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 + ISSUE 34 甲午年正月 Feb 2014 特輯 Special Feature 突破舞台封鎖–跳入環境舞蹈 Delta Zhi www. arts-news.net 藝術推廣 新聞頻道 展覽全紀錄 Exhibition 與你審視藝術的價值—「火花!收藏家學會」展覽 藝術是歷史的插曲 — 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 這是最好的國民教育 漢雅一百:偏好 藝術@深圳 當「迷笛」開往南方 司徒慧焯的脫皮之旅 當葛羅夫納遇上布列頓 The Jussen Brothers ..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特輯. 突破舞台封鎖–跳入環境舞蹈 藝人談. 尋常的鋼琴新星The Jussen Brothers 雅斲古琴—專訪斲古琴師蔡昌壽老師 攝影機背後的杜可風 展覽全紀錄.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文化 +

藝術 +

報道

ISSUE 34甲午年正月Feb 2014

特輯 Special Feature

突破舞台封鎖–跳入環境舞蹈

D e l t a Z h i

www.arts-news.net藝術推廣新聞頻道

展覽全紀錄 Exhibition

與你審視藝術的價值—「火花!收藏家學會」展覽

藝術是歷史的插曲—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

這是最好的國民教育 漢雅一百:偏好

藝術@深圳

當「迷笛」開往南方

司徒慧焯的脫皮之旅當葛羅夫納遇上布列頓

尋常的鋼琴新星

The J

usse

n B

roth

ers

雅斲古琴—

專訪斲古琴師蔡昌壽老師

攝影機背後的杜可風

藝人談..

封面圖像是古琴琴譜。

文化 +

藝術 +

報道

ISSUE 34/甲

午年

正月

Feb 2014

Page 2: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Page 3: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Page 4: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04 編者的話 Editorial

04 藝術 Q﹠A Letters from Readers

06 藝術要聞 Local Art News

特輯 Special Feature08 突破舞台封鎖 –跳入環境舞蹈

現在上映 Now Showing12 同歷史人物開個玩笑-清須會議

藝人談 @ 古典樂 Interview @ Classical Music14 尋常的鋼琴新星 TheJussenBrothers

藝人談 @ 古典樂 Interview @ Classical Music18 雅斲古琴──專訪斲古琴師蔡昌壽老師

藝人談 @ 電影 Interview @ Cinema22 攝影機背後的杜可風

專題故事 Feature26 司徒慧焯的脫皮之旅28 留住溫度 - 伙炭開放日隨想30 創作的歡愉──經典中樂作曲家顧冠仁

展覽全紀錄 Exhibition32 與你審視藝術的價值 —「火花!收藏家學會」展覽34 藝術是歷史的插曲 —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

36 這是最好的國民教育 漢雅一百:偏好

創意學堂 Imagination38 當葛羅夫納遇上布列頓

42 藝@書籍 / 電影碟 / 音樂 Arts @ books/dvds/cds

藝術在澳門 Art @ Macau46 大耳牛的視覺《盛宴》

藝術在廣州 Art @ Guangzhou48 跟自己較勁的動畫家──雷磊

藝術在深圳 Art @ Shenzhen50 當「迷笛」開往南方

52 本月節目精選 Highlights 藝術人隨筆 Artists’ Columns58 朱事八卦 - 廿年59 天仁囈語 - 感受哥本哈根的快樂( 二 )

藝民公社 People's Commune60歷史、制度、平行時空 ──《鄧世昌的歷史故事》62 望見希望的眼睛──雲門 2《斷章》 64 節目大晒冷 Programmes

72 西九印記 WKCD Snapshot

先導計劃arts-news.net

目錄Contents

出版人 林達生 George Lam [email protected]高級編輯 吳嘉慧 Michelle [email protected] 編輯 吳玉茗 Coco [email protected]編輯 梁安琦 Angel [email protected]助理編輯 鄧智文 Michael [email protected]助理編輯 陳燕娟 Jessica [email protected]助理編輯 陳健迅 Seth [email protected]助理編輯 何阿嵐 Philip [email protected]記者 潘德恩 Ikey [email protected]記者 吳天悅 Esther [email protected]設計及插圖師 鍾凱飛 Chung Hoi [email protected]編務聯絡 高慧明 Olivia [email protected]廣告、業務、夥伴計劃韓雪婷 Michelle [email protected]廣告代理葉飈 Billy Yip(中國內地)(86) 130 0517 5393名譽顧問 謝宏中 Philip Tse

刊號ISSN 2221-8041

版權屬仨思有限公司所有 。歡迎轉載引用 ,敬請註明出處 。

印刷 基亞印刷有限公司 Gear Printing Ltd  發行青揚書報社有限公司 Great Expect Development Ltd出版 、編輯及廣告稜創意有限公司 Prism Creation Ltd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4 室  電話:(+852) 2111 1192  傳真:(+852) 2975 3146  電郵:[email protected]封面封面圖像是 的作品 。

2014ISSUE.34

甲午年正月Feb

Page 5: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03

Page 6: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藝術裡的蝴蝶效應?想變,不一定是新年才有的想法。就是當人每一天依循同一條路線

上下班,在同一家餐廳吃同一款茶餐,沿路碰上相熟的面孔看著相

同的風景,有時也渴望生活中偶有一些新鮮事發生(當然是好事)。

對小編而言,每一天所走的地鐵沿線,必經滿佈人手一隻拖喼的自

由行旅客(完全走避不了招架不住還要被輾腳),真的要想方設法

改變路線才成。

可喜的,是工作環境能經常接觸到藝術。藝術之於小編,常帶來一

種「變」的希望,開啟一種「變」的出路。因為藝術有一種能力:

改變我們的眼界角度,對本來看在眼裡是平凡不過的事物,彷彿經

藝術略施魔法後,竟然變得不一樣了。或許這樣說,是藝術令我們

的眼光不再只凝固於某一種視界裡。

藝術能改變我們對世界對周遭生活的看法。然而我們又有沒有能力,

為我們的藝術環境帶來甚麼改變?政府剛於一月中發表的施政報告

裡,提到有關文化藝術的計劃,說來說去還是西九﹣開始興建戲曲中

心和 M+博物館,或九龍東發展計劃將注入文化發展元素。對於本地

文化藝術的長遠規劃,比如說培育人才、長遠文化施政、拓展觀眾、

藝術教育發展,或怎樣支緩本土藝團等,我們最需要的,卻一概未

有觸及。甚至比起去年提到的,予人一種倒退之感。這反映了甚麼,

文化藝術在他們心中去到哪個層次,很明顯吧(很可憐的,文化藝

術被歸類在文康之下)。加上最近鬧得沸騰的明報撤換總編輯事件,

對於香港藝術界日後發展空間會如何,不是不令人憂心的。

然而面對困局,對積極的人來說,引起的不是絕望,反成了一種要

摩拳擦掌之勢,設法令一些事情改變的一種欲望(希望),哈哈。

不過究竟要做甚麼,如何做,才能成為我們希望看見的改變?清楚

自己的能力,看看自己手頭上有甚麼資源?甚至可從我們的失敗或

匱乏中學習,尋找潛力,然後從中發揮?當然小編也不知,不過首

先改變自己,總不會有錯,在這個群體社會,甚至能引起其他人的

改變。你聽過蝴蝶效應的說法?說的是看似不重要的初始條件可以

影響全球乃至整個宇宙。即某個國家有一只蝴蝶在拍動翅膀,將會

導致其他國家出現龍捲風。《△志》會不會是那只蝴蝶?「藝頻」呢?

別管其他人怎麼想了,把全副精神心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上,旁人總

不可能看不到、袖手旁觀的。

小編

你有藝術方面的疑難嗎?想問又唔知問邊位專家好?希望這個欄目

可以幫到你 !

藝術 Q&A 歡迎讀者們詢問有關藝術學習上的問題,編輯部每期

均就相關問題邀請本地藝術家們代為解答。讀者可將問題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問:你寫劇本的步驟是怎樣的?有甚麼竅門可以分享嗎?

看書,想到自己想寫的內容,我很少做資料搜集,會看很多

東西去對應腦中的意識,儲備情緒和體力,這個階段需要一

個人,會在紙上寫一些,進入狀態後,就可以開機了,我會

習慣性洗手,決定坐在電腦前那一刻。

竅門…用自己最擅長的。那是一個絕佳的基礎,在此基礎上

慢慢累加,延展,可以到達一個人自己的高處。

by 香港編劇 意珩

問:你如何藉藝術更認識自我?你認為當代藝術家有甚麼

使命與位置?

藝術的創作講求個人對四周環境與個人處境的敏感度,有時

將自己退後一點,回想自己對事物的各種反應,有助對自己

的了解。

當代藝術家的第一個使命是回答,對當下與自身的創作之間

而言,怎樣才是最好的表達。時刻保持對外在環境的敏感度,

又不失對自我的反省,挑戰的矛頭既對著既有的規律,也對

著自己。

by 香港藝術家 林東鵬

05 04 編者的話Editorial

藝術Q﹠A Letters from Readers

Page 7: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JENNIFER STEINKAMPBouquet 1, 2013

錄像裝置圖片由藝術家及樂曼慕品畫廊,紐約及香港提供

05 大師傑作Masterpiece

Page 8: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完滿結束第五屆香港國際室內樂

音樂節於 1 月 23 日落

幕,精彩的雙鋼琴共舞

加上眾頂尖樂手的演繹

Application

Art Scene

M+ 獲收藏家捐贈中國當代藝術作品西九 M+ 獲得中國收藏家管藝捐贈的 37 件中

國當代藝術作品,刻劃著 1979 年至 2005 年

以來的中國藝術的重要軌跡。當中包括不少知

名中國藝術家如黃銳、王魯炎、吳山專、王廣

義、林一林、梁鉅輝等的作品,而鄭國谷的大

型裝置《廣東快車》更曾參與 2003 年威尼斯

雙年展主題展,是為當時珠江三角藝術在國際

Museum

Events

庫藏文化:藝術資料整存和統計的策略、實踐與發展 交流座談會及工作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下稱「協

會」)日前舉辦「庫藏文化」交流座談會及工

作坊,請來本港與外地的專業人士共同探討藝

術資料整存和統計的策略。協會經理陳國慧表

示有遠見的文化與藝術政策需建基於紮實的數

據和研究,但如今香港在藝術資料整存與統計

上只屬起步階段,許多藝團對於保存演出資料

往往放在較次要的位置。她希望藉機會刺激藝

術家、藝術行政人員甚至政府,去想得更全面

和長遠。同時她也指出單靠協會去做藝術資料

整存,其實頗為吃力,需要業界有共識地去做。

「伙炭工作室開放計劃」圓滿結束第 14 屆「伙炭工作室開放計劃」已於 1 月 11

日至 26 日一連三個周末順利舉行。參與開放

計劃的工作室近百間,藝術家約 300 位,共

舉行 11 場研討會及 30 個工作坊。與往年不

同的是,首兩個周末向公眾開放,而第三個周

末只開放部分工作室,其他活動則如常進行。

伙炭藝術村董事會主席周俊輝指出,這特別調

動,是為照顧藝術家參與座談會及導賞團活動

的需要。

CNEX 紀錄片影院在租金高昂,商業電

影 長 期 主 導 的 環 境

下,紀錄片在香港一

直 處 於 邊 緣 位 置,

鮮 有 機 會 以 非 電 影

節形式於戲院播放。

是次,CNEX 與百老

匯電影中心合作,由

2013 年 11 月至 2014

年 2 月,每月揀選一

部紀錄片於百老匯電影中心放映兩場,包括講

述愛滋病孤兒生活的《穎州的孩子》、記錄董

陽孜女士全心投入書法藝術創作的心路歷程的

《獨樂》,及講述被全球化大浪衝擊的製襪廠

老闆如何開始自創品牌的《台灣黑狗兄》等。

2 月 22 及 27 日還將放映最後一部影片《歸途

列車》,呈現中國民工及其留守兒童的生活。

漢雅軒舉辦三十週年展覽 《漢雅一百:偏好》

時值成立三十週年,漢雅軒與香港藝術中心合

辦《漢雅一百:偏好》展覽及系列論壇。展覽

由張頌仁及高士明策展,從漢雅軒的收藏中遴

選出 100 件 20 世紀中國現代藝術史中的「藝

術物品」,從于右任的書法到黃賓虹的山水,

從文革宣傳畫到政治波普,再到目前最為市場

追捧的當代作品。參與藝術家包括于右任、陳

福善、劉國松、許江、周春芽、毛旭輝、隋建國、

王廣義、張曉剛、方力鈞、曾梵志、曾灶財、

王無邪等。展覽已於 1 月 17 日開幕,於藝術

中心包氏畫廊、漢雅立方、漢雅軒三處展出。

台北當代藝術館實習計劃 2014現正接受申請藝發局今年首度與台北當代藝術館合作,推出

「台北當代藝術館實習計劃 2014」。計劃將

提供兩個名額予申請者於 2014 年 7 月至 9 月

( 展覽策劃 ) 及 10 月至 12 月 ( 藝術教育 ) 在

台北當代藝術館進行為期約 12 個星期的實習,

每位獎學金得主可獲港幣 32,000 元,以津貼

來 回 機 票、 住 宿、 交 通 及

生活費等開支。申請截止時

間 為 2014 年 3 月 14 日 下

午 6 時 30 分,詳情請參閱

www.hkadc.org.hk。

為音樂節劃上完美句號。每年一月份音樂節均

為香港匯聚不少著名演奏家同場獻藝,今年參

與的音樂家就有小提琴家列賓、諏訪內晶子、

大提琴家王健及加里.霍夫曼、鋼琴家梁喜媛

等。這一由音樂團體「飛躍演奏香港」主辦、

林昭亮掌舵的音樂節,五年來持續為愛樂者帶

來出色的室內樂演出,也令大眾開始對這種音

樂加深認識。

07 06 藝術要聞Local Art News

Page 9: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舞台的首次展示,

別 具 意 義。( 圖

為捐贈藏品之一,

周鐵海 1994 年的

《清末名妓》。)

TourPlatform

Public Art

WKCD

People

陳友榮、何偉龍、邵逸夫撒手人寰香港舞台設計師陳友榮(Ewing)於 1 月 5 日

因急性血癌離世,他為「非常林奕華」創作的

舞台設計令人印象深刻,2010 年憑《華麗上

班族的生活與生存》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舞台

設計。與他合作多年的林奕華對其離世感惋

惜,形容他對情感很敏銳,同時是很「沉著應

戰」的舞台工作者。

同月 7 日,資深劇場工作者何偉龍因腎病病

逝。何氏生前為團劇團藝術及行政總監,曾導

演多於 150 部作品,又致力於戲劇教育。何氏

早年為電視藝員,以《城市故事》無良老闆蘇

忠一角,廣為香港市民認識,多年來累積豐富

的演出經驗,後憑《第二把交椅之瘋癲椅子》

奪得第 18 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喜/

鬧劇)。

同日影視大亨邵逸夫在家中安祥辭世,享年

107 歲。邵逸夫於 1958 年創辦邵氏兄弟電影

公司,1967 年與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電

視廣播有限公司,所建立起的影視王國冠絕亞

洲,培養出無數台前幕後人才,又致力於公益

慈善。邵逸夫於 9 日舉殯;而 17 日於邵氏影

城舉行的追思會則供公眾弔唁,獲多名政商演

藝界名人出席,包括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及特首

梁振英。

香港電車「站.藝廊」由香港電車有限公司、POAD 和香港浸會大學

視覺藝術院攜手推出 【站 ∙ 藝廊】已進入第二

階段活動,活動目的旨在提供平台予香港年輕

藝術家發表作品,現時已有兩個電車站作為展

示平台。參展藝術家之一的李嘉輝表示:「在

這個租金高企、缺乏展覽空間的社會,這個項

目為年輕藝術家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 令他

們能藉此向大眾展示創意才能。希望我的「好

心情」系列能讓大家重拾童真,同時為大家注

入正能量去度過每天生活。」

你的 10 分鐘,改變藝頻的發展有鑑於《三角志》紙本媒體的限制,而衍生出

的網上媒體「藝術推廣新聞頻道」(簡稱「藝

頻」),不經不覺已經與大家見面半年。善用

網上媒體的優勢,為大家提供更快、更新、更

有用、更有趣的藝術資訊一直都是藝頻的願

望。繼去年 11 月舉行兩場論壇會了解藝團的

需求與意見後,藝頻也希望可以更多地了解讀

者閱讀藝術媒體的習慣,以提升質素。若你有

任何意見,歡迎填寫「藝術推廣新聞頻道」意

見調查問卷,詳情請查閱:www.arts-news.

net/node/49。

日本藝術文化遊歷團五月啟程香港藝術學院將於今年 5 月

再度舉辦「日本藝術文化遊

歷團」,團員可在講師導賞

和講解下,一睹安藤忠雄、

三宅一生、黑川紀章及草間

彌生等藝術與設計大師的作品,並到訪東京的

頂尖美術館、輕井澤的 Sezon 現代美術館和

千住博美術館,以及金澤的兼六園。團費為每

人 $19500,截止日期為 2 月 22 日,有意者

可參加 2 月 15 日的簡介會,詳情請瀏覽網址:

www.hkas.edu.hk/japanarttour2014。

西九董事局委任轄下委員會及小組委員會成員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宣布再度委任轄下委

員會及小組委員會成員,並委任 10 名新成員,

任期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新委任成員包括,

發展委員會的羅健中及黃仕進教授,表演藝術

委員會的周永成及董耀中,博物館委員會的張

頌仁及祈大衛教授,臨時購藏委員會的馮美

瑩、靳埭強、羅榮生和鮑藹倫。

07

Page 10: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 文:Seth Chan

■ 圖片提供:新約舞流 a 環境舞蹈系列《間影裳造》節目一:藝間

編舞郭曉靈 × 建築師汪俊伶

a

09 特輯Special Feature08

突破舞台封鎖– 跳入環境舞蹈

Page 11: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環境舞蹈與一般街頭演出不同,它不一定在戶外進行,而且

演出定必與所選擇的環境有著強烈的、不可割捨的關係。

最近有舞團正舉辦了一連四個演出,組合成一個「環境舞蹈」

系列,△志今期亦專誠請來負責其中一個演出的兩位年輕編舞,

談談她們關於創作以及演出環境舞蹈的點滴。

09

Page 12: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中國

舞系。在校內獲多個獎學金

如成龍獎學金、Bloomberg

獎學金、中國舞系獎學金

及 演 藝 友 誼 獎 學 金 等。

2001 年更獲匯豐銀行獎學

金赴四川舞蹈學院習舞及

採風。亦多次於大型舞蹈

表演中擔任領舞角色,並

多次隨校到海外演出,如

新加坡、法國、維也納、

夏威夷及布魯塞爾等地。

現於為自由身舞蹈工作者。

黎銥婷 小檔案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中國

舞系。在校內獲取香港賽

馬會獎學金、葛亮洪獎學

金、匯豐銀行與內地交流

獎學金等,並於 2009 獲取

到獎學金赴美國參與美國

舞蹈節。陳氏曾參與的演

出包括舞在平衡線 ( 三 ):

《流白》、舞蹈新鮮人系

列 –《霎時》及《獨唱》、

香 港 中 樂 團《 薩 滿 與 精

靈》、香港特區與 2010 年

上海世博會節目《越界》

及《藝 . 遊 . 雙城》、2009

美國舞蹈節 H. Art Chao 之

《Flower of the bone》、香

港舞蹈團《清明上河圖》、

香港及馬來西亞雙邊交流

文 化 計 劃《 夢 . 旅 》 等。

2012 年加入動藝,參與演

出包括廣西香港雙城雙編

《M 事件》( 編舞黃茹與黃

磊 )、廣西首屆現代舞嘉年

華《古巷十二談》( 編舞黃

磊)、新視野藝術節《離騷》

( 編舞張曉雄 ) 等。現為動

藝兼職舞者及舞蹈導師。

陳曉玲 小檔案

眾會避開我,有些則會主動走過來參與。因此演出

實在非常倚賴舞者的即時反應,我在當下亦要決定

是否要發展一個故事或關係,所以演出時有些事情

已經不能夠控制。這亦是編舞會傾向希望在演出環

境排練的原因。

E:有次在一個 CCDC 的「環境舞蹈」演出中,故事

講述我被男伴拋棄。那次演出地點在尖沙嘴文化中

心附近,就當男主角離開我的一刻,身邊的觀眾紛

紛發出「噢!」的一聲表示嘆息。我覺得觀眾的反

應加強了整個演出的情感,令我覺得非常有趣,感

受亦比起在舞台演出時要深刻許多!

△:環境又如何影響創作及演出?

G:環境的獨特性是很重要的。你也沒可能將整個

真實「環境」搬入劇院內,所以才必需在該處演出。

我參與過一個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演出,當時

編舞利用了中心本身是舊式多層工廈的特色,所以

在視覺上亦營造了一個趣味十足的效果。另外這環

境的歷史文化背景,亦令作品加深了一重意義。相

比起來,一般劇院的歷史背景卻未必有特別的意思

了。試想像:如果在尖沙嘴鐘樓演出,該環境的歷

史意義便可以幫助作品表達某些訊息,整個演出的

意義也就變得不同了。

E:再以剛才《古巷十二談》作例子吧,演出的地點

在南寧市金獅巷,這是一處重點保護的文化古蹟,

但四周卻充斥著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我認為觀眾可

以藉此看到整個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之間的衝突,

△:《△志》

G:陳曉玲 (Gabbie)

E:黎銥婷 (Elyse)

△:甚麼是環境舞蹈?

G:就我所理解,環境舞蹈的基礎,是根據一個特

定環境去啟發一個創作的,而創作的由來,是基於

該環境給予創作人的感覺及元素。由於編舞會根據

現場環境來創作,所以作品未必可以搬到另一地方

演出。

E:編舞決定選擇一個環境進行創作時,都會基於某

些特別原因,而不會純粹因為一個地方特別優美而

選擇它吧。在一般舞台演出中,觀眾會被安排在一

個固定位置,但在「環境舞蹈」中,觀眾卻可以隨

意走動,於是觀眾欣賞作品時,便可以根據自己的

喜好而改變觀看的角度。與此同時,編舞和表演者

亦必需考慮當有突發事件時,應如何反應和配合。

△:為甚麼會喜歡以環境舞蹈作為創作和

演出的媒介?

E:舞台演出與觀眾的距離很遠,而「環境舞蹈」則

可以近距離知道觀眾的反應,而每次反應都可能有

所不同。其實我真的很喜歡這種與觀眾的互動。

G:因為觀眾可以自由走動,所以創作時,要考慮

的東西就會多很多。舞台演出可能較直接,但「環

境舞蹈」要考慮觀眾會從哪一處欣賞作品?而觀眾

從那一個角度所看到的,又是否我想要的東西?這

些我都必需要一一考慮。加上舞者很多時會跟觀眾

有所「互動」,例如觀眾有可能會走進了演區等,

凡此種種都會令演出加添不少變數,甚至整個演出

出來的效果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我覺得,環境舞蹈

實在是很有挑戰性和充滿趣味!

△:觀眾如何影響了創作及演出?可否舉

些例子?

G:我曾經參與過動藝的環境舞蹈演出《古巷十二

談》。我們有一些預設的指示,例如可以走動卻不

可以離開某個範圍,除舞動身體外,還可以唱歌等

等,其後的演出便要由觀眾去主導。演出時有些觀

b

11 特輯Special Feature10

Page 13: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再加上舞者的演出,整個環境的震撼力會大很多,

令觀眾以第一身的身份在這件事件上,以及對整個

編舞的意圖,都會有更深刻的反思。

△:作為編舞,妳們如何以舞蹈去跟環境

建立關係?

G:我想首先是足夠的溝通吧。以下一個演出為例,

我們即將會在一個服裝設計師的工作室創作環境舞

蹈。我們先跟她溝通,藉此更了解她的工作室,亦

即是我們將要演出的環境。進一步就是希望知道她

作為一位設計師,會怎樣看待衣物及布料等等。在

這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激發起很多不同的想

法,這對創作有很大的幫助。

E : 實質一點來說,我們會採用到工作室內的試

身室和試裝公仔在舞作中,希望透過這些只屬於該

處的獨特空間和元素,試圖表達人穿衣的心態,引

起觀眾反思吧。

G:我覺得,其實最重要是當我親身走到現場環境

時,該處帶給我的感覺。我會根據這份感覺,配合

要表達的主題來創作。我認為環境舞蹈的可貴之處,

就在於它只屬於那個環境,是獨一無二的。

△:有甚麼環境令妳很希望能夠在該處創

作或演出?

