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1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成果報告(精簡版) 壹、計畫及成果簡介 一、計畫名稱:「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二、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三、執行時間:2014/8/1 至 2015/7/31。 四、計畫參與人員 計畫總主持人 : 洪淑苓教授(臺灣大學臺文所) 子計畫主持人:黃美娥教授、張文薰副教授、蘇碩斌副教授(以上臺灣大學 臺文所)、潘碧華高級講師、蔡曉玲博士(以上馬來亞大學中 文系)、陳湘琳高級講師(馬來亞大學語言暨語言學學院)、廖 冰凌助理教授(拉曼大學中文系)、伍燕翎高級講師、羅燕婷 講師(以上新紀元學院中文系) 五、計畫成果 : 完成子計畫 8 個並發表論文 8 篇 舉辦參訪及交流工作坊 2 場 舉辦臺灣文學講座 5 場 舉辦臺灣電影欣賞論壇 3 場 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 1 次,共發表論文 28 篇 貳、計畫宗旨、重要性與目的 本計畫之宗旨在於藉由學術活動,提高臺灣文學在馬來西亞的能見度,和馬 華文學有所對話,並凸顯臺灣文學的影響力,加強國際間對臺灣文學與社會文化 之了解,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 (一)計畫宗旨 本合作案之總體計畫以「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 係之探究」為主題,雙方各提出 4 個子計畫,並聯合舉辦工作坊、短期訪問、講 座、電影論壇與國際學術會議等活動,加強雙向的學術交流,共同提升學術研究 能量。希透過這些研究計畫與講座等活動,使馬來西亞各界對臺灣文學與文化有 具體深入的認識,也促使臺灣與亞洲學界的關係更為緊密,可結成學術聯盟,共 同面對全球化的議題,提出亞洲的主張。 (二)計畫重要性 本計畫一方面希望藉由講座推廣臺灣文學,另方面亦期盼以共同合作的方式, 開發研究議題,交換、討論研究資料,提供相互參照的觀點,以利於建立學術交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 Upload
    others

  • View
    2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1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成果報告(精簡版)

壹、計畫及成果簡介

一、計畫名稱:「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二、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三、執行時間:2014/8/1 至 2015/7/31。

四、計畫參與人員

計畫總主持人 : 洪淑苓教授(臺灣大學臺文所)

子計畫主持人:黃美娥教授、張文薰副教授、蘇碩斌副教授(以上臺灣大學

臺文所)、潘碧華高級講師、蔡曉玲博士(以上馬來亞大學中

文系)、陳湘琳高級講師(馬來亞大學語言暨語言學學院)、廖

冰凌助理教授(拉曼大學中文系)、伍燕翎高級講師、羅燕婷

講師(以上新紀元學院中文系)

五、計畫成果 : 完成子計畫 8 個並發表論文 8 篇

舉辦參訪及交流工作坊 2 場

舉辦臺灣文學講座 5 場

舉辦臺灣電影欣賞論壇 3 場

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 1 次,共發表論文 28 篇

貳、計畫宗旨、重要性與目的

本計畫之宗旨在於藉由學術活動,提高臺灣文學在馬來西亞的能見度,和馬

華文學有所對話,並凸顯臺灣文學的影響力,加強國際間對臺灣文學與社會文化

之了解,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

(一)計畫宗旨

本合作案之總體計畫以「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

係之探究」為主題,雙方各提出 4 個子計畫,並聯合舉辦工作坊、短期訪問、講

座、電影論壇與國際學術會議等活動,加強雙向的學術交流,共同提升學術研究

能量。希透過這些研究計畫與講座等活動,使馬來西亞各界對臺灣文學與文化有

具體深入的認識,也促使臺灣與亞洲學界的關係更為緊密,可結成學術聯盟,共

同面對全球化的議題,提出亞洲的主張。

(二)計畫重要性

本計畫一方面希望藉由講座推廣臺灣文學,另方面亦期盼以共同合作的方式,

開發研究議題,交換、討論研究資料,提供相互參照的觀點,以利於建立學術交

Page 2: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2

流的夥伴關係。因此,本計畫的重要性有三:

1.研究臺灣文學對馬來西亞華語教科書的影響,藉此肯定雙方既有的交流成果,

加強雙方的友好關係。

2.研究臺灣文學對馬華文學的啟發與影響,藉此凸顯臺灣文學在世華文學、華語

系文學的重要地位。

3.從教科書、書籍、文學雜誌、校園刊物等多重管道探討臺灣文學進入馬來西亞

的傳播路徑,藉此提供臺灣文學與文化向外輸出的理想模式。

(三)計畫目的

本計畫由雙方研究員合作,各自從教科書、文學作品、書刊、雜誌等層面選

定研究主題與對象,觀察臺灣文學和馬華文學的交流、互動關係,一起思考兩者

間的混同、差異以及獨特的特色。也期待經由這一個整合型的交流合作案,達到

以下目的:

1.透過專題研究計畫,了解臺、馬雙邊的多元關係,使雙方互相了解,建立學術

合作關係。

2.透過工作坊、講座等活動,促使馬華學術界更了解臺灣文學與文化,並促使雙

方共同思考華文文學的未來。

3.透過講座、電影論壇、座談會等活動,推廣台灣文學與電影,使馬國各界深入

了解臺灣文學與文化的各個面向,體會臺灣文學與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特色。

4.提供馬來西亞青年學生及家長認識臺灣之大學教育以及社會文化的機會,增強

其來臺升學的意願,實地了解台灣文學與文化。

參、實際執行與成果

一、專題研究計畫

專題研究計畫部分,臺大這方係由臺文所四位教授、副教授組成,各執行

一個子計畫;馬來亞大學方面,係由中文系資深高級講師潘碧華擔任計畫代表人,

另約集馬來亞大學二位、拉曼大學一位及新紀元大學學院二位共六位成員(含助

理教授、高級講師兼任系主任、講師與博士後研究員身分)個別或共同執行,共

四個子計畫。表列如下:

計畫主持人 單位及職稱 計畫名稱

子計畫一 洪淑苓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教授兼所長 臺灣文學在馬華雜誌中的顯影

Page 3: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3

二、工作坊及短期互訪成果

(一)2015 元月馬來西亞參訪及聯合工作坊

2015 年 1 月 18-24 日,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的老師們:黃美娥所長、

洪淑苓老師、張文薰老師、蘇碩斌老師一行人,從桃園機場赴吉隆坡,展開一連

串的拜訪跟工作坊的活動。

1/18,抵達吉隆坡。

1/19,上午參訪林連玉基金會,了解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歷史和林連玉這位華

文教育先鋒者的事蹟與理念。下午到尊孔獨立中學拜訪,與該校校長、圖書館館

長及華文教師討論華文教科書收錄收錄台灣作家作品情形。

子計畫二 黃美娥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教授

臺灣中學國文教科書和馬來西

亞獨中華文教科書的「關係性」

與「比較論」探討

子計畫三 張文薰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副教授

馬華文學與臺灣校園文學:臺

灣校園文學書刊引進的文化機

構調查

子計畫四 蘇碩斌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副教授

馬華文學在臺灣的軌跡:

1980-90 年代《大馬青年》言

論分析

子計畫五

潘碧華 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

師 臺灣作家駱以軍對馬華作家龔

萬輝的影響 蔡曉玲

馬來亞大學文學院博士後

研究

子計畫六 廖冰凌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系

助理教授

馬來西亞獨立中學華語教科書

中的臺灣元素

子計畫七

伍燕翎 新紀元學院中文系高級講

師兼系主任 臺灣現代文學在馬來西亞的傳

播——以馬來西亞國民中學華

文教材為研究個案 羅燕婷 馬來西亞新紀元中文系講

子計畫八 陳湘琳 馬來亞大學語言暨語言學

學院高級講師 馬華詩文中的臺灣影響

Page 4: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4

1/20,到新紀元學院進行本次工作坊。與會者共有 10 人,首先各自報告個人子

計畫的研究進度,並提出問題討論。會後也參觀了新紀元董總會,該會為馬來西

亞華文教育的領導者,參訪該會也有助於本次計畫主題的推展。

1/21,拜訪吉隆坡中華獨立中學。該校校長親自接待,駐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

處教育組朱多銘組長也陪同參觀。

1/22,在拉曼大學舉行台灣研究國際講座及電影欣賞論壇,由洪淑苓老師介紹

有關台灣現代詩的部分,蘇碩斌老師主講旅行文學。論壇最後,放映電影《總鋪

師》,由黃美娥、張文薰老師引言,張孝威院長、陳湘琳老師亦發言討論,大家

對電影中展現的台灣飲食歷史及主角人物的親情表現,反應十分熱烈。

1/23,由吉隆坡搭巴士至檳城,首先由韓江學院院長及中文系黃美冰主任接待,

雙方互贈紀念品,接著由洪淑苓老師專題演講,講題是「多元與創新—台灣文學

的發展」。會後進行交流,就華文教科書及雙邊文學交流進行討論。

1/24,上午參觀檳城文史古蹟。下午搭機返台。

圖:臺大臺文所團隊參訪林連玉基金會

Page 5: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5

圖 : 於新紀元學院舉行工作坊,計畫成員報告研究進度與討論交流

圖:參訪吉隆坡中華獨立中學

圖 : 於拉曼大學舉行台灣研究國際講座及電影欣賞論壇•活動海報

Page 6: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6

(二) 2015 年 5 月馬來西亞師生來訪及聯合工作坊

為促進馬來西亞師生對臺灣文學的認識,本計畫特別邀請馬來西亞三所大學

師生於2015年5月14-18日來訪,並進行計畫工作坊與研究生學術交流研討會。

本次參訪團隊包括馬來亞大學、拉曼大學、新紀元學院,由潘碧華、伍燕翎、廖

冰淩、陳湘琳及蔡曉玲五位教授帶領三校研究生 10 人。

5 月 14 日,馬來西亞師生訪問團抵達台北。

5 月 15 日,上午參訪臺大校史館,校史館收藏了教授、校友的珍貴手稿,

如臺靜農、林文月、白先勇與王文興等等,讓此次的導覽與參訪,在認識臺大以

外,亦讓馬來西亞的老師同學,對臺灣文學有更多層次的理解。下午參觀紀州庵,

讓馬來西亞的老師與同學,對於臺灣從日治到戰後的歷史,有簡單的認知;也了

解王文興《家變》創作與紀州庵的關係。

下午,分為兩個參訪動線。由臺大臺文所的同學帶領馬大的同學們參訪重要

的文化景點臺北孔廟及二級古蹟大龍峒保安宮。另一個參訪行程是由洪淑苓老師

與張文薰老師陪同馬來西亞的五位老師,前往國家教育研究院的教科書圖書館參

觀。館方派出專人解說臺灣中小學教科書的編印過程,並致贈參考資料,同時也

開放圖書館讓老師們自由參觀。雙方人馬在晚間分別抵達寧夏夜市,一起品嘗台

灣夜美食精華——千歲宴。千歲宴是寧夏夜市的招牌,號稱擁有 20 攤 50 年以

上的經典小吃,故稱千歲宴。馬來西亞同學們對於臭豆腐等臺灣經典小吃顯得相

當有興趣,吃完 20 道佳餚後,大呼過癮,對台灣美食留下深刻印象。

5 月 16 日,舉辦「2015 文化流動研究——臺灣與馬來西亞學術交流」的研

討會,由台大台文 5 位研究生與馬來西亞 10 位研究生發表論文,並由臺文所黃

美娥所長、本計畫主持人洪淑苓教授、臺文所張文薰、蘇碩斌教授以及上述潘碧

華等 5 位教授分別擔任主持人與講評人。計畫工作坊除由計畫成員報告計畫進度

外,另亦邀請台北大學中文系陳大為教授、中興大學中文系羅秀美教授、成功大

學台文系廖淑芳教授分別介紹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研討會議程緊湊,討論熱烈,

雙方師生與外校學者均留下美好印象。詳細議程如下。

主題 時間 活動內容

報到 8:30~9:00 簽到

開幕式 9:00~9:10 所長致歡迎詞

第一場 9:10~10:10 主持人:黃美娥老師 講評人:潘碧華老師

發表人 論文題目

魏亦均 輻輳的「民國」: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的互涉

