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道德经 Jdon 新解 道德经解读很多,本文试图从软件角度来看,两者同属于抽象,软件实际就是世界的在 计算机中镜子,软件中讲究需求分析,就是如何从世界中发现一些本质的东西,提炼出来, 放到计算机中,这样,计算机才能真实模拟世界运动,所以,这其中都涉及人如何认识世界 这个问题。 以下二十五章是本人根据这几年个人感悟和 Google 里研究,在两天时间内蹴而就, 难免存各种错误欢迎到本人新浪博客讨论:http://blog.sina.com.cn/banqjdon 。软件方面 讨论可http://www.jdon.com 欢迎批评指正第一章 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妙; 常有欲徼(jiào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Banq@Jdon 注:道这玩意虽然可以讲出来,让大家知道,不要个个都就是一,实际趟水非常深。道的名字虽然可用“”命名它但不要为贴上 标签,就和其他万事万物一样其界线生存条等等,这个名字实际上不普通意义上名字延伸来, 名字艺相当重,软件中给类函数取名字,一够明确简洁么流行 TDD 呢?你先对你名字现出的意义进行测使一个事物取好后我们以从这个事物外部或头进行细化工作名字事物内外接洽间物到人的名字的,是一个中间物,所以,相当重,中讲究进行行互补,根据的出月日的五,看比较缺,就个,叫做过去被迷信,实际这里面有逻辑在里,五实际是一种名字代称是实际意义上的这些名字名可名非常名而人从发, 把整个世界分类成我们是根据古希腊的分社会 生物等个分中分,这样分科学,实际忽视事物个分的,特别我们分到社会中,生物呢? 所以,中国古人分五是从一个角度世界进行不要角和西一样,就的是的, 人是的,是迷信的, 大家必须这个角度看 世界,真的继续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明我讲的, 名字是一个中 间物,很多东西刚刚诞有名字还没认识到看到发现, 到发现名字,就象我们软件需求分析,有时认识到个实体对在,所以忽视出的软件随着认识,发现了它了名

道德经Tao te-ching

  • Upload
    banq

  • View
    1.021

  • Download
    15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explains the old tao te-ching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道德经Tao te-ching

道德经 Jdon新解

道德经解读很多,本文试图从软件角度来看,两者同属于抽象,软件实际就是世界的在

计算机中镜子,软件中讲究需求分析,就是如何从世界中发现一些本质的东西,提炼出来,

放到计算机中,这样,计算机才能真实模拟世界运动,所以,这其中都涉及人如何认识世界

这个问题。 以下二十五章是本人根据这几年个人感悟和 Google 里研究,在两天时间内一蹴而就,

难免存在各种错误,欢迎到本人新浪博客讨论:http://blog.sina.com.cn/banqjdon 。软件方面讨论可到 http://www.jdon.com。欢迎批评指正。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Banq@Jdon注:道这玩意虽然可以讲出来,让大家知道,但是不要以为个个都知道了,就是一般道理,实际上这趟水非常深。道的名字虽然可以用“道”命名它,但不要以为贴上

标签,就和其他万事万物一样有其界线和生存条件等等,这个名字实际上不是普通意义上的

名字。

延伸开来,名字这玩艺相当重要,软件中给类函数取名字,一定要能够明确简洁,为什

么流行 TDD测试驱动呢?让你先对你的名字体现出的意义进行测试使用,当一个事物的名字取好后,我们就可以从这个事物的外部或内部分头进行细化工作,名字是事物内外接洽的

中间物。

谈到人的姓名,名字是给其他人叫的,也是一个中间物,所以,取名相当重要,中国文

化讲究姓名进行五行互补,根据你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得出你的五行,看哪个比较缺,就补

哪个,叫做用神,过去被认为是迷信,实际这里面有逻辑在里面,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实际是一种名字代称,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这些名字,名可名,非常名而已,古人从河图洛图

中得到启发,把整个世界分类成五行,当然我们是根据古希腊的分类方法分类,先分自然和

社会 生物等,再在每个分支中分类,这样分类很表面很科学,实际上忽视有些事物是跨多个分类的,特别是我们人类,划分到社会中,还是生物中呢?

所以,中国古人分五行,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世界进行分类,不要以为古人视角和希

腊西方人不一样,就说自己的是好的,别人是错的,是迷信的,大家都必须从我这个角度看

世界,那么人类真的无法前行了。

回头继续道德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正好说明我前面讲的,名字是一个中

间物,很多新东西刚刚诞生是没有名字,因为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或看到或发现,等到发现了,

给它取个名字,就象我们软件需求分析,有时没有认识到某个实体对象存在,所以忽视了,

编出的软件怎么都不对劲,后来随着认识深入,发现了它,并给它取了名。

Page 2: 道德经Tao te-ching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正因为世界很大,有很多我们没有发现的事物,所以,必须以无欲望或无介入心态观察

其奥妙之处,不要看到好看的花就喜欢,喜欢之欲就让你想采下它,这就不是“观”了,而

是介入了,我们中国语言都是以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来决定褒义贬义的使用,那么这种介入用贬义就是“破坏”。

可是,日常中我们很难做得到“无欲以观其妙”,看到股票上涨,个个赚钱了,然后也

跟进去买,结果赔钱了,股票也有其妙,先要在一旁安静的观察,研究。 “常有欲以观其徼”就非常有意思了,这和我们软件领域建模就非常有关,什么是领域

模型,我们在 jdon 一直讨论,有人说它是客观的,有人说它是主观的,都对,为什么呢?这里的“徼”是边界的意思,很多解释说延伸为“端倪”,我不认为正确,就是领域边界的

