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1 資訊與信息委員會出版 352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 HONG KONG CHRISTIAN COUNCIL 二○二○年一月 - 三月 總幹事的話 ─疫症中的避難所 郊野 ˙ 2020 ˙ ˙ 西2019 p3 ˙ p1 p8 文:王福義長老 義務署理總幹事 香港和全世界都飽受新冠肺炎的影響,減少外出,人 與人保持距離,很多人擔心買不到口罩,憂慮工作,生活 和家庭,恐怕一旦染病,不知如何是好。對著憂慮和擔心 的人,耶穌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 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 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 不比飛鳥貴重的多麼? 」(太6:26)。 主叫我們去看飛鳥,因為看見飛鳥可 以令我們體會到神的看顧。 我們可以到大自然看飛鳥,欣 賞神的創造,品味其中的奧妙,看到上帝的偉大,令人心 得安慰。所以詩人說:「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 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詩篇121:1-2)。當 人看見山的時候,會聯想到上帝大能的作為,祂是我們在 苦難中隨時的幫助。 近日因為疫症,香港漁農署說去郊野公園的人數比平 時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當所有場所都門堪羅雀之際,郊野

二 二 年一月 - 三月 › acms › upload › hkcc › message › 352.pdf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 不比飛鳥貴重的多麼?」(太6:26)。主叫我們去看飛鳥,因為看見飛鳥可

  • Upload
    others

  • View
    7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二 二 年一月 - 三月 › acms › upload › hkcc › message › 352.pdf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 不比飛鳥貴重的多麼?」(太6:26)。主叫我們去看飛鳥,因為看見飛鳥可

1資訊與信息委員會出版

錄目

352期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

HONG KONG CHRISTIAN COUNCIL

二○二○年一月 - 三月

總幹事的話

─疫症中的避難所

郊野

˙

「他們非常友善地接待我

們」─

記20

20

年教牧及

同工聯合聖餐崇拜

˙

葉菁華:合一運動的一小步

˙

《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

20

19

主題論述:

p3

˙

王福義:郊野─

疫症中的

避難所

總幹事的話:

p1p8

活動報告:

文:王福義長老  義務署理總幹事

香港和全世界都飽受新冠肺炎的影響,減少外出,人

與人保持距離,很多人擔心買不到口罩,憂慮工作,生活

和家庭,恐怕一旦染病,不知如何是好。對著憂慮和擔心

的人,耶穌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

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

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

不比飛鳥貴重的多麼?」(太6:26)。

主叫我們去看飛鳥,因為看見飛鳥可

以令我們體會到神的看顧。

我 們 可 以 到 大 自 然 看 飛 鳥 , 欣

賞神的創造,品味其中的奧妙,看到上帝的偉大,令人心

得安慰。所以詩人說:「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

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詩篇121:1-2)。當

人看見山的時候,會聯想到上帝大能的作為,祂是我們在

苦難中隨時的幫助。

近日因為疫症,香港漁農署說去郊野公園的人數比平

時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當所有場所都門堪羅雀之際,郊野

Page 2: 二 二 年一月 - 三月 › acms › upload › hkcc › message › 352.pdf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 不比飛鳥貴重的多麼?」(太6:26)。主叫我們去看飛鳥,因為看見飛鳥可

資訊與信息委員會委員:梁美英牧師 簡祺標牧師 蒲錦昌牧師 張愛思女士

賀曾慶先生 鄭堅徒先生 2

郊野─疫症中的避難所總幹事的話

1 李純恩,2020 年 3 月 1 日<頭條日報>。

2 Julie Newton, (2007), Wellbeing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 Brief overview of the evidence.

3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TrailWatch, (2019), Country Parks Usage and Well-being, HKU LKS Faculty of Medicial,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WYNG Foundation.