E:我希望以香港曾經為漁港這段歷史來創作,環境

可以是大澳、養魚場或小船之類。總之現代化的地

方令我沒有多大興趣。

G:一時之間我也想不起一個特定的環境,但我希望

在一些富有歷史感的地方來創作吧。因為環境本身

已經可以引起觀眾很多的想像和聯想,再加上舞蹈

演出就會進一步啟發他們的思考。我覺得作為香港

人,文化身份認同是很重要的事,因為有很多香港

人仍然迷失於多重身份之中,到底我們是中國人、

香港人、還是殖民地人?香港充斥著太多不同種類

的文化,急速的生活步伐卻令我們只懂得向前衝,

我認為是時候要為自己尋根了。 c 環境舞蹈系列《間影裳造》節目一:藝間

編舞郭曉靈 × 建築師汪俊伶

b 環境舞蹈系列《間影裳造》節目三:藝裳

編舞黎銥婷 + 陳曉玲 × 服裝設計師黃惠霞

c

11

Page 14: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導演:三谷幸喜

演員 : 役所廣司、大泉洋、

鈴木京香、中谷美紀、淺野

忠信

上映中

《清須會議》

■ 文:何阿嵐

■ 圖片提供:安樂影視

小時候上歷史課,總想快快跳過沉悶的年代發展,和繁複的制度變法上。又拜種種電

玩遊戲所賜,總是著迷於戰場上陣殺敵的英雄事跡,這些書寫和電玩都總是著眼於最

具戲劇性的時刻,然而歷史裡的暗湧才是滿佈更多的峰迴路轉…

同歷史人物開個玩笑-清須會議

「戰爭就是請客吃飯」誠如日本喜劇大導三谷幸喜所說,

「這場會議改寫了日本戰國時代的歷史與

命運,但在過去的電影或是電視劇中最多

也只有一幕,甚或是旁白講述,輕輕帶過

就結束。」殺戮戰場固然加劇朝向勝利者

的方向,但坐下來的口舌之爭原來已足夠

改變整個時代風潮。更何況,歷史書寫總

是將人的情感和恩怨情仇通通刪去,因此

無從得知歷史裡的人物何以作此判斷,而

當事人心裡的想法呢?才是我們最難以理

解,也只能在片言隻字裡略猜一二。

看似為擁立新領導人,其實想在背後

垂簾聽政,在推選會議裡拉攏權貴,搞飯

局收買人心,連原本稱兄道弟到最後都可

以反目成仇。為了你爭我奪得地位而做出

種種無聊事,本以為勝算在握的,到最後

都被可笑的權術玩弄。我絕沒有含沙射影

12 現在上映Now Showing

Page 15: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導演:史提夫麥昆

上映:27/2/2014

Slave 本來是一個自由人,以演奏小提琴為生,有一

個妻子和兩個孩子,生活其樂融融。不料他卻被兩個

白人誘騙為馬戲團表演伴奏,到了華盛頓以後,一覺

醒來卻發現自己成了黑奴…

《被奪走的 12 年》 

他是個赤腳通山走的鄉村男孩;他是個高呼自由萬歲

的熱血青年律師;他是反政府的武裝革命領袖;他是

個被監禁、放逐及勞役 27 年的政治犯;他是南非史上

首個民主選舉中當選的第一位黑人總統,他的名字叫

曼德拉。

《曼德拉 - 自由之路》

導演:積斯甸查域

上映日期:6/2/2014

導演:范立欣

上映日期:22/2/2014

首場:22/2/2014 (14:00) 次場:27/2/2014 (20:00) 上映院線:百老匯電影中心

每到春節,中國一億多名在異鄉打工的農民工便如候

鳥一般,踏上返家的旅程。這種集體遷徙導致每年一

度的春運大潮:昂貴的旅費,長時間的擁堵,使眾多

辛苦了一整年的農民工望而卻步。本片籌拍歷時三年,

導演范立欣跟隨農民工張昌華一家往返於四川農村與

廣州工廠之間,通過紀錄他們外出打工的經歷,展現

出中國蓬勃發展的經濟背後小人物的種種辛酸。

《歸途列車》

數年前那場豬狼之爭,但權力這支迷藥確實讓每位

當局者都迷得一陣陣。

清須會議後發生的事,就更顯出其中可怕之處。

筆者無意在這裡作任何劇透,只是依書直說會議後

的情況。話說羽柴秀吉的聲勢已經日漸壯大,作為

織田家的元老柴田勝家,深知自己地位就快不保,

借機發難攻打秀吉,秀吉聯合其他大名 (戰國時代

對大地域領主的稱呼)反攻柴田。柴田的敗亡是遲

早的事,而當事人又怎會想到會議後不足一年間,

整個政局形勢會因這場會議引發連番改變?作為勝

利者的秀吉,最後如何統一日本,又因野心侵略朝

鮮也已經是後話了。

「歷史幾好玩都有」三谷幸喜曾寫過大河劇(日本歷史劇),又

為近代改革者坂本龍馬寫過二三事的戲劇能手,又

怎會只滿足於正統的事實書寫?在會議裡的蠢行惡

事,才是他最愛調侃戲謔的。柴田是戰國時代的一

代大將,在戰場中殺敵無數,但原來連面對女生也

不會,而一世英明的秀吉又被推舉的領導人搞得焦

頭爛額,差一點為他所做出來的蠢行氣絕身亡。雖

然歷史書寫未必能讓我們看清其中細節,有時候更

只為勝利一方依書立說,但電影,戲劇創作,就讓

我們對這些刻板的歷史人物,得到重新的想像。

故事大綱:一代英雄織田信長死後,部下兩大勢力展開政治鬥爭,羽柴秀

吉(大泉洋飾)與柴田勝家(役所廣司飾)不但水火不容,這

兩人還同時愛慕著信長的妹妹。為決定織田家的繼承人,展開

撼動日本歷史命運的「清須會議」。一開始柴田勝家被看好最

有勝算,但羽柴秀吉卻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究竟他打的是什

麼奇策算盤?名為會議,實為戰爭,戰國眾臣們各懷鬼胎,勝

利女神最後會向誰微笑?

13

Page 16: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尋常的鋼琴新星The Jussen Brothers

14 14 Interview @ Classical Music藝人談 @ 古典樂

Page 17: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 文:AY

■ 部分圖片提供:Universal Music

訪問當天碰巧寒流襲港,天冷兼下雨,但甫見

面 The Jussen Brothers 便告訴我昨天去了山頂

觀光,縱使下著雨但仍覺好玩,他們真是用

「 好玩 」(lot of fun) 來形容,當然,相對

於北歐,香港冬天的冷對這雙來自荷蘭的兄弟

來說簡直是小兒科。我並非首次接觸年輕天才

鋼琴家,據觀察他們大多早熟,對答圓滑,對

未來的音樂道路有很長遠的計劃。但今次接

觸的 The Jussen Brothers,二十歲的哥哥路卡

(Lucas),十七歲的弟弟雅他(Arthur),就

像一般青少年,坦率可愛,談他們最愛的音樂

一如青少年談打機一樣,熱情十足。

15

Page 18: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出生於 1993 年的路卡•約

臣(Luke Jessens) 九 歲 時

首度公開演出,於皇家阿姆

斯特丹音樂廳主廳演奏莫扎

特鋼琴協奏曲 KV414。而他

的弟弟,比他小 3 歲的雅

他•約臣(Arthur Jessens)

於 2004 年在荷蘭音樂天才

基金會全國大賽中,獲選

為年度傑出年青音樂家。

2005 年二人一同為荷蘭女

皇貝婭特麗克絲銀禧紀念音

樂會演奏,並於荷蘭電視現

場直播。此外,他們在梵志

登指揮下,與荷蘭電台愛樂

於皇家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演

出莫扎特雙鋼琴協奏曲。他

們曾和多個著名樂團合作,

包括荷蘭室樂團、鹿特丹愛

樂、海牙樂團、倫敦室樂

團、皇家法蘭德斯愛樂、達

拉斯、廣州及上海交響樂團

等。2011 年,兩人榮獲愛

迪生聽眾大獎,並獲選為首

屆皇家阿姆斯特丹音樂廳青

年音樂家。

The Jussen Brothers 小檔案

與港樂同台演出The Jussen Brothers 在剛過去的十二月來港,聯

同香港管弦樂團演出莫扎特雙鋼琴協奏曲。莫扎特

作此曲時跟路加一樣同是二十歲,據說他作此曲是

為了跟姐姐一起合奏。它屬輕鬆愉快的曲調,原是

用兩座鋼琴合奏,今次路卡和雅他卻合用一個鋼琴

以四手演奏。四手鋼琴演奏,已經成了他們簽名式

的演出。

「我們在一起演奏時是充滿樂趣的,雖然雙鋼

琴的作品數量不多,演出方面也要二人在一起。相

較獨奏演出,不用配合他人,可自行發揮演釋,二

人合奏的方式當然存在著限制。不過出國演奏的生

活:十多個小時在飛機上,甫抵達便趕往練習綵排,

接著演出,之後立即趕飛機回國,如此行程幾乎是

大部份演奏家的寫照。但我們二人在一起,便不會

感到孤單。」哥哥路卡如此說。「現時我們不是經

常出國,但若好像港樂指揮梵志登,每星期也要出

國跟不同的樂團合作,如果像他出差這樣頻密,又

是單獨上路,絕對不是一件易事。」

兄弟四手聯彈的樂趣雅他補充說:「二人一起沒那麼緊張,我們在

演出前總會說笑以緩和緊張情緒,在台上演出時我

們就像在台下一樣,兄弟二人快樂地玩耍。」的確,

他們的莫扎特雙鋼琴協奏曲就非常豐滿和諧,充滿

歡愉感覺。此曲原本為兩部鋼琴合奏而寫,就像兩

位演奏家用鋼琴去聊天,而在 The Jussen Brothers

的手下,雙鋼琴變了雙人單鋼琴,有截然不同的感

覺,像兄弟二人在合唱。

「當做雙人四手演奏時,大家會坐得好近,甚

至會有身體上的接觸。雅他在荷蘭唸高中,我在西

班牙馬德里讀大學,很多時也不在一起。所以我有

時也會跟其他人一起做雙人四手的演奏,但感覺很

奇怪,不知怎解釋,我跟雅他就沒有這個問題 。」

路卡解說,然後雅他補充 「我們甚至沒有察覺在演

出時觸碰到對方!」

被誤認作雙生兒或因為經常一起演出,加上二人都是金髮,外

型相似,常被誤認為雙生兒,其實二人相差三歲,

在不同的地方讀書,有時也作個人演奏。外人以為

他們合奏需要長時間一起練習,不在一起生活的話

又如何做到呢?怎料他們說二人合奏其實不需要太

多一起練習的時間,彷彿一切盡在兄弟之間的默契。

跟 大 部 份 天 才 音 樂 神 童 一 樣, The Jussen

Brothers 也是來自音樂世家。 媽媽是長笛老師,而

爸爸是位敲擊樂手及荷蘭電台愛樂樂團的定音鼓

手,音樂成了他們成長的一部分。但最初令哥哥路

加學彈琴的原因竟是足球,而非父母要求。

一切從睇波開始「應該是 1998 年,當時在歐洲有世界足球賽,

這對歐洲人來說是件大事。我們幾乎看過所有的比

賽。在每場比賽前也會奏各國國歌,那年荷蘭隊好

像踢得不俗,我們看足球比賽同時亦聽了多次國歌。

家中也有國歌的樂譜,於是媽媽便教我彈荷蘭國歌,

那是第一首彈奏的歌曲。」 路加說媽媽算是他第一

個鋼琴老師,後來更找老師正式學鋼琴。而弟弟也

受哥哥感染而愛上鋼琴。二人一起彈琴就如一般兄

弟一起玩鐵甲人一樣,非常順理成章。

師承鋼琴家 Maria João Pires在路加十一歲、雅他只有八歲時,他們遇上了

著名葡萄牙鋼琴家 Maria João Pires,成為了名家的

學生。「其實當時我們並不知道她是國際知名的鋼

琴家,都是後來得悉。對我們而言,她是位謙虛而

非常出色的鋼琴家,亦是很好的老師。」都說 The

Jussen Brothers 坦率可愛,若是別人大可能先強調

自己出自名師。同年他們更在荷蘭女皇的銀嬉慶典

上演奏。

兄弟二人被視為歐洲古典音樂界明日之星,

2010 年首次在美國演出,也引來相當的注目。關於

未來大計,他們卻說在音樂上暫時沒有太長遠的計

16 16 16 Interview @ Classical Music藝人談 @ 古典樂

Page 19: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劃,目前最重要是完成學業。 路加還說:「父母雖

然是音樂家,但從來也沒有強迫我們要繼承他們衣

砵,只讓我們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們常說:若不喜

歡,可以不練習,不學音樂。但我們真心喜歡音樂,

所以一定會抽時間練習。當然也會抽時間踢足球!」

他們也喜愛打網球及參予不同運動,但鋼琴家對雙

手非常重視,總會小心保護避免受傷吧?不過兄弟

二人卻有不同的想法,他們認為運動對鋼琴、音樂

有啟發,畢竟生活不能一天廿四小時也是鋼琴。

之後,二人再強調他們不過是普通青少年,如

iPod 內只有少數是古典音樂,其他多數是流行曲,

因為他們大部份時間都沉浸在古典音樂裡,有時總

會想聽其他樂曲類型。雅他在另一個訪問中曾透露

喜愛雲妮.侯斯頓 (Whitney Houston),因為她的現

場演出感情非常豐富,滿有音樂感。而路加的偶像

則是史提夫.汪達 (Stevie Wonder),他喜歡他的音

樂不會過時,歷久常新。

最後問他們:你們會吵架嗎?兄弟間吵架是平

常不過的事 。路加說:「會,當然會!」 雅他搶著

插咀:「玩電子遊戲時,他總不讓我先來,我們常

因此吵架!」

17 17

Page 20: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a

雅斲古琴 —專訪斲古琴師蔡昌壽老師

18 18 Interview @ Classical Music藝人談 @ 古典樂

Page 21: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月出鳥棲盡,寂然坐空林,是時心境閑,可以彈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隨人心。心積和平氣,本應正始音。

響余羣動息,曲罷秋夜深,正聲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清夜興琴》-白居易

拜訪造古琴大師蔡昌壽老師,他一開口便道:「古琴是

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中國精神文化著重天人合一,古

琴正好是承載此道的最優雅樂器。淡泊不複雜的琴音,

其餘韻,正代表了彈奏者的道德修為。

■ 文:文化九公

■ 圖片提供:康樂及文化事務署a 香港斲琴家蔡昌壽將剛

完成的古琴放在試音器上測試琴音

19

Page 22: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20 20 20 Interview @ Classical Music藝人談 @ 古典樂

Page 23: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蔡昌壽(1934-)原籍潮州,

祖父及父親皆業樂器。蔡

昌壽一九五零年代隨居港

浙派琴人徐文鏡學斲琴。

一九五零至六零年代國內

推行樂器改革,古琴的傳

統形制受質疑,至文化大

革命時期古琴藝術經歷低

潮。期間蔡氏在香港繼續

修斲古琴,服務本地和海

外琴人,並於一九九三年

開設「斲琴研究班」,二

零一一成立「蔡昌壽斲琴

學會」,培養斲琴人才,

發揚斲琴文化。

蔡昌壽 小檔案

韻味心靈蔡老師說,他的祖父蔡春福,於清末時在廣州

經營「蔡福記」,店舖裡專營不同中西樂器,但唯

獨欠缺古琴。直到有一次古琴家徐文鏡家裡交還修

好的古琴,蔡春福聽過其厚實的琴音後,從此念念

不忘,更拜師學藝造古琴。「雖然從前店舖售賣各

種樂器,甚至在 60 至 70 年代的全盛期有不少樂器

出口到歐美等地,但我只鍾愛古琴。可能因為古琴

能令人心平氣和,有時心裡有鬱悶,聽古琴可以一

聽解千愁。」92 年不幸患上食道癌後,蔡老師決定

把古老手藝傳授,並希望中國傳統能得以代代相傳

下去。

「如果你不習慣聽古琴的琴聲,你或會感到厭

倦,尤其你要等很久才彈一粒音出來。因古琴本身

著重音樂裡的韻味,而不是節奏明快。」由於古琴

屬單音樂器,旋律本身不太抑揚起伏,特質在於餘

韻中平實不惑,節奏在淡淡然中彈奏而出,一般不

太適合與大型樂團合奏,獨奏或作小型演奏更好。

靜態之中 逍遙物外對於古琴這種精緻文化,其藝術性的探索,並

不追求表演讓大眾市場接納,亦不會調整音色以迎

合大眾。這種音韻,在乎的是自覺的啟迪,屬於自

娛與培養心靈的室內雅樂。「現時連西方國家也開

始推崇及欣賞古琴,它更被聯合國視為『人類非物

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於是,大家一提起中國樂器,

就不再只想到二胡、琵琶及古箏。其實這些樂器都

是胡樂,與古琴內藏的雅樂味道截然不同。」

或許你不喜歡古琴的靜態琴音,但當古琴出現

在你面前並從容不迫地彈奏,你可能很快便被其有

虛有實的逍遙音色攝取靈魂。《易經》說,「形而

上者之謂道,形而下者之謂器」。傳統文人雅士推

崇的「琴、棋、書、畫」中的琴道,其琴弦聲響餘

韻往往反映彈奏者當下的內心世界。「彈奏古琴從

來不只是為了表演,所以完全不在乎流行性,彈奏

古琴在乎的反而是與古琴溝通,亦是三五知己坐席

一起分享的音樂。」

古語有云:「琴者,禁也,禁淫邪而以正人心

也。」要達致古琴的虛、靜境界,首要是彈奏者的

內在修為,即良好的品德才能成就古琴音。即使音

少不花巧,但古琴師對樂器的講究,彈奏方式的用

心,背後反映的正是無形的道。如何悟出此道,更

需明白斲琴背後的嚴謹藝術。

斲琴藝術的幸存問為何斲琴在香港得以被保存下來?「戰亂以

後,受中國政治環境影響,人們覺得古琴守舊,音

樂被認為需要為國家服務,所以只為自娛的斲琴開

始式微,傳統工藝一度幾乎失傳。直至文化大革命

以後,師父(蔡昌壽)是唯一一個仍堅持斲琴的人,

所以精緻的古琴工藝文化能夠被流傳直到如今。」

蔡老師的徒弟鍾兆燊先生憶述。

其實,古琴還有一個古老傳統,就是除了琴人

懂得彈奏外,更需要懂得親手「斲琴」(斲音琢,

意思是劈、削的意思,斲琴即是造琴的意思。)。

這種手藝,實為集雕刻、漆藝、書法、音樂於一身

的藝術。雖然斲琴看似複雜,不過最重要的,仍然

是有人願意完整地將一套最傳統的工藝傳授給他

人,「其實我甚麼樂器也懂得去做,但對斲古琴情

有獨鍾的『上了癮』,太喜歡古琴的聲音。而且中

國工藝不能失傳,所以除了口述教學外,由選擇木

材到真正斲琴、細節到上漆油及調音,我教學生所

有斲琴工序都需要自己一手一腳去做,而不是簡單

流水作業式地砌模型。」相信就是這一種倔強的堅

持,讓凡事在細節上講究的中國手工藝得到保存。

古琴本來就是文人雅士的音樂,屬於少數人的

精緻文化,當中有一套紮實的哲學倫理思想。作為

為知己彈奏的樂器,帶出感情與思想的境界,這是

一種道的追求。沉浸其中,你或許不止找到心靈清

泉,更能藉著古琴數千年的文化底蘊,重新發現自

己。

21 21

Page 24: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攝影機背後的杜可風

22 22 Interview @ Cinema藝人談 @ 電影

Page 25: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杜可風,人如其名,像一陣不羈的風。他

為王家衛電影捕捉了極富靈光的鏡頭,同

時其酒鬼形象亦深入民心(近年戒了),

也不諱言自己熱愛女人。一方面他極富才

華,另一方面也是個有七情六慾的凡人。

因為他的存在,「攝影師」的粗獷形象便

添加了一分遊牧詩人氣質。最近他以藝術

家 的 身 份, 於 上 環 agnès b.'s LIBRAIRIE

GALERIE 展出他的攝影及裝置作品,把心

中最愛的女人和香港鎖於鏡頭之下。這位

如風漢子,這次又想說甚麼?

■ 文:杜可風

■ 整理、攝: 阿角

23

Page 26: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香港著名電影攝影師。生

於澳洲,做過水手,去過

以色列、泰國、印度、台灣,

最後留在香港,是本地最

出色的電影人之一。他曾

憑《老娘夠騷》(1986)、《阿

飛正傳》(1990)、《東邪西

毒》(1994)、《墮落天使》

(1995)、《英雄》(2002)、

《2046》(2004)六度獲香

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

憑《東邪西毒》、《春光乍

洩》(1997)、《花樣年華》

(2000)及《三更之回家》

(2002)四奪台灣金馬獎最

佳攝影,其中《東邪西毒》

及《花樣年華》更分別於

當年獲頒威尼斯影展最佳

攝影獎及康城影展技術大

獎。

杜可風 小檔案

這次「不留此處,不在彼岸」展覽的概念

是甚麼?

杜可風:I Didn't Come Here and I Ain't Leaving 是

Willie Nelson 的一首歌,關於不想離開一間酒吧……

這很接近我對於我的工作、我的電影以及香港的感

覺:我沒有計劃要成為一個電影人或藝術家,它就

這樣發生了。我發夢也沒想過香港會變成我的家,

變成我生命中這麼重要的一部份,構成我生活及成

長的空間。所以這次展覽,是我對這種狀態的對照,

透過創造事物的過程,透過我的工作,透過分享我

們的香港,從而揭露自我。

展出的照片中,你用了很多女性身體及城市

的影像,為甚麼你對這些東西特別有興趣?

杜可風:哈哈哈!對女人的興趣???我喜歡女人?

我有很多同性戀朋友,但我還是不能「深入」男性

的身體。對我來說,女人就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

有深度、有無盡的吸引力、靈活多變、富生命力,

她們的感情會像潮汐一樣漲退,她們的色彩隨光轉

換。因為我的中文名有「像風一樣」的意思,我希

望我可以成為一陣海風,在海面上吹起波浪,讓她

永不感到孤獨。

在你來說,誰是 Christopher Doyle ?誰

是杜可風?

杜可風:Christopher Doyle 仰慕杜可風:他有一個這

麼詩意的名字,他與這麼多一流的人合作,他沒有家

庭的枷鎖,甚至沒有一個家:他只在人們的腦海中存

在。他自由,因為他只是虛構的,他是一位老師創

作出來的名字,他來去如風。Christopher Doyle 的名

字太有「天主教」味道,他的家人想在聖誕見到他,

他媽媽覺得他太有天賦……這些全都是些平凡的東

西,卻把你往後拉。我在杜可風裏頭釋出 Chris:他

比較客觀,而杜可風則是個超級主觀的人。藝術就

是關於這個平衡:投入又抽離,保持距離地觀望,

對於它的意義、它嘗試成為甚麼,則要主觀又批判。

攝影對你來說是甚麼?

杜可風:攝影。

我想用一句話來說:「這並非只是電影……而是我的

生命。」我做的東西跟我的性格剛好完美契合:我需

要胼手胝足地工作,我需要與很多人(或一個人)建

立關係,我需要鼓勵從而得到信心以及與人分享……

另一面我需要思考,令工作得以完成,對天氣、人們

的情緒及能力作出反應,我需要隨機應變,同時身體

勞動得像個舞蹈員。這不過是電影吧,不要太過嚴陣

以待,無需太關心錢啊、名氣啊或其他人的說話……

因為這份工作大都是非常非常正的生活。

在香港電影圈工作多年,這些經驗有沒有

改變你對世界的看法?

