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2013 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Page 2: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关于本研究

为了解制造业首席执行官与其他高管对该行业在全球竞争力的看法,德勤全球制造业小组(以下

简称德勤)的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U.S.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以下简称委员会)合作进行

一项持续多年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研究。本研究以全球逾550名制造业高管对当前制造业营商环境

和全球竞争力的看法为基础,也参酌了制造业界主要厂商的访谈,以及德勤成员所、美国竞争力

委员会、印度管理研究所勒克瑙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Lucknow)以及克莱姆森

大学(Clemson University)的专家的真知灼见。欲知有关本研究与参与研究成员的详细资料,请参

阅附录。

封面照片:照片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及水电安装工联合会提供

(United Association of Plumbers and Pipefitters)。

Page 3: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前言

很高兴能够推出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共同合作的结晶:《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

数》。本研究报告基于2012年从550余位制造业首席执行官与高管处收集的数据编写而成,也是

一项历时多年的研究课题的一部份。该课题旨在了解那些导致全球制造业环境高度竞争的主要趋

势。

本研究审视了驱动制造业的未来及各种结构性改变并重塑全球经济的种种高度复杂的要素。当今

的制造业涵盖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配销、物流、客户服务、市场营销与产品支持等方方

面面,已经由原来的实体产品制造,扩展到服务配送。切实了解制造业的广泛含义对于政策制定

至关重要,从而改善生活水平,提升长期竞争力。

数字革命与科技变化的脚步,也对企业经营与生产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科技已经让全球

经济的诸多方面变得不分国界。在过去,自然资源的位置经常决定了生产制造的地点;而如今,

知识、技能、技术、创意与资金,才是生产的最重要资源,而这些都可以到处移动。

国家经济与公司企业的应变能力日益发达,不但足以因应变化,更可能化危机为契机,将变化转

为他们的优势。这份研究的发现更进一步证实: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力状况会持续发生变化,进而

改写影响经济成长、财富创造、国家繁荣与安全的驱动因素。

在此我们也要对全球参与研究的制造业高管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他们与我们分享对当前与未来

全球制造业竞争力的宝贵意见。

Samuel R. Allen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主席

迪尔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Joseph Echevarria

德勤美国首席执行官

Deborah L. Wince-Smith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总裁

及首席执行官

Page 4: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Page 5: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目录

1 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6 全球制造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 27 公共政策的影响 29 结论 31 附录A: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前十名国家/地区的补充分析 51 附录B:指数编制方法 62 致谢 65 图表尾注 71 文本尾注 71 释义

Page 6: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i

Page 7: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ii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执行摘要

• 德勤全球制造业组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共同

合作完成的《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报告包括了对全球550余位制造业首席执行

官及高管的调查访谈,其中39.7%的受访者

来自北美洲、28.5%来自亚洲、21%来自欧

洲、5.4%来自南美洲、5.4%来自澳大利亚。

受访者之中,有46%的职衔为主席、首席执

行官或总裁;40%的人是常务董事、资深副

总裁或总经理;而其他14%则包括总监、法

律顾问或其他代表首席执行官填写问卷的

人。(详见附录B3和B4,第54页)

• 与《2010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相

同,高管仍然认为中国是38个国家/地区之中

在当前以及未来五年最具有制造业竞争力的

国家。

• 在当前最具竞争力的前十个国家/地区中,有五

个发达国家/地区:德国(第二)、美国(第三)、

南韩(第五)、加拿大(第七)、日本(第十);另

外五个为新兴国家/地区:中国(第一)、印度(第

四)、台湾(第六)、巴西(第八)、新加坡(第九)。

(详见第2页,表一)

• 五年后,新兴国家/地区将崛起占据前三名,

中国居冠,印度和巴西则分占第二、三名;

其中巴西从第八名跃居第三,是未来五年之

间预期上升最快的国家。另外,越南也挤进

前十名榜内,成为第十大最具竞争力国家。

(详见第2页,表一)

• 根据高管排名,未来五年发达国家的名次都

会下跌,其中德国由第二名跌到第四名,美

国由第三名跌到第五,韩国由第五名跌到第

六,加拿大将从第七名降至第八名,而日本

更是跌出前十名,退至十二名。(详见第2页,表一)

• 从区域的角度来看,五年后,美洲地区仍然是制

造业的重地,美国、巴西、加拿大与墨西哥都在

前十五大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名单之中;不过持

续向亚洲倾斜的趋势也不容置疑,前十五名之

中有十个都是亚洲国家/地区。而对欧洲来说,

这个结果是一大警讯,因为在五年后,前十五大

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地区之中只剩下德国一个欧

洲国家了。(详见第2页, 表一)

• 与《2010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结

果相同,人才驱动的创新仍然是国家竞争力

十大主要驱动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项;而在人

才驱动的创新之下的四十项子因素之中,科

学家、研究人员、工程师的素质与可得性和

技术工人的素质与可得性,其重要性分居第

一、二名。(详见第7页,表三b)

• 国家的经济、贸易、金融与税务体系从《2010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中的位列第四的驱

动因素,跃居为第二重要的驱动因素。贸易、金

融与税务体系已经取代劳动力与原料成本、供

应商网络、基础建设、能源成本和其他因素,成

为国家竞争力中更重要的驱动因素,这显示高

管对于政府领导不断运用国家政策作为经济发

展驱动力的肯定。而在其下四十项子因素之中,

税收负担与税制的复杂程度、法规与税制经济

政策的透明度与稳定性,则分别是第三和第五

重要的因素。(详见第7页, 表三b)

• 美国的高管认为,在可供选择的十九项政策

之中,只有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以及支持技术

采用、整合与转移的政策,才有助于提升企

业的竞争优势;至于负面因素,他们认为环

保政策、能源政策、企业税政策、医疗政策

等,都会对美国的制造业造成竞争的劣势。

(详见第28页, 图20)

• 在欧洲方面,高管们认为,在十九项政策之

中,只有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可以提升他们的

竞争优势;不过也只有三项政策被欧洲企业

领袖视为明显造成他们竞争劣势,分别是劳

工政策、移民政策,以及导致政府干预企业

经营及所有权的政策。(详见第28页, 图20)

• 在中国,受访的高管认为,鼓励或直接资助

科技投资、员工教育、基础建设发展,以及

安全卫生规范和可持续性政策,都有助于竞

争优势的提升;而中国企业领导人认为有碍

竞争力的政策包括:反垄断法规、政府财政

干预经营或所有权、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移

民政策与企业税政策。(详见第28页, 图20)

Page 8: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1

指数编制方法

为了更精确地量化各个国家/地区的竞争力,我们要求制造业的高管

评估共38个国家/地区在当前与五年后的整体竞争力。这个名单是经

过委员会、德勤与克莱姆森大学在这个领域的专家,以及参考部份

高管的意见之后,共同拟订出来的;此外,参与调查的高管也可以

针对不在此一名单上的任何国家/地区进行评估。全球制造业竞争力

指数即是根据他们对每一国家/地区在制造业上的相对吸引力评分直

接统计出来的。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评断标准)所造成的可能误差。在多个地区设有办事处并实际营运

和/或销售、经销的公司会被视为较具有全球经验,他们的评分也

会获得较高的加权比重。此外,先前的研究显示,公司规模也是影

响该公司全球经验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用启发式算法,即

根据公司的年收入多少对该公司受访高管的评分给予不同的加权比

重,作为评量公司全球经验的替代标准。年收入低于五亿美元的制

造业厂商所获得的加权比重最低,而年收入在五十亿美元以上的公

司则可获得最高的加权比重。这种加权计分的方法不但减少十大制

造业竞争力驱动因素及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区域差异,也降低了十大

最具竞争力国家/地区在竞争力指数上的区域差异。而且,毫不令人

意外的是:无论公司的总部设在何处,大型制造业公司彼此之间对

于国家竞争力及其驱动因素都有较多共同的看法,而跟那些大多只

设在本国/本地区的小型公司则有较大的差异。

新时期,新展望

德勤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于2010年首度合作引

进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研究,这次再度推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以下简称「竞

争力指数」)。这份最新的报告涵括了我们在2012年全年针对全球各大企业首席执行官所做的550多份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影响一个国家制

造业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因素的看法,并请他们

做出当前与五年后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地区

排名,以及全球各主要国家与地区形成竞争力

优势与劣势的公共政策。这份2013年的竞争力

指数报告除了详述各大企业首席执行官的观点

之外,还加上了客观的经济及相关数据资料分

析,为进一步了解驱动国家制造业竞争力与整

体经济繁荣的关键,奠定丰富详实的基础。我

们希望这份纯粹以事实为本、不含任何政策建

议的架构报告,能够促使相关各方─政策制定

者、企业领导人、学术领袖、劳工领袖和民间

团体─针对这个重要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

新常态:不确定性与变幻莫测

第一份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在2010年公

布时,全球经济似乎正由制造业带领从大萧条以

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中复苏;新生产订单不

断增加,供应链也开始重新进货。但是从第一份

报告公布以来,发生了太多的意外:如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毁灭性的地震与海啸、阿拉伯之春、

危及欧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普京再次担任俄

罗斯总统、标准普尔指数调低了美国的信用评级

等,以及在经济复苏期间,美国出现的史无前例

的高失业率(以年度计算)。

在我们迈入2013年之际,还有更多的局势变化

需要把握,例如中国近来趋缓的经济成长以及即

将面临的领导班子变换,美国仍然脆弱且步履

蹒跚的经济复苏,大部份的欧元区依旧是乌云笼

罩,南美洲的贸易战争,日本的持续疲弱,以及印

度缓慢却无可避免的崛起等等。在这种情况下,

每个国家的制造业在创新生态体系的竞争力,仍

然会是政策制定者、企业领袖与大部份社会所关

注的领域。

新兴市场迫切需要永续的竞争优势

在2013年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项目中,我们请接

受访谈的企业首席执行官依照各国制造业当前

与未来的竞争力排名,其结果如表一。中国再度

蝉联当前及未来五年最具竞争力国家的宝座,而

过去60年全球三大制造业强国—美国、德国、日

本仍然在当前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排名中名列前

十,其中德国名列第二,美国紧随其后,而日本

则位居第十名。全球经济衰退与欧元危机更加

突显出德国与美国在高端制造业上,不但比其他

国家拥有更多的相对优势与能力,同时也对国家

经济复苏有更多的贡献;不过,尽管高管认为这

些发达国家在某些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如研究

发展、高技能劳工的获取、健全的法规政策足以

大力保护知识产权等,他们同时也预期这些国家

在五年后的整体竞争力排名会下降,德国跌到第

四,美国第五,而日本更是跌出前十名,名列第十

二,持续面临几十年来的成本考验降低了其制造

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附录A对于2013年竞

争力指数调查中企业首席执行官认为当前最具

竞争力的前十名国家,还有更详尽的介绍。

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Page 9: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2

表一:全球首席执行官调查:2013年国家/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排名

企业高管们相信:中国领先群伦,而新兴市场在未来数年将更有竞争力

当前的竞争力排名 五年后的竞争力排名

排名 国家/地区 指数评分 排名 国家/地区 指数评分

10 = 高 1 = 低 10 = 高 1 = 低

1 中国 10.00 1 中国 10.00

2 德国 7.98 2 印度 8.49

3 美国 7.84 3 巴西 7.89

4 印度 7.65 4 德国 7.82

5 南韩 7.59 5 美国 7.69

6 台湾 7.57 6 南韩 7.63

7 加拿大 7.24 7 台湾 7.18

8 巴西 7.13 8 加拿大 6.99

9 新加坡 6.64 9 新加坡 6.64

10 日本 6.60 10 越南 6.50

11 泰国 6.21 11 印度尼西亚 6.49

12 墨西哥 6.17 12 日本 6.46

13 马来西亚 5.94 13 墨西哥 6.38

14 波兰 5.87 14 马来西亚 6.31

15 英国 5.81 15 泰国 6.24

16 澳大利亚 5.75 16 土耳其 5.99

17 印度尼西亚 5.75 17 澳大利亚 5.73

18 越南 5.73 18 波兰 5.69

19 捷克 5.71 19 英国 5.59

20 土耳其 5.61 20 瑞士 5.42

21 瑞典 5.50 21 瑞典 5.39

22 瑞士 5.28 22 捷克 5.23

23 荷兰 5.27 23 俄罗斯 5.04

24 南非 4.92 24 荷兰 4.83

25 法国 4.64 25 南非 4.77

26 阿根廷 4.52 26 阿根廷 4.58

27 比利时 4.50 27 法国 4.02

28 俄罗斯 4.35 28 哥伦比亚 4.01

29 罗马尼亚 4.09 29 罗马尼亚 3.98

3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3.93 30 比利时 3.63

31 哥伦比亚 3.85 31 西班牙 3.58

32 意大利 3.75 3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3.58

33 西班牙 3.66 33 沙特阿拉伯 3.46

34 沙特阿拉伯 3.57 34 意大利 3.45

35 葡萄牙 3.39 35 埃及 3.45

36 埃及 3.24 36 爱尔兰 3.03

37 爱尔兰 3.23 37 葡萄牙 2.87

38 希腊 1.00 38 希腊 1.00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Page 10: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3

表二:全球首席执行官调查:高管认为新兴国家将崛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

亚、越南

未来五年在制造业竞争力上的预期变化

数据来源:德勤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下跌 自 至

美洲

美国 3 5

加拿大 7 8

墨西哥 12 13

欧洲

德国 2 4

波兰 14 18

英国 15 19

捷克 19 22

荷兰 23 24

法国 25 27

比利时 27 30

意大利 32 34

葡萄牙 35 37

亚洲

南韩 5 6

台湾 6 7

日本 10 12

泰国 11 15

马来西亚 13 14

非洲及中东

南非 24 25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30 32

澳大利亚 16 17

上升 自 To

美洲

巴西 8 3

哥伦比亚 31 28

欧洲

土耳其 20 16

瑞士 22 20

俄罗斯 28 23

西班牙 33 31

爱尔兰 37 36

亚洲

印度 4 2

印度尼西亚 17 11

越南 18 10

非洲及中东

沙特阿拉伯 34 33

埃及 36 35

制造创新的阶梯向上攀升、建立了本土的研发中

心、世界级的基础建设以及更先进的制造产能。

根据受访首席执行官的看法,五年后,在欧洲国

家之中,就只剩下德国还留在前十五大最具竞争

力的国家名单之中了。

传统的投入产出观念已不足以窥探全貌

图一为2013年竞争力指数前十名最具竞争力国

家/地区的总体经济投入与产出的相互比较,

同时也显示在表一排行的三十八个国家/地区在

各项指标中的相对平均值。这个客观的总体经

济数据为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最具竞争力国家/地区排名提供了重要的补充说明与洞见。特别值

得注意的是,没有任何一项单一的投入产出公

式,可以确保一个国家/地区在企业首席执行官

心目中的地位。显然有些国家/地区比较善于有

效利用投入来弥补其弱点,强化其特定强项。

例如,美国和德国的劳动力成本与企业税率都

很高,但是美国却能用强大的劳工生产力抵消

这些负面因素,让美国拥有高额的利润,领先

全球;此外,美国也进一步强化其在高创新指

数上的表现,有一部份可能要归功于政府保护

知识产权的政策。(更多细节详见「公共政策

的影响」章节)。另外,还有许多无形因素是

总体经济资料无法掌握的。许多美国制造业厂

商塑造了一种企业精神,特别鼓励员工的软性

技能(如艺术能力、对多样性的欣赏、创造力

等),可以在传统的「硬性」技能之外,增加

「隐性」价值,进而改善了他们的生产力,这

一点,从美国每百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目就

可见一斑。相形之下,中国仍然拥有相对「较

低」的劳动力成本,在企业税率方面的吸引力

也超过平均值,但是中国在劳工生产力、每百

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目、创新指数等方面,

都低于平均值;不过,高管知道中国有明确的

目标与政策,要大力改进在这些领域的表现。

至于日本,尽管在每百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

目明显领先其他国家,但是产出的创新指数却

不算太高,再加上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中等的

劳工生产力、居高不下的企业税率等,都削减

了整体竞争力,也让企业首席执行官对日本在

当前与未来的竞争力方面所做的评估更具可信

度。

五年后最具竞争力国家/地区的前十名,与当前

的排名极为类似,更突显了现今制造业的极度

竞争环境;前十名国家/地区中唯一的改变是印

度由第四名上升到第二名,而巴西从第八名上升

到第三名。如表二所示,预期制造业竞争力排名

会下跌的国家/地区数目超过上升的国家/地区,

其中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和越南都会跃升到

前十名。

从区域的角度来看,还突显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现

象。五年后,美洲国家仍然表现出强大的制造业

能力,美国、巴西、加拿大和墨西哥也都还是名

列前十五大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地区;可是真正

的力量无疑已经转移到亚洲,五年后前15大名单

中,有十个都是亚洲国家/地区。但是对欧洲国

家来说,却是一个提醒。在欧洲国家为了主权债

务危机忙得焦头烂额之际,他们很可能会被新

兴经济体迎头赶上,因为这些国家/地区持续在

Page 11: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4

数据源:德勤分析 (i) (a) (b) (c)

注:• 图中所说的平均值系指三十八个指数国家/地区在劳动生产力、2005-2010GDP之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2010年制造业占GDP之百分比、2011年制造业出口占总出

口值的百分比,以及生活质量之平均值;三十七个指数国家/地区在创新指数和每百人中制造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之平均值,因为台湾地区的资料从缺;三十七个指数国

家/地区在企业税率的平均值,因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资料从缺;三十六个指数国家/地区在每百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目平均值,因为台湾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

资料从缺;三十四个指标国家/地区在劳动力每小时工作成本的平均值,因为沙特阿拉伯、南非、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与越南的资料从缺。

• 制造业占GDP之百分比与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值之百分比系以2010年的物价与汇率计算。

• 企业税率代表任一国家之最高企业税级。

• 更多详情请参阅附录A之国家/地区补充分析。

GDP

2005–10

2.9

11.9

8.5

7.9

7.1

6.0

1.9

0.5

-0.2

-0.5

-3.6

2010

GDP

18.3

32.4

30.5

27.1

22.2

20.7

19.4

15.8

12.9

14.2

11.4

2011

59.9

93.2

88.2

88.0

85.3

82.7

68.1

64.3

50.3

44.9

32.9

2012

100)

45.9

63.5

57.7

56.9

56.2

53.9

51.7

45.4

36.6

35.7

(2001–2010)

-0.8

3.1

2.1

1.6

0.0

-1.3

-1.8

-3.0

-3.1

-4.5

2011

21.9

0.9

2.8

9.2

12.0

17.7

21.9

35.4

35.4

38.3

46.4

2011

GDP

2012

26.2

17.017.0

24.2

31.0

32.4

25.0

33.0

34.0

38.0

39.1

2011

100)

66

86

74

74

71

70

6666

5757

50

(INSEAD2012)

2,980

7,038

6,992

6,286

5,305

4,663

4,260

1,100

1,071

137

2013

33.0

68.2

52.9

50.3

49.5

45.2

44.6

43.3

14.2

13.7

8.9

Page 12: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5

图二:制造业为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繁荣开路:中国领先群雄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GDP) 复合年增长率 (CAGR)与制造业(Mfg) GDP符合年增长率之

比较

标都高于平均值,因此也无法解释何以它在制造

业创造的就业机会竟然会敬陪末座,也无从解释

何以它会在五年后从第五名跌到第六名。

没有制造业,就没有国家经济发展

发达的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究竟有多大的贡献

呢?图二的分析显示,制造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与真正的整体国内生产总值之间有密

切的关联,这在新兴经济体的国家中似乎尤其

明显。发达国家在这段期间的发展都很接近,

制造业GDP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以及整体

的GDP 复合年增长率都很缓慢;反观新兴经济

体,较高的制造业GDP 复合年增长率带动了较

强劲的整体GDP 复合年增长率,而且这种密切

的关联似乎跟制造业占全部GDP的比例无关,

不论比例高(如超过30%)或低(如不足16%),都

是一样。换言之,较高的制造业增长率,不论

其在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多少,都可以带动

实际GDP的整体增长。如图二所示,新兴国家

在制造业与制造业实际增长(CAGR)的相对排

名都比较高,落点也较为一致。

本研究所发现的关联在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

院的Ricardo Hausmann与Cesar Hidalgo最近发

表的研究结果中得到证实。1他们针对全世界

几乎每一个国家在过去六十年的经济发展进行

详尽的检验分析,结果发现了时间效应,显示

一个国家一旦开始发展制造产品所需的知识与

能力,那么他们就已经踏上通往繁荣之路了。

此外,他们的研究也显示:生产更复杂的产品

以及研发部署更先进的制造程序,都可以为一

个国家及其人民带来更繁荣的经济。最后,他

们的研究指出,驱动高端制造业所需的知识网

络与能力和国家经济繁荣之间的关联性,比其

他各项指标更能有效地预测各国收入的变化情

况。

在下一章节,我们将探讨受访首席执行官对国

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的排名,另外还有

部份国家/地区在这些驱动因素上的比较。企

业首席执行官对国家竞争能力显然有不同的观

点,从这些非常有趣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全球各

个经济体,不论是发达国家或是新兴经济体,

在追求永续经济成长与繁荣时所面临的竞争动

态考验。

实际制造业

GD

P复合年增长率

(2005-1

0)

(%)

加拿大

希腊

日本法国 德国

墨西哥

俄罗斯巴西

马来西亚

新加城

波兰

台湾印度

中国

美国

南韩捷克

泰国

英国

实际 GDP 复合年增长率 (2005–10) (%)

圆圈的颜色显示实际制造业. GDP 占实际

GDP的百分比 (2010)

Mfg. GDP % of GDP (2010): < 16%

Mfg. GDP % of GDP (2010):16%–30%

Mfg. GDP % of GDP (2010): > 30%

一千亿美元

一兆美元

圆圈的大小显示制造业 GDP (2010)

7.5%

3.5%

-0.5%

0.0% 2.0% 4.0% 6.0% 8.0% 10.0%-2.0% 12.0%-4.5%

11.5%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ii)

注:• CAGRs 以2005年的物价与汇率计算。

• 2010年制造业GDP和2010年制造业GDP占全部GDP百分比以2010年的物价和汇率计算。

另外,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排名似乎也有一些不容

易从总体经济的投入产出指标中找到解释。例

如,印度虽然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项目居冠,但是

似乎不足以弥补它在劳动生产力、每百万人口中

研究人员数目、创新指数或生活质量等项目中垫

底的劣势;可是印度的国家工业政策既集中又全

面,再加上民主统治与基础建设的发展等等,都

让全球的企业首席执行官看到这颗未来之星的发

展潜力。巴西的情况跟印度相似:在所有的投入

指标中,除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之外,巴西都低于

平均值;而在所有的产出指针中,除了生活质量与

制造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之外,也都低于平均值─

这些似乎都无法解释何以受访的首席执行官会预

期巴西在五年后的竞争力可以从第八名跃升到第

三名,或许是巴西的自然资源让它在高管的心目

中快速窜升。另外,南韩在每一项投入和产出的指

Page 13: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6

表三a:全球制造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10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市场力量

经济、贸易、金融与税务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对制造业与创新的投资

法律法规体系

医疗保健体系

政府力量

制造业竞争力

人才驱动的创新

劳动力与原料的成本与可得性

能源成本和政策

供应商网络

本地市场的吸引力

全球制造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

人才驱动的创新带动制造业竞争力

与参与2010年竞争力调查的受访者一样,我们

也要求参与2013年竞争力指数调查的企业首席

执行官将驱动制造业竞争力的政府和市场关键

力量,依照他们认为的重要性先后排序。2013年的竞争力指数调查再次使用2010年竞争力指

数报告中设计出来的竞争力架构(如表三a),

一方面可以为驱动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及其重要

的子因素的讨论定位,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比

较2010年与2013年受访首席执行官的回应。我

们预期此一架构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

在未来数年持续作为纵向数据分析的框架。

如表三b所示,与2010年的排名一样,受访的高

管再次认为人才驱动的创新是国家竞争能力之

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此外,在制造业竞争力

的十项驱动因素(如表三b)之下,每一项驱动

因素又细分为四十项子因素(详见附录B-1),

受访的高管必须替每一细项逐一评分。而在人

才驱动的创新之下共计四十项的子因素中,高

管更进一步指出,科学家、研究人员、工程师

的素质与供应以及技术工人的素质与可得性,

分居前两名最重要的个别因素,这正是建构人

才驱动创新的关键。企业首席执行官认为,一

个国家的劳工素质、供应与生产力是帮助他们

达成创新与成长目标的最重要因素。

而国家的经济、贸易、金融与税务体系则从

2010年竞争力指数报告中的第四位,跃升到

第二位。企业首席执行官近年来遭遇到的经济

波动、贸易障碍、结构性的成本税务负担、压

垮政府的国家债务,再加上政策法规的高度不

确定因素,都可能使得他们在决定国家竞争力

因素时,将与政府相关的力量与行动视为仅次

于国家劳工素质的子因素。政府主导的贸易、

金融与税收政策,现在超越了劳动力与原料成

本、供应商网络、基础建设、能源成本、本地

市场吸引力和其他因素,成了决定国家竞争力

的更重要驱动因素;这似乎是因为高管担心经

济、贸易、金融与税收政策经常无法创造优

势,反而成了制造业竞争力的绊脚石。(更多

细节详见「公共政策的影响」章节。)

