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1 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 第第第 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 1/4 第第第 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 Upload
    nyx

  • View
    22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约占内科疾病的 1/4 ,病死率 较高,主要死因是肺癌,各种肺炎,肺结核,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疾病。.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病因. 一、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与疾病的关系 (一)呼吸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系统。 (二)呼吸系统有低压,低阻,高容量的生理特点。 ( 三)全身不良因子可以非常方便地进入肺脏。.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和主要的相关因素 (一)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二)病因: ( 1 )各种微生物的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 ( 2 )非感染因素:过敏因素和自身免疫因素。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约占内科疾病的 1/4 ,病死率 较高,主要死因是肺癌,各种肺炎,肺结核,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疾

病。

Page 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2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病因 一、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与疾病的关系 (一)呼吸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系统。 (二)呼吸系统有低压,低阻,高容量

的生理特点。 ( 三)全身不良因子可以非常方便地进

入肺脏。

Page 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3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和主要的相关因素

(一)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二)病因: ( 1 )各种微生物的感染是呼吸系统疾

病的主要因素。 ( 2 )非感染因素:过敏因素和自身免

疫因素。 ( 3 )理化因素

Page 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4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难。

一、 咳嗽 -- 是呼吸系统疾病 常见的症状,是气管 - 支气管受刺激的反射活动。

(一)咳嗽的原因: (二)咳嗽轻重: (三)咳嗽的时间:

Page 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5

二、咳痰 -- 因某种原因使气管 - 支气管产生过多的粘液则成为痰,正常每天咳痰量为少不了 10ml ,咳嗽可分为白色泡沫痰,脓性痰或血性痰。

(一)慢支的咳嗽: (二)肺炎: (三)厌氧菌感性肺炎: (四)大叶性肺炎: (五)肺水肿:

Page 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6

三、 咯血 -- 是内科急症的常见症状,大量咯血可至窒息死亡。

(一)咯血的程度:与疾病的轻重有时无关,从轻到重分别为痰中带血,血痰,小量咯血,大量咯血。

(二)咯血的原因:

Page 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7

四、胸痛——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胸膜肺性胸痛,由于胸膜受到刺激而引起,为一种局限性锐痛,与呼吸有明显关系,吸气时加重,以腋前部最为明显,因为此处胸廓的扩张度最大。

胸痛常见于——

Page 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8

五、呼吸困难——供氧量严重不足时产生呼吸困难。由于肺脏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多。

呼吸困难常见于——

Page 9: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9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一、物理诊断:是通过医生的询问、视、触、叩、嗅诊来判别病变的一种方法,是每一位从医者的基本功。

用物理诊断的方法可以了解病史、症状、治疗过程、病变程度、部位及大概范围、分泌物的性质等。

Page 1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0

(一)问诊:主要了解病人的病史及主要症状、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等。

(二)体格检查:系统全面的体格检查可以了解病变的部位、性质及范围。

Page 1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1

二、放射线诊断:普通胸部 χ 线片可以了解病变部位、范围及病变的基本性质。

三、痰液检查:主要目的是做细菌培养和脱落细胞检查

四、肺功能检查:主要判断病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情况,还可以对疾病程度的判断治疗的观察、预后的估计,常用的是肺功能检查。见表 2-2-1

Page 1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2

表 2-2-1 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障碍肺功能区别

检查项目 阻塞性通气障碍 限制性通气障碍

VC (肺活量) 减低或正常 减低

RV (残气容积) 增加 减低

TLC (肺总量) 正常或增加 减低

RV/TLC (残 / 总) 明显增加 正常或增加

FEV1/FVC (第一秒用力呼气 / 用力肺活量) 减低 正常或增加

MMFR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 减低 正常或减低

Page 1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3

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其优点是在直视下观察病变的情况,选择所需标本及进行某些治疗,还可以行经支气管镜活检、肺泡灌洗等。

(一)适应症 (二)禁忌症 (三)常见并发症

Page 1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4

第四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一、抗感染 (一)抗菌药物在呼吸系统内的分布:正常人在全身给药后,支气管和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是同期血浓度的 1/30~1/40 ,提示有肺—血或支气管—血屏障的存在。

抗生素进入肺组织的量与疗效密切相关。

Page 1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5

(二)常见抗菌药物有六大类 1 、青霉素 2 、头孢菌素 3 、其它 β— 内酰胺类 4 、大环内脂类 5 、氨基糖类 6 、喹诺酮类

Page 1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6

(三)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抗菌素的合理使用是指在明确抗感染的情况下,选用适当的、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使用合适的剂量、途径及疗程,以达到控制肺部感染和杀灭致病菌的目的,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及病原菌耐药性产生。达到上述目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Page 1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7

