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耳鵯俱樂部 1 37 期通訊 紅⽿鵯俱樂部委員會 委員及⼯作⼈員 主席 文權溢 副主席(內務) 鄧永成 副主席(外務) (從缺) 秘書 鄭金源 顧問委員 蔡松柏 委員 周錦翠(總編輯) 梁浩熾 丘漢光 梁厚鍵 梁國華 組長 文權溢 蔡松柏 吳靜文 勞榮斌 吳仁娜 黄瑞芝 編輯小組 陳志強 關懷小組 梁國華 ※※※※※※※※※ 香港觀鳥會 香港九龍青山道 532 偉基大廈 7 C 電話: (852) 2377 4387 傳真: (852) 2314 3687 電郵: [email protected] 網址: www.hkbws.org.hk 香港首個跨平台免費鳥類資訊流動應用程式「HKcBirds:香 港常見鳥類」,現已在App StoreGoogle Play正式上架。 近年,越來越多市民走入大自然,觀鳥也成為最熱門的大自 然活動之一,加上數碼攝影日趨普及,雀鳥的各種形態和生活習性 都能一一記錄。為了讓普羅大眾可以隨時隨地欣賞這些美麗的鄰 居,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與香港觀鳥會合作開發這個流動應用程 式,內容包括香港二百多種常見雀鳥的多媒體資訊、香港多元化生 態環境的介紹、觀鳥小貼士等。智能手機用戶不但可以免費下載應 用程式,下載後無須上網便可以隨時使用,這對身在戶外或不能上 網的觀鳥者尤其有用。這個程式更設有篩選功能,用戶可按雀鳥分 類、出現生境、居留狀況、瀕危等級或體型大小作篩選,方便搜尋。 透過此流動應用程式,巿民不但可以隨時隨地享受觀鳥的樂趣,更 可以透過圖片及資訊即時鑑定雀鳥的品種。 項目負責人之一的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葉志立博士指出: 「這是全港首個跨平台中英雙語的雀鳥資料流動應用程式,香港觀 鳥會提供了詳細的資料、珍貴的相片及鳥鳴錄音,令這個應用程式 既方便又實用。」 留意: HKcBirds app容量接近1GBHKcBirds:香港常見鳥類」下載網址: App Store: https://itunes.apple.com/hk/app/hkcbirds-common-birds-hong/id849052395?mt=8 Google Play: http://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hk.org.hkbws.hkcbirds 網頁: http://www.cs.hku.hk/~hkbirds/ 香港觀鳥會 2014 9 37 紅耳鵯俱樂部 通訊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 香港觀鳥會

香港觀鳥會 紅耳鵯俱樂部通訊 - WordPress.com · 秘書 鄭金源 顧問委員 蔡松柏 委員 周錦翠(總編輯) 梁浩熾 丘漢光 梁厚鍵 梁國華 組長 文權溢

  • Upload
    others

  • View
    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紅耳鵯俱樂部 1 第 37期通訊

    紅⽿鵯俱樂部委員會 委員及⼯作⼈員

    主席 文權溢 副主席(內務) 鄧永成 副主席(外務) (從缺) 秘書 鄭金源 顧問委員 蔡松柏 委員 周錦翠(總編輯) 梁浩熾 丘漢光 梁厚鍵 梁國華 組長 文權溢 蔡松柏 吳靜文 勞榮斌 吳仁娜 黄瑞芝 編輯小組 陳志強 關懷小組 梁國華 ※※※※※※※※※ 香港觀鳥會  香港九龍青山道 532號 偉基大廈 7樓 C室 電話: (852) 2377 4387 傳真: (852) 2314 3687 電郵: [email protected] 網址: www.hkbws.org.hk

