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民眾醫院 郭秀娥 感管護理長 1080819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5189765.pdf•長照機構的住民多數屬於年齡大、多種疾病、免 疫力差、管路置放、護理照護需求高,且日常生

  • Upload
    others

  • View
    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民眾醫院

    郭秀娥 感管護理長

    1080819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

  • 姓名:郭秀娥 學歷:台灣高雄/輔英科技大學 護研所 現職:

    民眾醫院 感管護理長 經歷 :

    2013/4~2013/12 台北榮民總醫院 台東分院 感管師 2012/6~2013/3 東港安泰醫院 感染管制室 督導 2010/6~2012/5 郭綜合 感染管制中心 顧問 1978/8~2009/11 屏基 感染管制組長、主任 1974/6 ~1978/7 屏東基督教醫院 小兒科、婦產科、新生兒加護病房、內科加護病房 護理師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抗生素管理計畫專案委員暨查核委員 –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醫院感染管制查核委員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感染控制組』諮

    詢委員 –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學會 第一屆至第六屆理事 –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學會 第二屆及第七屆副秘書長 電話:08-7325455#603,0920006039 E MAIL:kuose2007@ hotmail.com(私)

    2

  • • 長照機構的住民多數屬於年齡大、多種疾病、免疫力差、管路置放、護理照護需求高,且日常生活有密切接觸機會是為感染高風險族群。

    • 長期照護機構類似醫院,是潛在性的感染因子的貯藏所,從長照機構轉至急症醫療院所有72%為感染症,為保障住民的健康,提升機構內醫療照護品質,預防機構內發生感染,感染管制為防範感染發生的重要議題。

  • • 機構式照護

    – 提供老人全天候的服務,服務內容包含:醫療、護理、復健、個人生活照護等。如:安養之家及護理之家

    • 社區式照護

    – 不像機構式照護將老人集中照護,而是將服務提供到老人居住的社區中,使老人不必完全離開其熟悉的居住環境。國外的「歇息照護」及我國的「日間照護」,即是老人於白天在社區中接受治療或休閒等活動,晚間則回去自己家中

    • 居家式照護

    – 指老人住在自己家中即可接受所需之服務,服務內容包含:護理照護、個人照護、家事協助等。如居家護理

  • 老人福利機構分類

  • • 獨立的環境 ( 人口聚集且空間有限 )

    • 較多團體活動

    • 住民自我照顧能力有限,多重疾病

    • 病且侵入性管路留置

    • 住民住院原因以感染居多

  • • 長期照護機構的感染源在慢性安養中心,護理之家住的病患中約有40%的病人是來自於急性照護的醫療院所。

    • 從長期照護機構轉介至急症照護之醫療院所則有72%為感染症。

    • 長期照護機構類似醫院,是潛在性的感染因子的貯藏所

  • • 感染和發燒是長照機構最常被轉介到急性醫療單位的原因

    • 推估發生率-機構住民平均四個月發生一次

    • 感染事件

    – 國外-感染盛行率約3.7~11.8%

    – 國內感染盛行率約2.7~7%

    • 目前美國護理之家每年有150萬人次發生院內感染,即每位住民平均每年會感染一次

  • • 長期照護機構的院內感染率大約每一千個住院日發生5-6次院內感染,或是每100名病患每月5-15例,而此比率和急性病房的院內感染率相當

    • 一般感染部位前三名主要是 – 泌尿道感染(通常因留置導尿管)

    – 呼吸道感染(吸入性肺炎、流行性感冒和肺結核)

    – 皮膚或軟組織感染(主要為褥瘡感染)

    – 死亡率最高為肺炎

  • • 長期照護機構類似醫院,是潛在性感染因子的貯藏所

    • 部分住民在急性醫療院所住院期間,可能已成為致病菌移生的對象,當再回到護理之家時,便將其抗藥性菌種帶回機構內成為傳播給其他易感宿主的來源,常見的移生部位,如皮膚、口咽和泌尿道。