意思,当你带着寻找发现目的去看的话,比如寻找模型,那么你就会首先观察其边界,这个

东西在时间或空间上能够存在多长时间或多大?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和时间有关的事物,维持一段时间,那么它就是一种“活动”,彩色

UML中给它分类为红色 MI,可以落实为“服务 Service”。如果我们看到和时间敏感度不大,空间上一直存在的,我们就认为它是“实体”。

所有这些,都是在某个边界领域中的,所以,称为领域中的模型。

道德经开篇就提出两个重要概念:名字 和 边界。实际这是非常正确有道理的,名字本身也代表边界,所以,我们取名字叫无边界影响,或者说无副作用,意思是,你的名字不要

让人起歧义,要简单明确边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所以,“名字” 和 “边界”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实际是同出一处,这就是“玄”机。

玄来玄去,事物就是这样绕来绕去,呈现出世界的美妙之处啊。

这也难怪中国人说话也讲究绕弯,原来也是为了追求美妙啊,孔子把说话礼节学问发挥

极致,和自然界一样变成玄妙之门,中国语言也变成一门玄妙的语言,不知这样老子知道,

是哭还是笑呢?因为这和我们求真的原始人性冲突了。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

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

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Banq@Jdon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如果天下都知道什么东西为美了,就变成不美,这是一种恶。所以,不要让所有人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角度决定深度,屁股决定脑

Page 3: 道德经Tao te-ching

袋,因为你的屁股决定了你的脑袋,所以,不要让别人屁股没坐到你屁股位置上,也要强迫

别人想法和你一样,这是大恶。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如果大家都知道怎么做是一种善,那么就故意去做以表现为这种善,那么“善良”就会被人利用,这就是不善了。

所以,“有无”是相生的,如后人总结出的太极图,阴阳互为有与无,祸福所依,塞翁

失马,焉知非福,得到多少,失去多少,都是这个道理,有无相生力量在日常中表现得不剧

烈,在能量大的地方就会明显,比如原子弹爆炸,或者股市,股市是人参与很多的地方,大

盘走势就是伴随上升和下跌两股势力较量,认识这个道理,剩余的就是利用西方科学的优点

去量化这个有无 阴阳,如果有人做出这个贡献,就相当于中国文明中的牛顿和爱因斯坦了。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段都是说明这个道理,认识这个道理,我们可在现实中有意为之,可以成为差异化竞争,

别无我有,别有我优,别优我转。我大白天阳光灿烂在高速上开快车,别人不开车灯,我开

车灯,这也是有无,只要有无互补,就能形成一个相当稳定系统,在时间或空间上延续,那

么我在高速上这样开灯,就能延续当前安全的趋势。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因此,圣人也就是得道之人,得道之人也成为有德之人,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做事情

就做不妨碍客观规律的事情,前章有观其妙后,就顺势进入,就象我们要搭上徐徐开动的火

车,那么你只要跟上踏进车厢门就可以,如果你这时妄动,就会摔死你,日常很多生活中,

虽然不能摔死你,但是至少会影响你,比如男怕入错行,如果你选择一个下降的行业去做,

你再有才能也无用,相反,如果选择一个上升行业,你就是再差,你也生活得很好,这与选

择一个上升趋势中的股票一样,死了也不卖,你就赚得比那些进进出出有为之人更多。 “行不言之教”非常深得孔子的发扬,比较容易理解,言传身教,对孩子和周围人都是

这个道理。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事物都是一直在按照规律运作,没有停息的意思,不断地在生长创新,眼睛一直向前看,

而不是象人一样:这是我的,那是我拥有的,只看过去;万物都是有其自己的作为,但是这

种作为不是夸张的自私的占有,达到某种程度了,并不是停在那里,在周围划其边界,此地

为我开,此树为我栽,此房为我建,要想住进来,拿出钞票钱,这些经济模式都是一种老子

批评的模式,不是一种能够推动经济人类社会进步的模式。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所以,只有你不断前进,你才不会灭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你一直居有的财富和知识,那么它们不久就会离去。如果你一直觉得我们是一个文明古

国,为厚重历史所负,那么你就要落后挨打。

Page 4: 道德经Tao te-ching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

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

无不治。 banq@Jdon注:不尚贤,使民不争;不崇尚贤人,这样老百姓才不会争着要做贤人,结

果贤人也出现伪劣假冒产品,孔子作为一个贤人,带的徒弟太多,俗称七十二贤人,民间又

有称七十二嫌人,讨人嫌的人。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要将难得的很少的东西屯其货,这样老百姓就会有人去

偷盗之,大英博物馆都有人去偷,“达芬奇密码”影片那么精彩,也是讲这个道理,所以,

安全没有绝对安全,只有相对的,真正安全就是开放源代码,不贵难得之货。当然,现在商

业反其道,本来不值几个钱,卖得那么贵,曰名牌,奢侈品,其实也是利用这个规律。吊人

胃口罢了。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见不到能够触发欲望的,大家的心就不会乱,现代经济正是反

其道利用这个规律,通过广告 推销 宣传,吊人口味,达到商品销售的目标,现代经济就是一个以消费为推动的经济,当然不能说现代经济就违背老子的规律,老子说这段话是让你意

识到这个规律,后面有“反者道之动”,你反过来行事当然没有问题了,不但说明你识道,

你还能用道了。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

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段话如果从字面上理解,无疑是,圣人做管理,就要使老百姓无知无识,愚民政策,