Page 14: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7

表三b:全球首席执行官调查:全球制造业竞争力驱动因素指数排名

企业高管将影响国家制造业竞争能力的关键驱动因素排名如下:

整体排名

(1–10)整体指数得分 主要驱动因素 最重要的子因素

子因素排名

(1-40)

1 10.00 人力驱动的创新科学家、研究人员、工程师的素质与可得性

技术工人的素质与可得性

12

2 8.42 经济、贸易、金融与税务体系税收负担与税制的复杂程度

法规与税收、经济政策的透明度与稳定性

35

3 8.07 劳动力与原料的成本与可得性原料的成本竞争力

原材料的供应

1121

4 7.76 供应商网络本地供应商的成本竞争力

供应商群体进行产品和流程革新的能力

89

5 7.60 法律法规体系法规政策的稳定性与透明度

劳工法规

713

6 6.47 基础设施建设电力供应网、信息科技与通讯网络的质量与效率

公路、机场、港口和铁路网的质量与效率

416

7 6.25 能源成本和政策能源的成本竞争力

改善及更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持续投资

1420

8 3.99 本地市场的吸引力本地市场的规模与进入本地市场的情况

本地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2736

9 2.48 医疗保健体系为员工及社会提供高质量医疗保健的成本

保障公共卫生的监管政策(如污染、食品安全等)

2633

10 1.00 政府对制造业与创新的投资政府在研发上的投资:科学、技术、工程、制造业等

公私部门在长期研发投资上的合作:科学、技术、工程、制造业等

2930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注:四十项子因素及其相关排名的完整名单,详见附录B1。

劳动力与原料的成本与可得性现在排名第三,其

次为排名第四的供应商网络,比2010年上升了四

名。尽管在整体排名上出现微妙的变化,现在的

企业首席执行官比较不担心公司可以直接管理

控制的一般生产因素,如劳动力、原料、能源和

其他相关项目的成本等,反倒是他们无法掌握也

通常无法影响的其他政府和公共政策主导的因

素,才是他们更关心的重点。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放在前十大竞争力的驱动因

素,并就每一项的子因素、相对重要性,及其排

名的意义展开讨论。

强项与弱点的拼图

跟2010年的竞争力指数报告相比,2013版增加

了一些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企业首席执行官对最

具竞争力的国家/地区,就其十大竞争力关键驱

动因素底下又细分出来的强项与弱点进行个别

的评分与排名。尽管企业首席执行官对三十八个

国家/地区(表一)当前与未来的竞争力排名,还

有他们对十项竞争力驱动因素及其下四十项个别

子因素的评比,在2010年的报告中提供了许多见

解,但是要求他们对三十八个国家/地区就十项驱

动因素和四十项子因素一一排名评比实在有点强

人所难,毕竟参与2013年竞争力指数研究的550余位首席执行官时间都非常宝贵,因此我们采取

一种简略的方式,只要求他们针对六个国家,就

几项重要的驱动因素及其相关的子因素进行评

比(详见表三a、表三b及附录B)。于是,我

们选择了三个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日本)

和三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做更

深入的比较分析。由于这六个国家在2010年和

Page 15: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8

表四:中国的转型在主要竞争力驱动因素上的体现

主要竞争力驱动因素在国家/地区层面的排名

部分国家/制造业竞争力驱动因素 德国 美国 日本 中国 巴西 印度

人力驱动的创新 9.47 8.94 8.14 5.89 4.28 5.82

经济、贸易、金融与税务体系 7.12 6.83 6.19 5.87 4.84 4.01

劳动力与原料的成本与可得性 3.29 3.97 2.59 10.00 6.70 9.41

供应商网络 8.96 8.64 8.03 8.25 4.95 4.82

法律法规体系 9.06 8.46 7.93 3.09 3.80 2.75

基础设施建设 9.82 9.15 9.07 6.47 4.23 1.78

能源成本和政策 4.81 6.03 4.21 7.16 5.88 5.31

本地市场的吸引力 7.26 7.60 5.72 8.16 6.28 5.90

医疗保健体系 9.28 7.07 8.56 2.18 3.33 1.00

政府对制造业与创新的投资 7.57 6.34 6.80 8.42 4.93 5.09

分数以十分为满分,一分代表「最不具竞争力」,而十分则是「最具竞争力」──分数已根据国家、规模与产业进行调整。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最具竞争力 最不具竞争力

2013年的报告中都名列前十名最具竞争力的国

家,因此常常用来分别代表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

体的动态竞争力。

表四显示受访首席执行官根据所有驱动因素及

其相对关系的评比平均值,也就是说,评比最低

的国家与竞争力驱动因素(即印度和医疗保险政

策),其指数值为一分;而评比最高的国家和竞

争力驱动因素(即中国和劳动力与原料成本)则

为十分。然后,表四中其他的所有国家和驱动因

素再根据他们与评比最高和最低的国家和驱动

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母体为基础,给予不

同的特定分数。最后浮现出来的拼图明显呈现

出:德国、美国和日本在人才驱动的创新,以及除

了在劳动力与原料成本之外的其他大部份驱动因

素都享有竞争优势;而调查也毫不意外地显示:

新兴国家在低廉的劳动力与原料成本上占了优

势,不过他们在医疗保险政策和法规制度却落后

其他发达国家甚远。

更重要的是,企业首席执行官在表四的排名也显

示出,中国在各项竞争力驱动因素之间的转变显

然与印度和巴西不同。此外,企业首席执行官的

评比也显示中国比其他新兴国家更接近发达国家

的竞争对手。由于中国、印度和巴西在未来都会

持续开发先进的制造业知识与能力,同时如同受

访首席执行官所预期的,他们也会在未来五年内

改善其竞争地位,所以这个拼图出现新的样貌,

也是指日可期。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放在前十大竞争力驱动因素

的每一项,并且就每一项驱动因素的子因素,相

对重要性,以及它们排名的意义进行讨论。

Page 16: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9

一、人才驱动的创新

参与2013年竞争力指数调查的企业高管认为,一

个国家的技术劳工素质与供应,包括研究人员、

科学家、工程师等,及其最后带动创新的能力,

是制造业竞争力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人才驱动的

创新在2010年和2013年的竞争力指标排名中都

名列前茅,显示其仍然是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从国家的层面来看,图三显示参与2013年竞争

力指数调查的高管认为,发达国家,如德国、美

国等,在提升人才与创新方面是最具竞争力的国

家。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人才与创新方面如

图四所示的特定指标,就可能会发现:尽管德国

与美国在创新方面的指数很高,但是其他国家/地区,如南韩、新加坡,在多项测量指标上也非

常具有竞争力,如每百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

目、数学与科学的基本能力测验分数等,这一点

也格外引人注目。因此,在图四的评量项目之外,

这项调查更突显出:发达国家在创新生态体系的

效率,让这些国家与企业可以用较少的投入,获

得更多的创新能量。所以,尽管美国和德国的一

般民众在整体测验的分数较低,但是多年来发

展健全的创新生态体系已经根深蒂固,也依然保

持非常强大的创新生产力(也就是说,在创新的

基础建设方面不需要太多的投入)。比方说,稍

后在附录A的补充分析中就会提到,受访的高管

认为,某些关键领域向来就是德国的传统强项,

此外德国又特别着重「机电整合」技术,再加上

「双轨制」的职业训练以及产业与大学之间的紧

密结合等等,都让德国在人才驱动的创新能力上

名列前茅。不过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了

解,图四中有些综合的量化评量项目,未必能够

完全表现出一个国家的人才全貌;高管总是能够

将一些无形的国家因素引进竞争力的计算公式。

像德国和美国这些国家都已经有蓬勃发展的创

新文化,很容易在高管的眼中享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这并不是说发达国家永远都会受益于这

样的优势,反之,我们也可以说南韩和新加坡正

在为开发他们自己的创新生态体系,奠定坚实的

基础与建设。这一点,可以从图四中看出一些端

倪:像新加坡、南韩和日本都在创新指数和每百

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目等项目有较高的排名。

因此,像美国、德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尽管

他们仍然努力地改善教育体制,进一步提高人

力资本优势,但是他们终究会继续被其他新兴

国家超越,例如新加坡。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全球竞争力报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在142个国家之中,

将新加坡的中学教育评为全球第四,而数学与科

学教育的素质则名列全球第二;另外,如图四所

示,新加坡也有相当高的研究人员人均数目。2有

趣的是,新兴国家如印度、中国和巴西,目前虽然

在人才方面落后发达国家,但是如图三和图四所

示,他们却有机会在这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2013

93%

86%

58%

83%

59%

40%

Page 17: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10

图例:

2009年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之科学分数(满分一千分)

2009年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之数学分数(满分一千分)

2010年每百万人口中的专利数目(WIPO, EIU)

2012年每百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目(INSEAD)

2012年创新指数(INSEAD 2012)

图四:补充资料分析:2013年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前十名国家/地区在人才驱动的创新方面之重要因素一览表

新加坡与南韩在多项重要因素上排名第一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iii) (a) (d) (e)

注:

• 印度的PISA数学与科学成绩从缺。

• 台湾地区的每百万人口中专利数目、每百万人口中研究人员数目及创新指数从缺。

加拿大

德国

南韩

日本

巴西

美国

印度

中国

台湾

新加坡

53

9

52

9

2,2

57

7,0

38

57

5

65

60

0

52

9

52

7

29

0 4,2

60

50

2

48

7 61

3

4,6

63

40

5

38

6

1,1

00

13

7

54

2

56

2

6,9

92

52

0

54

35

46

53

8 1,5

33

6,2

86

52

0

51

3 85

8

5,3

05

35

8

2

1,0

71

4

45

57

58

37

36

54

52

56

64

Page 18: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11

二、经济、贸易、金融与税务制度

高管认为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国家/地区竞争力

的第二大驱动因素─经济、贸易、金融与税务体

系,尤其是是税收负担、税制的复杂性以及政策

的透明度与稳定性等,都是较不具竞争力国家想

要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制造业环境所必须先克

服的庞大障碍;紧追在这些子因素之后的项目,

则是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相对健全度、贸易政策的

完整性与竞争力。图五显示,在我们研究的六个

焦点国家之中,德国和美国在这项驱动因素占有

明显优势—全球有四分之三的受访高管认同他

们的重要性;此外,图五也显示:尽管印度和巴西

在经济、贸易、金融与税收体系上仍然落后,缺

乏竞争的优势,但是中国在这个领域显然已经迈

向成熟之路,在这项竞争力驱动因素上几乎与日

本齐名。

图六和图八显示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货物流动。

在这方面,德国显然将知识产权保留在欧洲(以

相对较高的中高级科技产品份额而言),而美国

和日本出口中高级科技产品的地域则比较多元。

反观中国/台湾,他们出口的中高级科技产品绝大

多数都局限在亚洲地区。

图七显示不同国家/地区与不同科技等级的制造

业商品输出之分配比例,同时也以制造业商品占

输出商品总值的百分比以及制造业商品输出在

1995至2000年和2006至2011年这两个时段内

的复合年增长率,藉以显示制造业的相对动能。

图七的动能显示:德国能够加快制造业商品输出

的脚步,进而提高制造业出口总值,其复合年增

长率从1995至2000年间的仅1%,增加到2006至2011年间的5.2%。反观美国,在同一时段内的制

造业出口比例则是持续降低,有部份原因可能是

公司将制造业转移到低工资国家/地区,如中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较小的亚洲国家/地区─新

加坡、台湾、南韩─不仅在制造业竞争力上表现

出色,在中高级科技产品的输出比例方面也相当

引人瞩目。

图七下半部分的图表也再次突显发达国家(即美

国、德国、日本)在先进制造业的主导地位。这三

个国家在2011年输出的制造业商品中,有80%以

上都被列为中高级科技产品;相形之下,其他新

兴国家(即中国、巴西、印度)输出的中高阶科技

产品所占的比例就比较低。这样的结果也与低工

资的劳动力密集国家/地区相一致。

在制造业商品的全球贸易方面,中国已经是领先

群伦;而从图七中,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出口规模

在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地区中首屈一指。可能也是

制造业让中国跃居现在的地位,同时创造了符合

国内市场需求的内需市场。这张图表不仅显示中

国、印度、南韩和台湾等国家/地区在2000至2011年间的制造业出口总值有极高的增长率,同时这

些国家/地区在这段期间内的中高级科技产品输

出比例也都相对增加;呼应了低科技含量的工作

逐渐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

等其他国家/地区的趋势。3不过,对新兴国家/地区如中国/台湾来说,中高级科技产品输出的增

加,也可能是因为这些国家/地区参与加工的结

果;比方说,他们只是组装成品出口而已。4尽管

制造业输出的增长率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如图六

和图七所示,印度贸易概况分析指出,从印度输

出的商品有一大部份都还是低附加价值且劳力

密集的商品。图八对这些贸易往来有更深入的

剖析。

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全球经济的波

动以及某些国家/地区在经济、贸易、金融与税务

体系上的不确定性,都仍然是值得关注的领域;

这种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到这些国家/地区的政策

制定。

2013

73%

71%

63%

61%

43%

47%

Page 19: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12

图六:补充资料分析: 全球观点─十大最具竞争力国家/地区与其前五大贸易伙伴之间的制造业商品流向与科技等级(根据产

品种类评估)

2011年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根据出口规模和科技等级评估)

中国

巴西

美国

制造业出口总值

(单位:十亿美元)

>1,000

500–1,000

200–500

<200

箭头的粗细代表从A点到 B点的制造业出口总值(单位:十亿美元)

$25–$100

>100

<$25

中高阶技术与科技商品出口占全部制造业出口的%

<40 60–8040–60 >80

箭头颜色

南韩

台湾

India

加拿大

新加坡

德国

日本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iv)

注::• 商品不同等级的分类系根据联合国贸易暨发展会议(UNCTAD)之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SITC)编码。 (v)

• 地图中的灰色国家代表十大最具竞争力国家/地区之出口贸易伙伴。

Page 20: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13

图七:补充资料分析:2011年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根据出口规模,技术与科技等级评估)

中国在制造业出口的规模和增长率方面都名列前茅,中高级科技产品所占的比例也相当高

数据源:德勤分析 (iv)

注:商品不同等级的分类系根据联合国贸易暨发展会议(UNCTAD)之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SITC)编码。 (v)

图例:

高级技术和高度科技密集之制造业商品输出

中级技术和中度科技密集之制造业商品输出

低技术及低度科技密集、劳力密集和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商品输出

100%

-2% 18%13%8%3%

80%

90%

60%

70%

50%

制造

业出口占全部商品出口总值之

%(浅

色圆圈

— 2

000)

(深色圆圈

— 2

011)

制造出口之CAGR (%)(浅色圆圈代表 1995–2000) (深色圆圈代表2006–2011)

圆圈大小代表2011年制造业出口值

(单位:十亿美元)

圆圈内的百分比为 2011年资料

40%

30%

台湾

2011

台湾

2000

中国

2011

中国

2000

德国

2011

德国

2000

日本

2000

日本

2011

印度

2011

巴西

2011

巴西

2000

印度

2000美国

2011

美国

2000

新加坡

2011

加拿大

2000

新加坡

2011

新加坡

2000

南韩

2011

南韩

2000

31%

52%

17%

21%

31%48%

日本

$724.8 billion (2011)$449.4 billion (2000)

印度

$151.7 billion (2011) $26.0 billion (2000)

72%

20%

8%

39% 39%

22%

中国

$1,768.5 billion (2011)$219.3 billion (2000)

新加坡

$279 billion (2011)$117.5 billion (2000)

61% 19%

20%

32%18%

50%

德国

$1,226.3 billion (2011)$459.2 billion (2000)

台湾

$270.7 billion (2011)$141.0 billion (2000)

33%27%

40%

41%26%

33%

南韩

$473.5 billion (2011)$154.9 billion (2000)

巴西

$84.2 billion (2011)$31.6 billion (2000)

33%

48%

19%

46%

14%

40%

美国

$952 billion (2011)$644.6 billion (2000)

加拿大

$202.3 billion (2011)$175.4 billion (2000)

2000年制造业出口

2011年制造业出口

圆圈颜色:

Page 21: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14

数据来源:德勤高度可视化环境数据分析(Highly Immersive Visual Environment,简称HIVE)及德勤分析 (iv)

注:

商品不同等级的分类系根据联合国贸易暨发展会议(UNCTAD)之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SITC)编码。 (v)

地区之定义 —欧洲(不包括德国);亚洲(不包括中国、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及印度);美洲(不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巴西)

图例:

高级技术和高度科技密集之制造业商品输出

中级技术和中度科技密集之制造业商品输出

低技术及低度科技密集、劳力密集和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商品输出

欧洲

前十大最具竞争力国家/地区之出口

主要的出口贸易伙伴

德国

亚洲

中国

日本

南韩

新加坡

美国

美洲

加拿大

太平洋国家

非洲

巴西

印度

台湾

德国

中国

日本

南韩

新加坡

美国

加拿大

巴西

印度

台湾

图八:补充资料分析: 最具竞争力国家/地区出口之制造业商品类型与地区一览图

2013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前十名国家/地区在2011年之制造业商品出口情况

Page 22: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15

三、劳动力与原料的成本与供应

在创造制造业的竞争力优势方面,劳动力与原

料的成本与供应仍然持续改变全球的制造业景

况。在过去,有无数的公司将他们的生产移往劳

动力与原料成本较低廉的国家,一如前一章节所

反映出来的出口情况,结果是:这些曾经是低成

本国家的国民有了繁荣的经济,也让愈来愈多的

中产阶级兴起然后转而要求更高的薪资。

随着这些国家的持续发展,生产的复杂性也节

节上升─他们的经济也随之成长,同时也开始

投入生产较复杂的产品─于是他们就逐渐丧失

了在劳动力优势上的竞争力。他们变得比较像是

发达国家,也开始将生产线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

家,制造更商品化的产品。例如中国现在开始将

生产线转移到泰国和越南等国,就是这种动态

发展的例子。

不过,如图九所示,参与2013年竞争力指数调查

的高管觉得,在2013年竞争力指标特别聚焦讨论

的六个国家之中,中国和印度仍然享有明显的劳

动力与原料成本优势。而毫无意外的,高管也认

为巴西是低成本的国家之一,比起美国、德国和

日本,都有显著的优势。

在子因素的排名方面,高管认为:原料成本的竞

争力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紧随其后的则是具有

竞争力的薪资标准、原料供应,以及薪资以外的

劳工成本竞争力(如员工福利)。

不过要注意的是:有愈来愈多的国家似乎以更广

泛而长远的态度来看待劳动力与原料成本。例

如,如图十所示,虽然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偏高,

但是它也有最高的劳工生产力;而在坐标轴的

另外一端,虽然这十年来,中国与印度的劳工生

产力已经有显著的改善,但是因为它们的起点较

低,所以仍然明显落后美国。

此外,个别企业也发现,如果所有的采购都只是

为了迁就低廉劳动力与原料的成本,非但不符

合策略利益,也不是可以长期维持的策略;更何

况,如前文所述,像中国和印度这些低成本的国

家现在出现了大量的中产阶级人口,也有相当庞

大的国内消费需求,因此我们可以预期许多跨国

企业为了捕捉这些成长的机会,会持续在这些市

场上扩展他们的运营。

90%

2013

32%

39%

29%

87%

70%

Page 23: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16

图十:补充资料分析: 劳动力成本与生产力水平的关联

2013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前十名国家/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与生产力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德国

加拿大

日本

南韩

巴西

台湾

中国

印度

新加坡

美国

每一劳动人口的生产力

GD

P (单位:千美元)

70

60

50

40

30

20

10

0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德国1.0%0.7%

台湾

加拿大

3.2%

日本

2.9%

南韩 2.9%

中国1.2%巴西10.8%

印度 5.5%

新加坡0.4%

美国 1.4%

生产力的十年 CAGR

劳动成本与劳动生产力之间的关联系数: .75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vi)

Page 24: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17

中国集中力量将供应链本土化并建立

创新中心,从而被受访首席执行官视为

唯一一个能够跟发达国家并驾齐驱,

拥有同样供应商网络优势的新兴国家。

(图十一)

四、供应商网络

如前文所述,参与2013年竞争力指数调查的高

管将供应商网络列为第四重要的制造业竞争力

驱动因素。在2010年的调查中,供应商网络只排

名第八,显见企业首席执行官对此的重视程度

增加。

这种变化或许有几个因素,包括制造业组织与供

应链愈来愈全球化、接近新兴国家消费市场的

本地生产日趋激烈等等。光是看现今全球供应

网络,就已经大得惊人了。此外,首席执行官与高

管也愈来愈重视供应链,因为他们必须因应天

灾,采取策略行动,缓释供应链断裂的风险,同

时确保原料来源的掌握与透明化。评估一个国

家/地区在这个领域的竞争优势时,首席执行官

认为财务稳定性与供应网络内的资源,是影响竞

争力的最重要因素,其次则是创新能力、成本竞

争力和供应商的便利性与反应。过去的说法:「

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商品以适当的成本与适

当的数量送到适当的市场」,以现代的术语来表

述,就是快捷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如图十一所示,在六个焦点国家之中,发达国家

以及中国在这方面居于领先地位,这一点毫不令

人诧异。当然,产生这样排名的关键因素,就是

发达国家悠久的制造业传统以及他们各自在驱

动创新与创造高素质供应商生态系统之中所扮

演的角色。此外,受访的高管会认为中国在供应

商网络享有优势,应该也不足为奇。

在新兴经济体中,中国以压倒性的优势领先印

度与巴西。中国在供应商网络项目上居于领先地

位,可能是因为他们集中力量将供应链本土化的

结果,因此创造出集高校、研究机构和供应商于

一体的创新中心。5拥有运作顺畅的供应商网络,

可使得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顺利进行,并持续开

发复杂的商品迎合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2013

88%

83%

83%

80%

50%

47%

Page 25: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18

首席执行官们认为发达国家在法律法

规体系方面的竞争力是新兴国家的两

倍以上(图十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

法规环境比较稳定、透明。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五、法律法规体系

高管对法律法规体系的看法和他们对供应商网

络的看法一致,都认为发达国家在这个项目的竞

争力居于领先地位;而法规环境中的稳定性和透

明度又是影响个别国家排名的主要因素。这个看

法和德勤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共同出版的《点燃

1.0:美国首席执行官对制造业竞争力的见解》一

书中受访高管的看法一致,他们都对不确定性可

能导致的后果感到忧心。6其他的影响因素还包

括:劳工法规、遵从成本、知识产权保护、法规

执行、反垄断法规等等。

说来或许并不意外,在2013年竞争力指数报告

中特别聚焦讨论的六个国家之中,新兴国家都在

法规制度方面比较落后。有趣的是,如图十二所

示,若是跟高管对每个国家在供应商网络的评

价相比,新兴国家在法规制度上落后发达国家的

差距就更大了。不过调查结果也指出,中国和巴

西在法规制度上的强度与竞争力又优于印度。

在图表另一端的则是发达国家,尽管他们在这方

面的竞争力较强,但是他们的法规制度也存在累

赘、不确定又通常比较繁琐复杂等问题。例如,

美国法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受到高度推崇。

这些发达国家若是能够简化程序、减少诈欺浪

费、删除过时的法规,就可以降低遵守法规的成

本与复杂性,进而提高他们的竞争力。相对于新

兴国家必须把重点放在建立更完善的法规制度,

发达国家则必须更专注于现行制度的管理,以提

升效率与竞争力。

86%

83%

82%

35%

30%

37%

Page 26: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19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六、基础设施建设

