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Page 2: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新闻

【本刊讯】中兴通讯正式对外宣布,已于

近日与中国移动巴基斯坦控股公司CMPak正

式签署GSM扩容合同。此次网络扩容将采用

基于中兴通讯新一代 ALL-IP V3硬件平台的设

备,合同包括1000万线核心网和1400余个基

站以及增值业务产品等,为此次扩容合同中

的最大份额。这将进一步加强中兴通讯在巴

基斯坦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也是中兴通讯与

中国移动在海外市场首次实现此类合作。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本刊讯】被誉为“世界范围内非官方最

高级经济会议”的达沃斯夏季论坛于2007年9月

6日在大连揭幕。1700余名全球政界、经济界及

学术界代表应邀赴会,围绕会议的主题“变化

中的力量平衡”,各方纵论变化中的全球商业

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企业如何走向全球等

重大问题。温家宝总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作为中国电信制

造业唯一代表应邀参加本次论坛,并就“亚

洲科技变革潜力”话题与众多参会者共同探

讨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国际化和政府政策

等问题。在探讨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建立以自

主研发核心技术为基础的企业时,他指出,

“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中国本土高技术企业

的实践表明,把企业发展建立在自主开发核

心技术的基础之上,是成功的。无论对发展

中国家还是对发达国家,这都可能具有重要

的借鉴意义。”

中兴通讯获中国移动巴基斯坦

控股公司CMPak GSM扩容合同

“两家中国电信企业在海外的成功合

作,体现了中国在电信领域内的快速进步,

这种合作共赢具有全球推广价值”,中兴通

讯南亚区总裁王启强表示,“我们期待与中

国移动CMPak分公司进一步加强合作。”

“非常高兴能够与中兴通讯达成该项

合作”,CMPak CEO郭永宏表示,“希望

双方藉此成为长期合作伙伴,促进CMPak

在巴基斯坦市场的快速拓展。”

出席达沃斯夏季论坛

直通车

由左到右依次为: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印度HCL科技公

司总裁Vineet Nayar、日本内阁办公室首相科技顾问Kiyoshi

Kurokawa、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

Page 3: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目次

新闻直通车

手机面面观

专题聚焦

“光进铜退”兼顾“光铜结合”——FTTx网络演进探讨 24中兴通讯IP over WDM解决方案 26

移动空间

国产手机格局变阵 中兴通讯稳居国内品牌第一 35

中兴通讯3G先锋体验大行动四地全面展开 36

中兴通讯TD“多通道”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6

EV-DO Rev.A中兴通讯结硕果 103G技术发展的新动力——3GPP的下一代无线网络LTE浅析 13业界最小GSM基站开创室内覆盖新途 15基于传统网络的创新——中兴通讯H-NODEB解决方案 17迎接宽带移动未来——中兴通讯WiMAX发展现状和产品优势 20中兴通讯3G动力解决方案 22

光速时代

主办: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总编:古永承

副总编:黄新明

编辑部主任:赵丽丽

编辑:方丽

发行:王坤 陈佳丽

编辑:《中兴通讯技术(简讯)》编辑部 出版、发行:中兴通讯技术杂志社 地址:深圳市科技南路 中兴通讯研发大楼11楼 邮编:518057编辑部电话:0755-26775211, 26775198 发行部电话:0755-26775203 传真:0755-26775217 网址:http://www.zte.com.cn/magazineE-mail:[email protected]

印刷:深圳市华冠印刷有限公司

准印证号:粤内登字B第10182号出版日期:2007年9月30日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编辑委员会

主任:田文果

副主任:陈杰 赵先明

编委(按拼音顺序)柏燕民 常金芸 崔 丽 陈新宇陈 涛 戴 澍 方建良 范雪峰古永承 华如松 黄新明 李为朴李 勇 刘 东 刘建业 屠嘉顺 杨大刚 袁功胜 王 勇 王俊鹏 王金宝 徐 明 谢建良 张 丽 张树民 张诗壮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顾问委员会

技术顾问(按拼音顺序)陈 坚 段玉宏 方 晖 何赵钢 韩 凌 阚玉伦 李迎风 罗忠生 林 强 李广勇 齐 勇 史立功王 翔 王永忠 许 明 徐勇积 徐子阳 杨 明 俞义方 叶 征张建国 张钧海 朱进云 周玲玲 周庆俊 赵松璞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中兴通讯技术(简讯)

ZHONGXING TONGXUN JISHU (JIANXUN) 月刊(1996年创刊) 第12卷 第10期 总第229期

欢乐无极限,精彩我掌控

——中兴通讯与您携手开创数字家庭新时代 28中兴通讯“网络视讯”视频监控业务解决方案 30

数字生活

中兴通讯IMS多网络融合解决方案 31业务融合

以太网技术电信化之路 33数据通信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出席达沃斯夏季论坛 封二

中兴通讯获中国移动巴基斯坦控股公司CMPak GSM扩容合同 封二

中兴通讯CDMA基站上半年出货量增长240% 2

中兴通讯GSM设备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300%以上 2

中兴通讯承建葡萄牙AR Telecom骨干传输网 3

中兴通讯承建突尼斯电信全国传输网 3

中兴通讯签订印尼Telkom 150万线CDMA2000网络合同 4

中兴通讯占据中国联通2007年度全国通信电源集采最大份额 4

中兴通讯推出“猫型”GSM双模基站

系列化GSM基站以多模满足差异化需求 5

中兴通讯“以太网交换机”系列产品获“2007年中国名牌”称号 5

中兴通讯携手高通,成功完成业界首次MBMS组播业务测试 封三

Page 4: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直通车

2

【本刊讯】中兴通讯近日宣布,2 0 0 7

年1–6月,中兴通讯C D M A基站出货量接近

12000台,同比增长240%,与2006年全年出货

量相当。自2001年以来,中兴通讯基站出货

量累计达5.5万台,仅在印度市场基站就突破

2万台,是印度CDMA市场部署基站最多的供

应商。与基站出货量骄人业绩相辉映的是,

中兴通讯CDMA系统拥有超过1亿线全球用户

容量,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100%。

印度、中国、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是

CDMA用户主要新增市场,中兴通讯在这些

主要新增市场占据优势地位。2007年,中兴

通讯在印度的前3大CDMA运营商都有大量斩

获,累计网络用户容量超过4300万线;在印

尼市场,中兴通讯CDMA系统累计有1500万

线容量应用,跨入印尼三甲CDMA供应商行

列;在非洲通信大国摩洛哥,除了获得摩洛

哥电信的农网项目外,中兴通讯帮助WANA

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并新增了400多万线的

CDMA软交换核心网容量,使WANA的CDMA

【本刊讯】中兴通讯近日宣布,通过持续

技术创新、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与一流运营商

加强合作等努力,其GSM设备上半年出货量同

比增长300%以上,全球网络规模超过9000万

线。中兴通讯GSM设备在保持传统优势市场的

同时,不断进入潜力较大的新市场、重要新运

营商,巩固了全球主流GSM设备商地位,并成

中兴通讯CDMA基站

上半年出货量增长240%网络成为非洲规模最大的CDMA网络之一,

并即将成功推动WANA的CDMA网络从WLL

网络向移动网络转型。

除此之外,中兴通讯规模挺进欧洲和美

国等高端战略市场,进一步提升了中兴通讯

作为全球主流CDMA供应商的龙头地位。中

兴通讯承建的挪威EV-DO/GoTa 商用网用户发

展迅速;在捷克建成并商用了欧洲第一个EV-

DO Rev.A网络,基站数目达360多个,覆盖捷

克全境;在美国,中兴通讯已经承建了4家运

营商的CDMA2000 1X/EV-DO网络,显示出强

劲的发展势头。

2007年上半年,中兴通讯延续了“2006

年C D M A基站出货量全球第一”的成功态

势,公司C D M A移动软交换产品亦成绩卓

著,从一季度的2000万线到二季度的4000万

线到现在的6000万线,一路飙升。中兴通讯

CDMA系统进入了70多个国家的120多家运营

商网络,在40多个国家建设了50多个EV-DO

网络。

中兴通讯GSM设备

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300%以上 为GSM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企业之一。