    香港首個跨平台免費鳥類資訊流動應用程式「HKcBirds:香

    港常見鳥類」,現已在App Store及Google Play正式上架。

    近年,越來越多市民走入大自然,觀鳥也成為最熱門的大自然活動之一,加上數碼攝影日趨普及,雀鳥的各種形態和生活習性都能一一記錄。為了讓普羅大眾可以隨時隨地欣賞這些美麗的鄰居,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與香港觀鳥會合作開發這個流動應用程式,內容包括香港二百多種常見雀鳥的多媒體資訊、香港多元化生態環境的介紹、觀鳥小貼士等。智能手機用戶不但可以免費下載應用程式,下載後無須上網便可以隨時使用,這對身在戶外或不能上網的觀鳥者尤其有用。這個程式更設有篩選功能,用戶可按雀鳥分類、出現生境、居留狀況、瀕危等級或體型大小作篩選,方便搜尋。透過此流動應用程式,巿民不但可以隨時隨地享受觀鳥的樂趣,更可以透過圖片及資訊即時鑑定雀鳥的品種。

    項目負責人之一的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葉志立博士指出:「這是全港首個跨平台中英雙語的雀鳥資料流動應用程式,香港觀鳥會提供了詳細的資料、珍貴的相片及鳥鳴錄音,令這個應用程式既方便又實用。」 留意: HKcBirds app容量接近1GB。 「HKcBirds:香港常見鳥類」下載網址: App Store: https://itunes.apple.com/hk/app/hkcbirds-common-birds-hong/id849052395?mt=8 Google Play: http://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hk.org.hkbws.hkcbirds 網頁: http://www.cs.hku.hk/~hkbirds/

    香港觀鳥會

    2014 年 9 月 第 37 期

    紅耳鵯俱樂部通訊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 香港觀鳥會

  • 紅耳鵯俱樂部 2 第 37期通訊

    周秀如

    三月天氣乍暖還寒,氣温只介乎攝氏15

    至20度,且時晴時雨,但鳥兒巳急不及待築巢育鶵了。

    3月20日,無意間在市區公園內的一棵落葉樹上,發現一個鳥巢,內有四隻還未長出羽毛的鶵鳥,正在盤算是甚麽鳥種的時候,親鳥回來了,原來是一對紫嘯鶇,其中一隻羽毛耗損較嚴重,應是坐巢導致,我猜想牠是鶇媽吧!

    由於鶵鳥未有羽毛保温,鶇媽頭兩天大部分時間都留巢照顧兒女,為牠們保温、擋雨;覓食的責任便落在鶇爸身上了。牠也很盡責,天沒亮已為兒女帶來第一份早點及幫忙

    看顧鶵鳥,好讓鶇媽去吃早餐,接下來不斷往返送餐,直至黃昏。

    鶵鳥還未開眼,只憑感覺做反應﹔每當感

    覺到親鳥回巢,便會伸長頸項、張開大口、吱吱索食,務使自己得到親鳥注意而取得食物。兄弟間的關係是競爭者,沒有兄友弟恭這回事。親鳥也不會平均分配食物,食物只會放進張得最大的口中;要得到食物,便要積極爭取。哈哈!好一對虎爸、虎媽!

    鶵 鳥 日漸長大,需要的食物也漸多。可能因為天氣欠佳,又或是市區公園大量使用殺蟲劑,蟲蟲真不好找。食物不足的情況下,強弱漸見。強壯的鶵鳥仍吱吱索食,但餓肚子的開始顯得衰弱無力,慢慢死去。由3月25日至3月28日四日間,三隻鶵鳥相繼離世。養兒育女,是動物天性;但當資源不足時,他們會把食物給予最健康強壯、生存機會最大的個體、好讓種群得以繁衍,這便是物競天擇,強者生存吧!

