器線性調節率之改善 Improvement …¥Š恭祥(ok)-0516.pdf一次側控制返馳式轉換器有較差的線性調節率。 ... primary-side

2014 輔仁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論文研究成果發表會

一次側控制返馳式 LED驅動器線性調節率之改善

Improvement for Line Regulation of Primary-Side Controlled

Flyback LED Drivers

楊恭祥 1 杜弘隆 2

輔仁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摘要

一次側控制方法常應用於返馳式 LED驅動器裡,藉

由利用第三輔助繞組便可偵測輸出電流變化。然而、因

為實際電路中有延遲控制效應,以致在全電壓操作下之

一次側控制返馳式轉換器有較差的線性調節率。本篇針

對固定導通時間控制之返馳式轉換器架構,提出一個新

穎的輸出電流補償機制來改善線性調節率。基於現有的

返馳式架構裡,8瓦返馳式 LED驅動器已經實現。經量

測結果證明,所提出的機制可以改善線性調節率於

1.55%內。

關鍵詞:發光二極體驅動器,返馳式轉換器,一次側控

制,線性調節率。

Abstract

A primary-side controlled method is commonly used

in flyback LED driver to regulate output current by

employing an auxiliary winding. However, owing to

intrinsic propagation delay in real-world circuits, a

primary-side controlled flyback converter with universal

line input experiences a worse line-regul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output curren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o improve line-regulation for constant on-time control.

Based on the current flyback topology, a 8W prototype of

proposed flyback LED driver has been fabricate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results validate that the

proposed mechanism can improve the line-regulation within

1.55%.

Keywords: LED Driver, flyback converter, primary-side

controlled, line-regulation.

1. 前言

據國際能源署(IEA)估計,全球消耗的電能中有 19%

是用於照明。因此,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致力於以更

高效能的方案來替代低效能的白熾燈(incandescent lamps)

光源。隨著全球節能減碳的要求趨勢,LED照明已成為

各國政府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中重點發展項目之一。

作為發光二極體燈具的核心,LED驅動晶片扮演著越來

越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功用在於提供 LED 穩定電流

[1]-[3]。

一般而言、LED 驅動電路設計有下列幾個考量點:

體積大小、使用壽命、成本與可靠度[4],[5]。LED 驅動

電路為了滿足「能源之星」規範,功率因數(Power Factor,

PF)必須高於 0.7 [6]。功率因數修正 (Power Factor

Corrector, PFC)主要的目的就是將電源系統從電源端看

來有如一個純電阻,如此供電系統所有的功率傳輸均為

有效功率,同時也不會產生造成電源波形失真的低頻電

流諧波,故設計高功率因數(PF>0.95)LED驅動電路不但

有利於輕鬆符合固態照明(Soild State Light, SSL)燈具的

商用照明要求,也使輸入電流波形看上去像是電阻型載

的波形。綜觀上述並兼具成本考量,目前一次側控制單

級返馳式轉換器既可以達到高功因同時又可以控制輸出

電流,因此近幾年廣泛地被採用於 LED 驅動電路

[7]-[12]。

在一次側控制方式下,光耦合器將不再被需要,故

成本大幅降低,體積也會縮小。雖然一次側控制方式有

成本上的優勢,然而此方式的輸出電流卻受電路延遲控

制現象影響,而此現象將使線性調節率特性變差

[13]-[18]。本篇將針對一次側控制方式單級返馳式 LED

驅動器,提出一個新穎的輸出電流補償機制來改善線性

調節率。

2. 一次側控制單級返馳式轉換器之工作原理

概述

一次側單級返馳式 LED 驅動電路架構及控制晶片

內部功能區塊圖如圖 1 所示,變壓器在此電路架構中的

功能為隔離(isolation)與儲存能量。依照圖 1所示,變壓

器一次側與二次側匝數比為 NP:NS。此處以操作於邊界

導通模式(Boundary Conduction Mode, BCM)及固定導通

時間控制(constant on-time control) 情況下來說明返馳式

轉換器之運作方式,其中 MOSFET開關切換週期為 Ts。

為方便分析與推導、假設輸入交流電壓 Vin表示為式(1):

tVtV Lmin sin)( (1)