近年来,中兴通讯不断加大在GSM产品

领域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

能,寻求差异化创新:率先实现全IP统一硬件

研发平台、最早推出GSM版本BBU+RRU解决

方案、成功推出重量仅0.9kg的双模Pico基站

S8001。

新闻

Page 5: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3

【本刊讯】日前,中兴通讯与葡萄牙主流

固网运营商AR Telecom公司签署协议,获得

AR Telecom骨干传输网的承建权,为其建设

覆盖首都里斯本、第2大城市波尔图、以及多

个发达城市的大型骨干传输网络。

葡萄牙的通信业非常成熟,竞争也异

常激烈,运营商对电信设备稳定性和环保特

性、供应商技术实力以及售后服务的要求

非常高。作为葡萄牙主流固网运营商,A R

Telecom在葡萄牙拥有20万以上的固网用户,

业务发展迅猛,计划在近几年内架设覆盖全

国的DV B+DW D M网络。此次项目,中兴

通讯深入了解AR Telecom的发展规划和个性

化需求,为其量身打造了个性化网络解决方

案,完善的方案和先进成熟的设备得到了AR

Telecom的青睐,最终赢得了此次项目的承建

权。该工程采用业界唯一能提供6种保护方

式的大容量密集波分设备ZXMP M800以及新

中兴通讯承建

葡萄牙AR Telecom骨干传输网

一代MSTP设备ZXMP S330、ZXMP S320、

Z X M P S200混合组网,项目竣工后,A R

Telecom将完成对葡萄牙国内所有重要城市的

网络覆盖,大大拓宽业务开展的范围。

近几年来,中兴通讯不断深入开拓国际

市场,已与全球12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运营商

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相继承建了多个国家

的大型骨干传输网络,如印度BSNL国家骨干

传输网、巴基斯坦PAKTEL国家波分干线、保

加利亚CableTel骨干传输网、欧洲跨国运营商

GTS DWDM国干传输网,以及最近的马来西

亚国家骨干传输网、卢旺达MTN国家干线传

输网、突尼斯全国网、哥伦比亚Orbitel国家干

线波分网络等,中兴通讯光网络产品已广泛应

用于欧洲、拉美、亚太、南亚、独联体、非洲

及中东等全球各个区域。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

OVUM-RHK统计数据显示,中兴通讯光传输

销售平均增长率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一。

【本刊讯】日前中兴通讯与突尼斯电信公

司签署协议,将提供并承建覆盖突尼斯全国

近2/3国土面积、涵盖沿海所有发达区域的全

国传输网。

在本次招标中,中兴通讯完善的整体网

络解决方案和产品实力赢得了突尼斯电信的

青睐。此次工程将大规模采用中兴通讯下一

代高端传输设备ZXMP S385、 ZXWM M900

和Z X M P S330、Z X M P M600建网,其中

ZXMP S385设备具有大容量交叉能力、完善

中兴通讯承建

突尼斯电信全国传输网的业务和网络保护能力,系统容量可从2.5G平

滑升级至10G。此外,中兴通讯传输网管能够

实现对在网的中兴通讯WDM和SDH产品的统

一管理,通过远程主副网管方式实现对网络管

理的电信级保护。

本次的全国传输网工程竣工后,将为突

尼斯电信发展移动业务、ADSL等宽带业务提

供优质的传输通道,也为其将来业务发展打下

良好基础。该全国传输网的建设也有助加快突

尼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前瞻 助你赢未来

Page 6: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4

【本刊讯】日前,历时3个月的2007年

中国联通全国通信电源集中采购项目顺利结

束,中兴通讯电源产品凭借领先的产品技术

性能及优质的服务,成功中标最大份额,成

为中国联通通信电源第一品牌。

此次中兴通讯不仅在采购量最大的48V组

合式开关电源占据绝对优势,获取约45%的份

额,而且在技术要求高的分立式大电源上获

得了约55%的份额,大幅度领先于其他厂家。

作为全球知名的高端电源和UPS研发生产

企业之一,中兴通讯针对通信领域的飞速发

中兴通讯占据

中国联通2007年度全国通信电源集采最大份额

展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推出功能更强、性能

更稳定的电源系列产品,同时也为全球客户

量身打造差异化的动力综合解决方案。在国

内,中兴通讯动力产品已被中国电信、中国

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各

大运营商广泛应用,并在广电网、国防通讯

网、水力、电力、石油、高速公路和政府采

购等专网领域大量应用;在国际,中兴通讯

动力产品已遍及亚洲、南亚、北美、欧洲、

拉美、非洲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

全球动力产品的主流供应商。

【本刊讯】近日,中兴通讯与印尼

最大的电信运营商Te l k o m I n d o n e s i a签订

CDMA2000网络扩容合同,新增网络容量150

万线左右。凭借其All-IP CDMA2000系统业界

领先的成熟商用经验以及统一的3G平台,中

兴通讯独家中标。网络覆盖印尼苏拉维西以

东的4个重要城市。迄今为止,中兴通讯在印

尼市场CDMA网络总容量高达1500万线,是

印尼主流的CDMA设备供应商。

作为印尼最大的综合电信运营商,

Telkom Indonesia拥有印尼最大的CDMA网

络,现网用户约500万,占印尼50%左右的

中兴通讯签订

印尼Telkom150万线CDMA2000网络合同

CDMA市场份额。作为Telkom Indonesia最重

要的设备供应商之一,中兴通讯拥有近350万

线CDMA网络容量。

中兴通讯提供了定制化的综合解决方

案,包括通用性强的All-IP CDMA软交换平

台、领先的A p接口解决方案、独特的卫星

传输方案、大容量且稳定性好的基站控制器

(BSC)和系列化的All-IP基站。过去2年里,

在由Telkom Indonesia组织的对多家设备商严

格测试中, 中兴通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所有

测试条款,测试结果最佳,设备性能卓越,得

到了Telkom董事会的高度认可。

直通车新闻

Page 7: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5

【本刊讯】2007年8月9日,中兴通讯宣布

推出一款面向全球商用的全球最小的超微型

基站——双模Pico基站 S8001,该基站重量仅

为0.9kg,体积为190mm×180mm×53mm,接

近家用Modem大小,支持以太网供电 (POE)技

术,通过网线连接直接取电,因此又被称为

“猫型”基站。它可支持EDGE和WLAN双模

业务,且外观时尚,非常适合企业级客户,

乃至家用。中兴通讯最早曾于2007年亚洲通

信展展示该款产品,并赢得众多国内外客户

认可。

中兴通讯全双模Pico基站使用起来接近

Modem,可方便地壁挂、吸顶和桌面安装,

EDGE和WLAN在数据传输速度上也具备突出

中兴通讯推出“猫型”GSM双模基站

优势,因此可以显著提升客户价值——这也是

实现室内覆盖的一个全新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同时推出新一代ZXG10 M系列

紧凑型微基站、新一代系列宏基站ZXG10 B、

多模BBU+RRU基站等多款GSM新品,可满

足从密集城区到市内覆盖,乃至家庭应用场

合,GSM产品系列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该系列产品在原有双密度载波、大容量基站控

制器基础上,进行差异化创新,多款产品的

双模特色尤为突出:ZXG10 B系列宏基站预留

多模BBU插槽,可容纳EDGE /WCDMA /TD-

SCDMA等基于各种无线调制技术的BBU模

块;多模BBU+RRU基站的基带模块同时支持

EGPRS和UMTS射频接入。

系列化GSM基站以多模满足差异化需求

【本刊讯】日前,由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

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举办的“2007年中国名

牌”评选活动中,中兴通讯“ZXR10以太网

交换机” 系列产品凭借优异的产品品质、创

新的技术实力以及成功的市场应用等优势,

荣获了“2007年中国名牌”称号。

中兴通讯的ZXR10以太网交换机系列产

品,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相关芯片研

制生产,产品覆盖网络核心、汇聚、接入

中兴通讯“以太网交换机”系列产品

获“2007年中国名牌”称号和桌面,可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

方案。

凭借中兴通讯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

入,中兴通讯的ZXR10以太网交换机系列产品

近几年来一直保持高速的发展。2006年取得国

内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国内外品牌综合排名第3

的优异成绩。此次获得“2007年中国名牌”称

号,是中兴通讯以太网交换机产品获得市场认

可的又一力证。

前瞻 助你赢未来

Page 8: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专题

聚焦

6

中兴通讯 TD “多通道”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随着TD-SCDMA技术和产业的不断成

熟,TD正式成为2008年奥运城市的

首选无线通信网络。如今,在中国

的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青岛、

秦皇岛、厦门、沈阳和保定等10大奥运、旅

游城市已经正式展开TD无线网络建设。时间

的紧迫性,网络质量的高要求给运营商建设

TD网络和后期运维带来了很大挑战。为了让

各国游客更好地感受TD网络服务,室内覆盖

显然是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

新一代TD光纤基站的出现,解决了如何

快速建设TD精品网络的问题。而将智能天线

SDMA的思想引入室内,发展成“多通道”

室内覆盖解决方案,不仅有效简化了网络拓

扑,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室内环境的干扰,提

升了用户体验。

基于在无线技术和市场多年研究积累的

成果,中兴通讯提出了“多通道”光纤到楼

层的室内覆盖方案,经济、灵活并有效降低

了干扰。

打造奥运精品无线网络

崔骅

Page 9: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前瞻 助你赢未来

7

一、 “多通道”光纤到楼层原理及

实现

“多通道”光纤到楼层方案秉承了TD智

能天线的思想,将基站的基带部分和射频部

分分开:多个射频部分可以灵活放置在室内

任何地方,基带池(即BBU)集中放置使得

基带可以共享,光纤连接基带池与分布于建

筑中的拉远单元(即RRU),如图1所示。该

方案具有集中部署网络容量、分布式无线覆

盖、施工简便、成本低的优势。

基带池和射频远端的分离带来了诸多

好处,从基带池角度来看,基带可以集中放

置,备份抗灾、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

时所需要的配套资源大为减少。射频远端体

积、重量均较小,可以就近放在需要覆盖的

● 绿色优质的网络服务;

● 经济的管理维护方案。

实践表明,悉尼奥运网络节省基站资源

达30%,而掉话率只有1%,奥运结束后主要

设备再利用的程度达到50%以上。详细分析

其方案,悉尼奥运会采用了一种叫做“基带

酒店(BTS Hotel)”的方案,利用覆盖和容

量独立规划的思想,建设了一个低投入、高

容量、再利用的精品无线网络。借鉴悉尼奥运

无线网络的成功经验,中兴通讯推出了基于

BBU+RRU的奥运场馆“多通道”解决方案满

足上述奥运网络需求。

1. 悉尼奥运无线网络的成功经验

悉尼奥运村占地1.6km×1km。整个奥运

村配有严密的安全设施,只有有限区域供BTS

设备放置,无法预计需要的载波数量;不允许

使用明显的设备、装置;设备及天线场所均由

设计师精心设计,不允许使用可放置在电线杆

上的微蜂窝;奥林匹克中心附近的区域没有宏

蜂窝供使用,只有4个场所供运营商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悉尼运营商采用“基带

酒店”集中放置基站设备,“基带酒店”放置

在奥运村外,既满足所有的场馆需求,又满足

所有室外微蜂窝的需求,如图2。

图1 室内“多通道”覆盖解决方案

地方,它不仅降低甚至摆脱了对干放的需

求,而且更加符合网络建设按覆盖和容量独

立规划的特点。连接在基带池和射频远端之

间的光纤代替原来的馈线,节省了馈线损

耗,更重要的是光纤的超长距离传输能力使

得基带共享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话务调度使

得按最小容量建设成为了可能。

二、T D奥运无线解决方案原理及

实现

奥运会作为全球体育盛会,万众瞩目,

对通信网络基础建设有其特殊需求:

● 不断流动的大话务量;

● 严密的安全保护管理; 图2 悉尼奥运“基带酒店”方案

移动空间

Page 10: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专题

聚焦

8

今天看来,2000年悉尼奥运所使用的方

案类似于BBU+RRU的方案,该方案满足了

移动的大话务量,整个赛事期间掉话率只有

1%。而2004年的雅典奥运采用传统的蜂窝式

覆盖方案,整个赛事期间掉话率高达20%。

该方案虽然实现了话务调度,但是在调

度时常常需要人工调整跳线来实现容量和覆

盖的变化。而BBU+RRU方案则完全通过软件

侧自动变更或人工设置来实现容量的迁移,

降低了插拔跳线出错的风险。

2. 创新的TD多通道奥运解决方案

借鉴悉尼奥运无线网络的成功经验,中

兴通讯在“基带酒店”的思想上推出了“多

通道”的解决方案,不仅成功继承了悉尼无

线网络的优点,还带来更加自动化、智能化

的网络管理维护优点,网络拓扑更加简单。

首先,我们看看悉尼奥运无线网络的一

些不足:需要使用光近端机;调整小区时往

往需要重新插拔跳线;有源设备过多。

中兴通讯推出的BBU+RRU系列化基站配

合 “多通道”算法完美解决了上述不足。如

图3所示:大型BBU(B328)支持72载扇(升

级后支持144载扇),解决了插拔跳线的问

题,更好地支持容量共享,小区重新设置。

BBU和RRU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无需使用光

近端机、远端机。BBU和RRU的多通道之间

不仅支持更灵活的小区配置和更强大的扩容

能力,还支持双通道发射来降低用户在通道

间迁移时的掉话。对于大型楼宇建筑,多通

道算法还能有效降低环境和线缆上的噪声水

平,从而提高系统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三、奥运场馆整体覆盖解决方案

根据“多通道”方案的思想,我们设计

奥运场馆的覆盖时,可以以下面几方面作为

整体设计指导:

