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1 - Pei-Yi Cho's portfolio + 886-958395099 [email protected] 設計履歷 2010-2013 霈宜

PEIYI CHO's portfolio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The record of something Idid and experience...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PEIYI CHO's portfolio

1 -

Pei-Yi Cho'sportfolio

+嗄886-958395099

[email protected]

設計履歷2010-2013 卓

霈宜

Page 2: PEIYI CHO's portfolio
Page 3: PEIYI CHO's portfolio

3 -

Page 4: PEIYI CHO's portfolio

卓 霈宜關於我

國立成功大學 2010-1014工業設計學系

國立武陵高級中學桃園縣立桃園國中

活動參與2013 2011

20102012

PERSONAL DATA

EDUCATION

EXPERIENCE

SILLS & STRENGTH

Cho Pei Yi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經歷

2D / Photoshop / Illustrator / InDesign

3D / Solidworks / Keyshot

Multimedia / Sony Vegas / Flash

[email protected]

/ 東西方文化下的情感行為探究/ 車站場域營造/ 實驗性活動設計

/ 部落文化認識/ 族群生存與自我定位思考

/ 活動流程規劃/ 生命價值思考

/ 設計活動初體驗/ Brandstorming 運用

/ 全球環境議題討論/ 英語表達與溝通/ 正式社交體驗

/ 異國文化交流與體驗/ 實際工作執行/ 國家意識與社會體制思考

/ 跨領域合作/ 五條港文創設計/ 金工體驗

RCA X NCKU "Mind the Gap" Workshop

青輔會壯遊台灣專案 部落體驗

47th 彩虹專案47th 與德蘭啟智中心合作

台灣設計師週 PEGA Workshop

MUN 府城模擬聯合國

美國 Six Flags 遊樂園 打工旅遊

成大 X 樹德科大

Double D 設計工作營

Page 5: PEIYI CHO's portfolio

005 -

實作經驗2013 工設周傳情 - 主視覺設計2012 WLT 校友會 - 文宣設計 大二期末聯展 - 策展 . 文宣設計2011 成大工設設計營 - 攝影 . 文宣設計 YDW 智慧化居住空間國際工作坊 - 文宣設計 48th 彩虹專案 - 活動 . 文宣設計 IDA Taipei 成大展場 - 影片剪輯 . 導覽

其他雜誌編輯企劃案 《南潮》─七寺八廟 x 來自清朝的保庇/ 採訪攝影/ 企劃書編寫與提案CIS 識別設計─ Ms. Nanny 專業嬰兒用品品牌/ 企業形象分析/ LOGO

