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年 9 月 14 日 星期六 编辑:刘翱美编:邱耀升校对:董敏组版:徐益忠 03 珠海城事 南屏镇首届筷箸文化节北山开幕 南粤寻乡情屏开“筷”成双 本报讯(记者宋爱华)木有传承,筷箸见文化。9 月13日,南屏镇首届筷箸文 化节在北山杨氏大宗祠开 幕,小小筷子成为活动的主 角,近 200 双材质、形态各异 的古今筷子吸引众多市民驻 足观赏。“筷子成双成对,象 征着团圆美满,我们在中秋 节这一天举办这个独特的活 动,就是希望丰富传统佳节 的文化内涵,为居民群众带 来独特的节日体验。”南屏镇 有关负责人表示。 当天的筷箸文化节由 南屏镇与珠海传统美德促 进会、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 联合主办,在三天的时间里 为市民展开一段有关筷箸 的文化之旅。开幕式上,身 穿汉服的演员表演了传统 汉舞等精彩的文艺节目。 随后,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 会长徐华龙主讲了《筷子的 历史及其文化》讲座。他 说,筷子的历史文化源远流 长,中国人发明了筷子,可 以说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 贡献,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 志之一,中国人使用筷子至 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徐 华龙让现场观众全面了解 了中华筷子的“前世今生”。 现场最吸引人的是实 物展品,共有筷子、筷架、 筷套、筷笼等 400 件,从唐 代到近现代的筷子就有 200 多双,还首次展出了唐 代的青铜筷匙。记者在现 场了解到,此次文化节将以 实物、图片说明、视频演示 等多种形式,展出介绍有史 料 记 载 以 来 的 各 类 箸、筯、 櫡、梜等筷子文化,邀请专 家讲解筷子的历史文化,举 办收藏名家交流会,使现场 观众在感受筷箸文化艺术 魅力的同时,领略到中华传 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 精深。 据了解,近两年来,南屏 镇以党建为统领,厚植文化 土壤,全面打造具有南屏特 色的“乡情文化”。此次举办 首届南屏筷箸文化节,正是 南屏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元 素、探索文化自信实践的一 项重要举措,也是加强社会 治理创新、焕发南屏文化新 气象的一次有益探索。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 何进) 9月12日晚,一场具有浓郁客 家风情的中秋游园会在斗门区 白蕉镇虾山村举行,活动吸引了 1000 多位市民前来体验客家文 化,共迎中秋佳节。 游园会由珠海市妇联、斗门 区妇联指导,白蕉镇创享e家携 手白蕉镇妇联、珠海市瑞众社会 工作服务中心、虾山村妇联主 办。活动主题为“浓浓客家情· 拜月迎中秋”。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村 民集中到村广场,翘首期盼属 于自己的客家文化游园活动。 活动在虾山村小朋友献唱的客 家童谣《月光光》中拉开序幕。 在小朋友满带稚气的客家童音 中,时光仿佛穿梭回从前,唤醒 人们遥远的记忆,歌声引得村 民纷纷鼓掌,也让不少人湿润 了眼眶。 伴着欢快的音乐,村民们兴 致勃勃地参与了猜灯谜、DIY菱 角风车、客家擂茶问答、学唱客 家竹板山歌、叠瓦片塔等客家传 统游戏。 活动中,最吸引人的是制作 菱角风车。菱角风车承载着乡 民儿时的记忆,这些父辈曾亲手 制作的简单道具,是客家人童年 最爱不释手的玩具。 游园活动弘扬了渐渐淡出 年轻一辈视线的客家传统,让人 们铭记祖辈流传下来的节日习 俗文化,在营造浓厚的客家中秋 节日氛围的同时,也使斗门本土 客家文化得到传承。 本报讯(记者宋爱华)上明月如盘,人间花灯绽 放。9 月 12 日晚七点半,翠 香街道新村社区财源道步行 街上,四百盏花灯同时点亮, 一时间,整条“财神街”上群 灯璀璨,流光溢彩。当晚,新 村社区花灯艺术社筹备一年 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大型 中秋灯会举办亮灯启动仪 式。中秋节之夜,灯会现场 更是人头涌涌,上千社区居 民扶老携幼观灯赏月,天上 人间喜乐祥和。 记者在现场看到,数百 盏花灯从岭南世家小区门 口的牌坊处一直挂满整条 步行街,沿街商铺的门面被 照耀得五光十色,十分喜庆 吉祥,商家个个都满面笑容 和居民们一起开心赏灯。 