参与2013年竞争力指数调查的高管将基础设施

建设列为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第六大驱动因素,

并且特别指出高质量的基础建设可以直接提升

成本与过程效益,改善生产力。此驱动因素不但

包括实体商品运送的基本物流,也包括信息与能

源的有效流通─这就牵涉到对科技基础建设的

投资,如智能电网、宽带和其他网络等。

除了降低营运成本、改善经营效率之外,补充研

究也指出:持续投资基础建设会带动创新,进而

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一个国家的成长循环。7美国

国会预算局(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在

最近的评估报告中就特别指出,在基础建设上

每花费一美元,就能在经济活动中多孳生六十

美分的利润(总共增加了一点六美元的国民生产

总值)。

图十三清楚地显示出,参与调查的高管认为:发

达国家(德国、日本、美国)在基础建设上比其

他三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巴西、印度)要更有

竞争优势。可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基础建设开始

老化,而新兴国家不但在传统的基础建设(即道

路、港口、桥梁等)迎头赶上,同时也积极强化高

科技的基础建设(如智能型输电网、国家安全科

技、高速铁路等),因此不久之后,这份国家排名

可能就会出现剧烈的变化。

在评估影响基础建设竞争优势的相关因素时,参

与2013年竞争力指数调查的高管仍然认为:一

个国家的电力供给能力、信息科技(IT)以及电信

系统是衡量这个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基

础建设驱动因素。像中国、印度、巴西这些新兴

经济体,都积极投资重大的科技基础建设,不但

可以支持现有的科技,同时也替未来的创新和大

量采用新科技预留了急需的容量与空间。像中国

政府全力开发电动车,并且大量投资在为国民提

供必要支持的各项基础建设(如智能电网、方便

消费者使用的充电站等),以确保他们的成功,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8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像这

些和其他类似的基础建设投资,不但可以改善实

体基础建设,也可能会刺激研究发展和其他领域

的额外投资,对国家整体竞争力来说,都有正面

的影响。

93%

89%

90%

66%

24%

41%

Page 27: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研究显示,持续投资基础设施建

设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美国

国会预算局在最近的评估报告

中就特别指出,在基础建设上每

花费一美元,就能在经济活动中

多产生六十美分的利润(总共增

加了一点六美元的国民生产总

值)。这样的乘数效应在印度指

日可期,因为印度政府刚刚宣布

一项持续到2017年的基础设施建

设计划,总投资金额高达一万亿

美元。9

Page 28: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1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七、能源成本和政策

由于能源日渐稀缺,成本持续上扬,参与2013年竞争力指数调查的高管认为,能够以具有竞争力

的价格提供清洁再生能源的国家将比其他对手

更享有优势。受访高管同时也指出,尽管在能源

基础建设上的投资以及能源政策的效率都会影

响到国家竞争力,但是因为对能源的需求增加而

供给却减少,再加上市场因素导致价格上涨,使

得能源价格成为这个项目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有趣的是,尽管高管认为能源价格是最重要的

因素,但是他们又将中国列为六个焦点国家之中

最具竞争力的国家,美国、巴西则分居第二、三

位(如图十四)。而图十五中的补充研究却指出,

中国的电力成本(7.4美分/千瓦小时)与加拿大

(7.4美分/千瓦小时)相同,甚至还比美国(6.9美分/千瓦小时)还高;不过这个价格还是远低

于其他新兴国家,如巴西(15.4美分/千瓦小时)

、印度(11.1美分/千瓦小时),和发达国家,如日

本(17.9美分/千瓦小时)、德国(15.7美分/千瓦

小时)。图十五同时也指出,根据全球环境绩效

指数(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EPI)的资料,中国和印度的环境绩效远远落后德国、

日本、美国这三个发达国家。中国与印度的高排

放和低环境绩效指数或许可以归因于他们急于

快速成长,改善偏低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如图

十七),进而提升生活质量(如图一)的追求;反

之,巴西的高环境绩效指数也可能要归功于境内

有大片的亚马逊雨林覆盖。此外,传统上就高度

重视清洁能源的德国在十大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之中是环境绩效指数最高的国家,这也并不令人

意外。

虽然美国在电力成本(6.9美分/千瓦小时)和环

境绩效(如图十五)这两项的排名都高于中国,

但是中国却在2009年超越美国在清洁新能源投

资方面夺魁。10而中国政府进一步增加再生能源

所占比例的决心,或许也是让高管将中国名列最

具竞争力国家的原因。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好几项因素─包括政府政

策、更有效率的新能源科技出现等等─都可能会

影响到能源成本对国家整体竞争力所造成的冲

击程度,也可能导致某些国家超越其竞争对手。

比方说,美国开放市场、对进口能源依赖降低,

还有页岩层天然气的新发现等等,都可以更进一

步确保国家能源不虞匮乏;11、12又如巴西拥有大

量的石油蕴藏和丰富的油页岩、天然气、铀矿等

资源,很快就可以让这个国家不但自给自足,更

成为主要的能源输出国。13如前文所述,巴西在

能源上不假外求的前景,或许就是预期它在五年

后的竞争力指标上从第八名跃居第三名的部份原

因。至于德国则显然已经朝着采用再生能源的方

向大步前进,目前德国的电力生产大约有四分之

一都仰赖清洁能源,比美国的12%超出许多。14

49%

63%

43%

73%

54%

58%

Page 29: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22

EPI: 56.6

EPI: 58.4

日本

新加坡

2011年工业用电平均电力成本

(单位:美分/千瓦时)

5–10 美分/千瓦时

10–15 美分/千瓦时

> 15 美分/千瓦时

图十五:补充资料分析:可能驱动未来竞争力的能源成本与环境绩效

2013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前十名国家/地区的电力成本与环境绩效指数(EPI)

EPI: 60.9

EPI: 66.9

EPI: 57.2

EPI: 63.4

EPI: 42.2

EPI: 36.2

EPI: 56.4

中国

印度

美国

加拿大

南韩

德国

巴西

台湾

EPI: 62.2

电力成本:7.4 美分

电力成本:6.9 美分

电力成本:15.4 美分

电力成本:15.7 美分

电力成本:7.4 美分�

电力成本:10.1 美分

电力成本:15.6 美分

电力成本:8.3 美分

电力成本:17.9 美分

电力成本:7.3 美分

2010年环境绩效指数

60–70

50–60

40–50

30–40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vii) (f)

注:EPI值愈高表示环境绩效愈好。

Page 30: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3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八、本地市场的吸引力

2013年竞争力指数调查的结果显示,本地市场

的大小与进入市场的难易度是这个项目中最重

要的驱动因素;所以我们也就不必太讶异于人口

众多、经济成长快速的中国在本报告的六个焦点

国家之中再度跟美国、德国一起位居领先群(如图

十六)。反之,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高管的心

目中,日本的本地市场吸引力竟然跟印度和巴西

相去不远。而且令人意外的是:如图十七所示,

中国、印度和巴西的人均个人可支配所得在2001至2011年这十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相当显著,但

是高管对巴西和印度的评价却远不如中国。

同时,中国、美国和德国在市场吸引力项目平分

秋色,显示国家的规模大小不是唯一的因素;这

种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在竞争优势上不分轩

轾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都有消费能力强

大且活跃的国内消费者为基础。这些国家跟新

加坡、南韩等其他国家一样,都有稳固的中产阶

级消费群,他们需要更复杂、更高质量的商品,

其结果可能就是这些市场对大型跨国企业更具

吸引力。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新兴经济体出现一种趋势,

就是这些低成本制造业国家也会有较高的个人可

支配所得,因为好的制造业就业机会本来就会替

该国国民创造更繁荣的经济。这样的趋势更进一

步创造了一个良性的制造业循环:收入增加、支

出能力增加,市场吸引力也随之增加。

人口统计因素,更具体地说就是高龄人口,在未

来几十年对市场吸引力会造成冲击,因为某些国

家的市场,如日本,甚至中国,尽管人口众多,却

会明显受到人口老化的抑制,久而久之,其他在

人口统计的年龄上比较占优的国家(包括美国在

内)就会占据上风了。

75%

64%

77%

77%

61%

61%

Page 31: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24

图十七:补充资料分析:2013年制造业竞争力指标排名前十国家/地区的本地市场吸引力

人均个人可支配所得之历史趋势(美元)

数据源:德勤分析 (viii) 注:个人人均可支配所得是依据经济学人信息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的个人可支配所得(以百万美元计)及人口资料统计出来的。

人均个人可支配所得(美元)

累计人均所得(美元)

个人人均所得(美元)

180,000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印度, 1,271中国, 2,302巴西, 7,951台湾 10,169

南韩12,221

新加坡 22,416

德国 27,720

日本 28,370

加拿大 30,780

美国 37,04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人均个人可支配所得之十年复合年增长率

(CAGR)(%)2001-2011

中国: 16.5

巴西: 14.0

印度: 11.7

加拿大: 8.2

南韩: 6.9

德国: 6.6

新加坡: 6.5

日本: 4.1

美国: 3.3

台湾: 2.0

高管认为,在新兴国家中,印度和巴西的本地市场吸

引力不如排名第一的中国(图十六),尽管这三个国

家在2001至2011年间的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都有相

当显著的复合年平均增长(图十七)。

Page 32: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5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德国不但被视为拥有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劳工医疗

社会保险,而且最近还宣布要从政府税收中拨款注

资给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减低劳工薪资的医疗保险

负担,因此在2013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调查中,被评为

在这个项目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图十八)。

九、医疗保健体系

参与2013年竞争力指数调查的高管认为,平均而

言,医疗保健的整体花费是这个项目中最重要的

驱动因素;紧随其后的则是高质量的医疗保健以

及公共卫生的法规政策。15因此,如图十八所示,

德国毫无意外地在这个项目中被评为最具竞争力

的国家,因为德国不但被视为拥有全世界历史最

悠久的劳工医疗社会保险,而且最近还宣布要

从政府税收中拨款注资给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减低劳工薪资的医疗保险负担。而日本在医疗保

险制度一项中,则紧追在德国之后,排名第二。

美国虽然名列第三,但是与排名第二的日本之间

有极大的差异(分别有71%和88%的首席执行官

认为美国和日本具有竞争力);这个差距说明了

医疗保险支出对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

至于在公共卫生的法规政策方面,受访者一致认

为:遵守法规的相关支出─包括导致企业获利减

少、医疗保险负担增加的政府命令─是对整体国

家竞争力造成负面冲击的主要因素。话虽如此,

在本报告的六个焦点国家之中,新兴国家仍然落

后发达国家甚多─尽管它们的医疗保险支出相

对较低,而且优惠的法规制度也没有对企业加诸

沉重的财务负担。这个结果代表高管固然在意成

本,但是也不愿意完全牺牲高质量的医疗保健;

因此新兴国家在改善国内的医疗保险水平方面,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一个国家医疗体系的效

能与效率,终究还是会影响到这个国家对制造业

前往设厂的吸引力。

90%

71%

88%

27%

18%

31%

Page 33: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26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十、政府对制造业与创新的投资

参与2013年竞争力指数调查的高管都注意到有

好几个关键因素会影响到他们对一个国家/地区

在政府对制造业与创新的投资方面的整体竞争

力评估,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公私部门的合作数

量,其次则是在技术、研发与工程上的投资。

在公私部门合作方面领先的国家/地区,不但可

以引进刺激创新所需的技能,同时还塑造一个

通过合作创新而蓬勃发展的生态体系。如图十

九所示,非常重视公私部门合作的中国与德国,

双双被参与2013年竞争力指数调查的高管列为

本研究六个焦点国家之中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例如德国的弗劳恩佛荷研究学会(Fraunhofer Society),就是公私部门合作的最佳范例。16弗

劳恩佛荷研究学会是欧洲最大的以应用研究为

导向的组织,其宗旨就是将科学新发现与基础研

究转化成有用的创新,进而带动经济成长,创造

就业机会。成立于1949年的弗劳恩佛荷研究学

会大约有40%的资金来自政府,其他60%则仰赖

委托研究所得;主要研究项目是以应用为导向

的基础研究、创新应用研究,与早期商品化的开

发计划。17

台湾的工业技术研究院(工研院)也有50%的资

金是接受政府补助,当初成立工研院的宗旨与运

作模式也与弗劳恩佛荷研究学会雷同。18工研院

自称是台湾官方的研究组织,其宗旨为进行科技

研究,为台湾促进产业发展,开创经济价值,改

善社会福利。19现在,工研院是台湾最大的应用

科技研发机构;20自从一九七三年成立以来,工

研院持续发展,如今是原创与创新产业研究、技

术转移和产品开发的先锋,进而拓展国内与国际

产业。21

这两个例子正是参与2013年竞争力指数调查的

高管将德国与台湾列为十大最具竞争力国家/地区的主要原因。相形之下,印度和巴西在政府对

制造业与创新的投资方面就落后许多;尽管印度

和巴西也名列前十大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地区,

但是未来它们终究需要在公私部门的合作方面

投入更多才行。

81%

78%

65%

71%

52%

50%

Page 34: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7

公共政策的影响

中国的高管找到自己的声音,而欧美的高管也

唱同调

由于经济、贸易、金融与税务体系被列为驱动国

家竞争力的第二重要因素,而公共政策又如同千

丝万缕般穿梭在其他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驱动因

素之间,因此我们再次请受访的首席执行官指出

他们认为有哪些公共政策对企业造成竞争的优

势或劣势。图二十显示:针对本研究中三个主要

国家/地区(中国、欧洲与美国),受访的首席执

行官认为会产生优势、劣势或没有影响(中性)

的政策有哪些。这个研究设计的评价有其独特

之处,因为我们只要求首席执行官针对他们自认

为的「本国市场」,就其国内的政策组合进行评

估;因此图二十代表以美国为总部的企业首席执

行官评估美国的政策,以欧洲为基地的企业首席

执行官则评估欧洲的政策,而中国的企业首席执

行官则评估中国的政策。横跨三个国家/地区的

研究结果,再次显示企业领袖对于公共政策的

见解有惊人的差异。

受访的中国企业首席执行官指出,在中国,鼓励

或直接资助科技投资、员工教育、基础设施开

发,以及安全卫生法规和可持续发展政策,都有

助于提高竞争优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西

方国家常常不以为然─在中国企业首席执行官

的眼中将有助于驱动制造业的创新,带领他们走

向下一代更有效率的节能商品与制造过程,符合

其「绿色增长目标」。22改善能源与环境可持续

不但是中国的重大挑战,同时也被政策制定者用

来催化国内创新文化的发展,也被视为中国下一

步大发展的重要基石。或许这一次更值得注意的

是那些被企业领袖视为抑制他们成功的政策,

包括反垄断法规、政府财政干预或所有权(此为

中国资本主义的核心)、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移

民政策与企业税政策。这些被受访中国首席执

行官们评为劣势的政策,在十年前可能根本无法

想象,可是在我们迈入2013年之际,这些受访高

管却比以往更像他们的西方同仁,通过他们的调

查回复,批评国家现有公共政策议题的缺点。

在欧洲,企业领袖认为欧洲的政策当中只有知识

产权保护政策有助于他们的竞争优势;有九成以

上的高管指出,现行的欧洲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让

他们占了优势。在另外一方面,也只有三项政策

被欧洲企业领袖认为会对他们造成明显劣势,其

中包括劳工政策、移民政策,以及导致政府干预

及所有权的政策。根据欧洲企业首席执行官的

看法,其他的大部份政策似乎都不会对欧洲的

制造业竞争力造成太大的影响。考虑到欧元区

现在面临的挑战,还有政策制定者花了那么长的

时间一而再、再而三地思索却仍然找不出解决之

道,企业领袖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也充分展现出他

们对政策环境的耐心与自制。

受访的美国首席执行官则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政

策以及有助技术应用、整合与转移的政策,才有

助于提升他们的竞争优势;但是在天秤的另外

一端,受访的首席执行官认为美国的环保政策、

能源政策、企业税政策、医疗保险政策等,都会

对美国的制造业形成竞争上的劣势。这四项政策

始终都被美国高管点名是他们关切的领域。23

在这三个国家/地区有一个惊人的共通点,就是

高管认为绝大多数的政策既不会对他们的企业

造成竞争上的优势,也没有劣势,而对制造业竞

争力没有影响或是中性的。在本研究中,这些中

性政策应被视为这些国家/地区内的暖身赛。在

美国,十九项政策中有十三项被视为中性;在欧

洲有十五项;在中国则有十一项。如果政策制定

者的目标就是要对他们国内的制造业竞争力形

成有限的冲击,那么这些企业首席执行官的反应

代表他们都做得很成功。可是,随着政策制定者

持续提出更积极、更精致的政策组合,不断追求

经济成长、创造就业机会来保护他们的国民,未

来被高管点名会对他们造成竞争优势与劣势的

政策数目,都有望双双看涨。

Page 35: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28

中性政策:中国

• 经济发展政策

• 技术转移、采纳与吸收整合政策

• 知识产权保护法规

• 环保政策

• 央行与经济政策

• 劳工政策

• 产品责任法规

• 政策与执法之一致性

• 能源政策

• 医疗保健政策

• 贸易政策

中性政策:欧洲

• 产品责任法规

• 技术转移、采纳与吸收整合政策

• 基础设施开发政策

• 员工教育培训协助

• 医疗保健政策

• 政策与执法之一致性

• 经济发展政策

• 央行与经济政策

• 外国直接投资政策

• 可持续发展政策

• 反垄断法规

• 安全卫生法规

• 能源政策

• 环保政策

• 企业税政策

中性政策:美国

• 安全卫生法规

• 员工教育培训协助

• 反垄断法规

• 贸易政策

• 基础设施发展政策

• 可持续发展政策

• 政策与执法之一致性

• 经济发展政策

• 外国直接投资政策

• 移民政策

• 劳工法规

• 政府财政干预/企业所有权介入

• 产品责任法规

84%

77%

77%

73%

71%

38%

40%

41%

44%

50%

90%

28%

30%

48%

57%

65%

68%

73%

79%

77%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Page 36: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9

结论

制造业为什么重要?

2013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再次证实:二十一

世纪的全球制造业正处于一种范式转移的过程

之中─透过高度复杂、统合又变化多端的资源

网络,整合全球多元的理念、产品与服务。全球

企业首席执行官经由他们对各个国家在制造业

相对竞争力的排名,直接提出他们的看法,再加

上从宏观角度出发的补充数据,才可能勾勒出更

完整的制造业风貌。这份报告特别突显出企业

领袖认为哪些关键的驱动因素会影响国家制造

业的相对竞争力,又有哪些政策会强化国家的相

对竞争优势与劣势。这两方面的观点结合起来,

更进一步指出:快速演化的全球制造业生态体

系以及不为人所知、甚至看似过多的不确定性与

危机,二者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全。总

体而言,这些变化的速度与绝对幅度,对企业领

袖与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过在

此同时,这也为大幅提升国家制造业的动力,进

而像引擎一样带动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绝佳

的机会。

有趣的是,传统思维一直都认为高效能的制造业

一定要有高度智能与技能的人才,这样才能有效

并持续地运用最新科技、系统性思想、智能型服

务与制造、优质的供应链。如此一来,制造业领

袖就能运筹帷幄,处理复杂的问题,度过经济风

暴。通过形成良性循环,结合人力资本与新产品

和流程创新资本、绿能资本(即高效能、可持续、

低碳的制造业与供应链)、结构资本与金融资

本,发挥最大效益。

想要在这个制造业新纪元中拔得头筹的国家也

是一样,他们必须开发新的国家层面的制造业资

源战略法案─也就是由高生产力的人力资本与

技术来带动的经济,而不只是低成本的劳动力。

整体而言,2013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

显示,位居领先群的国家都在进行这样的范式

转移:以开发有智能与技能的人才为优先─因为

这些人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同时也受惠于制

造业的基础建设与生态体系。可是,在我们以本

研究中由企业高管排名的国家制造业竞争力指

数下定结论之前,有一点我们必须了解,那就是

为什么制造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及其民众繁荣福

祉非常重要。

从表面上看来,答案很简单:不论世界如何动

荡,制造业始终都是为中产阶级创造就业机会

的驱动力;而那些具备重大的先进制造能力的国

家,制造业对整体经济活动也有诱人的乘数效

应。

不过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答案,而这

个答案现在已比过去十年变得更加明显─高效

能制造业还为国家创造了一个良性循环。对任何

国家来说,提升其制造业能力很重要,因为这通

常可以藉由研发的投资,带动人才培育,进而带

来创新─产品与加工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率的

提高,不但可以将这些创新商品化,转变成产品

和服务,同时也在其他支持制造业的部门创造出

同样高水平技能的需求,如银行业、第三方物流

业、教育、呼叫中心、医疗保健等。通常,制造业

的工厂就是小型乡间社区的枢纽,也是生命线;

此外,在制造业有杰出表现的国家也输出有高度

市场需求的商品,因此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

也占了比较有利的地位。长此以往,随着国家制

造业的能力渐趋成熟,劳工的整体技能水平也大

幅提高,所有相关各方如国家、公司和民众开始

享受经由活跃的制造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与生

活质量的提升。相比之下,国家以及公司就会发

现,二十一世纪的制造业,诚如本文所描述的一

样,的确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如果所有的生产

都转移到国外,国家的优势与影响力就会受到侵

蚀,进而危害到它们的长期经济健全。这些因素

可以为一个通常不怎么明显的现象作出部份解

释:即新纪元的制造业如何协助国家在经济动荡

的时代中复苏。

总之,这份报告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的经济体都

提供了一个重要且及时的起跑点,让他们据以规

划战略投资,制定公共政策,藉以刺激后工业时

代的制造业成长以及接踵而来的经济利益。因

此,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各国竞争力的消长

会持续变化,企业领袖认为有利于竞争优势的

最重要驱动因素也会各有浮沉,但是历史经验告

诉我们,高素质人才的供应永远都会在竞争力驱

动因素的排行榜上高居不下。更重要的是,这份

报告提出了一个积极引导政策走向的准则:具有

高度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的制造业生态体系

需要国家政策提供有力的国家条件以及与各国

资源动因和国家现存政策障碍相适应的资源。

经年累月之后,可能会有新的国家在全球制造业

竞争力指数榜上崛起,而其他国家则持续下滑─

或许是被其他国家超越,或是没有采取适当的投

资或缺乏政治意愿来确保持续的领先地位。这

个赌注很高。唯一能够肯定的是:新的常态出现

─追求制造业最高地位的竞争会愈来愈激烈─

而且一个国家在制造业的实力一定至关重要。

Page 37: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附录

Page 38: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31

1. 中国

补充资料分析:主要统计数据 中国 同业平均值

制造业GDP复合年增长率(2005–10) 11.9% 2.9%

制造业 GDP占总GDP的比例(2010) 32.4% 18.3%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2011) 2.8 21.9

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2011) 93.2% 59.9%

为每百人创造的制造业工作岗位(2001–2010) 3.1 -0.8

最高企业税税率(2012) 25.0% 26.2%

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量(INSEAD 2012) 1,071 2,980.0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美元)(2011) 2,302 15,886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2011)之复合年增长率(2001–2011) 16.5% 8.5%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ix)

附录A: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前十名国

家/地区的补充分析

尽管近期经济长成力道趋缓,但是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有助于其维持自2010年以来全球最具制造业竞争力国家的宝座。参与调查研究的高管也一致认为:中国的劳动力与原料

价格优势、政府在制造业与创新的大力投资,以及健全的供应商网络,均是其关键强项。

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十二五规划)中有利的政策行动,也有助于维持中国在未来竞争力排名中的

领先地位。24参与调查的中国企业高管觉得,政府在基础建设、科技创新政策、劳动力开发、安全卫

生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积极规划政策,以确保未来相较于其他国家的竞争优势。这些有利的政策

行动,再加上政府在一些关键战略产业上的投资,如生物科技、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

车,以及其他在下表中强调的因素,都让中国得以维持在制造业的实力─如果中国在还能维持低廉

的劳动力成本。随着强大的中产阶级兴起,中国的工资成本不断上扬,逐渐输给邻近的低成本国家,

如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印度。25

Page 39: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32

补充资料分析:中国─竞争力概况

制造业概要 • 中国是全球最大出口国与第二大进口国。

• 中国在201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 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玩具、服装和电气电子

产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市占率达

70%。

竞争力优势 • 有利的政策行动

– 根据十二五规划,政府可能会在环境保护与再生能

源产业分别投资四千五百亿美元,另外投资六千亿

美元架设智能电网。

– 在2011至2015年间,政府可能会通过教育改革、开

放国内的服务业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持续进

行人才的招募与发展。

• 中产阶级兴起:中国的中产阶级快速崛起,预计中产

阶级的数量将在十年内翻番。但这一巨大消费族群的

影响力,只有在可支配所得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才

能增加,形成强大的国内产品需求。

• 持续的研究发展:

– 中国的研究发展支出持续增加,从2001年至

2005年占GDP的1.3%,增长到2006年至2010年间的1.75%。在2011至2015年间的目标为

2.2%。

– 中国的专利申请案件,自2000年以来,也以

3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加。

• 先进的电子制造业:低成本与政府支持让中国成

为电子制造业的枢纽,也带动强大的电子业供应

商的发展,吸引了全球的制造商。

• 健全的原物料供应基地: 原料获得的便利性、以

煤为主的生产,都降低了投入成本。

• 实体基础设施:根据德勤的调查,中国的实体建

设比其他亚洲国家,如印度、越南等,都要更有

竞争力。

面临的挑战 • 创新:尽管中国已经制定了知识产权保护法,但是

执法情况仍然值得关注。根据德勤的调查显示,中国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落后其他亚洲经济体,如日

本、南韩和印度,但是领先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

亚。

• 租税负担:中国的制造业厂商认为整体税负是最重要

的成本问题。在主要的制造业国家之中,中国的整体

税负比其他国家都要高,只比法国略低。

• 低生产力:中国目前着力改善国内的薪资水平,

但是根据德勤的调查,中国必须在提高薪资与生

产力之间取得平衡。

• 监管效率:世界银行的研究指出,中国在政策制

定与执行方面,都落后其他大型经济体甚多;在

2011年的百分等级中,只有四十五级,相较日本

的七十八级和美国的九十二级,相去甚远。

值得关注的领域 • 在战略产业的投资

– 在十二五规划中,政府的重点是提高国内的创新能

力。.