Page 7: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7

與流動——以「綠洲社」、「神州社」為主要

考察對象

宋凱霖 李漁小說中的戲曲性

陳國靖 中國小說文類的誕生:《史記》影響漢魏六朝

小說構成為中心

第二場 10:10~11:10 主持人:伍燕翎老師 講評人:洪淑苓老師

發表人 論文題目

蕭晴方 當代旅臺馬華作家的原鄉書寫:以龔萬輝及

黃瑋霜為例

陳舒怡 《等一個人咖啡》電影中的寓意解讀

劉泀嗪 主宰與逆轉:李憶莙小說《遺夢之北》女性

悲劇命運論述

休息 11:10~11:30 休息時間

第三場 11:30~12:30 主持人:蘇碩斌老師 講評人:廖冰凌老師

發表人 論文題目

劉佛雲 先秦儒家道德倫理於國民型華文中學之價值

蕭彣珈 非華裔在馬來西亞華文小學漢語學習的策略

劉亦修 印尼民謠《Bengawan Solo》於戰後東亞與東

南亞之翻唱現象

用餐及

休息

12:30~13:30 中午用餐及交流時間

第四場 13:30~

15:30

103 教育部

計畫「台馬交

流工作坊」

聯合主持

人:洪淑苓老

師,潘碧華老

師。

主題: 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之研究與交流

時間 主持人 主講人 題目:

13:30~13:50 羅秀美

老師

陳大為老師 臺灣與馬

華詩歌

13:50~14:10 陳大為

老師

廖淑芳老師 臺灣小說

14:10~14:30 廖淑芳

老師

羅秀美老師 臺灣散文

14:30~15:00 潘碧華

老師

伍燕翎老師

洪淑苓老師

103 教育

部計畫內

容與進度

報告

Page 8: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8

15:00~15:30 洪淑苓

老師

潘碧華

老師

綜合討論

休息 15:30~15:50 休息時間

第五場 15:50~16:30 主持人:張文薰老師 講評人:陳湘琳老師

發表人 論文題目

廖紹凱 當代臺灣華文小說與內向世代

曾杏銀 曹禺 30 年代至 70 年代的劇作風格與創作思

想的轉向

第六場 16:30~17:30 主持人:廖冰凌老師 講評人:蔡曉玲老師

發表人 論文題目

尹鎂姍 淺談馬來西亞飲食評論的分類與發展

周新寧 Hokkien Language Use among Chinese in

Johor, Malaysia

柔佛州閩方言使用調查

楊富閔 五〇年代臺灣文學另一章──從劉非烈及其

「小說廣播化」現象談起

圖:臺大、馬來西亞老師參訪國家教育院教科書圖書館

圖:臺大、馬來西亞同學參訪孔廟

Page 9: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9

圖: 文化流動—台灣與馬來西亞學術交流研討會全體合影

圖: 文化流動—台灣與馬來西亞學術交流研討會•與會學者

三、臺灣文學講座、電影欣賞論壇及成果

本計畫在馬來西亞各大學共舉辦 5 場臺灣文學講座、3 場電影欣賞論壇,包

括 :

2015 年 1 月 22 日,洪淑苓、蘇碩斌教授在拉曼大學演講;洪淑苓教授主講「臺

灣現代詩的現代與後現代」;蘇碩斌教授主講「臺灣文學中的旅行文學」。而後由

洪淑苓教授主持《總鋪師》電影欣賞論壇,黃美娥、張文薰教授擔任引言人,與

會的張孝威院長、陳湘琳老師、蔡曉玲老師及拉曼大學的師生也都發表感想。

1 月 23 日,洪淑苓教授在韓江學院演講,題目為「多元與創新——台灣文學的

特質與發展」。

6 月 24 日,在韓江學院舉辦《總鋪師》電影欣賞論壇,由韓江學院中文系主任

黃美冰博士主持,黃美娥教授與洪淑苓教授擔任引言人。

6 月 27 日,在馬來亞大學舉辦《一頁臺北》電影欣賞論壇,由蘇碩斌教授主持,

張文薰教授及馬大陳湘琳教授老師擔任引言人。

Page 10: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10

6 月 28 日,黃美娥、張文薰在馬來亞大學演講,黃美娥教授的題目為〈現實與

想像:臺灣文學中的南洋書寫〉、張文薰教授的題目為〈臺灣文學中的日本形象〉。

圖:黃美娥所長致贈《白先勇作品全集》,韓江學院中文系黃美冰主任代表接受。

圖:臺大師生團隊參訪韓江學院並舉辦電影欣賞與論壇

圖 : 於馬來亞大學舉辦臺灣文學講座 : 洪淑苓教授主持,黃美娥教授主講

Page 11: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11

圖 : 於馬來亞大學舉辦臺灣電影《一頁台北》欣賞論壇,蘇碩斌教授主持,張

文薰教授、陳湘琳教授引言

四、舉辦「2015亞洲華人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為促進學術交流,發表本計畫研究成果,本計畫與馬來亞大學中文系、華人