/ 信封 . 名片 . 產品 DM

HI,HELLO,GUTEN TAG,MERHABA,

嗨,こんにちは,

1992 年生,熱衷於和這世界打交道。認為設計是座橋,連接著社會各領域、各層面,所以唯有認真過生活才能真正發揮設計的力量。

Page 6: PEIYI CHO's portfolio

目錄 CONTENTS

OK, GO!旅行用吹風機設計

010 - 017

蝸牛膠帶台設計

018 - 023

2.5 D紙材實驗

042 - 047

未來著衣使用性設計專題

030 - 039

油走盤中飧高齡廚房用品設計

024 - 029

/ 產品設計 / 材質研究

Page 7: PEIYI CHO's portfolio

007 -

工設週主視覺與活動海報

《南潮》 舉頭三尺有神明 雜誌編輯企劃

2011 成大工業設計營活動海報活動獎狀

系期末聯展展場主視覺設計

066 - 075

Ms. Nanny 嬰兒用品品牌CIS 企業識別系統設計

NCKU x NTU

公共藝術創作工作坊成大校園公共藝術設計

050 - 057

NCKU x RCA MTG 工作營Goodbye Dears 火車站場域實驗

058 - 063

/ 場域實驗設計 / 平面設計

Page 8: PEIYI CHO's portfolio
Page 9: PEIYI CHO's portfolio

009 -

Page 10: PEIYI CHO's portfolio
Page 11: PEIYI CHO's portfolio

011 -OK, GO! HAIR DRYER DESIGN

Topic Research in GroupIndividual Design

旅行用吹風機設計小組主題研究獨立設計

技巧學習 - 使用者訪談 - Persona & Scenario 運用 - 產品解構與配置 - 市場調查

設計目標盥洗完吹整頭髮是個沉澱心情與思緒的時刻,希望讓從行李廂拿取、使用到放入吹風機的過程能更自然利落。

規格8.5*9*16 cm3

BRIEF簡述

自助旅行,吹風機的電線可不可以別再糾纏其他東西!

Page 12: PEIYI CHO's portfolio

OK, GO! Hair Dryer design

DISASSEMBLE

ANALIZE

解構

分析

曾聽老師形容「電器就像外星人── 一層殼包覆著使用者所未知的世界:電路、機關 ...;設計師的責任就是要讓使用者與工程師的神秘世界和平相處。」

故在設計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設計對象。

功能面向

運作過程

啟動電源通電

帶動風扇運轉

引進氣流

空氣增溫

裸線圈發熱

馬達轉動

風扇轉動

氣流通過發熱元件

熱風從吹風管吹出

吹風機結構1. 外殼2. 調節開關3. 發熱元件 ( 線圈 )4. 絕緣片5. 風扇6. 馬達7. 保護網

透過網路資料蒐集與實際拆解,了解吹風機基本結構與內部結構配置,以求設計時的合理性。

Page 13: PEIYI CHO's portfolio

013 -DISASSEMBLE市場調查

操作面向 以訪談方式了解不同使用者的使用經驗,藉由觀察體找出問題點與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藉由觀察是受同類產品的型態與行銷賣點,了解不同價位的產品在賣點上有何不同,及目前吹風機市場的設計方向與造型美感。

每次使用時間 ? 分鐘 視頭髮長短而定,短則 3-5 分鐘,長則 10 分鐘以上

困擾 拿久手會痠 / 吵 / 電線難收 / 出去玩帶著增加重量 . 電線可能會散開

電線不夠長 / 用後方風口冷卻時吸到頭髮

吵 / 沒特別感覺主要挑選原則 價格 / 造型 / 尺寸 電線長度 / 造型 價格 / 造型 / 功能

款式偏好 多為折疊式 - 攜帶方便/ 較不占空間 / 好收納少數一般型 - 握感好

一般型 . 加長電線註 : 不會考慮摺疊

視購買當下可選擇性而定

電線收納方式 折疊式 - 和機身纏在一起 / 一般型 - 用繩子綁好或不特別理會

兩 . 三折大略收束 和機身一起掛在掛鉤上/ 纏繞於機身

收納地點 房間櫃子裡 / 抽屜裡 /插座旁的平台上

掛 . 插在用品架上 浴室抽屜或置物架上

特殊操作習慣 在房間裡邊上網或看電視邊吹頭 /

會做冷卻動作以定型 /握在近出風口處

有的會在浴室吹乾

使用時間點 ( 早 / 中 / 晚 ) 晚上洗完澡 / 睡醒 / 出門前

客人洗完頭 / 剪完頭髮 洗完頭使用者年齡 . 職業 大學生 職業美髮師 家庭主婦

使用者訪談

負離子摺疊吹風機$600-1200

特陶瓷摺疊吹風機$1000-1800

大風力高效能恆溫吹風機 $2000-2600

溫控護髮吹風機 $3000-4000

台灣製紅色超靜音防火吹風機$300-500

特殊形態吹風機/ 手握式/ 獨特底座 可固定於桌上/ 無電磁波無線充電

結論/ 價格高者較有造型美感 . 材質較 佳且功能較多元/ 關鍵字 : 靜音 . 大風力 . 負離子/ 普遍價格落在 600-1200 之間/ 特殊形態者市場不普遍