(1) 整体容量设计:整个场馆分为几个

近似对等的区域,这几个区域之间有较强的

话务迁移特点,利用这样几个对等区域实现

网络整体容量和拓扑的设计。BBU远离奥运

主场馆区,降低管理安全等级,如图4。

(2) 整体覆盖规划:利用光纤将RRU拉

入奥运场馆,建立较为均匀的覆盖。覆盖和

容量规划相对独立,实际基带数可以在网络

运行时根据话务模型不断调整,适应奥运话

务量不可预知的特点,如图5。

(3) 用户切换设计:奥运场馆在赛事期

间的网络状态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地方,而最

容易发生大容量用户迁移的地方是网络的薄

弱环节。由于多个通道在设置小区时较为灵

活,可以将容易发生用户迁移的临近区域所

大容量基带池

无需光

近端机

多个通道间

容量共享

光缆不受

距离限制

在后台设置

小区更灵活

图3 BBU+RRU解决大容量共享、远距离传输问题

图4 奥运场馆整体容量设计

Page 11: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前瞻 助你赢未来

9

弱电井

主干传输:光纤

体育场馆

在分布系统建好后添加RRU完成覆盖设计

添加RRU信源

馈线

根据赛期话务量设计总容量需求,当局部话务量变化时,在BBU软件侧

重新设置即可满足新的网络实际需求

远处RRU机房

馈线

归属的通道设置为一个小区,降低用户迁移

时发生切换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掉话率,

提升了系统性能。

(4) 降低干扰设计:在奥运村的宾馆酒

店等楼宇建筑内,多通道还可以实现上行隔

离干扰,下行归属通道(BBU根据上行信号

强度判断,信号强度最大的通道为终端的归

属通道)发射用户信号,降低整个楼宇内的

干扰水平,更有效地利用通道能量。当归属

通道过载或在通道交界处,还可以采用双通

道发射来增强终端的下行信号能量。

四、 “多通道”室内覆盖方案全面

满足奥运需求

(1)满足大话务量的挑战

基带集中放置,在赛事期间可以通过插

基带板扩容。

(2)满足严密的安保要求

奥林匹克中心配有严密的保安管理,设

备进出相当不便,RRU位于外部区域,基站

及其主要设备均位于警戒线外,设备可以方

便快速地接入,提高了工程效率。

(3)容量共享

当用户移动时,通过“动态资源池”的

概念,每个小区预留静态资源满足小区的最

低容量需求,而动态资源在多个小区间共享

使用,满足用户移动的需求。

(4)减少切换

将多个临近通道设置为1个小区,用户

在通道间迁移时并不发生切换,从而降低掉

话率。

(5) 动态再分区能力强

奥林匹克场馆由于结构的不同往往无线

覆盖无先例可循,在设计和应用中常常需要做

出重大调整。基站酒店方案具备动态再分区能

力,可以根据容量需求进行系统改造以满足用

户需求。

(6) 减少电源和空调等配套设备

(7) 解决基站难找的难题

基站集中放置在远离奥林匹克中心的地

下室,无线设备远离人群,便于管理。

(8) 资源再利用

基站容易搬移,奥运会结束后,用户量

大幅下降,运营商可以将整个覆盖系统进行重

新配置和部署,几个分区被整合,减少BBU

数量,减掉的BBU可以被重新分配到其他场

合应用。

“多通道”奥运场馆覆盖方案比较其他

覆盖方案最大的特点在于:在奥运村内可以通

过软件实现动态话务调度并减少切换,在楼宇

建筑内降低干扰。整个方案不仅满足了奥运

通信大容量、高安全的需求,降低了运维难

度,还有利于设备再利用。 “多通道”奥运

场馆覆盖方案真正满足了“绿色奥运,人文奥

运,科技奥运,勤俭奥运”的设计理念。■

图5 覆盖容量相对独立规划

移动空间

Page 12: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专题

聚焦

10

EV-DO Rev.A中兴通讯结硕果李宗政 黎敏

Page 13: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前瞻 助你赢未来

11

CDMA2000 1xEV-DO标准演进及关

键技术

CDMA2000 1xEV-DO是CDMA2000

标准家族的重要成员,2000年10

月由3G P P2正式发布,之后I T U将

CDMA2000 1xEV-DO列入IMT-2000标准系

列,由此CDMA2000 1xEV-DO正式成为3G时

代的3大主流标准之一。

CDMA2000 1xEV-DO标准在演进过程中发

展了多个版本,可分为Rel.0、Rev.A、Rev.B以

及UMB、UMB+等不同阶段。目前在全世界

范围内正式商用的主要有EV-DO Rel.0标准以

及EV-DO Rev.A标准。

1xEV-DO Rel.0系统可在1.25MHz载频上

提供下载峰值速率高达2.4Mbps、上传速率达

153.6Kbps的无线数据业务。EV-DO Rel.0系统

在前向链路上采取时分技术,当一个扇区下

的用户数较少时,通过优化的自适应调度算

法,可为在线用户分配更多的调度时隙,最

大限度提高整个扇区容量的利用率,从而提

高了频谱利用率。由于EV-DO Rel.0系统的前

反向速率差距较大,非常适合高速下载业务

场景,如VoD、FTP等。

1xEV-DO Rev.A系统应用了多项关键技

术,系统综合性能得到全面提升。为了进一

步提高频谱利用率,引入了16QAM高阶调制

技术以及反向链路的HARQ技术,大幅提高了

前反向峰值速率,可在1.25MHz载频上提供下

载峰值速率高达3.1Mbps、上传峰值速率高达

1.8Mbps的无线数据业务,同时上下行速率的

差距大大缩小,这使得EV-DO Rev.A系统在适

应对称性较高的无线业务方面远远强于EV-DO

Rel.0系统;为了改善用户的业务体验,必须缩

短链路时延,为此EV-DO Rev.A系统引入了增

强接入信道、控制信道短包、多用户包、反向

链路子包、DSC信道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这些

关键技术对时延的改善非常明显,因此在EV-

DO Rev.A系统中,应用时延敏感的实时业务

将会给用户提供更良好的体验; EV-DO Rev.A

系统引入了多流技术和针对QoS应用的调度算

法,可提供用户间以及用户内的QoS服务,可

以支持VoIP语音电话及可视电话业务(VT)。

EV-DO Rev.B作为EV-DO Rev.A的演进技

术,将数据速率由前向3.1 Mbps/反向1.8 Mbps

提升到了前向73.5Mbps/反向27Mbps(占用

20MHz带宽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频带利

用率、降低了成本,还具有灵活的带宽分配方

式、更好的QoS保证以及增强的用户体验。

C D M A 2 0 0 0 1 x E V- D O R e v. B作为

CDMA2000 AIE的第一阶段,能够后向兼容现

有的EV-DO Rel.0及Rev.A系统,较显著地降低

成本,获得更高的频谱利用率。除了可以实现

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频率选择性增

益及自适应负载均衡可以为时延不敏感的业务

带来额外的增益。此外,EV-DO Rev.B能够支

持混合频率复用部署方式,进而提高频率配置

的灵活性。

U M B 作为一种 B 3 G 技术,引入了

OFDMA、MIMO、SDMA以及干扰消除技

术,从而使下行链路的峰值传输速率提高到

280M b p s,提高了扇区吞吐量。U M B作为

CDMA2000 AIE的第二阶段,目前已得到广泛

的关注,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进行商用部署。

中兴通讯紧密跟踪C D M A 2 0 0 0 1xEV-DO标准

中兴通讯凭借敏锐的研发触觉和强大的

标准预研力量,从EV-DO标准诞生伊始,便积

极参与标准制定和跟踪,在EV-DO标准正式

发布后不久,中兴通讯在国内首家成功研制

出CDMA2000 1xEV-DO Rel.0系统,并在2002

年6月亮相香港3G峰会,演示了下载速率高达

2.4Mbps的无线上网业务,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2004年,中兴通讯CDMA20001x EV-DO

系统先后顺利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组织的广州卫

通外场网络性能测试,以及在信息产业部北京

MTNet实验室进行的无线指标测试,中兴通讯

EV-DO系统再次以出色的网络性能和无线指

标,获得信息产业部专家的一致好评。

中兴通讯在EV-DO Rev.A标准的跟踪上

也一直处于业界领先地位。2004年藉1xEV-

DO Rev.A标准日趋成熟之机,中兴通讯适时

移动空间

Page 14: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专题

聚焦

12

启动EV-DO Rev.A系统的正式研发,在2005

年完成了系统的研发,并于2006年在蒙古承

建了全球第一个EV-DO Rev.A商用网络。在

2006年深圳市科技创新项目评比中,中兴通

讯CDMA2000 1xEV-DO系统以优异的性能摘

取了2006年度深圳市科技创新奖桂冠。

中兴通讯正在积极参与EV-DO Rev.B以及

UMB的技术和产品研究中,一直立足于用户

的需求和保护运营商的现有网络投资,保证

在CDMA2000各个标准间的平滑演进。

中兴通讯CDMA2000 1xEV-DO系统

的优异性能

中兴通讯CDMA2000 1xEV-DO移动通信

系统具有全兼容、大容量、高集成度、全系

列化等突出优点。

Rel.0/EV-DO Rev.A载波灵活组合和配置,满

足用户的各种建网需求。

中兴通讯的BSC支持高达6Gbps的超大数

据容量,数据业务和技术演进的持续发展对

BSC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随

着多媒体业务(如视频电话VT、流媒体业务)

的快速发展,BSC的超大容量不但能满足当前

无线宽带业务的需要,也为以后开展各种新

兴业务保留了平滑扩容的余地。

中兴通讯CDMA2000 1xEV-DO Rev.A系

统通过支持增强多流技术,极大提高了空中

链路的传输效率,使得系统可以支持大容量

VoIP业务;支持GOLD BCMCS(黄金广播)

协议,能够在小区的整个覆盖范围内为用户

提供高达409.6Kbps的广播多播服务;并率先

支持PIC(导频干扰消除)功能以及BOOMER

CELL功能。PIC功能可以有效削弱大量VoIP

终端发送反向导频信道带来的干扰,从而提

高VoIP的系统容量。BOOMER CELL功能使得

小区覆盖半径理论上最大可以达到256km。

中兴通讯可提供宏基站、微基站、室外

站等系列化基站解决方案,针对不同情况,

为运营商量体裁衣,降低投资成本,满足不

同层次覆盖的需求。

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优异的设备性能,中

兴通讯在全球CDMA市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CDMA产品已成功进入70多个国家的超过120

个运营商网络,在全球有超过1亿线的成熟

商业应用,位列中国第一大出口通信设备。

2007年1~6月,中兴通讯CDMA基站出货量接

近12000台,同比增加240%,与2006年全年出

货量相当。早在2006年4月初,中兴通讯就正

式发布了全球第一个基于IOS V5.0 版本的All-

IP CDMA2000解决方案的商用版本,并在蒙

古承建了全球第一个EV-DO Rev.A商用局,承

建了位于捷克的欧洲第一个EV-DO Rev.A全国

网络。目前中兴通讯已经在美国、挪威、捷

克、蒙古、菲律宾、印尼、摩洛哥等40多个

国家和地区部署了50多个CDMA2000 1xEV-

DO商用网络或试验局。中兴通讯已经稳居全

球CDMA设备厂商第一阵营。■

图1 中兴通讯CDMA2000 1xEV-DO Rev. A系统组网图

如图1,中兴通讯CDMA2000 1X系统、

EV-DO Rel.0系统以及EV-DO Rev.A系统均使

用通用的全IP平台,全IP架构是具有高度前瞻

性和扩展性的架构体系,能够保证系统的后

向兼容,能够在CDMA2000 1X网络上平滑升

级到EV-DO系统,大大保护了CDMA运营商

的原有投资。三者不同之处在于使用不同的

基带处理模块,但这些模块在同一个BTS内可

以混插,这使得从1X系统或者EV-DO Rel.0系

统向EV-DO Rev. A系统的升级变得平滑、简

便,升级费用低,并且允许1X载波和EV-DO

Page 15: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前瞻 助你赢未来

13

近年来,3GPP一直在不断更新演进技

术规范,以保证技术的持续进步与

前瞻性;为了解决并满足未来移动

通信的发展需求,3GPP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技

术演进方案——LTE (Long Term Evolution)。

LTE主要关注UTRAN的演进,同时也考虑包

括核心网在内的全网技术演进。LTE只保留了

分组域,话音业务由VoIP来实现。另一方面,

LTE也是3GPP针对其他无线通信标准发展,

所提出的满足带宽速率和频谱利用率等方面

指标需求的下一阶段3G解决方案。

一、 LTE的发展历程

3GPP组织从2004年12月开始LTE标准研

究工作, LTE的研究工作按照3GPP的工作流

程分为2个阶段:SI(Study Item,技术可行

性研究阶段)和WI(Work Item,具体技术规

范的撰写阶段)。3GPP在2006年9月完成SI

阶段工作,计划2008年6月完成WI阶段的主

要工作。按照标准制定时间推算,最早将在

2009年之后开始LTE的商用,成熟的大规模商

用预计开始于2011年之后。为了推动LTE更快

更好地得以商用,2006年全球7大运营商成立

了NGMN组织,以促进LTE的商用化进程。

2007年5月,运营商和部分设备制造商又成立

了LSTI组织,组织进行前期NGMN推动下的

LTE测试进程。可以预见,在2009年末到2010

年,商用的LTE将展现在大家面前,更高速

率、更好QoS的业务应用将带给用户更丰富的

业务体验。

二、 LTE的关键技术及进展情况

LTE的目标是在20MHz链路频谱分配的

条件下,下行链路峰值数据速率达到100Mbps

以上,上行链路峰值数据速率达到50Mbps以

上。大幅度减少传输时间,控制面传输时间

在100ms以内,用户面传输时间不高于5ms。

相对于3GPP Release 6 HSPA的频谱效率,LTE

3G技术发展的

李春艳

——3GPP的下一代无线网络LTE浅析

新动力

移动空间

Page 16: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专题

聚焦

14

下行链路的频谱效率提高3~4倍,上行链路的

频谱效率提高2~3倍。对于移动终端,LTE保

证15km/h及以下速率的移动用户系统特性最

优,而对15~120km/h的移动用户可提供高性

能服务,保持120~350km/h移动用户的服务,

高于350km/h移动用户不掉网。LTE可以保证

5km半径覆盖小区内的吞吐量、频谱效率及

LTE要求的移动性指标,对30km半径覆盖指

标可有轻微弱化,支持100km及以上小区覆

盖下的用户业务。LTE灵活支持1.25MHz、

1.6MHz、2.5MHz、5MHz、10MHz、15MHz

和20M H z多种带宽的应用;可以与已有的

3GPP无线接入技术共存和交互。

LTE体系结构将3GPP Re lease 6 中的

RNC、Node B融合为一体,即图1中所示的

eNB。eNB提供E-UTRA的RLC/MAC/PDCP/物

理层协议的功能和控制面RRC协议的功能,

整个体系趋于扁平化。这种系统结构和体系

的改变使LTE与现有UTRAN结构相比,接口

减少,降低了成本,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更

方便,从性能上来说,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

延迟。

LTE采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LTE的物

理层多址方式下行采用OFDM,上行采用SC-

FDMA;链路调制技术支持QPSK、16QAM和

64QAM三种调制方式;支持FDD和TDD两种

双工方式;支持MIMO,最基本要求2×2,最

高可以支持4×4; 支持链路自适应功能,下

行采用AMC,上行除了AMC还包括传输带宽

的自适应调整和发射功率的自适应调整;支

持HARQ和ARQ功能;支持小区干扰抑制以提

高小区边缘的数据率和系统容量。

三、 中兴通讯LTE项目研究情况和解

决方案

中兴通讯作为通信设备的主流厂商,积

极参与3GPP的LTE/SAE标准制定工作,在

LT E的框架和功能结构方面,例如R A N2和

R A N3的移动性管理等方面提出多项提案;