公園反而人山人海,這種反差說明了;市人對健康環境的

嚮往,也見證了人對大自然的信任。但當清靜的郊野忽然

多了人群,反而破壞了它的寧靜,增加了感染的風險。

在疫症期間郊野受到市民的歡迎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在家太悶,市區太危險,又不能出外地旅行,

只好去郊野遊覽,其實,不少人「常常放眼世界,但對家

門口的事物,卻往往疏忽。」1 去郊區成為探奇之旅,代替

去外地旅遊。

第二,郊野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污染較少,相信病

毒不多,因此是一個比較安全的選擇。

第三,是市民希望舒展身心,藉行山步行鍛練身體,

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2003年在沙士期間,郊野公園也是很多遊人,此時此

刻,郊野成為我們疫症中的「避難所」。可惜有些人對這

「避難所」毫無尊重,愛護之心,隨便拋棄口罩,垃圾,

要勞煩工作人員和義工們去檢拾,更有甚者,留下火種,

燃燒了大遍的樹林,破壞了生物的棲息地。

在大自然中我們的身心得到舒暢,有研究顯示極端的

情緒,不論是興奮或是消沉都會在大自然的旅程中變得平

穩;不但如此,接觸大自然有助降低血壓,膽固醇,改善

體質,增強抗病力。2 有研究報告顕示48.3%的郊野公園遊人

是因為風景優美和空氣清新而來郊野公園,好的空氣對有

呼吸病患者至為重要。同一報告顯示郊遊者比沒有郊遊者

多些快樂,在社交和家庭關係上更為融洽,在健康方面自

我感到有所增強。3

大自然對人類的好處很多,特別在疫症流行時給我

們一個喘息的空間,為此我們要感謝天父,也要盡力保護

大自然。年前在土地辯論中不少人倡議用郊野公園土地

起屋,但終於被市民反對而擱置。可見大部份市民都明白

大自然的重要性。在疫症當中我們可以有個安全美麗的

「避難所」,其中不少的奧妙尚待發現。正如我們的米埔

濕地,每年有萬隻候鳥來過冬,上帝曾問約伯:「鷹雀

飛翔,展開翅膀,一直向南,豈是藉你的智慧麼? 」(伯

39:26) 。候鳥的飛行路線不是我們為牠設計的,是上主創

造的,祂看顧飛鳥。

平日我們工作太忙,活動太多,很少安靜,疫症給了

我們一段獨處,寧靜的時間,我們要好好反省自己與天父

的關係,也要多些接觸大自然,體驗神的創造,欣賞山川

美景,記念造我們和大地的主,祂吩咐我們不要憂慮,因

為我們比飛鳥貴重的多,同時叫我們向山舉目,知道困境

中幫助的源頭。

Page 3: 二 二 年一月 - 三月 › acms › upload › hkcc › message › 352.pdf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 不比飛鳥貴重的多麼?」(太6:26)。主叫我們去看飛鳥,因為看見飛鳥可