    • 另外醫護或其他非專業照護人員亦可能間接接觸到帶原者而造成傳播,如照顧具有留置導尿管者,未洗手再接觸其他住民。

  • • 環境亦提供許多疾病和感染的傳播機會,尤其在專業和非專業助理等照護人員普遍不足時,如當工作人員感染傳染性疾病,常導致明顯的致病率及死亡率上升。

    • 其他無生命的貯藏源,如:集尿器、尿杯、尿量杯、便盆或水龍頭等非丟棄式設備,亦會遭受到細菌的污染而成為一個感染源。

  • • 1.直接從家中住進機構。

    • 2.從醫院的急性病房痊癒出院,轉照護機構

    照顧。

    • 3.原本是照護機構的住民,因急性疾病住進

    醫院,治療完成後再度進入照護機構。

  • 老人福利機構傳染病發生

  • • 2017年長期照護機構(歸屬於人口密集機構)共發生145起群聚事件

    – 以上呼吸感染/類流感佔86%(125件)

    – 腹瀉次之佔12%(17件)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疫情資料倉儲BO」

  • • 以上呼吸感染/類流感佔86%(125件)

    – A型流感病毒佔83%(104例)

    – B型流感和腺病毒次之各佔7%(9件)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疫情資料倉儲BO」

  • • 腹瀉佔12%(17件)中

    – 以 占最多53%(9例)

    – 輪狀病毒次之17%(3件)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疫情資料倉儲BO」

  • • 145起群聚事件中,老福機構35%(51件)占最多

    – 護理之家次之占27%(39件)

    – 矯正機關居第3,占15%(22件)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疫情資料倉儲BO」

  • • 泌尿道感染:5-20%

    • 肺炎:6-28%

    • 褥瘡:通常不高

    – 若延誤診斷治療,合併骨髓炎以及續發性菌血症,死亡率可以高達50%以上

    • 無症狀菌尿症與膿尿症:

    – 通常不需要治療,也不會增加死亡率

    – 臨床上發現跟失能與功能性依賴有高度相關

    Smith PW et al. Am J Infect Control 2008:504-35 Strausbaugh LJ et al.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0: 674-679.

  • 感染的發生必須同時有感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宿主三要素存在

    感染如何發生

    感染途徑 易感宿主

    致病源 包括:細菌、黴菌、病毒、寄生蟲,來源為

    1.病人、工作人員、訪客

    2.醫院環境:醫療器材用物、病床…等

    1.接觸傳播

    2.飛沫傳播

    3.空氣傳播

    4.媒介物傳播

    5.病媒傳播 感染鏈

    免疫機能低下疾病、DM及年老與年幼病人、使用類固醇、化學治療…等藥物

  • “中斷”感染鏈

    護理及醫療上的照顧 感染管制政策及措施

    感染途徑

    隔離技術

    易感宿主

    致病源

    最易被阻斷

    感染管制措施醫材、設備處理(用物的處理)(環境清潔消毒)

    隔離防護措施(加強洗手..)

  • 傳染的模式

    • 傳染的類別有:

    共同感染:食品中毒、桿菌性痢疾

    共同感染發生的原因:空氣、飲用水、食品、共用器皿、共同的照護者(傳播疾病者)

    連鎖感染:

    空氣傳播:肺結核、水痘、SARS(疫苗注射)

    飛沫傳播: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

    接觸傳播:桿菌性痢疾、疥瘡

    性行為傳播:梅毒、愛滋病

    媒介感染:登革熱、日本腦炎。

  • 機構內感染帶來之後果

    病患

    加重身心痛苦,甚至 死亡 延長住院天數 醫療費用的增加

    社會

    增加醫療成本 社區環境的污染 抗藥性菌株的增加

    醫療相關人員

    增加傳染的危險 心理影響 增加工作負擔

    醫院、機構

    降低病房週轉率 增加環境的污染 增加醫院內抗藥性菌株 醫療糾紛 醫療照護團隊士氣降低

  • • 美國長照機構住民估計約有150萬人,住民平均年齡超過80歲,年齡65歲以上高齡者佔約90%

    • 每年機構內發生感染次數約在160-380萬人次

    • 長照機構住民特性

    – 多重共病

    – 普遍功能性依賴

    – 常見管路置放

    – 高群聚感染風險

    – 易有抗藥性菌株移生

    SHEA/APIC Guideline. Am J Infect Control 2008:504-35

  • 提供機構工作人員與住民、家屬、訪客,安全的工作環境。

    降低醫療成本花費,提供安全的服務品質

  • • 所有機構內住民及相關人員,包含提供住民照顧、可能接觸或間接接觸住民及用品之工作人員

    – 住民、護理人員、照顧服務員、行政人員、實習學生、志工、訪客、家屬、外傭、看護、清潔人員 /司機

    – 相關照護團隊:醫師、社工師、營養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藥師、牧靈人員、其他 ..