其实这误解了。我理解的意思应该恰好相反,结合前面的解释,作为战略管理者自己不应该

介入战术执行当中,不要看到什么东西稀奇,市场上少,就囤货,这就是官倒爷啊,不要老

是在宣传媒体上树这个榜样,那个榜样,反而使得老百姓竞相邀功,为名利争斗,从中得利。 虚其心,实其腹,也就是让他们达到小康水平,肚子饱了,就要求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就更爱学习,不断要求。 弱其志,强其骨,身体强壮了,天天健身锻炼,就不会老是要上街罢工示威,被一个什

么完美理想鼓动得心宁不安,恨不得马上就实现。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让每件事情都不隐藏,都让老百姓知道,每件东

西都开放给天下人使用,不去触发引导他们的自私之心,就是有自私之心的人也就不会利用

到这些老百姓了。 为无为,则无不治。达到上面这些无为治国,才是真正治理的最高境界啊。

Page 5: 道德经Tao te-ching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其若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banq@jdon 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冲 可以理解为象路冲,或者

一种水冲冲汹涌之势,要让水不断可以冲入加入,但是永远不会满,满了就无法再加入水了,

百慕大三角为什么老是沉船,有人估计下面有一个大深渊,深渊可以吸纳很多东西,这里是

不是还预示着厚德载物的道理呢?所以,做人要有深度,切不可做浅薄小人,这是孔子后面

开始发扬光大了。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其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段话可以用“同流合污” + "出淤泥而不染"来解释,中国的文字分褒义词贬义词,

成功者编写历史时,会把自己的行为用褒义词形容,对手用贬义词形容,所以,我们用词表

达客观道理时,就不要避嫌,当我们听到贬义褒义等明显带有说话者的意图的词语时,我们

要去除名称的干扰,认识玄妙道理。 当然,这段话如果用间谍或卧底来解释,就非常更准确了,最厉害的间谍就是对方首脑

都是你的人了,当然这是把老子之道用在兵法上。 这段主要意思说:如果你要发力,首先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要成为众矢之的,最后把错

误罪责都归结为你一人身上,成为千古罪人,秦桧到现在还一直跪着呢,他难道坏到这种程

度吗?所以,真正的伟人是大隐于市,让人们不觉得他伟大,但是他的思想被每个人传诵,

反对者就是要抓这种思想的源泉,也找不到目标,这样,岂不是既保护了自己,又能保证你

的思想源源不断地输出,形成道冲之力?否则,还没发枪,就暴露目标,哪来的道理可讲呢? 所以,如果你的东西被别人接受,那么你就不要追求名利,如果你有一套赚钱的渠道,

那么你就偷偷数着钱乐,别让全世界人都知道,都来竞争,你哪来钞票可赚呢,人可能不能

太贪哦。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

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Banq@Jdon注:这段话前面几句被人误解为“不善良”,其实在老子哲学中,可能真没

有善良和邪恶,没有好与坏之分,前面已经讲过,如果你有好与坏之标准,那么别人就会利

用你这个标准,把表面上好的东西让你接受,结果你被人利用了,当然,高明之人会利用这

个互相利用的关系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叫做阴险了。老子道德经不是阴谋论,只是有自私

之心的人会这么看它,同时有以成败论英雄的人来这么评价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是不讲究仁义的,视万事万物如同外面流浪狗一样,不

Page 6: 道德经Tao te-ching

会看到小狗可怜或怎么样,所以,有人说:人在做,天在看,天也只能在看。不要采取措施,

不会介入,不要做战术上行动,要遵循小狗自身规律。 我们中国人很宝贝孩子,以爱的名义恨不得把孩子的命运都安排好,其实富不过三代,

比尔盖茨不留钞票给孩子,这些都说明: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包括自己的孩子。你留

给孩子越多,他自己拥有的就越少,这里也是有无规则在起作用,下面这句更是加强这个意

思。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整个天地的道理就象一个抽风箱(打气筒),里面是虚的,但是拉动起来就有动力源源而

出,做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如果你看到狗可怜,下面动作就是你介入照顾它,但是老子

说,你把最后一步留着吧,省点力气吧,当然不是不让你做善事,如果你真想做善事,就把

这个看到可怜的小狗没有及时去帮助它,作为你做善事的动力,留个空白在那里,永远驱使

自己去填补那个空白。 如果你有时很愧疚没有帮助自己的朋友或亲人,那么就让其虚而不屈,成为你帮助更多

人的动力。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话说多了,就没有了,好事做尽了,就无法做好事了,为了能保持道之动,还是不如守

立中间位置,就象天不会看到小狗可怜,下降个神仙来帮助小狗,结果耽误了自己的正事。 如果你是做战略的,就不要做战术上的事情。我们有时看到“人民日报”报道某个具体

问题,全国老百姓那么多不平之事你都报道,版面都占据了,哪来版面来讨论中国战略问题

呢?中国何处去的问题呢?哪来时间和精力讨论方向性问题呢?如果军队司令一天到晚亲

自开枪开炮,哪来时间指挥千军万马呢?老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banq@jdon注:这段话实际是赞扬女人的,雌性的,为什么生物能够繁衍不灭,我们都是从女人身体内出生的,出生的这个地方就是天地的根。这里可以出生很多人,永远用不完。

这句话意思让我们要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

谷神是山谷中的无形的神,女人子宫中也有神,当然后来我们知道是精卵子在这里着床,

但是老子认为它是空的,所以,才能够让精子能够进来啊,如果不空,你进得来吗?所以,

做人要谦虚,如果你内心不腾空,新的东西能够进来吗?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种无形空的东西好像存在,感觉力量绵绵不断,永远用不完。

Page 7: 道德经Tao te-ching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

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banq@Jdon注: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不是其自己在生长,所以能够永远存在。 老子的意思应该有两层:1.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周期,所以软件中的对象都是有生命周期,

