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周刊 4 2019 5 29 日 星期三 社长 总编辑 马云升 本周总值班 廉士传 3264582 本周值班编委 接振贵 责任校对 王国成 总编办公室 3264537 时政新闻编辑中心 3261813 社会经济采编中心 3262613 副刊专刊编辑中心 3213339 新闻采访中心 3262522 新媒体中心 3261380 广告部 3262159 发行部 3264552 投递咨询 3224916 本报地址:四平市海丰大街 1191 邮政编码 136000 定价 全年 398.00 元 每月 34.00 广告许可证 05002 印刷 长春日报社印务中心 本版编辑: 赵艳红 韩丽丽 魏静 本版校对: 赵健杰 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报讯( 实习记者 关婧格)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 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 革,促进教师成长,打造高效课 堂,近日,铁西区实验中学面向 全市举行了“教育教学开放日” 活动。为表示开放的信心和诚 意,实验中学利用微信平台、电 台、校园网等媒体对开放日相关 活动内容进行宣传,发出邀请, 并承诺“教育教学开放日”所有 功能室、食堂、公寓全面开放,所 有班级、所有课堂全部采取推门 听课的对外开放的模式,向来访 的市局领导、教育学院教研员、 兄弟学校教师充分展示教育教 学和学校管理。 此次“教育教学开放日”活 动,全方位展示了实验中学的 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学生活 动、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检验了 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水平。实 验中学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 努力提升课堂改革和教学管理 水平,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上 很下功夫,明确立德树人的根 本目的,深化新课程改革,积极 探索和践行新高考改革的各项 任务,建学生难忘校园,办人民 满意教育。 建学生难忘校园 办人民满意教育 本报讯(记者 崔 冰 锌) 前,《时事新闻课》(第114期)栏 目组来到市六马路小学校进行 节目录制,本期录制的主题是 “友善—正确的沟通交流方 式”。 《时事新闻课》是吉林省教 育局和新华社吉林分社联合打 造的一档面向长春地区中小学 的时事新闻类节目。作为我市 第一批时事新闻课试点校,学校 高度重视本次录制工作,鼎力支 持,师生精诚合作,配合默契。 情景剧《六尺巷》展现了人与人 之间要和谐相处,友善礼让,互 相理解,彼此宽容;校本课《邓爷 爷精神代代传》之“乐于助人的 小平爷爷”,充分呈现了学校独 特而鲜明的德育校本课和办学 特色,通过借伟人的故事引导孩 子要待人友好、心怀友善。 六马路小学大队辅导员赵 晶表示,多年来,六马路小学一 直注重对学生友善方面的培养, 教育学生学会理解、体谅和包 容。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同 学们知道了如何才能将关爱他 人,友善待人落实到行动中。 “友善—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 六马路小学参与《时事新闻课》录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发展教育的永恒 主题,同时也是检验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 要指标。多年来,迎宾街小学始终坚持“办 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坚持严把质量关,在 低中年段持续打好基础的前提下,特别强化 毕业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2015年5月,市 教育局等四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四平 市区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实施意 见》,正式启动了大学区建设项目,铁西区大 学区东区以迎宾街小学为学区长学校,几年 来,依托大学区平台,学校进一步加强了毕 业班的工作,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毕业 生品学兼优,发展潜力大,得到上一级学校 和家长的普遍认可,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 求真务实 强化管理奠基础 管理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大局,迎宾街小 学校领导班子深谙此道,他们求真务实,强 化管理,依托大学区建设设施资源共享、教 师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 管理资源共享这“五个共享”条件,引导学生 过好成长关键期。 六年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第一个特殊 时期,从孩童到少年,学生在生理、心理各方 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这一年的教育引导是否 得当,对学生初中、高中甚至更远的未来都 有很大影响。迎宾街小学六年部迁至站前 小学环境相对独立,为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 便利。为此,学校选派管理和教学业务骨 干,组成强有力的领导团队,首先全面加强 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和 能力基础。每届毕业班还针对学生特点,制 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一方面按进度完成 最后一个学年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系统整 理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查缺补漏,加强计 算、阅读等各项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不 但学会,更要会学。并在最后一个学期,进 行相应强度的应试训练,为学生适应初中的 学习节奏做好过渡。 