同时,在RAN1方面对于LTE关键技术的多址

方式选择、调制和编码技术选择、多天线技

术MIMO、系统TTI参数设置、帧结构设置、

导频结构设计、链路自适应以及小区干扰抑

制技术、HARQ和OFDMA的降低PAPR技术

等各个方面都进行研究和仿真工作,其间有

多篇提案提交3GPP会议进行讨论,部分技术

已经获得通过并写入了3G P P规范。同时,

中兴通讯还加入了NGMN组织,对NGMN的

多项课题进行专项研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

案,并与运营商一起推动LTE的标准和商用

化进程。

中兴通讯 L T E 设备采用与中兴通讯

WiMAX共平台的软基站设备,该设备同时支

持中兴通讯的WiMAX、LTE和UMB产品。几

年前,中兴通讯即开始进行基于OFDMA和

MIMO的软基站平台研发,该软基站平台目前

已得到成熟商用,现阶段该平台的上下行速

率满足LTE 50Mbps/100Mbps的速率需求。统

一的硬件平台有利于未来网络融合,有效降

低OPEX与CAPEX,符合通信网络发展趋势。

目前,中兴通讯已基于此平台,推出了LTE的

第一个版本。

从LTE的标准制定、原型机开发、关键技

术仿真研究,一直到LTE设备的试验,中兴通

讯一直保持与世界各国的优秀运营商和前沿

设备制造商同步进行,提供满足甚至超过LTE

原始需求的系统设备,在3GPP的下一代网络

设备商用进程中走在国际前列。■图1 E-UTRAN结构

Page 17: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前瞻 助你赢未来

15

GSM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网

络,目前已成功覆盖了200多个国

家和地区,拥有超过23亿的手机用

户。据统计:移动语音业务70%来自室内;

移动数据业务60%来自室内。因此完善GSM

室内覆盖,提高室内移动通信质量和数据业

务能力是全球移动营运商开拓新用户的重要

途径之一。中兴通讯最新推出的业界最小的

便携式GSM基站Pico BTS S8001,为室内覆盖

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方式。

传统的室内覆盖方案

传统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法大致有3种:

● 方法一:增加宏基站

增加新的宏基站,调整发射功率,为了

降低高楼阻挡,将天线挂高提高,通过无线

电波对墙壁穿越实现室内的无线覆盖。在网

络建设初期,基站密度不大的情况下,这个

方法使用较多。随着基站密度不断扩大,且

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加宏基站的方法遇

到了很多障碍:频率资源紧缺、站址难以

获得。

● 方法二:微基站与传统室内分布系统

利用微基站作为信号源,布放泄漏电缆

或分支器等建设室内覆盖系统,实现室内房

间的无线覆盖。此方案有3个缺点:1. 成本

高,需要进行专门的建设施工;2. 容量较小

难以满足用户要求;3. 基站需要专门的机房

业界最小GSM基站

和传输。此外,微基站加泄漏电缆或分支器等

室内覆盖系统一般由移动营运商主导建设,对

于内部通信繁忙的企业,通信费用高也是一个

突出的问题。

胡云华

开创室内覆盖新途

移动空间

业界最小的便携式G S M基站,体积为190m m×

180mm×53mm,重量仅0.9kg,支持以太网供电

(通过网线连接直接取电、不需要电源),可以挂在

墙上、也可以放在桌上。为家庭和企业级用户提供更

多业务接入,满足室内覆盖、无缝覆盖和数据业务扩

容需求。

Pico BTS S8001

Page 18: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专题

聚焦

16

基于IP 的中兴通讯GSM室内覆盖解

决方案

业界最小GSM基站Pico BTS S8001为室内

覆盖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只需要利用现

有网线,将Pico BTS做简单方便的壁挂、吸顶

或桌面安装,就可完成室内覆盖的建设。

运营商省去了如许烦恼:

● 不需要规划新的频点

Pico BTS自动搜索频点,选择最优频点通

信,有效利用原有频率建设Pico层网络,发射

功率能很好地控制在室内范围,对宏基站不

造成干扰。在不增加频率资源的情况下,可

以大大提高网络容量,增加用户。

● 不需要建设或租用机房

只需将Pico BTS做壁挂、吸顶和桌面安

装,不需要租机房、装修机房、架设天线。

● 不需要建设专门传输网络

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不需要建设传统

的昂贵的E1、光纤、微波专线传输。

● 不需要建设传统室内分布系统

只需要利用企业LAN,或是铺设网线到

需要覆盖的房间。

● 不需要额外配置电源附件

Pico BTS可直接从网线取电,也可直接接

入本地市电,不需要额外配置电源整流器等

电源附件。

该方案还提供很好的EDGE、GPRS用户

接入效果、Wi-Fi接入功能,提高运营商数据

业务使用效果,促进数据业务的发展,培养

用户习惯,为运营商培养更多高端用户,带

来更多业务收入。

Pico BTS也可以用于建设企业、校园专用

网络,有效解决内部通信繁忙通信费用高的

企业问题,或用于家庭和盲点覆盖。

P i c o B T S S8001可以方便地配置在各

种室内覆盖场合,是专为解决室内覆盖和数

据业务扩容问题而研发的低成本、微型化的

微蜂窝基站,它和中兴通讯新一代全IP构架

的基站控制器iBSC通过专用或者公共IP网络

相连接,共同组成新一代IP构架ZXG10 BSS

系统。■

基于传统网络的

● 方法三:直放站加传统室内分布系统

以直放站作为信号源,布放泄漏电缆或

分支器等建设室内覆盖系统,实现室内房间

的无线覆盖。此个方案一般只在用户较少的

地区使用,成本比微基站加泄漏电缆或分支

器方案略低,但容量也比微基站方案低,作

为直放站信号源的宏基站也需要相应扩容。

Pico BTS应用场景

在办公室

在地下停车场

在家中

Page 19: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前瞻 助你赢未来

17

进入2004年以来,3G产业进入快速发

展阶段,UMTS业务在世界范围内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截至2007年6月

底,在全球共有78个国家的174张WCDMA网

络提供商用服务,其中128张网络支持HSDPA

业务,全球约有1.365亿WCDMA用户。全球

共有650多款W C D M A终端设备(包括数据

卡)已投放市场,其中由71家供应商提供了

311款HSDPA终端。

随着WCDMA网络的迅猛发展,移动业

务竞争也日益激烈,然而UMTS无线接入的进

一步普及仍然存在瓶颈,高速无线业务高昂

的成本促使运营商开始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一、移动通信市场的下一步发展方

向:家庭移动网关

随着3G市场争夺日趋白热化,以及数据

业务的日益流行,内容提供商在这条价值链

上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综合运营商为

了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保证在未来通信市

场中仍然能够扮演重量级角色,开始整合固

定网与移动网资源。他们所关注的重点主要

包括:

● 用家庭移动网关实现室内覆盖,通过固

网数据接入网络实现丰富的无线数据业

务,来降低移动网络的CAPEX成本;

● 增强网络的QoS,减少干扰;

● 提供有吸引力的资费策略;

● 从接入点控制所有的业务,为进入全IP时

代做准备;

基于传统网络的

朱俊蔓

——中兴通讯H-NODEB解决方案

创新

移动空间

Page 20: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专题

聚焦

18

● 用简单便捷的接入方式吸引用户。

二、中兴通讯“家庭覆盖解决方

案”——H-NODEB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市场趋势,中兴通讯推出

U M T S H-N O D E B整体解决方案,也称为

UHA(UMTS Home Access ,UMTS家庭接

入)解决方案。主要致力于满足以下3方面市

场需求:

● 满足运营商降低室内覆盖成本的需求;

● 满足运营商与最终用户对高速率、灵活

服务的数据业务的共同需求;

● 提供高效接入,使只有单个号码、单个

终端的用户可以享受FMC业务(f ixed-

mobile convergence,固定通信与移动通信

融合)。

对于运营商来说,中兴通讯H-NODEB

解决方案为他们提供了低成本的室内覆盖方

案,能够降低移动无线接入网的建设成本、

运营费用、终端用户管理费用等各方面的投

资。由于H-NODEB方案带来低CAPEX、低

O P E X的运营理念,有利于运营商向终端客

户提供更有吸引力的资费政策,减少用户流

失,培养用户使用移动网络进行通信的习

惯。另一方面,H-NODEB解决方案将多个业

务合并为一个,有利于降低业务成本,提高

ARPU;同时可实现基于FMC的业务。

对于终端用户而言,中兴通讯H-NODE

B解决方案存在许多具有吸引力的亮点。比

如,用户只需要1个号码,且所使用的固网、

移动网业务均在1张账单上计费;所有的终端

都共享1个信箱;不论在家,还是在公司,用

户随时都可以用移动终端方便地拨号接入网

络,享受移动业务;接入各种业务时,无需

重复地输入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可以享受

到资费低廉的新业务,同时无需改变现有的

终端。

综上所述,中兴通讯推出的UMTS 家庭

H-NODEB产品,致力于满足运营商对室内覆

盖的要求,及终端用户对业务集中的需求。

作为中兴通讯系列WCDMA系列基站产品之

一,ZX H-NODEB的Iub接口支持IP协议,同

时提供标准的符合3GPP协议的Uu接口。

三、 中兴通讯H-NOEDB解决方案技

术发展规划

中兴通讯H-N O D E B系统设计支持2种

网络配置,在第一阶段支持U M T S的D N C

(Domestic Network Controller,集中控制

器),第二阶段将支持基于IMS的核心网络。

发展到IMS阶段后,网络的体系架构与

现有的移动网络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在IMS

网络架构中,ZX H-NODEB将作为一个SIP客

户端,传输层的QoS由IMS来保证。SIP服务

器属于核心网的网元,承担控制功能。在ZX

H-NODEB中,用户数据与信令都被转换成SIP

协议,基于IP传输。

现有的H-NOEDB系统只需要通过软件升

级即可支持基于IMS的解决方案。对于传统

终端,同样只需进行软件升级就能支持IMS

接入。

四、 中兴通讯H-NODEB解决方案的

技术创新

中兴通讯H-NODEB解决方案是一套完

整、灵活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同

步、切换、干扰、移动性管理、鉴权、计

费、核心网信令承载、SIM卡嵌入等功能。

H-NODEB具有自适应的网规能力,在该系统

中,传统的监听信道用于:

● 扫描邻区信号,自动选择合适的载频;

● 接收同频小区的信号,自动规划扰码;

● 接收异频小区的信号,自动规划邻区,

建立临区列表,实现与宏基站之间的

切换;

● 接收公共宏小区的信号,进行时钟

同步。

其次,中兴通讯H-NODEB系统拥有高容

量、全IP的DNC产品。目前为止,只有中兴

通讯的DNC采用了全IP平台。其DNC的吞吐

量可达3.23G,远远超过其他厂家不到1G的吞

吐量,所支持的HSDPA/HSUPA速率能够达到

Page 21: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前瞻 助你赢未来

19

14.4Mbps/5.76Mbps,位居各厂家之首。

第三,该解决方案支持传统用户终端

兼容IMS网络。当网络发展到IMS阶段后,

H-NODEB系统不仅支持SIP终端接入,而且

可使支持3GPP R99协议的传统终端接入IMS

网络。

中兴通讯H-NODEB系统的商用发展蓝图

(roadmap)相对其他厂家同类设备投放市场

的时间领先3~4个月,这无疑有利于运营商加

快发展家庭覆盖业务的步伐。

五、 两种典型的应用场景

中兴通讯H-NODEB系统可灵活地应用

于各种场景,其中一种典型的应用场景如图

1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采用全 I P系统

架构,具备自适应的网络规划能力;即插即

用,安装简单,维护成本低;提供标准的Uu

口与Iub接口,适应现有的终端与网络;支持

传统NODEB的所有功能,包括HSDPA等业务

功能;充分保障网络与信息的安全。

对于终端用户而言,H-NODEB提供业

务比现有的业务形式更为便捷,当用户接入

任何一个H-NODEB,立即就能够获得位置

信息。同时,无需经过核心网,就能直接接

入到高速In te rne t。在DNC控制下的内部通

信不用经过核心网,用户就可以加入家庭局

域网。

中兴通讯H-NODEB系统不仅适用于家庭

应用,也可为中小企业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在SME(Small-Middle Enterprise,中小企业)

应用中,利用已有的以太网连接,将企业内

部所有的H-NODEB连接到DNC。ZX DNC将

这些H-NODEB作为一个群组,同一群组内的

H-NODEB可共享业务,例如,当一个终端

在某个H-NODEB上注册为合法用户,与该

H-NODEB同组的其它H-NODEB也将其作为

注册的合法用户。

在SME的应用是开创性的室内覆盖解决

方案,它不同于分布式室内覆盖系统。一个

典型的应用场景如图2所示:在每个房间安

装H-NODEB,连成局域网,并且在DNC上

注册。

H-NODEB网络可与公网联合,用户可漫

游、切换到公网的Node B下。

六、 总结

中兴通讯H-NODEB解决方案能够满足目

前运营商的多方面需求,如FMC、增强室内

覆盖、提供高速率移动数据业务等。这一解

决方案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也实现了与传

统网络的无逢融合,可以全面提升运营商的

竞争实力。■

图1 ZX H-NODEB系统架构

图2 ZX UHA解决方案在SME中的应用

移动空间

Page 22: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专题

聚焦

20

备受瞩目的WiMAX 16e技术,由于

其与生俱来的移动和宽带的完美结

合,必将对通信行业带来革命性

的影响。而且由于WiMAX论坛的成员涉及

到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终端、

芯片、设备生产厂家和众多的电信运营商、

SP等,使得WiMAX 16e在诞生之日就已经

具有了非常完善的市场推动引擎,可以预见

WiMAX 16e在未来的无线宽带移动通信领域

将占有相当重要的主导地位。

中兴通讯,WiMAX 业界领导者

作为全球最早开始Wi M A X技术研究的

通信厂商之一,中兴通讯于2002年在美国的

“无线硅谷”——圣地亚哥启动了WiMAX研

究项目,并将其确立为下一代无线技术研发

的核心方向之一。

目前中兴通讯已成为Wi M A X领域举足

轻重的领袖企业,拥有了一系列耀眼的成

就:第一个加入Wi M A X论坛的中国公司;