其中、Vm為交流輸入峰值電壓絕對值,L為輸入交流電

壓之角頻率。

針對一次側控制方式,一次側及二次側繞組上的電

流與MOSFET開關變化,如圖 2所示。其中,ip為一次

側繞組上的電流,ip_pk為一次側繞組上峰值電流,ip_av為

一次側繞組上平均電流,is為二次側繞組上的電流,is_pk

為二次側繞組上峰值電流,is_av 為二次側繞組上平均電

流,Ton為 MOSFET 開關導通時間,Toff為 MOSFET 開

關截止時間。

Page 2: 一次側控制返馳式 LED 驅動器線性調節率之改善 Improvement …¥Š恭祥(ok)-0516.pdf一次側控制返馳式轉換器有較差的線性調節率。 ... primary-side

2014 輔仁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論文研究成果發表會

90Vac~270Vac

R3

Cin

10u

Csn

VDD

GATE

ISEN

LDO

GND

R4

ZCD

CMP

R5

VREF

OCP/OVP

OTP

UVLO

VCC

CT

constant

current

regulation

VREF

generator

RAMP

generator

Co

Vout

RsnBD

Do

Rsen

Rg

Dsn

C1

D1

LIMITERVZCD

detector

MOSFET

ip

isVinNP NS

NA

+

Q

S

R

Qb

Gate Driver

logic

control

S/H

82

Voltage

Follower

(Bridge Rectifier)

ILED

1u

C2

1u1uCCMP CCT

Vaux

VZCD

Vgate

VISEN

error amplifier

圖 1. 一次側控制返馳式 LED驅動器架構

Switch

MOSFET

CONSTANT ON-TIME (Ton) VARIABLE OFF-TIME (Toff)

primary current ip(t)

primary peak current

envelope ip_pk(t)

secondary peak current

envelope is_pk(t)

secondary current is(t)

primary average

current ip_av(t)

t

圖 2. 一次側控制方式主要波形

假設MOSFET開關切換頻率 fs遠大於輸入交流電壓

角頻率 fL,則輸入電壓在一切換週期內可視為定值。依

照圖 1與圖 2所示,輸入交流電壓經過橋式整流器,產

生全波整流之直流電壓。當MOSFET開關導通,輸入電

壓 Vin對激磁電感 Lm進行儲能,一次側電感電流 ip由零

線性遞增,其斜率與當時之輸入電壓有關。在一個切換

週期 Ts內,一次側峰值電流 ip_pk(t)與平均電流 ip_av(t) 可

分別表示為式(2)與式(3)。

onm

Lmpkp T

L

tVti

sin)(_

(2)

ttT

T

L

TVti

tT

Tti L

s

on

m

onmpkp

s

onavp sin

)()(

)()( __

22

1 (3)

其中、Ton為開關 MOSFET 導通時間,Lm為激磁電感,

切換週期 Ts(t)為時間的函數,以式(6)及(7)表示。

當 MOSFET 截止時,此時儲存於激磁電感上的能

量,藉由變壓器傳至二次側。因為變壓器極性反轉的關

係,二次側輸出二極體 Do順向導通,激磁電感上的能量

提供給負載 LED 及對輸出電容 Co進行充電。因此二次

側繞組電流 is線性遞減,當 is電流為零時,MOSFET 開

關再次導通。故在一個切換週期 Ts內,二次側繞組峰值

電流 is_pk(t)與平均電流 is_av(t) 可分別表示為式(4)與式

(5)。

tL

TnVtinti L

m

onmpkppks sin)()( __ (4)

ttT

tT

L

TnVti

tT

tTti L

s

off

m

onmpks

s

offavs sin

)(

)()(

)(

)()( __

22

1 (5)

其中、MOSFET截止時間Toff(t)及切換週期Ts(t)可用式(6)

及式(7)表示之。n 為變壓器一次側與二次側的匝數比即

式(8)。Vout為輸出電壓,即為 LED串聯時之電壓降。

tV

TnV

V

tiLtT L

out

onm

out

pksmoff sin

)()(

_

(6)

)()( tTTtT offons (7)

s

p

N

Nn (8)