同时,坚持抓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针对中考体 育项目进行了有效地准备性训练,迎宾街小 学毕业生在升入初中后,体育成绩特别是跳 绳项目都非常优秀。 提升品位 弘扬德育主旋律 欲栽大树柱长天,以人为本德为先。学 校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始终把德育教育放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通过优化德育 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全面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青春 懵懂时期为学生健康成长引好路。“作为 毕业年级,只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思想建 设,不亚于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埋下了 ‘定时炸弹’。为此,学校在六年级学生中 坚持通过各种活动加强思想教育、行为习 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和成长规划教育。” 校长朱亚玲介绍说,在主题班队会上,学 生们展开深入讨论,甚至是激烈的辩论, 去修正自己的思想言行,完善自我教育; 每周的国旗下讲话,每个班集体都在国旗 下庄严地表达着自我成长的誓言;每一届 都坚持开展跳绳、拔河等体育活动,培养 学生的集体意识。 小学是人生中一段纯真美好的时光,为 了给孩子们留下珍贵的童年印迹,学校利用 特色活动为学生留下美好记忆。为每一届 毕业班设计独具特色的主题毕业季活动,活 动内容包括:十佳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表 彰、学生们自导自演的才艺展示节目等…… 活动中,教师们对孩子们道出殷殷嘱托与真 挚热切的毕业寄语,无数令人感动又美好的 场景永远定格在孩子们珍贵的童年记忆 里。 “这些美好的瞬间成为我们心中挥之不 去的永恒回忆,这些让我们懂得感恩、珍惜 与奋进,我们带着母校和老师的浓浓期望, 奔赴新的成长旅程。”同学们说起独具特色 的毕业季主题活动,都充满感慨。 不断创新 实践质量提升策略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线。学校明确提出要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研 教改要质量,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不断强化 过程管理,以各环节、各阶段的扎实工作来 保证质量。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 动,鼓励和表彰在教研活动中获奖的个人 或团体,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积极抓好 课前、课中与课后,课前教师集体备课突 出整体规划,回顾小学六年的全局整理知 识体系,放眼初高中的未来发展选择训练 方式;课中强化思维的训练,发挥教师的 指导引领作用,学会知识,更掌握方法;课 后强调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避免死记硬 背,题海战术。通过认真组织集体备课, 动态课堂监督,严格的课后作业检查等制 度保证毕业班常规教学的管理秩序。同 时,教学活动突出前瞻性问题导向,深入 探讨师生教与学的实践策略。如语文学 科如何与初中有效衔接的问题,数学学科 解题思维如何从算术思维提升至代数思 维的问题,英语学科从听说基础到应用题 型的训练等,为学生全面适应初中的学习 做好综合素质的准备。 七年来,迎宾街小学充分发挥了学区 长学校的引领作用,带领铁西区大学区 (东区)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中取得了良 好成绩,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 应有贡献。 教育则情满于心 奋斗则意溢于世 —迎宾街小学依托大学区平台提升教学质量纪实 本报记者 刘莉 通讯员 张立华 近年来我市各学校体育活 动丰富多彩,体育精神深入人 心,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 性,又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氛 围。这是铁西区地直街小学体 育课上学生们奋力奔跑的画 面。 本报记者 郭雨倩 本报讯( 记者 魏静 通讯员 史丽航) 为了营 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市第六中学校根据市教 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从4月份开始 持续开展“扫黑除恶、防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 动。为了确保专项活动尽展顺利,市第六中学定 期召开“扫黑除恶、防校园欺凌”专项行动整治工 作会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布置 活动内容,让专项活动进展做到迅速、有序。同 时,制定岗位职责制度和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和 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使活动有了制 度保障且具有操作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市第六中学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各班级开 展‘扫黑除恶、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学生制 作扫黑除恶相关主题手抄报,利用校园广播进行 广泛宣传相应知识,使活动内容深入人心。从而 加强了法制教育,严肃了校规校纪,规范了学生行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助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的建设。” 在人生的慢慢长河中,我们 会遇见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 的事。有的事令人感动,有的人 令人难忘;有的事让人激动,有 的人让人震撼。对我来说,英语 老师刘荆玉就是我人生中最美 的遇见。 