Page 14: PEIYI CHO's portfolio

OK, GO! Hair Dryer design

DESIGN MOTIVATION

PERSONA & SCENARIO

設計動機

產品定位

旅行─小資旅遊,許多人會自備吹風機,但收在行李裡的吹風機電線常常散開和其他東西纏在一起,或試圖纏牢電線反而打結

外宿生活─吹風機需自行攜帶及收納

GOAL設計訴求

攜帶方便電線好處理好收納

順手俐落的吹風機使用經驗

/ 外出好物 /

Persona

Scenario

Tony 男性大四學生,住在學校宿舍喜歡偶爾自助旅行感受生活,行李從簡,個性謹慎會自備吹風機。偏好折疊式,較方便攜帶,只求基本吹乾功能,習慣頭髮半乾時用吹風機吹乾頭髮。使用完後會放在插座旁的櫃子上,因為麻煩不常收電線;要帶出門時乾脆拿個塑膠袋包起來。

一如往常等到頭髮半乾,Tony 從櫃子上拿起吹風機,電線收納和機身結合在一起,沒有以往要使用時都在找電線另一端的插頭的困擾。吹乾頭髮,拔掉插頭,他自然順手的纏好電線,像一個完美 Ending 將吹風機收好,早就沒電線散在櫃子上的雜亂景象了。這周末要去中部小旅行,Tony 整理好要帶的盥洗衣物,最後放進吹風機──不需要額外塑膠袋、不用再纏一次電線,想必在旅館拿出來用也不麻煩,現在只等著周末來臨了!

Page 15: PEIYI CHO's portfolio

015 -SKETCHING

SIZE

草圖發想

尺寸訂定

手部操作/ 舒適度/ 姿勢

設計限制考量

規格/ 風扇 . 出風口等/ 電線長度

合理性/ 機構配置/ 尺寸限制

造型/ 收納型態/ 現代感 . 年輕的使用族群

考量機構運作的規格限制,以現有吹風機的最小規格作為參考 ,圖中迷你吹風機摺疊後不含電線與插頭的尺寸為:6.0*8.7*14.8 cm3

欲將電線與插頭能與機身結合,最終吹風機規格設定為:8.5*9*16cm3

習慣將想到的東西隨手畫下,其實草圖散落大大小小的紙張上。

16cm

9cm 8.5cm

Page 16: PEIYI CHO's portfolio

OK, GO! Hair Dryer design

CONCEPT設計概念

將電線與機身整合──以纏繞的方式將大部分的電線收在機殼內,另外以出風口的罩子固定插頭,減少電線與其他東西相互干擾的機會,視覺上也較乾淨俐落。

出風罩

插頭卡榫

開關

保護網

機身上部 機身下部

電線始端

入風口

電線纏繞處

電線出口

step1. 拉開機身下半部 step2. 將電線纏繞在內部圓管狀 step3. 再將插頭部分拉至出風照固定,最後闔上機身

OK, GO! Hair Dryer design

Page 17: PEIYI CHO's portfolio

017 -

/ 圓筒狀的機身── 利於收藏在角落,以握持方式作 使用

/ 機構重新配置,整合在長筒狀機 身內部,妥善利用空間

/ 功能簡化,僅單一風力控制 ──以按鈕開關, 方便使用/ 出風口上有卡榫可固定插頭/ 入風口位於底部 ──兼具站立功能,平常用可擺在平台上

第一代模型

第三代模型

第二代模型

Page 18: PEIYI CHO's portfolio
Page 19: PEIYI CHO's portfolio

019 -蝸牛 TAPE DESPENSER DESIGN

Individual Design

膠帶台設計獨立設計

技巧學習 - 使用者訪談 - 市場調查

設計目標希望將撕下每段膠帶的過程變得簡單迅速,不需要再找其他切割器,也希望沒用到時可以收在抽屜裡,不占桌上空間。

規格4.2*2*1.7 cm3

BRIEF簡述

別把剪刀牽扯進來!