    獨存的鶵鳥在父母悉心照料下,羽翼漸豐,鶇媽也不再坐巢,大部分時間獨留小鶇在巢內,而自己只遠遠地守護著牠。可是每當風

  • 紅耳鵯俱樂部 3 第 37期通訊

    雨來臨前,她總能夠趕及回巢守護小鶇。3月30日晚上一埸夾着冰雹的黑雨持續下了一整夜,我第二天一早跑去觀察,當時天文台仍發著黃雨警吿訊號。我看見一幕很感人的場面,鶇媽正張開翅膀成屏風狀站在巢邊,為小鶇擋風雨,想必是淋了一整夜雨,羽毛都濕透了!鶇爸去了那?别誤會牠開小差去了,牠是冒雨出去給小鶇找食物啊!雖然天色太暗,視線模糊,但場面仍舊感人啊!

    雨過天晴,小鶇開始學習展翅,自理羽毛,及往巢外排便。鶵鳥排便很

    有趣,若有排便需要,會呼叫親鳥回去,把牠排出的一個白色糞囊立即銜走,很講衛生呢!鶇爸、鶇媽開始用食物引誘小鶇出巢。牠們給小鶇帶食物時,只會站在巢邊的樹枝上,引小鶇站在巢邊伸長頸項才可得到食物。如是者又過了五日,在4月5日的中午,小鶇終於出巢,正式由鶵鳥"升呢"為幼鳥。

    鶇爸、鶇媽巳盡全力育鶵,但成

    功率只有25%。天氣差、食物難求都是原因之一;是誰令這些狀況發生?又有誰可阻止情況惡化? 今天雀仔難養,搞不好他朝人仔也難養啊!

    暑期活動延續篇

    今年的暑期活動自7月8日展開,至今已完成多個不同主題的講座,內容豐富,深受歡迎。

    9月份尚有以下免費講座,歡迎組員踴躍參加 -

    日期 時間 主題 講者 地點 9月2日 10:00 – 13:00 淺談蝴蝶 周秀如 梁顯利社區中心 9月16日 10:00 – 13:00 樹共鳥 蔡松柏 梁顯利社區中心 9月23日 10:00 – 13:00 導賞與鳥鳴 蔡松柏 梁顯利社區中心 9月30日 10:00 – 13:00 讓相片動起來 丘漢光 梁顯利社區中心

  • 紅耳鵯俱樂部 4 第 37期通訊

    丘漢光

    據說望遠鏡在十七世紀發明,有荷蘭眼鏡店將不同鏡片排列,而發現景物放大的現象。1609 年的秋天,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Galilei, Galileo),改良了望遠鏡的設計,並製作了一個放大 32倍的望遠鏡。伽利略將鏡頭首次對準了月球,這是人類首次對月面進行科學觀測。 「地心說」認為地球居於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太陽、月亮、行星和恆星都

    圍繞地球運行。這一學說最初為亞里士多德提出。教廷信奉神創造萬物,神創造的地球是宇宙中心,聖經亦有記載:《詩篇》93:1, 96:10「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詩篇》104:5 「將地立在根基上,使地永不動搖」。《傳道書》1:5「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 在十六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認為太陽處於宇宙的

    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圍繞太陽運動。伽利略對月球及行星的觀察時發覺很多天文現象不能以「地心說」來解釋,發現地球及其他星球圍繞太陽運行,宇宙是以太陽為中心。

    伽利略的「太陽是宇宙中心論」被當時極具權勢的教廷判處「有強烈異端嫌

    疑」:即聲稱太陽在宇宙的中心,地球不是中心而且在運動着,對持有並為此辯駁者與神聖經文相悖。他必須「發誓放棄、詛咒並厭棄」這樣的觀點。最後伽利略被判終身軟禁。1992 年 10月 31日,伽利略才得到平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表示教會對伽利略事件的處理方式感到遺憾,並根據宗教文化議會的研究結果,發表了一份聲明承認教會對伽利略在科學的錯誤判決。