WiMAX 论坛14个董事成员之一;率先提出

了运营级WiMAX网络的概念,并在各方面积

极推广。标准发展方面,中兴通讯积极参与

IEEE的标准工作,有多位专家成为IEEE802的

会员,多项基本专利进入IEEE802.16系列标

准,超过200个提案被IEEE802.16以及WiMAX

Forum采纳,为国际通信标准带去更多中国的

声音。在国内,中兴通讯作为国内首家研制

WiMAX系列产品的公司,在中国的标准组织

CCS中也非常积极,作为主要的标准制定者,

完成了IEEE802.16d系列标准的研制,目前正

在作为主要的厂商与其他成员单位一起,进

行IEEE802.16e系列的标准研究。可以说,中

兴通讯在WiMAX领域正在逐步从标准跟随型

到标准引领型企业转变。

2007年2月在Sprint公司公布的4G计划招

标结果中,中兴通讯成为Spr in t项目终端部

分招标的最大赢家,将同时提供具有Wave2

功能的PC卡类和Modem类终端,包括USB

Dongle、Express Card,以及Modem。这标

志着中兴通讯已经进入Wi M A X产业的第一

梯队。

在2007春季Intel信息技术峰会上,中兴

通讯展出了多款终端和业界最紧凑、最轻便

迎接宽带移动未来

刘敏

——中兴通讯WiMAX发展现状和产品优势

Page 23: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前瞻 助你赢未来

21

的宏蜂窝R02E。该款R02E支持改进的独特导

频、前缀和数据载波分配算法和MIMO,在

覆盖方面提升至少3dB的覆盖性能,充分解决

城区反向受限的覆盖问题,并且可灵活安装

于已有的铁塔、路灯柱、广告牌、挂墙和抱

杆,容易选择站址,降低运营商的CAPEX。

中兴通讯WiMAX产品6大优势

从2001年开始,中兴通讯就在WiMAX

领域大力投入,立足802.16e标准进行产品开

发。迄今中兴通讯WiMAX产品包括了终端、

基站、核心网接入网关等全套系列产品。终

端有多种形式,包括便携电脑使用的PCMCIA

卡、室内型Modem、WiMAX家庭网关以及手

机。WiMAX基站采用MIMO天线技术、自适

应编码调制方式和灵活的子信道划分机制,

保证了在10M带宽情况下,每基站最大峰值速

率32Mbps,均值24Mbps。突破了以往高带宽

多媒体业务不能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中顺利

实现的带宽瓶颈。

凭借多年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积累,

中兴通讯率先提出了弹性网络解决方案,为

宽带无线的建设提供了新的组网思路。中兴

通讯WiMAX产品优势包括如下方面:

(1)开放式基站平台

中 兴 通 讯 W i M A X 产 品 支 持 标 准

MicroTCA架构的基带池BBUB,充分利用

AMC标准件的概念,为快速、经济、易扩展

和高可靠性的WiMAX网络建设提供良好的基

站平台。基带池BBUB和射频远端R02E之间采

用标准接口,并具有丰富的网络管理功能,

支持灵活的星型、链型和环形组网结构。

(2)整体架构模块型设计

因为WiMAX的应用领域差别较大,有大

范围连续覆盖、DSL补充、无线传输、小范围

热点覆盖等多种不用应用领域,为灵活经济

地适应不同场景的应用,中兴通讯将无线网

络按照模块形式进行架构设计,使基带和射

频分离,具备基带和射频部分独立演进的能

力,BS系统可分为BTS、BSC单元,同时BTS

可将RRU(射频单元)和BBU(基带单元)等几个

模块单元分拆合并,具备分布式射频拉远的能

力。每个分布式基站具有1~18载扇区配置,

全面支持Wave2,满足无缝覆盖的需求。

(3)全IP架构,方便与2G/3G/IMS网络

融合演进

成熟可靠和高性能的ASN-GW平台,基

于中兴通讯 CDMA2000/WCDMA/TD-SCDMA

成熟通用底层平台的全IP架构,构成WiMAX

大容量的ASN-GW,单柜支持125万用户。

(4)创新的弹性组网模式,适应不同需

求的建设要求

中兴通讯WiMAX无线网络支持集中和分

布式2种组网方式。分布模式适合固定和游牧

式的用户,在小范围、局部热点地区、孤岛覆

盖中具有相当高的性价比。集中模

式适合固定、游牧、高

速移动的用户,为运营商

进行大规模组网时的连续

覆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设备

条件。

(5)全系列终端产品为

运营商大规模运用提供保证

中兴通讯同时提供从系统

设备到终端产品的一条龙生产:

桌面C P E可作为家庭网关产品成

为DSL的补充,PCMCIA为大量的

便携电脑用户提供了无线上网的能

力,PDA和手机终端将促进无线宽带

的商用化。

(6)服务

中兴通讯从WiMAX终端、网络规划平台

和工具、业务平台规划、设备供应、网络建

设、培训、运维托管服务等方面提供一揽子

解决方案,基于强大业务生成能力的业务引

擎和丰富多彩的差异化增值业务方案,基于

IMS架构的核心网络,是赢得更多市场机会

的法宝。

2007年是移动WiMAX技术发展的关键一

年,也是中兴通讯WiMAX产品厉兵秣马,迎

接更大成功的一年。中兴通讯愿与您一起迎接

移动宽带时代的到来。■

移动空间

Page 24: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专题

聚焦

22

能有效降低通信电源故障率,通信电源

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 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第4代整流器的工

作温度适应范围是-40℃~+65℃,能

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为整流器组成不同

的组合电源系统提供了保证;

● 业内最完备的防雷体系,组合电源内部

由C级、D级、整流器内置D级、直流防

雷和信号防雷5级组成,并且充分考虑了

各级之间的通流量、电压、动作速度之

间的配合,极大提升了组合电源系统防

雷的性能,能够有效地确保通信电源和

负载的稳定可靠运行;

● 人性化的监控单元设计,监控单元采用

更加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在功能方面,

增加了极限值记录、人机对话记录等

功能,进一步增强了通信电源的可维

护性。

由第4代整流器构成了齐全的组合电源

系统,包括柜式组合电源系统、室外电源系

统、嵌入式电源系统、壁挂式电源系统等,

容量覆盖600A容量以下的各类系统,为3G设

备提供强大的动力保障。

一、 3G设备对动力的整体需求

1.核心网络层承载的语音及数据的业务量

巨大,对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更

高要求;

2.主设备的结构形式更多样化,动力系统

与主设备合一的结构将增加,对动力系统的

中兴通讯

3G动力

中兴通讯电源产品经过12年的发展,

逐渐壮大,现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稳

居前2位,国际市场的拓展步伐也在

不断加大,目前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已占总销

售额的65%。中兴通讯电源产品已在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中兴通讯

针对3G设备对动力产品的整体要求

量身打造了一系列动力解决方案,

为通信业务的正常运行提供高稳定

性、高可靠性的动力保障。

作为代表行业内通信电源高水

平的中兴通讯第4代开关电源,其主

要技术优势包括:

● 国内首家实现30A、50A整流模块兼容运

行技术,通过对30A和50A整流器进行

全兼容设计,使30A和50A整流器可以在

相同系统中混插运行,运行中按比例均

流,通过实现不同整流模块的兼容,系

统的平滑免割接扩容成为可能,明显降

低系统扩容成本;

● 更高的功率密度,第4代电源的整流器的

尺寸为134 mm×87 mm×290 mm,功率

密度高达950mW/cm3,高功率密度既是

高技术水平的体现,也为仓储、运输、

工程和维护提供了便利;

● 业内最宽的电压输入范围,单相交流电

输入范围80~300V,一方面可确保通信

主设备在多变的电网条件下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电源对交流电适应能力更强,

解决方案

Page 25: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前瞻 助你赢未来

23

应用环境及配置的灵活性提出更高要求;

3.无线接入层基站的形式更多,各类基站

系统对动力都提出不同的需求;

4 . 3 G时期运营商将更注重投入产出

比,动力系统要适应快速建站、快速开局

的要求;

5.考虑基站选址的难易程度,基站动力系

统需要有与之配合的解决方案,满足已有基

站及站点共站的情况对动力的容量及配电的

可扩展性提出的新要求。

二、 室内基站动力解决方案

采用中兴通讯基站电源ZXDU58 S301/

T301和ZXDU68 S601/T601,分别由30A和

50A的整流模块组成,系统容量分别为300A和

600A,有1.6m和2.0m两种标准机架,可以满

足客户不同容量和不同类型的需求。

其方案特点如下:

● 配置均考虑了N+1的冗余,同时至少留有

4个整流模块的扩容空间;

● 完善的蓄电池管理功能、二次下电功

能,有效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 完善的多级防雷网络;

● 单相电压输入,具有极宽的输入电压范

围:80VAC~300 VAC,在电力不稳定地

区同样可以安全稳定运行;

● 抽屉式结构,便于运输、安装和维护,

整流器具有热插拔功能;

● 基于平均电流法的自主均流,均流度高;

● 灵活多样的组网方式,实现完善的远程

三遥功能。

三、 室外设备动力解决方案

室外使用的恶劣环境对动力设备的防护

能力、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动力设备具备防盗、防雨、防晒、防

尘、防潮、防霉、防腐蚀等功能。

中兴通讯室外设备动力解决方案由15A和

30A模块组成,系统容量分别为75A和120A。

其方案特点如下:

● 考虑了N+1的冗余,同时至少留有1个整

流模块的扩容空间,标准满配置为75A或

120A;

● 结构简洁,具有防尘、防水、隔热、防

盗、防潮、防霉、防腐蚀等多种功能,

环境适应能力强,可在户外的恶劣环境

中使用;

● 完善的蓄电池管理功能、二次下电功

能;

● 完善的多级防雷网络;

● 单相电压输入,具有极宽的输入电压范

围:80~300 V,适用于野外电力不稳定的

使用环境;

● 抽屉式结构,便于运输、安装和维护,

整流器具有热插拔功能;

● 低温地区蓄电池可以选配加热板,使蓄

电池工作在一个相对合适的温度环境;

● 具有独立的监控单元,具备简易的动力

环境监控。■

移动空间

Page 26: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专题

聚焦

24

杨列永

FTTH(光纤到户)网络能给用户提供

足够大的接入带宽,满足家庭用户

Triple-play业务的接入需求,是“后

光进铜退时代”固定网络发展的最终目标。

当前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全民FTTH

化演进速度较快,考虑中国宽带接入网络发

展的现状,全网实现FTTH是一个长期过程,

FTTx(FTTCab、FTTB、FTTH/O)网络的逐

步演进是中国固定接入网发展的现实思路,

期间经济发达地区、高端用户区域、特殊应

用场合可优先直接实现FTTH/O。

当前基于铜线接入的xDSL(以ADSL和

ADSL2+为主)应用规模占宽带接入总规模的

80%以上,其特征是接入距离越长接入速率越

低,由于xDSL网络建设初期很难预期未来宽

带业务发展,以至于现网xDSL铜缆接入距离

普遍较长。随着宽带增值类业务日益增多,

宽带接入网已无法满足业务开展要求,宽带

接入网络的优化和改造势在必行。 综合考虑

节约维护成本、节省主干光纤资源、接入设

备集中管理等因素,以xPON(无源光网络)

技术为代表的光纤接入网络,具有高带宽、

抗干扰、易拓展、接入距离长等特点,是现

阶段实现宽带提速的最佳技术方案,EPON产

业链成熟商用化程度高,支持1Gbps的上下对

称以太网速率,GPON支持最大2.5Gbps的上

下对称以太网速率,但GPON产业链尚不成

熟。考虑国内基于铜线接入的DSL网络已经

非常普及,运营商的铜缆资源也铺设得非常

到位,摒弃铜线接入全部改造为光纤接入是

“光进铜退”兼顾“光铜结合”