1 、明确病原学诊断 2 、经验治疗前的病原学判断 3 、经验性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 4 、给药途径与疗程的选择 5 、用药的特殊性

Page 1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8

二、氧气治疗:是呼吸道系统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给氧方法有三种。

(一)鼻导管给氧 (二)面罩给氧 (三)高压给氧

三、湿化治疗

四、祛痰镇咳

Page 19: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9

五、解除支气管痉挛:根本方法是祛除病因,该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和解除平滑肌的痉挛。

(一)抗炎性平喘药 (二)气道舒张剂 (三)免疫治疗药

Page 2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20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及展望 ( 1 )减少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病率,主

要在于预防。 ( 2 )定期检查身体,防患于未然。 ( 3 )近 20年来,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与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 4 )展望未来。

Page 2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21

第二章 支气管炎

第一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多见于寒冷季节,各年龄均可发病。

Page 2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22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可以由病毒、细菌直接感染,也可以由上呼吸道感染蔓延所致。

常见的致病菌有: 病理 主要病理变化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

水肿及浆液渗出,伴有细菌感染时,可有浓性分泌物,

Page 2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23

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症状轻重不一,可先有上呼

吸道感染症状。如细菌感染较重,痰量明显增多、咳嗽

加重,会出现脓痰。 肺部特征,可有呼吸音粗糙及散在的干湿性罗音。

实验室检查

Page 2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24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结合血象和 χ

线胸片可做出诊断。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二、对症治疗 三、抗菌药物治疗,常用 β— 内酰胺抗

菌素或大环内脂类抗菌素。

Page 2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25

一般感染时, PG80~160万 u/ 天, 感染较重时, PG240~2000万 u/ 天,分

4~6次滴注。红霉素 250mg 、 Q6h ,感染较重时 1~

2g 加入 5%GS250ml, 分 3~4次滴注。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 0.1~0.2g ivdrip B

id

预防

Page 2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26

第二节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粘膜下层、基底层、外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Page 2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27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大气污染:随着工业化,污染的大

气中有很多有害的物质。 二、吸烟:吸烟与慢性发病密切相关。 三、感染:是慢支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多为细菌性感染。 四、过敏因素:与遗传有关。

Page 2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28

五、机体本身因素: (一)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二)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 (三)营养因素。 (四)遗传因素。

Page 29: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29

病理 (一)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首先

受到损伤是纤毛—粘膜系统。 (二)由于长期炎症损害,粘膜下的平滑肌萎缩或肥大,软骨萎缩、纤维化、钙化至骨化。

(三)这些病变可使气管道变窄,甚至出现活办样改变,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引起慢阻肺→肺性心。

Page 3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30

临床表现:慢支的主要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咳、痰、喘、炎四个字。

一、症状 (一)咳嗽—是慢支的特征表现,支气

管粘膜充血、水肿、气道内存在的分泌物或异物均可引起咳嗽。

(二)咳痰—慢支痰的特点是大量白色泡沫样,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层,中间为浆液层,下层为沉渣层。

Page 3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31

(三)喘息 (四)反复发作(炎)

二、体征:早期无体征,随病程进展可出现肺气肿体征。

三、临床分型和分期 (一)分型:单纯型、喘息型 (二)分期: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Page 3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32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二、痰液检查 三、胸部 χ 线检查 四、肺功能检查

Page 3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咳嗽、咳痰伴喘息,每年发作持续 3 个月,连续 2年以上,可排除其它肺部疾病引起的咳、痰、喘。

二、鉴别诊断 (一)肺结核 (二)支气管哮喘 (三)支气管扩张

Page 3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34

治疗 慢支的治疗原则是:祛除病因、控制感

染、祛痰镇咳、综合处理。 一、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一)抗感染: 常用的有青霉素,头孢唑啉 0.5~1g iv 或静滴, Tid—gid;头孢噻肟 1~2g im 、 iv或静滴;头孢哌酮 1~2g im 、 iv 或静滴Bid 。应作过敏实验。