3

主題論述葉菁華:合一運動的一小步

〔註:本文以「天主教」和「基督教」表達西方宗教改革後「基督宗教」

(Christianity)兩大教會傳統,並以「天主教徒」(Catholics)及

「基督教徒」(Protestants)指各自的成員。〕

合一運動的

一小步

引言

不少華人心目中,天主教與基督教是兩個不同的宗

教。這也難怪。基於種種原因,此兩大教會傳統各有自己

的聖經中譯,各有自己的詞彙。崇拜的對象、萬有之本

源,一方稱為「天主」,另一方稱為「上帝」或「神」。

三位一體之第三位,一方稱為「聖神」,另一方稱為「聖

靈」。(幸好雙方皆稱聖子為「耶穌基督」!)至於其他

名詞,有些差異不大(如保祿與保羅、恩寵與恩典),有

些差異頗大(如伯多祿與彼得、天主經與主禱文)。兩大

教會傳統若要減少不必要的分歧,方便溝通對話,促進在

主裡的合一,尋求共通的信仰語言相當重要。《尼西亞信

經合一中譯本》正是為此而踏出的一小步。

過往的努力

在此一小步之前,已有尋求共通信仰語言的努力。天

主教香港教區、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

聯合教會,於二零一四年完成了兩份教義文件的合一中譯

本──羅馬天主教會與世界信義宗聯會於一九九九年共同

發表的《有關成義/稱義教義聯合聲明》以及世界循道衞理

宗協會於二零零六年加入簽署該聲明時與上述兩個教會共

同發表的聲明。1 雖然該兩份文件的合一中譯本分別有天

主教用語與基督教用語兩個版本,但兩個版本的差異主要

在於以「成義」與「稱義」翻譯 justification,以及例如「天

主」與「上帝」、「保祿」與「保羅」等名詞的差異,其

餘行文用字皆相同。

《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再進一步,沒有分開天主

教與基督教兩個版本。

合一中譯本緣起

為 透 過 神 學 交 流 , 促 進 基 督 宗 教 內 眾 教 會 的 合

一,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合一與教會關係委員會與天主教香

港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在二零一五年攜手成立了「神

學對談小組」,由幾個教會委派的代表以及該兩個委員會

的代表組成,其宗旨包括:探討建立合一共通的信仰語

言、推動互相認識及接納彼此的差異、學習包容多元的大

公精神。對談小組當年五月舉行了第一次會議,會上成立

了一個專責小組(以下簡稱「信經小組」),研究把《尼

西亞信經》按原文重新翻譯成為可供各教會共用的合一中

譯本。小組成員包括教會代表:蔡惠民神父(天主教香港

教區)、李廣生牧師(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李一帆牧

師(香港聖公會)、林子淳博士(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

會)、白德培牧師(基督教香港崇真會)、葉菁華博士

(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也包括時任香港基督

教協進會總幹事蒲錦昌牧師及天主教香港教區基督徒合一

委員會外務秘書龔聖美女士。

1 http://www.hsscol.org.hk/LIBRARY/JDDJ2014/JDDJ.h.pdf。

文:葉菁華

Page 4: 二 二 年一月 - 三月 › acms › upload › hkcc › message › 352.pdf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 不比飛鳥貴重的多麼?」(太6:26)。主叫我們去看飛鳥,因為看見飛鳥可

葉菁華:合一運動的一小步主題論述

地址:九龍尖沙咀加連威老道33號 電話:2368 7123 傳真:2724 21314

為甚麼選擇翻譯《尼西亞信經》(或稱為《尼吉亞

信經》)而不是較為簡短且更多教會常用的《使徒信經》

(天主教稱為《宗徒信經》)呢?基督教徒對《使徒信

經》的熟悉程度遠高於《尼西亞信經》。正因為熟悉──

熟悉自己教會慣用多年的版本──所以不會容易接受一個

新的版本。至於《尼西亞信經》,除天主教會及聖公會

外,其他教會不太經常使用,故新版本較易獲得接受。這

是策略上的考慮。更重要的考慮是教會合一。《尼西亞信

經》堪稱唯一獲得東西兩方教會接受的信仰宣言。《使

徒信經》的認受性只限於西方教會(包括天主教和基督

教),東方教會(包括正教會Orthodox churches、東方正教

會Oriental Orthodox churches、東方教會Church of the East)