——FTTx网络演进探讨

不 现 实

的 , 需

综 合 考

虑宽带

提 速

和现网

资源利

用 、 建

网 成 本

和投资回

报等因素实

施现网的网络

优化。

基于“光进

铜退”和“光铜结

合”的FTTx网络演进

方案能较好地满足宽带

接入网络优化的要求。

充分考虑中国整体宽带接入网络的

现状,中兴通讯提供基于xPON技术的整体解

决方案,既满足高端的F T T H组网需求,又

提供FTTB+xDSL和FTTB+LAN的光铜结合

方案,总的来说,中兴通讯倡导的“光进铜

退”和“光铜结合”的FTTx演进思路主要体

现在以下2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的有源DSLAM接入

点下移,xPON和xDSL、MSAG、

LAN/IAD融合组网

目前DSLAM(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

Page 27: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前瞻 助你赢未来

25

网元一般放在中心机房或者模块局机房,单

点接入容量较大,大多数情况下同PSTN交换

机或软交换的接入网关AG同址放置,用户接

入距离较长,接入带宽受接入距离的限制。

“光进铜退”实施后, DSLAM接入点下移到

靠用户更近的位置,DSLAM设备内置xPON

上行接口,放在小区机房(小区室外机柜)

或者楼道信息箱,同时考虑“光铜结合”,

保留用户侧末端铜缆,保留xDSL用户接入方

式,DSLAM的容量从几十线到几百线。经过

优化,铜线接入距离减小,带宽大大提升,

一般情况下,ADSL2+在1km处能提供大于

10Mbps的下行带宽,VDSL2在1km处能提供

大于20Mbps的下行带宽,而且上行带宽也大

大提升。此种方案实施后,原中心机房或者

模块局机房PSTN交换机或者AG的语音铜缆

继续承载语音业务,在小区机房(或者室外

机柜)或者楼道信息箱内完成和DSLAM的配

线,考虑光进铜退改造后,接入点数量大大

增加而且单点接入容量变小,采用室外型设

备更能体现建网成本优势,节省大量的机房

投资。

对于新建区域,从中心机房到业务接

入区域缺少主干铜缆资源,此种情况下,

DSLAM无法在小区机房(或室外机柜)或者

楼道信息箱内外完成用户铜缆的配线,即无

法提供语音业务,此时在接入点处部署综合

媒体网关MSAG代替DSLAM应用,MSAG以

EPON方式上行,综合提供VoIP语音和数据接

入业务,通过xPON和MSAG的融合组网实现

语音、数据和视频的统一接入,节省了大量

的铜缆资源。

对于一些新建或者直接以以太网交换机

覆盖的小区或者商业楼宇,采用xPON和LAN

交换机的融合方案解决,即交换机内置上行

EPON接口,下行通过五类线实现数据接入、

通过内置或者外置IAD模块实现语音接入,该

种融合方案无需主干电缆,只需楼宇内部的

综合布线即可,同时利用xPON的组网优势,

提升带宽的同时节省大量光纤资源,而且更

加有利于终端的管理和维护。

第二阶段:有源接入点继续下移,

xPON和数字家庭网关、IAD融合组网

经过第一阶段的改造,宽带接入网具备了

较高的带宽接入和综合业务提供能力,但对于

远期宽带业务开展来说,仍然存在瓶颈。为进

一步提升带宽,有源接入点需继续下移,从小

区机房(室外机柜)或楼道信息箱下移到用户

家里,即实现FTTH组网。考虑家庭网络应用和

家庭接入的便利性,xPON接入终端可内置家

庭网关、Wi-Fi和IAD功能,提供各种有线和无

线数据接口,提供语音、数据、IPTV(分组电

视)、CATV(有线电视)业务接口,满足家

庭通信的各种需求,中兴通讯提供各类FTTH/O

终端,满足家庭、商业用户的通信应用。

第一阶段优化后,光缆已经铺设到小

区机房(或室外机柜)或者楼道信息箱的位

置,实施第二阶段有源节点下移后,原放置有

源节点的小区机房(或室外机柜)以无源分光

器件替代,并从该位置铺设多对数光缆至用户

家里。这种优化方案工程上简单合理,无需改

动主干光纤,只要把末端的接入铜缆改成光缆

即可,第一阶段实施后,末端铜缆的长度大大

缩短,铜缆改光缆的施工难度不是很大。

经过以上2个阶段的优化,本地宽带接

入网实现了“光进铜退”和“光铜结合”的

FTTx逐步演进,完成了基于铜缆接入的传统

宽带接入网络到FTTH网络的演进。第一阶段

充分保护了国内运营商宝贵的铜缆资源,第二

阶段大大提升了带宽能力,2个阶段都充分兼

顾了至关重要的语音业务接入需求。

为了更加方便管理宽带接入网络,阶段

一和阶段二中的用户接入设备建议内置xPON

上行接口最佳;实际的网络演进实施中,并

非所有的宽带接入网络都按以上2个阶段演

进,有些情况下,特别是新建网络时,直接

实现FTTH/O也是较好的选择; “光铜结合”

的第一阶段对运营商而言更符合当前的建网

实际,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演进是以业务开

展、网络建设成本、网络运营竞争、用户消费

能力等等综合因素为驱动力的。■

光速时代

Page 28: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专题

聚焦

26

目前,电信网络IP化的趋势越来越明

显。3G、NGN、IPTV均可通过基

于IP的路由型多业务平台实现综合

承载。此时的IP网络与几年前IP网络扮演的角

色、承担的责任已大不相同。随着信息业务

IP化、电信业务承载IP化,IP网络不但要承载

日益增加的Internet上网业务,还要作为3G、

NGN、IPTV、大客户VPN的承载网。IP网

络面临着“如何承载高质量业务”、“如何

成为电信级综合业务平台”等课题的严峻挑

战。分组化传输业务在这种背景下渐渐成为

电信业的热点,各种技术都以IP为基础向前演

进,但这是否能够缓解越来越大的业务传输

和处理压力呢?

承载电信级业务的IP承载网

鉴于目前的网络变革和业务需求,IP over

Fiber无法胜任承载电信级业务的IP承载网,

原因包括:

● 路由收敛时间完全依赖核心路由器恢

复,甚至长达几百毫秒,难以满足50ms

以内的要求,IP网无法提供电信级保护;

● 无法规划网络QoS、端到端的QoS使业务

(VoIP、VoD、VPN等)难以开展;

● 缺少有效的资源与QoS的映射关系。

承载电信级业务的IP承载网需要重新定

位。在网络容量方面,网络业务宽带化,对

容量的需求较高;接口需求方面,网络的业

务颗粒逐渐增大,向GE、2.5G POS发展;由

于网络与数据网配合,对业务调度能力的要

求趋弱;同时,网络结构扁平化,对组网能

力的要求不高。

选择哪种技术进行IP承载网重新定位,

是目前争议较多的话题。表1对IP over MSTP/

ASON 与IP over WDM两种技术进行了对比。

从表1可明显看出,在提供带宽、业务颗

粒度、承载效率等各方面,IP over WDM均具

备了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在10GE得到广

泛应用的今天,这种优势更加明显,突出地

表现在城域核心层的应用上。

再来看看IP over WDM在建网和扩容方面

的表现。假设一个双归属六节点数据业务模

型,基于同样的业务分配模式,网络可采取

数据设备组网、波分组网和ASON/MSTP组网

3种方式建网。3种建网模式的方案对比如表2

所示:

在满足相同业务需求的前提下,波分组

网(IP over WDM)模式展现出明显优势。

建网方案 光纤占有 路由器端口 保护方式 扩展性

数据设备组网 10 20个长距 秒级 弱

波分组网(与路

由器配合)6 20个短距 50ms级 强

ASON/MSTP组网 12 20个短距 50ms级 一般

IP over MSTP/ASON IP over WDM

可提供带宽 10Gbps 1.6Tbps

业务颗粒 VC4 波长或子波长

传送透明性 较高 高

承载效率 低(8个GE) 高

CAPEX 初期投资高,后期投资高 初期投资高,后期投资低

中兴通讯IP over WDM解决方案张炼

表1 技术对比

表2 建网方案对比

Page 29: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前瞻 助你赢未来

27

如网络增加一个GE业务,对网络进行扩

容,则3种模式的扩容方案如表3所示。

波分组网(IP over WDM技术)只需增

加单板无需占用光纤资源即可完成网络扩

容。尤其是随着业务增多和网络建设的扩

大,IP over WDM技术在扩容方面的优势将

越来越明显。

综上所述,IP over WDM技术是建设承载

电信级业务的IP承载网的第一选择。

中兴通讯IP over WDM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推出的IP over WDM解决方案具

备以下优势和特点:

1. 高效承载——多业务的汇聚与接入

中兴通讯IP over WDM解决方案完全支持

全业务接入以及SDH或数据低速业务的汇聚

功能。

2. 灵活调度——中兴通讯波分调度方案

● 中兴通讯 RO A D M(可重构光分插复

用器)系统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支持链

形、环形、格形、多环等拓扑结构,

满足客户不同网络现状、各种层次的

需求;

● GSS(General Service Switch Platform )

多业务交换D W D M平台引入后,客户

侧汇聚单元同时提供8条支路通道,每

条通道可独立接入GE、FC、ESCON、

F I C O N、DV B等多种客户业务,线路

侧汇聚单元为4路S T M-16信号,每路

STM-16信号分为工作和保护2个通道,

通过背板传输后分别与时钟/交叉单元连

接,实现8路独立的数据业务的接入、汇

聚和交叉功能;

● GSS多业务交换平台可实现子波长级别的

业务调度,与ROADM相结合,极大地方

便了网络调度的灵活性,从而实现各类

数据业务的分插复用(X-ADM)。同时

GSS可实现业务的背板交叉、群路可调

谐,便于管理;GSS可指定入口和出口,

需求路由自动生成,点击式配置让操作

简单可靠;GSS更支持系统的平滑升级,

客户侧、线路侧均可独立扩容,充分利

用带宽资源,节省投资成本。GSS使网管

控制智能化,CAPEX、OPEX成本优化。

3. 高可靠性——业界领先的光层保护

自2001年开始,中兴通讯在WDM长途干

线、省级干线和本地城域网等全网络层次上

广泛承载了运营商的IP业务,包括FE、GE、

10GE、2.5G POS、10GE POS等各种业务颗

粒。领先业界的光通道共享保护技术自2002年

开始在省级干线、本地城域网上大量应用,为

运营商提供了成熟、稳定、高QoS的光层保护

功能。光通道共享保护是中兴通讯独家拥有的

专利技术,大大节约了网络的波长资源,为运

营商节约了大量投资,并被列入国际标准。

目前,中兴通讯WDM传输网络对所承载

的数据业务提供的保护方式包括:光复用段

1+1/1:1保护、光通道1+1/1:1/1:N保护、2纤双

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OMS-SPRing)、2纤

双向通道共享保护环(OCh-SPRing)等。

中兴通讯适应市场的变化,积极推进并

完善了IP over WDM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已经

建设了众多IP over WDM商用网络,处于业界

领先地位。中兴通讯的产品覆盖了从骨干层到

城域接入层所有的网络层次,并且已经广泛应

用于全球90多个国家的210多个运营商。这些

都充分证明了中兴通讯IP over WDM解决方案

已经得到了广大运营商的认可,具有旺盛的竞

争力。■

扩容方案 光纤占有 路由器长距端口 GE单板 10G光板

数据设备组网 2 4长距 0 0

波分组网(与

路由器配合)0 4个短距 4 0

ASON/MSTP

组网1 4个短距 4 4

表3 扩容方案对比

光速时代

Page 30: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专题

聚焦

中兴通讯一直致力于宽带业务及终端

领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

中兴通讯DHOME系列产品及中兴

通讯数字家庭解决方案。DHOME从用户体验

出发,借助统一的业务平台,全面考虑终端

管理方案与运营、业务自助定制、用户认证

与网络安全、网络服务质量、增值业务开发

等问题,从方案到产品实现家庭网络业务与

电信网络业务的无缝连接。

中兴通讯家庭网络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家庭网络解决方案(如图1)涵

28

欢乐无极限,

精彩我掌控

——中兴通讯与您携手开创数字家庭新时代

盖了家庭通信、家庭信息、家庭娱乐、家庭

监控、家庭网络管理等领域,并可向用户提

供数10款高中低档系列化固网终端产品,包

括家庭网络的核心设备HG(Home Gateway,

H G)、与之配套的适配设备(I A D产品、

W L A N产品、蓝牙网关、I P T V机顶盒等,

也可直接集成在H G中),以及用户终端设

备(蓝牙手持终端等)、终端综合管理系统

等,形成以家庭网关HG为核心的家庭网络,

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应用体验。

中兴通讯DHOME产品特点

● 雄厚研发实力、领先技术优势、快速全

面的定制响应能力

推出基本型、增强型、融合型、SOHO

型系列化DHOME终端,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

业务需求。产品具备全面的硬件定制能力,

TR069远程管理能力,确保根据不同定制要求

最快响应。

● 与国际主要标准组织、国内各大运营商

密切合作

与各大运营商密切合作制定完成规范

及产品定制工作, 作为HGI、DSL Forum、

DLNA/IGRS主要成员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保

证产品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互通性能。

● 为运营商量身打造“家庭网络全业务解

决方案”图1 中兴通讯家庭网络解决方案

专题

聚焦

Page 31: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前瞻 助你赢未来

29

中兴通讯充分考虑家庭用户需求,把宽

带数据接入、VoIP、视频等主流业务的实现作

为重点内容,未来可与家庭内部信息网络进一

步融合,开展家庭安防监控、家电信息化等业

务,为运营商提供端到端“家庭网络全业务解

决方案”。

● 灵活组建家庭网络,实现IPTV、无线上

网、视频监控等Triple Play业务

支持不同端口分别采用路由、桥接、路

桥混合模式,可为用户提供I P T V、无线上

网、视频监控、家庭存储等多种业务体验,国

际IPTV典范香港PCCW指定中兴通讯独家供

货,完美配合IPTV等业务开展。

● 卓越的产品功能性能,为各类业务开展

提供强大保障

高稳定可靠的ADSL2/ADSL2+性能;完

善的WA N接入方式,满足多业务接入复杂

的组网需求;支持ANNEX M,大大提升上

行带宽,配合全球眼、IPTV、FTP等业务开

展;全面的QoS保证;强大的WLAN无线能

力,无线开关按钮和WPS开关,方便用户使

用;支持多种安全加密认证措施;支持定制

INSTALL_CD,操作简单便捷。

● 终端综合管理平台ITMS,保证终端可管

控、业务可部署,真正实现运维“Zero

Touch”