杜可風:我們電影的能量,我們怎樣與他人分享,

這些顏色,這些燈光,這些臉孔……全都是「香港

的」。如果這地方不是這樣,我便不會來到這裏。

如果不是因為香港,我不會搞藝術或擺展覽,甚至

不會跟你在說話。

你認為,電影攝影(cinematography)應

該是怎樣的?

杜可風:我 拍 了 一 部 電 影 叫《 三 條 人 》(AWAY

WITH WORDS)。電影攝影對我來說就是這樣……其

實杜可風與 Christopher Doyle 常常都討論電影攝影

的意義,以下節錄了他們分享的一些內容:

24 24 24 Interview @ Cinema藝人談 @ 電影

Page 27: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杜可風(DKF)/ Christopher Doyle(CD)

DKF:到最後還是說如何逃離文字(get away with

words)。

CD:你是指透過文字找到出路(find a way with

words)。

DKF:以一段戲為一個句子嗎?

CD:我的意思是,從一份劇本、一段對話、一個分

享出來的念頭裏抽出文字,用來製造影像,給它們

一個形態:這是文字鋪出來的路(“A” way with

words),是使用文字的一種方法 *……

DKF:……但文字常常都很虛無抽象:例如你怎樣

把“sophisticated”拍出來?或者「濕」是甚麼顏色?

CD:……所以我們才需要從文字「抽離」(do away

with words): 我們要找到超越文字的影像、光影、

動作和構圖,使之成為一種體驗,以其本身的詩、

本身的聲音說話。這不是要解釋某段文字或某個想

法,而是對一個瞬間、一張臉、一個空間,又或者

對香港港口一抹夕陽的讚嘆。

* way 可解作道路或方法

《三條人》(1999) 杜可風 1999 年執導的電影,由淺野忠信及許美靜主演,講述日本男人淺野從沖繩漂流到香港,遇上各式人物的故事。曾參展 1999 年康城影展「一種關注」環節。

25 25

Page 28: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司徒慧焯的脫皮之旅香港話劇團於 2011 年將日本編劇家佃典彥的得獎劇作《脫皮爸

爸》帶到香港,贏盡口碑與獎項。今年此劇載譽重來,將於三月

重臨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然而導演司徒慧焯說,這個戲帶給

他的,絕對遠超於獎項及榮譽。

《脫皮爸爸》的魔力雖然事隔三年,司徒慧焯想起《脫皮爸爸》在

香港的首演,依然記憶猶新:「透過這個演出,我

最大的收穫不是獎項,而是交了很多朋友。這個戲

有一種令人與人之間走得更近的魔力,不論是話劇

團的同事還是日本的新朋友。」他透露,父親於上

次製作《脫皮爸爸》時去世,所以他對劇本有特別

深刻的感受:「整個戲好像有點魔幻,但同時很真

實、很窩心。排練的過程中有時很『攪笑』的,卻

同時令我重新審視自己跟家人的關係。總之這個戲

關乎生活!」

反思戲劇的真諦2014年,《脫皮爸爸》除了再現香港觀眾眼前,

還會到日本作交流演出。司徒慧焯指,跟編劇家佃

典彥的相遇相知,是一次很奇妙的經歷:「我是透

過這個製作才認識到佃典彥先生的,彼此語言不通,

■ 文:Seth Chan

■ 圖片提供:香港話劇團

a

b c d

26 Feature專題故事

Page 29: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脫皮爸爸》故事大綱:故事由一位失業、失婚的中年男人在母親喪禮後的生活開始說起。他的人生不如意,更要照顧

一個患有腦退化症的父親,然而某天醒來竟發現了父親的「殼」!脫殼後的「父親們」逐一出現,

男人於是與素未謀面的「陌生」爸爸被迫共處,不過在閒話家常之間卻不可思議地重建著彼此

的回憶與連繫。《脫皮爸爸》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日式情懷、幽默感以及動人的生活細節。

a b c d e《脫皮爸爸》2011 年首演劇照攝影:Kit Chan@KC Creative

卻又有著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他更對我說,在眾

多不同的導演版本中,最喜歡我導演的這一個。我

想是因為我們的演出,充滿著一陣『男人味』,呈

現了一個由『麻甩佬』看世界的角度。」從跟佃典

彥先生的交往,亦令司徒慧焯反思從事戲劇創作的

意義:「在日本要開辦劇團,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即使像佃典彥先生般具知名度的編劇,他的劇團成

員都要自己出錢才可以製作演出。所以他的劇團名

稱叫『B 級游擊隊』,寓意他們只能作零星的創作

演出。然而我覺得他們對戲劇的這份熱誠很『人性

化』,也令我反思自己過去二十多年的製作。面對

著佃典彥先生和《脫皮爸爸》,我變得不再只為著

完成一個演出而工作了,而是真正做一些跟人性相

關的藝術創作。」

最親的關係《脫皮爸爸》中最顯著的人性主題,莫過於男

主角鈴木卓也(辛偉強飾)透過審視父親的一生,

重新尋回生活的定位與動力:「有時我們對最親的

人,都帶有一種又愛又恨的感覺,有時會覺得他做

得不夠好,而男孩對父親的要求也就特別高。男孩

會氣憤爸爸為何如此不濟,會擔心將來自己會不會

跟爸爸一樣沒出色。而這個演出卻要告訴觀眾,爸

爸之所以變成今日的模樣是有原因的。劇中的爸爸

曾經滿腔熱血,一度想過為國捐軀。但最後卻甘於

當一個電器舖的送貨員,原因就只是希望靠著踏實

的工作來養妻活兒!」

今次演出的特色司徒慧焯相信,《脫皮爸爸》主題的共通性,

加上以淺白的方法來說故事,這個劇本要表達的訊

息不難被香港觀眾接收和理解。然而,今次的重演

跟上次演出又會有甚麼分別?司徒慧焯說:「其實

我會將它當成一個新戲來排練,角色之間的關係可

以再深入探索。上次演出後有人質疑六個飾演爸爸

角色的演員外表並不相似。但對我而言,飾演爸爸

六個不同人生階段的六位演員,在外表上就正正不

應該相似。我們在排練時,重點亦落在找尋他們之

間的連貫性。另外,今次有不同的演員參與,包括

要跟男主角離婚的太太一角,所以必定會有新的火

花。但我不會追求翻天覆地的改變或視覺效果,相

反會是很『Basic』的,絕不花巧。」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

學院藝術碩士(導演系)。

現為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

院 ( 導演系 ) 高級講師,近

期執導作品有《羊泉鄉》。

司徒慧焯是一位經驗豐富、

擅長結合市場與藝術元素、

以獨特新穎而又不失細緻

的手法,把戲劇呈現在舞

台的編、導人才。曾六度

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

導演獎項,並於11年憑《豆

泥戰爭》及 12 年憑《脫皮

爸爸》連續兩屆榮獲最佳

導演(喜劇 / 鬧劇)獎,

《脫》劇亦同時奪得最佳

整體演出、最佳男主角等

七項大獎。

司徒慧焯 小檔案

e

27

Page 30: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已經有好幾年沒有去伙炭,自從在歐洲遊學回來,對於看展覽有點厭倦。記得當初在意大

利看到大師作品的時候,整個人都會熱血沸騰,有一次逛完 Uffii Gallery 後更加發了一場

高燒。之後也在不同城市看過很多展覽,如雙年展和 dOCUMENTA,試過幾天連續由早到

晚都看展覽。一次過吸收太多藝術精粹,似乎未能消化,漸漸看得人也盲目了,對於看展

覽的熱度也就減退了一點。

沉寂了一段時間,過著刻板的生活,始終覺得需要點甚麼來填補空白的心靈。今年再踏足

伙炭,重燃一團火,不過今次心目中並沒有甚麼指定要看的藝術家,只是隨心而行。一如

以往,先去了華聯工業中心 AB,由頂樓開始掃落到下層。參觀了多間工作室,展出的多

數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作品,那種熱熾期待的心又開始降溫,友人都跟我說不如放慢腳步

吧。於是便由欣賞作品轉移到觀察每間工作室的佈局,它們各有特色,有些工作室仍保留

著工廠的原始風味、有些已經將它粉飾成一個舒適的蝸居、還有一些古靈精怪的配搭再加

個小閣樓,最具代表性的是周俊輝那間藏有到頂的大書櫃,令人置身於濃厚的文化氣息當

中。工作室的共通點是它們都擁有寛闊的窗户、背山景,高樓底,那才是伙炭最獨特之處。

■ 文 / 攝:吳天悅

留住溫度 - 伙炭開放日隨想

28 Feature專題故事

Page 31: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a 「薔」工作室 / 蔡欣彤作品

d 「混番日製作室」作品

b 「象舍」工作室作品

c 「Eric Niebuhr Studio」作品

會說話的藝術品一邊感受室內溫煦的陽光,一邊尋找會說話的

藝術品,有好幾份作品都令我駐足一段時間。13 樓

6 室「薔」工作室,眼見一排玻璃樽整齊地排列在

架上,想必是與生命有關的題材,後來閒談中得知

藝術家以 28 天為一個週期,記錄自己患上情緒病的

一段艱苦日子,她覺得自己每天都被困於樽內,沒

有辦法掌控自己的生活,仿如胎死腹中。

來到 6 樓 14 室「象舍」工作室,我反被陽光

懾服了,窗口掛了一塊通透的簾子,地上鋪了一張

白布,開揚的空間變成白茫茫一片。導賞員說象小

姐的創作靈感來自孔子《論語.陽貨第十七》。孔

子曰:「子欲無言」,他的徒弟感疑惑,接著孔子

說:「天何嘗說話了?四季照常運行著,各種生物

照樣生長著。」她希望省略說話或文字,只透過觸

感來拉近人與自然的關係,於是用一年時間捕捉了

下午三時的樹影,並用四種物料去展現四季,觀眾

可以脫掉鞋、蒙上眼、踏上白布,用身體親身感受。

我嘗試用手沿著起伏的紋理穿越四季,自由安靜的

一刻,更感受到海洋的脈膊。

感受創作的火參觀了三十多個工作室後,歷盡各種感官刺激,

聞到工作室隔鄰的叉燒香,肚子開始餓了,才發現

已經是黃昏。臨離開前決定多走幾個游離的工作室,

宇宙工業中心只有一個工作室,來到 5 樓 B2 室「Eric

Niebuhr Studio」,裡面有個外國人正準備關門,他

見到我們便笑著歡迎。今年他第一年參與「伙炭開

放日」,他的畫作用塑膠彩和油彩堆疊成多層次的

豐富畫面,將一些觸動他的事物轉化成抽象圖像,

其中一張畫的是街上一架載滿貨物的手推車,他很

喜歡那種形態,便將之簡化成抽象的線條。閒談當

中得知工廠低層在下午發生火災,導致工作室封閉

了一段時間,人流大減,但他完全沒有流露絲毫的

沮喪,相反地仍然散發著一團創作的火,我慶幸自

己到訪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最後參觀的是位於豐利工業中心的「混番日

製作室」,裡面的人在 jam 歌。讓我最深刻的是放

在桌面的一張迷你木椅,雕了「堅持」兩字,而工

作室門口仍貼著一本書的海報:《有一種精神叫堅

持》。雖然有人說伙炭開放日年年如是,沒有驚喜,

但在這個缺乏空間與資源的土地,還有那令人透不

過氣的生活模式,要保留那份創作的餘溫,少一分

堅持都不能成事,盼望伙炭的火不會熄滅,繼續留

住溫度、速度、溫柔和憤怒。

a b

c d

29

Page 32: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你是否也曾在書中遇見過「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的花木蘭,或「情

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杜麗娘,又或者「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

遮面」的琵琶女,並沉浸在她們的故事之中?而恰有一個人,將這些動人

的故事譜成了雋永的樂曲,他便是中樂作曲家顧冠仁。

在三月份的節目「名家名曲顧冠仁」中,香港中樂團將演繹顧先生歷年來

的多首名作,既有磅礴的《花木蘭》、《將軍令》,也有抒情的《牡丹亭》、

《紫荊花》,其間還會結合詩歌朗誦,將《琵琶行》娓娓道來。

中國國家一級作曲家顧冠

仁在民族音樂界地位超然。

歷任上海民族樂團團長、

藝術總監,中國民族管弦

樂學會副會長,中國音樂

家協會理事、民族音樂委

員會副主任,中國民族管

弦樂學會榮譽會長。在其

數十年的創作生涯中,譜

寫了大量作品,於海內外

廣泛流傳。主要作品有《花

木蘭》、 《歲寒三友》——

松、竹、梅》,多首協奏

曲如《八音和鳴》、《望

月》、《塞外音詩》、《草

原》、《牡丹亭》、《雙檔 --

說書人》;重奏《激流》、

《江南風韻》;音樂朗誦《琵

琶行》、《兵車行》等。

顧冠仁 小檔案

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在顧的作品中,總能感受到他深厚的傳統文化

底蘊,不論是現代還是傳統的題材。「對傳統音樂

文化的學習和掌握,在我的創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

個方面。」顧說道。而這種學習不僅來自專業訓練,

也來自生活。出生於江蘇海門的顧從小就接觸江南

絲竹音樂,對他的創作起了很大作用。後來進入專

業學校學習音樂,他大量學習地方民歌,甚至地方

戲曲,因此顧總能靈活而恰當地運用各民族的民間

音調。「懶人出不了作品。」顧笑說。即使是在創

作束縛極多的文革時期,他也不讓自己空閒下來。

那時,被調到京劇樣板團的他趁機學習京劇和崑劇。

「當時沒什麼感覺,但在後來的創作中你會發現它

的重要,比如《牡丹亭》的創作,也是當時學習崑

劇音樂逐漸積累起來的。」

純淨透明的音色中國民族樂器大多具有很強的個性,若處理不

當,各種樂器合奏便會顯得「散、亂、混、雜」,

但顧卻能讓各種樂器乖乖地合作,奏出純淨透明的

音色。要做到這點,作曲家首先就要對每個樂器的

特色了然於心。「每個樂器的特點和這個樂器最好

的音區在什麼地方,不同的音區出來是怎樣的不同

效果,你必須要掌握非常透徹,這是基本功。」另

一方面,借鑒西洋音樂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如今已

經走上管弦化道路的中樂樂隊。「現在中樂發展很

快,但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民族音樂。傳統上沒

有這樣編制完善的大型樂隊,這已經是一種新的發

展的藝術形式,不可避免地要吸收國際上的管弦樂

隊的經驗,包括組合的形式、各個聲部的融合等,

作曲家也要學習這些手段。」

顧創作了許多家喻戶曉的作品,其中的重要原

因便是他的作品有著與生活緊密的連接。他絕不孤

芳自賞,那些如珠璣傾瀉的樂曲,講述的盡是關於

中國人生活的點滴。是次演出的最後一首曲目是《八

音和鳴》,八音是中國傳統樂器的總稱,顧就分別

用了竹風、彈樂、弦韻、鼓魂去講述中國人或挺拔

或樂觀或深沉或奮進的精神。

他說,「創作熱情是挖掘一個作曲家創作能量

的關鍵。」正是這種熱情讓他不停地創作,也為他

帶來一種生活中本能的歡愉。

名家名曲顧冠仁日期 : 28-29/3/2014 (20:00)地點 :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0 號)票價 : HK$300/$250/$150/$100詳情請參閱 www.hkco.org

創作的歡愉——經典中樂作曲家顧冠仁

■ 文:一一

■ 圖片提供:香港中樂團

30 Feature專題故事

Page 33: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百福圖 趙澄襄作品 (圖片由藝術家及雲峰畫苑提供)

31 大師傑作Masterpiece

Page 34: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 文、圖:七刻

■ 部分圖片提供:油街實現

a

與你審視藝術的價值—  「火花!收藏家學會」展覽

收藏藝術背後盛載著甚麼意義?藝術的價值究竟

何在?我們應該以甚麼原則衡量藝術的價值?如

果這些都是你心中的疑問,現正於「油街實現」

展出的「收藏家學會」展覽,正在向你招手了。

「收藏家學會」是「火花﹗」展覽系列的頭炮,由客席

策展人郭瑛策劃。它是一個視覺藝術展,卻又不純是一個展

覽。當中特別推出一個非永久性「收藏家學會會員計劃」,

由一月起至巴塞爾藝術展閉幕期間,會員將可優先參與一連

串的活動,包括講座、工作坊,收到每月的電子期刊,閱讀

由前線藝術工作者撰寫的專題文章和下月藝術活動推介等。

觀眾只須在場內的自動販賣機購買會員咭後到學會網站登記,

便可成為會員。

策展人郭瑛坦言,展覽固然是開放給所有人,但她認為,

觀眾有許多類型,她每次策劃展覽亦有不同的目標群:「今

次則是針對比較熱衷藝術,常常參觀展覽,但又不滿足只是

欣賞作品,渴望得到更多資訊和交流的人。入會實質是一個

很重要的舉動,代表了他們的 commitment(承擔)。」

投資天空或藝術家的名氣 當然,身為審慎的消費者和投資者,你大可先看看展覽

才決定,而幾個參展的藝術單位已足以令你費煞思量。藝術

組合 foreign investment 的《一平方尺的天空》,將在展覽期

間限量發行天空股票認證。這個計劃曾於倫敦和柏林舉行,

每次均置入當地的議題。當他們了解過香港房地產泡沫和股

市的一些客觀資料後,便以香港地產的買賣尺價:一平方尺,

結合對天空的幻想來設計。郭瑛道:「foreign investment 一

向的風格較著重參與、討論和開放性,而『油街實現』本身

亦正正聚集到不同的公眾。」

b

a 郭瑛把項目命名為「收藏 家 學 會 」, 是 想 強

調參與者在當中一同學習,共同探討。

b foreign investment於開幕當晚即席繪製

水彩天空股票。他們是於英國運作的國際藝術家組織,今次的作品包括行為藝術和裝置。

32 Exhibition展覽全紀錄

Page 35: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2000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

學 藝 術 系,2004 年 獲 英

國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藝

術與設計學院碩士學位。

現為策展人及藝術家,過

去十多年來分別在中英兩

國 生 活、 工 作。 2006 至

2012 年,郭瑛擔任英國華

人藝術中心策展人;2009

至 2012 年 間 成 為 英 國

Grizadale Art 藝術空間董事

會理事,並擔任英國華語

電影論壇委員。2009 年,

她與另外兩名在英國工作

的藝術家共同成立了藝術

家 組 織 Association, 以 探

索藝術家之間的合作邊界

與限制。多元的社會情境

以及人們在不同的情景下

不同的表現,都是郭瑛感

興趣的課題。

郭瑛 小檔案

火花!收藏家學會日期:即日起至 21/4/2014時間:上午 10 時至晚上 8 時(星期二至日及公眾假期),

下午 2 時至晚上 8 時(逢星期一)地點:油街實現展覽廳 1(香港北角油街 12 號)免費入場

查詢:2512-3008/2512-3009(藝術推廣辦事處 社群藝術組)網址: www.lcsd.gov.hk/apo 臉書: www.facebook.com/oioilstreetartspace

郭瑛希望透過「收藏家學會」,鼓勵更多人去

收藏,「有更多的收藏家,整個藝術生態系統和制

度便可更健全。」而把計劃稱為「學會」,強調是

想參與者在其中一起探討和提問:「我擔任策展人

和藝術家已有十多年,對藝術圈還是有許多不明白

的地方,例如為何有些藝術家可以靠創作維持生活、

藝廊的體制等……有許多問題值得思考。藝術的價

值其實沒有明顯的標準,只取決於時間、政策、地

方,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遊戲規則。許多未知之數,

沒有人能提供所有的答案,我們只能掌握更多的個

案去討論,但永遠不能找到終極的答案。」

曾與郭瑛合作過的藝術家劉鼎,本身對藝術生

態甚感興趣。展覽中的計劃《買回家實現心中的無

價》由 2008 年開始,一直在進行中。觀眾可以低價

買入劉的作品,藉此增加藝術家的名氣,促成藝術

家成為傳奇的可能,買賣雙方同謀相同的利益。郭

瑛想提問的是:「藝術家是怎樣去宣傳自己,建立

自己的名聲呢﹖」而大眾參與這個群體實驗,亦可

反思藝術在商品市場的供求原理下如何受到影響。

你也可做收藏家撇除這兩個玩味甚重的項目,會員倒可以真真

正正的開展收藏家之路。加入收藏家學會的會員有

機會在學會的補助下購藏藝術家林東鵬的錄像作品

《現在是更好》,學會希望以此鼓勵大家踏出收藏

的第一步。購藏將通過暗盤競投的方式進行,誰也

不知道最終的成交價是多少:「這是一個測驗觀眾

心中會出甚麼價錢的試驗,對我們來說也將會是一

次實際的觀察。我們很期待,到底最終投得的買家

是否首次收藏藝術品。而其中的過程亦可算是個藝

術作品,當中存在許多的模糊與未知之數。」而林

東鵬則會在展覽中分享其全職藝術家的經驗,作為

展覽的個案研究。

c d

e f

c 來 到 展 場, 透 過 販 賣機 購 買 會 員 卡 並 上 學

會會網站登記即可加入收藏家學會。

d 林 東 鵬 與 他 第 一 幅 被購 藏 的 繪 畫 作 品《 肉

身》,是他藝術家生涯中一個重要的經歷。

e 劉 鼎 作 品 的 銷 售 成 就著 藝 術 家 成 為 傳 奇 的

可能。

f 收 藏 家 學 會 會 員 將有 機 會 購 藏 林 東 鵬

的 錄 像 作 品《 現 在 是 更好 》(1’30”循 環 播 放,2013)。

33

Page 36: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 文:薯餅

■ 展品圖片提供:香港文化博物館

a 《人山人海音樂會(香港藝術節 1997)黃耀明》,張志偉,

攝影,1997。

b 「中區警署建築群」系列, 梁家泰,攝影,2006。

c “A letter to...”系列,何鎮宇,混合媒介,2010。

回歸 16 年了,英國的管治離我們已很遠,但我們對「維多利亞」這帶著

殖民色彩的名字,當中的情緒卻是複雜的,可不能否認的是,香港確實曾

渡了超過 150 年的殖民歲月,「她」為我們城市留下了種種痕跡,亦有

份兒建構香港的歷史。

沒有記憶,就沒有自我。香港文化博物館主辦的「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

展覽將展出至三月底 , 看看博物館展出的收藏—17 位當代藝術家在九七

回歸前後約三十多年間的創作,能否為你提供一點線索,探討及回望屬於

自己的過去?

藝術是歷史的插曲—  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

「英國管治了香港超過一個半世紀,帶給香

港人不同的經歷和印象。我們嘗試從藝術家的角

度去策劃這次展覽。」香港文化博物館一級助理

館長羅欣欣道。透過欣賞展品,觀者可思考香港

人與殖民地的關係、留下的文化痕跡及應如何建

構自己的本地文化和歷史。

照片帶來的想像在張志偉的攝影作品《人山人海音樂會(香

港藝術節 1997)黃耀明》中,主體人物身穿中國

服,披上英國國旗外套,頭戴紳士帽,台上演唱

的身影若隱若現。在簡約的黑白照片上,煙霧迷

濛的背景掩蓋了舞台服的華麗,令人想像著鬼魅

般虛幻遊走的情景。

梁家泰的一系列黑白照片,不但留住了舊中

區警署建築群內外的影象,更像凝住了曾在那裡b

a

c

34 Exhibition展覽全紀錄

Page 37: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d 《無題—香港 2003》,曾建華,海報設計,2003。

e 《快樂谷的黃昏》,吳炫樺,石版畫,1996。

f 《霸王別姬—「而今台下坐的可都是勞動人民」》,周俊輝,塑膠彩

布本,2008。

h 《嬲》,李慧嫻,陶塑,2003。

g 《無處不在曾灶財.無處不在紅白藍.曾灶財密碼》,又一山人,海

報設計,2008。

發出的聲音。照片中那些歷史建築,似是重演著過

去的舞台。

另一邊廂,曾建華的海報設計作品以英國著名

設計師 William Morris 的花草圖案為主題;但經細

心觀察才知道那是由一串串粗俗文字拼合而成的,

暗示在華麗的外表裡卻壓制著憤怒、妒忌、憎恨的

聲音。

英國留予我們的賽馬文化英國給香港留下的生活文化有很多,賽馬活動

是其中之一,也已成為部分市民的娛樂活動,或許

這是安定繁榮的副產品。吳炫樺的版畫《快樂谷的

黃昏》取景埸地,就是跑馬地,作品中所描寫的跑

馬地盡是被夜色璀璨的城市景致所包圍,香港像陶

醉在繁華之中。

模糊不清的身份香港經歷不同時期的管治,不少人或許都有相

同的疑問—我們究竟是什麼人呢?這種對身份的疑

惑,大概是部份香港人的心事。周俊輝創作的《霸

王別姬:「而今台下坐的都是勞動人民」》,不就

是思考著戲中人對男兒郎和女嬌娥身份的迷失。我

們會否因而想到香港人一度處於英國與中國間流離

的狀態,教我們追尋自己的身份?