Page 3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35

(二)祛痰镇咳:以化痰为主,如 α-糜蛋白酶 5mg 加入 0.9%NaCl 10ml 中雾化吸入, Bid;如甘草流浸膏 2~5ml 口服,3次 / 天。

(三)平喘:如沙丁胺醇 2~4ml 口服,3次 /日;氨茶碱 0.1~0.2口服, 3次 /天;或用氨茶碱 0.25+50%G.S40cc,iv 。

(四)对症治疗

Page 3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36

二、临床缓解期的治疗:加强身体锻炼,提高疾病的能力。

预防和预后

Page 3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37

第三章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气道远端(包括呼吸性细

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并伴有气腔壁破坏、肺弹性减退及肺容积增大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将肺气肿分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间隔旁侧肺气肿、灶性肺气肿、大泡性肺气肿。以慢性肺发病率最高。

Page 3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38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很复杂,常继发于慢性气管 -

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尘肺,以慢支最多见。

二、发病机制 大多认为与慢支气管道阻塞,蛋白酶 -抗蛋白酶失衡及肺修复异常有关。

Page 39: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39

具体发病机制可能是: 1 、慢支导致管腔狭窄和不完全阻塞,通

气受阻。 2 、炎症波及肺泡壁,支气管弹性纤维、软骨等致支架结构破坏;炎症侵犯血管内膜,加之肺内压力上升,使毛细血管变细和闭塞,血供障碍等可使肺组织弹性下降。

Page 4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40

3 、炎症及吸烟等因素能使肺内蛋白酶解水,特别是弹性蛋白酶增加,这些酶可致肺实质的大分子断裂,使肺泡壁破坏。

4 、慢支及长期吸烟者抗蛋白酶系统的活性受到抑制,所以容易发生肺气肿。

Page 4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41

病理和病理生理 一、肺的变化(分为 4型) (一)小叶中央型,多见于肺上部。 (二)全小叶型 (三)间隔旁型 (四)不规则型 二、肺血管和心脏的变化 三、肺功能变化 慢支阻塞性肺气肿病人 RV/TLC增加; FEV1.0/

FVC降低,气速指数 <1 。

Page 4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42

临床表现 一、症状:临床常用“气短”来描述肺

气肿病人的呼吸困难。逐渐加重的气短是肺气肿最重要最具体诊断的症状。

临床上将阻塞性肺气肿分为两型 (一)气肿型:又称 PP型、 A型、无绀喘息型,以肺气肿为主要表现,炎症表现不明显。

Page 4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43

(二)支气管炎症:又称 BB型、 B型、红喘型、紫绀臃肿型,以支气管炎症表现为主,肺气肿病变较轻。

二、体征:视诊可见桶状胸,双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诊觉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肺界下移,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扣击;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并发感染时可闻及干湿罗音。

Page 4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44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 χ 线胸片检查:双肺透光度增加,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外带肺纹理纤细、稀疏,内带肺纹理常增强。心脏多呈垂直位。

二、肺功能 通气功能异常,常见为 FEV 1.0% <60%,MVV<80% , RV/TLC >40%

Page 4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45

三、血气分析 PaO2下降, PaO2 正常或上升,有不同程度

的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诊断 凡有慢支原发病,逐渐加重的气短,出现肺气

肿体征及 χ 线肺气肿影象,若肺功能符合以下指标: RV/TLC>40%, FEV 1.0%<60%,

MVV<80%,且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肺功能不能改善,肺气肿即可成立。

Page 4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46

并发症 一、自发性气胸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三、呼吸衰竭 四、胃溃疡 五、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Page 4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47

治疗 一、积极控制原发病 二、改善营养状态 三、呼吸训练 (一)体育训练 (二)呼吸肌训练 (三)家庭氧疗 四、手术治疗

Page 4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48

第四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由于慢性肺、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 A 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心脏疾病。

Page 49: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49

病因 一、支气管 - 肺疾病:阻塞性支气管 - 肺

疾病为最常见的病因,占 80% 以上。 二、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三、肺血管疾病及其他:

Page 5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50

发病机制 一、肺 A 高压形成: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缺 O2 , CO2潴留,酸碱平衡失调→肺小 A收缩,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增加→使循环阻力增加,成为肺A 高压形成的功能因数。

Page 5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51

肺血管内膜炎,小 A肌层增厚,管壁硬化,血栓形成,肺毛细血管床的大面积减少,导致循环压力增高为肺 A 高压形成的病理解剖因数。

(一)缺 O2 性肺小 A痉挛: (二)高碳酸( H2CO3 )血症的作用。 (三)肺血管床面积减少。 (四)血液流变学异常及血容量增加。

Page 5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52

二、心脏负荷增加,心肌受损。 肺 A 高压使右心负荷增加→右心室肥大,右心排血量↓,慢性缺 O2 ,细菌毒素、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等→心肌缺O2 ,中毒性损害。