  • • 1. 機構內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率之基礎線

    • 2. 機構內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群聚情況

    • 3.針對機構內群聚 感染管制政策並執行

    • 4.評估機構內感染管制措施之成效

    • 5.機構內醫療照護相關感染

  • • 指病原體傳到其他人,或動物身上的某種媒介或方法。

    • 空氣傳染 ─ 結核病、水痘、麻疹

    • 飛沫傳染 ─ 流行性感冒、 MERS

    • 接觸傳染 ─ 含血 / 體液接觸和母子垂直傳染。

    • 媒介物傳染 ─ 如 : 食物、水

    • 病媒傳染 ─ 蚊子、老鼠等。

  • 飛沫傳染 【近距離】 • 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噴出潮濕之液滴,病原隨空氣擾動飄散短時間、短距離地在風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張口或偶然碰觸到眼睛表面時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

    – 普通感冒

    – 流行性感冒

    – 腮腺炎

    – 德國麻疹

    – 百日咳

  • 接觸傳染

    • :直接觸摸、親吻,也可以透過共用牙刷、毛巾、刮鬍刀、餐具傳染。

    • 間接接觸:因病人在環境留下病原造成傳播,較常發生在學校、軍隊。如:香港腳、疥瘡。

    • 性傳染疾病:藉由性行為傳染,直接接觸生殖器的黏膜組織、精液、陰道分泌物或甚至直腸所攜帶之病原,傳遞給性伴侶,如:梅毒、淋病、愛滋病 。

  • 糞口傳染【病從口入】

    • 病原直接排放於環境中,可能污損飲水、食物或碰觸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廁後清潔不完全,藉由飲食過程可導致食入者感染,霍亂、痢疾、 A 型肝炎、腸病毒、輪狀 / 諾羅病毒。

  • • 三斑家蚊:傳染日本腦炎

    • 白線斑蚊、埃及斑蚊:傳染登革熱

    • 瘧蚊:傳染瘧疾

    • 蟑螂、蒼蠅:傳播霍亂、痢疾

    • 跳蚤:傳播鼠疫

    • 老鼠:漢他病毒

  • 機構組織感染管制策略

    • 感染管制需要推行多面向的臨床介入或協定。

    • 機構需要去了解自己特殊的感染管制策略

    –如何有效迅速傳達感染資料及如何確定感染管制策略

    –對自己的狀況、環境是適當的。

    • 需要去監測住民及工作人員的健康情況

    –含預防接種..

  • • 美國健康照護流行病學會之長期照護委員會專家建議:

    1. 專人掌控感染管制業務

    2. 常規監視機構感染個案

    3. 感染個案資料通報

    4. 感染資料分析及運用

    5. 預防住民及工作人員感染

    6. 訪客的感染管制措施

    7. 訂定標準的洗手政策

    8. 預防衣物傳播感染之標準作業流程

    9. 環境清潔及廢棄物處理政策

    10. 群聚突發事件處理流程

  • • 住民(病人)入住(院)安養照護(治療疾病),機構(醫院)和工作人員為避免病患受感染所採取的各種措施或行動

    • 住民發生感染時,治療照護該住民並預防其他住民與周圍人員(如 : 家屬、訪客及醫護人員)受到感染而採取的措施或行動)。

    • 為了避免造成交互感染與預防感染傳播,所採取的防護措施

  • Haley RW et al. Am J Epidemiol 1985;121:182-205

  • • 1. 施打疫苗:機構住民與照護人員都應該施打

    • 肺炎鏈球菌疫苗:建議65歲以上皆應施打

    – PPSV-23:產生免疫記憶效力相對較低,免費

    – PCV-13:具有較高免疫記憶效力,自費

    – 美國疫苗接種委員會建議施打PCV-13

    • 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需要每年施打

    – 每年由WHO預測流行病毒株,2A1B,免費

    – 新的4價流感疫苗,2A2B,自費

    • 打疫苗為了要誘發免疫記憶,會有輕微施打反應,但症狀遠比真正得病來得輕

  • • 2. 預防可能發生感染症的情境

    – 保持良好營養與水分

    – 定時翻身減少褥瘡可能性

    – 預防吸入性肺炎:床頭搖高、注意吞嚥狀況

    – 注意會陰部皮膚是否容易缺損,有無大小便失禁

  • • 3. 移除不必要的管路或器材:鼻胃管尿管靜脈導管

    – 只在必要時使用,並且縮短使用時間

    – 應該有定期評估與移除管路的標準流程

    – 不再需要使用就應該盡早移除

  • • 主動監測機制:住民與照護人員每日體溫紀錄

    • 群聚感染與群突發疫調

    • 衛生教育:應包含住民、家屬、訪客、工作人員

    • 注意照護人員健康狀態

    • 監測抗生素使用與微生物抗藥性情形

    • 執行感控措施與清潔消毒標準作業流程

    • 環境衛生

    • 新型滅菌產品效用評核方式

  • • 感染病原可能來自同機構住民、照護者、家屬、訪客

    • 腸胃道感染 – 諾羅病毒、腸病毒、肝炎病毒 – 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阿米巴性痢疾、仙人掌桿菌等

    • 呼吸道感染 – 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腺病毒

    – 肺炎鏈球菌、結核菌、退伍軍人桿菌 • 皮膚與軟組織感染

    – 疥瘡、金黃葡萄球菌、草綠色鏈球菌

  • • 體溫監測 – 員工與住民

    • 呼吸道傳染病、胃腸道傳染病、不明原因發燒及群聚感染事件:訂有作業流程及通報辦法且依規定按時通報

    • 洗手設施及實施手部衛生作業

    • 訪客管理機制

    • 器材及醫療用品管理

    • 防疫物資管理

    • 服務對象轉介送醫流程

    • 隔離空間設置及使用

    • 其他..

  • • 衛生福利部所屬老人福利機構辦理收容業務實施要點

    • 四、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機構不予收容:

    • (一)罹患法定傳染病,因收容有引起群聚感染之虞。

    • …

    • 五、申請就養手續及所需文件:

    • (一)4.最近三個月內公立或區域級以上醫院體格檢查表,項目至少包含胸部X光檢查、桿菌性痢疾阿米巴及寄生蟲感染之糞便檢查等,患有法定傳染病者應檢附經醫師開立已無之虞診斷證明。

    • …. 衛生福利部所屬老人福利機構辦理收容業務實施要點104年8月27日修正

  • 防治建議與感染管制措施

  • 感染管制 做啥事?

    • 保護易感宿主

    • 疫苗接種

    • 身體清潔

    • 均衡營養

    • 足夠睡眠

    • 適當活動 •

  • • 1.隔離病源菌(Standard/Transmission-based)

    – 標準防護觀念:不論有無感染症都應進行防護!

    – 隔絕傳染性體液(預防飛沫與接觸傳染)

    • 2. 阻斷傳染鏈

    – 按照CDC建議請假在家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 咳嗽禮節(respiratory hygiene):咳嗽或打噴嚏時應摀住口鼻

    – 進行照護人員、住民與家屬的持續教育

    – 促進照護人員與住民的健康狀態:定期健檢

  • • 3. 執行手部衛生方法

    – 依不同時機使用乾洗手或一般洗手

    – 鼓勵照護人員與訪客多洗手

    • 4. 註記帶有多重抗藥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 MDROs)的住民

    – 註記對象包括已經入住或者新入住的住民,也包括菌種種類與抗藥性狀況

    – 依標準建議安置帶有多重抗藥菌的住民

  • • 洗手 • 防護設備

    – 口罩、護目鏡、防護面罩

    – 隔離衣、手套、無菌治療巾

    • 病人照護器械 • 環境管理與病人安置

    – Cohorting:同類疾病住民安排在同一間

    – 飛沫防護:病床之間的距離至少要有三英呎(約1公尺)