相信,每個人對這段歷史看法均迥異,

你也未必與藝術家及筆者有相同的感受及

詮釋。這些作品就像放置在不同角度的鏡

子前,映射出這段歷史的一些面貌。

「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展覽展期:即日起至 3 月 31 日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沙田文林路一號)時間:平日上午 10 時至下午 6 時;週末及公眾假期上午 10 時至下午 7 時入場費:10 元(標準票) 7 元(團體票) 5 元(優惠票) 電話:21808188 網址:hk.heritage.museum

d

g

h

e f

35

Page 38: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 文 / 攝:楊天帥

這是最好的國民教育漢雅一百:偏好

辦展覽也好,寫作也罷,題目大小拿捏得不好便麻煩了。拿

得過小,還可以辯稱是以小見大;拿得太大,赫然題上「哲

學的意義」、「人生的真理」,卻又做不出個所以然,便成

為眼高手低,沒有自知之名,讓見笑了。

本地畫廊老字號漢雅軒三十年慶也辦展覽,題為「漢雅

一百:偏好」,展出畫廊主人張頌仁的百件心水藏品。

百件「偏好」作品偏好。這題開得極含蓄。這既然是人家的偏好,也就是人家的自由,

誰也不好說三道四。

然而你知道展覽其實話中有話。它說是偏好,想描述的卻是一個名為

「三個藝術世界」的理論框架,試圖以這套框架理解整個中國當代藝術世

界,進而反射中國當代文化現況。我們從何而來,往哪裡去。

家事國事,這就讓展覽題目變得相當具規模了。要把它做好,不僅策

展人本身要具備相當知識,還不得不花上海量的時間和心力。僅僅有人願

意放開膽子做,已教人感動,何況兩位策展人──張頌仁與高士明──也

確實做得太好。走在展場內,就像游走於夜空星圖,只要你肯在作品前凝

神駐足,便不難感受到由之而來的心靈顫動──理性上的顫動。

從展覽讀通中國史例如在佚名的《大幹社會主義》(1960 年代)中,你會看到「樂天

知命」的傳統中國文化概念來到社會主義世界,如何置換成另一形式;在

邱志傑的《「蘭亭集序」之千遍複寫》(1992)裡頭,你又會驚覺,今日

香港人引以為恥的「填鴨式教育」在昔日中國曾培育出多少文人雅士(我

無意說「填鴨式教育」一定好,但眼見中文科範文又回來了,教育改革,

其實我們革了甚麼?);曾廣智的《拉什摩爾山(總統山)》(1986)則

說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其實都是異曲同工的事:一件不生於中華文

化,也根本與中國格格不入的事。

a

b

a 「漢雅一百:偏好」的學術論壇,討論「三

個藝術世界」。

b 「漢雅一百:偏好」藝術中心包氏畫廊展廳

36 Exhibition展覽全紀錄

Page 39: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同名著作。Arthur Danto 的藝術體制論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art) 說:「藝術之所以是藝術,是因為有

個由專家、學者、藝術家組成的『藝術世界』叫它

做藝術。」但張頌仁提出「三個藝術世界」,目的

卻不在與誰爭論藝術的定義,只希望自身能更加完

整地理解中國文化。如果你依然出於政治原因,說

展廳中的共產主義樣板「不是藝術」,那其實也無

所謂,把它算做「藝術物」算了。

重要的不在甚麼是藝術、甚麼不是,而在於透

過這百件「藝術物」,你看到一個怎樣的自己──

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的文化曾有過孔孟,有過詩仙

詩聖。你的前人曾發明過拉麵與小籠包。來到今日,

你是怎樣的?先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在討

論天下大勢與家國問題之前,不如先看看這個展

覽?

百件作品都是精選,它們在策展人安排下共生、

互補,你會見到王廣義的《自我批判:水果》(1992)

旁邊掛著傅琳的《毛澤東思想是我們的命根子》

(1960 年代)。一件當代政治波普作品,一幅社會

主義樣版畫,畫面卻又如此相像,於是這三十年間

中國的興衰變革,便全部躍然畫布上。

走到藝術中心包氏畫廊盡頭,是一條中國歷史

時間線。時間線於 2012 年結束,年份旁邊是一行

文字,說道香港歷經了反國民教育風潮。回想當時

情景,或許人們所反對的,不過是「某種」國民教

育。倘那國民教育課程目的就是把漢雅一百的整個

展覽讀通,那是根本無需要反對的,我如此思忖。

讀通中華文化,不是為了學世界各地的孔子學

院鬥大聲,而是為了自明。爭奪話語權是霸道,唯

獨修身自明才是王者之師。展覽圖錄上輯錄了張頌

仁的一篇文章,題為《三十年》,文中提到西方追

求無止境進步的現代性,今日傳遍世界各地,卻並

無帶來它所承諾的美好時代,所以我們才得重新尋

覓已然消弭的中國文化傳統。箇中目的不在反西反

美反資本主義,不在搶島,不在主權,而在扣問:「作

為中國人,我們可以為世界更好做甚麼?」

「藝術」與「藝術物」所以張頌仁不叫展品作「藝術」,而叫「藝

術物」,其實是別有深意的。「藝術世界」這四個

字,會令人聯想起已故藝術哲學家 Arthur Danto 的

c d

e

c 曾廣智的《拉什摩爾山(總統山)》(1986)

d 王廣義的《自我批判:水果》(1992)旁邊掛

著傅琳的《毛澤東思想是我們的命根子》(1960 年代)

e 藝術中心包氏畫廊展廳底部,是一條中國

時間線

37

Page 40: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當葛羅夫納遇上布列頓

■ 文:小米

■ 圖片提供:香港小交響樂團

攝影:Sussie Ahlburg

38 Imagination創意學堂

Page 41: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今年才 21 歲的葛羅夫納(Benjamin Grosvenor),是近年英國炙手可熱的鋼琴明星。你

或視他為一個音樂神童,有著神童都有的驚人技巧罷?他的音樂卻令人意思不到的感受

到成熟演奏家才有的音樂修養和造詣。問他如何理解樂曲,「我也沒有一個特定過程啊。

或容我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能駕馭彈出來的琴音,以及從中抒發真摯的情感。作為一個

演奏家,我們面對的可是數百年前寫下的樂譜,我定要把它彈得充滿生命力的!」

被英國《獨立報》評為「將趣味、狂野、甜美融合至極,琴音晶瑩清澈,每個樂章盡顯

豐富個性」的葛羅夫納,將於二月尾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在香港藝術節同台演奏布列頓

(Britten)鋼琴協奏曲。

布列頓(1913-1976)是二十世紀著名的英國作曲家。他的

作品風格多變,既不僅守古典樂派的規範,不被前輩的風格所

影響,也不受當時新音樂潮流如十二音列、電子音樂、機會音

樂、表現主義等這些前衛的音樂技法所左右。二次大戰後,他

由英國移居到美國,因受百老匯歌劇的啟發,他開始走向歌劇

領域的創作。其歌劇作品《彼得.格林》,充滿人性的關懷,

更被讚譽為「二次戰後最成功的歌劇作品」,後期代表作則有

《仲夏夜之夢》及《魂斷威尼斯》等。他的《戰爭安魂曲》被

譽為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安魂曲。

攝影:Operaomnia

39

Page 42: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喜愛布列頓的作品雖說是古典樂壇的新星,葛羅夫納與知名

樂團合作的經驗卻非常豐富,計有倫敦愛樂、

都靈廣播樂團、紐約愛樂、BBC 交響樂團、東

京交響樂團等;令人稱㵪的,他也是 DECCA 唱

片六十年來旗下首位英國鋼琴家,灌錄的作品

是一輯蕭邦、李斯特和拉威爾的鋼琴協奏曲。

協奏曲,是管弦樂團加上獨奏樂器的樂章,最

吸引人之處,大扺在於能突顯獨奏者的能力和

性格。獨奏家和管弦樂團的互動是賣點:有時

是樂團成了背景,有時他們會接手,總之讓獨

奏家在下一次賣力演出前稍為休息一刻。

葛羅夫納說,他演奏的布列頓鋼琴協奏曲

作品,「不是太多人知道,因為它很少被用來

作公開演奏。其實我在 2011 年以前也未曾聽過

這個作品,認識它還是因為 BBC Proms 邀請我

演出吧。」BBC Proms(逍遙音樂節)是世上最

大型的古典音樂節,於每年的七月至九月在倫

敦皇家亞伯特廳(Royal Albert Hall)舉行為期

兩個月、上演逾七十場的音樂會。

「這首作品也成了我其中一支最喜愛的協

奏曲。」葛羅夫納自言,去年彈這支曲子的次

數非常之多,因為去年是布列頓的百年誕辰。

「正因為大部份管弦樂團也未曾演奏過它,

普羅大眾對它感到很陌生,但它其實也有超過

七十年歷史。」布列頓是二十世紀著名的英國

作曲家。他的作品風格多變,既不僅守古典樂

派的規範,不被前輩的風格所影響,也不受當

時新音樂潮流如十二音列、電子音樂、機會音

樂、表現主義等這些前衛的音樂技法所左右。

解構布列頓然而布列頓所代表的,是二十世紀仍掙扎

著保持旋律性的作曲家。雖然人們第一次聽他

的作品,大都可能覺得他是否加入了「錯誤的

音符」,因為他的音樂在一般人眼中或缺乏了

甜美的特質。這種風格在他的歌劇作品就更為

明顯,但對於一些揭露社會黑暗、不討好的主

題而言,卻是完全合適的音樂。雖然這也是導

致他的樂曲不太流行的原因。「不過大部分聽

眾聽罷此曲都很受落,實際上它也是一首容易

接近的協奏曲,儘管對樂手來說,演奏起來卻

絕不是一件易事!」葛羅夫納笑言。

他 形 容 這 支 鋼 琴 協 奏 曲 是「 非 常 年 輕

的」,活躍而又充滿力量。在第一樂章的觸技

曲(toccata),開展得不乎尋常地快速,急速

的節奏勢頭持續至鋼琴裝飾奏(cadenza)奏

起。快速的節奏之下,協奏部分開始。他覺得

在美妙的鋼琴樂段之後的那部分最美,當第二

主題回旋,「聽到這裡,我們會深信布列頓本

身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鋼琴家!」第二樂章華爾

茲(waltz),由一段深情的中提琴獨奏開始,

攝影:Operaomnia

40 Imagination創意學堂

Page 43: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雖然年紀輕輕已成了眾多樂團爭相邀請合

作的鋼琴家,他卻難得地保持了謙遜的性格:

「是我母親大人教我彈琴的,由六歲至九歲那

段時間,所以受她的影響很深。我媽並不是一

位會依從某種音樂傳統的老師,她是一個很開

明很自由的音樂家。」

母親是鋼琴家,喜歡鋼琴演奏對他也來得

自然。九歲以後他最愛的作曲家,跟很多人一

樣,就是蕭邦。「初初彈琴,除了一些老師給

我的練習曲,我會彈的就是他的曲子,所以是

當時的最愛。他的音樂包涵了所有事情,包括

內心最深處最動人的感情,以及最幽微細密的

支節。這些都隨著他的旋律與和聲帶來的。這

樣的音樂真的會令鋼琴也唱歌,簡直穿透了我

的心。」不過現時再問葛羅夫納相同的問題,

就難答了,就像每個人的成長,總會遇到太多

的人太多的事,難再選出「唯一」:「現時有

太多作曲家深深吸引我,比如說貝多芬、莫

札特、巴赫、拉威爾、蕭邦、布拉姆斯、 史

克 里 亞 賓(Scriabin)、 法 朗 克(Franck) 等

等…」談起不同的作曲家,他覺得作為一個鋼

琴家還真的很幸運,因為實在有太多出色的音

樂專為鋼琴而寫,「即使在有生之年也難以將

之一一發掘。我最近被西班牙作曲家 Frederico

Mompou 的音樂吸引,他有非常獨特的音色。」

雖然喜歡音樂,作為一個演奏家,經常到

不同城市表演,也有孤單的時候:「比如說生

活方式吧,可以是很孤獨的,特別當你是一個

鋼琴家,很多時也是自己一個人。縱使如此,

你卻擁有一種與人聯繫的能力,就是透過音樂,

和無數的人一同分享你的心。」

「這令我想像置身在一個煙霧瀰漫的酒吧,有

波旁酒和雪茄,可能只得我才這樣想吧。這裡

的處理會很不同:鋼琴部分像音樂盒,管弦樂

部分將會帶來燃燒般的高潮!」至於第三樂章,

他解說是四段裡予人最年輕的感覺,「關於這

一段,布列頓在創作初期曾將它寫得非常富想

像力,以宣敍調(Recitative)和詠嘆調(Aria)

來寫,包含大量的質感,比方說亦明顯受到爵

士樂的影響,不過數年後他作出了修改。」所

以我們在音樂會聽到的版本是沉穩的,結構更

嚴謹,有很多的變奏。第四樂章是進行曲,「我

們甚至可以聽到布列頓被蕭士塔高維契的影

響。布列頓用戲謔的方式來表達軍隊步操,以

浮誇的音樂奏起第一主題。這裡的鋼琴部分寫

得非常出色,它建立了一個令人震奮的結尾!」

繼續學新曲對於外間常以「神童」、「音樂天才」來

形容他,「我其實也不會有甚麼壓力的,因為

這就是我音樂專業的一部分嘛。可能對某些演

奏我會有壓力,不過這也是值得的。沒甚壓力

的原因也可能是我參加比賽時年紀還小吧。我

覺得我實在幸運,有一對非常支持我的父母來

領著我走這條路。」他自言公開演奏主要想獲

得一些經驗,「不過我也會為自己預留一些空

間,用來學習新的曲目,還有一些和音樂無關

的學習。」

年僅 21 歲,出道至今

已橫掃多個獎項,包括

2004 年英國廣播公司

年青音樂家鍵琴總決賽

冠軍、《留聲機雜誌》

年度青年藝術家獎及器

樂獎、全英古典音樂獎

的樂評人大獎、英國藝

評人頒發的傑出年輕藝

術家獎及金音叉的年輕

天才獎。曾合作的樂團

有倫敦愛樂、都靈廣播

樂團、紐約愛樂、BBC

交響樂團、東京交響樂

團 等。 他 更 是 DECCA

唱片六十年來旗下首位

英國鋼琴家。

葛羅夫納 小檔案

《香港小交響樂團與葛羅夫納》日期:28/2/2014 (20:00)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票價:HK$380 / $260/ $150

攝影:Sussie Ahlburg

41

Page 44: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影碟

小小超人夢導演:卡贊加達

主演:薩曼塔、沙華化錫

1990 年的伊拉克電影院正上映超人電

影!十歲的阿丹與七歲的阿贊身無分文,

唯有從戲院破洞中偷偷窺看超人風采。

這對於戰爭中失去父母的庫爾德小兄弟,

認定美國超人就是他們的救星!他們相

信只要找到超人,不單煩惱會迎刃而解,

甚至可以讓父母起死回生!於是,充滿

憧憬的小兄弟騎著用媽媽留下的金項鍊

換來的驢仔,決心向美國衝衝衝,但去

美國的路程似乎遠比他們想像中困難…

字裡人間 ( 啟航吧!編舟計劃 )導演:石井裕也

主演:松田龍平、小田切讓、宮崎葵

在出版社幽暗的一角,坐著早被社會遺忘的「字典編輯部」,熱

血總編輯卻激情地宣布,要編著一本史無前例的革命性新辭典【大

渡海】,盡收天下潮語於書中。馬上要退休的他眼見後繼無人,

決定外出找人接班。書蟲馬締不善辭令,行為閃縮,但一身字典

氣息 吸引了主編招聘他入伍。本身是語言學碩士的馬締深感覓得

終身事業,每日沉醉於字海之中,發誓要編出史上最完美的字典,

他的傻勁甚至感染了向來敷衍了事的同事西岡。就在此時,馬締

遇上了女神小香, 但飽讀詩書的他竟然找不到最好的文字表達心

跡;另一邊廂,出版社突然下令腰斬【大渡海】這盤蝕本生意!

馬締和西岡為了保住字典的性命,毅然作出膽大包天的行動…

知日的風景: 世相、人物與書情作者:汪湧豪

出版:香港中和

「我真的是想學一學老一輩的知識人,他們就是想

去了解一個民族,然後去擺正和這個民族、這個國

家的關係。」作者汪湧豪如此說。在書中,他將批

評的修養功夫融入到對異文化的觀察與體驗中,生

動地解讀了從相撲、能樂到宅男腐女,從物哀、粹

美到可愛風尚等一系列日本人事物象,以別樣的眼

光將紛雜事象背後的傳統根由一一揭出。

縴夫的腳步作者:小思

出版:中華書局

久未出書的小思老師 ( 盧瑋鑾 ) 最近出版了新書《縴夫的腳

步》,在書中,小思老師緬懷故人、香港舊事,也談教育問

題和老師的角色。今日的社會講求速度,小思老師卻在討論

縴夫。縴夫負責運輸交流,將一個地方的人、事、物運送到

第二個地方去,這種傳遞與交流,在她看來和老師的教學工

作與知與情交流如出一轍。早在 2003 年的「香港教育學院

第二屆傑出教育家獎」頒獎禮上,她就以縴夫比喻教師,批

評當日推行的教育改革。而如今,面對著傾斜社會的風氣、

失敗的教育政策的老師,是否也能像縴夫每天逆流而上呢?

趨光歲月作者:田定豐、保溫冰

出版:遠流

許多人都知道田定豐是種子音樂的創辦

人,是許多唱片天王天后的推手,卻不知

道他意氣風發的外表下,其實隱藏一段「地

獄加強版」般的黑暗人生。他曾在年幼時

被貧窮與暴力淩虐,長大之時也曾在社會

底層痛苦掙扎。他說他總是能找到有光的

地方前進,但有些黑暗總在身後拉扯…這

一次,他選擇勇敢地打開塵封許久的封印,

用書寫重新記憶。

微塵眾:紅樓夢小人物 1作者:蔣勳

出版:遠流

蔣勳說:「《紅樓夢》多看幾次的朋友,大多會從原

有關注的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幾個主角,轉到對

一些小人物的關心。」也許《紅樓夢》中的人物多到

你無法一一記住,但那些芸芸眾生,即使是最微小卑

屈的人物,都有著曹雪芹的巧思塑造,也是他們串起

了這部巨著的荒涼百態。而細讀紅樓的蔣勳,穿透人

生,將那些如塵沙微粒一般的眾生的生命娓娓道來,

引領我們進入那個可能還未來得及細看的世界。

42 藝@書籍 / 電影碟 / 音樂Arts @ books/dvds/cds

Page 45: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阿肆《預謀邂逅》台灣的「小清新」大行其道,內地 urban folk

亦不遜色,上海唱作姑娘阿肆以表現幽默、內

裡哀愁的 < 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 > 唱出名堂,

2012 年簽約摩登天空,處女專輯《預謀邂逅》

歌曲完整成熟,以乾淨明亮的歌聲、精簡、易

記旋律編曲,聽得人十分開懷。點題歌 < 預謀

邂逅 > 邀請了 My Little Airport 成員林阿 P,在

清新編配的基礎之上融合了電子樂及木吉他,

營造輕盈、夢幻感覺;另一首主打歌 < 浮光掠

影 > 以電音加 Bossa Nova,流行味很濃,輕鬆讓

聽眾度過一個下午。/ Rachel@Bitetone

楊乃文《ZERO》暌違樂壇七年推出個人第五張專輯《ZERO》,

「女爵」回歸個人擅長的搖滾曲風為主,闇黑

而華麗,專輯製作陣容包括亂彈阿翔、張震嶽、

范曉萱、徐佳瑩等,第二 PLUG< 日落西沉 > 磅

礡氣勢配以為楊乃文度身訂造的歌詞,懾動人

心;與張震嶽合作的 < 未接來電 > 溫熱飽滿的

曲風,帶出了歌者少有的溫柔與脆弱。出自范

曉萱手筆的 < 小心我撒野 > 的神經質、歇斯底

里猛令人聽得過癮,也叫人期待范曉萱再來個

人作品! / Rachel@Bitetone

Janine Jansen 《Bach Concertos》

說荷蘭小提琴家 Janine Jansen 是一個明星型演

奏家,不知會否貶低了她。不過她除了擁有卓

越的琴藝,亦擁有美貌,非常得天獨厚。看她

在台上拉琴,其身體語言及自指縫間流瀉而出

的琴音,令人感到她完全沉醉於自己的音樂天

地。Jansen 出道至今已灌錄了不少唱碟,音色

纖弱有緻,柔美如詩,其音樂在 itune 的古典音

樂類更有下載女王之稱。今次的巴赫協奏曲作

品,絕對具質素保證。/ 小麥草

《Tookah》- Emiliana Torrini冰島民謠女歌手 Emiliana Torrini,曾是電子搖

滾樂隊 GusGus 成員,難怪這張專輯前半歌唱以

民謠小清新為主、後半則多以電子音樂作主導。

倘若你已經聽膩了冰島天后 Björk 及如同國寶級

的後搖滾 Sigur Rós,Emiliana Torrini 的新專輯

你一定喜歡。溫暖的女聲、加上民謠與電音氛

圍下塑造的仙境,一定將你的靈魂再帶到天國。

/ 文化九公

推介歌曲:<Tookah>、<Elisabet>、

<AnimalGames>

《發夢王大歷險電影 原聲大碟》工作、感情與生存已經令你死去活來,夢想從

來都是這麼近,那麼遠。與其咒罵黑暗,不如

燃燒夢想打開世界。雖然這張是電影原聲大碟,

但絕對值得收藏,尤其你感到生命絕望時,或

許這張精挑細選有關人生、愛情與夢想的專輯

可給你重燃希望。專輯其中有五首歌來自瑞典

民謠的歌手 José González,值得一一細聽。/ 文

化九公

推介歌曲:<StepOut>、<StayAlive>、

<SpaceOddity>

《Bon Iver》 - Bon IverBon Iver 你未必聽過,但主音 Justin Vernon 的辛

酸故事,你或許感受過。與前樂團不和、與愛

人分手收場、更有肝臟疾病,並獨自回到家鄉

深山隱居潛修幾個月,希望藉創作安慰心靈。

不過他終於與新樂隊 Bon Iver 在 2012 年憑《Bon

Iver》在葛萊美獎得到最佳另類專輯。在極度負

面情緒下創作音樂,藉破碎心靈的歌詞寄意,

是治療情傷或表達與前樂團的感情、抑或身體

先病,這一張帶點真實迷離感的詩意民謠專輯,

你一定要慢慢細聽。/ 文化九公

推介歌曲:<Perth>、<Holocene>、

<Hinnom,TX>

43

CD

Page 46: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 文:梁偉鍵

■ 圖片提供:大耳牛

大耳牛的視覺《盛宴》

聖誕、除夕、農曆新年接踵而至,親友聚會大

快朵頤在所難免。大飽口福之後,有多少人反思餐

桌上的食物倫理?電視機中,政府廣告呼籲你要

「惜食」,下一則可能是胃氣不斷的消滯丸廣告,

食物議題原可以很複雜矛盾。探討食物倫理的方式

有很多,澳門創作人大耳牛(筆名)的一系列漫畫,

以黑色幽默讓讀者深思舌尖上種種的光怪陸離。

這位漫畫家原名程澔梃,將自畫像畫成單眼外

星人自稱「大耳牛」。聽到這個名字,不認識他的

人會以為是一個保護動物的積極份子。事實上,大

耳牛本人甚至連素食主義者也不是。出版食物議題

漫畫《盛宴》,和讀者分享鵝肝的「育成」過程、

親子丼的「可怕」之處以及十大殘忍食物等,畫筆

之下輕鬆幽默,卻道出了食客習以為常,但隱藏在

食物背後的真相。問及當初的創作概念,大耳牛說

源自小時候打邊爐的貪玩經歷:「我夾住只蝦,將

蝦身擺落湯裡淥,但蝦頭仲活生生露出水面,然後

阿爸鬧我這是對食物不尊敬。」就是對食物尊敬與

否的啓發,令他開始構思這個題材。

大學就讀平面設計時,大耳牛自資創作了一批

明信片,講述外星人在街市販賣人肉等這種人類不

再是萬物之靈的題材。他說:「人食乳豬,但其實

你好像在吃別人的 BB 一樣。有些概念要很清楚。

尤其這個世界好像越來越混亂,經常發生一些虐待

事件。除非食齋,一般人食肉在所難免,但當你有

一個概念時,你會繼續食,但至少不會作出虐待動

45 44 藝術在澳門Art @ Macau

Page 47: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MacauArt @

澳門筆會展覽

展期:即日至 2 月 28 日

地點:澳門筆會會址(慕拉士大馬路 218A 號 11C)

澳門筆會是澳門本地重要的文學陣地,近年

本地一眾文學人也嘗試跨界合作,令文學創作更

加豐富多元。「相 ·詩——澳門筆會詩文藝術展

2013」,會展示澳門十多位本地創作者的詩文、

攝影、書法、繪畫等近三十件作品,呈現了澳門

文學的另一種可能性。文學創作與視覺藝術的結

合,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影像與詩文相互輝映,

勾勒出詩歌畫面的同時,亦令觀賞者可更細味地

品嘗詩人的每句詩情畫意。

波提切利之《維納斯》:女神時代

展期:即日至 2 月 16 日

地點:澳門美高梅酒店二樓「美高梅展藝空間」

澳門美高梅酒店於去

年年底開放全新的藝術展

覽場地——「美高梅展藝空

間」。首波帶來世界級的藝

術作品展覽「波提切利之

《維納斯》:女神時代」,

展出藝術家桑德羅·波提切

利(Sandro Botticelli) 繪

製的一系列羅馬神話中,集

愛與美麗於一身的女神畫作,其中最具代表作的《維納斯》,(約繪於1482年)

為首次於澳門展出。今次展覽分成三部份:「佛羅倫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

「波提切利的一生」和「佛羅倫斯的生活」,讓參觀者遊走在文藝復興時期

的藝術光景之中。若錯過早前《維納斯》在港大的展覽,這次不容有失啊!

