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INKER 10 2019 6 25 www.jfdaily.com 440 30 10 2016 7 95 100 —— ”。 11 、《 ”“ 6 22 ”“ ”“ ”“ · 、“ 、《 2018-2022 》。 2018-2020)》, ”。 · :“ 。” 1935 1948 2018 1558.91 32226 10786 2019 5 7 ”! 100 300 3000 5000 800 4 3 )》《 · 》《 》《 —— +2016 7 1 95 95 2017 10 31 6 1 20 1919 1921 7 13 50 7 23 106 76 7 24 7 27 29 ”, ”。 、“ ”。 ”“ ”“ ”, 1921 11 1921 8 11 22 70 70 100 ”、 ”、 ”,

THINKER 年 月 日星期二 编辑 夏斌执行编辑 柳友娟 重温党的 …这里有一种主义,就是延安窑洞里中国化的 马克思主义;这里有一种形象,就是只见公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THINKER 年 月 日星期二 编辑 夏斌执行编辑 柳友娟 重温党的 …这里有一种主义,就是延安窑洞里中国化的 马克思主义;这里有一种形象,就是只见公

■ 龙新民

■ 柯昌万

伟大精神铸就伟大事业

重温党的初心 传承红色基因

THINKER第2189期10 新论2019年 6月 25日 星期二

www.jfdaily.com

编辑:夏斌 执行编辑:柳友娟

当好精神家园建设者守护者

■ 潘敏

上海的建党历史资源十分丰富,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诞生、

第一份党刊《共产党》月刊在上海创办、

《共产党宣言》 最早的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在上海制定。全市保存完好的革命遗迹多达440处, 其中中央早期在上海的各类机关重要旧址 30余处, 仅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藏品就多达 10万余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这是上海的骄傲。上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建设好、守护好,使其放射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方面,做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

2016 年 7 月,经市委批准,市委宣传部以建党 95周年为契机,以建党 100

周年为重大节点,全面启动实施“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

我们把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与发掘保护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去年 11月,中央批复同意在上海建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纪念馆,上海建立了李强同志担任组长的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协调推进各项筹建工作。目前,项目选址和概念设计已初步完成,正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全力抓好建筑工程和展陈设计,保证按期推进。

同时,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先后启动对陈望道旧居、团中央机关旧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地点、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阅文处)旧址等一批具有重要价值革命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还原历史风貌,提升教育功能。

我们把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与理论研究工作充分结合起来。例如,充分发挥党史的“教科书”“营养剂”作用,连续两年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上海”学术研讨会,第三届研讨会于今年 6月 22日召开。

我们把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与新闻宣传工作充分结合起来。例如,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主题,先后推出“建党历程”“申城先锋”“努力当好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守护党的精神家园”等系列专题报道,纳入“加快推进实施打响四大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专栏。

我们把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与文艺创作工作充分结合起来。例如,依托上海重大文艺创作组织推进机制,在文学、影视、舞台艺术、美术、群众文艺、

网络文艺等领域策划推出一批红色题材精品力作, 推动“党的诞生地文艺创作工程”向纵深发展。

我们把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与社会宣传工作充分结合起来。例如,积极承办首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先后举办“党的诞生地·上海”市民微电影节、“红色电影之旅”主题宣传教育、《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等主题活动。

我们把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与教育培训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全市各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围绕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进行课程研发,开设专题教育课程。 红色现场教学点教育培训功能建设, 已被纳入《2018-2022年上海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我们把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与红色旅游工作充分结合起来。例如,编制出台《上海市加快发展红色旅游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全市红色旅游发展目标,精心规划和设计开发一批具有上海城市特色的“红色之旅专线游”红色旅游产品。

另一方面,全力打造“三大高地”。

全力打造建党历史资源高地。举全市之力推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建设,形成以中共一大会址为核心的“红色源头”历史文化区域。开展全市革命文物普查,推进资源信息开放共享,推动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的数字化建设,让革命遗址和文物史实活起来。

全力打造建党精神(红船精神)研究高地。立足我们党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 深入开展建党精神研究, 阐明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起点,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把弘扬建党精神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四个有新作为”的指示要求结合起来,加快落实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奋力推进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前进。

全力打造建党故事传播高地。把红色血脉与城市文脉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各个艺术门类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

积极用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形象表达主题标识,建设一批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特色明显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 充分用好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等合作机制, 着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总之,我们一定要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当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建设者、守护者。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时刻不忘初心、

矢志永远奋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编者按 日前,首届“初心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共同主办。

现刊发部分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从中共一大到十九大,从上海、嘉兴、井冈山到遵义、延安、西柏坡,我们党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弘扬延安精神,不忘为民初心

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展览馆的序言中,

有这么一段话:“这里有一种精神,就是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培育形成的伟大的延安精神;

这里有一种主义,就是延安窑洞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里有一种形象,就是只见公仆不见官的干部形象; 这里有一种力量,培养造就一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不怕牺牲的革命志士。”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从 1935

年至 1948年, 党中央在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展了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召开了瓦窑堡会议、洛川会议、六届六中全会、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这一时期,形成了宝贵的延安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只有深刻把握党章党规根脉,才能真正做到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虔诚而执着。当年,我们党在延安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创造彪炳史册的伟大业绩,

靠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靠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开展整风运动,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

全党思想共识和党员自觉行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梁家河岁月时说, 陕北七年,

最大的一个收获, 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

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丢掉了好传统好作风,就是自毁长城。弘扬延安精神,不忘为民初心,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不会有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就不会有完成不了的改革任务,就不会有实现不了的发展目标。