刘老师如同太阳一般温暖 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总能让人 感受到无尽的活力与热情。她 眼神中传递的是坚韧,口中道出 的是人生哲理,行为举止表达出 的是淡泊与美丽。 她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很开 放。她的魅力在于能调动起同 学们学习的兴趣和每一个充满 热情的细胞。在她的课堂上,她 手中的粉笔变身为会跳舞的精 灵,在黑板上传递着知识,在我 们心中扎下爱学向上的根基。 遇见她我们是何其的幸运, 她就像一个春天的使者,融化了 冰雪,带领我们迎来了属于春天 的娇艳。我们会努力学习去回 报她,有她在,我们的青春永远 不会散场。 一次失利的考试后,我倚在 桌上看看手中的试卷,感觉世界 变得如此灰暗。这时,刘老师看 出我的心思,悄悄地把我带到办 公室开导我。昏黄的灯光,冰凉 的墙壁,我的情绪被耳边无休无 止的喧闹彻彻底底地主宰。到 了办公室,她坐了下来,我看着 刘老师,波涛汹涌的心灵不知为 何慢慢地平静了下来。她对我 说:“成绩并不重用,重要的是成 绩背后的能力与努力,一次考 试,一科成绩代表不了什么。”她 又告诉我:“人生就像心电图,失 去了起伏就失去了意义,你只要 主观上自己尽了全力,客观的我 们就不会恐惧。人生若只是像 计算机编好的程序一样,那也就 失去了‘生的意义’,如果事先告 诉你人生将要发生的一切,这样 的经历有意义吗?” 那一天,刘老师对我讲了很 多道理,这次谈话彻底震撼了我 的心灵,让我刻骨铭心的感受到 了她的人格魅力和对人生的深 深感悟。“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 而常茂”,她虽然单薄清秀,但她 的品格、她的清新与淡泊、她的 坚韧与正直给我们带来心灵上 的冲击和震撼。遇见她我三生 有幸,刘老师就是我人生最美的 遇见。 最美的遇见 吉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七年八班 韩宛妤 ( )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宇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近日,地直街小学召开“远离校园 霸凌、走进幸福未来”专题报告 会。铁西区人民法院、铁西区司 法局、铁西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相 关负责人及地直街小学 200 余名 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教育活动。 在专题讲座中,徐进法官用 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校园暴 力案件的犯罪成因,通过真实案 例为同学们讲解了面对校园暴 力的应对措施,并提出了预防和 减少校园暴力的一些良好建 议。同学们了解到校园暴力和 校园欺凌的危害极大,不仅会影 响被欺凌人的健康,更严重的是 在心理上给被欺凌人造成巨大 的、长期的损害,甚至影响人格 的发展。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 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 和谐共处,友爱互助。老师也 提醒大家,当遇到校园暴力和 校园欺凌时,要敢于说“不”, 更要及时寻求老师、学校和公 安机关的帮助,确保同学们远 离校园暴力,走进幸福的未来 生活中。 将校园欺凌扼杀在萌芽中 《老师好》是部校园青春片,说的 是 1985 年 9 月,南宿一中的班主任苗 宛秋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真实接地气,走心而有力, 看后沉浸其中不愿自拔,流泪、感动、 欣慰……百味杂陈,最终化为一句 话:有此师足矣,当此师足矣。 苗老师执教的似乎是个问题 班:烫头发的李海燕,涂口红的关婷 婷,卖东西的刘昊,抽烟的蒋文明、 刘建设,看闲书的王海,别着大斧子 的新华街九龙一凤排行老八的洛小 乙……苗老师处在了“水深火热”之 中。 因为被管,苗老师那辆引以为 傲的自行车就成了孩子们的出气 筒,他们拆了自行车的挡泥板,给它 喷上难看的怪漆,把它吊到旗杆上, 在医院丢了又在操场上出现了…… 围绕着自行车的故事,孩子们在使 坏,也在进步:想入团的洛小乙,捐 款最多的“文明建设组合”,为正义 鼓掌的王海,不拿第一誓不罢休的 关婷婷……是啊,孩子们知道什么 是真善美,他们不定性,忍不住来点 儿小插曲,随着渐渐长大,真善美越 来越多地回归了。 苗老师由刚开始的不招待见, 变成了孩子们的标杆和榜样,变成 了“全宇宙优秀教师”,是教育润物 细无声的成功。免费补课被诬告停 职,安静去找县长求救,事情办妥 后,安静蹬着自行车悠闲地骑在阳 光普照的路上,那一幕,太美了!谁 不想为心爱的人做点儿什么,那手 编的蝴蝶饰品,那“我以后想像您一 样,也当个老师”的理想,那系着大 红花的自行车,那句“苗老师,谢谢 您,我送送您吧!”都是对苗老师的 最高褒奖。 有《老师好》陪伴的每一天都是 美好的,抽空就看几眼,感动源源不 断。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老,比如爱 和希望。生活永远被那些小事和琐 事缠绕,这些一地鸡毛,缤纷了我们 的生活,让我知道爱,懂得爱,继而 回报爱。 电影的语言充满了段子的喜 感,那些经典对话在我脑海里不断 回响:“那你就来这儿吧,好么,今后 可能除了我,你看得最清楚。”“所以 我觉得班长的人选,就由关婷婷同 学呢,来推荐一位。”这样跌宕的处 理太有戏剧效果了,有看点,生活 化,暖心暖肺。真实的生活就是这 样的,学生拧巴,当老师的使劲拽, 孩子们嘻嘻哈哈地笑,那是鬼把戏 被戳穿的笑,起哄的笑,快活的笑, 青春的笑,理解的笑,认同的笑…… 那笑感染了我。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 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 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 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 时光。这是苗老师的心声,也是孩 子们的心声,更是我的心声。那张 毕业照,虽然没有苗老师的身影,但 他一直在孩子们心里,从未离开 过。三尺讲台,寒来暑往,披星戴 月,年复一年。“老师好”这三个字, 不仅是学生对老师的一句简短问 候,更是一个老师付出毕生心血后 赢得的尊重与殊荣。这三个字从来 没像此刻这么神圣。 厚植温暖基因,筑梦种子生 长。温暖,是整部片子给我的感 觉。我深深懂得,只有内心足够温 暖时,才能温暖别人。我想做一个 能温暖孩子们的人,像苗老师那样, 不负那声“老师好”,不负那句人间 最美的天籁。 且看桃李闹春风 —电影《老师好》观后感 本报通讯员 王雪岩