– 政府计划针对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实施优惠的税收、

财政与采购政策,其中包括:生物产业、新能源、

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

• 国内成长趋缓:过去三年来,中国的GDP增长趋

缓。2012年中国的GDP 增长率只有7.6%,为三年来的

最低。欧元区的增长迟缓与美国经济复苏力道疲软,

都让中国的净输出增长受到限制,也影响其GDP增长。

• 更强调能源与环境:

– 政府发展七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

等,推动可持续增长。

– 十二五规划特别强调改善及鼓励可持续增长。

通过税收或其他财政刺激措施,鼓励有利环境

的产业与项目,达到降低污染的迫切目标。

• 改善教育:2012年的政府预算中编列了2.2万亿人民

币的教育支出(相当于3,465亿美元,占GDP的4%)。

这项投资是改善劳工素质与供应的重要一步。

• 劳动力成本提高:

–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过去这十年节节上升,工

人薪资在2012年的年增率达20%。

– 中央政府的政策也鼓励提高最低工资,到2015年达到每年13%。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x)

*注:整体税负包括企业税、个人税、社会保险支出和增值税。

Page 40: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33

补充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数据 德国 同业平均值

制造业GDP复合年增长率(2005–10) -0.5% 2.9%

制造业 GDP占总GDP的比例(2010) 20.7% 18.3%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2011) 46.4 21.9

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2011) 82.7% 59.9%

为每百人创造的制造业工作岗位(2001–2010) -1.8 -0.8

最高企业税税率(2012) 33.0% 26.2%

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量(INSEAD 2012) 5,305 2,980.0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美元)(2011) 27,720 15,886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2011)之复合年增长率(2001–2011) 6.6% 8.5%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ix)

2. 德国

参与2013年制造业竞争力调查的全球高管都感

到,自2010年竞争力指数公布以来,德国的制造

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这不足为奇,原因是在人才

驱动的创新(高管认为对竞争力而言最重要的驱

动因素)方面,德国排名居首。在本次竞争力排

名中,德国跃升了六个位次,由原来的第八位升

至第二位。主要是因为在过去十年中重新开始注

重制造业领域,2000年到2011年间制造业出口

增长了近三倍。如今,德国已成为继中国之后的

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出口国。26

但在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上,德国采取了与中国不

同的方式。德国着力发展新技术和创新能力,这

就要求具备技术高超的劳动力队伍,同时也要支

付高工资。制造业的多样性也有助于提升德国的

竞争力排名。凭借其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历史优

势和“德国制造”高端品牌,该国继续发展和领

跑“机电一体化”市场,这是将机械、电子、控制

理论和电脑技术融合起来以改善和优化产品的

设计与制造的自然科学与工程学跨学科领域。27

对机电一体化的投资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而这种进步和创新可能会大幅提升追求更高制

造能力的发展中国家对德国专业生产机器和系

统的需求。

德国在其它竞争力驱动因素上也获得高分,这些

驱动因素包括基础设施、医疗服务、法律与监管

体系及其完善的供应商网络。

但接受调查的高管也表示出对德国保持竞争优

势的能力的担忧。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者唯恐

2018年德国会从2013年全世界最具竞争力国家

排名的第二位下降至第四位。高管们认为,德国

的劳动力与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和政策都是明显

的劣势,制约着该国的长期竞争力。初创企业缺

乏风险资本,欧元区局势持续不稳等其它因素同

样值得关注。以上这些因素,加之中国、印度、巴

西等国的制造能力迅速提高,可能会逐渐削弱德

国的竞争力。

Page 41: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34

补充数据分析:德国 — 竞争力概况

制造业概要 • 德国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2%,却是全世界第四大

汽车(轿车和商用车)制造国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 德国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制造业出口国,2000年到2011年间,其制造业出口量增长了2.7倍。

• 德国的中小企业(Mittlestand)包括三百万家公

司,雇佣了该国70%左右的劳动力。

竞争力优势 • 在“机电一体化”领域一枝独秀: – 机器和设备制造业是德国的五大产业之一,紧随

其后的是电子制造业。

– 德国中小企业生产新兴市场在发展其制造能力过

程中所需的精密机床。

• 汽车制造能力:

– 德国杰出的汽车品牌已经声名远播,且在世界各

地均拥有忠诚度极高的客户。

– 高端德国轿车颇受新兴市场富裕消费者的青睐。

• 创新能力: – 德国是关键新技术的领跑者,包括可再生能源如

太阳能和风能等。

– 研发机构众多、政府持续支持科技发展、产业与

大学之间联系紧密是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些关键因

素。

• 中小企业(Mittlestand)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

发展:

– 中小企业具有稳定的家族持股模式,以及无法被

轻易复制的精密产品生产能力。中小企业的发展

促进了德国制造业的发展。

– 政府在税收减免和折旧备抵方面给予的支持促进

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 技术熟练的劳动力: – 将课堂教学与工作经验相结合的“双元制”职业

培训模式被许多国家争相效仿。

– 近一半的德国高中生会从该国344种职业(从制

革工人到牙科技师)中选择一种参加双元培训。

• 高质量的基础设施: – 基础设施是德国的一大优势。在瑞士机构瑞士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基础设施质量排名

中,德国在59个国家中名列第七,相比而言,其

它国家的排名情况是:日本(十七)、中国(二

十九)及巴西(四十五)。

面临的挑战 • 缺乏风险资本: – 德国的风险资本市场依然较弱,多数中小企业依

靠银行融资。2011年,德国的风险资本投资占

GDP的0.03%,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0.2%。

– 危机时期(如欧元区危机),公司不仅仅依靠银

行,还向其它合作伙伴寻求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 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德国制造业的工资在2010年为

43.8美元/小时,是全球工资最高的国家之一。

• 欧元区危机之下,德国银行显得脆弱不堪:

– 某些德国银行的杠杆化程度高,资金质量和盈

利能力低,因此会受到欧元区经济情况的严重

影响。

– 银行的脆弱会影响到德国国内资金的可获得性。

值得关注的领域 • 内需拉动型复苏:据IMF称,2012年下半年,德国很

有可能实现强劲的经济增长,原因是家庭收入上涨、

企业资产负债表表现稳健、失业率保持在5.3%的低

位(2012年第二季度)且预期通胀水平也会很低。

• 鼓励发展替代能源行业: – 德国的法律鼓励对绿色能源进行投资,2010年,

该国的绿色能源行业获得的新投资是410亿美元,

而美国在这一行业所获的新投资为340亿美元。

– 德国的绿色能源公司生产各种利基产品,如太阳

能电池板元件和用于制作太阳能设备零件的机床

等。由于世界各国都力图提高替代能源的产量,

此类产品一直很畅销。

• 欧元区危机加剧

– 金融压力加大以及对欧洲信心的进一步恶化可

能导致德国经济的急剧下滑。银行融资减少,以

及消费者和企业信心的下降可能导致国内经济增

速放缓。另一方面,出口也会因全球需求疲弱

而受创。

– 德国稳定欧元区的举措在该国并不受欢迎,相

关政策决定的作用可能对德国的政治状况造成深

远影响。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xi)

Page 42: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35

补充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数据 美国 同业平均值

制造业GDP复合年增长率(2005–10) 0.5% 2.9%

制造业 GDP占总GDP的比例(2010) 12.9% 18.3%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2011) 35.4 21.9

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2011) 64.3% 59.9%

为每百人创造的制造业工作岗位(2001–2010) -3.1 -0.8

最高企业税税率(2012) 39.1% 26.2%

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量(INSEAD 2012) 4,663 2,980.0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美元)(2011) 37,041 15,886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2011)之复合年增长率(2001–2011) 3.3% 8.5%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ix)

3. 美国

与德国一样,参与2013年制造业竞争力调查的全

球高管感到自2010年以来,美国的竞争能力也有

提升,排名上升了一个位次,从过去的第四位升

至现在的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德国。

接受调查的高管指出,有几个优势提升了美国作

为制造业目的地的竞争力,这些优势包括在人才

驱动的创新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美国在基础设

施、完善的供应商网络和稳健的法律与监管体系

上获得高分。进一步增强美国竞争力的其它显著

政策优势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和技术转让、

采用和融合。

尽管就美国制造业竞争力而言,过去五年间公私

营部门的领导者对美国的关注度提高,参与2013年竞争力调查的高管几乎一致指出困扰大部分

美国监管体系的整体不确定感是一大劣势。

这种情绪与《点燃1.0》中概述的情况一致。《点

燃1.0》于2011年发布,乃基于委员会和德勤对

超过36位美国CEO和高管进行的面谈。和参加

2013年竞争力调查的高管一样,参与《点燃1.0》面谈的高管也不约而同地一致表达了对不确定

性的后果的担忧。高管们所举的例子包括明确而

持久的研发税收抵免、具有竞争力的税率、批准

自由贸易协定、侵权法改革、医疗政策、金融改

革、劳动政策、创新政策、能源政策以及碳监管

政策,如能在这些政策领域制定具有竞争力的政

策并能明确实施和稳定保持,必将为美国制造业

提供大量机遇。28

由于政策和监管上的弊端,加上高额劳动力成

本、企业税和失业率,以及GDP增长缓慢,接受

调查的高管预期随着印度和巴西的崛起,五年

后,在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排名中美

国的位次将跌落至第五位。

Page 43: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36

补充数据分析:美国 — 竞争力概况

制造业概要 • 美国依然是全世界吸收外来投资最多的国家,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流入量为3.5万亿美元。

• 2011年第二大汽车(轿车和商用车)制造国。

• 美国的探明天然气储量居全世界第六。美国的制造企

业可以获得低成本的页岩气,从而在全球市场上具备

竞争优势。

• 由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2015年美国占全球GDP (按购买力评价计算)的份额可能下滑至18.4%。

• 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从1998年的1,760万降至2010年底的1,160万。

• 最大的乙醇生物燃料生产国。连同巴西在内,两

国共占到2011年全球乙醇总产量的87%。

竞争力优势 • 技术实力和规模:

– 在创新上,美国领先于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例如,2010年,美国在授权专利数

方面名列前茅。

– 美国是第二大制造业经济体(按现价),2010年的

制造产品产量占全球的18.2%。

• 支持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的研究: – 美国具备面向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的健全的研究经费

体系。

– 大学开展的研究有20%左右都由国家科学基金会提

供资金,2012年提供的资金总额已达70亿美元左

右。

– 预计2013年向国家实验室提供的资金总额将超过

100亿美元。

• 高生产力: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劳动生产

力,2011年为每名员工68,156美元。

• 政策举措:

– 2011年6月,奥巴马总统推出“先进制造业伙

伴”计划,投资5亿多美元用于纳米技术等新

兴技术,以创造就业机会和提升竞争力。

– 2012年,总统宣布一项10亿美元的创建“制造

业创新机构”网络的新计划,并拟将22亿美元

用于2013财年的先进制造研发。

面临的挑战 • 高昂的劳动力成本: 2011年,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明显

高于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此外,中国和印度市场

上的人才供应和消费增长也威胁着美国的制造业。

• 企业税税率高企: 美国是世界上企业税税率(2012年为39.1%)最高的国家之一,造成制造企业的沉重负

担。

• 增长放缓:过去三年中,GDP不见起色,失业率维

持在8%以上的高位,打击消费者信心,从而致使

制造企业转向中国和印度等高增长地区寻求更好

的机遇。此外,制造企业也在加大其在亚洲的研

发力度,以推出适合当地需求的产品。

值得关注的领域 • 政策不确定性

– 对减税能否持续感到不确定,以及自2013年1月起

减少预算开支使得一些制造企业推迟或取消了各自

的投资计划。

– 制造企业赞成永久确立研发税收抵免政策,而不是

每年对其进行延期,以提升竞争力。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的原因在于两党之间一直缺乏合

作,以及没有长期的国家计划。

• 页岩气的供应

– 充足的页岩气供应使得美国成为对化学品制造

企业等能源密集型企业具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 一些生产石化、钢铁、肥料和其它产品的制造

企业在迁至海外之后又重返美国。

– 到2025年,页岩气的高回收率可能创造100万个新的制造业工作机会。

• 回流: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增加,且高油价导

致运输成本上涨,而在美国却能获得低成本的页

岩气,美国的制造业公司正在美国建设高科技工

厂。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xii)

Page 44: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37

补充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数据 印度 同业平均值

制造业GDP复合年增长率(2005–10) 8.5% 2.9%

制造业 GDP占总GDP的比例(2010) 14.2% 18.3%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2011) 0.9 21.9

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2011) 50.3% 59.9%

为每百人创造的制造业工作岗位(2001–2010) 1.6 -0.8

最高企业税税率(2012) 32.4% 26.2%

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量(INSEAD 2012) 136 2,980.0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美元)(2011) 1,271 15,886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2011)之复合年增长率(2001–2011) 11.7% 8.5%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ix)

4. 印度

看来印度作为全球制造业目的地的吸引力尚未

巩固。在本次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排名中,印度下

降了两个位次,从2010年的第二位降至第四位。

但这种下滑可能只是暂时的,高管们认为,五年

后,印度将重新回到之前的位置,再度成为仅次

于中国的全世界第二大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

家。

印度在科学、技术和研究领域的人才储备丰富,

同时还是全世界劳工费用最低的国家之一,调查

参与者指出,这些显著的竞争优势将有利于印度

开展具有成本效益的研发活动。

尽管认为印度的政治气候稳定,高管们也有自己

的担忧。他们指出印度竞争力最薄弱的领域在

于其政策、监管和医疗体系以及欠发达的基础

设施。

近来印度经济一直迅猛增长,2011年实现了

7.8%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此外,过去五年

间,其制造业出口量也按17.1%的复合年增长率

增长。然而,2012年9月,总理经济顾问委员会

(PMEAC)将其对印度本财年的增长预期下调

至6.7%。尽管已作调整,但还是有些经济学家认

为PMEAC的估计似乎过于乐观,最终的GDP增长

率有可能更低。29

高利率似乎也有损印度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

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此外,原油价格较高、卢

比贬值、电力成本上涨都影响着企业的业绩。30

但未来几个季度前景看好,印度经济监测中心

(CMIE)预计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改善。31在意

识到推动制造业发展和增加国内投资的重要性

之后,印度财政部长最近也敦促公有银行降低

贷款利率。32

印度政府也在转变政策,以改善该国在高管们指

出的劣势领域的竞争力。2011年,印度批准了一

项“国家制造业政策”,该政策将有助于降低税

费、使许可程序更快捷并放宽劳动法律。印度希

望通过这项政策将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2009年的16%提升至2022年的25%,同时到2022年为

止新增1亿个制造业就业机会。

印度最近宣布将在未来五年投资1万亿美元(50万亿卢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此举将提高在该

国经营的制造企业的效率,并降低其经营成本。

长远来看,印度的劳动力技能与成本优势、政策

和规范的完善以及大笔投资很可能提升其竞争

优势,并帮助其维持在全球制造业领域的强势竞

争地位。

Page 45: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38

补充数据分析:印度 — 竞争力概况

制造业概要 • 2011年,印度获得6.9%的实际GDP增长。截至2011年,印度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8%,在主要新兴

国家中名列前茅。

• 2006年到2011年,印度的制造业出口量以17.1%的

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 印度出口量最大的制造业产品是纺织品、工程器材

和化学品。

• 印度是2011年全球第六大汽车(轿车和商用车)制

造国。

竞争力优势 • 技术娴熟、成本低廉的劳动力:

– 拥有大量优秀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能开展具有

成本效益的研发。

– 丰富的工程师人才和会讲英语的劳动力加速了服

务业和制造业的增长。

– 劳动力成本(2011年为0.9美元/小时)为全球最

低。

• 计划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印度已设定未来五年

(2012-17年)投资1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

目标。在基础设施上的巨额投资为钢铁和水泥等行

业的制造企业创造了一个巨大市场,还能改善物

流,降低制造成本,也使制造企业更具竞争力。

• 经济的高速增长为制造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国内

市场。为了利用这一机会,全球制造企业纷纷在印

度开设工厂,带来了最新技术,并同当地制造企业

展开竞争。跨国公司与本土公司间的竞争迫使公司

提高生产力,并鼓励它们加大在创新上的投入。

• 雄心勃勃的国家制造业政策:

– 该政策于2011年获得批准,将有助于创建税收更

低、许可更快、劳动法律更宽松的工业飞地,并

且有望使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2009年的16%上

升到2022年的25%,同时到2022年为止,新增1亿个制造业工作岗位。然而,据第三方预测,制

造业占GDP的比重可能最多只会增至17%,并增

加6,900万个工作岗位。

面临的挑战 • 基础设施薄弱,政府法规不力:

– 需要在运输网络和供电的改善方面大力投资。

这是因为印度的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例高达

13-14%,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仅为7-8%。

– 过时的土地征用和劳动法律以及将制成品运输到

海外的繁琐程序,都是制造企业面临的难题。

• 通胀加剧、利率上涨、增长放缓:

– 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印度央行将其关

键政策利率—回购利率提升了375个基点,以强

硬姿态应对物价上涨,当前利率为8%。高利率增

加了制造企业的资金成本,有损于投资前景。

– 2012年第一季度,GDP增长5.3%,是自2003年年

初以来最低的季度增幅。

值得关注的领域 • 劳动改革:

– 印度历届政府一直试图改革使得企业难于解雇长

期劳工的陈旧的劳动法律。为了避免这个问题,

制造企业,尤其是汽车公司,越来越多地雇用合

同工,因为合同工的工资仅为长期劳工的一半。

– 工资差异以及医疗与养老等其它福利的欠缺引

起合同工不满,他们要求与长期劳工享受同等

工资。

• 政府政策:印度联盟政治的盛行意味着政治改革所

需的共识很难达成,导致政治改革步伐缓慢,从而

损害国内的投资。然而,政府宣布包括允许外商直

接投资于多品牌零售和航空领域在内的大量政策措

施后,情况似有好转。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xiii)

Page 46: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39

补充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数据 韩国 同业平均值

制造业GDP复合年增长率(2005–10) 6.0% 2.9%

制造业 GDP占总GDP的比例(2010) 30.5% 18.3%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2011) 17.7 21.9

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2011) 85.3% 59.9%

为每百人创造的制造业工作岗位(2001–2010) -4.5 -0.8

最高企业税税率(2012) 24.2% 26.2%

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量(INSEAD 2012) 6,286 2,980.0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美元)(2011) 12,221 15,886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2011)之复合年增长率(2001–2011) 6.9% 8.5%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ix)

5. 韩国

参与2013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调查的高管们指出,就当前的制造业竞争力而言,韩国是全世界排名

第五的最具竞争力国家。这比2010年下滑了两个位次。然而,可能更不容乐观的是,2013年竞争力的

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五年韩国的竞争力将继续减弱,到2018年降至第六位。

尽管对长期情况感到担忧,但韩国依旧可以依托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高管特别指出,韩国的关键

竞争优势是颇富竞争力的成本结构和产品质量,以及有利的产业政策和受教育程度高、技术熟练的

劳动力。由于韩国在先进技术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韩国经营的公司可以轻易获得具备高科技

行业经验的本地人才。

然而,接受调查的高管认为,韩国复杂的政策和监管环境是该国最显著的竞争劣势。在韩国难于开

展业务,加上近期经济衰退的影响,导致了其对五年后韩国排名下降的预测。

Page 47: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40

补充数据分析:韩国 — 竞争力概况

制造业概要 • 韩国在液晶显示器(LCD)、内存卡和智能手机制造

方面领先全球。

• 韩国造船业规模世界第一,汽车制造规模世界第五。

• 其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为制成品,如电子设备、半导

体、LCD面板、手机、电脑配件、电视机和汽车。

竞争力优势 • 成本具有竞争力且质量更优:

– 与美国34.7美元/小时的工资相比,韩国制造业每

小时的平均工资为16.6美元/小时,尚不足美国工

资的一半。

– 此外,2005年至2010年间,韩国的每小时劳动力

产出以5.8%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而美国的增长率

为3.7%,德国为0.6%。因此,生产力的提高导致

劳动力成本降低。

– 由于与中国产品相比,韩国产品价廉物美,日本

汽车制造商正加大对韩国产品的进口。

• 自由贸易协定增加:自2003年制定自由贸易协定路

线图以来,韩国积极地与50多个国家签署了自由贸

易协定。韩国与全球各经济体之间现有八项已生效的

自由贸易协定、两项已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另外分

别有八项和六项协定正在谈判或酝酿之中。

• 创新能力强:韩国是引领全球创新步伐的国家之一,

在信息与通讯技术(ICT)领域的创新上更是首屈一

指。

• 有利的产业政策:

– 将制造业和出口确定为重点增长领域,又指出其

中17个行业为潜在的高增长市场。

– 这17个行业分属于三大类:绿色科技、高科技

融合技术如智能机器人,以及电讯等行业的增值

服务。

– 政府又确定了投资的七个“旗舰”领域,这七个

领域可能会促进17个行业的共同增长。这些领域

包括 — 汽车、造船、半导体、钢铁、机械、纺

织品、零配件和材料。

– 然后通过公共投资、政策指令以及私人投资和外

商直接投资激励措施促进这七个领域的发展。

• 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就技术领域的毕业生比例

而言,韩国在38个同类国家中位居第四。近80%的

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且韩国是经济合作与发

展组织(经合组织)国家中教育开支最高的国家之

一。据EIU称,在韩国很容易获得高科技行业的本

地人才。

面临的挑战 • 政府复杂性:尽管政府对外商直接投资持积极态度,

但由于注册、通知、许可和审批要求依然十分复杂,

致使韩国的商业环境依旧困难重重。

• 全球经济放缓影响韩国增长: – 韩国经济增长依赖出口,2010年产品和服务的

出口额占GDP的52.4%,而2005年仅占39.3%。

因此,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短期内将会影响韩国的

出口。

– 此外,由于制造业输出、出口增长和全球经济增

长放缓,导致韩国的经济增长前景黯淡。IMF下调了韩国2012年下半年的GDP增长预测,从3.5%降至3.25%。

值得关注的领域 • 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

– 韩国央行2012年7月将基准利率调低25个基点,

以减轻欧元区危机带来的影响,促进国内经济增

长,这是该国央行自2009年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

– 此次降息引发了人们对未来进一步降息的担忧,

也造成韩元兑美元贬值。

– 在截至2012年8月30日止的一年内,韩国出口和国

内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韩元兑美元下跌5.5%。

• 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RE)发展的投资机会: 韩

国重视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将其从2010年的

2%增至2030年的11%。到2020年,政府计划在可再

生能源和绿色技术方面投资307亿美元。政府也为

可再生能源/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工厂使用的所有

组件/设备提供税收抵免和其它激励措施,以刺激对

这些领域的投资。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xiv)