有生有死,只有一种东西没有生命周期,那就是万事万物的容器本身,实际上意思是:容器

要比其内部对象的生命周期要长,但是容器自身就是容器功能,不会越俎代庖做其内部对象

的功能,在软件中,Servlet容器(Web容器)要比 Servlet线程生命周期长。 2.认识到这个道理,那么就可以有意做容器,厚德才能载物,不用做物器,物器是器具,

用完就被丢。 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承接上面的意思,所以,圣人只有象容器一样藏在别人后面,当别人称赞花儿多漂亮,

鸟儿多快乐,山川多美好的时候,怎会想到天地的恩泽呢? 也只有当你低调处于众人之后,才能长久生存,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会被冤枉或被杀

害,英年早逝,我们称赞岳飞忠诚,岳飞虽得忠诚名声但是被杀害,大宋早亡,如果他更智

慧一些,是否可以拯救大宋?秦桧是奸臣吗?它只是岳飞对立面而已,也是暴露目标,实际

上他不是大奸,大奸同样隐于市,是躲在后面的。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表面上天地和花儿 鸟儿不争宠,表现出大无私精神,实际这一无私本身成就其有私的

目的,这句话常被自私的人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难道不是奸了,为什么我们经常痛恨

奸,情绪而且不小,甚至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力,直至走向极端(让秦桧永远跪着)? 这是因为我们从小接受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教育,在一张白纸上已经极端地刻画下

“善”这个极端,那么无疑“奸恶”变成无形地永远存在我们心中,成为绵绵不绝的仇恨力

量,稍加挑拨,就能掀起巨浪滔天,这是也是苦难中国人总是从大治到大乱,再从大乱到大

治两个极端晃悠的原因,无法真正守其“中”。“中”即“美”,难道“美国”的名字中也有

“中”的含义?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banq@Jdon注:上善若水比较有名,前面我们已经谈了容器,厚德载物,同样水也是一

样,水滋养万物,但是不和万物相争,与阻挡就退让,如果你做众人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么

你就接近道了。

Page 8: 道德经Tao te-ching

很多人喜欢施舍,施舍钱财,施舍感情,施舍同情,施舍爱,根据第二章有无规则,他

失去了这些有形的东西,那么得到了无形的东西,他利用众人的欲望,把他们想要的给他们,

他做了众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成了其私,是什么呢?名声、德高望重、权力等等,这些取

决他想要什么了。 所以,有钱人做慈善,好像很感人,这能奠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实际上他还是为了赚到

更多的钱,如果他想大善,就是停止赚钱,专门做慈善去,如比尔盖茨。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这是具体如何做到上善若水的战术落实方法,住的地方讲究风水,比如别住在路的尽头,

大卡车来不及转弯就开到你家里去,命没了怎么修道呢? 心要象深渊那样,城府深,城府深不是表面上给人沉默不语,一说话让人大牙掉满地。

与人相处要仁义,说话要守信,做事情要有能力,动的时候要看时辰,买卖股票要看时机,

只有做到这些不争,就没有什么担心的了,到时好运自然来啊。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

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banq@jdon注:这段也是讲满则溢的道理,盛极而衰,当到达顶点,你还在那里自持住,

就要注意问题来了,富不过三代,因为富贵而骄横,自己为自己埋下祸根,所以,在外面碰

到财大气粗的人避让,他们总会碰到致命一击的,真正大富大贵之人是隐藏在老百姓中,当

你达到你想要的,这时就要注意低调入世了。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

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banq@jdon注:身体和灵魂能够一直做到统一而不分离吗?你再练瑜伽,能象婴儿那样

柔软吗?清除了很多表面上的假象,能真的再没有遮挡视力的吗?这句在我们软件中,讲究

迭代,认识世界要不断循环,否定之否定,不断深化,不断去除瑕疵的过程。 你想做管理,真的能做到象水或容器一样无为吗?做一个董事长,真的会看到员工迟到

而不生气亲自批评吗?将无形转变为有形,源源动力输出,你能做到象女人怀孕生孩子那么

自然吗?当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非常聪明和精明,能转入糊涂吗?糊涂很难得啊。

Page 9: 道德经Tao te-ching

当你生养了你的孩子,给他饭吃,给他衣穿,看作他成长,不加干预,不求回报,不以

爱的名义让孩子做那么多作业,以前途的名义让孩子学那么多知识,一点闲暇都没有,让孩

子实现你未竞的梦想,你能做到吗?你能不把孩子看成你私人物品,想打就打,想爱就爱呢? 当你做到这些天与地才能做到的厚德滋养的职责时,你就离玄德不远了,刘备号称刘玄

德,因为刘备 关羽张飞诸葛亮才能团结在一起,初期他们建立了蜀国,可是至此以后开始自满,主要是刘备,为了表示天下是自己打下的,亲自操刀,特别是关羽败走麦城,不惜与

诸葛亮红脸,自己独自率领大军进军东吴,结果蜀国伤神,自己病死白帝城,说明其玄德只

是朴素天生的,当他的名利获得后,再去有意为玄德,就做不到了。 诸葛亮是最聪明的,但是他同样也跌在“转入糊涂”这道坎上,打着完成先帝遗愿,主

动出击,如果没有“无能”阿斗在后方筹集粮草,发动生产,他还能几次出蜀蹦达?就这么

几次不甘寂寞的蹦达,招来了自己的天敌:司马懿,司马懿本来是被曹家打入冷宫要入土的

人,被诸葛亮这么一折腾,竟然建立了晋国。这是真正人算不如天算。可是我们更多看到诸

葛亮的聪明和能力,没有看到其无为玄德,是不是也应了老子的有无规则,你能力太强,就

很难做到虚怀,有得太多,就没有无的空间了,相反,我们从阿斗身上看到其父天生玄德之

象,如果阿斗不是乐不思蜀,他能全身而退吗?阿斗失去了有能力的名声,变成扶不上墙的

阿斗,但是没有他有诸葛亮后来几次出蜀吗?如果阿斗很有能力,能不和诸葛亮有一争吗?