在交流電壓半週期內,LED電流可表示為式(5)取平

均值的結果,並用式(9)表示。將式(5)、式(6)與式(7)代入

式(9)可進一步得到式(10)及式(11)。因為參數 Lm、Vout

及 n 在應用時已經被使用者選定,故從式(11)可知 ILED

將被 Vm和 Ton所影響。因此電路架構的操作模式如下所

述:為維持 ILED恆定且不隨交流電壓系統變化而改變,

則在不同的 Vm下,皆須有不同的固定導通時間 Ton。例

如返馳式驅動電路在 110 VAC系統下操作,固定的導通

時間為 Ton1。若改在 220 VAC系統下操作,此固定導通時

間 Ton2將不同於 Ton1並比 Ton1小用以維持 ILED恆定。

0

1tdtiI LavsLED )(_

(9)

td

nV

Vt

t

L

TnV

tdttT

tT

L

TnVI

L

m

outL

L

m

onm

LLs

off

m

onmLED

0

2

0

2

2

sin

sin

sin)(

)(

(10)

3. 延遲控制現象

3.1 延遲控制現象的起因

由式(10)可知,MOSFET 開關導通時間 Ton 決定了

LED的電流量。不幸地、在實際電路應用裡(圖 1)有延遲

控制的現象,起因歸納下列 4 點:(1)外部開關元件

MOSFET 閘極(gate)寄生電容;(2)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走線電容;(3)IC內部邏輯電路與比較

器本身既有的反應延遲;(4)GATE腳位的對於 MOSFET

有限的驅動能力,由於上述 4點將使得 IC的閘極控制電

壓 Vgate並不會立即使得開關元件 MOSFET 導通或是截

止,進而影響到控制 LED電流的精準度。

3.2 延遲控制現象的影響

因為延遲控制現象將導致MOSFET開關不會隨Vgate

而立即反應狀態。尤其當 MOSFET開關由導通轉換成截

止時,此延遲控制將嚴重造成實際一次側峰值電流 i’p_pk(t)

與取樣峰值電流 ip_pk(t)的不同,如圖 3所示。

Page 3: 一次側控制返馳式 LED 驅動器線性調節率之改善 Improvement …¥Š恭祥(ok)-0516.pdf一次側控制返馳式轉換器有較差的線性調節率。 ... primary-side

2014 輔仁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論文研究成果發表會

Td_off

primary inductor currentip(t)

Ton

Ton_mos

(gate control signal)

t

(sampled)

(actual)

VgateOFF

ON

Td_on 圖 3. MOSFET汲極電流與閘極控制電壓延遲效應關係圖

於圖 3中做以下定義,Td_on為 MOSFET開關導通時

的導通延遲(turn-on delay),Td_off為 MOSFET開關截止時

的截止延遲(turn-off delay)。Ton_mos表示為 MOSFET開關

實際的導通時間,Ton為閘級驅動輸出端為 High的時間,

i’p_pk為實際一次側峰值電流,ip_pk 為 IC所取樣到的峰值

電流,ip為一次側電感電流。從圖 3 可知,當閘極驅動

電壓 Vgate為 High時,MOSFET並不會立即導通與截止。

延遲效應將導致取樣峰值電流 ip_pk 不等於實際一次側峰

值電流 i’p_pk ,進而影響到控制 LED 電流的精準度。因

延遲效應導致取樣峰值電流與實際 MOSFET 峰值電流

的差異可以用式(11)表示之。

offdm

Lmpkp T

L

tVti __

sin)(

(11)

式(11)中,延遲截止時間 Td_off是一固定值,受外部

選用之電路元件及 PCB走線等寄生效應所決定。顯而易

見、式(11)峰值電流差異量ip_pk 將隨交流電力系統峰值

電壓 Vm 而改變,使之整體系統之線性調節率變差,因

而如何回補峰值電流差異量ip_pk,使整體系統之線性調

節率獲得改善,即為本論文所要探討與解決的課題。

4. 峰值電流補償技術

雖然在延遲截止時間內,MOSFET汲極電流仍呈線

性增加。但不幸的是,在實際的電路中,於的MOSFET

源極電壓 VISEN並非呈線性增加。圖 5(b)表示 MOSFET

源極電壓及閘極控制端延遲效應關係圖。圖 5(b),電壓

VISEN在延遲時間 Td_off內,電壓會呈現下陷的情形,並

非線性。MOSFET源極峰值電壓與實際峰值電壓的差異

可以用式(20)表示之。此現象的成因,源自於當晶片

GATE 腳位之閘極驅動端電壓 Vgate由 High 轉 Low後的

Td_off時間內,MOSFET 汲極電流並不會全流過電阻 Rsen

至地端(GND),而是部分流經電阻 Rsen,部分透過經

MOSFET 閘源極間寄生電容 Cgs流至晶片 GATE 腳位之

閘極驅動端。因此、欲偵測電壓 V’ISEN_pk值來反推得知

電流 i’p_pk,在實際電路裡是難達到。

Td_off

primary inductor currentip(t)