無此信經,遑論認受。若然教會合一是尋求普世教會而不

只是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合一,那麼《尼西亞信經》便是合

一中譯本信經的不二之選。

《尼西亞信經》

公元325年在尼西亞(Nicaea)舉行的第一次大公會

議,通過了一份強調聖子神性與聖父上帝相同,以抵抗亞

流主義(Arianism)的信經,英文稱為Creed of Nicaea,中文

就稱為《尼西亞信經》。緊接著簡單一句「我們信聖靈」

之後,此信經列舉亞流主義的錯誤並加以詛咒。後來,教

義的爭議轉至有關聖靈的神性。公元381年在君士坦丁堡

(Constantinople) 舉行的第二次大公會議,通過了一份可理

解為325年《尼西亞信經》增訂版的信經,略去了詛咒亞

流主義之句子,加長了有關聖靈的言述,並提及教會、洗

禮、復活、來生。我形容它「可理解為《尼西亞信經》增

訂版」,因該信經的其他字句(即不計上述略去和增加的

內容)跟325年的版本大同小異而不是完全相同。無論如

何,這份381年的信經獲當時教會領袖確立──並獲公元

451年的迦克墩會議(Council of Chalcedon)承認──為表達

《尼西亞信經》所代表的大公正統信仰。故此,雖然381

年的信經嚴格而言應稱為《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

但一般仍簡稱為《尼西亞信經》(以下凡提及《尼西亞信

經》,除特別說明外,皆指這個381年的版本),英文則為

Nicene Creed,以示與Creed of Nicaea有別但仍一脈相承。2

《 尼 西 亞 信 經 合 一 中 譯 本 》 正 是 這 份 3 8 1 年 信 經 的

中譯。

翻譯原則及經過

信經小組在翻譯過程中,主要根據希臘語原文,亦

曾參考拉丁語譯文,及各教會慣用的中譯本。我們是逐字

逐句翻譯的。在會議中,組員各自提出某一句的翻譯建

議,然後大家商討句中的字眼。有時較容易決定,有時需

要反覆斟酌仔細推敲,本著互諒互讓的態度達至共識。為

體現及促進合一精神,我們盡量採用各教會可以接受的共

通中譯(如以「上主」代替「上帝」和「天主」)。若未

有共通中譯,則盡量選擇其中一方教會慣用而其他教會可

以接受的中譯,避免採用所有教會教友皆感陌生的新詞。

例如《尼西亞信經》中耶穌以外的兩個人名,便分別採取

了基督教和天主教的譯名。耶穌母親的名字,天主教慣稱

「瑪利亞」,基督教慣稱「馬利亞」;兩者有一字之別,

但讀音相同。最後依天主教代表的提議,採用基督教的譯

名。(聖母瑪利亞在天主教備受尊敬,天主教代表主動在

這點禮讓,體現合一精神。)至於審判耶穌的羅馬總督,

天主教慣稱「般雀.比拉多」,基督教慣稱「本丟.彼拉

多」。最後採用天主教的譯名。如遇某字眼未能找到各方

教會接受的中譯,則同時列出不同的中譯(如「聖靈/聖

神」)。

《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的試用版於二零一六年底

通過,「神學對談小組」翌年起向參與該小組的教會(天

主教香港教區、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香港聖公會、中華基

督教會香港區會、基督教香港崇真會、香港基督教循道衞

理聯合教會)以及正教會香港及東南亞教區諮詢意見。二

零一九年六月,信經小組按各教會提供的意見,修訂合一

中譯本的部份字眼及標點。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五日,「神

學對談小組」通過了《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的定稿。

2 見 J.N.D. Kelly, Early Christian Creeds, 3rd. ed. (London: Taylor & Francis, 1972; Abingdon: Routledge, 2014), Kindle edition, 205–230, 296–331.

Page 5: 二 二 年一月 - 三月 › acms › upload › hkcc › message › 352.pdf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 不比飛鳥貴重的多麼?」(太6:26)。主叫我們去看飛鳥,因為看見飛鳥可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www.hkcc.org.hk 5

主題論述

地址:九龍尖沙咀加連威老道33號 電話:2368 7123 傳真:2724 2131

葉菁華:合一運動的一小步

關鍵之處

讀者看到這份合一中譯本,可能發覺某些內容乎跟自

己教會慣用的《尼西亞信經》的內容明顯有所出入。原因

可能是教會慣用的版本乃根據傳統,卻並非嚴謹按照381年

《尼西亞信經》的中譯。以下四處值得留意。

第一,可能是出於禮儀應用的緣故,也可能受《使

徒信經》影響,有些教會慣用的《尼西亞信經》是以「我

信」開始。然而,《尼西亞信經》是以「我們信」開始

的。這也不難理解。《使徒信經》源於領受洗禮前的認

信,因此是個人的「我信」;《尼西亞信經》則源於「異

端」的挑戰,教會要申明大公的、正統的信仰。會眾同聲

宣認「我們信……」,乃宣認教會群體的信仰。這個教

會,不只是某個地方、某個神學傳統的教會,而是普世

的教會、歷代的教會。「我們信」,是「我們」與所有地

方、所有年代的信徒宣認同一的、由耶穌基督的使徒所傳

承的信仰;這是教會合一的體現。

第二,大部份教會慣用的《尼西亞信經》在論及基督

的段落,皆在「由父所生」之後,有這三句:「出自上主

的上主,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神的真神」(最後一句

或可譯「出自真上主的真上主」)。然而,信經小組在研

究過程中,發現「出自上主的上主」這句,只載於公元325

的《尼西亞信經》,公元381年的《尼西亞信經》並無此

句。此合一中譯本既然按照381年的原文版本,因而不包括

此句。(我們查詢正教會的版本,亦無此句。)