  • 紅耳鵯俱樂部 5 第 37期通訊

    古時觀察宇宙,主要用於制定曆法。陰曆(Lunar Calendar)指主要按月亮

    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它的一年有 12個朔望月,約 354或 355日。主要根據月亮繞地球運行一周時間為一個月(29.5306 天),大月 30 日,小月 29 日。陽曆(Solar Calendar)為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位置,或地球上所呈現出太陽直射點的週期性變化所制定的曆法。中國古代沒有公曆,用月亮的盈虧制定的曆法 (陰曆) 跟季節的變化沒有一定的關係。萬物生長受季節的影響較大,因此曆法必須顧及太陽運行的規律,才能應付農業社會的需要。在運行軌道上四個位置 -- 冬至、春分、夏至、秋分正切合這需要。若再將軌道細分爲 15 度一段,軌道共有 24 個位置,這些位置就是農曆的二十四節氣。節氣是屬陽曆的,因此農曆的性質是陰陽曆相結合。 古時觀察宇宙另一個主要用途是海上導航。早期航海家在大海中沿航線航行

    時,需要不斷確定航船所處的位置,即船所處的經度和緯度的交叉點。航海家爲了弄清楚自己的船所處的緯度,需要通過對地平線和中午的太陽之間的夾角來測量,或通過對地平線和某顆固定星體之間的夾角的測量來確定緯度。 望遠鏡應用原理是利用光之折射與反射,配合光學鏡片,透鏡(lens)或反射

    鏡(mirror)及其所需附件所組成。凸透鏡用作匯聚光線及凹透鏡用作光線發散。利用不同光學鏡片的組合,可以設計出折射式或反射式望遠鏡。

    望遠鏡主要有以下規格:

    1. 集光能力:收集光線,主鏡(物鏡)口徑越大,集光能力越強。 2. 分辨能力:主鏡口徑越大,分辨率更佳。較大口徑望遠鏡一樣的倍率,影像看來也較細緻和清晰。

    3. 放大能力:放大倍數由主鏡(物鏡)焦距及目鏡焦距決定。

    [編者按: 本文章內容是節錄自 6-6-2014的暑期訓練班講座。] ----------------------------------------------------------------------------------------------------------------------------------------------------------------

    徵 求 稿 件

    本通訊歡迎所有組員提供觀鳥及或與紅耳鵯活動相 關 的 文 章 和 相 片 。 文 章 和 相 片 可 電 郵 至 [email protected] 並請註明「紅耳鵯通訊投稿」;下期截稿日期為 11月 22日。 委員會保留最終採用與否及刪改的權利。