研究中心等單位合辦「2015 亞洲華人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共發表 28

篇論文,包含本計畫團隊成員及他校學者專家、研究生。本計畫成員的論文集中

在第一天第一至三場的議程發表,更凸顯本計畫的研究成果。而為鼓勵同學,大

會也設立四名「最佳論文獎」,由與會各校的老師代表擔任評審,馬大中文系蔡

曉玲老師擔任總評。張老師認為研究生的表現都出色,他們主要的評比準則為學

術性、人文關懷、史料使用精準度與論文是否對題,選出四篇優秀論文。這個獎

項由蘇丹伊德里斯教育大學的張康文同學、馬大中文系的尤雪莉同學、臺灣大學

臺灣文學研究所的劉亦修及楊富閔同學獲得。閉幕中,馬來亞大學潘碧華老師感

謝臺大臺文所、馬大中文系、UBSI、新紀元學院、報館、系上老師等。她也很

高興看到研究生組的出色表現,是對研究生一個極大的幫助以及鼓勵。

會議結束後,緊接著是另一場專屬本計畫的座談會——「臺灣文學與馬華文

學交流經驗及展望」的座談會。主持人洪淑苓教授首先說明本計畫的內容與目的,

並從電腦螢幕拉出本計畫網頁,展示出一月份訪問林連玉基金會、尊孔中學、吉

隆坡中華獨中、馬大、新紀元學院、拉曼大學及韓江學院等單位的活動照片;五

月份也有馬大、新紀元與拉曼大學三校師生 15 人到台大台文所參訪的紀錄。此

外,六月初,吉隆坡中華獨中謝上才校長也到台大訪問,顯現這個計畫非常受到

馬來西亞各學校重視,和台大台文所的往來更加活絡起來。洪老師還提到,本網

站也貼出各個子計畫的題目與摘要,以及一些相關的資料介紹,歡迎各界參考,

更希望藉由這個國際合作的計畫,可以帶動台、馬雙方的交流氣氛與成果。

Page 12: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12

座談會由黃美娥所長總結,黃所長以目前臺大臺文所及馬大中文系已有交流

的基礎,希望臺馬雙方開展出更多元豐富的實質交流,譬如合辦研討會、共同執

行研究計畫、建立交換生機制等,都是可以繼續推動的項目。這些預期,在座的

老師和同學們也都相當期待。於是,在充滿熱情與期待的氣氛下,兩天的研討會

活動終於劃下精彩的句點。

圖: 開幕式大合照

圖 : 本計畫成員參加研討會論文發表

圖 : 第一天專家學者論文發表

Page 13: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13

圖:第二天研究生論文發表

圖 : 第二天研究生論文發表

圖:優秀論文的得獎者與教授們合影留念

圖:「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交流經驗及展望」座談會

Page 14: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14

圖: 閉幕式大合照

2015 亚洲华人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議程

2015 年 6 月 27 日 (A. 公开组)·马来亚大学文学院 A 讲堂

08.00am-

09.00am

报到

09.00am-

09.45am

开幕:

奏马来亚大学校歌

“2015 亚洲华人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简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祝家丰博士致欢迎词

国立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黄美娥教授致词

马来亚大学文学院院长代表Hanafi Hussin副院长致

开幕词

赠送纪念品

合照

09.45am-

10.00am

茶叙 地点:

DATARAN

SISWA

10.00am-

11.00am

A1

主持人:洪淑苓(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报告人:

1.黄美娥(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根”

的政治与语文斗争:台、马高中国文/华文教

科书中在地文学的意义

Page 15: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15

2.廖冰凌(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推动多元文

化教育理念的齿轮之一——马来西亚独立中

学《华语》课本中的台湾元素

3.张文薰(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马华文

学与台湾校园文学期刊

11.00am- 12.00pm

A2 主持人:黃美娥(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报告人:

1.洪淑苓(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共享青

春时光与艺文养分——台湾文学与流行文化

在马华杂志《椰子屋》中的显影

2. 陈湘琳(马来亚大学语言暨语言学学院):

马华诗文中的台湾

印记——“中国”图象的辨析与解读

3. 苏硕斌(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马华文

学在台湾的轨迹:1980-90 年代《大马青年》

言论分析

12.00pm-

12.30pm

参观“台湾文学展” 地点:

马来亚大学总

图书馆

12.30pm-

01.30pm

午餐 地点:

DATARAN

SISWA

01.30pm-

02.30pm

A3

主持人:苏硕斌(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报告人:

1. 伍燕翎、罗燕婷(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

台湾:中国文学向东南亚移植之中转站——

以 1960 年版马来西亚华文教科书为研究个

2. 蔡晓玲(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遗弃美学的延

续:台湾作家骆以军对马华作家龚万辉的影

3. 黄美冰(韩江学院中文系):行动的文

本——21 世纪中、港、台、马华文学活动在

Page 16: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16

线初探

02.30pm-

03.30pm

A4

主持人:黄美冰(韩江学院中文系)

报告人:

1.潘碧华(马来亚大学中文系):论小黑的马共

书写的建构与反思

2.林德顺(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身灵归

处:贺淑芳小说《别再提起》与多元族群伦

理探讨

3.何逸敏(新加坡国际学校):中国话剧在新加

03.30pm-

04.30pm

A5

主持人:陈湘琳(马来亚大学语言暨语言学学院)

报告人:

1. 潘建国(北京大学):《世說新语》在宋代的

流播及其书籍史意义

2. 贾颖妮(广东金融学院):去污名化:1990

年代以来马华文学中的混血儿书写

3. 李锡锐、杨建生、王梅清(玛拉工艺大学):

鱼与其他动物的配对在华巫习语中的文化意

涵对比

04.30pm-

04.45pm

研讨会公开组总结

总结人:

洪淑苓教授

04.45pm-

05.00pm

茶叙

地点:

DATARAN

SISWA

05.00pm-

07.00pm

A6 台湾电影欣赏与论坛

片名:一页台北(荣获 2010 柏林影展亚洲最佳电影

大奖)(1 小时 25 分钟)

Page 17: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17

演员:姚淳耀,郭采洁,张孝全,柯宇纶,高凌风等

发言人:苏硕斌、张文熏、陈湘琳等

明天继续

Page 18: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18

2015 年 6 月 28 日(B. 研究生组)·马来亚大学文学院 A 讲堂

08.30am-

09.00am

报到

09.00am-

10.00am

B1

主持人与点评:廖冰凌(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

报告人:

1.郭联福(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博士生):论 1895-1900 年新加

坡文学传播的媒介生态特征——以丘菽园及其《五百石洞天

挥麈》为研究视角

2.张康文(苏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学中文系硕士生):旧瓶装新

酒?——论马华作家的“阿 Q 记忆”及其本土视角与局限

(1945-1965)

3.尤雪莉(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硕士生):肮脏•疼痛•隐喻——

战前马华文学中华工的苦难叙述

10.00am-

10.15am

茶叙 地点:

DATA

RAN

SISWA

10.15am-

11.15am

B2

主持人与点评:张惠思(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报告人:

1.蔡译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生):温瑞安马、台、

港三地迁徙与创作 ——以“四大名捕”系列为讨论中心

2.魏亦均(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生):辐辏的“民

国”:台湾文学与马华文学的互涉与流动——以“绿洲

社”、“神州社”为主要考察对象

3.萧晴方(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生):新生代马华作

家的原乡书写:以龚万辉及黄玮霜为例

11.15am-

12.30pm

B3

主持人与点评:蔡晓玲(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报告人:

1.杨富闵(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博士生):五〇年代台湾

Page 19: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19

文学另一章──从刘非烈及其“小说广播化”现象谈起

2. 廖绍凯(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生):当代台湾华文

小说与內向世代

3. 简丞佐(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生):出入岛屿—论金庸小

说中的岛屿建构

4. 呂倩如(国立台北大学硕士生):玄幻之境与人生现实 ──

论沧月武侠小说“鼎剑阁系列”的人性刻画

12.30pm-

01.30pm

午餐 地点:

DATA

RAN

SISWA

01.30pm-

02.30pm

B4

主持人与点评:吴益婷(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报告人:

1.戴宁(首都东京大学博士生):中日混血儿女的自我形成及

受多文化家庭的影响

2.刘亦修(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生):印尼民谣

《Bengawan Solo》于战后东亚与东南亚之翻唱现象

3.严敏敏(马来亚大学中文系硕士生):砂拉越土著生就读华

小因素和現狀探討

02.30pm-

02.45pm

研讨会研究生组总结

研究生优秀论文奖颁奖

闭幕

总结与

评审:

张惠思

博士

蔡晓玲

博士

3.00pm-

3.45.pm

B5 台湾文学讲座 1

主持人:洪淑苓(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主讲人:黄美娥:台湾文学中的南洋书写

03.45pm 茶叙 地点:

Page 20: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20

04.00pm DATA

RAN

SISWA

04.00pm-

04. 45pm

B5 台湾文学讲座 2

主持人:洪淑苓(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主讲人:张文薰; 台湾文学中的日本形象

04.45pm-

05.30.pm

交流环节:「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交流經驗及展望」的座談會

主持人:洪淑苓(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黄美娥(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再会

五、計畫網站

本計畫網站名稱為「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

探究」,網址 http://ntutaiwan2015.wix.com/ntutaiwan2015,亦可透過臺大台

文所網站(http://www.gitl.ntu.edu.tw/main.php)連結進入。

本網站由計畫助理蕭晴方、王俞婷管理。網站先在首頁開宗明義寫道「本部

落格為 103 年度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案之計畫網站,計畫

名稱「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旨在提

高臺灣文學在馬來西亞的能見度,和馬華文學有所對話,並凸顯臺灣文學的影響

力,加強國際間對臺灣文學與社會文化之認識。

網站共分四大部分:「最新消息」、「計畫概述」、「計畫成員及研究計畫

簡介」、「臺馬文學對話」,以便介紹本計畫活動與成果,供對台灣文學與馬華

文學有興趣的人士做參考。

陸、總結與建議

一、繼續拓展、延續臺灣與馬華學界的實質交流

在這次的交流中,我們了解雙方華文教科書的現況及海外華文教育的艱辛。

臺灣教育部對馬華華文教育的支持,是延續當地中華文化的重要動力。臺灣文學

更在當地馬華社群中,有一定的影響力,並對華文教育的延續貢獻良多。故建議

雙方的交流合作應延續,使臺灣與馬華雙邊的學術有更多元而實質的合作。

二、持續辦理臺灣文學講座

Page 21: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21

在這次雙方互訪的過程中,本計劃舉行數次臺灣文學講座,講授內容貫串日

治時期到現當代,突破以往馬華學界對臺灣文學的認識。建議持續辦理。

三、推廣臺灣電影欣賞論壇

臺灣電影在南洋華文界非常受歡迎,而影像又可以更快速傳遞社會、文化等

訊息,有助於海外社群了解臺灣社會的文化。在本計劃的電影欣賞論壇中,我們

又有引言人的帶領,使馬華師生更了解臺灣文化的關鍵內容。故建議以後可以持

續推動系列的台灣電影欣賞,且在放映電影之外,需同時舉行座談會、論壇,以

達到溝通的效益。

四、廣設馬華交換生、留學生之機制與獎學金

雙方同學交流互訪,引起馬大學生對臺灣教育環境的嚮往,臺灣的學術環境,

不論是治學、師資、材料方面,都是在馬的華語教學機構的典範,馬來西亞的同

學希望臺灣教育部能設置獎學金,或多提供遊學臺灣的機會,讓他們在華語文化

的學習上,有更好的進步空間。

以上,總結本計畫之具體成果有:完成子計畫 8 個並發表論文 8 篇、

舉辦參訪及交流工作坊 2 場、舉辦臺灣文學講座 5 場、舉辦臺灣電影欣賞論壇 3

場、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 1 次,共發表論文 28 篇,印製會議論文集一大冊。本