物等不人道之事,這是不必要的。」大耳牛指出,

在漫畫中沒有對肉食和素食的議題作出批判,他希

望讀者有自己的答案。

《盛宴》出書後,大耳牛沒有刻意標籤這是澳

門作品。甚至最初出版發行的,也是找香港公司合

作,在香港上架的銷售點亦比澳門多。面對澳門本

地狹小的市場環境,大耳牛一直努力將新書推得遠

一些,台灣方面也有獨立書店答應銷售他的作品,

這也算是他對自己的鼓舞。然而,漫畫內容也涉及

澳門蛋撻,跑狗場等本土元素,大耳牛卻不擔心難

令外地讀者產生共鳴:「隨著澳門近年知名度高了,

所以情況還好,講多了大家都會了解到。」

《盛宴》是大耳牛第一次出版的作品,他透露

當初和澳門動畫暨漫畫創作人協會洽談出版計劃

時,是以發佈為大前提。發佈意味著要銷售,他說

作為創作人,有時會侷限在創作的框架裡,而在這

次出版的過程中,他形容是自己由創作走到商業橋

樑之路。

45

Page 48: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若你看過雷磊的作品,比如《這個念頭是愛》、

《宇宙棉花糖》等,大概都會說,雷磊的手繪畫畫

得真好,顏色用得漂亮,故事也講得好。這些人物

可愛、色彩豐富、浪漫美好的作品,讓他得到了認

可,也獲得許多國際動畫節的關注。但是,作為一

個創作者,他更想逃出「框框」,「揚短避長」。

今次,他在展覽《動畫是一層皮——11 個藝術家的

工作案例》中展出的作品《照片回收》,便用了一

個全新的方法去做,不用手繪圖,甚至一點顏色也

不用。「這個作品有點跟自己較勁的意思。」他笑

說。

有一次,雷磊在居住於北京的法國收藏家蘇文

的工作室參觀,發現他有許多過去三十年北京老百

姓的照片,這些照片全部來自他三四年來在北京

照片垃圾站回收的 35 毫米彩色膠片。雷磊出生於

1985 年,這些照片記錄的恰是他成長的年代。「那

時我從老家來到北京,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時期,這

些照片對我來說,意義很大。」於是,他決定以照

片連接的方式去創作一個動畫作品,而這與他過往

的二維手繪動畫創作十分不同:「以前做動畫就是

跟自己較勁的動畫家——雷磊

■ 文:一一

■ 圖片提供:雷磊

a 《宇宙棉花糖》

b 《這個念頭是愛》

c 《照片回收》

a

b

c

直接開始,很猛,很有荷爾蒙,一週就做一個三至

五分鐘的作品。但這次的作品花了一年半的時間,

有點像實驗動畫。」

關於這個創作,雷磊首先要面對的便是,如何

去消化五十萬張的照片並從中挑選?「看了很多照

片之後,會發現很多類似的東西,比如視覺上的構

圖和中國老百姓拍照的習慣。純粹感官的東西過去

以後,就會開始考慮照片和我們生活的關係,慢慢

選擇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我們會發現,那個年代

的中國百姓喜歡在麥當勞、天安門照相,也喜歡與

不同景點中的寫著「天下第一 xx」的大石頭合照。

他一邊了解,一邊建立起工作的規則。「不是單純

地看要不要這張照片,而是建立一個工作的方式,

47 46 藝術在廣州Art @ Guangzhou

Page 49: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在這個規則下去完成。」他從中選擇三千多張照片,

不對照片做任何顏色、圖像的調整,用低科技的方

式完成了一個動態影像,其中每秒播放照片的數量

都是相同的。「這個作品更像一個過程和藝術項目,

背後是你對這個資料庫的思考,和收穫的關係,從

工作方式上是建立一個規則和打破這個規則,做的

過程我也不知道結果會怎樣,只覺得很好玩。」

說到技術這個問題,如今 3D 動畫越來越多,但

雷磊似乎一直都在做「科技含量很低」的二維動畫。

而《照片回收》這個作品,因為照片收集過程本身

就相當樸素,他與蘇文都不希望有過多炫麗科技的

東西。但他並不排斥科技,「如果你想表達的東西,

技術可以幫你實現,那特別好,但對創作者而言,

最重要的是真誠。」

許多人都會將雷磊標籤為獨立動畫人,但他說

他只因不善商業運作,才選擇獨立製作動畫。他也

並非覺得獨立動畫就優於商業動畫,對他而言,只

有好動畫和不好的動畫。而在獨立動畫家尚未能成

為職業的中國,獨立動畫更多的是指動畫家創作的

態度以及是否有獨立的審美。中國不似其他發達國

家會資助動畫家,如今他一直在努力找辦法讓自己

持續創作,比如參加國際藝術家進駐項目。但他也

誠實地說,動畫是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首先得

吃飽肚子,有藝術機構幫助就繼續做下去,沒有的

話,也需要做一些商業活動,先掙錢吧。

動畫是一層皮——11 個藝術家的工作案例展期:即日至 23/2/2014 (9:30-17:30,逢星期一休館 )

地點:時代•國際單位藝術中心(白雲區黃園路 33 號,國際單位二期 C3 棟)

免費入場

《白馬˙升月——許培武攝影展》許培武一直致力於記錄廣

州的城市影像, 2005 年歲末,

他在廣州拍下一幅馬戲照片,

自此便以馬為主題,拍攝了一

系列作品。他曾在廣東海邊偶

遇閉目養神的蒙古馬,也曾見

到在怒江峽谷邊奔跑的馬匹…他

甚至遠走四川西部、雲南邊陲、

蒙古草原、西藏等地,將他與

馬相遇的每一個片段都印錄在這些照片裡,有如一部無聲的紀錄片,記錄著

馬在中國各個角落的蹤跡。 

展期:即日至 28/2/2014 (10:00-19:00)  

地點:扉藝廊(農林下路五號億達大廈 G 層,地鐵一號線東山口站 C 出口) 

免費入場

如今在中國內地各個城

市,越來越多年青藝術家開始

用身體表達,進行現代舞創

作。由曹誠淵推動的《中國舞

蹈向前看》,每屆都挑選兩岸

三地的作品,集聚香港舞臺,

互相觀摩。在今次《中國舞蹈

向前看 2014》開始前,中國大

陸的 7 個節目將在廣東現代舞

團小劇場預演。除了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的舞者外,還能看見珠海、南昌、

西安、南京、長沙等二三線城市年輕人的蹤影,而這些作品也可能預示著未

來中國舞蹈的走向。 

日期:9/2/2014 (20:00)

地點:廣東現代舞團小劇場(越秀區 水蔭橫路 13 號)

票價:免費節目,憑預定票入場

第三屆《中國舞蹈向前看 2014》大陸節目預演

Art @ Guangzhou

47

Page 50: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 文:一一

■ 圖片提供:迷笛音樂節

不知你有否在 2013 和 2014 年的交接之際來到

深圳大運中心?若有,你便躲不開那巨大的舞臺、

呐喊的人群和搖動的旗幟,這是迷笛的現場。去年

五月,這個中國最「老」的戶外搖滾音樂節第一次

南下深圳,又在短短幾個月後舉辦了第二次。每當

音樂節的資訊一發佈,豆瓣上總會湧現許多「拼車

去迷笛」的帖子,呼朋引伴一起奔赴現場。「迷笛

更像一個節日和團聚,大家定點定時來到一個地方,

為了音樂,共同交流,彼此溫暖。」音樂節的創辦

人張帆說。

創辦於 2000 年的迷笛音樂節,原本只是迷笛

音樂學校的一次 school party,如今已成為在北京、

上海多地舉辦的全國性音樂節。在 2014 的深圳迷

笛,我們可以看到痛仰、夜叉、Bubble Beatz 等國

內外樂隊,也有從校園中選拔的年輕樂隊及小朋友

的演出。其中也有不少香港樂隊的蹤影,如荔枝王、

當「迷笛」開往南方

a 攝:zero 宇軒

b 小朋友體驗區 攝:閆珉

c 露營區 攝:zero 宇軒

Supper Moment 等。對於如何挑選樂隊,張說就是

好音樂,核心一直是「中國的原創搖滾樂,沒有甜

蜜、虛假和非原創的元素。」這也是迷笛能建立起

一個穩定的觀眾群的原因。「這個如同統一組織的

樂迷團讓迷笛成為了一個全國性的音樂節,也是迷

笛最可貴的地方。」

「在迷笛音樂節前,中國百姓不可能這麼多人

聚集在一起聽音樂,公安會很緊張。」張如是說。

但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原本視音樂節為一種危險

的政府,也看到了其中的大市場。「如今政府開始

認為搖滾樂不是洪水猛獸,開始支持。」幾年前,

迷笛也開始獲得北京政府的贊助。但張表示政府贊

助不多,也不是每次都有。音樂節由迷笛演出有限

公司獨立運營,依靠票房、企業贊助,基本可以實

現良性循環,而政府則在審批、交通、城管等方面

給予支持。儘管現在政府在樂隊審批上比以前寬容,

a b

49 48 藝術在深圳Art @ Shenzhen

Page 51: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ShenZhenArt @

張仍強調,「與政府的溝通,需要說服、妥協,也

要爭取,很多事情要一步一步做出來。」

這幾年,中國音樂節在數量上成井噴之勢, 

2013 年可能就有超過 100 個大大小小的音樂節,成

為音樂產業的重要一環。「在迷笛音樂節前,沒有

音樂節,加上唱片業萎縮,很多音樂人很難生存。

音樂節的誕生發展,可以養活很多優秀樂隊, 音樂

節是音樂產業鏈中很重要的收入來源。」

音樂之外,張也希望在迷笛這個平臺上影響更

多年輕人,所以這次深圳迷笛我們看到了粵劇折子

戲演出。「現在的年輕人平時沒有時間去戲園子聽

戲,我想用這個機會把中國好的東西推出來。」

從扶持地下搖滾樂隊的演出到音樂節市場中的

標杆,如今迷笛音樂節的規模越來越大,每次都能

吸引幾萬人次的觀眾入場,現場也可見許多國際品

牌的贊助。對於有人說更懷念以前沒有商業氣息的

迷笛,張直言,他並不反對與商業結合,但希望是

一個美好的結合,雙方互相尊重自己的品牌,而

不是純粹的商業宣傳。「來迷笛的觀眾都是帶耳朵

的,都是聽音樂的。知道甚麼是為了音樂做的,甚

麼是為了商業做。我們為了一些自己認為好的東西

在堅持。我一直很自豪,沒有向音樂之外的東西妥

協。」

孟京輝 搖滾音樂劇《空中花園謀殺案》

地產大亨汪總離奇失蹤,

為找到殺害丈夫的兇手,汪太懸

賞了一套名為「空中花園」的頂

級豪宅。三個主人公不惜冒充兇

手,要用自己的生命為自己最愛

的人換取豪宅。於是一群幻想自

己可以騙人的人、一群冒充自己

剛剛殺人的人和一群只想幫助親

人愛人的人,開始演練一場並不

存在的謀殺…看似荒誕幽默,卻揭開人們以愛之名製造的假像。該劇是孟京輝

的首部音樂劇,2009 年首演,音樂部分也十分引人注目,從開場的重金屬強

烈風格配樂到結尾的抒情曲調,將角色內心深處的獨白娓娓道來。

日期:8-9/3/2014(20:00)

地點:深圳保利劇院(南山區文心六路)

票價:¥480/ ¥380/ ¥280/ ¥180/ ¥100

從製造到設計——20 世紀德國設計展

展期:即日至 2/3/2014 (9:30-17:00,逢星期一休館 )

地點:何香凝美術館 ( 南山區華僑城 )

免費入場

去年十二月是深圳的「創意 12 月」,除

了之前介紹過的 2013 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

展和「設計試驗場」——2013 OCT-LOFT 創

意節,同期還有另一個關於德國設計的展覽舉

行。展覽回顧了德國設計製造在 20 世紀的發

展歷程,從設計師、製造商與使用者等多個角

度去解讀設計史上的經典。展品小到首飾,大

到桌椅傢俱,涵蓋了茶器、檯燈、牆紙、掛毯

等日常起居的設計,書籍、海報等平面設計,

以及建築和城市規劃。還包括極為稀有的設計

原型,如手工鍛造的巴塞隆納椅、紅藍椅和康

定斯基的版畫等。

c

49

Page 52: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志歡迎各藝術團體提供表演展覽訊息。節目資料可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此節目表只供讀者作參考之用。△志盡力確保節目資料無誤,但對其準確性不作任何保證。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月

二月

Feb 二月SUN1

Mat 三月SAT9

Page 53: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香港

大細路劇團《砵砵車的奇幻旅程》

砵砵車在歡送會向多士妹道別後,

正慢慢朝著一道「光」出發,駛

向一個未來空間。其他被遺棄的

玩具也不約而同地駛進這條不知

終點的時光隧道,他們互相傾吐

各自的遭遇。正當多士妹的砵砵

車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卻被一

陣陣熟悉的喊聲驚醒了,多士妹

誓要到學校將展覽中的砵砵車帶

走。砵砵車和多士妹會否再重逢?

遭遺棄的玩具都要被毀滅嗎?

屯門大會堂展覽廳日期: 21-22/2/2014(20:00),

22-23/2/2014(15:00),23/2/2014(11:00)

票價:HK$110

沙田大會堂展覽廳日期: 28/2-1/3/2014(20:00),

1-2/3/2014(15:00),2/3/2014(11:00)

票價: HK$130

上環文娛中心展覽廳日期: 7-8/3/2014(20:00),

8-9/3/2014(15:00)

票價: HK$130

水滸 108 之終極英雄

─ 蕩寇誌

繼《水滸 108—忠義堂》後,吳

興國、張大春、周華健與香港藝

術節、上海戲劇學院再次聯手,

共創水滸最終回,將京劇的唱、

唸、做、打與電子搖滾結合,以

奇幻神話風格演繹歷經無數熱血

洗禮的 108 將的江湖故事。

日期:14-17/3/2014(20:00)

地點: 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灣

仔告士打道 1 號)

票價: HK$400/$320/$260/$200/

$140

「剪下生輝——李雲俠

剪紙藝術年代展」

李雲俠自 6 歲起跟隨母親、祖

母和外祖母學習剪紙,並從此與

剪刀和紙張結緣。她作品中的人

物、動物和植物活靈活現,仿若

存在於另一個維度中的生命。是

次展覽將首次按年代公開展出她

從 80 年代至今的作品。

展期:即日至 15/2/2014 ( 星期

一至星期五 9:00-18:00,

星期六 9:00-13:00)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留

足展覽廳(新界沙田大埔

道)

免費入場

香港電影資料館

「舊日戲院昔日情」

你是否知道何為「解畫」、何為

「走片」?化身懷舊戲院大堂的

香港電影資料館展覽廳,展出大

量珍貴照片和多件珍貴藏品文

物,如戲橋、戲票、工作人員用

品等。此外,專門繪畫大型電影

廣告的畫師周強還特意為展覽重

新繪畫數幅大型電影海報,讓觀

眾認識昔日香港電影戲院的風貌

及文化,重拾當年觀影氣氛。

展期: 即日至 2/3/2014(10:00-

20:00,逢星期二休息)

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西灣河

鯉景道 50 號)

免費入場

51本月節目精選Highlights

Page 54: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香港

城市當代舞蹈團

《中國舞蹈向前看》

經過公開徵集,第三屆《中國舞

蹈向前看》精選出中港台新生代

舞蹈作品,來自北京、台北、香

港、廣州、珠海、西安、南京及

長沙等地的舞者,將帶來創新及

多元化的舞蹈,共同探索中國現

代舞的現在和未來。

日期:14-15/2/2014(20:00)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 皇后

大道中 345 號 )

票價:HK$200/$140

一定聽過

古典名曲知多少

古典音樂為何能流傳百世,流行

至今?香港小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葉詠詩將會在音樂會介紹多首為

人熟悉的調子,包括柴可夫斯基

的《尤金.奧涅金》:波蘭舞曲、

德布西的《月光曲》、拉赫曼尼

諾夫的《練聲曲》等,讓你從那

一聽難忘的旋律,發掘古典音樂

的「流行密碼」。

日期:14-15/3/2014(19:30)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中環

愛丁堡廣場 5 號)

票價:HK$250/$180/$120

《茱莉小姐》

南非編劇 / 導演花柏,改編瑞典

文豪斯特林堡在 1888 年創作的

《茱莉小姐》,將故事放在南非

這個因種族隔離政策遺留很多問

題的地土。在慶祝南非廢除種族

隔離制度之後的自由日,一個高

尚的白人家庭裏,女兒茱莉小姐

和其黑人僕役約翰發生了一段一

發不可收拾的孽戀。一段超越階

級、種族、膚色的純真愛情,最

後還是敵不過摧毀人心的政治宿

命。

日期: 18-27/2/2014(19:45),

22-23/2/2014(15:00)

地點: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院 ( 灣

仔告士打道 1 號 )

票價:HK$480/$360/$220

不加鎖舞踊館

《莫大毛 Mr. Mok》

許冠傑唱:「從前有個人叫莫大

毛,日日攤响屋企等米路,神神

化化作風虛無,又唔願剃鬚…」

他是龍的傳人、香港市民、李小

龍和許冠傑的忠實 fans,為生計

用盡法寶,扭盡六壬。演出《莫

大毛》籍一個市井人物,將工廈

的排練室轉化成不同城市縮影,

場景驟眼似是你我日常經過的某

些角落。觀眾可以隨莫大毛的脈

搏起伏流動,轉換視線角度,一

起投入在他的生活當中。

日期:28/2,7/3/2014(20:00),

1-2,8-9/3/2014(15:00)

地點:不加鎖舞踴館(九龍新蒲

崗五芳街 5-7 號華懋工業

大廈 7 樓 D 室

網上登記,免費入場

53 本月節目精選Highlights52

Page 55: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北京 上海

徐震:沒頂公司出品

徐震是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的標誌

性人物之一,他對極盡龐雜的全

球資訊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獨特

的整合能力,並從中生產跨平臺

和跨媒介的作品,也表現出藝術

家個體對於國際當代藝術系統和

遊戲規則的關注及質疑。展覽展

出了逾 50 件裝置、10 件錄影、

40 件繪畫、拼貼和多件行為作

品,包括徐震自 1990 年代末開

始的早期個人創作,到 2009 年

創立「生產當代藝術」的沒頂公

司並用此身份創作,再到沒頂公

司推出的品牌「徐震」專為是次

創作的一系列新作品。

時間:即日至 18/4/2014(10:00-

19:00,逢星期一休館)

地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朝

陽區酒仙橋路 4 號 798 藝

術區)

免費入場

國話先鋒劇場

《請你對我說個謊》

在如今新人新作層出不窮的小劇

場話劇市場中,一部作品要存活

下來並非容易。

《請你對我說個謊》在首輪演出

後引起了戲劇界人士和觀眾的討

論,即將進行第二版的演出。大

齡女青年陶樂斯愛上了已婚的馬

桶設計師馬通,偷情前一刻,妻

子却敲響了家門,陶樂斯手忙腳

亂地想各種辦法周旋。這一刻無

限伸展拉長,純真和信任、理性

和約束、享樂和欲望輪番上陣…

這個夜晚將如何結束?

時間:12-16,18-23/2/2014

(19:30)

地點:北京國家話劇院先鋒劇場

(東城區東單三條 8-2號)

票價:¥280/¥180/¥100/¥50

《喜劇的憂傷》

這是一部「對子戲」,也就是雙

人話劇。抗日戰爭期間,由北平

遷往重慶的喜劇劇團的一名編劇

前往國民黨中央文化運動委員

會,將自己新創作的劇本呈交戲

劇審查科剛調任的審查官審查。

然而剛從前線負傷歸來的審查

官,極其厭惡戲劇,心懷夢想又

肩負整個劇團生存壓力的編劇一

次又一次拼命地完成審查官苛刻

的劇本修改意見,二人進行了一

場延續多日的爭論 ...

