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目次 一.前言………………………………………………………………………………….2 二.念與隨念的意義 ........................................................................................................ 1 三.六念法門演化的趨勢………………………………………………………………..5 四.《雜阿含經》的「六隨念」之說 .............................................................................. 7 五.《清淨道論》中「六隨念」之說……………………………………………………10 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 .................................................................................. 11 七.結論 .......................................................................................................................... 14 參考書目………………………………………………………………………………...16 一.前言 佛陀成道之後,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大轉法輪所說種種修道法門,能令眾生依法修 行達到解脫的目標。其中「六隨念」修行方法也不例外。「六念法」適用於從升天善法 的基礎,進向於有學位的修行;也適用於有學位向於無學的昇進。「六念法」可以說是 歸依他力與自力策行綜合的法門,在深信三寶而歸依三寶,加上平時的行持,當心力沉 下時,「六念法」便是驅策令心起的好方法。本論主要是以原始經典的《雜阿含經》來 看待「六隨念」的定位如何?晚期《清淨道論》中,覺音論師所陳述「六隨念」深義如 何?乃至諸經論中所描述「六隨念」之意及修學方法作為比較。 本文分成六部份:第一、前言:提出筆者為何撰寫這主題,及所依據的經論。第二、 念與隨念的意義:簡單說明念與隨念的定義。第三、六念法門演化的趨勢:主要從印順 法師《華雨集》中,整理與歸納六念法門演化的趨勢。第四、《雜阿含經》的「六隨念」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一些經典來比較修習內容以及法數。第七、結語。 二.念與隨念的意義 「念」 ― 巴利語為 sati(梵語為 smRti),在《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的義項有 intentness of mindwakefulness of mindmindfulnessalertnesslucidity of mind self-possession conscience self-consciousness 1 綜合來看,有「正念」、 1 T. W. Rhys Davids and W. Stede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p.672PTS.London1921-25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 Upload
    others

  • View
    2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1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目次

一.前言………………………………………………………………………………….2

二.念與隨念的意義 ........................................................................................................ 1

三.六念法門演化的趨勢………………………………………………………………..5

四.《雜阿含經》的「六隨念」之說 .............................................................................. 7

五.《清淨道論》中「六隨念」之說……………………………………………………10

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 .................................................................................. 11

七.結論 .......................................................................................................................... 14

參考書目………………………………………………………………………………...16

一.前言

佛陀成道之後,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大轉法輪所說種種修道法門,能令眾生依法修

行達到解脫的目標。其中「六隨念」修行方法也不例外。「六念法」適用於從升天善法

的基礎,進向於有學位的修行;也適用於有學位向於無學的昇進。「六念法」可以說是

歸依他力與自力策行綜合的法門,在深信三寶而歸依三寶,加上平時的行持,當心力沉

下時,「六念法」便是驅策令心起的好方法。本論主要是以原始經典的《雜阿含經》來

看待「六隨念」的定位如何?晚期《清淨道論》中,覺音論師所陳述「六隨念」深義如

何?乃至諸經論中所描述「六隨念」之意及修學方法作為比較。

本文分成六部份:第一、前言:提出筆者為何撰寫這主題,及所依據的經論。第二、

念與隨念的意義:簡單說明念與隨念的定義。第三、六念法門演化的趨勢:主要從印順

法師《華雨集》中,整理與歸納六念法門演化的趨勢。第四、《雜阿含經》的「六隨念」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一些經典來比較修習內容以及法數。第七、結語。

二.念與隨念的意義

「念」 ― 巴利語為 sati(梵語為 smRti),在《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的義項有 intentness of mind,wakefulness of mind,mindfulness,alertness,

lucidity of mind,self-possession,conscience,self-consciousness。1綜合來看,有「正念」、

1 T. W. Rhys Davids and W. Stede《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p.672,PTS.,London,

1921-25。

Page 2: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2

「憶持」之意。《パーリ語佛教辞典》的義項有「憶念」、「正念」、「注意」。2

再從六念的語詞來考察「念」的意義。「六念」的巴利語為 Buddha-annussati(佛隨

念)、Dharmma-annussati(法隨念)、Sanga-annussati(僧隨念)、SIla-annussati(戒隨念)、

CAga-annussati(施隨念)、DevatA-annussati(天隨念)。

「隨念」巴利語為 anusati 或 anussati,在《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的義項有 remembrance,recollection,thinking of,mindfulness,3「隨念」有

「回憶」、「想起」、「正念」的意涵。所以「隨念」與「念」意思相近,主要是「憶念」、

「正念」。

另外參考古德精要的定義,如覺音尊者的《清淨道論》:「數數起念,故為隨念」。4;

慧遠大師於《大般涅槃經義記》對於六念法的「念」總說為:「守境名念」。5智顗大師於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對於八念法的「念」通稱為「一心緣中憶持不忘失」。6又智顗

大師《法界次第初門》:「通言念者,內心存憶之異名也」。7

接著考察《阿含經》中「念」的意涵以及論書的解釋。在《雜阿含經》卷 28 解說

二類的八正道:有「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的,有「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

苦轉向苦邊」。其中有世間及出世間二種正念。《雜阿含經》卷 28(785 經):

何等為正念?正念有二種:有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念,是聖、

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念、隨念、重8念、憶念,〔念〕不

妄不虛,9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

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

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念〕不妄不虛,

是名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10

(大正 2,203c25-204a5)