此次灯会共展出了四百盏 花灯,有传统的宫灯、走马 灯、子母灯,也有新村社区 花灯艺术社新创的瓜果灯、 鱼虾灯、肖像灯等,南瓜、萝 卜、石榴、茄子、冬瓜……各 种瓜果造型鲜艳生动,吸引 了众多孩子围观。现场最 引人注目的是两个2.8米高 的造型灯“金猪纳福”灯和 华表灯。巨大的金猪手捧 金元宝喜上眉梢,通体闪闪 发光且能旋转;华表灯则是 内外两层,在柔和的光亮中 隔着薄纱,可以隐约看到里 面缓慢转动的山水画和“祝 福祖国”等字句,十分梦 幻。此外,很多花灯都在传 统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爱 党爱国、贺中秋庆国庆等主 题宣传内容,让整个花灯会 洋溢着“春华秋实,富足和 谐”的气氛,传递出珠海人 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祝 福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据了解,新村社区花灯 艺术社 2016 年成立,聘请 珠海花灯制作“达人”七旬 老人吴震球作为顾问,在几 年的时间里,花灯社会员发 展到30多人,在传统花灯的 制作水平上有了很大提 升。花灯从设计、制作模型 到粘布料、贴花纸等工序, 都由新村社区居民自己完 成,是“土生土长”的社区艺 术 。 在 每 年 的 元 宵、端 午、 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里, 新村社区都会举办花灯巡 游或灯会,至今已成功举办 了四届,花灯已成为新村社 区响亮的文化品牌。 新村社区花灯社筹备一年自制四百灯笼 百盏花灯当空舞 璀璨中秋不夜天 中秋 之夜,在岭 南世家财 神街,孩子 们开心玩 耍。 本报记者 程霖 摄 逾千市民体验客家风情 斗门举办客家文化中秋游园会 本报讯(记者宋显晖) 9月 12日晚上,高新区那洲社区党 委、京师那洲社会工作服务站 在那洲社区联合举办“情系国· 迎中秋”文艺汇演暨游园活动, 充分展示了社区“同喜、同乐、 同欢、同庆”的和谐气氛,加强 了那洲社区党委与居民群众的 互动和联系。 本次活动由文艺汇演及游 园活动两大部分组成。首先 进行的文艺汇演,演出嘉宾全 部是那洲辖区内的居民。节 目内容有:那洲靓姨的动感舞 蹈,活泼可爱的儿童表演,以 及由区领导、那洲社区全体工 作人员、党员代表、那洲儿童 青 少 年 合 唱 的《我 和 我 的 祖 国》等。想对祖国说的话千千 万,大家把千言万语汇集在悠 扬的歌声中,祝福祖国繁荣昌 盛,再创辉煌。 游园活动吸引了约300名 社区群众参与,共设置了5个摊 位,分别是灯谜及灯笼区、综合 宣传、嫦娥奔月、国旗国徽知识 问答、我为祖国送祝福。社区 还精心准备了丰富的礼品,现 场一片喜庆热闹景象。 又 讯 (记 者 宋 显 晖) 9月 12日上午,在高新区官塘社区 党委的指导下,官塘社区党群 服务中心在官塘社区长者饭堂 开展了“欢庆中秋,耆享月饼” 爱心活动。 活动现场,官塘社区妇女 和志愿者将近20人在老师的 指导下,亲手制作了近200个 冰皮月饼,然后装入定制的精 美礼盒,并将其中半数送给在 长者饭堂就餐的老人,让社区 里的高龄老人享受和谐社会的 节日氛围,度过一个欢乐祥和 的中秋节。 那洲社区官塘社区举办庆中秋活动 丰富居民生活 营造和谐氛围 本报讯(记者刘雅玲) 9月 12日下午,在中秋节来临之 际,金湾区红旗镇三板社区居 家养老服务站开展“悦圆中秋, 邻聚三板”中秋游园会暨项目 成果展活动,当天的活动设有 节目表演、摊位游园及项目成 果展示。100余名长者欢聚一 堂,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 秋佳节。 当天,三板社区的各大长者 文艺队伍及骨干为大家带来了 精彩的表演,有舞蹈《祝福祖 国》、合唱《十五的月亮》、粤曲演 奏《平湖秋色》、小提琴独奏《我 和我的祖国》等。文艺骨干现场 为大家带来书法表演,祝福大家 “中秋月圆,合家幸福”。此外, 现场还表彰了“模拟家庭”模范、 十大助老之星、优秀志愿领袖及 优秀志愿者。 为了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 氛围,让社区长者过一个愉快的 中秋节,现场设立了十大游园摊 位,有灯笼 DIY、海底捞月、投壶 等趣味游戏,每个摊位也是项目 “六个微孝”“五大助老联盟”的 成果展示区。令人感动的是,社 区自组织“寻味三板”美食志愿 服务队的阿姨们忙碌一天,提前 准备了200个手工月饼,一部分 送至社区空巢、孤寡老人的手 中,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关爱与 温暖,剩余的月饼则在活动当天 进行义卖,所得善款用于帮扶社 区困难群众。 金湾三板社区举办中秋游园会暨项目成果展 百余名长者欢度中秋佳节