    • 高度傳染性物質應該有妥善處理的標準程序

  • • 手部衛生

    • 依可能的暴露情形選用手套、隔離衣、口罩、眼睛或臉部防護具等個人防護裝備

    • 執行安全注射 – 避免針扎、安全針具

    • 儀器及設備可能被具感染性的體液所污染,需要正確的管理,以預防這些儀器及設備成為疾病傳染媒介

    • 針對標準防護措施原理與原則進行教育訓練。

    • 呼吸道衛生/咳嗽禮節、安全注射行為與在放置導管或執行經由腰椎穿刺的脊柱或硬腦膜外腔注射..時,佩戴口罩。

    • 員工安全 - 防護員工暴露到血液感染性致病原

  • • 入住時需作健康評估

    – 1.入住時應有最近三個月內 X 光檢驗報告,如正在使用抗肺結核藥物治療者,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 套痰塗片陰性的檢驗報告。

    – 2.入住時健康評估

    • 呼吸之活動性傳染性疾病之個案

    • 先至隔離防觀查7天

    • 再入住一般病房

  • • 每年CXR檢查

    – 異常者:進一步診斷

    –集中照護

    • 每年流感疫苗接種

    • 75歲以上住民: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

    • 教導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

  • • 任用前需作健康檢查: 不可有任何接觸性或呼吸道之活動性傳染性疾病

    • 每年需作胸部 X 光檢查

    • 每年流感疫苗接種

    • 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等傳染性疾病徵兆,人員應主動向單位主管報告、戴口罩,並採取適當的治療及防護措

  • 呼吸道衛生/咳嗽禮節

    • 對醫護場所中工作人員、住民及探訪者的教育。

    • 張貼標語,針對目標對象提供合適的(多國)語言以教育住民及其隨同親友

    • 感染源管制措施

    – 咳嗽時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並立即將用過的衛生紙妥善丟棄

    – 咳嗽者在可容許且合適的情況下使用外科口罩

    • 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的手部衛生

    • 其他

  • • 無菌操作技術,避免無菌注射器材、設備受污染。

    • 不可對多個住民使用同一注射針筒施打藥物,即使是已更換該針筒上的注射針或套管;注射針、套管和注射針筒限單次使用,不得重複使用於其他住民或碰觸其他住民可能使用的藥劑或輸液。

    • 輸液和輸液組件(如靜脈軟袋、導管和轉接器)只可使用於單一住民,並在使用後妥善丟棄。

    • 注射針筒、針頭或代替注射針的套管,一旦插入或連接到任一住民的靜脈軟袋或輸液組件後,就視同已污染,不可再用於其他人。

  • • 於任何狀況下儘可能使用單一劑量瓶裝的注射用藥品。

    • 不可將單一劑量瓶裝或安瓿瓶裝藥品施打於多位病人,或收集殘餘的部分用於後續的住民。

    • 若必須使用複劑量包裝的藥品(multidosevial),每次使用的注射針/套管和注射針筒必須是無菌的。

    • 勿將複劑量包裝的藥瓶(multidose vials)存放在住民照護區,應依照廠商建議方式儲存;當藥品的無菌狀況有疑慮時則將之丟棄。

    • 不提供袋裝或瓶裝的靜脈輸液作為多位住民的輸液共同來源。

  • • 感染管制品質改善

    • 人員管理

    – 健康管理

    – 疫苗接種

    – 教育訓練

    • 環境管理

    • 防疫機制建置

    – 感染症狀監測

    – 照護 / 隔離…

    – 訪客管理

  • 工作人員及住民定時檢視其身體狀況(如量測體溫)

    應訂有陪伴及探訪管理規範

    住民健康狀況資料保存

  • • 胸部X光、血液常規及生化、尿意及糞便檢查(阿米巴痢疾、桿菌性痢疾、寄生蟲)且有紀錄,及B型肝炎抗原抗體報告

    • 每年接受健康檢查,檢查項目應包含:胸部X光、血液常規及生化、尿意檢查,且有紀錄

    • 除上述檢查項目外,另需增加A型肝炎、傷寒(糞便及寄生蟲檢查)

    廚工及供膳人員

  • 手部衛生五時機: 兩前三後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乾洗手 濕洗手

    濕洗手 40-60秒 (1分鐘)

    乾洗手 20-30秒

    傳統洗手與乾洗手比較

  • 洗手步驟口訣

    內、外、夾、弓、大、立、完(腕)