教育则情满于心 奋斗则意溢于世 - spxww.com · 便利。为此,学校选派管理和教学业务骨 干,组成强有力的领导团队,首先全面加强 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和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教育周刊4 2019年5月29日 星期三

    社长 总编辑 马云升 本周总值班 廉士传 3264582 本周值班编委 接振贵 责任校对 王国成 总编办公室 3264537 时政新闻编辑中心 3261813 社会经济采编中心 3262613 副刊专刊编辑中心 3213339 新闻采访中心 3262522 新媒体中心 3261380广告部 3262159 发行部 3264552 投递咨询 3224916 本报地址:四平市海丰大街 1191号 邮政编码 136000 定价 全年 398.00元 每月 34.00元 广告许可证 05002 印刷 长春日报社印务中心

    本版编辑:赵艳红 韩丽丽 魏静 本版校对:赵健杰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报讯(实习记者 关婧格)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成长,打造高效课堂,近日,铁西区实验中学面向全市举行了“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为表示开放的信心和诚意,实验中学利用微信平台、电台、校园网等媒体对开放日相关活动内容进行宣传,发出邀请,并承诺“教育教学开放日”所有功能室、食堂、公寓全面开放,所有班级、所有课堂全部采取推门听课的对外开放的模式,向来访的市局领导、教育学院教研员、