Ton

VISEN(t)

Ton_mos

Tongate control signal

(sampled)

t t

(sampled)

(actual)

Ton_mos

(a) (b)

VgateOFF

ON

Td_on Td_on Td_off

圖 5. MOSFET延遲效應電壓電流關係圖

(a) MOSFET汲極電流; (b) MOSFET源極電壓 VISEN

由於電路所取樣到的電壓為 VISEN_pk 並非實際發生

的峰值電壓 V’ISEN_pk,且實際的峰值電壓 V’ISEN_pk在實際

的電路上並不會發生。欲得知實際發生的峰值電壓

V’ISEN_pk,本論文提出一補償方式,讓晶片在延遲截止效

應的情形下,仍得以取樣到實際的峰值電壓即

VISEN_pk=V’ISEN_pk,如圖 6所示。補償電路可透過電阻 R1

及 R2 來實現如圖 7 所示,當電壓 Vgate 為 High 時,且

假設電阻 Rsen相較於 R1及 R2足夠小,則電壓 V’ISEN利

用重疊定理可以推導出式(21)。

senoffdm

inISEN RT

L

VV _

(20)

ISENISENISENinISEN VVVVRR

RtV

21

2)(' (21)

經式(20)及式(21)可將峰值電壓偏移量VISEN 以式

(22)表示之。當感值 Lm、電阻 Rsen以及外部電路元件及

PCB電路板選定的情形下,則 Td_off固定,經式(22)可知,

透過適度選取電阻值 R1及 R2,即可補償因延遲截止效

應所導致的影響。

in

m

senoffdinISEN V

L

RTV

RR

RV

_

21

2 (22)

Td_off

primary-side currentip(t)

Ton

VISEN(t)

Ton_mos

Tongate control signal

(sampled)

t t

(sampled)

(actual)

Ton_mos

(a) (b)

VgateOFF

ON

Td_on Td_on Td_off

V'ISEN(t)

圖 6. 峰值電流補償方式示意圖

(a)MOSFET汲極電流; (b) MOSFET源極電壓 VISEN

Page 4: 一次側控制返馳式 LED 驅動器線性調節率之改善 Improvement …¥Š恭祥(ok)-0516.pdf一次側控制返馳式轉換器有較差的線性調節率。 ... primary-side

2014 輔仁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論文研究成果發表會

R1

Cin

Co

VoutDo

Rsen

R2

isVinNP NS

ILED

+

(Bridge Rectifier)