来个心狠手辣地,毒死诸葛亮也不是不可能。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挺地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banq@jdon注:这里说明如何让自己变成“无”或水或容器一样,这种“无”不是真的

可有可无,而是在战略上关键时刻扶一把,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如果没有毛的战略眼光和时

机把握,断然不会如此成功,所以,我们看到车在动,没有看到其实是发动机在工作,车厢

正因为空的,才能放入发动机,房间里面正因为空的,才住进去人啊,我们看到董事长整天

在打高尔夫,可是没有他的闲暇,哪来经营层的努力工作呢?所以,直接接触的是利益,有

利益就有纷争,真正好用的是其无啊,当其无时,变成水,变成一个舞台,才有那些有能力

的人展示自己的地方啊。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交。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 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banq@jdon注:这段说明沉湎于战术会让人失志,玩物丧志,我们看到很多狂热工作狂,

研究狂,呆在公司和实验室不出来,美其名曰为事业,自己兴趣所致,其实都属于“玩物丧

Page 10: 道德经Tao te-ching

志”。当你沉湎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你就被事情主宰。 所以,各种颜色美丽让人眼睛变盲,各种好听的声音会让耳朵变聋,出去狩猎,会让人

心情放松,心旷神怡,收不回来了,手上有宝贝,走路都小心翼翼,这些我们都是被事情左

右,失去了自己的心啊。所以,圣人不会被这些欺骗,当需要时,就去做这些,做完就忘记,

不是乐此不疲,还是要专心聆听自己,守自己的无为之态。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 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责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banq@jdon 注:用成语 “宠辱不惊”来代表这段意思,如果你很在意宠辱,那么你就

有大灾难,因为你被宠辱左右,实际你就被给予你宠辱的人左右驾驭了,尼采说:太阳死了,

不要因为太阳给你阳关和恩泽就成天关注太阳,是不是明天没有太阳了呢?这些都是宠辱若

惊。可见我们古人很早时候就有个人自由主义呼唤,尼采号称西方文明启蒙者之一,可惜我

们的道德经只被一些学者(如南怀谨)定为修身养性的工具,不是拒绝宠辱,而是接受宠辱,但是你要修身为“不惊”。

为什么我认为我的解释是拒绝“宠辱”呢?因为后面几句至此这个意思: 故责以身为

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当我们完成我们每个人自己职责,好好地

爱自己,每个人首先完成自我,才有整个社会的大我,只有个体的确认才有集体天下的存在,

而我们现在接受的儒家思想为: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只有社会集体存在,才有你小样的滋润。

国富民强,而不是民强才国富啊。 个体和群体哪个为先的问题,我想老子道德经这段已经给了明显回答。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 而为一。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 象,是谓。惭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 始,是谓道纪。

banq@jdon注:这段我怀疑应该为道德经第二章,因为这里又来讲道了,其实前面谈了

半天的用道,已经进入修道落实了,搞了半天又回到道这个名称研究上了。 看见了如同不没看见,为夷,从前说少数民族为蛮夷之人,最后我们还是被蛮夷之人打

败过,如元清和日本;听到了如同没听,为希,大音希者来自此;还有一种东西你抓不住赶

不走,那就是微,见微知著固然好,就怕你是神经过敏,所以,这三者是没有边界的。

Page 11: 道德经Tao te-ching

道德经第一章我就解释“名和边界”是事物两大特点,但是道可不是这样,道是无边的,

大道无边,无形状,如谷神,所以,学习历史可以知今天,知史晓今,不要以为历史都是过

去,我们是创新一代,过去的没有借鉴作用,财富名声成绩不要看过去,但是修道者还必须

看历史,不是有一句话:太阳下没有新鲜的事情吗?反过来我们推理:如果有人说,这是新

鲜的事情,要用完全不同世界观来看,那么要么他在欺骗你,要么他想有私心而已。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 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 故能蔽不新成。

banq@Jdon注:这段是将如何为道,可以看成之前道的解释应用在人身上,因为我之前

已经结合如何做人来用道,所以,这里基本比较好理解。 有道德的人都是知微见著,敏感而有玄妙的人,其深度不可识,当然不是表面上沉默不

语,故做深沉,需要慧眼才能识别,所以,很多女孩子找深度男人就找那些不爱说话的,觉

得老实有城府,其实这就是强为之容。 真正修道之人是非常谨慎的人,象冬天走过冰川,住旅馆要观察邻居,有点类似美国特

工 FBI,他象容器一样,又象水,象雾象雨一阵风,这些都是很多比喻,外部朴素象郭靖,心胸宽广如山谷,一条船放进去也没问题,水一浑就不见了,被污泥包裹,而他能够慢慢在