Page 48: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41

补充资料分析:主要统计数据 台湾 同业平均值

制造业GDP复合年增长率(2005–10) 7.9% 2.9%

制造业 GDP占总GDP的比例(2010) 27.1% 18.3%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2011) 9.2 21.9

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2011) 88.2% 59.9%

为每百人创造的制造业工作岗位(2001–2010) 数据从缺 -0.8

最高企业税税率(2012) 17.0% 26.2%

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量(INSEAD 2012) 数据从缺 2,980.0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美元)(2011) 10,169 15,886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2011)之复合年增长率(2001–2011) 2.0% 8.5%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ix)

参与2013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调查的企业高管指

出,台湾高度的经济自由与完善的制造能力使得台湾演变

成公认的全球研发生产重镇,这也是其竞争力提升的主

要因素。

6. 台湾

台湾在2013年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名列前十或许也不意外,因为台湾在企业税税率、基础设施

和劳动力发展等方面都占有优势。此外,参与2013年竞争力指数调查的高管也指出,台湾拥有高度

的经济自由与完善的制造能力,这是其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而且也让台湾变成公认的全球研发

生产重镇;台湾在这方面的成功关键就是采取了适当的措施,让台湾在半导体产业取得领先地位。今

天,台湾已经形成一种产业发展的文化,带动研究制造集群的兴起,这正是《点燃2.0》报告中认为

对“制造业生态体系”至关重要的东西。33

在竞争优势方面,受访高管认为台湾在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缺乏天然资源所导致的能源与原料成本过

高,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虽然台湾与西方经济体有密切的贸易往来,也在积极洽谈自由贸易协议,并改善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藉以拓展两岸贸易,但是台湾与其他国家/地区一样,都预期会落后于印度与巴西,并且在2018年的最

具制造业竞争力国家/地区排名中落居第七位。

Page 49: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42

补充资料分析:台湾─竞争力概况

制造业概要 • 台湾的电子产业规模很大,是台湾最主要的出口商

品与经济的驱动因素。

• 台湾从作为外国半导体公司的制造基地起步,现今

已经演变成全球研发与制造中心。

竞争力优势 • 低税负:台湾的企业税最高只有17%,比许多发达

国家/地区都明显低了很多,这使得台湾的税率极具

竞争力。

• 高教育素质的劳动力:台湾政府每年的支出有18%用在教育方面,因此公民识字率近100%。

• 基础建设:台湾是亚洲率先发展基础建设的国家/地区之一,基础建设相当完善,有完全国营的电气化

铁路网,三个大型港口和两座国际机场。

• 与西方经济体的关系密切:台湾是亚洲最早开发的

国家/地区之一,与西方经济体有密切的往来,也一

直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

• 台湾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再加上台湾

地理位置邻近亚洲诸多重要港口,对制造业厂商来

说,都是重要的优势。

• 高度经济自由:台湾是全世界最自由的二十个经济体

之一,也有结构改革与向全球开放的强烈决心;最

近,台湾才刚刚取消成立公司的最低资本额限制。

• 制造业集群: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已经形成一种产业

发展的文化,带动产业研究制造的集群兴起。

面临的挑战 • 知识产权保护:尽管台湾已经从美国贸易代表署的

观察名单中除名,但是知识产权保护仍然是台湾的

一大挑战。

• 缺乏天然资源:台湾缺乏任何重要的天然资源,煤

矿、天然气与石油储量的商业开发利益极有限,因

此台湾的大型制造基地都必须仰赖进口的能源与原

物料。

值得关注的领域 • 两岸关系:台湾一方面积极改善与中国大陆的关

系,希望在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

架构之下,协商新的协议;但是在另一方面又必须

戒慎小心,确保不会涉及主权问题。

• 与中国大陆保持密切的关系,对台湾与其他国家/地区洽签贸易协议也很重要,因为这样会减少来自中

国大陆的阻力。

• 签署新的自由贸易协议:台湾目前正在与主要的贸易

伙伴洽商协议,包括欧盟、美国、新加坡、印度尼

西亚、马来西亚和新西兰等,但是障碍仍然存在,

唯一的例外是与新西兰之间的谈判,可能会洽签范

围广泛的协议。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xv)

Page 50: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43

补充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数据 加拿大 同业平均值

制造业GDP复合年增长率(2005–10) -3.6% 2.9%

制造业 GDP占总GDP的比例(2010) 11.4% 18.3%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2011) 38.3 21.9

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2011) 44.9% 59.9%

为每百人创造的制造业工作岗位(2001–2010) 0.0 -0.8

最高企业税税率(2012) 31.0% 26.2%

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量(INSEAD 2012) 4,260 2,980.0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美元)(2011) 30,780 15,886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2011)之复合年增长率(2001–2011) 8.2% 8.5%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ix)

7. 加拿大

与德国类似,加拿大在2013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的当前排名中也攀升了六个位次,使加拿大位居全

球十大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列。接受调查的高管们还特别提到,加拿大成熟的制造业和稳健的汽

车、工业机械、飞机和电信出口为制造业竞争力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它优势包括加拿大有利的监管环

境、政府支持、对制造业的大力投资和毗邻美国的优越地理位置。

为了尽量利用这些优势,加拿大正在寻求订立其它自由贸易协定,并于最近宣布将提供在安大略省

温莎市和密歇根州底特律之间新建一座大桥所需的所有资金成本。34该措施旨在提高货物通过该贸

易走廊的效率(总共约占美加两国所有贸易的25%),同时也考虑到了商业运输量在未来30年预计将

增长三倍的问题。35

尽管作出了以上努力,仍预计加拿大的制造业竞争力排名在未来五年内会降至第八位。据参与2013年竞争力调查的高管称,寻找具备当今先进制造业务所需技能且具备高教育水平的工人的难度增加

是造成排名下降的关键因素。

Page 51: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44

补充数据分析:加拿大 — 竞争力概况

制造业概要 • 加拿大拥有成熟的制造业,并出口机动车辆和零部

件、工业机械、飞机、电信设备和电子产品。

• 加拿大产业高度依赖资源型制造业。

• 加拿大是能源净出口国中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之一。

竞争力优势 • 高效的监管环境:加拿大的监管环境在以下方面给

予企业大力支持:

– 对成立公司不设最低资本要求。

– 近期减免了获得必要许可证的费用。

– 劳工条例灵活。

• 经济自由度高:加拿大是北美地区最自由的经济体

之一。考虑到开放市场,加拿大也有着较低的贸易

和非贸易关税壁垒。

• 大力支持出口:加拿大经济高度依赖出口。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主导加拿大贸易,为其进入

美国(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市场提供特殊通道。

• 加拿大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美国占其2011年总出口的73.7%。

• 支持产业:政府为公司制定激励措施,通过四个地

区的特定项目投资于加拿大的落后地区,从而提高

生产力和全球竞争力;建立新工厂、扩建现有工厂

或使其实现现代化;确定并开发新的国内或国际市

场。

• 丰富的自然资源:加拿大有着丰富的能源、森林和

矿产资源。加拿大还是主要的自然资源、资源型技

术和知识出口国。

面临的挑战 • 技术工人的可用性:随着制造业所用技术的快速发

展,加拿大制造企业寻找技术娴熟的工人的难度日

益增大。

• 加元升值:近期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量增加导致加元

相应升值,随之对加拿大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产生影

响。

值得关注的领域 • 自由贸易协定:加拿大正在与下列各方不断进行协

商,以订立贸易协定:

– 个别国家,即加拿大与印度、日本、韩国、摩洛

哥、新加坡、乌克兰。

– 国家集团,即欧盟(《全面经济和贸易协定》)、

加勒比共同体、安第斯集团国家。

• 取消进口关税:联邦政府已制定一项计划,以便在

2015年之前取消1,700多种产品(如制造设备及各种

行业输入)的所有进口关税。这项计划将通过国家

经济行动计划得以实现,而国家经济行动计划乃是

作为2009/10年和2010/11年预算的一部分提出的。

• 清洁能源:

– 政府重视开发清洁能源,并且已经实施了若干项

目来鼓励清洁能源实践。

– 2011/12年预算将加速资本折旧处理方法引伸适用

于产生和保存清洁能源的特殊设备中,并重新为

清洁能源研究机会提供9,7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 将通过纸浆和造纸绿色转化计划(Pulp and Paper Green Transformation Program)向林产品行业中的

可再生能源生产提供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xvi)

Page 52: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45

补充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数据 巴西 同业平均值

制造业GDP复合年增长率(2005–10) 1.9% 2.9%

制造业 GDP占总GDP的比例(2010) 15.8% 18.3%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2011) 12 21.9

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2011) 32.9% 59.9%

为每百人创造的制造业工作岗位(2001–2010) 2.1 -0.8

最高企业税税率(2012) 34.0% 26.2%

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量(INSEAD 2012) 1,100 2,980.0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美元)(2011) 7,951 15,886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2011)之复合年增长率(2001–2011) 14.0% 8.5%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ix)

8. 巴西

出人意料的是,自2010年以来,巴西的制造业竞

争力排名已有所下降,当前的排名从第五位降至

第八位。但与韩国和台湾不同的是,接受调查的

高管们预计巴西的制造业环境很快就会有所改

善,并认为巴西在未来五年内会成为全球第三大

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保持巴西制造业优势的关键是持续投资于寻求

刺激长期竞争力的行业和有利的政策举措上。

具体而言,巴西近期宣布的Brasil Major (Bigger Brazil) Industrial Plan有望为巴西制造企业创造

有利的税收优惠及削减贷款和能源成本。在该计

划下,巴西政府亦希望解决一系列财政、法律、

金融和基础设施障碍(通常称作“巴西成本”)。

这些障碍削弱了巴西公司的竞争力以及整个国

内市场在进出口商应对国际竞争能力方面的竞

争力。36

庆幸的是,举办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和2016年奥运会的准备工作预计会推动众多改进。例如,

巴西有望改善基础设施和吸引外商投资,这可能

会对大力发展其制造业和提高竞争地位产生积

极影响。37同时,巴西还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基础及相对发达的研究基础设施的少数国家之

一。这使得巴西立于一个独特地位,通过使用注

重生态可持续性的替代能源,进入价值链中附

加值更高的环节。38

参与2013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调查的高管们对

巴西的劳动力表示担忧,部分高管感觉劳动力表

现出了竞争劣势。这可能是因为技术工人稀缺所

致,而巴西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又进一步加重了这

种局面。

尽管部分高管质疑Brasil Major Industrial Plan的长期效果,但大多数高管同意,随着巴西主动应

对政策、监管和劳动力挑战,巴西的制造业环境

将得以持续改善。39来自中国、韩国和北美那些

期望充分利用世界杯足球赛和奥运会带来的良

机的公司进行的其它投资亦可能会提升巴西的

竞争力。

Page 53: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46

补充数据分析:巴西 — 竞争力概况

制造业概要 • 巴西经济正处于增长中,制造业主要出口鞋类、汽

车、汽车零部件和机械。

• 巴西是全球第二大乙醇燃料生产国,直至2010年,巴西是最大的出口国。

竞争力优势 • 有利的政策举措 — Brazil Major – 2011年,政府启动了Brazil Major (Bigger Brazil)

Industrial Plan,并在2012年将该计划的覆盖范围

逐步扩大。该计划为部分巴西制造企业(包括服

装、制鞋、纺织品、汽车零部件、资本品等)减

免了20%的工资税。这些行业将按1%的税率就总

收入缴纳税费,而无需缴纳工资税。

– 该计划还增加了巴西国家发展银行(BNDES)的

低成本贷款,从而为行业提供贷款成本更低的资

金。

• 巨大的自然资源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及相对

发达的研究基础设施使得巴西立于一个独特地位,

通过使用注重生态可持续性的替代能源,进入价值

链中附加值更高的环节。

面临的挑战 • 低技能高成本劳动力

– 2010年,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大专毕业生仅占总人

数的11.3%,巴西的技术工人稀缺。

– 2010年,制造业每小时工资报酬按5年15%的复合

年增长率增至10.1美元。这些工资比中国或印度

的都要高。

• 高税收:在巴西营商成本较高的基础上,再加上34%的高额企业税。

• 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落后对制造业的竞争力构

成威胁,导致每年的成本额外增加100亿美元。

• 巴西雷亚尔升值:巴西货币-雷亚尔的升值使得

进口成本更低而出口成本更高;2006年至2011年间,商品进口量按19.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出

口量则按13.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值得关注的领域 • 削减“巴西成本”的改革

– 政府正在实施政策以降低利率,对某些消费品提

供税收减免,以及阻止货币升值。巴西最近已下

调工业电税达28%,这将降低工业能源成本并提

升其竞争力。

– 政府亦致力于简化过于繁琐的程序及减少普遍的

贿赂现象,这是“巴西成本”中的另一个重要因

素。

• Bigger Brazil Industrial Plan的效果:2011年,经合

组织批评该计划称,其可能会为制造企业提供短期

援助,但不足以降低在巴西生产的成本劣势。

• 投资于基础设施

– 在计划周详的能源发电项目及分别在2014年和

2016年主办世界杯足球赛和奥运会的推动下,

基础设施可能会有所改善。

– 中国、韩国和北美公司正纷纷投资于汽车和建

筑机械行业,以便从主办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

和2016年奥运会带来的发展良机中获益。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xvii)

Page 54: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47

补充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数据 新加坡 同业平均值

制造业GDP复合年增长率(2005–10) 7.1% 2.9%

制造业 GDP占总GDP的比例(2010) 22.2% 18.3%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2011) 21.9 21.9

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2011) 68.1% 59.9%

为每百人创造的制造业工作岗位(2001–2010) -1.3 -0.8

最高企业税税率(2012) 17.0% 26.2%

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量(INSEAD 2012) 6,991 2,980.0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美元)(2011) 22,416 15,886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2011)之复合年增长率(2001–2011) 6.5% 8.5%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ix)

9. 新加坡

就当前的制造能力而言,2013年全球制造业竞

争力排名将新加坡列为全球第九大最具竞争力

的国家。参与调查的高管们着重提到了对新加

坡制造业竞争力功不可没的若干因素,包括有利

的税收政策、重要的研发激励措施、高质量的基

础设施、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高效透明

的政府推动的友好投资环境以及高教育水平的

劳动力。

但接受调查的高管们认为,由于商业成本日益增

加及新加坡显著依赖中国、欧元区和美国等出口

市场,而预计这些国家在未来数年都将面临经

济增长放缓的局面,因而新加坡在未来五年内竞

争力将会不断削弱。40

为了抵消经济衰退的影响,新加坡政府正积极

通过生产力及创新优惠(PIC)计划推动长期生

产力驱动型增长。根据2012年的预算,PIC改进

将包括增加现金支出及巩固研发与培训激励措

施。41考虑到人才驱动型创新对制造业竞争力的

重要性,这些改进与新加坡已有的强大劳动力将

共同使其继续立于优越地位,成为具有竞争力的

制造业目的地。

Page 55: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48

补充数据分析:新加坡 — 竞争力概况

制造业概要 • 电子产品和化学品(包括药品)的主要制造商。

• 2011年,制造业出口量占商品出口量的68.1%。

• 电子产品制造业为制造业创造的名义增加值从2005年的35.8%降至2011年的29.2%。但在2011年,电子

行业仍位居制造业的榜首,生物医学制造业紧随其

后,占22.4%。

竞争力优势 • 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

–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的中

等教育和培训位居142个国家中的第四位,其中数

学和科学教育质量位居首位。

– 除四所本国大学外,新加坡已吸引了10所世界

一流的教育机构,包括法国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

(INSEAD)和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

– 即便是在进入职场后,政府也会提供专业技能培

训。政府亦针对培训课程费用给予员工税项减免。

• 友好的投资环境:

– 2005年至2011年间,新加坡的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流

入按23.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政府提供税收优

惠、折旧计划、优惠的贷款条件及高质量的工业园

区来吸引投资。

– 电子产品制造业、制药业和石油制造业仍是吸引投

资的主要行业。政府在力图扩大新加坡作为全球金

融中心的作用的同时,还在努力吸引跨国公司投资

于高科技行业。

• 研发激励措施:考虑到基本减免、其它及额外减免,

新加坡允许对400,000新元(319,440美元)的合资格

研发开支给予400%的税收减免。

• 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知识产权保护:

–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的

基础设施位居142个国家中的第三位,其中港口和

航空运输基础设施质量位居首位。

– 新加坡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据世界经济论

坛称,位居全球第二)使得公司更容易投资于研

发行业。

• 透明度和政府效率:

– 就经济自由度而言,传统基金会在2012年世界经

济指数报告中将新加坡列为184个国家中的第二

位。

– 根据世界经济指数报告,新加坡在廉洁程度方

面位居榜首,这得益于新加坡的监管环境灵活透

明。

• 有利的税收体系:

– 新加坡企业税税率为17%,而美国和日本的企

业税税率分别为39%和38%。据EIU称,在新加

坡,80%的公司按低于10%的税率纳税。

面临的挑战 • 日益增加的业务成本和通胀:

– 2012年第二季度,制造业的单位业务成本(UBC)同比增长3.7%,而第一季度同比增长5.4%,2011年同比增长2.6%。

– 新加坡贸易及工业部的研究表明,单位业务成本每

增加1%,出口价格便增加五分之一,因此会对利润

率产生负面影响。

– 2011年,由于运输、住房和食品成本较高,通胀率

达5.2%。2002年至2006年间的平均通胀率为0.6%,

而2007年至2011年间的平均通胀率为3.5%。

• 生活成本高:

– 生活成本受到通胀和外派人员流入的刺激走高。

在新加坡,房价、租金、购车成本和私立学校学

费非常高。

– 汇丰银行的调查显示,2011年,新加坡50%的外

派人员收入达200,000美元以上,使之成为亚洲外

派人员薪水最高的国家。

值得关注的领域 • 注重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 2012年劳动生产力继续下滑,第一季度同比下滑

2.3%,第二季度同比进一步下滑1.9%。

– 根据2012年的预算,政府正积极通过生产力及创新

优惠(PIC)计划推动长期生产力驱动型增长。PIC改进包括增加现金支出及巩固研发与培训激励措

施。

• 增长放缓:

– 2011年,欧盟、中国和美国是前三大出口目的

地,占新加坡非石油国内出口量的36%。

– 新加坡的低增长率体现出了这些经济体的缓慢增

长。例如,2011年,外部需求占总需求增量的

63%,而2010年占总需求增量的89%。

– 德勤发布的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显示,如果希腊政

治问题仍得不到解决及债务危机加剧,新加坡就

可能会面临严重的信贷紧缩。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xviii)

Page 56: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49

补充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数据 日本 同业平均值

制造业GDP复合年增长率(2005–10) -0.2% 2.9%

制造业 GDP占总GDP的比例(2010) 19.4% 18.3%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2011) 35.4 21.9

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2011) 88.0% 59.9%

为每百人创造的制造业工作岗位(2001–2010) -3.0 -0.8

最高企业税税率(2012) 38.0% 26.2%

每百万人中研究人员数量(INSEAD 2012) 7,039 2,980.0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美元)(2011) 28,370 15,886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2011)之复合年增长率(2001–2011) 4.1% 8.5%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ix)

10. 日本

根据2013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调查,日本在当前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地区排名中位居第十。不

幸的是,这意味着自发布2010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以来,日本下降了四个位次。

虽然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且因其先进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获得认可,但参与2013年全球制造

业竞争力指数调查的高管们指出了日本的众多劣势,而这些劣势会对日本的整体竞争力排名造成负面

影响。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劳动力和材料成本偏高,就该项指标而言,高管们在2013年调查中将日

本排在末位,分数为2.59分(10分制),相比德国(3.29)、美国(3.97)、巴西(6.70)、印度(9.41)和中

国(10.00)。高管们指出的其它挑战包括企业税税率偏高、自然资源稀缺、货币波动及日本人口迅速老

龄化。

尽管日本近期推出了旨在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举措,以及在继2011年自然灾害后大力投资于能源和

基础设施,但预计到2018年,日本会跌出前十,成为全球第十二大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Page 57: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50

补充数据分析:日本 — 竞争力概况

制造业概要 • 尽管日本的重要自然资源稀缺,但其仍是全球最大的

经济体之一。日本的制造业已经成为二战后快速发展

时期的主要驱动因素。

• 日本主要出口商品为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和半导体。

• 在自动化和制造业务最佳实践的实施方面,日本历来

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

竞争力优势 • 有利的政策举措

– 日本政府已通过了“关于产业振兴和创新的特

殊措施法(Law on Special Measures for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and Innovation)”,以支持各行各业

的业务重建和业务发展。

– 日本亦已将基础设施、环境和能源(下一代汽

车)、创意产业(时装等)、医疗服务、机器人

和太空确定为重点行业。

– 日本的“新增长策略”旨在通过监管改革和财政

措施拉动需求和创造就业。

• 鼓励在日本建厂:为了保留日本的制造业,政府已

为生产关键组件或在供应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公

司公布了激励措施,鼓励在日本建立研发工厂和总

部。

• 汽车和电子行业的霸主:日本是许多全球汽车和电

子产品领先公司的总部所在地。汽车、汽车零部件

和电子产品是日本出口量最大的产品。

面临的挑战 • 高税收:企业税最高税率为38%,个人所得税最高税

率为50%,这使得日本成为全球税收制度最严苛的国

家之一。

• 人口迅速老龄化:日本人口迅速老龄化意味着对制造

业至关重要的劳动人口正在快速萎缩。这个问题之

所以重要还在于保险和医疗服务成本加重了日本的

债务负担。

• 日元升值:货币升值正在对日本出口产生不良影

响。自2007年年初以来,日元已升值50%以上,而

且并未显示出任何放缓的迹象。这是从日本生产单

位出口产品的制造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 自然资源匮乏:由于日本自然资源稀缺,日本不得

不依赖进口支持工业发展。即便日本在20世纪快速

工业化时期,情况也依然如此。

值得关注的

领域

• 支持可再生能源:以下列形式给予支持:

– 可再生能源电力收购制度(FiT)。

– 根据2011年《可再生能源法》,强制要求电力公

司购买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水力发电。

– 提供逾1,300亿日元(17亿美元)资助清洁能源示

范项目。

• 重新启动核能设施:虽然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能遭

到强烈抗议,但核能发电问题在2012年7月已开始有

所缓和。在开发出可行的替代方案之前,核反应堆

(2010年贡献了日本约27%的发电量)对日本经济的

作用仍不容小觑。

• 投资于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资呈增长态势,主

要集中在日本福岛地区海啸和地震之后的重建

项目上。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局面还会继续。

除2012年已投资的15万亿日元(1,920亿美元)

外,2012-13年还将投资3.3万亿日元(422亿美元)

用于灾后重建。

数据来源:德勤分析 (xix)