三、多脏器损害

Page 5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53

临床表现 - 进展缓慢,病程长。 一、心肺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本期仅有肺 A 高压及右心室肥大,而无右心功能不全。

Page 5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54

二、心脏功能失代偿期(临床加重期)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衰竭和右心功能衰竭为主,严重时可伴左心功能衰竭。

(一)呼吸衰竭,肺心病多发生Ⅱ型呼吸衰竭。

(二)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少数可伴左心衰竭。

(三)其他

Page 5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55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 χ 线检查 二、心电图 三、超声心电图 四、血气分析 五、血液检查

Page 5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56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凡是在患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

气肿或其他慢性胸部疾病或肺血管疾病的基础上,逐渐出现肺 A 高压,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且排除能引起右心肥大的其他心脏疾病时,便可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Page 5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57

二、鉴别诊断 (一)冠状 A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

病)。冠心病与肺心病一样,多发于中、老年

人,且均可以出现心脏增大、心率失常和心力衰竭。

(二)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肺心病人如有下列情况应考虑合并冠心病。

Page 5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58

1 、长期高血压病史 2 、左心室肥大 3 、心电图有心肌梗死图形

(三)风湿性心办膜病

(四)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和缩窄性心包炎。

Page 59: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59

治疗 一、心肺功能失代偿期 (一)控制感染 - 有效地控制感染是急性

发作期治疗的关键。 合理应用抗菌素是控制感染治疗中最重

要的环节。

Page 6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60

院外感染可选用 P.G 240~2000万 u,静脉滴注一般为 1万 u/ml ,不宜超过 2万 u/ml ,可联合用头孢唑啉 1.5~6g/d 或头孢拉定 4~12 g/d , 严重感染用头孢哌酮 8~12g/d 。

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根据病情不同可选用哌拉西林 2~12 g/d 或头孢噻肟 2~12 g/d 或头孢曲松。

Page 6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61

(二)呼吸衰竭的治疗:通畅气道,纠正缺 O2 和 CO2潴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

(三)心力衰竭治疗: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改善机体缺 O2 状态能使心衰得到缓解,较重者应用利尿、强心剂和血管或性药物治疗。

Page 6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62

1 、利尿剂:一般用氢氯噻嗪 25~50 mg口服, 3次 / 天,联用保钾利尿剂螺内脂 20~40 mg口服, 3次 / 天,可短期应用呋塞米(速尿) 20~40 mg/d 。

2 、强心剂:如西地兰 0.2~0.4 mg 或毒毛花甙 K 0.125~0.25 mg ,缓解静脉注射,亦可用地高辛 0.125 mg 口服, 1~2次 / 天。

3 、血管扩张剂:如硝苯吡啶、酚妥拉明、硝普钠。

Page 6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63

(四)心率失常的治疗 (五)肺性脑病的治疗 有脑水肿时及时降低颅内压。可酌使用

20% 甘露醇或山梨醇 125~250 ml , 15~20 分钟内静滴完, 2~4次 / 天。可联合应用地塞米松 10~20 mg/d 。对严重躁动不安,甚至抽搐的病人,可用 10%水合氯醛 10~15 ml保留灌肠。

Page 6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64

二、缓解期治疗

预防和预后

Page 6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65

第五章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

细胞、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或咳嗽等症状。

Page 6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66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一)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哮喘

病人血缘亲属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二)环境:环境中的过敏源主要分为

吸入性、摄入性、接触性过敏源。

Page 6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67

二、发病机制:与气候、运动、呼吸道感染、精神心理因素、微量元素缺乏和某些药物等诱因有关。

(一) IgE 的合成↑: (二)变态反应的作用。过敏源入体后产生特异性抗体,构成激发机制,激发一系列酶原活性。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毛细血管扩张、血浆渗漏、腺体分泌增多、炎细胞的病灶聚集,使小气道狭窄,通气功能下降,出现呼吸困难。

(三)神经机制

Page 6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68

病理

临床表现 一、症状:哮喘常突然发作,先有鼻部

刺激症状,如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随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端坐呼吸,此时所有辅助呼吸肌均参加呼吸运动,除增加机体耗 O2外,还使病人容易疲劳。