日期:8-11,13-16/2/2014

(19:30)

地點:上海大劇院(黃埔區人民

大道 300 號)

票價: ¥1280/¥980/¥680/

¥380/¥280/¥180

獨角獸與龍展覽紀錄片

邱志傑在探究上海與威尼斯兩個

城市、兩個博物館的館藏,和東

西方異質文化交流間的歷史脈絡

之後,創作了一系列大型概念地

圖,與兩尊新創制的獨角獸與龍

雕塑,嘗試古美術連結當代藝術

的可能性。這一系列作品在去年

的威尼斯雙年展展出,是次震旦

博物館將展出其精選作品及在威

尼斯雙年展展覽的紀錄片,邱志

傑也將於現場進行表演。

展期: 即日至 16/2/2014(10:00-

17:00,逢星期一休館)

地點:震旦博物館(浦東新區陸

家嘴富城路 99 號 5 樓)

免費入場

53

Page 56: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台北 高雄

《孽子》

2014 年 兩 廳 院 年 度 製 作《 孽

子》,首次以華文將白先勇的原

著小說搬上舞臺。不同於小說或

電視劇的寫實處理,舞臺版《孽

子》透過虛實交錯的場景、象徵

性的肢體與舞蹈,細膩地刻畫了

在禁忌猶深的 70 年代,孽子們

的漂流和渴望。細細道來的父子

親情和同志情愛牽引觀眾重返沒

有黎明的神祕「黑暗王國」,也

再現「青春鳥群」的悲歡年華。

日期:7-9,12-15/2/2014

(19:30),16/2/2014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臺北市中山

南路 21-1 號)

票價:NT$3800/$3200/$2500/

$2000/$1500/$1000/$600

陳以軒個展

《你是懂了嘛》

陳以軒旅居紐約臺北兩地,身旁

總有人找他訴說心事,他卻常常

覺得不被理解,這種矛盾使他產

生了這次展覽的概念。他試著用

歌劇表演、錄像、平面攝影與創

作書等多元形式去觸及關於傳

達、理解與感受之間的各種向

度。同名作品「你是懂了嘛」挑

選耳熟能詳的詠嘆調「公主徹夜

未眠」,用義大利原文音譯,將

歌詞改寫成不知所云的中文戲謔

獨白,臺上唱得真情,台下聽得

感動

日期:即日至 23/2/2014

(10:00-17:00,逢星期一

休館)

地點:關渡美術館(112 臺北市

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免費入場

歐卜劇團

《蘿絲小玫瑰》

玫瑰色泡泡般的夢幻小房間裡,

正上演一齣不可思議的歡樂夢

境:花朵偷偷從角落綻放、英勇

的牆壁群起鬧革命、鼠先生隨

著老爵士樂陶醉搖擺、庭院守

護神聚精會神的聽著「逼逼嘻」

廣播…法國雙人組合「歐卜劇

團」,以 50 年代黑人爵士女歌

手蘿絲 ‧ 墨菲 (Rose Murphy) 溫

柔纖細的歌聲貫串全劇,以甜蜜

的樂音、復古又卡通風格的舞

臺,與淘氣逗趣的雜耍戲法和俏

皮的肢體語言,呈現法式幽默的

小戲新風情。

日期: 7-8/3/2014(19:30),

8-9/3/2014(14:30)

地點: 高雄正港小劇場 ( 駁二藝

術特區蓬萊區 B9 倉庫近

高捷西子灣站出口二 )  

票價:NT$500

林文中舞團

《慢搖.滾》

在《小南管》以舞蹈及戲劇場

景,展演現代舞者學習南管過

程的奇趣後,延續《小 ‧ 結》

去公式的身體概念,編舞家林文

中這回以實驗南管、現代音樂、

現代舞的各種語調,讓當代與古

典在詩意的劇場狂想中,上演一

齣聲身相映、異拍即溶《慢搖.

滾》。

日期:15/3/2014(19:30)

地點: 高雄市衛武營藝文中心

281 棟展演廳 ( 鳳山區南

京路 449 之 1 號 )  

票價:NT$400

55 本月節目精選Highlights54

Page 57: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欣賞及贊助刊登

PACE Publishing Ltd

創作:陳永安(DonChan)性別 :男年齡 :47原居地 :香港身份 :業餘

作品:《昇華中的都市》 形式 :油畫呎吋 :24"x30"

今期支持作品

55

歡迎提供作品 * 原創者 - 姓名、性別、年齡、原居地、身份(學生 / 業餘 / 專職)、聯絡電話;作品 - 名稱、形式、尺寸請將作品連同基本資料 *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接受作品條款1. 創作形式不限。2. 作品必需原創。3. 作品版權屬原創者擁有,除「扶植計劃」外,不會用作其他用途。4. 作品一經贊助刊登原創者(如超過一人以一人為代表)可獲本刊 HK$500.00 以茲鼓勵。5. 本刊保留最終刊登權利。6. 來稿必須註明 : 作品為原創並不侵犯第三者的版權並授權《△志》出版。

作品投遞規格1. 靜態 - jpg2. 音像 - MP4 (贊助版面將會印上有關音像作品之鏈結及 QR-Code 資料)

其他贊助者如欲聯絡原創人或購買作品,本刊只代轉達,其他事項一概不參與。

鼓勵推動藝術創作扶植計劃

Page 58: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沙田蘇浙公學劇社二十年前的約會(2014172000),雖然我去不了,但很感動,真的實現了。

你們好嗎?

廿年後再見。

(編按:朱事八卦因事暫停一期)

廿年

朱事八卦

朱栢謙自稱玩開表演偽術,其

實一生也被表演偽術玩

謝。朱凌凌樂隊成員,

曾 為 中 英 劇 團 全 職 演

員,好想藝術。

57 56 藝術人隨筆Columns

Page 59: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每趟外遊,輕鬆的心情加上一切未接觸過的新

事物,總是感覺愉快的,但回程時,既有點想家,

又不捨異國情調的矛盾,難免教人牙癢癢,熱切期

待著下一次的旅程。然而這次哥本哈根之旅留給我

的,除了上期提到那些使人快樂的元素外,還有好

一大堆的問題不斷縈繞腦際。

Q1) 設計和生活為何能緊密連繫?—— 提起北

歐的地方,大家總很易想起他們一切有關生活的設

計,這次旅程分別到過丹麥設計博物館,被推介為

不可錯過的百貨商店,也在街頭巷尾逛了頗多家品

小店,可以說,若現時香港街道最常見的是藥房和

化妝品店的話,那哥本哈根的代表肯定是一切和生

活有關的 Design store,那種對生活和家居的要求,

是否只因北方晝短夜長,時常逗留在家所致?

Q2) 友善、尊重和互信從何而來? —— 九天的

旅程雖然只屬浮光掠影,但其中一樣使我印象最深

的,是無論收藏豐富的博物館或琳琅滿目的店舖,

總不會有過多保安或售貨員盯著你,相反偌大的空

間加上無遮無掩無玻璃罩,一件件珍貴的東西如此

放心地呈現在眼前時,感動的是得到一種信任。更

甚的是當小弟和太太到一所丹麥皇宮參觀時,場中

一名僅有的女保安,竟友善地主動建議我們隨便拍

照;其餘在早上出門碰到的早晨問好、跑步者的點

頭微笑、無幫襯仍誠懇有禮的店員,拿起地圖端詳

便走過來幫忙的紳士,種種窩心的人情味究竟是如

何培養出來的?

感受哥本哈根的快樂 ( 二 )

天仁囈語

Q3) 「自由城」可以能獨立於丹麥政府以外?

——「自由城」和「自由行」,一字之差,卻是截

然不同的故事,話說哥本哈根市內有一名為自由城

(Christiania) 的地方,由一群嬉皮士、藝術家、音樂

人、不滿政府的、無家可歸的…約於三十年前進駐

這個荒廢了的軍營,開始建立起一套自治的無政府

主義來。他們擁有自己的貨幣和宣稱獨立於歐盟,

多年來因大麻和治安問題,成了丹麥政府頭痛的難

題,一個千多人左右的小社區,最後竟能與政府和

平共存,更成了遊人的觀光點。到訪過後,那些大

麻的氣味和有機的「不是建築之建築」加起來成了

一個大大問號。

快樂的城市,不是因為這地方會製造很多快樂

給你,而是有開放、和平、尊重和互信的空間,讓

每個人都能有機會追尋快樂,我城,能有這樣的一

天嗎?

王天仁生於香港,2000 年畢業

於中文大學藝術系,擅

將撿來的廢木卡板創作

卡通動物造型的木雕,

超過十年藝術教育工作

經驗,游走於不同類型

跨界合作,熱愛知識、

信念、創意和實踐。

57

Page 60: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歡迎各位讀者向《△志》投稿、發表藝術創作、報道或評論:

電郵 : [email protected]電話 : +852 2111 1192傳真 : +852 2975 3146地址 :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4 室

歷史、制度、平行時空──《鄧世昌的歷史故事》

■ 文:王禧彤

■ 攝影:Ourtime Photography

■ 圖片提供:香港話劇團

《鄧世昌的歷史故事》為香港話劇團「新戲匠」系列內之劇目,文本由黑目鳥

劇團的創團人鄧世昌撰寫,邵美君執導。故事講述學生鄧寬一向在學校成績平

平而且品行不良,因一次考試不合格而決定逃學。當中透過他與好友阮嘉卉的

談話及老師在應否遵守學校制度把鄧寬趕出學校,抑或實行老師本份教好學生

之間的掙扎,探討制度下的生活狀態。劇目所以稱作《鄧世昌的歷史故事》,

當中與構成故事的鄧世昌有非常重要的聯繫,但這種關聯並非一般理解下歷史

人物鄧世昌對後世的影響,而是編劇投射的一個探索「歷史」本質含意 。

a 鄧寬(張翼東飾)從抗日英雄鄧世昌的事蹟

中,得到甚麼啟迪和領悟呢?

此文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

(香港分會)協助統籌,該

會由專業藝評人組成,網址:

www.iatc.com.hk

觀賞場次:8/12/2013 3:00pm

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a

59 58 People's Commune藝民公社

Page 61: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文本故事情節其實不算複雜,主線基本上清

晰可見:學生逃學,最後還是決定回到校園,當中

穿插老師如何想幫學生但無能為力的場景。但整個

劇目非以劇情作重點,而是透過這條主線引申出大

量訊息,刺激觀眾不斷思考,劇本看似寫實其實不

然。首先,單以編劇用自己的名字作劇目名稱足以

令觀眾產生疑惑,這個選擇令人有這樣的前設:即

使內容與編劇生平無關,亦必定與他的思維及感悟

有直接聯繫。因此往後劇情推進下透露的大量訊息,

甚至是鄧寬的一舉一動都看到編劇本人的影子,於

是將劇目視作其獨白並非毫不合理。故事有著學校

制度的框架設定,但內容沒有滲入足夠的學校元素

令學生觀眾容易代入環境(例如潮語運用)。相信

此處可理解為編劇最終想帶出的並非教育制度的缺

失,而是透過一名不被現今教育體制所接納的青年

鄧寬來質疑教育體制,再推進引申到對「體制」及

「生存」的嚴肅問題。觀察到編劇運用這種手法撰

寫故事後,令劇本內容一下子變得抽象,並非一個

傳統的線性劇情文本,整體是由多個場景及對話片

段堆砌而成。全劇出現了許多象徵性的鋪排,一開

始教職員間討論清明上河圖的情節看似無關重要,

但衛致遠老師提到歷史人物鄧世昌的愛犬太陽走出

了圖畫外,說了要不要找回,其實暗示了圖畫就是

一個體制,那麼太陽則比喻為體制外的人。這個鋪

排幫助劇目建立具批判及質疑的特質,引渡觀眾進

入其思考模式。

文本另一奇特之處在於碎片式的語言處理。鄧

寬與好友嘉卉雖然說話甚多,但令人感覺真正對話

的情況卻不多,二人好像在說同一個話題,但細聽

互不接話,有些部份甚至當作獨白也能接受。這種

處理手法對演員而言無疑增加了演繹難度,但當考

慮編劇用心,似乎頗為合理。「如果有一個咁既平

行時空,你呢,你係邊呀?」劇中這句對白看來提

供了一個假設﹣如果鄧寬存在於與嘉卉,更甚於與

全劇不一的平行時空,那樣他與別不同的想法及抽

離的對話正正令觀眾感受到處於劇目設定平行時空

的情況。

在內容及語言都頗為抽象的情況下,導演的處

理卻出奇地傾向寫實風格。可能考慮到觀眾不易明

白劇本,因此希望處理方面以較寫實的方式加強可

觀性,但另一方面反而影響觀眾如何看待劇目,容

易將其視為傳統敘事式故事。舞台清晰分為學校與

鄧寬逃學身處的山洞,場與場分隔有時過於清晰,

如果嘗試交錯重疊方式,甚至兩個區域同時演出,

或有助觀眾更快融入劇情。轉場時移動書桌次數頗

多的情況下,或多或少阻礙觀眾集中力,如能減省

不必要的移動可令推進更為順暢。

全劇及至後段鄧寬與眾人追逐象徵頓悟的蘋果

時,演員的肢體動作配合微微帶噪的背景音樂及橙

黃燈光看似有意營造一個平行時空,編劇在此首次

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歷史不斷重複,但世界停

止後,歷史就無意義。在此似乎可輪到觀眾反問,

所謂的重複真的是重複嗎?如果平行時空存在,歷

史到了平行時空還會是歷史嗎?

b 在校長施壓下,朱鳳娜( 柯嘉琪飾 ) 如何盡她

作為老師的責任?

c 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阮嘉卉(譚芷翎飾),

如何幫助鄧寬?b c

59

Page 62: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歡迎各位讀者向《△志》投稿、發表藝術創作、報道或評論:電郵 :[email protected]電話 :+85221111192傳真 :+85229753146地址 :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4 室

望見希望的眼睛—— 雲門 2《斷章》

■ 文:馮顯峰

■ 圖片提供:進念.二十面體

都市人每天在繁囂都市勞碌、穿梭,有多少人會抬頭看看高樓間的狹窄天空?偶爾停

下仰望的人,又望見了甚麼?「進念」在去年11月為香港觀眾帶來「雲門2」的表演。

上演的是由伍國柱編的,膾炙人口的作品——《斷章》。此作於 2004 年由德國卡薩

爾歌劇院舞蹈劇場首次公演。可惜伍國柱 2006 年患上血癌早逝,雲門 2決定把這齣

舞作保存,並於2007年在台灣作首演。換言之,「雲門2」的舞者是在編舞「不在場」

下把舞作再現,當中甚至有些舞者從未接觸過他。《斷章》原名Oculus,拉丁文解

作「眼睛」,或指神殿穹頂的眼狀窗孔。伍國柱在筆記裡寫到:「原來每一個願望背後,

都藏著一些失望的憂愁。」通過《斷章》這窗孔,筆者卻看見了人們的失望與憂愁背

後,滲著希望的曙光。

61 60 People's Commune藝民公社

Page 63: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自然不過的焦慮動作《斷章》裡有著不少主題動作,在舞作裡常常重

複。舞者以高速且碎密的腳步橫過舞台,又不斷地拍擊

或抖動身軀,抓癢喉嚨、頭⋯⋯這些都是我們日常遇到

壓力,或徬徨、緊張、焦急時會做的動作;亦常出現彎

身、跌下的動作,像遇到教人氣餒的事。舞者不時鼓腮

憋氣,或閉著嘴上半身向前傾,似乎對一些人事相當不

滿,欲痛罵一頓,卻忍著不說,就像人們日常社交的情

景。除了向前傾,緊閉口的動作在某些段落裡,更會加

上用力踹地、手握雙拳向上,就像人還對命運不滿,須

控訴上天。舞者的身體質感,亦表現出壓迫的狀態:肌

肉用力時的繃緊、急速的呼吸、不均的喘氣聲,使筆者

代入,並緊張和不安起來。

《斷章》的壓迫感還不止於此。伍國柱將動作重

複且加速,讓劇場裡的情緒堆疊放大。這種重複手法

(Repetition)在舞蹈劇場(Dance Theatre)相當常見。

但重複至甚麼地步,往往考驗編舞能否掌握舞作的推進

節奏。伍國柱巧妙地在能量累積至臨界點時,便加入一

下溫馨、窩心的動作,像一道𥌓光撥開先前厚厚的烏雲,

轉化整個劇場的能量。例如一男一女在右上方面向對

角,男的向前走數步,然後轉頭向女舞者示意,叫她跟

上前,但女舞者就站著不動。男舞者走回原點,再向前

走數步,回頭示意,女舞者依然站著不動。重複若干次,

觀眾或會產生各種的期待:這次回到原點再向前走,男

舞者是就此一走了之,抑或還是會再走回原點呢?當有

期望時,一直不動的女舞者拉住了男舞者的手,再碎步

上前。筆者見似有爭執的男女,最後還是能和好,不禁

心中暗喜。

伍國柱擅於擷取人們日常的反應,使動作本身有感

染人們的普遍性,讓觀眾身同感受。除此之外,《斷章》

還內含不同面向的時態呈現。天幕的雲海投映,從白天

慢慢演變至黃昏,是為一天;中段枯葉在台上飛舞,再

到舞者披上厚衣,是為一年;厚衣同時亦借喻人的各種

經歷和包袱﹣﹣從開始的祼身到捲背穿著大衣,是為一

生。短短七十分鐘,伍國柱讓觀眾歷盡了一生。

痛苦而美的人生《斷章》裡最難忘且感動的段落,是楊凌凱中段的

獨舞。她在空蕩的舞台以手帶動身體,猶如找尋失去了

的人與事。每下伸手卻落空,都深深挖進觀眾的內心。

她停下俯首、喘氣,為失去的一去不回而憂愁。當筆者

專注在楊凌凱的舞影時,亦勾起了失去至親的傷痛。台

上台下,熱淚盈眶。然而,背景播著約翰·帕赫貝爾所寫

的《D 大調卡農》,天幕投映夕陽將雲海染紅,是多麼

平和且優美的風景。台上風景就像我們的人生,充滿苦

澀的片段。但片段之間的溫情、美得動人的背景,足教

我們在人生路上見到希望。

天上的柱子整支《斷章》不乏講求速度的動作,但楊凌凱的獨

舞前,所有舞者也停下、聚在舞台的右上角。舞台上唯

一流動的就只有天幕上那片雲海。然後,雲海在背景擁

抱著哀傷的獨舞。謝幕時,舞者站在台的左下角,天幕

投映出伍國柱的遺照,像要提醒我們,剛才那七十分鐘,

他一直在「天上」看著。

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若人活在摯愛之人的記憶,

此人並非死去,只去遠行而已;但若此人被遺亡,這才

是死亡。」因著伍國柱的舞作,他會在人們的記憶裡歷

久常新,並在那天幕與舞者和觀眾分享感動。

61

Page 64: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歡迎各位讀者向《△志》投稿、發表藝術創作、報道或評論:電郵 :[email protected]電話 :+85221111192傳真 :+85229753146地址 : 香港灣仔港灣道 2 號 香港藝術中心 7 樓 704 室

歌詞中的意景■ 文:程盛年

我喜歡聽優美的旋律,繼而留意它的歌詞。後來

接觸多了,漸漸感受到填詞人或作詞者的功力,因為

有很多歌都是以詞譜曲的。

細數舊詞優雅我喜歡聽舊歌,時常上 YouTube 找尋五十至八十

年代的各類型歌曲,亦不時留意聽眾的評語。不少人

都感慨舊歌的旋律動聽,歌詞優雅,對現代時代曲的

評價則是不重旋律,較重節拍,歌詞又不文雅,有如

講話一樣。但我不知以前的文言文是否也和當時說話

一樣。以前開始聽歌是在收音機時代,如果旋律不動

聽,大扺早已跌出流行榜了。今天電腦時代,不聽旋

律可看畫面,旋律重視程度好像也大不如前。但以白

話譜詞進歌並非沒有佳作,比如八十年代由鬼才黃霑

所寫的〈忘盡心中情〉就是一個好例子,如果大家看

過劇集蘇乞兒,從他的經歷、情變、失意,到變成乞

兒的曲折故事,黄霑的歌詞寫盡他絕頂灰心,完全放

棄之意,如歌詞中一段:「…四海家鄉是,何地我懶

知…任腳走尺驅隨遇…難分醉醒,玩世就容易…」最

後結束竟然,「未記起從前名字」,真箇是神來之筆。

此曲由葉振棠唱紅,當然顧嘉輝作曲也是功不可沒。

我們亦應知此故事為電視劇創造出來的。其實廣東十

虎之一的蘇乞兒,文章記載甚少。據說他是湖南人,

靠一對鐡筷子和鐡碗走江湖。

事實上,有很多好歌也是先有詞才譜曲的,尤其

是一些出名的古詩詞,如蘇軾《水調歌頭》的「明月

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由鄧麗君唱紅了,王菲再唱

則另有一番清靈氣。較為少人唱的如阿鏜配曲元好問

的「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為黃友棣

教授作的合唱曲,聽董大彈胡笳弄的「蔡女昔造胡笳

聲…胡人落淚沾邊草…」,旋律、詞意皆一流。

用詞精煉意難忘很多好的歌詞,用字都相當簡單,但箇中關鍵

在於恰到好處。在我的印象中,最膾炙人口的詩莫如

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迹板橋霜…」,張繼的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和杜甫的

「細雨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

流…」等詩。箇中用的字皆簡,後面兩首皆有作曲家

配樂,要做到恰到好處,勝在擺字落點。隨即又令我

聯想起美國 shaker 舞曲〈simple gifts〉。它說“ 'tis

a gift to be simple, 'tis a gift to be free. 'tis the gift

to come down where we ought to be, and when we find

ourselves in the place just right, 'twill be in the valley

of love and delight...." 正如周璇名曲《黃葉舞秋風》,

如果黃葉不是「舞」秋風,你要用多少字去描述此

情景?還有 Bee Gees 的歌曲 "I started a joke, which

started the whole world crying....till I finally died,

which started whole world living..." 絕對是簡單對稱。

最後,我想寫一下令我尤其感動的歌曲,莫如英國一

首街知巷聞的歌〈drink to me only with thy eyes〉,

此詞是由 Ben Jonson 寫給 Celia 的一首詩, 其詩無一

愛字,只有精神交流,但已將個人愛慕之情表露無遺,

原歌是很值得被細讀和歌唱的。譜曲者姓名不詳,但

旋律之美使之成為經典,現嘗試將之翻譯如下:

請用妳的眼神向我祝酒,我將一樣回敬

或在酒杯留下一吻,我便不在意酒

我心靈湧現渴望,求妳賞我一杯聖酒

我縱使有瓊漿玉露,都不能與它交換

最近我送上一玫瑰花環,算不上怎樣讚頌妳

只望妳能將它呵護,使它能不凋謝

但妳只輕輕向它吸氣,便將它歸還

從此它的生命和香氣,我發誓,皆代表着妳

63 62 People's Commune藝民公社

Page 65: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63 大師傑作Masterpiece

喜長迎春2014

李雲俠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Page 66: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64 節目大晒冷Programmes

Classified Board

系列編號

(1) KidsFest 2014 (2) 台灣國際藝術節 2014 (3) 奇幻滿 Fun (4) 嶺南樂風系列 (5) 香港獨立劇場節 (6) 香港藝術節 2014

收藏五十年﹣故人故事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設計實驗場 ﹣ 2013 OCT-LOFT 創意節 展覽 ● 華僑城創意園 B10 ☼ ☼ ☼ ☼ ☼ ☼光景﹣澳門二十世紀風景畫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畫遊記﹣虛白齋藏畫選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陶瓷茶具創作展覽 2013 展覽 ● 香港茶具文物館 ☼ ☼ ☼ ☼ ☼ ☼遊河日誌 , 傱樹梅溪走來特展 展覽 ●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 ☼ ☼ ☼ ☼ ☼ ☼地下的中國~鳳翥龍翔 展覽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 ☼ ☼ ☼ ☼ ☼ ☼

「不在此處 不留彼岸」杜可風裝置展覽 展覽 ● LIBRAIRIE GALERIE ☼ ☼ ☼ ☼ ☼ ☼ ☼木石畫魂﹣賴少其作品展 展覽 ● 廣州藝術博物院 ☼ ☼ ☼ ☼ ☼ ☼岳敏君的“偶像製造”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 展覽 ● 廣州藝術博物院 ☼ ☼ ☼ ☼ ☼ ☼3D 炫幻藝術展 展覽 ● 廣州來又來廣場 ☼ ☼ ☼ ☼ ☼ ☼ ☼形相天真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百年金石 ﹣ 西泠印社歷任社長作品展 展覽 ● 塔石藝文館 ☼2013 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 展覽 ● 原廣東浮法玻璃廠 / 蛇口