努力实现转型发展、追赶超越

伟大的精神,铸就伟大的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老区和老区人民,

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永远珍惜、永远铭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老区发展和老区人民生活改善时刻放在心上,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多年来,延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取得了一批引领未来的开创性成果,破解了一批制约发展的难题。2018年, 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1558.91亿元,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2226元、10786元。

2019年 5月 7日, 陕西省政府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延安实现整体脱贫摘帽,是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缩影,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延安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是给党中央、革命先辈、老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交上的一份合格答卷。

当前, 延安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的时期。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和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大的后发优势,积极破解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的明显制约,彻底摆脱油、煤路径依赖,着力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努力实现转型发展、追赶超越,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我们相信,在建党 100周年时,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延安将呈现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作者为中共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长征精神需牢记与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 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这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一,要深刻领会理想信念是我们党永远的政治灵魂。

伟大长征精神, 就是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在红一方面军的征途上,平均每 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在贵州牺牲的众多红军将士中,有名有姓的就有 3000多人, 无名无姓的更是多到无法统计。面临巨大的牺牲、艰苦的条件、前途的坎坷,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说,长征的胜利是理想的胜利、信念的胜利、灵魂的胜利。

第二,要深刻领会艰苦奋斗是我们党长期的光荣传统。

伟大长征精神, 就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纵横十余省,跋涉二万五千里,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战胜了人类几乎不可战胜的重重困难。正是这样的敢于奋斗、敢于牺牲,才让广大红军战士没有被苦难和挫折打垮。

第三,要深刻领会追求真理是我们党一贯的实践自觉。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 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召开了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系列会议。以毛泽东

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解决了引领红军向哪里去的战略方向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正是基于科学的实践观和方法论,我们掀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第四,要深刻领会人民群众是我们党不竭的力量源泉。

伟大长征精神, 就是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广大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红军长征在遵义期间,就有 5000多名遵义儿女义无反顾地参加红军,广大群众更是积极筹粮筹款、护理伤病员,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长征的胜利,宣示了党的初心,宣传了党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巩固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近年来,在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的感召下,800万遵义老区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大数据、大扶贫、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奋力开启遵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特别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遵义牢记初心使命、弘扬长征精神,努力建设全国著名红色文化传承基地。

一是着力构建红色遗址遗迹保护利用体系。我们先后建成遵义会议会址等 4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等 3个国家级烈士陵园以及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苟坝会议纪念馆、娄山关红色纪念体系等展览展陈设施。

二是着力构建红色文化研究挖掘体系。我们先后编辑出版《中国共产党遵义市历史(第一卷)》《长征地名录·遵义卷》《长征与遵义文集》《邓萍———红军长征中牺牲的最高将领》等一批党史研究著作。

三是着力构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体系。例如, 加强红色基因传承的身边典型和模范塑造,先后推出时代楷模黄大发、杜富雷,等等。

四是着力构建红色文化产业融合体系。我们大力实施“红色+”工程,持续推进红色文化与旅游、教育、体育、休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作者为中共遵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2016年 7月 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大会上指出,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 95年的历程, 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17年 10月 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班人专程来到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今年 6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 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

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宣示和伟大号召,是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最强音,是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与强大动力。

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

20世纪初,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为新的人民革命到来创造了客观的社会基础。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文明的冲击,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又为新的人民革命兴起提供了必要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批先进分子经过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与劳工为伍”的实践,相继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创建准备了思想条件、干部条件。

1921年 7月,国内各地党组织和旅日党组织派出 13名代表, 代表 50多名党员,在

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一大于 7 月 23 日晚在望志路 106 号(今兴业路 76 号) 的一座石库门房子里开幕,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首先致辞;7月 24日,

各地代表向大会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情况;7月 27日至 29日, 讨论党的纲领和决议。由于会场遭到法租界巡捕搜查,代表们分批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

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

明确提出要把工人、 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

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

党的一大的召开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是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进行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伟大旗帜, 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我们党的初心,既体现在党的创始者个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更宣示在党的纲领所确定的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上。

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揭示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指明中国近代社会的革命路径, 代表中国近代社会的前进方向。

在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数百个政党、政治社团中,这是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政党、政治团体所能想到和提出的,也是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政党、政治团体所能做到的。

因此,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的中国共产党。 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

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在政治舞台上只是一个很小的政党,但她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武装,她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具有其他任何政党所不可比拟的先进性。

坚守党的初心,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思想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始终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为全体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坚守党的初心,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密切关注广大工人、农民和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景况,强调“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在党的发动和领导下, 工人罢工斗争风起云涌,

农民运动蓬勃兴起, 革命的新局面迅速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一步一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坚守党的初心, 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命,

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活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赢得党内外、国内外的广泛好评。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通过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使广大共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的纪律、

勇于使命担当。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的党就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就会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面对国内外强大的敌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重艰险,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志,积极领导和投身于革命斗争之中。

1921年 11月, 中央领导机构成立后下发的第一份文件,就对党、团组织的发展以及工人运动、宣传出版工作等提出具体的计划和要求,强调党组织要注重实际斗争、积极开展工作。 为了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中央局于1921年 8月 11日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接着又在各地建立分部。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共产党人深入工人群众之中,了解工人疾苦,开办工人夜校,创办工人刊物,领导罢工斗争,促进了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最终,团结和带领人民经过 22 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赢得了夺取全国政权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中国各族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艰险和困难,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一步一步改变贫穷落后的国家面貌。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在各条战线上,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以巨大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努力,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赢得的每一个进步,取得的每一项成就,绝不是任何外国恩赐或所谓“重建”得来的,而是中国人民辛勤劳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一点一滴干出来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的理想和追求,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期盼。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 更为艰苦的努力,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拼命精神,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再过几个月,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周年;再过两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喜事连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让我们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努力创造新的更加辉煌的业绩!

(作者为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 祝荣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