只是偶爾需要,平常就安分待在抽屜裡吧

Page 20: PEIYI CHO's portfolio

蝸牛 Tape Disepenser design

DESIGN MOTIVATION設計動機

膠帶是文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項,但在生活中卻不是常常用到它。而當桌面已經夠多東西時,總是不想再多放一座膠帶台占空間;而每當要使用膠帶時,總得想辦法找到剪刀或刀片,外出使用時也得一並帶著,很是麻煩。

學生家中備用小型辦公空間

GOAL設計訴求便於攜帶、結合切割器、迷你好收納

TARGET USER使用對象

Page 21: PEIYI CHO's portfolio

021 -

PROTOTYPE草模實驗

以厚紙板製作草模,模擬實際尺寸及操作型態,找出最佳解。

Page 22: PEIYI CHO's portfolio

像小蝸牛一樣,背著殼似的膠帶捲!/ 可直接組裝於透明膠帶上的型態,便於外出攜帶/ 結合刀片以滿足切割需求,簡化操作過程/ 後端開衩造型,營造輕巧感/ 多款顏色可選擇,為辦公文具增添活潑感

/ 刀片使用時向外推出,內有彈簧使刀片自動收回,避免意外發生、降低危險性

/ 裝在膠帶上的樣子

/ 2 道側邊滑槽以滑槽固定膠帶台的上下兩部分;預設有兩道不同高度的滑槽,以因應隨使用而減低的膠帶厚度

蝸牛 Tape Disepenser design

CONCEPT設計概念

1

2

TOP

LATERAL

BOTTOM

Page 23: PEIYI CHO's portfolio

023 -

〈膠帶台組裝示意〉 以手指捏住,將上下殼往水平方向移動, 即可拆開或合起

〈撕膠帶動作示意〉

塑料鮮豔色彩,為透明膠帶增添活潑感

Page 24: PEIYI CHO's portfolio
Page 25: PEIYI CHO's portfolio

025 -油走盤中飧 KITCHEN PRODUCT DESIGN

FOR THE ELDER

Target User Research in GroupIndividual Design

高齡廚房用品設計小組目標族群研究獨立設計

技巧學習 - 目標族群訪談 - 市場調查

設計目標許多長輩習慣自行下廚,但許多食物往往和湯湯水水混在一起,希望能方便分離高熱量的菜湯、油水,使長輩享受飲食無負擔。

規格25*19*5.5 cm3

BRIEF簡述

享受美食,油脂菜湯別來瞎攪和!

Page 26: PEIYI CHO's portfolio

料理近年養生觀念逐漸受到重視,飲食要求低糖、少油、少鹽的烹調,但調味料的使用量因現有瓶罐設計並不容易控制;另一方面年長者可能因過去習慣及味覺退化而使用過多調味料。

油走盤中飧 Kitchen product design for The Elder

TARGET USER

ENVIRONMENT RESEACH

設計對象

場域研究

將使用者定位在 50 歲以上,約為退休年齡,尚能自理生活且自由活動者,性別不限。

廚房環境在台灣,傳統廚房往往沒有系統性規劃,廚房用品也設定以廣泛大眾為使用對象,對於愈趨高齡的使用者可能並不適用,使用上方便性與安全性的疑慮漸漸浮現。

人際關係研究發現下廚習慣有助於年長者腦部活動,設想當廚房逐漸形成年長者的活動空間時,可藉由烹飪或品嘗食物增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與情感交流。