Page 69: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69

二、体征:体查见胸廓饱满,叩诊呈过清音,双肺闻及广泛性哮鸣音,呼气时间明显延长,心率加快。

三、咳嗽变异型哮喘:病人以连续咳嗽为唯一症状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四、哮喘严重发作:喘息症状频发,气促明显,心率增快,活动和说话受限。可大汗淋漓、发绀、极度焦虑、甚至嗜睡和意识障碍。

Page 7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70

五、特殊类型哮喘 (一)运动性哮喘 (二)药物性哮喘 (三)职业性哮喘

Page 7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71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血液检查 二、痰液检查 三、胸部 χ 线检查:可见肺气肿体征。、 四、血气分析: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 Pa

CO2↑ 和 PaO2↓ 。 五、肺功能: FEV1% 和 PEF降低。六、过敏原皮肤试验

Page 7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72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炎、运动有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为主的哮鸣音,呼气延长。

3 、上述(情况)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

Page 7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73

( 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1 、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2 、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二、鉴别诊断 (一)心源性哮喘:是急性左心衰引起的急性

肺气肿。 (二)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有慢性咳嗽、咳

痰史,有肺气肿体征。 (三)外源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Page 7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74

并发症哮喘急性发作时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

肺不张等,长期反复发作容易并发慢支、肺气肿、支扩、肺纤维化和肺性心。

Page 7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75

治疗 一、药物治疗 (一)支气管扩张药 1 、 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 2 、茶碱类:哮喘急性发作时间氨茶碱。 (二)糖皮质激素:常用地塞米松或倍氯米松,强的松,氢化可的松。

Page 7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76

(三)预防 1 、色甘酸钠 2 、酮替酚 二、分级治疗 (一)间歇状态:沙丁胺醇 2.5 mg+倍氯米松

100~200 ug 气雾剂。 (二)轻度持续:倍氯米松 200~ 800 ug/ 天 +沙丁胺醇 9.5 mg+强的松 30 mg/ 天 .

(三)中度持续 (四)重度持续

Page 7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77

三、哮喘严重发作的抢救 (一)祛除哮喘严重发作的诱因 (二)持续吸氧 (三)吸入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四)糖皮质激素 (五)机械通气 (六)补液

Page 7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78

四、免疫疗法 - 脱敏治疗

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对哮喘病人进行科普知识教育及合理管

理,是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预防和预后

Page 79: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79

第六章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 - 是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

化脓性疾病,导致支气管壁受损,使其呈现不可逆的扩张和变形。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与感染。

Page 8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80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支气管 - 肺组织感染与阻塞 1 、支气管 - 肺组织的反复感染,易引起管腔

变形、扭曲、扩张。 2 、婴幼儿支气管管腔狭窄,易于阻塞。 3 、左肺下叶支气管细长且位置低,感染常引流不畅,发病率较高。

4 、支气管内膜结核,肺结核纤维增生,胸膜肥厚粘连等,均可使局部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易反复感染而导致支气管扩张。

Page 8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81

二、支气管先天性发育不全和遗传因素 三、免疫功能失调

病理 支气管壁弹力组织,肌层及软骨等均遭破坏,并由纤维组织取代,使管腔逐渐扩张。扩张的支气管呈柱状或囊状,两者可同时存在。

Page 8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82

临床表现 一、症状 (一)慢性咳嗽,大量脓痰:每日痰量

可达 100~400 ml 。痰久置后有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层,中层为浆液或浆液脓性,下层为坏死组织。

(二)反复咯血: 50%~70% 的病人有反复咯血史。

(三)全身表现

Page 8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83

二、体征:病变轻、无感染者,无明显体征。

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在肺的下部,背部闻及固定部位闻及局限性罗音,即咳嗽、咳痰后罗音减少或消失。部分病人出现出现杵状指(趾),肺功能下降者可有发绀。

Page 8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84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二、影像学 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Page 8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85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反复咳脓痰,咯血及儿童时期有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史,听诊有固定性湿罗音, χ 线检查有肺纹理粗乱或呈蜂窝状、卷发状,一般可作诊断。(下支气管造影可确诊)

