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15 . 11 通过在线课程教学 推进传统课堂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

通过在线课程教学 推进传统课堂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file.zhihuishu.com/testzhs/ablecommons/demo/201511/3303209488744d... ·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 Upload
    others

  • View
    1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2015 . 11

通过在线课程教学

推进传统课堂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

(一)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总体目标 ●教育部推进本科教学改革的脉络

20世纪末: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21世纪初:培养模式改革:拔尖计划、卓越计划——一制三化的小规模试点。

2012年: 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基于长期存

在的高校教学方法问题,明确提出要“开展教学方法大改革”

2015年4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

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认定3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一 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困境

(一)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总体目标 ●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连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纽带是教师所实际采取的有效教学方法。

没有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突破,任何教学改革都会停留在蓝图的层面。

一 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困境

(一)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总体目标

● 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

陶行知:“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可以实现

教学的目标?

● 教学方法结构性改革的趋势是以讲授为主到指导学生独立地学习与探究式学习,

即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

一 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困境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外压力

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自从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但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却没有

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以讲授法占主体的单向灌输课堂教学方

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以知识为重点的考核方式。

对于每一门课程,教师是否提出学生主动学习的要求?

有多大比重的知识是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讨获得?

教师多大程度掌握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效果?

一 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困境

(二)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外压力

教学方法不改不行

日益丰富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效性的矛盾;

教学内容日益增加与减轻学生负担的矛盾;

学生被动学习方式与创新能力提升的矛盾。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日益降低。北师大一次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本科生

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不满意率高达58%。

一 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困境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难点与困境

学校方面:

缺乏有效引导教师教学投入的激励政策,教师收的构成中教学劳动报酬的比重

课堂教学规模过大,小班授课比重偏低

教学资源不足(教师、教室和实验场所等),学校规划推进小班教学思路

秧田式的教室座位排列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一 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困境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难点与困境

一 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困境

国内大学小班教学的比重偏低;教学过程过于局限课堂教学;基础课教师队伍不稳定,

人力配备不足;原有的教研室和助教体系逐步丧失;小班讨论课和辅导答疑不足 。

斯坦福大学15人以下小班占75%,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杜克大学等20人以

下小班占72%-75%

教学班人数 1 2-8 9-15 16-30 31-120 〉121

课程门次 1182 1809 1302 783 541 118

比例 21% 31% 23% 14% 9% 2%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难点与困境

教师方面:

教师的思想观念

对教学方法改革重视不够,追求单位学时的知识量—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精力投入不足

缺乏有效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一 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困境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难点与困境

学生方面:

学生对自主学习的不适应性,从选课倾向看

不习惯于独立思考与独立学习,而习惯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一 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困境

(四)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反思

既然我们无法短期内改善现有的物质条件,是否可以另辟蹊径对传统的教学方式

进行变革?

既然我们无法有更多的教师满足个性化的教学,是否可以借助新的教育技术改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网络教育技术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

优化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环境?

一 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困境

(一)近年来网络教育技术在全日制本科教育中的应用

二 网络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新途径

●网络课程的出现

21世纪初随着网络技术的支持,个别课程开设尝试通过网络整合课程的各种教学资

源,为学生提供课堂之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单纯的网络课程一般是独立设计的页面,

建课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一般性的网络课程,无论是精品课程还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都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

补充,为学生提供课堂之外的学习资源,难以体现教学过程的全部环节,而仅仅是课堂

搬家。

二 网络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新途径

●网络课程平台的兴起 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系列课程的系统整合,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如,Blackboard、卓越课程

中心等。

网络课程平台实现了系列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实现课程建设的高效性。

二 网络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新途径

●微课程的出现

2004年,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首次在网络上传微课程视频。 2009年他辞

去工作,全职从事相关课程的录制,并创建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向世界各地的

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该项目由萨尔曼·可汗给亲戚的孩子讲授的在线微视频课

程开始,迅速向周围蔓延,并从家庭走进了学校,甚至正在“翻转课堂”,被认为正打

开“未来教育”的曙光。

二 网络教育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新途径

●慕课的兴起与应用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的出现,

一场全球高等教育革命的大幕已经开启。

MOOC十网络和大数据时代一种新的知识传播与在线学习方式,它的出现使大规模

在线课程的实施成为可能,也使通过网络技术建立起的大数据使约束式学生自主学习新

模式得以实现。

二 网络教育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新途径

★在线课程教学,让高等教育突破了传统大学的时空限制——任何人在任何时

间、任何地点都能学习。教师利用好与学生在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在线课程教学能够满足碎片化学习的需要。“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

成为一种学习方式。

★在线课程教学平台所掀起的大数据帷幕可以支撑起传统教学中难以实现的环

节,如:

身份识别;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案; 个性化学习和测试方式

智能化考试;追踪详尽的学习表现;海量作业批改等。

★ 在线课程教学让我们反思现行的教学方法,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混合学

习、翻转课堂的出现将告别旧式课堂,使个性化、自主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

法得以实施,最终实现传统课堂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革命。

(一)建设本地化的在线开放课程

教学服务平台平台上线

2014年3月,完成本地化慕课平台建设,

“吉大在线学堂”上线

建设目标

促进传统课堂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

平台定位

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平台

校内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平台

传统课堂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的实现平台

三 依托网络技术实施本地化在线课程建设

(二)实施本地化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路

——从大规模开放的MOOC向小规模、可约束式学习的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转变, SPOC的精髓在于以MOOC的名目推广,给特定的小部分用户

提供服务

——以MOOC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主体。慕课形式不能全

部替代传统课堂,教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互动交流,永远是传统的大学教育

中最能激发学生灵感的智慧火花

——从全知识点到部分知识点等多种方式呈现

三 依托网络技术实施本地化在线课程建设

培训动员。邀请北京大学李晓明、清华于歆杰MOOC报告;东西部课程联盟举办近

10场MOOC建设报告会与教发会。

硬件建设。投入100余万元用于MOOC平台本地化应用的硬件建设,本地化服务器、

慕课录制设备等

环境改造。投入600万元改造10间高标准建课基地和现代化教室,满足慕课建设的优

质环境和技术条件。

课程建设。实施“百门精品慕课建设计划”,组织三批精品慕课建设计划。目前完成

30余门课程建设工作,第三批30余门课程正在建设中。

共建超级大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东北历史与文化、无机化学等公共基础课,以及

学科大类基础课等

三 依托网络技术实施本地化在线课程建设

(三)实施本地化在线课程建设的策略

课程运行:目前上线开课20余门,2016年3月将达到40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翻转课堂同时面向1万名本科大一新生开设。

三 依托网络技术实施本地化在线课程建设

教学模式

除引进的课程外,包括工程图学、力学、高等数学等基础课均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

Blending Learning,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

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

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个性化、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

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三 依托网络技术实施本地化在线课程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的教与学,主要有学习环境设计、课堂教学、在线教学和综合

性教学评价等四个主要环节

学生应付在线学习的过程怎么办?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是给真正想要学习的学生准备

的!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问题,而是弹琴者的问题!

四 建立吉林省共享课程联盟促进区域课程共享

激励政策

出台《吉林大学慕课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如何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政策引导

学校承担课程建设经费

依据视频时长,按照15元/分钟标准奖励

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增加50%教学工作量

按课程规模配备助教,每学时25元标准酬金

引进课程的辅导教师,每学时50元标准酬金

——动员鼓动

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

三 依托网络技术实施本地化在线课程建设

慕课QQ群160多人

质量管理

出台《吉林大学慕课建设质量标准与验收办法》

三 依托网络技术实施本地化在线课程建设

依据在线课程教学内容和技术指标要求,由学校评审组对课程内容、形式、声音、画

面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并给予得分和定级。评审依据为:

评审合格课程根据质量分为优秀、良好、及格3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相应的分数:

优秀(100—90分)

良好(89—70分)

及格(69—60分)

60分以下为不合格课程。

指标分级 内容完整性 层次结构 形式创新 画面表现力 字幕同步率 评价总分

分数 30 20 20 10 20 100

四 建立吉林省高校在线共享课程教学服务平台

2014年3月,吉林省高等学校‘慕课’(MOOCs)建设工作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2015年4月,吉林省高校优质课程共享联盟筹备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2015年6月,吉林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成立大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2015年6月,吉林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教发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苏忠民、来自省内45所高校(包括20位副校长),以及辽

宁和黑龙江省部分高校领导及教师代表近500人参加会议。

北京大学方新贵、复旦大学冯炜等专家到会做专题报告。

四 建立吉林省高校在线共享课程教学服务平台

2015年9月,吉林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

2015年10月,出台吉林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相关文件

2015年11月,吉林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工作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2015年12月,将组织联盟成员高校选课,召开教学发展研讨会

20163月,预计40门在线共享课程在省联盟上线运行

联盟性质 由吉林省高等学校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非法人、开放性的合作组织。

联盟宗旨 共同推动吉林省高校共同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立混合教学模式,形成优质课

程市场化共享机制,弥补高校优质课程与师资力量不足,推动高校从传统教学方式向现

代化教学方式转变。

联盟成员 理事单位:41所,其中普通高校24所,军队高校1所,民办及独立学院5所,高

等职业技术学院9所,专科学校2所

联盟运营商 智慧树网

四 建立吉林省高校在线共享课程教学服务平台

课程开发 通识教育课程

展现高校特色优势的学科课程

联合共建共享大课程

在线双学位教育课程

在线创业教育课程

在线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培训课程

平台运营

政策引导;供课高校与需求高校的非平衡关系

四 建立吉林省共享课程联盟促进区域课程共享

发展定位 吉林省高校优质课程的共享平台

省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教学

资源的互补平台

省内高校优质课程资源的展示平台

和服务社会大众的推广平台

省内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培训

平台

推进高校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实

现平台

四 建立吉林省共享课程联盟促进区域课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