Page 58: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51

附录B1:全球首席执行官调查:构成各项主要制造业竞争力驱动因素的子因素指标列表 — 排名与评分

排名 子因素指标 主要驱动因素/指标 评分

1 工程师、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素质与可得性 人才驱动的创新 10.002 劳动力的素质与可得性 人才驱动的创新 8.823 税收负担和税制的复杂程度 经济、贸易、金融和税务体系 8.774 电力供应网、信息科技与通讯网络的质量和效率 基础设施 8.765 法规、税收和经济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经济、贸易、金融和税收体系 8.766 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度 经济、贸易、金融和税收体系 8.527 法律与监管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法律与监管体系 8.148 本地供应商的成本竞争力 供应商网络 8.089 供应商群体进行产品和流程革新的能力 供应商网络 8.0810 供应商群体的财务稳定性和资源 供应商网络 7.9011 原料的成本竞争力 劳动力和材料的成本和供应 7.8912 合格本地供应商群体的供应和响应度 供应商网络 7.5513 劳工法规 法律法规体系 7.5314 能源的成本竞争力 能源成本和能源政策 7.5315 中小学培养主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方面的学生的素质 人才驱动的创新 7.4816 公路、港口、铁路和机场的质量和效率 基础设施 7.4517 监管合规的成本(健康、安全、环境、税收及其他) 法律与监管体系 7.2618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与执法力度 法律与监管体系 7.2019 全面且具竞争力的贸易政策 经济、贸易、金融和税收体系 7.1020 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并实现现代化的持续投资 能源成本和能源政策 7.0821 原材料的供应 劳动力和材料的成本和供应 6.9322 央行与经济政策 经济、贸易、金融和税收体系 6.5423 全面而有效的能源政策 能源成本和能源政策 6.5024 法律与监管环境及执法力度 法律与监管体系 6.4325 工资的成本竞争力 劳动力和材料的成本和供应 6.2826 为员工和社会提供优质医疗保健的成本 医疗保健体系 6.0427 本地市场的规模和进入本地市场的情况 本地市场的吸引力 5.9428 与学院/大学合作进行研究与创新的质量 人才驱动的创新 5.8729 政府对科学、技术、研发及工程投资的重视程度 政府对制造业和创新的投资 5.8530 公共和私营部门在长期投资方面的合作及国家的制造业目标 政府对制造业和创新的投资 5.7731 劳动力(工资除外)的成本竞争力 劳动力和材料的成本和供应 5.5232 反垄断法律法规 法律与监管体系 5.0133 为保护公众健康而实行的监管政策(例如污染、食品安全监管政策) 医疗保健体系 4.7934 医疗服务专业人员与设施的素质(质量)、供应和使用 医疗保健体系 4.6835 能够提供有效渠道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实现全面商业化的国家创新战略 政府对制造业和创新的投资 4.6436 本地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本地市场的吸引力 4.5437 对政府资助的科学实验室和国家项目提供的长期、稳定且可预知的支持 政府对制造业和创新的投资 4.3838 政府对培养制造业创新能力(产品和流程)的支持 政府对制造业和创新的投资 4.3439 政府对通过制造业的吸引力来发展经济的投资 政府对制造业和创新的投资 3.5640 有效和高效引入吸引并留住人才的政策与流程 人才驱动的创新 1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附录B:指数编制方法

Page 59: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52

照片由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提供:代表的是细小的晶体硅光电池,其厚度从14到20微米不等,宽度从0.25到1毫米不等。该照片由Murat Okandan拍摄。

关于制造业首席执行官们是如何看待全球竞争

力的调查是一个规模庞大的计划,2013全球

制造业竞争力首席执行官调查是该计划的一部

分。该调查包括两个主要目的:其一是将主要

决策者的观点综合成一套指数,以便反映出该

群体对于各国当前和未来制造业竞争力的了解

和预测。其二是更好地理解影响国家竞争力的

重要驱动因素,以及政府的政策在支持或推进

制造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该调查分为三个部

分:

1. 企业信心和当前的环境

2. 制造业竞争力

3. 统计数据

第1部分询问了高管们从国家和制造业层面对全

球经济环境的看法,并调查了他们在最重要地

区的市场开展业务所取得的销售额和所花费的

成本将发生什么变化。这里还要求受访者回答

哪些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在他们看来是有利于其

公司在东道国的竞争力,哪些又是不利的。

第2部分要求高管们给驱动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

各项指标和子因素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打分,然

后再给38个国家/地区的制造业当前和五年后的

整体竞争力打分。

第3部分归集了受访者企业的信息,包括总部

和各事业部所在地,全球年度总收入(以美元

计),整体表现、过去三年间的全球业务总体

盈利情况,公司所属的主要行业,以及为公司

带来最大部分收入的行业。

Page 60: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53

Reportero Industrial

Major Companies Index

Publibase Manufacturing

《财富》中文版《上海商业评

论》

Manufacturing Worldwide

南美洲企业名录 巴西高管名单市场观察

(印度)

道琼斯全球制造商大全

收入>10亿美元

使用的语言

汉语 法语

日语 韩语

葡萄牙语 西班牙语

286个受访者289个受访者

552个有效回复

575个受访者

直接在网站开展的调查与返回邮件

附录图B2:调查方法与分布

采用直邮形式的纸质版调查问卷采用电子邮件形式的电子版调查问卷

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调查的管理与受访者的情况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的研究方法是

由德勤美国、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和克莱姆

森大学这三大业界领先的机构各领域的专

家们共同开发的。调查对象名单从以下三

个来源获取:道琼斯全球制造商大全(Dow Jones Global Manufacturers)、Reportero Industrial、Major Companies Index、Publibase Manufacturing、Research Now(美国)、《财

富》中文版、《上海商业评论》、Manufacturing Worldwide、南美洲企业名录(South American Business list)、巴西高管名单(Brazil Executive list)、《市场观察》(Market Insight)(印度)

(附录图B2)。

调查问卷被译成六种语言,通过直接邮寄和网

上发送两个途径发出。最后收到575份问卷回

复,其中552份被确认为可进行有效分析。有23份问卷因为来自于以服务为主的企业,而未被

采用。

约50%的企业收入低于1亿美元。此外,约23%的受访企业收入超过10亿美元。受访者共来自

23个不同的行业领域,大致可以分为航空航天

与国防、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与汽车供应商、

消费产品、工业产品、制药、加工、纺织和

技术几大类(图B4)。46%的受访者担任董事

长、首席执行官或总裁职务,另外40%的受访

者为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或总经理,而剩下

的14%则包括总监、法律顾问和代表首席执行

官完成调查的其他人。

Page 61: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54

附录B3:受访者的地理区域和收入规模

附录B4:受访者的制造行业和职位

受访者的地理区域

受访者的行业

受访者的收入规模

受访者的职位

北美

亚洲

欧洲

南美

澳大利亚

首席执行官、董事长、总裁及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

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和总经理

总监和法律顾问

其他(代表首席执行官受访)

小于1亿美元

1亿美元至10亿美元

1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

超过100亿美元

加工

工业产品

消费产品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

高新技术

纺织

其它

农产品

航空航天与国防

制药

39.7%

22.3%

4%

46%

40%

10%

15.4%

15.2%13.1%

12.2%

7.7%

7.1%

3.0%2.3% 1.7%

50.1%

26.6%

17.1%

6.2%

28.5%

21.0%

5.4%5.4%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数据来源:德勤有限公司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Page 62: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55

• 在分析回答时,运用权重体系按照全球经验水平的不

同对企业和高管的观点差异进行调整。• 公司在多个

区域开展制造业务和设立销售、服务和分销机构,被认

为具有更多的全球经验。此类公司的回答会得到更高的

权重。

• 过往研究还表明公司的规模与在多个区域开展制造业务

有直接的联系。以年度总收入为标准,规模较大的企业

通常会在较多的区域开展业务。

• 因此,规模更大的制造企业会得到更高的权重,继而对

确定国家排名、政策分数以及制造业竞争力的各项关键

驱动因素和指标的指数产生更大的影响。

附录B5:按照全球经验水平给回答分配权重

附录B6:按照企业规模分配权重

企业规模 分配权重 (Wl)

小于5亿美元 0.25

5亿美元至10亿美元 0.5

10亿美元至50亿美元 0.75

超过50亿美元 1

权重分配方法

受访高管的企业规模不一,在各个国家和地区

业务开展的情况也不相同。为了确定受访者计

算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竞争力驱动

因素分数、政策分数的各项权重,已根据受访

者的全球经验给予他们不同的权重。全球经验

的确定取决于制造企业在多个区域实际进行运

营、销售和/或分销的业务情况,开展业务的

区域越多,则认为该公司的全球经验越丰富,

其答案的权重也越高(附录B5)。过往的研究

表明,企业规模是公司整体全球经验的重要因

素。因此,该分配方法作为间接衡量企业整体

全球经验的方法,根据企业的收入规模对各企

业采用不同的权重。换言之,调查认为一家制

造企业的收入规模能合理反映出其全球经验,

收入越高,全球经验权重值就越高。收入规模

低于5亿美元的制造企业的权重值最低,而收

入达50亿美元或以上的公司的权重值则最高。

参阅附录B6,查看根据收入规模对各企业分配

的权重。然后用得出的全球经验权重来计算每

个国家的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当前的

和五年后的),以及各项指标和驱动因素的分

值。

Page 63: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56

指数编制方法

竞争力驱动因素排名和国家/地区排名

在收集对制造业竞争力驱动因素的重要性和各

国当前及未来的制造业竞争力排名的回答时,

使用了10分制的自我锚定量表,其中1分代表相

对重要性低/竞争力不强,10分代表相对重要性

高/竞争力非常强。

如果受访者从母公司角度回答问题,则使用其

母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信息进行相关分析;如果

从事业部的角度回答问题,则使用该事业部所

在地的信息。

对于不同区域的评分差异进行了测试,结果发

现原始分数确实受到了文化的影响,墨西哥、

印度和中国的受访者打的分数要高于欧洲、美

国和加拿大的受访者。受访者公司的规模和其

公司所属的行业也产生了类似影响。

因此,原始数据按照下文所示的步骤1和2,依

据国家、企业规模和所属行业进行了归一化处

理。在归一化之后,步骤3到5用来计算制造业

竞争力各项指标的分数。国家的2013 GMCI指数分值通过类似的算法得出,可参考附录B7中的例子。

以下是计算各项指标和附属指标分值的具体步

骤:

步骤1

对于收入规模处于特定范围内的特定国家的各

个行业而言,其总体平均分通过计算50项制

造业竞争力指标和附属指标的所有调查结果得

出。参阅附录B1,查看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指

标和附属指标列表。

计算方法如下:设“i”为高管所在的国家(i = 1.....44),“j”为企业规模类别(j = 1...4),“k”为行业类别(k = 1...10)。和sijk为根据受访者所在

国“i”、企业规模类别“j”和行业类别“k”计算

出的所有制造业竞争力指标的总体平均分和标准

差。

步骤2

接下来对每一个受访者“l”和各项制造业竞争

力指标和附属指标“m”计算一个标准Zl,m值,

以进行归一化处理。(m = 1到50)。

Zl,m =

(xl,m

– ijk

)

sijk

x步骤3

将每一受访者的Zl,m值乘以其全球经验权重。企

业规模被视为反映全球经验权重的一个因素。

参阅附录B6,查看权重分配表。小公司所占权

重低而大公司所占权重高。用此方法计算,得

出经验加权的Z值:

Zl,wl

= wl x Z

lm

“Wl”为每一受访者分配的全球经验权重。

步骤4

接下来对制造业竞争力的每项指标“m”计算出

归一加权后的平均分数:

CMm =

(∑l = 1

Zl,wl

)

n

n

“n”为参与调查的有效受访者总人数。

步骤5

然后,选择十大竞争力指标归一加权后的分

数,将步骤(4)中得到的CMm按下面的公式

转化为1到10的分级,得到各项指标的等级分

(SCSm):

SCSm = 1 + 9 x

CMm – min(CM

m)

max(CMm) – min(CM

m)

min(CMm)取制造业竞争力第“m”项主要指

标的所有CMm值中的最小者(“m”=1…10); max(CMm)取制造业竞争力第“m”项主要指标

的所有CMm值中的最大者(“m” = 1…10)。

按照步骤5中的类似方法,计算40项附属指标的

竞争力分数(m = 1到40)。主要指标和附属指

标的分数与排名列于附录B1中。

Page 64: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57

在计算各国当前和未来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

数(GMCI)分数(由高管打分)时采用了类

似的方法,这里得出的不是制造业竞争力各项

指标的分数,而是每个国家的GMCI分数。所

以,“m”表示的是每一个被打分的国家(m = 1…38),(CMm)是每一国家归一加权后的分

数,SCSm则是国家的等级分。(参考附录B7中的例子。)

政策分数的计算

本研究中对于美国、中国和欧洲的政策优势和

劣势进行了分析。在收集回答时采用了5分制的

自我锚定量表,1分代表处于很大劣势,5分代

表处于很大优势。

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1

计算调查中特定国家(如美国)、特定收入规

模“j”(j = 1.....4)和特定行业类别“k”(k = 1.......44)的22个政策变量(m=22)的总体平均

分(xijk)和标准差(sijk)

步骤2

对每一个受访者“l”和每一个政策变量“m”计算一个标准Z值,以进行归一化处理。(m = 1到22)。

Zl,m =

(xl,m

– jk)

sjk

x

步骤3

将每一个受访者的Zl,m值乘以其全球经验权

重。企业规模被视为反映全球经验权重的一个

因素。参阅附录B6,查看权重分配表。小公司

所占权重低而大企业所占权重高。用此方法计

算,得出经验加权的Z值:

Zl,wl

= wl x Z

lm

“wl为每一受访者分配的全球经验权重。

步骤4

然后计算每个政策变量“m”,得出归一加权平

均政策分值(PSm)

PSm =

(∑l = 1

Zl,wl

)

n

n

“n”为来自参与调查的特定国家(这里指美

国)的有效受访者总人数。

步骤5

按照下面的公式将归一加权平均政策分值转化

为1到5的分级,得到政策的等级分:

SPSm = 1 + 4 x

PSm – min(PS

m)

max(PSm) – min(PS

m)

min(PSm)取所有政策驱动因素的所有PSm值中的最小者(“m” = 1…22);max(PSm)取所有政策驱动因素的所有PSm值中的最大者

(“m” = 1…22)。

政策变量的SPSm分数大于或等于4,则认为该政

策对制造企业而言是相对优势;分数在2以下的

政策则是相对劣势。

Page 65: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58

附录B7:指数编制方法 — GMCI计算举例(注意,国家名单并非巨细无遗且仅用于解释编制方法)

各国的原始评分

受访者 阿根廷 巴西 加拿大 哥伦比亚 墨西哥 美国 比利时 捷克共和国 法国 德国 希腊

受访者1 4 8 8 8 8 7 6 6 6 6 6

受访者2 1 7 8 5 6 9

受访者3 2 5 8 5 5 8 5 7 7 8 2

受访者4 4 9 8 5 6 9

受访者5 7 10 8 6 9 3 3 9 10 3

受访者6 4 7 10 8 8 10 7 6 8 10 3

受访者7 6 5 5 6 5 5 5 7 5 6 4

受访者8 3 5 5 5 8 8 4 5 4 8 4

受访者9 5 6 4 2 2 4 3 3 3 6 1

受访者10 6 7 9 7 8 8 4 5 4 3 4

受访者11 5 7 8 6 6 7 8 6 7 8 5

受访者12 5 8 7 2 3 8 3 7 4 8 1

受访者13 5 1 7 1 1 7 7 7

受访者14 5 7 8 6 7 8 5 6 4 8 3

按照受访者所在国、企业规模和所属行业得出的归一化参数

受访者 受访者所在国 企业规模类别 企业所属行业类别对每一个所在国、企业规模和所属行业计

算出所有国家的平均分值

对每一个所在国、企业规模和所属行业计

算出所有国家分值的标准差

受访者1 阿根廷 1 2 6.636 1.286

受访者2 阿根廷 1 6 6.043 2.306

受访者3 阿根廷 1 6 6.043 2.306

受访者4 阿根廷 1 6 6.043 2.306

受访者5 阿根廷 1 9 6.800 2.898

受访者6 阿根廷 3 2 7.364 2.335

受访者7 阿根廷 3 6 5.364 1.364

受访者8 阿根廷 3 6 5.364 1.364

受访者9 阿根廷 3 8 3.545 1.635

受访者10 巴西 1 2 5.909 2.023

受访者11 巴西 1 5 6.636 1.120

受访者12 巴西 1 8 5.091 2.625

受访者13 巴西 2 6 4.500 2.976

受访者14 巴西 4 6 6.091 1.700

Zl,m =

(xl,m

– ijk

)sijk

x

Page 66: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59

各国的归一化Z值

受访者 阿根廷 巴西 加拿大 哥伦比亚 墨西哥 美国 比利时 捷克共和国 法国 德国 希腊

受访者1 -2.05 1.06 1.06 1.06 1.06 0.28 -0.49 -0.49 -0.49 -0.49 -0.49

受访者2 -2.19 0.41 0.85 -0.45 -0.02 1.28

受访者3 -1.75 -0.45 0.85 -0.45 -0.45 0.85 -0.45 0.41 0.41 0.85 -1.75

受访者4 -0.89 1.28 0.85 -0.45 -0.02 1.28

受访者5 0.07 1.10 0.41 -0.28 0.76 -1.31 -1.31 0.76 1.10 -1.31

受访者6 -1.44 -0.16 1.13 0.27 0.27 1.13 -0.16 -0.58 0.27 1.13 -1.87

受访者7 0.47 -0.27 -0.27 0.47 -0.27 -0.27 -0.27 1.20 -0.27 0.47 -1.00

受访者8 -1.73 -0.27 -0.27 -0.27 1.93 1.93 -1.00 -0.27 -1.00 1.93 -1.00

受访者9 0.89 1.50 0.28 -0.95 -0.95 0.28 -0.33 -0.33 -0.33 1.50 -1.56

受访者10 0.04 0.54 1.53 0.54 1.03 1.03 -0.94 -0.45 -0.94 -1.44 -0.94

受访者11 -1.46 0.32 1.22 -0.57 -0.57 0.32 1.22 -0.57 0.32 1.22 -1.46

受访者12 -0.03 1.11 0.73 -1.18 -0.80 1.11 -0.80 0.73 -0.42 1.11 -1.56

受访者13 0.17 -1.18 0.84 -1.18 -1.18 0.84 0.84 0.84

受访者14 -0.64 0.53 1.12 -0.05 0.53 1.12 -0.64 -0.05 -1.23 1.12 -1.82

Zl,wl

= wl x Z

lm

各国的归一化经验加权Z值 Zl,wl

受访者 阿根廷 巴西 加拿大 哥伦比亚 墨西哥 美国 比利时 捷克共和国 法国 德国 希腊

受访者1 -0.51 0.27 0.27 0.27 0.27 0.07 -0.12 -0.12 -0.12 -0.12 -0.12

受访者2 -0.55 0.10 0.21 -0.11 0.00 0.32

受访者3 -0.44 -0.11 0.21 -0.11 -0.11 0.21 -0.11 0.10 0.10 0.21 -0.44

受访者4 -0.22 0.32 0.21 -0.11 0.00 0.32

受访者5 0.02 0.28 0.10 -0.07 0.19 -0.33 -0.33 0.19 0.28 -0.33

受访者6 -0.72 -0.08 0.56 0.14 0.14 0.56 -0.08 -0.29 0.14 0.56 -0.93

受访者7 0.35 -0.20 -0.20 0.35 -0.20 -0.20 -0.20 0.90 -0.20 0.35 -0.75

受访者8 -0.87 -0.13 -0.13 -0.13 0.97 0.97 -0.50 -0.13 -0.50 0.97 -0.50

受访者9 0.67 1.13 0.21 -0.71 -0.71 0.21 -0.25 -0.25 -0.25 1.13 -1.17

受访者10 0.01 0.13 0.38 0.13 0.26 0.26 -0.24 -0.11 -0.24 -0.36 -0.24

受访者11 -0.37 0.08 0.30 -0.14 -0.14 0.08 0.30 -0.14 0.08 0.30 -0.37

受访者12 -0.01 0.28 0.18 -0.29 -0.20 0.28 -0.20 0.18 -0.10 0.28 -0.39

受访者13 0.04 -0.29 0.21 -0.29 -0.29 0.21 0.21 0.21

受访者14 -0.64 0.53 1.12 -0.05 0.53 1.12 -0.64 -0.05 -1.23 1.12 -1.82

CMm =

(∑l = 1

Zl,wl

)n

n

Page 67: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60

归一加权平均分值

国家 阿根廷 巴西 加拿大 哥伦比亚 墨西哥 美国 比利时 捷克共和国 法国 德国 希腊

归一加权平

均分值-0.23 0.16 0.26 -0.08 0.04 0.33 -0.21 -0.02 -0.16 0.41 -0.64

SCSm = 1 + 9 x

CMm – min(CM

m)

max(CMm) – min(CM

m)

转化为1-10的分级,得出GMCI指数

国家 阿根廷 巴西 加拿大 哥伦比亚 墨西哥 美国 比利时 捷克共和国 法国 德国 希腊

国家的等

级分4.52 7.13 7.24 4.98 6.17 7.84 4.50 5.71 4.64 7.98 1.00

Page 68: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61

Page 69: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62

致谢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研究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的研究是美国竞争

力委员会和德勤有限公司全球制造业组共同发

起的一个项目,旨在了解制造业首席执行官们

如何看待全球不同国家制造业的竞争力状况。

通过一项全球性的首席执行官调查,552名首席

执行官和高管给出了回答,并就推动制造业竞

争力的关键因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基于该调

查的结果,本研究还编制了一份独到的全球制

造业竞争力指数,将各国制造业的相对竞争力

做了排名,同时指出在高管眼中五年后该排名

会有何变化。这项深度研究期望能够界定制造

业的卓越实践,并就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制造企

业应发展和保持哪些方面的优势给以启发和引

导。本研究还要求首席执行官和高管对于哪些

全球经济条件和政府行为有利于制造业竞争力

的提升等方面提出见解。

如欲获得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deloitte.com/globalcompetitiveness

如欲获得关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更多信息,请访

问: www.compete.org

作者

Craig A. Giffi副主席

美国消费与工业产品行业领导人

德勤美国

Aleda V. Roth伯林顿工业杰出的供应链管理学教授

商业及行为科学学院

克莱姆森大学

Bharath Gangula高级研究员

制造业竞争力研究项目

德勤美国

Atanu Chaudhuri助理教授及 Area Chairman运营管理

印度管理研究所勒克瑙分校

Jack McDougle高级副总裁

竞争力委员会

Tim Hanley全球制造业领导人

德勤有限公司

Michelle Drew制造业竞争力研究项目

高级经理

德勤美国

Page 70: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63

竞争力委员会

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项目

理事会

Samuel R. Allen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迪尔公司

Michael R. Splinter主席,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应用材料公司

Shirley Ann Jackson总裁

伦斯勒理工学院

William P. Hite总裁

水电安装工联合会

Charles O. Holiday, Jr.主席 (退休)

竞争力委员会

Paul J. Hommert总裁,实验室主任

桑迪亚国家实验室

Deborah L. Wince-Smith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竞争力委员会

A. Paul Alivisatos主任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

验室

David Arkless总裁

全球企业及政府事务

人力资源集团

Dan E. Arvizu主任

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Neil Z. Auerbach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

哈德森清洁能源合作

伙伴

Thomas R. Baruch主席

Formation 8 Partners

Dennis D. Berkey校长兼首席执行官

伍斯特理工学院

George Blankenship高级副总裁/总裁

林肯电气公司/林肯电气

北美公司

Gene D. Block校长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

William H. Bohnett总裁

Whitecap投资有限责任

公司

Richard H. Brodhead校长

杜克大学

Curtis R. Carlso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SRI 国际

Scott E. DePasquale合伙人

Braemer能源企业

William W. Destler校长

罗切斯特技术学院

Daniel DiMicco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纽柯公司

Joseph Echevarria首席执行官

德勤美国

Alice P. Gast校长

美国里海大学

Pierre L. Gauthier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美国

及加拿大)阿尔斯通公司

E. Gordon Gee校长

俄亥俄州立大学

Peter T. Halpin首席执行官

世界资源公司

Mary Kay Henry内部总裁

服务业雇员国际联盟

Eric D. Isaacs主任

阿贡国家实验室

John P. Johnson校长

艾姆伯里-利德尔航空

学院

Linda Katehi校长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

分校

Steven Knapp校长

乔治•华盛顿大学

Anthony J. Maddaluna总裁

全球制造

瑞辉公司

Thomas Mason主任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William E. McCracken首席执行官

CA Technologies

John McGlade主席, 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空气化工产品公司

Mark McGough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Ioxus公司

Keith D. Nosbusch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

Harris Pastides校长

南卡罗来纳大学

G.P. “Bud” Peterson校长

佐治亚理工学院

James M. Phillips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纳米技术公司

Nicholas T. Pinchuk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施耐宝公司

Luis M. Proenza校长

阿克伦大学

M. W. Scoggins校长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

Mayo A. Shattuck执行主席

爱克斯龙公司

Lou Anna K. Simon校长

密歇根州立大学

Jack Stack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SRC控股公司

Samuel L. Stanley校长

纽约州立石溪大学

Charles W. Steger校长

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及州

立大学

Robert J. Stevens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Erik Straser合伙人