南屏镇首届筷箸文化节北山开幕 南粤寻乡情 屏开“筷”成双zjwb.hizh.cn/resfile/2019-09-14/03/zjwb2019091403.pdf美礼盒,并将其中半数送给在 长者饭堂就餐的老人,让社区

  • Upload
    others

  • View
    1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南屏镇首届筷箸文化节北山开幕 南粤寻乡情 屏开“筷”成双zjwb.hizh.cn/resfile/2019-09-14/03/zjwb2019091403.pdf美礼盒,并将其中半数送给在 长者饭堂就餐的老人,让社区

2019年9月14日 星期六编辑:刘翱 美编:邱耀升 校对:董敏 组版:徐益忠

03 珠海城事

南屏镇首届筷箸文化节北山开幕

南粤寻乡情 屏开“筷”成双本报讯(记者宋爱华)竹

木有传承,筷箸见文化。9月13日,南屏镇首届筷箸文化节在北山杨氏大宗祠开幕,小小筷子成为活动的主角,近200双材质、形态各异的古今筷子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筷子成双成对,象征着团圆美满,我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举办这个独特的活动,就是希望丰富传统佳节的文化内涵,为居民群众带来独特的节日体验。”南屏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当天的筷箸文化节由南屏镇与珠海传统美德促进会、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在三天的时间里为市民展开一段有关筷箸的文化之旅。开幕式上,身

穿汉服的演员表演了传统汉舞等精彩的文艺节目。随后,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会长徐华龙主讲了《筷子的历史及其文化》讲座。他说,筷子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发明了筷子,可以说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中国人使用筷子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徐华龙让现场观众全面了解了中华筷子的“前世今生”。

现场最吸引人的是实物展品,共有筷子、筷架、筷套、筷笼等400件,从唐代到近现代的筷子就有200多双,还首次展出了唐代的青铜筷匙。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文化节将以

实物、图片说明、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展出介绍有史料记载以来的各类箸、筯、櫡、梜等筷子文化,邀请专家讲解筷子的历史文化,举办收藏名家交流会,使现场观众在感受筷箸文化艺术魅力的同时,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据了解,近两年来,南屏镇以党建为统领,厚植文化土壤,全面打造具有南屏特色的“乡情文化”。此次举办首届南屏筷箸文化节,正是南屏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探索文化自信实践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焕发南屏文化新气象的一次有益探索。

本报讯(记者廖明山 何进)9月 12日晚,一场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中秋游园会在斗门区白蕉镇虾山村举行,活动吸引了1000多位市民前来体验客家文化,共迎中秋佳节。

游园会由珠海市妇联、斗门区妇联指导,白蕉镇创享e家携手白蕉镇妇联、珠海市瑞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虾山村妇联主办。活动主题为“浓浓客家情·拜月迎中秋”。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村民集中到村广场,翘首期盼属于自己的客家文化游园活动。活动在虾山村小朋友献唱的客

家童谣《月光光》中拉开序幕。在小朋友满带稚气的客家童音中,时光仿佛穿梭回从前,唤醒人们遥远的记忆,歌声引得村民纷纷鼓掌,也让不少人湿润了眼眶。

伴着欢快的音乐,村民们兴致勃勃地参与了猜灯谜、DIY菱角风车、客家擂茶问答、学唱客家竹板山歌、叠瓦片塔等客家传统游戏。

活动中,最吸引人的是制作菱角风车。菱角风车承载着乡民儿时的记忆,这些父辈曾亲手制作的简单道具,是客家人童年最爱不释手的玩具。

游园活动弘扬了渐渐淡出年轻一辈视线的客家传统,让人们铭记祖辈流传下来的节日习俗文化,在营造浓厚的客家中秋节日氛围的同时,也使斗门本土客家文化得到传承。

本报讯(记者宋爱华)天上明月如盘,人间花灯绽放。9月12日晚七点半,翠香街道新村社区财源道步行街上,四百盏花灯同时点亮,一时间,整条“财神街”上群灯璀璨,流光溢彩。当晚,新村社区花灯艺术社筹备一年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大型中秋灯会举办亮灯启动仪式。中秋节之夜,灯会现场更是人头涌涌,上千社区居民扶老携幼观灯赏月,天上人间喜乐祥和。