客運碼頭舊倉庫☼ ☼ ☼ ☼ ☼ ☼ ☼

舊日戲院昔日情 展覽 ● 香港電影資料館 ☼ ☼ ☼ ☼ ☼ ☼殊「塗」同歸 展覽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 ☼ ☼ ☼ ☼ ☼ ☼時光.淬煉.影像.衫本博司學展 展覽 ● 學學文創志業大樓 ☼ ☼ ☼ ☼ ☼ ☼ ☼從製造到設計﹣ 20 世紀德國設計展 展覽 ● 何香凝美術館 ☼ ☼ ☼ ☼ ☼ ☼漫漫畫雙城:臺北 80 X 香港 90 展覽 ● 府中 15 新北市動畫故事館 ☼港深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 展覽 ● 觀塘渡輪碼頭 ☼ ☼ ☼ ☼ ☼ ☼ ☼1850 -1950 意大利托斯卡納油畫展 展覽 ● 廣東美術館 ☼ ☼ ☼ ☼ ☼ ☼香江琴緣 展覽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 ☼ ☼ ☼盛唐回憶﹣洛陽唐三彩珍品展 展覽 ● 民政總署畫廊 ☼ ☼ ☼ ☼ ☼ ☼ ☼萬青屴珍藏師友饋贈書畫印展覽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RYUCA 《如果你笑的話》畫展 展覽 ● Little MOCA ☼ ☼ ☼ ☼ ☼ ☼針情線韻:中國少數民族服與背帶 展覽 ●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動畫是日層皮﹣ 11 個藝術家的工作案例 展覽 ● 時代國際單位藝術中心 ☼ ☼ ☼ ☼ ☼ ☼磯部 光太郎 / 高岡 香苗 畫家雙人展 展覽 ● 金魚空間 ☼ ☼ ☼ ☼ ☼ ☼ ☼影藏歲月﹣香港舊照片展 展覽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 ☼ ☼ ☼ ☼蘭卡印象﹣斯里蘭卡主題攝影展 展覽 ● 紅專廠 ☼ ☼ ☼ ☼ ☼ ☼ ☼用我的〈 〉交换你的〈 〉 展覽 ● 台北國際藝術村 ☼全息現場:2012-2013 傅榆翔作品展 展覽 ● 53 美術館 ☼ ☼ ☼紀州庵雙年展 展覽 ● 紀州庵文學森林 ☼ ☼ ☼ ☼ ☼ ☼ ☼天人五衰 展覽 ● 北藝大關渡美術館 ☼ ☼ ☼ ☼ ☼ ☼你是懂了嘛 展覽 ● 北藝大關渡美術館 ☼ ☼ ☼ ☼ ☼ ☼布袋戲藝術大展 展覽 ● 華山 1914 文創園區 ☼ ☼ ☼ ☼ ☼ ☼ ☼加藤泉中國個展 展覽 ● 貝浩登香港畫廊 ☼ ☼ ☼ ☼ ☼未來的消逝 展覽 ● Galerie du Monde ☼

「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展覽 展覽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 ☼ ☼ ☼Ebru Yugun 《 Inside》 展覽 ● Yallay Gallery ☼ ☼ ☼梁思鳴個展 展覽 ● 安全口畫廊 ☼ ☼ ☼ ☼ ☼ ☼ ☼字旅﹣亞洲新銳平面設計展 展覽 ● K11 ☼ ☼ ☼ ☼ ☼ ☼ ☼ “Walk the Line” 藝術聯展 展覽 ● Simon Lee 畫廊 ☼ ☼ ☼ ☼ ☼ ☼ ☼Sergej Jensen: Evian 展覽 ● White Cube ☼ ☼ ☼ ☼ ☼周英華《畫家的秘訣》 展覽 ● Pearl Lam Galleries ☼ ☼ ☼ ☼ ☼ ☼Amos Duggan : Breakout 展覽 ● Fabrik Gallery ☼ ☼法蘭克.蓋瑞《 魚燈》 展覽 ● 高古軒 ☼ ☼ ☼ ☼ ☼白馬·升月﹣許培武攝影展 展覽 ● 扉藝廊 ☼ ☼ ☼ ☼ ☼ ☼ ☼

《滿.空》陳啟駿個展 展覽 ● 藝術創庫基金 ☼ ☼ ☼ ☼ ☼ ☼ ☼《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特展 展覽 ● 國立中正紀念堂 ☼ ☼ ☼ ☼ ☼ ☼ ☼

火花!收藏家學會 展覽 ● 油街實現展覽廳 ☼ ☼ ☼ ☼ ☼ ☼ ☼和風瑞氣貫南西﹣海南省、西藏自治區春節習俗展 展覽 ● 盧廉若公園春草堂 ☼ ☼ ☼ ☼ ☼ ☼ ☼剪下生輝﹣李雲俠剪紙藝術年代展 展覽 ● 香港中文大學 ☼ ☼ ☼ ☼ ☼ ☼ ☼What the Ladybird Heard(1) 合家歡 ● 香港演藝學院 10:00

12:0017:00 17:00 10:00

12:00

9/2 10/2 11/2 12/2 13/2 14/2 15/2

種類節目名稱

地 區

北 日一二三四五六

場地 時間~ Feb 二月

9 15

Page 67: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65 Classified Board

系列編號

(1) KidsFest 2014 (2) 台灣國際藝術節 2014 (3) 奇幻滿 Fun (4) 嶺南樂風系列 (5) 香港獨立劇場節 (6) 香港藝術節 2014

耀群聲粵劇團《折子戲》 中國戲曲 ● 高山劇場 14:1519:15

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1) 合家歡 ● 香港演藝學院 15:0017:00

17:00 17:0019:15

《孽子》(2) 戲劇 ● 國家戲劇院 14:30 19:30 19:30 19:30 19:30PercDuction 音樂 ● 國家戲劇院 14:30憶往琴聲 2014 張嘉倫鋼琴獨奏會 音樂 ● 國家演奏廳 14:30教父 電影 ● 香港藝術中心 14:301PERSONE x fullcupmusic 音樂 ● Full Cup Cafe 15:00Jazz Clube de Macau《爵士樂表演》 音樂 ● 民署大樓地下 15:15粵劇新星展演 中國戲曲 ● 西九大戲棚 19:00諸神的深慾 電影 ● 香港藝術中心 19:00 18:30市民管樂團新年音樂會 音樂 ● 台北市社教館 19:30耀群聲粵劇團《六國大封相 送子還妻慶團圓》 中國戲曲 ● 高山劇場 19:30

《中國舞蹈向前看 2014》 舞蹈 ● 廣東現代舞團小劇場 20:00粵劇演出﹣《三打白骨精》 中國戲曲 ● 沙田大會堂 19:30耀群聲粵劇團《文武狀元爭駙馬》 中國戲曲 ● 高山劇場 19:30樂點《 春天的琴聲 》 音樂 ● 香港大會堂 20:00粵劇演出﹣《穆桂英大破洪州》 中國戲曲 ● 沙田大會堂 19:30耀群聲粵劇團《周瑜血戰蘆花蕩》 中國戲曲 ● 高山劇場 19:30耀群聲粵劇團《雙槍陸文龍》 中國戲曲 ● 高山劇場 19:30春天實驗劇團《南海十三郎》 戲劇 ● 西九大戲棚 19:45 19:45 19:45 19:45耀群聲粵劇團《送子還妻慶團圓》 中國戲曲 ● 高山劇場 19:30花好月圓鬧元宵﹣ 2014 廣州新春音樂會 音樂 ● 星海音樂廳 20:00

《湊熱鬧》一齣偶的鬧劇 戲劇 ● 牯嶺街小劇場 19:30 14:3019:30

《萬家喜慶賀馬年》元宵賞燈晚會 音樂 ● 盧簾若公園 19:30台北曲藝團 ﹣「藝」馬當先笑迎春 合家歡 ● 文山劇場 19:30 14:30娃娃兵進音樂廳 15《夜弄土地公》 合家歡 ● 國家音樂廳 19:30日本昆蟲記 電影 ● 香港藝術中心 19:30董陽孜《騷》(2) 舞蹈 ● 國家戲劇院 19:30 14:30

19:30香港中樂團《香港情懷》 音樂 ● 香港歷史博物館 19:30香港小交響樂團《一定聽過古典名曲知多少》 音樂 ● 香港大會堂 19:30 19:30一舊飯團《 我們很快樂》 戲劇 ● 香港藝術中心 20:00 20:00三角關係《手牽手》 戲劇 ● 沙田大會堂 20:00 20:00可愛的一朵玫瑰花﹣ 2014 情人節音樂會 音樂 ● 星海音樂廳 20:00城市當代舞蹈團《中國舞蹈向前看 2014 》 舞蹈 ● 上環文娛中心 20:00 20:00女人與男人的戰爭 戲劇 ● 澳門文化中心 20:00 20:00春天實驗劇團《神勇女殺手決戰霹靂黑玫瑰》 音樂 ● 屯門大會堂 20:00 20:00香港城市室樂團《情動法蘭明高》 舞蹈 ● 沙田大會堂 20:00 20:00

《多媒體.多面睇》講座 講座 ● 香港藝術中心 20:00唯獨舞台《DOGs》 音樂 ● 香港理工大學 20:00 20:00One Night in Macao 音樂 ● 澳門文化中心 21:30 21:30臺北木偶劇團《孫悟空大戰火燄山》 合家歡 ● 大稻埕戲苑 14:00人類學入門 電影 ● 香港藝術中心 14:30台北愛樂室內樂坊《阿拉丁》 合家歡 ● 台北愛樂暨梅哲音樂文化館 14:30賞樂坊劇團《秋雨紅樓》 中國戲曲 ● 大稻埕戲苑 14:30曾成偉、曾河古琴演奏會(蜀派) 音樂 ● 南蓮園池 14:30

19:30The Gruffalo's Child(1) 合家歡 ● 香港演藝學院 15:00

17:00好友好報《彩虹下下,抱擁牠》 戲劇 ● 牛池灣文娛中心 15:00

20:00澳門弦樂協會《弦樂表演》 音樂 ● 民署大樓地下 15:15前維也納愛樂首席小提琴獨奏會 音樂 ● 國家演奏廳 19:30北醫管弦樂團《未完待序.維也納經典》 音樂 ● 國家音樂廳 19:30香港管弦樂團籌款音樂會 2014 音樂 ● 香港文化中心 19:30DMR School of Ballet《 Ask Alice》 舞蹈 ● 青年廣場 20:00阿特蘭大號 電影 ● 香港藝術中心 21:45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種類節目名稱

地 區

北 日一二三四五六

場地 時間~ Jan 一月

9 15

Page 68: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66 節目大晒冷Programmes

Classified Board

系列編號

(1) KidsFest 2014 (2) 台灣國際藝術節 2014 (3) 奇幻滿 Fun (4) 嶺南樂風系列 (5) 香港獨立劇場節 (6) 香港藝術節 2014

收藏五十年﹣故人故事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設計實驗場 ﹣ 2013 OCT-LOFT 創意節 展覽 ● 華僑城創意園 B10 ☼ ☼ ☼ ☼ ☼ ☼光景﹣澳門二十世紀風景畫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畫遊記﹣虛白齋藏畫選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陶瓷茶具創作展覽 2013 展覽 ● 香港茶具文物館 ☼ ☼ ☼ ☼ ☼ ☼遊河日誌 , 傱樹梅溪走來特展 展覽 ●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 ☼ ☼ ☼ ☼ ☼ ☼地下的中國~鳳翥龍翔 展覽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 ☼ ☼ ☼ ☼ ☼ ☼

「不在此處 不留彼岸」杜可風裝置展覽 展覽 ● LIBRAIRIE GALERIE ☼ ☼ ☼ ☼ ☼ ☼ ☼木石畫魂﹣賴少其作品展 展覽 ● 廣州藝術博物院 ☼ ☼ ☼ ☼ ☼ ☼岳敏君的“偶像製造”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 展覽 ● 廣州藝術博物院 ☼ ☼ ☼ ☼ ☼ ☼3D 炫幻藝術展 展覽 ● 廣州來又來廣場 ☼ ☼ ☼ ☼ ☼2013 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 展覽 ● 原廣東浮法玻璃廠 / 蛇口

客運碼頭舊倉庫☼ ☼ ☼ ☼ ☼ ☼ ☼

舊日戲院昔日情 展覽 ● 香港電影資料館 ☼ ☼ ☼ ☼ ☼ ☼殊「塗」同歸 展覽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 ☼ ☼ ☼ ☼ ☼ ☼時光.淬煉.影像.衫本博司學展 展覽 ● 學學文創志業大樓 ☼ ☼ ☼ ☼ ☼ ☼ ☼從製造到設計﹣ 20 世紀德國設計展 展覽 ● 何香凝美術館 ☼ ☼ ☼ ☼ ☼ ☼港深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 展覽 ● 觀塘渡輪碼頭 ☼ ☼ ☼ ☼ ☼ ☼ ☼1850 -1950 意大利托斯卡納油畫展 展覽 ● 廣東美術館 ☼ ☼ ☼ ☼ ☼ ☼香江琴緣 展覽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 ☼ ☼ ☼盛唐回憶﹣洛陽唐三彩珍品展 展覽 ● 民政總署畫廊 ☼ ☼ ☼ ☼ ☼ ☼ ☼萬青屴珍藏師友饋贈書畫印展覽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RYUCA 《如果你笑的話》畫展 展覽 ● Little MOCA ☼ ☼ ☼ ☼ ☼ ☼動畫是日層皮﹣ 11 個藝術家的工作案例 展覽 ● 時代國際單位藝術中心 ☼ ☼ ☼ ☼ ☼ ☼磯部 光太郎 / 高岡 香苗 畫家雙人展 展覽 ● 金魚空間 ☼ ☼ ☼ ☼ ☼ ☼ ☼影藏歲月﹣香港舊照片展 展覽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 ☼ ☼ ☼ ☼蘭卡印象﹣斯里蘭卡主題攝影展 展覽 ● 紅專廠 ☼ ☼ ☼ ☼ ☼ ☼ ☼紀州庵雙年展 展覽 ● 紀州庵文學森林 ☼ ☼ ☼ ☼ ☼ ☼ ☼天人五衰 展覽 ● 北藝大關渡美術館 ☼ ☼ ☼ ☼ ☼ ☼你是懂了嘛 展覽 ● 北藝大關渡美術館 ☼ ☼ ☼ ☼ ☼ ☼布袋戲藝術大展 展覽 ● 華山 1914 文創園區 ☼ ☼ ☼ ☼ ☼ ☼ ☼加藤泉中國個展 展覽 ● 貝浩登香港畫廊 ☼ ☼ ☼ ☼ ☼

「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展覽 展覽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 ☼ ☼ ☼梁思鳴個展 展覽 ● 安全口畫廊 ☼ ☼ ☼ ☼ ☼ ☼ ☼字旅﹣亞洲新銳平面設計展 展覽 ● K11 ☼ ☼ ☼ ☼ ☼ ☼ ☼ “Walk the Line” 藝術聯展 展覽 ● Simon Lee 畫廊 ☼ ☼ ☼ ☼ ☼ ☼ ☼Sergej Jensen: Evian 展覽 ● White Cube ☼ ☼ ☼ ☼ ☼周英華《畫家的秘訣》 展覽 ● Pearl Lam Galleries ☼ ☼ ☼ ☼ ☼ ☼法蘭克.蓋瑞《 魚燈》 展覽 ● 高古軒 ☼ ☼ ☼ ☼ ☼白馬·升月﹣許培武攝影展 展覽 ● 扉藝廊 ☼ ☼ ☼ ☼ ☼ ☼ ☼

《滿.空》陳啟駿個展 展覽 ● 藝術創庫基金 ☼ ☼ ☼ ☼ ☼ ☼ ☼《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特展 展覽 ● 國立中正紀念堂 ☼ ☼ ☼ ☼ ☼ ☼ ☼

火花!收藏家學會 展覽 ● 油街實現展覽廳 ☼ ☼ ☼ ☼ ☼ ☼ ☼和風瑞氣貫南西﹣海南省、西藏自治區春節習俗展 展覽 ● 盧廉若公園春草堂 ☼ ☼ ☼ ☼ ☼ ☼ ☼藝術節展覽 (6) 展覽 ● 香港文化中心 ☼ ☼ ☼ ☼ ☼The Gruffalo's Child(1) 合家歡 ● 香港演藝學院 10:00

12:00春天實驗劇團《魔法國王灰姑娘之遺失的寶石》 戲劇 ● 屯門大會堂 14:00

16:3014:30

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1) 合家歡 ● 香港演藝學院 15:0017:00

三角關係《手牽手》 戲劇 ● 沙田大會堂 15:00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好友好報《彩虹下下,抱擁牠》 戲劇 ● 牛池灣文娛中心 15:0020:00

發條橙 電影 ● 14:00《孽子》(2) 戲劇 ● 國家戲劇院 14:30

16/2 17/2 18/2 19/2 20/2 21/2 22/2

種類節目名稱

地 區

北 日一二三四五六

場地 時間~ Feb 二月

16 22

Page 69: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67 Classified Board

系列編號

(1) KidsFest 2014 (2) 台灣國際藝術節 2014 (3) 奇幻滿 Fun (4) 嶺南樂風系列 (5) 香港獨立劇場節 (6) 香港藝術節 2014

《湊熱鬧》一齣偶的鬧劇 戲劇 ● 牯嶺街小劇場 14:30台北曲藝團 ﹣「藝」馬當先笑迎春 合家歡 ● 文山劇場 14:30董陽孜《騷》(2) 舞蹈 ● 國家戲劇院 14:30賞樂坊劇團《三個傻瓜 - 黃麗萍小生專場》 中國戲曲 ● 大稻埕戲苑 14:30The Chambermaids Play! Family Concert : Wind Quintet

音樂 ● 香港演藝學院 15:00

唯獨舞台《DOGs》 音樂 ● 香港理工大學 15:00 20:00 20:00 20:00 20:00澳門弦樂協會《弦樂表演》 音樂 ● 民署大樓地下 15:15澳門管弦樂團管弦樂演奏會 音樂 ● 氹仔消防局前地 16:30無盡的慾望 電影 ● 香港藝術中心 17:30被盜的情慾 電影 ● 香港藝術中心 19:30春天實驗劇團《南海十三郎》 戲劇 ● 西九大戲棚 19:45 19:45 19:45 19:45 19:45 19:45 19:45DMR School of Ballet《 Ask Alice》 舞蹈 ● 青年廣場 20:00Jazz World Live Series: Larry Carlton Trio 音樂 ● 香港浸會大學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一舊飯團《 我們很快樂》 戲劇 ● 香港藝術中心 20:00香港潮樂演奏團「潮州鑼鼓樂專場」(4) 音樂 ● 油麻地戲院 20:00發條橙 電影 ● 19:30 Bollywood Music concert 音樂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19:30琴海奇航 II ~音繪周成龍﹣胡琴作品專場音樂會 音樂 ● 國家演奏廳 19:30米蘭史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吉賽爾》(6) 舞蹈 ● 香港文化中心 19:30 19:30 19:30 19:30 14:30

19:30《茱莉小姐》(6) 戲劇 ● 香港演藝學院 19:45 19:45 19:45 19:45 15:00

19:45科隆愛樂樂團 (6) 音樂 ● 香港文化中心 20:00青年藝術家 : 梁﹣何雙鋼琴音樂會 音樂 ● 深圳保利劇院 20:00黑眼睛跨劇團﹣パン ( 音同胖 ) 節 戲劇 ● 牯嶺街小劇場 19:30 19:30 19:30孤兒院製作《拾回》 戲劇 ● 牛池灣文娛中心 20:00 20:00 15:00瑪利亞芝傲.皮莉斯與蘇格蘭室樂團 (6) 音樂 ●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20:00大酒店有個荷李活 戲劇 ●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20:00 15:00

20:00造夢者 + 醉岸居《黑鐵蝴蝶》 戲劇 ● 葵青劇院 19:45 14:30

19:45《季利安計畫》(2) 舞蹈 ● 國家戲劇院 19:30 14:30

19:30《種歌.眾歌》胡德夫音樂會 (2) 音樂 ● 國家音樂廳 19:30

十方樂集週末音樂會《楊欣展鋼琴獨奏會》 音樂 ● 十方樂集音樂劇場 19:30喬瑟夫.納許現代舞團《伍采克》(2) 舞蹈 ● 國家戲劇院 19:30 14:30

19:30蘇格蘭芭蕾舞團 《仙凡之戀 搖滾激情篇》(6) 舞蹈 ● 沙田大會堂 19:30 19:30Ring-a-Ring-o' Rosie 戲劇 ● 藝穗會 20:00 19:00人在她城 戲劇 ● 澳門文化中心 20:00 20:00大細路劇團《砵砵車的奇幻旅程》(3) 合家歡 ● 屯門大會堂 20:00 15:00

20:00好戲量《火柴人決戰陰質教育》(5) 戲劇 ● 伊利沙伯體育館 20:00崔莎.布朗舞蹈團 (6) 舞蹈 ● 香港演藝學院 20:00 20:00布利斯托爾老域劇團 暨 南非木偶劇團 《仲夏夜之夢》(6) 戲劇 ● 香港大會堂 20:00 15:00

20:00春天實驗劇團《神勇女殺手決戰霹靂黑玫瑰》 音樂 ● 屯門大會堂 20:00 20:00香港戲劇協會《重唱四重唱》 戲劇 ● 葵青劇院 20:00 15:00

《多媒體.多面睇》講座 講座 ● 香港藝術中心 20:00sgt. Live In Hong Kong 音樂 ● hidden agenda 20:30

《茱莉小姐》演後談 (6) 講座 ● 香港演藝學院 21:20崔莎.布朗舞蹈團 演後談 (6) 講座 ● 香港演藝學院 22:00寶島中年.勇氣之旅 音樂 ● 臺北市中山堂 14:30Jazz Clube de Macau《爵士樂表演》 音樂 ● 民署大樓地下 15:15

《笙聲不息》 音樂 ● 國家音樂廳 19:30尚和歌仔戲劇團 - 禪風鉅作《不負如來不負卿》 戲劇 ● 台北市社教館 19:30神勇女殺手決戰霹靂黑玫瑰 音樂 ● 屯門大會堂 20:00約翰.歐康納鋼琴獨奏會 (6) 音樂 ● 荃灣大會堂 20:00香港中樂團 「樂旅中國 VIII」(6) 音樂 ● 香港大會堂 20:00蘇格蘭芭蕾舞團 《仙凡之戀 搖滾激情篇》演後談 (6) 講座 ● 沙田大會堂 21:10

16/2 17/2 18/2 19/2 20/2 21/2 22/2

種類節目名稱

地 區

北 日一二三四五六

場地 時間~ Feb 二月

16 22

Page 70: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68 節目大晒冷Programmes

Classified Board

系列編號

(1) KidsFest 2014 (2) 台灣國際藝術節 2014 (3) 奇幻滿 Fun (4) 嶺南樂風系列 (5) 香港獨立劇場節 (6) 香港藝術節 2014

收藏五十年﹣故人故事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設計實驗場 ﹣ 2013 OCT-LOFT 創意節 展覽 ● 華僑城創意園 B10 ☼ ☼ ☼ ☼ ☼ ☼光景﹣澳門二十世紀風景畫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畫遊記﹣虛白齋藏畫選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陶瓷茶具創作展覽 2013 展覽 ● 香港茶具文物館 ☼ ☼ ☼ ☼ ☼ ☼遊河日誌 , 傱樹梅溪走來特展 展覽 ●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 ☼ ☼ ☼ ☼ ☼ ☼地下的中國~鳳翥龍翔 展覽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 ☼ ☼ ☼ ☼ ☼ ☼

「不在此處 不留彼岸」杜可風裝置展覽 展覽 ● LIBRAIRIE GALERIE ☼ ☼ ☼ ☼ ☼ ☼ ☼木石畫魂﹣賴少其作品展 展覽 ● 廣州藝術博物院 ☼ ☼ ☼ ☼ ☼ ☼中國紫檀博物館館藏珍品特展 展覽 ● 廣州藝術博物院 ☼ ☼ ☼ ☼ ☼2013 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 展覽 ● 原廣東浮法玻璃廠 / 蛇口