生理/ 行動較緩慢/ 肢體靈活度下降/ 記憶力減退/ 感官退化,對危險發生的反應時間較長

心理/ 退休生活造成的空虛與憂鬱/ 子女在外的孤獨感/ 不服老

特徵

Page 27: PEIYI CHO's portfolio

027 -SKETCHING草圖發想

Page 28: PEIYI CHO's portfolio

CONCEPT

PROTOTYPE

設計理念

草模製作

傳統菜餚的烹調往往美味卻包含了高熱量的油與調味料,盤底的食物卻難避免和菜湯和在一起。

許多年長者習慣在家煮飯、在家吃,故設計這款濾油盤,讓使用者可以輕鬆濾掉油汁菜湯,無負擔的享受美食。

油走盤中飧 Kitchen product design for The Elder

此外,家中的碗盤大小花色眾多難以統一,擺在桌上常沒有整體感,藉由這款濾油盤,可以使視覺產生一致感,也營造另一種飲食氛圍。

做模型以掌握真實大小與模擬實際操作情況,後來根據結果又做了修正。

Page 29: PEIYI CHO's portfolio

029 -

/ 底部突起與花型的鏤空,使菜湯 油水往下流,與食物分離

/ 繽紛顏色,增加擺盤樂趣/ 側邊凹痕設計,方便向下翻折濾 油墊, 調整至適合盤子高度的狀態

/ 更換容器時 /煮了一盤菜,若是一餐沒吃完,為了減少佔冰箱空間,許多人會裝成小盤,利用濾油盤便可輕鬆完成,將多餘的湯湯水水一併分離。

/ 操作示意圖 /家中盤子總是大小不一,以軟矽膠材質製作的濾油盤便能依照需求調整成方便使用的樣子。

食物

濾油盤

盤子

Page 30: PEIYI CHO's portfolio
Page 31: PEIYI CHO's portfolio

031 -未來著衣 FUTURE CLOTHING DESIGN

Study and Design in Group

使用性專題設計小組討論與設計

技巧學習 - 前瞻科技探討與想像 - 情境影片拍攝 - 使用性流程設計 ──運用 arduino 模擬

設計目標從「衣」的方面想像未來生活的可能性,運用持續研發中的進階紡織技術,結合手機 app,打破非流行即淘汰的現象,塑造全新的穿衣思維。

BRIEF簡述

我穿我所見!

藉科技之力,讓衣服不被單季流行而淘汰

Page 32: PEIYI CHO's portfolio

TOPIC RESEARCH主題研究

未來著衣 Future Clothing design

過去,人為什麼穿衣服 ? 未來,人們穿怎樣的衣服 ?

保暖

時尚

歸屬感

花紋 質地 感受與理念

身份象徵

蔽體

Image Board

觸覺感知生活經驗

呈現

TOUCH

Page 33: PEIYI CHO's portfolio

033 -TECHNOLOGY STUDY

DESIGN CONCEPT

技術層面探討

設計概念

天馬行空的想像中就需要科技技術輔助才得以實現。第二步我們作資料收集,試著了解現行科技與未來研發方向,設想未來 10 年中的可能發展與成就。

(2012) Lumex 推出可成形 LED 背光源外型更薄、尺寸與造型限制大幅降低

智能定位鞋,能追蹤移動路線與紀錄距離長度

(2008) 飛利浦設計中心開發了可顯示穿衣者情緒的服裝及內含 LED

的纖維紡織品

關鍵字:E-Textile、智慧紡織品、定位、身心理狀態偵測 (sensor)

具有個人特色──表達自我所見、所觸、所感受的事物

分享──使情緒與好東西可以分享,增加人與人的互動

有變化性──保持對衣服的新鮮感,降低衣物汰換率

衣物不只是衣物,紡織物成為新型態的顯示幕,穿戴式電子儀器形成展現自我特質的新管道:

Page 34: PEIYI CHO's portfolio

未來著衣 Future Clothing design

DEMONSTRATION VIDEO情境影片

影片形式較容易使人理解設計概念與操作方式。影片的節奏與拍攝角度會影響觀者對產品的印象,好的影片甚至能為設計加分。

故事劇本

厭倦衣櫃裡的舊衣,全部拿去丟掉

隨心情改變色彩

喜新厭舊

後製 連結傳輸

分享 連結

1.

穿上開始體驗

無趣地走在路上,發現這款「未來著衣」

Page 35: PEIYI CHO's portfolio

035 -

實際功能操作情境

功能一會隨心情改變衣服色彩

功能二影像顯示

包含個人操作流程與分享模式

拍攝

顯示成功

傳輸 完成

影像顯示2.