水静下来时,逐渐露出真容,岁月流逝多年以后,你才发现他在缓慢坚定的生长,如植物生

长一样。只要保持这种缓慢生长趋势,他就没有尽头,就能蔽成出新。 这个道理非常适合股市,如果股市下跌后的反弹是慢的,摇摇欲坠的,而不是快速拉升

的,那么其后劲就非常大,会走得很远。所以,炒股对人悟道非常适合,这是一个能量非常

大,时间空间非常快速的真实世界模拟,所以,为什么那么多老太乐此不疲炒股,几千元投

入想发财吗?不是,他们在玩味道的玄通和奥妙,又是一场人生的快速回放啊。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 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 乃天,天乃道,道乃义。没身不殆。

banq@Jdon注:从第十四章开始,我觉得要么老子自己好像又开始另外一条线索的论道,

或者是其他人补充说明的,本章主要是将道引申到虚无层面,道表现为虚无,但虚无不一定

是道,所以,这个逻辑关系不能搞错,否则,禅论又混淆到道里面了,老子以后的古人恨不

得把儒道释都并入道德经,你们不是都喜欢读道德经吗?真正道德经应该从语言文字中一并

去挖掘,因为道在俗人间,常理中,中国文字就是目前唯一留存的常理俗字了。

Page 12: 道德经Tao te-ching

万物都是周而复始地生长,知道这个道理就叫明了,当然,如果你掌握生物等更多科学,

那就是明亮的很了,所以,你懂的知识越多,你从事这个行业就不会擅自乱动,所谓无知无

畏,多点知识是好的,这话感觉是象孔子在说啊。 知道规律常理就能够包容,包容就会公正,能公正就能做领导,做领导就是道了,整个

一个儒家思想啊,修身兼济天下啊。所以,该章节保持审慎,不应立即归为老子原意。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 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banq@jdon注:这段话是针对领导者来说的,最好的领导人是下面不知道有他,其次是

和群众打成一片,大家都很赞美他;再其次是大家怕他,最差的是大家骂他,说话不算数,

别人就不相信他了,很少说话,但是事情能够办成,下面的人都说应该是这样。 要达到这种领导效果,本人比较推荐里根和克林顿,美国人至今对他们两个也是很认可

的,克林顿裤子丑闻让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一个办公室情场高手,很浑浊的一个人,随着时间

推移,今天大家都明白,他才是真的大道者啊。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banq@jdon注:如果说道德经前 10章比较令人费解,很深奥的话,十八章简直就是顺

口溜,而且写的意思和前面重复,无厘头啊,如果我们都认识到有无 阴阳,那么,这段话就很好理解,写这段话,好像告诉别人道德经专门用在理解社会上,实际不然。所以,有数

言穷尽的感觉,画蛇添足,看得出老子后人的故作聪明了。 大道废,有仁义。 如果片面追求真理,求真的话,就会失去仁义,所以,中国人有不较真的礼貌,实际上

这把人与人之间关系上升到和大道同样高度,这因为有这个前提,这个观点就让中国人对自

然探索没有希腊人那么求真,没有诞生现代科学文明,是不是和这个观点有些原因呢? 后面几句虽然使用了老子的有无规则来推论,好像正确,但是范了一个盲目类比的毛病,

阴阳平衡外部是有一个边界的,你不能胡乱拉郎配,把自然界的规则和人类社会规则作为阴

阳配在一起,貌似合理,实际有其自身目的。 智慧出,确实被用来作为大的伪装,但是伪装难道不对吗?只有过分较真的人才厌恶伪

装呢,较真的人都失去仁义,所以,我们已经看出,这段话内部的自相矛盾之处了,最后是

Page 13: 道德经Tao te-ching

否得出:只有智慧的人才能喜欢大道,大凡仁义的人都有可能虚伪噢?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 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banq@Jdon注:这段话理解有很多歧义,甚至认为是愚民政策,这主要是思维方式出问

题,老子的道德经如果大家都承认是个人修道所用,那么显然,这里去除圣人崇拜,去除聪

明精明,由聪明转为糊涂,是针对个人来说的。 很多人因为看到道德经里提到圣人,君主等概念,然后受孔子儒家思想思维的误导,就

认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应该对社会管理者说的,其实,前篇已经说了:社会管理者

作为一个群体的管理者应该是水和容器或平台或子宫,你怎么能希望子宫帮你选择生男生女

呢? 作为一本流传千年的著名古书,之所以流传下来,没被秦始皇一把火烧了,自然有其原

因,就如第一章就说了,道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绕来绕去的,那么道德经自身也会被盖

上很多伪装,那么,我们只能从其名或开篇几章来奠定其原始核心。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实际是一个个人自由主义的宣称,当你学习知识到一定程度,

就要说:上帝死了,没有权威,没有榜样,你要否定之否定,把自己的满满学识全部去否定

了,甚至思维方式完全否定,腾出空间,回到虚怀状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如果每个人都

这么做了,这个社会有好上一百倍啊。 所以,理解道德经,要从“先个人后群体”这个方向去理解,而我们平常思维是“先群

体后个人”,碰到什么问题,就说:国家应该怎样,政府应该怎样,难道不知道,如果一个

群体管理者指挥一个群体真的去纠正一些具体的问题,反而会刹不住车,就象泰坦尼克号,

一但启动,想刹车反而没那么容易啊。这是不是我们民族总是走极端然后多灾多难的原因之

一呢。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这句话可以承接上一章,大道废,智慧出,假仁假义也就开始横行,所以,作为个人对

待自己父母,不是用仁义就可以的,我们看到很多老实善良的孩子,很听父母的话,但是当

父母日益老去,他也表现为无为听话,不能主动为父母做点什么事情,这是不是仁义不及孝

慈的原因所在呢?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作为个人修道者来说:抓住时机,跟随大势是无为的一种,这里的技巧和利益应该理解

为“精明”,不要呈现小聪明,掩耳盗铃,盗贼都是觉得自己有“小聪明”而敢妄为,结果

人算不如天算,真正的大盗大贼我们在好莱坞电影里看到:偷了黑社会头子很多钱,警察派

一个美女 FBI 追着他缴税,最后,他税也缴了,美女也抱走了,警察抓到黑社会头子,也拿到了个人所得税,各取所需,双赢。

Page 14: 道德经Tao te-ching

此三者以 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这段话意思让大家清心寡欲,如果结合前面理解,很多人为误解什么都不学习,智力为