  • 紅耳鵯俱樂部 6 第 37期通訊

    導賞員感想 九龍公園 2014年 4月 18日(星期五)(鍾妙蓮)耶穌受難節假期,上班一族可到公園鬆一鬆,今天最令他們雀躍的是一只噪鵑雌鳥。有部分參加者欣悉觀鳥會最近開發 "香港常見鳥類" 手機程式,急欲下載,經提示流動數據速度慢,用 wifi更便捷,便轉而查看義工的手機;部分沒有智能手機者,觀看單張也覺趣味盎然。無疑,這手機程式也可增強新手義工的信心,科技加實戰,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香港公園 2014年 4月 30日(星期三)(蘇勇全)剛剛踏進香港公園,便看見紫嘯鶇站在門口徘徊。不一刻,遠處數隻小葵花鸚鵡在表演花式飛行技巧,其他有的站在高樹上,小睡的、打情罵俏的、各適其式。一隻疑似紅嘴藍鵲在對面樹頂飛過,因光線關係,眾人議論紛紛,究竟是紅領綠鸚鵡還是紅嘴藍鵲呢? 正在爭論中,紅嘴藍鵲再一次在對面樹頂飛過,給眾人一次清楚地展示 “我是誰”。兩隻黃鶺鴒亦落力表演牠們的飛行技巧,一彈一來回,轉眼間又去無蹤。在瀑布水池邊,紫嘯鶇再次出場,像跟我們混熟了一般,跳下來距離我們不足三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展示牠的背影及伸展尾部後才跳回樹上,像告訴我們這是牠的領域,歡迎我們來公園參觀遊覽。看見鳥兒落力地展示牠們的美態,方發覺大自然清楚地告訴我們,怎麼樣才叫做 "簡單就是美"。 九龍公園 2014年 5月 2日(星期五)(林力強)氣溫約 22°C,密雲有微風,此乃最佳觀鳥良機,非常熱鬧地有 45位中外人士出席。美中不足的是園內出現雀鳥品種奇少,只有 12 種,包括夜鷺、鳳頭鷹 …。褐翅鴉鵑、白胸翡翠 …可惜都沒有出現,各人有些失望。今早發生一段小插曲:有觀鳥人士夫婦兩人直接到警衛室領走望遠鏡及手提布袋,幸好他們沒有離開,觀鳥工具得以保存。請向公園寫字樓提醒,日後有人到警衛室取工具時需要:(1)出示紅耳鵯工作證;(2)穿觀鳥會制服,才可領取器材。 九龍公園 2014年 5月 30日(星期五)(霍寶瑩)清晨 7:30,九龍公園的猛烈驕陽已在迎接我們。一位來自多倫多的女士專程來觀鳥,她原來已於 28 日在香港公園参與我們的活動,並在加拿大也時常参與同類組織的觀鳥。我們當然第一時間找鸚鵡們打個招呼,只見两隻亞歷山大鸚鵡含羞答答的用背部向着我們躲在拱門頂,久不露面,我們也不再等牠們了,去找其他老友。當日氣温 30度,烈日當空,出來會面的朋友不多,計有鵲鴝、麻雀、紅耳鵯、黑領椋鳥、原鴿、亞歷山大鸚鵡、夜鷺、珠頸斑鳩及遊隼等。談談、說說、笑笑、望望、指指、點點,時間過得很快,兩個小時就此過去了。

  • 紅耳鵯俱樂部 7 第 37期通訊

    香港公園 2014年 6月 4日(星期三)(梁碧雄)天氣熱,冬候鳥已北回各自的家鄉。今天見到 14 種都是本地鳥或留鳥。參與觀鳥的人數剛巧亦是 14 位,其中三位跟足全程,看她們投入的表現,有望成為紅耳鵯的接班人呢! 還有位五歲男孩,幫我們數有多少隻樹麻雀、黑鳶、黑臉噪鶥等。一隻與他同樣幼小的鵲鴝,爸媽外出找食物,留下牠一個獨自試飛,直至我們 10 時離開,牠都未能踏出重要的一步,飛離樹枝! 爸媽快回家幫牠一把吧! 聯想人類是否比較幸運,在地上學行不會跌得很傷,至少不會死亡! 九龍公園 2014年 6月 27日(星期五)(曾少珍)7 點 20 分領取觀鳥用品後,已看到一對中年夫婦和一位要上班的年輕人在拱廊下等著導賞服務。我們剛將單筒望遠鏡安裝好,年輕人已很雀躍地指著拱廊頂叫道:『看! 那裏有隻綠色雀鳥,左上角又有一隻黑白色的呢!』我們立即調較好正確位置讓三位朋友透過望遠鏡來觀賞牠們,並將「巿區公園野鳥巡禮」單張送給他們,趁機解釋綠色那隻是亞歷山大鸚鵡,牠和紅領綠鸚鵡的主要分別是甚麼;黑白色那隻是鵲鴝,與跟牠相似的喜鵲最大的差異在那裏。我們並依據圖片向他們介紹香港常見的留鳥。當他們透過望遠鏡看到以為很普通的紅耳鵯、麻雀、珠頸斑鳩、黑鳶、野鴿、黑領椋鳥時,都顯得非常興奮和感到有趣。其後來了一對從廣州到港度假的母子,母親趁男孩剛考完初中試,知道這裡有導賞服務便帶自小愛觀鳥的他來學習,期間聽到有雀鳥叫聲時,男孩熟練地說:「這是噪鵑,那是鸚鵡的尖叫啊!」原來他和母親在廣州都經常到郊野或公園觀鳥,對雀鳥的認知看來都有一定水平呢。 九龍公園 2014年 7月 25日(星期五)(梁業發)天氣欠佳,平日聚居於此的紅領綠鸚鵡、亞歷山大鸚鵡都不見蹤影,只剩下數隻珠頸斑鳩和野鴿。沿途我們四處尋找其他鳥類蹤影,直至到達水池旁邊,就發現一隻小麻雀,躲在石壁穴中。用單筒望遠鏡觀察,只見牠黃口震動呼叫,所有人都爭相觀望。有參加者問為何小麻雀的喙部是黃色? 其實大部分幼鳥的喙都是黃色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吸引雀父母把食物放入牠們的口中。從前讀書不就讀過〔黃口小兒無飽期〕嗎? 香港公園 2014年 7月 30日(星期三)(吳永生)今晨夏日火辣辣,汗流浹背,但不減一行十多人的戶外觀鳥興致。一個還是中學生的俄羅斯小伙子獨自一人來港旅遊及觀鳥,他非常雀躍地拍攝了一隻正在樹頂上的夜鷺,還和我們傾談觀鳥心得。空氣悶熱,今天祇看到 7種鳥類的出現,頗令人失望。歸途中,見到清潔工友在地上灑下大量漂白水,味道非常難聞,令人想嘔吐,難怪香港公園近年來鳥種及數量少了很多;有關當局有沒有想過應該用適當及適量(如 1:99) 的化學清潔劑去清潔大地、消滅和預防蚊子的滋生而不影響生態呢?