Page 36: PEIYI CHO's portfolio

傳輸完成 隨指示搖動手機

設定衣服顯示細節後製圖片

調整完畢,與衣服連結

點選圖片

未來著衣 Future Clothing design

MODE OF OPERATIONSAPP 操作流程

/ 影像處理與顯示部分 /與手機相機結合,利用 App 在拍照完後進行修圖、調整的步驟,在連接到衣服上的接收器,使衣物纖維內的電子元件能顯現出圖像。

拍照 開啟 App

Page 37: PEIYI CHO's portfolio

037 -

ShirtyleShirtyleprototyping

Usability Design

組員陳竑文三徐華錚卓霈宜洪崑涵黃義峻

1 2 6 7543

8 9 13 14121110

22 23 27 28262524

29 30

3435

3231

15 16 20 21191817

1 2

33

3736

Operate procedure

使用介面流程規劃繪製按鈕及指示符號,模擬實際操作時的狀況,找出隱藏的問題點,始流程更順暢完整。

目標:選一張貓咪圖片,去背後做漫畫風格處理,顯示在衣服胸口的位置。

Page 38: PEIYI CHO's portfolio

未來著衣 Future Clothing design

INSTRUCTION功能說明

1. 心情感測模式

2. 影像顯示 - 分享傳輸模式

翻開袖口→按壓按鈕→開啟心情感測模式

脈搏及體表狀態會隨情緒改變,以縫織在纖維內的感應器感測兩者的變化,根據演算結果顯示不同的心情色彩

袖口處 開關與感應器一為心情感測模式開關另一為傳輸模式開關

翻開袖口,啟動傳輸模式

連上對方訊號,按鈕開始閃爍

動作方向傳輸者─方向由上往下接收者─方向由下往上

按照特定方向相互敲擊,影像開始傳輸,傳輸完成即顯示影像。

Page 39: PEIYI CHO's portfolio

039 -

/ Flash 簡易介面繪製 /包含上、下、左、右及左右旋轉的按鈕

/ Flash 結合 Arduino /模擬實際操作

六顆按鈕 + LED 燈泡

初次接觸 Arduino,對電路的安裝研究了很久。後來跟著老師的指示與網路資料,做出了六個按鈕,按壓時可調整圖片網上下左右移動,以及向左右旋轉;同時安裝了 LED 燈泡,在觸發案紐時會發光,作為使用者操作的回饋機制。