「念」有「隨念」、「重念(巴利 upaTThita11-satitA12)」、「憶念(巴利 sAraNA)13」的義

項,「不妄不虛」則是指正念,其內容是世間善法與出世間善法。14

「念、隨念、重念、憶念」在有部的《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的用語如下所列。《阿

2 雲井昭善 編著《パーリ語佛教辞典》,p.872,山喜房,東京,1997。

3《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p.45。 4 覺音著.葉均譯《清淨道論》p.177,簡體版,檳城佛學院印贈,1998 年。 5 隋.慧遠《大般涅槃經義記》卷 6,大正 37,767a20-21:「守境名念,佛等六種生念境界故名念處」。

6 隋.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 9,大正 46,537b22-25:「八念法門,所言八念者:一、念佛;二、

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捨;六、念天;七、念入出息;八、念死。此八通稱念者,一心

緣中憶持不忘失故,名之為念」。 7 隋.智顗《法界次第初門》卷 2,大正 46,676a5。

8《漢語大詞典》第 10 冊,p.371:

【重】:27.副詞。表示程度深,相當於“極”、“甚”。 9《雜阿含經》卷 28(784 經)大正 2,203a15:「何等為正念?謂念,隨順念,不妄不虛」。 10

另參考《中部》~M. 117. Cattārīsaka sutta. 11《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p.141:「furnished,provided,served,got ready,honoured

with;come,come about,appeared,arrived,present,existing;standing up(ready),keeping in readiness」。 12《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p.672:「mindfulness,memory」。 13《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p.705:「reminding,remonstrating with」。 14《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77,大正 27,400a29-b2:「宣說有情、瓶、衣等事,不虛妄心所起言說是

世俗諦。宣說緣性緣起等理,不虛妄心所起言說是勝義諦」。

Page 3: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3

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 2:

復有二法,謂具念、正知者。

具念云何?

答:若依出離遠離〔之〕善法,諸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

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是謂具念。(大正 26,372a18-20)

又《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 16:

諸念、隨念、別15念、憶念,念性、隨念性、別念性、不忘性。(大正 26,433a7-9)

另外《雜阿毘曇心論》卷 8 於修習安般念,對「念」也有說明:

念者憶念,於安那般那審諦16、繫念、心不虛妄。…。於彼品念增故說安般念。

(大正 28,934a15-19)

將上述引文整理對照如下表:

巴利語 sati anussati upaTThita

satitA sAraNA

《雜阿含經》(785 經) 念 隨念 重念 憶念 不妄不虛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卷 2 念 隨念 專念 憶念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卷 16

(念性)

隨念

(隨念性)

別念

(別念性)

憶念

(不忘性)

《雜阿毘曇心論》卷 8 念 繫念 審諦 憶念 心不虛妄

從上表中,比較特殊的是「重念」,它的意義應是專注地、完備綿密地念。

另外在《阿毘達磨法蘊足論》中,對於「念」更補充了「不忘失」、「不遺漏」、「不

失法性」、「心明記性」,同時「念」也稱為「念根」、「念力」、「念覺支」及「正念」。17

至於《大智度論》中,念用於所習善法令不失,如《大智度論》卷 23:「初習善法

為不失故但名念」18。善的念心所(巴利 sati-cetasika)有多種不同的名稱,在三十七道

15《漢語大詞典》第 2 冊,p.623:

【別】:22.通“ 辯 ”。遍。《書‧康誥》:“別求聞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 王引之 《經義述聞‧

尚書下》:“別,讀‘先飯,辯嘗羞’之辯。辯,遍也。古字別與辯通。”《墨子‧天志下》:“且天

之愛百姓厚矣,天之愛百姓別矣。”23.通“ 辯 ”。治。《管子‧八觀》:“豪傑材人不務竭能,則內

治不別矣。” 許維遹 注:“別,讀為辯。辯,治也。” 16《漢語大詞典》第 3 冊,p.1628:

【審諦】:亦作“審諟”。1.慎密。《尚書大傳》卷五:“帝者任德設刑,以則象之,言其能行天道,舉

錯審諦也。”2.詳備,周備。 漢 班固 《白虎通‧封禪》:“五帝禪於亭亭之山,亭亭者,制度審諟,

道德著明也。”3.精當;確當。 宋 陸游 《南唐書‧徐鍇傳》:“少精小學,故所讎書尤審諦。” 4.

仔細考察或觀察。 17《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 8,大正 26,491c9-13:「諸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

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總名為念。亦名念根,亦名念力,亦名念覺支,亦名正念。是聖、出世、

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 18《大智度論》卷 23,大正 25,229a10-11。

Page 4: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4

品中有四念處、念根、念力、念覺、正念。19聽聞教師所示道法,念茲在茲,隨順智慧,

是為念處。20念道及助道法,無有他念,是為念根。21念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轉為念