BD

ISENVCCGATE

ZCD

LED

+Vds

-

Rg

NA

Proposed primary-side controlled flyback

LED driver

VISEN

CT CMP

V'ISEN

圖 7. 峰值電流補償方式電路圖

5. 電路架構實現

5.1 峰值電流取樣電路

峰值電流取樣電路實現如圖 8所示。首先、電壓VISEN

經過電壓-電流轉換器(V-I converter),將訊號轉成電流形

式。由圖 8可發現,以電晶體MP4疊接(cascode)於電晶

體 MP2,並搭配輔助放大器 OPA2主要是為避免因電晶

體MP2通道調變效應所導致的電流誤差。進一步說明,

輔助放大器 OPA2讓電晶體MP2汲極端電壓追隨閘極端

電壓 Vmp2,OPA2輸出端同時提供給電晶體 MP4當閘極

偏壓,此疊接架構可以讓電晶體 MP2提供相對準確的峰

值電流 ip_pk。

VCC

MP1 MP2

MP4

MN1

CT

ISEN

VZCD

VZCD

VZCD

VZCD

Vgd

S1

S2

S3

S4

S5

C1buffer

R0 R1 RT

OPA2

OPA1

Vmp2

V-I converter

S/H

constant current regulation 圖 8. 峰值電流取樣電路圖

5.2晶片量測

本論文以新唐科技 (Nuvoton Technology) 0.6μm

5V/40V CMOS 製程實現一次側控制單級返馳式轉換

器,並實際量測其線性調節率的特性表現。晶片佈局如

圖 9所示,整個DIE size含 PAD面積為 1.200×1.280 mm2。

圖 9. 晶片佈局圖

圖 10及圖 11為在 110 VAC及 220 VAC輸入電壓所量

測到的均方根電流值,其值分別為 387 mA與 382 mA,

由量測數據可知在全電壓操作下,LED電流變異不大。

圖 11 及圖 12 可知延遲時間在不同輸入電壓下皆為 480

ns 並不會改變,同時呼應第 3.2 節所描述。另外亦可從

圖 12及圖 13發現:閘極電壓開始為 High與開始為 Low

時,電壓 VISEN會有類似圖 5的現象發生。

圖 10. 110 VAC電壓 LED電流值

上:橋式整流端輸出電壓波形;下:ILED電流波形

圖 11. 220 VAC電壓 LED電流值

上:橋式整流端輸出電壓波形;下:ILED電流波形

Page 5: 一次側控制返馳式 LED 驅動器線性調節率之改善 Improvement …¥Š恭祥(ok)-0516.pdf一次側控制返馳式轉換器有較差的線性調節率。 ... primary-side

2014 輔仁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論文研究成果發表會

圖 12. 110 VAC穩態波形(zoom in 90°)

上:MOSFET閘極電壓;中:電壓 VISEN波形; 下:電壓 Vzcd波形

圖 13. 220 VAC穩態波形(zoom in 90°)

上:MOSFET閘極電壓;中:電壓 VISEN波形; 下:電壓 Vzcd波形

LED 驅動器在無峰值電流補償機制下,圖 14-15 為

在 110 VAC及 220 VAC輸入電壓所量測到的均方根電流

值,其值分別為 415mA 與 453mA,LED 電流變異約

38mA。

圖 14. 110 VAC LED電流值 (無補償機制)

上:橋式整流端輸出電壓波形;下:ILED電流波形

圖 15. 220 VAC LED電流值 (無補償機制)

上:橋式整流端輸出電壓波形;下:ILED電流波形

比較具補償機制與無補償機制下 LED電流變異量,並

將所量測的電流值繪成圖 16。由圖 16 可知,運用峰值

電流補償機制能大幅改善 LED驅動器線性調節率。線性

調節率由原本無補償機制的 12%改進到 1.55%。

圖 16. 量測之 LED電流 v.s 輸入電壓關係圖

在 110 VAC輸入電壓下,圖 17 為針對不同的 LED

串數改變,量測電流 ILED變化。由量測結果可知,電流

ILED並不會因為負載改變而變化。

圖 17. LED電流 v.s. LED串數關係圖

圖 18. 效率量測圖

Page 6: 一次側控制返馳式 LED 驅動器線性調節率之改善 Improvement …¥Š恭祥(ok)-0516.pdf一次側控制返馳式轉換器有較差的線性調節率。 ... primary-side

2014 輔仁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論文研究成果發表會

本篇所提出之 LED 驅動器,效率可繪製成圖 18 所

示。從圖 18可知,本驅動器在低輸入電壓下,效率較高。

因低輸入電壓,切換頻率較低,故切換損失(switching loss)

較小,導致整體所量到的效率比在高電壓輸入時高。由

圖 18可以發現,最大效率為 87.5%,發生在輸入電壓為

150 VAC時。整體而言,此 LED驅動器在全電壓(universal

line)操作下,效率皆可維持在 85%以上。

圖 19. 功率因數量測圖

功率因數相對於輸入電壓關係圖,可表示成圖 19。

從量測結果可知,在全電壓操作下,功率因數皆在 90%

以上。最後,本論文所提出之 LED驅動器特性表現,詳

列於表 II。

表 II 特性表現

Technology Nuvoton 0.6 µm 2P3M

Chip Size (with PADs) 1.23×1.33 mm2

AC input voltage 90-270VAC (RMS)

output current 0.387A

Maximum switching

frequency 100 kHz

Maximum efficiency 87.5 %

Power factor > 90 %

Line regulation < 1.55 %

Load regulation < 1 %

6. 結論

本論文詳細解說 LED 驅動器電流控制及操作原

理,同時、也闡明了在現實電路中,因電路寄生效應所

導致的延遲控制現象及影響。為了克服延遲控制現象對

線性調節率的影響,本篇提出電流補償機制,以大幅改

善線性調節率,並由實驗結果成功驗證可行性,線性調

節率由原本無補償機制的 12 %改進到 1.55 %。因本技術

相容於既有傳統 LED控制電路架構之中且易於實現,因

此非常適合在全電壓操作下的 LED照明應用上。

7. 參考文獻

[1] M. S. Shur and A. Zukauskas, “Solid-state lighting: toward superior illumination,” Proc. IEEE, vol. 93, no. 10, pp. 1691-1703, Nov. 2005.