第三,《尼西亞信經》以顕μοο顕σιον(乃顕μοο顕σιο顕

的直接受格accusative case)描述聖子與聖父的關係。有教

會的慣用版本譯為「同體」,有譯為「一性」,也有譯為

「同性同體」。經過一番討論,信經小組決定用「性」而

不用「體」。理由是不用「體」可避免誤解為談論身體,

更重要的是一般談論耶穌基督的神人二性之時,也採用

「性」而不用「體」。既然用「性」,就不宜稱聖子與聖

父「同性」,因為「同性」已有另外的慣用意思。最後大

家決定用「本性相同」。

第四,基督教與天主教慣用的《尼西亞信經》,談到

聖靈是主及賦予生命者之後,便說聖靈「自父和子而發」

(有譯為「由父和子而出」)。其實公元381年通過的

《尼西亞信經》並無「和子」。後來,西方教會出於神學

原因,陸續在其使用的拉丁文版《尼西亞信經》加入「和

子」(Filioque)。東方教會明確反對。這是最後引致東西兩

方教會1054年大分裂(Great Schism)的其中一個神學原因。

信經小組最初建議合一譯本中的正文仍有「和子」但加上

方括號以示原文無此詞。後來,考慮到要貫徹一致嚴格按

照381年版本,所以正文只說聖靈「自父而發」,沒有「和

子」。同時,小組也考慮到有些教會基於傳統,希望沿

用「自父和子而發」的字眼,所以合一中譯本註明:「個

別教會可自行決定使用時是否加上『和子』(若加『和

子』,宜以方括號或註腳表明原文無此詞)」。

後語

《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是幾個香港宗派教會在合

一運動上的一小步。筆者能有機會參與這一小步,並在過

程中與信仰上的前輩交流並向他們學習,實在感謝上主恩

典。盼望此合一譯本不單只用於合一聚會(例如基督徒合

一祈禱週的聯合聖餐崇拜),也能獲得香港以至其他地方

的華人教會在禮儀和教導上嘗試採用。

Page 6: 二 二 年一月 - 三月 › acms › upload › hkcc › message › 352.pdf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 不比飛鳥貴重的多麼?」(太6:26)。主叫我們去看飛鳥,因為看見飛鳥可

出版人:王福義長老 執行編輯:曹曉彤女士6

主題論述 《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2019

《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 2019

我們信獨一上主,全能的父。

創造天地和有形無形之萬物的主。

我們信獨一主耶穌基督,上主的獨生子,

在萬世之前,由父所生,1

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神的真神,

受生而非被造,與父本性相同,

萬物藉他而有。

他為我們世人,並為我們的得救,從天降臨,

因 聖靈 / 聖神 由童貞女馬利亞得了肉身,而成為人。

在 般雀.比拉多執政時為我們被釘十字架,

受難、埋葬;

照聖經所載第三日復活;

升天,坐在父的右邊;

將在榮耀中再來,

審判活人、死人,

他的國度永無窮盡。

我們信 聖靈 / 聖神,

是主及賦予生命者,

自父而發,2

與父、子同受敬拜,同享榮耀;

他曾藉眾先知發言。

我們信獨一、神聖、大公、使徒所傳的教會。

我們承認獨一洗禮,使罪得赦。

我們期待死人復活及來世生命。 阿們。

Page 7: 二 二 年一月 - 三月 › acms › upload › hkcc › message › 352.pdf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 不比飛鳥貴重的多麼?」(太6:26)。主叫我們去看飛鳥,因為看見飛鳥可

設計:以勒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7

主題論述《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2019

1 公元 325 年在尼西亞舉行的第一次大公會議所通過的《尼西亞信經》中,「出自光明的光明」之前有「出自上主的上主」。然而公元 381 年

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二次大公會議所通過的《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後來簡稱《尼西亞信經》)則無此句。

2 公元 381 年於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二次大公會議通過的《尼西亞信經》版本(原文為希臘文)只言聖靈 / 聖神「自父而發」(顕κ το顕

Πατρ顕顕 顕κπορευ顕μενον)。自大約六世紀起部份西方教會所使用的《尼西亞信經》版本(拉丁文)加上了「和子」,即聖靈 / 聖神「自

父和子而發」(ex Patre Filioque procedit),後來在西方教會廣泛採用,並自公元 1215 年第四次拉特朗會議 (Fourth Lateran Council) 起獲確認為

教義。東方教會反對如此修改曾獲大公會議通過的《尼西亞信經》的文字,並強調唯獨聖父是另外兩位格的神性源頭;正教會至今仍沿用此

381 年的版本。西方教會則強調加上「和子」並不意味著聖靈 / 聖神有兩個神性源頭。此合一中譯本按 381 年的《尼西亞信經》,並無「和子」;