Page 40: PEIYI CHO's portfolio
Page 41: PEIYI CHO's portfolio

041 -

Page 42: PEIYI CHO's portfolio
Page 43: PEIYI CHO's portfolio

043 -2.5D TEXTURE RESEARCH

-- VARIATION OF PAPER --

Individual Design

紙材質研究獨立設計

技巧學習 - 觸感探索 - 材質實驗

設計目標探索紙的可能性,以單一材質模擬出不同的觸感,跳脫思維的框架。

規格54*54* ? cm3

BRIEF簡述

不紙是這樣而已。

探索二維與三維世界間的可能性

Page 44: PEIYI CHO's portfolio

2.5D Texture Research

Page 45: PEIYI CHO's portfolio

045 -

PRESENT呈現

Page 46: PEIYI CHO's portfolio

從生活中各種物體的觸覺,運用各種手法,如:水洗、刀刮、剪、戳,去試驗紙材的發揮空間。

選用紙材為「馬糞紙」,因質地較厚,除了表面變化外還能在 1mm 的厚度間發現新的可能。

2.5D Texture Research

Page 47: PEIYI CHO's portfolio

047 -

搓 割 泥

結 絨 壓

鱗 塊 揉

隙 刷 尖

Page 48: PEIYI CHO's portfolio
Page 49: PEIYI CHO's portfolio

049 -

Page 50: PEIYI CHO's portfolio
Page 51: PEIYI CHO's portfolio

051 -

界 PUBLIC ART DESIGN

Design in Group

公共藝術設計小組合作設計

技巧學習 - 跨校跨領域合作與溝通 - 環境互動思考

設計目標去圖書館念書時,人總是習慣挑隔壁沒人的位置,當有人靠近,內心會莫名的感到不自在。由探討這種狀態到底從何而來,試圖呈現人與人互動的關係變化。

BRIEF簡述

我們活在自己的圈裡,卻不時因干擾而波動

Page 52: PEIYI CHO's portfolio

界 Public Art design

Page 53: PEIYI CHO's portfolio

053 -

Page 54: PEIYI CHO's portfolio

思考公共藝術的意義,並觀察成大圖書館周圍的場域,設計符合環境的公共藝術作品。

/ 場域觀察

/ 構想討論

/ 第一階段 概念發表

/ 方向修正

界 Public Art design

PROCESS OF DESIGN發展過程

Page 55: PEIYI CHO's portfolio

055 -

/ 第二階段發表

/ 分組互評

/ 第一次模型製作

/ 沉澱與討論

/ 成果製作

/ 最終發表與講師回饋

/ 再次檢討

Page 56: PEIYI CHO's portfolio

去圖書館念書時,總會想挑周圍沒有人的位置;當身旁的空位被人填滿了,內心會莫名產生一種排斥、不安的感受。我們以此為發展方向,試圖探討人與人、與物、與環境間的微妙關係。

象徵意義/ 線條粗細變化 →內心敏感與密集的程度

/ 兩者邊界平行 →人,彼此了解知曉但不特別在意

/ 兩者邊界交疊 →人,在乎、關係密切、影響程度複雜而強烈

/ 外力影響 - 風、行人 →各種生活所見所聞的影響力

是從圖書館前草皮的地景燈獲得靈感──

每個人都活在各自的圈裡,與外界有一到看不見的界線,劃分著內心的安全距離。當別人靠的越近,思緒會被干擾、神經會開始感到緊繃;相對的,距離遠了,心也就放鬆了。又除了人,生活裡的景物、發生的事件,也都或強或弱的干擾著內心。

如燈。燈亮,光線從中心向外發散,越遠處亦趨微弱;就像人內心的感受與反應程度的變化,越往中心靠,越是敏感、強烈。

界 Public Art design

CONCEPT PRESENT核心概念 表現手法

Page 57: PEIYI CHO's portfolio

057 -

Page 58: PEIYI CHO's portfolio
Page 59: PEIYI CHO's portfolio

059 -

Work in Group

火車站場域 情感實驗小組合作設計

技巧學習 - 跨文化合作與溝通 - 場域探勘與分析 - 實驗性設計操作

設計目標鼓勵台灣人表達情感,在火車站這個分離的地點,在到別之前敞開心胸去擁抱、親吻所愛的人。

BRIEF簡述

別害羞,好好說再見

Goodbye Dears EMOTION EXPERIMENT

Page 60: PEIYI CHO's portfolio

GOODBYE DEARS Emotion Experiment

Page 61: PEIYI CHO's portfolio

061 -ENVIRONMENT RESEACH

CONCEPT

場域研究

設計方向

台南火車站 專程走訪台南火車站,發現火車站空間裡的各種問題點;並模擬搭火車的乘客,設想在過程中會遇上的情況與需求。

Workshop 題目訂為 " Mind the

Gap ",那麼我們所認知的 GAP 是什麼 ?

在與 RCA 學員討論的過程中發現,英國東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尤其在情感的表達上──英國車站賣花、卡片,人們親吻道別;台南火車站卻不只無處讓人好好停車道別,人們也不習慣於表達愛與思念的情感。

於是,我們開始想像以一件產品,

鼓勵人們在離別之前,好好的說再見,讓雙方都感受到愛與被重視。

TW

UK

Page 62: PEIYI CHO's portfolio

因時間限制的考量,我們決定以較實驗性的方式,去刺激、鼓勵人們重視道別這件事。

最後實際操作了五個方法:

1. 標語及海報以簡單文字及明顯圖像,吸引人的注意,達到宣傳效果;特別針對沒有停車空間的站前車道,提醒人們把握時間做最後道別

2. 小紙條將寫了標語的小字條塞到乘客的手裡,營造秘密的氣氛,因好奇心而打開時便能了解要傳達的訊息

3. 喇叭話筒突擊式地以話筒對人們耳朵說話,直接告訴他們「把握時間擁抱吧!」之類的話語,像小精靈的提醒

GOODBYE DEARS Emotion Experiment

Page 63: PEIYI CHO's portfolio

063 -

4. 親吻帽提供親吻帽讓害羞的情人可以進行甜蜜吻別,而不會被看見

實驗結果說不上是成功或失敗,親吻幾乎不可行;但願意擁抱的人就不少。

幾項實驗道具中,小紙條 是最成功的一件,推測是小

紙條引起人的好奇心與驚喜感,且台灣街頭常有人發文宣品,人們習慣順手接收東西,所以訊息傳達的成功率較高。

根據實驗結果做結論:

/ 小紙條成功性較高,其他物件都無法避免口頭說明

/ 擁抱是目前大眾較能接受的程度

/ 因有外國組員的參與,人們比較願意敞開心胸

/ 東方人對東方人的接觸接受度比對西方人的低很多

/ 場域影響行為甚大──實例 : 西方乘客在台南火車站婉拒擁抱

這項實驗可視為是產品開發前的探索過程,設想當一件產品 ( 機器 )取代人時,該如何達到同樣說服人、影響人的效果,結合實驗結論可在往下延伸,設計可能的產品形態。

5.「吻別處」告示牌在機車等候區貼上吻別處的告示,停醒送行的人與離開的人在這個最後的見面點道別

Page 64: PEIYI CHO's portfolio
Page 65: PEIYI CHO's portfolio

065 -

Page 66: PEIYI CHO's portfolio

Ms. Nanny 嬰兒用品品牌CIS 企業識別系統設計

/ 公司名稱Ms. Nanny

/ 品牌定位如專業級保母,提供全方位的嬰兒用品,給父母一個美妙的育嬰經驗

LOGO 設計

色彩計畫

R:1G:2B:67

R:169G:234B:228

R:254G:253B:188

以藍色系營造穩重、專業感,鵝黃色則中和藍色的冷感,營造柔軟細嫩的感覺。

Page 67: PEIYI CHO's portfolio

067 -

名片

信封

橫式版本

直式版本

Page 68: PEIYI CHO's portfolio

《南潮》舉頭三尺有神明雜誌編輯企劃

封面

小組企畫 / 分工編輯

Page 69: PEIYI CHO's portfolio

069 -

封底

封面封底設計

Page 70: PEIYI CHO's portfolio

攝影

公版制訂

實地走訪每間廟宇,拍攝雜誌內文照片,利於照片風格的統一,也對實際環境更加了解。

統一格式,使風格一致而不雜亂

Page 71: PEIYI CHO's portfolio

071 -系期末聯展展場主視覺設計

/ 展場規劃考量經費而使用木材與油漆作展區分隔,鮮明色彩使開放空間形成區域性

/ 各班海報主視覺設計以具整體感又不失各班特色為前提,制定公版與主元素,再由各班負責人運用做變化

Page 72: PEIYI CHO's portfolio

工設週主視覺與活動海報

Page 73: PEIYI CHO's portfolio

073 -

綻時 ── 表現在努力與付出後,如花綻放般獲得成果的美麗時刻

相似元素變化

Page 74: PEIYI CHO's portfolio

2011 成大工業設計營活動獎狀

Page 75: PEIYI CHO's portfolio

075 -

從夏季的艷陽與羊蹄甲獲得靈感,擷取花草元素運用於獎狀上

Page 76: PEIYI CHO's portfolio
Page 77: PEIYI CHO's portfolio

077 -

Page 78: PEIYI CHO's portfolio

Pei-Yi Cho'sportfolio

設計履歷2010-2013 卓

霈宜