    兄弟学校教师充分展示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

    此次“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全方位展示了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学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检验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水平。实验中学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提升课堂改革和教学管理水平,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上很下功夫,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深化新课程改革,积极探索和践行新高考改革的各项任务,建学生难忘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

    建学生难忘校园 办人民满意教育

    本报讯(记者 崔冰锌)日前,《时事新闻课》(第114期)栏目组来到市六马路小学校进行节目录制,本期录制的主题是

    “友善——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

    《时事新闻课》是吉林省教育局和新华社吉林分社联合打造的一档面向长春地区中小学的时事新闻类节目。作为我市第一批时事新闻课试点校,学校高度重视本次录制工作,鼎力支持,师生精诚合作,配合默契。情景剧《六尺巷》展现了人与人

    之间要和谐相处,友善礼让,互相理解,彼此宽容;校本课《邓爷爷精神代代传》之“乐于助人的小平爷爷”,充分呈现了学校独特而鲜明的德育校本课和办学特色,通过借伟人的故事引导孩子要待人友好、心怀友善。

    六马路小学大队辅导员赵晶表示,多年来,六马路小学一直注重对学生友善方面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会理解、体谅和包容。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同学们知道了如何才能将关爱他人,友善待人落实到行动中。

    “友善——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六马路小学参与《时事新闻课》录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发展教育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是检验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多年来,迎宾街小学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坚持严把质量关,在低中年段持续打好基础的前提下,特别强化毕业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2015年5月,市教育局等四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四平市区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大学区建设项目,铁西区大学区东区以迎宾街小学为学区长学校,几年来,依托大学区平台,学校进一步加强了毕业班的工作,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品学兼优,发展潜力大,得到上一级学校和家长的普遍认可,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

    求真务实强化管理奠基础

    管理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大局,迎宾街小学校领导班子深谙此道,他们求真务实,强化管理,依托大学区建设设施资源共享、教

    师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资源共享这“五个共享”条件,引导学生过好成长关键期。

    六年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第一个特殊时期,从孩童到少年,学生在生理、心理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这一年的教育引导是否得当,对学生初中、高中甚至更远的未来都有很大影响。迎宾街小学六年部迁至站前小学环境相对独立,为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为此,学校选派管理和教学业务骨干,组成强有力的领导团队,首先全面加强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为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每届毕业班还针对学生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一方面按进度完成最后一个学年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系统整理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查缺补漏,加强计算、阅读等各项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不但学会,更要会学。并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相应强度的应试训练,为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做好过渡。

    同时,坚持抓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针对中考体育项目进行了有效地准备性训练,迎宾街小学毕业生在升入初中后,体育成绩特别是跳绳项目都非常优秀。

    提升品位弘扬德育主旋律

    欲栽大树柱长天,以人为本德为先。学校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通过优化德育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全面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青春懵懂时期为学生健康成长引好路。“作为毕业年级,只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思想建设,不亚于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埋下了

    ‘定时炸弹’。为此,学校在六年级学生中坚持通过各种活动加强思想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和成长规划教育。”校长朱亚玲介绍说,在主题班队会上,学生们展开深入讨论,甚至是激烈的辩论,去修正自己的思想言行,完善自我教育;每周的国旗下讲话,每个班集体都在国旗下庄严地表达着自我成长的誓言;每一届都坚持开展跳绳、拔河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小学是人生中一段纯真美好的时光,为了给孩子们留下珍贵的童年印迹,学校利用特色活动为学生留下美好记忆。为每一届毕业班设计独具特色的主题毕业季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十佳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表彰、学生们自导自演的才艺展示节目等……活动中,教师们对孩子们道出殷殷嘱托与真挚热切的毕业寄语,无数令人感动又美好的场景永远定格在孩子们珍贵的童年记忆里。“这些美好的瞬间成为我们心中挥之不