個別教會使用時若要加上「和子」,宜以方括號或註腳表明原文無此詞。

合一中譯本說明

一、此《尼西亞信經》合一中譯本由「神學對談小組」

草擬。該小組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及香港基

督教協進會合一與教會關係委員會共同成立,成員包括香港

聖公會、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香港

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的代表。草擬

過程除諮詢上述教會外,也曾諮詢正教會香港及東南亞教區

代表。

二、此乃公元381年第二次大公會議所通過的《尼西

亞-君士坦丁堡信經》的合一中譯本。由於該信經乃公元

325年第一次大公會議通過的《尼西亞信經》的增訂版本

(主要在於論聖靈部份),故今天教會普遍簡稱之為《尼西

亞信經》,又名為《尼吉亞信經》,乃信靠耶穌基督、敬拜

聖三一上主的歷代各地教會最廣為接納的、表達大公正統信

仰的宣言。我們主要根據希臘語原文,亦曾參考拉丁語譯

文,及各教會慣用的中譯本。

三、我們希望此合一中譯本首先能應用在基督徒合

一聚會,並且盼望最終能在各教會採用並被教友接受,故

翻譯原則除準確表達原文字義外,也參考各教會所用中文

版《尼西亞信經》的用語。為體現及促進合一精神,我們

盡量採用各教會可以接受的共通中譯(如「上主」)。若

未有共通中譯,則盡量選擇其中一方教會慣用而其他教會

可以接受的中譯(如基督教的「馬利亞」、天主教的「般

雀.比拉多」),避免採用所有教會教友皆感陌生的新

詞。若未能找到各方教會接受的中譯,則同時列出不同的

中譯(如「聖靈/聖神」)。

四、此合一中譯本乃根據公元381年第二次大公會議

所通過的《尼西亞信經》,其中宣認聖靈/聖神「自父而

發」;個別教會可自行決定使用時是否加上「和子」(若

加「和子」,宜以方括號或註腳表明原文無此詞)。

Page 8: 二 二 年一月 - 三月 › acms › upload › hkcc › message › 352.pdf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 不比飛鳥貴重的多麼?」(太6:26)。主叫我們去看飛鳥,因為看見飛鳥可

8 本刊所載之文章,除特別聲明外,並不代表本會立場。如轉載本刊之文章,敬請註明出處並擲下一份以作記錄。

本刊屬免費刊物,歡迎索閱及自由奉獻。支票抬頭請寫「香港基督教協進會」

活動報告

「他們非常友善地接待我們」——記 2020 年教牧及同工聯合聖餐崇拜 2019

本年度合一祈禱周(1月18-25日)內之教牧同工聯合

聖餐崇拜,於1月23日(星期四)早上9:30 假基督教香港

崇真會救恩堂舉行,蒙各宗派及機構踴躍支持,超過30個

基督教會及機構、共350多人出席人數。本年度的合一禮文

為馬爾他的教會所預備,主題為「他們非常友善地接待我

們」,出自使徒行傳28:2。

使徒保羅曾在公元60年抵達馬爾他的沿海地區,使

徒行傳最後兩章經文為我們提供了這段滿有上主安排的記

述,也標誌著基督宗教在馬爾他的開始。這些島民對遭遇

海難之保羅及同船上的人的盛情款待,提醒我們熱情好客

是尋求基督徒合一時非常需要的美德,正是由於他們非常

友善,才使分裂的人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除了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張振華監督在講道中,藉著

使徒行傳 27:18-28:10指出是次事件對教會合一的事工以

至當下社會的現況的反省外,在公禱期間,八位同工依次

把八支船槳帶上主禮台,它們分別代表「修和」、「啟示」、

「盼望」、「信任」、「堅強」、「款待」、「轉化」、「慷慨」,

提醒我們不能獨自面對驚濤駭浪,只有在所有船槳都一起

推動時,這艘船才會前進,所以面對任何艱難的境況時,

我們也必須同心禱告,並帶著上述的信仰內涵一起撐動船

隻前行。

聖 餐 崇 拜 後 , 救 恩 堂 的 同 工 「 非 常 友 善 地 接 待 我

們」,為各參加者準備了精美茶點,在和暖舒服的天氣

下,各人在救恩小學的操場上團契交流,充份體現弟兄彼

此和睦和善待的精神,並期盼著下一年聯合聖餐崇拜的團

聚與交誼。

張振華監督以《使徒行傳》提醒教牧同工,上帝將教牧擺放在香港,是要眾人在這地傳福音,故不論人或事如何 轉 變 , 也 要 因 上 帝 的 旨意,繼續將福音廣傳。

八支船槳被帶進主禮台,分別代表「修和」、「啟示」、「盼望」、「信任」、「堅強」、「款待」、「轉化」和「慷慨」。

崇拜後眾教牧在救恩小學的操場上團契交流。一眾教牧同工頌讀尼西亞信經,宣認同一信仰,在基督裏合而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