  • 紅耳鵯俱樂部 8 第 37期通訊

    清晨觀鳥導賞 香港公園 – 逢星期三上午 8:00至 10:00 集合地點:香港公園人工湖邊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2014/12/3 2014/12/10 2014/12/17

    2014/12/24 2014/12/31 2015/1/7 2015/1/14 2015/1/21 2015/1/28

    2015/2/4 2015/2/11 2015/2/18 2015/2/25 2015/3/4 2015/3/11

    2015/3/18 2015/3/25 2015/4/1 2015/4/8 2015/4/15 2015/4/22

    2015/4/29

    九龍公園 – 逢星期五上午 7:30至 9:30 集合地點:九龍公園拱廊 (泳池門口)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2014/12/5

    2014/12/12 2014/12/19 2014/12/26 2015/1/2 2015/1/9 2015/1/16

    2015/1/23 2015/1/30 2015/2/6 2015/2/13 新年休息 2015/2/27

    2015/3/6 2015/3/13 2015/3/20 2015/3/27 2015/4/3 2015/4/10

    2015/4/17 2015/4/24 - - - -

    野外觀鳥導賞 2014年 11月至 2015年 3 月(每月第一個星期六):

    日期 地點 集合時間地點

    第五組 2014/11/1 尖鼻咀 0800 天水圍天澤邨天澤商場 (面對輕鐵天逸站的門口) 第六組 2014/12/6 塱原 0800 上水港鐵站大堂近美心快餐

    第一組 2015/1/3 尖鼻咀 0800 天水圍天澤邨天澤商場 (面對輕鐵天逸站的門口)

    第二組 2015/2/7 南生圍 0800 西鐵元朗站大堂近彩晶軒

    第三組 2015/3/7 大生圍 0800 元朗恆香餅店旁大家樂巴士站

    工作簡報: 香港公園 – 2014年 2月至 2014年 7月參加導賞人數共: 472人次 九龍公園 – 2014年 2月至 2014年 7月參加導賞人數共: 716人次 香港濕地公園觀鳥導賞–2014年 2月至 2014年 4月,共 140人次出席導賞服務