力。22得力後,念覺支可集善遮惡,得利去害;若心沒時,念「擇法覺支」、「精進覺支」、

「喜覺支」令心起;若心散時,念「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令攝心。23用正見

觀四諦除諸煩惱,常念不忘念,是名正念。24

綜合以上所述,「念」從語言學來看與「隨念」相近,都有「憶念」與「專注」的

意義。從經論裡修行的立場來看,「念」當然是要導入「正念」,而回憶過去所見、所聞、

所行所以要「憶念」,要多加功用所以數數起念是「隨念」,趨於純熟則為「專注念」。

三、六念法門演化的趨勢

1、佛隨念:可分釋尊在世及涅槃後兩方面談。

(a)釋尊在世初期,「佛在僧中(三寶一體)」(我亦在僧數),供養僧眾,等同供養佛,

佛「依法攝僧」,佛弟子依法不依人。到了佛制戒,佛半月布薩說「威德波羅提木叉」,

釋尊不再參預了。另聖弟子崇仰佛功德的偉大,釋尊晚年,漸漸的有佛、法、僧鼎立

──別體的傾向,而四不壞淨、六念等法門,也依此成立。

(b)釋尊涅槃後,引起佛弟子內心無比的懷念,表現於事相方面的,是佛陀遺體(舍利、

佛牙)、遺跡(四大聖跡)、遺物(佛缽)的崇敬。部派佛教時代,多數是主張三寶別體

的,在三寶的信敬憶念中,對佛的信念,顯然的勝過了法與僧(如:「歸依於佛者,終

不墮地獄」)。漸漸的,佛功德從「人間佛陀」轉向「理想佛陀觀」(重視佛的色身),除

「三十二相」外又有「八十種好」,在「十力」、「四無所畏」外,又有「十八佛不共法」

說。後來發展到佛「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

威力亦無邊際;一剎那心了一切法、一剎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佛身不是一般所

能見的,人間所見的釋尊,只是佛的方便示現。「大乘佛法」的菩薩與法身如來,是繼

承這一思想,光大發揚而來。

2、法隨念:

19《大智度論》卷 19,大正 25,198b8-12:「是三十七品,十法為根本。何等十?信、戒、思惟、精進、

念、定、慧、除、喜、捨。信者,信根、信力;戒者,正語、正業、正命;精進者,四正懃、精進根、

精進力、精進覺、正精進;念者,念根、念力、念覺、正念;定者,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

正定;慧者,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正見。…」。

【按】:鳩摩羅什此處以「除」譯出梵文之 praZrabdhi;至於玄奘在《俱舍論》所用之譯語「輕安」 20《大智度論》卷 19,大正 25,198b14-15:「是諸法,念隨順智慧緣中止住,是時名念處」;

《大智度論》卷 19,大正 25,198b21-23:「如行者到師所,聽道法時,先用念持是法,是時名念處」。 21《大智度論》卷 19,大正 25,202c22-23:「念道及助道法,更無他念,是名念根」。 22《大智度論》卷 19,大正 25,202c25-26:「是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是名為力」。 23《大智度論》卷 19,大正 25,198c2-8:「得力已,分別道法有三分:〔1〕擇法覺、精進覺、喜覺,此

三法,行道時若心沒,能令起。〔2〕除覺、定覺、捨覺,此三法,若行道時心動散,能攝令定。〔3〕

念覺在二處,能集善法,能遮惡法;如守門人,有利者令入,無益者除卻。若心沒時,念三法起;若

心散時,念三法攝。無覺實覺,此七事能到,故名為分」。 24《大智度論》卷 22,大正 25,226b7-9:「用是正見觀四諦,常念不忘念,一切煩惱是賊應當捨,正見

等是我真伴應當隨,是名正念」。

Page 5: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5

念法,本是念法(八正道‧緣起‧ 四諦等)的功德。法是佛所說的,由弟子憶持在心,

展轉傳誦,佛法是這樣流傳起來。…佛的時代,印度早已有了文字,而聖典卻一直在憶

持中(印度教的教典也如此)。專憑憶持傳誦,聖典就不免多變化了。佛弟子念法(經、

律、論)而重視記憶── 念力,是必然的,但經典浩繁,記憶不易,怎樣能增強記憶

的念力呢?增強「念力」,也就是增強記憶力的訓練,達到「過耳不忘」,這就是三藏所

沒有而新出現於佛教中的陀羅尼dharani了。…. 陀羅尼,是印度人所舊有的。譯義為能

持或總持。…「佛法」中本沒有說到陀羅尼,採取印度舊有的而引入佛法,無疑的與憶

持教法有關。後來開展為大乘「十法行」。

3、念僧:

憶念四向、四果的聖德,確信是值得恭敬、供養的聖者,是念僧的本義。…佛滅以後的

佛法,依僧伽而住持宏傳,僧伽受到特別的尊重。但佛功德的崇高,在佛弟子的心目中,

正不斷昂揚。…「佛在僧外」的部派,當然施佛的功德大於施僧了。僧伽中有聖者,不

只是事相的清淨,如事相僧漸漸的不如法,那信者更要敬念佛的功德了。中國佛教有一

句話說:「不看僧面看佛面」,正意味著僧眾品質的沒落!

4、念戒:

前三者因信三寶而念,與信相應的念,而念戒是憶念自己持行的淨戒。…尸羅wila,譯

為戒,是一種離惡行善的力量。戒與一般的善行是不同的,是「好行善道,不自放逸」,

習性所成,不斷行善的內在力量。…. 佛弟子受戒,就是為了得到這一離惡行善的潛力,

一般稱為「得戒」。如戒行偶有違失,應如法懺悔,回復清淨。沒有缺失,沒有汙染的

清淨戒,可以引發禪定,所以說是「聖者所樂戒」。有了戒善,就不會墮落了,這是通

於世間與出世間的。…由於「念戒」法門與「懺悔」有關,在「佛法」中,「懺悔」是

進修的方便,與「戒學」有關。到了「大乘佛法」,「懺悔罪業」為日常修持的方便。(亦

屬廣義的「念佛」)

5、念施:

施是施捨,念自己所作施捨的福報。.. 對布施個人來說,供養父母、師長,沙門、婆羅

門(宗教師),貧病,都是當時社會一般的布施。自佛法興起,施佛與施僧,日漸重視

起來。…(佛涅槃後,經中)稱揚施僧的大功德,表示了寺院佛教,世界性佛教的發展。

6、念天:

念天是憶念欲界六天的福報。與一般民間信仰特別密切的,是忉利天與四大王眾天。

(a) 天(deva)在印度語中,是光明的意思。古人依空中光明而意感到神的存在,所以

稱神為天。…. 念天的莊嚴安樂,善因善果,而得到內心的安寧、喜樂與滿足。天(神)

是一般宗教所共同的,佛否定神教中偏邪迷妄的信行,但隨順世俗,容認神──天(善

因善報)的存在,而作進一步的超越解脫。….

