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 基基基基 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基 基基基基 基 基 基 基 基 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 Upload
    ivi

  • View
    128

  • Download
    7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肖 川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报告的基本结构. 一、完整地理解“课程” 二、课程改革的背景 三、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四、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 课程的含义. 学科课程 —— 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 —— 综合课程 形式课程 —— 实质课程 显性课程 —— 隐性课程. 课程的层面. 理想的课程 文本的课程 感悟的课程 运作的课程 经验的课程. 课程的基本要素. 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课程管理. 课程观念的转变. 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目标与任务

肖 川北 京 师 范 大 学

Page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报告的基本结构报告的基本结构一、完整地理解“课程”

二、课程改革的背景

三、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

四、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

Page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课程的含义课程的含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形式课程——实质课程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Page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课程的层面课程的层面理想的课程文本的课程感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Page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课程的基本要素课程的基本要素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Page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课程观念的转变课程观念的转变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校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

Page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

真正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易于领导与合作,而难以奴役和盘剥。

Page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新课程倡导个性化的教育 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儿

童,而是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Page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新课程将带给学生宽松的成长环境

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也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

Page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新课程着力于开发丰富的教育资源

不能把儿童的世界局限于教科书,整个世界都应该是儿童的教科书。

Page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教学要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充满欢乐的课堂不见得是一个优质的课堂,但缺乏欢乐、令人枯燥乏味的课堂一定不是成功的课堂。

Page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教学重要的是带给学生发展的机会

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发现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机会。 学生回馈给我们的将是难以 令人置信的惊喜

Page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 学生发展方式的转变

自主、合作、创新,是新时代的精神让学生在自主 · 合作 · 探究学习中成长

Page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当学习任务是开放的、具有挑战性时,学生会自发地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

Page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新课程极力倡扬发展性的教育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良好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成长,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评价活动主动的参与者。

Page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新课程强调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

长久地为了考试而学习,这种做法会逐渐消磨掉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Page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新课程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 广阔的空间

教师不仅是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

Page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新课程强调反思性教学的积极价值

反思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理解学习、教学、课程和评估的动态过程。

Page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早在 1996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 1993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作了全国性的调查。这次调查涉及全国 9 个省市的城镇、农村的 16000 多名学生、 2000 多名教师和校长,以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大部分委员,通过调查初步摸清了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

Page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 1999年正式启动 ,2000年 1月至 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 2000年7月至 2001年 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并在内部征求意见。

Page 2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2001年 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 9 个地区向当地教研员、优秀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同时,向几十位大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高层领导征求意见。在充分吸收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日臻完善。

Page 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2001年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 0.5%-0.1%)

2002年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 (10%-15%)

2003年扩大实验范围 (30%左右 )

2004-2005年全国起始年级实施新课程

Page 2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1 、目标之一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Page 2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课程标准案例课程标准案例 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数学标准)

Page 2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生物标准案例:生物标准案例:“ 种子萌发条件”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条件,例如水、空气、温度、阳光、肥料、土壤等。设计实验,实际操作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分别验证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有哪些?

Page 2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22 、目标之二、目标之二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Page 2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新的课程设置:新的课程设置: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分科和综合课程,由地方和

学校自主选择

Page 2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设置“综合实践活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动”

“ 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 3年级起开设,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Page 2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33 、目标之三、目标之三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

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Page 3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44 、目标之四、目标之四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Page 3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研究课题: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1 、学生调查:了解学校周围主要污染现、学生调查:了解学校周围主要污染现象,分析污染因素。象,分析污染因素。

22 、在调查基础上,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在调查基础上,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确定研究项目。组,确定研究项目。

Page 3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如:汽车尾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汽车尾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噪声污染对动物生活的影响噪声污染对动物生活的影响33 、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开展实验、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开展实验44 、各组间相互交流,进行评议与质询、各组间相互交流,进行评议与质询55 、撰写研究报告、撰写研究报告

Page 3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教师可以参照下列各项对学生表教师可以参照下列各项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给予评价:现出来的能力给予评价: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

Page 3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

Page 3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55 、目标之五、目标之五

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Page 3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即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和激发人的主体精神,而不是分数和分数的准确性。

Page 3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核心特点:过程性评价,主要体现在:核心特点:过程性评价,主要体现在:1 、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进行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效益化,即更为关注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而不是结果本身;

2 、评价方式动态化,给予多次评价机会,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

3 、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尤其是对个体独特性的“质”的考察,以及侧重对“表现”等行为层面而不只是“概念”或“认识”等认知层面的考察。

Page 3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评价的积极功能:评价的积极功能:反馈调节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展示激励反思总结反思总结检查筛选检查筛选导向导向

Page 3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学生的评价

– 道德品质– 学习能力– 交流与合作– 学科学业发展

Page 4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教师的评价职业道德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教学设计与实施 交流与反思