  •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 • 洗手

    • 手套

    • 口罩

    • 護目罩和面罩

    • 隔離衣

    • 負壓隔離房

    • 預防針扎

    • 用物環境清潔消毒

    • 使用個人防護裝備的原則

    – 先作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

    – 需要時~穿著個人防護裝備

    – 必須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裝備

  • 防護措施比較表

    防護設備 標準防護 空氣傳播 接觸傳播 飛沫傳播

    洗手

    手套、

    防護衣

    接觸血液、

    體液等分泌、

    排泄物時

    易被污染時

    接觸血液、

    體液等分泌、排泄物時

    口罩 N95 不需要

    眼罩或面罩 處置過程可能

    飛濺時 處置過程可能飛

    濺時 處置過程可能

    飛濺時 處置過程可能

    飛濺時

    衣物 妥善處理 妥善處理 妥善處理 妥善處理

    單獨房間 視情況

    負壓隔離房 不需要 不需要 視情況

  • 稀釋漂白水的方法及步驟

    • 調校或使用漂白水時要開窗,使空氣流通。 • 漂白水會刺激黏膜、皮膚及呼吸道,所以調校及使用

    漂白水時須佩戴保護裝備。

    • 稀釋時要用冷水,因為熱水會令成分分解,失去效能。 • 用湯匙及量杯準確地量度所需漂白水的份量。 • 消毒完的物品,應以清水冲洗及抹乾。

    • 完成消毒後,把清潔用具浸於稀釋漂白水中30分鐘,用清水沖洗乾淨,才可再次使用。

    • 最後用肥皂液洗手,用清潔的毛巾或用完即棄的紙巾抹乾雙手。

  • 使用稀釋漂白水注意事項-1

    • 避免用於金屬、羊毛、尼龍、絲綢、染色布料及油漆表面。

    • 避免接觸眼睛。如果漂白水濺入眼睛,須以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及看醫生。

    • 不要與其他家用清潔劑一併或混和使用,以防降低殺菌功能及產生化學作用。當混合於酸性清潔劑如一些潔廁劑,便會產生有毒氣體,可能造成意外,令身體受傷。

    • 如有需要,應先用清潔劑清潔及用水過清後,才再用漂白水消毒。

  • 使用稀釋漂白水注意事項-2

    • 未經稀釋的漂白水在太陽光下會釋出有毒氣體,所以應放置於陰涼及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 不應過量儲存,避免影響殺菌功能。