记者在现场看到,数百盏花灯从岭南世家小区门口的牌坊处一直挂满整条步行街,沿街商铺的门面被照耀得五光十色,十分喜庆吉祥,商家个个都满面笑容和居民们一起开心赏灯。

此次灯会共展出了四百盏花灯,有传统的宫灯、走马灯、子母灯,也有新村社区花灯艺术社新创的瓜果灯、鱼虾灯、肖像灯等,南瓜、萝卜、石榴、茄子、冬瓜……各种瓜果造型鲜艳生动,吸引了众多孩子围观。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2.8米高的造型灯“金猪纳福”灯和华表灯。巨大的金猪手捧金元宝喜上眉梢,通体闪闪发光且能旋转;华表灯则是内外两层,在柔和的光亮中隔着薄纱,可以隐约看到里面缓慢转动的山水画和“祝福祖国”等字句,十分梦幻。此外,很多花灯都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爱党爱国、贺中秋庆国庆等主题宣传内容,让整个花灯会

洋溢着“春华秋实,富足和谐”的气氛,传递出珠海人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据了解,新村社区花灯艺术社 2016 年成立,聘请珠海花灯制作“达人”七旬老人吴震球作为顾问,在几年的时间里,花灯社会员发展到30多人,在传统花灯的制作水平上有了很大提升。花灯从设计、制作模型到粘布料、贴花纸等工序,都由新村社区居民自己完成,是“土生土长”的社区艺术。在每年的元宵、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里,新村社区都会举办花灯巡游或灯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花灯已成为新村社区响亮的文化品牌。

新村社区花灯社筹备一年自制四百灯笼

百盏花灯当空舞璀璨中秋不夜天

中 秋之夜,在岭南世家财神街,孩子们开心玩耍。本报记者程霖 摄

逾千市民体验客家风情斗门举办客家文化中秋游园会

本报讯(记者宋显晖)9月12日晚上,高新区那洲社区党委、京师那洲社会工作服务站在那洲社区联合举办“情系国·迎中秋”文艺汇演暨游园活动,充分展示了社区“同喜、同乐、同欢、同庆”的和谐气氛,加强了那洲社区党委与居民群众的互动和联系。

本次活动由文艺汇演及游园活动两大部分组成。首先进行的文艺汇演,演出嘉宾全部是那洲辖区内的居民。节目内容有:那洲靓姨的动感舞蹈,活泼可爱的儿童表演,以及由区领导、那洲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党员代表、那洲儿童青少年合唱的《我和我的祖国》等。想对祖国说的话千千万,大家把千言万语汇集在悠扬的歌声中,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再创辉煌。

游园活动吸引了约300名社区群众参与,共设置了5个摊位,分别是灯谜及灯笼区、综合宣传、嫦娥奔月、国旗国徽知识问答、我为祖国送祝福。社区还精心准备了丰富的礼品,现场一片喜庆热闹景象。

又讯 (记者宋显晖)9 月12日上午,在高新区官塘社区党委的指导下,官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官塘社区长者饭堂开展了“欢庆中秋,耆享月饼”爱心活动。

活动现场,官塘社区妇女和志愿者将近20人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了近200个冰皮月饼,然后装入定制的精美礼盒,并将其中半数送给在长者饭堂就餐的老人,让社区里的高龄老人享受和谐社会的节日氛围,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中秋节。

那洲社区官塘社区举办庆中秋活动

丰富居民生活 营造和谐氛围

本报讯(记者刘雅玲)9月12 日下午,在中秋节来临之际,金湾区红旗镇三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悦圆中秋,邻聚三板”中秋游园会暨项目成果展活动,当天的活动设有节目表演、摊位游园及项目成果展示。100余名长者欢聚一堂,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

当天,三板社区的各大长者文艺队伍及骨干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有舞蹈《祝福祖国》、合唱《十五的月亮》、粤曲演奏《平湖秋色》、小提琴独奏《我和我的祖国》等。文艺骨干现场为大家带来书法表演,祝福大家

“中秋月圆,合家幸福”。此外,

现场还表彰了“模拟家庭”模范、十大助老之星、优秀志愿领袖及优秀志愿者。

为了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让社区长者过一个愉快的中秋节,现场设立了十大游园摊位,有灯笼DIY、海底捞月、投壶等趣味游戏,每个摊位也是项目

“六个微孝”“五大助老联盟”的成果展示区。令人感动的是,社区自组织“寻味三板”美食志愿服务队的阿姨们忙碌一天,提前准备了200个手工月饼,一部分送至社区空巢、孤寡老人的手中,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关爱与温暖,剩余的月饼则在活动当天进行义卖,所得善款用于帮扶社区困难群众。

金湾三板社区举办中秋游园会暨项目成果展

百余名长者欢度中秋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