(b)與佛教(原是印度民間)關係最密切的,是忉利天與四大王眾天(地居天)。…這

二天眾,有善良的,也有暴惡的。四天王(南方天王是龍、北方天王是夜叉)所統攝的,

Page 6: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6

還有眾多的鬼神。這些高等畜生,上等鬼王(多財鬼),稱為天而其實是鬼、畜。帝釋

(忉利天主)也是夜叉;忉利天城的守護者,也是夜叉。所以這地居的二天,含攝了高

等的畜生與鬼,,等於中國所傳的(死後有功德的為)神,與狐、蛇等妖,是低級的多

神教,品格良莠不齊。在這些鬼天、畜天中,夜叉與龍,對佛教有著較重要的地位。25

四.《雜阿含經》的六隨念之說

佛法的流傳常是由渾而劃、由簡而備的傾向。在討論《清淨道論》中「六隨念」之

前,有必要回到《阿含經》裡審視六隨念。六隨念為「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

念天」。26六隨念的次第結成,在《雜阿含經》也可以看到三念、四念、五念乃至六念

的教授。

從歸依三寶而來的三種不壞淨,作為教授疾病困苦居士的「三種穌息處」。如《雜

阿含經》卷 41(1122 經)(大正 2,298a14-20):

我等今日請問世尊:「若智慧優婆塞,有餘智慧優婆塞、優婆夷疾病困苦,云何

教化,教誡說法」?

佛告難提:「若有智慧優婆塞,當詣餘智慧優婆塞、優婆夷疾病困苦者所,以三

種穌息處而教授之,言:仁者!汝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以是三

種穌息處而教授已」。27

對於行於曠野的商賈,若有恐怖心起,可透過念佛、法、僧而除去怖畏。如《雜阿含經》

卷 35(980 經)(大正 2,254c18-24):

世尊告諸賈客:「汝等當行於曠野中,有諸恐怖,心驚毛豎。爾時,當念如來事:

謂如來、應、等正覺,乃至佛、世尊。如是念者,恐怖則除。又念法事:佛正法

律,現法,能離熾然,不待時節,通達親近,緣自覺知。又念僧事:世尊弟子,

善向、正向,乃至世間福田。如是念者,恐怖即除」。

對於習禪的阿蘭若比丘,若有恐怖心起,則可透過念佛、法、僧而除怯怖畏心。如《雜

阿含經》卷 35(981 經)(大正 2,255a26-29):

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住於空閑、樹下、空舍,有時恐怖,心驚毛豎者,當念

如來事及法事、僧事,如前廣說。念如來事,法事,僧事之時,恐怖即除」。28

綜上來看,念三寶可以解除疾病困苦的無助與怖畏,除去行經曠野的恐怖,更可除怯習

禪者修行過程的怖畏心。

從三法擴展到到四法,在《雜阿含經》中佛陀為諸比丘說《法鏡經》,其內容就是

25 以上摘錄整理自印順法師《華雨集(二)》p.56~77) 26 覺音著.葉均譯《清淨道論》,p.177-204 有一章討論此法門。 27《相應部》~S. 55. 54. Gilāyana. 作「四種穌息處」。

參閱 Bhikkhi Bodhi《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p.1834:「A wise lay follower, Mahānāma,

who is sick, afflicted, and gravely ill should be consoled by another wise lay follower with four consolations.」 28

參閱《相應部》~S. 11. 3. Dhajagga,及《相應部》~S. 11. 1. Suvīra; 2. Susīma.

Page 7: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7

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雜阿含經》卷 30(851 經)(大正 2,217a18-22):

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法鏡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法鏡經?謂

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法鏡經。」

為何「四不壞淨」稱作「法鏡」?原來是眾多比丘入城托缽乞食,聽聞了有某某比丘、

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命終,回到精舍紛紛白佛並問這些人命終之後應生何處?佛陀

也都一一記別,接著佛陀告訴比丘們問這些人命終之後應生何處是徒勞的:「汝等隨彼

命終、彼命終而問者,徒勞耳!非是如來所樂答者。夫生者有死,何足為奇!」29。最

後佛陀為比丘們說《法鏡經》,讓如來弟子依此明鏡,如實觀照自身所有染淨之相。30

又此「四不壞淨」成就是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增其淨。31「四不壞淨」

成就,得生善趣諸天、是諸天天道。32「四不壞淨」成就,解脫三惡道之苦。33「四不壞

淨」是須陀洹道分。34「四不壞淨」成就,得眾多福利,是大功德聚數。35「四不壞淨」

成就,堪稱為善利者。36對於「佛、法、僧、戒」成就不被沮壞的信,不但不墮惡趣而

生於天上,而且進一步能趣向解脫。

「五隨念」則出現兩種組合。其一是「佛、法、僧、施、戒」,如《雜阿含經》卷

30(840 經)於「佛、法、僧、戒」中多了「在家而行施」成為五法。37另外《雜阿含經》

卷 30(857 經),釋氏難提得知佛陀及眾比丘即將於夏安居竟外出人間遊行,釋氏難提

心生不捨之情因而憂苦,感慨何時才能夠再見到世尊及諸知識比丘?佛陀告訴難提「隨

時修習五種歡喜之處」—「佛、法、僧、施、戒」。38其二是「佛、法、僧、戒、天」,

如《中阿含經》卷 55 受八支齋之日當修習五念。

彼往此聖八支齋已,於上當復修習五法,云何為五?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

齋時,憶念如來。…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於法。…復次居

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於眾。…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