零最好,无知无识最光荣,交白卷最厉害,这些都走极端了,结合第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

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来理解,如果你看到众人在追捧一个偶像,大家都在拼命上补习班这学那,生怕少学一个竞争不过别人,大家纷纷在向“爱因斯坦”等圣人挺进路中,你如果

无心参与,就在旁欣赏其奥妙,如果欣赏一部电影一样;如果你对其不满,或有心也参与,

这就是有欲了,那么你是不是也要观察这些现象的生命周期?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伟人,有

其自身环境场景;大家疯狂买房的热情会持续一百年吗?大家饥不择食什么都学的时代会永

远持续下去吗?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畏畏。荒兮其

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

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

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晦,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求食

於母。 banq@Jdon注:这一章继续延续十九章思路谈下去,从这里更加可以看到主要侧重个人

修为,不是要求社会管理者如何如何。 如何将自己做到与众人不同?自然之道是跟随,人之道不是简单跟随,而是差异化。 大家注意到我对道德经的注解有些像“灰常点评”,有点象“八一八”的意思,如果按

照原文逐个字句去翻译,会陷入细节纠结中,道德经无疑是一部宏观战略性的大智慧学问,

所以,不拘小节,领会精神要旨会不会是我们后人拜读的宗旨呢?我的注解也只起到建议理

解方向的作用,应该往这方面理解,从这几个角度理解等等。 人之所畏,不可畏畏。 人吓人,吓死人,癌症患者大部分是吓死的。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乘

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道德经第一章让我们注意边界,找到左和右,上和下,南和北,东和西,才能取其中,

可是有时众人意见太多,汇集起来如同沙漠一样没有边界,找不到北,找不到南,这时的指

南针是什么呢? 在熙熙攘攘奔向名利的人群,唯一的指南针就是“淡定”。如婴儿一样率真,和众人形

成差异化,这样才有个性,不是有一句:越是民族性,就越有世界性?后面是不是还应该有

一句:越有自我个性,才越有民族性呢?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晦,

Page 15: 道德经Tao te-ching

寂兮似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求食於母。 追求我的自己的个性,这是我的愚,别人混混噩噩,我清醒,别人都觉得自己很聪明,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时候,我闭上眼睛,如果每个人变得有理智的个性话,那么个体之间就

不会引起共振,就不会产生破坏力量极大的共振能量。股市中我们知道,多周期共振要变盘,

如果一个社会中个体思想发生一致性和共振,是不是社会也要变盘呢?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

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

然哉?以此。 banq@Jdon注:“孔德”不是孔子之德,写这篇文章时候,孔子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孔

的意思是洞,但不是洞的边界,而是洞里面空无一物的无形之物,我们看事物有时养成喜欢

看有形的东西,听有形的声音,无形的会忽视,道德经一直提醒大家无形的价值,如果说,

有形是自觉,是天生的,那么无形就要靠理智,靠后天培养。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大道实际就在洞里,别盯着洞边看,好像洞很小,可如果是黑洞呢?宇宙中黑洞可是有

大量反物质哦。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这段有些废话,道表现得恍恍惚惚的,似有非有的。故作神秘,缺乏神秘探究的勇气,

现代物理已经告诉我们,黑洞中有反物质,反物质不是象正常物质那样看到听到的。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古人已经注意到黑洞,无形的深渊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同时引起了他们的思索,如今西

方文明的科学帮助我们解答了古人的疑问,如果说科学在这里体现了其威力,作为被儒家实

用主义熏陶的国人是开始崇拜古人还是科学呢? 无疑是科学,可科学只是一种学术,器具而已,我们难道不应该同样也重视古人对无形关注对我们的启迪吗?

我们如果非等到一些无形的东西被科学证明确实有道理之后才相信它,那么是不是我们

被科学这样的术主导?而失去了前瞻性和战略高度呢?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迷信吗?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 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banq@Jdon注:曲则全,也就是委屈求全,人都是自生自长的,加上又是万物之主,自

Page 16: 道德经Tao te-ching

然一般人是不愿意“委屈求全”,但是在一些关键战略方面,选择委屈求全则是一个明智的

方法。 我们还是可以刘禅和诸葛亮来比喻,历史考证,刘禅不是低能儿,而是智力和你我差不

多的正常人,如果没有他的委屈,哪能成全诸葛亮的一世英名呢? 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这段话主要还是在反复阐述“冲而不盈”的道理,很多人以为道德经是讲究率真,其实

有些误解,到后面“道法自然”有些解释,这里可以打个比喻:无欲则刚,没有欲望则刚强,

但后面还有一句:刚则易断,所以,不要以为自己清心寡欲就天下无敌,以为自己廉洁就无

望而不胜,真正厉害的是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你一旦成刚,就显露目标,失去水的柔弱。 少则得,多则惑,很适合用在知识上,知识不是越多越好,也要给自己留点空白,冲而

不盈,学得太多,如果不腾空,就再也装不进去新的,成了书呆子,知识多了,视野开阔了,

有选择了,就不知道怎样选择才更好,疑惑了。 这个道理适合软件中,目前软件分两个流派:微软领域和 Java 等开源领域,这两个领

域本质不同的就是可选择性,Java等开源领域可选择具体技术很多,使用有陷阱,但是也可以使用上最新的技术思想;而微软领域无需选择,微软公司都给你定好选择了,直接使用就

可以。 在消费生活中,我们也碰到多则惑的现象,当可选择范围多时,良莠不齐时,我们通常

呼唤政府来监管,认为政府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个选择,可是政府人员不是每个领域的专家,