計畫為期一年,獲得明顯的成果,雙方參與人員也締結良好的學術交流關係。但

如未長期推廣,成效恐失,建議應繼續交流合作,例如推廣長期的臺灣文學講座、

建立互訪機制、提供更豐富的臺灣文學資源到馬來西亞,或共同開發新的文化交

流與互動的研究計畫等,都是雙方研究人員衷心期盼。

柒、附錄

一、相關報導

1. 台大臺灣文學研究所‧訪隆中華獨中交流 / 星洲日報 2015/01/21

(吉隆坡 21 日訊)吉隆坡中華獨立中學與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共同探討

馬台兩地文學的關係,並進行交流。

中華獨立中學校長謝上才表示,獨中肩負發揚中華民族母語教育和傳承中華民族

文化的使命,他衷心希望此交流會是個美好的起始,雙方往後能有更多合作與交流

的機會。該校資源中心主任洪天賜也向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介紹獨中華文課所

使用之教材,並列舉課本中選用臺灣文學的課文。而華文創作學會劉慧華老師也表

Page 22: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22

示,隆中華早在 90 年代初期,即成立華文創作學會,並創辦《隆中叢書》,以鼓勵

師生創作。

台大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黃美娥對於此次參訪表示高興,她感謝洪淑苓教授領

導參與臺灣教育部之“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關係之探討”計

劃,讓團隊有機會瞭解馬華文學的發展。他將“文學”視為養分的累積,亦希望雙

方能誠如謝校長所說的,以馬來詩歌中的“一”作為根基,往後能有更密切的互動。

訪問團代表有黃美娥所長、洪淑苓教授、張文薰副教授、蘇碩斌副教授,臺灣駐馬

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朱多銘組長、廖苡亙秘書、林麗悅秘書,以及拉

曼大學中文系廖冰凌助理教授。(星洲日報‧大都會)

全文連結: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341683#ixzz3hFoC5Ywy

2. 臺灣大學率團參訪韓江學院中文系,洪淑苓教授主講臺灣文學發展史 /

韓江電視新聞中心 2015/ 01/ 24

配合台湾教育部 103年度台湾研究国际合作案“知识传播与文化交流 - 台湾

文学与马华文学多元关系之探究”计划项目,台湾大学于本月 23 日率团参访韩

江学院中文系。洪淑苓教授表示,目前台湾文学的新趋势就是结构中心思想,突

破以前固定的价值观,让读者有参与作品的空间。

影像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0ukn75sqOo

3. 台大代表團訪韓院 探討台灣文學特質與發展/光明日報 2015/01/24

北馬 2015-01-24 17:18

周永能(右三)在馬國輝、黃美冰陪同下贈紀念品予黃美娥、洪淑苓、蘇碩斌及張文熏。

(檳城訊)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代表團週五蒞臨韓江學院,並配合台灣教育部

103 年度台灣研究國際合作案“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台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化

Page 23: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23

關係之探究”計劃項目,與師生們一同探討“台灣文學特質與發展”,互相交流。

該分享會是由來自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洪淑苓為主講,當天出席者有該院首席執行

長周永能、副院長馬國輝、中文系主任黃美冰、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兼所

長黃美娥、副教授張文熏及蘇碩斌。 (光明日報)

全文連結:

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238965?tid=23

4.本所由教育部補助「知識傳播與文化流動:臺灣文學與馬華 文學多元關係之

探究」計畫,將於 2015 年 5 月 16 日(六)假臺大臺文所 324 口譯教室舉辦「2015

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工作坊」,歡迎參加!/臺大臺文所網站 新

消息 2015/05/10

全文連結 :

http://www.gitl.ntu.edu.tw/news/news.php?Sn=629

5.馬大“亞洲華人文學研討會”‧學者分享研究成果 /星洲日報 2015/06/27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 27 日訊)“2015 年亞洲華人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

會”於本月 27 日和 28 日在馬來亞大學文學院進行,國內外專家學者將透過該平

台發表研究成果,加強各國大專院校之間的文學交流。

研討會的宗旨是加強本地大專院校對華人文學與文化的研究、提高國際間中文研

究單位的合作交流以及提供學術人員發表研究成果的國際平台。

全文連結:

http://host.cc.ntu.edu.tw/sec/schinfo/schinfo_asp/ShowContent.asp?num=1228&sn=13546

Page 24: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臺灣研究國際合作交流計畫 知識傳播與文化交流: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多元關係之探究

24

7. 臺文所師生赴馬來西亞舉辦臺灣文學講座與研討會/ 台大網站 / 首頁/校園訊

息/焦點新聞 2015/8/4

為推廣臺灣文學及執行教育部國際學術合作計畫,臺文所黃美娥所長帶領該所師

生共 9 人,在 2015 年 6 月 24-29 日赴檳城及吉隆坡舉辦臺灣文學講座與研討會。

此次行程 6/24-25 首先到訪韓江學院,舉辦臺灣電影欣賞與論壇,而後於 6/26 轉

往吉隆坡,於 6/27-28 兩日假馬來亞大學文學院 A 講堂與馬大中文系合辦臺灣文

學講座、臺灣電影欣賞暨座談會、以及「2015 亞洲華人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

討會」。

全文連結:

http://www.ntu.edu.tw/spotlight/2015/584_20150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