    去的永恒回忆,这些让我们懂得感恩、珍惜与奋进,我们带着母校和老师的浓浓期望,奔赴新的成长旅程。”同学们说起独具特色的毕业季主题活动,都充满感慨。

    不断创新实践质量提升策略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明确提出要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研教改要质量,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不断强化过程管理,以各环节、各阶段的扎实工作来保证质量。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鼓励和表彰在教研活动中获奖的个人或团体,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积极抓好课前、课中与课后,课前教师集体备课突出整体规划,回顾小学六年的全局整理知识体系,放眼初高中的未来发展选择训练方式;课中强化思维的训练,发挥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学会知识,更掌握方法;课后强调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避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通过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动态课堂监督,严格的课后作业检查等制度保证毕业班常规教学的管理秩序。同时,教学活动突出前瞻性问题导向,深入探讨师生教与学的实践策略。如语文学科如何与初中有效衔接的问题,数学学科解题思维如何从算术思维提升至代数思维的问题,英语学科从听说基础到应用题型的训练等,为学生全面适应初中的学习做好综合素质的准备。

    七年来,迎宾街小学充分发挥了学区长学校的引领作用,带领铁西区大学区(东区)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中取得了良好成绩,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教育则情满于心 奋斗则意溢于世——迎宾街小学依托大学区平台提升教学质量纪实

    本报记者 刘莉 通讯员 张立华

    近年来我市各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体育精神深入人心,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又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氛围。这是铁西区地直街小学体育课上学生们奋力奔跑的画面。

    本报记者 郭雨倩 摄

    本报讯(记者 魏静 通讯员 史丽航)为了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市第六中学校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从4月份开始持续开展“扫黑除恶、防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为了确保专项活动尽展顺利,市第六中学定期召开“扫黑除恶、防校园欺凌”专项行动整治工作会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布置活动内容,让专项活动进展做到迅速、有序。同时,制定岗位职责制度和学生欺凌的早期预警和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的具体流程,使活动有了制度保障且具有操作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市第六中学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各班级开展‘扫黑除恶、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学生制作扫黑除恶相关主题手抄报,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广泛宣传相应知识,使活动内容深入人心。从而加强了法制教育,严肃了校规校纪,规范了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助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

    营造安全环境

    助力健康成长

    在人生的慢慢长河中,我们会遇见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事。有的事令人感动,有的人令人难忘;有的事让人激动,有的人让人震撼。对我来说,英语老师刘荆玉就是我人生中最美的遇见。

    刘老师如同太阳一般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总能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活力与热情。她眼神中传递的是坚韧,口中道出的是人生哲理,行为举止表达出的是淡泊与美丽。

    她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很开放。她的魅力在于能调动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每一个充满热情的细胞。在她的课堂上,她手中的粉笔变身为会跳舞的精灵,在黑板上传递着知识,在我们心中扎下爱学向上的根基。

    遇见她我们是何其的幸运,她就像一个春天的使者,融化了冰雪,带领我们迎来了属于春天的娇艳。我们会努力学习去回报她,有她在,我们的青春永远不会散场。

    一次失利的考试后,我倚在桌上看看手中的试卷,感觉世界变得如此灰暗。这时,刘老师看出我的心思,悄悄地把我带到办公室开导我。昏黄的灯光,冰凉的墙壁,我的情绪被耳边无休无

    止的喧闹彻彻底底地主宰。到了办公室,她坐了下来,我看着刘老师,波涛汹涌的心灵不知为何慢慢地平静了下来。她对我说:“成绩并不重用,重要的是成绩背后的能力与努力,一次考试,一科成绩代表不了什么。”她又告诉我:“人生就像心电图,失去了起伏就失去了意义,你只要主观上自己尽了全力,客观的我们就不会恐惧。人生若只是像计算机编好的程序一样,那也就失去了‘生的意义’,如果事先告诉你人生将要发生的一切,这样的经历有意义吗?”