    九龍公園交收望遠鏡可電: 2724 3344請寫字樓聯絡保安前來簽收

  • 紅耳鵯俱樂部 9 第 37期通訊

    勞榮斌

    鬧鐘響起,睜眼看見窗外天色明亮;今早凌晨時分黃色暴雨帶來的忐忑頓時一掃而空。準時到達廸士尼入口附近,幾位導賞員早已到達整理裝備。步行一公里多前往廸欣湖,沿途太陽高掛,還有點熱呢!到達湖區,驚見閘門上鎖。折騰好一會才有職員開門迎客,原來閘門要到九點才開啓! 今天的導賞對象是由廸士尼樂園政府事務部所安排約 20位大嶼山警區耆樂警訊成員,當中以女士為主。雖是長者,但穿上醒目的紅色T恤制服,看來精神抖擻,活力十足。在解說觀鳥須注意的事項後,參加者分成兩個小組,由導賞員帶領漫步廸欣湖尋找鳥蹤。由於季節關係,我們採取「有鳥觀鳥、有樹賞樹」的策略,為參加者儘量介紹湖畔的生態。

    沿途偶爾見到八哥、白頭鵯、珠頸站在枝頭或欄杆上。樹梢上的棕背伯

    勞成為「是日明星」,遠處的一群牛背鷺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石橋旁石頭上的長尾蜥蜴和石龍子更是相機的寵兒;無憂樹下跑跑跳跳的白鶺鴒引得大家都隨著牠行行停停。路旁狐尾棕的菓子已成熟變成金黃色,大家紛紛討論菓子是否可以食用。人工島上有工人正在修剪麵包樹,許多人跟我一樣還是第一次

    看到此樹的真身;聽說它的菓實要經烹煮才可以食用,是什麼味道呢?

    導賞最重要是溝通交流。觀鳥觀樹離不開聊天,一位參加者即席邀請蔡師兄參加她們的社區說故事活動,因為師兄「夠慈祥」;我們都笑說師兄磁力強。一位女士隨口說出一闕順口溜:『唔食你穀,唔食你米,借過地方生竇仔』來描述燕子築巢。形容得非常貼切,可以作為日後導賞的「金句」。 差不多兩個小時的環湖導賞很輕鬆就完成,難得的是參加者都清晰記得見過的

    雀鳥;看起來他們挺喜歡戶外活動。一路走來的觀察,不少參加者都積極活躍,充滿好奇心,看來都是「人老心不老」。長者保持好奇心和多活動應是養生之道。

  • 紅耳鵯俱樂部 10 第 37期通訊

    黃瑞芝

    若有 3至 4天短暫假期,想離開繁

    囂都市、洗滌心靈又不想舟車勞頓去太遠的地方,南嶺是一個值得推薦的渡假地方。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與湖南

    省郴州市宜章縣交界處。公園內有小黄山、瀑布群、親水谷等著名景區。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之地。

    現在去南嶺交通十分便利,由落馬洲過關乘坐深圳地鐵[龍華線]到深圳北站轉乘高鐵,1 小時半便到達韶關。在高鐵站轉搭小汽車,個多小時便到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入口處五指山。吃過中午飯,緊湊的行程便可開始。

    一共去了 4 次南嶺觀鳥 [11/2007、 5/2009、 10/2009 及 5/2014],而以今次 5/2014最為精彩。多得 Benjamin好介紹,陳司機無論在駕駛技術及找尋雀鳥的能耐皆屬優良,同時有非常好的服務態度。觀鳥地點包括親水谷、九重天、小黃山入口、保護區及通天羅等地,一共看了 59種雀鳥[包括: 1黃腹角

    雉、 2灰頭綠啄木鳥、 3黑眉擬鴷、 4紅頭咬鵑、5普通翠鳥、 6 藍喉蜂虎、7 三寶鳥、8 紅翅鳳頭鵑、 9 鷹鵑、10 噪鵑、11 褐翅鴉鵑、 12 普通夜鷹、13山斑鳩、 14 珠頸斑鳩、15 火斑鳩、16 黑冠鵑隼、17 黑鳶、18 紅隼、19 牛背鷺、20 池鷺、21 棕背伯勞、 22 牛頭伯勞、23 紅尾伯勞、24 紅嘴藍鵲、25 灰樹鵲、26喜鵲、27灰喉山椒鳥、28黑卷尾、29鴉嘴卷尾、30灰紋鶲、31鵲鴝、32斑背燕尾、33灰林、34大山雀、35黃頰山雀、36家燕、37 金腰燕、38 領