Mohr Davidow风投公司

H. Holden Thorp校长

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

分校

James S. Turley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安永

David A. Vieau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A123系统公司

Keith E. Williams总裁,首席执行官 及托

管人

美国保险商实验室公司

W. Randolph Woodson校长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

Paul A. Yarossi总裁

HNTB控股有限公司

Audrey Zibelma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Viridity能源公司

领导委员会 指导委员会

Page 71: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64

贡献者

德勤谨在此感谢为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研究做出贡献的人士,包括来自德勤全球成员所、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许多专业人士,以及

为全球首席执行官调查和本报告做出贡献的其他人士。

诚挚感谢: Pandarinath Illinda, 德勤美国; Khushi Shah, 德勤美国;Steve Schmith, 德勤美国; Todd Shock, 德勤美国; Sandy Bayer, 拜耳咨询总裁; Srinivasa Tummalapalli, 德勤美国; Chris Mustain, 竞争力委员会; Rob Parkins, 德勤美国; Mark Cotteleer, 德勤美国; Dawn Desantis, 德勤美国(已退休),William Michalisin, 德勤美国; Sateesh Sai Modukuru, 德勤美国; Mimi Lee, 德勤有限公司; Jennifer McHugh, 德勤有限公司; Kristen Bescoe, 德勤有限公司; Jon Rucket, 德勤美国; Karen Mazer, 德勤美国; Greg Durant,德勤美国; Gary Coleman,德勤有限公司。

我们也希望感谢以下各德勤成员所制造行业部门的同事:

Tim Hanley全球制造行业领导人

Tom Captain全球航空、航天及国防

行业领导人

Duane Dickson全球化工行业领导人

John Dixon全球林业、造纸及包装

行业领导人

Nick Sowar全球金属行业领导人

Joe Vitale全球汽车行业领导人

美洲地区

Craig A. Giffi美国

Jose Othon Tavares de Almeida巴西

Anthony Grnak加拿大

Patricia Zuanic智利

Claudio Giaimo拉美地区

Gabriel Renero墨西哥

亚太地区

Damon Cantwell澳大利亚

Rosa Yang中国

Ricky Tung中国

Kumar Kandaswami印度

Xenia Ubhakti印度尼西亚

Yuki Kuboshima日本

全球制造行业组各子行业领导人

美国制造行业及消费品行业咨询业务领导人

国家/地区制造行业领导人

Munhyun (Richard) Kang韩国

Steve Law新西兰

Sachin Shah新加坡

Jun Kung台湾

Nuanjai Gittisriboongul 东南亚及泰国

Hugo Walkinshaw东南亚

Ha Tran Dinh Nghi越南

欧洲,中东及非洲

Eric Desomer比利时

Bronislav Panek中欧

Wayne Monteith独联体/俄罗斯

Henrik Vedel丹麦

Samuli Kuusela芬兰

Bertrand Delain法国

Thomas Doebler德国

Kieran Devery爱尔兰

Dario Righetti意大利

Nauman Ahmed中东

Cees Jorissen荷兰

Kjetil Nevstad挪威

Luis Belo葡萄牙

Andrew Mackie南非

Gabriel Cabezas西班牙

Ralf C. Schlaepfer 瑞士

Gaye Senturk土耳其

David Raistrick英国/瑞士

Tom Marriott消费与工业产品行业咨询

业务领导人

Mark Gardner汽车、加工制造与工业产

品行业咨询业务领导人

Doug Gish工业产品行业领导人

Bruce Brown汽车行业咨询业务领导人

Duane Dickson化工行业领导人

Masa Hasegawa合伙人

John Dixon造纸行业领导人

Nick Handrinos 消费品行业咨询业务领

导人

特别感谢编辑:竞争力委员会Annie Furr;德勤美国Steve Schmith。

Page 72: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65

图表尾注

I.基于以下数据的德勤分析:

•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经济学人智库(EIU)(http://www.eiu.com/Default.aspx),2012年10月

• 劳动力的生产力:劳动力市场的关键指标(KILM),由国

际劳工组织(ILO)发布(http://www.ilo.org/empelm/what/WCMS_114240/lang--en/index.htm),2012年10月

• 企业税税率:德勤2012年企业税税率,(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Global/Local%20Assets/Documents/Tax/Taxation%20and%20Investment%20Guides/matrices/dttl_corporate_tax_rates_2012.pdf),2012年

• 每百万人中的研究员: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由欧洲工商

管理学院(INSEAD)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发布

(http://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gii/),2012年10月

• 制造业GDP复合年增长率(2005-10年)与制造业GDP占总GDP的比例(2010年):国民账户(National Account),联合国贸

易与发展会议(简称贸发会议)(http://unctadstat.unctad.org/ReportFolders/reportFolders.aspx),2012年7月16日

• 制造业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比例:商品贸易矩阵 — 产品组,出

口金额达到几千甚至几万美元,贸发会议(http://unctadstat.unctad.org/TableViewer/tableView.aspx?ReportId=24739),2012年10月22日

• 2012年创新指数分数: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由

INSEAD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发布(http://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gii/),2012年9月

• 生活品质指数(2011年):《国际生活》(http://www1.internationalliving.com/qofl2011/),2012年9月

• 创造的制造业工作岗位:

– 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世界银行,(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L.IND.EMPL.ZS),2012年10月

– 人口和劳动力总量,经济学人智库(EIU)(http://www.eiu.com/Default.aspx),2012年10月

II. 基于贸发会议数据的德勤分析,(http://unctadstat.unctad.org/ReportFolders/reportFolders.aspx),2012年7月16日

III. 基于以下资料的德勤分析

• 数学和科学分数: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 (http://nces.ed.gov/surveys/pisa/idepisa/dataset.aspx),上次访问于2012年10月

• 每百万人的获授权专利数:根据以下数据计算

– 按专利来源国划分的授权专利数(2010年),世界知

识产权组织(WIPO) (http://ipstatsdb.wipo.org/ipstats/patentsSearch)

– 人口(2010年),经济学人智库(EIU),(http://www.eiu.com/Default.aspx),

• 每百万人中的研究员: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由INSEAD与WIPO联合发布,(http://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gii/),2012年10月

• 创新指数分数: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由INSEAD与WIPO联合发布,(http://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gii/),2012年10月

IV. 基于出口数据的德勤分析 — 商品贸易矩阵 — 产品组,出口

金额达到几千甚至几万美元,贸发会议(http://unctadstat.unctad.org/TableViewer/tableView.aspx?ReportId=24739),2012年10月22日

V. 制造业等级分类,贸发会议(http://unctadstat.unctad.org/UnctadStatMetadata/Classifications/UnctadStat.SitcRev3Products.DegreeOfManufacturing.Classification_En.pdf)

VI. 基于以下资料的德勤分析

•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EIU,(http://www.eiu.com/Default.aspx),2012年10月

• 劳动力的生产力(就业人员人均GDP):KILM,由国际劳

工组织(ILO)发布,(http://www.ilo.org/empelm/what/WCMS_114240/lang--en/index.htm),2012年10月

VII. 基于以下数据的德勤分析:

• 环境表现指数:耶鲁大学(http://epi.yale.edu/dataexplorer/tableofmainresults),2012年

• 德国、日本和韩国的电力成本:韩国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源政

策,由仁荷大学(Inha University)的Hi-chun在瑞士韩国经济合

作会议上提出(www.skbckorea.org/download.php?id=85),2012年8月30日

• 加拿大的电力成本:加拿大的关键统计数据,由加拿大电力协

会(Canadian Electricity Association)发布(http://www.electricity.ca/media/Industrypercentage20Datapercentage20andpercentage2 0Electricitypercentage20101percentage20Maypercentage202012/KeyCanadianElectricityStatistics_2012.pdf),2012年3月21日

• 印度的电力成本:有关供电的部分数据,由PRS Legislative Research发布(http://www.prsindia.org/administrator/uploads/general/1341228806~~Vitalpercentage20Statspercentage20-percentage20Power.pdf),2012年6月29日

• 中国的电力成本:面对夏季缺电情况,中国提高商业和农业用电

价格,由彭博社发布(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1-05-30/china-raises-industrial-power-prices-in-15-provinces-to-help-ease-shortage.html),2011年5月31日

• 巴西的电力成本:电价下调困境,由Itaú BBA发布,2012年7月1日

• 新加坡的电力成本:电价(2009年-2012年),由新加坡

能源集团(Singapore Power Group)发布(http://www.singaporepower.com.sg/irj/go/km/docs//wpccontent/Sites/SPpercentage20Services/Sitepercentage20Content/Tariffs/documents/Historicalpercentage20Electricitypercentage20Tariff.xls),2012年

• 台湾的电力成本:台湾电力服务收费表,由台湾电力公司发布;

台湾经济 — 上调电价的影响,由摩根士丹利亚洲/太平洋研究

部(Morgan Stanley Research Asia/Pacific)发布,2012年4月13日

• 美国的电力成本:平衡最终客户的零售电价,由美国能源

信息管理局(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发布

(http://www.eia.gov/electricity/monthly/epm_table_grapher.cfm?t=epmt_5_3),2012年7月;

• 货币兑换:Oanda(http://www.oanda.com/),2012年10月。

VIII. 基于EIU人口数据的德勤分析,(http://www.eiu.com/Default.aspx),2012年10月

IX. 基于以下数据的德勤分析

• 制造业GDP复合年增长率(2005年-2010年)与制造业GDP占总

GDP的比例(2010年):国民账户,贸发会议(http://unctadstat.unctad.org/ReportFolders/reportFolders.aspx),2012年7月16日

• 劳动力成本(美元/小时):EIU,(http://www.eiu.com/Default.aspx),2012年10月

• 制造业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比例:商品贸易矩阵 — 产品组,出

口金额达到几千甚至几万美元,贸发会议(http://unctadstat.unctad.org/TableViewer/tableView.aspx?ReportId=24739),2012年10月22日

Page 73: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66

• 创造的制造业工作岗位:

• 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世界银行,(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L.IND.EMPL.ZS),2012年10月

• 人口和劳动力总量,经济学人智库(EIU) (http://www.eiu.com/Default.aspx),2012年10月

• 最高企业税税率:德勤2012年企业税税率,(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Global/Local%20Assets/Documents/Tax/Taxation%20and%20Investment%20Guides/matrices/dttl_corporate_tax_rates_2012.pdf),2012年

• 每百万人中的研究员: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由INSEAD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发布(http://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gii/),2012年10月

• 人均个人可支配收入:基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和人口数据计

算,EIU,(http://www.eiu.com/Default.aspx),2012年10月

X. 补充数据分析:中国 — 竞争力概况

• 制造业概要—

– 中国是最大的出口国:中国“超越”德国,成为最大的出

口国,由《独立报》发布(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business/news/china-overtakes-germany-to-become-largest-exporter-1864052.html),2010年1月11日

– 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由《中

国日报》发布(http://www.chinadaily.com.cn/bizchina/2012-03/19/content_14861703.htm),2012年3月19日

– 中国超越美国:中国占据全球最大商品生产商宝座,由《

金融时报》发布(http://www.ft.com/intl/cms/s/0/002fd8f0-4d96-11e0-85e4-00144feab49a.html),2011年3月13日

– — 在全球玩具制造业中占据70%的份额:中国的玩具制

造业,由IBIS World报告(http://www.ibisworld.com/industry/china/toy-manufacturing-in-china.html),2012年10月

• 有利的政策举措:—

– 环保投资:出自良心的新创举?,由中国对话发布(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en/4823-A-new-conscience),2012年3月22日

– “十二五”规划详情: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由安可

顾问(APCO Worldwide)发布(http://www.apcoworldwide.com/content/pdfs/chinas_12th_five-year_plan.pdf),2010年12月10日

• 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

– 2030年的中国,由世界银行发布(http://www.worldbank.org/content/dam/Worldbank/document/China-2030-complete.pdf),2012年

• 创新、日益增加的研发、基础设施、低下的生产力:

– 中国制造业前景如何?《2011年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由德勤发布(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China/Local percent20Assets/Documents/Industries/Manufacturing/cn_mfg_2011MFGreport_281211.pdf),2011年11月

• 税务负担:

– 中国税务负担:神秘的“铅沉子”,由财新网

(Caixin Online)发布(http://english.caixin.com/2012-04-24/100383785_all.html),2012年4月24日

– 2009年赋税苦难指数,由福布斯发布(http://www.forbes.com/global/2009/0413/034-tax-misery-reform-index.html),2009年4月13日

• 监管效率低下:

– 2011年中国、美国和日本的百分等级:全球治理指标,

由世界银行发布(http://info.worldbank.org/governance/wgi/sc_country.asp),2012年

• 国内经济增长放缓:

– 过去三年的GDP增长缓慢:《中国经济季报》,由世

界银行发布(http://documents.worldbank.org/curated/en/2012/04/16228722/china-quarterly-update-april-2012),2012年4月1日

– 2012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长:中国第二季度的GDP增长

7.6%,创三年新低,由Live Mint发布(http://www.livemint.com/2012/07/13091207/China-Q2-GDP-growth-76-slow.html),2012年7月13日

• 提高教育水平:

– 教育经费达2.2万亿元:知识经济提速,由亚洲开发银行

发布(http://www.adb.org/news/op-ed/gearing-knowledge-economy),2012年9月20日

• 劳动力成本上升 —

– 工厂工资提高:中国通,由EIU发布,(http://www.eiu.com/Default.aspx),2012年

– 最低工资提高13%:中国设定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

长13%的目标,由路透社发布(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2/08/us-china-economy-jobs-idUSTRE8170DY20120208),2012年2月8日

XI. 补充数据分析:德国 — 竞争力概况

• 制造业概要—

– 德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2%:总人口(每年),来自贸

发会议的数据(http://unctadstat.unctad.org/ReportFolders/reportFolders.aspx?sCS_referer=&sCS_ChosenLang=en),2012年8月28日

– 第四大汽车生产国:生产统计,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 (http://oica.net/category/production-statistics/),2012年8月

– 制造业出口量增长2.7倍:商品贸易矩阵 — 产品组,出口金

额达到几千甚至几万美元,贸发会议(http://unctadstat.unctad.org/TableViewer/tableView.aspx?ReportId=24739),2012年10月22日

– 德国Mittlestand雇用了70%的劳动力:外国投资者涌向欧洲

经济马达,由《华尔街日报》发布(http://online.wsj.com/ad/article/germany-economy.html);上次访问于2012年10月

• 技术熟练的劳动力:

– 近一半的德国高中生会从344种职业中选择一种参加双向培

训:德国为世界做了什么贡献,由《经济学家》发布(http://www.economist.com/node/21552567),2012年4月14日

• 高质量的基础设施:

– 就基础设施而言,德国名列第七:《世界竞争力年鉴》,

由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布(http://www.imd.org/research/publications/wcy/World-Competitiveness-Yearbook-Results/#/wcy-2012-rankings/),2012年

• 缺乏风险资本 —

– 德国风险资本投资:EVCA年鉴,由欧洲私募基金和风险投

资协会(EVCA)发布(http://www.evca.eu/knowledgecenter/statisticsdetail.aspx?id=6392),2012年

– 美国风险资本投资: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 (http://www.nvca.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44&Itemid=103),2012年10月

Page 74: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67

• 高昂的劳动力成本:

– 2010年为43.8美元/小时:制造业的每小时报酬成本(工资

和福利),国际劳工比较,美国劳工统计局(http://www.bls.gov/fls/#productivity),2012年10月

• 内需拉动型复苏:

– 2012年下半年,德国很有可能实现强劲的经济增长:德国

国家报告,由IMF发布(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scr/2012/cr12161.pdf),2012年7月

• 鼓励发展替代能源行业:

– 德国的绿色能源行业获得的新投资是410亿美元,而美国

在这一行业所获的新投资为340亿美元:德国成功的秘诀,

由外交关系委员会发布(http://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67899/steven-rattner/the-secrets-of-germanys-success),2011年7月/8月

XII. 补充数据分析:美国 — 竞争力概况

• 制造业撮要

– 美国依然是全世界吸收外来投资最多的国家:对内和对外

的外国直接投资金额,每年,1980-2011年,由贸发会

议发布(http://unctadstat.unctad.org/TableViewer/tableView.aspx?ReportId=89),2012年7月18日

– 第二大汽车(汽车和商用车辆)制造国:生产统计,由OICA发布(http://oica.net/category/production-statistics/),2012年8月

– 美国的探明天然气储量居全世界第六:奥巴马的天然气,由

《华盛顿时报》发布(http://www.washingtontimes.com/blog/robbins-report/2012/jan/27/trr-obamas-natural-gas/print/),2012年1月27日

– 美国占全球总GDP (PPP)的份额预计将降至18.4%美国占全球

GDP (PPP)的份额可能下滑至18.4%:经济观察(http://www.economywatch.com/world_economy/usa/?page=full),2010年6月30日

– 美国的制造业就业率下降:就确保高级制造方面的美

国领导力向总统提交的报告,由白宫发布(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microsites/ostp/pcast-advanced-manufacturing-june2011.pdf),2011年6月

– 美国是最大的乙醇生物燃料生产国:美国能源部替代燃

料数据中心(http://www.afdc.energy.gov/data/#tab/all/data_set/10331),2012年10月

• 技术实力和规模

– 2010年,美国在授权专利数方面名列前茅:世界知识产权

组织(WIPO),2012年10月

– 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制造业经济体:以美元计算当前价格

的GDP/明细(所有国家),由联合国发布(http://unstats.un.org/unsd/snaama/dnltransfer.asp?fID=2),2012年

• 支持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的研究

– 大学约20%的研究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大学开展的

研究有20%左右都由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资金:2012财年

法定拨款-NSF获得70.33亿美元,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发布(http://www.nsf.gov/about/congress/112/highlights/cu11_1118.jsp),2011年11月18日

– 向国家实验室提供的资金总额:德勤分析和2013财年

国会预算请求,由能源部发布(http://www.cfo.doe.gov/budget/13budget/Content/Lab%20Table.pdf),2012年2月

• 高生产力

– 由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KILM (http://www.ilo.org/empelm/what/WCMS_114240/lang--en/index.htm),2012年

• 政策行动

– 总统奥巴马推出“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总统奥巴马推出“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由白宫发布(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1/06/24/president-obama-launches-advanced-manufacturing-partnership),2011年6月24日

– 价值10亿美元的创建“制造业创新机构”网络的计划:白宫

的先进制造业措施推动创新并鼓励公司投资美国,由白宫发

布(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2/07/17/fact-sheet-white-house-advanced-manufacturing-initiatives-drive-innovati),2012年7月17日

• 企业税税率高企: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http://www.oecd.org/tax/taxpolicyanalysis/Table%20II.1_FINAL.xls),2012年

• 政策不确定性

– 对减税能否持续感到不确定:担心国会陷入僵局,行

业削减支出,由《纽约时报》发布(http://www.nytimes.com/2012/08/06/business/fear-of-fiscal-cliff-has-industry-pulling-back.html?_r=0&adxnnl=1&pagewanted=all&adxnnlx=1351504932-rkSrpPx1NoSp/UxEEcbDoA),2012年8月5日

• 页岩气供应

– 天然气象征“制造业复兴”,由《纽约时报》发布

(http://www.nytimes.com/2012/04/11/business/energy-environment/wider-availability-expands-uses-for-natural-gas.html?pagewanted=all),2012年4月10日

• 回流

– 新型的中国出口-工作,由《时代》杂志发布(http://business.time.com/2012/04/12/a-new-chinese-export-jobs/),2012年4月12日

XIII. 补充数据分析:印度-竞争力概况

• 制造业撮要

– GDP增长和五年复合年增长率:GDP增长(每年百分比),

由世界银行发布(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KD.ZG),2012年10月

– 制造业出口量按17.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商品

贸易矩阵 — 产品组,成千上万美元的出口,贸发会

议(http://unctadstat.unctad.org/TableViewer/tableView.aspx?ReportId=24739),2012年10月22日

– 印度出口量最大的制造业产品是纺织品、工程器材和化

学品:印度出口,由Trading Economics发布(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india/exports),2012年9月

– 印度是全球第六大汽车(轿车和商用车辆)制造国:生

产统计,由OICA发布(http://oica.net/category/production-statistics/),2012年8月

• 技术娴熟、成本低廉的劳动力

– 劳动力成本(2011年为0.9美元/小时)为全球最低:每小时的

劳动力成本,EIU,(http://www.eiu.com/Default.aspx),2012年10月

Page 75: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68

• 计划大力投资基础设施

– 印度已设定投资1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印度

计划投资1万亿美元建设基础设施:Ahluwalia,由《经济时

报》发布(http://article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2011-01-28/news/28431941_1_inclusive-growth-private-sector-india-targets),2011年1月28日

• 雄心勃勃的国家制造业政策

– 于2011年获批准,该政策有助于创建工业飞地:印度批准

制造业政策以创建1亿个工作岗位,由彭博社发布(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1-10-25/india-approves-manufacturing-policy-to-create-100-million-jobs.html),2011年10月25日

– 然而,第三方估计预测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可能最多只会

增至17%:印度不太可能实现国家制造业政策目标:Crisil Research,由印度《即时新闻》(Real Time News)发布(http://rtn.asia/1164_india-unlikely-achieve-national-manufacturing-policy-targets-crisil-research),2012年4月4日

• 基础设施薄弱与政府法规不力

– 印度的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例高达13-14%,而在发达

国家,这个比例仅为7-8%:低效而薄弱的基础设施制约着

物流业,由《商业线报》(Business Line)发布(http://www.thehindubusinessline.com/industry-and-economy/logistics/article3642816.ece),2012年7月15日

• 通胀加剧、利率上涨、增长放缓

– 印度央行以强硬姿态应对物价上涨:尽管全球对通胀普遍

采取宽松态度,但印度仍维持关键利率不变,由彭博社发布

(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2-07-31/india-holds-key-rate-skirting-global-easing-to-damp-inflation.html),2012年7月31日

– 2012年第一季度GDP增长5.3%:印度经济出现大幅放缓,由

《华尔街日报》发布(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02303552104577437492971509410.html),2012年5月31日

• 劳动改革

– 印度历届政府一直试图改革陈旧的劳动法律:印度的劳动

力市场:罢工与改革的必要性,由《东亚论坛》(East Asia Forum)发布(http://www.eastasiaforum.org/2012/04/19/india-s-labour-market-strikes-and-the-need-for-reform/),2012年4月19日

XIII. 补充数据分析:韩国 — 竞争力概况

• 制造业撮要

– 最大的造船国:行业统计,韩国造船协会(http://www.koshipa.or.kr/eng/koshipa/koshipa3/statistics_world.htm),上次访问于2012年10月

– 第五大汽车制造国:生产统计,OICA (http://oica.net/category/production-statistics/),2012年8月

• 成本具有竞争力且质量更优

– 制造业的每小时报酬成本(工资和福利),国际劳动力比较,

美国劳工统计局(http://www.bls.gov/fls/#productivity),上次

访问于2012年10月

• 自由贸易协定增加:

– 大韩民国外交通商部,(http://www.mofat.go.kr/ENG/policy/fta/status/overview/index.jsp?menu=m_20_80_10),上次访

问于2012年10月

• 创新能力强:

– 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由INSEAD与WIPO联合发

布,(http://globalinnovationindex.org/gii/main/fullreport/index.html),2012年

• 有利的产业政策:

– 产业政策,韩国,由英国工业联合会发布(http://www.cbi.org.uk/media-centre/case-studies/2012/03/industrial-policy-south-korea/),2012年3月

• 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 —

– 名列全球第四:德勤分析基于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库

的数据(http://www.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default.aspx),上次访问于2012年9月

– 80%的高中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韩国国家商务报告,由EIU发布,(http://www.eiu.com/Default.aspx),2011年8月

• 全球经济放缓影响韩国增长:

– 韩国依赖出口:出口数据,世界银行(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E.EXP.GNFS.ZS),2012年

– IMF将GDP增长预测从3.5下调至3.25:IMF将韩国2012年的增长预测下调至3.25%,由新华网发布(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business/2012-06/12/c_131647918.htm),2012年6月12日

• 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

– 央行将基准利率调低25个基点:韩国央行3年多来首次意外

降息,由CNBC发布,(http://www.cnbc.com/id/48155778/Bank_of_Korea_Makes_Surprise_Rate_Cut_First_in_Over_3_Years),2012年7月11日

– 韩元兑美元下跌5.5%:onada.com (http://www.oanda.com/currency/historical-rates/),上次访问于2012年8月

• 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韩国转向绿色技

术,由Renew Economy发布(http://reneweconomy.com.au/2012/south-koreas-green-shift-89866),2012年7月10日