齋時,憶念自戒。…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諸天。…

29《雜阿含經》卷 30(854 經)大正 2,217b14-c17;《相應部》~S. 55. 10. Giñjakāvasatha.。 30《瑜伽師地論》卷 98,大正 2,868b2-4:「譬如有人執持明鏡,為觀自面淨不淨相。如是如來諸聖弟子,

執持微妙證淨明鏡,為如實觀自身所有染淨諸相」。 31《雜阿含經》卷 30(848 經)大正 2,216c18-29:「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諸天天道,未淨眾生令淨,

已淨者重令淨。何等為四?謂聖弟子,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是名四種諸天天道,

未淨眾生令淨,已淨者重令淨…」。 32《雜阿含經》卷 41(1124 經)大正 2,298b24-c3;《相應部》~S. 55. 36. Sabhāgata.。

《雜阿含經》卷 30(833 經)大正 2,213c24-214a13;《相應部》~S. 55. 30. Licchavi or Nandaka.。 33《雜阿含經》卷 30(835 經)大正 2,214a22-b6;《相應部》~S. 55. 1. Rājā.。

《雜阿含經》卷 30(836 經)大正 2,214b7-19;《相應部》~S. 55. 17. Mittenāmaccā.。 34《雜阿含經》卷 41(1126 經)大正 2,298c4-8;《相應部》~S. 55. 46. Sotāpatta. 35《雜阿含經》卷 30(841 經)大正 2,215a14-29;《相應部》~S. 55. 41-42. Abhisanda. I-II.。 36《雜阿含經》卷 41(1123 經)大正 2,298b14-23;《相應部》~S. 55. 48. Bhaddiya.。 37《雜阿含經》卷 30(840 經)大正 2,215a9-13:「次經亦如上說,差別者:『若於佛不壞淨成就者;法;

僧;慳垢纏眾生離慳垢心,在家而住解脫心施,常行樂施,常樂於捨,行平等施;聖戒成就』。佛說此

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8《雜阿含經》卷 30(857 經),大正 2,,218b1-9:佛告釋氏難提:「汝見佛、若不見佛,若見知識比丘、

若不見,汝當隨時修習五種歡喜之處。何等為五?汝當隨時念如來事: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

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法事;僧事;自持戒事;自行世事,隨時憶

念;我得己利,我於慳垢眾生所,當多修習離慳垢住,修解脫施,捨施,常熾然施,樂於捨,平等惠

施,常懷施心」。

《增支部》卻說到「佛、法、眾、戒、天」。參閱《增支部》~A. 11. 14. Nandiyo 難提;《The Book of the

Gradual Saying》,Vol. III,pp.213-215。

Page 8: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8

(大正 1,771a24-772b12)

這一組「佛、法、僧、戒、天」,是在受齋之日所修習的五念,因受八關齋是在家眾習

行出家之法,將「念天」取代「念施」。因此「五念法」可視為依「四不壞淨」的基礎,

加上因時、因地的強調某一法,例如「施」,合集成為「五念法」。

至於「六隨念」的修習,《雜阿含經》中給予較高的位置,可以出苦處昇於勝處,

一乘道淨諸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真如法。如《雜阿含經》卷 20(550 經):

尊者摩訶迦旃延語諸比丘:「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六法,出苦

處昇於勝處,說一乘道淨諸眾生,離諸惱苦、憂悲悉滅,得真如法。何等為六?

謂聖弟子念如來、應、等正覺所行法,念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

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聖弟子念如來應所行法故,離貪

欲覺,離瞋恚覺,離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

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智,乘於直道,修習念佛,正向涅

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一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

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復次、聖弟子念於正法,…復次、聖弟子念

於僧法,…復次、聖弟子念於戒德…復次、聖弟子自念施法,…復次、聖弟子念

於天德…。39(大正 2,143b18-144a27)

除此之外,常見於修習某法後進而增修「六隨念」。如《雜阿含經》卷 33(932 經)佛

告訴摩訶男,當依信、戒、聞、施、慧五法修六念。並且成就此十一法的聖弟子,則為

有學:

當以正信為主,非不正信;戒具足;聞具足;施具足;慧具足為本,非不智慧。

如是摩訶男!依此五法,修六念處。…聖弟子成就十一法者,則為學跡,終不腐

敗。40(大正 2,237c9-238b9)

另如《雜阿含經》卷 20(554 經)訶梨聚落主長者病痛難忍,身體苦痛有增無減。於是

尊者摩訶迦旃延告訴訶梨聚落主長者修四不壞淨,及增修六念處:

尊者摩訶迦旃延語長者言:「是故汝當修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聖戒

成就,當如是學」。

長者答言:「如佛所說四不壞淨,我悉成就;我今成就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

不壞淨,聖戒成就」。

尊者摩訶迦旃延語長者言:「汝當依此四不壞淨,修習六念。…

長者白尊者摩訶迦旃延:「世尊說依四不壞淨,增六念處,我悉成就;我當修習

念佛功德,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尊者摩訶迦旃延語長者言:「善哉長者!能自記說,得阿那含」。41

(大正 2,145a24-c11)

至於《雜阿含經》卷 33(931 經)說到比丘在於學地,欲求昇進至安隱涅槃,當修六念

法。

若比丘在於學地,求所未得,上昇進道,安隱涅槃。彼於爾時,當修六念,乃至

39

另參考《增支部》~A. VI. 26. KaccAno.。 40

另參考《增支部》~A. VI. 10. Mahānāma.。 41

另參考《雜阿含經》卷 37(1033 經)大正 2,270a7-17;《相應部》~S. 55. 53. Dhammadinna.。

Page 9: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9

進得涅槃。42(大正 2,237c9-238b9)