与ITMS平台完全兼容,采用TR069协议

实现设备的远程自动配置管理,便于运营商

统一运维、统一业务下发、统一设备管理

控制,轻松实现从终端到局端的统一管理

控制。

● 丰富的应用经验,为更好地开展各项业

务提供保障

产品规模应用于香港PCCW、中国电信、

中国网通等运营商网络以及北美、希腊、保加

利亚、突尼斯、立陶宛、俄罗斯等地区,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快速而高质量地开通业

务,更为今后业务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服务保障。

● 完善的售后体系保证

中兴通讯全球客户支持中心采用7×24小

时工作制全天候为客户提供设备售后技术支持

工作。

DHOME系列产品为家庭网络的发展注入

持久动力,为用户带来数字时代超前体验。欢

乐无极限,精彩我掌控!■

数字生活

前瞻 助你赢未来

Page 32: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专题

聚焦

30

L全球眼”视频业务是由中国电信新近

推出的一项基于宽带网的图像远程传

输、管理的增值业务。该业务系统利

用中国电信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端口将分散、

独立的图像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区域、全

球范围内的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为各行业的

管理决策者提供一种直观的扩大视觉和听觉范

围的管理工具,提高工作绩效。2007年,中国

电信集团将“全球眼”业务提升为集团重点业

务来建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监控需求,实现

电信业务的增值运营。

中兴通讯根据中国电信“全球眼”视

频监控业务要求,结合其多年电信项目建设

经验和在监控领域的积累,推出了“网络视

讯”视频监控业务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中

兴通讯“网络视讯”统一平台,在满足现有

全球眼2.0、2.5规范所有相关功能要求的同

时,充分考虑电信级平台软硬件架构、新业

务功能支持、大容量组网、综合网管、电信

中兴通讯“网络视讯”视频

余丰喜

级存储、系统和运营安全等方面的内容,系

统基于N G N体系,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

提供电信级的可运营系统,可满足不同应用

业务类型的各种需求,是一套可运营、可管

理、可运维、高可靠性和具备开放性、标准

化的电信级视频监控业务解决方案,并在各

地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图1,与其他视频监控业务解决方案不

同的是,中兴通讯“网络视讯”视频监控业

务解决方案是一套面向未来、并充分考虑了

电信运营商业务融合、平台融合等发展趋势

需求设计的解决方案,在完整提供视频监控

业务的同时,对各类行业监控业务应用、多

媒体业务提供等方面都做了完善的考虑,可

灵活实现并提供多种业务应用,在系统架构

上保持与其他多媒体业务的融合统一。

2005年11月,中兴通讯独家中标江苏电

信网络视频项目,在完成全省13个节点建设

及承载网2个阶段的改造工程以及全网3轮测

试后,于2006年11月开始在“网络视讯”平

台上部署“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目前江

苏电信在中兴通讯的“网络视讯”平台上已

经提供包括IPTV、电视上网、全球眼、会议

电视直播、可视通信等在内的多种业务,实

现了“一个平台、多种业务”的融合。

中兴通讯“网络视讯”视频监控业务解

决方案还独家中标重庆电信、湖南电信等项

目,并在云南、湖北、福建、广西、上海等

省市广泛应用。在中国电信集团刚刚结束的

“全球眼”统谈集采招标项目中,中兴通讯

“网络视讯”视频监控业务解决方案也取得

了综合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图1 中兴通讯“网络视讯”视频监控业务解决方案

监控业务解决方案

Page 33: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前瞻 助你赢未来

31

一、IMS——网络融合的基石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

子系统)是3GPP在Release 5版本提出的

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是一个构建

在PS域上的多媒体控制平台,其核心特点是

采用SIP协议作为会话控制协议,实现了接入

的无关性,从而成为业界公认的多媒体业务控

制和网络融合平台,是向All IP Network 业务

提供体系演进的重要一步。在网络融合的大趋

势下,3GPP、TISPAN和ITU-T等国际标准组

织都在致力于基于IMS的网络融合研究,目的

是使IMS同时支持包括固定和移动在内的多种

接入方式,从而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

IMS技术一方面为运营商提供基于IP的下

一代多媒体业务平台,大大拓宽现有业务种

类,让用户享受到目前传统网络无法提供的

全IP业务功能,从而面向用户提供丰富的多

媒体业务体验,真正实现3G的业务丰富性;

另一方面,IMS将推动运营商的整个网络向全

IP网络演进,使运营商完全获得全IP网络在

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方面的优势,有效降低

CAPEX和OPEX。因此,目前国内外运营商纷

纷把目光投向IMS,并一致认可IMS是3G发展

的必然趋势。

二、 中兴通讯——面向多网络融合的

IMS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引领者

中兴通讯早在1998年就启动了下一代网

络(NGN)及基于IP的核心网络技术研究工

作,是国内最早从事NGN研发的通信设备企

业。2002年起,中兴通讯整合国内各研发机构

以及其美研所、欧研所等精英研发资源,组

建庞大的IMS产品团队,将IMS作为中兴通讯

下一代网络中的战略产品进行持续的研发投

入。目前,中兴通讯正在以成熟、稳定的IMS

商用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快速响应和定制开发

的服务能力广泛服务于国内外运营商。

作为业界为数不多的产品线最全的设备

商,中兴通讯也是业内少数几家能够提供IMS

全系统、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中兴

通讯于2007年4月推出的基于IMS的多网络融

合解决方案——ZIMSTM“至美”解决方案有

效支持固定和移动融合、IT和CT融合,以及

电信、广电业务融合,为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

务提供商转型、建设融合演进的下一代网络提

供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支持。

中兴通讯ZIMSTM“至美”多网络融合解

决方案具有如下特点:

● 提供IMS全系列网元功能,是一个包括核

心控制网络、多媒体业务平台、综合用

户数据库系统、综合接入网络、多媒体

固定和移动终端在内的全系统、端到端

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 基于3GPP、3GPP2、TISPAN、ITU-T、

OMA等国际标准;

● IMS网元与固定、移动软交换网元基于中

兴通讯统一的全IP硬件平台,支持平滑演

进,保护运营商投资;

中兴通讯IMS多网络融合解决方案丽娜

业务融合

Page 34: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32

● 具有完善的网络融合支持能力,提供综

合统一的业务平台、统一的用户数据管

理系统、统一的核心网络;

● 简易的业务生成环境,强大的业务提供

能力;

● 支持包括W C D M A、T D-S C D M A、

CDMA2000、LAN/WLAN、WiMAX、

CABLE、xDSL以及传统2G移动接入和

2G固定接入等在内的多种接入类型;

● 强大的终端支持能力,多样的多媒体终

端解决方案,开放的终端平台;

● 优异的产品互通能力和兼容性;

● 良好的可扩展性,可满足不同规模网络

建设需求;

● 灵活的组网能力,提供集中处理到全分

布处理的不同组网需求。

三、 中兴通讯ZIMSTM“至美”多网

络融合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ZIMSTM“至美”多网络融合解

决方案如图1所示。中兴通讯ZIMSTM“至美”

解决方案涵盖3GPP、3GPP2和TISPAN所定义

的所有功能模块,可提供接入层、承载层、

控制层、业务层和用户数据层等在内的全套

网络设备,包括IMS核心控制设备、用户数据

管理、应用服务器、互通设备、媒体资源服

务器、策略服务器、运营支撑系统等,可同

时为基于固定和移动接入的IMS用户服务。因

此,中兴通讯ZIMSTM“至美”解决方案能够

支持网络各个层面的融合,是一个完善的网

络融合演进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Z I M S T M“至美”解决方案提

供一个综合统一的业务平台ZXUP10,该平

台支持IMS所定义的3大类应用服务器(SIP

AS、基于OSA /Parlay Server的AS、传统移动

智能网),对外提供灵活多样的开放接口。

ZXUP10允许第三方应用接入,支持丰富的

内容和业务,从而增加运营商盈利收入。此

外,作为一个集成的业务管理平台,可同时

对增值业务和第三方业务进行管理计费,辅

助运营商提升业务维护管理能力。

中兴通讯IMS客户端SoftDA(Soft Digital

Assistant,全能数字助理)集成即时消息、呈

现、多媒体会议、应用共享、群组管理等众

多IMS应用,可以有效满足企业和个人对融合

的多媒体通信的需求。

中兴通讯Z I M S T M“至美”解决方案提

供多种终端的接入能力,除了能够应用于移

动网络如GPRS、UMTS、CDMA、WLAN、

WiMAX等,还可以应用于xDSL、LAN等固网

方式。

中兴通讯ZIMSTM“至美”解决方案支持

在线计费和离线计费,支持基于内容、基于

QoS等多种计费方式。

中兴通讯ZIMSTM“至美”解决方案所有

网元采用统一的网管系统,从网元(NE)层

和网络层2个层面对各网元进行管理。每个

N E有本地网管功能,实现对相应N E的日常

O&M;网络层网管提供NetNumen™ 统一解

决方案,实现对所有网元的综合管理。

综上所述,中兴通讯Z I M S T M“至美”

解决方案是一个“多种终端-多种接入-统

一控制核心网-多种应用”的多网络融合解

决方案。系统基于标准、开放的架构,能够

使运营商跨越不同终端和网络快速地提供融

合的多媒体业务,创建与接入和终端无关的

网络。■图1 中兴通讯ZIMSTM“至美”多网络融合解决方案

专题

聚焦

Page 35: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33

数据通信

前瞻 助你赢未来

以太网技术以其简单、价廉、易用、

易获得,在城域网宽带接入网、

城域网骨干设备互联、宽带视讯和

IPTV等业务专网、移动Backhual、各种业务平

台局域网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尤其是近年

来,以太网的带宽和传送距离大幅提高,其应

用面不断拓宽,大有向运营长途网延伸之势。

但是以太本身只是一种分组封装和投递

的技术,以太技术应用于电信网络建设,还

需要进行本征的改造,增加安全、可靠性,

多业务提供能力,以及维护性、可运营等电

信的特性。

下面以宽带接入网为例,分析这5方面的

特性,及其在运营商网络建设和运营商中的

作用。

一、 宽带接入网的安全措施

宽带接入网中的安全需求主要来源于2方

面,设备本身的安全和网络的安全。宽带接

入网中的以太设备,首先要考虑网管层面的

安全,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DDOS攻击是面

向三层设备的,但是各种Proxy/Snooping类的

协议同样可能成为DDOS攻击的牺牲品,所以

这类协议的安全特性也同样重要。

在网络安全性方面,宽带接入网要尽可

能地阻止ARP/ICMP/MAC攻击的进入、防

止网络广播风暴的发生、过滤蠕虫病毒数据

帧、防止非法窃听。

在这些方面,目前有VLAN/QinQ隔离、

M AC绑定、M AC数量限制、广播/I C M P抑

制、MAC/IP/L4过滤、SSH v2加密/SNMP v3

安全访问、VLAN Jump等特性可用。

以太网技术电信化之路都珂

二、 宽带接入网的业务保护措施

网络应用对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双上行是目前

常用组网模式之一。L3网络中IP/MPLS路由机制作用

下,双上行的流量负荷分担和保护倒换已经不是特别困

难的问题,但是二层网络中,以及二层网络接入三层网

络的地方,双归组网的流量负荷分担和保护倒换,因为

生成树类协议的缺陷,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大容量的

BRAS/SR设备,接入用户很多,一旦出现端口和下行链

路失效,影响面也很大,所以城域网开始部署宽带接入

网L2域双上行到两台BRAS/SR,实现BRAS的负荷分担

和冗余保护。如何把汇聚交换机的业务一部分疏导到一

台BRAS,另一部分疏导到另一台BRAS,并且能在一个

BRAS局向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快速地把所有业务疏导

到另一个BRAS,对汇聚交换机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在城域宽带接入网中最有希望得到大规模部