    黃腹角雉[雄]

    黃腹角雉[雌]

    栗頭鶲鶯

    白頰噪鶥 紅尾水鴝

  • 紅耳鵯俱樂部 11 第 37期通訊

    雀嘴鵯、39 白頭鵯、40 栗背短腳鵯、41綠翅短腳鵯、42黑短腳鵯、43純色山鷦鶯、44 強腳樹鶯、45 金頭縫葉鶯、46 長尾縫葉鶯、47 栗頭鶲鶯、48 畫眉、49 白頰噪鶥、 50矛紋草鶥、51 栗耳鳳鶥、52棕頭鴉雀、53山麻雀、54樹麻雀、 55白鶺鴒、56斑文鳥、57 金翅雀、58鳳頭鵐、59三道眉草鵐。 四天南嶺行每天 4時起床,5時出發觀鳥,大雨、小雨、天色陰晴不定加上

    濃濃大霧,只有兩個下午雨稍停,觀鳥還可以,鳥攝則認真 “ 麻

    麻"。黃腹角雉是此行的目標雀,雖然天氣不

    佳,大霧兼下雨,但仍然看見 4雄 7雌及4 隻幼鳥,最遺憾是紅頭咬鵑劃空而過,但未能捕捉牠的美麗身影。黑冠鵑隼在司機那方位置,下車未瞄準便一飛沖天。金頭縫葉鶯--技術有限,又高又暗又異常活躍,交了白卷。雖然司機確定是小仙鶲的鳴聲但我們不肯定[因不會聽],所以不加入觀鳥名單;白鷴、灰胸竹雞及栗啄木鳥則芳踪渺渺⋯⋯何處尋?

    通告

    紅耳鵯委員會先後有委員因健康理由請辭,相關空缺需予替補。

    有鑑於須提高組員的電腦知識水平、開展新一期訓練班與及編製新導賞員手冊等繁重工作,專業支援需求殷切,委員會特別邀請梁厚鍵先生加入團隊。

    梁先生資訊科技知識豐富並已答允出任委員;謹此致謝。

    三道眉草鵐

    強腳樹鶯

  • 紅耳鵯俱樂部 12 第 37期通訊

    鄺冠雲

    最近群組流傳一張千歲茶聚照片。照片何來?

    事緣一班老雀友總是愛在每週觀鳥匯聚後再茶聚一番,高談闊論、話題隨意、互相取笑,又或讚賞,盡情享受這個早晨。這朝好像是老高吧,說:『先前一兩次的茶聚可能是千歲宴,但總差若干而成空。今天 14 人,若每人平均 72歲便湊成千歲宴了』。

    可是標哥和貞姐姐不祇沒有長者咭,還差好多年才到六十,看來休想了!

    但標哥「嘴硬」,要每人按身份證歲數不記名報上 - 原來年齡不祇是女士們的秘密,男士亦然。一輪擾攘之後,統計結果年齡由五十尾至八十五,總數為一千零七十,「和仔」變成 「大和哥」。

    其後更邀請酒樓服務員幫忙替我們用手機、相機拍照留念,分享我們的歡樂。從照片中看到每位都面帶笑容、精神抖擻、短袖薄衣;而週邊鄰座的茶客,有年紀較我們輕的都穿着夾衣長袖,佩戴頸巾默默地喝茶。

    鳥會的林 CY呼籲港人不可把綠色地帶作其他用途,希望政府的梁 CY多加投資改善郊野環境,提升港人的生活質素,不可把“林”改造成“樑” ;讓老雀友們能繼續盡情享受海闊天空的健康生活。

    祝各位紅耳鵯

    中秋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