「六念法」適用於從升天善法的基礎,進向於有學位的修行;也適用於有學位向於無學

的昇進。「六念法」除了內容較「四不壞淨」豐富之外,適用者也較為寬廣,而能夠達

到的修行位階也更為多元。

《瑜伽師地論》卷 14 中將「六念法」分成「歸依」與「證」兩類,其用意都是令

心沒者,策發其心令生歡喜:

又有二種具足隨念六行差別,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歡喜,謂(1)

歸依具足隨念,有三種行。(2)證具足隨念,有三種行。

於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

於趣涅槃行、趣資財行、趣生天行43隨念之行,名證隨念。 (大正 30,353c18-23)

此外「六念法」的內容基礎當然是念、佛、法僧三寶,這是屬念他之德。念他之德

而欲落實於己身之行,當從持戒並念於戒行的清淨,或再加念施,或更加念天,於是後

三者便是眾所周知的端正法 — 「布施、持戒、生天」,這是由自力而成的念己之德。

從這個角度來看前三念的念他之德,念於三寶的殊勝無上,後三念是依於自身的努力及

所得的果,44目的是引發自己向上的熱忱。「六念法」可以說是歸依他力與自力策行綜

合的法門,在深信三寶而歸依三寶,加上平時的行持,當心力沉下時,「六念法」便是

驅策令心起的好方法。

歸納以上所述,不管病中苦痛的安慰、行道中恐怖的去除、不捨之情因而憂苦,修行中

策心令起。三念、四念、五念乃至六念的目的,都是為了從沉下的心理狀態引導令心欣

樂,行法者當然要有信的基礎,行法者可以是在在家眾也可以是出家眾。

五.《清淨道論》中「六隨念」之說

從覺音論師的清淨道論中,在此筆者歸納如表下:

42

另參考《增支部》~A. VI. 10. Mahānāma.。 43

唐.遁倫《瑜伽論記》卷 5,大正 42,409c17:「於趣涅槃行,戒也;趣資財行,施也;趣生天行者,修也」。

44 隋.慧遠《大乘義章》卷 12,大正 44,710c16-17:「六中初三念其所學,中間二種念己所行,後之一

種念己所成涅槃之果」。

Page 10: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10

六 隨 念

修習方法 功德 能達禪定 生起禪支

念 佛

1、獨居靜處禪思世尊即是「阿羅漢,等正覺者,明行

具足者,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

師,佛,世尊」,如是隨念於佛世尊的功德。

2、佛隨念的意思是跟隨所憶念的佛功德而起念。

1、信廣大、念廣大、慧廣大及福廣大。

2、得多喜悅。

3、克服怖畏恐懼,安忍於苦痛。

4、得與師共住之想。

5、身體亦如塔廟一樣的值得供養。

6、雖然不通達上位,來世生得善趣。

7、犯罪的對象現前,亦能如見師而生慚愧。

近行定 五禪支

念 法

獨居靜處禪思:「法是世尊(一)善說,(二)自見,(三)

無時的,(四)來見的,(五)引導的,(六)智者各自

證知的」,這樣的教法或九種出世間法的功德應當隨

念。

1、得至於廣大的信。

2、成多喜悅。

3、征服怖畏恐懼而得安忍於苦痛。

4、得與法同住之想。

5、身中常存法德隨念,所以他的身體亦如塔廟一樣的

值得供養。

6、雖犯罪的對象現前,亦能隨念於法的善法性。

7、雖然不通達上位,來世生得善趣。。

近行定 五禪支

獨居靜處,隨念如是聖僧伽的功德:「世尊的聲聞眾是

善行道的、正直行道的、真理行道的、、正當行道的,

即四雙八輩的世尊的聲聞眾,是可供養者,可供奉者,

可施者,可合掌者,為世間無上的福田。

1、得至於廣大的信。

2、成多喜悅。

3、征服怖畏恐懼,而得安忍於苦痛。

4、得與僧伽同住之想。

5、身中常存僧隨念,所以他的身體如僧眾的布薩堂一

樣的值得供養。

6、心向證於僧德,縱有關於犯罪的對象現前,亦如面

見僧伽,生起慚愧。

7、雖然不通達上位,來世生得善趣。。

近行定 五禪支

念 戒

欲修戒隨念的人,獨居靜處,當以如是不毀等之德而

隨念於而自己的戒,即「我的戒實無毀、無穿、無點、

無雜、自在、智者所贊、無所觸、令起於定」。

1、殷勤不放逸,無自責等的怖畏。

2、少量之過亦無見畏。

3、得至於廣大的信等。

4、成多喜悅。

5、雖然不通達上位,來世生得善趣。。

近行定 五禪支

念 捨

1、★施捨的天性,及常常慷慨的頒與所施之物。

2、初修的人,先如是發願受持:「我實有利,我實善

得,我於慳垢所纏的世人中,離垢慳心而住,是放

捨者,淨手者,喜捨與者,有求必應者,喜分施者」,

如是以離垢慳等德而隨念於自己的捨。

1、心傾向於捨,無貪的意向。

2、自知如何行。

3、得多喜悅。

4、雖然不通達上位,來世生得善趣。。

近行定 五禪支

念 天

依聖道而生起的信等之德,獨居靜處禪思:「有四大王

天,有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

在天,梵眾天,有以上的天;彼等諸天,因具備那樣

的信,故死後得生彼處。如是以諸天為例證,而隨念

於自己的信等之德。

1、為諸天所愛樂

2、證得廣大的信等

3、成多喜悅而住

4、雖然不通達上位,來世生得善趣。

近行定 五禪支

從表上不難看出,每隨念有修行的方法,及所得的功德也不一致。但有同點是近行定以

Page 11: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11

生起禪的角度來看是得五禪支。

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

從經論中的內容,在此筆者作為比較,但主要是說明修習內容與法數。

(一)、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

諸 經 論 中 「六 隨 念」 修 習 內 容 之 比 較

念 佛 念 法 念 僧 念 戒 念 捨 念 天

雜阿含

554 經(大

正.145a~c)