Page 8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86

二、鉴别诊断 (一)慢支 (二)肺结核 (三)肺脓肿 (四)先天性肺囊肿

Page 8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87

治疗 一、控制感染 轻者: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 0.5 Qid ,或

用先锋霉素。也可用氟喹诺酮。 重者:联合用药:用头孢噻肟加卡那霉

素,或用头孢哌酮加舒巴坦。如痰有臭味,用甲硝唑 0.5 静滴 Bid 。

Page 8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88

二、清除痰液:是控制感染,减轻全身症状的关键。

(一)体位引流 (二)祛痰剂:复方氯化铵合剂 10ml Ti

d 。 (三)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如氨茶硷

0.1~0.2 Tid (四)纤维支气管镜治疗

Page 89: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89

三、咯血治疗 四、外科手术

预防

Page 9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90

第八章 肺炎

肺炎是指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肺组织充血、水肿和渗出性炎症,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临床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Page 9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91

一、按病因分类 (一)细菌性肺炎 (二)病毒性肺炎 (三)支原体肺炎 (四)其他病原体肺炎 (五)真菌性肺炎 (六)其它非感染因素

Page 9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92

二、按解剖部位分类 (一)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二)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三)间质性肺炎

三、按感染来源分类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 (二)医院获得性肺炎

Page 9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93

第一节 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肺泡炎症,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位。好发于健康的青壮年,临床特征为突发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和血痰。

Page 9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94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炎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可单个,成

对或短链状排列,所以又称为肺炎双球菌或肺炎链球菌。

其菌体外有荚膜,其致病力是由于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

Page 9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95

病理 一、充血期:发病后的第 1~2 天 二、红色肝样变期:约 3~4 天 三、灰色肝样变期:约在第 5 天 四、消散期:第 7~12 天

Page 9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96

临床表现 一、症状 (一)全身症状:起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可在数小时上升至 39~40℃,多呈稽留热,伴有全身酸痛、疲乏无力。

(二)呼吸系统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胸痛。

二、体征

Page 9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97

并发症 一、感染 性休克 二、渗出性胸膜炎 三、中毒性心肌炎 四、中毒性脑病 五、 χ 线检查

Page 9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98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 、受凉,淋雨或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 2 、急性起病、高热、寒战。 3 、咳嗽、咳铁锈色痰或粘液脓性痰 4 、具备肺实变的体征或有水泡音。 5 、 χ 线可见叶段性均匀的大片密度增高阴影。 6 、 WBC+DC↑ 7 、血或痰培养如有肺炎链球菌可确诊。

Page 99: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99

二、鉴别诊断 (一)其它感染性肺炎 (二)急性肺脓肿 (三)肺结核 (四)支气管肺癌 (五)其它疾病

Page 10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00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二、抗菌药物治疗 轻症: PG 80万 u im 3~4次 /日 重症: PG 400万 u 静滴 2~3次 /日或头孢唑啉钠 2~3 g 静滴, 2次 /日, PG 过敏者用红霉素 0.5 Tid 或 1.5 g/d 静滴。

Page 10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01

三、休克型肺炎的治疗 (一)控制感染: PG 用量 1000 万 u/d ,如严重感染加用头孢唑啉钠 2~3g 静滴。

(二)抗休克治疗 1 、扩容 2 、血管活性药物 3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紊乱

Page 10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02

4 、糖皮质激素 5 、维护重要器官功能

预后 预后良好

Page 10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03

第二节 葡萄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多数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

引起的肺部化脓性炎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葡萄球菌(主要是金葡菌)的致

病物质主要是毒素与酶,金葡萄血浆凝固酶阳性是化脓性感染的主要因数。

Page 10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04

感染来源 1 、原发吸入性感染 2 、继发血源感染

病理 病理改变为多处小叶或大叶肺实变,化

脓及组织破坏,形成单个或多发性肺脓肿,常并发气囊肿,脓胸或脓气胸。

Page 10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05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呈驰张热或不规则热,伴进行性气急、发绀、咳嗽和胸痛,咳多量脓性痰,亦可带血丝或粉红色乳状痰。病情严重者短期内出现贫血和全身衰竭或休克。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WBC 1.5~5万 /L S90%↑ 核左移及中毒颗粒 Χ 线:小叶浸润影,常累及双肺, 可合并肺脓

肿、气脓胸、液气胸、空洞。

Page 10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06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诊断要点 1 、常发生于老年人、原有支气管 - 肺疾患、糖尿病、儿童患流感和麻疹等免疫功能缺陷者。

2 、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全身中毒症状重、咳嗽、咳脓痰或脓血痰。

3 、 WBC↑S ↑ 核左移。 4 、 χ 线表现阴影常伴空洞、液平或张力性气囊肿。

5 、血或痰培养有葡萄球菌可确诊。

Page 10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07

二、鉴别诊断

治疗院外感染: PG 大于常规用量,耐 PG药者用苯唑西林钠 3~4g 静滴, 2次 /日,先锋Ⅳ 2~4g 静滴, 2次 /日。

预后

Page 10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08

第三节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革兰阴性杆菌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