XIV.(xv) 补充数据分析:台湾 — 竞争力概况

• 制造业概要—

– 电子产品是台湾出口的主要产品:台湾出口,由Trading Economics发布(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taiwan/exports),2012年9月

• 税务负担低:

– 2012年企业税税率,德勤(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Global/Local20Assets/Documents/Tax/Taxation%20and20Investment20Guides/matrices/dttl_corporate_tax_rates_2012.pdf),2012年

• 受教育的劳动力:

– 政府每年将18%的支出用于教育:台湾地区概况,2009年,

由经济学人智库发布

• 台湾自由贸易区:

– 台湾自由贸易区(http://taiwan-ftz.com/cp.aspxItem=1711&ctNode=514&mp=3),2012年10月3日

• 经济自由度高:

– 台湾是20个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经济自由度指数,由传统基金

会发布(http://www.heritage.org/index/country/taiwan),2012年

Page 76: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69

XV.(xvi) 补充数据分析:加拿大 — 竞争力概况

• 制造业概要—

– 资源型制造业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加拿大如今及未来的自

然资源,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发布(http://www.nrcan.gc.ca/statistics-facts/home/887),页面上次修订于2011年7月7日

– 能源净出口国:能源进口;加拿大净值(占能源使用

量百分比),由Trading Economics发布,(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canada/energy-imports-net-percent-of-energy-use-wb-data.html),2010年

• 经济自由度高:

– 北美地区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经济自由度指数,由传统基金

会发布(http://www.heritage.org/index/country/canada),2012年

• 大力支持出口:

– 美国占2011年总出口量的73.7%:商品贸易矩阵 — 产品组,出口金额达到几千甚至几万美元,贸发会议

(http://unctadstat.unctad.org/TableViewer/tableView.aspx?ReportId=24739),2012年10月22日

• 取消进口关税和清洁能源:

– 加拿大国家商务报告,由EIU发布,(http://www.eiu.com/Default.aspx),2011年9月

XVI. 补充数据分析:巴西 — 竞争力概况

• 制造业概要

– 巴西经济正处于增长中,制造业主要出口鞋类、汽车、汽车零

部件、机械:巴西出口商品,由Trading Economics发布(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brazil/exports),2012年9月

– 巴西是全球第二大乙醇燃料生产国,直至2010年,巴西是

最大的出口国:预计美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乙醇燃料出口

国,由乙醇生产商杂志发布(http://ethanolproducer.com/articles/8107/us-expected-to-become-worlds-top-ethanol-exporter),2011年8月26日;巴西乙醇燃料,联合国能源机制

知识网络(http://www.un-energy.org/stories/38-ethanol-fuel-in-brazil),2011年1月8日

• 有利的政策举措 — Brasil Major:

– “Bigger Brazil Plan”:减免160亿美元的税收,应对中国迅

速增长的房地产业和廉价进口商品,由福布斯公布(http://www.forbes.com/sites/ricardogeromel/2011/08/03/bigger-brazil-plan-16-bilion-in-taxes-breaks-to-fight-against-cheap-imports-from-china-and-surging-real/),2011年8月3日

– “Bigger Brazil”工业计划再次发展,由文填网发布(http://www.lexology.com/library/detail.aspx?g=95c09960-6f3b-4576-90ff-03d4480f879f),2012年5月1日

• 低技能高成本劳动力

– 2010年,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大专毕业生仅占总人数的11.3%:德勤分析基于来自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数据库的数据(http://www.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default.aspx),上次访问时间为2012年9月

– 制造业每小时工资报酬按5年复合年增长率增加:制造业每

小时报酬成本(工资和福利),国际劳工比较,美国劳工统计

局(http://www.bls.gov/fls/#productivity),2011年12月21日

• 高税收

– 2012年企业税税率,德勤(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Global/Local%20Assets/Documents/Tax/Taxation%20and%20Investment%20Guides/matrices/dttl_corporate_tax_rates_2012.pdf),2012年

• 基础设施落后

– 基础设施落后削弱了巴西工业的竞争力,由Timizzer发布(http://www.timizzer.com/business/economy/poor-infrastructure-reduces-competitiviness-of-brazilian-industry/),2012年2月23日

• 巴西实质升值

– 出口和进口商品价值和比重(每年),数据来自贸发会

议(http://unctadstat.unctad.org/TableViewer/tableView.aspx?ReportId=101) 2012年9月18日,

• 削减“巴西成本”的改革

– 政府正在实施政策以降低利率:大受鼓舞的罗塞夫政

府作出转变,注重“巴西成本”,由路透社发布(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04/02/brazil-rousseff-idUSL2E8F26FD20120402),2012年4月2日

– 巴西最近已下调工业电税达28%:巴西削减高昂的电力

成本以促进经济发展,由路透社发布(http://in.reuters.com/article/2012/09/11/brazil-economy-electricity-idINL1E8KBALP20120911),2012年9月12日

• Bigger Brazil Industrial Plan的效果

– 投资巴西?了解该行业,由福布斯发布(http://www.forbes.com/sites/ricardogeromel/2012/02/03/investing-in-brazil-be-aware-of-this-industry/),2012年2月3日

• 投资于基础设施

– 中国、韩国和北美公司正纷纷投资于汽车和建筑机械行

业:具竞争力的巴西 — 制造业的挑战与策略,由德勤发

布(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Brazil/Local%20Assets/Documents/Ind%C3%BAstrias/Manufatura/livro_ingles.pdf),2012年

XVII. 补充数据分析:新加坡 — 竞争力概况

• 制造业概要—

– 制造业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68.1%:商品贸易矩阵 — 产品组,出口金额达到几千甚至几万美元,数据来自贸发会

议(http://unctadstat.unctad.org/TableViewer/tableView.aspx?ReportId=24739),2012年10月22日

– 电子产品制造业增值:新加坡经济调查,2011年,由贸易

及工业部发布,(http://www.mti.gov.sg/ResearchRoom/SiteAssets/Pages/Economic-Survey-of-Singapore-2011/FullReport_AES2011.pdf),2012年2月

• 高教育水平的劳动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知识产权保护:

– 2011-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发布(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GCR_Report_2011-12.pdf),2012年

• 友好的投资环境:

– 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流入:对内和对外的外商直接投资流(每

年),贸发会议(http://unctadstat.unctad.org/ReportFolders/reportFolders.aspx?sCS_referer=&sCS_ChosenLang=en),2012年7月

Page 77: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 70

• 研发激励措施:

– 400%的税收减免,研发税收激励措施全球调查,由德勤

发布(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Canada/Local percent20Assets/Documents/Tax/EN/2011/ca_en_tax_RD_Global_RD_Survey_TaxIncentives_111011.pdf),2011年7月

• 透明度和政府效率:

– 就经济自由度而言,名列第二:经济自由度指数,由传统

基金会发布(http://www.heritage.org/index/pdf/2012/countries/singapore.pdf),2012年

• 有利的税收体系:

– 企业税税率为17%:2012年企业税税率,德勤(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Global/Local%20Assets/Documents/Tax/Taxation%20and%20Investment%20Guides/matrices/dttl_corporate_tax_rates_2012.pdf),2012年

– 80%的公司按低于10%的税率纳税:新加坡国家商务报告,

由EIU发布,(http://www.eiu.com/Default.aspx),2012年6月

• 日益增加的单位业务成本(UBC)和通胀:

– 单位业务成本增加:新加坡经济调查,2012年第二季度,由

贸易及工业部发布(http://www.mti.gov.sg/ResearchRoom/SiteAssets/Pages/Economic-Survey-of-Singapore-Second-Quarter-2012/FullReport_2Q12.pdf),2012年8月

– 成本每增加1%,出口价格便增加五分之一:评估新加坡制

造业成本的竞争力,文章由贸易及工业部发布(http://www.mti.gov.sg/MTIInsights/Documents/app.mti.gov.sg/data/article/14761/doc/ESS_2Q2008_Cost.pdf),2008年第二季度

– 通胀:CPI和通胀率,由新加坡统计局发布(http://www.singstat.gov.sg/stats/themes/economy/hist/cpi.html),2012年1月25日

• 生活成本高:

– 新加坡外派人员薪水:2012年外派人员,由汇丰银行发布

(http://www.expatexplorer.hsbc.com/#/country/singapore),2012年

• 注重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 劳动生产力下降:新加坡经济调查,2012年第二季度,由

贸易及工业部发布(http://www.mti.gov.sg/ResearchRoom/SiteAssets/Pages/Economic-Survey-of-Singapore-Second-Quarter-2012/FullReport_2Q12.pdf),2012年8月

• 增长放缓:

– 三大出口目的地和外部需求:新加坡经济调查,2011年,由

贸易及工业部发布(http://www.mti.gov.sg/ResearchRoom/SiteAssets/Pages/Economic-Survey-of-Singapore-2011/FullReport_AES2011.pdf),2012年2月

– 新加坡信贷紧缩:亚太地区经济展望,由德勤发布(http://www.deloitte.com/view/en_GX/global/insights/thought-leadership/fa3001ee1bf78310VgnVCM3000001c56f00aRCRD.htm),2012年7月,

XVIII. 补充数据分析:日本 — 竞争力概况

• 制造业概要—

– 日本主要出口商品为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和半导体:

日本出口商品,由Trading Economics发布(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japan/exports),2012年9月

• 有利的政策举措:

– 日本的“新增长策略”旨在通过监管改革和财政措施拉动

需求和创造就业:日本的新增长策略拉动需求和创造就业,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http://www.oecd-ilibrary.org/docserver/download/fulltext/5kg58z5z007b.pdf?expires=1351518548&id=id&accname=guest&checksum=0BF7F6F17FF3A41D2F97DBE0AC9D5787),2011年9月6日

• 高税收 —

– 企业税税率为35.5%:2012年企业税税率,德勤(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Global/Local%20Assets/Documents/Tax/Taxation%20and%20Investment%20Guides/matrices/dttl_corporate_tax_rates_2012.pdf),2012年

– 个人所得税税率为50%:2012年日本撮要,由德勤发布

(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Global/Local%20Assets/Documents/Tax/Taxation%20and%20Investment%20Guides/2012/dttl_tax_highlight_2012_Japan.pdf),2012年

• 日元升值:以Google财经的数据计算(http://www.google.com/finance?q=jpyusd),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

• 支持可再生能源:

– 提供1,300亿日元资助清洁能源项目:经济/工业政策的挑

战与应对措施,由经济产业省发布(http://www.meti.go.jp/english/aboutmeti/policy/fy2012/fy2012policies.pdf),2011年9月29日

• 重新启动核设施:

– 虽然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能遭到强烈抗议:关闭爆炸后的

福岛核电站后,日本重新启动了第一个核电站,由CNN发布

(http://www.cnn.com/2012/07/01/world/asia/japan-nuclear-power/index.html),2012年7月1日

– 2010年核反应堆贡献了日本约27%的发电量:美国能源信息

局(http://www.eia.gov/cabs/japan/Full.html),2012年6月4日

• 投资于基础设施:

– 除2012年已投资的15万亿日元外,2012-13年还将投资33亿日元用于灾后重建:日本2012/13年的预算符合政府措

施的目标,由路透社发布(http://mobile.reuters.com/article/creditMarkets/idUSL3E7NL37B20111224),2011年12月23日

Page 78: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71

文本尾注 释义1. Hausmann, R.、Hidalgo. C. A. 等。经济复杂性报告:

勾画繁荣之路www.cid.harvard.edu/documents/complexityatlas.pdf,2011年。

2. 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www.weforum.org/issues/global-competitiveness,2012年。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交易场所,www.imf.org/external/pubs/ft/fandd/2011/09/harmsen.htm,2011年9月。

4. 同上。

5. 柳卸林、程鹏,“中国自主创新策略适应于全球化

吗?”,《政策研究》,第15-16页,2011年7月1日。

6. 德勤美国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点燃1.0:美国

CEO对制造业竞争力的见解》,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UnitedStates/Local%20Assets/Documents/us_auto_Ignite1_111511.pdf,2011年2月。

7. 《哈佛商业评论》,“投资基础设施等于投资

创新”,采访Siemens Corporation的CEO Eric Spiegel,http://blogs.hbr.org/cs/2012/03/we_know_the_uss_infrastructure.html,2012年3月15日。

8. 安可顾问,“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如何发挥作

用,未来五年又将如何”,第9页http://www.apcoworldwide.com/content/pdfs/chinas_12th_five-year_plan.pdf,2010年12月10日。

9. 《华尔街日报》,“印度总理公布基础设施投资计

划”,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02303665904577450692014546230.html,2012年6月26日。

10. 法兰克福学校(Frankfurt School)、联合国环境规

划署气候与可持续能源财经及彭博社新能源财经

合作中心(UNEP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Climate & Sustainability Energy Finance, and 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全球趋

势”,http://fs-unep-centre.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globaltrendsreport2012final.pdf,2012年。

11. 《金融时报》,“美国正走向能源自给自足之

路”,http://www.ft.com/cms/s/0/1871d6ba-4201-11e1-a1bf-00144feab49a.html,2012年1月18日。

12. 《纽约时报》,“天然气标志着制造业复兴”,http://www.nytimes.com/2012/04/11/business/energy-environment/wider-availability-expands-uses-fornatural-gas.html?pagewanted=all,2012年4月10日。

13. 英国驻巴西利亚大使馆,“巴西:国内非清

洁及清洁能源”,http://www.ukti.gov.uk/export/countries/americas/southamerica/brazil/premiumcontent/377940.html,2012年9月。

14. 《商业内幕》,“德国向世界展示如何变成可再

生能源强国”,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germany-renewable-energy-production-is-living-up-to-the-hype-2012-7,2012年7月26日。

15.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报告,第49及73页,2010年。

16. About Fraunhofer,http://www.fraunhofer.de/en/about-fraunhofer,于2012年9月访问。

17. 同上。

18. ITRI Overview,http://www.itri.org.tw/eng/econtent/about/about01.aspx,于2012年9月访问。

19. 同上。

20. 同上。

21. 同上。

22. 安可顾问,“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如何发挥作

用,未来五年又将如何”,第5页,http://www.apcoworldwide.com/content/pdfs/chinas_12th_five-year_plan.pdf,2010年12月10日。

23. 德勤美国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点燃1.0:美国CEO对制造业竞争力的见解》,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UnitedStates/Local%20Assets/Documents/us_auto_Ignite1_111511.pdf,2011年2月。

24. 安可顾问,“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如何发挥作

用,未来五年又将如何”,第5页,http://www.apcoworldwide.com/content/pdfs/chinas_12th_five-year_plan.pdf,2010年12月10日。

25. 《经济学人》,“回归效应”,www.economist.com/node/21552898,2012年4月21日。

26. 贸发会议,商品贸易矩阵 — 产品组,出口金额达到

几千甚至几万美元,http://unctadstat.unctad.org/TableViewer/tableView.aspx?ReportId=24739,2012年10月22日。

27. Elsevier,www.journals.elsevier.com/mechatronics/,于2012年11月6日访问。

28. 德勤美国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点燃1.0:美国CEO对制造业竞争力的见解》, 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UnitedStates/Local%20Assets/Documents/us_auto_Ignite1_111511.pdf,2011年2月。

29. 德勤有限公司,亚太地区经济展望,第6页,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Global/Local%20Assets/Documents/Deloitte%20Research/dttl_dr_apeconoutlook_sep2012.pdf,2012年9月。

30. 同上。

31. 德勤有限公司,亚太地区经济展望,第7页,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Global/Local%20Assets/Documents/Deloitte%20Research/dttl_dr_apeconoutlook_sep2012.pdf,2012年9月。

32. 同上。

33. 德勤美国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点燃2.0:美国大学校长和国家实验室主任对制造业竞争

力的见解》,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UnitedStates/Local%20Assets/Documents/us_auto_Ignite2_111711.pdf,2011年8月。

34. 《底特律克莱恩商业周刊》(Crain’s Detroit Business),“加拿大和密歇根正式公布:经过十

年努力终建成新桥梁”,www.crainsdetroit.com/article/20120615/FREE/120619934/canada-and-michigan-make-it-official-new-bridge-ends-10-year-effort#,2012年6月15日。

35. 《彭博社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密歇根、加拿大达成34亿美元的底特律桥梁交易”,www.businessweek.com/news/2012-06-15/michigan-has-detroit-bridge-deal-with-canada-snyder-says,2012年6月15日。

36. 德勤有限公司,具有竞争力的巴西:制造业的

挑战与策略,第6页,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Brazil/Local%20Assets/Documents/Ind%C3%BAstrias/Manufatura/livro_ingles.pdf,2012年。

37. 德勤有限公司,具有竞争力的巴西:制造业的挑

战与策略,第18页,http://www.deloitte.com/assets/Dcom-Brazil/Local%20Assets/Documents/Ind%C3%BAstrias/Manufatura/livro_ingles.pdf,2012年。

38. 同上。

39. 发展、工业与外贸部(Ministry of Development, Industry and Foreign Trade),www.brasilmaior.mdic.gov.br/images/data/201205/ac36870491379be10d85230b0a3bf526.pdf,2012年5月。

4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2/02/pdf/text.pdf,2012年10月。

41. 新加坡财务部(Singapore Ministry of Finance),“生产

力及创新优惠(PIC)计划:将开支变为存款”,http://www.mof.gov.sg/budget_2011/download/FY2011_PIC_Factsheet.pdf,2012年。

A. 创新指数分数通过制度、人力资本及研究、基础设

施、市场成熟度及商业成熟度五种创新投入措施,

以及知识与技术产出和创造力产出两种创新产出措

施计算得出。

B. 生活品质指数从生活成本、文化、经济、环境、自

由、健康、基础设施、安全与风险以及气候九大方面

对各国进行评分。

C. 为每百人创造的制造业工作岗位根据世界银行及

EIU的数据计算。制造业工作岗位总数通过制造业

就业人数占世界银行的总就业数据及EIU的总劳动

力数据的百分比计算得出。而为每百人创造的制造

业工作岗位则使用EIU的总制造业工作岗位数据及

人口数据计算得出。

D. PISA数学和科学分数为所有15岁学生的每千人平

均分。

E. 每百万人的获授权专利数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及经济学人智库(EIU)的数据计算得出

F. 环境绩效指标(EPI)从涉及十大类政策并反映环境

公共卫生及生态系统生命力的22个表现指标对各国

进行评估。这十大类政策包括环境卫生、水(对人

类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空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水资源(对生态系

统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与栖息地、森林、渔业、农

业以及气候变化与能源

Page 79: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德勤中国联系方式

北京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北京分所中国北京市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东方经贸城德勤大楼8层邮政编码:100738电话:+86 (10) 8520 7788传真:+86 (10) 8518 1218

重庆 德勤咨询(重庆)有限公司中国重庆市渝中区青年路38号重庆国贸中心13楼10-12单元邮政编码:400010电话:+86 (23) 6310 6206传真:+86 (23) 6310 6170

大连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大连分所中国大连市中山路147号森茂大厦1503室邮政编码:116011电话:+86 (411) 8371 2888传真:+86 (411) 8360 3297

广州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州分所中国广州市天河路208号粤海天河城大厦26楼邮政编码:510620电话:+86 (20) 8396 9228传真:+86 (20) 3888 0119 / 0121

杭州德勤商务咨询(杭州)有限公司中国杭州市教工路18号欧美中心企业国际A区605室邮政编码:310013电话:+86 (571) 2811 1900传真:+86 (571) 2811 1904

哈尔滨德勤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368号开发区管理大厦1618室邮政编码:150090

香港德勤 • 关黄陈方会计师行香港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一期35楼电话:+ (852) 2852 1600传真:+ (852) 2541 1911

济南德勤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济南办事处中国济南市泺源大街150号济南中信广场A座十层1018单元邮政编码:250011电话:+86 (531) 8518 1058传真:+86 (531) 8518 1068

澳门德勤 • 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澳门殷皇子大马路43-53A号澳门广场19楼H-N座电话:+ (853) 2871 2998传真:+ (853) 2871 3033

南京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南京分所中国南京市汉中路89号金鹰国际商城11层邮政编码:210029电话:+86 (25) 5790 8880传真:+86 (25) 8691 8776

上海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上海市延安东路222号外滩中心30楼邮政编码:200002电话:+86 (21) 6141 8888传真:+86 (21) 6335 0003

深圳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深圳分所中国深圳市深南东路5001号华润大厦13楼邮政编码: 518010电话:+86 (755) 8246 3255传真:+86 (755) 8246 3186

苏州德勤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中国苏州市工业园区苏惠路88号环球财富广场1幢23楼邮政编码: 215021电话:+86 (512) 6289 1238传真:+86 (512) 6762 3338 / 6762 3318

天津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天津分所中国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189号津汇广场写字楼30层邮政编码:300051电话:+86 (22) 2320 6688传真:+86 (22) 2320 6699

武汉德勤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武汉办事处中国武汉市建设大道568号新世界国贸大厦38层02号邮政编码:430022电话:+86 (27) 8526 6618传真:+86 (27) 8526 7032

厦门 德勤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厦门办事处中国厦门市思明区鹭江道8号国际银行大厦26楼E单元邮政编码:361001电话:+86 (592) 2107 298传真:+86 (592) 2107 259

Page 80: 964929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 Report · 在计算分数时,高管的评分必须经过标准化程序,藉以调整因为国 家和文化偏见、行业别差异以及公司规模大小(以美元的年收入为

关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

竞争力委员会由各界领导人组成,包括首席执行官、大学校长及劳工领袖,致力协助美国维系其全球领袖的地位。委员会的唯一目标就是,通过催化制订创新公

共政策解决方案,增强美国的竞争优势。请登录www.compete.org参阅更多详情。

关于德勤全球

Deloitte (“德勤”)泛指德勤有限公司(一家根据英国法律组成的私人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称 “德勤有限公司”) ,以及其一家或多家成员所。每一个成员所均

为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实体。请参阅 www.deloitte.com/cn/about 中有关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成员所法律结构的详细描述。

德勤为各行各业的上市及非上市客户提供审计、税务、企业管理咨询及财务咨询服务。德勤成员所网络遍及全球逾150个国家,凭借其世界一流和高质量专业服

务,为客户提供应对最复杂业务挑战所需的深入见解。德勤拥有约200,000名专业人士致力于追求卓越,树立典范。

关于德勤大中华

作为其中一所具领导地位的专业服务事务所,我们在大中华设有21个办事处分布于北京、香港、上海、台北、重庆、大连、广州、杭州、哈尔滨、新竹、济南、

高雄、澳门、南京、深圳、苏州、台中、台南、天津、武汉和厦门。我们拥有近13,500名员工,按照当地适用法规以协作方式服务客户。

关于德勤中国

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我们通过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和其关联机构包括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及它们下属机构和关联机构提供服

务。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为德勤有限公司的成员所。

早在1917年,我们于上海成立了办事处。我们以全球网络为支持,为国内企业、跨国公司以及高成长的企业提供全面的审计、税务、企业管理咨询和财务咨询服

务。

我们在中国拥有丰富的经验,并一直为中国会计准则、税制以及本土专业会计师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在香港,我们为大约三分之一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

公司提供服务。本文件中所含数据乃一般性信息,故此,并不构成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成员所或相关机构(统称为 "德勤网络")提供任何专业建议或服务。在做

出任何可能影响自身财务或业务的决策或采取任何相关行动前,请咨询合资格的专业顾问。任何德勤网络内的机构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文件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

担责任。

关于德勤全球制造业组

德勤全球制造业组由超过45家德勤全球成员所的逾2,000名合伙人及13,000名行业专家组成。凭借在制造业的资深专长、卓越的服务经验以及领先理念,德勤全

球制造业组为全球各地区成员所的客户解决棘手的商业难题。德勤成员所吸引、培养和挽留最佳专才,并建立共同的企业价值观:恪守诚信、卓越服务、同心协

力、融贯东西。财富500强企业®中的八成制造业企业为德勤专业服务客户。如欲了解更多关于德勤全球制造业组情况,请登录www.deloitte.com/manufacturing。

©2013 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LLP

©2013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SH-003-13

This is printed o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aper

联系我们

Tim Hanley全球制造业领导人德勤有限公司[email protected]

杨莹 制造行业联席领导人德勤中国[email protected]

Craig A. Giffi 副主席美国消费与工业产品行业领导人德勤美国[email protected]

董伟龙 制造行业联席领导人德勤中国[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