佛十號 1、現法離諸熱惱

2、非時通達。

3、緣自覺悟。

1、四雙八士。

2、五分法身。

不缺、不毀、不斷、

不壞、非盜取戒、究

竟戒、可讚嘆戒、梵

行戒、不憎惡戒。

自念布施,心自慶

欣,捨除慳貪。

念四天王天~他化自在

天,具五法得生,我亦

具之,亦得生彼

大般若經(大正6

.921

b15

~924

a15

不應思惟佛,五蘊、

三十二相、八十種

好、五分法身,五眼、

六通、十力、四無所

畏、四無礙解、十八

不共法、大悲、大喜、

大捨、緣起之法。

諸法皆無自性。

1、五分法身

2、四雙八隻補特伽羅

初發心應念聖戒,無

缺、無隙、無瑕、無

穢、無所取著、應受

供養,智者所讚妙善

受持,妙善究竟隨順

勝定。

自捨、他捨;捨

財、捨法。

四大天王眾乃至他化自在

大智度論(大正2

5

.21

8c~

228a

佛十號、三十二相、

五分法身

1、得今世果,離身心

惱。

2、不待時行亦不待時

與果。

3、法有二種:一、佛

所演說三藏十二部。

二、佛所說法義。→

行者應先念○1次念

○2。

1、五分法身。

2、二十七賢聖

1、清淨戒、不缺戒、

不破戒、不穿戒、不

雜戒、自在戒、不著

戒、智者所讚戒。

2、有漏→○1 律儀戒;

○2 定共戒。

無漏→道共戒。

1、財捨。

2、法捨:三示導

3、煩惱捨:三結

乃至九十八使(亦

入念法中)。

1、戒、施、聞慧得以生天

我亦具之必得生天。

2、聲聞法中念欲界天,摩

訶衍中念一切三界天。

3、天有四種,a名天:天

子 b生天:四天王天~有頂

天。C淨天:人中生諸聖

者。d生淨天:三界天中

生諸聖人。→念生天、生

淨天是為念天。

Page 12: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12

集異門足論大正

26

.433a~

b

佛十號。

見為根本,證智相應

佛正法善說,乃至知

者內證。

具足妙行,乃至世所

應供。

謂此淨戒無缺無隙廣

說乃至諸有智者稱讚

無毀。

隨念自捨,我於慳

貪所縛眾中能離

慳垢心無染著(財

捨)

成就五法得生彼天(四天

王天~有頂天)我亦成就,

當生彼天。

法蘊足論(大正2

6

.492

c~49

3b

1、佛十號(詳)。

以如是相隨念(六念)

時貪、瞋、癡不纏心

→其心正直→得義威

勢、法威勢→欣→喜

心→身安→受樂→心

定→不平等諸有情類

得住平等→於有惱害

諸有情類,住無惱害

→得預法流→究竟涅

槃。(後五念亦同)

謂佛正法善說,現見

無熱,應時引接近觀

智者內證。

1、四雙八輩。

2、五分法身。

隨念自戒謂我淨戒。

不缺不穿,不雜不

穢,堪受供養,無隱

昧、善究竟、善受持,

智者稱讚,常無譏毀。

隨念自施謂我今

者善得勝利……

(財施)。

成就五法得生(四天王天~

他化自在天)我亦成就亦

當生彼。

舍利弗阿毗曇論(大正2

8

.7a2

1~

29

以佛為境界,念善順

不逆。

以法為境界,念善順

不逆。

以僧為境界,念善順

不逆

戒為身口戒,以戒為

境界,念善順不逆。

施有二種,財施、

法施,以施為境

界,念善順不逆。

若過摶食化生天,彼天不

觀宿業,不分別宿業,以

天為境界,念善順不逆。

釋禪波羅蜜(大正4

6

.53

7b

22

佛十號、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大慈大

悲、、十力、四無所

畏、十八不共法、智

慧光明。

1、得今世果,無諸熱

惱。

2、持戒→心不悔→歡

喜→心樂→攝心→如

實智→厭離→離欲→

解脫涅槃。

3、念法必至人天樂果

三乘涅槃之處。

五分法身、四雙八

輩、二十七人、聲聞

僧、辟支佛僧、菩薩

1、有漏戒、無漏戒。

2、定共戒、道共戒。

定共戒:能遮煩惱心

得內樂。

道共戒:能破無明諸

惡根本。得解脫樂。

1、捨施捨:○1捨

法;○2捨財。

2、諸煩惱捨。

念四種天:1名天 2生天

3淨天 4義生天。

Page 13: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13

(簡體版1

77~

203

佛十號

禪思:「法是世尊(一)

善說,(二)自見,(三)

無時的,(四)來見

的,(五)引導的,(六)

智者各自證知的」,這

樣的教法或九種出世

間法的功德應當隨

念。

四雙八輩

隨念於而自己的戒,

即「我的戒實無毀、

無穿、無點、無雜、

自在、智者所贊、無

所觸、令起於定」。

1、傾心於施捨的

天性,及常常慷慨

的頒與所施之

物。(財施)