主要原因,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病因和发病机制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常见的致病菌

Page 109: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09

病理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肺叶实变、胸膜炎→组织坏死、空洞形成、胸积液或脓胸。

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与肺炎球菌相同,痰的性质依病菌不同有不同的特点:克雷白杆菌肺炎, 25% 的病人咳典型的砖红色胶冻样痰。绿脓杆菌肺炎咳黄脓痰或翠绿色脓痰。

Page 11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10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WBC.↑.↓ 正常,痰涂片、痰培养或血培

养→革兰氏阴性杆菌。 Χ 线→肺小叶浸润、肺段或肺叶实变,可有空洞、液气胸和胸积液。

诊断年老、体弱的病人出现发热、咳脓痰、

胸片炎性浸润可考虑。

Page 11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11

治疗 一般给予半合成青霉素如派拉西林 3~4g 静滴, 2次 /日;头孢噻肟 2~3g 静滴 .Bid;阿米卡星 0.4静滴 .gd 。

预后

Page 11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12

第四节 军团菌肺炎 军团菌肺炎是由稽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

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军团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稽肺军团杆菌是引

起军团菌肺炎最重要的一种。 肺部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化脓性支气管肺炎,大

叶性炎变、伴有小脓肿、空洞形成、亦可伴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

Page 11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13

临床表现:轻者仅有流感样症状,重者表现以肺炎为主的全身症状。

实验室: WBC↑ 、 ERS ↑ 、低 Na 血症、血尿、肝肾功能异常。

胸部 χ 线:早期:斑片状局部浸润→肺实变→肺叶 .段或可形成小脓肿,胸腔积液。

诊断: 治疗:首选红霉素 1~2g/ 天口服,或用静滴,新的大环内脂类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亦有效。危重可联合应用利福平 0.4~0.6g/p.o.gd 。

Page 11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14

第五节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

急性呼吸道感染伴发肺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肺炎支原体微生物经

呼吸道转播。健康人经吸入空气中的病人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

病理:

Page 11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15

临床表现:部分人感染后无症状,多数缓慢起病,常先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可伴有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发热等,呼吸道以持久的刺激性干咳为特点。

体征较少实验室: 胸部 χ 线

Page 11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16

诊断:根据肺炎伴流感样症状,刺激性干咳,全身症状轻,体征与 χ 线表现不平行,及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有效可作诊断。

治疗:一般治疗同细菌性肺炎。抗生素首选红霉素 1~1.5g/d 。

预后:良好,可治愈。

Page 11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17

第六节 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 48 小时后内发生的肺炎。

病因:院内感染中,球菌感染占 10% ,杆菌感染占 60% ,其他约 30% 。

Page 11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18

病原体来源有三方面: 1 、污染空气的气溶胶吸入。 2 、口咽部分泌物及上消化道反流物误吸。 3 、临近病灶的直接扩散和远处病灶的转移。

临床表现:

Page 119: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19

诊断:临床诊断依据为入院 48 小时后出现:

1 、咳嗽、咳脓痰、胸痛; 2 、发热; 3 、肺实变体征和湿性罗音; 4 、白细胞 1~4万 /L; 5 、胸部 χ 线有新的炎性病变。 以上 1~4任何一项加 5并排除其它疾病,

可作诊断。

Page 12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20

治疗:一般选用头孢菌素, β~ 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氟喹喏酮类或氨基糖类。

预后

Page 12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21

第十章 肺结核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菌入侵人体后在一定

的条件下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

流行病学

Page 12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22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结核分枝杆菌:人型结核杆菌 - 引起人类

结核病多见。 二、感染途径:几乎完全通过呼吸道分泌的带

菌雾滴传播。 三、发病机制 结核菌进入人体肺泡后: 1 、被巨噬细胞杀灭; 2 、结核菌和巨噬细胞共生状态: ( 1 )细胞介导免疫反应, ( 2 )迟发型变态反应。

Page 12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23

(一)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经巨噬细胞加工处理的结核菌特异抗原递给 T淋巴受体致敏单克隆细胞系再次刺激释放多种淋巴因子→对结核菌免疫力,宿主感染结核菌: 1 、免于发病或病变局限; 2 、伴迟发反应致发病、扩散。