    那一天,刘老师对我讲了很多道理,这次谈话彻底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刻骨铭心的感受到了她的人格魅力和对人生的深深感悟。“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她虽然单薄清秀,但她的品格、她的清新与淡泊、她的坚韧与正直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遇见她我三生有幸,刘老师就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最美的遇见吉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七年八班 韩宛妤

    小小

    记记者者 园园

    地地

    教教师师风风采采

    和平花开处处香(

    中国画)

    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姜桂文

    本报讯(通讯员 刘宇喆)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近日,地直街小学召开“远离校园霸凌、走进幸福未来”专题报告会。铁西区人民法院、铁西区司法局、铁西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相关负责人及地直街小学20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教育活动。

    在专题讲座中,徐进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校园暴力案件的犯罪成因,通过真实案例为同学们讲解了面对校园暴力的应对措施,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的一些良好建

    议。同学们了解到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的危害极大,不仅会影响被欺凌人的健康,更严重的是在心理上给被欺凌人造成巨大的、长期的损害,甚至影响人格的发展。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和谐共处,友爱互助。老师也提醒大家,当遇到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时,要敢于说“不”,更要及时寻求老师、学校和公安机关的帮助,确保同学们远离校园暴力,走进幸福的未来生活中。

    将校园欺凌扼杀在萌芽中

    《老师好》是部校园青春片,说的是1985年9月,南宿一中的班主任苗宛秋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真实接地气,走心而有力,看后沉浸其中不愿自拔,流泪、感动、欣慰……百味杂陈,最终化为一句话:有此师足矣,当此师足矣。

    苗老师执教的似乎是个问题班:烫头发的李海燕,涂口红的关婷婷,卖东西的刘昊,抽烟的蒋文明、刘建设,看闲书的王海,别着大斧子的新华街九龙一凤排行老八的洛小乙……苗老师处在了“水深火热”之中。

    因为被管,苗老师那辆引以为傲的自行车就成了孩子们的出气筒,他们拆了自行车的挡泥板,给它喷上难看的怪漆,把它吊到旗杆上,在医院丢了又在操场上出现了……围绕着自行车的故事,孩子们在使坏,也在进步:想入团的洛小乙,捐款最多的“文明建设组合”,为正义鼓掌的王海,不拿第一誓不罢休的关婷婷……是啊,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他们不定性,忍不住来点儿小插曲,随着渐渐长大,真善美越来越多地回归了。

    苗老师由刚开始的不招待见,变成了孩子们的标杆和榜样,变成了“全宇宙优秀教师”,是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成功。免费补课被诬告停职,安静去找县长求救,事情办妥后,安静蹬着自行车悠闲地骑在阳光普照的路上,那一幕,太美了!谁不想为心爱的人做点儿什么,那手编的蝴蝶饰品,那“我以后想像您一样,也当个老师”的理想,那系着大红花的自行车,那句“苗老师,谢谢您,我送送您吧!”都是对苗老师的最高褒奖。

    有《老师好》陪伴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抽空就看几眼,感动源源不断。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老,比如爱和希望。生活永远被那些小事和琐事缠绕,这些一地鸡毛,缤纷了我们的生活,让我知道爱,懂得爱,继而回报爱。

    电影的语言充满了段子的喜感,那些经典对话在我脑海里不断回响:“那你就来这儿吧,好么,今后可能除了我,你看得最清楚。”“所以我觉得班长的人选,就由关婷婷同学呢,来推荐一位。”这样跌宕的处理太有戏剧效果了,有看点,生活

    化,暖心暖肺。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学生拧巴,当老师的使劲拽,孩子们嘻嘻哈哈地笑,那是鬼把戏被戳穿的笑,起哄的笑,快活的笑,青春的笑,理解的笑,认同的笑……那笑感染了我。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中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给了我这段最好的时光。这是苗老师的心声,也是孩子们的心声,更是我的心声。那张毕业照,虽然没有苗老师的身影,但他一直在孩子们心里,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寒来暑往,披星戴月,年复一年。“老师好”这三个字,不仅是学生对老师的一句简短问候,更是一个老师付出毕生心血后赢得的尊重与殊荣。这三个字从来没像此刻这么神圣。

    厚植温暖基因,筑梦种子生长。温暖,是整部片子给我的感觉。我深深懂得,只有内心足够温暖时,才能温暖别人。我想做一个能温暖孩子们的人,像苗老师那样,不负那声“老师好”,不负那句人间最美的天籁。

    且看桃李闹春风——电影《老师好》观后感

    本报通讯员 王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