客運碼頭舊倉庫☼ ☼ ☼ ☼ ☼ ☼

舊日戲院昔日情 展覽 ● 香港電影資料館 ☼ ☼ ☼ ☼ ☼ ☼殊「塗」同歸 展覽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 ☼ ☼ ☼ ☼ ☼ ☼時光.淬煉.影像.衫本博司學展 展覽 ● 學學文創志業大樓 ☼ ☼ ☼ ☼ ☼ ☼ ☼從製造到設計﹣ 20 世紀德國設計展 展覽 ● 何香凝美術館 ☼ ☼ ☼ ☼ ☼ ☼港深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 展覽 ● 觀塘渡輪碼頭 ☼ ☼ ☼ ☼ ☼ ☼1850 -1950 意大利托斯卡納油畫展 展覽 ● 廣東美術館 ☼ ☼ ☼ ☼ ☼ ☼香江琴緣 展覽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 ☼ ☼ ☼盛唐回憶﹣洛陽唐三彩珍品展 展覽 ● 民政總署畫廊 ☼ ☼ ☼ ☼ ☼ ☼ ☼萬青屴珍藏師友饋贈書畫印展覽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RYUCA 《如果你笑的話》畫展 展覽 ● Little MOCA ☼ ☼ ☼ ☼ ☼ ☼動畫是日層皮 ﹣ 11 個藝術家的工作案例 展覽 ● 時代國際單位藝術中心 ☼磯部 光太郎 / 高岡 香苗 畫家雙人展 展覽 ● 金魚空間 ☼ ☼ ☼ ☼ ☼ ☼ ☼影藏歲月﹣香港舊照片展 展覽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 ☼ ☼ ☼ ☼蘭卡印象﹣斯里蘭卡主題攝影展 展覽 ● 紅專廠 ☼紀州庵雙年展 展覽 ● 紀州庵文學森林 ☼天人五衰 展覽 ● 北藝大關渡美術館 ☼你是懂了嘛 展覽 ● 北藝大關渡美術館 ☼布袋戲藝術大展 展覽 ● 華山 1914 文創園區 ☼ ☼ ☼ ☼ ☼ ☼ ☼加藤泉中國個展 展覽 ● 貝浩登香港畫廊 ☼ ☼ ☼ ☼ ☼

「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展覽 展覽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 ☼ ☼ ☼字旅﹣亞洲新銳平面設計展 展覽 ● K11 ☼ ☼ ☼ ☼ ☼ ☼ ☼ “Walk the Line” 藝術聯展 展覽 ● Simon Lee 畫廊 ☼ ☼ ☼ ☼ ☼ ☼ ☼Sergej Jensen: Evian 展覽 ● White Cube ☼ ☼ ☼ ☼ ☼周英華《畫家的秘訣》 展覽 ● Pearl Lam Galleries ☼ ☼ ☼ ☼ ☼ ☼法蘭克.蓋瑞《 魚燈》 展覽 ● 高古軒 ☼ ☼ ☼ ☼ ☼白馬·升月﹣許培武攝影展 展覽 ● 扉藝廊 ☼ ☼ ☼ ☼ ☼ ☼

《滿.空》陳啟駿個展 展覽 ● 藝術創庫基金 ☼ ☼ ☼ ☼ ☼ ☼ ☼《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特展 展覽 ● 國立中正紀念堂 ☼ ☼ ☼ ☼ ☼ ☼ ☼

火花!收藏家學會 展覽 ● 油街實現展覽廳 ☼ ☼ ☼ ☼ ☼ ☼ ☼和風瑞氣貫南西﹣海南省、西藏自治區春節習俗展 展覽 ● 盧廉若公園春草堂 ☼藝術節展覽 (6) 展覽 ● 香港文化中心 ☼ ☼ ☼ ☼ ☼大細路劇團《砵砵車的奇幻旅程》(3) 合家歡 ● 屯門大會堂 11:00

15:00春天實驗劇團《魔法國王灰姑娘之遺失的寶石》 戲劇 ● 屯門大會堂 14:00

16:30蘇格蘭芭蕾舞團 《仙凡之戀 搖滾激情篇》(6) 舞蹈 ● 沙田大會堂 14:30

19:30造夢者 + 醉岸居《黑鐵蝴蝶》 戲劇 ● 葵青劇院 14:30

19:45《茱莉小姐》(6) 戲劇 ● 香港演藝學院 15:00

19:4519:45 19:45 19:45

唯獨舞台《DOGs》 音樂 ● 香港理工大學 15:00三角關係《手牽手》 戲劇 ● 沙田大會堂 15:00

20:00布利斯托爾老域劇團 暨 南非木偶劇團

《仲夏夜之夢》(6)戲劇 ● 香港大會堂 15:00

20:00《季利安計畫》(2) 舞蹈 ● 國家戲劇院 14:30

台北愛樂室內樂坊《阿拉丁》 合家歡 ● 台北愛樂暨梅哲音樂文化館 14:30喬瑟夫.納許現代舞團《伍采克》(2) 舞蹈 ● 國家戲劇院 14:30尚和歌仔戲劇團 - 禪風鉅作《不負如來不負卿》 戲劇 ● 台北市社教館 14:30銳不可當~成田達輝小提琴獨奏會 音樂 ● 國家音樂廳 14:30

23/2 24/2 25/2 26/2 27/2 28/2 1/3

種類節目名稱

地 區

北 日一二三四五六

場地 時間~Feb Mar二月 三月

23 1

Page 71: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69 Classified Board

系列編號

(1) KidsFest 2014 (2) 台灣國際藝術節 2014 (3) 奇幻滿 Fun (4) 嶺南樂風系列 (5) 香港獨立劇場節 (6) 香港藝術節 2014

大酒店有個荷李活 戲劇 ● 香港文化中心 15:0020:00

Jazz Clube de Macau《爵士樂表演》 音樂 ● 民署大樓地下 15:15澳門結他協會結他演奏會 音樂 ● 氹仔消防局前地 16:30劉家伶郭牧萱雙鋼琴音樂會《舞動人生》 音樂 ● 國家演奏廳 19:30黑眼睛跨劇團﹣パン ( 音同胖 ) 節 戲劇 ● 牯嶺街小劇場 19:30 19:30 19:30 19:30春天實驗劇團《南海十三郎》 戲劇 ● 西九大戲棚 19:45 19:45 19:45P.S Your cat is deaad 戲劇 ● 香港藝術中心 20:00約翰.歐康納鋼琴獨奏會 (6) 音樂 ● 香港大會堂 20:00季利安作品 演後談 (6) 講座 ● 葵青劇院 21:40台大交響樂團《印象布拉姆斯》 音樂 ● 國家音樂廳 19:30季利安作品 (6) 舞蹈 ● 葵青劇院 20:00 20:00俄羅斯莫伊謝耶夫舞團 (6) 舞蹈 ● 香港文化中心 19:30 19:30 19:30亞夫迪娃鋼琴獨奏會 (6) 音樂 ● 香港演藝學院 20:15重寫莎士比亞 ( 演後談)(6) 講座 ● 香港大會堂 22:45十方樂集

《巴洛克詩集音樂會 Anthologia barocca》音樂 ● 十方樂集音樂劇場 19:30

埃梅劇團《愛情剖面》(2) 戲劇 ● 國家戲劇院 19:30 14:3019:30

臺灣國樂團《王者之聲》- 當編鐘遇上管風琴 (2) 音樂 ● 國家音樂廳 19:30與你同行劇團《罪.愛》(2) 戲劇 ● 國家戲劇院 19:30 19:30

《哈姆雷特 × 馬克白》(姣盡腦汁版) 戲劇 ● 葵青劇院 20:00 20:00大細路劇團《砵砵車的奇幻旅程》(3) 合家歡 ● 沙田大會堂 20:00 15:00

20:00格里哥利.波特 (6) 音樂 ●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20:00香港小交響樂團與葛羅夫納 (6) 音樂 ● 香港大會堂 20:00

《多媒體.多面睇》講座 講座 ● 香港藝術中心 20:00香港潮樂演奏團「潮州鑼鼓樂專場」(4) 音樂 ● 油麻地戲院 20:00新銳舞台系列:《森林海中的紅樓》(6) 戲劇 ● 香港文化中心 20:15 15:15

20:15朴惠允與科利安.奧歷小提琴鋼琴音樂會 (6) 音樂 ● 香港演藝學院 20:152014 梁竹君鋼琴獨奏會 ~ 動靜之間 音樂 ● 國家演奏廳 14:30中國國家話劇院 《羅密歐與朱麗葉》(6) 戲劇 ● 香港演藝學院 15:00

20:00《森林海中的紅樓》演後談 (6) 講座 ● 香港文化中心 17:00

安潔拉.休伊特鋼琴獨奏會 音樂 ● 國家音樂廳 19:30市民管樂團 -2014 舞力全開 音樂 ● 台北市社教館 19:30梅爾劇團《亂世浮雲》( 伊朗篇 )(6) 戲劇 ● 香港演藝學院 19:45木管家庭五口子 音樂 ● 星海音樂廳 20:00香港中樂團《胡琴弦說》 音樂 ● 上環文娛中心 20:00柯迪凡托合奏團 (6) 音樂 ● 香港演藝學院 20:15

23/2 24/2 25/2 26/2 27/2 28/2 1/3

種類節目名稱

地 區

北 日一二三四五六

場地 時間~Feb Mar二月 三月

23 1

2/3 3/3 4/3 5/3 6/3 7/3 8/3

種類節目名稱

地 區

北 日一二三四五六

場地 時間~ Mar 三月

2 8

收藏五十年﹣故人故事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設計實驗場 ﹣ 2013 OCT-LOFT 創意節 展覽 ● 華僑城創意園 B10 ☼ ☼ ☼ ☼ ☼ ☼光景﹣澳門二十世紀風景畫 展覽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 ☼ ☼ ☼畫遊記﹣虛白齋藏畫選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陶瓷茶具創作展覽 2013 展覽 ● 香港茶具文物館 ☼ ☼ ☼ ☼ ☼ ☼遊河日誌 , 傱樹梅溪走來特展 展覽 ●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 ☼ ☼ ☼ ☼ ☼ ☼地下的中國~鳳翥龍翔 展覽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木石畫魂﹣賴少其作品展 展覽 ● 廣州藝術博物院 ☼ ☼ ☼ ☼ ☼ ☼舊日戲院昔日情 展覽 ● 香港電影資料館 ☼殊「塗」同歸 展覽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 ☼ ☼ ☼ ☼ ☼ ☼時光.淬煉.影像.衫本博司學展 展覽 ● 學學文創志業大樓 ☼ ☼ ☼ ☼ ☼ ☼ ☼從製造到設計﹣ 20 世紀德國設計展 展覽 ● 何香凝美術館 ☼1850 -1950 意大利托斯卡納油畫展 展覽 ● 廣東美術館 ☼

Page 72: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70 節目大晒冷Programmes

Classified Board

系列編號

(1) KidsFest 2014 (2) 台灣國際藝術節 2014 (3) 奇幻滿 Fun (4) 嶺南樂風系列 (5) 香港獨立劇場節 (6) 香港藝術節 2014

2/3 3/3 4/3 5/3 6/3 7/3 8/3

種類節目名稱

地 區

北 日一二三四五六

場地 時間~ Mar 三月

2 8

香江琴緣 展覽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 ☼ ☼ ☼盛唐回憶﹣洛陽唐三彩珍品展 展覽 ● 民政總署畫廊 ☼萬青屴珍藏師友饋贈書畫印展覽 展覽 ● 香港藝術館 ☼ ☼ ☼ ☼ ☼ ☼RYUCA 《如果你笑的話》畫展 展覽 ● Little MOCA ☼磯部 光太郎 / 高岡 香苗 畫家雙人展 展覽 ● 金魚空間 ☼ ☼ ☼ ☼ ☼ ☼ ☼影藏歲月﹣香港舊照片展 展覽 ● 香港歷史博物館 ☼ ☼ ☼ ☼ ☼ ☼布袋戲藝術大展 展覽 ● 華山 1914 文創園區 ☼ ☼ ☼ ☼ ☼ ☼ ☼加藤泉中國個展 展覽 ● 貝浩登香港畫廊 ☼ ☼ ☼ ☼ ☼

「很久不見了,維多利亞」展覽 展覽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 ☼ ☼ ☼ ☼字旅﹣亞洲新銳平面設計展 展覽 ● K11 ☼ ☼ ☼ ☼ ☼ ☼ ☼ “Walk the Line” 藝術聯展 展覽 ● Simon Lee 畫廊 ☼ ☼ ☼ ☼ ☼ ☼Sergej Jensen: Evian 展覽 ● White Cube ☼ ☼ ☼ ☼ ☼周英華《畫家的秘訣》 展覽 ● Pearl Lam Galleries ☼ ☼ ☼ ☼ ☼ ☼

《滿.空》陳啟駿個展 展覽 ● 藝術創庫基金 ☼ ☼ ☼ ☼ ☼ ☼ ☼《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特展 展覽 ● 國立中正紀念堂 ☼ ☼ ☼ ☼ ☼ ☼ ☼

火花!收藏家學會 展覽 ● 油街實現展覽廳 ☼ ☼ ☼ ☼ ☼ ☼ ☼藝術節展覽 (6) 展覽 ● 香港文化中心 ☼ ☼ ☼ ☼ ☼大細路劇團《砵砵車的奇幻旅程》(3) 合家歡 ● 沙田大會堂 11:00

15:00《哈姆雷特 × 馬克白》(姣盡腦汁版) 戲劇 ● 葵青劇院 15:00

20:00新銳舞台系列:《森林海中的紅樓》(6) 戲劇 ● 香港文化中心 15:15

20:1520:15

俄羅斯莫伊謝耶夫舞團 (6) 舞蹈 ● 香港文化中心 14:30埃梅劇團《愛情剖面》(2) 戲劇 ● 國家戲劇院 14:30與你同行劇團《罪.愛》(2) 戲劇 ● 國家戲劇院 14:30黑眼睛跨劇團﹣パン ( 音同胖 ) 節 戲劇 ● 牯嶺街小劇場 19:30 19:30 19:30 19:30梅爾劇團《亂世浮雲》( 伊朗篇 )(6) 戲劇 ● 香港演藝學院 19:45中國國家話劇院 《羅密歐與朱麗葉》(6) 戲劇 ● 香港演藝學院 20:00森姆.李與好友音樂會 (6) 音樂 ● 香港演藝學院 20:15 20:15香港小交響樂團《Good Music This Lunch》 音樂 ● 香港大會堂 12:45

“世界十大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 2014 廣州音樂會 音樂 ● 星海音樂廳 20:00倫敦交響樂團 2014 廣州音樂會 音樂 ● 星海音樂廳 20:00 20:15 20:15 20:15 15:15

20:15《祕戀俄羅斯》蕭雅心 2014 長笛獨奏會 音樂 ● 國家演奏廳 19:30《子彈捕手》(6) 戲劇 ● 香港文化中心 19:45 19:45 19:45 15:00

19:45新銳舞台系列:女戲 1+1(6) 戲劇 ● 香港大會堂 20:15 20:15 20:15 20:15唐美雲歌仔戲團《狐公子綺譚》(2) 中國戲曲 ● 國家戲劇院 19:30 19:30 19:30費沙爾與布達佩斯節日樂團 (6) 音樂 ● 香港文化中心 20:00 20:00開心麻花《須摩提世界》 戲劇 ● 友誼劇院 20:00 20:00 20:00艾甘.漢舞蹈團 《思想伊戈:百年春之祭》(6) 舞蹈 ● 香港文化中心 20:15 20:15艾甘.漢舞蹈團《思想.伊戈:百年春之祭》演後談 (6) 講座 ● 香港文化中心 21:25

「清音重聞」音樂會 (4) 音樂 ● 油麻地戲院 16:30 20:00如果兒童劇團《舅舅的閣樓》 合家歡 ● 國父紀念館 19:30 10:30

14:3019:30

拉布蘭之心人聲音樂會 (2) 音樂 ● 國家演奏廳 19:30 19:30林文中舞團《慢搖.滾》(2) 舞蹈 ● 國家戲劇院 19:30 14:30

19:30莎妹劇團《羞昂 App》2014 超有梗加演 戲劇 ● 水源劇場 19:30 14:30

19:30香港舞蹈團《舞韻天地》 舞蹈 ● 葵青劇院 19:45 15:00

19:45一條褲製作《本來沒有菜園村》 戲劇 ● 沙田大會堂 20:00 20:00

《多媒體.多面睇》講座 講座 ● 香港藝術中心 20:00大細路劇團《砵砵車的奇幻旅程》(3) 合家歡 ● 上環文娛中心 20:00 15:00

20:00魔法鋼琴與蕭邦短篇 (6) 音樂 ● 香港大會堂 20:00 15:00

20:00《子彈捕手》演後談 (6) 講座 ● 香港文化中心 21:05

伯里斯.吉爾特伯格鋼琴獨奏音樂會 音樂 ● 星海音樂廳 20:00倫敦交響樂團 (6) 音樂 ● 香港文化中心 20:00孟京輝《空中花園謀殺案》 戲劇 ● 保利劇院 20:00

Page 73: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如想申請擺放,請電郵至prism@arts-news.net聯絡我們。感謝大家支持!

香港- 港島區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1a SpaceAgnès b.'s Librairie GalerieAsia Art ArchiveAmelia JohnsonBackstage Live ResturantCD Warehouse ( 時代廣場 )CD Warehouse ( 太古城中心 )Cais Gallery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ColorLivingCulture ClubDymocks (IFC)Gallery 27 Gallery ECGallery Ora﹣OraHKBU SCE (Causeway Bay Centre)HKID Gallery (Fortress Hill)HKID gallery (The Peak)TWGHs i﹣d artTurboJET 噴射飛航Karin WeberKeng Seng Book StoreLes Artistes CaféMadhouse ContemporaryMusic Land International Music CentreMyarttemptationOMY ARTParasite 藝術空間PopaArtPlum BlossomRosealan MusicThe Fringe ClubThe Photocrafters 黑點Think cafeYan Gallery順泰祥瓷莊季豐軒方圓 SR GALLERY上環文娛中心天地圖書 ( 灣仔 )伯樂音樂學院向日葵文化良品 ( 香港大會堂 )季豐軒富德樓 ( 藝鵠 )尚書房音樂事務處(總辦事處、香港區音樂中心)方圓 SR GALLERY書得起黑麥 ( 銅鑼灣、天后 )

城邦書店 樹仁大學 ( 學生會 )鐵娘子雲峰畫苑青年廣場香港大會堂香港傳藝中心 ( 天后總校 )香港大學 ( 學生會、藝術系 )香港故事館香港演藝學院學生會香港藝術中心香港藝術學校 ( 筲箕灣校舍 )香港藝術學校 ( 藝術中心校舍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 九龍區 -1908 書社1a SpaceA﹠P Book Store ( 浸會大學 )Art Vacation 自助畫室BespokeC﹠G 藝術單位Café GoldenCCDC 舞蹈中心CD Warehouse ( 黃埔花園 )CD Warehouse ( 荷里活廣場 )CD Warehouse ( 創紀之城 )CD Warehouse ( 朗豪坊 )Commercial Press ( 美麗華、德福 )GOOD LABHidden agendaHKBU SCE (DLB、SCE Tower)HKID gallery (K11)HKID gallery (MegaBoxz)HKID gallery (The ONE)Hulu CultureK11﹣Art MallKubrick ( 油麻地 )Kubrick ( 觀塘 Apm)Livecoal LimitedLoft StageMetrobooks (Elements)Metrobooks (Langham Place)Metrobooks (Mikiki)Point﹣to﹣life bookstoreThe Grand Cinema (Element)UniartVideotage文博軒向日葵文化良品 ( 香港文化中心 )音樂事務處(旺角區音樂中心、觀塘區音樂中心)尚書房序言書室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

活化廳友生昌熊熊兒童音樂教育 ( 時運中心 )牛棚藝術村牛池灣文娛中心田園書屋夢藝坊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電影文化中心音樂農莊教室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香港兆基創意書院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創意媒體大樓香港文化中心香港浸會大學 ( 學生會、視覺藝術學院、大學會堂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宿舍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中心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學校 (JCCAC)高山劇場黃埔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新界區及離島 -A﹠P BookStore ( 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學院 )CD Warehouse ( 新城市廣場 )CD Warehouse ( 綠楊坊 )CD Warehouse ( 青衣城 )CD Warehouse (POPCORN)HKID @ TusenWan PlazaY﹣Space元朗劇院南島書蟲 ( 南丫島 )向日葵文化良品 ( 香港文化博物館 )音樂事務處(沙田區音樂中心、荃灣區音樂中心)尚書房屯門大會堂嶺南大學 ( 視覺研究系 )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沙田大會堂珠海學院荃灣大會堂葵青劇院香港中文大學 ( 建築系、通識教育部、藝術系)香港教育學院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理工大學 ( 設計系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香港科技大學 ( 藝術中心 )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 沙田青少年綜合發展中心香港中文大學藝術行政主任辦公室

香港 借閱點CAFE HABITU ( 和記大廈 )CAFE HABITU ( 太古廣場三期 )CAFE HABITU ( 告士打道 )CAFE HABITU ( 太古城中心 )CAFE HABITU ( 中信大廈 )CAFE HABITU ( 蘭桂坊 )CAFE HABITU (Haysan Place)北角公共圖書館杏花村青年空間柴灣公共圖書館蒲窩青少年中心賽馬會筲箕灣青年空間香港仔公共圖書館駱克道公共圖書館鰂魚涌公共圖書CAFE HABITU (The ONE)CAFE HABITU ( 理工大學 )CAFE HABITU (Elements)CAFE HABITU ( 又一城 )Deli and Wine保安道公共圖書館土瓜灣公共圖書館康城青年空間新蒲崗公共圖書館油麻地公共圖書館牛池灣公共圖書館牛頭角公共圖書館瑞和街公共圖書館石塘咀公共圖書館花園街公共圖書館荔枝角公共圖書館賽馬會坪石青年空間賽馬會將軍澳青年空間賽馬會橫頭磡青年空間賽馬會紅磡青年空間賽馬會茵怡青年空間賽馬會農圃道青年空間黃寬洋青年空間YWCA 天水圍綜合社會服務處上水公共圖書館元朗公共圖書館北葵涌公共圖書館南葵涌公共圖書館大埔公共圖書館大興公共圖書館天比高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天瑞青年空間將軍澳公共圖書館東涌公共圖書館獅子會大埔青年空間粉嶺公共圖書館荃景青年空間

荃灣青年空間西貢公共圖書館賽馬會乙明青年空間賽馬會天悅青年空間賽馬會天耀青年空間賽馬會建生青年空間賽馬會祥華青年空間賽馬會葵芳青年空間長洲公共圖書館隆亨青年空間青衣公共圖書館馬鞍山公共圖書館

澳門 澳門博物館澳門藝術博物館旅遊學院澳門牛房倉庫澳門仁慈堂婆仔屋文化及創意產業空間學術專業圖書中心 ( 澳門 ) 有限公司

澳門 借閱點紀念孫中山公園黃營均圖書館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何賢公園圖書館氹仔黃營均圖書館下環圖書館

深圳深圳何香凝美術館OCT 當代藝術中心華.美術館深圳市創福美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IM LOFT SHOP

廣州 暢想號美術天地集美齋正佳 HI coffee逵園 1922 畫廊 ﹠Café歌莉婭 GOELIA225 概念店扉藝廊紅專廠 ﹣ 廣州紅專廠藝術設計有限公司E 公共文化交流展館C 館 專藝術中心C5 EMG 大石.館藝術中心F10 鐵幕畫廊

《△志》免費派發及借閱地點

Page 74: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20/1/2014

西九戲曲中心粵劇新星展演

西九大戲棚已於 1 月 17 開幕,今年除邀請多位知名粵劇

大老倌和梅花獎藝術團上演多場京劇、崑劇、粵劇及多戲

種的折子戲專場外,還將於 2 月 9 日舉行

「西九戲曲中心粵劇新星展演」。七位粵劇新星,包括關

凱珊、林小葉 、洪海、劉麗、 黃寶萱 、柳御風及謝曉瑩

將於當日演出《再世紅梅記.脫阱救裴》、《紅鸞喜》、《秦

香蓮.殺廟》、《朱買臣.癡夢》、《一把存忠劍.斬經堂》

和《攔馬》多個劇目。

癸巳年十二月某日

72 西九印記WKCD Snapshot

Page 75: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Page 76: 三角志 - 第34期 | Feb 2014

文化 +

藝術 +

報道

ISSUE 34Feb 2014

Prism Creation Ltd稜創意有限公司 電 話 : 2111 1192

電 郵 : [email protected]

「藝術推廣新聞頻道」的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

arts-news.net藝頻Arts News Arts Promotion News Network

畫廊

展館

舞台

藝術團體

教育機構

演出/展覽場館

藝術類型

戲劇

視覺藝術

舞蹈

音樂

中國戲曲

新聞視頻

藝術新聞一周

ChitChat幾分鐘

特稿

評論

隨筆

藝文節目

訪談

「藝術推廣新聞頻道」先導計劃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