[2] M. Wendt and J. W. Andriesse, “LEDs in real lighting applications:

From niche markets to general lighting,” in Proc. IEEE IAS, pp. 2601-2603, 2006.

[3] S. Muthu, F. J. P. Schuurmans, and M. D. Pashley, “Red, green, and

blue LEDs for white light illumination,” IEEE J. Sel. Topics Quantum Electron., vol. 8, no. 2, pp. 333-338, Mar./Apr. 2002.

[4] B. Wang, X. Ruan, K. Yao, and M. Xu, “A method of reducing the

peak-to-average ratio of LED current for electrolytic capacitor-less AC–DC drivers,” 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 vol. 25, no. 3, pp.

592-601, Mar. 2010.

[5] Q. Hu and R. Zane, “LED driver circuit with series-input-connected converter cells operating in 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IEEE Trans.

Power Electron., vol. 25, no. 3, pp. 574-582, Mar. 2010.

[6] Energy Star Program Requirements for Solid State Lighting Luminaires Eligibility Criteria—Version 1.1, Dec. 19, Energy Star,

Washington, DC, 2008.

[7] R. Nalepa, N. Barry, and P. Meaney, “Primary side control circuit of a flyback converter,” in Proc. IEEE 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

(APEC), vol.1, pp. 542-547, 2001.

[8] F. Jian, L. Zhiping, L. Zehong, and L. Zhaoji, “A new flyback converter with primary side detection and peak current mode control,”

in pro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Circuits

and Systems and West Sino Expositions, vol. 2, pp. 1707-1710, 2002. [9] Che-Wei Chang, Yu-Tzung Lin, and Ying-Yu Tzou, “Digital

primary-side sensing control for flyback converters,” in pro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Drive Systems, pp. 689-694, Nov. 2009.

[10] Adragna, C., “Primary-controlled high-PF flyback converters deliver

constant dc output current,” in proc. the 14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EPE 2011), pp. 1-10, Sept. 2011.

[11] C. S. Moo, Y. J. Chen, and W. C. Yang, “An efficient driver for

dimmable LED lighting,”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 27, no. 11, pp. 4613-4618, Nov. 2012.

[12] W. Chen and S. Y. R. Hui, “Elimination of an electrolytic capacitor in

AC/DC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driver with high input power factor and constant output current,”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 27, no. 3, pp. 1598-1607, Mar. 2012.

[13] B. Balakrishnan, A. B. Djenguerian, K. Wong, and D. M. H. Matthews,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aintaining a constant load current with

line voltage in a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 U.S. Patent 6 781 357,

24 August 2004. [14] T.-y. Yang and J.-y. G. Lin, “PWM controller having a saw-limiter for

output power limit without sensing input voltage,” U.S. Patent 6 674

656, 6 January 2004.

[15] J. H. Choi, J. Liu, and H. Lee, “A constant power limit feed forward

control circuit for flyback converters,” in Proc. IEEE Appl. Power

Electron. Conf. Expo., pp. 1318-1323, 2006. [16] Xiaogao Xie, Jian Wang, Chen Zhao, Qiang Lu, and Shirong Liu, “A

Novel output current estimation and regulation circuit for primary side

controlled high power factors single-Stage flyback LED driver,”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 27, no. 11, pp. 4602-4612, Nov.

2012.

[17] Applications Note: SY5800A Data sheet, single stage flyback And PFC controller with primary side control for LED lighting.

[18] X. Chen, T. Jiang, S. Zhao, H. Zeng, and J. Zhang, “Evaluation of

primary side control schemes for flyback converter with constant current output,” in proc. Twenty-Eighth Annual IEEE Applied Power

Electronics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APEC), pp. 1859-1863, Mar.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