Page 4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建立促进 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和标准多元、评价方式多样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

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 自评为主 校长、学生、家长多方参与建立课程不断更新的机制:

了解课程适应性,自上而下的反馈机制,调整和修订。

Page 4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评价工作程序评价工作程序11 、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22 、设计、确定评价工具;、设计、确定评价工具;33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44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Page 4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学生评价方法:学生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表现性评价(任务情表现性评价(任务情

境)境)发展契约评价发展契约评价同伴互助评价同伴互助评价

Page 4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关于中考改革关于中考改革文科文科 严格控制客观题,设计开放试题,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

理科理科 不出偏题、怪题和繁琐的计算 证明题不出人为编造的似是而非的题 加强对实验操作的考查

Page 4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66 、目标之六、目标之六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Page 4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纲要》明确指出:《纲要》明确指出: 教育部制订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基础教育课程实施。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适合当地需要的地方课程,并报教育部备案。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Page 4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给教材编制提供了广阔空间给教材编制提供了广阔空间为教师发挥主体能动性、创造性为教师发挥主体能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空间提供了广阔空间

Page 4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中小学教材的编制:中小学教材的编制:删减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删减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探索和实践的内容增加探索和实践的内容强调与社会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强调与社会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联系

Page 4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

生的人文素养增强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

展的需要尊循祖国语文教育的规律,突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Page 5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内容主题内容主题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Page 5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学的目标:对语言的敏感性(词汇、句式)

对文章的鉴赏力

艺术熏染 文化底蕴 思想升华

Page 5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语文教学的策略语文教学的策略

–听说读写 ,字词句篇–整体感悟 ,细处摄神

Page 5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小学语文:小学语文:不考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不考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

结构等结构等不要求背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不要求背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避免琐碎机械的练习避免琐碎机械的练习

Page 5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内容主题

– 数与代数– 图形与空间– 统计与概率– 应用与综合实践

Page 5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加强的内容加强的内容 重视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重视发展空间观念

重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加强实践与综合应用

鼓励使用计算器(机)

Page 5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削弱的内容削弱的内容控制计算的难度和速度取消对人为编制的应用题删除繁杂的内容(如根式、无理方程)降低公式计算、术语表述降低对证明技巧的要求

Page 5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删去带分数的四则运算笔算加减法原则上只要求三位数

以内减少复杂的应用题

Page 5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细心呵护少年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Page 5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内容主题内容主题科学探究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Page 6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生物课程标准生物课程标准 倡导探究性学习,明确提出通过积极主动的科

学探究过程,学习初中生物学的课程理念 适当降低难度,面向全体学生,删除过去认为

不能不学但对学生未必有用的知识 改变了沿用多年的以“动物学”、“植物学”

和“生理卫生”等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Page 6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讨论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讨论稿)稿)

性质–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Page 6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总体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旨在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

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Page 6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主线:以儿童生活为主线四个主轴

– 人与自我– 人与他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Page 6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八个要素八个要素生活时间 科技与信息

社会关系与互动 生产与消费

道德与文化 自然与生态

法律与政治 成长与发展

Page 6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艺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关注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建立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学科

的沟通注重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和情感的联系淡化学科体系,降低知识技能难度注重体验式,探究式,生成式学习

Page 6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内容主题内容主题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

Page 6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目标–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

精神,发展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Page 6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社会经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设计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Page 6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定位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定位学校教育与社会相联系的制度化桥梁学生理解时候、了解社会、洞察现代科技进展的窗口

提高实践能力,发展创新精神,服务社区,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Page 7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自我

– 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自我服务性的劳动技能,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知道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不说谎话,做诚实的孩子。知道是错误的事不去做,做错了及时改正。

Page 7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儿童与社会– 心中有他人,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亲人、长辈和同伴的爱和关心。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和学校的荣誉。在生活中感受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和刚刚秩序,爱护公物。讲文明懂礼貌,学会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关心周围的发展变化,愿意为家庭、学校、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事。了解有关中国的浅显知识、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Page 7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儿童与自然– 爱护花草树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周围

的自然环境。知道资源的宝贵,节约水电,爱惜粮食和生活学习用品。懂得动植物是有生命的,了解一些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Page 7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喜欢动脑筋、提问题。敢于提出和别人

不同的意见。动脑筋想办法,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游戏,

体验其中的乐趣。在体验的基础上,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

问题。

Page 7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儿童与社会– 对社会中遇到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能从不同途径收集信息,尝试解决问题,

– 在成人指导下,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和物品

– 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并他人交流

– 自己动手创制各种作品,美化学校和家庭环境。

Page 7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儿童与自然– 对自然现象和事物有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

能使用观察、调查、比较、小实验等方法尝试简单的科学活动,探究周围事物的特征、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和条件。通过各种活动获得基本的科学常识。

– 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创意地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Page 7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联系方式 :–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肖 川 [email protected] 010---62209283 ( 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