2、我于慳垢所纏

的世人中,離慳心

而住,是放舍者,

淨手者、喜舍與

者,有求必應者,

喜分施者,如是以

離垢慳等德而隨

念于自己的捨。

念四大王天,有三十三

天,焰摩天,兜率天,

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梵眾天。

(二)。諸經論中「隨念」法數之比較

諸 經 論 中「 隨 念」 法 數 之 比 較

隨 念

大正出處

1 2 3 4 5 6 7 8 9 10

念入出息

寂止隨念

寂靜隨念

清淨道論 10 簡體版 p177~20345 ★ ★ ★ ★ ★ ★ ★ ★ ★ ★

解脫道論 10 大正 32.426b27~434c24 ★ ★ ★ ★ ★ ★ ★ ★ ★

雜阿含經46 6 大正 2.238b ★ ★ ★ ★ ★ ★

增一阿含 10 大正 2.522c10~553c1 ★ ★ ★ ★ ★ ★ ★ ★ ★ ★

法蘊足論 6 大正 26.433a2~b8 ★ ★ ★ ★ ★ ★

集異門足論 6 大正 26.492c6~493b25 ★ ★ ★ ★ ★ ★

釋禪波羅蜜 8 大正 46.537b22 ★ ★ ★ ★ ★ ★

大般若經 10 大正 6.921b15~924a15 ★ ★ ★ ★ ★ ★ ★ ★ ★ ★47

大智度論 848

大正 25.219b2~221b8 ★ ★ ★ ★ ★ ★ ★ ★

舍利弗阿毗論 6 大正 28.637a21~29 ★ ★ ★ ★ ★ ★49

45

《清淨道論》簡體版,檳城佛學院印行,1998,8。 46在《阿含經》中隨念的法數有六及十隨念兩種。 47在《般若經》中之寂靜隨念共有厭隨念、寂靜厭離隨念等三種異名。詳見《大般若經》卷486(大正7.

468c8);《大般若經》卷3(大正5.12a19);《大般若經》卷53(大正5.301a17)。 48

《大智度論》是《般若經》的釋經論但隨念的法數卻不同。 49

在論典中只有《舍利弗阿毗曇》有施隨念之名其它均是捨隨念。

Page 14: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14

七.結論

一、「念」從語言學來看與「隨念」相近,都有「憶念」與「專注」的意義。從經論裡

修行的立場來看,「念」當然是修行「正念」,回憶過去所見、所聞、所行所以要

「憶念」,要多加功用所以數數起念是「隨念」,趨於純熟則為「專注念」。

二、無論三念、四念、五念乃至六念的目的,都是為了從沉下的心理狀態引導令心欣樂,

念的內容也加以擴大,行法者當然要有信的基礎,行法者可以是在家眾也可以是出

家眾。

三、《清淨道論》中對於六隨念修學方法的解釋相當仔細。

四、從比較的角度來看,《清淨道論》與諸經論不難看出隨念法數有所不同,陳述內容

深淺也不同。

參考書目:

【原典】

《長阿含經》(51 卷)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藏第 1 冊,No.1。

《中阿含經》(60 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 2 冊,No.26。

《雜阿含經》(50 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 2 冊,No.99。

《增壹阿含經》(51 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 2 冊,No.125。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 卷)唐.玄奘譯,大正藏第 5、6、7 冊,No.22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27 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 8 冊,No.223。

《修行道地經》(27 卷)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 15 冊,No.606。

《禪要經》(1 卷)後漢.失譯者,大正藏第 15 冊,No.609。

《坐禪三昧經》(2 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 15 冊,No.614。

《禪法要解》(2 卷)姚秦.鳩摩羅什等,大正藏第 15 冊,No.616。

《達摩多羅禪經》(2 卷)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正藏第 15 冊,No.618。

《大智度論》(100 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 25 冊,No.1509。

《十住毘婆沙論》(17 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 26 冊,No.1521。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12 卷)唐.玄奘譯,大正藏第 26 冊,No.1537。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200 卷)唐.玄奘譯,大正藏第 27 冊,No.1545。

《雜阿毘曇心論》(11 卷)宋.僧伽跋摩等譯,大正藏第 28 冊,No.1552。

《瑜伽師地論》(100 卷)唐.玄奘譯,大正藏第 30 冊,No.1579。

《大般涅槃經義記》(10 卷)隋.慧遠撰,大正藏第 37 冊,No.1764。

《瑜伽論記》(24 卷)唐.遁倫撰,大正藏第 42 冊,No.1828。

《大乘義章》(26 卷)隋.慧遠撰,大正藏第 44 冊,No.1851。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10 卷)隋.智顗,大正藏第 46 冊,No.1916。

《法界次第初門》(3 卷)隋.智顗,大正藏第 46 冊,No.1925。

【現代著作】

印順導師《大智度論筆記》。

楊郁文著《阿含要略》,台北,法鼓,1997 年 08 月 15 日出版。

Page 15: 「六隨念」法門之探討 - chuagiacson.com · 之說:從經文中,來看六隨念的意義與發展的過程如何?第五、《清淨道論》中「六隨 念」之說:提出覺音論師如何說明六隨念。第六、諸經論中「六隨念」之比較:主要以

15

覺音著.葉均譯《清淨道論》簡體版,檳城佛學院印贈,1998 年。

E. M. Hare trans,《The Book of the Gradual Saying》,Vol. III,Pali Text Society,Oxford,

1995。

Bhikkhi Bodhi《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Wisdom Publications,Boston,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