署的技术有智能倒换(ZESS)和以太环网(ZESR)

技术。

中兴通讯智能倒换(Z E S S)技术是将一组(主

/备)接口相互关联,当主用接口不可用时,自动把业

务切换到备用接口上。这方面的最新进展是多域负荷分

担、Smart Group接口上的智能倒换保护。

中兴通讯以太环网(ZESR)技术是一组以太网设

备环形连接,正常情况下,业务流沿环的某个方向投

递,环上一个特定的接口阻塞(Block)业务流,以避

免环路引起风暴。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该特定接口导通

(Unblock),业务流沿环的反向接续。因为环的业务

汇聚模型特点,以太环网特别适合广覆盖的业务接入场

景。这方面的最新进展是多环(环相交/相切)技术、

10GE环、GE捆绑环等。

三、 宽带接入网的多业务能力

城域宽带接入网是用户一线接入各种业务网络的

Page 36: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34

门户,公众Internet业务、网吧、商企用户、

V P N用户、以及近年来出现的I P T V用户、

VoIP用户等,都是通过宽带接入网接入的,如

图1,因此,宽带接入网的多业务识别、标识

和服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比较简单的业务识别技术是基于接入链

路和PVC的识别。当家庭网关采用多PVC通道

上行到宽带接入网,不同的业务从不同的PVC

接入,PVC就可以用作业务识别。

当用户采用单PVC接入宽带接入网时,就

要求网络具有更强的业务识别能力,比如,网

络可以根据以太帧的Protocol字段识别业务。

更加复杂一些的是PC上发生的业务,如

“软Phone”、IM、BT等,需要基于IP五元组

技术,甚至基于状态的DPI技术识别。

业务识别后进入信任域,业务标识可以

帮助后续网络节点更高效地处理分组。基于

QinQ的业务标识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其中外

层VLAN用于区分业务和接入节点,内层业务

用来区分客户。业务标识的另一个方面是设

置和重置802.1p字段,以便后续QoS处理。

业务识别和标识后,宽带接入网要具有

对不同业务提供不同服务的能力,例如基于

VLAN的限速或带宽保证、QoS优先级队列,

以及将业务重定向到不同业务呈现点(POP)

等能力,如采用Selective QinQ技术,把公众

Internet业务和IPTV业务分别定向到BRAS和

SR。

四、 宽带接入网运行与维护

以太网管能力对宽带接入网是非常重要

的,除了一般的网元级配置和管理之外,运

营商网络还需要更多的高级网管特性,包括

网络监控、业务部署和远程检测。

宽带接入网中设备种类多,如何快速部

署业务是运营商非常关心的。比如宽带接入

网中的VLAN/QinQ资源的管理,如何在业务

部署时,屏蔽掉纯技术细节,让运维人员更

关注业务接入的种类、位置和SLA等业务参

数,是宽带接入网业务网管的新动向。

五、 宽带接入网中的网络附着子系

统功能

TISPAN NGN架构是目前公认的可运营的

电信网络架构。

现有的一些以太设备特性可以对应到

NASS中去,如DHCP Snooping协议,实际

上是参与了网元IP地址动态分配的过程,以

及用户进入控制;802.1x也是用户进入控制

的机制;而可控组播技术中用户组播控制表

(CAC)技术,可以认为是“基于用户业务

清单的网络接入授权”功能;精绑定技术也

是用户位置管理的一部分。

以太接入网与网络附着子系统(NASS)

关系非常密切,以太网设备目前和今后一阶

段支撑运营商可运营特性的研发重点是NASS

相关的功能。

中兴通讯是传统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也

是一流的数据网络设备制造商,以太网设备

在网络可靠性、易运营和易维护等方面具有

领先优势,在运营商市场上取得了很高的市

场份额。由于持续的高投入,数据新品不断

推出,全系列交换机强覆盖,支持N G N、

IPTV、3G等的层次化业务承载。

中兴通讯已经在以太技术电信化的道路

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成功协助运营商建设了

大量基于以太技术的可运营、易管理的网络,

展望未来,中兴通讯还将在PBB-TE、Ethernet

OAM等技术方向上强势出击,开发出更多、

更好的运营商需要的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图1 宽带接入网多业务承载

专题

聚焦 数据通信

Page 37: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手机

面面观

35

国产手机格局变阵

中兴通讯稳居国内品牌第一

根据最新公布的赛迪顾问《2007年上

半年中国移动通信终端产业研究报

告》显示,国内手机市场格局已提

前变阵,中兴通讯凭借国内外市场的上佳表

现,以占移动终端市场4.8%的出货量,仅排

在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4大国际品

牌之后,杀入前5,稳居国内品牌第一。

根据该报告显示情况分析,虽然国内手

机市场整体容量不断扩大,但随着3G手机即

将供货和运营商定制模式的走强,手机市场的

游戏规则正在改变,过去国内手机厂商打的是

闪电战、价格战,但这一策略已经失效。因

此,在目前的手机市场格局下,随着运营商定

制路线逐渐深入,只有拥有雄厚技术以及

丰富市场经验的厂商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

颖而出。

“2007年上半年移动通信终端市场的出

货量已经高达2.48亿,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

整体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兴通讯在GSM、

CDMA领域的稳定增长,以及3G产品销售的

拉动,使我们上半年的业绩取得了明显的突

破,”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手机产品体系总

经理何士友说,“特别是中兴通讯手机海外的

市场销售量已经占到整体的70%以上,这对中

兴通讯和中国通信制造业厂商来说,都具有重

要的里程碑式意义,它标志着以中兴通讯为

代表的中国通信服务提供商在行业规模、质

量、品牌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与世界知名通信品

牌抗衡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市场,中兴通讯目前在G S M、

CDMA手机方面表现不俗,在GSM领域与中

国移动的合作已经进入了更加紧密的阶段,

前瞻 助你赢未来

链 接

双方合作推出的A12、A37等手机在中国移动

定制网络中火速热销,A12更是创造了中国

移动定制低端新机型销量排名第一的纪录。

CDMA手机在国内市场销售份额超越摩托罗

拉、LG,与中国联通合作手机目前超过了800

万部。

2007年7月16日,以“一起走过的日子”为主

题的“祝贺中国联通CDMA运营五周年暨中兴通讯

CDMA手机新品发布会”在京盛大揭幕。中国联通副

总裁杨小伟、中国联通终端管理中心总经理于英涛、

中国联通C网经营部副总经理周小平、联通华盛通信

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道杰以及中兴通讯高级副总

裁兼手机产品体系总经理何士友、中兴通讯副总裁兼

中国区总经理曾学忠、中兴通讯联通市场总监吴海、

中兴通讯手机产品体系CDMA产品线总经理齐勇等共

同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到目前为止,中兴通讯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向市场

的CDMA手机已经超过了800万部,为其与三星等国

际一流厂商比肩、问鼎CDMA市场第一阵营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随着C网发展的全面成熟,双方合作也将

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并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

速发展阶段。

中国联通、中兴通讯

合作CDMA手机超800万部

Page 38: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36

手机

面面观

目前中兴通讯在海外市场的井喷主要集

中在新兴市场的飞速飚升以及发达国家市场

的规模进入。今年4月,中兴通讯在印度市场

的CDMA手机销量已先后超过三星、摩托罗

拉、LG,位居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29%。

最近与世界顶级运营商沃达丰合作定制的

GSM手机也已在新兴市场大规模上柜销售。

最近获得国际权威设计大奖——红点大奖的

3G手机D90先后获得北美运营商TELUS以及

乌克兰运营商PEOPLENET的青睐,进入加

拿大和乌克兰市场销售。通过与沃达丰、西

班牙电信、英国电信、和黄、TELUS等国际

一流运营商的深度合作,中兴通讯手机已经

成功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整体销量突破

5000万部。

赛迪顾问预测,2007年我国国内各种制

式移动通信终端总生产出货量最终将突破5

亿部大关。其中仅3G终端产品将超过8000

万部,同比将实现超3位数的增长。3G产品

所要求的技术内涵很有可能成为众多厂商的

分水岭,国内手机市场的重新洗牌正在拉开

序幕。■

【本刊讯】中兴通讯携手搜

狐、IT168、PConline、天极等网

站共同举办的“3G先锋体验大行

动”活动9月15日在深圳拉开帷幕,

从众多报名网友中挑选出的10个用户成

为国内首次体验3G业务的普通消费者。

2007年8月31日至2007年10月31日,

消费者只要登陆合作网站的 “中兴通讯3G

先锋体验大行动专区”,就有机会参与在深

圳、上海、北京、厦门四地组织的3G先锋体

验活动,在真实的3G环境中体验3G手机的视

频电话、手机电视、高速数据传输等应用,

提前享受3G时代带来的种种便利和乐趣。同

中兴通讯3G先锋体验大行动

四地全面展开

时还将获赠中兴通讯提供的价值1000元的手

机一部,最终脱颖而出的3名勇士,还会被授

予“中兴通讯3G体验先锋”称号,提前拿

到3G手机使用。

未来,中兴通讯还将陆续举办类似

的体验活动,从而使推向市场的产品

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虽然目前TD的

3G手机已经满足了商业需求,成熟度

也经受住了考验,但还没有真正走入市场。

针对3G典型业务应用,例如可视电话、多媒

体浏览、流媒体下载等,让用户抢先体验,

将为接下来的3G手机正式上柜销售做好准备

工作。■

Page 39: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

【本刊讯】2007年8月底,中兴通讯与美

国高通公司携手合作,在中兴通讯上海研发

中心成功完成了基于3GPP R6标准的MBMS组

播业务(Multicast Service)测试。这是业界首

次完成MBMS组播业务的IOT测试,也是对以

前MBMS解决方案只停留在提供广播业务功

能的一次重大突破。

本次测试成功完成了128Kbps和256Kbps

等多速率的M B M S电视节目广播和组播业

务,业务流畅,画面清晰,并完成了组播用

户的加入和退出、频率层汇聚和扩散等增强

性的功能测试。MBMS组播业务IOT测试成功

标志着基于3GPP R6标准的MBMS手机电视业

务的广播和组播功能已经全面完成商用前的

准备,具备了在全球展开规模商用的条件。

MBMS是一种简单、部署简便快捷的移

动多媒体业务应用解决方案,它可以帮助运

营商以较低的网络部署成本开展手机电视等

多媒体业务。MBMS分为多媒体广播业务和

组播业务2种模式,组播是一种对特定用户

群传送多媒体服务的更有效方法,它将使运

营商的各种业务更具灵活性和可盈利性。随

着MBMS的不断发展,其支持的多媒体业务

(多媒体广告、电视频道、彩信群发等)尤

其是手机电视业务有望得到迅猛的发展。

中兴通讯携手高通,

成功完成业界首次

MBMS组播业务测试

中兴通讯W C D M A产品总经理方晖表

示:“中兴通讯致力于WCDMA产品研发和市

场推广近10年,目前WCDMA产品技术已处于

业界领先水平,此次成功进行业界首次MBMS

组播业务测试再次展示了中兴通讯WCDMA产

品的领先技术实力和成熟度。”

高通公司大中国区总裁Frank Meng表示:

“MBMS技术是中兴通讯WCDMA发展的核心

领域之一,我们很高兴能与中兴通讯合作进行

此次MBMS组播业务测试。此次组播业务的成

功测试对MBMS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我们相

信此次测试的成功将会帮助中兴通讯提供更有

竞争力的WCDMA产品和解决方案。”

自从MBMS启动标准化进程,中兴通讯

就已开始投入MBMS的研发工作。作为一名活

跃的3GPP成员,中兴通讯已经制定MBMS的

长期演进路标。秉承稳健推进、注重商用用户

承载的市场策略,中兴通讯WCDMA产品目前

已进入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闻 直通车

Page 40: 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 - ZTE · 2018. 1. 4. · 邮编: 5180 7 编辑部电话:0 75- 26 1, 98 发行部电话: 075- 26 3 传真:0 75- 26 1 网址:h tp: /w . z 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