而且,如果这个领域还在发展,制定的准入条件也许会扼杀这个行业的发展。俗话:久病成

良医,你初次买入某个商品会上当,现在有网络可调查研究,当你经常关注这个行业时,你

可能就成半个专家,再通过网络社区和口碑分享出来,这样,一是减轻政府职责,第二今天

你帮助别人躲过陷阱,明天别人会帮助你,我觉得目前这个氛围在淘宝网最好,电视上总是

在报道网络购物的各种陷阱,吓得经常看电视的中老年人视网络为洪水猛兽。 网络为我提供无比多的信息,这时我们第一感觉就是“惑”,可是解惑的办法不是期待

政府来监管它,也不是掩耳盗铃不去接触它,而是抱着开放试错形态参与分享,通过建立一

种社会网络,自发地动态地保护自己,同时又能享受开放自由带来的便利。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把自己显露出来,就是明智,不自以为是就是彰,“好汉不提当年勇”,自以为是的人

从来不谈自己缺点,谈到什么事,都是“应该象我如何如何,我以前如何”,自以为是的人

更没有勇气进行自我嘲弄和暴露,;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唯不争,故天下莫能 与之争。 如果不自己批评自己,实际就是告诉别人你有功,不自己矜持所以能不断成长,只有不

与人相争,象水或容器或平台那样,因为天下只能有一个容器,一种平台,所以,如果你首

先做了,就没有人和你相争,就象互联网创新行业,如果你第一个做了一个某个领域的平台,

如 Twitter,那么就没有人能够和你相争了,你就是老大,这才是真正垄断的来由,而不是

Page 17: 道德经Tao te-ching

象中国电信移动 石油石化,依靠国家独有的资源做老大,而且还依据这些资源和民争利,岂不是不得道之举了?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 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 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banq@Jdon注:大自然中,大风刮不了多久,很大的雨不会下很长,天与地都不能持久

做某一件事情,何况人呢?所以,愿意从事道的人,终会还是在道上走,有德之人还是会有

德,不信道的人还是同样不信道,何必执著呢?这样,愿意从事道的人也快乐,愿意有德的

人快乐其快乐,失道之人也有其自己的得到快乐,如果不能让人相信,就不要去相信罢了。 这一章我的意思与主流很多版本不太一样,我这样的解释正好符合自自然然的道理,物

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来人往,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特色,没有必须树立一个道德模范,也

没有必要苦口婆心说服别人入教,一切归于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banq@Jdon注:这些和第二十二章有重复,不知是否是后人弄巧成拙的表现:只见到自

己不明,只从自己一个角度看问题可能有失偏差哦,自己很喜欢自己,过于自信就是傲,反

而不能进步,其他什么人都不入自己法眼,反而做不成事情,矜持会落后,这些都不是自己

的正常道德行为,就如同掂起脚跟走路不稳,跨着走路不长道理一样。 所以,吃东西多了,或者背着包袱前行,这些都不是自然界正常行为,也是有道的圣人

不愿意做的,前面谈了圣人做大众不愿意做的事情,那是不是所有大众不愿意做的,圣人都

要做呢?当然也不是,而是参考自然,不符合自然规则的人也可以不做。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日逝,逝曰远,远日反。故道大,天大, 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anq@Jdon注:这段重新开始再谈道,实则在探究宇宙是怎么来的,怎么运行的,然后

Page 18: 道德经Tao te-ching

告诉人类,如何取法自然,学习自然,实际上,这种学习是一种从事物外形上去学习的方式,

是一种外部形式学习,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了整个中国文明,这个中国文字象形文字思维也非

常类似。 而西方文明主要是一种从内部解剖粉碎成数学数字的量化思维方式,研究物体内部是什

么由哪些部分组成,而中国形象思维是从事物外部看,这个事物象什么,有什么运动特征。 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千秋,数学量化方式非常严谨,牛顿用数学公式推导出万有引力,

大家才相信有万有引力,爱因斯坦也是同样,否则不能凭空你手一指向无形的东西,说他是

什么就是什么,就是发动群众大讨论也没有结果啊。这也是建国初期老一辈科学家提出 数学强国的原因所在,实则中国人从出生开始,因为接受形象文化思维影响的原因,就不太擅

长数学,所以,学生中普遍数学特别好的人是不是不太多呢? 形象思维的缺点是不够精确化,但是不会象数思维那样粉碎化,耗费时间,可以在短时

间内抓住问题的本质,用空间上的不精确换得时间上的损耗。所以,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世

界本质,就象一场比赛,很早就达到终点,就满则溢了,停止前行,哪知人类发展实际重视

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人类有的是时间,人类可以花大把时间用在追求空间的精确性

上,这难道不正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印证吗? 既然形象思维用在对自然认识上不擅长,用错地方,还是用西方数学物理科学比较好,

那么它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吗? 从外部观察事物的形象思维可以用在哪些科学无法解决,但是我们又迫切需要驾驭的领

域,比如 SAS 等无法预测的病毒流行上,在无法实验分析其病理,需要大把时间才能得出结论时候,我们使用具备形象思维精神的中医中药来对付萨斯,岂不是一种明智之举吗?

同样,对于炒股人员,在数学经济学没有破解股市运动规律以前,我们使用形象思维,

依据股市运动的图形图线,来对其进行跟踪和操作,是不是也不失为一种有道之举呢? 当然,还有我们进行软件的需求分析设计时,使用对象化等形象思维,来对未知领域的

事物进行分类贴标签,区分种类,打上颜色,是不是也是一种方法论呢? 完成于 2011年 2月 27日星期日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