Page 12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24

(二)迟发型变态反应 是宿主对细菌的超常反应,往往发生于

结核菌入侵人体 4~8周后,引起细胞坏死和干酪化,一旦形成空洞则结核菌大量繁殖并造成播散。

(三) Koch现象和结核发病学初感染和再感染呈不同反应的现象称 Ko

ch现象。

Page 12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25

病理 一、基本病变 (一)渗出性病变 (二)增生性病变 (三)变质性病变 二、结核病的转归:分为好转闭合,渗出性病

变和干酪样坏死。 三、结核病的播散:包括局部蔓延,经支气管,淋巴管和血行播散。引起支气管、淋巴、肺、胸膜、肠和腹膜结核。

Page 12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26

结核菌感染和肺结核的发生发展 肺结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肺结核分型:Ⅰ型,原发型肺结核Ⅱ型,血行播散型Ⅲ型,继发性肺结核Ⅳ型,结核性胸膜炎Ⅴ型,其它肺外结核

Page 12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27

临床表现典型肺结核起病慢,病程经过较长,有

低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咳嗽和咯血。

一、症状:约 20% 活动性肺结核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

(一)全身症状:发热为最常见的全身毒性症状,有倦怠、乏力、盗汗、纳差和体重减轻等。

Page 12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28

(二)呼吸系统症状 1 、咳嗽、咳痰。 2 、咯血,约 1/3 病人有不同程度咯血。

(痰中带血、中等量咯血、大量咯血) 3 、胸痛:是神经反射作用引起。 4 、呼吸困难 (三)变态反应性表现:临床表现类似风湿热。

Page 129: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29

二、体征早期病灶小或位于肺组织深部、多无异

常体征。 以渗出性病变为主的肺实质范围较广时。 三、特殊宿主肺结核病的不典型表现。

Page 13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30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结核病的病原学诊断 -抗酸杆菌阳性诊断

基本成立。 二、影像学检查: 1 、肺结核病灶一般在肺上叶尖后段,下段背

后和内基底段。 2 、 χ 线影像呈多形态表现。 3 、可伴有胸腔积液,胸膜肥厚和粘连。 4 、病变吸收慢,存在时间较长。 5 、 CT 有助于发现微小病灶及隐蔽区病灶。

Page 131: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31

三、结核菌素实验皮内注射法:将 PPD 5IU ( 0.1ml )注

入左前臂屈侧上中三分之一交界处皮内,使局部形成皮丘。

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五、其他检查

Page 132: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32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χ 线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肺结核

的主要方法,痰结核菌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主要依据,临床诊断包括以下五部分:

(一)肺结核分型 Ⅰ型,原发型肺结核 Ⅱ型,血行播散型 Ⅲ型,继发性肺结核 Ⅳ型,结核性胸膜炎 Ⅴ型,其它肺外结核

Page 133: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33

(二)痰菌检查:阳性以( + )表示,阴性以( - )表示。

(三)化疗史:分为初治与复治。 (四)病变部位 (五)活动性及转归 1 、进展期 2 、好转期 3 、稳定期

Page 134: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34

二、鉴别诊断 (一)肺癌 (二)肺炎 (三)肺脓肿 (四)其它疾病

Page 135: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35

治疗 一、化学药物治疗 (一)抗结核药物 1 、异烟肼( INH 或 H ) 300~400 mg/日 /次。

2 、利福平( RFP 或 R ),成人 450~600 mg/次 /日,口服。

3 、链霉素( SM 或 S ),成人 0.75~1.0 g im .次 /日。

Page 136: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36

4 、吡嗪酰胺( PZA 或 Z ),成人 0.25~0.5 po.次 /日。

5 、乙胺丁醇( EMB 或 E ),成人 0.75~1 g /次 /日。

6 、对氨基水杨酸钠( PAS 或 P ) 2~4 g po.3次 /日。

(二)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全程用法。

Page 137: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37

(三)化疗方案和方法 1 、初治化疗:强化期 2 个月,巩固期 4

个月,总疗程 6 个月, 2S ( E ) HRZ/4HR

2 、复治化疗:强化期 3 个月,巩固期 5个月, 2SHRZE/1HRZE/5HRE 。

Page 138: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呼吸系统总论

138

二、对症治疗 (一)毒性症状:泼尼松 5mg po.Tid-gid. (二)咯血:用脑垂体后叶素 10u+40cc糖 iv

…..10~40u 加糖 500cc 静滴。

预后 预防:卡介苗, 0.5mg 菌苗 0.1ml皮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