    • 經稀釋的漂白水,存放時間越長,分解量越多,殺菌能力便會降低,所以最好在24小時內用完。

  • 高、低濃度漂白水泡製法

    • 病患周圍的環境和物品表面以0.1%漂白水擦拭 。 • 疑似症狀的個案衣物、床單、被褥疑似受到嘔吐或排泄物污染

    時,應即更換,以0.5% 漂白水浸泡15-30分鐘加強消毒處理。

    低濃度漂白水0.05%

    500 ppm

    高濃度漂白水0.5%

    5000 ppm

    用途 一般環境消毒 血液、體液污染時排泄物之泡消

    (原液5-6%) 1ml漂白水+ 99清水 1ml漂白水+9清水

  • • 手部衛生

    合理使用抗生素

    • 適當的個人防護用品

    • 加強環境清潔

    多重抗藥性細菌感染管制措施

    隔離感染病人

  • • 清潔作業準備

    個人防護裝備 清潔工具

    1.口罩

    2.隔離衣

    手套

    1.清潔車

    2.用具

    3.消毒劑

    終期清潔方法與管理-1

  • • 隔離衣 – 除以穿著舒適及實用為考量外,亦需將微生物安全列入考量。

    – 每次為單一使用。

    • 口罩 – 一般以外科口罩即可。 – 每次為單一使用。

    • 清潔手套 – 每次為單一使用。 – 但若有破損或血液體液污染時應洗手重心更換手套。

    終期清潔方法與管理-2

  • 1. 最大原則:由外到內、由上到下、由清潔到髒汙。

    2. 浴廁洗臉槽鏡子以「8」方式由鏡子頂端往下清潔,清潔區域需有重疊。

    3. 浴室地板一定要刷洗。

    4. 病室地板先除塵再消毒

    5. 工作結束

    – 一定要擦拭工作車及洗滌抹布、喨曬抹布。

    – 卸除防護裝備及執行洗手。

    – 漂白水一定要加水稀釋再倒掉。

    終期清潔方法與管理-2

  • 1. 執行清潔之工作人員應穿著工作服。

    2. 執行清潔之工作人員進入具傳染性之病人單位時,應著適當的防護設備。

    3. 清洗人員在處理物品之前,都須要先穿戴防護的裝備,如穿防水隔離衣、戴手套及口罩。

    4. 執行清潔之工作人員勿戴清潔中的手套按電梯。

    5. 執行清潔結束脫除手套後需洗手,若再接觸其他污染物品必須再次洗手。

  • 1. 消毒前必須先清潔。

    2. 清洗的順序應由最小污染區至最大污染區。因此隔離房或是抗藥性菌株隔離之環境應最後處理。

    3. 選擇適當的清潔劑或消毒劑,並依照廠商建議之稀釋方法、處理方式。

    4. 環境清潔每天至少一次,並隨時保持乾淨。

    5. 病患房間清潔範圍包括地面、任何病患可接觸之表面,而病患經常接觸要加強清潔及消毒,例如醫療用具,床欄、床旁桌、電視遙控器、叫人鈴按鈕、門把、洗臉台、呼吸器表面等。

  • 6. 拖地時所使用的水和拖把應適時的更換或清洗,尤其在有明顯髒污時。

    7. 水桶、拖把、抹布使用後應先洗淨放置通風處晾乾後再行儲放。

    8. 避免使用雞毛撢子清除傢俱表面之灰塵。

    9. 天花板、牆壁、窗簾 之清潔。

    窗簾及隔層布簾應定期送洗,若有血、體液污染應立即拆下清洗。

  • • 衛浴設備應保持清潔,勿地面潮濕。

    • 被單、衣物

    – 有髒污應隨時更換。污染之衣物及布單應置於污衣車內。

    – 以不抖動捲摺方式放置感染性污衣袋。

    – 遭傳染性物質污染之衣物及布單應另行裝袋、封口,並標示『感染物品』再由專人動線收治送清洗廠處理。

    – 避免使用更換下之衣物、被單、包布代替拖把或抹布,擦拭地面或桌面。

  • • 儀器

    –經常檢查並維持儀器表面的清潔乾燥。

    –使用過之儀器或傳導線應以75﹪酒精擦拭後方可供其他病患使用。

    –若遭血液或體液污染時應立即以消毒液擦拭。

  • 病房環境清潔消毒作業方法 正確之清潔原則

    1.打掃應由乾淨區域到污染區 護理站 一般病室 隔離病室

    2.清潔之順序應由上至下、由內至外、由清潔至髒污、由小污染區至最大污染區。 3.由清潔到髒污(乾淨區與污染區之清潔用具分開使

    用) 4.清掃時,如需用水桶清洗抹布或拖把,水髒時應

    勤更換。

    5.除塵時應避免塵埃飛揚,應用乾淨的溼抹布,並避免搖震有灰塵之抹布。

  • • 低濃度漂白水:10,000CC清水+90CC漂白水,且於24小時內使用(一般使用)

    • 高濃度漂白水:10,000CC清水+900CC漂白水,且於24小時內使用(有血液時)

    • 清潔抹布完全浸濕在低濃度漂白水中消毒後再執行清潔,順序為

    1.窗戶橫溝2.門及門把3.床頭置物檯面4.病床床板床欄及床底架5.抽痰瓶周圍6.打包垃圾及清洗洗手台

  • 多重抗藥性菌株病室環境終期清消流程(一般病房)

    •影片欣賞

    林口長庚 - 多重抗藥性菌株病室環境終期清消流程 - 一般病房.mp4林口長庚 - 多重抗藥性菌株病室環境終期清消流程 - 一般病房.mp4林口長庚 - 多重抗藥性菌株病室環境終期清消流程 - 一般病房.mp4林口長庚 - 多重抗藥性菌株病室環境終期清消流程 - 一般病房.mp4林口長庚 - 多重抗藥性菌株病室環境終期清消流程 - 一般病房.mp4

  • 民眾醫院 郭秀娥 感管師 電話:08- 7325455#603 手機:0920006039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